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证书”教育模式

2024-06-20

“双证书”教育模式(共10篇)

“双证书”教育模式 篇1

1 引言

所谓“双证书”,即指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毕业时应同时获取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毕业证书是接受学校教育修业合格的证明,职业资格证书是职业技能达到某种标准的证明。双证书是实用型人才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体现和证明,特别是技术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是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够直接从事某种职业岗位的凭证。因此,实行双证书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

2“双证书”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2.1 有利于提高高职教育质量

以学历文凭为主的证书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评价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综合文化素质状况,但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技能的检测。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为一种校外评估制度,其职业资格的标准直接由企业等用人单位和行业协会等组织参与制定,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察,从而推动了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改变,使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促使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

2.2 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主的教育。职业院校推行“双证书”教育,其本质是使学校教学与职业岗位具体要求密切结合,满足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需要。因此需要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要尽可能与职业岗位、工作情景相联系,设置面向企业的课程、面向证书的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等;通过不同的课程形式,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达到最佳效果。所以,“双证书”教育能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改革,贴近企业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3 职业资格证书的选择方向

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岗位设置的专业化使职业种类不断增加,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也多种多样,甚至出现同种职业的资格证书多个机构重复颁发,这使得学生在选择的时候很难把握。物流管理专业在推行“双证书”教育时,应如何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资格证书呢?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专业相关证书情况。

3.1 物流专业方向

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资格证书以《物流师资格证书》为首选,此证书又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初级也即助理物流师,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只能报考助理物流师。另外,目前国内《物流师资格证书》颁发机构相对较多,有政府机构也有行业协会,各自的侧重点不同。学生可以根据所处的区域环境和物流行业的发展选择其一。

3.2 国际物流方向

随着经济一体化,物流全球的化发展,国际物流在现代物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货运代理行业完全开放,外商投资的货代企业已超千家。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增加了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岗位资格证书》是高职物流专业学生的第二选择,已经成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以后踏入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通行证。

此外,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增长,外贸交易量迅猛增加,报关员、报检员现有人才尚有缺口,发展前景较好。因此,《报关员资格证书》和《报检员资格证书》也是物流专业学生将来从事国际物流工作的重要通行证。

4“双证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4.1“双证书”之间没有实现课程有效的互换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普遍存在课程归课程考试、职业资格证书归职业资格考核的问题,两者不能融通,无法互换,大大增加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成本。同时,在面向就业市场时,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无法互换与认可,直接导致“双证书”的隔离与资源的浪费。

4.2 部分院校在教学设施设备、教师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不足

高职教育是高成本教育,除了需要普通高等教育所需要的基本办学条件外,还需要建设与现代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实验、实习、实训设施,设备投入、维护管理、实训耗材等成本费用很大。同时由于物流产业从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在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方面遇到困难,影响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市场吻合性差。

另外,搞好“双证书”衔接教育工作,建立一支理论教学水平高、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关键。但很多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不平衡,多数教师只具备理论知识,缺少相应的实践经验,影响了“双证书”教育的快速进行。

4.3 考证费用较高,企业对证书的认可度不高

目前,学生要取得一张助理物流师证书,需支付包括报名费、资料费,培训费,认证费等各种费用,合起来将超过1000元,对学生来讲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有的用人单位更多地看重学校品牌和学生实际能力,对证书的认可度还较低。

4.4 物流职业资格认证没有统一标准

对现有物流业从业人员开展职业培训或职业资格认证,应是缓解物流人才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我国的物流业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已经启动,但很不规范,多套标准,各类物流培训班更是遍地开花。这些机构各自为,有的只以抢夺市场,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导致很多企业、学生甚至老师对物流职业资格证书提出质疑,不利于物流职业资格认证的推广和认可。

5 关于“双证书”教育的几点建议

5.1 积极改革课程设置

“双证书”教育模式的课程设置必须遵循“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积极发挥行业组织作用”的原则。目前,我国在物流管理职业资格规定上,有了一定的标准,因此,在课程建设上,应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进行课程改革。

5.2 加大对高职物流专业教育的投入

应加大对高职物流专业教育的投入,尤其在物流实训基地建设、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产学结合机制建设方面,应给予较多的经费和政策支持,使高职院校具备培养学生物流专业技能的基本条件。

5.3 对“双证书”持有者采取相应的补助措施

高职院校学生在获取物流职业资格证书时应适当减免鉴定费用,并优先推荐和录用“双证书”的学生就业。建立相应的劳动工资制度,企业对持有“双证书”人员应给予相应的工资标准,有效地推动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转换互通。

5.4 通过校企合作,提高证书的实用价值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必须依托行业、企业,双方参与,平等合作,优势互补,实行多方位、深层次的联系与合作,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沿着职业教育的方向健康、持续地发展。行业或企业可以通过“企业配合式”、“校企联合培养”和“校企实体合作型”等参与模式,采用“信誉型”、“契约型”和“法人型”等运行机制,与院校建立平等、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关系,使双方在利益上找到平衡点,并保持长期、稳定、健康的合作关系,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态。

5.5 规范物流培训市场,提倡物流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在物流培训方面,当务之急是统一标准,规范市场。我国有关的政府部门应尽快制定具有权威性的物流法规与政策,完善物流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物流企业的负责人与管理人员进行物流专业知识再培训。在持证上岗方面,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无论学历高低,所有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经过认证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后,才能从事有关的物流工作。

6 结语

我国高职物流教育任重而道远,推行“双证书”教育可以加快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引导高职院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促使高职教育与劳动就业有效的结合;可以深化教学改革,推动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提升毕业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可以切实改进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可以避免学生因重复学习、重复考核造成的资源和时间的浪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良.我国高职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N].现代物流报.2006 (2)

[2]钟建宁, 廖镇卿.推行“双证书”制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5

[3]教育部办公厅,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2005

[4]郭湖斌.高职物流教育的培养模式[J].物流世界.2004 (11)

“双证书”教育模式 篇2

[摘要]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特色,双证书教育在高职院校普遍实施,大大促进了学生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受到社会和学生的普遍欢迎,双证书制度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学校的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高职院校在进一步实施和落实这一制度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课程设置与行业企业的标准接轨方面,遇到了一些困惑和难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 双证书制度

[作者简介]王志勇(1955- ),男,湖北荆州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尚慧文(1966- ),男,天津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高教处,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河北邯郸056001)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3-0146-02

一、双证书制度及其实施的历史借鉴

双证书制是指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学历文凭又称毕业证书或学历证书。在我国,双证书制度是国家对教育和劳动事业进行管理的重要方式,是教育体系和培训就业体系各自发展的历史产物,二者在国家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都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学历证书是学历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统一的外在形式。它代表着知识和能力,充当了社会评价和选拔的手段,为人们顺利进入社会搭建了一个平台,也同时给人们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的生存空间。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两种制度在法律依据、结构、培养目标和方式等方面既有区别又有一定联系,并互为补充。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明确“学历证书、培训证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为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毕业生、结业生从业的凭证”。这是首次通过法律明确规定职业教育要实行“双证制度”。199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再次重申要“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2004年全国职教工作会形成的《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到:“要做好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对接服务,加强专业教育相关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相互沟通与衔接。”以上这些,为实行双证书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保证。

下面,以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实施双证书教育的过程为例,为双证书制度的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提供借鉴。

(一)双证书制度的历史沿革

我院1983年建校后,在不断探索职业教育规律和特色的过程中,提出了建设“第二教育园地”的构想,后来演变为“实习实训基地”的提法,我们要求学生在“第二教育园地”学习的同时,争取获得某一专业技能的等级证书。1994年,我院开始在装潢、文秘、会计、机械制造等专业试行双证书制度,但是由于当时学生的就业压力不大,学院的准备不足,条件也不成熟,学生第二证书的获取率仅在10%~20%之间,而且主要是装饰美工、钳工、珠算、普通机加工等层次较低的证书。1996年,我们开始在全院推行,并加强了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相关成果获得了河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00年以后,全院各专业都开考了与专业相关的职(执)业资格或技能证书。2005年以后,学院要求各专业参照与专业相一致或相关的行业企业标准重新修订原有的课程标准,全面推进了双证书制度的实施。目前,学生可以参加考试的资格证书种类达87种,部分专业学生在毕业前的双证书考取率达100%。学生当年就业率连续多年达到92%以上,学院被评为省大学生就业先进院校。

(二)双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几点做法

1.加强课程改革配套力度。我院按照一年微调、二年小调、三年大调的原则,围绕职业资格证书考证内容的需求,坚持对人才培养方案不间断地调整和课程体系持续改革,根据社会需求的调研结果,在继续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的同时,增加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相关的课程,在课程内容中积极融入行业和企业的标准,为学生双证书的获取奠定学习基础。

2.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自2000年以来,以大系统教育观为指导,按照“不唯我有,但唯我用”为原则,我们积极筹措资金,一方面通过加大投入和政策引导,逐步提升校内实训室和实训基地数量和水平;另一方面通过积极服务社会,加强校企融合,加强校内建设主体多元的生产性和校外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度。目前我院拥有126校内实训室和6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已建起195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双证书的获取提供了操作平台。

3.加强政策倾斜支持力度。学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双证书制度的建设。一是划拨专项经费,鼓励教师考取相应专业的资格考评员证书,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校内的合格指导教师;二是建立了由2355名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组成的岗位技能导师库,指导学生双证书的获取;三是为各专业在教学计划外再提供40学时的培训课时,专门用于学生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前的集中培训,为学生双证书的获取提供了政策保证。

4.在校内设立技能鉴定机构。为便于学生考证,我院1999年开始建立国家技能鉴定站,目前可以考核的工种达已达87种,每年考核2500余人次。

二、影响双证书制度实施与实效的几个因素

双证书制度在高职院校的推行与实施,已经有了二十余年的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进一步的完善和全面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与高职教育层次毕业证相匹配的资格证书存在断档

在双证书制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与高职院校专业相对应的资格证书,有的是属于劳动部门颁发的工人系列的技能资格证书,如车工、铣工、调音工、钢筋工等,这类资格证书定位层次较低,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存在较大差异,对学生就业帮助不大,学生参考的积极性也不高(如我院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装潢艺术设计类3个专业群被河北省教育厅和劳动保障厅列为毕业证书与岗位资格证书“直通车”专业,学生毕业的同时只需要花几十元就可以换取相应的技能证书,但多数学生都不愿意去拿);有的是属于人事等部门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如律师、注册结构师等,这类资格证的考证起点过高,要求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一定的工作年限等,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基本没有报考资格。尽管也有一些与高职专业相对应,并且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参加考试的资格证书,如秘书资格证、导游证、物业管理员证等,但许多专业与毕业证相匹配的资格证书仍存在断档,致使不少学生无法获取与专业更适合的资格证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双证书制度的落实,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

(二)资格证书管理头绪多,社会认可度不一

在组织学生参加资格证书考试过程中不难发现,资格证书不仅种类多,而且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有的是劳动部门颁发的,有的是人事部门颁发的,有的是其他政府部门颁发的,有的是行业协会颁发的,还有的是一些实力较强或具有一定垄断力的大企业颁发的,等等。由于这些资格证书的培训、考试、认证等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在行业准入方面要求不一,有的资格证是上岗从业必须有的,如护士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等;有的属于企业上岗技术证书,如微软的OFFICE证书、用友的ERP证书等。因此,学生、学校以及社会对各类资格证书的区别、权威性等方面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楚,认可度存在差异,对学生就业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三)考试费用过高,异地考试不便

由于有些负责培训、考核、发证的部门过度追求效益,致使部分资格证书的考试资料费、报名费等费用过高,从八九百元至数千元不等,致使部分学生承担不起高额的费用,没法报名参加考试。有些资格证书考试的报名、考试点设置较少,学生需要到异地参加报名和考试,十分不便。

三、促进双证书制度实施应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为了更好地发挥双证书制度的作用,我们认为应该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从国家层面来说,首先,应加强各类资格证书管理的规范性,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在制定和执行各行业的准入标准的基础上,规范资格证书的种类、所需具备的相应的知识能力要求、适用范围以及颁发部门等,避免造成同一类资格证书在不同部门之间重复设考、互不承认的局面。其次,应考虑增设一些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并且与高职院校专业和层次相对应的资格考试种类。再次,对于资格证书考试的费用以及通过标准或比例等,应该由国家根据实际情况统一制定标准并向社会公布。最后,继续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主动与高职院校合作,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搭建更高更好的平台。

从教育管理部门来说,应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的客观发展与需要,尽快理顺或建立一套与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配套的双证书制度:一是要将双证书教育实施能力作为评估学校的主要指标;二是要求学院将双证书的考核内容融入课程体系;三是看学院是否将双证书制度的运行方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接。为便于高职院校学生取证,应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现有资源,建立一个便于高职学生报名、培训和参考的平台,规范各类资格或执业证书的效力,在就业中渗透施行,从而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从学校层面来说,一是要继续加大双证书制度的宣传和推进力度,积极推进与双证书制度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二是要配合双证书制度的实施,积极进行与职业技能证书考核相匹配的课程体系的开发与改革,加强对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组合与有效使用;三是进一步深化课程内容改革,与行业企业密切配合,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在教学内容中更多地融入行业标准,更加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四是尽可能为学生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提供一定的集中培训;五是积极争取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以及各类资格证书的报名点和考点,为学生参考提供便利。

从企业层面来说,一方面,应主动接纳高职院校学生到企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进行顶岗实习,这样,在实际工作中既为学生提供锻炼和学习的机会,也为企业提供了发现学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的机会;另一方面,企业应主动加强与高职院校间的合作,积极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双证课程及课程标准的开发方面,要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导作用;再一方面,企业要尽可能参与学校校内实习实训特别是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把学院的基地不仅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也是一些产品的生产和研发基地。

总之,双证书制度的实施有利于高职教育特色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高职教育院校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更好更快地建立和完善双证书制度。

[参考文献]

[1]黄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司.职业技术教育文件选编(1978-1988)[M].北京:三联书店,1989.

“双证书”教育模式 篇3

1.“双证书”的概念

1.1 涵义

“双证书”模式是指学生在所在职业学校毕业时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一种教学方式。

1.2 内容

“双证书”模式的儿科护理教学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突出了护理方面的重点, 且更加注重实践, 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经验为未来工作打下基础。在教学中, 教师积极采取自由的课堂, 鼓励学生交流、讨论使得课堂活跃起来, 学生也参与进来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课堂内容的选择上不但关注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大纲也兼顾临床实际。

1.3 意义

我院现任的儿科护理教师大多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学工作区, 理论知识多于实际经验, 很难将实际问题传授给学生, 因此将教师轮流送到医院进行培养进修, 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同时在考试考察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不再单从理论试卷定胜负, 还加入了实践技能的考察, 这些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今后的上岗就业能够更快更好的去适应。“双证书”模式改变了以往高职院校只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局面, 给学生在上岗前创造了更多的训练实践机会, 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1.4 问题

“双证制”考核要求与一般考试制度有所差别, 试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察方式, 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方式保证考试的公平性与科学性, 还需要一个健全的考试体系来保证统一的考察并实现对有能力上岗的学生的筛选。还需要优质的资源、试题库和有经验的教师, 设计出操作性强、实际性高的考试题目, 促进学生学习, 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2. 儿科护理教学模式

2.1 教课方式

教师在课堂的安排中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课堂气氛, 可以安排学生自导自演情景剧来更好的展现实际情况, 真正融入到课堂中, 又走出枯燥的课堂, 当然, 学生的生活经历毕竟不足, 且不能一味的表演而忽略了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 因此可以及时在知识点打断, 提出问题或引申出更深刻的思考与理解。这样的教学要求教师有很高的应变能力与理论基础, 有较强的课堂操控能力, 可以在这堂课上给学生以更深入、更专业的引导。

2.2 教学技巧

教学的目的在于为以后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不仅仅是死读书。教学的方法则是时刻以学生为主导, 让学生有学以致用的本领, 在掌握理论知识后可以灵活运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才是最终的目的。教师可以根据每届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方法是多样性的, 例如:探讨问题式、引导启发式、趣味演示式等等, 改变以往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 加入媒体教学新科技, 对图像、视频等实际资料加以利用, 培养学生在上学期间就拥有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应对新的护士职业资格证考试中实际应用方面的新题型的出现。

教师对学生的辅导也是一项考验教师能力的事情, 教师应充分了解教学大纲的内容要求, 将教学内容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紧密连接, 在拓宽学生知识层面时也应注重考试细节与要求, 紧贴教材内容, 对考试规章进行梳理与归纳, 并可以沿着大纲进行有目的的拓展, 帮助学生有效的掌握知识并有足够宽的知识面, 在获得资格证书的同时也获得更多的实际应用知识。

2.3 有效运用仪器设备

在仪器设备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当代, 有效的应用各种医疗器具, 可以使学生及早的体验到实际应用的医疗设备, 例如:暖箱、经皮黄疸仪、光疗箱、辐射台等。保证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知识。

“双证制”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护理专业的教育模式, 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多的改变, 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双证制度的督促下, 学生在加强了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实践技能, 有了更多的实际操作处理能力, 有效提高了自身的水平, 在就业上有了更多的竞争资本, 为今后走入社会, 进入岗位打下坚实基础。也对考试制度增添了新的模式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郭海龙, 刘越琪, 李军等.高职院校“双证书“衔接关键问题探讨.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 (6) :125~128.

[2]张庆玲, 刘玉馥, 谢刚敏等.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进展.护理研究, 2010, 3 (24) :568~570.

[3]李俊芳.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 2011.4.

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探讨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资格证书 途径 成效

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在不同程度地实施“双证书”制度。通过实施“双证书”制度,可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但是在实施“双证书”制度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和亟待改进的方面。

一、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制度的背景

我国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在这10年中,教育部先后出台了5部比较重要的相关文件,分别是《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在这些文件中,总的指导思想就是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实施“双证书”制度,并且将“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体系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

二、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

1.学校重视不够

一些高职院校对实施“双证书”制度的重要性没有深刻的认识,对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宣传不到位,没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对学生毕业时是否考有职业资格证书没有明确的规定。

2.“双师型”教师缺乏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普遍缺乏。一方面,由于专业课教师授课任务重,没有时间和机会亲临企业一线实践,理论知识得不到实践的证明;另一方面,企业的骨干技术人员不能长期到学校指导教师教学,学校的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教学内容不配套

各家院校使用的教材都是通用教材,并不是考试专用教材,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的考核大纲不完全配套。许多高职院校虽然日常开设有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相关课程,但由于使用的不是考试专用教材,导致考前还要专门开设考前辅导班,这样一来,一方面,浪费了时间;另一方面,进行了许多重复的劳动。

4.没有实习实训场所

许多高职院校由于资金和场地问题,根本无法建立配套的实习实训仪器、软件和场所,致使学生无法进行实际操作,严重的阻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限制了一些职业资格的认证工作。

三、我国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制度的途径

1.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

各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双证书”制度的重要性,要把“双证书”作为毕业的一项条件。相关部门要做好前期宣传、组织报名、培训认证等工作,确保“双证书”的通过率。一方面,要及时向学生说明所学专业可以考取哪些资格证书,让学生早做计划,并就相关专业知识早作准备;另一方面,教务部门及各系要制定好资格认证考试的教学大纲,确保在教学过程或培训过程中,严格按照大纲要求实施教学,使学生准确掌握考点知识,顺利通过认证考试。

2.培养“双师型”教师

高职院校要积极与企业或职业资格考评委员会合作,把有经验的专业教师派到企业一线锻炼,或者担任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评审员,从而迅速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使教师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另外,学院要积极聘请一些企业的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在校教师和学生进行实践教学。

3.进行课程改革

各校教务部门及各系要适时进行课程调整,要使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相结合,根据职业标准和职业要求,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日常教学环节中,要强化学生的技能培训,将行业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及时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4.建立实习实训场所

高职院校要建立校内实验室、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要按照各专业的实验、实训要求以及职业技能要求,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各实验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都要设立各种职业资格认证的模拟题库和模拟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掌握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知识。

5.设立校内职业资格鉴定站

目前,国家许多部门都在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并且认证种类繁多。各高职院校要积极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各相关协会等部门协调,争取在校内设立职业资格鉴定站或考试点,这样一来可以方便学生考试、认证。例如,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点和培训中心、中国商业技师协会“国际商务单证员、跟单员、操作员”工作站等都可以争取建立。

四、我国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制度的成效

1.提升了“双师”素质

“双证书”制度的实施,促使教师到企业一线锻炼,了解企业真实的工作流程,选择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实践经验充分融入到日常教学中。目前,各类高职院校都有不同比例的“双师型”教师,并且数量正在不断增加。

2.改善了办学条件

为了保证“双证书”制度的实施,许多高职院校新建了多个校内实验室、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购买了相应的仪器设备和教学软件,有的院校还新增了占地面积,这都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

3.提高了办学质量

各类高职院校为了确保“双证书”制度的顺利实施,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不断扩大占地面积,不断购买仪器设备,力争改善办学硬指标;另一方面,学校积极与企业合作,不断派教师外出深造,不断聘请企业有经验的人员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积极改善办学软指标。无论从哪一方面说,学校的办学质量都正在提高。

4.促进了学生就业

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制度的过程,也是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学习的过程。获得“双证书”的同学,一方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有熟练地专业技能,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目前,“双证书”的获取率与学生的就业率成正比关系,“双证书”制度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对学生的就业质量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卫萍,杨昌鹏,农志荣.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制度探索与实践.职业圈,2007,(20).

[2]唐舵.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制度的探索.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

“双证书”教育模式 篇5

关键词:针灸推拿专业,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

1 针灸推拿专业“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

“双证书”人才培养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内容、鉴定标准与职业院校日常教学、考试考核相结合, 使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基础上, 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全日制普通教育。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 (2010-2012) 》, 中医药职业院校要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位”的办学理念, 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宗旨。以人为本在教育中就是以生为本, 在职业教育中就是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终身发展为教育根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就是以学生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对从业 (或执业) 人员的素质、能力需求为导向, 使职业教育面向市场、面向职业需求, 以提高就业率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因此, 中医药职业院校以卫生行业的岗位需求为目标, 有针对性地将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纳入“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范畴, 引导学生在接受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前提下, 取得相关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从而增强学生职业能力, 提升就业竞争力。

2 针灸推拿专业“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2.1 课堂教学模式———“学—做—练”一体化

根据医药卫生行业岗位需求, 指导教师应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新理论、新知识, 特别要注重学习职业教育新理念, 转变教育观念, 真正理解“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就业教育”的内涵。实际上, 招生是学校的“入口”, 这个“入口”只是满足了学生求学的“中间需求”;毕业生就业是学校的“出口”, 是学生和家长的“最终需求”。中医药职业院校的发展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上学的“中间需求”, 更重要的是以就业为导向, 以为社会提供人力资源为目的, 以保证学生掌握实际技能和顺利就业为办学宗旨, 把满足毕业生就业的“最终需求”作为目标。为此, 课堂教学中应将过去“难、繁、空”的教学内容改革为“简、精、实”, 并根据医药卫生行业岗位的具体职责、作用及其必须完成和处理的事务和所需的业务能力与技术操作能力, 以任务为引领, 全面实施“学—做—练”一体化课堂教学新模式。

2.2 实训教学模式———“专业综合训练—职业技能培训—岗前培训”一体化

首先, 对针灸推拿专业的实验室进行重组整合、优化配置, 建立针灸推拿实训中心, 并统一、协调管理, 实现“合理配置、资源共享、专管共用”, 为“双证书”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实训教学平台。其次, 在增加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教学时间的基础上, 将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教学及职业技能培训“实际操作”部分与用人单位岗前培训内容进行整合, 开设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鉴定技能考核、岗前培训考核相结合, 进行“三合一”考试。

2.3 实习教学模式———“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准确把握市场需求, 充分利用东部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市场, 积极与相关用人单位进行广泛接触和协商, 拓宽合作领域, 丰富合作内容, 并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全面实施“工学结合, 顶岗实习”教育新机制。企业为学校提供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为企业培养“双证书”人才。

3 针灸推拿专业“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3.1 构建“双证书”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目前中医药职业院校在学生学业评价过程中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 重知识、轻能力的偏向, 严重制约了“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实施。为此,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的毕业生, 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 免除理论考核, 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可见, 制订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技能考核与职业鉴定相结合的考评方案势在必行。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技能考核与职业鉴定相结合的考评方案实质上就是“双证融通”考评方案。考评内容由能力单元评价、专项能力评价、综合能力评价和岗位职业能力评价4个模块组成;考评形式有实验指导教师随堂考评、考核小组阶段考评、职业技能鉴定所终结考评。综合考评结果与学生毕业证书和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挂钩, 构建“双证融通”质量评价体系。

3.2 构建“双证融通”教材体系

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特别是在全面实施“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 中医药职业教育已将着眼点集中到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方面。但是, 近年来研发的各类中医药职业教育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仍“以学科体系为引领”、“以学科知识为主线”, 教材的呆板、机械和枯燥等诸多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显现。为此, 中医药职业教育教材建设要由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引领”向“以解决岗位实际问题为引领”转变, 由“以学科知识为主线”向“以实际应用技能为主线”转变, 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社会”的基本原则, 以学生认知规律为导向, 以培养目标为依据, 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为纲领, 结合职业资格考试内容”, 根据新时期针灸推拿岗位的实际需求, 体现“实用为本、够用为度”的特点, 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相结合, 构建“学—做—练”一体化中医药职业教育针灸推拿专业“双证书”人才培养教材体系。

3.3 规范中医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制度

“双证书”教育模式 篇6

中职教育培养技能型“蓝领”工人的定位在社会上已取得共识, 办学思路也从学科型教学逐步转向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的, 突出以就业为导向, 围绕企业一线生产人才需求的办学。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原则正在悄悄改变学科导向的职业教育体系, 产业现场的实际需要正在主导职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中职学校普遍采用“双证书”制, 正是顺应了这种发展。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学历和职业资格并重的制度, 从1994年国家颁布《职业资格证书规定》以来, 诸如教育、就业、分配等各项政策都逐步开始建立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础上, 资格证书制度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实际上是企业生产一线的劳动者, 通过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引导, 使学校不是按照自身环境和自身目标进行办学而是按照企业的条件和企业的需要来培养劳动者。中职教育的办学方向已经转变为以就业为导向, 突出工学结合、双证结合的办学特征, 人才培养理念进一步深化。

构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双证书”制课程体系的思路

数控加工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实现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性产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我国正在逐步变成“世界制造中心”。以数控加工技术为基础的先进制造技术快速地取代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已成为当今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趋势。数控技术人才需求量的大小和人才需求的类型、层次、质量等取决于国民经济和制造业的发展程度、水平, 也取决于用人单位自身的管理要求、发展趋势等。为了增强竞争力, 制造企业已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数控机床在制造业中的大量应用, 使社会对能熟练掌握数控机床操作、编程及维修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据统计, 制造业较发达的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数控机床占生产设备的70%以上。我国制造业与国际先进工业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目前, 我国数控机床操作工短缺60万人左右。大力培养现代数控技术人才是解决我国现代数控技术人员匮乏的有力措施。因此, 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双证书”制课程体系, 培养从事数控机床操作、编程及维护的应用型人才, 对于我国机械工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思路应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目标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应用”为主旨构建与学历层次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以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能力为主、需要为准”来设立实践教学体系, 从而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具有“双证书”特征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形成适应我国行业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以行业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为出发点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数控加工技术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应用, 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的基础, 是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手段。它通过一定的程序来管理各类加工工具, 如车、钳、铣等。在数控加工技术应用中, 面临着操作、编程及维修三大问题。这三方面的问题, 实质上与数控加工技术的三个组成部分即数控机床、数控编程、数控原理互相关联。对于中职教育而言, 数控专业培养目标应是培养能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及维护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通过数控行业岗位群工作领域和技术领域对人才能力要求的分析, 以国家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编程工艺员等职业资格的标准, 结合国家高技能人才学历的综合素质要求, 确立本专业毕业生应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建立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论教学体系

根据数控行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需求, 按照本专业高技能人才必备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其他必要能力以及基本素质来设置新的课程结构。这种新的课程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课程, 其特点是弱化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和理论性, 具有目标适应性、岗位针对性、逻辑顺序科学性、内容现代性等职业培训特征。随着科技和现代经济的发展, 行业要求其职业人才日趋智能化、综合化和复合化。因此, 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中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为突出这一重点, 中职课程要引入动态运行机制, 注重吸取多种课程理念之长, 将课程设置纳入按需调整、随机组合的动态变化之中, 使其更贴近时代要求, 以促使学生更能适应动态的产业需求。中职课程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多种目标的选择中找回自我、发展个性、实现自我。

新的课程结构应具有以下特点: (1) 按需施教:按职业岗位群要求, 进行职业能力分析, 确定主干课程, 注意本行业领域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注意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 (2) 加强全面素质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线,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摆正和处理好德、智、体、美、劳以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特别强调职业道德的教育与培养, 实现教学工作整体优化。 (3) 应用性、科学性、实效性相结合:处理好教学内容、方法和高技能培养目标的关系。基础理论课程以“实用、够用”为度, 专业课程要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对有些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整合, 形成新的课程, 以提高课时利用率。 (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注重理论的运用与指导, 突出培养、训练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本技能所需知识传授和运用。 (5) 学、做、用相结合:注重从生产中提取实例进行案例教学, 结合生产实际需要与数控企业技术设备改造任务编制实训课目, 强调与生产一线的融合和应用, 贯穿用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

本专业培养人才所需的基本知识归结在五个模块中。模块一是思想品德人文模块。主要构建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能力框架及良好的人文知识、身心素质体系。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文体活动、名人讲座等辅助教育形式, 来提高该模块教学效果。模块二是英语模块。主要构建英语阅读与翻译本专业资料能力框架, 以使学生适应未来学习、工作对英语的需求。模块三是计算机应用模块。主要形成完整的计算机原理、应用、操作体系, 组成计算机应用工作平台。模块四是机电类基础知识模块。主要形成工科机电类专业基础知识体系, 构建专业技能所必须的机电理论平台, 培养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和手段, 学会自我提高与完善。这部分课程以“必需、够用”为度, 对有些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整合, 形成新的课程。模块五是本专业知识模块。主要构建本专业所需现代数控理论知识平台, 其中数控机床操作与维护技术基础、数控车削加工与编程、数控铣、加工中心加工与编程、CAD/CAM软件应用技术基础等为本专业的最重要课程, 是本专业核心课程。

根据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要求应采用项目教学法实施核心课程教学, 教学内容应与学生就业所需的技能要求对应, 参照数控加工过程要求, 使学生具备识图、工艺掌握、编程、加工、测量、设备维护等6个核心能力。每一个核心能力点由若干核心课程组成, 而每一个核心课程又由若干教学项目具体落实教学环节。在课程的设置上, 还应注意扩大学生知识面, 扩展人文和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发展个性教育。针对全球机械工业最新发展动向和成果, 适时在有关课程中增加教学内容或开设相应讲座, 努力实现教学内容的滚动更新, 及时增加新内容, 删除过时的内容。

建立基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践教学体系

将职业资格证书制制度植入实践教学体系中是技能型教育的特色所在。应按照国家职业资格的标准, 结合理论教学体系的要求建立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执行过程中, 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的关系应是既自成体系, 又相辅相成, 理论与实践双线并列。二者在培养方案中的课时分配应达到1∶1, 适当交叉融合, 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使培养方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体现技能型教育的特征。因此, 实践教学体系具有更重要的作用与地位, 是中职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形成的重要环节。

依据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标准、鉴定规范、考核方式并根据实践教学设备的情况, 构建本专业稳定的由实验、实习、实训、实践考核组成的实践教学平台, 使能力内涵重新结构化, 不再只是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代名词, 知识、态度、技能和评价等开始进入能力建设的大舞台。课程作为连接学生与职业的桥梁, 其结构只能来自企业和生产第一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生产制度, 它源于生产系统、企业系统;它产生于工作现场, 产业现场;它与生产、技术和经济活动密不可分, 因而具有和企业结合的天然特征。中职学校只有按照企业生产规格去培养人才, 才能培养出企业生产所欢迎的劳动者。随着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 随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人才结构也在不断调整, 因此, 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式必须随之进行相应的改革。技能型教育必须形成务实的办学思想, 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真正纳入课程体系中, 创设鲜明的“双证书”制课程体系, 以岗位应用为前提, 面向专业岗位, 充实专业理论, 强化专业技能。适应企业需求, 瞄准岗位能力, 才能培养出市场欢迎的高素质的后备劳动者。

参考文献

[1]温州市职教中心.项目实施必要性及可行性[OL]. (2007-08) .http://www.wzzj.com.cn.

[2]张电平.中职数控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浅谈[J].科技广场, 2007, (8) .

[3]李建鹏, 刘炳刚.中职数控专业项目课程改革探索[J].现代企业文化, 2008, (17) .

“双证书”教育模式 篇7

一“双证书”制度与高职教育有效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国家关于“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的要求, 近年来各级主管部门为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 积极制定了相应制度和考核标准, 各地高职院校也相继开展了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并在培养高质量的技术人才方面取得了效果。另外, 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晚、发展不平衡等因素, 在具体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其主要包括:

1. 高职专业体系与资格认证制度管理标准不适应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自身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 发证部门缺乏统一规范管理, “证出多门”, 在管理与操作层面上较混乱;大部分专业对应某个职业岗位群, 而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对应单一职业岗位, 没有综合性的职业标准面向专业核心技能;现行国家资格认证制度偏重于工程技术领域, 与文科类专业教学结构、发展需求不匹配;现行职业资格标准跟不上生产技术的发展速度;内容陈旧, 造成了高职教学内容相对狭窄, 与实际生产技术岗位要求不适应。

2. 高职教育方式与职业能力培养不适应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员是企业最需要的人才, 要培养出具备较强职业技术能力的高职学生, 就必须让教学贴近企业生产一线, 贴近工艺、技术标准与规范, 注重职业实用性和操作熟练性。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学方式, 特别是实践教学依然采用普通教育的模式, 学生动手的机会很少, 更缺少按照职业标准要求开展的针对性训练机会;同时适应“双证书”制度实施的教学管理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 部分学校对学生质量考核偏重于理论知识, 忽视职业能力, 教学评价体系只对文凭负责, 而不对能力负责, 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不“并重”。

3. 实践教学条件、师资水平不能满足“双证书”制度的推行要求

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实训条件、教师队伍和资金投入等方面普遍薄弱, 存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因资金投入不足, 无力购买先进机器设备和建设实验场所, 学生人数与实训设备比例严重失调, 设备陈旧等,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在师资建设方面, 虽然很多高职院校有不少“双师型”教师, 但真正来自企业并能按行业规范从事实践教学的却十分稀缺, 实践设备与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长期影响了高职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

二“双证书”制度与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对策与建议

1. 搭建“工学结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平台, 构建“双证通融”的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学历与职业资格融合, 目标一致、教学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 形成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认证的沟通和衔接;充分发挥企业在高职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制定人才培养和考核方案, 采取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相结合的方式, 让企业参与到日常教学和管理中, 打造企业和院校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平台。

2. 建立以技术应用为主的教学体系, 建设改善实训条件,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实行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 加强课程整合和重组, 建立合理课程体系和以职业资格能力标准和技术应用为基础的教学方案;加大投资力度, 建设稳定的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 制定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的实训计划和大纲, 确保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的质量;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教师深入生产一线研究实践, 把行业和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引入课堂教学, 引进具有“双师”素质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专业、实践教学, 促进学术与技术交流, 调动教师向“双师型”发展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双证书”制度与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的重大改革, 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各方通力协作, 共同努力, 随着这一举措的日益完善, 高职教育必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张蕊、张文蔚.国外典型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39)

[2]张秀玲、李传伟、孙杰.高职教育与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 (下旬) , 2013 (9)

“双证书”教育模式 篇8

然而, 在各高职高专院校建立与实施国际金融专业“双证书”制度的过程中却面临着各种普遍障碍和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则该专业“双证书”制度的实施则无从谈起。

一、“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的障碍 (1) “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 质量不高

“双证书”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必须要有一批既懂得专业理论知识, 又具备一定实际操作水平的师资队伍作支撑。但是从目前各大高职高专院校情况来看, 师资队伍中能胜任“双证书”教育的“双师型”人才甚少, 整体师资队伍的结构不合理, 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因此, 师资力量薄弱成为制约“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的首要障碍。

(2) 经费短缺

经费短缺也成为制约“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的另一大障碍。经费短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各高职高专院校缺乏足够经费购买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书籍、资料, 图书馆中关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书籍量太少;二是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各种费用过高, 如报名费、培训费、购买资料费用等。

(3) 学生对“双证书”制度认识模糊, 盲目考证现象普遍存在

造成学生对“双证书”制度认识模糊的原因是宣传不到位和指导不到位。一部分学生甚至完全不了解“双证书”制度以及其实施的意义, 另一部分学生虽然参与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 但其行动时盲目的, 只是为了考证而考证, 导致学生本身的技能得不到提高, 甚至影响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

二、我院国际金融专业“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的实践

为了解决高职高专院校“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中普遍存在的障碍, 我院国际金融专业在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中, 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 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在“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企业人才“引进来”

为了解决“双师型”人才资源缺乏的问题, 我院国际金融专业每学期从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聘请企业专家进入课堂授课, 不仅弥补了师资的不足, 也给学生提供了与企业一线专家面对面的机会, 对学生专业操作水平和职业素质修养都起到了很好的提升作用。如国际金融专业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分析等职业能力核心课程都是聘请企业专家或者由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专家合作授课的方式进行, 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考证指导;聘请金融行业的各类专家到学院开设与职业资格证书有关的选修课, 学生修完课程通过考核即可获得学分, 不仅为考证后期培训打下基础, 也以课时费的方式节约了部分培训费用的支出;定期邀请企业专家到校开展关于职业资格证书的讲座, 使学生明确各类资格证书的作用, 进而确定自己的考证方向。

(2) 与企业共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我院国际金融专业的校内实训室为金融证券综合模拟实训室, 该实训室的项目主要包括模拟银行系统和结算业务系统以及股票交易、外汇交易等。该专业的实训课程一般都聘请企业专家在实训室进行授课。考虑到金融行业的实际情况, 该专业主要选择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作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比较成功的例子是2010年上半年, 我院国际金融专业与广发证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南宁星湖路证券营业部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双方定期派遣人员进行互访。

三、总结

虽然我院经过四五年的实践与研究, 国际金融专业“双证书”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仍然有一些尚未解决的困难, 如一些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通过率较低;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后, 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不大等。这些将作为我院日后继续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摘要:本文结合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金融专业“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的实践, 论述了“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的障碍, 并探讨了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校企合作,国际金融专业,双证书

参考文献

[1]杨晓飞.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理论导报, 2010 (7) .[1]杨晓飞.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理论导报, 2010 (7) .

“双证书”教育模式 篇9

关键词:学前教育;实习指导;双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4-0117-03

作者简介:吕艺琴(1976-),女,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教育教学。(广东 河源/517000)

一、学前教育专业“双导师制”实习指导模式的内涵

教育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是实现幼儿教师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指导教师是对学前教育专业实习进行组织与指导的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实践中,一般由实习学生所在的中职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和实习幼儿园(以下简称“幼儿园”)分别安排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教育实习。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意见》(教职成[2014]9号)指出,要坚持校企双主体育人、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必须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可见,双导师制是一项在教育实习实践中常用,并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肯定的实习指导制度。

学校指导教师和幼儿园指导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指导实践中,形成的比较固定的方法与流程,就是学前教育专业“双导师制”实习指导模式。该指导模式包括三方面内容:

1.学校指导教师的指导活动

它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启动、组织、沟通、总结。启动是指学校指导教师根据学校安排,将实习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有的学校教务部门已经分组),对实习学生进行动员,布置实习任务,带领学生到幼儿园开始实习的过程;组织是指组织学生参与实习观摩活动、开展小组试讲、试教、实施活动方案等具体实习活动的过程;沟通是指就学生在实习活动中的相关问题与幼儿园方面进行交流沟通的活动;总结是对实习学生进行成绩评定、对整个实习指导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并向学校反馈的过程。

2.幼儿园指导教师的指导活动

它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介绍幼儿园及班级情况——指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观摩——指导学生设计活动方案——指导学生在实习小组内试讲——指导学生试教(面对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组织、实施活动方案,并予以点评。

3.“双导师”共同指导活动

学校指导教师与幼儿园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的活动方案设计、试讲、试教和活动方案的组织与实施进行指导。可见,在学前教育专业“双导师制”实习指导模式中,学校指导教师与幼儿园指导教师的指导活动各自展开,又产生交集,共同推动学生实习活动开展。

二、学前教育专业“双导师制”实习指导模式的优势

与传统的实习指导模式相比,学前教育专业“双导师制”实习指导模式优势更明显,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各自优势,提高实习指导水平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实现从“学生”向“准教师”的发展,不仅需要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更需要实践经验与专业技能。然而,学校指导教师虽然教育理论水平较高,但不具备直接从事幼儿教育的经验与能力;幼儿园指导教师幼儿教育经验丰富、幼儿教育能力较强,但往往幼儿教育理论水平较低。“双导师制”指导模式能克服学校指导教师与幼儿园指导教师各自的不足,发挥他们各自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指导服务。

2.有利于发挥不同导师的功能,确保实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双导师制”实习指导模式中,学校指导教师与幼儿园指导教师发挥不同的功能,推动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指导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试讲、试教等实习活动进行指导,更要对实习活动进行组织、协调、沟通,对实习学生进行鼓励与督促。幼儿园指导教师虽然对学生教育实习进行组织与协调,但其作用更多的是对学生实习活动进行业务指导。他们让实习生观摩和体验幼儿园的教学管理,对实习生的实习行为进行随时、现场的指导,为实习学生起着良好的示范作用。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活动正是通过发挥学校指导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各自功能顺利开展。

3.有利于促进指导教师之间交流学习,促进共同发展

学前教育专业“双导师制”实习指导模式为学校专业教师与幼儿园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平台。在学前教育实习活动中,学校指导教师可以观摩幼儿园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体验和感受幼儿园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经验与技能,反观自身的不足。而幼儿园指导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学校指导教师的交流,感受到学校指导教师的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增强抓紧专业理论学习的动力。可见,双导师制实习指导模式促进了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有利于提升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学前教育专业“双导师制”实习指导模式运行中的问题

学前教育专业“双导师制”实习指导模式在运行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其优势的发挥,影响实习指导的质量与水平。

1.指导教师选聘随意

由于实习生人数较多,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不足,以致美术教师、音乐教师,乃至政治教师都被安排指导学前教育实习。非专业的指导教师由于欠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无法对学前教育专业实习进行有效的指导。

幼儿园也因实习生太多,无法为每个实习生都配备教学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许多学生被比较随机地安排到幼儿园的某个班级,该班的主班教师就成为实习学生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选聘的随意性,影响着实习指导的效果与水平。

2.学校与幼儿园缺乏统一实习方案

在学前教育专业实习中,学校与实习幼儿园没有共同制定统一的实习方案,双方对实习培养目标、实习流程、实习考核评价等问题缺乏共识。由于对实习指导活动缺乏清晰的认识与全面把握,指导教师大多仅凭经验开展实习指导活动。实习指导活动充满了指导教师个人的主观性和经验性,学生的实习活动因此也充满了随意性。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质量与水平因此受到严重的影响。

3.实习指导缺乏必要的收入回报机制

学校指导教师的实习指导活动,学校往往会支付一定的报酬,但幼儿园指导教师的指导活动大多未获得相应的报酬。原因在于学校为了降低实习成本,往往通过私人关系联系免费实习幼儿园。而幼儿园也因能获得实习生的劳动而愿意无偿接纳实习学生。一般来说,由于实习生能为指导教师做许多具体工作,大多指导教师对实习生比较欢迎。但由于没有报酬,幼儿园指导教师未必能全力为实习生提供实习指导服务。有的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生开展教学活动中擅自离岗,就能证明这一点。幼儿园指导教师缺乏足够的指导动力,自然影响其实习指导质量与水平。

4.“共同指导”缺乏

由于学校和幼儿园一般没有硬性要求学校指导教师与幼儿园指导教师必须在某些环节进行共同指导,而幼儿园指导教师为避免麻烦,也大多不愿邀请学校指导教师参与某些教学环节的指导。学前教育的“双导师制”因此变成了学校指导教师与幼儿园指导教师的各自指导,彼此的专业优势难以发挥,难以形成指导“合力”,最终影响实习指导工作质量与水平。

5.实习指导缺乏必要监督、评价机制

有的学校指导教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没能在实习指导工作上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只是抽空到幼儿园来查点一下实习生的出勤率或解决一下园方提出的有关学生的问题,在学生的实习活动中只是起到管理者的作用。有的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让实习学生单独组织教学活动,自己却离岗。实习指导教师指导活动因缺乏必要的监督与评价机制而显得“随意”,影响着实习指导活动水平与质量。

四、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双导师制”实习指导模式的建议

为更好达成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目标,需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以激发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双导师制”实习指导模式的优势。

1.加大“校、园合作”力度

建立稳定的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基地,为“双导师制”实习指导模式搭建稳固的运行平台。学校要充分认识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重要意义,对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予以充分的重视:①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实习管理机构,负责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工作,以保证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人力资源投入。②学校要加大对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资金投入,并将实习幼儿园及指导教师的费用和报酬纳入本单位的财政预算。③学校应与实习幼儿园签订《实习合作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园合作”关系,为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搭建良好平台。

2.确立实习指导教师素质标准

完善指导教师选聘和培训制度,建设专业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学校要从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战略出发,制定《学前教育实习指导教师选聘、培训和管理办法》,对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选聘条件、工作待遇、工作内容等问题作出统一规定,为学前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聘任提供依据。同时,对学校非专业指导教师,要加强其业务能力培训,提升其实习指导能力;对幼儿园指导教师,学校应与其个人签订《实习指导协议》,明确其在实习指导中获得的权益及应当承担的责任,以激发其实习指导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提高实习指导工作水平。

3.制定统一实习指导方案

树立实习培养目标,明确实习指导内容,规范实习指导流程。学校与幼儿园要委派指导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制定《学前教育实习指导方案》,对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相关问题作出统一规定:①实习指导的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培养和提升学生开展幼儿教育教学及科研工作的职业能力。②实习指导内容:包括保育、教育、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等方面;③指导流程:学校指导教师与幼儿园指导教师的指导流程应有所区别。④重点注意事项:明确指导活动中应注意的重点事项,以免在实习指导活动中出现重大失误。

4.建立共同指导机制提升教育实习指导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为加强学校指导教师与幼儿园指导教师的通力合作,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目标达成,需建立学校指导教师与幼儿园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机制,内容包括:①实习生情况反馈机制。幼儿园指导教师与学校指导教师之间应建立实习情况反馈渠道,以便实习生的实习情况能及时反馈给学校指导教师。②实习环节共同指导机制。学校指导教师应与幼儿园指导教师一起,共同对实习生的试讲、试教、活动方案的组织与实施进行指导,并给出评析意见。③重要事件共同处理机制。对实习中出现的重大事件,学校指导教师应与幼儿园指导教师积极沟通、共同商定处理决定,并及时总结。④实习成绩共同评定机制。学生的实习成绩,应当按照实习方案确定的比例,由学校指导教师与幼儿园指导教师共同评定。

5.建立实习指导活动的监督、考评机制

为了保证“双导师制”实习指导模式规范、有序运行,学校与幼儿园应共同建立实习指导活动的监督、考评机制:①实习指导活动巡查跟踪制度。学校实习负责部门应当对学校指导教师与幼儿园指导教师的指导活动进行不定时的巡查,及时掌握指导教师的工作开展情况。②实习指导教师工作日志制度。实习指导教师应写好实习工作日志,对其实习指导活动予以记录。③实习指导教师工作总结制度。指导教师应对一定时期内的实习指导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④实习生评价制度。实习学生对指导教师的工作表现可以进行评价。巡查记录、工作日志、工作总结和学生的评价,作为综合评价指导教师工作业绩及是否续聘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朱广兵.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幼师教育实习模式构建——以M幼儿师范学校幼教联盟为例[J].现代教育论丛,2015(4).

[2]叶圣军.推行“双导师制”,构建“三方共同成长体,”实施卓越学前教师教育[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9)(上).

“双证书”教育模式 篇10

一、双证书教育制度的必要性

“双证书”是指高职院校学生毕业时必须同时取得学历毕业证书和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双证书教育制度要求学生同时具备知识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过硬的职业实践技能。据相关资料显示, 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今天, 光有学历而无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同时也可能是造成失业现象日益严重的原因, 而在高职院校,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却一直都保持在90%以上。[1]因此, 双证书教育制度的实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它既是高职教育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而进行的一种自我完善, 又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一种客观要求, 同时, 它还是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必备的要求。

二、高职院校实行双证书教育制度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一) 现状。

国家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人事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明确指出, 要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双证书教育制度的实施是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职业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措施。在职业技术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促进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 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对提高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双证书教育制度在高职院校受到欢迎并得到普及。

根据200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调查显示, 已有400多所高职院校在其部分专业或全部专业实施了双证书教育制度。[2]职业证书的种类丰富, 但大多数都是属于劳动部门管理和行业企业管理的证书, 只有极少数专业证书由人事部和教育部管理。

2. 不断加强校内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完善。

各大高职院校根据国家职业精神、职业标准和本校的实际情况, 以就业为导向, 强调面向企业、行业和职业岗位群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制定相关的考核制度。除此之外, 各大高职院校还积极开展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新的教育模式, 加强高品质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职业技能鉴定的良好环境。

3. 发挥了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作用。

双证书教育制度得到了广大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完全认可, 他们还把双证书当做是在人才市场求职的通行证。用人单位也把双证书当做一个选拔人才的一个标准。根据相关调查, 用人单位选用雇员或录用工人, 不仅看学历文凭, 还要看他们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实际操作能力。

4. 进一步推广和借鉴成功的双证书教育模式。

在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教育制度的过程中, 出现了一些成功的模式, 其实践经验受到了借鉴, 得到了进一步推广。

(二) 问题。

1. 缺乏“双师型”教师。

在各大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普遍缺乏, 由于专业课教师授课任务繁重, 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亲自到相关企业的一线进行实践, 理论知识不能得到实践的有效证明。[3]再者, 企业的骨干技术人员在实际情况下不能长期到学校进行技术指导, 学校的教师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2. 学校不够重视。

到目前, 仍然有一部分的高职院校没有深刻认识到实施双证书教育制度的重要性。对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 没有积极地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考试, 对学生毕业时是否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3. 没有实训的场所。

目前, 很多高职院校都由于资金问题或者是自身的场地问题, 根本没办法建设配套的实训基地, 相关仪器、软件和场所都不能得到合理配置, 使得学生没办法进行实际操作, 阻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 同时也阻碍了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的进行。

4. 教学内容的不配套。

各大高职院校目前所使用的教材都是通用教材, 不是考试专用教材, 相应的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考个大纲不配套。虽然有许多高职院校在日常教学中也开始相关的职业认证考试课程, 但由于所使用的教材不是考试专用教材, 导致学校在考试前还要再开设相关的考前辅导班, 这样一来, 既浪费了时间又重复了许多劳动。

三、完善双证书教育制度的对策

(一) 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对于双证书教育制度的实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因为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 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在实践中解决在生产一线中所发生的状况, 具备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首先, 要提高具有双证资格教师的地位, 在年终考核、职称评定和相关的待遇方面可以给予一定的倾斜;其次, 可以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技术培训, 考取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再者, 可以通过挂职锻炼的办法, 让学校的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最后, 还可以通过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 改革并完善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体制, 建设具有双证的师资队伍, 把提高师资水平同高职院校的发展结合起来。

(二) 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 加强重视。

各大高职院校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双证书教育制度的重要性, 把双证书作为毕业的一项必备要求。相关部门要做好前期的宣传工作, 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报名、培训及考试等工作, 确保双证书的通过率。其次要及时地向学生说明所学专业可以考取哪些资格证书, 让学生早点规划好, 并做相关的准备工作。最后学校的教务处要做好资格认证考试的教学大纲, 确保在教学和培训过程中, 严格按照大纲进行教学, 使学生准确掌握考点知识, 提高考试通过率。

(三)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双证书教育制度的实行, 不仅要求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取得所学专业的学历文凭还要求毕业生取得与本专业相关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没有先进的技术和一流的实训条件, 没有经过长期且严格的实际操作是很难达到这个要求的。所以, 为了双证书教育制度的有效实施, 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相关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1.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所谓的校外实训基地, 就是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工作, 进行顶岗实习的场所。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与校企合作, 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依靠产业开专业, 发展专业来促进产业的发展;二是依靠学校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良好的教学设施及灵活地办学机制来吸引社会上的优秀企业与学校联合, 建设相应的实习基地。企业可以将实习基地作为员工的培训场所, 学校也可以将企业作为相关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 达到双赢的目的;三是学校进一步加大资金的投入, 与高层次、大规模的企业长期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提高实习基地的层次。

2.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首先, 要根据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地区及行业的技术特点和相关展业的发展趋势, 不断更新教学仪器设备, 形成教学、科研和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其次,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涵盖从基础到专业的各个阶段的实践教学内容, 要满足大部分专业的校内岗位的仿真实训;再次, 学校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时, 应注意统一协调, 做到资源共享, 使其使用效率最大化;最后, 学校还要加大校内实训基地的维修经费, 做好各教学仪器设备的修护工作。

(四) 实行课程改革。

各大高职院校的教务处要适时地进行课程调整, 做到专业课程与职业考试课程相结合, 根据职业标准和要求, 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5]强化学生的技能培训, 将行业中的新技术、新知识及时地融入日常教学中, 让学生做到在学中练、在练中学, 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结语

通过分析双证书教育制度的必要性及目前高职院校实行双证书教育制度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 加强重视、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行课程改革等对策, 以完善当前的双证书教育制度。

参考文献

[1]袁航松.高职院校双证书教育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1 (2) .

[2]林芳.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J].广西轻工业, 2009 (5) .

[3]宋建琦.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4]程相春.浅析高职院校“双证”教育[J].文化教育.

上一篇:胆管造影下一篇:《夜晚的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