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委

2024-07-18

两委(精选6篇)

两委 篇1

我国村民自治制度最早提出于1982年《宪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2010年重新修订的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明确规定我国村民委员会性质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突出强调其产生和管理方式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它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村民委员会性质和发挥的作用。农村法治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题中之意,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村民委员会依法进行换届选举,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直接行使,也有利于推进我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然而,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确立多年,仍面临政策实施的困境。以乡村社会治理为代表的我国基层民主协商之路,也亟待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行。

1 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困境

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现实困境是:①制度上,我国农村分布广、条件各异,村民客观生活环境决定了制度或法律的可操作性必须要贴近农村现状。村民自治的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完全满足各种现实状况的需求,还有基层村民委员会自身缺乏应有的监督体制。②经济条件上,农村落后的经济条件,迫使年轻的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留守的老人、妇女、儿童无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需要村民自己出钱作为经费支持,才能维持正常的公务办理,经济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③思想意识上,传统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思维方式,使村民对于民主一词格外陌生,村民并不关注公共事业的发展。又由于地理环境闭塞和地域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村民的民主意识有很大局限性。

每三年一次的村“两委”换届选举,是我国农村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是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基层民主政治的主要实现途径。然而,现存的“乡政村治”格局即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权和农村的村民自治权,由于村民自治是在国家政权强力推进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就容易导致村民自治的行政化倾向。还有在小农思想作用下,农村根深蒂固的血缘、家族观念所导致的村民自治权被牢牢地掌握在极少数宗族势力、乡村精英(农民企业家等)和村干部手中。以大学生村官、妇女、外出务工人员为代表的弱势群体,在村委换届选举中的话语权严重缺失。

2 弱势群体话语权缺失的原因

话语权从政治术语上讲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以言语形式进行的权力扩展[1]。从制度的角度来讲,农民话语权是指农民政治权利和民主意识的集中表达,包括农民的信息知情权、发展决策权、管理参与权、分配监督权和平等诉求权等[2]。从新闻学视角来看,话语权是指公民运用媒体对其关心的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及各种社会现象提出建议和发表意见的权利,是公民的一项不可让与和不可剥夺的民主权利[3]。

关于弱势群体话语权缺失原因的探究,学者主要从内因和外因的角度来分析。从内因的角度来讲: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导致其失去说话的阵地,无法使信息集中凝聚,在与其他利益集团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由于经济地位和文化素质导致农民整体素质偏低,限制了其行使话语权的能力。从外因的角度来讲:渠道方面,信息传输渠道不畅,造成农民话语运载困难,包括农民利益表达时遭到基层干部的漠视、拖延,媒体在农村信息传播的缺位[4];制度方面,农民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的缺位和现行的各种制度对农民权利保护的缺失[5]。以农民为代表的弱势群体话语权缺失的原因,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术层面的探讨,更应从现实角度挖掘其自身的不足之处。

首先,普通村民民主意识薄弱,参与能力有限。一方面,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君君臣臣”的传统礼教束缚,导致村民的民主意识不强。另一方面,现代化进程中,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更多地考虑经济上的收益,剩下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根本没有参与竞争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强势群体势力强大。宗族家族中的长辈威信较高,地位不容置疑;乡村精英通常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如农民企业家,来争取村委权力,以便政商联合,获取更大经济效益。原村干部与乡镇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拥有更便利的获得完整信息的渠道,也可以在程序上“左右”选举结果。

最后,乡镇政府在信息传达和组织监督上的行政化倾向。乡镇政府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在选举信息的上传下达中麻痹弱势群体和上层领导,以实现其控制力。组织传播中的“末梢”现象,也使原有政策精神在逐级传播的过程中内容递减,或仅在少数领导干部中小范围公开,在“拟态环境”中使弱势群体丧失平等竞争的机会。

3 弱势群体话语权的回归

政治上的赋权有利于钝化边缘群体的政治意识,使他们认同现存体制,实现边缘群体的政治一体化,从而保持政治社会的稳定运转[6]。因而,弱势群体话语权的回归显得至关重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的大背景下,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使弱势群体话语权得到回归,需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改革现有的乡村治理体制,建立新型法治的乡村治理、管理体系。农村治理中的重大决策都要于法有据。分清治理和管理的界限,管理为乡村治理提供服务和公共资源,而依法自治立足于农村自有文化,避免行政化倾向。激发村民组织化意识。长期以来,乡镇政府包办农民之事,使农民形成了“等、靠、要”的思想,而村民自治要求村民自发形成自我管理、民主选举的意识。

第二,培养和输入新型乡村治理人才。农村带头人要来自于农村,又高于农村,即农民子弟大学生的培养和输入。高校要有意识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乡村治理方向的人才培养。政府应用优厚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吸引农村出去的大学生反哺农村建设。现实中的村干部普遍老化、知识素质不高,而新到的大学生又有可能专业不对口,无法真正发挥作用,造成人才的浪费。另外,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待遇,打通其上升渠道,才能使乡村治理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

第三,建立乡村治理者权利与义务、职责与薪酬对等的行政和劳动管理体制,以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发村民自治的原动力,避免村干部腐败和宗族势力垄断。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招商引资,提高经济实力。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和市场信息,建立有共同利益机制的村民合作组织,提高经济效益。同时通过各种培训和宣传,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增强对合作社的认识,使村民真正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农民自身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共同致富。

4 结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突破口,或许就在于大学生“村官”的科学化引入。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三农”工作,都急需既懂法又能深入了解农村实际情况的专业化乡村治理人才的出现。只有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才能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军,朱新山.“翻译者”模式和村治实践[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5(3):88.

[2]厉有国.我国农民话语权缺失的制度因素审思[J].天府新论,2009(2):98.

[3]钟云萍.论我国农民权益保障的缺失——以农民的话语权为视角[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5).

[4]倪新兵.农民话语权缺失:信息传播维度解析[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07(19):4.

[5]谭志奇,廖顺余,冼平芳.我国农民话语权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9).

[6]王可园,齐卫平.政治赋权与政治一体化:1832年英国选举权扩大的政治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10).

两委 篇2

篇一:下好三步“先手棋”打好村级换届主动仗

篇二: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贫困村党组织书记 篇三:未雨绸缪 做足功课 牢牢把握基层组织换届选举主动权

篇四:扎实准备 全员发动 吹响村(社区)“两委”换届“冲锋号” 篇五:多措并举 打好换届工作“组合拳”

篇六:村“两委”换届工作调研报告

篇一:

下好三步“先手棋”打好村级换届主动仗

永登县着眼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下好调研摸底、畅通渠道、优化储备三步“先手棋”,扎实做好村“两委”换届准备工作,确保换届选举平稳有序。

下好调研摸底先手棋确保换届选举“心中有数”。着眼做到社情民意、思想动态、班子现状、后备干部、影响因素、意向性人选“六个摸清”,扎实开展调研摸底。各乡镇采取座谈、入户、面谈等形式,对村“两委”班子年龄结构、文化层次、能力水平、工作实绩、群众公信度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摸底,逐村逐人分析研判,全面掌握具体情况。组织、民政部门联合对 16 个乡镇开展全覆盖大调研,逐村听取现任班子运行、后备干部、意向性人选等情况,征

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分析存在问题,研究破解方法,汇总建立村“两委”换届选举摸底台账。召开全县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调度暨村“两委”换届前期调研汇报座谈会,逐一研判16个乡镇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推进落实情况和村“两委”换届留任、意向性人选、专职化书记任职以及意见建议,找准共性问题,深挖个性难题,确保隐患早排查、矛盾早化解。

下好畅通渠道先手棋确保换届选举“平稳有序”。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导向,采取“三个一批”措施,不断优化队伍结构。调整优化“留任一批”,以建档立卡贫困村、薄弱村、软弱涣散村为重点,对现任村级班子进行综合考量,精准确定留任、优化和调整对象,重点对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好、带富能力强的优秀年轻村党支部书记,鼓励继续留任。动员发动“回引一批”,以农村致富能手、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转业退伍军人、经济合作组织和产业协会负责人、选调生等为重点,采取电话联系、微信互动、视频交流等方式,动员能力强、学历高、有意愿的人员回村参选。组织下派“选配一批”,对无合适人选的,通过组织下派专职化党组织书记,有效破解村党组织书记选任难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推动专职化村党组织书记扎根基层,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成长成才。

下好优化储备先手棋确保换届选举“优中选优”。严格储备条件,注重选拔热爱农村,组织协调能力强,善于做群众工作,有较强致富带富能力,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特别是年龄30岁左右、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群众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动态调整优化,按照“村党组织会

议讨论—乡镇党委审批—县委组织部备案”的程序,及时对年龄50岁及以上、学历初中及以下的 1810 名“两委”班子后备干部进行优化调整。加强教育培养,建立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与后备干部“一带一”“多带一”结对帮带培养制度,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将后备人员纳入年度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范围,确保至少参加1次不少于24学时的集中培训。强化考核管理,把村级班子、村干部年度考核与村级后备干部同步考核,对遵纪守法等方面出现问题,工作实绩不突出、无发展潜力,群众意见大、威信不高等其他原因不适宜的,及时进行调整,有效缓解了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

篇二:

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贫困村党组织书记

一是突出标准“调整”一批。对照全县村“两委”换届实施方案,按照“七个不能和六个不宜”要求,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把关作用,突出政治标准,结合前期摸排结果和群众意见,对不适宜继续担任贫困村党组织书记的人选进行了劝退、撤职等处理;对年龄偏大、文化层次较低、群众评价较低、工作实绩不明显、带富能力较弱的部分贫困村党组织书记,不列为此次换届人选。目前,80 个贫困村已调整 12 名党组织书记,并按照退职村干部管理办法,妥善做好安抚工作,确保退无怨气、退有保障。

二是组织调配“选派”一批。针对部分贫困村本村党员队伍中无适合人选的,从本乡镇选派政治素质高、协调能力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党员干部到 12 个村党组织书记被调整的贫困村,作为村党组织书记换届人选。同时,结合近年来村后备干部储备工作,调配5名后备干部到5个贫困村跟班锻炼,由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帮带导师,作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

三是外出能人“引导”一批。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加大从贫困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大学生毕业生等农村优秀党员中选举产生村党组织书记力度。各乡镇党委对外出务工、经商创业人员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精心选择部分有一定资金积累、有一定技术特长的外出务工党员,明确专人沟通联系,引导回村作为村党组织书记人选。目前,已有9名外出创业有成的党员有初步意向回村任职。

四是跨村任职“帮带”一批。针对部分贫困村暂时无合适人选的状况,各乡镇党委积极创新举措,通过党员跨村竞选党组织书记等方式,引导优秀党员到地域相邻、民俗相近的贫困村作为党组织书记人选,帮助“弱”村加快发展,共同致富。同时,按照全县村“两委”换届方案,有计划、有针对性安排非贫困村村干部到友邻村跨村作为贫困村党组织换届人选,帮带、帮扶贫困村发展。目前,全县共有10名同志作为跨村任职人选。

篇三:

未雨绸缪 做足功课 牢牢把握基层组织换届选举主动权

为进一步做好全县308个村(社区)基层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该县早谋划、早部署,五措并举从严从细从实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细化负面清单,把好前期推荐关。拟定不宜作为“两委”委员候选人的10种情形,以告全体党员群众一封信的方式,在基层党员群众中广泛宣传,形成良好的导向。10条负面清单紧扣省市要求,联系农村实际,将走读干部、不廉洁干部、不作为干部、涉黑涉恶、热衷宗教及封建迷信等基层反映强烈的问题列入负面清单,为“两推”产生候选人夯实基础。

坚持多方联动,把好资格预审关。部门联动。召开纪检、公检法、信访、综治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建立信息互通和资格审查机制,掌握了近5年基层党员干部负面信息 900 余条。预审“体检”。各镇党委结合民意调查和党员评议,对摸排有参选意向的 2200 余名初步人选,由村支部委员会、镇党委会对照负面清单预审体检。从严筛查。对通过体检的初步人选,由乡镇党委第一时间征求各联席单位意见,对照负面清单,逐一审核、筛查,目前已否决 112人,有效防止了带病参选。

广泛征求民意,把好社会监督关。认真开展民意测评。结合 2017 年度党员评议,村干部任职考核工作,准确了解群众对农村党员干部的评价情况。做好公开公示。候选人资格审查通过后,将及时在各村张榜公示,同步公开否决条件,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把群众异议化解在正式选举之前。营造良好环境。结合全县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今年三月印发了基层组织换届选举治安和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县、乡、村分设专门举报电话,畅通信访渠道,为群众维权和基层组织换届创造良好环境。

强化党委领导,把好审查审批关。进一步明确乡镇党委在换届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和领导地位,强调村(社区)“两委”人选由镇党委审查、党委主导、党委把关、党委审批,赋予基层党委充分的审查否决权。要求各党委对基层推荐的不符合条件的候选人人选以党委专项考察程序进行排除。对通过非组织手段,以另选他人的方式入选村“两委”委员的,镇党委启动专项调查程序,召开党委会研究否决其选举结果,并对当事人做出相应处理。坚持下管一级,把好县委核查关。县委组织部、民政局强化过程指导,制定流程图,标注风险点,及时核查各党委对候选人的推荐程序和资格审查情况,做到程序合规,查证严谨。选举结束后,当选人员名单及个人信息及时报县委组织部、民政局备案,及时组织联席会议进行复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目前,全县农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摸底排查和预备人选初审已基本结束,确定一类试点先行村 58个、二类统筹推进村224个、三类专项整顿村26个。(根据中共新安县委组织部材料)

篇四:

扎实准备 全员发动 吹响村(社区)“两委”换届“冲锋号”

该区立足实际,扎实做好换届前的“基本功”,确保换出一支“能力突出、结构优化、动力强劲”的村(社区)干部队伍。

提高思想认识,把好换届工作“新要求”。全省村(社区)“两委”换届培训会议后,立刻召开专题会议传达省委培训会议精神,逐一梳理、建立台账,明确常委部门、镇(街道)党(工)委等责任单位 24 个,分别成立由区、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两委”换届协调小组 12 个,深刻把握换

届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吃透法律法规政策,扎实做好换届选举工作。

深入宣传发动,搞好换届工作“总动员”。通过宣传专栏、微信工作群等各种载体,大力宣传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的政策、意义以及“两委”班子的任职资格条件等,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参与热情,引导党员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确保选举工作依纪、依法有序进行。同时,采取提前审计、提前谈心、提前分包“三提前”的方式传导舆论压力,把群众的思想引导到正确健康的选举工作轨道上来。目前,审计工作已全面启动,累计谈心谈话 11000余人次。

逐村摸排研判,当好换届工作“先行官”。对11个镇(办)开展专题调研、逐村分析,掌握存在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换届预案;镇(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包村包户、谈心谈话,掌握村里选情、了解村民思想。目前,已基本形成全区村“两委”换届选情台账,并对13个换届重难点村进行了分析研判,真正做到了基本情况清楚、党员群众思想状况清楚、“两委”班子状况清楚、影响换届选举因素清楚、换届经验教训清楚的“五个清楚”。

统筹部门联动,打好换届工作“攻坚战”。区委、各镇(街道)党(工)委切实负起换届工作主体责任,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民政部门强化指导,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形成步调一致强大合力。对照6方面换届选举面临的不利因素,细化“负面清单”,严把村(社区)“两委”成员政治关、素质关,教育引导党

员群众把符合要求的优秀人才选进村(社区)“两委”班子。在全区形成换届前扫黑除恶的高压态势,摸排打掉涉恶团伙 8 个,打击处理涉恶人员 57 人,其中,刑事拘留涉恶人员 55 人,行政治安拘留寻衅滋事 3 人,震慑了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活动,打下了换届工作坚实基础。

篇五:

多措并举 打好换届工作“组合拳”

该区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工作部署,通过强化“两个引导”,摸清“三情”,把好“三关”,扎实推进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强化“两个引导”,提升换届认知度。强化组织引导。区、街道分别成立换届工作协调小组,明确书记为换届工作第一责任人,副书记和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纪检、组织、宣传、政法、财政、民政、审计等 19 个部门作为成员单位,统筹协调做好换届选举有关工作,形成上下贯通、指挥有力的工作格局。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形式,加大换届政策和纪律要求的宣传,增强广大党员群众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和法规意识,为换届选举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深入摸清“三情”,确保信息准确度。全面排查摸清社情。先后 5 次组织对全区 71 个社区进行摸底排查,全面了解各社区发展稳定、班子成员公信度等情况,排查并化解可能影响换届工作的潜在因素。走访调研把握民情。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带头深入街道办事处和部分社区开展调研,与街道、社区干部进行谈心谈话,听取意见建议,了解掌握干部的思想动态。同时,结合第一季

度逐社观摩,通过实地查看、走访党员群众等方式,对现任社区班子的工作情况以及党员群众认可度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分析研判掌握选情。对各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年龄和学历结构、党员队伍、后备干部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换届中的硬性指标进行统计研判,提出具体方案,为换届选举工作提供依据。

牢牢把好“三关”,提高群众满意度。严把资格关。按照省换届文件要求,对照不宜确定为社区“两委”成员候选人的 10 种情形,严把候选人资格关,着力提高人选质量。严把审计关。组织开展居委会成员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社区居委会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公开审计结果,接受群众监督。严把进度关。实行换届选举进度日报告制度,实时掌握各社区换届选举工作有关情况,并通过工作例会、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工作进展、听取意见建议,分析有关情况,开展学习交流,确保换届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篇六:村“两委”换届工作调 研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和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全省及我市将实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按照省民政厅和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安排,我市及早部署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调研工作。

一月中旬以来,市民政局组成调研专班,深入我市3个县(市、区)12个乡镇 24 个行政村,采取听取介绍、座谈讨论、个别谈话、调查统计等方式,对我市村“两委”班子的现状、换届选举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多轮调研,现将调研工作报告如下:

一、咸宁市村“两委”班子建设的现状及分析 我市辖7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901个建制村,10014个村民小组。我市各村“两委”于2014年9月至11月进行了第九届村委会换届,现共有村“两委”成员3216人,其中:现有班子成员中由上届留任的2748人,约占66%;交叉任职的2323人,约占72%。从性别比例来看,女性908人,达到100%,实现村村有一位妇女干部。从年龄结构来看,35岁及以下的276人,约占8%;36-45岁的854人,占27%;46-55岁的1494人,约占62%,56岁以上的592人,约占 18%。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约 50 岁,书记(主任)平均年龄约53岁;从学历结构来看,初中及以下学历的1303人,约占41%,高中及中专以上的1913人,约占59%。

2014年第九届村委会换届以来,我市现届村“两委”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指针,不忘初心,敢于担当,为咸宁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为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我市发展势头强劲,县乡两级项目多,征地拆迁任务重,单靠项目专班难以开展。镇村两级尤其是广大的村干部,总是冲在项目协调的一线,花了大量的时间,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一个个项目的顺利施工争取了时间和空间,为党委政府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二是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我市由田地、山林归属权所引发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多,处理不好就会升级为信访案件,广大村干部按照“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乡镇”的思路,积极调解,极力化解,不仅消除

了许多积案,还将很多矛盾纠纷扑灭在萌芽状态,为咸安经济发展营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三是为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广大村干部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花了不少功夫,水改电改、修桥铺路、挖塘修堰、植树造林、美化村庄等等,做了很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村容村貌为之一新,百姓群众为之一喜,为新型农村社区及美丽乡村留住了绿水青山,为党委政府凝聚了民心。根据调研分析,我市村“两委”建设现状可以概括为“三型”:

一是务实进取型。这类村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村“两委”主职干部果敢有为,撸袖干事业。比如嘉鱼县四邑村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结合国土部门迁村腾地项目,由联乐集团承建,将黄金岭等3个居民点178户农户整体搬迁至四邑新村。新村占地82亩,按照“节能、省地、环保”的要求,投入1.3亿元,修建了公寓楼、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农家超市、村卫生室、休闲广场等主体工程,水、电、路、网络和天然气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178 户农户已迁入新居。今年一月份,四邑村被表彰为“首批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村级示范单位”,如此高效率,实属难得。当我们问及周书记有什么高招时,他说:“我们的班子团结务实,届期内,一心扑在为民事业上,并发挥乡贤能人的作用。在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的工作轻松了很多,效率高了不少。” 二是得过且过型。这类村的最关键症结在于村“两委”主职干部碌碌无为,班子无所事事。比如我市个别村,国土、水利、环保等部门先后投入了近千万项目资金,却收效甚微。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关键原因在于村支书思路不清,对本村的优势把握不够全面,身在宝山不识宝,找不准村级发展方向,没有把上级项目与本村实际联系起来,无法根据本村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发展集

体经济对策,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时,带头无方,致富无门,守摊子,混日子,“等、靠、要”思想严重,没有立足本村实际从内部挖掘潜力。“村子要想富,就得有个好支部。”支书碌碌无为,村子就难有出路。班子无所事事,群众就看不到出路。

三是举步维艰型。这类村的主要问题在于村“两委”主职干部有力难为,班子软弱涣散,经济基础薄弱。比如我市少数村“两委”主职村官主观有干事的愿望,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往往处于有心想事,无力办事的尴尬境地。有的村里不仅没有收入,还有负债,村干部的补贴基本靠“讨”,干部没有积极性,加之村主职干部补贴比副职、委员高,主职与副职、委员之间“各吹各号,各唱各调”的现象时有发生,使战斗力原本就不强的班子更显颓势。少数村民小组没有选出组长,人手严重不足,同时,村里在基础设施与公益事业等方面多年难有大的起色,村民看不到希望,对村班子失去了信心,对村里的工作不关心、不支持,使村干部开展工作难上加难。

二、我市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存在的隐患及问题 (一)德才兼备的后备干部相对缺乏。农村青年人或走出家门打工,或选择某一行业谋发展,尤其是在相对落后的村,留在村里的有志青年更是寥寥无几,出现了村干部后继乏人、后备干部优秀人才严重不足的现象。村里有经济头脑的致富能手大多不愿参与村“两委”班子竞选,而愿意竞选村干部的人员不是年纪偏大、思想陈旧,就是能力有限,文化水平不高,从而形成了“能干的不愿干,想干的干不好”的局面。

(二)村民的思想状态不够稳定。一是选民素质不平衡,部分选民素质不高。部分村民对换届选举在一定程度上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自己的民主权利的认识、对换届选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够,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拉拢迷惑,产生拉票、贿选的可能。二是部分村民缺乏大局意识。村民对原村干部占新村干部的比例如何,特别是对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是否属于原村看得很重,村民出于本位主义,极力支持原村干部继续参选,这就出现各选各的、自己人选自己人,导致村两委班子选举一边倒、原小村干部选不上或班子产生难分工等问题。三是个别村财务不透明,群众有想法。个别村财务管理混乱,长期不向群众公布帐目,群众意见很大。如果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妥善做好一些村遗留问题工作,那么选举将有可能激化农村干群矛盾,造成不稳定。

(三)个别地方宗族势力可能会干扰换届选举工作。虽然现在农村中的宗族因素,特别是在合并村中,对村民的影响逐渐在减弱,但这种影响并未彻底消失,候选人利用宗族观念、家族势力上门游说、拉选票,“自家人”的宗族意识仍然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村民的选举行为,影响着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委托选举操作难。很多外出务工经商的选民、老弱人员不能参加选举。为了保证村级换届参选率,根据选举办法可以委托他人代为投票,但实际工作中,存在操作比较难,委托票难界定的问题。有些村民可能会利用委托选票进行贿选,即“花钱买票”,这就使办理委托投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掌握。

(五)贿选行为界定难。集体经济较好的村,竞选村干部的人较多,竞争态势激烈,可能出现一些不正当现象,如送一包烟、请一顿饭,甚至送少量现金等,法规条文没有对其进行明确界定,加之取证工作难,导致此类违法违纪行为不好查处,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拉票贿选行为,破坏了选举的公正性。

三、加强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明责加压,强化党组织对换届工作的领导。

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建立健全目标责任体系,强化市、县(市、区)、乡(镇、办)三级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实行市级领导包县(市、区)、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组)责任制。工作队协助抓好各乡镇选举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保证选举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法》和《湖北省村委会换届选举办法》的要求认真落实。二是切实发挥乡镇党委直接领导和具体指导的作用。明确乡镇党委书记是村“两委”换届选举第一责任人,同时实行乡镇副科干部包村责任制。乡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保证换届选举和农村各项工作两不误。选举工作开始前,各乡镇要做好村级业务骨干培训、村级财务清理和审计等准备工作,并组织力量驻村具体指导,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三是统一制发《换届选举工作目标责任细化表》,对各村“两委”换届工作进行细化分解。

(二)未雨绸缪,细致做好换届前各项准备工作。

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广播、会议、标语、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宣传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并对群众关心的“选举的公开、公正、公平”问题进行了重点宣传,让广大群众了解、掌握选举的方法、步骤、重要意义和法律依据,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调动群众参选的积极性、主动性。

2、做好届满审计工作。组织力量做好村级财务和村干部届满审计工作。审计结果要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妥善处理。审计结束后,财务账簿、公章等必须交乡镇封存保管,对于没有完成审计的现任村干部,不能参加竞选。

3、做好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对于“两委”正职年龄偏大、难以继续胜任工作的村,要选拔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或者乡镇干部派驻到村里开展工作,使之逐步熟悉农村情况,掌握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4、开展专项整治。在选前和选中,抽调综治干部和政法干警组成工作组,进驻重点村,排除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选举期间的治安秩序。同时,要突出对贿选行为、扰乱破坏选举秩序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威慑姿态,以稳定选举秩序,维护广大选民的民主权利。

5、做好分类指导工作。对全市 901 个村进行摸底分析,划分类型,采取一型一策有针对性地指导。对书记和主任配合默契战斗力强的村,以村换届选举领导小组和村民选举委员会为主自行组织选举;对书记、主任有隔阂的村,先整顿统一思想后再换届;对关系复杂、矛盾集中的村,派出熟悉村情及换届选举业务、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干部驻村,帮助理顺关系,排除干扰,充分体现和集中民意。

(三)严密组织,确保换届工作依法有序实施 1、严把候选人的政治素质关。要明确村级“两委”班子成员的参选条件,并把村级“两委”班子成员的参选条件向党员、群众宣传。除遵循法律、法规相关资格条件外,一般来说村干部任职应具备下列条件:一是政治思想坚定,带头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二是办事公道、作风正派、乐于奉献、团结同志,在党员和群众中享有较高威信;三是协调和处理农村各种问题和矛盾的能力较强,具备适合担任本职务的组织领导能力。

2、依法保证选民的权利。在严格遵循党规、法规和民主程序的基础上,依法保证党员和群众的民主权利。一是严格选民登记。由乡镇党委组织,协调派出所,将各村选民人数由户籍员统一调出,由村选举委员会依法认真核实后,予以张榜公布,确保选民登记“不重、不漏”合法有效。二是规范委托投票问题。选举前,由选委会对委托票的数量、办理时间、委托手续等作出具体规定,防止在实施过程中引发纷争。委托投票规定务必要体现公平公正。三是强化现场监督。各乡镇要加大投票现场的业务指导力度,对发票、填票、投票、计票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作用,与检察机关协同配合,加大选前、选中、选后的依法监督力度。

3、完善农村干部管理机制。为消除村干部因工作职责不清,目标不明确,而导致部分村干部压力不够,动力不足,互相推诿,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现状,要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强化干部任前承诺和任期践诺制度,由候选人对村内发展做出具体计划目标,提出自己的治村方案和保障措施,由乡镇党委、村民选举委员会依法审核把关,予以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和评议。其次,新一届村“两委”选举组建后,由党委、政府与各村签订任期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增强村“两委”成员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四)组织培训,提高新任村干部的履职能力。

选举结束后,要对新一届村“两委”干部进行岗前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使他们尽快进入工作角色。一是培训开展要“快”。在完成今年的村“两委”换届后,要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的时间、地点、方式、内容和生活安排,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力求培训取得实际效果。二是培训方式要“活”。在培训方式上,根据新任村干部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科学采取有效的培训方法,通过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增强干部学习兴趣,提高培训效果。注重课堂讲解交流互动的结合,采用案例式、互动式、体验式等培训方式,使每一专题都能贴近农村实际,激发村干部的学习热情。三是培训内容要“实”。要从服务大局、围绕中心工作上确定培训内容。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乡村振兴、村民自治等作为培训重要内容,要求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培养大局观,提高综合素质。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突出地方经济特色,确保培训内容的全面性、丰富性和针对性。对城边村和城中村的村干部,要更加注重征地搬迁、社会维稳、反腐倡廉、惠农政策等方面的培训;对山区和经济相对落后村的村干部,要更

加注重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搞活村集体经济等方面的培训。

(五)制定方案,积极消化村“两委”换届工作的遗留问题。

一是完善制度,健全机制。采取上下结合的方式,引导村干部、群众积极选出村民理财小组,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及各种规章制度,引导各村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二是妥善安排好落选村干部。这次村级“两委”换届选举,有一部分年龄偏大、体质偏弱、不适应或不胜任本职工作的村干部将被选退下来。对调整下来的村干部,要区分情况,分别对待。对那些因身体原因而调整下来的村干部,可以根据经济状况,发给他们一次性补助或实行年定补制度;对不适应现职的村干部,可以调整改任其它职务,继续发挥他们的余热;对不能胜任领导工作或因有这样或那样问题而调整下来的村干部,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做好思想工作,化解消极因素和不安定因素,确保一方稳定。

四、关于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的思考及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对村级班子建设的重视和领导。

要充分认识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切实加强对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领导和指导。要认真落实好党的领导,强化乡镇党委的责任,党委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二是出台有关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完善农村干部的教育培养、考核管理、奖惩激励等机制,特别是要全面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三是营造有利于村干部工作的良好环境。县、乡镇党委政府要大力支持村干部的工作,执纪执法部门要强化措施,确保村干部正当权益不受侵害,新闻媒体要

加大村干部的正面宣传,在全社会推介一批优秀村干部典型,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四是细化办法,加强基层工作考核力度。要按照“细化、量化、科学化”的要求,合理确定乡镇党委和农村党支部承担的党建责任目标和村委会干部任期工作目标。要建立奖惩机制,对完成责任目标好的,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于不能完成的,实行末位淘汰、黄牌警告、诫勉谈话等制度,并与工资待遇挂钩。

(二)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培养和管理。

一是抓好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要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有计划地加强培养锻炼。同时注重发展优秀青年农民入党。二是建立培训教育机制。强化在职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切实帮助基层干部更新观念、增强致富本领。同时,加大典型的培植力度,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是进一步完善村干部管理机制。健全完善村干部推选事前备察制度,建立无功即过,不进则退的更替机制。对在村级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村“两委干部”,可以考虑公开选拔到乡镇干部岗位,解决他们的政治待遇和后顾之忧,以此调动其他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村级班子的战斗力。四是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更好地实施对权力的配置和限制。认真落实村务公开,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

(三)解决后顾之忧,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在活力。目前,我市村干部待遇较低,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同时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不够健全,村干部存在后顾之忧,许多退下去的村干部意见较大。合理提高村干部报

酬和实行养老保险制度,解决他们的切身利益和后顾之忧,显得越来越重要。一是经济待遇要提高。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建立稳定的工资增长机制,不断改善村干部的经济待遇。酌情加大补贴和转移支付力度。二是工作环境要改善。对村干部要多指导、少指责;多服务,少干预;多鼓励,少埋怨;扩大基层农村自治,给村干部民主自主干事的空间。三是激励机制要建立。把干部待遇同工作实绩挂钩,根据经济发展程度、工作成效,建立分级分类的考核机制。四是养老问题要关心。以镇为单位密切与有关部门配合协调,切实解决好村干部的养老保险,让村干部尤其是副职干部“在职有奔头,卸任有想头,工作有劲头”。

(四)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为村级班子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实践证明,村级集体经济的实力,同基层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增强村级班子战斗力和凝聚力的物质基础。一是认真谋划,仔细分析,制定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划及实现目标,兴办集体企业,闯出一条切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做到集体、个体、私营经济一起上,农业、工业、服务业一并上,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形成本地特色的经济。二是千方百计地调动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正当、合法的渠道,引导农民发展多种经营。三是村干部要积极引导,领办示范服务基地,从种、养、加工起步,通过创建专业化合作社,走产销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路子,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减轻农民负担。四是抓好贫困村的经济发展,要整合资源,因地制宜,从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积极扶持,使之尽快摆脱贫困,提高造血功能。

五、关于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调研体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至关重要。结合调研,要达到乡村振兴的要求,重点要实施好“五一个”工程。

一是要绘制一幅好蓝图。“谋定而后动”。

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应在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绘制发展蓝图,合理稳步推进。尤其是要重视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农村社区建设发展进行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提出发展思路、科学制定方案、指明前进方向,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是要配强一套好班子。

首先要选好“当家人”。农村社区建得如何,选好“当家人”至关重要。“当家人”必须有能力、懂科学,有现代化市场化思维,起到“领头雁”作用,能团结“两委”班子,带领农村社区村民执行政策、发家致富。其次要配好“两委”班子。“两委”班子成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思想统一、团结齐心,共同为农村社区发展和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而不懈努力。同时,大力开展“能人回乡”工程,鼓励和吸引“能人”参与农村社区建设,不断充实“两委”班子。最后要不断完善农村社区干部选拔任用和激励机制。积极推行农村

社区干部述职述廉工作,实行党员和群众评议制度,增强农村社区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工作的科学性,要大幅提高农村社区干部待遇,解决农村社区干部的后顾之忧。同时,注重农村社区干部的培训提高工作,每年至少对农村社区干部培训一次,切实提高农村社区干部的综合素质。

三是要开发一项好产业。

第一,要立足特色,依托资源优势。农村社区建设要紧密联系村情村貌,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文化底蕴和比较优势,发挥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和服务功能,每个村着力形成1至2个具有稳定发展潜力的优势主导特色产业,整体上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第二,要立足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正确树立和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平衡和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引导产业布局,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农村社区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为建成“美丽中国”贡献力量。第三,鼓励和引导村民参与。形成干部群众齐上阵,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智力,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绿化、环境卫生、垃圾处理等方面加大农村社区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积极为农村社区建设献计献策,谋划发展乡村旅游、农家生态观光旅游等,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第四,立足壮大龙头,吸引企业进驻。引进具有竞争力强、带动力大的龙头企业,作为推动“一村一品”的重要带动力量,吸引相关企业入驻农村社区,不断完善产业链,为农村社区建设和村民增收助力。

四是要建立一个强支撑。

农村社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策的有效倾斜、资金的强力支撑。各级政府部门要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主题,充分发挥资源分配和组织人力方面的优势,加大对农村社区建设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落实各项农村惠民政策,重点解决村民最关注的民生问题,全力保障村民的基本权益,助推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

五是要建立一种好文化。

两委 篇3

基层村组织换届选举已经结束,各项目标任务得到很好的落实,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一)村干部威信难树立。村两委任期是三年一届,村干部中普遍存在“一年选、二年干、三年等着换”的心态,村干部在这种心态下,一部分村干部不重视抓经济发展、财源培植、农民增收等工作,而是热衷于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奉行少树敌,当和事老。有的村干部通过拉票、不法势力等非正常渠道当选,在群众中自然没有威信,结果就使村级组织无法形成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各方面利益平衡难。选举期间,农村各种矛盾纠纷集中爆发,各方面的利益很难均衡。由于姓氏、派别、立场不同,原本和睦的村民被人为分为几派,把选举与狭隘的地域、人情、恩怨、亲疏、利益以及各种历史遗留问题联系起来,引发各种矛盾和冲突,造成姓氏对立、族群对立等,原本安静的村子瞬间“欢腾”起来。一些落选、卸任的村干部心态不平衡,倚老卖老,从中作梗,与现任村干部之间产生隔阂和矛盾。

(三)宗派、家族势力的影响大。竞选人从本家族或个人利益出发,利用宗派或家族势力游说、拉票现象依然存在。一是村里宗派、家族推选的候选人具有“压倒性优势”,其他家族就是联合起来也未必能够匹敌;二是难以保证当选者主持公道。宗派、家族推选的候选人当选上任后,不得不考虑宗派、家族势力的影响,在处理村务时,难以保证公平公正,这是大家族聚居的行政村在选举中难以避免的一个问题。

(四)竞选目的日益多元不好调控。以往换届选举中,大多数参选者想为村民、百姓干点实事的,但也有少数人出于“利”而参与竞选,认为可以利用当上村干部的便利,在本村土地审批、村内建设等项目上求“近水楼台”。还有为了“名”,认为当上村干部可以光宗耀祖;有的是为“保护既得利益”;有的是为混熟人,找上级好办事;有的是为了“气”,与其他村干部争高低,树己威,求认同。竞选目的不同,使一些村干部当选后,纪律松驰,作风飘浮,脱离群众,损害党群干群关系。

二、加强和改进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的几点建议

当前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出现的矛盾,是由于直选制度不完善引发的,改革完善村民选举制度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一)延长村(社区)“两委会”任期。现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调查中,多数基层干部群众反映村“两委”三年一届任期时间太短,不利于村干部干事创业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一般情况下,农村换届选举基本上需要半年时问,换届后村“两委”之间及班子成员之间磨合沟通又要半年,等一年后村“两委”工作步入正轨时,又开始面临下一届换届选举。村干部的大部分精力用在竞选和磨合上,不利于村集体事业的发展。因此,建议村(社区)“两委”任期由三年一届调整为五年一届。

(二)要加强选举组织工作。作为主管村“两委”选举的镇党委、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把握选举进程,实现公平公正。一要防患于未然。事前要考虑周全,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特别是对违法行为提出明确的处罚办法;二要把握局面。镇政府要组织力量深入基层,详细了解该村各个家族人员的数量、分布,对有影响力的人物要搞准其思想动态,找准“穴位”,对症下药;三要召集党员、村民代表参加会议,正确进行引导、倡导能人当选的理念,让群众了解候选人的优点;四要开展联合整治。要成立由纪检监察、公安部门参加的整治组织,严厉惩治贿选行为,并提醒选民提高警惕、予以抵制;五要严格选举程序。要按程序进行候选人的预选及正式选举工作,切实做好投票、监票、唱票和计票工作,整个工作要透明公开;六要维护团结稳定。做到发现苗头,及时引导,找出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化解积怨,真正选出一个群众信赖、能够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村领导班子。

(三)切实落实监督机制。一是搞好跟踪检查工作。根据竞选人三年工作规划,逐条逐句的落实兑现情况,并将结果张榜公布;二是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村级收入台账,随时掌握各项收入的项目、收取时间、兑现情况等,使收取的各项收入都能及时入集体账,不给私吞公款者提供机会;三是严格财务管理。对各项开支实行“一支笔”签字,同时进行民主理财,由民主选出的理财小组严格把关,实现开支双重把关;四是镇、街道财务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限期整改;五是实行村级财务由镇、街道的农村财务管理部门代管,收支事项均在有效的监督之下,促进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

(四)要加强村干部的政治思想和社会公德教育。镇党委要强化村干部教育管理。要经常举办培训班,组织村干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农业科技等,切实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领导水平。

综上所述,搞好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健全选举责任追究机制,强化村干部管理监督,建立健全村务民主决策、村级集体经济民主管理等制度,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参考文献:

[1] 刘吉元 搞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思考[期刊论文]-天津人大2009(4)

两委 篇4

1 村“两委”班子应当发挥的作用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 当问到村“两委”班子应当发挥什么作用的时候, 很多干部不是一问三不知、完全答不上来, 就是回答得牛头不对马嘴。因此, 有必要对村“两委”班子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 使“两委”班子干部了解自身应当发挥哪些作用。

由此可见, 村“两委”班子的职责涵盖了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 能否有效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 考验着“两委”班子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水平。

2 当前南昌县村“两委”班子作用发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现状

南昌县国土总面积1716km2, 总人口100.9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80余万人。全县辖16个乡镇、1个国家级开发区 (南昌小蓝经济开发区) 和银三角管委会, 共有263个行政村, 村“两委”干部2073人, 其中村党组织委员1100人, 村委会委员973人, 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28人。另有乡镇班子成员兼任村书记的不少于20人, 其中幽兰镇就有5名班子成员兼任村书记。具体情况见表1。

2009年中组部下发的《关于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 村党支部特别是村书记要认真履行五大职责, 即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紧密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加强村党支部建设。2010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了村民委员会七大职责, 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管理集体所有财产、保障村民合法权益、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增进村民团结互助、遵守法律法规条约。

从表1可以看出, 致富带头人分别占村“两委”干部、村书记、村主任总人数的47%、64%、57%, 可见, 我县村“两委”班子在带领群众致富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从总体上看, 目前我县村“两委”班子在履行职责和发挥作用方面所做的工作还是令人满意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中心, 带领群众做大做强本村特色产业, 实施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经济发展。如东新乡石歧村依托河港资源, 发展采砂、运输业;富山乡部分村发挥大水面优势, 引进鱼鸭立体混养、珍珠养殖、休闲垂钓等科技养殖项目。二是以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为重点, 及时调解矛盾纠纷, 切实将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积极开展“三联三送三促进”和送温暖活动, 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全县农村呈现出社会稳定、安居乐业的和谐景象。三是以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为抓手, 对违章搭建物、破旧危房、猪牛栏禽舍、乱堆乱放杂物、散落垃圾堆和卫生死角进行集中整治, 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善。如小蓝经济开发区虎山村建立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进一步规范垃圾中转站的运营, 成立专业管理队伍, 确保中转站全天24小时人员在岗, 防止卫生状况反弹。四是以县属文化单位、乡镇文化站、村级 (社区) 文化活动室 (农民俱乐部) 为载体,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大大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如塘南镇张溪村的文化活动中心设有亲情聊天室、文化科普视听室、农家书屋阅览室、青年创业培训室、快乐老人活动室、妇女之家等多个区域, 棋牌桌、台球桌、电脑等设施一应俱全, 文化气息浓厚, 深受村民欢迎。

2.2 主要问题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我县村“两委”班子在发挥作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2.1 素质能力不高。

一是文化程度明显偏低。我县村“两委”班子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共有394人, 仅占19%;大学生村官28人, 仅占1.35%, 整体文化程度不高。二是工作能力相对偏弱。有的干部对新理论、新知识、新政策了解少、领会少、掌握少, 对国家政策形势后知后觉, 工作方式简单陈旧, 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和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的需要。黄马乡丰林村的干部就说到, 以前每年都会有村书记、村主任培训, 去年没有了, 感叹现在学习的机会不多, 自身学习也不够, 对农村最新的方针政策、法律条文等不太了解, 特别是在土地流转这方面, 急切地希望得到相关的学习和指导。

2.2.2 队伍后继乏人。

在我县2073名村“两委”班子干部中, 35岁以下的有219人, 仅占10.6%, 村干部工作对于青年人才的吸引力不断下降。广福镇万洲村就存在着“两委”班子新老结合不够的情况, 一些文化高、能力强、有经济头脑、有培养前途的优秀人才通过上学、参军等途径输送出去, 在城市、城镇安家落户, 而不愿回到农村当村干部, 觉得农村工作条件差、工作压力大、工资报酬低, 这就严重影响了农村干部队伍新鲜血液的输送, 造成人才匮乏。另外, 随着市场经济的加快发展, 农村兴起外出打工的热潮, 一些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忙于个人发家致富, 大批农村中青年劳动力流向城市, 常年在外务工经商, 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仅占“两委”班子总人数的13%, 选拔干部的范围越来越小。

2.2.3 工资待遇偏低。

虽然近年来村干部的待遇有所提高, 但是依旧与其承担的工作任务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成正比。调查发现, 目前南昌县村支部书记、主任的月工资一般在800~1000元左右, “两委”班子干部不到800元, 较低的工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影响了班子队伍的稳定性。小蓝经开区沥山村委会的干部说:“村干部待遇偏低, 难以保障基本的生活要求, 工作也缺乏积极性”。另外, 据调研发现, 在一些滨湖地区较为落后的农村,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较低甚至没有收入, 一方面主观上村干部没有发展经济的想法, 另一方面客观上没有能力和条件增加集体收入, 这就使得难以从集体收入中拿出资金对干部工资进行补贴。正如有的村干部所说:“自己都不富, 如何带领群众致富?”

2.2.4 激励机制不优。

当前, 南昌县在村干部的生活保障、选拔任用、考核评定方面缺乏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 严重影响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干劲。一是生活保障机制不完善。卸任之后生活无保障, 养老问题未得到解决, 这是调查中绝大多数村干部共同强烈反映的一大问题。向塘镇的许多村干部说:“工作了一辈子, 青春都贡献给了村里, 最后老了退休却没有保障, 如果遇到生病该怎么办?希望政府能够重视这一问题, 让我们老有所依。”二是选拔用人机制不完善。平时表现优秀的村“两委”班子干部难以得到提拔任用, 在政治上没有提升的空间和前途, “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 严重挫伤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考核评定机制不完善。当前的考核评定一般只以村里的年度考核作为“两委”班子干部考核的依据, 缺乏对其德能勤绩廉的专门考核, 导致考核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同时, 一些地方往往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进行评定, 未能依照“两委”班子干部的自身情况、群众意愿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 削弱了村干部的工作干劲。

2.2.5 工作阻力较大。

“上面千条线, 下边一根针”。农村工作纷繁琐碎、社会矛盾复杂多样, 村“两委”干部处于“兵头将尾”、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 工作压力大, 思想包袱重。很多村的干部都谈到, 现在的工作压力特别大, 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乡、镇的中心工作上, 既要对上级负责、听从上级指挥, 认真贯彻落实和执行上级各部门、各单位下发的文件、指示, 又要对广大群众负责, 具体安排落实好各项工作, 处理解决村民群众的各种要求和矛盾问题, 以至于无暇顾及自己的产业, 难以带领群众致富, 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塘南镇蔡家村调研时, 有的村干部就提到, 有些村民难以沟通, 不理解村干部的工作, 干部和村民之间很容易产生矛盾、问题, 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工作难以开展。一些村民的独立性越来越强, 对待村干部的态度是“没有事情不理你, 出了问题要找你, 处理不好要骂你, 造成损失要打你”, 考虑问题从个人角度出发, 一旦出现土地、山林等民事经济纠纷、医患纠纷、征地拆迁补偿等问题, 未能满足个人要求就上访不止, 造成村干部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3 进一步发挥南昌县村“两委”班子作用的建议

村“两委”班子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全部战斗力的基础, 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对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针对当前南昌县村“两委”班子作用发挥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此, 依据调研掌握的情况, 我们特提出几点建议。

3.1 切实提高待遇, 激发工作动力

3.1.1 提高工资待遇。

充分考虑村“两委”班子干部工作量大、待遇较低的实际, 根据我县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消费水平增长情况, 制定出相对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标准, 让村干部享受应有的待遇。建议村干部工资可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励津贴构成。按照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村干部职务的差别划定不同标准的基本工资;参照公务员或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制定村干部绩效工资制度, 根据每年年底的绩效考核情况发放绩效工资, 真正实现“以绩定酬、绩优薪优”。县、镇两级政府要把相关的待遇政策向农村倾斜, 想办法增加村级集体收入, 提高村干部的工资待遇, 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3.1.2 提高政治待遇。

建立和完善选拔任用、表彰激励机制, 让“两委”班子干部在政治上有“奔头”。一是组织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干部外出学习考察, 并积极推荐成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二是参照优选大学生村官的相关做法, 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加大从优秀村“两委”班子干部中定向招录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力度, 拿出一定的录用名额, 为“两委”班子干部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三是依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地方组织法》、《公务员法》等相关规定, 把工作成绩突出、政治立场坚定、群众普遍认可的优秀村干部选拔为乡镇党政副职或使其享受副科级干部待遇。

3.2 配齐配强班子, 储备后备力量

3.2.1 配强村“两委”班子主要领导。

关于如何配强村“两委”班子主要领导, 各地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 许多地方把当地的名人、强人、富人、好人、能人选进村“两委”班子, 有的担任村“两委”班子的主要领导, 产生了正面的效果。无论是哪种办法, 乡镇党委作为换届工作的组织者和“操盘手”, 要把好关, 既要让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热爱家乡、愿意为群众办实事、谋发展, 自身又有致富本领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 群众信赖、在群众中有威信的人选任为“两委”班子的主要领导, 又要严防少数夸海口、无法兑现承诺, 骗取组织信任、骗取群众选票的人担任“两委”班子主要领导。

3.2.2 选好配齐班子成员和储备后备力量。

将有文化、有能力、有素质的人才充实到“两委”班子队伍中来, 将返乡知识青年、复退转业军人、青年致富能手等有知识、有胆识、觉悟高的人员及时纳入后备干部范围, 加强培养锻炼。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贫困村、工作薄弱村任职, 使村“两委”班子后继有人。

3.3 健全规章制度, 提高管理水平

3.3.1 规范制度建设。

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村“两委”班子运行管理机制, 努力使每位班子成员的作用以及班子的整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村务公开等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村“两委”干部的学习交流制度, 充分发挥基层党校和远程教育网络的阵地作用, 加大培训力度, 不断增强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组织管理能力、带民致富能力、化解矛盾能力、廉洁奉公能力, 使干部具备适应新时期各项工作所需的能力素质。同时, 建议将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工作流程 (如土地流转程序) 等汇编成册, 便于村干部学习。

3.3.2 创新管理模式。

推行村“两委”班子岗位目标责任制和“一年一述一评议”制, 年初各村确定本年度工作目标, 签订目标责任承诺书, 年终通过民主测评、走访党员群众等方式, 对各村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结果与工资奖惩挂钩, 对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两委”班子干部进行问责, 增强为民办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使村“两委”班子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涂小云.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若干思考—基于南昌县的调查[J].中国发展观察, 2013 (02) .

[2]焦明忠.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N].黑龙江日报, 2009-04-30.

社区两委成员职责 篇5

目 录

一、社区党组织成员职责

1、社区党委书记职责

2、社区党委副书记职责 社区党委组织委员职责 社区党委宣传委员职责 社区党委纪检委员职责 团支部书记职责

二、社区居委会成员职责 居委会主任职责 居委会副主任职责 居委会委员职责 民兵营长职责 计生专干职责 文书职责 会计职责 出纳职责

居民组长职责

三、社区各工作委员会职责 综治委员会职责 治保委员会职责 调解委员会职责

文化教育卫生科普和体育委员会职责 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职责 妇女联合会职责

社区民政和社会保障委员会职责 社区文明创建委员会职责

一、社区党委成员职责

社区党委书记职责

1、负责召集主持党委会,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组织的决议、指示,结合本社区的具体情况,研究安排党委工作,对党委的重大事宜,及时提交党委会议讨论决定;

2、注意了解党内外的思想政治状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认真搞好党委自身建设;

3、检查、督促党委工作计划、决议的执行,注意解决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按时向党委会和上级党组织报告工作;

4、检查、督促各支部对党委工作计划、决议的落实情况,督促支部开展好各项工作;

5、经常与党委委员和同级行政负责人保持密切联系,交流情况,支持他们的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6、按时主持召开党委会的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搞好团结,加强党委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委会的集体领导作用;

7、注意讨论研究本级群团组织工作,积极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

社区党委副书记职责

1、协助党委书记开展工作;

2、党委书记不在时,负责党委的日常工作;

3、负责做好所分管、分工的工作。

社区党委组织委员职责

1、了解、掌握党委的组织状况,根据需要,提出党支部的设置和调整意见,检查、督促党委开展组织活动;

2、收集和整理党员的先进事迹,向党委提出表扬、奖励党员的建议;

3、督促支部落实党员发展工作;

4、对预备党员进行培训、教育和考察,办理接收新党员、预备党员转正的有关手续;

5、负责日常组织管理,接转党员的组织关系,督促党费收缴工作,做好党员的统计工作;

6、做好党委会会议的记录工作。

社区党委宣传委员职责

1、了解党员、群众的思想状况,提出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拟定学习计划;

2、组织党员进行政治、业务培训;

3、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围绕党委各时期的中心任务,开展主题教育和其他宣传工作;

4、指导本单位的群众学习科学、文化、技术知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等。

社区党委纪检委员职责

1、经常对党员进行党风党纪教育;

2、检查监督党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遵守党纪的情况,提出加强纪律、端正党风的建议和办法;

3、受理对党员的检举、控告,检查处理党员违纪的案件;

4、受理和转递党员的控告与申诉,维护党员的民主权利;

5、对受党纪处分的党员进行教育考察;

6、经常了解并向社区党委会和上级组织反映党员遵守纪律的情况。

团支部书记职责

1、负责本支部团员、青年的政治思想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的助手作用;

2、培养和吸收先进青年加入共青团组织;

3、帮助、鼓励青年学文化、学技术,做好培养优秀青年人入党的推荐工作。

二、社区居委会成员职责

居委会主任职责

1、在社区党委领导下,负责主持社区居委会的全面工作;

2、根据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负责召集社区居民委员会、居民组长和居民代表大会,学习贯彻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宣传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3、抓好居民委员会的自身建设,搞好班子团结,协调领导之间、部门之间的关系,建设一个善于带领居民进行有效自治的坚强的领导班子,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4、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指示和社区党委的决议,组织和带领群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法管理居务,完成各项任务,处理好社区日常

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5、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好岗位职责和任期目标,并加以贯彻落实;

6、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活动,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居委会副主任职责

1、在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2、协助居委会主任做好宣传、教育和经济工作,协助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做好分工、分管工作;

3、主任不在时,负责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居委会委员职责

1、教育、组织居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学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2、完成镇政府布置的各项工作,向居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3、维护居民的合法权利、教育引导居民履行公民义务。

4、组织、引导居民发展经济、做好服务协调工作。

5、办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事纠纷,维护社会治安,向上级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6、做好拥军优属,救灾救济,五保户供养等社会保障工作。

7、带领群众推进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搞好普法教育和综合治理工作。

民兵营长职责

1、负责本社区的民兵组建和民兵军事集训工作;

2、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做好兵役登记,完成征兵工作任务;

3、组织民兵积极参加两个文明建设。

计生专干职责

1、宣传计划生育方针政策、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普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科学知识。

2、教育育龄青年晚婚晚育,提倡少生、优生、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生育二胎者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禁止无计划生育;

3、为符合法定年龄结婚生育的人员办理生育证件,按规定给孕期妇女开展免费检查,报销医药费用;

4、按规定为育龄妇女落实节育措施,开展孕环情监测检查;

5、督促外来人员办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明,开展查验证服务,为流动人员中的育龄妇女提供孕环情服务。

文书职责

1、承办往来文件、简报、信息等文字材料的收发、登记、送阅、催办和文件的打印、核对、印刷工作;

2、负责文件、资料的分类、立卷、装订、归档和各种报刊、杂志、书籍的订购和发放工作;

3、严格按规定管理办公室的印章,负责介绍信的使用和办公用具、法律、法规文书的管理;

4、负责日常档案的收集、整理和管理工作;

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会计职责

1、负责居委会集体经济收支核算工作;

2、帮助和指导社区集体经济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3、抓好各合作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工作,指导帮助居民搞好收支核算和成本核算;

4、管好文书、会计资料档案,协助主任搞好土地、集体财产和承包合同的管理工作。

出纳职责

1、负责居委会现金收支管理建帐工作;

2、财务收支日清月结;

3、每月向会计报帐,报送的单据应真实、手续应完备。

居民组长职责

1、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教育居民依法履行应尽的义务;

2、认真贯彻社区居委会和上级政府的有关规定,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3、组织和发动村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走勤劳致富;

4、负责召集居民组会议,组织居民学习、讨论本居民组重大事项;

5、及时向居民委员会反映居民意见,建议和要求;

6、模范遵守村规民约、在两个文明建设中起表率作用。

三、社区各工作委员会职责

综治委员会职责

1、认真积极主动搞好社区治保,综合治理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

2、发动和依靠群众,搞好社会治安、做好群防群治的工作,抓好治安联防队伍建设;

3、配合公安机关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抓好防火,防灾工作;

4、配合社区调解、妇联等部门,做好民事纠纷的调解工作。

5、做好社区房屋出租管理及外来人口的管理工作。

治保委员会职责

1、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社会法律咨询活动,提高社区成员的法制观念,增强防水、防盗、防破坏、防治安灾害事故等安全防范意识;

2、动员、组织群众开展群防群治工作,落实安全防范责任制。依托社区警务工作站(室)和外来人口管理工作站,协调和组织好社区治保积极分子、社区保安员、社区服务人员、联防队员、外来人口协管员、内部单位保卫人员等六种力量,共保社区安全;

3、动员居民和单位落实技术防范措施,提高社区科技防范水平。创建“安全小区”和“无毒社区”;

4、发生刑事、治安案件要及时报案,协助公安机关保护案情现场,配合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协助公安机关及时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维护社区治安秩序;

5、教育居民揭发、检举危害社会治安和稳定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劝阻和纠正违法违纪行为;

6、协助政府和公安机关做好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预防重新犯罪;

7、协助做好假释、缓刑、监外执行和被剥夺政治权利者、法轮功练习者的监管教育;

8、做好流动人员管理和服务工作,掌握流动人员的动态和出租房情况,建立健全相关档案。

调解委员会职责

1、依据《人民调解工作组织条例》等法规开展人民调解工作;

2、接受基层司法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健全人民调解组织,提高调解质量,规范工作制度;

3、做好法律、法规、法制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工作;

4、调解员要以身作则,秉公职法,做好本职工作;

5、及时协调各种民间纠纷,防止和化解社会矛盾,对因人民内部矛盾激化,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情况要及时上报,同时做好教育疏导,预防恶性事件的发生。

6、向政府反映群众对社会治安管理与协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信息渠道畅通,防止因信息不畅造成的非正常事故和矛盾激化。

文化教育卫生科普和体育委员会职责

1、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社区文化、教育、卫生、科普体育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2、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和公益文化服务活动,积极挖掘、保护民间和民族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社区内的文化资源,为群众提供文体活动场所,办好社区文化室、社区图书室、培养社区文化指导员和文化活动骨干,发展壮大志愿者服务队和群众业余文艺团队,协助政府监督、反映社区内文化市场存在的问题;

3、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落实《义务教育法》,督促适龄儿童入学,控制辍学和流失儿童;做好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建立校外教育活动阵地,丰富学生校外教育活动,为青少年提供各种健康有益的问题活动场所,掌握社区青少年情况,做好普法、自护教育和失足青少年教育挽救工作,降低重新犯罪率;抓好居民的职业技术培训及扫盲工作;协助政府及有关部门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社会化教育新格局。开展创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活动。加强市民文明学校建设,广泛开展教育培训和各种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综合素质。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增强社区教育力量;

4、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开展社区医疗保健、卫生防疫、紧急自救、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及普及工作,组织社区健康教育咨询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配合协助县镇相关部门做好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调查和环境卫生工作,组织开展除“四害”,做好宠物散养管理工作;组织社区居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组

织开展幼儿、老人体验工作;配合政府做好社区适龄公民无偿献血的动员和组织工作;协助卫生和公安部门做好精神病人的防治监控工作;

5、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开展经常性的科普活动;

6、积极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宣传动员社区居民参加大众健身活动和体育竞赛、管理好社区健身设施,壮大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

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职责

1、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以及其它的法律、法规,贯彻计划生育政策,普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科学知识;

2、建立健全社区育龄妇女档案,落实动态管理,为育龄群众提供必要的婚育状况证明;

3、办好“文明学校”,建立计划生育宣传阵地,向居民传播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维护社区居民计划生育合法权益,教育社区居民自觉履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4.实行社区计划生育工作公开制度,认真落实计生工作各项任务,做好社区内单位、居民、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和协调工作;

5.及时反映社区单位、居民对社区计划生育的意见、建议。对政府在社区内的卫生服务机构、计划生育部门的服务工作进行评议和监督。

妇女联合会职责

一、妇联的性质:

妇女联合会是全国各族各界妇女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争取进一步解放而联合起来的社会群众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的纽带。

二、妇女代表主要工作任务:

1.向广大妇女宣传党和国家在基层的方针、政策,教育妇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正确处事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引导妇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代表妇女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2.发动组织妇女搞好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发展商品经济,勤劳致富;

3.教育引导妇女,自尊、自信、自主、自强、组织发动她们学政治,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

4.教育妇女,遵纪守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抵制封建和落后习俗,向拐卖妇女儿童、卖淫、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和残害妇女儿童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5.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宣传计划生育、教育妇女讲卫生、预防疾病,关心妇女劳动保护;

6.开展“五好家庭”评选活动,提倡勤俭持家,开展拥军优属,尊老爱动,邻里和睦,树立尊纪守法的文明新风;

7.做好妇女儿童的定期保健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防病治病工作;

8.发挥“桥梁、纽带、支柱作用,为党组织培养和输入妇女干部。

社区民政和社会保障委员会职责

1.宣传贯彻国家民政工作的法规和相关政策;

2.壮大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动员和组织社区成员开展尊老助残扶困济贫活动,弘扬奉献邻里、奉献社区的精舍;

3.开展便民利民社区服务,发展服务项目,拓宽服务领域。依法协助政府办理社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管理好社区服务站;

4.掌握民政对象的基本情况和需求,协助政府解决他们的困难。落实优抚政策,为军人家属和伤残人员的生活提供服务。对优抚、社会保障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进行表扬;

5.对本社区申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家庭的经济状况做好评审和公示。组织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参加社区公益劳动;

6.宣传贯彻各项再就业政策,挖掘社区就业岗位,传播就业技能,提供就业信息,帮助事业和下岗人员实现社区再就业;

7.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区风尚,逐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教;

8.积极创造条件开办老年人活动场所,组织开展各种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社区活动。动员社区志愿者及社区单位为老年人办实事,开展尊来敬老文明家庭的评比活动。做好涉老纠纷的调节,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鼓励老年人相互帮助;

9.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发挥社区残疾人协会的作用,组织开展针对残疾人的社会性服务工作。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实现就业;

10.贯彻宣传国家有关婚姻工作的法律、法规、协助政府做好婚姻登记工作。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

社区文明创建委员会职责

1、贯彻国家卫生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居民环境卫生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文生习惯。

2、利用多种载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扎实地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活动,在社区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广大社区成员的综合素质,树立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营造温馨祥和的社区氛围;

3、积极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建立规范完整的资料档案。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检查评比,加强对社区保洁员的管理;

4、协助政府做好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绿化美化、节水防汛、铲冰扫雪等方面的工作,保持环境整洁,消除卫生死角;抓好社区道路、排水等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居住环境;

5、协助解决拆迁、改造施工中的“扰民”和“民扰”问题,对社区内的烟尘、噪声等环境污染源惊醒举报,督促社区单位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

两委 篇6

关键词:西部农村;“两委”关系;教育培训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09)04-110-03

近年来,西部农村普遍认真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广大农村进行村委会直选,有力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但从当前西部农村村民自治的实践情况来分析,直选后的村支部与村委会关系不协调的问题己成为村民自治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有的村委会与村党支部成了“两张皮”,在村级工作中不配合,“两委”冲突的存在不仅影响到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而且直接影响到农村政权的稳定、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因此,西部农村“两委”关系不协调的问题,已经到了非重视不可,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一、西部农村“两委”关系不协调的表现及成因

1、“两委”关系不协调的表现。

一是村支部过分专权。有的村党支部控制着村里一切事务,以党代政问题相当突出,村里的政务不论大小,都由村党支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一个人说了算。这样,村党支部过分专权,代替村委会工作,使村委会成为村党支部的附属机构,村主任因无权而怨愤很多。

二是村委过分揽权。有的村委员会成员特别是有的村主任,不懂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规定,认为自己是全村群众投票选举产生的,就与村支部比大小、论高低、争权力,拒不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许多重大决策不经村党支部研究确定就独行其事,从而淡化了村党支部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三是“两委”相互争权。有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各自强调自己的重要性,相互对立,明争暗斗,甚至公开唱对台戏,把村上重要事务抢来抢去,反倒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是“两委”在工作中相互扯皮、推诿。有的“两委”遇到有功有利的事,双方都争着干,而在遇到有责有过的事则是相互扯皮、相互推诿,甚至相互拆台闹矛盾,致使村里一些重要事务无人管,使许多工作都陷入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2、“两委”关系不协调的主要原因。

(1)对村党支部及村委会的关系存在模糊认识。村党支部与村委会本来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组织。在性质上。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基层的战斗堡垒,具有先进性、政治性、组织纪律严明等特点;在组织功能上。党支部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主要负责监督和保证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而村委会则是村民自治组织,具体负责村务工作。在运行机制上,党支部是具有严格纪律性的村民党员组织,工作上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而村委会则是全村广大群众的自治组织。运行时以直接民主制为原则。但在目前村“两委”的具体实践中却存在着许多偏向:一是片面夸大村党支部的作用。有的村干部认为村党支部是领导核心,就要包揽村里的一切事务,党支部要有威信,就要大权独揽。这种规点实际上是片面强调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村党支部看成是决策中心、权力中心,使村委会成了摆设,成了“橡皮图章”。完全忽视和否认了村委会的职能作用,看不到村委会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完全包办代替了村委会的工作。二是片面夸大村委会的作用。有的村委会干部只强调村委会的自治性质、法人地位,认为村委会是权力中心,把基层民主极端化。有的村干部认为,只要村委会依法开展工作和行使职权。村党支部就无权过问。并以此为借口,排斥村党支部的领导,把村党支部架空,使村党支部在农村工作中难以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三是对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及其职能存在片面认识。有的干部认为村党支部的作用就是体现在抓党建、管党务、管党员上,除此之外的权限都属于村委会。存在这种观点的人,虽然口头上承认村党支都是领导核心,但在具体工作中,不仅不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而且与村党支部争权。

(2)村干部的文化政治素质较差。目前的村一级干部几乎全都是高中及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村民。没有接受过专门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培训,有的对开展农村工作的相关法律与政策的一知半解。在具体工作中表现为;一是有的村干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淡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扭曲,把当干部作为满足自己某种欲望的手段,因此,虽然当了村干部,只顾自己发家致富,对村里工作、群众利益不闻不问。二是有的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工作中的家长制作风严重,热衷于大权独揽,个人说了算。有的村支书只是片面强调自己的一把手地位,常常忽视村委会的职责和民主权利;有的村主任自视是村民直选的,拒绝接受村党支部的正确领导,把自己凌驾于党支部之上。

(3)村干部之间的个人恩怨与家族、村族势力的干扰。现行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村委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委会成员。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有的村民得不到村支部的认可,却得到广大群众的信任,因此而通过选举进入村委会的干部大有人在,甚至以前与村支部主要领导有过私人恩怨的人也会被选人村委会,成为村支部干部或当选为村主任。在此情况下,“两委”干部双方往往不是本着对村民及其工作负责的态度,而是将个人恩怨带人工作,你争我斗,相互拆台,使得个人恩怨以“两委”冲突形式表现出来。另外,有些村还存在宗族派性,各族各派为了各自利益,积极推选其代盲人进入村委会班子,这些代言人上台后往往只顾小集团、不顾大集体,为自己的族派谋取利益,把村党支部的领导抛到一边,不仅把族派间的矛盾带人工作中,而且在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过程中与村党支部发生新的矛盾和冲突,争斗不止,互相拆台,搅得村里不得安宁,

(4)工作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对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现行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一方面规定党组织在村级组织中属于领导核心地位。拥有对农村事务的决定权;另一方面又规定需由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或集体经济组织决定的事情,由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或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做出决定。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条中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力。但什么是“重要问题”,哪些是“需由村民委员会等决定的事情”,则缺乏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至于对村“两委”如何运作,重大问题如何行使,都没有比较具体的规定,因而在具体操作中往往无所适从。由于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因此在具体工作及其责任面前,也就互相推诿,在涉及自身权益的“好处”面前,也就互相争抢,这就必然导致“两委”关

系不协调的突出问题。

(5)决策程序不够健全和完善。现在存在的村党支部专权或村委会专权,在具体形式上都表现为一些重要事务的解决程序不规范、不合理,随意性较大,实行民主不够,处理重大事务不能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从根本上看,这样的问题大多是由于现行的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造成的,许多问题的决定和解决,完全依赖于村干部的个人素质,一人一个干法,十人十个干法。“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6)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得到发挥。目前农村的有些党员党性不强。宗旨意识不强,组织纪律观念淡化,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影响了党组织的形象和威信。损伤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群众对党员选举产生的党支部不认可,而对群众选举产生的村委会却出现极度信任,在这样的情况下,必然会发生甚至会加剧“两委”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二、解决西部农村“两委”关系不协调问题的建对策

1、进一步理顺农村“两委”领导体制。村党支部是党设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而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村民通:过村委会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作为村级公共事务的管理机构,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主要目标都是为村民服务,两者应是有机统一的。同时,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在人民权益上应该是高度统一的,村民自治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顺利开展,党的领导只有依靠村民自治才能实现。因此,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村党支部要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落实上级组织的工作部署方面进行把关定向,对本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对村里的重要事情的解决要提出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对村委会干部要进行正确引导、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特别是对本村的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都实行统一领导。但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职能的履行和领导权力的行使。离不开村委会职能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以严格民主决策程序支持保障村委会依法开展工作这一重要基础。二是村委会的主要职能包括了依法开展村民自治的工作内容,除了处理好职能范围内的日常村务外。对有关重要问题的处理,必须在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依照有关法规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委会履行职能,一定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要自觉维护和接受党支部的工作部署,使之贯彻落实到村民自治的实践中,变成全体村民的意志和行动。

2、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完善农村“两委”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形成坚持真理、依法办事、公道正派、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村级领导集体,除了必须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外,更重要的是要树立用好的制度选人的思想,一方面要做好宣传工作,把真正能为村民服务、能为村民服好务的人选进“两委班子”;还要按照有关制度的规定,坚持平等、竞争的原则,促使农村优秀人才参与村级事务的管理与服务,并促使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进入到“两委”班子。另一方面则要牢固树立按程序办事的意识。在各个环节上按照有关政策法规办事;特别是要大力推行“两推一选”选任村党支部成员的办法,先由党员推荐党支部成员候选人初步人选。再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对候选人进行信任投票,并在乡镇党委审查把关的基础上,再提交党员大会进行直接的投票选举。这一办法有利于选举产生党员和群众共同拥护的党支部领导班子,提高广大群众对党支部的信任度与支持度,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同时,还要积极推行村“两委”干部的交叉任职,鼓励党支部成员通过依法选举进入村委会领导班子,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实行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模式。实践证明,这一办法有利于协调“两委”的关系,减少矛盾。

3、科学的细化“两委”行使职责的权限。对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因职责不清而产生的冲突,可以通过制度创新。明确划分村支部与村委会的职责权限,尽可能减少管理上的公共领域去解决;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工作协调机制去解决。分工的基本原贝Ⅱ,应该是党支部管方向性的大事,村委会管具体的事务。党支部应当避免事务化的倾向,从大量日常工作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用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方针政策以及上级组织做出的决定和要求上,用在研究决定本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事上,用在切实加强村级党组织的建设和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上。而村委会的工作职责主要是;研究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有关问题;讨论发展生产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具体落实;搞好社会化服务和维护社会治安及村民教育管理等。要根据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各自职能,细化各自的职责权限、明确分工、建立制度、规范行为,让党支部和村委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活动。党支部既不能大包大揽村务工作,又能支持保障村委会依法开展工作。同时村委会要自觉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既保证村委会依法开展工作,又保证把村党支部做出的科学决策和规划等,具体落实到村民自治的实践中。

4、进一步规范“两委”对重大问题进行科学决策的程序。在村级规章制度的建立上,乡镇一级政府要切实承担和负起职责,因地制宜地帮助村一级组织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办事决策程序和监督制约机制,并负责宣传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全体村民积极地参与到对村级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对村干部的工作进行监督规范上来。要建立和完善由党支部召集,支部书记主持村“两委”联席会议的制度,健全村民议事会等民主决策咨询机构,凡是群众关注程度高,与多数农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均要实行民主决策。首先由党支部或村委会提出决策意见,再提交“两委”联席会议讨论修订,然后在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交党员大会讨论,并形成决议,最后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表决。

5、进一步建立健全对农村“两委”班子及干部行使权力进行有效监督的奖惩机制。要规范村务公开特别是财务公开制度,加强民主监督,加强对村“两委”干部的年度审计、任期审计、离任审计和专项审计,把各项村务活动置于广大群众民主监督的视野之内。建立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每年年终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听取“两委”干部述职,对其德、能、勤、绩、廉等表现进行民主评议。对评议出的不称职干部,要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罢免或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对评议出的优秀干部,要及时给予必要的奖励。

6、加强教育管理。对因个人恩怨、个人之间矛盾而产生的“两委”矛盾或冲突,应通过加强教育的办法去解决。要通过加强教育,不断提高“两委”干部的整体素质。使村支部成员与村委会成员都认识到大家工作目标的一致性,都为办好村上的事情尽职尽责,都全心全意地为村民的生产生活提供实实在在的优质服务。只有“两委”干部都提高了认识。增强了素质,才能在工作中积极配合,不相互拆台。村支部成员,尤其是村支部书记应努力适应村民自治后农村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适应广大村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期待,坚决克服工作中的各种不良作风,积极支持村委会干部依法开展工作,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村民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村委会干部也应当牢固树立村民自治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观念,自觉接受和服从村党支部的正确领导。

上一篇:黄瓜嫁接技术下一篇:甲状腺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