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指导(共7篇)
结束指导 篇1
2010年1月5日, “无锡产监杯”全国房地产登记疑难案例与剖析有奖征集第二阶段评审会评出了该阶段的各个奖项 (详见《中国房地产》本期封二) 。至此, “无锡产监杯”全国房地产登记疑难案例与剖析有关征集第二阶段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回顾这阶段活动, 我们深有感触, 收获颇丰。
一、第二阶段活动基本情况
根据计划安排, 2009年8月, 《中国房地产》、中国房地产产权网和无锡市房地产市场网站刊登了第二阶段案例剖析实施方案。相对第一阶段的案例征集, 案例剖析需要综合运用法律理论知识、结合丰富的房屋登记实践经验对案例进行全面和深入分析, 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活动要求显然更高了。为达到预期效果、扩大参与面, 主办单位通过会议、通知、交流、电话等多种方式, 邀请全国登记机构积极参加。至11月30日, 共收到来自17个省、38个市县的案例剖析213个, 比第一阶段增加54%。其中, 关于房地分离背景下抵押物转让、预售与登记的案例剖析有25个;关于小区配套公建登记的案例剖析有17个;关于遗产继承转移登记被认定违法的案例剖析有27个;关于法院判决房屋买卖协议无效, 登记机关如何协助执行法院判决的案例剖析有28个;关于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的案例剖析有23个;关于无房产原始登记资料如何进行司法协助执行的案例剖析有12个;关于未申请法院执行现超过时效如何办理房屋转移登记的案例剖析有12个;关于房屋抵押登记的案例剖析有20个;关于异议登记的案例剖析有20个;关于离异家庭未成年人房屋登记中监护问题的案例剖析有29个。关于离异家庭未成年人房屋登记中监护问题的案例剖析是参与人数最多的一个, 剖析观点较为一致;关于遗产继承转移登记被认定违法的案例剖析和关于法院判决房屋买卖协议无效登记机关如何协助执行法院判决的案例剖析参与人数次之。可见这三种案例是最常见也是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 分别涉及继承析产、未成年人和第三人保护等法律问题。
长达四个月的案例剖析期限, 给参与者有充分的时间来思考分析案例的相关基础法律关系, 查阅搜索相关资料, 结合房屋登记实务予以剖析, 使案例剖析具有了一定的理论深度。一些直辖市、省会城市、大城市带头参加了本次活动, 县级登记机构也不甘落后, 纷纷投稿参加活动, 收集的大量案例中有不少对指导房屋登记实务具有很强的参考性。
二、典型登记疑难案例和剖析的基本特点
剖析的案例具有以下特点:
1. 以登记为主线, 凸现典型案例
案例紧密围绕登记实务, 从不同方面和视角凸现登记机构目前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既有房地分离登记、登记机构权责划分等体制问题, 又有继承权、夫妻财产归属、司法协助等登记实务问题。问题的存在给登记机构和当事人带来一定的隐患和困境。如房地登记机构分离所产生的一系列抵押物转让、预售与登记问题, 在全国绝大部分城市普遍存在, 这不仅影响了抵押权人、购房人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 也给司法审理带来困惑。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机构的分设, 以及一个城市多个登记机构的存在, 造成房屋登记信息无法关联, 以致登记风险和产权纠纷不断产生, 加重了登记机构的法律风险。法院判决买卖合同无效, 登记机构是否可依据生效法律文书办理撤销登记各地做法也很不一致。无房屋原始登记资料, 登记机构凭法院的生效判决和协助执行通知书办理转移登记, 有无瑕疵等。案例反映的种种问题, 都是登记实务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 急需解决。
2. 民行法律关系交织, 涉及知识面广丰富
本阶段选出的10个案例包含了丰富的法律知识点, 案例彰显的法律关系复杂, 相互交织, 有申请人与登记机构、其他行政部门、司法部门等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 也有申请人与公证部门之间的委托服务关系, 更多的是当事人之间的合同、抵押、继承、代理等民事法律关系。如商品房涉及到规划的审批建设、建设的竣工验收、权利登记记载等多个行政法律关系, 也涉及开发公司与购房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房屋处分登记案例, 将法定代理、买卖合同、抵押等民事法律关系和处分登记、撤销登记、司法审判等行政法律关系融入一起, 使案情变得更为复杂曲折, 提升了案例的难度和深度。这方面的分析研究体现了活动参与者在《民法》、《物权法》、《担保法》、《行政诉讼法》、《房地产管理法》、《房屋登记办法》等法律知识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应用能力。
3. 法无定论存有争议, 鲜活案例源于实务
从案例所指向的时间段来看, 一部分是登记实务中长期存在得不到解决的疑难杂症, 如历史原因造成的登记环节缺失问题、夫妻共有财产确定问题、由于不具备登记要件导致民事判决难以执行问题、由于申请人虚假申请导致登记行为被判决撤销或认定违法问题等;另一部分是由于新的法律法规及规章的制定实施、新的登记类型开始运作而引发的新问题, 如异议登记的注销如何进行、登记机构是否存在有调查异议登记申请人立案情况的义务等。这些案例大部分来源于基层登记人员和法务工作者, 是登记实务中的鲜活实例, 案例所反映问题的根源是目前法律法规尚未明确界定, 登记机构操作无有效的法律依据, 仅能依靠对法理的内涵理解和分析作出行为。而不同登记机构由于分析角度和视野有所不同, 对同一问题作出了不同的行为, 引发社会争议。
4. 热点问题引发思考, 尚需探讨力求破解
案例不仅反映了登记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 也引入了目前行政部门、司法部门、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人士经常探讨的与社会民众利益切身相关的热点问题。如建筑区划内公建配套房屋的界定标准、公建配套权利归属认定条件与登记形式、未成年人房屋法定申请主体与处分行为的合法性形式、建造房屋与申请登记时主体身份已转变的情况可否受理登记申请。热点问题涉及社会民生重大财产利益急需解决, 登记机构在今后工作中要深入学习与房地产相关的法律知识, 认真钻研法理, 吃透立法精神, 制定出可操作又较详细的地方规定, 破解登记热点问题。
5. 善意取得如何保护, 司法行政应予共识
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其对保护物的交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的善意取得理论中, 善意取得的财产仅限于动产物权, 《物权法》确立了不动产物权善意取得制度。在本阶段活动所剖析的10个案例中, 有3个案例都涉及善意第三人权利保护问题。如何保护善意第三人的权利, 各地司法部门与行政登记机构由于所处角度不同各持已见。法院在行政案件审理中, 往往注重对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因此, 形成的判决书往往只能对原告与被告之间的登记行为作出确认违法、撤销或维持等行为“合法性”的裁判, 对涉及第三人的权利, 行政判决一般采取回避的态度。登记机构认为, 若房屋上存在善意第三人权利的, 行政判决不宜简单地以撤销所诉的房产登记行为了结案件, 而应引导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来解决实体争议问题, 待民事权利归属确定后再行房屋登记, 可一并解决第三人善意取得权利的问题。观念认识的不统一, 带来了登记机构司法协助的窘境和困惑。
案例剖析的主要特点:
1.参与热情持续高涨, 剖析来源广泛全面
在第二阶段活动中, 济南市房屋产权登记中心有20余人参加, 成为本阶段参与人员最多的单位, 其提供的案例剖析质量也相对较高。赣州市房地产市场管理处专题组织发动全体工作人员参与活动, 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活动参与者既有来自直辖市上海、重庆等城市, 也有省会城市广州、杭州、哈尔滨、沈阳、福州等城市, 还有许多地级市和县级市;有从事法律法规研究和司法审判的, 也有从事登记实务工作的, 有的房产管理部门的主要领导也亲自参与。可见本次活动的参与层次较高, 参与面较广泛, 案源也比较丰富。有些城市的登记人员一人分析全部案例, 深入研究的积极性很高。
2.案例剖析具有深度, 旁征博引水平提高
要使案例剖析具备一定的说服力和可操作性, 必须引用大量法律条文, 借助立法原理和精神, 层次分明地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这次案例剖析的总体水平来看, 提供的案例剖析质量较高, 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力度。如房地分离背景下抵押物转让、预售与登记的案例, 涉及的法律知识点和所要分析的问题较多。活动参与者大量运用了《物权法》、《担保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引用现代的立法模式和原理, 结合地方性相关法规, 分析合同备案和预告登记不同法律性质, 抵押权与初始登记、转移登记的关系, 提出抵押物规范转让的模式。对小区公建配套登记涉及程序环节多、权利归属复杂、用途类型多样问题, 如配电间、物业用房、会所、车库等, 活动参与者引用《城乡规划法》、《物权法》、《民事诉讼法》、《物业管理条例》及相关司法解释, 法律关系分析透彻, 有些分析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准。
3.分析视角差异较大, 意见结论截然相反
虽然同样引用法律条文, 但由于活动参与者对条文内涵实质的理解差异, 分析角度不同, 参考的法律法规不一, 存在截然不同的结论观点。如商品房预售前是否一定要解除土地使用权抵押关系, 有的认为不需要就可以预售, 而有的认为要先解除土地抵押关系才能预售。抵押权人同意销售, 有的认为同意销售即视为放弃抵押权, 而有的认为抵押权依然存在。异议登记注销, 有的认为可以由登记机构依职权注销, 而有的认为应依申请注销而不能由登记机构自行注销。处分未成年人房屋, 有的认为应由所有的监护人同意, 而有的认为可由监护人之一代为处分等。种种不同的观点反映了法律规定的模糊以及对法律认识的差异性。
4.剖析形式别具一格, 治学严谨思维创新
213个案例剖析中, 分析形式多种多样, 不仅有法理分析、问题解答式, 还有引用文献、研讨论坛式。案例剖析中框架结构也各具特色, 有先通过运用法律法规和法理分析专业名称概念、不同法律关系, 再得出观点, 也有直接阐明结论, 再引用法律条文和参考文献予以佐证。在案例剖析征集过程中, 有的作者执着认真, 投稿后仍继续琢磨思考, 不断修改完善, 并再次投寄最新稿件。有的参与者秉着主动进取、掌握新知的学习态度, 对10个案例一一进行剖析。不同剖析形式、风格和理念, 充分展示了活动参与者治学严谨和思维能动性。
三、由案例剖析反映的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1. 体制机制不顺, 导致行政风险
关于房地分离背景下抵押物转让、预售与登记的案例是本阶段所剖析的10个案例中涉及法律关系最多的一个案例, 涵盖了从开发商取得土地、设定土地抵押、房产开发、商品房预售、房地产登记的整个过程, 法律主体有开发商、银行、购房人、两个登记机构共5个, 抵押、转让等法律关系相互交织。由于许多城市存在房、地机构分离的现实, 因此如何协调处理好前后各个环节之间以及房、地分设登记之间关系的核心问题十分关键。这个案例不同的解析思路反映了各地的管理模式, 有的是预售、备案、登记职能由登记中心一家办理, 则各个环节衔接较顺畅;有的是预售与备案、登记分别属两个部门即建设局和房管局管理, 则协调难度较大;还有的是三项职能分属三个部门管理, 管理衔接难度更大。机构设置不合理导致信息无法关联, 其隐藏的风险以及如何提高抗风险能力应提上议事日程。
2. 行政司法协调不够, 造成截然相左观点
关于遗产继承转移登记被认定违法的案例反映了司法和行政相互影响的问题, 登记机构如何根据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民事诉讼结果办理相应的登记, 引申的问题是司法以行政确认结果为准, 还是行政以司法判决或调解结果为依据, 如果行政复议、民事判决、行政判决各不相同, 登记到底以何种法律文书为准。这些难以定论的问题反映了司法对行政缺乏理解, 双方协同性不高, 也反映了法律对登记审查标准等规定的缺项, 导致司法界与房屋登记实务界理解上的不一致。
3. 视角条件关系不同, 剖析结论也不尽相同
仅就本阶段活动涉及的10个典型案例而言, 如果出现不同的前置条件都将会发生许多不同的结果。例如关于房屋抵押登记的案例, 如果两处办公用房的主体变为私立医院, 并且以该房屋为自身债务作抵押, 更换了这些条件就可能会出现另一种观点;又如关于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的案例, 如果建造主体是城市居民, 是否办理房屋登记, 则又会出现不同的分析结果。此外, 案例的分析不但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 也要依据当地的法规规章进行, 由于各地的情况不一样, 地方性法规规定难免有地方特色, 这也会导致同样的案例分析得出不同的结果。
4. 配套政策相对滞后, 执行“办法”力度不一
一部《房屋登记办法》不可能解决所有登记问题, 但它可以催生很多配套规定和制度, 如何贯彻实施, 需要在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总结经验, 完善法规规章, 这样, 才能建立起日益完善的登记制度。如异议登记、预告登记这些新登记类型在《房屋登记办法》中规定得较原则, 需要各地根据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规定。又如当事人和登记机构如何区分登记责任等问题, 在上位法没有规定的情况下, 需要地方较为详尽的规定等。
5. 不乏业务能手, 队伍整体素质亟待增强
从本次活动所提供的案例剖析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精品, 但数量有限。另外, 参与剖析的面还需要拓展。有些城市登记中心领导亲自参加, 但职工参加者不多, 反映了有些单位有理论功底的业务能手比较缺乏。一些参与者就案例谈案例, 延伸思考不多, 理论水平还需加强。
四、今后工作设想
本次“无锡产监杯”全国房地产登记疑难案例与剖析有奖征集活动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房地产登记疑难案例的剖析, 以答疑解惑的方式, 进一步深入学习和贯彻《物权法》、《房屋登记办法》等法律法规, 解决房屋登记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提升工作人员依法登记水平, 纵深构建全国性的学法用法交流平台。经过长达1年时间两个阶段活动, 使活动参与者对登记实务中的普遍典型以及疑难热点问题有了全面系统掌握, 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地思考问题, 对法律法规的应用有了普遍提高。为了扩大和延伸活动成果, 根据许多同行的建议, 我们拟将优秀案例和剖析文章及专家点评汇编成册, 以供同行作进一步交流探讨。
连续举办三年的“无锡产监杯”活动, 为全国房屋登记机构相互沟通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 营造了一种学法用法的氛围, 使登记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业务技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活动得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领导以及全国房地产产权产籍研究会的支持肯定。我们将继续努力, 积极配合住建部新出台的各类规定、规程, 借助《中国房地产》这一极具影响力的媒体, 延续这一活动品牌, 为提高房屋登记水平、提升行业社会形象作出应有的贡献。
结束指导 篇2
30年前, 中国开始成长为一个世界性经济体。最初的时候也许并不是光鲜耀眼, 但现在她已经羽翼丰满。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成功故事。
毫无疑问, 中国已经取得无与伦比的成就, 但是现在到了应该改变的时候了。
俗话说的好, 为了适应路况变化, 行驶中的车子需要换挡变速。现在, 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需要“换挡变速”了。这是中国成长神话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沿途状况并寻找一下其中的重要因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过去30年中国再次出现在国际经济舞台并大获成功, 其原因是廉价的劳动力和低廉的成本。仅仅依靠以更便宜的方式生产已有的产品, 这根本不是创新, 没有服务。
这一点直到现在还是没有任何改变, 中国仍然把关注焦点单一地放在如何使现有产品更便宜上。现在, 是时候收手了!
同样的答案可以回答更多的问题。有没有一家中国企业曾经创造出一款备受瞩目的、可以媲美柯达数码相机、飞利浦CD、或者索尼随身听的新产品?有没有中国企业曾经提出过像丰田的生产流程、宜家的卖场设计一样值得关注的生产程序革新?中国有没有产生过像iTunes一样改写用户体验的商业模式, 或者像Zara那样彻底改造时尚产品的供应频率?
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没有。开诚布公地说, 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并不是创造出任何不同的东西, 而是尽可能便宜地生产已经存在的产品, 做到这个需要的就是廉价的劳动力。
但中国的劳动力供应正处于一个拐点。
2010年, 中国适龄劳动人口 (15岁到64岁) 的数量达到了峰值, 人口中71.9%都在15岁到64岁之间, 这个年龄段的人口被认为可以为社会创造净值。2010年之后, 中国适龄劳动人口比例将会下降, 到2015年, 适龄劳动人口的绝对数量也会开始减少。正如长期以来一直关注中国的PhilipBowring最近在《国际先驱论坛报》上发表的观点:“中国现在40岁到50岁之间的人口有3.78亿, 但20岁以下的人口只有2.73亿, 农村里年轻的、富有流动性的人口持续下降。因此中国必将寻找其它途径以维持经济增长, 并从工人的生产率提高中取得收益。”破解中国人口红利消失的难题最显而易见的方法是寻求创新, 但我们有理由怀疑过去缺乏创新的情况何以会突然改变。
一个看起来矛盾的现象是, 今天的中国, 在艺术、时尚、雕塑、音乐和电影等诸多领域, 充斥着创造力。但如果仔细观察, 就会发现这些创新都是个人行为而并不具有组织性。亚马逊和苹果之所以能够鹤立鸡群, 源于它们都是“有组织性”的创新。
iPod、iPhone和iPad这样的产品不可能由一个人独立设计, 它需要一个团队, 而且必须是一个多样化的团队, 近来的大部分革新的成功也都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和中国各类组织中庞大的人数相比, 中国的组织为何表现得如此缺乏创新性?难道在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以命令和控制为特色的管理手段仍然难以打破吗?或者是由于儒家尊重等级制度和亲属关系的文化还在发挥作用?是由于缺乏信任;还是信任过于泛滥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多样性吗?或者是出于别的原因?
写在专栏结束之际 篇3
“人人享有健康”是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普适目标。但是, 与欧洲发达国家社会福利水平一般伴随经济发展而同步提高的规律相比, 亚洲除日本外, 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普遍奉行了经济增长与低福利政策的取向, 这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对国民福利保障的严重不足。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面覆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加快推进, 统筹城乡医疗保险新格局逐渐形成的今天, 我国的医疗保障事业也进入到关键阶段。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 审时度势, 拓展思维空间, 立足国情, 博采众长, 是我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全民夙愿、跻身世界全民医保国家行列的重要条件, 也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构建者、学者和经办者的历史责任。
中国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既要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 也要借鉴发达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日本等发达国家医疗保障制度时, 既要研究其现状, 也要关注其发展演变。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认识发达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一般规律, 才能为中国特色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提供更加系统、具体的借鉴。
“日本医疗保障制度与中日比较”专栏分12期, 从三个层次、两个角度向读者展示了日本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全景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专栏在第一期对日本国民皆保险制度概览的基础上, 从第二期开始分期分类详尽地为读者展现了职域医疗保险、地域医疗保险 (国民健康保险) 、护理保险、劳动灾害保险等具体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同时也揭示了日本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历史性 (建立、发展、变化、困境、改革的长期历史演变过程) 和阶段性 (不同时期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 使得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变化呈现出阶段性) 特点。在此基础上, 专栏又从医疗“保障”的概念出发, 全面阐述、剖析了居于日本医疗保障体系最底层的医疗救助体系, 以及居于医疗保障体系最高层的医疗福利体系——老人保健制度、残疾人自立支援医疗制度等, 以期为读者展现一幅日本国民皆保险体系的全景之图。
不仅如此, 专栏还从医疗卫生事业“三驾马车”及医疗保障法两个角度重新审视日本的全民医保制度。在对日本药品流通体制、医疗卫生体制等详尽阐释的基础上, 简要论述了“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和谐之路。鉴于日本医疗保障法的社会法属性的特殊性, 专栏又专辟一期对日本医疗保障立法进程与改革进行了全面考察。
经过前面11期的积淀, 专栏于最后一期总结了日本医疗保障体系的特征与亚洲型社会福利的核心理念, 同时在对中日两国构建全民医保时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条件对比的基础上, 最终揭示了日本医疗保障制度对构建中国特色全民医保之路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值得肯定的是, 通过12期的连续系统介绍, “日本医疗保障制度与中日比较”专栏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构建者、学者和经办人员展示了日本国民皆保险制度的全貌, 使得大家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得以全面、系统地把握日本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沿革及现状, 为目前各地正在开展的统筹城乡医保制度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同时, 也进一步加深了国人对日本及其医疗保障制度的理解, 深化了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关系, 扩大了两国医疗保障领域的深入合作。
然而, 医疗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必然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社会等多领域的影响, 同时由于篇幅所限和日本医疗保障体系的复杂性, 参与撰写的中日作者虽一再努力, 但仍无法尽陈日本国民皆保险的精髓。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日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我们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奢望12期的专栏文章对日本医疗保障制度进行深及筋骨的研修。这项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扎实、稳妥地推进, 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音乐课堂结束技能探讨 篇4
一、结束技能概述
结束技能是指在完成一个教学内容或活动时, 教师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使学生所学知识形成系统, 转化升华的行为方式 (1) 。
一堂课的结尾, 就像名剧的落幕、名著的结尾一样, 是一种艺术和创造。好的课堂结尾, 可通过内容概括、规律揭示、画龙点睛、提炼升华、诱发兴趣、引导探索等形式, 把所学的知识完整而系统地交给学生, 并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好的课堂结尾, 还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脉络, 抓住学习重点, 巩固知识, 活跃思维, 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 保持并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好的课堂结尾, 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最佳时机, 是衔接新旧知识、贯通前后内容的纽带, 是将学生从课内引到课外, 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金桥, 是启迪思考, 开发智力的良机, 能收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之效 (2) 。简言之, 结束承担着复习知识, 总结要点, 归纳结构, 建立体系, 反馈信息, 传授方法, 陶冶情操, 升华思想, 设置悬疑, 拓展延伸等作用 (3) 。可见, 在课堂教学中, 掌握和运用课堂教学结束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二、结束技能类型
在教学中, 结束的类型归纳起来主要有总结式、对比式、表演式等 (4) 。
1. 总结式
就是用总结性的语言把一节课的内容在最后进行归纳, 使学生有条理清晰的完整印象, 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此类结束方式往往用于欣赏课、知识技能新授课。如:
【案例1】北京市八一中学张亚红老师在给“交响素描《大海》”的教学设计时是这样的: (用德彪西的一段话) “我非常热爱音乐。正因为我热爱音乐, 我试图让它脱离使它受到抑制的贫乏的传统。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 是室外的艺术, 像自然那样无边无际, 像风, 像天空, 像海洋。绝不能把音乐关在屋子里, 成为学院派的艺术”。总之, 印象主义的音乐就是打破传统的束缚, 在艺术手法上追求更新的东西。模糊的轮廓, 朦胧的色彩, 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 不连贯的短小动机的瞬息飘浮, 都是印象派音乐明显的标志。它反映了时代变化的初步迹象, 是现代音乐许多重要特点和精神意境的发端 (5) 。
2. 讲评式
教师对全班学生学习态度和学生课堂表现给予概括地评述, 提出优缺点, 以此作为结课。
3. 讨论式
【案例2】如:广东省广雅中学宋曼蕾老师在《爵士乐》中是这样设计的:1) 你们认为老师组织这次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与学生交流学习的感受与收获) (2) 师:通过音乐我们了解一种文化, 而通过文化又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音乐。我很感谢大家, 是你们的作业给了我无数的灵感, 是你们让我了解了“什么是爵士乐”, 是你们又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爵士乐”, 让我真正领悟到了“什么是爵士乐”, 谢谢大家。
4. 布置任务式
教师要求学生课后收集有关信息, 准备下一节课用。如:下一节我们将学习作曲家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魔王》, 请同学们收集一下有关舒伯特的资料。
5. 对比式
在一个教学内容结束时, 将教学中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加以区分和对比, 能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也可采取列表等形式对已学过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 分辨事物的本质特征、区别及联系。
【案例3】江苏省南京杨雪莲在《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赏析课中就音乐和美术作品的的共性、个性特征作如下对比总结:共性:作为艺术门类的音乐和美术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陶冶人的情操;同一时期的艺术形态-音乐和美术有着相似的时代背景, 相似的风格, 体现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个性:美术作品是直接对事物的具体描绘, 以视觉来感知其表达的内容。而音乐作品首先是通过听觉或视觉的感官来表达艺术的美,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是通过欣赏主体的联想过程达到的, 是可感可知的, 也就是音乐与美术最不同的一点, 既音乐不仅仅是视觉的艺术, 听觉的艺术, 更是情感的艺术!使学生对三个不同时期的音乐与美术作品的特点加以概括总结;对音乐和美术相互关系、审美作用进一步理解。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6. 表演式
表演式结束可以用向学生提出表演的新形式, 要求学生利用当堂所学技能来解决表演中遇到的的问题, 达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目的。如长沙育才学校刘灿老师在《小鸟狮王》一课中是这样结尾的,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动物随着乐声离开教室。
7. 启发式结束
教学中上下章节之间的联系有时候是非常密切的, 在前一部分完成时可以把下一内容的重点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提示出来, 然后告诉大家“欲知后事如何, 请听下回分解。”也可以顺着本节课的总结提出几个问题让同学思考, 这样承上启下的结束, 往往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8. 拓展式结束
拓展延伸是将教学内容向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学科发展前沿开拓延伸, 以使学生了解学习的价值, 引发学习的间接兴趣。有的学生树立终生发展志向往往是从了解这些问题开始的。
9. 游戏式
把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兴趣, 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课尾, 学生感到疲倦, 注意力难以集中, 用游戏或比赛的方式收尾, 以游戏检验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的效果, 动静交替调节心态, 使学生重振精神, 是不错的方法。在课堂上对于学生不易掌握, 难度较大的并在歌曲中常出现的节奏类型、音程等知识点时, 亦可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此种结课方式多适用于低幼年级教学。
结束的方法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外还有许多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具体采用什么方法, 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要求来决定。在设计一堂课时就要考虑怎样来结束一个课题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一堂课的教学才有了清楚的目标和方向。假如教师自己都不知道一节课的要点是什么, 怎样归纳到一起或最后把学生引导到什么方向, 那么, 又怎能把课教好呢?
结课教学确实也是一门艺术, 需要好好的总结。音乐课结课更是有其特殊性, 音乐课堂教学的结尾应当是一个开放式结尾 (6) 。因为, 首先, 教材中的音乐作品多是极有分量、有代表性、有价值的精品, 即使一个教师对它们能深透地理解和研究, 但由于教学时间和教学目标的制约, 也不可能讲授完音乐作品里面极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 对于同一首歌曲或乐曲, 由于所处角度不同, 所具有的阅历、修养不同, 尤其是欣赏音乐作品, “横看成岭侧成峰”, 不同的欣赏者所领悟到的意味、所捕捉到的信息也必然有异。其次, 由于种种客观原因,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对同一音乐作品, 他们的能力、智力、接受信息的水平千差万别。对于教师输送的信息, “吃不饱”、“吃不了”的状况必然是客观存在的。
参考文献
①1994年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 (试行) 的通知.
②黄兆明等主编.课堂结尾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
③肖锋.学会教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④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⑤本节案例均选自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网址:http://www.hongxiao.com/dy/Article/jiaoan/gaozhongjiaoan/200509/826.html
语文课堂教学结束设计 篇5
一概括式收束, 画龙点睛
这是经常要用的一种收束方法。要求教师对文章脉络进行梳理, 突破教学重难点, 分析写作手法, 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行最后的归纳和小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由理解到融会贯通, 由初识到条理性和系统化的阶段, 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例如, 教学莫言的《卖白菜》, 我这样来收束:“这篇散文是莫言忆旧事系列作品中的一篇。莫言的文字朴实、真挚, 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独到感悟。文中讲述了特殊年代里农民生活的艰辛与酸楚, 但坚强的脊梁却支撑了一代又一代人。文章通过一段辛酸往事的回忆, 刻画了一个坚强、自尊、朴实、诚信的母亲形象。”这样收束, 既有对课文中心的总结, 又有对课文语言特色的归纳, 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 起到强化和深化的作用。
二内容延伸, 扩展知识
语文教学, 除了教授课本知识, 还应把学生的视野由课内引向课外, 使学生自觉去课外寻求知识, 以弥补课堂的不足。因此, 教师宜在课堂接近尾声时, 用简洁的话语向学生介绍与课文有关的内容, 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和拓展。例如, 教学完《边城》一文, 学生意犹未尽, 很想知道翠翠的命运, 我就讲:《边城》完成于1934年4月19日, 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关于这篇小说的创作动机, 作者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 一种‘优美, 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 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 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 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 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全篇以翠翠的爱情故事作为线索,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景美和人性美。然后布置课外作业: (1) 阅读沈从文的其他作品如《长河》、《龙朱》、《虎雏》、《石子床》等, 也可以阅读类似风格的作家 (京派) 如汪曾祺、刘绍棠等的代表作品。 (2) 观看电影《边城》, 写影评。以此来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丰富学生的知识。
三卒章显志, 升华感情
在教学终了之时, 教师运用准确精练的语言, 对课文的精要之处进行点化、揭示, 激发学生的情感, 如我在讲到《我的母亲》时, 是这样结束的:这篇文章一方面写母亲的勤俭朴实、善良宽厚、为人热情和坚韧自强, 一方面写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 从而来表现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这一主题。讲到这里, 我不由得想起《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 并邀学生一起来听歌唱家毛阿敏的深情演唱, 品味母爱。听完后我讲述:母爱, 像春蚕、像大海, 是世上最无私、最博大的爱。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听懂了母亲的唠叨吗?读懂了母亲倚在门旁, 痴痴凝望儿女归家路的殷殷期盼吗?在我们过生日时, 母亲总会想方设法让我们吃好玩好, 让我们开心快乐, 而母亲过生日你又是怎么做的呢?从小到大, 母亲为我们洗过无数次脚, 你为母亲洗过一次脚吗?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不仅要享受母亲的关爱, 还应有反哺之情, 以实际行动去关爱母亲, 感激母亲。我们要做一个爱自己更爱母亲的人!这样的课堂收尾, 学生怎能不感动呢?
四巧设悬念, 引人回味
课堂教学的结尾也应像文章的结尾一样, 设置悬念, 回味无穷。比如, 教完《鸿门宴》时, 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结尾的:刘邦、项羽在新丰鸿门时, 刘邦军队四十万, 项羽军队八十万, 而沛公左司马曹无伤向项王告密说沛公欲王关中, 且刘邦已深入虎穴, 范增多次向项王示意要杀沛公,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在这剑拔弩张、命悬一线之际, 沛公如何巧妙逃脱, 项羽如何由主动转为被动呢?这样结尾, 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 在学生的心里留下悬念, 诱发学生去阅读后面的情节。同时为第二节课设下铺垫, 使前后课时相互关联, 形成一个整体。
五对照比较, 加深理解
有比较, 才有鉴别。这种收束课堂教学的方法, 就是在课堂教学结束之际, 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有所侧重地与以前所学课文对照比较, 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 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完《六国论》和《过秦论》后, 我说:“这两篇文章虽出自不同的时代、不同作家之手, 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文章体裁来说, 两文同属历史评论。一评秦国灭亡的原因, 一评六国灭亡的原因。就文章主旨来说, 两文均意在借古讽今, 劝诫后人要以古为鉴, 勿重蹈覆辙。就文章表现手法来说, 均采用评议结合, 它们同中有异, 异中有同。”这样一比较, 使学生能温故而知新。
六设计作业, 检查效果
一堂课讲完了, 学生掌握得怎样, 心中无数, 这时需要通过提问、检测等手段来摸清实情。因此, 在课堂教学结束时, 抓住一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设计一些精巧的问题, 通过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 强化和巩固所学内容, 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比如, 每学完一篇文言文, 总要就文中的一些重要文言现象抽查学生, 以反馈教学情况, 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
指数函数求导时代结束 篇6
当n为无穷大时:
这几个等式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e值是变化的.这些式子在指数函数求导过程中都会用到.
令z=aΔx-1,当Δx趋于零时,z趋于零时.
aΔx=z+1,
由z=aΔx-1,得:a=et时,z=tΔx.
e值第一错:e值是一个变量,当t=2时,用了第(2)式的结果;当t=3时,用了第(3)式的结果;也就是说a值越大,e值越小.因为Δx不能等于零,所以z的值随a值的增大而增大.
e值第二错:等式两边求极限的条件不一样.
二、指数函数的各阶导数都相等
y=etx的导数:
令z=tx,则有:
y=ez,因为有y=ez的各阶导数都相等,所以有
因为z=tx,所以有
从e值第二错来看
因为当Δx趋于零时tΔx=Δx,所以有:
三、e值第二错实例
当Δx趋于零时y=x2的导数:
四、指数函数还能求导吗
(1)y=x2的导数:
Δy=(x+Δx)2-x2,
Δy=2xΔx+Δx2,
当Δx=0时,
y'=2x.
从图1可以看出,直线AB成为彻线的必要条件是Δx=0,Δy=0,此时A,B两点合为一点.Δx趋于零但不等于零,直线AB都不是彻线.
(2)y=ax的导数:
等式的左边,直线AB成为彻线Δx=0,Δy=0是必要的.等式的右边Δx不能等于零导致Δy不能等于零,点A,点B不能重合,至此从几何意义上证明了
y'≠axlna.
五、图说e值
设:A=∝,B=∝+100.则有
六、函数在某一点处的极限
六部文学经典的结束语 篇7
2. 《浮士德》 (歌德) 万象皆俄顷, 无非是映影;事凡不充分, 至此开始发生;事凡无可名, 至此始果行;永恒之女性, 引导我们飞升。
3. 《基督山伯爵》 (大仲马) 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
4. 《悲惨世界》 (雨果) 他安息了。尽管命运多舛, 他仍偷生。失去了他的天使他就丧生;事情是自然而然地发生, 就如同夜幕降临, 白日西沉。
5. 《瓦尔登湖》 (梭罗) 使我们失去视觉的那种光明, 对于我们是黑暗。只有我们睁开眼睛醒过来的那一天, 天才亮了。天亮的日子多着呢, 太阳不过是一个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