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的一些体会(精选12篇)
幼儿教育的一些体会 篇1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 而幼儿教师是年轻一代最初的启蒙教师,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幼儿园不同于中小学, 幼儿教育形式是以为基本活动形式的。寓教于乐, 是幼儿共同的活动形式。下面我谈谈对幼儿教育的一些体会。
1. 善于运用故事教学
1.1 讲故事的注意点
故事教学并不是语言课的特有形式。故事是一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 在语言课中有特定的故事教学, 教师通过讲解、分析、讲述, 让幼儿学习一定词汇, 提高讲述能力, 接受文学熏陶和品德教育, 在其他门类教学中故事更是一种添加剂, 强化各类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 特别是音乐、美术、健康等。在音乐活动中, 适当的故事讲解, 让幼儿易于理解内容, 记忆歌词;在美术活动中, 简单的故事讲述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引导幼儿丰富画面;在健康活动中, 繁复抽象的内容变得清晰而具体, 让幼儿的记忆特别深刻, 其他各类活动的教学也离不开故事教育。
1.2 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理解水平
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 他们的理解水平和接受的事物处于完全不一样的层次, 越小的孩子喜欢越简单的事物, 对他们来说不复杂, 才是好的, 才是他们喜欢接受的东西, 因此对他们讲的故事应该简单明了, 如说些带有小动物和小星星这类简短的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 孩子们听的看的摸的想的东西多了, 太简单、太简短的东西已不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我们可以向他们灌输复杂和抽象一些的东西, 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拓宽知识面、增长智慧。
2. 游戏活动应注意的方面
游戏是幼儿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是孩子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培养良好品行, 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 发展智力。
2.1 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中
陈鹤琴先生说过, 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 游戏是儿童的工作, 游戏是儿童的生命, 从某种意义上说, 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
游戏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不仅可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 而且可作为组织教学活动的有效手段, 更应是贯穿整个幼儿园教育教学所有过程。这样才能给幼儿一个真正的游戏童年、快乐童年和成长童年。在游戏中, 幼儿的动机是“我要玩”“我要学”, 因此幼儿身心总处于积极主动状态, 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游戏的魅力主要不是“好玩”, 而是幼儿主体性的体现与发挥, 幼儿的游戏与学习是发生在同一活动过程中, 游戏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使幼儿的学习游戏化, 培养和提高他们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与好感, 使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 从中在愉快的游戏中增长知识。
2.2 营造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
游戏是幼儿的第一需要, 为幼儿的游戏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 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满足身心发展的需要, 给孩子带来快乐。如户外活动、餐前、餐后、离园前后等。此时, 幼儿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 气氛宽松愉悦, 从而能缓解幼儿在各项集体规则活动后产生的疲劳, 在心理上获得放松。在自由游戏中为幼儿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 让幼儿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 提高兴趣, 从而激发幼儿的独立自主性, 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增强自信心。
3. 数学教学应与各科教学相互整合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各科教学应相互融合, 以幼儿为主体, 教师既是活动的引导者, 又是活动的合作者, 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因此, 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 把数学教学渗透幼儿园各科教学中, 使幼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既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又培养艺术兴趣, 陶冶情操。如:在“神奇的10元”教学中, 老师首先和幼儿一起在美工区制作各式糖果, 并标上价钱, 然后在教室的另一角布置成糖果店, 最后, 展示1、5、10元硬币, 让幼儿分辨它们的不同并介绍它们之间的关系。给每个幼儿10元, 活动结束时, 请幼儿说说买了什么糖果, 花了多少钱, 剩下多少钱, 帮助幼儿把买糖果的货币组合记录在白板上。
4. 关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4.1 从孩子的点点滴滴抓起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 而是在长期的生活里逐渐形成的, 贯穿于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应善于抓住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譬如, 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在饮食、起居等活动中逐渐养成的, 文明礼貌习惯是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培养的, 爱学习的习惯往往是在游戏中形成的, 爱劳动的习惯是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培育的。正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说的, 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当然, 老师应严格要求自己, 处处以身作则, 给孩子做出表率。如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 我们先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这样对于善于模仿的孩子来说必然受益匪浅。
4.2 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就要把孩子本来不自觉的行为, 转化为有意识的自觉行动。老师要细微地观察孩子, 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根据孩子的特点确定培养目标, 并善于抓住教育时机, 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孩子尽快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化。
4.2.1 持之以恒, 不要半途而废。
良好的习惯要经过不断地重复、反复地实践才能养成。所以要坚持要求, 日积月累, 孩子的大脑神经活动才能“定型”。这时孩子做起来会感到轻松、自然、舒服、愉快, 主动地做, 慢慢形成习惯。反之, 他会感到紧张、压抑、难受, 不愿意做, 自然很难形成习惯。
4.2.2 统一要求, 不要各行其是。
这就意味着相同的信息重复地转入孩子的大脑, 容易使孩子形成神经联系, 良好的习惯就容易养成。如果一个老师对孩子要求严格而另一个放纵或者施教者今天严格, 明天放松, 幼儿园培养孩子好的习惯父母不坚持, 那么孩子必然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
4.2.3 注意方式方法, 切忌简单粗暴。
孩子喜欢受人鼓励、夸奖, 如果总是换来批评、受指责, 他情感上接受不了, 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不良情绪下, 孩子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甚至做出新的不良行为。但这样的孩子有时受了环境的影响也有想改正的愿望, 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但做起来要费很大的力气。因为不良的行为往往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 而好的行为则要十分自觉, 必须克制自己的需求, 这种抑制力要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这时孩子往往表现得不会那么自然、轻松。如果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 对他的想法给以鼓励、支持再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 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逐渐形成。
幼儿教育的一些体会 篇2
我的孩子是肥东县实验小学三年级(3)班的学生,健康活泼、成绩较好,虽然他还有一些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我们相信这些问题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会逐步得以克服,现就培养孩子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和所有孩子的家长一起进行探讨:
一、放松管制,鼓励孩子自由自在地玩
在许多家长的心目中,孩子就是家中的小太阳,把孩子当成温室中的花朵一样精心呵护,怕孩子弄脏衣服,担心孩子受到伤害,但我们没有这样做,我们总是鼓励孩子尽情地玩,自由地玩。在家时他能和他的堂哥堂姐玩,在外面能和小区的孩子玩,在玩的过程中,煅炼了身体,拓宽了视野,启发了智力,也学会了如何和小朋友友好相处。
二、尊重喜好,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对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所以在孩子刚上一年级时,我们就让他上了绘画兴趣班,虽然到目前还没有系统的绘画知识体系,画出来的画也不是很理想,但孩子在学画的过程中培养了兴趣,拓展了思维空间。现在只要有空闲时间,他就能安安静静地坐上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投入到画画中去。他特别善长用画漫画的方式来说明一件事或一个故事。每次孩子画好后,总是很有成就感地拿给我们欣赏,我们会适时进行鼓励并指出如何进行提高和完善。
三、培养孩子自觉学习和独立学习的习惯
孩子学习时,我们不会在旁边陪着孩子,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和自觉学习的习惯。每天放学,基本上都在我们还没回家的情况下他就很快地写完作业,写完作业后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看电视或干些别的事情。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自觉学习和独立学习的习惯,而且使孩子养成了写作业不拖沓的好习惯。鼓励孩子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只要是他想读的书,就让他读,并注意引导他读一些有意义的书籍。现在孩子已经养成了较好的阅读习惯,每天晚上睡前都会在床上看会书,直到睡着为止。
四、注重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
我们经常与孩子处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沟通和交流,鼓励孩子把他的感触和情绪表达出来,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所说的一切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我们有时也让孩子参加大人的一些活动。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孩子的动态,更重要的是通过平等对话唤起了孩子心灵深处做人的自豪感与责任感。
学好小学数学的一些体会 篇3
1、要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只要有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去做,就会想方设法把它做好。但培养数学兴趣的关键是必须先掌握好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的同学老想做难题,看到别人上数奥班,自己也要去。如果这些同学连课内的基础知识都掌握不好,在里面学习只能滥竽充数,对学习并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我建议同学们可以看一些数学名人小故事、趣味数学等知识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首先,要明确学习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老师和父母。因此,上课要专心、积极思考并勇于发言。其次,回家后要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地把当天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再把明天要学的内容做一下预习,这样,学起来会轻松,理解得更加深刻些。
3、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要使学习成绩提高,不能着急,要一步一步地进行,不要指望一夜之间什么都学会了。即使进步慢一点,只要坚持不懈,也一定能在数学的学习道路上获得成功!还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不要怕丢面子。其实无论知识难易,只要学会了,弄懂了,那才是最大的面子!
4、要注重学习的技巧和方法。不要死记硬背一些公式、定律,而是要靠分析、理解,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特别要重视课堂上学习新知识和分析练习的时候,不能思想开小差,管自己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并积极思考,遇到不懂题目时要及时做好记录,课后和同学进行探讨,做好查漏补缺。
5、要有善于观察、阅读的好习惯。只要我们做数学的有心人,细心观察、思考,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除此之外,同学们还可以从多方面、多种渠道来学习数学。如:从电视、网络、《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小灵通》等报刊杂志上学习数学,不断扩展知识面。
6、要有自己的观点。现在,大部分同学遇到一些较难或不清楚的问题时,就不加思考,轻易放弃了,有的干脆听从老师、父母、书本的意见。即使是老师、长辈、书籍等权威,也不是没有一点儿失误的,我们要重视权威的意见,但绝不等于不加思考的认同。
7、要学会概括和积累。及时总结解题规律,特别是积累一些经典和特殊的题目。这样既可以学得轻松,又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8、要重视其他学科的学习。因为各个学科之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对学习数学有促进的作用。
幼儿教育的一些体会 篇4
1. 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
语言修养注重的是个体运用语言的熟练度、准确度和流畅度,以及在各种语言环境中的言语行为。教师的语言修养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日积月累地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必须加强思想修养。古人说:“言为心声。”没有丰满的心灵,就没有丰满的语言;没有高尚的心灵,就不会有高尚的语言。教师只有有高尚的师德,其语言才可能健康、文明、丰富、美好。其次,教师必须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它包括语音的训练,即练好普通话;包括仪态的训练,即举止稳重、态度大方、讲究仪容、从容镇定;包括必要的朗读训练、胆量训练和讲话训练,等等。
2. 掌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掌握语言技能、运用语言策略、实施良好语言教学行为的前提。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幼儿思维、理解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比如,幼儿不能理解教师的“反话”,当教师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幼儿说话时,他们听不出老师的正话反说。有一个初入园的小班幼儿,老师问:“人有几只眼睛?”他说:“有三只眼睛。”老师非常生气,于是说:“人的眼睛有四只。”他马上点头跟着说:“是四只。”这样的语言只能使幼儿的思维更加混乱,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幼儿对语言的理解也只能按表面的意思去理解,很难理解喻义或语言的深层含义,年龄越小,这种特点表现得越明显。只有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特别是把握幼儿理解成人语言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更有效地在不同场合、在幼儿园各种活动中,有效地运用语言对幼儿进行指导和教育。
3. 营造良好宽松的语言环境和氛围
幼儿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是模仿,发音、用词和掌握语法规则等无不如此。因此,幼儿所生活的家庭、幼儿园、社区中的成人、伙伴所使用的语言,便可能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这种语言环境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成人的言语范例的作用更大。成人应发音正确、标准;词汇丰富、用词确切;口语清楚,文理通顺;讲话要适合幼儿水平,在内容、语调、速度等方面均应做到。不能错误地以幼儿语言为标准,迁就幼儿。同时还应努力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增长幼儿的知识,开阔幼儿的视野,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使幼儿的有事想说,有思想感情表达。要让幼儿广泛地接触自然,参加多种活动,因为轻松、愉快、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会使幼儿产生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愿望,而向别人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可以提高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习需要良好的语境,这可促使幼儿听、说、想的欲望,这种良好、宽松的语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物质环境包括活动场地(景)墙面、头饰、电教设备等,这些物质环境和教具玩具可以给幼儿一种直观的感受,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模拟的实境中,唤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使其乐于说,敢于做,发自内心地去表述,为心理环境的创设打下基础。在活动中教师应给予每个孩子说话的机会,引导、鼓励幼儿树立自信心,使之连贯、大胆地对主题发表自己的想法。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不惜赞赏语句,及时抓住幼儿表述的亮点进行肯定的评价,尽量不予否定,(除与科学性原则性相反的)同时还可以用多种形式让幼儿进行表述,如语言游戏“说相反”,故事续编“猫医生过河”,儿歌创编“动物世界真奇妙”,表演“咕咚”故事,看图讲述“小雨伞”“让座”,拼图讲述“聪明的公鸡”。另外,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开展语言活动,如“今天的新事儿”、“论天气”、“报食谱、说菜名”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语言。为使所学的内容得以及时巩固,应将活动时使用的相关教具、情景图等放置在固定的区角中,使之随时随地地去学习、体验和交流,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技能,加深幼儿的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兴趣,更可以拓展幼儿的思维。
4. 教学中要重视提问
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由此可见提问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大班幼儿喜欢挑战、好奇、好问,他们喜欢对所有的问题作出反应和追问,对追问的方式感觉刺激而入迷并乐于参与。因此,优化大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激起幼儿的求知欲望是每个教师都期望达到的目标和追求的效果。
4.1 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引导性
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应从启发激励孩子的思维出发。古人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提问贵在巧字。教学过程中,一个接一个的“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只会使孩子机械地不假思索地去回答、去应付,失去学习的兴趣。但如果问题过于复杂,孩子们只会启而不发,导而不思,百思不得其解,从而挫伤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的提问要考虑到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使问题具有引导性。例如讲《百鸟朝凤》的故事时,提问:“故事中有谁?凤凰做了什么事,为什么成了百鸟朝凤?森林中的白鸟是怎样感谢凤凰的?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方式来感谢它?”不仅能引导孩子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而且能加深孩子对问题的理解和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引导性。
4.2 教师的提问应具有想象力
教学活动中应设计出能培养幼儿想象力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如果将故事中的“怎么说?怎么办?怎么做的”改为“会说些什么?可能怎么做?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你身边发生过这样的事吗?结果如何呢?”孩子的答案就不会局限于故事的原文,他们就会凭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积累大胆想象,拓展思维,这不正是想象力引发的功效吗?
5. 其他
5.1 报菜谱
幼儿可以根据幼儿园当天的食谱在三餐的时候进行播报,从而既培养幼儿不挑食的好习惯,又有意识地促进家长对幼儿园伙食情况的了解。
5.2 娃娃报新闻
可采用读报、说报、剪报的形式让幼儿同家长把要播报的新闻整理出来拿到幼儿园进行播报。
5.3 天气预报员
育儿的一些体会 篇5
世界上没有一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这句话体现在孩子身上尤为贴切。人生道路不可以复制,没有绝对的成功与失败,只有活出自己的精彩、快乐人生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育儿过程中,我们愿意从做孩子自身出发,用大人的体会与感受辅以引导,力求和孩子共同寻找成长的一个平衡点。在养育孩子上,我们首先遵循的最重要一点:保育为先,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甚至出生前,我们就为他成为一个健康的人而努力。包括关注什么时候添加辅食、每日营养的摄取与搭配,每个月龄应保证的睡眠时间等细节问题,所以宝宝从出第一颗牙齿、坐、翻身、爬、走路各项发育指标一直是很标准的。春光日暖时,我们带着他晒晒太阳,在小区里走动走动,稍大时利用健身器材做一些简单的运动。上了幼儿园后,节假日我们会带着他去户外游玩,接触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既开阔了眼界,又愉悦了身心。
教育专家孙云晓说:最重要的儿童教育是生活教育,也只有生活最有可能让孩子理解人生,比如食育。日本在制定并实施了《食育基本法》。该法序言指出:“现在应重新把食育作为生存的根本,看成智育、德育及体育的基础。”而这点却是我们现在恰恰容易忽视的,特别是在学龄前。上了幼儿园后,我们一直将入园的目标定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特别是吃饭”,虽然我家宝宝在这点上是比较落后于其他小朋友的,但是我们从没放弃过,一直和老师共同关注、帮助、督促他尽早独立,能够不挑食、多吃饭。
第二,塑造宝宝的健康人格。包括道德品质、礼貌素养、与人为善、集体观念、性别意识等。我家宝宝是三周岁上幼儿园的,在入园前半年,我们就不停的向他传达幼儿园的生活状况,所以在正式入园时,他没有出现大哭大闹的现象,他能把注意力放在和小朋友的相处上,这样慢慢就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在塑造良好品格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开始,碰到长辈或老师,如果大人提醒他打招呼,他反而会有逆反心理,而平时和灌输了这个礼貌的重要性,到遇见长辈时,他会比较主动的打招呼。而这个时候,我们会及时的表扬,让他把好的习惯保持下去。
关于性别意识,还有个小插曲:宝宝三周岁半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去公园玩,门口有蹦蹦床,小朋友还算不少,和他讲好了玩耍的规矩和条件后,他脱了鞋进去玩,我在外围看着他。在里面蹦、跳、跑,乐不可支,而且特别热衷于和大点的男孩玩突然跳跃的动作。当几个孩子齐刷刷躺在一个气垫小床时,一个小女孩也挤在中间,并且眼看压在宝宝身上,宝宝大叫:“我是男的,我是男的!”小姑娘莫名其妙,不知所以然的望着他。宝宝随即又开心的玩去了。
这可能是他性别意识的初现吧。
第三,逐渐引导孩子的个人兴趣。1、学语言:我家宝宝是一周岁左右会说话的,从叫“爸爸、妈妈、奶奶”开始,语言的发展比较顺利,基本没有出现过发音不准、咬字不清楚的时候。3周岁时在书店看到了一些幼儿英语碟片,他表示浓厚的兴趣。拿回家看,我们发现他不仅比较定神的看,而且也在认真的学。所以,在经过观察、衡量后,我们选择了当地的一个幼儿英语教育机构给他学习,每次上课他都感觉很愉快,是把这个当作一件玩的事情来对待,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他也是学到了很多英文单词,也享受到了集体学习的乐趣。
2、阅读的兴趣:为了给他创造一个和谐良好的读书氛围,在他0岁时,我们家的墙壁就贴满了大幅的婴儿挂图,而儿子对挂图、书的好奇在此阶段就突显出来。针对他的兴趣,我们便不失时机的讲解图中有趣的人、物、数字,9个月大时,他就能象模象样的翻看家里的婴儿图书,而且从不会翻夹页。在儿子两周岁时,我为他订了他成长历程里第一本真正意义的书--《幼儿画报》。每次带回新书是他最兴奋的时刻,总会急不可耐让我讲完其中所有的故事,讲完一本也不过瘾,有时甚至是一口气连讲三四本。当我们一起欣赏书中精致的图案、动听的`故事时,是他最安静、最享受的时分。所以现在他可以独立阅读简单的绘本图书了。
第四,也是很困难的一点:情绪管理。现在因为都是独生子女,而且都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子,不知觉中孩子容易养成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的个性,有的时候甚至乱发脾气,不加控制。所以在这种时候,全家都要形成一致,让他感觉发脾气时孤立无援,不助长他的坏脾气,必要的时候也要采取点强硬措施。而在事情过后,我们会用一些道理来启示他,比如我给他买了《情绪管理丛书》,上面通过精美的绘画来向孩子传达心平气和的重要性,如何用好的方法控制、梳理自己的情绪。应该说还是很有效果的。
第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以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独立能力,培养不拖拉、不懒惰、不依赖的作风。针对他生活上一直拖拖拉拉的坏毛病,我觉得光是靠“说”已经起不到作用了,所以大班上学期我制定了一张“生活作息时间表”,上面详细规定吃饭、睡觉、洗澡的时间,尽量说服他对照执行,奖罚分明,来培养他准确的时间观念。
第六,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孙云晓: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是权威民主型家庭。权威民主型的家庭教育至少有三个特点,一是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榜样,二是父母与孩子彼此亲密而信任,三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明确而严格。
虽然我们的家庭离权威民主型的距离还很远,但是至少我们是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大人的榜样尢为重要。比如很简单的,如果要求孩子不看电视,大人首先必须自己做到才有说服力。不能不说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也是父母重新审视自己、改进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所以愿意和孩子一起探讨,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不让孩子的童年留下遗憾,不为自己留下遗憾。
幼儿教育的一些体会 篇6
关键词:案例;生活;网络;引导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1-062-1
笔者在上“技术设计的一般原则——道德原则”这一课时,引用了“三鹿”奶粉的案例,听到有学生在嘀咕:“08年的事”。顿时感觉这个案例是不是太旧了?也引发了我关于课程案例选择的一些思考,包括近年来选取案例的一些心得。
首先,我想谈谈教材上的案例。这些案例是编者几经筛选的,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例如开篇《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随着时代发展,照明工具从火过度到电,灯具也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后面的章节也有再次使用到。在讲到“技术对设计的作用”时,谈照明源,有了日光灯管后,灯泡改变了圆形、球形的外观,可以做成长条形;谈灯罩,有塑料的、有玻璃的、有板材的;谈到灯的款式,有台灯、落地灯、壁灯、筒灯、射灯……教材中这样的好案例还有很多,都是源于生活,并且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会把思维固定于案例本身,局限于当前知识点。
除此之外,我很喜欢教材编写案例的原因是涵盖面广。各学科各领域均有涉及,无论学生是否熟悉,都会紧扣知识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学生说,有时就像看故事一样!比较典型的是《经典结构赏析》里,介绍赵州桥、岳阳楼。学生已经在语文课本里阅读过这样的文章,但仅是从文学的角度来欣赏,注重语言表达。而教材则要求学生从结构设计的角度来欣赏建筑本身。同样的文字,用在不同的地方,关注的角度变了,学生学到的知识也不一样了。
但是有些案例比较脱离学生的生活,讲到了农业技术、航天航空技术,不但学生的拓展思维受到阻碍,老师的讲解也有一定局限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通常是低调处理,再另外引用其他适当的案例。于是,对于通用技术的教师而言,寻找课外案例也成了日常备课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下面就介绍下,我在课外寻找案例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第一,我注重选取贴近生活的案例。 技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的案例,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没有亲和力。在讲到《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所有的案例都来自日常生活,里面蕴含着丰富的人际关系内容,但平时为学生所忽视。
第二,要选取与时代相符的案例。 一来,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事例来了解技术和设计的使用,可以让他们获得更新的资讯。例如天宫一号发射的事件里,有关于航天技术的发展,有关于技术试验,有关于技术的综合性,有关于设计应符合的技术规范原则等等。这样学生在看到类似的事件时,会注意和教材的知识点对号入座。另外,现在的学生平时课业繁重,没有精力去看新闻或者关注高考科目以外的东西。即便听到一些新闻,也很难抓住其中的技术元素。时常选取这样的案例,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去看待技术新闻,丰富自己的技术思维。这也是提高技术素养的一个方面。同时,网络收集案例也可以保证资讯的时效性。譬如,我经常引用“创意家居”的微博,有很多好的家具、家装设计。
第三,适当增加课外的知识点作为案例。 例如书上讲到“技术的综合性”,引用了案例“设计制作一个板凳需要综合运用那些学科的哪些知识”,其中“木质”是指的材料学。关于材料学,学生很陌生。于是,我向学生介绍关于“材料学”这个学科的一些内容,包括“材料学”的研究内容、所综合的学科、材料的基本分类。 同时,还特别介绍了一组材料的特性——塑料。我们日常买的饮料瓶、塑料水杯的底部都有一个数字,这些数字代表什么呢?是指的材料类型,我们可以知道在什么样的场合使用什么样的水瓶。
第四,注重平时积累,保证自己的案例库足够丰富。 有次陪儿子看动画片《小狐狸发明记》,讲的是自行车的制作,正好符合《系统的结构》里“马上行动——自行车的子系统”,这一练习的讲解。于是,我立即下载了视频,用于4个月后的教学。还有一次去一个学校参观,发现教室里有一个装置很新奇,走近一看是粉笔灰吸尘器。由此,灵机一动构思了第一章关于技术和设计的导入案例。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产品?用了哪些技术?达到了什么样的目的?解决了什么问题?在设计中,使用到了什么样的工作原理,涉及哪些学科的知识?这些简单的问题,都可以很好地启发学生关于技术、关于设计的一些思考。从前都是为了备课而去收集案例,总觉得这样有目的性,查找资料不会盲目。但后来,我发觉,资料收集注重在平时的积累——随时把看到的听到的记录下来,在备课时,自己就有了一个资源库。
第五,我们的案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来源——学生。 学生的日常知识储备是很丰富的,但是,之前并没有受过关于技术和设计的系统教育,对于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上,还是会从文化课的角度出发多一点。例如,讲到“结构的稳定性”,已经介绍过本章节知识点了,但学生还是只能够想到用“惯性”来解释“为什么骑动自行车的时候,也能保持稳定性”,我们需要学生能够解释出“轮胎和地面接触形成两个点,两点连成一直线,保持结构重心所在的点能够落在这条直线上”。所以,我们教师要做一点努力,引导学生举例并分析,有时学生可以给出很好的例子,我会立刻用在下一课堂。并且对学生说:这就是××班学生告诉我的例子,你们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有了这样的激励,学生也在跃跃欲试希望可以超过别人。于是在班级里就形成一种良性竞争了。
幼儿教育的一些体会 篇7
我校针对学校发展实际, 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
一、育人环境和谐完善
十几年来, 学校变化是翻天覆地的, 2001 年新建四层教学楼计568 平方米:同时新建教职工宿舍776 平方米, 2003年建教职工宿舍380 平方米, 2007 年新建学生宿舍楼553 平方米、学生食堂1250 平方米, 购置锅炉集体暖器供暖;硬化了人行道、空余场地;形象化了文化品位, 校训“研究为先, 常规为本, 以生定教, 以情施教”醒目, 校歌嘹亮, 校牌亮丽;系统化了教学设备、电脑办公、录像制作、多媒体教学、校园广播、图书阅览、实验室一应俱全。
二、育人队伍配套齐全
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 不断完善教师管理机制, 引导教职工在岗自学, 脱岗进修, 指导教师在岗教学练兵、自觉投身教研教改。
三、育人方法百花齐放
异步教学, 精彩纷呈;创新教育, 热火朝天;通用技术, 方兴未艾。
四、突出重点抓核心, 培养创新精神
幼儿教育的一些体会 篇8
一、拥抱图书, 创建“读”的氛围
环境, 是影响幼儿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让幼儿找到阅读的感觉, 有阅读的氛围, 教师从外环境到内环境进行了精心创设。阅读主题墙, 布置了幼儿熟知的经典童话和寓言故事, 彩色的故事插图配上文字描述, 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幼儿每每经过总是情不自禁地你一言我一句地说着故事的内容。阅读角, 席地而铺的地毯上常常三三两两地坐着几个小家伙, 饶有兴致地阅读着。“快乐书吧”里投放了很多幼儿和教师共同精选的各种各样的图书 , 让孩子们在自主游戏时能尽情地享受阅读的快乐;“图书漂流角”里, 老师为孩子们挑选的各类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阅读书籍, 让孩子们自由“漂流”。
除此之外, 教师还为孩子们创设了宁静、宽松、自主的阅读氛围, 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 只要我们的孩子想读、想看, 随时、随地都对他们敞开大门。除了创设倾听、讲述、表演的氛围, 我们还为他们准备了光碟类的电子图书, 通过阅读电子图书, 欣赏优秀作品, 充分调动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
二、拥抱图书, 营造“读”的意境
只有在合适的时间与空间里, 才能营造合适的阅读意境, 在固定的时间、安静的时刻, 和孩子们坐下来一起认识图书, 自主阅读。为了使孩子们阅读的环境相对安静和优雅, 轻柔悠扬的名曲音乐始终环绕在周围, 小朋友在这样的意境中各自享受阅读的时光。“读”的意境营造好了, 就能让幼儿在这种良好的读书意境中享受图书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三、拥抱图书, 触摸“读”的视角
第一次成长阅读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 阅读活动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非常专心, 但是, 独立看书的小朋友翻书翻得很快, 一页一页一览而过, 一会就把书看完了, 不一会他们的注意力就开始转移了, 和旁边的好朋友聊起天来;合作阅读的小朋友不一会开始玩起书来, 有说有笑;围成圈集体阅读的小朋友有几个男小朋友, 看到他们有兴趣的书, 在一起高谈阔论起来, 声音还不小, 甚至对其他小朋友产生了一些影响。发展到后来, 大家索性把自己的书扔在一边, 自顾自地和好朋友玩了起来, 根本就把书扔到脑后去了。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左思右想, 到底是阅读的书籍不适合小朋友?还是阅读的方式有问题?还是……?在小朋友看来, 书只是一只橙子, 喝到了橙汁就丢掉了果渣。其实, 书不能是一只橙子, 把它榨干了汁就扔掉, 书应该是一棵果树, 春华秋实, 年年繁茂。
所以, 要站在小朋友“读”的视角, 去观察、发现问题, 想出解决的办法, 站在孩子的视角, 寻找他们阅读的兴趣, 从而, 让幼儿快乐地拥抱阅读。
四、拥抱图书, 孕育“读”的优雅
有了第一次阅读的经验, 在接下来的经典阅读时间, 我和孩子们一起对阅读活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图书要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 一页一页从前往后轻轻地翻; 看书时要安静, 不能打扰别人;要爱惜图书, 不能折、卷、撕……还有一些阅读的规则, 如:限制每个分散区看书的人数, 以保证安静阅读;看书时不能大声讲话, 以免影响他人;要求幼儿注意用眼卫生, 纠正幼儿不良的读书姿势……
此外, 我们还要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 来不断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比如说, 我们为幼儿创编了关于阅读的儿歌: “1234567, 本本书儿都稀奇, 轻轻翻, 大胆说, 你一句来我一句, 长大也当作家去。”还有一些朗朗上口的阅读规则儿歌、歌曲等等, 方便幼儿记忆, 及时提醒幼儿阅读时要注意些什么。
五、拥抱图书, 实现“读”的和谐
阅读作为幼儿园的一个重要教育活动, 如能得到幼儿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定会长久地充满生机与活力。教师可以通过万幼网上的教育沙龙或者是家长园地, 经常与家长沟通, 指导家长怎样为幼儿选购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资料, 为幼儿创造温馨的早期阅读家庭环境。
在幼儿园, 我们有图书角, 书架子里有适合幼儿读的图书, 无论是来园、离园, 课间、游戏……孩子们都可以在自己需要的时候和好朋友一起坐在小地毯上看书。在教室里区域游戏的时候, 我们开设了语言区———小黄莺, 在那里, 我们不仅放了图书, 还提供了适合故事表演的小动物毛绒玩具, 让小朋友能够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 运用道具和好朋友一起来看图说故事, 表演故事。娃娃家也模拟了家里的环境, 放置了一个图书角, 可以供家人或者客人来做客的时候阅读!小朋友们还把自己家里最喜爱的图书放置在图书角里, 与好朋友一起分享, 在丰富班级图书资源的同时, 也增进了小朋友之间的相互交流!
谈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些体会 篇9
一、正确处理好“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的关系。
“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是启发式教学的最基本原理之一, 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途径之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领导、指导和辅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主动权、能够自觉、积极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内容, 依纲靠本, 根据教材的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启”的过程中, 对所教班级学生理解和接受的能力有一个初步的估计, 问题过浅或过深过难都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而应该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使大多数学生由被动学习尽快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当学生遇到问题时, 教师必须及时和恰当地给学生指点和指导。及时就是在学生感到困惑、迷惘、不知从何入手解决面对的实际问题时, 教师予以指点和指导, 及时清除学生思维的绊脚石;恰当就是要有启发性, 想方设法把主动权留给学生, 切勿将结论端给学生。否则, 学生不但思维受到抑制, 而且会产生依赖性心理, “学为主体”就无法实现, 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毫无意义了。
二、充分发挥实验的效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升中考试实验部分分数比例约20%。中学阶段的化学实验基本上是验证性的实验, 学生掌握的大部分化学知识是用实验教学手段, 通过学生的观察、积极思维而获得的。
1、心理学研究证明, 学生学习时视觉和听觉同时使用与单独使用听觉或视觉, 获得知识记忆的保持比率是不同的。如下图所示:
人通过视觉和听觉注意力集中比率和获得知识的记忆保持比率
由上表看出, 学习时单纯依靠听觉, 注意力不易集中 (比率仅为54.6%) ;记忆保持比率也不高 (3天后仅记住15%) , 学生视觉、听觉并用, 则可以大大提高学习记忆保持率 (记忆比率3天后提高为75%) 。
由此可见, 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充分利用实验, 才能提高学生记忆保持率, 节省学习时间, 提高课堂效率。因此, 有实验条件的学校一定要做实验, 没有实验条件的学校创造条件也要做, 使实验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验教学能否达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也是师生双边活动的重要环节。如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本人认为:在学生做分组实验前, 教师应向学生提出思考的问题;在做演示实验时, 学生往往是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如发光、发热、沉淀、颜色的变化等, 对有些主要但又不太明显的现象容易忽略, 因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 诱导学生思维。在绪言中利用镁带燃烧的演示实验使学生形成化学变化的概念时, 教师应该向学生强调观察现象的注意力应集中观察镁燃烧后产物的颜色、状态和硬度, 不要因镁的燃烧时放出耀眼的强光而分散注意力。通过生成物的颜色、状态及硬度与原来的镁带比较, 学生不难知道镁带燃烧后己发生了“质”的改变, 化学变化定义及其特征不讲而知了。
三、分散难点, 合理安排。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 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前提条件, 其中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是众多化学用语的基础。学生只有初步掌握元素符号才能学习化学式;掌握了化学式的正确书写才能掌握化学方程式;掌握了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才能进行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及计算主要集中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人教版全一册》, 其数量多, 且枯燥乏味, 是教学的难点。然而,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注重将难点分散, 合理安排, 有利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当作代表某种物质的普通符号, 从讲绪言课就开始陆续出现, 注在物质名称的后面或正下方, 让学生多见、多写, 讲到第二章第四节时, 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例如:H2O, Fe, Mg, C, S, P, O2等) 学生己经掌握, 然后再揭示它们的内涵。这样, 元素符号、化学式的书写的难点就分散到前二章内容, 对第三章以后的知识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以后再在讲课或作业中分阶段有计划地加以练习、巩固, 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从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 及时发现存在问题, 作适当的引导和指导, 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显著。
影响公路压实因素的一些体会 篇10
公路压实以压实度来表示碾压的程度, 压实度越大表示碾压的效果越好, 反之则越差。各种等级的公路建设以及路基与路面的压实度要求都是不一样的。高等级公路要求的压实度就要高些, 低等级的公路要求的压实度就要小些。在施工中, 如何才能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 这就要从影响压实度的几个方面来考虑,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的等级标准、不同的集料特性, 实施不同的施工方案,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确保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现就影响压实度的几个因素:土 (或集料) 的含水量、碾压层的厚度 (松铺厚度) 、压实机械的类型和功能 (机械配套情况) 、碾压遍数以及地基的强度、集料的特性、下承层的强度等, 谈一下本人在施工中的一些体会:
1 含水量对压实过程的影响
在压实过程中, 土或集料的含水量对所能达到的压实度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碾压的功需要克服土颗粒间的内摩阻力和粘结力, 才能使土颗粒产生位移并互相靠近。土的内摩阻力和粘结力是随密实度的增大而增加的。土的含水量小时, 土颗粒间内摩阻力大, 压实到一定程度后, 某一压实功不再能克服土的抗力, 压实所得的干容重小。当土的含水量逐渐增加时, 水在土颗粒间起着润滑作用, 使土的内摩阻力减小, 因此同样的压实功可以得到较大的干容重。在这个过程中, 单位土体中空气的体积逐渐减小, 而固体体积和水的体积则逐渐增加。当土的含水量继续增加到超过某一限度后, 虽然土的内摩阻力还在减小, 但单位土体中的空气体积已减到最小限度, 而水的体积在不断增加, 由于水是不可压缩的, 因此在同样的压实功下, 土的干容重反而逐渐减小。土的干容重与含水量在试验结果下有这样的一种紧密关系。如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干容重与含水量的关系, 形成了驼峰形击实实曲线, 驼峰的顶部为最大干容重, 与最大干容重相对应的含水量即为某一击实功下的最佳含水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 要想保证达到规定的密实度, 就必须将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左右, 否则, 要达到高的压实度是很困难的。在施工过程中, 我们经常会遇到碾压时由于含水量过小, 再怎么碾压压实度始终达不到要求, 于是就要洒水浸湿。含水量过大, 往往会出现弹簧, 特别在下雨以后, 由于部分地段沉水较多, 干的慢, 就要进行弹簧处理, 翻挖凉晒, 重新填筑碾压。因此在施工过程中, 一定要做好防雨防水措施。将路拱增大, 堆料成鱼骨形或锥形。所以施工季节的选择, 气候因素影响着路基施工的质量, 不同地区应根据本地气候特点选择合理的施工季节。
2 击实功对最隹含水量和最大干容重的影响
在某一特定的压实功条件下, 具有最隹含水量和最大干容重, 反过来, 最隹含水量和最大干容重是随压实功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试验室里对同种土采用不同的击实功进行击实试验, 结果表明, 击实愈大, 土的最大干容重也愈大, 而土的最隹含水量愈小。因此对同一种土或同种级配集料而言, 击实功能增加时, 其最隹含水量减小, 而最大干容重增大。在工程施工中, 用压路机碾压时, 同样是这样。如果我们保持压路机的重量不变, 而增加碾压遍数, 或增加压路机的重量, 不改变碾压遍数, 都可以得出与室内相同性质的含水量密实度关系曲线。因此, 随着压路机重量的增加, 土或路面材料的最隹含水量要降低, 而最大干容重增加。但时, 这种现象是有一定限度的, 超过这个限度, 即使继续增加碾压遍数或使用很重的压路机, 也不会明显降低最佳含水量和明显增加最大干容重。
3 压实机械对压实度的影响
在工程施工中, 所用的压实机械对一定含水量下的路基土和路面材料的压实状态有很大的影响。使用轻型压路机只能得到较小的密实度, 使用重型压路机可以得到较大的密实度。振动压路机比相同重量的普通光面钢轮压路机的压实效果好得多, 不单是密实度大而且有效的压实深度也大 (含水量大的粘土、集料除外)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 各种大型车辆的诞生, 对公路承载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所以对压实机械的要求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要求。比如:在连云港地区原来路基压实在14J或18J振动压路机后, 用18-21吨光轮压路机碾压三至五遍即可达到规定的要求, 而现在要求是振动压路机为22J, 光轮压路机为21-25吨。目前我们正在施工的省道242、324, 国道204, 连临高速公路等都是使用大吨位的压实机械。
4 碾压层的厚度和碾压遍数对压实度影响
我们在施工过程中, 往往会遇到这种现象:如部分地段铺筑过厚, 无论压路机如何碾压, 测定的密实度始终不足。采用灌砂法测定其密实度表明:碾压的上层密实度值大于下层的密实度值, 但上层的密实度值也受到不利影响而达不到要求。同时我们又做了一个试验, 我们铺筑压实厚22厘米的二灰碎石基层, 先用8吨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 再用12-15吨三轮压路机按规定进行碾压, 密实度始终不能满足要求;将厚度改为15厘米, 按规定碾压就可以达到规定的密实度。
从以上两种情况来看, 碾压层的厚度应该与所用压实机具的重量或功能相适应, 它也随压路机的类型而变。例如:12-15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 压实厚度一般控制在15-18厘米, 最多不超过20厘米。用能量大的振动压路机压实厚度就可以增加到25-50厘米。压路机的碾压遍数对路基和路面材料的密实度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用同一种压路机对同一种材料进行碾压时, 最初的若干遍碾压, 对增高材料的干容重影响很大;碾压遍数超过一定数值后, 干容重实际上就不再增加了。由此可见, 控制压实度厚度和增加碾压遍数是保证密实度的有效方法。
5 集料的特性以及下承层的强度对压实度的影响
集料的特性包括集料的级配、质量以及材料的类型等方面。集料的级配对碾压后所能达到的密实度有明显影响。对于均匀颗粒的砂及单一尺寸的砾石和碎石难于碾压密实。为了提高路面结构层材料的强度和减少其孔隙率, 增加它的使用过程的稳定性, 对用作路面结构层的集料, 经常要求其具有良好的级配。特别是对用作基层的集料, 具有严格规定的级配范围。例如:二灰 (土) 碎石基层、水泥砼路面、沥青砼路面、级配碎石路面等。施工过程中只有控制级配范围, 方能确定是否达到了规定的压实状态。
6 下承层的强度对所需压实层的密实度有明显影响
在填筑路堤时如地基没有足够的强度, 路堤的第一层是难于达到较高的压实度。直按铺在土基上的同种级配材料, 用相同的压实机械和方法碾压时, 如土基的强度高, 集料的密实度就大;反之, 集料的密实度就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下承层的结构保证有足够的密实度和强度, 上承层才能达到要求的密实度。这就说明了, 在进行路基路面设计时, 根据公路的等级标准, 要求不同高度的或层次的路基压实度标准是不同的。目前, 衡量路基压实质量的好坏, 除采用灌砂法测定密实度外, 主要是以测定回弹弯沉值指标来控制压实度。
以上几点是本人在历年的公路施工中, 特别是在宁连一级公路、连徐高速公路等工程施工中, 从理论到实践感悟影响公路压实因素真正体会。如有不妥之处, 请专家多提出宝贵意见。
摘要:压实使路基及路面各结构层的材料具有足够的密实度, 可以充分发挥路基土和路面材料的强度, 可以减少路基、路面在行车荷载下产生的形变, 可以增加路基土和路面材料的不透水性和强度稳定性。本文针对对公路施工的压实要求, 从影响路基路面的压实因素来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如何保证路基路面的密实度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公路施工,压实度,影响因素,工作体会
参考文献
探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一些体会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策略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点明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无论从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方面看,还是从阅读教学论和阅读认知心理方面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该是一个“读”字。朗读要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但目前仍有一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分析课文,朗读训练被忽略了,朗读只求读通,有的甚至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不讲究正确、流利、有感情。因此许多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在语文课上,朗读只是流于形式,而起不到促进学习的目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语文中进行朗读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朗读有了兴趣,心理活动有了指向,就会增强学习的内驱力。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故事激趣。在朗读前,教师可讲一些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播音员以及身边熟知的成功者通过练习朗读获得成功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2创设情境激趣。如采用挂图、幻灯、多媒体课件、录音、录像、编演课本剧等手段,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容易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
3采取激勵机制。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善于聆听,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只要读好了就应该对其给予适当的表扬。这样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就会树立起信心,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朗读的兴趣就会越来越高。
二、正确优美的示范
1教师示范。小学生的英语朗读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当教师用自己动听的语音、多变的语调、丰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去展示个人的教学魅力时,就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的朗读欲望。
2多媒体示范。当然还可让学生多听录音或观看有关影片,然后模仿练习,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多听、多模仿,增强感性认识,感受不同角色的语调、语气、音质和感情色彩等,把好语言的“入门关”。这样,训练的时间久了,学生听到磁带、多媒体的录音,就会自觉地去模仿,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听录音时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3学生示范。学生示范朗读可以激起同学的竞争意识,也能考验其他同学的听音能力,相当于一定意义上的听力练习。如果学生读得对,又读得好,那对其他同学就起了示范和榜样的作用;如果读错了或读得不好,可以让其他同学仔细听,并指出来,一起改正。通过学生示范读,能巩固课文中刚学过的某些词语甚至课文大部分内容,从而产生成功感,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三、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有一次,我教《桂林山水》一课,在理解的基础上,我跟学生说:“桂林山水风景秀丽,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为外宾介绍?”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我顺势引导要想做好导游,首先要把课文读熟,并要读出感情来——读出桂林山水的优美,这样在介绍时,才能眉飞色舞,生动精彩,让外宾听了赞叹不已。几句话激活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
四、重视学生基本语感能力的培养
1强化朗读,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朗读训练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避免繁琐的分析。让学生多读,多品味,反复诵读,将学生引入“意会”的境界,使学生获得审美感受。
2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和思维是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所以,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可以放到一起进行。在朗读教学时,也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充分开动大脑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让学生在朗读时正确理解和掌握语音语义,培养语感。
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在朗读中习得的语感只有要用于语言实践上,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所以,教师要联系学生的语言实践,加强对学生进行口语、写作训练,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五、评读结合,促进发展
朗读是一种极具个性,融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章的体会即使一样,表达出来也肯定有所差异。学生口诵文字,心入其境,以朗读来倾吐自己的心声,就会读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地再现其情其境,把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想活脱脱地表达出来。这样,学生才是一个真正的阅读主体,他们在阅读中才能真正体验到自己的劳动所带来的快乐,才可能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因此评议时,教师应特别注意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地尊重学生,允许并鼓励学生通过各自独特的视角去体会,去解读课文,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养成欣赏学生看问题的不同立场、方式、方法的习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是学生读出真情实感的,能准确理解和表达朗读内容的,都应该给予肯定。
总之,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通过教师们的精心指导、循循善诱,让学生由想读——乐读——爱读——会读,层层递进,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领略到朗读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纪德松.浅谈朗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08).
[2]林淑英.语文教学必须强化朗读训练[J].南平师专学报,2007,(03).
[3]张校铭.朗读——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的最佳方法[J].成才之路,2010,(03).
编配钢琴即兴伴奏的一些体会 篇12
一、扎实的钢琴演奏基础
在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中, 曾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导师的耐心指导、示范、讲解下, 通过其周密的思考, 理解如何为某段旋律设计配置恰当的和声节奏进行, 但遗憾的是, 学生的周密设计却无法在钢琴上一一表现出来, 即所谓“纸上谈兵”, 长此以往, 学生简直就无从下手了。通过分析很容易看出, 原因在于钢琴即兴伴奏设计者没有扎实的钢琴演奏技巧。可见, 钢琴演奏技巧在钢琴即兴伴奏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要明确钢琴演奏技巧与钢琴即兴伴奏之间的本质区别:前者是把乐谱内容完整地再现出来, 而后者可在以乐曲的旋律为依据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音乐理论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从而完成乐曲即兴伴奏的任务, 使之起到对乐曲的衬托作用。
二、一定的作曲技术理论基础
想编配好钢琴即兴伴奏, 需要具有一定的作曲技术理论。作曲技术理论有很多, 如和声学、作品分析等等。
(一) 和声的运用
乐曲的旋律是编配即兴伴奏的依据, 要为乐曲弹伴奏, 首先就要考虑和声因素, 然后才能勾勒出各种各样的织体音型。因此, 和声是即兴伴奏的重要基础之一, 可见和声的重要地位。从17世纪起, 由于主调音乐的逐步发展, 和声的作用愈趋重要。它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大致有3个方面: (1) 声部的组合作用。在统一的和声基础上, 各声部相互组合成为协调的整体。 (2) 乐曲的结构作用。通过和声进行、收束式、调性布局等在构成曲式方面起重要作用。 (3) 内容的表现作用。通过和声的色彩、织体以及配合其他因素, 塑造音乐形象、表现音乐内容。和声选配要恰当, 因为如果在和声手法上处理得精彩的话, 可对乐曲的旋律进行润色、使似乎平淡无味的旋律变得多彩动人。在一般短小的乐曲中, 用三个正三和弦即可, 这样既简易又能达到一定的和声效果。在结构稍大些的乐曲中, 适当加入副三和弦、七和弦, 这样, 和声的色彩作对比, 效果非凡。另外, 编配钢琴即兴伴奏, 还要注意键盘和声与传统和声的区别。
(二) 作品分析能力
除了掌握和声基础知识, 还需要对作品的曲式结构、体裁形式、风格特点、内容、调式、节奏、速度等进行明确、深刻的分析。因为一首中国民歌和一首外国民歌肯定有着诸多方面的不同, 就是同一首乐曲在不同的乐段结构之间的处理也是有区别的。所以对作品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这就需要拥有一定的作品分析能力。我们对作品进行分析, 就是为了能够很好的把握住乐曲的整体布局, 合理的安排各段的和声、伴奏音型, 使之既明确又相互关联, 在乐曲整体的框架中能够做到层次分明又不乏前后呼应。因此, 一定的作品分析能力对于钢琴即兴伴奏在乐曲整体的框架建立上能够达到较准确的定位, 特别是对伴奏音型的选择与应用更是不能缺少的一个主要环节。
三、设计钢琴伴奏音型
有了扎实的钢琴演奏基础、一定的作曲技术理论基础后, 就要选择恰当的伴奏音型。音型的选择多种多样, 但选择时必须结合作品的主题内容、感情、风格、体裁、曲式等各方面因素去考虑。比如坚定有力的、进行曲风格的音乐, 这类音乐多是昂扬坚定的情绪、具有刚毅豪迈的气概。可选用节奏音型为主要伴奏音型。优美抒情的、不需要鲜明节奏的音乐, 可选用分解和弦型伴奏音型为主要伴奏音型。华丽、红火的场面, 则可选用旋律华彩音型作主。
伴奏音型的种类繁多, 在这里主要想谈谈三种最基本、最常用的音型:和弦型、分解和弦型、半分解和弦节奏型。
1.和弦型:和弦型伴奏音型亦可称之为柱式和弦型伴奏音型, 指伴奏音型以和弦的原型同时奏出的一种形式。它的特点主要是用和声的功能色彩以及节奏变化来表现音乐形象。这种音型常用于进行曲风格乐曲及颂歌性乐曲的伴奏中。坚定有力的行进节奏听来豪情激荡、气势磅礴, 相当有效果。
2.分解和弦型:将和弦以分解形式逐音弹奏出来, 形成一种单音流动的织体手法。它常用于优美抒情的乐曲伴奏中, 能营造出一种柔美而富有流动感的意境, 效果是悠长、委婉、连绵不断的, 并给予人一种清新的色彩感。
3.半分解和弦节奏型:半分解和弦节奏型是指伴奏音型以和弦的低音与另外几个和弦音交替出现的一种形式。它常用于欢快、活泼、节奏感强的乐曲伴奏中, 效果是欢快跳跃、轻松活泼。
在一首乐曲中, 音型的变换不宜过多, 一般短小的乐曲用一两种音型即可, 在一个段落或一个乐句中, 采用统一的伴奏音型为佳。当然在句、段的末尾, 为了加强终止感或乐句间的衔接, 也常临时改变一下伴奏音型。
四、即兴伴奏编配的基本步骤
(一) 掌握乐曲的体裁和内容
乐曲体裁多种多样, 有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诙谐歌曲及讽刺歌曲等等。不同的乐曲体裁内容, 编配不同的伴奏。所以, 在编配伴奏前, 必须认真分析乐曲的体裁和内容, 然后才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伴奏。
(二) 明确乐曲的调式、调性与风格特点
乐曲伴奏中, 和声、伴奏音型的选择、安排跟乐曲的调式、调性与风格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 编配伴奏前, 明确乐曲的调式、调性与风格相当重要。
(三) 确定乐曲的曲式结构
了解和掌握乐曲的曲式结构之后, 才能根据不同的结构特点选择不同的伴奏音型编配之, 从而让伴奏与乐曲情绪相吻合。
(四) 选择和弦
为乐曲编配伴奏, 一般不宜频频 (每小节或每拍) 换和弦, 通常以乐节为单位进行考虑。功能及和弦的选择, 要根据旋律、节拍与终止位置等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 在旋律中包含有和声的因素在内。
(五) 选择、设计伴奏音型
伴奏音型的选择, 是视乐曲旋律的特点而定, 不同体裁风格的乐曲, 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 在选择音型时, 要从实际出发。如果现成的音型无法满足乐曲本身的需要, 那就根据乐曲的特点, 自己创造与之相适应的伴奏音型。
总之, 钢琴即兴伴奏是伴奏者素质的集体体现, 它要求伴奏者在很短的时间内构思出恰当的伴奏方案, 为乐曲即兴编配伴奏织体, 最终能让演唱 (奏) 顺利进行。因此, 即兴伴奏者应当具备扎实的钢琴演奏基础、一定的作曲技术理论基础和钢琴伴奏音型的选择、设计能力, 并通过无数的实践与锻炼, 才能编配出好的钢琴即兴伴奏。
摘要:钢琴即兴伴奏也是一种创作, 但它的创作过程, 不允许你有更多的准备。它既要求创作上的速度又要求音乐形象上的尽可能完美。本文从编配钢琴即兴伴奏应具备的条件及编配钢琴即兴伴奏的一些步骤做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即兴伴奏,前提条件,编配步骤
参考文献
[1]《即兴伴奏实用教程》泰尔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钢琴配弹教程》刘之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幼儿教育的一些体会】推荐阅读:
幼儿园防溺水教育的心得体会11-13
听幼儿教育讲座后的心得体会07-0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心得体会05-23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12-09
对教育教学的一些思考05-14
家长通知书:幼儿园开学的一些注意事项10-16
幼儿教育心得体会09-21
妈妈教育幼儿心得体会11-18
幼儿音乐教育心得体会08-14
幼儿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