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礼貌教育

2024-09-13

幼儿的礼貌教育(共7篇)

幼儿的礼貌教育 篇1

我们作为家长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呢?可往往事不如愿, 我们的孩子闹的我们头疼。那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呢?

一、让孩子从小就懂礼貌

首先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就会用礼貌用语, 让他从小见人就懂礼貌, 并对他的行为进行指导。让他知道什么时候有些事情不能做, 有些事情可以做。并且要不断地进行练习和强化, 在孩子小时就开始循序渐进, 让礼貌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并为孩子从小营造一个文明礼貌的成长环境, 我们家长要先讲文明, 懂礼貌。给孩子做榜样, 我们要成为孩子合格的第一任教师。如果孩子出现不礼貌行为时, 我们应该做的不是讲道理, 而是把礼貌的行为示范给孩子看, 让孩子知道怎么做。

二、让孩子学会主动交往

孩子长大了, 活动范围越来越大, 交往需要越来越强烈, 不喜欢自己独处, 大人干什么事情他都吵闹的跟着, 并要求大人带他到处去玩, 每次出外活动都是家长传授礼仪的好机会。如果在外出时遇到熟人, 家长自己要主动向人问好, 并及时提醒孩子问候:“阿姨好”, “奶奶早上好”等。并有意识地告诉孩子:“下次遇到熟人不用妈妈提醒, 就主动向人问好, 能做到吗?”逐渐帮助孩子养成主动与人打招呼的好习惯。

三、让孩子学会适应场合的说话

孩子说话不会向大人那样分场合, 他们看见什么说什么, 想说什么说什么。其实, 孩子所说的话并不是想要故意侮辱或伤害别人, 而是“童言无忌”。要避免此类尴尬, 家长就要对孩子进行行为教育, 孩子大了, 需要学的不再只是“请”和“谢谢”, 而是要以正确的态度处理和成人的关系, 绝不能想说什么说什么, 绝不能当面揭人短, 以造成场面的尴尬和当事人的不快, 要让孩子体会别人的感受, 可以反问孩子:“如果别人这么说你, 你会不会很难过?如果会, 就不要再说。”也要告诉孩子, 没有人喜欢和这种人做朋友, 和孩子讨论他的情绪感受, 建议孩子见人多说文雅有礼的语句, 这样比纯粹的斥责更有效。

四、让孩子学会赞美

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学会赞美, 不只是赞美别人, 更重要的是培养他关怀、安慰人的能力, 要让孩子做到这点, 家长要以身示教, 如果爸爸妈妈常常赞美他人, 孩子的嘴巴也会比较甜, 如果家长说话尖刻, 孩子也难说出好话。除了身教, 家长应多给孩子讲一些故事, 因为故事里的好多人物角色, 可以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具有明理、同情、怜悯与爱心的孩子, 这样比单纯讲道理更容易培养孩子温柔关怀和爱的能力。

五、带孩子外出用餐时, 学会安静

我们带孩子出去吃饭或聚餐, 也得做好“预防”工作。出去前, 先跟孩子说明今天到什么地方去, 到那里不要大声喧哗, 要听大人的话, 不要到处乱跑。出门时, 为孩子带一些小点心, 在等候的时候让他先吃一点, 缩短等候时间。或带孩子先看看餐厅周围的各种摆设和优美环境, 让孩子找到乐趣, 让他喜欢。那么他就会很容易遵守规则。用餐时, 别一下子就把孩子喂饱, 而是让孩子和大人一起吃, 否则孩子一饱就精力充沛, 很难再坐得住, 还可把自己事先准备的好玩的东西拿出来吸引他。如果是好看的图书, 让孩子一页一页地翻看, 因为它比其它玩具更适合带到餐厅, 更不容易摆落一地, 也可拿出家里的相册, 孩子喜欢看自己的照片, 还可以问他:“这是在哪里拍的?”“那天做了什么事?”让孩子沉浸在愉快的回忆情绪中, 而变的安静。

总之, 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我们家长就要以身作则。耐心的教导孩子, 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我们的影响, 成为我们心目中懂礼貌的好孩子。

幼儿的礼貌教育 篇2

课间的时候,小朋友们在玩玩具。我悄悄的来到乐乐身旁,他正在专心的玩,我看他玩的正起劲,不忍心打扰他,就在一旁看,看了一会儿,他好像觉得有些不对劲,一抬头看见了我,他冲我嘿嘿一笑,我乐了,他笑了,笑的那样真诚、无邪。我问:“乐乐,你为什么那么高兴?”乐乐说:“因为老师在啊!”我懵了,原来孩子的要求那么简单。我又问:“乐乐,你为什么从不问老师好啊?”乐乐吱吱唔唔说:“因为老师说我了。”我又懵了,心想:那是多久以前的事了。刚开学,孩子们哭的哭,闹的闹,我无意间把乐乐说了一顿,他还记得。(孩子的记忆力真棒)我说:“乐乐,那次老师不是有意的,老师跟你道歉,好不好?”乐乐点点头。

我的心结解开了,心情真好!从那以后,乐乐只要见到我都会主动问“老师好”,好亲切的一句“老师好”!

浅谈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教育 篇3

【关键词】幼儿 文明礼貌 养成教育

一、培养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意义

3-6 岁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文明礼貌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而文明礼貌习惯是人类一切美德之源,文明礼貌习惯可以让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同时也可以为以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夯实基础,让幼儿终身受用。

因此,重视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既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新时期对幼儿教育提出的一种现实要求。

二、幼儿文明礼貌教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却对文明礼貌认识越来越模糊。尤其是幼儿文明礼貌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中存在很多认识的误区,导致相当部分幼儿形成了诸多的不良行为习惯。如由于父母的教养方法不当,造成子女养成了骄横、任性、贪图享乐、唯我至上等不良习性。同时很多年轻的父母因外出务工,将幼儿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而“隔代教养”容易使祖辈对孙辈过度溺爱,使孩子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同时由于家长重幼儿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轻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致使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缺失的现象随处可见。如乘车不排队,上车抢座位,公园乱踏草地,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凡此种种对幼儿文明礼貌养成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三、培养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策略

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从思想上认识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要求家长和幼有教师必须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只有家长有了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到从小培养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在家庭教育中,从自身言语和行为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并时时刻刻做好幼儿的榜样,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

作为幼儿园,更要高度重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加强对培养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引导,切实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并时时刻刻全方位,多角度加强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

(二)通过多种途径,通过全方位教育培养幼儿文明礼貌习惯

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需要贯穿于幼儿活动、生活的每个环节。

在幼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和家长、家长和孩子、教师和教师之间的交往,每一个环节都能培养幼儿文明礼貌习惯,为此,必须加强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对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教育。必须创设符合教育任务和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讲文明礼貌的环境

1.注重教育内容的连续性和系列化。3-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内容应该做到系列化。

2.明确是非对错观念

在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要采用多种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讲故事是幼儿园最常用的教育幼儿文明礼貌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式。通过给小朋友讲故事、让小朋友看图学讲故事等方式,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和应该怎样做。

同时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要求幼儿不争抢玩具,不独占玩具,能够将玩具与同学分享,玩耍后能够将玩具放回原处。

3.利用日常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刻刻注意培养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如日常的礼貌用语,行为习惯方面等。

古人云:赠人一语,重如珠玉,伤人一语,重如剑戟。让孩子从小养成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在与人打招呼用语方面,首先应根据不同年龄和性别使用尊称,根据不同的人的不同职业使用称呼;见面问声好,学会用问候语,还要在不同场合用不同的问候语;请人帮忙使用敬语,得到帮助道谢,会使用道谢语;失礼致歉还要会使用道歉语。

(三)做到家园配合,进行同步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两个方面结合方能取得充分的效果。”幼儿的生活范围不仅是幼儿园,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环境就是家庭,家庭成员的言行是幼儿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家庭教育对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由于年龄、文化水平及所处环境的不同,家长们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所持的态度、观念往往也各不相同,这对培养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影响各不相同。要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必须做好家园合作,帮助家长转变观念,提离家长的家教水平。只有家长观念转变了,认识到培养幼儿的文明礼貌习惯的价值和意义,方能将观念落实到对幼儿的行为要求上,且不断提高自己的家教水平。

且多年的幼教工作经验更使笔者清楚地认识到:要提高幼儿的素质,光靠幼儿园是难以实现的,唯有重视家长工作,努力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转变观念,让家长明确从小培养孩子文明礼貌习惯的重要性,明确幼儿园开展活动的目标及手段,然后注意在家对孩子进行引导,并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从而达到家园目标一致,促使孩子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同时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使他们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总之,培养幼儿文明礼貌习惯,必须重视家长工作,努力做好家长工作,取得家长的主动配合,方能形成家园同步的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1]俞淼. 浅谈一日生活中对幼儿礼仪行为的培养[J].华章,2008.125.

[2]易冰. 幼儿文明礼貌习惯养成教育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3]廖英. 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J].贵州教育,2011.10.

浅谈三至四岁幼儿的礼貌教育 篇4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礼貌。对于礼貌一词的理解, 有些人简单地认为在一定场合下会使用一些礼貌用语就是懂礼貌。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未免过于表面化。我们在这里所提到的礼貌教育不仅仅指语言, 它还包括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等诸方面的教育, 就是要为幼儿创造一种优雅、文明、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礼貌的熏陶。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儿童体验礼貌行为的敏感期为2岁半至6岁, 这个时期的幼儿开始注意并模仿成人的礼貌行为, 是社会性和品格发展的重要阶段。三至四岁的幼儿正是交往的独立性和交往范围显著增加的年龄, 如果我们能利用好这个时机抓好幼儿的礼貌教育工作, 使他们向着高尚纯朴、乐观友善、诚恳谦虚的目标去努力, 那样将会对他们的未来乃至一生产生积极而有意义的影响。因而, 我们决定以此为契机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重视交往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使幼儿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为礼貌教育的实施打好基础

从家庭到幼儿园, 幼儿能否很快和他们的同龄伙伴相处, 融入这个环境当中, 这是他们一生中一个很重要的开始。对于孩子来说, 幼儿园的教师在幼儿与成人交往中充当着最重要的角色。因此, 教师要注重对幼儿的感情投资, 以乐观向上的情绪和真诚的爱心去感染孩子, 让幼儿拥有良好的情绪体验。教师的一些哪怕是不经意的举止, 如轻轻地摸摸孩子的头, 拉拉他们的小手, 给他们一个信任的微笑, 都会带给孩子许久的安慰和快乐。对于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来说, 培养他对世界、对生活的兴趣, 培养他主动积极地与人愉快地交往, 要比教给他许多知识更重要, 因为他能够从中得到智慧、信心和爱。

二、教师要为幼儿树立文明、礼貌的榜样, 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孩子, 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回顾几年来的教学经历, 我发现孩子像是教师的一面镜子, 从孩子的言语举止、行为习惯等方面能一定程度地折射出教师的修养和水平。譬如, 教师如果能够以优雅的举止、平和的心态、平等的语言、亲切的微笑对待每一位幼儿, 以自己乐观向上的情绪感染幼儿, 理智而冷静地处理孩子们之间的各种纠纷矛盾, 真诚地礼待孩子, 那么, 孩子会从教师的身上学会尊重和友好相处。而有的教师习惯于大声训斥, 以命令的口吻压抑孩子, 神情冷漠地要求孩子。久而久之, 幼儿对教师的大声训斥就会处之泰然, 并且也学会了粗鲁地对别人发号施令, 从而影响幼儿社会性行为的正常发展。当然, 教师也是普通人, 也会有许多烦恼和情绪上的波动, 但特定的职业给予我们特别的约束, 所以, 教师要时常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 以免成为幼儿错误行为的源头。

三、运用启发式、情感式教育, 注重日常环节中的随机教育, 从小事中培养幼儿的礼貌行为

幼儿进入幼儿园后, 逐渐地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开始了与社会人进行交往的第一步, 这对于三岁多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新的问题。面对这一特殊年龄阶段的幼儿, 教师应当运用启发式教育和情感式教育对幼儿进行礼貌行为的培养。譬如, 在组织孩子进行各种活动时, 教师应注意以真挚的情感、儿童化的语言、丰富生动的表情、童趣化的动作引起幼儿的兴趣, 启发幼儿的想象, 促使幼儿以高涨的热情积极参与, 让幼儿在活动当中体验关怀和友情, 体会礼貌行为给自己、给他人所带来的愉悦, 培养幼儿对善良、高尚及美好事物的憧憬及乐观积极的良好心态。见到了熟悉的老师、家长、小朋友, 应引导孩子们主动打招呼, 表示礼貌和尊敬;孩子犯了错误, 不要一味地责备他们, 应给他们讲清道理, 启发并鼓励幼儿勇敢地承认错误, 大胆地向小朋友表示“对不起”;在来园离园时, 提醒孩子不要忘了跟老师、小朋友、爸爸妈妈以及保安叔叔问一声“好”、说一声“再见”等等。教师要做有心人, 善于发现、善于引导, 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通过游戏尤其是角色游戏,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宽容和谦让

三四岁的幼儿身上常常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独占行为, 缺少与人合作的意识。在这一年龄阶段, 我们应侧重于在生活常规培养的基础上, 创设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的游戏环境, 激发幼儿有互相合作参加游戏的愿望, 让幼儿将良好的生活习惯、礼貌行为迁移到游戏中, 在游戏中得以练习和巩固。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所反映的是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如玩“娃娃家”的游戏, 幼儿通过扮演“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角色, 赋予角色丰富的想象, 站在角色的立场上, 体验角色的情感, 模仿角色的优良品质和行为, 巩固所学到的礼貌用语, 通过游戏逐渐懂得合作与谦让、关心与尊重。

五、重视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沟通, 竭诚与家长密切合作, 家园一致共同施教于幼儿

教师应主动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 及时地互通信息, 有利于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对于幼儿礼貌行为的培养和良好品质习惯的巩固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孩子能在和谐一致的家园环境中健康成长, 教师应向家长宣传教育目标, 向家长提出一定要求, 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帮助。目前, 我国的家庭教育现状是全家两代甚至三代人围着一个“小皇帝”在转, 家长们过度注重孩子早期智力的挖掘和投资, 却忽视了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所以这就对我们的家园共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幼儿教师的素质和修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教育是百年大计, 不可浅尝辄止, 只要我们不断地努力, 竭诚与家长密切合作, 从而与家长在教育目的上达成共识, 共同施教于幼儿。

如何培养幼儿的文明礼貌行为 篇5

古人云:赠人一言,重如珠玉;伤人一言,重于剑戰。可见语言文明所具有的重要性。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语言文明,让孩子学会使用文明语言。针对我园幼儿实际情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我们进行了一些文明语言交际教育的初浅尝试。

一、创设良好环境,为文明用语营造和谐氛围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给小孩子刺激的都是环境。”有秩序的、整洁的、和谐欢乐的教育环境,有规律的生活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文明礼貌、团结友爱的相互关系是培养幼儿良好礼仪的重要条件。

1、布置禮貌墙,优化幼儿学习环境。

我们从《跟奇佳学礼仪》这部教材中选取适合幼儿的文明语言内容:如“朋友帮助了你,要说谢谢”、“游戏中不小心碰倒了别人,要说对不起”、“早晨入园,见到小朋友和老师要说早上好”……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宣传牌,垂挂与幼儿园走廊上、楼梯口、过道墙等,让孩子们每天在有意无意的抬头弯腰间看一看、说一说,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文明用语浸润孩子的心田。

2、评比礼貌星,发挥榜样带头作用。

每周,我们都会评选出“礼貌之星”,并让这些评选出的孩子戴上礼仪绶带,站于教室走廊口热情主动地向家长、幼儿问早问好。这种方法对获得荣誉的孩子来说既是一次展示,也是一种锻炼,更为其他孩子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这些孩子的感召下,其他孩子每天入园的时候也会模仿他们的行为,为全体养成文明语言的好习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开展丰富活动,为文明用语点燃动力激情

1、看动画,学说话

孩子非常喜欢看动画片,边看动画边学习礼貌用语是他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

所以我们在开展文明语言教学活动的时候总会结合《跟奇佳学礼仪》这部动画教材。如动画《好朋友》让孩子知道朋友见面、离开时要用“你好”“再见”等礼貌用语;动画《乐乐请客》让孩子们知道有客人来的时候要有礼貌,给客人送点心的时候要学会用“请”。孩子们边看边模仿,跟着动画里面的礼貌儿歌一起学说,不知不觉就了解了什么时候该怎样说话。

2、玩游戏,学礼仪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孩子们不但巩固了礼貌用语,还理解了这些礼貌用语的含义。比如我们班开展的“加州风情”角色区体验活动,鼓励孩子们在体验区里扮演各种角色,如收银员,服务员、顾客等。在顾客中我们会安排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宝宝等角色。在这个角色区中,我们要求“服务人员”要礼貌待客,使用礼貌用语,如“欢迎光临、谢谢光临、您需要什么、请稍等、欢迎下次光临”等。而“顾客”这一块我们会要求他们礼貌回礼,使用“谢谢、请结账”等。如果有扮演孩子这个角色时,我们还会要求他对待大人也要有礼貌,如“您先吃,谢谢你们带我来”等。孩子们在不断地重复游戏中,礼貌用语得到了很好的练习。

3、重实践,固成果

礼仪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宣传、模拟练习,它还需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只有经过实践的打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在孩子入园后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开展“文明语言行”活动,让孩子将学到的文明礼貌用语运用到生活中,在实践中体会做个文明好孩子的乐趣。

三、架设家园桥梁,为文明用语养成保驾护航

良好的文明语言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也不是光靠幼儿园单方面努力就能成功的,它需要家园的密切配合。让家长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语言养成中来至关重要。陈鹤琴先生说:“孩子可以说是父母的镜子。”因此我们把对孩子文明语言教育的内容与要求通过飞信、QQ群、幼儿园网站定期发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幼儿园近期对孩子的文明用语要求,请家长在注意自身语言的同时,给予学校积极的配合。比如:家长带孩子外出的时候,见到朋友,要让孩子主动打招呼,运用礼貌用语;家长还可以主动请邻居的小朋友来家里做客,让他们彼此礼貌相待;家中请客人了,家长可以从细节方面教育孩子怎么做才能成为有礼貌和懂事的孩子等等。通过生活的点点滴滴,化有形于无形,融无形于有形,孩子在文明语言方面,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经过一学期的幼儿文明语言教育,我们发现孩子们有了明显的变化:早上入园、下午离园的时候会主动跟同伴和老师说“早上好,再见”;孩子之间发生了矛盾会相互说“对不起,没关系”;问别人借东西的时候会说“请、谢谢”……看到这可喜的变化,我们坚信只要抱着铁杵磨成针的决心,我们定将培养出更多的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

幼儿文明礼貌养成教育缺失与对策 篇6

品德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人们常说“孩子就是一张白纸”,这说明幼儿的可塑性相对于成人来说,无疑是强过成人的,因为他们没有过多的思维限制。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关键在学前期,学前期是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阶段,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都将在这个阶段奠定基础。而放眼当今的社会,一些不良的道德行为渐渐增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社会迫切需要改善不良的道德行为,改善我们的社会风气,而作为祖国花朵的幼儿园小朋友也正在受到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

二、幼儿文明礼仪的内容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儿童语言不断丰富的时期,是熟练掌握口头语言的关键时期,也是从外部言语逐步向内部言语过渡并初步掌握书面言语的时期。[1]而幼儿的道德判断是受自身之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因而具有从他性和情境性的特点。[2]针对这样的特点,幼儿期的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内容也具有一些特定的内容,主要包括文明礼貌用语和行为规范。如:文明礼貌用语包括使用尊称、你好、请、谢谢、再见、对不起、没关系等;行为规范包括不争抢玩具、互相谦让、安静倾听、举手发言、打喷嚏时手捂着嘴、尊老爱幼、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等。

三、问题的分析

(一)文明礼貌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在获得物质生活的提高的同时却对文明礼貌认识越来越模糊了,在幼儿园的教育方面主要表现为:家长注重幼儿知识技能的学习,却忽视培养孩子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正是因为社会各界的不重视,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乘车不排队、上车抢座位、公园里乱踏草地、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对幼儿文明礼貌养成教育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一项对幼儿文明礼仪的调查显示,幼儿的文明礼仪水平还很低。幼儿礼仪水平好的约占总调查数的32.6%;中等水平的约占39.6%;差的为约27.8%。在设计的情景中,测查了92名幼儿,“进屋先敲门”的为“0”,“主动问好”的占35%,“接电话时说“您好”等礼貌语的为“0”。另外,在回答“为什么不能乱插嘴”时,大部分幼儿回答“妈妈(或老师)要批评的”。幼儿对礼仪知识知之甚少,礼仪认知与礼仪行为相脱节。

(二)文明礼貌缺失的原因分析

1. 应试教育的后果。

当今社会应试教育的重学习分数、轻文明礼貌行为的养成,导致幼儿文明礼貌缺失。我们进场会看到这样的情形,每年的四五月份各个小学开始展开一年级新生的选拔考试,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考上自己满意的小学,家长带着孩子奔走于各式各样的学习班,唯恐自己的孩子落后。至于孩子做人方面,考虑甚少,把孩子的不文明行为当成是不懂事,殊不知这样的不重视正是导致孩子成长中文明礼貌缺失的重要因素。值得提出的是现在大部分幼儿园开设各式各样的兴趣班、学前班,虽然教育局明确提出禁止开设各类兴趣班,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形势下很多幼儿园仍在私下开设,这样的现象令人担忧。

2. 社会环境的影响。

等候的时候不排队、坐公交车不给老人让座、随地吐痰、横穿马路等现象无处不在,在你看到这样的现象时,他们的行为也进入幼儿天真无邪的双眼里。幼儿生活在这样文明程度不是很高的环境里,又如何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呢?孩子们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他们爱模仿,在公共场所,粗俗的语言,不雅的动作,恶劣的行径经常映入孩子们的眼帘,成人的一些下意识行为,都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3. 言传大于身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运用到文明礼貌的养成方面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我相信绝大部分的家长和老师都对幼儿进行了文明礼貌的教育,但是在教育之后呢,你们也一样照着做了吗,你们是不是身体力行了呢,我想可能大部分人的家长和老师忽视了这一点,因为幼儿年龄小,他们没有太多的生活经验,对抽象道理不易理解,即使再多的言语交流也不如一次真正的身体力行。模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成人的身教会对他们产生最直接、最具体的影响。

4. 家园合作不充分。

在工作中我们会听到家长这样抱怨:“孩子在幼儿园很听话,到家就很调皮。”我们看到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表现出的截然不同的两面。绝大部分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出语言文明,举止有礼,能够友好地与同伴相处,能够关心周围的人和事,有了初步的环保意识,等等。而在家里则变得不讲道理、任性调皮,与幼儿园判若两人。问题就出在幼儿园、家庭、社会(社区)的脱节上。幼儿园老师对于幼儿的要求在家里等不到进一步的巩固,没在社会中也得不到很好的实践支持,久而久之这种脱节致使教育失去一致性,最终导致教育的零效果甚至是负效果。

四、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为了培养幼儿的文明礼貌行为,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用正确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

1. 幼儿园要把文明礼仪教育放在首位。

《规程》总则第五条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二十六条:“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4]这给幼儿园的教育指明了方向,幼儿园教师应当明确哪些是应该教给幼儿的、能够让幼儿受益一生的。知识和技能都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来得重要。学会做人才是让幼儿受益一生的道理。

2. 家园合作,帮助家长转变观念。

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家长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家长工作是幼儿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多年的幼教经验让我知道幼儿园的教育光靠老师是不行的,还需要家长的全力配合。因此,可以利用家长会、半日

让个人反思成为教师的生活常态

(重庆北部新区人和实验学校,重庆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足见反思的重要性。时下,很多教师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教育教学反思。但是,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教育教学反思能否顺利进行,能否把反思当做生活常态,是值得广大教师深入思考的话题。

一、个人反思中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教师都被学校要求写“教学反思”,规定了反思数量,比如每周不少于一次,也规定了篇幅,比如字数不少500字。为了完成任务,凑够字数,于是大多教师先是对课堂教学过程做流水式描述,而后宽泛地总结得失。如果让教师真实地评价“反思”对专业发展有何益处,往往不甚明了。教师增加了写“反思笔记”的负担,而“反思”之后对自己的专业却收效甚微,因而教师往往反感、害怕写“反思笔记”。

教师的反思局限在教学领域,只是对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反思,对教学失误反思,对成功的经验不反思或反思较少。另活动开放日、平时接送孩子的交流、家访等各种方式对家长进行宣传文明礼貌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切实地投身于幼儿的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中。

(二)身教重于言传。

1. 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

教师本身的品质是养成幼儿品格的重要因素,身教重于言教。模仿是孩子学习的手段,只有品质优良的教师才能培养优良品德的人才,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幼儿对教师的高度崇拜,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可见教师的言谈举止、道德品行对幼儿心理发展和品德形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老师应当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对自己严格要求,端正自己的行为举止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2. 指导家庭的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貌的养成。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老人的态度、行为,对周围人的态度、言行,都直接感染着孩子。家庭教育是融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教育内容广泛、丰富,从日常生活习惯、文明礼貌的学习,到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远远超出幼儿园、学校教育所涉及的范围,老师要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家庭生活中幼儿文明礼貌的情况,并针对不同的情况对家长提出建议,请家长以身作则,为幼儿创造好的榜样作用。通过家园合作,家园的文明礼貌教育保持一致,能够促进幼儿文明礼貌的养成。

(三)一日活动的渗透。

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体现在四大板块中:学习、运动、生活、游戏。每一个板块都有及教育的契机,老师在一日活动中结合言传、身教,帮助幼儿文明礼貌的养成。首先可以有计划的安排一些文明礼仪的课程,在故事、儿歌、绘画等的情景中感受文明礼仪。同时在一日活动的各个板块中老师要能及时地发现幼儿的文明行为,通过示范、表扬等方式强化文明行为,激励幼儿效仿。

(四)排除不利因素的影响。

孩子们今天学习的文明礼仪就是为了明天踏入社会能够成为一个有涵养的人。可以结合各种社会实践,帮助幼儿进行文明礼仪的实践,只有在实践才能够促进孩子们将学习到的

外,教师的职业特质使教师的反思资料和合作机会有限。教师是一个孤独的工作者,一旦把教室门关起来,就与外界隔绝,这种分离导致没有人来指出教学的不足。我国有教研组、年级组和备课组等传统,但这些原本非常好的教学研究组织逐渐异化为行政性组织。由于大多数学校的评价制度还不够完善,考核的多是教师个体的业绩,没有把同年级、同班级的教师团结协作作为评价内容,大部分教师还是处于专业孤立的状态,这使得教师很难有机会收集到关于自己的信息,尤其是同伴对自己专业状态的评价信息。教师仅仅依靠自己的内省难免会有所偏失,更可能忽略自己未意识到的问题。

由于教师的专业自觉水平和反思、研究的能力有限,教师的反思只限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回顾,难以与教学理论联系,不会提炼自己的经验,使自己的教学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反思的前提是对自己的教学状态有所认识。教师时常以单纯的“教学人员”来对自己定位,对自己的工作和专业状态只有模糊的了解,缺乏思考自己专业状态的主动性。他礼仪知识运用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同时通过幼儿的社会实践也可以将纯洁的文明带到社会中,给社会中不文明的行为带来一些启示,使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实现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教合一。从而有助于改善社会的风气,为文明社会、和谐社会出了一份力。

从幼儿的长远发展来说,文明礼貌的培养比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更为重要。在一日生活中对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教育活动,需要老师持之以恒,不断探究,不断寻找培养幼儿良好礼仪习惯更科学、更规范的好方法。同时还需要家长的全力配合,只有家园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当然更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只有在社会文明的风气下,幼儿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今天我们对孩子们进行文明礼仪行为的培养教育给我们的幼儿园带来了变化,给孩子的发展带来了变化,也是给家长带来了变化,更是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文明的变化。

摘要:3-6岁的幼儿期是进行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塑造儿童心灵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广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幼儿文明礼貌的养成显得尤其重要,同时还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找到适合教育幼儿的文明礼貌的内容与方法。本文重点阐述幼儿文明礼貌缺失的现状,分析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通过家园共同合作,促进幼儿养成教育的全面开展,使幼儿在礼貌待人、卫生习惯、文明交往等方面有较大的进步。

关键词:幼儿,文明礼貌,养成教育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05.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48.

[3]幼儿园工作规程.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1989.6.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5]俞淼.浅谈一日生活中对幼儿礼仪行为的培养[J].华章,2008.9:125.

[6]易冰.幼儿文明礼貌习惯养成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11.

[7]廖英.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J].贵州教育,2011.3-4:10.

[8]庄少华.浅谈幼儿养成教育的培养[J].潮州日报,2011.7.

礼貌教育的内涵与发展探讨 篇7

关键词:礼貌教育;礼貌;内涵

古今中外,民族风俗各不相同,社会形态表现各异,只要是文明的社会,都具备注重礼节、讲究礼貌的文化。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把诚实守信,互相尊重,谦虚恭敬,热情友好,讲究礼貌作为权衡个人内在修养和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准,是否讲究礼貌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必须懂礼节,讲礼貌,行礼仪,普及和深入开展礼貌教育。

一、礼貌的内涵

礼貌的字典解释,礼貌是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有礼貌、讲礼貌、礼貌待人。[1]礼貌的网络解释,礼貌是指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意念和行为,是言谈举止对别人尊重与友好的体现。[2]总体而言,礼貌以谦逊恭敬、尊重友善为核心价值,以言语举止、礼节、礼仪为内容表现,以自我约束为道德修为,充分体现了个人的文明程度、良好教养和优秀道德。如:谦逊恭敬表现为让,一般君子与人接触交往时,总以谦让恭敬的态度表示其的礼敬之情,古云:“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3]、“戒尔远耻辱,恭则近乎礼”[4]。公交车上,碰到老人、小孩或孕妇主动让座,不要拥挤抢座;公共场合,不要随意插队。尊重友善表现为卑己尊人,古云:“自卑而尊人,先彼而后己”[5]。古代对人们的称谓中就可以体现出这一原则,如令爱、令尊、令堂是对他人的称谓,但对己之子称之为犬子。在双方交往过程中,涉及自己、自己一方的人,或者相关的事物、行为,都要谦虚性,自谦性的词语表示自谦,以自谦或卑下自己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而对称呼对方、对方一方的人,以及与对方的人相关的事物或行为,则用褒扬性,赞美性词语,以表对对方的尊重。言谈举止表现为温文儒雅。举止仪容是礼仪的重要内容之一。与人相见时要注重衣装干净整齐,在特定的场合下,还要穿特制的服装,比如:航空小姐、警察、医生、护士、国家公务员等工作人员必须统一着装;交谈语言要注意恭谦温和,言语要文雅,尤其是在官场、公共场合、与知识分子之间特别讲究这点。礼节、礼仪举止要含蓄而不放任,温和而不狂热。比如:接待女性时,异性不宜过分热情,容易产生误会。自我约束表现为克己,古云:“克己复礼”[6]、“克己为人”[7]。

礼貌的英文单词为Polite。Polite解释为“有禮貌的;客气的;文雅的;优雅的”。[8]以Polit-为词根的英文单词有Politic、Political、Politician、Politicize、Politick、Politics、Polity,在西方社会,礼貌一词的本意与政治相关。“17世纪初期出现一个地方:巴黎沙龙。强调要改变当时的社会文化。女人们厌烦了男人们的粗鲁无礼,她们要改变规则,她们可不提倡男人们拿着剑去外面一决高下,鼓励把争议带到豪华的起居室,通过语言交流来解决争议。虽然有的话可能会尖锐过激,但至少不会有致命的后果。这些创新之举也融进了路易十四早期的凡尔赛宫中生活,最终发展到外交场合,协商来解决争端远比上战场好得多”。[9]我国古代礼貌与政治同样相关。古云:“元礼首议太真、国忠辈,近乎一言兴邦,宜得此语”[10]、“周,隋之季,忠臣结舌,一言丧邦,谅足深诫”[11]、“治国不以礼,犹无耙而耕”[12]。甚至作为古代维护政治秩序的伦理道德规范,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13]。

二、礼貌教育的内涵与发展

早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中央领导同志大力提倡开展仪表、语言、行为美的礼貌教育,逐步推广,被称为“五讲四美三热爱”。

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礼貌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礼貌教育包括健全现代礼貌教育的内容、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纳入到国民教育范畴等方面内容。现代的礼貌教育体现了时代性、世界性相结合的要求。既要了解西方礼仪文化,如:西餐礼仪、宴会礼仪、外交礼仪等;又要抛弃落后于时代发展和要求的繁文缛节,保留普遍意义上的礼貌、礼节和礼仪习惯,吸纳有积极意义的待人之道。如:保留孝、仁、诚、义等;礼貌教育属于社会公德的范畴,整个社会上一切人的行为包含于其中,是每个公民都应该掌握和自觉遵守的国民教育内容之一。如:常说谢谢、对不起、你好、请、您等礼貌用语;不讲粗话、脏话、不冷嘲热讽、不要大声喧哗;服装干净整洁、没有异味;坐有坐姿,站有站姿等。

三、礼貌教育的基本特点

1.传承性

古代,礼教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促使其逐渐发展和完善,随着社会交往的不断扩大,使中华礼文化在保持传统民族特色的基础上,朝着实用、便捷、文明的方向发展。现代,中华民族修礼、习礼、崇礼的传统美德仍然深深融入思想意识中,在人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不断被传播,不断被继承下来,约束和规范着人们的言行,沿用至今。现今,使得国人和世人津津乐道的各家学派。如儒家,墨家,道家等。“儒家学派中‘仁义,关于人的德性,强调仁和义,特别是‘仁;义的观念是形式的观念,仁的观念就具体多了。人在社会中的义务,其形式的本质就是它们的应该,因为这些义务都是他应该做的事,但这些义务的具体的本质则是‘爱人,就是‘仁。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14]节假日,互送祝福问候,表示牵挂;传统佳节,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欣然接受并给予压岁钱;朋友邀请,按时参加,并送上礼物;出门在外,向家人报平安,以免担心等。

2.发展性

从哲学的角度,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当然礼貌教育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从本质上,礼貌教育作为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必需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它是在人们长期的社会交往和各种活动中所形成,发展,完善起来的,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封建时期,人们所崇尚的“三从四德”,适应父权制,采取“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对女性要求及其严格,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新中国建立以后,解放女性思想,提倡“男女平等”,打破了原有的封建礼教统治格局,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的礼貌教育全新格局。其二,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传承,历史的进步,以及众多社交活动新问题,新特点的浮现,就要求礼貌教育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就要与西方礼貌文化特色相结合。如:有些企业座右铭为“顾客就是上帝”; 不要随意问及女性的年龄、收入、婚否等个人私事;提倡“女士优先”、“绅士风度”等。

3. 差异性

礼貌教育作为培养人们遵守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特定活动形式,受到时间、地点等各种条件的制约。礼貌教育会随着时代发展而产生差异,主要表现为民族差异性,不同民族的礼俗多姿多彩,各不相同。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民族生活地域不同,气候条件各有差异,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对于礼貌的理解和表达也各有不同。如:汉族打招呼的方式是握手;塔吉克族在播种节有泼水的习俗,如果有客人来访,向客人身上泼水越多,越表示对客人尊敬;藏民打招呼的方式是点头吐舌,受礼者则点头微笑;白族人碰到长辈要主动打招呼、让道;俄罗斯人对不相识的人在人不多地方习惯性地打招呼问好。

4.文明性

文明的宗旨是要体现尊重,包括对他人和对自己的尊重,这种尊重总是同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自然地,有机地,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人們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这种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体现着个人乃至国家的文明素养。古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15]尊重他人的喜好,性格和选择。对个人而言,很难想象一个喜欢指手画脚,尖酸刻薄的人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受到他人的欢迎,更谈不上文明的行为。对国家而言,尊重民风民俗、尊重民族感情是文明性的最大体现。

注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772页.

[2]邹金宏,礼仪,1998年版.

[3]戴德,戴圣(编者),礼记,西汉.

[4]范质,诫儿侄八百字,唐.

[5]范质,诫儿侄八百字,唐.

[6]论语,颜渊.

[7]萧枫(主编),中华道德修养故事经典,辽海出版社,2007年版.

[8]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简化汉字本),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863页.

[9]王贤平译,礼貌的力量,中信出版社,2010年,第94页.

[10]许顗,许彦周诗话,宋.

[11]旧唐书·孙伏伽传.

[12]礼运,礼记中的一篇.

[13]论语·颜渊.

[14]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6-37页.

上一篇:英语语言应用型人才下一篇:美术剪纸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