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化

2024-07-07

空间化(共12篇)

空间化 篇1

0 引 言

本文中空间代数曲线定义为两个代数曲面的交线,并假定它为不可约的。这种曲线表示形式不利于在自由曲线设计中灵活地控制或修改曲线形状,因此将其转化为参数曲线形式就成为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中的重要课题。这种转化通常有两种途径,即精确参数化与数值参数化(参数化逼近)。但对大多数空间代数曲线来说,很难找到或根本不存在精确的参数表示。因此,空间代数曲线的数值参数化方法就成为辅助几何设计中的首选。文献[1,2,3]提出了一些方法,但它们都属于复杂的符号计算方法。文献[4]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线正规形的逼近参数化方法,但它需要事先确定一条初始逼近的BEZIER曲线,并要进行特征向量、垂足、曲率等的计算。文献[5]用分段的BEZIER曲线逼近,方法简单,但逼近曲线是二次BEZIER曲线,曲线段之间只能实现C1连续。文献[6]中针对平面代数曲线提出了一种用三次B样条曲线逼近的方法,先对曲线高精度采样,再对采样点排序逼近,方法简单,不用进行任何复杂的符号计算,且逼近曲线为C2连续的三次B样条曲线,逼近精度高于同类算法。本文将这种思想推广到空间代数曲线的参数化逼近,对有无奇异点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均得到了很好的逼近效果。

1 非奇异空间代数曲线的参数逼近

首先运用微分方程采样方法对空间曲线采样,这种方法的主要思想来自于Tanaka等人提出的推广的SSM方法[7],用它采样非奇异对象(一般隐式曲线或曲面)可以快速产生大量高精度采样点。采样结束后,用一种较简单的聚类排序法将这些采样点沿这条空间代数曲线排序,得到有序点列,最后用三次B样条曲线作有序点列的选点插值逼近。接下来我们分采样,排序,逼近三个步骤详细介绍。

1.1 空间代数曲线采样

一般隐式曲线曲面(包括代数曲线曲面)的采样方法属于枚举法,比较耗时,而文献[7]提出了一种隐式曲面的随机采样方法,模拟微小粒子的布朗运动,通过迭代求解微分方程来获得采样点,对于非奇异的隐式曲面,用它采样可以快速地获得高精度的采样点。考虑到代数曲线简单精确的微分运算也容易实现,因此将这一方法进行一些修改和改进后,用于非奇异的空间代数曲线的采样,算法的描述如下。

算法1 空间代数曲线采样

输入:非奇异空间代数曲线C: fk(x1,x2,x3)=0(k=1,2)以及采样包围盒B={(x1,x2,x3)|aixibi,i=1,2,3};

输出:曲线C的采样点集Sset

(1) 取初值Sset=ϕ,x(0)=(x1(0),x2(0),x3(0));

(2) 按变量t离散,用数值迭代法求解微分方程(1)得一个迭代解x(t):

dxt i = dxi(T)(t) + dxi(N)(t) + dxi(S)(t) (1)

(3) 利用映射Ux(t)映射到包围盒B内得u(x(t))

U:R3Bu(xi)=bi-ai2sin(xi)+bi+ai2i=1,2,3 (2)

(4) 对u(x(t))用牛顿矫正法得到更精确靠近曲线C,假定矫正后的解为x*(t),则Ssetx*(t)。若采样点足够,算法结束;否则执行第5步;

(5) 若||x*(t) x*(t Δt)||<δt,将x*(t)分裂成两个新的初始值x(0)←x*(t)±|δ|,δtδtδmin转至第(2)步;否则,tt+Δt,x(0)←x*(t),转至第2步。

在上述算法中,微分方程(1)的解释详见文献[7],步长Δt∈(0,1),δt为分裂标准,初始值为d(采样包围盒的对角线长度),其值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扰动δ[mini=1,2,3{ai},mini=1,2,3{bi}],δmin预先给定的常数,可视为采样密度。

图1中给出了用算法1对空间代数曲线C1采样221个采样点的结果,曲线C1定义为:

从图1中可以看出,采样点分布均匀,形成了逼近空间代数曲线C1的点云曲线。采样点具有精度较高,这主要是因为算法1继承了文献[7]中采样方法的优势,因此本文不单独讨论采样误差,主要讨论逼近误差,它包含了采样误差,这将在后面的相关内容中叙述。

1.2 采样点的聚类排序

将采样点沿空间代数曲线排序从理论上讲是困难的事情,尚没有很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聚类排序算法。

算法2 采样点集的聚类排序

输入:由算法1得到的曲线C的采样点集: Sset;

输出: Sset在曲线C上的有序排列Ssort

(1) 确定一张合适的参考平面Ⅱ,将Sset中所有点聚类(正交投影)到参考平面上。参考平面的选取必须满足投影后点集的拓扑不发生本质变化,如出现自交现象等。确定这样的参考平面的通用方法是用最小二乘法拟合Sset中随机选取的适量的点,产生参考平面Ⅱ。记投影到该平面上的点集为Pset,投影变换为ρ;

(2) 求点集Pset的中心点O,其位置坐标为所有点位置坐标的平均值。为了简单,随机抽取适量采样点求平均值作为中心点坐标即可;

(3) 将中心点O作为平面Ⅱ上坐标原点,对Pset中所有点也作相应的平移变换τ;

(4) 将变换后的采样点集按第一坐标变量的符号进行分类,第一坐标变量为正的点形成点集Pset1,其它点形成点集Pset2;

(5) 分别对Pset1,Pset2进行排序。因正切函数在区间(-π2,π2)(π2,3π2)上皆为单调递增函数,所以只要按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从小到大的顺序对点集排序即可,然后对所有点实施逆变换τ-1,得到有序点列Psort1,Psort2;

(6) 依次连接有序点列Psort1,Psort2中各点,并与采样点集(采样点集看成点曲线)比较。若两点列顺序都与点曲线相符,则将Psort1,Psort2按当前顺序合并,否则对不相符的点列递归调用第2步至第6步;

(7) 对平面Ⅱ上的有序点列Psort实施逆变换ρ-1,得到在曲线C上的有序点列Ssort

若采样点在平面Ⅱ上聚类后,点集为凸,第2步至第6步不需要递归调用,一次就能正确排序。这里,点集为凸指的是中心点向点集中任意一点发出的射线与点集所表示的曲线没有除该采样点外的其它交点。即使采样点集非凸,排序算法也保证能在递归有限次后结束,因为显然地,任何非凸的点集总能细分成有限个凸点集。

图2是对空间代数曲线C1的采样点集(如图1所示)聚类排序图,这里平面Ⅱ很容易由观察曲线C1的方程得到。我们取x=0为参考平面,图中较大的点是随机抽取的采样点,点O是它们的中心,以它为原点建立坐标系,运用算法2便可以对整个采样点集排序。由于该点集为凸,所以算法2的第2步至第6步不需要递归调用,一次就得到了正确的排序结果。

1.3 三次B样条逼近

经过采样和排序之后,得到了关于曲线C的一个有序点列。当采样点足够多时,依次用线段连接点列中的所有点,就可以得到曲线C的线性逼近,这使得参数逼近变得简单,只需选择适量的点,用插值曲线逼近即可。这里,选择非均匀的三次B样条曲线作为逼近曲线,算法描述如下。

算法3 有序点列的三次B样条逼近

输入:曲线C: fk(x1,x2,x3)=0(k=1,2)以及它的采样点集的有序点列{Ssorti}i=1m,正常数ε

输出:曲线C的三次B样条逼近曲线。插值{Ssorti}i=1m中的一些点,但选取的采样点尽量少,且逼近误差不超过ε。若曲线C为封闭曲线,为了保持端点处也C2连续,应采用周期B样条曲线[8]。

(1) 用数值方法估计曲线C的弧长,用来大致确定初始逼近曲线插值采样点数目m0(通常若采样面积为单位面积时,每单位弧长选取20个采样点比较合适);

(2) 若曲线C为封闭曲线,需将第一个点重置到{Ssorti}i=1m的末位置。从点列{Ssorti}i=1m中均匀地抽取m0个点,其中首末两点在整个逼近过程中都必须保留,这m0个点仍然构成有序点列{Qi}i=1m0;

(3) 计算曲线C在两端点(闭曲线为同一个点)处的一阶导数,添加为B样条曲线端点处的插值条件;

(4) 利用插值算法求得插值{Qi}i=1m0的3次B样条曲线P(t),取累加弦长为节点向量,具体步骤可参考文献[9];

(5) 计算K个参数值对应点的误差e(ti),ti=i/K (i=1,…,K-1),取K为一个合适的整数。若e(ti)>ε,则在该点所处的两个采样点间按正确位置插入一个新的采样点(从{Ssorti}i=1m中选取)至{Qi}i=1m0中;若e(ti)<ε×10-3,则从e(ti)>ε删除该点两旁的两个采样点。若没有点可添加或删除,则算法结束;否则执行下一步;

(6) 令修改后的点列为{Qi}i=1m*,则{Qi}i=1m0←{Qi}i=1m*,转至第4步,直到第4步被调用预定次数,算法结束。

上述算法中误差函数e(t)=max{e(f1,t),e(f2,t)}

e(fk,t)=fk(x1(t),x2(t),x3(t))[j=13fkxj2(x1(t),x2(t),x3(t))]1/2(k=1,2)

图3中左图是用以上算法得到的空间代数曲线C1的三次B样条逼近曲线,右图是该曲线的逼近误差分析图,图中带星号的点表示均匀选取20个参数值对应点的误差,从误差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误差的计算依据是曲线的方程,而不是采样点,因此它实际上包含了采样误差。曲线C1的参数曲线逼近误差最大值为1.837×10-4,而其它逼近算法[5],即便是逼近平面代数曲线方法[11],其误差也都大于1×10-3。

2 奇异空间代数曲线的参数逼近

对于非奇异的空间代数曲线,用上一节中的方法得到了很好的逼近效果。但是,当空间代数曲线包含奇异点时,直接用算法1对这类曲线采样在奇异点附近采样误差较大。这是因为微分方程(1)中的一些项中含有因式1/|∇fk(x)|,因此,当采样对象为奇异曲线时,奇异点附近|∇fk(x)|的值趋近于零。这个值的微小偏差可能导致迭代解的较大误差。文献[6]中已经解决了含奇异点的平面代数曲线采样及后续的排序问题。采用的方法是,先在奇异点处胀开,分解平面代数曲线的奇异性,得到若干条与之双有理等价的非奇异代数曲线,然后通过采样这些非奇异的代数曲线得到高精度的采样点,最后对这些采样点排序合并,并实施胀开的逆变换便得到了原奇异平面代数曲线的高精度有序采样点列(详见参考文献[6])。本文借助奇异平面代数曲线的采样及排序方法来解决奇异空间代数曲线的采样及排序问题。而文献[10]中的一个定理保证了任何空间代数曲线都可以双有理映射成一条平面代数曲线,定理的表述如下。

定理1 令曲线C是由方程fk(x1,x2,x3),k=1,2定义的一条不可约空间代数曲线,则总存在一个旋转矩阵A,使得曲线C通过旋转变换产生新的空间曲线C¯:f¯k(x¯1,x¯2,x¯3),k=1,2,而C¯双有理等价于一条平面代数曲线R:f(x¯1,x¯2)=0,从空间曲线C¯到平面曲线的双有理映射为(x¯1,x¯2,ψ(x¯1,x¯2))→(x¯1,x¯2),其中ψ是关于x¯1,x¯2的有理函数。

下面给出含奇异点的空间代数曲线C参数逼近算法。

算法4 奇异空间代数曲线的三次B样条逼近

(1) 通过旋转变换r及有理变换ψ将空间代数曲线C映射到平面代数曲线R;

(2) 运用文献[6]中的方法对有奇异点的平面代数曲线R胀开采样并排序,得有序采样点列Psort;

(3) 对实施逆变换ψ-1及r-1得空间曲线C的有序点列Ssort;

(4) 运用第2节的算法3产生含奇异点空间代数曲线C的三次B样条逼近曲线。

图4和图5中的曲线分别定义如下:

其中曲线C2包含一个一般的二重点,曲线C3包含两个奇异点,且有一个各分支共切向的奇异点。对于这类曲线,若用算法1直接采样,在奇异点(尤其是各分支共切向的奇异点)附近采样点会有较大误差,而我们首先将空间曲线映射成平面曲线,再利用文献[6]中胀开采样的方法却可以获得高精度采样点。如图4中左图所示,曲线C2通过有理映射ψ:(x,y,Η(x,y))(x,y),Η(x,y)=-12x2得到平面曲线R:x4-4x2+4y2=0,该曲线同样包含一个奇异点,文献[6]中的方法是将包含奇异点的平面代数曲线的奇异点分解,得到与之双有理等价的非奇异平面代数曲线,通过采样非奇异曲线来获得原曲线的采样点。图4中左图即是平面曲线R分解奇异点后的采样结果。图5中左图是用算法4得到的曲线C3三次B样条逼近曲线,右图是逼近误差图,其中最大误差为9.542×10-5,而文献[5]中方法对该曲线得到的分段二次BEZIER逼近曲线误差却大于0.08,显然本文方法逼近精度高得多。

3 结 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用三次B样条曲线逼近空间代数曲线的方法,不需要进行任何复杂的符号计算,产生的逼近曲线精度高于其它方法。尤其是处理非奇异的空间代数曲线时,方法尤其简单有效,可以处理任意非奇异空间代数曲线。但该方法在处理含奇异点的空间代数曲线时,仍然没能避免其它方法的一个不足之处,即首先要找到一个双有理映射将其映射成平面曲线。这样的映射理论上虽然存在,但并不一定容易找到,而找不到这个映射将导致该奇异空间曲线参数逼近的其它步骤也无法进行。因此寻求一种对奇异空间代数曲线普遍可行的参数逼近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Abhyankar S S,Bajaj C L.Automatic parameterization of rational curves and surfaces IV:Algebraic space curves[J].ACMTrans.Graph,1989,8:325-334.

[2]Berry T G.Parameterization of algebraic space curves[J].Journal of pure application algebra,1997,117:81-95.

[3]Garrity T,Warren J.On computing the intersection of a pair of algebraic surfaces[J].Computer Aided Geometric Design,1989,6:137-153.

[4]Erich Hartmann Numerical parameterization of curves and surfaces[J].Computer Aided Geometric Design,2000,17:251-266.

[5]Gao X S,Ming Li.Rational quadratic approximation to real algebraic curves[J].Computer Aided Geometric Design,2004,21:805-828.

[6]方美娥,汪国昭,贺志民.实平面奇异代数曲线的全局B样条逼近[J].软件学报,2006,17(10):2173-2180.

[7]Tanaka S,Shibata A,Yamamoto H,et al.Generalized stochastic sam-pling method for visualiza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implicit surfaces[J].Comput.Graph.Forum,2001,20(3):359-367.

[8]施法中.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与非均匀有理B样条[M].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1994.

[9]方美娥,满家巨,汪国昭,等.重型值点阵的样条插值统一求解算法[J].高校应用数学学报,2006,21(1):95-104.

[10]Gao X S,Chou S C.On the parameterization of algebraic curves[J].Applicable algebra in elementary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ing,1992,3:27-38.

[11]Bajaj C,Xu G L.Piecewise rational approximations of real algebraic curves[J].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1997,15(1):55-71.

空间化 篇2

一、政策依据 为更好地帮助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和我市园区经济发展,根据市政府《张家口市支持创办大学生创业园的办法》(张政办【2014】5号)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关于加强大学生创业园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张人社字[2014]136号)的要求,经区政府常务会研究决定,在宣化区建立大学生创业园。主要优惠政策:

(一)凡入驻园区的大学生创业者,创业期间在规定的场地范围内,房屋租金、水电费、取暖费及物业管理费予以减免。创业

点,具备优良的办公条件。(宣化天龙大厦总面积15000平米,水、电、宽带、空调设施一应俱全,大创园占据其中三分之一面积,现在仍有3000平米左右可资利用。)

三、管理机构 2014年6月11日区政府常务会决定成立宣化大学生创业园。会后根据会议精神成立了以常务副区长为主任的宣化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委员会。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为主任的宣化大学生创业园项目审批委员会和宣化大学生创业园管理服务中心。

四、运行模式 在宣化大学生创业园的具体管理方面,我们采取了“民建公管”的模式,具体做法是:政府成立组织管理机构,在管理中起主导作用,主要负责项目申报、入园企业审批、管理方案的制定以及为合作企业申领项目补贴资金,这就是所谓的公管;民建主要指由合作企业即张家口天龙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场所、提供装修改造、提供后勤服务,同时在管理机构中吸纳该企业的管理团队,由他们配合管理,这种模式整合了政府和企业两种资源,提高了创建园区的运行效率。首先能发挥政府部门掌握政策方面的优势,利用政府的号召力、影响力迅速推进园区创建工作,如在前期的宣传动员中,我们就通过街道、乡镇、社区、以及教育部门的资源迅速扩大影响,短短一个月时间上百大学生前来咨询报名;其次能发挥企业资金运作快,管理效率高的优势,在场地装修改造方面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便具备了企业入园条件,大大缩短了创建周期。在入园企业日常管理方面,政府只需派驻1人进行管理,节约了管理人员费用,企业也未增加管理费用,从目前情况看这种管理模式是比较成功的,得到了市局及省厅的肯定和支持。

目前,宣化大创园企业主要分为四个项目类别,分别是软件设计、产品制造、文化创意和电子商务。截止2017年初,共有入驻企业91家,带动劳动就业人数500人。

六、存在问题 宣化大创园在入园、运行管理和退园流程方面还不够完善,制度建设还有待加强,有些细节工作做得还很不到位,需要我们以后不断完善改进。

浅论媒介融合的空间化延伸 篇3

关键词:媒介形式;权力结构;空间化

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一切媒介都是人体的延伸。我们的任何延伸都会在事物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这种新的尺度打破了世界原有的平衡,于是我们通过变革以谋求新的平衡。空间化延伸亦是如此。空间化一词是由社会理论家亨利·勒菲弗提出的,指的是克服社会生活中空间和时间限制的过程。

一、媒介形式融合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一般而言,我们只对媒介所搭载的内容颇为重视,却忽视了形式本身具有的重要意义。随着时代发展,读者对传统媒体提出新要求,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面临发展困境。我们不否认内容的重要作用,却也开始重视媒介形式的新颖性。

在我国,媒介融合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报纸与广播、电视的融合,网络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融合,以及第五媒体与其他媒体的融合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报纸与广播、电视的融合将视觉与听觉相统一,这种感知的结合在麦克卢汉看来,有助于大众的深度卷入。第二阶段是网络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主要表现为报网互动的形式。网络使用报纸真实准确的新闻内容,报纸搭载网络迅速便捷的传播渠道,二者互相补充,共同发展。在第三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五媒体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朱海松认为第五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即时信息传播载体”[2]。苹果、小米、华为等公司的发展让手机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根据《中国手机网民上网行为研究报告》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已经突破5亿人。[3]这一事实让众多媒体公司转向关注手机客户端的研发,央视新闻、凤凰新闻等客户端的开发就是例证。

媒介具有商业属性,传播政治经济学中对企业集中形式的分类方法同样适用于媒体行业。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目前尚处于形式上融合的阶段,但这已然带给受众不同于以往的感受。依托习主席为媒介融合未来发展指明的方向,我们静待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的出现。

二、权力结构融合

不同于西方世界的媒体具有“第四权力”的地位,我国的新闻媒体受党领导,是国家上情下达的重要沟通渠道。在新闻媒体的权力结构中,媒体所有权归党和国家所有。这就决定了我国新闻媒体行业的分布形态和对其融资的政策支持。

按照行政级次、行政区划分配资源的方式,我国媒体行业的分布形态呈四纵四横的“井”字结构。四纵指中央、省、地/市、县的行政级次,四横指一省一报业集团、一广电集团的划分模式,这些媒体集团均由地方党委和政府进行管理。这种条块化分割的布局形态筑成了极为森严的行政壁垒,使得媒体资源无法通过市场调节达到优化配置,因而形成的地方垄断和行业垄断使得跨媒介融合极为困难,也使得媒体行业发展呈现东中西部、城市与农村、中心大城市与大中小城市的不平衡分布形态。

近年来,为促进文化产业的深化改革,国家提出转企改制的方针政策,这同样适用于传媒行业。2014年4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两个文件。两个《规定》都要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企业发展。《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要求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包括传媒产业在内的文化事业转企。《规定》还提出,如果条件具备,还应“扩大专项资金规模,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完善政策扶持体系,采取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文化企业发展”[4]。借助转企改制的历史机遇,传媒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春天。据《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4)》的数据显示,中国传媒产业总体规模在2013年达8902.4亿元,预计到2017年产业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传媒产业良好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植。依照我国国情,新闻媒体的所有权必须归党和国家所有,这不容动摇。

三、空间时间融合

媒介融合如何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外乎要组建新的空间,并以时间消灭空间。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以及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是媒介融合空间化的关键所在。在媒介融合下,随着新的媒体发布平台的出现而产生了诸如网络新闻、手机新闻、电子报纸、数字化电视等新兴媒体,以及微博、微信、易信、陌陌等自媒体。这些新事物的产生和运转构建出了一个新空间,新闻媒体的时效性在这里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因此淘汰了实体空间。

2014年10月15日,西安交大副校长换届。这一新闻从最初见报,经由媒体扩散而生发出各种质疑,直到最后澄清事实,历时仅3天左右。在这一新闻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反应最为迅速的是网络媒体,并将这一新闻扩散到全国各地,且读者的互动参与也多以网络为平台。这一消息都不存在于实体空间中,只在互联网这一虚拟空间里扩散传播。这种省时、省力的新闻传播方式恰是在媒介融合下,通过互联网技术组织起互动交流新空间,并以高效化时间消灭实体空间的一个例证。

媒介融合形式多样,权力归属于党和国家,互联网技术和全球一体化发展推动着新空间的建立,高效化时间消灭实体空间,这正是传播政治经济学空间化在媒介融合中的延伸表现。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2]朱海松.第五媒体:无线营销下的分众传媒与定向传播[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

[3]张志安、沈菲.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总体特征及群体差异[J].复旦大学学报.2014.

[4]童兵.抓住经营性传媒转企改制的历史机遇[N].新闻与写作.2014.7.

[5]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M].胡正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城市空间肌理特征的参数化解析 篇4

在新型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如何保护与传承城市(特别是历史街区)空间肌理[1,2,3]成为当前保护规划的一个研究热点,而其前提条件是要充分了解和认知研究区域的空间肌理特征。为此,本文拟以城市空间肌理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取肌理中隐含的各类参数,比较这些参数数值的异同,从而定量化地解析各个城市的肌理特征,探寻不同城市之间的肌理差异,为城市空间保护规划提供定量化的技术支撑,促使城市空间(特别是历史街区)的可识别性[4]、 历史性得到良好延续。

2.参数化解析方法

本文所提的城市空间肌理参数化解析主要包括: 栅格与矢量数据预处理、道路参数提取和建筑参数提取三方面,下文将对其作详细论述。

2.1栅格与矢量数据预处理

栅格、矢量数据是量化分析的基础。首先,利用全能电子地图下载器下载研究区域的遥感影像和街道影像图。然后从Open Street Map网站下载对应区域的矢量地形图,并借助City Engine转换成DWG格式。其次,在Autodesk CAD中将上述三个数据对齐,并缩放到实际尺寸大小。最后,在目标区域上方绘制两个同中心点的正方形框,外框边长为1000m,内框为700m。并在内框参考遥感、街道影像和Open Street Map矢量地图勾绘道路和建筑轮廓线。本文以衢州、巴黎、上海、巴塞罗那等9个富有特色的城市区域为例,通过上述步骤,得到如图1所示结果。

2.2道路参数提取

获取上述数据后,即可从矢量数据中提取道路肌理的参数,这些参数包括:路网总长度、道路平均宽度、道路交叉口数量、地块面积平均值和路段生长偏角平均值。这些参数的统计方法和含义如下: (1)道路总长度即为700m方形区域内所有城市道路长度的总和。由于各个城市的研究面积是相同的, 因此统计道路总长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城市的道路密度特征,体现路网的丰富程度;(2)道路平均宽度,是所有城市道路的宽度平均值。该值反映该区域道路的断面尺度特征,值越大则越接近现代城市,反之则近似传统古城街道;(3)交叉口数量,也是一个城市道路肌理形态的重要参数之一。 道路交叉口越多,城市道路的分支就越多,路网也就越发达;交叉口越少,道路之间也就越趋于平行; (4)多条城市道路围合形成城市地块,这些地块面积的平均值能够从另一方面反映道路的间距和密度; (5)路段生长偏角,是指相邻两条路段之间的补角, 该值越大,表明道路弯曲幅度越大,反之道路越笔直。 该参数反应了研究区域的道路曲折程度。

2.3建筑参数提取

其次,我们对城市建筑肌理特征也进行了参数提取,包括:建筑总数、建筑密度、平均首层占地面积、建筑形态、屋顶类型。其中,建筑总数是以Open Street Map中提供的建筑矢量图形作为参照依据的,以单栋建筑作为基本单位。该参数能够较直观地反映该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建筑栋数的密集程度;建筑密度,主要依据遥感影像获取,与栋数无关,反映的是全局研究范围内建筑占地的密集程度;平均首层占地面积,体现单位建筑单体的面积大小,反映区域建筑的细碎度;建筑形态,含一字型、回字型、L型和U型四种,并依次按照1~4赋值,体现当地建筑的整体平面形态特征;屋顶类型, 分为平顶、双面坡、四面坡和尖顶四种,同样依次按1~4赋值,反映当地建筑的整体屋顶特征。

3.解析结果分析

依据上述方法对9个不同城市的道路元素进行参数化解析,得到如表1所示结果。由表可见,这些城市道路肌理与其城市特质有较强的相关性,而且相似性和特异性并存。例如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和纽约,拥有发达的城市交通,因此在路网总长度和交叉口数量两个参数上体现绝对的优势。在现代城市规划和宗教影响下,纽约和梵蒂冈的城市道路平均宽度最大,而苏州的道路平均宽度最小,这恰恰体现了其作为中国古典园林城市的地位和特征。 由于苏州多为里弄式街巷,交叉口数量较少(宅间小巷未作统计),因此具有最大的路段长度平均值和地块平均面积。威尼斯作为一个水城,道路随河道走势而蜿蜒曲折,因此路段生长偏角平均值最大。 衢州的城市道路经过了现代化的整治与改造,因此地块平均面积最大。

1 | 9 个城市的栅格与矢量数据预处理结果(作者自绘)

其次从建筑上进行分析,国内建筑和国外建筑有着较大的区别,历史建筑和现代建筑也存在着较大差异(见表2)。通过对比国内古典与现代城市的代表——苏州和上海,可以发现,前者的建筑密度较大(达到40.6%),建筑层数以低层为主;后者则以多层、高层为主,建筑密度小(仅为26.4%),具有现代气氛。此外,同样是以历史性建筑为主的巴塞罗那和梵蒂冈,除了建筑体量均较大外(可以从平均首层占地面积看出),也存在着许多差异。例如巴塞罗那的建筑比较规整,建筑群大多以回型为主,梵蒂冈则呈现出不规则的形态, 乱中有序。威尼斯作为水城,建筑密度大(达到57.2%),建筑形体复杂多样,总体上是以坡屋顶为主。开普敦呈现出的建筑肌理是最规整的,都是以一字型为主,屋顶形式为双面坡为主,建筑层数不高。纽约作为国际大都市,其建筑也比较规整, 以一字型为主,建筑大多是高层,层数较多,各项参数总体上与上海比较接近。

4.总结

本文围绕城市空间肌理特征,提出了针对道路、 建筑两类空间要素的参数提取方法,并对衢州等9个代表性城市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参数化的方式,定量化地研究城市空间肌理的特质, 发掘隐藏在空间表象背后的数字规律,为空间形态研究和空间规划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本文作为一种基础性的空间形态方法论研究,在新型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对于延续我国城市(特别是历史街区) 空间的可识别性与历史性、保护与传承空间肌理特征、提高保护规划的科学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摘要:以城市空间肌理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针对道路、建筑两类空间要素的参数化解析方法,并以衢州等9个城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研究旨在以参数化的方式,定量化地研究城市空间肌理的特质,发掘隐藏在空间表象背后的数字规律,为城市空间保护规划提供定量化的技术支撑,促使城市空间(特别是历史街区)的可识别性、历史性得到良好延续。

空间化 篇5

刘宾潘丽珍孙丽萍

摘要: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老城区街道空间特色的保护与延续,成为关注的焦点。文章以空间句法(Space Syntax)作为理论支撑,通过对青岛市老城区有序而有特色的空间形态进行梳理,总结出青岛老城区由不同“型”和“类”别化街块组成的四种空间类型构成,并对此四种特质类型街区进行深入解析,最后给出老城区空间特色保护的应对建议。

关键词:空间句法 街道空间体系 类型

Typology Research on Street Space System of Qingdao’s Old City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peedup of urbanizatio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was given to the protect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ld city spatial characteristic,.This paper adopted Space Syntax as theory support, researching on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old city of Qingtao, and got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old city of Qingtao was formed of four streets space styles, and did deep research in this street space, then given the suggestion of protecting the old city characteristic.Key Words: Space Syntax;system of street space;typology青岛老城区街道空间特色概述

青岛十九世纪末建制,历经德占、日占、民国统治、新中国建设及改革开放等时期,是中国社会从封建社会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社会至社会主义社会变化的典型近代城市的见证,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特色,是特定时期内特定文化的高度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来讲青岛不仅可谓为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现代规划理论 “示范城”,其中所固化的百年营城经验更是我们现如今多数城市建设的一个标尺。

以现代主义理论的观点来看,青岛的现代化进程夯基于1891年,以一种“被现代化”的方式,逐步丰盈为现如今的老城区,因此老城区作为青岛市城市发迹的源点,积淀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遗存,汇集了青岛城市形象中最具特色的要素,“山、海、城”一体的整体城市格局、优美的城市海滨轮廓线、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近现代优秀建筑的云集荟萃等都成为老城区特色的重要组成内容。街道空间体系不仅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要素,而且是串联各种要素的经骨,在一定程度上来讲,老城区街道空间体系的特色是青岛市老城区核心特色的灵魂。

青岛多为低山丘陵,尤其老城区地势起伏变化较大,街区空间在整体布局上顺山依势,采用自由组团与不规则棋盘式相结合的方式布置;同时在街道空间景物处理上,考虑山、海、建筑物相结合,将其精心组织到街道空间来,在道路尽端和和转折点上形成良好对景与借景,例如以基督教堂为核心作为数条道路的对景,成为整个街区的灵魂;而在建筑物布局上则采用了欧洲古典城市的设计手法,与道路设计一样注意立体轮廓及对景,一些教堂等有塔尖的建筑多位于高地或山顶上,从海面远望,滨海景观轮廓线起伏有致,变化丰富,其中作为控

制城市格局的街道空间体系起到了尤为突出的作用。研究局限与空间句法之应用

老城区多为历史街区,而历史街区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人文资源、城市发展时序、复杂的社会经济功能结构等因素的综合叠加,从而使得历史街区成为多数城市中一个特殊区域,因此分布其中的街道空间不仅仅是单一的物质形态表现,而且凝结了较长时间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脉络,以目前我国业内就此研究的侧重点来看,研究主体主要倾墨于物质空间形态的建筑学研究。研究手法也多以论述为主,主观性较强,难以从客观的体系角度对研究予以形态化和数理化。而且一些“常规”理论在老城区特色空间改造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并不适用,甚至成为特定范围内规划的桎梏,因此本文的研究出发点就是在于总结实践经验和已有理论的基础之上,利用空间句法作为理论技术支撑,从客观角度对青岛历史街区的空间层次系统进行重新疏理,使现代城市空间系统与其相融合,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发挥延续历史、彰显文化的作用,并对新城区的建设起到理论性指导意义。

空间句法是一种通过对包括建筑、聚落、城市甚至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和方法。空间句法是由伦敦大学巴利特学院的比尔·希列尔(Bill Hillier)、朱利安妮、汉森(Julienne Hanson)等人发明的。目前在国内,对此研究较少,很少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可以说,空间句法研究在我国属于前沿课题。

空间句法源自对空间本身的深刻探讨,它倡导了一种建立在客观分析和实证研究基础上的本体的“建筑—城市”理论,在实际操作中,空间句法不能给出可直接付诸实施的设计成果,但是它却能提供论据充分的空间关系评价,以在不同设计方案中做出优选,理性地引导设计方向。

空间句法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凸状空间分析、轴线分析和视区分析三种。凸状是不包含“凹”的小尺度空间,从认知意义上讲,凸状空间中的每个点都能看到整个凸状空间;视区就是从空间中某点所能看到的区域;轴线即从空间中一点所能看到的最远距离,每条轴线代表沿一维方向展开的一个小尺度空间,空间句法用最少且最长的轴线覆盖整个空间系统,然后把每条轴线当作一个节点,根据它们之间的交接关系,转化成关系图解,并计算和分析各种空间句法变量,然后用深浅不同的颜色表示每条轴线句法变量的高低,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明晰了空间体系的构型原理。本文主要采用轴线空间分割法对老城区街道空间进行梳理,以研究由街道空间组成的不同特色的类型化系统空间,从而以 “型”和“类”的视角总结出青岛老城区公共空间的构成特征。

3老城区街道空间类型学梳理

青岛市老城区主要是以街道空间构成了主要的公共空间形态,基本上不存在开敞性的广场空间。(这和1901年时的由文艺复兴借鉴转向功能化的规划倾向有关,另外广场本身就是街道的一种引申,因此说在城市公共空间体系来讲,不一定大广场、大型绿地就是唯一特色选择,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方面。)相互连接的街道空间体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单方面的变量都一定程度的影响作用于整个系统,系统也反作用和制约系统中的单元变量,因此对于一个整体来讲就有相对的参量和重要值,而对于本案来讲轴线体系是老城区空间特色体系的根源性因素,空间句法就是针对此进行的总体分析(如图

1、图2)。

图3 青岛街区空间轴线分析图

图 1 青岛老城区空间轴线分析图

图 1 青岛老城区空间轴线分析图

图2 青岛老城空间聚集度分析图

图 1 青岛老城区空间轴线分析图

图2 青岛老城空间聚集度分析图

图2 青岛老城空间聚集度分析图

通过整个研究体系中的不同连接值、深度值的权重计算,青岛市老城区的街道空间从空间句法的角度来看,是由不同“型” 的“类”别化街块组成了特制性的街区空间,并通过公共空间体系连接成系统,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类型学”意义上的“类”构成了整体。类存在着层次性概念,在同一层次上类可比较,不同层次的类不具有可比性,因此本文研究的类指的是邻近的街道群,街道群的组织逻辑就是每一类的型,这也正是我们要重点研究的内容。而类型学的研究就是在于其二次还原方法的应用和延伸,限于篇幅本文倾向于第一次还原前提下的类的还原。

从总体的空间格局来看,南北向的空间构成了主要的空间导向性,也划分了不同的街区类型。格网街区和圈层街区构成了不同的类型特征,也是对青岛市山地自然形态的一种呼应,从分析的结果来看老城区的街道空间体系主要分为四类。

3.1 中山路街区空间

图4 中山路街区空间轴线分析图

图5 中山路街区空间聚集度分析图

以中山路为代表的街区空间是一种典型的格网式街区空间类型,由基本完整的里院式结块构成主要的空间模块,其主要的核心空间以空间的深度视线可及范围确立了主要地位,从整个相对均质化的空间中脱颖而出,而其他的空间也就相应成为配衬空间。街区构成的类型化基础是模数单元基础上的居住与商业空间混合,均质的结块通过沿中山路界面的豪华来彰现公共空间的主导性,而也就构成了原始的费德里大街——原来的商业金融街。

从中山路来空间特质性来看,趋同的类型单元基础,公共的空间尺度是城市一致性和谐的基础,也是空间功能性生产较早实例,但这些并不能埋没主导空间的标示性。就如前面所说的,独一性的空间性主要作用和主要开敞面的营造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这是在不借用高层和对景点空间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空间组织模式。

因此中山路是一种典型的均质化公共空间形态,也是青岛老城区主导的一种空间形态。正是

这种空间形态的存在才一定程度的反衬出自由化街区的特征,这与整体功能空间形态也是完全一致的。其它相似的街区空间如原火车站前空间,河南路历史街区和四川路街区等,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街区尺度(街区模数)的不同,主导空间“深度”不同,界面不同,其间也穿插一些随地形变化的不规则街区单元,这也是大家都说青岛市空间富于变化的一种隐性特征。

3.2 团岛街区空间

团岛街区空间和观海山、信号山等街区空间都具有相同的特征,主要是以山地、丘陵街区的模式空间为主。

图6团岛街区空间轴线分析图

此种空间以地形为基础层梯度变化,并围绕制高点曾扇面格网形式变化,相对的结块类型不同于格网街区,主要以独院或组合结块为主,基本没有里院式空间,而且街块尺度较小,仅有独立的小庭院为内部公共活动中心,而且内部绿化空间较为丰富。

此种空间的通山面海的特征也是十分明显的,其主导的空间就是山海之间联系的轴线空间,它构成了主导空间的逻辑性。正是这种与山地融合,并通山面海的整体特征和与环境融合紧密的独立街块单元给人以最显著的空间感觉,甚于均质化的空间特征。

3.3 市政府街区空间

老市政府前的空间是老城区内空间标示性最为突出的一种空间形制,其主导性的通海轴线特征十为明显,是典型的公共轴线空间,纪念性的意义特征较为突出。相对开敞的、顺应山势变化的带形台地广场,具有放射性的轴点特性,而且其轴线空间的北侧一般多为标志性建筑或为山地聚落空间,也是老城区内对景关系最为明确的主要空间,其他的街道体系均为短轴线体系,起到了烘托陪衬主体空间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前两种空间的一个重要的结合模式,而这种设计手法类如法国的古典复兴做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正是这种空间做法促使了公共空间的等级化和中心化,原老公安局前的空间也为此种类型。

图7 市政府街区空间轴线分析图

3.4 八大关街区空间

图8 八大关街区空间轴线分析图

八大关是一种典型的郊区townhouse做法,总体格局为较为明晰的均质化格网,但不同于中山路类型的均质格网,其组成格网的类型基础为独立的别墅式院落空间,院落围绕主体功能性独立建筑布置,是一种典型的滨海高档别墅区的概念,基本模数单元较小。院落、连续的绿化构成了空间主要的连续感,而掩映其中的建筑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种点缀,因此此种环境是一种以环境为主导型的空间。

另外从空间句法的分析结果中也可以明显的看出,街区内部相对完整而独立,外部滨海圈层以一种均质的格网空间为结构,其中的主要街道空间都具有一定的通海轴线指示性,尤其与连续的庭院单元相结合,独特性显而易见,这也是本区特色和魅力的一种体现。

结 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青岛市老城区的街道空间体系主要由不同特点、不同历史时期的街道群“拼贴”而成,具有明显不同的处理手法,而且从规划理论史的角度来看,带有明显的欧洲古典复兴设计的意味,最初的规划设计意图得到较完整的延续,这是现代规划理论研究的很好实证。从老城区保护的角度来看,任何老城区地规划建设和科学研究都应把握城市形态深层结构与浅表结构的关系,挖掘城市形态背后蕴藏的文化底蕴。肌理组织、空间结构的历史延续和建筑本身风格形式的有序多元,这正是欧洲许多历史名城建设多年所积累的宝贵经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和城市建设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阶段,许多城市在“量”和规模扩展方面发生了可谓巨大变化。但在惊羡成就的同时,人们突然发现,我们的城市因大量的建设性破坏,正在迅速失去原本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客观地说,青岛城市建设并没有象北京那样严重,但总结已取得的成就,分析出现的问题,并对未来青岛城市建设提出建议和展望则是我们应该肩负的使命,求全之毁,出于至爱之心。

参考文献

[1]赵冰.空间句法-城市新见.新建筑:1985-1

[2]张愚,王建国.再论“空间句法”.建筑师:2004-8

[3]比尔·希利尔,杨滔.场所艺术与空间科学.世界建筑:2005-11

[4]疏良仁.城市形态构成与特征塑造――以北海市为例.城市规划汇刊:1997-6

[5]王唯山.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规划.城市规划:2002-7

作者简介

刘宾,男,工程师,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室主任

潘丽珍,女,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空间化 篇6

在潘皓的作品中,我们会十分明显地感受到来自塞尚的这一形式趣味,以及由这一趣味给他的作品带来的特有魅力。

潘皓很早就对塞尚的工作方式情有独钟,早在广州美院上学的时候他就喜欢塞尚的艺术,这可能与他的老师——一位身边的大师级人物王肇民有关。王肇民以塞尚的方式画的静物是一流的,他宣称“形就是一切”。他画的虽然是一些“水果”,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当然不是水果的力量,而是“形式”的力量)。

80年代末,潘皓到日本多摩美术大学“读研”,他的这一艺术取向得到他的导师田中先生的鼓励和认可。因此,在日本学习的几年中,他的这一风格愈益明朗。90年代末他到欧洲考察,有感于欧洲古典主义的完美,以及国内写实主流地位,使他一度纠结于自己的原有探索,于是他在2000年左右尝试重返写实,回到一种以再现对象为目标的写实主义状态。作品开始注重人物的塑造和个性的刻画。这一新的取向不仅验证了他扎实的写实功力,而且受到油画前辈的肯定,但他最终还是遵从内心的指引,终止了朝着这一方向转化的可能性。重新回转到他日渐成熟的风格中来,继续以他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达他内心的感悟。2003年,潘皓考取了中央美院博士生,师从詹建俊先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他有条件也有时间来重新思考自己的问题,加以导师在色彩和造型两个方面所给予的关键性点拨,使他更坚定了原来的艺术路线,作品的效果也愈益鲜明和强烈。而这条“寓抽象于具象”的、具有立体主义风格的路线,也决定了潘皓艺术的基本特点,构成了潘皓艺术的基本面貌。

潘皓的艺术具有很强的造型性,立体主义表现手法并没有改变他的作品的具象特征。但不放弃对形象的表现并不等于以再现对象为目标。弄清这个问题对理解潘皓的艺术至关重要。潘皓自己十分清楚这个目标,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曾经这样讲:“我的画从表面上来说是写实的,但我会把看不到的东西搬过来,当然搬过来的也都是写实的。其实就是把两个看起来不相关联的东西放在一起。把画面打成一个二维而非三维的空间把东西平行放置,展现出来,这种方法借鉴了很多立体派的手法。”潘皓要把“看不到的东西搬过来”,这“看不到的东西”所指何为?为什么这“看不到的东西”搬过来以后“也都是写实 的”?其实,这也就是一个主观处理对象世界的过程。所谓“看不到”是指一般人看不到,而并非画家自己看不到。罗杰·弗莱在阐释塞尚的作品时说过的一段话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过程。他说:“呈现在艺术家视觉中的实际对象首先被剥夺了那些我们通常借以把握其具体存在的独特特性——它们被还原为纯粹的空间和体积元素。在这个被简化的世界里,这些元素得到了艺术家感性反应中的知性成分的完美重组,并获得了逻辑一致性。这些经过简化的东西又被带回到真实事物的具体世界,但不是通过归还它们的个别特性,而是通过一种持续变化和调整的肌理来表达它们。它们保持着删拨大要的可理解性,保持着对人类心智的适宜性,同时又能重获真实事物的那种现实性……”这段话,把塞尚的工作方式的独特性以及所产生的价值阐释得无以复加。同时,也为我们理解潘皓的艺术打通了门径。

罗杰·弗莱是西方现代主义批评的奠基人,早在1910年他就断言塞尚是“伟大的原创性的天才”,“是他开创了一个新的运动,现时代最有希望、最有成果的运动。”他是塞尚艺术最权威的阐释者和最有力的支持者,但他的形式主义批评理论既有别于克莱夫·贝尔,也不同于后来的格林伯格。他强调的形式是具有“造型性”的形式,形式当其是“造型的形式”时才是最具意义的,所谓“造型的”是指能直接唤起三维效果的体块和空间。基于这个原因,他认为“平面性”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而这个与格林伯格相左的观点,正好用来解释潘皓的作品。在日本留学时,他的导师是画抽象画的,但他并没有学他的导师,而是在还原“纯粹的空间和体积元素”时仍然坚守着造型的原则。

潘皓对造型的持守,恐怕还不止出于纯粹形式的原因,还可能跟他坚持表达内心情感的愿望有关。历数潘皓的作品,大多是出发于内心的驱动,与个人情感相关的日常生活,以及都市生活所见。但无论怎样,一旦进入画面时,最让他钟情的还是那些“看不到的东西”,当他一步步把这些常人看不到的东西“还原为纯粹的空间和体积元素”时,潘皓所追求的形式趣味便清晰地呈现出来。而这一形式趣味,正是源于塞尚这位现代艺术之父所导引的那场“趣味革命”。

潘皓在他的作品中所创造的形式趣味,已经转化为他自身的一种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和他的情感表达在视觉上呈现为一种同一性结构,也即通过“切割”手段所体现的形式趣味与通过造型手段所传达的情感诉求自然地熔融在一起。如果我们尝试对他那些潜藏在造型之中的形式元素也来一次“切割”(见局部截图),我们就会更加清晰地看到画家在暗中所做的文章是如何地深入、如何地用心、如何地精彩,又如何地富有魅力。

在当代油画画坛,潘皓这个名字,虽然还不为大家所熟知,但他的艺术却是十分值得大家关注的。因为还很少有画家能像潘皓这样,在塞尚所开创的立体主义这条文脉上清晰地、卓有成效地和有条不紊地工作。

潘皓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 副教授

1962年生于广东

198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

1989年留学日本

1991年多摩美术大学研究科入学

1994年多摩美术大学毕业(硕士学位)

1997─1998年赴欧洲考察研修

2003年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部首届博士油画班,师从詹建俊先生2009年获首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博士学位并任教至今

空间化 篇7

乡村聚落的交往空间是乡村生活和文化最集中展现的舞台, 通过对它的观察、认知和理解, 以及对环境中人的交往方式的观察, 有助于我们把握交往空间中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进而创造性地保护和延续乡村聚落的场所精神。

1 交往空间的单元模型设想

乡村聚落中交往空间的形式多种多样, 如何使用相对抽象的概念具体指导交往空间的建设。针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笔者希望以空间类型学的研究方法, 通过交往空间的模型化思路, 完成从理论研究到空间塑造的实践转化。

乡村聚落的交往空间是一个庞杂的空间系统, 它的具体空间形式很多, 既有水塘、宅前空间等相对简单的空间形式, 又有像主街、桥头这样相对比较复杂的空间形式。但复杂的空间也可以理解为是简单的链接和整合, 例如:水街往往是由骑楼、水埠、桥头等局部的空间片断以具体的形式和结构整合而成的。所以说, 乡村聚落的交往空间系统到最后都可以被分解成简单的空间单元的集合。类似上述的道理, 简单的空间是由空间界面和空间元素共同构成的, 而空间界面本身也是空间元素的集合, 空间界面的属性是由空间元素所构成的。因此空间单元也可以被最后分解为空间元素的集合。交往空间模型化的基本思路见图1。

基于上述两点认识, 对交往空间的模型体系的研究可以通过建立空间单元模型的方法实现, 即研究空间元素、空间界面是如何具体构筑空间单元。进而还能探讨多个单元模型的整合, 即寻找空间单元模型之间以何种具体的形式和意义, 完成从简单到复杂, 从片段到连续, 从局部到整体的转变, 最终完成复杂空间或空间系统的塑造。

2 空间单元模型的相关概念

从交往空间系统或复杂空间中提取的简单空间, 就是讨论的空间模形的原型。在实践应用过程中, 单元模型的提取常常取决于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界面属性。

2.1 元素

空间元素即是空间实体的物质基础, 又是意义和精神的物质载体。空间元素相互组合、相互作用, 以具体的形式展现一定的空间结构, 以支持相应的交往事件的发展, 即实现“事件模式”与“空间模式”的对应。空间元素自身有许多丰富的特质 (材质、色彩、尺度、比例等等) , 这些细节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深故地表达环境的信息。即使是相同的空间元素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背景下, 也有各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这种固定组合方式在人们印象中形成特定的空间特征, 从而向人们传达出特定的环境意义。例如, 同样使用天然石材铺筑, 但不同的拼接和堆砌的处理手法, 形成不同的空间特性;平原地区的石材组合方式显得更细腻精致, 刻画了水乡隽秀婉约的气质;丘陵地区的处理手法则更自然纯朴, 也更有野味。

空间元素既可以直接作用于空间, 又可以通过先作用于界面的形式间接地作用空间。因此我们将空间元素分为两类:一类是构成空间界面的界面元素, 另一类是存在于界面限定的三维空间范围内的介质元素。界面元素作为空间界面的构成基础, 不但向人们传达元素自身附带的微妙信息, 更强调以组合成空间界面后表达的总体价值和意义, 相对于介质元素更具稳定性, 通过以固定特征的形式表达环境的意义。介质元素则具有较强的可变性、塑造性和主观意象性, 它以树丛、座位、匾额、灯箱等形式出现, 承担了半固定特征的作用。而且介质元素可以通过选型、组合和密度的控制等方法, 帮助我们进一步强化空间特性和场所氛围。

2.2 界面

按界面的构成要素, 我们可以分为实界面和虚界面, 按界面的空间位置, 又可以分为水平界面和垂直界面。综合考虑方向和虚实的因素, 将界面进行分类。所示交往活动展开的底界面绝大多数是以大地的实体形式存在, 我们用S1表示, S1是人们形展活动和物资流通得以实现的基础平台, 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景观资源, 草坪、水塘、铺地等等。空间单元的顶界面往往是虚无的, 可以披檐、骑楼等界定灰空间的形式出现, 所以我们用X1表示。垂直方向上的实界面用S2表示, S2往往是由裕本建筑的外墙及附属构筑物组成, 在其构成的空间元素中, 常常传达出丰富的历史、文化、地域、经济等多方面意义。垂直的虚界面则用X2表示, 它一方面既限定和标识了空间的占有领域, 又能使空间单元与周围环境和景观进行对话和交流, 另一方面能在空间序列组合时, 起到衔接和过渡的作用 (这部分会在空间组合模型中展开详细讨论) 。空间单元模型的界面结构见图2。

2.3 重力倾向

空间中的各个元素及空间元素集合而成的空间界面对空间的影响并不是相等的。也就是说, 一个空间的重力倾向应该能明确地体现空间的功能定位, 从而引导人们展开交往活动。人人通过对重力倾向的体验, 得出对空间功能和特征的理解和认同。在体验空间的过程中, 对重力倾向的感受是整体的, 是各个不同方向的重力倾向的矢量和。

引进重力倾向这个概念的目的, 是为了在研究功能定位时, 将人对空间体验的整体感受用图式语言描述出来。这可以用来评价和判别现有空间的特征与所要支持事件是否相协调, 即各种参量所表达的环境意义是否与功能定位相一致。

3 空间单元模型的分类

实现“事件”与“空间”的统一是创造交往空间的最终目的, 这一目的实现有赖于对空间界面和空间元素的设计, 以及场所特性的形成, 这也确定了空间单元模型的主要研究内容。

3.1 空间界面的组合分类

就物质构成而言, 界面以不同的空间围合方式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例如:向心性、轴向性、开放性、滞留性等等。在所有的界面组合中, 底界面始终是闭合的实面, 以大地或水面的形式呈现, 所以对组合类型的讨论主要是对垂直界面和顶界面的讨论 (见表1) 。

1) 单元模型1:这种空间模型一般有两种占领空间的形式:实物占领和虚界面围合。实物占领的原型有广场中心的百战不殆树、村庄入口的石碑等, 场地的中心往往也是意义的中心, 中心的交点越瞩目, 向心性越强。以虚界面围合是指当空间垂直整体的约束力已基本不起作用, 这种情况下, 就可以将围合界面视作虚界面, 最常见的空间原型就是十字路口。但这种场地的中心少有人活动, 人们一般倾向于沿场地的边缘活动。

2) 单元模型2:这种界面组合方式的空间原型可以是一侧有建筑墙体界定, 另一面临水或田野等视野开阔的空间, 例如单侧界定的乡间小路等。这种空间的特点是既有伸展方向的轴向性, 又表现与S2界面相对应的开放性。同时, 在功能的重力倾向上会明显地倾向于S2界面一侧。

3) 单元模型3:这种空间模型表现出明确的轴向性和引导性, 一般用于以交通功能为主的空间, 其最常见的空间原型就是街道和巷型。在底界面S1与垂直界面S3的交接的边缘处常常会形成滞留的可能性, 但具体要视界面之间的比倾尺度和空间质量而言。

4) 单元模型4:这是交往空间中很常见的模型, 例如室外的建筑角, 道遗物转折处被放大节点等。这样的空间表现出的领域性和滞留性, 常常在固定的时间段有固定的使用人群, 既是摊点设置的好地方, 又能吸引晒太阳、聊天等自发性交往活动的开展。

5) 单元模型5:这种单元模型往往容易表现出封闭性和内向性, 但具体要视围合界面的比例而定, 而且赖以围合的实界面, 常常对空间原型起决定因素。湖州传统交往空间中, 街和弄堂的尽头就对应这种模型。

6) 单元模型6:相对封闭的空间形态, 既具有轴向性, 又有良好的景观渗透性, 加上顶界面X1的实体化, 满足了人们心理上进入其中的欲望, 为人们开展较长时间的滞留活动带来可能性, 而且常常作为相邻建筑空间的外延。空间原型可以是有骑楼的水街或带披檐的外墙等。

7) 单元模型7:这种空间模型的空间原型有凉亭或茶棚等, 界面中X1的实体化, 往往使这种空间产生很强烈的领域感, 甚至使用者会产生类似于在室内活动的安全感, 能进行长时间稳定的交往活动, 例如供人闲聊、看书、下棋等。在垂直虚界面X2的处理上, 常常用到虚实相生的处理手法, 用形态确定但不阻拦视线的结构支撑体, 既能像实界面那样清晰明确地划分空间, 又能实现完全渗透, 有效增加空间层次。

8) 单元模型8:这种空间模型的范围相对较小, 往往只涉及到涵洞和过街楼, 在湖州地区乡村聚落的交往空间中较少遇到。这种单元模型在视觉上有一定的标志性, 而且常常预示着空间性质的改变, 经常被处理成空间序列的转换和过渡的节点。

3.2 空间元素的组合和功能

3.2.1 界面元素

界面元素在空间的一个围合面上构成具体的界面形态, 同时界面元素自身具有丰富的信息, 使环境意义更加充实和具体。基于功能和审美的习惯, 水平界面和垂直界面上的元素往往有着不同。

底界面S1是步行、滞留等空间活动的承载面, 此外还有视觉景观和场所体验等需求。生活中常见的元素有地形特征、地面铺装、草坪、水面、台阶等等。多样化的空间要素点缀着我们最容易触及的界面, 人们在界面平台上开展各种活动, 并由此形成场景, 产生空间感受。

实体的垂直界面S2在日常生活中几乎等同于“墙”界面。此界面上的元素, 一方面为交往活动的展开提供立体层面上的平台, 使空间具有围合感;另一方面, 以特定的时代、地域、功能的内涵, 充当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 以建筑风格、局部构造、墙面材质、色彩等细部向人们传达着环境的意义, 丰富了空间的内涵, 有助于空间氛围的形成。

顶界面X1一般指檐、顶棚等遮蔽物和构架形成, 既可以遮风避雨、又很好地限定了领域的界限, 还常常是某些重要场所的标示, 既有实用性, 又有趣味性。

垂直虚界面X2往往是用树木、构架和低于视线高度的花坛、护栏等界面元素, 以点、线的构成方式对界面局部进行围合和限定。这个界面上的元素构成体现了行为和景观两个层面上的开放性和可及性, 既是鼓励和吸引空间外围的人进入其中的开放姿态, 又延伸了空间的视线和景观。界面元素的分类见表2。

3.2.2 介质元素

如果说界面元素连同界面共同形成了空间的骨架, 那么介质元素就是依附于骨架上的血肉, 以半固定特征的形式生动具象地表达空间的功能和环境意义。人们在空间中体验介质元素的色彩、材质、声音等细部信息, 并以整体感受的形式帮助形成对场所精神的理解和把握。

根据介质元素的功能不同又可分为功能介质的信息介质。功能介质以桌、椅等具有明确用途的元素表达空间意图, 为交往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服务。在乡村聚落的交往空间中, 其功能介质的表达往往具有瞬息万变性和简易性, 可能仅仅是一块水泥板或几块大石块, 但这同样是事件得以实现的关键条件。信息介质是以树森绿化、广告、招牌、标语等形式存在, 它在提供信息的同时, 既能协调空间单元内部各界面元素的冲突, 使空间的整体意义更明确, 又是多个空间单元叠加时重要的过渡手段。

4 结语

乡村聚落交往空间正面临着空间结构被破坏, 场所精神逐渐丧失的困境, 因此, 对其重塑的展开研究具有深远意义。乡村聚落交往空间的单元模型建构仅仅迈出了研究工作的第一步, 提出了一种具体可操作的研究方法, 更表现了一种思考的角度。在后续研究工作中, 基本单元模型的基础上, 还需对各个单元模型进行整合, 从界面的缝合、元素的链接以及特性的延续等角度展开讨论。

参考文献

[1]韩怡.运用建筑现象学对城市生活空间的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

[2]方华.杭州西湖湖滨街区空间解析[D].杭州:浙江大学, 2005.

空间化 篇8

同时,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社会发展正从满足温饱过渡到舒适生活,人们需要更有品质的生活享受。高层住宅通过提高建筑容积率和降低建筑密度的方式,在充分发挥土地价值同时,获得较大的绿化居住环境,成为在现有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下提高居住品质的一种理想途径。

1 传统多层住区环境的“软肋”

在计划供应、福利分房的时代,人们只要求有得住,不可能要求住得好,何谈景观、视线、居住环境质量等问题。所以,多层住宅适应当时社会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成为中国城市住宅的基本词汇,构成千篇一律的城市住区形象模式。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居民有了一定的消费实力,对居住质量要求更高,同时工程技术、设备与材料也有了更大范围和更高标准的选择余地,此时,多层住区尤其在环境方面的“软肋”日益凸显,成为催生住宅高层化的重要原因。

1.1 绿地是片段和割裂的

由于开发密度的限制,多层住宅的绿地率勉强能达到25%的临界线。有限的绿地在实际使用中还被建筑物、车行道路等切割成条条块块。绿化空间被挤压成片断,零碎不堪。(如图1)

1.2 绿地均好性不平衡

多层住区由于受住宅间距限制,只能通过集中的公共绿地来满足住户对景观与户外活动功能的需求,这样就造成邻近公共绿地的住户可以早晚欣赏到这绿地美景,而其它远离绿地的业主,不能真正的享受的差异性。特别是在公共绿地设施使用上,有些远距离的住宅楼使用非常不便。(如图1)1.3私家车剧增的二次破坏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多层住区由于受用地的限制,无法解决大规模停车的问题,往往出现在休息日,整个住区变成停车场的现象。而为了解决停车难问题,又以牺牲绿化景观带为代价。

2 高层化住区的“利器”

高层住宅为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应运而生。它很好的解决了人们对高容积率住房和高品质环境的双重需求,通过有效的设计手段,弥补节地与高产,集约与共享等之间的诸多矛盾,成为当今高层住区设计中最值得探索的问题。

2.1 垂直发展,减少建筑占地面积,增加绿地空间

住宅的高度增大,建筑占地面积相对多层大大减少,一般高层住宅的绿地率都能达到35%以上。同时建筑楼间距加大,其宅前绿地面积大于多层住区,使得绿化空间大有可为,两三幢高层建筑就可以拥有一处组团绿地。

2.2 地下空间的开发,解决了停车的问题,也减少了机动车对整体居住区的影响

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走立体开发的道路,科学和适度开发地下空间资源,可把一部分对阳光、温度、环境要求不高的小区功能,放入地下。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又可使各种车辆的停放管理科学化、集中化,能避免多层住区内车辆摆放杂乱无章、管理混乱的局面,使小区整洁、安静、郁郁葱葱,充满安详、融和的生活气息。

2.3 建筑楼间距增大和底层架空,更利于采光通风

高层住区可获得较大的楼间距和实现底层架空,从而提供了更好的采光和通风,住区环境大大改善。同时,在景观塑造上也可以使用一些地形处理和大规格的植物品种,使得竖向设计上可以更加丰富,而不必像多层住区担心对建筑物的遮挡。

3 高层住区景观空间理想图示

人类的理想景观深藏于内心深处,它与现实的景观追求和偏好有着一定的距离,它总是在不同程度上指导着人们的选择、改造和创造自己的生活空间的景观结构。从漫天飞舞的房产楼书上,充斥着的“花园”、“步移景换,户户有景”的字眼折射出民众对理想的居住景观孜孜以求。高层建筑摆脱了以前多层住区的诸多限制,通过有效的设计手段逐渐接近理想的景观需求,以下是对景观空间营造的几点探索。

3.1“破”与“立”

多层住区布置多成兵营状,是刻板的形象,而高层住区的布置打破多层住区以公共绿地与宅间绿地结合的层级制的设计,空间布局更加自由、流动,形成相互融合的整体式的景观空间,在这个整合的景观空间中,绿地是开放的,边界是模糊的;多层住区由于用地所限,建筑和环境是挤压的状态,绿地被建筑挤压的苟延残喘,零碎不堪,而高层住区突破多层住宅以建筑为界面围合、以绿地围绕建筑的模式,这种方式反之,使得建筑坐落花园之中;同时强调组团绿地均好性与空间亲切感,建筑与环境拥抱的状态,友好,自然和谐(如图2)。

归根结底,这不是量变的问题,而是景观空间规划思路的转变——从建筑群中点缀景观走向景观中合理布局建筑。

3.2“行”与“停”

众所周知,多层住区以建筑与道路网构建层级分明的枝状空间结构,道路层级序列清晰,与建筑环环相扣,它的优点是空间次序分明,缺点是人车混行,相互干扰。高层建筑突破空间的层级制,建筑与道路的图底关系单纯,之间的咬合关系并不精准,建筑、道路、景观呈现隐形、含糊、复杂的空间结构。

其在“行”方面有很多更优的选择,更优的“行”进方案与停驻点结合的思想,将使我们塑造出更加自然和谐的环境。

3.2.1更加彻底的人车分流。

地下停车空间的开发,住区的机动车车行路线和地下空间直接接驳,一些高层住区实现了车至入口即下地下车库的要求,整个社区内全部的无车化,而满足消防需要的通道全部隐藏于绿化景观之中。

3.2.2步行系统与停驻点。

现代高层住区隐形消防车道形成内部的主要步行干线,建筑作为最关键的停驻点,步行主干线不需要考虑正常情况下的机动车行,可以委婉曲折,形成步移景异,而建筑在行进的线路上若隐若现,达到混沌自然的美学效果(如图3)。

3.3“游”与“憩”

高层住区空间间距开阔,绿地内形成丰富多彩的园路系统与游憩点,是高层住区特有的景象,可以与一般的公园绿地媲美。很多高端地产项目,如星河湾等,在景点设计上,精雕细刻,无所不用之极,以至被诟病“过度设计”。但是合理的通过规划二级、三级园路,组织景点,增加了大型组团绿地景观丰富度。相对于多层住区的空间限制,除了公共绿地,其他边角地是无景可造,高层区应将多重景点设计与复杂的园路系统控制在合适的限度范围内。这样既可以满足居民休憩的功能,又具有让人愉悦的景观体验(如图4)。

3.4“平”与“坡”

现代高层住区都伴随大面积的地下空间开发,地下空间解救了地上空间,但大面积的地下空间开发,带来绿化种植覆土的问题。通过对竖向空间的设计,形成坡度效果的特色。具体做法是;内部环路与园路紧贴地下结构顶板,以路为中心,向两侧有节奏的起坡,最终形成绿谷的景观效果(如图5)。这样既解决了绿化种植、排水引导的问题,又形成了丰富的竖向景观空间。

3.5“上”与“下”

现代高层住区往往都是立体开发:底层架空,地下开挖,有些是一层架空。这种上中下之间的落差,设置一系列景观节点或元素,并将其串联起来,构成多层次的立体观景效果。现在设计的手法很多样,可以是上下高低起伏变化的地形或山石堆叠,也可以使用自然变化的水景,或植被配置的变化设计。(如图6)所示,通过跌水,山石,绿化等元素,形成地下天井与地面组团绿地有机融合的景观。

4 结语

城市的发展和多种功能需求孕育了高层居住区,其景观空间突破了传统多层住区那种限制,与居民生活相渗透,容纳更丰富的功能,塑造了更具特色的景观体验。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以上几点对景观空间营造探索只是我们对理想居住景观追求的一个脚印。随着社会的前进,将会涌现更多新的理念、方法、实践,推动人类在理想居住景观方向上的前进步伐。

摘要:高层化是当前城市住区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通过多层住区与高层住区的多方比较,探析高层化住区空间环境的特点。本文重点从空间布局、道路组织、游线与景点的贯穿、竖向空间的变化以及立体空间的塑造等方面阐述了高层住区景观空间营造的设计可能性。通过理性经验总结,给予实践工作以借鉴和依据。

关键词:高层住区,景观空间,造景

参考文献

[1]赵衡宇.高层低密度住区环境设计研究[J].浙江大学.2007(10)

[2]杨芳绒,何知秋.地下车库对住区景观建设的影响及防控对策一以郑州市紫荆尚都小区为例[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1(12)

[3]翁奕城.上海高层住区环境的优化[J].城市管理,2005(5)

基于模数化的旧住宅入口空间改造 篇9

1. 旧住宅背景

在20世纪70~80年代大规模住宅建设时期, 全国城镇住宅建设面积约13亿m2。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大院”制的居住形态和社会组织形式, 是一种以行政关系为纽带所构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三者合一的组织机构, 其各自独立、相互隔离的特性阻碍了以城市为单元的现代意义的住区形成。而且这些住宅普遍出现了功能陈旧环境质量差等问题。由于这些住宅基本都在使用年限期内, 为提升居住品质, 改造是首选方式。

2. 调研

(1) 实地调查, 初步口头调查

人民村和马鞍山两个旧住宅区位于重庆市人民广场周边, 是较有代表性的旧住宅区。人民村的情况比较单一, 主要建筑类型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整体修建的板式住宅;而马鞍山片区情况较为复杂, 有50~60年代, 甚至解放前修建的平房和2~3层低层住宅, 也有80~90年代修建的集合性住宅。

(2) 问卷设计

根据实地调研与口头调查的初步结果, 设计调查问卷。与导师探讨后, 将无价值的问题剔除。

(3) 调查对象与方式

调查对象主要针对两个片区综合情况与居民改造意愿, 方式主要采取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两个片区共发放100份调查问卷, 有效问卷100份。

(4) 结果统计 (见图1)

3. 问题总结

(1) 公共空间日益不足

旧住宅区大多采取行列式布局, 日照间距基本满足要求, 宅前宅后作为公共空间。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和住宅本身功能不完善, 诸多底层住户向外私自搭建以扩充居住面积。在占用公共空间及绿地的同时, 带来卫生死角, 影响社区环境美观。表中73%的人对公共空间持不满意甚至非常不满意的态度可以直观的反映出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2) 安全性不足

在实际调研过程中, 有不少居民反映社区内的偷盗问题, 损失比较严重的是公共财产部分, 如电线电缆等。由于住宅多是分时段建成, 缺乏统一规划管理, 造成整个旧住宅区对外出入口较多, 无法形成封闭管理。而各个住宅单元的入口, 更是缺乏有效地管理, 可以随意进出。部分入口处在偏僻角落, 周边显得过于脏乱缺乏生气, 容易蕴藏犯罪。

(3) 住区缺乏特色和认同感

我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批量建设的住宅建筑过于雷同和单调, 尤其是在同一个小区内, 住宅单元入口的形式千篇一律。调查中, 居民普遍认为自己居住的小区毫无特色。

4. 改造策略

激发社区活力的核心在于创造人的交往活动和公共空间, 社区活力的直接表象即是住区中人的活动。而现有旧住宅区其复杂的人员组成以及原本品质就不高的公共空间日益紧缩等问题, 势必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增加障碍。为此我们在从事改造设计的时候, 应该更多的关注社区活力的问题, 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提供场所和空间, 创造机会。

调研发现, 居民对发生日常交往活动地点的第一反映是在自家门口。住宅底层的单元入口承担了主要的入户职能, 居民最常碰面的地方便在这里。因而, 入口空间为居民发生交往与活动提供了潜在的场所和可能。现代高层住宅往往首层架空, 不布置居住功能, 而将入口空间扩大化。一方面是由于电梯厅的纳入迫使交通空间扩大, 另一方面是有意创造一个便捷的交往场所。纵观旧住宅, 其外部入口仅仅具备“进入”的单一职能, 而其提供交往活动的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面对旧住宅区不断褪去的社区活力, 改造入口空间变得更具实际意义。

(1) 通过增减构筑物增加住宅入口的可识别性

针对不同的旧住宅入口和所需要的功能, 设计不同的入口改造方案 (见图2) 。

(2) 增加和扩充交往空间, 整合多种功能于入口空间

在改造扩充后的入口空间加入旧住宅小区内与居民日常生活相关联的功能, 一方面避免这些功能以零散建筑的形式出现在住宅小区中而占用空地, 另一方面使入口改造更具实际意义 (见图3) 。

(3) 入口扩充与已有底层商铺相结合改造旧住宅入口

将入口与底层商铺相结合, 更是对入口公共空间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不仅提供了购物活动的机遇, 也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可以增加邻里关系, 给社区注入更多的活力。

(4) 模数化的功能模块

将入口扩展的功能空间模数化设计, 适宜于多种空间和多种功能需求。并降低生产维修成本, 利于运输安装。

二、旧住宅外部入口模数化改造探讨

1. 入口类型特征分析

通过对重庆旧住宅区实地考察发现, 单元入口有多种形式。有些入口采取的是中间层进入, 上下各有几层的方式。此类住宅入口与室外场地通过天桥连接, 之间有堡坎间隔, 为的是保证入口以下几层住户的采光通风。另外还有入口在堡坎下面的形式, 两者之间往往会有所谓的“场坝”。这些入口前的区域, 恰恰可以成为改造利用的“潜在”空间 (见图4) 。

2. 模数化功能单元设计

针对前期调查出的缺失, 进行功能整理列举。在保证使用的最小人体尺寸要求下, 将各个功能模数化 (模数600 mm) , 成为可拼接的独立功能单元。便于后面的构件设计 (见图5) 。

3. 模数化构造探讨

根据模数化的功能单元, 创造出可以根据实际住户需求进行调整的入口构件 (见图6) 。大大降低了生产维修成本, 并且利于运输安装 (见表1) 。

4. 适应性拼接

根据住宅入口类型特征, 运用之前整理出来的模数化功能单元, 有针对性的拼出应用案例 (见图7~10) 。

三、结语

弥补日益衰弱的旧住区活力, 加入更多的交往可能。其中, 入口改造会是有效的措施之一。希望为旧住宅再生改造设计提供多元化的考虑角度, 应首先纳入改造范围。并希望以此为引, 激发建筑师去探索更多不同的改造措施, 为共同创造更宜居的住区而努力。

在旧住宅入口改造后, 我们希望看到的是, 老年人不用再拥挤在狭窄的门道口前下棋, 入口门前也不再那么拮据;住户也因新装的防盗门得到了一份保障。新的入口带来的将是新的活力、新的生活。

摘要:市区内的老旧住宅往往显得脏乱破败、活力缺失。而住宅的入口, 是一个人流较大、使用最频繁的位置, 对一栋旧住宅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 我们提出改造旧住宅外部入口以达到方便居民、激发活力的目的。并通过总结旧住宅常见入口类型, 选择适宜的功能模块进行模数化设计。降低生产维护成本, 利于运输安装。

空间化 篇10

一、麦当劳化在空间上的表现与现代性

首先对“麦当劳化”一词进行简要的介绍。瑞泽尔之所以用“麦当劳化”一词, 主要是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及表现麦当劳在当今世界的巨大影响力。通过这个词语, 瑞泽尔表达了正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的、韦伯笔下的合理化过程。这种合理化主要是指目的合理化, 其是以工具理性为途径实现的。工具理性主要而指选择有效的手段去达到既定目标, 目标是可以精确计算和预测的[2]。如果用几个词语来形容麦当劳化, 那应该是高效率、统一化、自助化和可预测。无论是麦当劳餐厅的用餐流程, 还是对银行自动存取款机的使用, 抑或是超市的遍布, 它们都是这种麦当劳化的具体表现。

麦当劳化并不仅仅只是一种理念、一种方式, 它必须通过具体的内容表现出来。就拿在麦当劳的就餐流程来说, 麦当劳化除了体现在其食物的制作供应流程上, 还体现在其空间布局上。在麦当劳之内的就餐是这样的, 快速地点餐, 取餐结账, 自己端着托盘找到座位坐下, 吃完东西再用托盘把垃圾倒入店内的垃圾箱里 (在中国, 自己倒掉托盘里的垃圾不能算得上是一种普遍性行为, 但是在快餐店中, 这样的行为至少是被鼓励的) , 一环扣一环。麦当劳提供的服务是十分自助化和去人性化的, 消费者仅在点餐时与柜台的服务员稍有接触。全中国各地的麦当劳都给人以类似的印象, 虽然在某些旅游景点, 麦当劳会根据周边建筑特色调整分店的外观。比如,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麦当劳和杭州河坊街的麦当劳, 其外部装饰都具有与周围建筑类似的风格, 但是其内部设施与其他地区的麦当劳仍是一致的, 点餐的柜台、座位的设置都不会有令人意外的部分。当然, 其供应的食物也是各地统一的。在中国, 每个麦当劳都给人统一的印象:干净、整洁。

不仅仅在麦当劳这样的快餐店, 现在中国很多的场所、设施都变得越来越麦当劳化。沃尔玛、家乐福等的大型连锁超市开遍了全国各地, 整齐的货架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工作人员, 就算有, 也只是一些整理货品的人员, 他们与你的购物活动没多大关系。显然, 这种购物空间与过去的小卖部是十分不同的。在过去的商店中, 消费者与商品之间隔着售货员, 消费者并不能直接摆弄并挑选商品, 而是需要服务员帮忙拿。超市在最初进入中国的时候被看作是十分“先进”的东西, 就如麦当劳一样, 因为超市构筑了一个与过去商店完全不同的购物空间, 除了结账以外, 购物的其他流程都可以完全自助进行。如今的人们对超市已经习以为常了, 除了沃尔玛这样的大型超市外, 在中国的小镇甚至农村也开出了很多小型甚至迷你型超市。现在十分流行的便利店也都是以超市的形式开设, 已很少见到用玻璃柜台将消费者和商品隔开的商店了。

对现代性的感知就蕴含在这样的空间变化里。张莉在文章中探讨了空间与时间的关系。学术界对时间维度进行的研究不仅历史悠久, 而且还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但与空间有关的研究是近20年间才兴起的。实际上, 时间是虚无的, 就像没有皱纹就难以感受容颜的衰老一样, 我们的购物空间、饮食空间都在发生着改变。一个有着木头边玻璃柜台和售货员的小杂货店与大型的沃尔玛超市相比, 后者显然是“现代的”、“先进的”。有人说偏远地区的一个农村是“落后的”, 很可能是因为他看到了这样一个小卖部。在没有去过上海虹桥火车站前, 我曾向一个同学询问交通路线, 在跟我说完路线后, 她补充了一句:“那里很现代化、很先进, 就是有很多自动售票机, 你去看了就知道了”。的确, 虹桥火车站里有很多自动扶梯, 自助购票、取票的机器, 还有自助的饮水机, 整个火车站充满了金属感。张莉所描绘的那种政府所认为的“现代感”需要通过拆迁和旧城改造来实现, 实际上这样的理念在很多方面已经根植在普通民众的心中了。

二、换一个角度看社会空间的麦当劳化

许多学者 (包括瑞泽尔本人) 在提到“麦当劳化”或者“全球化”之类的概念时都是持批判态度的。阎云翔的文章《Of Hamburger and Social Space:Consuming McDonald’s in Beijing》中所描述的麦当劳的就餐空间当然也是自助化和去人性化的, 但是显然他所要探讨的不是这种“合理性”对与错, 他要说的一方面是空间如何塑造消费者的行为和社会关系, 另一方面是消费者如何把快餐店转化为他们自己的空间。诚然, 麦当劳的经营者在设计其店面的时候是以经济效益和管理便捷为主导的, 就连座位都设计成比较硬的, 以促使消费者吃完能赶快走人。

在阎云翔笔下, 麦当劳所提供的社会空间干净、卫生, 装修也比较精良, 定位却是快餐, 打破了中国餐饮界高档大酒店和简陋小饭馆之间森严的等级制。更重要的是麦当劳为中国人带来了这样一个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 那些原本只能在中餐馆里当做家里男人陪衬和附属的女性和青少年, 可以比较自由地就餐和聚会。麦当劳里的站立式点餐服务也给人以平等的感觉——不只是消费者和销售者之间的平等, 同时也是麦当劳对所有消费者都一视同仁的表现。所以, 麦当劳这样的空间不止为中国的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想象美国的环境, 也满足了他们对空间的许多“挪用” (Appropriation) 。如果不是这样自助化、标准化的服务模式, 也即麦当劳化, 中国的消费者是否还能如此利用麦当劳的空间?

现在很多中餐连锁店 (非快餐) 都有麦当劳化的表现。在杭州的“外婆家”连锁中餐馆, 消费者需要经历的也是一连串自助的过程, 客满时通过自助取号机取号等位, 叫号也是大屏幕显示和广播播出的;点餐的时候, 消费者拿到手的是一本详细的彩色菜单和一张简易的菜单, 这时服务员也走开了, 消费者要做的是自己勾选好想点的东西然后再交给服务员。在这个餐馆, 基本的茶水服务也是自助的, 消费者自己到茶水处去拿杯子倒水。当然这些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节约人力成本, 把消费者与服务员之间的接触降到最少, 毕竟现在餐饮业招工比较难。在就餐内容上, 这一连锁餐馆的所有分店也都提供一样的菜单, 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消费者在不同分店吃到的菜味道相同。

这种连锁中餐店虽然卖的是中餐, 但实际上其经营和管理的理念更像麦当劳。但这类餐厅在很多大都市获得了成功, 在用餐高峰期, 拿号等位可能需要等上两小时。如此好的经营状况不止是因为这类中餐馆的高性价比 (价格适中, 卫生状况较好) , 也与其提供的就餐环境密切相关。拿自助茶水来说, 虽然这种设计实际上是对服务的削减, 但是很多人喜欢这种方式, 因为餐馆的酒类和软饮料是收费的, 而茶水却是免费提供的。在其他餐馆需要茶水的人就必须向服务员“要”一杯茶, 喝完再添也需要麻烦服务员, 有时候服务员忘记了, 还需要消费者提醒。这样的过程不但麻烦, 还给消费者一种与服务员不平等的感觉。此外, 像“外婆家”这样的中餐馆提供了多种规格的座位, 从2人的小桌到10人以上的大圆桌都有, 也有类似酒吧吧台的那种座位, 这种类似麦当劳的座位安排也满足了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自助化的服务趋向并不总被认为是社会在走向堕落。香港中文大学的谭少薇副教授写过一篇题为《港式饮茶与香港人的身份认同》的文章, 文中的港式饮茶是一种融汇东西古今的餐饮形式, 其点单方式已从过去的服务员叫卖变为现在消费者用点心卡自助点单, 自助拿点心。作者认为“港式饮茶在香港表现出自助、自动和自由选拔的意识, 成为官方文化和普及文化一致接受的香港人身份认同的象征”[4]。麦当劳化的中餐厅多出现在大都市, 这种自助模式对自主意识的培养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坏事, 而且在餐饮环境中, 人们与服务员的接触是少了, 但是很多人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恋爱、聚餐、聚会, 所以这样麦当劳化的空间去除的只是陌生人之间的交流而非熟人之间的。

三、麦当劳化带来的失落

对于许多人来说, 麦当劳、大超市、火车网上售票是方便快捷的代名词, 但是也有人视其为噩梦。老一辈人时常恐惧大型的超市, 他们对这种自助化的购物方式感到十分不适应。超市太大了, 可能使人有种迷路的感觉;商品太多了, 想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有点困难;商品上印刷的生产日期和成分标字太小看不清, 想找个人问问或者帮忙看看也不容易。在超市买菜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 超市的购物环境更好, 自己挑挑拣拣然后去称一下就可以了, 但也会有人嫌超市买菜不能还价, 因为价格是机器计算的。

对2012年买春运火车票的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来说, 电话或者网上购买火车票实在是件困难的事。过去采用提早排队、轮流排队等方式他们或许还能买上票, 今年却因为火车站和代售点售票比电话和网上出票晚几天而买不到票。在网上曾经流传有这样一个段子, 大意是说:各位坐火车回家的学生朋友们, 晚上看到躺在车厢地上的农民工, 请你们多一份宽容与理解, 因为网上抢票他们是比不过你们的。在火车站里能看到很多电子售票、取票的机器, 会使用的人很快就能买到或者取到票, 而那些不会使用的人却对这个方式备感迷惘, 他们宁可去人工售票窗口排更长时间的队。

Lyn Jeffery在《Placing practices:transnational network marketing in mainland China》中写道, 促使人们加入传销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 人们对政府未能将他们纳入这一进程的挫折感与愤怒[5]。这种挫折感与愤怒也正发生在逐渐麦当劳化的社会空间中。这种挫折感也是张莉在文章中总结的Appadurai、Mitchell、Miller、Soja等人所说的人们空间意识中深刻的断裂感 (a deep rupture) [6]。

四、结语

现阶段的中国在很多方面已经逐步走向韦伯所说的“合理化”。中国一直有“人情社会”的传统, 人情方便了自己却同时会造成不公平, 出于对“人情”不确定性的考虑, 中国人反而更向往合理化。在这种合理化当中, 我们所看到的也并非都是负面的影响, 人们并没有成为工具理性的奴隶, 而是在积极地利用这种合理化带来的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 这种合理化将许多人排除在了现代化的潮流之外, 使他们成为了这个社会失落的一群人。

参考文献

[1][美]乔治·瑞泽尔.麦当劳梦魇——社会的麦当劳化.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6.3页

[2]翟玉晓, 刘书雁.理性中的非理性——瑞泽尔《麦当劳梦魇——社会的麦当劳化》评述, 经济研究导刊, 2011 (08)

[3]Yunxiang Yan.Of Hamburger and Social Space:Consuming McDonald's in Beijing In Deborah Davis (ed.) The Consumer Revolution in Urban China, 201-225页.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4]谭少薇.港式饮茶与香港人的身份认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04)

[5]Lyn Jeffery.2001.Placing practices:transnational network marketing in mainland China In Chen, Nancy N., et al eds.China urban:ethnographies of contemporary culture.Durha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

现代图书馆空间环境优越化新架构 篇11

【关键词】现代图书馆 园林艺术 模数式 空间环境

引言

近年来,我国现代新型图书馆越来越多地把目标确定在日益高大的现代高层建筑风格上,对图书馆内部空间布局的科学性、前瞻性、功能性、人性化等缺乏足够改进;外部环境架构忽略了对我国古典传统园林艺术的借鉴运用、继承发展,对中国人的文化特性、心理感受、情感需要缺乏足够重视。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思想精髓,也是中国人的精神依靠。

传统园林艺术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独树一帜。以技术奇特,数目众多,规模宏大,风景优美而举世闻名。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香山公园就是清代建造的皇家宫苑。苏州园林的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四大名园,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哲学思想的物质载体,园林艺术映射出的美学精神、伦理规范,以及对人性的深切关怀,对自然的合理利用、尊重与爱戴都蕴藏在高超的艺术风韵之中,铸就了深邃的哲学境界和美学境界。《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李约瑟说:“再也没有其他地方表现得像中国人那样热心于体现他们伟大设想‘人不能离开自然’的原则……”

园林艺术不仅体现在皇家宫苑、庙宇、田园风格中,还体现在古代书院建筑群落中。我国古代书院达两千多所,著名的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无锡的东林书院等都建于山林僻静之处,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对园林艺术和对自然的热爱。

我国的书院源于唐朝,兴盛于宋朝,衰亡于清末,前后共千余年历史,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不仅作为藏书、教学、研究、读书、治学、讲学、学派活动的高等教育机构,也作为针砭时事、评议政治的社会舆论的中心,对我国教育与文化发展、人才培养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在图书馆历史和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园林艺术与图书馆的源远流长。

现代图书馆模数式空间环境的特性

我国传统图书馆内部空间环境普遍存在条块分明,空间被隔断的现象,这一现象导致空间利用率低,浪费率高,不利于管理等弊端。近年来,随着馆藏文献日益丰富,藏书数目越来越巨大;随着公共文化建设的需要,越来越多的读者走向图书馆,使得空间更加拥挤,阅读面积减少,室内空气质量指数低等现象。模数式图书馆内部空间环境的设计不仅弥补了传统图书馆空间环境的缺陷,还改变了传统图书馆各库室功能格局固定的模式,采用大开间,无间隔的设计主题,表现为通透,扩展的大平面的设计理念。[1]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欧美各国出现了模数式图书馆,这是现代建筑思想应用于图书馆的具体表现。模数式图书馆空间环境遵循的第一原则是空间功能性原则,强调空间的灵活性,不仅满足图书馆功能的需求,同时充分考虑其未来发展的需求,能够灵活地适应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发展对图书馆的需求,便于随时调整功能区域。第二个原则是前瞻性原则,充分考虑藏书增长对未来空间的需求。第三个原则是高效原则,节省投资,减少空间浪费,提高单位面积的使用率。第四个原则是人性化原则,为读者提供开阔的空间环境。第五个原则是专业化原则,模数式空间环境对于实现图书馆管理人员专业化大有裨益。第六个原则是灵活性原则,模数式空间环境便于图书馆内部环境的改变,调整,创造宽敞典雅的阅读环境。创造优美空间环境是时代进步的表现,是管理人性化的体现,是读者的迫切需求。

现代图书馆外部环境园林化与模数式内部空间环境结合的现代图书馆空间环境构架

1.园林艺术是建筑与自然相协调,自然与人文相协调的艺术环境。现代图书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展示、继承、弘扬,发展园林艺术特色,将为图书馆环境发展带来新的面貌。钱学森先生有一篇文章,题目是“园林艺术是我国创造的独特艺术部门”。他认为,园林艺术是我国独创的艺术部门,是风景、园艺、园艺学的综合和更高层次的艺术。他还认为,应该用园林艺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表现中国的高度文明。“我们对传统的园林艺术要研究,要发掘,但是还要前进。如何进一步发展呢?举个例子:北京天安门广场现在气势恢宏,怎样把它园林化呢?这是一个新课题。” [2]“怎样才能使人体会到中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呢?我认为要重视并搞好环境美,要充分利用祖先留下来的园林艺术珍宝。” [2]同样,作为集中展示民族先进文化的组织,图书馆不仅要建设适用于藏阅一体化的现代化建筑,还应充分借鉴和利用园林艺术特色,把图书馆外部环境园林艺术化、人文化,充分表现园林艺术的高度文明,竭力体现图书馆的传统文化底蕴。

2.图书馆空间环境是读者的精神庇护所。图书馆空间环境,包括建筑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必须考虑图书馆发展的现代性、世界性,还必须考虑中国人的民族特性、人文特性、建筑文化的审美特性,尤其是园林建筑的美学思想、人文思想,为读者提供理想的精神享受空间。美国建筑师伊利尔·沙利认为,“空间——最终还是人类给自身创造并在其中生活的那种艺术环境。”模数式空间环境是图书馆现代化的集中展示,是现代图书馆各项功能的集中展示,也是未来的发展和读者的需要。图书馆外部环境园林艺术特色是适合中国读者心理需求的最佳的外部环境。图书馆外部环境园林化与模数式内部环境相结合的架构,必将完美体现图书馆空间环境艺术化、人文化等特性。

3.空间环境是读者获取创造性灵感的来源。现代化图书馆建筑占地面积小、外形高大、内部宽敞、节省空间、便于藏阅,实现功能化特色,但楼体单一、封闭、与大自然相脱节。园林式外部环境中的树林、草地、亭台楼榭、回廊小径、石凳石桌等建筑设计,不仅便于独处、小憩、散步、观景、呼吸新鲜空气、思考、讨论、朗读,还能使读者从自然中获取灵感,获取创造性灵感来源。鲁班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出色的发明家。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他很注重对自然的观察、研究,接受自然的启发,注重实践,善于动脑,在建筑、机械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一次爬山时,他的手指被小草划破,他摘下小草查看,发现草叶两边全是排列均匀的小刺,于是模仿草叶制造出伐木的锯。不仅如此,他还建造“宫室台榭”、“云梯”,以及曲尺、墨斗、刨子、凿子等木做工具,发明了磨、碾、锁等。这些工具的发明,使人们从原始、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劳动效率成倍提高。著名的万有引律定律就是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一自然现象中得到的启发。可见,激发读者的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适应激发创造性思维的自然环境。不仅科学发明需要借助自然获得启发,文学创作也需要从自然中获取灵感。经典的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的散文诗词,大都展现了作者从自然中获得的灵感。比如人尽皆知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

4.优美、合理、舒适的空间环境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图书馆人文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图书馆文化品质的具体象征。传统园林化艺术特色与现代建筑模数式空间环境相结合的新架构,是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传统文化特性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实用性与科学性相结合,是人性与自然性的结合。

外部空间园林化与内部模数式空间相结合的现代图书馆环境新架构,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空间环境优越为标志的图书馆将为图书馆发展,为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将为图书馆文化积淀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鲍家声,葛昕.“模块式”图书馆设计初探[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0,(5):59-62.

[2]钱学森.园林艺术是我国创造的独特艺术部门[J].中国园林,2010,26,(2):11-13.

空间化 篇12

关键词:传统村落,空间肌理,参数化,解析与重构

1. 概述

近年来, 在大规模新农村建设运动的影响下, 我国传统乡村聚落 (以下简称“传统村落” (1) ) 空间肌理以令人扼腕的速度不断地消亡:大量具有浓郁乡村生活气息和步行趣味性的传统街巷被拆除, 自发生长多样性的地块分布格局和街道网格被单一格网状路网与排列规整的公寓所取代, 传统村落的乡土记忆消失殆尽[1]。虽然目前规划界已认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 并已开始探索传统村落空间肌理保护和延续的新方法[2,3,4,5], 但是现有的探索仍然停留在规划师主观经验主导的定性分析与设计层面, 缺乏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定量化的新规划设计方法用以“认知”和“延续”这种传统空间肌理。

2. 参数化解析与重构

2.1 技术路径

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从纯粹的形态学角度出发, 将参数化技术引入空间肌理分析, 尝试以定量化的方式去提取、概括村落空间肌理的内在特征, 然后将提取的参数值代入参数化设计平台, 让计算机依据现有特征参数快速、动态地重构出近似于原始肌理的村落空间方案。该研究力求以定量化的方式揭示村落物质空间结构背后隐藏的内在规律, 旨在探究参数化技术在延续村落空间肌理方面的规划应用可行性。

参数化解析与重构的技术路线如图1 所示:

(1) 解析, 分别针对道路、地块和建筑三要素, 选定能够反映各自空间肌理特征的参数集, 并从原始村落空间中提取出各个参数的数值; (2) 重构, 针对道路和地块, 直接将前述提取的各参数值代入City Engine (以下简称“CE”, 是本研究所依托的参数化设计平台) 内建的相关生成模块, 而针对建筑则还需先创建基于CGA (Computer Genterated Architecture) 的生成规则 (一种计算机脚本) , 而后将其参数值代入规则, 并由这些模块和规则自动生成新的空间肌理 (规划方案) ; (3) 将新方案与原村落肌理进行比较, 若相似则证明空间肌理解析成功, 整套参数及规则可直接应用于规划设计, 反之则调整参数集、参数值和生成规则, 重复上述步骤。

2.2 村落空间肌理的参数化解析与重构

参数化解析与重构是指将空间要素的各个特征转化为参数化语言, 包括具体的参数、参数值、程序规则等。如将一条道路的弯曲形态转换成弧段长度、转弯角度2 个参数, 当平均弧段长度越短、转弯角度越大, 则说明该道路越弯曲, 反之则说明道路越直, 因此这些参数的不同数值蕴含了空间要素的特征差异。

(1) 道路解析与重构

城乡路网具有多种不同的形态, 如方格网式、有机式、图形式、巴洛克式等。然而, 参照遗传基因学的说法 (2) , 不同形态的路网事实上具有相同的基因, 这里所说的基因是指实质控制路网的基本参数, 它们对于所有路网相同或相似。但基因序列的不同造成了路网表象上的差异, 这里的基因序列从参数化角度来看即为基本参数的不同数值。

基于上述研究思路, 我们参照CE平台的路网生成规则, 提取了方格网形、放射形和有机型3 种路网的基本参数, 如表1 所示。

由表1 可以看出, 参数化解析的分析角度与传统分析方法相似, 均是从道路长度、宽度、偏角和交叉口这几个方面来描述路网的特征, 但不同的是该方法将这几个方面进一步细化成若干个子参数, 每个子参数不仅能够独立表示路网的某一特征, 而且所有子参数统一起来构成了完整路网生成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 参数化道路重构是依赖于这些参数, 根据这些参数的具体数值并运行其内置的生成规则, 才得到相应的路网方案。图2 展示了不同参数值重构得到的三种不同路网形态。

(2) 地块解析与重构

本文所研究的地块是与单体建筑尺度所对应的小尺度地块, 而非街区层面的大尺度地块。之所以这样定义是因为该地块是为后续生成单体建筑服务的。此外, 本文的地块分割并非依据权属, 这是因为中国农村土地受世代分家不断分割和“寸土必争”的强烈私有观念影响, 用地多不规则, 难以用参数化技术来模拟。因此本文中的现状村落地块是根据建筑、地块之间的关系, 并遵循矩形最优原则进行分割的。

根据CE平台中提供的地块分割方式, 将地块分割分成递归分割、内退分割和骨架分割三类 (如图3 所示) 。其中递归分割是不断执行二分法得到近似方格网状的地块划分, 该类分割方法应用最为广泛;内退分割是沿道路后退一定距离, 并对后退形成的环状用地进行垂直道路的细分, 此方法一般应用于建筑沿街布局的区域;骨架分割是先以骨架线将地块分成两部分, 然后分别对各个部分沿骨架线垂直方向分割, 此方法一般应用于“户户临路”的别墅区。

根据三种分割方式下地块特征的共性与差异, 将地块基本参数确定为13 个, 如表2 所示。其中lot Area Min和lot Width Min两个参数主要用于控制地块的平均面积, irregularity控制地块分割的不均匀程度, 使地块显得更加自然、贴近真实, 而alignment用于控制分割后地块与起伏地面之间的对齐方式。

(3) 建筑解析与重构

CE系统中并没有专门生成三维建筑形态的模块, 所有建筑需要由用户自定义CGA生成规则来驱动生成。因此在解析建筑时需根据村落中建筑的实际情况提炼参数, 并编写生成规则。

由于本研究是基于宏观视角, 需解析的是建筑群体的整体肌理特征, 而非拘泥于繁复的建筑细节。因此, 我们将建筑单体的特征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面宽、进深、高度、平面形状、屋顶形式。表3 显示了这些特征参数的名称和含义。

针对研究对象 (即某传统村落) 的现状情况, 统计出上述每个参数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或百分比。例如, 屋顶类型、平面形状按照不同类型所占的百分比来统计, 比如某村统计出双坡屋顶的建筑占总建筑数的80%, L形建筑占总建筑的30%等等。之后, 在City Engine平台中利用CGA语言进行编程, 构建建筑生成规则, 并将上述统计得出的这些数值作为变量传入规则, 用以控制每栋建筑的生成。由于导入规则的变量往往是一个在最小、最大值限定范围内的一个浮动值, 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当多个不同参数的数值浮动变化时, 可以生成形态各异、错综复杂的村落建筑群, 从而重构出乡村复杂而有韵味的建筑空间肌理 (如图4 所示) 。

3. 总结

本文将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解成道路、地块、建筑三大构成要素, 并分别探讨了各个要素的参数化解析与重构方法。本文并未企图涉及村落空间设计的方方面面 (如功能、文化、经济、风俗等等) , 而是通过关注空间要素现状形态的定量化特征以及如何反演这些特征, 以期能为传统村落空间肌理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全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邓浩, 宋峰, 蔡海英.城市肌理与可步行性--城市步行空间基本特征的形态学解读[J].建筑学报, 2013 (6) :8-13.

[2].马航.中国传统村落的延续与演变--传统聚落规划的再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 2006 (1) :102-107.

[3].张杰, 邓翔宇, 袁路平.探索新的城市建筑类型, 织补城市肌理--以济南古城为例[J].城市规划, 2004 (12) :47-52.

[4].朱霞, 谢小玲.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庄肌理保护与更新研究[J].华中建筑, 2007, 25 (7) :142-144.

上一篇:语言生活状况下一篇:历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