自我发展意识

2024-12-10

自我发展意识(精选12篇)

自我发展意识 篇1

寒风与阳光比试能力, 看谁能让路上那个穿皮衣的人脱下皮衣。寒风吹出刺骨的风, 可那个人却把衣服裹得更紧;阳光笑眯眯地把温暖撒向大地, 那个人终于脱掉了皮衣。阳光取得了胜利。

——《伊索寓言》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人的本质中有一种发展的趋势, 还有一种倒退、害怕发展、不能自我实现的反趋势, 如果有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条件, 以及自我实现的强烈要求, 人的才能将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的责任在于唤醒学生个性发展的自我意识。而成功唤醒要基于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 客观准确地分析学生的潜能, 把握其个性特点, 慎重思考如何帮助其正确认识自我, 促其敢于超越和完善自我。

学生陈某, 家庭环境复杂, 沾染了许多不良习气, 认为世界充满黑暗与不公, 真才实学没有用, 要想做成大事全得靠关系;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 只有利益之交。另外, 没有养成常规性的学习习惯, 成绩一直较差, 各科成绩都是分数少得可怜, 甚至情绪不好时交白卷, 被一些老师当作放弃的对象, 导致一贯厌学。因此, 他常常表现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态度, 在同学们为语文课文所讴歌的正义激励时, 为所描绘的美好事物陶醉时, 他总会说一些消极、负面影响的话。很多同学认为他是个惟利是图、心理灰暗的人, 不能与他沟通思想。于是正处于叛逆心理最强阶段的他更加放纵自己的言行, 成绩每况愈下。

我通过直接接触, 并从侧面了解了一些他的家庭背景之后, 对他的思想行为作出分析:1.家庭经济条件较好, 通过个人奋斗创造生活的原动力不足;2.学习基础太差, 已丧失学习兴趣;3.成长环境复杂, 思想受到社会丑陋面的熏染, 致使产生灰暗消极心理。

由此, 我认为, 要解决他的学习问题关键在于解决思想问题。但是, 与这样一个思想意识不同于“正常学生”的孩子做心灵的交流, 难度是相当大的。他总是表面上对我毕恭毕敬, 作出俯首帖耳、言听计从的姿态。他善于伪装自己, 把心灵包裹得很严, 实际上是敬而远之, 尽量不给老师露出施教的切入点。为此, 我选择了情感渗透法, 对他实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心灵教育。

情感交流的第一步是真诚地关心他的身体状况。他因从小吸烟肺部有较大的阴影, 不时地咳嗽, 有时甚至因胸闷喘不上气来而休假。每次他身体不适, 我都关切地询问情况, 叮嘱他少抽最好戒掉。他从我平和的关切中, 化解了防范心理。他说:“老师, 其实我知道管我的老师可能是真为我好, 但是, 过分严厉也未必能接受。您没跟我发过脾气, 但我感觉更愿意听您的话。您说得对, 吸烟最初对于我来讲就是为了显得成熟, 能像大男人一样气派, 但沾上了真难戒, 把肺都弄坏了, 我也后悔。”

从此, 我们师生的距离缩短了, 可是他的防范心理仍没有完全消除。我们的谈话内容渐渐从身体健康转向了学习。教育进入了“希望”阶段。

我激励他抓紧时间补习功课, 他满口答应, 装模作样, 并不真正地付诸行动。我决定让他正视自己与其他学生的差异。

我对他说:“你接触社会比同龄人要多, 也看到听到了一些肮脏丑陋的事物。你怎么看待这些现象?”他抵触地说没有什么想法。我引导说:“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会有阴暗的一面, 你说对吗?”他说是。他认为我没有搞假大空, 放松了戒备。我又说:“你因为阅历比其他同学多, 思想也比他们开阔, 我在课堂上注意到你的小声嘀咕, 听起来与同学们的想法格格不入, 但我发现有些是有一定深度的。”他谨慎地说谢谢老师。这时我注意到他其实极想听到我对他的看法。于是我抓住机会展开深入的交流:“你对一些问题能认识到更为复杂的方面, 这是你的优势。我觉得你针对某问题进行全面的思考是不成问题的, 如果能完整地写出来就更好了。”他又放松了些戒备, 说就怕写作文, 自己不会喊大口号, 觉得写作文特没劲。此时我认为时机到了, 趁势说:“其实你指出了作文的真正意义, 就是应该抒写真情实感, 空喊口号是无力的。你总能看出事物的负面, 但是如果只能看出事物的负面, 那是幼稚偏激的。所以, 你的问题不在于没的写, 而是怎么把问题分析全面, 辨证地看问题。这样的作文肯定是有力度的, 是很有劲的。”他点点头, 没说话。但我能感觉到他在认真思考我的话。

这次谈话后, 他几乎每次作文作业都能完成。其中两篇作文在表现形式方面做过修改后, 我当作范文在全班进行讲评。由于他将事物的两方面论述得清楚明白, 有一定深度, 同学们也对他刮目相看。他的作文渐渐形成了个性鲜明的风格。

作文受到同学、老师的重视, 使陈某的人生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教育进入了“主体”阶段。

频繁深入的情感交流, 唤醒了陈某的主体自觉意识。学习态度明显改观, 为人处世的态度也积极开朗起来, 同学关系融洽了许多;对自我形象自塑意识明显加强, 自我发展的动力明显加强, 学习成绩日益提高, 语文成绩更是超过了90分。

上述教育实践, 情感教育、希望教育、主体教育等正是体现了人文教育理念。鲁迪格尔说:“教育就是要使人成其为人, 其根本在于个人而不在于社会。”指出了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因为社会价值是由个人实现的。人文精神就是推崇以人为本, 所以, 教育工作也必须因材施教, 教育工作者必须倾注师爱关怀, 以人文关怀唤醒学生自我发展意识, 促成学生个性良性发展。

自我发展意识 篇2

一、自我意识的形成自我意识是个体在机体生长发育,特别是脑机能的成熟过程中通过个体的社会化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有研究表明,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生理的自我;二是心理的自我;三是社会的自我。

新生儿不具有自我意识。婴儿最初是先能辨认客体的属性,而后才逐渐认识自己的。一岁前的儿童全然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更不能分辨主客体的区别。他们经常摆弄自己的手指,并把它们放进嘴里吮吸,但并不知道手指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而把它们当做玩具。

一岁左右的婴儿,才开始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加以区别,意识到自己的手指与脚趾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态。

一岁半左右的儿童,从成人那里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表明他们能把自己和别人相区别。儿童会使用自己的名字,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巨大飞跃。

二岁以后的儿童,在语言学习中掌握了物主代词“我的”和人称代词“我”,由此实现了自我意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即从把自己看作是客体转变为把自己当做主体来认识。这标志着他们真正的自我意识的出现。

幼儿期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上,其中以自我评价为主导标志。

童年期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能力的提高,自我评价出现了新的飞跃,乃至以后进入少年期、青年期,自我意识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也日益复杂,直至达到成人的成熟的自我意识水平。

二、自我意识发展的途径

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

1.通过认识别人,把别人与自己加以对照来认识自己

人最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个体往往把对他人的认识迁移到自己身上,像认识他人那样来“客观”地认识自己。如,当看到别人对长者很有礼貌并受到大家称赞时,就来对照反思自己的言行,从而认识到自己平时对长者的态度。经过多次对比,就会促进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

2.通过分析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受他人评价的影响。这如同人对着镜子来认识自己的模样一样,儿童认识自己是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当做一面镜子,来不断认识自我的,包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由于人的活动范围比较大,经常从属于不同的团体,接触不同的人,每个团体、每个人对你的评价就是一面镜子,这样就可以通过不同的镜子来照出多个自我,这样,个体就能较全面地认识自己,从而促使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

3.通过考察自己的言行和活动的成效来认识自己

自我意识是个体实践活动的反映。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也会成为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能反映出自己的体力、智能、情感、意志和品德等特性,从而使之成为自我认识、评价的对象。如一个学生,在学习上或一项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他会从中体验到一种自信,对自己和自己的能力就会有新的认识。

4.通过自我监督与自我教育来完善自己

发展良好自我意识的教学模式 篇3

根据语文阅读教学的性质和任务,以及我校“良好自我意识教育”的实验课题要求,我校在阅读教学中构建了“激情—探究—运用—拓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模式特别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启发式、讨论式,鼓励研究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把学生从被动压抑的状态下解放出来,让学生在主动的、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一、“激情—探究—运用—拓展”模式的操作过程

(一)激情引趣,启学导标,引发自我参与

心理学的研究和无数教学实践证明:情和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能激发学生愉快而主动地进行学习,并产生强烈的学习积极性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力,这对于学生的阅读学习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通过教师一席声情并茂的描述,或一段视听俱佳的演示,或巧妙设置悬念,或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或让学生参与制定学习的目标等,进行直接兴趣的激发,唤起学生们良好的情感体验和认知需要。

(二)质疑问难,自主探索,诱导自我探究

课堂教学过程就其认知过程的实质而言,是学生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疑问是思维的契机。古人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和质疑的材料,并对学生的质疑进行点拨、评议,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开展自主、能动的阅读探索活动,通过互相启发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则随机点拨,强调规律的揭示、方法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一方面使学生切身体会学习本身的乐趣,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积累阅读学习的方法和思维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研读讨论,说写实践,发展自我能力

首先,发展良好自我意识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多向交流、多向互动的过程,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因此,教师要注意开发课堂中人际交往的资源,使学生在小组、同桌、全班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交流中形成思维的碰撞,利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相作用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

其次,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着眼于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语言实践的因素,拓宽语言运用的实践领域,努力将课文的规范语言有效地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中提高能力。

(四)评价反馈,拓展创新,展现自我才华

评价反馈是教学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信息传递过程,及时、全面的评价反馈对学习者具有强化作用。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中有意识地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反馈。教师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代表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收获,如:阅读方法方面,写作技能方面,语言积累方面,思想认识方面等等,以达到生生之间学习成果的共享。教师应及时把反馈信息与教学目标相比较,调节教学行为。

拓展创新是让学生完成了课堂学习任务之后,灵活而创新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品尝触类旁通的乐趣。教师指引方向,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再探索,在课内外持续地进行学习。

二、“激情—探究—运用—拓展”模式中的师生角色与教学策略

“激情—探究—运用—拓展”阅读教学模式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强调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者,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语言实践的设计者,是学习成果的激励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问题的发现者,是学习过程的探索者,语言运用的实践者。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相互交融,相互依存,辩证统一,共同推进课堂教学的进程。其教学策略如下: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强调教师不是简单地向学生奉送答案,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从感知到感悟的情感体验,同时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思维的方法。

(二)带领学生进行语言实践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年级教学的重点和要求,挖掘教材中语言训练的因素,设计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实现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

(三)使教学组织形式有机整合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向交流、多向互动的过程,要求教师努力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满足交往,体验共享的机会。教师要对班级集体学习、个体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机整合,并在此过程中使教学内容信息、教学状态信息得以呈现和深化。

(四)做好反馈调控

教师把学生的学习进程和结果与既定的目标比较,根据学生的反应确定学习进展和质量,对教学活动过程做出调节,及时强化学生学习的成功感。运用生生互评和师生互评,尽可能找出反馈信息中的积极因素,强化激励性评价。

三、对“激情—探究—运用—拓展”模式应用效果的评价

对此阅读教学模式的评价要体现以下三点:

1学生能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并能通过自主的阅读思考,使问题得以解决。

2教师能根据教材重点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

3在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参与面广、热情高、思维积极、有深度,知、情、意、行和谐发展,敢于创新。

唤起小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篇4

一、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小学教师教育的新命题

1. 时代的发展要求小学教师具备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对教育质量的不满和对教师素质低下的讨论引发了对教师教育的批评,同时也吸引了一些学者对教师素质和教师专业化的思考。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师专业发展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促进教师的发展呢?叶澜教授指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源自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必须解决的问题;二是教师在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引导下自身对专业发展的主观追求;三是外界各种对教师教育的支持。但任何形式的发展动力和机会都取决于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因此,只有在增强小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前提下,才能促进真正意义上的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才能使小学教师不断焕发出生命的勃勃生机。

2. 专业发展需要小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觉醒。

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存在两种路径:外控式发展与内趋式发展。外控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提升小学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专业素质等,但无法保证每一位小学教师自身在专业发展上的不断提升。对于小学教师个体而言,教师专业发展不能只是一个被动地达到社会要求的过程,外在的要求最终需要通过自身努力并自觉地内化,才能转化为自身的专业素质。对于小学教师职业生涯来讲,教育与培训只能是暂时性和阶段性的。在当前以及我国未来小学教师专业化的漫长进程中,迅速发展的社会变革已经成为常态,自觉有意识地抓住发展机遇,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这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选择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路向,需要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觉醒。

3. 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满足小学教师需要的原动力。

理论界和教学实践者对教师专业发展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近年来理论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可谓是极为热衷,以学术论文为主要形式的成果竟达3000余篇,而教学实践者却对教师专业发展表现的较为冷漠。小学教师长期在原有学科教学和专业知识狭窄影响下,只是把自己的工作当成用以维持生计的手段,一些小学教师不愿意在日常教学和工作中去深入研究、学习。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大部分小学教师没有形成一定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进而产生小学教师知识薄弱、创造性不足、压力增强、专业认同感减弱、职业倦怠、成就动机不高等众多弊病,严重阻碍了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的根源在于小学教师不具有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这需要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提升,如果不考虑这一根源,学校一切关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都将成为一种形式、一句口号。

二、小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形成过程

1. 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源自范围。

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属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是教师专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生成过程进行考察,有必要先对教师专业结构进行分析,了解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上位概念及与它相关的同位的维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上位概念是教师专业结构,它主要是从教师素质要求或优秀教师所具备素质角度来展开的,从教师作为一名专业人员的角度对教师的内在专业结构进行分析。表一是对教师专业结构构成的分析: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对专业结构的划分虽然有所差异,但还是有共性的一面,即都把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服务精神看成是构成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叶澜教授指出, 教学是一项复杂工作,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学专业人员,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学习过程的,所以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意识在教师成长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而且,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变革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在这样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一个急速变化的时代,能否自觉地、有意识地抓住发展机遇,已经成为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因而叶澜教授指出:教师作为一名专业人员,其专业结构除专业理念,专业知能和专业服务精神外,还应包括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维度。

2. 小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形成过程。

心理学研究把意识作为人的主观活动的高级形式,深刻地体现着人类适应和改造环境的本质属性,这种本质属性包括自觉、主动地对自我和外界的认识,同时也包括通过对自身以及自身和外界的关系的认识,对自身进行调节的意向。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流变和革新的过程,专业发展的目的是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使职业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这种专业发展的前提是需要具有专业发展这种意识,即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包括认识活动:从非专业人员到专业人员,形成的系统化、理论化的认识;意象活动: 在认识的过程中所形成相关的专业知识并不断地体验、感受、指导行为的意象过程,最终实现专业发展。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就是在专业发展意识的基础上,强调这一认识活动和意象活动的自觉性,把自我的发展作为自己认识和实践的对象,以批判的态度面对,审视自我和现实,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和方式,自觉地实行自我专业发展,不断地提升,完善自我。

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我专业发展具有指导作用的相对稳定的动力系统。小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产生过程如图一:

小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产生,是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基于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的体认和感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批判的态度面对、审视自我和现实,产生对自身进行调节、指导行为的意象活动。其内容源于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并显现、影响着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随后产生了自我意象,自我意象综合了自己已有的经验,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这种经验及概括性会使教师自我调控、自我完善。

这个形成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也是一个在实践中渐进的过程,而且在这一过程之中教师自身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不同任务指向下,对其所包含的要素进行不同的组合,以适应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达成有效实施的目标,最终实现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当小学教师的发展水平达到具有较清晰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达到自我控制的水平时,经过教育教学实践以及专业生活的积累,逐渐形成自我专业发展能力。

三、唤起小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途径

1. 专业认同是提升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认识视角的内在动力。

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大、职业意识较弱、职业认同感差,以致影响到专业学习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小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薄弱。其根本原因在于陈旧的培养目标与新的教师素质要求之间的矛盾冲突。作为小学教师,首要是深刻认识到新时期教师这一职业的核心价值及本质变化,增强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感,真正理解自己将承担的工作意义。小学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教师职业认同,自主制定专业学习计划和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计划,从而明确专业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这样的学习有目标、有计划,由此所做的职业准备也更充分、全面。

2. 关注教学实践是提升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实践视角的根本保障。

课程设置要以职业为背景,以实践为基础,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关注教育实践,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要注重培养小学教师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学校应让教师在实际锻炼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3. 不断反思自身是提升自我。

专业发展意识意象视角的深层体现除了以上两点之外,小学教师还需要交流彼此的学习过程。可以在班级内部采用“教育漫谈”的形式,就学习或实习中的问题或是近期的教育热点进行自发交流。我本人觉得沙龙是一种轻松的休闲方式,若干位教师定期或不定期聚在一起,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就学习和实习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交流和学习。这两种形式中,前者是学科内部交流,后者既可以是学科内也可以是跨学科的交流。但它们的共同目的,就是紧紧围绕准教师学习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以集体的力量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促进自我发展,进一步形成学生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摘要:如何有效提高小学教师专业素质,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打破了基于工具理性的研究思路,把小学教师视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人,充分关注小学教师本身在专业发展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强调小学教师具备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使教师走向专业发展的真正出路,可以为小学教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依据。

关键词:小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路径

参考文献

[1]叶澜,白益民,王枬,陶志琼.教师角色与教师专业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左其沛.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少年期的特点[J].心理学报,1985(3).

[3]孟小军,任胜洪.高师学生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4]常彦君.从“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谈高校青年体育教师队伍建设[J].课题项目专栏.

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篇5

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距离过大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逐步分化出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最初自我是统一的,“我就是我”。但是后来人发现“我又不是我”,自我出现了矛盾。我们在社会交往中看到,有些人学习成绩好,受到老师的重视、同学的敬重,或者人缘关系好,朋友很多,大家都愿意和他亲近。通过学校教育或阅读文艺作品,也知道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英雄模范人物,于是在自我意识中便产生了“我要像他们一样”,“我要做个好学生”,“我要成为作家”等等观念。这些关于自我的未来的设想也就是理想的自我。理想自我是理想中的自我形象,主要包括自我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自己在别人的心目中的位置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现实的自我,是指个人当前发展所达到的实际的自我状态,即自我在能力、品德、业绩等方面的实际表现。

在进入青春期以后,自我意识显著发展,我们经常将自我与他人,特别是与比自己强的人比较,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就突出出来了,如果发现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距离太大,就会感到痛苦和不安,处理不好,可能引发许多心理问题实现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统一,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即积极的统一和消极的统一。积极的统一是用正确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理想自我去改正、完善现实的自我,使个性得到升华。

消极的自我意识统一,是降低或放弃正确的理想自我,以达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有些青少年缺乏改变现实自我的勇气,为了解除自我意识的矛盾,强调客观原因,不做主观努力。有的甚至改变现实的自我去符合错误的“理想”自我,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做了坏事还心安理得。这种消极的自我意识统一,是个性的退化,危害极大,应尽力防止。

自主性缺乏或不足自主性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个性成熟的一个标志。没有独立自主性,也就没有责任感,没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到了少年期,我们更希望成人不要把我们当作“小孩”看待,处处进行监护,要求听话。这一切都是完全正常的。

但是,也有一些同学的独立自主意识很差,对成人、父母、教师过分地依赖,在没有成人监护的情况下,就害怕发生危险和遭受失败。这些是在心理上长不大的孩子。胆子小,不自信,在学校里难于适应学习的要求,将来在社会上也很难适应复杂的工作和生活的环境。

要使自己逐步成长为具有独立自主人格的人,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配合。

自我菲薄与自我陶醉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体格、容貌等深感不足,叫自我菲薄或自卑。有这种思想情绪的人,常常对自己多有不满,觉得一切都烦人,做什么事都不顺心,周围充满暗淡、沉闷的气氛。不少男孩和女孩都为自己的身材、容貌而感到焦虑不安。有的人试图通过穿着打扮、浓妆艳抹等去取得心理上的平衡,少数人想通过参加团伙,或者采取吸烟、赌博、打架、斗殴等反社会的行为去引起别人的注意和重视。有自我菲薄或自卑感的人,往往性格比较孤僻,不大愿意与他人交往。

克服自我菲薄或自卑感的主要方法,首先是正确地分析自我、认识自我,并且接受自我;其次要多创造成功的机会,树立起自信心;此外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价值观等都有助于克服自卑。

与自我菲薄相反的自我陶醉,是有些人过高地评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的结果。这些人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孤芳自赏,不求进取。他们也许确实存在某些长处或优点,但由于沾沾自喜,不愿做进一步的努力,长处和优点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沉迷于自我分析自我分析或自我反省是自我意识的一个方面,是正确认识自己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一个人如果对自己过分的关注,即沉湎于自我分析,就有使自己脱离现实、自我孤立的危险。

有些同学在镜子面前消磨很多时间,或者对自己的装束、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等等过分注意,想得太多,就会由于过于敏感而患得患失,疑神疑鬼,引起失眠,形成孤僻、古怪的性格,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精神疾病。这样的同学应多与他人接触,多参加集体活动和体育运动,使他从狭小的自我中摆脱出来。

极度的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是指人在观察事物或考虑问题时,以个人主观图式去对待有关事物,不能设想他人观点、他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一定的程度上,原有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等有助于人更迅速、更正确、更深入地认识事物。但是,如果一切从自己的观点、看法出发,完全不考虑事情的客观性,只要求客观事物符合自己的主观愿望,这就是自我中心主义。

自我中心主义的同学,自以为自己具有无穷的力量,自己是完全正确的、无所不能的、完全有能力按照自己的设想来改造社会和世界,使之达到理想的境界。这种想要使别人乃至整个社会适应于自己的观点,而不考虑他人的意见、观点、态度、利益等的自我中心状态,其认识的根源是过高地评价自己,把个人的观点、利益等摆在不适当的地位。显然,这是自我意识与客观实际发生偏离的一种表现。

自我发展意识 篇6

一、我校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现状

我校是公办制学校,少部分学生家庭比较富裕,学生家长文化程度高低不一,大多数学生家长是来这里打工的外地人,家庭不富裕。大部分学生聪明伶俐,但在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一些自高自大、唯我独尊或极端自卑、得过且过等人格缺陷和心理障碍,缺乏正确评价自我和他人、自我调控的能力。

二、我校四年级学生及家庭调查数据

从家庭背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我校四年级学生情况及家庭情况数据相差比较明显。

我校本地生源约占年级人数五分之一,我校外地生源约占五分之四,有来自本省的外市,也有来自外省的。其中父母有较高文化且在现单位、企业(技术或管理岗位)上班的约占15%,家庭条件较好,大多对子女要求严格;父母是个体户,长期独立经营的最多,约65%,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虽然大部分对子女关注度较高,但因为生意繁忙,关注的持续度不够;父母在工厂打工或无固定职业的约占20%,家庭比较贫困,对子女的关心有心无力。

据调查,在我校四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卷面分析中,家长的文化程度较高,且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自信度就比较高。家长的文化程度低和家庭条件较差,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则较慢。自信的学生自我体验表现出自我维护的意识较强,在一些场合注重维护自己的形象,如:和同学发生矛盾,在教师调查时掩盖自己的过错的占35.1%;自我控制中有接近57%的学生(其中男生占63%)不能很好地调整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比如:决定做一件有难度的事,能坚持到底占38.3%;做实验失败,有信心继续尝试的只占42.6%。

三、影响学生正确认知自我的最主要原因

1.自我认知不统一

学生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往往存在不一致。自我认知上的偏差,导致学生更多地看到别人的缺点,或者自己的不足,理想的自我总是遥不可及。

2.周围人的评价

对自己的认识是主要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进行的。比如,在老师、家长使用“正面教育”和“鼓励教育”中助长了学生自我中心的势头,从而会过高地评估自己。如果不太自信,那么老师与家长的评价比较负面,那么学生则会产生“破罐破摔”的思想。

3.受家庭教育的影响

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随着身心成长逐渐产生和发展的。

(1)75%的学生是独生子女,备受家长的宠爱,特别是祖辈的溺爱。这种爱使得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大多数会处于“自我中心型”这一交往模式:生活上好逸恶劳;学习上缺乏刻苦精神;活动中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2)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外省市的学生家长过于强调自己是外地人,他们的思想意识也时常灌输与自己的孩子,因此外地學生常常处在两种极端,要么自信充满斗志,处处表现优异,要么低调自卑,随波逐流。

因此,我想通过对本校四年级小学生自我意识心理现状的调查,寻找和发现公办制学校四年级小学生认知自我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探索培养小学生认知自我的方法和途径,寻找培养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更好地促进小学生自我意识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第四小学)

自我发展意识 篇7

一、女性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一) 《黑猫》完全“无我”

1.肉体的折磨

《黑猫》是美国作家爱伦·坡的著名短篇小说, 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了“我”原本性格温和, 关爱动物, 却因后来酗酒成性变得暴躁而残忍, 在剜掉家中黑猫的眼睛并吊死猫之后, 盛怒中在将砍死第二只黑猫之际, 失手砍死前来阻止的妻子, 后将妻子的尸体砌于地窖墙内。在警察调查时, “我”鬼使神差地暗示其将墙打开, 看见黑猫在妻子的尸体上张着血盆大口哀号。

小说中的丈夫在酗酒成瘾之后变得情绪多变且性格暴躁。 “I suffered myself to use intemperate language to my wife.At length, I even offered her personal violence.”, “我”首先选择的发泄对象是自己的妻子, 对她恶语相加, 甚至演变成身体暴力。 而对自己的宠物, 普路托, “however, I still retained sufficient regard to restrain me from maltreating him”, “我”对猫的耐心显然要超过妻子。 对于“我”的恶行, “my uncomplaining wife”却选择默默忍受, 毫无反抗。 在收养了第二只黑猫之后, 丈夫在一次盛怒中欲杀死黑猫之际, 前来阻拦的妻子被他毫不犹豫一斧子砍在头颅上而丧命。 小说中, 在丈夫性情大变之后, 妻子和黑猫成了他最大的发泄对象。他吊死黑猫, 房子被烧毁, 第二只黑猫神秘地出现并最终报复了他, 而妻子自始至终都选择默默忍受, 直至死于丈夫斧子之下。

2.精神的禁锢

《黑猫》中的妻子在整篇小说中既没有心理活动, 又没有话语描述。 但根据对其简单深刻的动作描写, 可以看出她在这个家庭中处于精神完全禁锢的状态。 比如, “Observing my partiality for domestic pets, she lost no opportunity of procuring those of the most agreeable kind.”, 这里体现了妻子平时对丈夫的一举一动小心翼翼的观察, 这已不是正常的夫妻关系。 当另一只黑猫被丈夫带回家时, 它 “became immediately a great favorite with my wife”, 立即就赢得了妻子的喜爱。 通过这些可以推测妻子并非真正对猫有好感, 她只是善于观察, 她观察到丈夫喜爱动物之后就想尽办法讨好他。 妻子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迎合自己的丈夫, 她毫无自己的精神世界。

妻子最终被丈夫砍死, 表面看她是想救那只猫, 实际另有更深层的原因。 丈夫欲砍死的第二只黑猫与原先黑猫的不同之处在于, 它的胸前有一撮形似绞刑架的白毛, 这样的猫在当时被认为是“上帝之指”。 小说描写的妻子是一个迷信的人, 她相信黑猫是女巫的化身, 因此杀死这只黑猫的人必会遭到上帝的惩罚。 在愤怒的丈夫将斧子砍向黑猫时, 一个弱女子在那一瞬间能够一把抓住了丈夫, 这样的勇气与力量不仅仅来自对猫的怜悯, 更是为救丈夫而死, 她觉得自己死得其所。

(二) 《雨中的猫》开始“有我”

1.肉体的依赖

《雨中的猫》讲述了一对美国夫妇婚后在意大利某个海滨旅馆中度假的一个生活片段。 在一个雨天的下午, 百无聊赖的妻子看见窗外雨中有只猫在一张桌子下避雨, 她想把猫抱回来, 丈夫却爱理不理。 妻子下楼找猫却发现猫已不知去向, 失望而归的她想要猫的欲望愈发强烈, 渴望得到很多她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东西……丈夫对妻子提出的要求一直不予理会。 最后, 旅店老板让女佣送了一只猫给妻子。

妻子在漆黑的雨夜里看着屋檐下躲雨的猫, 她想去找那只猫。 从事件发生的氛围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并不是想找真正的猫。 猫在西方文化里有性暗示和调情的意思, 海明威一直希望能让文学展现肉体在人类关系中的极度重要性, 同样在本篇小说里他用了带有性暗示的词语。 当妻子寻猫未果, 失望地回到房间时, 作者写道:She sat down on the bed.“I wanted it so much. ” she said. “I don’t know why I wanted so much. I wanted that poor kitty. It isn’t any fun to be a poor kitty out in the rain. ”这里的 “want”后面没有接宾语, 这是妻子对丈夫调情的暗示 (徐纪宁, 34) 。随着故事的进展, 丈夫仍旧在读书, 妻子便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打扮和容貌上, 说了一些希望能引起丈夫兴趣的话 (徐纪宁, 36) , “She studied her profile, first one side and then the other. Then she studied the back of her head and her neck...” “I want to have a kitty to sit on my lap and purr when I stroke her. ” 这里妻子所说的 “kitty”暗指了她的丈夫, 她希望丈夫像一只温顺的小猫坐在她的膝上让自己抚摸, 这是又一次对丈夫的暗示, 期待能唤起她的丈夫, 但丈夫还是拒绝了她。

2.精神的松动

小说中的妻子在看到窗外雨中的猫时, 心生怜悯, 同时从小猫的孤单无助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猫的出现唤醒了她的主体意识, 猫在雨中的处境就像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处境, “妻子寻找雨中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她自我意识的觉醒, 寻找自己的过程” (程颖, 45) 。

妻子在下楼寻猫及空手而归的途中, 两次遇到了旅店老板。 这位老板向她鞠躬行礼, 让她觉得自己被如此尊重, 他还吩咐女佣给她拿了把伞。 妻子明显很喜欢旅店老板, 海明威在此也不惜笔墨地连用了七个“she liked”。 旅店老板表现出的尊重与关切让这位美国太太感受到了自我, 让她有了被人尊重的感觉, 而这在丈夫那儿是感受不到的。 当她面对这个尊重且关怀她的旅店老板时, 她的自我意识开始慢慢回归。

带着这样的心情重新回到丈夫身边时, 妻子开始渴望改变自己的处境和地位。 除了一直跟丈夫强调自己想要猫之外, 她开始有了抱怨。 在镜中看到自己时, 妻子问丈夫, “Don’t you think it would be agood idea if I let my hair grow out?”当丈夫说他喜欢她短得像男孩子的头发, 她却反驳并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I get so tired of looking like a boy. ”在海明威的作品中, 长发对于女性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长发是女性的天然特征。 小说中的妻子对自己的短发厌烦, 打算留长发, 说明她的女性意识逐渐觉醒。

(三) 《白猫》充分“有我”

1.肉体的自由

《白猫》讲述了主人公尤利斯·缪尔由于妻子爱丽萨过分关注宠爱波斯猫米兰达, 受到冷落而迁怒于白猫, 欲置之于死地却屡试不成。 白猫犹如幽灵般神出鬼没, 使缪尔终日不得安宁, 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折磨, 最终出了车祸, 终身残废。

小说中的妻子爱丽萨是个比自己丈夫年轻二十岁的漂亮女子, 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 她的职业是百老汇的演员, 虽是二流演员却也被看重。 婚后爱丽萨拒绝跟缪尔有孩子, 认为这是对米兰达的不公。 作为一个妻子, 她是不想让这个家中有任何牵绊自己自由的事物或人存在。 婚后爱丽萨重新开始了演艺事业, 拥有自己的事业, 让爱丽萨能够在经济上独立, 因此她不需要完全依靠丈夫生活。 当爱丽萨忙于事业时, 她开始经常离家在外, 虽然缪尔很担心, 但碍于自尊心, 他还是忍住没有过问。 可以说, 爱丽萨在这个家中享有充分的人身自由, 她不关心也不依赖丈夫。

2.精神的自由

爱丽萨与缪尔的婚姻不是以爱情为基础的, 缪尔垂涎爱丽萨的美色而疯狂追求, 尽管爱丽萨说自己并不爱他, 缪尔依然坚持这段婚姻。 婚后两人只过了一段时间正常夫妻的同床生活, 因为后来爱丽萨抱怨缪尔的睡眠恶习, 他只能每晚先陪爱丽萨半个小时再去另外的房间睡觉, 发展到后来因爱丽萨每晚都打电话到很晚, 他连陪她的机会都失去了。 实际上打电话只是爱丽萨敷衍缪尔的一个手段, 她因为不爱丈夫, 不愿跟他待在一起, 所以用这个方法让缪尔不能靠近自己。

在家中, 爱丽萨对白猫米兰达的关注与宠爱远远高于对丈夫缪尔。 所以, 我们可以这样判断, 米兰达只是爱丽萨在这个家中疏远缪尔的屏障, 她不愿意面对缪尔, 便将自己的热情与关心都放在猫身上。 她其实也不是真心喜爱丈夫送的猫, 只是利用它而已。 忙于事业之后, 她经常不在家, 与缪尔的沟通变得更少, 有了心事也是每晚在电话里与他人倾诉, 她的喜怒哀乐完全与缪尔是无关的, 她的精神世界里没有缪尔也没有这个家庭。

二、原因

1.宗教

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黑猫被认定是女巫的宠物。驾着暴风的女巫被说成黑猫, 象征死亡与不幸。 在英国古代的传说中, 人们认为妖魔常变成黑色的动物, 尤其是黑猫, 还有人说黑猫就是巫婆变的。 中世纪末, 基督教为了巩固地位, 在欧洲散播许多恶意的谣言, 称异教徒与女巫透过魔法危害基督教信仰, 导致人们心中有了恐惧。

宗教审判被发明后, 异端标准总是不断地扩大化和多样化。 欧洲于十二世纪开始, 教会指控相当数量的妇女在凶日从事巫术及撒旦崇拜。 在十三世纪, 教皇乔治六世宣布黑猫为女巫的化身。 因此, 大众想到猫或女人时, 都会联想到另一者, 故两者均受到迫害, 受到火刑, 都被称为撒旦或恶魔的爪牙甚至真身, 歧视猫为女巫的化身。 在这个时代, 所有养黑猫的人都冒着被活活烧死的风险, 除非这个猫在胸部有一撮被称作“上帝之指”或“天使的印记”的白毛。

从19世纪初开始, 猫的名声逐渐得以平反。 《黑猫》的写作背景是19世纪40年代, 当时的社会仍受宗教的影响, 认为黑猫是女巫的化身, 正因为妻子有这样的迷信, 她深信丈夫如果杀死黑猫就会受到惩罚, 所以才不顾一切地挡住丈夫, 悲惨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到了20世纪, 猫已能够完全为人们所接受, 并且成为人们喜爱的宠物。

2.经济

19世纪40年代的美国是典型的父权制社会, 法律、教会和政府都使得妇女不能享有与男子同等的自由。 20世纪20年代, 工业革命已经相当深入, 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 和男人一样参加工作。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大批男子上了前线, 留下的工作空缺由妇女顶替, 提升了妇女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 美国妇女的就业率也在第一次女性主义运动时期迅速发展, 妇女就业数量以每年增长26%的速度增长, 约占全部劳动力的1/5, 女性以空前的规模 “进入曾经被男性独占的领域”。 到了20世纪90年代, 女性的经济能力进一步上升, 社会地位也随之提高。

《黑猫 》中的妻子没有工作, 经济的不独立让她在物质和精神上都非常依赖自己的丈夫, 因而她对丈夫总是尽力地恭维迎合, 即使丈夫对自己恶语相加甚至动粗, 她也毫无怨言并在最后关头选择救他。 《雨中的猫》中的妻子就像当时的女性, “她们的地位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新女性重新定位自己在家庭和社会的角色, 她们要求和男性平起平坐” (贾艳萍, 106) 。 虽然她们希望凭借自身的能力实现精神的幸福, 但在经济上却无法完全独立于男性, 无法摆脱男性的庇护, 她们都像雨中的猫一样, 无奈又迷茫。《白猫》中的妻子爱丽萨是个百老汇的二流演员, 有自己的事业和交际圈, 在家中也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女人, 独立而自由。

三、结语

小说《黑猫》、《雨中的猫》和《白猫》都以猫为线索, 讲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三对夫妻形象。 传统分析多以”猫“为主题, 论述人与动物的关系或探索人类内心世界。 本文从两性关系这个新的角度出发, 在肉体与精神两个方面, 探索了女性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通过对其原因的分析, 可以看出社会的发展对其的重大影响。

摘要:创作于不同时期的小说《黑猫》、《雨中的猫》、《白猫》通过对不同妻子形象的塑造, 揭示了不同时代背景下女性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通过分析三位妻子在肉体与精神上对丈夫的依赖程度, 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这一发展过程。宗教、经济及政治的发展, 对这一现象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黑猫》,《雨中的猫》,《白猫》,女性自我意识

参考文献

[1]Nancy Woloch.Women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Alfred A.Knopf, Inc., 1984:388.

[2]程颖.《雨中的猫》中女性意识的觉醒[J].高等函授学报 (哲学社会学科) , 2010 (4) :45-51.

[3]贾艳萍.女人和猫——析海明威短篇小说《雨中的猫》的象征意义[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报) , 2006 (9) :105-107.

[4]李伟.“猫”的互文性解读——爱伦·坡《黑猫》与欧茨《白猫之比较》[J].外国文学, 2009 (11) :81-83.

[5]梦红.“新女性”形象在海明威作品中的体现[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7 (6) :107-109.

自我发展意识 篇8

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是探索、分析黑人女性历史和经历的杰出代表。她的作品主要关注“种族”和“女性”这两大主题, 从女性的角度细致地剖析黑人女性所受到的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迫, 给予黑人女性极大的关怀和帮助。“身为黑人和女性, 我能够进入那些非黑人和非女性所不能进入的情感与感受的广阔领域。”[1]在《宠儿》中, 作者用残酷的故事阐释了夹缝中生存的美国黑人女性独特的自我意识并以此探求黑人女性的出路, 展现了她作为女性主义者的执著追求。

2《宠儿》中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黑人一直处于南方社会的边缘, 一直以他者的形象出现, 也一直以客体的形象存在白人种植园主面前。黑人女性的地位更是边缘之边缘。他们受来自白人和黑人男性的双重压迫。”[2]《宠儿》中祖、媳、孙三代黑人女性的人生境遇与令人刻骨铭心的经历展现了美国南方种植园历史环境中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艰难的觉醒过程。她们的自我意识经历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的发展过程。

2.1 贝比·莎格斯的自我意识—由沉睡到觉醒

贝比·莎格斯是第一代在奴隶制下被摧残被迫害的黑人妇女形象。贝比一生和六个男人生了八个儿女, 而除了小儿子黑尔留在她身边, 其他孩子生下来就被奴隶主带走了。在她的大半生的奴隶生活中, 她逆来顺受, 任劳任怨, 只是被动的接受奴隶制对她身心摧残, 不做任何反抗, 民族意识和自我意识都处于麻木状态。当黑尔要通过出卖他的工余时间为她赎取自由时, 她困惑地自问:“为什么?一个混到六十岁, 走起路来像三条腿的狗似的女奴要自由干什么?”[3](178)然而当她踏上自由的土地时, 她被突如其来的自由吓着了。她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双手属于自己的, 自己的心跳在搏动着, 这一切使她感到一阵狂喜, 感觉好像是获得了新生。此时她开始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了。

当她住进黑人社区之后, 她用她的博爱赢得了全社区人的心, 受到了她们的尊敬和爱戴。她靠她伟大的心灵为整个社区服务, 成了黑人社区的精神领袖。当她周围的黑人们摆脱奴隶制后仍然生活在过去奴隶制的阴影下时, 她又像一个心理医生, 帮助黑人奴隶摆脱奴隶制造成的心理创伤。在“林间空地”步道, 她号召黑人们热爱自己那不被白人所热爱的肉体。从贝比·莎格斯的布道我们可以看出她在通过教导黑人自尊自爱中实现了自我的价值。然而在亲眼目睹了黑人社区的嫉妒与背叛, 奴隶主与猎奴手闯入她家迫使赛丝亲手杀死了年仅一岁的小女儿的惨剧之后.她最终心力憔悴, 疲惫已经穿透她的骨髓, 不再去“林间空地”布道了而是选择逃避在无法对她造成任何伤害的色彩世界中。

贝比·莎格斯的悲惨的一生让她彻底看清了奴隶制的残酷和灭绝人性。她的自我意识经历了麻痹到觉醒的过程。她的博爱凝聚了整个黑人社区, 使她成为黑人社区的偶像, 也实现了她对自我意识的探寻。她已经迈出了黑人女性确立自身主体意识的第一步。

2.2 赛斯的自我意识—由自发到自觉

赛斯作为这部小说的主角, 是杀死自己亲生女儿的凶手。相较于第一代黑奴贝比·萨格斯的逆来顺受, 赛丝所代表的第二代黑奴显然具有更强的反抗性。然而, 奴隶制给她带来的恐惧与阴影同样也使赛丝在自我找寻的路上几经坎坷。她在以贝比为代表的那带黑人女性和以丹芙为代表的新一代黑人女性之间起到了承接的作用, 其自我意识经历由自发的自觉的发展过程。她本是一个性格温顺害羞的姑娘。她十三岁被卖到“甜蜜之家”, 经过一年的观察她最终从庄园的男奴中选择了黑尔作为自己的丈夫。当他们结婚时, 她还天真地幻想着应该有个婚礼什么的。她把她的想法告诉了加纳太太, 而加纳太他对她的荒谬的想法只是一笑了之。可她还是偷偷地给自己缝了条裙子。可见赛斯择偶的自主权和对婚礼的要求体现了她自发的自我意识。而“学校老师”的到来激发了她自我意识从自发走上了自觉的发展道路。当她听到学校叫他侄子罗列她人的属性和动物的属性时, 她才充分意识到自己原来在白人眼里和动物没什么区别。为了使自己的孩子不受这种羞辱, 她决定送走自己的三个孩子。之后她遭到了“学校老师”的两个侄子的性骚扰, 他们抢走了她留给自己孩子的奶水还把她打得皮开肉绽, 在她的后背留下了一个树形的伤疤。作为哺育者, 塞斯只有实现哺育职能, 才能确立起她的母亲身份。他们抢夺赛斯的奶水就是对其神圣的母性的亵渎。这给塞斯留下了永远也抹不去的心灵创伤。然而母爱给了她巨大的力量和决心, 促使身怀六甲的赛斯逃离了“甜蜜之家”。浓浓的母爱激发了赛斯自我意识觉醒和深化。

经历千难万险她终于完成了艰难的旅程和自己的孩子们团聚了。然而这种幸福的日子只维持了28天, 当她看到“学校老师”带着人赶来抓捕他们时, 她立即“飞了起来, 收拾起她创造出的每一个生命, 她所有宝贵、优秀和美丽的部分, 拎着、推着、拽着他们穿过幔帐, 出去, 走开, 到没人能伤害他们的地方去。”[3](206)所谓没人能伤害他们的地方就是将他们杀死, 让他们上天堂, 远离奴隶制的压迫。此时由这种疯狂的母爱而推动的赛斯自觉的主体意识也发展到了极端。但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出赛斯弑女的根源是奴隶制而不是黑人本性的残暴。是奴隶制扭曲了赛斯的母爱。赛斯作为一位母亲, 他她具有一个母亲天然的本能, 那就是保护疼爱自己的孩子使他们免受伤害。“她宁愿把她杀害而不愿让女儿回到奴隶制去经历她自己曾经受过的无边的遭遇, 这是塞丝在反抗白人奴隶制度和种族主义过程中对母爱这一概念最为直观的解释和界定。”[3]然而她所作所为却并不被别人所理解和容忍。就连保罗也不能赞同她的做法。他说她的爱太浓了。而赛斯却反驳到“要么爱, 要么不爱。淡的爱根本不是爱”[4](208)可见赛斯的这种自觉的自我意识是建立在强烈母爱的基础之上的, 这种强烈的母爱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她的自我意识。

2.3 丹芙的自我意识—由依附到主动建立

与贝比·萨格斯寻找自我的失败和赛丝历尽坎坷在迷失与找寻中的挣扎相比, 丹芙则是通过自己主动努力成功找回了自我, 摆脱了历史的阴霾, 成为了新一代独立自强的黑人女性是赛斯在逃亡中。丹芙是一个非常坚强的女孩。当宠儿的灵魂在124号肆虐时, 她的两个哥哥都被吓走了, 只有她留下了, 而且把姐姐的灵魂当作自己的唯一伙伴。然而保罗的到来把她唯一的伙伴都赶走了。赛斯令人窒息的母爱把丹芙局限在124号房屋内, 使她不敢接触外面的世界, 所以丹芙感到一直被一股莫名的孤独所包围。由于丹芙的孤独使得她缺乏自我意识成长的健康环境, 因此她的自我意识得不到发展。

也正是这种被孤立、被抛弃的感觉使还魂的宠儿的到来犹如一根救命稻草, 彻底地俘获了丹芙的心。她把宠儿当成自己的朋友, 精心地照顾她, 爱护她。就这样她逐步将自我意识建构的宠儿身上, 她的自我只有在宠儿身上才能找到。一次丹芙喝宠儿捉迷藏, 宠儿突然消失了, 丹芙顿时感到一股莫名的恐惧向她袭来。“现在她哭, 是因为她没有了自己。死亡与此相比不过是一顿空过去的餐饭。她能感觉到厚重的自己在变稀, 变薄, 消融殆尽。”[3](157)可见丹芙的自我是完全依附于宠儿的。

然而当她看着塞丝如痴如醉地消殆下去, 看着宠儿日复一日地变大, 贪婪地攫取塞丝的一切, 丹芙勇敢顽强地走出124号这个孤岛。她担负起了拯救赛斯和宠儿的使命。丹芙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 因为与贝比·萨格斯与赛丝相比, 丹芙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大为改观。从大的方面讲, 奴隶制已经被废除十余年之久, 丹芙不必再担心会有白人奴隶主闯进她的家中伤害她和她所爱的人。而对于她所在的黑人社区, 整个黑人社区的人们从扭曲的民族意识中走了出来, 逐步走向成熟。面对丹芙的求助, 整个黑人社区的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是她对赛斯的爱和责任心推动她从那依附宠儿的自我转变为独立的自我。此刻丹芙终于冲破了孤独的牢笼和对别人的依赖建立了独立自强的自我意识。她已经成为被社会承认、家庭依赖的有思想又有自我的新一代的黑人女性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探讨了《宠儿》中祖、媳、孙三代自我意识艰难的觉醒过程。在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下, 黑人女性的社会地位是边缘之边缘, 她们被剥夺了作母亲、作妻子、做女儿的权利, 自我主体意识的发展受到重重阻碍。但是在困难面前她们并没有退缩, 而是在通过对前人自我意识探索的传承并加上自身的努力, 逐步循序渐进地建立了健全的自我。在祖、媳、孙三代艰难的寻求身份之旅中, 有挫折, 有失败, 也有成功。她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黑人女性的自我身份求证以及确立主体意识并摆脱长期以来的双重压迫提供了宝贵的财富。莫里森在《宠儿》中描述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 其目的是去唤醒黑人。莫里森曾明确地谈到:“掌握自己的历史是非常必要的, 要了解自己, 人们必须首先了解他们的历史。”[5]虽然奴隶制已经被废除, 但美国黑人不应该忘却黑奴的血泪史, 更要重新思考, 深刻认识黑人主体身份, 确立自身的社会主体意识。

摘要:《宠儿》是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杰作。小说真实地再现了美国黑人在奴隶制压迫下的悲惨生活以及奴隶制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心灵创伤, 并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个个性鲜明坚强不屈的黑人女性形象。该文分析了小说中以贝比·莎格斯、赛斯、丹芙为代表的祖、媳、孙三代女性意识的逐步觉醒的过程, 并揭示了黑人女性意识觉醒是一个循序渐进而又艰难的发展过程, 是建立在对前人自我意识探索的传承和自身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宠儿》,黑人女性,自我意识

参考文献

[1]Morrison Toni.Beloved[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 2000.

[2]王春风.黑人女性的身份解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 (8) .

[3]托尼·莫里森.宠儿[M].潘岳, 雷格, 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006.

[4]王守仁, 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尼·莫里森与二十世纪美国黑人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自我发展意识 篇9

1、电影《猫的报恩》的创作背景

动画电影《猫的报恩》是日本吉卜力动画工作室在2002年推出的作品, 影片改编自柊葵的漫画作品《猫男爵》, 这是由宫崎骏拜托漫画家柊葵创造的作品。影片中的猫男爵与大白猫胖胖的角色形象均来自于柊葵之前的漫画名作《侧耳倾听》。本电影的导演是宫崎骏请森田宏幸来担当的, 森田导演为了不辜负宫崎骏大师的期望, 非常努力地完成了本部影片, 使得影片获得了极高的票房, 也为吉卜力动画工作室留下了一部经典名作。

2、电影《猫的报恩》的剧情简述

小春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某一天, 小春因为迟到而受到老师的批评与同学的嘲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小春奋勇地拯救了险些被卡车撞死的猫咪。令人震惊的是, 猫咪居然站立起来, 用人类的语言与姿势向小春言谢, 随后离开了。当天晚上, 小春的家门口来了一群猫咪, 此时猫王出现了, 它告诉小春就的那只猫咪是猫国的王子, 因此它将报答小春的恩情。

第二天清晨, 小春的家门口长满了猫尾草, 而朋友广美收到了许多礼物, 学校的储物柜里装满了用礼盒包装的老鼠, 而小春身上也散发着一股浓浓的猫薄荷味。不仅如此, 猫王的秘书也极力邀请小春到猫国做客, 并让她嫁给猫国的王子。

就在小春陷入烦扰与困境之时, 突然她听到了一个甜美的声音:“小春, 快去猫咪事务所, 它们会救你的!”于是, 小春按照这个声音的指示, 来到了十字街, 看到了一只大白猫, 并跟随着大白猫胖胖来到了猫咪事务所, 见到了猫男爵。小春将事情的前因后果都告诉了猫男爵, 而猫男爵答应帮助小春。就在此时, 一群猫咪冲进了猫咪事务所, 它们在猫王秘书的带领下, 将小春抬到了猫的王国, 而胖胖与猫男爵也紧跟在小春之后, 与它们共同进入了猫的王国。

进入猫的王国后, 小春变成了一只猫。在迎接小春的宴会上, 猫男爵与胖胖共同救出了小春, 它们穿过了迷宫, 来到了一座塔下。此时, 猫国的王子现身, 在大家面前向小雪求婚, 而猫王依然不放过小春, 逼迫小春做自己的妃子, 却遭到了小春的极力反对, 胖胖与猫男爵挺身而出, 与猫王以及猫王的手下周旋开来, 而小春也趁此良机爬到了塔的顶端, 并恢复了人形, 成功地逃脱猫的王国, 回到了自己的学校, 重新开始了崭新的生活。有过这样惊心动魄的冒险经历后, 小春找回了自我, 能够自我安排时间, 不再睡懒觉了。

二、电影的自我意识观解读

1、坚持掌握自我的时间

“自我意识”贯穿着影片的始终。在影片中, 小春是一个没有时间观的女生, 她会因为睡懒觉而上学迟到, 从而受到老师的批评与同学的嘲笑。当猫男爵问胖胖关于猫王国的事情时, 胖胖说那是个骗人的地方, 只有无法掌握自己时间的人才会去那里。胖胖的这句话潜意识就是在讽刺小春不会掌握自己的时间, 所以才会被邀请进入猫的王国进行锻炼。

本部影片是一部较为典型的成长题材的动画电影, 吉卜力动画工作室尤其擅长并喜欢创作这样的影片给孩子们看, 使孩子们能够看完影片后不仅收获快乐, 并明白成长的意义、收获与代价, 很有教育意义, 例如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与《魔女宅急便》都是属于这类题材的优秀影片。小春起初不能够掌握自己的时间, 但在猫的王国经历了一段传奇的冒险故事后, 她在周末都养成了早起的好习惯, 懂得了坚持掌握自己时间的重要性, 这真是一种健康的成长过程, 也是一种自我意识观的养成。

2、面对诱惑依然坚持自我

(1) 小春重新找回自我

影片中的诱惑非常多。小春一开始是非常反对进入猫的王国的, 然而当她进入之后, 发现猫的王国里有着优美的自然风景, 生活又十分宁静安详, 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虽然小雪一再劝她赶紧离开猫的王国, 但小春已经被猫的王国吸引住从而失去了自我意识, 愿意待在猫的王国, 真是外界的美好诱惑使得小春的思想观念颠覆了, 进而引起了之后的一段逃亡经历。

小春进入猫的王国的王宫中后, 就立刻变成了一只猫, 对此她郁郁不闷并十分后悔来到猫的王国。然而, 在迎接她的宴会上, 她被为她精心准备的表演与美味佳肴而心动, 当她与猫男爵跳舞时, 她更加感到了一种爱的温暖与被他人瞩目的荣耀感, 于是她又感到做一只猫也不错, 她的脸上也随即长出了猫的胡须。猫男爵看到小春的猫须后, 提醒她不要失去自我。在外界的强烈物质下, 人们往往会像小春一样向诱惑妥协, 从而失去了自我。在影片中, 小春失去自我的代价是变成了一只猫并惹上了很多麻烦事。而在现实生活中, 很多人都会因为失去自我而沉落堕落, 走上不归的道路。

(2) 猫男爵始终坚持自我

在影片中, 小春起初先失去了自我, 在猫的王国中经历过一段传奇冒险后, 找回了自我。猫男爵也碰到了很大的诱惑, 猫男爵在高塔上一招打败猫王后, 猫王劝猫男爵留在猫的王国, 在猫的王国可以过上非常安逸舒适、令众多猫咪都向往的理想生活。在影片的开头, 当猫王亲临小春家门前答谢时, 有众多野猫都一拥而上, 希望能够进入猫的王国而失去了自我。而猫男爵始终头脑清醒, 即使猫王主动邀请他加入猫的王国, 他依旧能够坚持自我, 推辞了猫王的邀请, 过上属于自己的生活。

3、不畏困境坚持自我

在影片中, 为了不让小春一行人离开猫的王国, 在通往人世间的高塔前设置有规模宏大的迷宫。由于小春必须在天亮之前回到人间才能恢复人形, 所以时间非常紧张。然而, 小春他们还是迷路了。可贵的是, 他们没有选择放弃, 依然在努力地寻找出口, 并最终成功走出了迷宫。到达高塔后, 猫王用遥控引爆了高塔内的炸药, 快要跳出猫的王国的小春再次遇上麻烦。然而, 不放弃的决心使得他们再次早发现了希望, 猫国的王子前来拯救了他们。影片用这样的故事情节告诉观众:在困境面前也不能失去自我, 只要坚持自我就一定能重获希望。

摘要:动画电影《猫的报恩》是吉卜力动画工作室的优秀作品, 是动画大师宫崎骏请森田宏幸导演指导完成的影片。《猫的报恩》是一部较为典型的成长题材的影片, 讲述了小春在猫的王国经历一段冒险后重新找回自我的故事, 从而警戒观众要时刻坚持自我, 不要被外界的诱惑与困境而干扰。

关键词:电影,《猫的报恩》,自我意识观,吉卜力

参考文献

[1]沁涵.幻化成风——《猫的报恩》[J].中学生百科, 2006 (03) .

自我发展意识 篇10

关键词:小组合作,自我反思,自我管理

现代化的发展使独生子女的自我管理教育成为必要, 而学校首先是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教育的重要基地。学生自我管理是学生成长的第一步。通过课堂学习的自我反思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自我管理的培养, 因此, 在课堂活动中, 教师应让学生在逐渐反思、逐渐认识的基础上达到自由、自觉的状态。结合我的多年实践, 我认为通过以下策略可以达到这个目标。

一、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

在实践考察中我发现, 学生往往由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而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请看下面的案例:在小学三年级科学课上, 教师想让学生探讨如何使不规则的土豆保持平衡状态。实验器材包括:土豆、矿泉 (带盖) 空瓶子、铁的以及塑料的叉子。教师刚刚布置了任务, 学生立即一哄而上开始抢实验材料, 唯恐自己拿不到材料。首先拿到材料的学生带着一股神气的表情看着没有拿到材料的学生, 而其他学生也都为快点拿到材料而争抢。教室里一片拥挤和混乱。各小组拿到材料后, 本应开始有组织地研究, 可是学生们却各自占着自己拿到的材料摆弄着、玩耍着, 好像这些材料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一样。小组合作学习中, 学生之间也缺乏合作精神, 有的学生总是情不自禁地捣乱一下, 如当有学生把土豆放在矿泉水瓶子盖上想办法使土豆保持平衡的时候, 有的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推一下瓶子或者摸一下土豆, 结果就使土豆掉下来了。此时, 有的组长就充当了“小权威”“小霸主”的角色。这些“小权威”或者由于自己在班级中有某种职位而觉得自己地位较高, 或者由于自己学习成绩比较好而觉得自己发言具有权威性, 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对其他同学横加指责, 尤其是对捣乱的学生或者学习不好的学生, 有时甚至拒绝与他们一起做实验。面对这样情况, 有的学生默默接受了这个决定, 而有的同学则故意找茬, 破坏他们的实验。这样小组实验谈什么成功, 又何谈成效。

针对这一情况, 我会及时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 指导他们进行明确的分工, 让他们各司其职, 友好合作。课后我还会就小组合作的问题, 继续跟学生探讨:“有的合作小组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 并没有完成规定的任务, 你们说说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们纷纷发言, 说道:“都是某某不好, 他总是捣乱”“都是某某不好, 他总是不让我们参与”“都是某某不好, 他总是不好好配合我们”……看着他们相互争辩、指责、推诿责任, 我话题一转, 说道:“我们很多同学都说是别人做得不好, 那让我们自己回想一下, 自己有没有什么错误呢?”这时, 学生们一下子都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儿, 有一个学生低声说:“老师, 其实我也有错误, 我不该总是欺负别人, 扰乱别人实验。”这个学生话音刚落, 其他学生也纷纷开口:“其实, 我也总是走神, 没有积极参与进去”“我不应该阻止其他学生参与实验”……看见学生们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性的认识, 我感到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只要学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过错, 并能够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 这就是学生自我管理的起步, 也是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成功的起步。

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 有的教师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 在刚开始阶段通过实施“小组长”制度, 让小组长全面负责整个小组的学习。实践证明, 小组长对调节、控制整个小组学习进程是比较有效的, 但缺乏学生自我反思意识的“小组长”管理制度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第一, 容易导致小组长的硬性管理。小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 容易产生冲动的情绪, 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他们往往为所欲为。小组长管理可以压制学生某些情况下的某些行为, 但“外在的制度约束”不容易被其他成员所接受, 其他成员或者带着不满情绪被动接受规则, 或者想方设法阻碍小组学习。缺乏自我认识的、长期由小组长管理的小组合作将导致小组长的霸权管理, 而这种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行为将会延伸到班级的其他活动中, 直接影响班级的管理活动。

所以, 教师应改变从外部对学生强加政策的方式, 从一开始便要努力培养学生自我反思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 培养他们自我反思、自我认识能力必须通过具体活动来实施, 让他们在具体活动的成功与失败中开展自我反思, 认识到自己对整个团体的重要性。

二、在自我反思基础上对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

学生能够对自己进行反思是学生成长的第一步, 但开始自我反思并不等同于学生已经有了自我管理的意识。自我管理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我监督、自我约束, 在完成自己应尽义务与责任的同时不妨碍他人。所以, 在学生有自我反思的意识之后, 教师应逐渐培养他们团队意识、集体意识, 使他们对集体产生一种责任感, 进而通过集体意识的培养达到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目的。

在小学六年级的一节数学课上, 我安排合作学习的任务是:讨论圆的面积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之间有什么关系?一个小组组长拿到材料之后, 就让各个成员摆弄起来, 可是这个小组长却没有动手, 而是权威地说:“你们说说圆的面积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 你们不知道的话, 我就告诉你们。”学生抬起头, 有的用崇拜的眼神、有的用惊奇的眼神看着小组长, 小组长得意洋洋地说:“这个很简单!圆的面积肯定是与圆的半径有关系。”他一边说, 一边开始摆弄实验材料, 而旁边的小组成员却一脸迷惑。

这样的合作学习显然违背了合作学习原有的精神与原则, 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更重要的是, 学生这种没有合作精神、集体意识的行为将不利于整个班级的健康发展。为此, 我决定采取一些策略, 通过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这种策略能使小组长有意识地去考虑其他同学、帮助其他同学, 也能使他对自己原有的、喜欢独揽一切的行为进行有意识的克制与反思。这种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生活在集体当中, 自己的行为将时时处处影响集体的形象。在课堂上, 优秀生要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 不要以自己的言行去压制他人, 而后进生为了维护集体的利益, 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 对自己不断提高要求, 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为集体的成功做出贡献。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 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有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发挥其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才能真正保证教学质量。只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 学生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如果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就是一种奢望。在课堂学习中自觉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 有利于学生自身成长以及班级管理的高效性, 能对学生学习的有效进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林东桂, 张东, 黄玉华著.班级教育管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丁榕.班级管理科学与艺术[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3]杨妮妮, 李振义.合作学习中的几点困惑与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5 (4) .

自我发展意识 篇11

[关键词]大学社会实践 大学生 自我意识

[作者简介]陈兰萍(1962- ),女,山东冠县人,渭南师范学院教授,从事大学社会实践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雷文斌(1983- ),男,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情绪管理问题。(陕西渭南71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地方院校社会实践教育特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6JK125)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5-0163-01

社会实践是高等院校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它既是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行为过程,又是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技能培训和人格塑造的实践活动,是实践性和教育性的有机统一。而个体的自我意识是在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因素是影响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让大学生尽可能较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有利于大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地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因此,加强大学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善,显得十分重要。

一、社会实践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前提条件

社会实践是人们存在和发展唯一可能的方式,人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才能主动地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并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改造、发展、完善人自身。人类自身是在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以及主观世界的能力也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的,个体自我意识同样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与发展的。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况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之间关系的认识和评价。自我意识是一个包含认知、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能的、完整的和多层面的心理系统,它在个体人格结构中占有核心的位置。人生之初,并无自我意识,只是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不断与外界事物接触,身体器官、神经系统才随之不断发展完善,个体能够逐步自觉地意识到人和自然的关系,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以及意识到自己与周围的关系等。个体正是在与外界互动的实践活动中,经过生理自我阶段、社会自我阶段、心理自我阶段逐渐形成和发展起了完备的自我意识结构。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捷夫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在完成某种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的。皮亚杰进一步阐述了实践活动在儿童思维和认识发展中的作用。人类和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自我意识发展与完善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

二、大学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形式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面的心理系统,从其结构上看,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组成。而这三种成分的协调和发展都与他们的生活阅历、活动范围和实践形式等密切相关。

(一)大学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准确地认识自我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核心,是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的基础。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分化与统一比较显著的阶段,他们对未来充满幻想,但由于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的匮乏,表现出“主体我”与“客体我”之间的分化。当大学生“主体我”高于“客体我”时,会导致自大;当“主体我”低于“客体我”时,则会导致自卑。自大或自卑都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协调发展的障碍,促使“主体我”与“客体我”的协调发展,常常需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行。因为深刻的自我认识是以深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以及认识和理解他人为前提的,只有投身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才能更加准确清楚地认识自我。

大学生可以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认识自我。与他人的比较是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的,如他们在为中学生讲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会发现自己与他人在言语表达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以及与学生的沟通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暑期的社会调查中,他们会发现自己调查问卷的设计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也都会有所不同。一个人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往往是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获得的。

大学生可以借助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认识自我。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时,活动结果往往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讲课是否能受到学生的喜欢,制作的课件是否符合教师的要求,推销产品的方式能否被客户认可等,都可以成为认识自身个性特点、气质能力、知识兴趣的参考对象。认识自己是头脑内部加工、沉思内省的心理过程,是主观自身对客观信息反复加工的结果,但这些信息不是主观臆造出来的,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获得客观真实的信息。勇于参与大学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进一步认识自我。

(二)大学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发展积极的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主体我”对“客体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是个体对自我认识结果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核心在于能否悦纳自我。悦纳自我是发展健全自我意识的关键,也是适应社会的前提。大学生自我体验比较丰富,其情绪情感一般是积极健康的,但仍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他们时而肯定接纳自我,时而否定排斥自我,他们需要发展稳定、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从而悦纳自我。大学社会实践可以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的成功中实现自我价值,体验积极快乐的情感,促进自豪感、自尊感和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大学社会实践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他们通过开展社会调查、文艺演出、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科技咨询、义务支教、法制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广泛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推动了社会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同时,大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优势,深入乡镇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和范围解决企业经营、管理、生产和技术上的问题,促进了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生产技术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当他们的实践成果给人们带来了益处,为企业排除了难题,得到社会认可时,他们会从中看到自身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满足,增强自信心。每位大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专长、兴趣,参加适合自己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展示自我风采,增强成功体验。可以说,社会实践为大学生创造了获取更多成功体验的机会,为大学生潜能的发挥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三)大学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是个体在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基础上,自觉规划行为目标,主动调整自身行为,积极改造自己的个性,使个性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人对自身主观世界的控制是运用符号、记号以及词、语言这些精神工具,通过自我意识从而达到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控制。由于大学生个人修养的不足和实际锻炼机会的欠缺,他们自我控制的水平较低,明显地表现在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纪律意识方面。一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逐渐锻炼和养成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身临其境,加深对社会、对工作、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客观公正地看待一切,使偏激的心理得到自我调控和缓解,为自我发展确立符合社会需要的奋斗目标;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也可以使大学生的行为有章可依,便于强化他们的自制力;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促使大学生多角度地看问题,形成辩证思维能力和乐观的心态,增强自我意识中的理性成分,从而有利于形成自我调控能力。

三、加强大学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

自我意识的完善是一个需要不断修正与发展的过程,强调的是自我的活动,即主观与客观、需要与责任、动机与行为、目标与过程的统一。大学社会实践强调的就是自我的实践活动,将自身投入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之中去,主动接触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承担社会历史重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自我判断、自我提升,从而获得对自身、对人生、对社会的正确认识,从而实现自我设计与社会发展相统一、自我奋斗与社会需要相统一、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促进作用,为大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创造条件,引导大学生在大学社会实践中全面认识自我、积极悦納自我和有效地控制自我。

[参考文献]

[1](前苏)列昂捷夫.活动、意识、个性[M].李沂,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后进孩子自我意识的培养 篇12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映, 而且人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 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响, 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

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 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一个人如果还不知道自己, 也无法把自己与周围相区别时, 他就不可能认识外界客观事物。其次, 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 对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是谁, 应该做什么的时候, 才会自觉自律地去行动。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就有助于他发扬优点, 克服缺点, 取得自我教育积极的效果。再次, 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 它使人能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人的自我意识就像人的全部行为的“总开关”, 对人的整个行为起总的调节作用。

自我意识明显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是儿童进入学校以后。这是因为, 此时儿童已能利用语言调节和指导自己的行动, 同时客观环境也向儿童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引导儿童要按照这些要求经常检查自己的行为, 加之家长、老师、邻居等成人和同伴也经常以这些要求来评定儿童的行为, 因而使儿童对自我有了更多的了解。

二、后进孩子自我意识的特点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著名的“认知不协调理论”指出, 只有当人们的认识元素出现不协调, 从而产生内心冲突时, 才会促使人们改变态度。因此, 只有当人们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自尊心很强时, 一切不良行为才会和这样的自我意识产生不协调, 从而使人们克制不良行为, 产生良好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 自我意识与人的行为的成功经验有密切关系。那些处处受挫, 经常受到负强化的孩子, 自我意识很差, 因而缺乏自制力。

其实,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需要。只是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每个人都能得到表现的机会, 而成功感、自信心、快乐的感觉又是与自我的表现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如果不能有效地展现自我, 成功、自信与快乐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特别是孩子, 他们的自我表现需要更加强烈。进入小学后, 即使是那些经常处在失败状态下的孩子, 其实他们也有自我表现的需求, 只是由于他们在适应学校教育上的失败及周围人, 包括同伴、家长和教师, 对其负面的评价, 深刻地影响着这些孩子, 他们也会认为这样看就是对的, 自己就是不如人, 从而自我认同感差, 产生自卑感。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 这种过多的失败经验, 易形成后进孩子的动力障碍。这种障碍一是能直接降低他们的抱负水平;二是由于多次失败引起他们不愉快体验, 会使他们减少学习兴趣。因此后进孩子不但不会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反而还出现自我贬低和自我抑制。长期恶性循环下去, 他们的学习则无动力, 自我意识的形成就受阻。

后进孩子的自我意识有以下特点:

1.自我认识比较模糊且比较混乱。对自己的各种状况不了解也不清楚, 不能正确地分析和认识自己的长处、短处以及与别人的差距。这个原因造成了其辨别能力差, 不善于观察他人和自己, 不善于比较, 没有一种正确的评价标准来评价自己。

2.自我评价较低, 有较强烈的自卑感, 信心不足。对自己的评价多依赖于别人的看法。他们由于信心不足, 更是容易相信家长和老师等外人对自己的评价。

三、后进孩子自我意识的培养

(一) 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育人环境

后进孩子在学校常常受到同学的歧视、教师的嫌弃;在家里常常遭到父母的训斥甚至惩罚。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爱。感情上常常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要消除这种隔阂和对立, 教师应本着尊重、理解、沟通的原则, 对待后进孩子多一份尊重和理解, 善于倾听他们的心声, 为他们解除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困扰。让后进孩子更多地体验到被人关注、被人爱护的温暖与幸福, 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自豪。

教师还应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 与家长取得共识。让家长主动与孩子沟通, 达成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合力作用, 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育人环境。使孩子努力进取。

(二) 培养后进孩子做自己情感的主人

我们常常发现后进孩子在情感方面十分幼稚, 有时甚至形同幼儿, 人长大了, 情感没长大。只有让后进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让他们成为情绪的主人, 他们才能快乐的学习。因此, 鼓励后进孩子“做自己情感的主人”, 从小事做起, 对自己的情绪, 欲望, 要学会控制, 疏导, 转移。

(三) 努力发现后进孩子的优点和长处

教师是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如果教师对后进孩子的评价是积极肯定的, 他们的自我意识就要好一些, 从而对其取得成功的自信也相对就要强一些。相反, 如果所获得的评价多是消极、否定的, 他们就会认为自己真的不行。因此, 教师要多表扬、鼓励, 多肯定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尤其要善于发现后进孩子的“闪光点”。后进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 既有缺点, 也有优点, 只是他们身上的缺点更多一些, 更突出一些。教师不能只盯住后进孩子的缺点, 而应该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并以此为突破口去教育他们, 鼓励他们。学习较差的孩子可能爱劳动, 不遵守纪律的孩子可能心地善良, 乐于助人。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 点燃他们心中的奋斗之火, 对自己的优势敢于展现, 对于不足有信心赶上。相信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 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四) 逐步减少外部控制

外部控制过多对孩子的自我意识有抑制作用。如果老师家长大事小事, 都管, 管得过细, 管得太死, 则孩子根本不需要自我控制, 也没有机会学习自我控制。这样的孩子, 一旦离开师长, 或者一旦外部控制失灵, 就会立刻暴露出致命的弱点——缺乏自觉性, 因而抵抗不了消极因素的诱惑, 一天天学坏。教师和家长要让孩子自己拿主意, 自己管理自己, 加以必要的指导。开始在小事上放松, 让他们从自身的言行找到自信与发展的方向。逐渐锻炼, 使他们能在较大事情上也能自立。

(五) 培养后进孩子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思考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分为两个阶段——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在感性认识阶段, 人们也要“想”, 但那是初步的, 只有对客观事物获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时, 人们才能通过分析、综合, 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

低年级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 重视的是外部的趣味性, 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高年级孩子思维的概括性和抽象性逐渐增强, 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喜欢概括, 探索有关个别事实的一般原则和规律。而后进孩子他们恰恰对事物外部的趣味性最敏感。一般地说, 后进孩子对抽象思维很反感, 概括能力差, 不爱追根问底, 他们常常满足于浅显的认识。而自我意识的形成是要以一定的认知水平为基础的。一个人不能思考万物的内在联系及规律, 无法正确认识自然及社会, 当然也就无法形成自我意识了。

我们要给他们思考的机会, 培养他们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不要让他们呆读死记。

上一篇:条形材料下一篇:词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