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员的礼貌用语

2024-07-22

服务员的礼貌用语(通用7篇)

服务员的礼貌用语 篇1

1、您好,欢迎光临。

2、先生/小姐,这边请。

3早上好/晚上好,先生/小姐请座。

4、先生/小姐,请用热毛巾。

5、请问先生/小姐喜欢喝什么茶呢??请用茶。

6、这是餐前小吃小食,各位请慢用。

7、请问先生/小姐、你们哪位点菜呢?

8、请问先生/小姐、你们喜欢喝什么酒水呢?

9、这是你们点的92年长城红、请问现在可以打开吗???请慢用。

10、这是澳洲龙虾刺身、各位请慢用。

11、请问各位需要来点米饭吗?

12、好的、请稍等。

13、对不起、请让一下。

14、您好、先生/小姐、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的吗?

15、你们点的菜已经上齐了、各位请慢用。

16、请问先生/小姐还需要加点什么菜吗?

17、请问先生/小姐、你们点的主食/甜品、现在可以上了吗?

18、对不起、打扰了、请问先生/小姐这此菜还需要吗?如果不需要、我把它撒走好吗?如果需要我把它换个小盘子好吗?需要带走我也可以把它包起来好吗?

19、这是我们公司奉送的水果、各位请慢用。

20、多谢慢走、请带齐您们的行李物品,欢迎下次光临!(送客到电梯口)

1、迎客、面带微笑,主动迈上前,声音响亮地说:“你好,欢迎光临”。

2、拉椅让坐,两手抓住椅背的两边,用右脚顶着椅背,轻轻向后拉,等客人站在椅子边准备坐下时,用右脚顶着椅背轻轻向里推一下,打手势,并说:先生/小姐请坐。

3、拆位,问茶、边拆席巾、边问茶:“请问各位喜欢喝什么茶呢?我们这里有铁观音、普耳??”主动介绍我们这里的名茶。

4、派热毛巾、放在客人的右手边、并请先生/小姐请用热毛巾、小心烫手,(后及时收走脏毛巾)。

5、冲茶上茶、斟茶应斟七分满、“先生/小姐请用茶”。

6、继续拆未完成的位、增补餐具或撤位(调整打合位)。

7、上小吃打手势:“这是餐前小食、各位请慢用”。

8、上毛巾、用毛巾夹把毛巾放在毛巾碟上、毛巾口向着客人、并说“先生/小姐请用您好左手边的毛巾。

9、斟豉油、站在客人的右手边、顺时针操作、豉油不能斟太满、板圈放5—6个左右、并说:“打扰一下、我帮你们斟豉油”。

10、点菜、问酒水、先生/小姐中午/晚上好、请问喜欢喝什么酒水呢?我们这里有??

11、席前准备、根据所点的菜式做出相应的准备、如:备洗手水、汤碗、上鲍鱼刀叉、备鲍鱼车上的席前用具等。

12斟酒水、根据酒水的品种、准备相应的杯子、先斟饮品、后斟酒、征求客人意见把茶杯撤走、要求、白酒3分满、红酒1/

5、洋酒4分满、啤酒、饮品8分满。

13、上菜、应核对台号、品种、数量、份量、电脑纸或点心卡、先上酱料、后上菜、要求:一道菜放在转盘边上、二道对立放、三道菜成三角形、四道菜成四角形、五道菜成梅花形、转到主宾位中间、打手势报菜名、这是xxx菜、各位请慢用。(如大台、人数少、则特殊处理:将菜摆放一边方便客人夹菜)。

14、巡台、勤换烟盅、骨碟、勤添加酒水、茶水、勤换毛巾、注意客人的一举一动、留意同事在做什么、做到配全完美、注意菜式的快慢和客人对菜式的反应、留意周边环境卫生。15上齐菜、上完最后一道菜、跟客人说:“你们点的菜已经上齐了”各位请慢用、同时询问客人:请问你们点的主食和甜品可以上了吗?

16、上热茶、热毛巾、上热茶时、重换茶叶换新茶叶、泡新茶。(注意规范冲功夫茶)

17、上单尾点心或甜品。

18、撤台、先撤酱料后撤菜碟、台面上只留下骨碟、杯碟、茶杯、毛巾、烟盅碟、保持台面的干净卫生。

19、上水果、上干净的骨碟、准备相应的果羹或果叉:“这是我们公司奉送的水果、各们请慢用。”

20、结帐、核对帐单、核对台号、人数、酒水、(多余的酒水退回洒吧)及其它酱料、应写卡底。

21、送客、提醒客人带齐行李物品、走在客人的前面、送到电梯口或门口、并说“多谢”请慢走、欢迎下次光临。

22、回岗位、关电器、检查周围环境是否有烟头、拍椅子、收台、清理卫生、恢复原位、做好下一次开餐准备。篇二:服务员常用的十句礼貌用语

服务员常用的十句礼貌用语 1.晚上好,欢迎光临。2.请问先生、小姐? 3.请稍等。

4.对不起,打扰一下。5.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6.请慢用。

7.请问还有什么需要? 8.有什么请尽管吩咐。9.祝您玩的开心。

10.多谢光临。慢走。欢迎下次光临。篇三:酒店服务员礼貌用语

酒店服务员礼貌用语

一、礼貌的基本要求:

“三轻”: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

“三不计较”:不计较宾客不美的语言;不计较宾客急躁的态度;不计较个别宾客无理的要求。“四勤”:嘴勤、眼勤、腿勤、手勤(脑勤)。

“四不讲”:不讲粗话;不讲脏话;不讲讽刺话;不讲与服务无关的话。“五声”:客来有迎声,客问有答声,工作失误道歉声,受到帮助致谢声,客人走时有送声。“六种礼貌用语”:问候用语,征求用语,致歉用语,致谢用语,尊称用语,道别用语。“文明礼貌用语十字”: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

“四种服务忌语”:蔑视语、否定语、顶撞语、烦躁语。

二、基本服务用语

1、欢迎语:欢迎您来我们酒店、欢迎光临

2、问候语:您好、早安、午安、早、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

3、告别语:再见、晚安、明天见、祝您旅途愉快、祝您一路平安、欢迎您下次再来。

4、称呼语:小姐、夫人、太太、首长、那位先生、那位女士、大姐、阿姨、您好。

5、祝贺语:恭喜、祝您节日快乐、祝您圣诞快乐、祝您新年快乐、祝您生日快乐、祝您新婚快乐。

6、道歉语:对不起、请原谅、打扰您了、失礼了。

7、道谢语:谢谢、非常感谢。

8、应答语:是的、好的、我明白了、谢谢您的好意、不要不客气、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

9、征询语:请问您有什么事吗?(我能为您做什么吗?)需要我帮您做什么吗?您还有别的事吗/您喜欢(需要、能够。。)?请您。。好吗?

10、基本礼貌用语10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11、常用礼貌用语词11个:请、您、谢谢、对不起、再见、请原谅、没关系、不要紧、别客气、你早、您好。

12、专业语:欢迎您来我们餐厅用餐、请稍等、请这边坐、您的菜上齐了、请问您喜欢吃点什么、请用餐、请坐、谢谢、再见。

三、常用礼貌用语:

1.请不要着急,很快就给您办好。2.请问还有什么问题吗? 3.请保管好您的贵重物品,以免丢失. 4.请问您希望怎么办? 5.请带齐你的行李和钥匙到前台办理离店手续。

6.请问,您的意思是„„ 7.请问我能为您做些什么? 8.请问您还想了解什么吗?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

9.请您与××部门联系解决好吗?××部门的电话是×× 10.请问我还有哪些地方说得不够清楚,我可以再说一遍!11.请让我来帮你忙吧!12.请不要急,马上就好.

13.对不起,这样恐怕不太好.14.对不起,我问一问别人或帮您打听一下. 15.对不起,我不太清楚,但我可以帮您问一问.

16.对不起,这里走不通,请走那边. 17.对不起,我马上给您换上干净的. 18.对不起,我们再核查一下,请您也回忆一下.

19.对不起,我们再查一下.20.对不起,我找别人帮您解决。22.对不起,请您稍候。23.对不起,您看怎么办更好?

24.对不起,可能是我们听错。25.对不起,我们一定会努力改进的。26.对不起,时间可能不够,请想别的办法好吗?

27.对不起,我已把您的要求跟我们主管(经理)说了,他/她将会给您满意的答复。28.对不起,这里是内部用的通道,请您走那边好吗?

29.对不起,如果您需要用这样东西,我们可以另外为您提供。

30.对不起,不好意思打扰您了。31.对不起,请小点声,以免影响其他客人。

32.对不起,您的房间正在清理,能否先等一下或先把行李放下,回头再上房间好吗? 33.先生/小姐,请问您贵姓?34.先生/小姐,请问您找谁? 35.我的态度不好,请原谅。36.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37.您对我们的服务满意吗?欢迎您提出宝贵的意见。38.没关系,欢迎下次再来。

服务员的礼貌用语 篇2

关键词:礼貌用语,礼貌原则,文化差异,迁移

一、概述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是一种符号系统。不同的民族或国家所使用的语言在其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原则的影响下有着很大差异。文化已经渗透到了语言交际的各个层面。在交流中, 即使学习者掌握大量的目的语词汇和语法知识, 如果人们没有意识到语言之间不同的文化背景, 将因为沟通不当而引起不必要的误解。礼貌是一种社会现象, 也是文化的一部分。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和语言学理论的不断完善, 出于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价值观的理解, 各语言学家对于礼貌原则的应用提出了不同的礼貌策略和方式原则。如格赖茨的“合作原则”、利奇的“礼貌原则”、布朗和列文森的“面子”理论和顾曰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礼貌原则, 都分别体现当地的文化内涵。而礼貌用语作为交际行为的先行者, 是其民族文化特点的最直观的投射。受中国等级观念、集体主义和隐性文化概念影响的汉语言文化礼貌原则, 对于受平等观念、个人主义和显性文化影响的英语言文化礼貌原则大有不同。基于文化的角度对礼貌原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有利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用差异, 对言语交际活动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对其不断的研究和运用, 人们的交际行为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二、简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貌用语

(一) 礼貌的定义

古希腊哲学家泰奥弗拉斯托斯曾给礼貌下过这样一个定义:“礼貌是一种社会行为, 是一种用来达到特定的目的技能。它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提高别人的自尊来提高个人自尊和其在他人眼中的公众知名度 (Watts, 1992) 。”从17世纪至今, 西方的语言学家如乔治·莱考夫 (George Lakoff) 、格莱茨 (Grice) 、利奇 (Leech G.N) 、布朗和莱文森 (Brown and Levinson) 、卡斯帕 (Gabriele) 等对于礼貌和礼貌原则从不同的角度下了定义。定义虽然不尽相同, 但我们仍可从中找到西方对于礼貌定义的一些共同点, 那就是:礼貌是人类在交际中能够使他人感到舒服的一种行为, 其目的是建立并维持和谐的沟通气氛。

而中国对于“礼貌”的定义与古代的“礼”是有历史渊源的。“礼”字的本义据《说文解字注》有, “礼, 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 从丰”。就是说, “礼”的本义是“事神致福”, 属一种祭祀行为。祭祀要讲各种规矩, 礼便用来指谓礼制。荀子认为, 礼起源于人类欲望与欲望难以满足之间的不平衡, “天地者, 生之始也礼义者, 治之始也”。 (《荀子·王制》) 此外, 《孟子》《墨子》《孝经》等著作均对“礼”与“礼貌”下了定义。其中, 最能反映中国式“礼貌”的定义首推《礼记》——“夫礼者, 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 必有尊也, 而况富贵乎?” (《曲礼上》) 于是, 顾曰国认为, 中国礼貌的定义离不开“贬己尊人”这一文化特点。而今的“礼貌”已不再是一种维护等级制度的行为法则, 而成为一种无差别的社会规范, 以“保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融洽与和谐, 消除抵触, 促成合作” (顾曰国, 1992) 。

从中西方学者的不同定义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中西方在交际中礼貌原则的共性是“和谐”, 如何让交际消除抵触和不适, 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与气氛, 达到和谐相处是礼貌原则的目的。

(二) 礼貌用语的定义

礼貌用语, 是在礼貌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用来确保人与人之间沟通顺畅, 以建立或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而采取的语用行为, 包括言语和非言语的形式。主要蕴含在称呼、寒暄、道歉、感谢和祝福等行为中。在跨文化交际中, 人们常常因为彼此的社会结构、语言系统和文化内涵的不同而导致交流的角度不同。换句话说, 语言中的词汇、语法等都反映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使用礼貌用语要灵活, 例如, 当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 说话者不仅要掌握他的当地的伦理特征和基本原则, 而且要熟悉对方的社会背景、语言体系和文化内涵, 否则会导致语义的误解和语用失误的沟通。

以祝福语为例。中国和西方在节日、庆典、送别等场面是多用祝福的礼貌用语的, 比如中国的春节祝福有“恭贺新禧”“敬贺春祺”“新春快乐”“吉庆有余”“福寿安康”“添福增寿”“人寿年丰”“年年有余”“恭喜发财”“百顺大吉”“步步高升”“财源亨通”“金玉满堂”等。 (常敬宇, 1995:105) 而西方则有“Merry Christmas” (圣诞快乐) , “God bless you” (上帝保佑你) , “Good luck” (祝你好运) , “I wish you successful in the following (next) year” (我希望你明年成功) 等。当送别友人时, 中国有“鹏程万里”“一帆风顺”“旅途平安”“一路顺风”“万事如意”等等。而英语中则有“A sound/pleasant/good/safe/successful/fine/happy/wonderful journey” (祝你有一个如歌般的/快乐的/好的/平安的/成功的/美好的/愉快的/完美的旅程) , “A good/fine/expectation” (好/美好的期望伴随你) 等。 (孙芳琴, 2002:86)

由于汉语语言对于语境的要求较高, 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 对于刚接触汉语和对中国文化不太了解的二语学习者来说, 相比“Happy New Year” (新年快乐) , “Have a good day” (祝你今天好心情) , “Nice to see you” (很高兴认识你) 这样的礼貌用语, 不论是“恭喜发财”“事事顺心”还是“久仰大名”“相见恨晚”都太难了。

然而, 如果武断地认为英语的表达方式千篇一律, 没有变化, 那就错了。在英语的祈使句中, 存在大量的礼貌用语比如“Would you mind…”“Would you please…”“Would that be possible…” (皆为表达请愿的祈使句开头) 等, 广泛应用于交际中。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在飞机上乘务员向乘客发放饮料和餐盘时, 西方人会说“May I have a coke, please?”中国人 (尽管英语非常出色) 在这类交际中则往往直达交际目的, 比如, “I want coke, thanks.” (我要可乐, 谢谢) 虽然使用了感谢语, 但是仍然使交际产生了命令的语气而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再比如在以“拒绝邀请”为目的的礼貌用语的语段表达上, 中西方亦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在和西方人交际中会很快发现, 西方人不愿意说“No”, 而多会用“I would so love to but…”“I am not sure”“I don't know if I can…”“It sounds so interesting but…”等等。同样也是一个降低消极面子的威胁性, 强调自己的无奈, 弱化自己的拒绝对邀请者的影响而使用礼貌用语。而中国式的拒绝往往先把“不”说出口, 然后多会用“太麻烦了”“用不着这么客气”“算了吧, 怪麻烦的”等等先从提出者角度出发, “客气一下”, 保全双方的面子。然后如果当真不想赴约, 会在几轮推辞后把原因娓娓道出。这样在几轮的“客气话”中邀请者基本可以推测出被邀请者的意愿, 并表示惋惜或者再约时间。但是这种交流方法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是非常困惑的, 他们会发现在婉转的拒绝后继续受到邀请, 而感到不知所措, 导致交际失败。同样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中国学习者在受到邀请时很容易迅速说“No, thank you”, 使邀请者感到尴尬同样导致交际的失败。

(三) 西方的礼貌原则概述

礼貌是一种社会现象, 西方的语言学家们对于礼貌原则的研究也纷繁众多。其中属格莱茨的合作原则、利奇的礼貌原则、布朗和莱文森的面子理论最具有代表性。

1. 合作原则

格赖茨认为, 在人们交际过程中, 对话双方似乎在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 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因此, 格赖茨 (H.P.Grice) 提出了会话中的“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简称CP) 。格赖茨在《Logicand Conversation》 (1975) 一文中认为人们在谈话中遵守的合作原则包括四个范畴, 每个范畴又包括一条准则和一些次准则, 即:

A.量的准则:a.所说的话应该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所说的话不应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B.质的准则:a.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b.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C.关系准则:说话要有关联。

D.方式准则:说话要清楚、明了。a.避免晦涩;b.避免歧义;c.简练;d.井井有条。

然而, 人们在实际言语交际中, 并非总是遵守“合作原则”的, 出于需要, 人们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格赖斯把这种通过表面上故意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言外之意称为“特殊会话含义”。“特殊会话含义”解释了听话人是如何透过说话人话语的表面含义而理解其言外之意的, 由此来表达另外一种意思, 幽默也就时常在这时产生。

2. 面子理论

布朗和莱文森 (Brown&Levison) 将“面子”定义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的一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 (Brown&Levison, 1987:61) 通过与他人的交际, 这种形象可以被损害, 保持或增强。他们认为每个交际参与者都具有两种面子:积极面子 (positive face) 和消极面子 (negative face) 。积极面子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喜爱、欣赏和尊敬;消极面子是指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 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的干涉、阻碍, 有自己选择行动的自由。他们认为在会话过程中谈话双方的两种面子都会受到侵袭, 即说话人和听话人同时面临着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的威胁。因此, 绝大多数言语行为都是威胁面子的行为 (Face Threatening Acts, FTA) , 而礼貌的会话功能就在于保护面子, 降低面子威胁行为的威胁程度。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大致可分为四大类:A.威胁听话人消极面子的言语行为:说话人向听话人命令、请求、劝告、威胁、警告;B.威胁听话人积极面子的言语行为:说话人不同意听话人的见解, 向听话人给予批评、蔑视、抱怨、谴责、指控、侮辱, 对听话人的积极面子持否定态度;C.威胁说话人消极面子的言语行为:说话人向听话人表达谢意、接受批评, 对听话人过时的反应作出违心的许诺或提供非情愿的帮助;D.威胁说话人积极面子的言语行为:说话人的道歉、接受批评或恭维, 忏悔、承认有罪或有错等等。

3. 礼貌原则

格莱茨的合作原则的提出, 在发现了语用问题的真相方面作出了贡献, 却不能从根本上解释为什么人们往往使用间接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利奇 (Geoffrey Leech, 1983) 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地解释了人们为什么在交际行为中要违反某项或几项合作原则。利奇提出的礼貌原则 (Politeness Principle, 简称PP) 分为六条准则, 每条准则下有两条次准则:

A.得体准则:a.最小限度地让自己吃亏;b.最大限度地让他人收益

B.慷慨原则:a.最小限度地让自己受益;b.最大限度地让自己吃亏

C.赞誉准则:a.最小限度地贬低他人;b.最大限度地赞扬他人

D.谦虚原则:a.最小限度地赞誉自己;b.最大限度地贬低自己

E.一致原则:a.尽量缩小与他人的分歧;b.尽量加大与他人的一致

F.同情原则:a.尽量缩小自己对他人的厌恶;b.尽量加大自己对他人的同情 (Leech:1983)

同时, 利奇还提出了礼貌层级的概念, 即损惠层级、间接层级和选择层级。损惠层级涉及言语行为的命题内容;间接层级和选择层级涉及语言的形式内容。当命题内容损及受话者时, 话语越间接, 供受话者选择的余地越大, 话语就越礼貌;当命题内容惠及受话者时, 直接话语也是有礼貌的。他还认为, 有些言语行为 (如命令) 具有内在的不礼貌性, 而有些言语行为 (如提供) 具有内在的礼貌性。这两个观点和布朗以及莱文森的“面子”理论又充满了内在一致性。利奇的礼貌原则反映出了鲜明的级别性、冲突性和适合性的特点, 在西方社会的文化体系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是, 其绝对化、理想化、对于语境因素的忽视和文化狭隘性等局限性因素, 也制约了礼貌原则在实际操作中发挥的作用, 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完善。

(四) 中国的礼貌原则

作为利奇的学生, 顾曰国在利奇礼貌原则的基础上, 根据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共识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五大礼貌原则:

A.“自卑而尊人”与贬己尊人准则;

B.“上下有义, 贵贱有分, 长幼有等”与称呼准则;

C.“彬彬有礼”与文雅准则;

D.“脸”“面子”与求同准则;

E.“有德者必有言”与德、言、行准则。 (顾, 1992)

顾曰国认为中国的礼貌原则的最大特点就是“贬己尊人”, 这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深刻的渊源。在这一点上和利奇的谦虚原则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同时, 顾曰国的求同准则也与利奇的赞誉和一致原则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社会体系和历史渊源上存在的巨大差异, 在言语行为上有时会产生严重的冲突。比如说很多外国人就对于中国的酒桌文化产生很大的误解。特别是对于在“请客付账”这个问题上中国人“像打仗一样”的表现在多数外国人眼中是非常不礼貌的。但这却符合中国的求同准则, 在以中国的隐性文化中是得体的, 有面子的。顾曰国的礼貌原则在利奇的礼貌原则的基础上, 深刻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共识和精神共识,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等级性和文化特性, 在对于礼貌的语用学研究上是堪称翘楚的。

三、中西礼貌用语中文化冲突因素初探

礼貌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行为, 与各民族不同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紧密相连。语言学家提出的礼貌原则本质上是具有一般普遍性的, 而对于其特殊性我们都可以从文化的角度上找到答案。

(一) 等级观念与平等观念的冲突

在对于礼貌原则的应用中, 礼貌用语无疑是对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最直观的投射。在中国, 从先秦开始对于“礼貌”最初定义就饱含了深刻的等级观念——“事神致福”, 即先秦祭祀祈福的行为规范。历史上, 祭祀祈福历来是统治阶级的传统活动, 不具备普遍性和全民性。包括孔子在内的思想家们曾多次强调人类在本质上是不平等的, 并认为建立在这种不平等的观念上的“礼”才是维护社会良好秩序的行为规范和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 “礼貌”这一词汇的定义已经不再是维护等级制度的“治之始”, 而是成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行为规范法则。等级观念仍然隐性的存在在我们的礼貌用语中。

比如中国的姓名是先称姓后称名。比如姓“方”, 名“鸿渐”, 在翻译成英语时就自动翻成“Hongjian Fang”。当称呼者想要表达对被称呼者的亲切时有以下表达方法:A.直称名, 如“鸿渐”;B.在姓前加“老”“大”“小”, 如“老方”“大方”“小方”;C.在名前加“阿”, 这里特别指出“阿”后的名往往是单字名, 如“阿力”“阿飞”“阿强”等。

此外, 我们从在汉语中对于兄弟姐妹这样同年龄段亲属之间的称呼方式便可见一斑。我们可以直呼我们的弟弟和妹妹的名字, 但需要对年长的兄长称呼亲属语如“哥哥、姐姐、大哥、大嫂”等以示尊敬。

从而我们可以发现, 在等级观念的影响下, 中国的礼貌原则与西方礼貌原则是不同的。以顾曰国的称呼原则为例, 汉语称呼语同受话者的职务、职称、年龄、性别和社会关系都有着很大关联:

职务名称:总书记、部长、经理、厂长、乡长等

职称:教授、工程师等

职业名称:理发师、瓦工等

称呼系统—礼貌标记:

敬辞:您、师傅、先生、女士、阁下、夫人、~老、~公

中性语:同志、小、老等

亲语:小、老

人:全名、姓、名

亲属语:爷爷、爸爸、妈妈等 (顾, 1992)

在礼貌原则的应用中, 等级观念的重要性体现在社会交际的各个领域, 存在于整个民族的言语行为中。当我们称呼长者或领导时, 我们会在姓氏前冠以职务或指称名, 甚至不用姓氏, 直接用职务名称代替, 如:“老师, 我想请教一个问题。”或者“局长, 请您签个字。”而对于一般的职业如理发师、瓦工等, 则不能称呼其为“王理发师”或“张瓦工”, 因其职业在等级上并不突出, 所以一般称呼此类受话者时用敬辞“师傅”或者用亲属类称呼词如“大哥”“大爷”等。这一点与顾曰国的德、言、行准则相符。

这里还要列举一个有趣的现象, 就是汉语的昵称系统。汉语的昵称, 特别是在夫妻间的称呼往往故意违背“贬己尊人”和等级观念的原则, 唱出非礼貌用语的诙谐反调, 如“死鬼”“挨千刀的”“母老虎”“贼婆娘”等。由此反映了中国语言文化的叛逆性和幽默感。

而在西方国家中, 绝大多数的人民都认为人生来平等, 并倾向于突出平等思想, 而不是等级观念。以美国为例, 在社会交际中, “美国人喜欢平等对待别人, 并且希望在商业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都被用同等的方式对待。”平等观念对礼貌原则的影响也主要反映在称呼形式上。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称呼他人时习惯用简单、平等的方式。比如, 他们在对亲属关系像叔叔、阿姨、兄弟、姐妹、侄子和侄女等等的称呼上更喜欢互相称呼彼此的名字。诚然, 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也有等级之分, 但是人们总是努力去弱化这种社会距离。虽然社会等级关系在西方同样存在, 但是在西方平等观念的影响下, 要求遵循“谦虚”原则和“一致”原则, 至少在表面上摆出平等的姿态, 假装人人生而平等, 而不是用职务和年龄来炫耀他们的地位和权威。相反的, 西方人更喜欢通过一些非言语行为 (paralinguistic) 来透露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比如穿戴的奢饰品等。有意思的是, 当代中国人更喜欢通过佩戴奢侈品等非言语行为等来达到与高等级平等的心理姿态。

从这个方面就很容易解释在飞机上或者餐馆中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中国学习者在和服务人员交际的过程中产生的不礼貌问题。因为在中国的文化中, 作为服务者, 在心理的等级观念中是为其服务的人, 所以自然会有居高临下的命令口吻。但是在西方的平等观念中, 服务人员只是在做自己的工作, 点餐和饮料是一种“帮助性行为”, 在请求他人帮助时, 自然要运用较多的礼貌用语。

(二)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冲突

对于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问题, 诸多学者如Triandis、Brislin和Harry Hui等都对其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集体主义的特点是个人目标服从于集体目标;而个人主义的特点是集体目标服从于个人目标。对于一个受集体主义文化影响的人来说, 非常关键的一个观点就是他认为人的最小生存单位是集体;而对于一个受个人主义文化影响的人来说, 他认为人的最小生存单位是个人。在很多情况下, 受集体主义文化影响的人很容易将集体彻底内化, 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之间完全没有所谓的界限。

集体主义文化观对礼貌用语的影响在寒暄用语中颇为显著。汉语寒暄中的礼貌用语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对方的私人生活表达关心, 比如“你去哪儿?”“吃了吗?”“吃啥去了?”“多大年龄了?”“找对象没呢?”“你家在哪儿?”“去超市啦?”“这衣服哪儿买的?多少钱?”“你一个月挣多少钱?”“你是不是不舒服, 快去医院看看吧!”等等。在跨文化交际中很容易引起其他国家人的反感, 使对方感到隐私被侵犯。但是在集体主义的影响下, 这是对对话方表示友好和关怀的必须。

集体主义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倾向。中国文化的集体主义共识的形成是由数千年与自然抗争的小农经济和内陆文化决定的。中国社会的历史将古老的中国人民世世代代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他们以家庭、家族为单位, 共同耕种、工作和生活。在封建社会, 整个社会的流动人口除了进京赶考的举子秀才, 便是被灾害饥荒逼迫而远走他乡的流民了。中国人民以集体为生存单位, 需要强大的凝聚力。因此, 善良、好客、周到、热情和和谐成为中国人社会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 个人主义的基于单一和独立的“自我”的这一观念, 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思想内核, 影响着整个西方的社会制度和实践, 渗入了法律道德个人行为规范的各个方面, 是其自由、民主、独立的思想根源。所以, 尊重一个人的自由与独立的权利, 被认为是礼貌的行为。

西方的寒暄举例:

A.-How are you?

-Fine, thanks, and you?

B.-How are you doing?/How is everything with you?/How are you getting on?

-About the same as usual/Not too well, I’m afraid.

C.-How is your family?

-Fine, thanks.They are all right.

因此, 个人主义文化影响下的人对于自身的隐私问题高度重视, 且界限分明。在日常交际的问候语中, 中国集体主义文化影响的操语者出于礼貌的询问和关心非常容易给以个人主义为主导的西方人非常不礼貌甚至自身受到威胁和侵犯的印象。比如, 两个第一次见面的中国人开始对话时, 可能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或子孙、职业甚至收入都可以成为寒暄的话题而并不会引起尴尬, 反而能够在短时间内拉近距离。但是对于以个人主义为主导的操英语者来说, 婚姻、家庭、收入等都是非常隐私的内容, 是自由和独立的体现, 是神圣不得侵犯的。所以, 在跨文化交际中, 经常会因为不当的关心和询问致使交谈进入到一个非常尴尬和不愉快的境地。

(三) 隐性文化与显性文化的冲突

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的应用中, 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化冲突——隐性文化和显性文化。受传统道教, 特别是阴阳观念的影响, 汉语表现为含蓄、隐晦, 具有多重意思。有很多在中国长期居住的外国人认为, 中国人说出的每一句话几乎都有两个或更多的隐含意义。美国著名人类学家Hall基于对文化背景和环境的依赖程度, 将文化语境分为两大类——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汉语的很多信息是通过隐性语境而非言语进行传递, 是高语境文化。而英语最重要的信息沟通模式就是言语, 只有少数的信息留存在语境中, 是低语境文化。这种隐性文化的概念渗透在中国乃至东方的社会交际领域, 不论是酒桌上请客的争抢, 还是邀请时的你来我往, 到对于赞扬的自我否定, 都反映出了隐性文化对于汉语礼貌用语和原则的巨大影响。例如:

田惠中……笑眯眯地举起杯祝酒:“来, 来, 今天各位光临寒舍, 蓬荜生辉, 我代表我自己, 也代表我美丽的夫人……”“去!去!去!”章淑娴扬着手, 那样像轰一只苍蝇。“……再就是, 我们美丽的密斯林远道而来。”“什么密斯林, 都老太太了。”密斯林又笑又摇头。

谌容, 《散淡的女人》

这个例子非常能够反映出汉语言中蕴含的隐性文化, 比如“去!去!去!”这样重复、强调的否定回答, 以及“像轰一只苍蝇”这样的不礼貌的行为, 并不会在酒席上被认为妻子真的对丈夫形容自己为“美丽的夫人”而感到不愉快, 反而是喜悦的, 得意的。而客人“都是老太太了”这样自贬的回答, 并且配以摇头来对主人的褒扬进行否定, 并不表示真的对主人“美丽的密斯林”的称呼进行纠正, 反而通过“又笑”一词表露出内心的欢喜。

再举两个例子:

(1) A:Your chair is very comfortable.

B:I bought it only for 20 Yuan.

(2) T:Oh.What beautiful handwriting!

S:No.not at all.

(1) A:你的椅子很舒服。

B:我只花了20元。

(2) 老师:啊!你书法写得真好!

学生:不, 一点儿也不好。

这两个例子在跨文化交际中十分常见, 也反映了跨文化交际隐性显性的中英文之间的文化冲突。如 (1) 中, B对A的回答明显违反了合作原则的“关系原则”, 非常容易使受话者不知所云。这是因为英语受话者不找出B的回答背后的隐性内涵。B的意思是“谢谢你欣赏。它只需要20元钱。如果你想买一个, 是很有价值的”。而 (2) 中, 老师遵循合作原则和赞誉原则对于学生的书法进行表扬, 因为她真地认为学生的书法很漂亮。但是这名学生违反合作原则, 用否定对方的话来展示他的谦虚和礼貌, 在外国受话者看来是不可理喻, 不识抬举的。其实B的话中隐性意思是“我是个谦虚的学生。请给我一些建议, 这样我可以把它写得更好”。

四、结论

语言作为符号系统, 是连接人类和文化的沟通桥梁。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点, 不仅包括历史、文化背景、社会制度, 还包括了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虽然汉语与英语的文化差异不可能消失, 但是了解文化异同可以帮助我们在社会交际中避免误解, 提高交际的质量和效率。因此, 对于礼貌用语的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本文主要从文化的角度对于汉语和英语礼貌用语的异同和迁移进行浅析。汉语受传统等级观念、集体主义和隐性文化的影响, 与受平等观念、个人主义和显性文化影响的英语在礼貌用语和礼貌原则的规范上有着许多不同。更重要的是, 对于礼貌原则的文化研究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一个分支。只有当我们对两种不同的文化在思维方式、文化价值、行为价值的异同进行综合的掌握和了解后, 才能使我们和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地区的人们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共建和谐的沟通气氛。

参考文献

[1]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2]范丽娜.合作原则在中西文化中的映射[J].宜宾学院学报, 2004 (6) :139-141.

[3]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 (4) :10-17.

[4]何运秀.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英汉文化对比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2.

[5]孙芳琴.中西跨文化礼貌用语语用探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2 (3) :84-87.

[6]童菁.英汉礼貌用语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3.

[7]夏晓娟.从礼貌原则看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用失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06.

注意你的英语礼貌用语 篇3

一、Can you pass me…? vs Give me…

人们不喜欢别人支配他们去做事情,因此有时想直接得到你想要的可不是那么简单。换掉那些听起来是命令的语句,例如“Give me the newspaper”,而使用“Can you pass me the newspaper?”

二、Could you give me five minutes? vs Go away.

你工作非常的忙,但是你的同事却请你帮忙……当你工作非常紧张而不能做其他的事情的时候,只说“Go away”肯定是不合适的。取而代之,使用以下的短语就能让每个人都觉得愉快了“Could you give me five minutes?”

三、Excuse me. vs Move.

让别人“Move out of the way”听起来特别的粗鲁而且这样说很可能会得到别人拒绝。下一次有人挡了你的路,你可以说“Excuse me”这样就能避免不愉快的情况出现而得到你期待的结果!

四、I’m afraid I can’t. vs No.

有时候要拒绝一个朋友的邀请非常的困难。只说“No”听起来很不礼貌。下一次你要表示拒绝却不冒犯别人就可以说, “I’m afraid I can’t.”

五、I would like… vs I want…

用后面的词表示请求常常被认为很不礼貌,例如:“I want a cup of coffee”,试着向服务生说,“I’d like a cup of coffee, please.”。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咖啡和别人的一个微笑了!

六、Would you mind…? vs Stop it!

如果有人做你不喜欢的事,而且可能还很不礼貌?你该怎样阻止他们呢?要想得到理想中的结果,不用大声叫嚣“Stop talking on your phone in the cinema!”,只要客气对他们说,“Would you mind not using your phone in the cinema, please?”

七、Can you hold, please? vs Wait.

服务行业礼貌用语 篇4

①“欢迎”、“欢迎您”、“您好”,用于顾客来取衣时,迎宾人员使用。

②“谢谢”、“谢谢您”,用于客人为服务人员的工作带来方便时,本着的态度说。

③“请您稍侯”或“请您稍等一下”,用于不能立刻为顾客提供服务,本着衣真负责的态度说。

④“请您稍侯”或“请您稍等一下”,用于因打扰客人或给顾客带来不便,本着歉意的心情说。

⑤“让您久等了”,用对等候的顾客,本着热情百表示歉意。

⑥“对不起”或“实在对不起,用于因打扰顾客或给顾客带来不便,本着真诚而有礼貌地说。

⑦”再见“、”您慢走“、”欢迎下次光临",用于顾客离开时,本着热情而真诚地说。

2)日常服务用语

--上午好,下午好,先生(小姐)--请稍候,我马上...。--请等一等,我马上...。

--请问,您还需要什么?我们这里有...--真对不起,这个需要一点时间,您多等一会儿好吗?--对不起,让您久等了,这„„--真抱歉,耽误您很长时间。--请原谅,我把您的...搞错了。--实在对不起,我马上为您重新...--先生,这是您要的。

--对不起,我马上问清后告诉您。--谢谢您的光顾。--谢谢您的帮助。--先生您的找钱。--对不起,您有另钱吗?--请付XX元,谢谢。

--先生(小姐),这是找给你的零钱,请收好,谢谢。--希望您对我们的服务提出宝贵意见。--非常感谢您的意见。--十分感谢您的热心指教。--谢谢,欢迎您再来。--再见,欢迎您再次光临。

迎宾员进口处礼貌地迎接顾客,引领顾客到相应的位置取衣。或协助拉椅,以使客人入座。记录客人的意见及投诉,及时汇报直属主管经理,以便处理。遇到不能清洁的衣物要婉言谢绝客人的,并致以道歉。负责存放顾客的衣帽、雨伞等物品。打电话通知区域送衣员,XXX顾客以到店内取衣。区域派送员,应清敲门,慢进屋,多问候,勤帮忙。事先应提前打电话致以送货的会员家内是否有人,方便接收衣物,并要避开午休时间。

加盟店岗位职责-收银员

班前准备:提前十五分钟到现场,整理好自用物品、着装、仪容仪表、准时打卡,列队参加班会。

班会交流:汇报思想、提出建议、沟通交流、接受上级工作安排。领取工具:在上司处领取钥匙、会员卡、备用金等,签名后进入岗位。岗位整理:阅读交接班本,清点物品;按程序开启设备,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清洁柜台与设备,相互配合一起检查柜台衣物,要求衣物数量充实、丰富、饱满;摆放美观、整齐;柜台卫生、明亮、无尘、无手指印;标牌标示清晰、准确、有序。

安全检查:检查责任区内设备、消防设施是否完好及时排除隐患,熟练掌握消防设施的基本操作方法和突发事故的应对程序;树立安全意识,做好本岗位的防盗工作。

引导服务:主动热情向顾客详细讲解鑫嘉洗衣的整个流程以及公司概况,耐心解答顾客提出的问题;文明服务,礼貌用语,坚持五勤工作,让顾客满意消费。规范操作:熟练掌握取衣流程,双手接送钱币迅速准确,接送钱币时应说:“欢迎光临!谢谢”!收银员必须具备识别钱币真伪技能,同值班经理一起核对营收款,如帐实不符,应承担责任进行赔偿补数。柜台营收款严禁坐收坐支,节假日现金量大情况下由店长安排会计先行回收部分大额钞票应在当值值班经理证明下写下借条。不能将用户名,密码告知他人,涉及到授权项目的要值班经理、当事人签名。故障处理:收银员应掌握处理电脑、打印机、衣物传输器、数票机简单故障的方法,应掌握设备基本的保养方法并每周定期保养。如发生手收钱币不打小条时,按规定流程操作给予相应的处罚。

会员卡优惠:顾客上前询问时应问是否持有会员卡,如没有需通知可以通过办理会员卡的方式,获得更低的优惠。

入会:入会前向顾客介绍入会、续卡、补卡的相关情况,宣传入会,指导顾客完整填写申请表的每项内容,按规定收取入会费(即充值金额),点击入会窗口,将会员资料完整录入电脑。将办理好的会员卡双手递给顾客,同时说:谢谢!续卡、补卡:会员卡有效期一年,逾期会员卡功能将自动失效,期满前两个月应联络和通知会员办理续卡手续;会员续卡或补卡应先交纳续卡或补卡费,再点击电脑完成操作;续卡会员使用原会员卡;补卡时一定要填写完整资料确认其身份;完成后应双手将会员卡递送给会员,同时说:谢谢!

领取衣物:顾客持有效会员卡领取衣物时,应在电脑上如实登记并让顾客签名,操作完成后,应双手将会员卡与衣物递送给顾客,同时说:谢谢!

破损时间:发现衣物损坏时,属于质量问题的或运输途中损坏的以及缺货、多货的汇报给会计,再由会计汇总后上报店长,后通知总部。

信息互动:在为顾客服务时,应积极、礼貌的向客人介绍本店的服务项目如:入会、优惠、洗衣常识、绿色洗衣、以及年底奖品等;耐心解答客人提出的问题,同时要认真听取和记录顾客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上级反馈有用信息。离岗交接:进餐、去洗手间或其他原因离岗时,必须得到上级批准并安排顶岗人员,填写《离岗交接表》,与顶岗人交接好离岗时间、备用金,方可离岗,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复岗。

遵章守纪:当班时应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标准和要求执行,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不能对外泄露营收信息、会员资料等商业机密,如有违反自愿接受处罚。临时工作:当班时应无条件坚决服从上司的工作调遣与安排。

突发事件处理:掌握基本的应对顾客投诉方法,遇有顾客投诉或突发事件时,首先应保持镇静,不可慌乱,迅速准确的按公司规定的程序办理。

服务行业礼貌用语1 篇5

一、基本礼貌用语

1、称呼语先生,某某先生,夫人、女士。太太、某某夫人、太太、某某小姐

2、欢迎语晚上好,观迎光临

3、问候语您好、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好久不见!恭喜!祝您节日愉快、祝您圣诞快乐!祝您新年快乐!、生日快乐!

5、告别语再见、晚安、明天见、欢迎下次光临

6、道歉语请原谅、对不起、请不要介意、完全是我们的错,对不起

7、感谢语(致谢语)谢谢、非常感谢

8、应答语我明白了、是的、没关系、不必客气

9、征求语还有别的事情吗?、我有什么可以帮助您吗?、您喜欢……吗?、您需要……吗?

二、基本礼貌用语十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三、常用礼貌用词请、您好、您早、谢谢、对不起、请原谅、没关系、不要紧、别客气、再见。

四、夜场工作中服务礼貌用语:

1、各位,晚上好,欢迎光临!

2、我是本房服务生,很荣兴为您服务!

3、请问我现在可以为您下单了吗?

4、请问您需要些×××物品和饮品、小食

5、好的,谢谢,请稍等,我马上为您送到!

6、不好意思,打扰一下,让您久等了,这是您点的××饮品

7、请慢用,有事尽管吩咐,祝您玩的开心

8、对不起,打扰一下,为您清理台面

9、对不起,先生、小姐请检查一下是否遗留贵重物品

10、打扰一下,请问有何吩咐?买单,好的,请稍等,我马上为您结算帐目

11、各位请慢走,多谢光临,欢迎下次光临

五、夜场经典十句礼貌用语(中英文)晚上好,欢迎光临!请问先生小姐?请稍、对不起,打扰一下,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请慢用请问还有什么需要?有什么需要请尽管吩伏祝您玩得开心多谢光临,请慢走,欢迎下次光临

六、夜场服务工作中严禁说的话语

1、……不行,这是不可能的。

2、……不去

3、……干嘛

4、……您怎么这样

5、……我们规定是这样的6、……你去××部门问一下,就知道了

7、……不行,我会给人骂的8、……没有

9、……这样很麻烦的哦

中西文化中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 篇6

礼貌是维系人们交际成功的必不可少的纽带。为避免言语误解而导致交际失败, 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人们应用礼貌原则。

一、中西两种礼貌原则

(一) Leech的西方式礼貌原则

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Leech在研究礼貌现象的基础上, 效法Grice的合作原则, 提出了礼貌原则, 包括六项准则。

1. 得体准则:尽量缩小对别人的损失, 尽量增加对别人的利益;

2. 慷慨准则:尽量缩小对别人贬低, 加强对别人的赞扬;

3. 赞扬准则:尽量缩小对别人贬低, 尽量表扬别人;

4. 谦虚准则:尽量缩小对自己的表扬, 尽量贬低自己;

5. 赞同准则:尽量缩小自己与别人的分歧, 增加自己与别人的共识;

6. 同情准则:尽量减少自己对别人的厌恶, 增加对别人的同情。

(二) 顾曰国的中国式礼貌准则

顾曰国教授对礼貌原则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总结了五项与汉语文化相关的礼貌原则。

1. 贬己尊人准则。

这是中国式礼貌的最大特点, 即“夫礼者, 自卑而尊人”, 指谈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 要“贬”、“谦”;谈到听者或听者有关的事物时, 要“抬”、“尊”。

2. 称呼准则。

称呼语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 中国的称呼准则是“上下有义, 贵贱有分, 长幼有序”。

3. 文雅准则。

选用雅语, 禁用秽语;多用委婉, 少用直言, 避免直接提及使人不愉快或难堪的事物。如:死亡、性事、排泄、绝症、较低下的职业和犯罪行为等。

4. 德言行准则。

指在行为动机上, 尽量缩小对别人的损失, 尽量增加对别人的利益;在言辞上, 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

5. 求同准则。

指交际双方在诸多方面力求和谐一致, 尽量满足对方愿望。当不得不批评别人或发表不同意见时, 人们往往是“先礼后兵”、“先褒后贬”。从语用角度看, “脸”与“面子”通常与“训斥”、“批评”、“指责”、“邀请”及“请求”联系在一起, 如:甲在公共场合批评乙, 乙会认为“没面子”, “没给他留脸面”。当人们考虑到自己或别人的脸面时, 礼貌就成了很有用的语用手段, 人们追求的往往是“求同准则”。

由此可见, 英汉语言的礼貌准则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 不同的语言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衡量标准及表现形式。事实上, 礼貌本身既有文化的普遍性, 又有明显的文化差异性, 这种文化差异常常构成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二、礼貌用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语用差异

(一) 承诺性与情感性行为的差异

在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中, 人们极为重视“谦虚”, 可以讲“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但中国人的“谦虚”本质上与Leech提出的“谦虚”有所不同, 中国人的“谦虚”主要体现在“卑己尊人”上。“卑己尊人”是中国特定环境下“礼”在交际中的具体体现, 意味着贬低自己, 抬高别人。西方社会中人们惯常遵循的“尽量贬低自己, 尽量缩小对自己的表扬”的“谦虚”准则在中国社会不仅不适合, 反而常常构成对中国人的面子的威胁。比如, 中国人在赠送礼品时, 可能会贬低所赠之物从而达到卑己尊人的目的。如:中国人说:“礼物很轻薄, 不诚敬意, 请笑纳。” (This is nothing much a mere trifle, but please accept it.) 而西方人可能说:“It’s not much.It’s just a trifle, I pick it up in a bar-gain basement sale at Macy’s last week.I thought maybe you could use it.”表面上, 两个句子都有贬己之意, 然而, 按中国人的习惯, 后者是他们接受不了的, 因为它构成对中国人的面子的威胁, 因为这句话的语力是“我买的便宜货对你是合适的”。这句“自谦”语虽然达到“贬己”的要求, 然而违背了“尊人”的准则。在中国文化中, 他人的利益高于自己的利益, “卑己”是为了“尊人”。

(二) 称呼上的差异

在英美文化中, 亲属之间的称呼一般比较笼统模糊, 对同辈兄弟姐妹或年龄相仿的父母辈亲属, 一般可直称其名字, 而且多用其爱称。比如, 把Robert称为Bob, William称为Bill, 等等。而在汉语文化中, 称呼清楚, 辈分明确, 表现尊老爱幼。比如, 英语的Cousin, 在汉语中就可能有多种含义:堂 (表) 兄、表、弟、姊、妹。再如, 中国学生称王老师为“Teacher Wang”, 而在英语中老师只是一个职业名称, 不能做称呼语。

称呼是汉语言文化的特征, 汉语言文化表现的文明礼貌和高雅的称呼在英语中可能是无礼、唐突、奇怪, 相反, 汉语中无礼的称呼在英语中又会显得亲切。比如, 英美人不分长幼, 可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 学生称呼老师也同样如此, 他们觉得这样称呼更亲切, 而在汉语中就会显得无礼、不文明、不能容忍。英语中也没有称呼“某处长”或“某主任”的习惯, 一般都称之为先生或者女士。

(三) 交际语言的差异

1. 告别。

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感到困惑的是双方在别人家做客之后, 在丰盛的聚餐结束后, 告别时所用的礼貌语方面存在着惊人的区别, 英美人会说:“Thank you so much for a wonderful evening.”而中国人会说:“I’m so sorry, I have given you so much trouble.”英美人使用感谢语来表示礼貌, 而中国人则用“道歉”语以示礼貌。

2. 邀请。

当英美人邀请别人时, 由于受个人主义取向的影响, 对被请人会特别尊重, 从不强加于人, 因此他们会十分礼貌, 给对方留有余地, 他们会说:“Come if you want to.”但中国人以同样的形式受到邀请时, 会觉得英美人的邀请极不诚恳。但是, 当中国人客气地回答说:“Thank you, I’ll try to come.”也会使英美人感到茫然, 因为他们不能确切你是否肯定能来。

三、结语

英汉两种语言中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比较说明, 礼貌原则是各种社会群体所广泛使用的文明手段, 但必须承认, 它的内涵, 它的方略, 它可能涵盖的准则及侧重点等众多方面都会因文化不同而存在差异, 而且可能相去甚远, 因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 一定要了解文化的差异性, 以避免语用失误, 交际中断或失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 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而且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语用能力, 这样才能取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摘要: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往, 各自按各自的礼貌原则行事, 产生误解是很自然的, 这是因为, 文化不同, 讲究的礼貌或遵循的礼貌原则可能大相径庭。本文从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了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文化礼貌用语,语用差异,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 (4) .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你懂得这些礼貌用语吗? 篇7

愚、臣、不才、不佞、鄙人、小人等均为自称。

小生、晚生:青年或后辈男子自称。

老朽、老拙、老迈:老年人的自称。

孤、寡人:君主、王侯的自称。

敝姓、贱姓:称自己的姓氏。敝处:称自己的地方。

寒舍、茅屋、舍间:称自己的家。

拙笔: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称自己。

拙荆:称自己的妻子。小女:称自己的女儿。

小儿、犬子:称自己的儿子。

舍亲:称自己的亲戚。敝帚:称自己的东西。

足下、阁下、台端、大驾:称呼对方。

公、君、先生:称男性。老丈:称老年男子。

大师:称和尚或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

小姐:旧时对未嫁女子的尊称,现统称女性。

太太:对已婚妇女的尊称(带丈夫的姓)。

令亲:称对方的亲戚。令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称对方的母亲。尊夫人:称对方的妻子。

大人:称长辈。兄:称男性朋友。

老师:称教师。陛下:称君主。

仆:男子自称。 妾:妇女自称。

拙见:称自己的见解。拙作:称自己的著作。

令郎、令嗣:称对方的儿子。

令嫒:称对方的女儿。宝眷:称别人的家眷。

令坦:称对方的女婿(典出王羲之闻人觅婿,坦腹东床之故)。

宝号:称别人的铺子。尊姓、贵姓:问人姓氏。

台甫:问别人的别名。贵庚:问对方的年龄。

高寿:问老年人的年龄。华诞:称别人的生日。

贵恙:称对方的病。高见:称别人的见解。

玉照:称别人的相片。大作:称别人的著作。

墨宝:称别人的字、画。高足:称别人的学生。

华翰、惠书、尊翰:称别人的来信。

府上:称对方的家或老家。

接受好意说“领情”请给方便说“借光”

请人修改说“斧正”请人决定说“钧裁”

求人帮忙说“劳驾”请人协助说“费心”

找人商议说“打扰”请人原谅说“包涵”

向人提问说“请教”接受教益说“领教”

谢人爱护说“错爱”受人夸奖说“过奖”

送礼给人说“笑纳”还物给人说“奉还”

请人来临说“恭候”初次见面说“久仰”

对方到场说“光临”未及迎接说“失迎”

无暇陪同说“失陪”请人勿送说“留步”

请人休息说“节劳”祝人健康说“保重”

对方不适说“欠安”劝人勿悲说“节哀”

交友结亲说“高攀”书信结尾说“敬礼”

问候教师说“教祺” 致意编辑说“编安”

上一篇:房地产公司和物业公司交接需要的工作和资料下一篇:球谊协会联赛开幕式致辞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