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嫁接苗

2024-10-22

油茶嫁接苗(精选8篇)

油茶嫁接苗 篇1

油茶是安徽省太湖县主要乡土树种之一。近年来, 太湖县抓住油茶发展的良机, 充分利用地区优势, 新造与改造共进, 大力发展油茶产业, 每年新造油茶林15~30hm2。为保持油茶优良特性, 实现早产、高产、稳产, 太湖县建有年产300万株的无性繁殖油茶苗木良种基地, 培育了大别山1号、大别山2号、大别山3号、大别山4号等品种。胚芽嫁接是油茶无性系繁殖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先进实用技术, 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好、繁殖快、工效高的特征。但由于油茶形成层薄, 分生组织细胞只有2~4层, 因此在操作技术上有严格的要求, 现将主要技术简介如下。

1 芽苗砧培育

(1) 砧木亲和力的选择。砧木的亲和力是影响嫁接成活的首要因素, 其取决于植物体的生理生化特性和结构。砧木与接穗关系越近, 亲和力就越高, 嫁接越容易成活。由于普通油茶亲和力强, 因此选用其作砧木, 嫁接成活率平均达80%以上, 最高达90%左右。

(2) 砧木的培育。用作芽苗嫁接砧木的种子, 宜在0~2℃的冷库里储藏, 也可直接用一般沙藏法储藏。于播种前10d适当淋水催芽, 待大部分种子裂口露白时, 取出播于沙床, 覆盖厚约3cm的沙后稍加压实, 如此反复播种4~8层, 上面盖上10cm的沙。一般在嫁接前35d要注意保湿或用塑料膜封盖沙床, 并及时喷淋适当水分, 以保持充分湿润, 促进胚茎粗壮生长。

2 苗床准备

嫁接前1个月开始整地, 用生石灰750kg/hm2, 甲胺磷7.5kg/hm2撒于土表, 然后翻入土中, 进行土壤消毒。施土杂肥15t/hm2, 或复合肥1.5t/hm2作底肥。整好地后即开始做床, 苗床宽以1.2m为宜。苗床做好后盖上1层黄心土, 以减少杂草及病虫危害。然后盖上塑料薄膜, 防止雨水冲刷, 保持苗床干湿适宜。并搭好遮荫棚, 棚的遮荫度为70%~80%。

3 接穗选取

选用树冠外围中、上部通直健壮、腋芽饱满的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春梢, 粗细一般在0.25~0.32cm, 每枝保证3个以上有效芽。采下的穗条要立即剪去多余的叶片, 放入清水中浸湿, 装入塑料袋中保湿运输, 最好随采随用。如当天未完成接穗, 应放入袋中保存, 每天透气3~5min, 气温高时可每天浸水1次或者放入0~5℃的冰箱中储存, 储存时间不宜超过7d。采用75mg/kg的2, 4-D或150mg/kg萘乙酸或100mg/kg吲哚丁酸处理接穗48h, 能有效提高嫁接成活率。

4 嫁接操作

(1) 嫁接时间。太湖县胚芽嫁接时间以5月底至7月初为好, 当砧木苗的生长长度达10cm左右且未露出沙层、接穗进入半木质化时嫁接。

(2) 起砧、洗砧。将沙床培育的裸根苗细心取出后, 不要损伤砧苗上的种子, 并尽量不碰断根部。再用清水洗去沙土, 并用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3~5min, 盖上湿布, 将苗砧除去表土露出根茎, 用毛笔洗净根茎, 放在操作台上备用。

(3) 削苗砧。用利刀在芽苗种子的上方1.0~1.5cm处切断, 随即用单面刀从砧木正中髓心劈开, 将胚轴劈成两半, 开口长约1cm。

(4) 套砧。用口径略大于砧木直径的长3cm、宽1cm的牙膏皮将砧木套住。

(5) 削接穗。根据穗条上叶片的大小, 先剪去接穗1/3~1/2的叶片, 小叶可以不剪。用单面刀在接穗下节叶柄下方0.1~0.2cm处的左右两侧, 各削1个长约1cm的15°双斜面, 正交于髓心, 形成30°尖削度的楔形。再在腋芽上端0.2~0.3cm处切断, 形成1叶1芽的接芽, 放在清水中待用。

(6) 接合。将接穗的薄楔形木质部插入苗砧, 对齐。如砧穗粗细不一时, 对齐叶柄一面形成层, 并使接芽基部与砧木切口底部紧贴, 然后在嵌接处套上牙膏皮套筒, 自上而下逐步捏紧, 使接芽与砧苗紧密结合。

5 后期管理

(1) 芽苗栽植。油茶苗嫁接后按6cm×10cm的株行距直接栽入密封的苗床里, 或植于摆放在苗床上的容器内, 苗床上搭好遮荫棚。密封材料一般用塑料薄膜, 既透光又保温保湿, 但光不宜太强, 应置于光照度为6 000~20 000Lx的漫射光环境内, 罩内湿度85%~90%, 温度25~28℃。

(2) 除萌去杂。嫁接后20d左右开始除萌去杂, 及时除去砧木萌芽和死亡单株, 清除杂草。

(3) 摘去花芽。由于接穗花芽、腋芽同时并存, 影响苗木生长, 应注意摘除花芽。

(4) 调节温度、湿度。嫁接后1个月内是苗木成活的关键时期。如遇上高温干旱的天气, 容易造成苗木灼伤, 此时应增加覆盖度, 减少透光度。若遇到长期阴雨天气, 地下水位上升, 则容易造成根腐病, 此时应加大透光度, 可以将薄膜的两头揭开, 以利于通风透气, 同时应抓紧清沟排水。待7月中旬幼苗第2次抽梢时, 在雨后的早晚或阴天揭去塑料薄膜罩。

(5) 喷水与追肥。在除萌除草时, 每揭开1次薄膜都要喷1次水, 喷水量根据苗床湿度而定。当接苗生长到3~5cm时, 可以追施沤制过的稀薄人粪尿, 或追施0.2%浓度的氮肥水, 追肥可以结合喷灌进行。

(6) 拆除薄膜罩和荫棚。当嫁接后60d左右, 气温稍低, 蒸发减少时, 可将薄膜棚罩两头揭开, 2~3d后再将薄膜全部揭除。9月中旬后将荫棚拆除, 以利于培育壮苗。

(7) 病虫害防治。油茶嫁接苗第1年病害有白绢病, 即菌核性根腐病。防治办法是拔除病株, 消除带菌土, 再用1%硫酸铜液灌苗木根部, 消毒保苗。虫害有蝼蛄、地老虎、介壳虫和蚜虫等, 用500~800倍甲胺磷液防治。

参考文献

[1]伍仪章.油茶芽苗砧嫁接苗培育技术[EB/OL]. (2006-11-03) .http://www.hbyxly.gov.cn/page/syjs//40554615_2.html.

[2]袁孝康, 倪金明, 占昌炳, 等.油茶胚轴嫁接技术初探[EB/OL]. (2007-12-14) .http://www.anhuiyoucha.com/Aarticleshow.asp?Artick ID=147.

油茶嫁接与扦插繁殖的对比分析 篇2

关键词 油茶;嫁接;扦插;成活率;生长量;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6-0-02

油茶既是我国南方特有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也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茶油在食用油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橄榄油并称为世界两大木本食用油,自古就有“油中珍品”之称。此外,茶油还用于工业、医药等行业;茶麸可做肥料、农药等。广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2009年10月30日,提出要加大对油茶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并设立了油茶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打造林业强区,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带领农民致富的重要措施,在广西掀起了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的新高潮。要营造油茶林,种苗培育先行。2009年12月,三门江林场建立了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基地建设规模12.67 hm2,年产油茶良种苗木150万株以上。2013年,三门江林场油茶采穗圃通过了广西林木良种委员会审核认定,被评为“广西油茶产业十佳示范苗圃”和广西油茶良種定点采穗圃。2010-2015年,三门江林场在柳州市、贺州市、北流市等地建立油茶示范林基地0.45万hm2,其中三门江林场租地或自有林地种植0.2万hm2,以“基地+林场+农户”方式造林0.25 hm2,目前,油茶示范林苗木长势良好,保存率达92.5%以上,部分林地已经开始挂果[1]。笔者通过对多年培育的油茶嫁接苗和油茶扦插苗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旨为油茶苗木培育和造林提供参考。

1 油茶嫁接苗

嫁接繁殖,就是把植株营养器官的一部分,也就是枝或者芽,嫁接在另一植株上,使两者愈合、生长在一起而成为一个新个体的繁殖方法。被取用的枝或芽称为接穗,承受接穗的部分称为砧木。利用嫁接繁殖法繁殖出来的苗称为嫁接苗。嫁接苗的特点是砧木吸收的养分和水分输送给接穗,接穗又把同化后的物质输送给砧木,两者形成了共生关系。

1.1 嫁接苗的优点

保持原品种优良性状,由于做接穗的繁殖体性状稳定,能保持植株的优良性状,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能提高接穗品种的抗性,嫁接用的砧木有很多优良特性,进而影响到接穗,使接穗的抗病虫害、抗寒性、抗旱性和耐背薄性有所提高。提前开花结果,由于接穗嫁接时已处于成熟阶段,砧木根系强大,能提供充足的营养,使其生长旺盛,有助于养分积累。所以嫁接苗造林比扦插苗造林生长茁壮,提早0.5~1 a开花结实。成苗快,由于砧木比较容易获得,而接穗只用一小段枝条或一个芽,因而繁殖期短。

1.2 嫁接苗的缺点

费工费时,嫁接苗幼龄期年年都要修剪砧木萌芽,而且砧木的培育需耗费一定的人力资源。技术性强,嫁接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要培养熟练的技术工。育苗成本高,通过三门江林场这几年统计数据分析,扦插苗培育成本为2.14元/株,目前市场售价为2.20元/株,利润仅有2.80%。育苗成活率普遍不是很高,基本维持在82%~88%。

2 油茶扦插苗

扦插繁殖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依靠母体植株上切离下来的根、茎、叶等营养体,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发育为一棵完整的新植株。油茶扦插繁殖也是遵循扦插繁殖的原理,利用油茶的再生和极性现象,将离开油茶母体的穗芽扦插在适宜的土壤中培育而成的苗木,具有与母本完全相同的遗传特性,是母本世代的直接延续,同时保持了母本的优良性状。

2.1 扦插苗的优点

油茶扦插育苗具有育苗周期短、繁殖系数高、全年穗芽资源利用率高、成活率高达90%~95%、不易出现季节性劳力紧张等优势。扦插繁殖法能保存母本植株的优良性状,尤其是保持不同优良品种植物特性不发生变异。扦插繁殖比嫁接繁殖简单易行,繁殖快速,成苗快。育苗成本较低,通过三门江林场这几年统计数据分析,扦插苗培育成本为1.44元/株,目前市场售价为1.80元/株,利润达25%。

2.2 扦插苗的缺点

扦插苗无主根,根系较嫁接苗弱。油茶扦插苗生长量滞后于油茶嫁接苗0.5~1 a。

3 油茶林种植对比分析

2010年以来,三门江林场先后建立的岑溪软枝油茶2号、3号高产无性系扦插苗和嫁接苗测试林和示范林,目前看来其生长性、挂果、抗逆性等方面都表现优良。

3.1 嫁接苗油茶林

2014年少部分开花挂果,单株产果量3~4 kg,2015年60%~70%油茶林开花挂果,单株产果量6~8 kg。霜降后人工采摘,每100 kg生茶果出干油茶籽22~25 kg。随机抽取3份干油茶籽测定含油率,分别为28.4%、27.6%和28.6%。

3.2 扦插苗油茶林

2014年开花挂果的比较少,单株产果量2~3 kg,2015年55%~75%油茶林开花挂果,单株产果量5~8 kg。霜降后人工采摘,每100 kg生茶果出干油茶籽23~24 kg。随机抽取3份干油茶籽测定含油率,分别为27.8%、28.2%和28.8%。

4 结论

油茶扦插苗除生长量滞后于油茶嫁接苗0.5~1 a外,其成活率和育苗成本明显优于嫁接苗,其种植林单株产果量、出籽率和含油率与油茶嫁接苗种植林无明显区别,表明油茶扦插苗前景广阔,经济效益良好,市场竞争力强。

参考文献

[1]唐国涛,黄锦荣,蔡梅玲,等.提高油茶扦插成活率及育苗质量的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3):72.

油茶嫁接苗 篇3

1 油茶嫁接苗与实生苗的正确概念

所谓嫁接苗, 简单来说即是指将某一品种植株的枝干或是苗芽嫁接到另一植株的枝干或是根上, 接口愈合后所长成的苗木。油茶嫁接苗是指用油茶家系或者是无性系的优良单株所采集的穗条嫁, 接到油茶的芽苗砧或者是砧木上, 接穗和芽苗砧 (即砧木) 愈合后, 接穗展叶形成新的植株, 这就是油茶嫁接苗, 遗传育种学里将之称作“无性繁殖苗木”。嫁接苗可以继承母树之优良性状, 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结果的年龄也比较早, 所以现在果树栽培上大多采用嫁接苗培育方式。

所谓实生苗, 主要有播种苗和野生实生苗以及用二者苗木经移植的移植苗等。它就是普遍种子繁殖出来的苗株, 与从无性繁殖嫁接苗与扦插苗等有着实质性对区别。遗传育种学里将之称作“有性繁殖苗木”。与嫁接苗具备的优势不同, 实生苗的生命力很旺盛, 根系十分发达、寿命也比较长。将之作为繁殖材料非常合适, 不仅数量丰富, 方法也很简便, 成本更是十分低廉。

2 区别油茶嫁接苗与实生苗的实际意义

油茶嫁接苗和油茶实生苗是油茶苗的2种类型, 他们在外在特征上其实有着很大区别。而且不论是从遗传学角度还是经济价值, 又或者是苗木质量、栽培方式与意义上, 两者都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比如在苗木栽培方式上, 嫁接苗采用的是嫁接的技术手段, 是采集油茶苗木的良种穗条嫁接到芽苗砧或者是砧木上进行培育的, 因此嫁接苗的技术含量要求十分高, 投资力度也是很大的。嫁接苗能够维持母树之优良性状与树体本身的自然矮化、树冠较宽等特性, 造林后可以实现早结实, 提高茶林产量。而实生苗大多数是用传统品种种子所培育成的苗木。实生苗在投资力度与技术含量要求方面都是很比较低的。但与嫁接苗所具备的优良特质不同的是, 实生苗在遗传性状上变异较大, 所以其造林后品质并不好, 产量的稳定性与抗病能力都十分差, 存在一定的风险。在价格上, 嫁接苗和实生苗差异较大, 嫁接苗的价值比较高, 一般高出实生苗的5~8倍。因此, 在生产实践中为防止不法商贩利用实生苗代替嫁接苗谋取利益, 正确有效地鉴别出油茶嫁接苗与实生苗, 对于油茶造林用苗的质量保证以及油茶产业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与价值。

3 油茶嫁接苗与实生苗的主要特点

第一, 油茶苗木的生长特点, 嫁接苗与实生苗首要判断区别在于苗木的生长。在圃地里2年内, 实生苗的生长要明显快于嫁接苗。

第二, 实生苗与嫁接苗的苗干特征。苗干是指从地径到顶部之中心骨架, 也被称之为主干。实生苗时主干特点是其上部为紫红色或者是淡黄色, 长有毛, 地径到顶部对生长形状呈现出“塔”字。经2年生长后, 实生苗主干上部则呈现出褐色, 且没有毛。接芽死后, 嫁接口的铝皮包裹处或者是铝皮之下的径处所生长出来的实生苗在径基部呈现出“弯曲”形状。嫁接苗的一年生苗在地上2~3cm处有嫁接口的愈伤组织“凸‘出, 接口上部的径较小, 下部的实生苗则径较粗, 接口有明显的伤痕。而2年生苗的嫁接口愈伤组织则呈现出“疱状”, 径中下部则为褐色, 中部到顶部部分光滑无毛且呈淡黄色。

第三, 实生苗与嫁接苗的生长方向特点。实生苗的生长较之嫁接苗显得立直, 而嫁接苗在幼苗期的生长方向较为偏斜。

第四, 实生苗与嫁接苗的叶片特点, 主要在于叶的宽、长与形状判断。首先, 实生苗的叶片较之为苗宽且长, 尤其是其上部叶片的宽长更为明显。其次, 实生苗1~2年的生苗叶片比较柔软、单薄、光泽较暗, 颜色为淡绿色。而嫁接苗的叶片则显得光亮、革质较为厚实。再次, 实生苗的叶缘为长齿、短齿与重锯齿重复。叶脉“凸”出, 主脉到中间部分呈现出紫色, 叶柄较长。而嫁接苗则为半缘锯齿, 其上部叶的主脉为浅紫色或是淡青色, 叶柄较短。

最后, 芽的特征, 实生苗的顶芽与腋芽为紫色, 且腋芽瘦小, 而嫁接苗的呈淡绿色, 其腋芽饱满。

4 结语

嫁接苗木如今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特殊的商品涌向市场, 其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嫁接苗与实生苗具有不同的外部特征, 为了保证我国油茶新兴产业的顺利发展, 国家林业局已经出台了相关的苗木管理等政策, 以规范油茶苗木市场的秩序与健康, 保证并提高油茶产业建设的种苗质量。

参考文献

油茶嫁接技术及其应用实践 篇4

关键词:油茶树,嫁接技术,繁育,成活率,生长环境

1 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选种。选择大粒饱满的种子, 霜降子500~600粒/kg, 寒露子600~700粒/kg。 (2) 催芽。在室外排水良好, 地势平坦的地面垫上15cm未使用过的河沙, 把种子均匀撒在沙子上面, 种子不能重叠, 再盖上10cm厚的河沙, 用水浇透, 然后盖上薄膜, 注意保温保湿。 (3) 起砧。当芽砧长到5cm的合适长度, 用手轻轻挖起, 用水冲洗干净 (注意不要弄断子叶, 提供砧木生长的养分全部在子叶内) , 放入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0.125%~0.143%药液中杀菌消毒1min。 (4) 削砧:在子叶柄上方1.8~2.0cm处切断, 对准中轴切下一刀约1.0~1.5cm深, 胚根保留6~7cm。 (5) 选穗:使用经审定的优良品系中上部的健壮春梢作接穗。 (6) 削穗:选取饱满的芽, 在叶柄下方1.5cm处切断, 削成楔形, 削面长1.5cm左右。在叶柄上方0.5cm处切断, 为减少蒸发, 将叶片剪掉一半。 (7) 嵌扎。用铝皮或同类材料套入芽砧上, 把削好的接穗的薄楔形木质部插入芽砧内, 对正一边的形成层, 露白约0.3cm捏紧 (用手提接穗不掉落下来即可) 。 (8) 定植和管理。接好后统一于整理准备好的圃地中定植, 浇足水, 盖好保湿膜, 圃地还应设置遮荫棚。嫁接40天后, 应定期进行除萌、除草和病虫害预防等管理。

这种嫁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例如: (1) 芽苗砧嫁接繁殖的苗木根系发达、生长旺盛、抗旱能力强、造林成活率高、挂果时间早。 (2) 芽苗砧嫁接繁殖系数高, 可实现流水化作业、规模化生产, 是苗圃规模化培育大批量油茶嫁接苗的首选。 (3) 芽苗砧嫁接繁殖的容器苗技术, 加快苗木出圃速度, 延长造林季节, 提高造林成活率, 是被生产实践证明成熟度非常高的繁殖技术。

2 油茶嫁接成活的关键

油茶嫁接过程中, 很多人认为嫁接时削得平、削得快, 最好一刀削成, 使砧木和接穗密切接触是成活的关键。实际上如果砧木和接穗不能长出愈伤组织, 切削技术再好, 也不能成活。相反, 砧木和接穗能形成大量愈伤组织, 切削技术再差, 双方有较大空隙, 愈伤组织也能把空隙填满, 嫁接就能成活。但不能否定切削技术的重要性, 油茶枝接时, 要保证砧木和接穗形成层相接, 油茶芽接时要避免擦伤芽片内侧和木质外侧的形成层。但更重要的是保证愈伤组织的形成, 这是嫁接成活的关键。很多地区在油茶嫁接上习惯于一些传统的嫁接技术, 有的是科学的, 也有的并不科学, 例如, 有人认为嫁接后埋土是最简单有效方法。其实通过科学考证, 埋土是保湿费工和成活率不稳定的方法。春季嫁接, 用蜡封接穗和塑料薄膜包扎才是最简单和成活率高的方法, 但油茶是常绿树种, 接穗必须带一部分叶和芽嫁接, 成活率才高, 故此接穗不适用封蜡, 只有将接口封闭包扎, 再外套一个塑料袋扎紧不漏气保证接口湿度, 才能提高嫁接成活率。如果是培育嫁接苗木, 将接好的嫁接苗统一栽植于提前整好的苗床, 一次性浇透水后再在苗床上搭塑料小拱棚并封严, 做好保湿处理, 上再搭一个遮荫棚。

3 影响油茶愈伤组织形成的外部因子

在油茶嫁接生产实践中还观察到, 一般温度在15℃以下时, 砧木和接穗的愈伤组织生长很缓慢;在15~20℃时, 愈伤组织生长加快;在20~30℃时, 愈伤组织生长最快;如果温度超过35℃时, 愈伤组织停止生长。其次, 湿度对砧木和接穗愈伤组织的形成影响很大, 当接口周围干燥时, 伤口大量蒸发水份, 细胞干枯死亡, 不能形成愈伤组织, 这是嫁接失败的重要原因, 所以, 伤口保湿是嫁接成活的关键。另外, 在嫁接实践中还观察到嫁接接口在光照条件下和在黑暗环境中, 砧木和接穗的愈伤组织生长情况是不同的, 愈伤组织在黑暗中生长比在光照下生长要快3倍以上, 而且在黑暗中生长的愈伤组织白而嫩, 愈合能力强。在光照下生长的愈伤组织易老化, 有时还产生绿色组织, 愈合能力没有前者好。故此在一般过大的嫁接口要抹泥或抹腊, 作黑暗处理, 接口留露白是有利于伤口愈伤组织愈合良好, 砧穗接口愈合牢固。总之, 如何能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 这是油茶嫁接工作要注意的核心问题。

4 嫁接成活须满足的条件

砧木接穗优良, 生长健壮无病虫害, 并且双方间有亲和力。在砧穗形成层活动能形成愈伤组织的适宜时期, 选适宜嫁接技术嫁接, 砧穗双方形成层对齐。解决影响愈伤组织形成生长的外部因子 (温度、湿度、空气、黑暗) , 如选适宜气温嫁接, 做好接口保湿、黑暗、遮荫等措施, 促进砧穗愈伤组织能快速相互连接生长。

5 做好接后管理

在提高嫁接成活率的同时, 还要注重提高保存率, 做好接后林木水肥土及病虫害管理, 使嫁接成活的林木能愈合良好、生长健壮、优质丰产。

6 结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实践经验结果的累积, 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嫁接技术展示于人们面前, 同时, 这些嫁接技术还会应用到其它植物嫁接活动中, 进而提高我国整体农业经济水平, 更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油茶嫁接苗 篇5

为了进一步提高油茶产量和经济效益,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推动油茶产业的发展, 采取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是行之有效的举措。有关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4,5,6,7], 研究内容主要有嫁接技术、经营措施、基质选择、营养液配制、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嫁接育苗经济效益分析等。但有关油茶芽苗砧嫁接中对光照和水分的量化控制研究鲜有报道。

本试验对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光照和水分的控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探讨了油茶芽苗砧嫁接苗形态建成、生长及生物量积累对光强和水分的响应, 旨在分析油茶芽苗砧嫁接苗培育过程中光照和水分的适宜控制量, 为油茶芽苗砧嫁接优质苗培育提供可借鉴的生产实践经验, 进一步推动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盖洋林业站苗圃 (北纬26°33′, 东经117°4′) , 海拔320 m,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8℃, 年平均降雨量1 800 mm, 年平均无霜期261 d,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适合油茶生长。

1.2 供试材料

供试砧木为本地栽培的龙眼茶, 接穗采用赣84-8优良无性系。赣84-8是按照全国油茶优良家系和无性系评选标准选育出来的, 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点[8,9], 被全国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油茶优良无性系。

1.3 试验设计

不同光照强度试验设3个处理, 分别为:强度透光, 透光度70% (T-70) ;中度透光, 透光度50% (T-50) ;轻度透光, 透光度30% (T-30) 。不同供水量试验设3个处理, 分别为:胁迫供水, 参照当地10月降水量, 年喷水量800 mm (P-800) ;中度供水, 参照当地3月降水量, 年喷水量1 100 mm (P-1100) ;高度供水, 参照当地3月降水量, 年喷水量1 400 mm (P-1400) 。参照肖春旺等[10]的研究方法, 确定每周供水1次, 累积1年52次, 计算出3种处理的每1次喷水量分别为15.4、21.2、26.9 mm。不同光照和水分试验均采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 3次重复。

1.4 试验方法

试验苗圃地采用长30 m、宽6 m、高2 m的大棚, 内设可控遮荫网。在大棚内按2 m×2 m划分若干样方。在试验苗床中设置可控微雾喷灌系统, 每小区独立配置。不同光照试验时, 供水量采用中度供水水平 (1 100 mm/年) 。不同供水量试验时, 透光度采用中度透光 (透光率50%) 。遮荫处理从嫁接移栽开始, 9月拆去荫棚。

1.5 分析方法

嫁接苗移植后每隔10 d观测记载生长量, 并在生长停止后统计嫁接成活株数、新生叶数, 按平均高每个样方各抽取10株, 应用扫描仪、winfolir叶面积测定系统、分析天平、恒温烘箱等测定每个样方抽样的根、茎、叶的鲜重和干重 (80℃烘至恒重) , 按Hunt方法[11]计算比叶面积 (SLA) 、叶生物量比 (LMR) 、叶面积比率 (LAR) 、根生物量比 (RMR) 、比根长 (SRL) 等生长参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LA为叶面积;LW为叶生物量;W为整株总生物量;RL为根长;RW为根生物量。

在Excel里进行整理和简单的数据分析, 用SAS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芽苗砧嫁接苗对光照的响应

光对植物的形态建成、生理代谢、生长发育有广泛的调节作用, 对品质和产量有重要影响[12]。不同透光率下油茶芽苗砧嫁接苗主要生长参数的测定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当透光率从30%变化到50%~70%, 3个不同透光状况下, 嫁接苗存活率随着透光率的增加而降低;T-30处理比T-70处理嫁接苗存活率提高了22.9个百分点, 经反正弦数据转化后统计分析两者嫁接存活率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F=7.16>F0.05 (2, 4) =6.94) 。T-50处理比T-70处理嫁接苗存活率提高了10.2个百分点, 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表明适当的遮荫能够提高油茶嫁接苗存活率。嫁接苗的生物量随着透光率的增加而增加, 地上部分干物质分配率随着透光率的增加而增加, 而地下部分干物质分配则是随着透光率的增加而减少;表明嫁接苗在透光率较高的状况下, 有利于地上部分干物质的积累, 而根系的生产则相对较低。在较低透光率的状况下, 有相对较低的地上部分的叶、茎生产, 而相对高的地下部根生长。但从比根长 (SRL) 分析, 在较高透光率下, 有相对较高根生物量, 且根比较粗壮。对于林木苗木而言, 具有发达粗壮的根系, 对提高今后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有利。

从表1还可以看出, 比叶面积 (SLA) 在透光率70%的强度光照下达到最小, 在低透光率时最大。表明在高透光率时, 嫁接苗单位重的叶面积最小, 其叶片在高透光率时叶片较厚实。也就是说当透光率较低时油茶芽苗砧嫁接苗用较少的物质量生成较大的叶面积。叶片变薄, 叶面积增大, 这是油茶嫁接苗通过叶形态变化对光照强度变化的响应。谷保静等[12]对茶苗研究认为, 叶片厚度变薄, 可以用较少的物质获得较多的光, 进行光合作用, 但这种叶片寿命短, 易受环境波动、虫食等因素伤害。油茶芽苗砧嫁接苗培育也需要重视这一变化, 在不影响或少影响其他生长参数的情况下, 适当增加透光度, 保证苗木的质量。叶生物量比在高透光率时最大, 低透光率时最小, 表明增加透光率增加了叶生物量的分配, 根生物量与叶生物量比相反, 增加透光率相对减少了根生物量分配。

本研究对不同透光率的嫁接存活率等主要生长参数的分析可见, 光照强度的调节对于油茶嫁接苗有较大影响。在低透光率下, 嫁接苗生长存在光抑制现象, 在高透光率时, 嫁接存活率又有显著影响。笔者认为以中度遮荫, 即透光率50%左右较为适宜。

2.2 芽苗砧嫁接苗对水分的响应

水分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水在植物体内对吸收养分、维持细胞膨压和蒸腾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对育苗影响尤为重要。不同供水量下油茶芽苗砧嫁接苗主要生长参数的测定情况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 在胁迫供水状况下, 嫁接存活率最低, 中度供水嫁接存活率最高, 高度供水居中;中度供水比胁迫供水高21.3个百分点, 经反正弦数据转化后统计分析差异显著 (F=7.23>F0.05 (2, 4) =6.94) 。高度供水也比胁迫供水嫁接存活率高16.1个百分点, 表明油茶芽苗砧嫁接苗移栽时要求较高的水分条件。这与油茶叶片大, 蒸腾作用较强有关。但高度供水比中度供水时存活率反而降低了5.2个百分点。笔者认为在油茶芽苗砧嫁接后移栽到根系伸长期, 即5—7月, 闽西北正值雨季, 雨量充沛, 土壤含水率较高, 供水量增加使苗圃地出现积水, 影响了根系恢复与生长, 而导致存活率有所降低。

从表2还可以看出, 嫁接苗的叶面积、生物量随着供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胁迫供水条件下, 嫁接苗的苗高、地径与中度供水比分别降低19.6%和12.0%;与高度供水比分别降低27.5%和15.4%;表明嫁接苗地上部分有机物的累积要求较高的供水量, 在水分适宜的条件下, 才能保证苗木根系和枝叶生长发育旺盛。当土壤水分不足时, 就会削弱了地上的光合作用, 胁迫供水不利于嫁接苗地上有机物质的累积。比叶面积 (SLA) 在胁迫供水时最小, 高度供水时最大;表明在水分较充足时, 嫁接苗单位重的叶面积最大, 这时嫁接苗用较小的物质量生成较大的叶面积, 在胁迫供水时, 叶面积较小, 叶片增厚。根生物量比的变化趋势表明, 嫁接苗生物量的分配随着供水量的降低, 而从地上部分向地下部分转移。胁迫供水时, 嫁接苗生物量具有较多的地下分配。但比根长胁迫供水时达到最大, 表明此处理下嫁接苗的根较长较细, 根系的这种形态建成显然与胁迫供水有关, 是嫁接苗对水分供给量的响应。嫁接苗根系生物量分配的提高, 是在植株总生物量, 包括根生物量降低下的结果。这种变化, 不利于培育健壮根系和提高嫁接苗的存活率、出圃率和培育壮苗及造林成活率。说明在油茶芽苗砧嫁接需要有较高的供水量。

3 结论与讨论

油茶芽苗砧嫁接苗在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供水量状态下, 生长量、生物量等主要参数变化比较明显。在形态建成上也表现出了与光环境和水环境变化的适应方式。在高透光率时, 嫁接苗单位叶重的叶面积最小, 其叶片较厚实, 当透光率较低时, 叶片变薄, 叶面积增大;在胁迫供水时, 叶面积较小, 叶片增厚, 嫁接苗生物量具有较多的地下分配, 根形态较长较细。试验结果表明, 中度透光即透光率为50%, 嫁接存活率可达60%, 地下部分和地下部干物质分配比较合理, 苗木质量较好。在试验范围内嫁接苗的存活率、叶面积、生物量基本上随着供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杨兴有等[13]对烟草的伸根期、旺盛期、成熟期3个不同时期进行遮荫试验认为, 不同时期遮荫对烟草苗的影响不同。油茶芽苗砧嫁接苗遮荫时期5—9月, 从油茶苗木生长发育过程可属于根系恢复与生长旺盛2个不同时期, 本试验未对油茶芽苗砧嫁接苗划分不同时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因此今后应结合光照强度与水分的互作关系做进一步研究。

摘要:通过对不同光照和水分条件的胁迫, 研究油茶芽苗砧嫁接苗的存活率、生长量、生物量等主要生长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 油茶芽苗砧嫁接苗在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供水量状态下, 生长量、生物量等主要参数变化比较明显。在形态建成上也表现出了与光环境和水环境变化的适应方式。在高透光率时, 嫁接苗单位叶重的叶面积最小, 其叶片较厚实, 当透光率较低时, 叶片变薄, 叶面积增大;在胁迫供水时, 叶面积较小, 叶片增厚, 嫁接苗生物量具有较多的地下分配, 根形态较长较细。建议在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时, 应该调节适宜的光照强度, 提供合理的水量, 从而进一步提高育苗的质量。

油茶嫁接苗 篇6

1苗木繁育点概况

岗上镇位于南昌市的南面,北与县城所在地莲塘镇相邻,东与向塘省级开发区接壤,西傍赣江黄金水道, 交通区位优势凸显。 气候温和湿润, 年均气温17.5 ℃。四季分明,土地肥沃,以红壤土,砂质为主。年日照时数18 811.4 h,年均降雨量1 567 mm,无霜期279 d。 育苗地处冈上镇黄台村,苗圃原为水稻田地经过开沟整地改为园林绿化苗地,圃地地势开阔,排水通畅,项目做为赣无油茶嫁接育苗生产与试验基地。

2试脸内容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本研究选取赣无油茶25个优良无性系为试验材料,2013年6月采取芽苗砧嫁接法,大田移植后采取相同的管理措施。

2.2调查方法

2015年2月上旬,每个品种选择代表性的地块 , 面积为1 m×1 m的样方,从样方内挖取30株根系完整的油茶2年生实生苗木,实测苗高(H)、地径(D)、分枝数、主根长(L)、主根直径(D)。 生物量测定分别采取同品系10株起用精确度0.1 g的电子天秤称取鲜重 (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分开 ), 干重则在70 ℃~80 ℃ 杀青后烘干至恒重分测地上与地下部分, 由此共得25个无性系样方750株高产油茶各品系油茶嫁接苗的苗木形态与质量数据。

2.3数据处理

方差分析采用SPSS12.0与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

3结果与分析

分别测定油茶各无性系的苗高、地径、分枝数、鲜重、干重、叶鲜重、叶干重、根鲜重、根干重、根径比等指标的平均值见表1。 赣无系列油茶苗平均苗高与地径均达到了一级苗生长标准[11]。 各无性系地下部分的生物量的变异幅度大于地上部分形态生长的;根干重、根鲜重、根茎比(干、湿)及分枝数的变化幅度较大,超过25%,表明赣无油茶不同无性系间地下部分分化程度较大;地上部分除分枝数外,其变异系数均在10%左右。 变异强度依次是根干重>分枝>根茎比> 根鲜重>干重>根茎比>鲜重>主根长>叶鲜重>叶干重>根占干重比>根占鲜重比>苗高>地径>根直径,不同品种的地上与地下生长指标的差异显著。

3.1不同品种生长形态指标相关分析

25个赣无油茶品种苗木的生长形态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其主成分分析的相关矩阵。 由表2知赣无油茶苗木的鲜重与干重、根干重、叶鲜重、根鲜重、 根茎比、地径呈显著相关关系,但与苗高、分枝数及主根直径不相关。叶鲜重与根鲜重、苗高、地径、分枝数主根直径之间显著相关。 根鲜重、 根干重均与根径 (干、湿比)、根占干(湿)重比及地径显著正相关。

3.2赣无油茶苗木生长形态指标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 对油茶25个无性系的两年生嫁接苗进行质量指标综合评价,采用了鲜重、总干重、 叶干重、根干重、叶鲜重、根鲜重、根茎比(湿)、根茎比 ( 干 )、 根占鲜重比 、 根占干重比 、 苗高 、 地径 、 分枝数、主根直径、主根长与一级侧根长16个指标。 表3中, 前4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45.80%,29.64%、 8.41% 和7.15% , 累积贡献率达到了91.00% , 已能反映16个生长指标的大部分信息,说明PC1、PC2、PC3和PC4四个主成分起的作用最为重要。

3.3不同形态生长指标所起作用比较

由表4可以看出,通过前4个主成分反映的各指标在油茶优良无性系品质测定中所起的作用有差异, 根据16个生长指标的相关矩阵及表4的主成分分析因子载荷阵可知,PC1中主要由变量鲜重、干重、根干重、根鲜重、根茎(干、湿)比、根占(鲜、干)重百分比及地径决定,它们作用在第一因子的荷载分别为0.932、 0.962、0.988、0.991、0.846、0.857、0.794、0.817与0.577; 且呈正相关;PC2主要由叶干重、叶鲜重、苗高、地径、 分枝数、主根直径及一级侧根长决定,作用载荷分别为0.834、0.832、0.556、0.456、0.731和0.708, 且呈正相关,但与根茎比、根占全重比呈负相关;PC3主要由苗高、主干直径和一级侧根长决定,其作用载荷分别为-0.484、0.620与0.619;PC4中地径与主根长起了决定,作用载荷分别为-0.474与0.804。 由于第一主成分贡献率达45.80%,因此,变量鲜重、干重、根干重、根鲜重、根茎(干、湿)比、根占(鲜、干)重百分比及地径在赣无系列油茶嫁接苗质量评价的15个性状指标中占据决定地位。

3.4参试各无性系品质优劣排序

各品系主成分值见表5。 表5列出了所有参试品种的4个主成分值,根据公式∑λjuj(λ: 主成分贡献率,u:油茶品系主成分值,j:1~4,),可以比较赣无油茶各品种的苗木质量优劣。

从表5中可看出,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实能从许多方面综合反映各品系的品质优劣 。 根据表5得出苗木质量最优的的品种有赣447、赣83-1、赣无2、赣无1、赣84-3,综合苗木质量稍差的有赣无24、赣永5、 赣无11、赣55、赣71。

4结论与讨论

1)油茶25个无性系苗木生长指标中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变异幅度大于地上部分的;根干重、根鲜重、根茎比(干、湿)及分枝数的变化幅度超过25%,表明赣无油茶各无性系间地下部分分化程度较大; 地上部分除分枝数外,其变异系数均在10%左右。 不同品种的地上与地下生长指标的差异显著。

2) 赣无油茶25个无性系苗木的鲜重与干重、根干重、叶鲜重、根鲜重、根茎比、地径呈显著相关, 但与苗高、 分枝数及主根直径不相关叶鲜重与根鲜重、苗高、地径、分枝数、主根直径显著相关;根鲜重、根干重均与根径(干、湿比)、根占干 (湿)重比及地径显著正相关 。

3)主成分分析可将赣油茶优良无性系苗木的16个生长性状筛选为4个主成分。 4个主成分提供了原性状91.00%的信息,且是综合的、相互独立的指标所以将主成分分析用于油茶良种嫁接苗的质量比较与优中选优,既能把握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又能简化选择程序,比采用权重比较方法快捷,且更具有科学性。 16个苗木质量性状评价指标中,鲜重、干重、叶与根干重、根鲜重、根茎比、根占总重百分比及地径占据决定地位。

4)利用因子分析法 、主成分值及回归法 ,得出的油茶25个无性系品质优劣顺序依次是: 赣447,赣83-1,赣无2,赣无1,赣石84-3,兴46,赣8,永6,无12, 赣70, 赣6, 赣兴48, 赣抚20, 赣石83 -4, 赣无15, 赣68, 赣石84 -8, 赣无24, 赣永5, 赣无11, 赣55,赣71。

摘要:对25个系列赣无油茶品种嫁接苗木的质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赣无油茶品种的嫁接苗木间形态生长性状差异明显,品种间的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变异幅度明显大于地上部分形态生长的;根干重、根鲜重、根茎比(干、湿)及分枝数的变化幅度较大,地上部分除分枝数外,变异系数均在10%左右,各生长性状指标相关性显著。在苗木质量评价指标中,鲜重、干重、叶与根干重、根鲜重、根茎比、根占全重比及地径占据决定地位。利用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值及回归法分析得出赣无油茶25个品种嫁接苗木质量的优劣顺序。

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试验初报 篇7

关键词:油茶,芽苗砧嫁接,芽的部位,成活率,生长量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茶油营养价值高,品质优良,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和治疗一些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是理想的保健食用油。福建省浦城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对油茶生长非常有利,全县现有油茶林面积8 984.5 hm2,名列全省第二,闽北第一。是福建省油茶林面积超过0.67万hm2的3个县市之一[1],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油茶之乡”。浦城县有种植油茶的传统,却因长期以来采用普通油茶实生苗造林,品种混乱,良种水平低,管理较粗放,造成油茶产量和效益不佳。采用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能使油茶优良品种迅速推广,以提高油茶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为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种苗的基础。

1 试验地概况及圃地准备

试验地设在福建省浦城县忠信镇寨门村,地处东经118°41′,北纬28°09′,海拔420 m,年均气温17.2℃,最高气温40.8℃,最低气温-8℃,年均日照时数1 874h,年降水量1 800~2 400 mm,年均相对湿度80%,无霜期245天。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热量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圃地排灌方便、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疏松、p H值5.9~6.2,光照充足的农田,属砂质埌土。嫁接前1个月开始整地,整地前将生石灰(750 kg/hm2)与甲胺磷(7.5 kg/hm2按1∶1 500的比例兑水)施于土表消毒,然后深翻整地,施复合肥750 kg/hm2,作底肥。整地7天后开始作床,苗床宽1.2 m、高25 cm,苗床上盖一层3 cm厚的黄心土(取自表土以下20 cm),以减少杂草及病虫危害,然后用木板将苗床整平,最后盖上塑料薄膜,防止雨水冲刷,保持苗床干湿适宜,并盖好遮阳棚,用透光度为30%左右的遮阳网作棚顶。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油茶砧木来自普通油茶大粒种子培育出的砧苗,接穗来自忠信镇辖区内经表型选择的普通油茶优良单株,选树冠外围中、上部腋芽饱满的当年生半木质化的夏梢,其粗细一般为0.25~0.32 cm,接穗随采随用。

2.2 种子贮藏及芽苗砧的培育

油茶果采收脱粒后,选取大粒(用孔径约2.0 cm的筛子过筛,剔除小粒种子。)种子用干净的干河沙贮藏,到第2年4月上旬取出,清除霉烂和破损的种子后,将种子浸水,待种子吸足水分沉底后捞出,在室内用湿沙催芽处理。沙的湿度以用手能捏成团,松后散开为宜。催芽时先在下面垫一层10 cm厚的沙、中间一层种子,上面再盖上4 cm厚的沙,然后在上面轻轻压一压并盖上薄膜。之后沙床要经常保持湿润,一般4~5天喷水1次,以保证种子发芽有足够的水分。正常情况下,种子发芽需45天左右,当芽苗大多数即将出土、未展叶时,即可用。

2.3 嫁接及圃地管理

5月中下旬待种砧幼芽出土即将展叶,且接穗生长进入半木质化夏梢期嫁接最好。为保证芽砧期与接穗期吻合,若种子发芽过早,可在芽床上加盖湿沙,延长出芽期,加粗芽砧;若种子发芽过迟,可每隔2~3天洒温水1次催芽。嫁接前以1 000倍甲基托布津溶液对芽苗砧消毒处理5 min,并对接穗进行保湿处理,用芽苗砧嫁接法嫁接[2]。苗木嫁接后栽入苗床,深度以把苗砧上的种子埋入土中并露出嫁接口的铝片为宜。栽植密度7 cm×13 cm。栽后洒透定根水,盖上塑料薄膜拱棚,薄膜四周用土封压严实。薄膜破损时要及时粘补好,防止漏气和失水。苗床盖地膜时间要持续到8月下旬。9月中旬后可拆除遮阳棚,期间适时浇水,保持苗床湿润。当气温超过36℃时,要揭开薄膜两端降温换气。若遇长期阴雨,应及时清沟排水,并将薄膜两头揭开,以利通风透气。栽植后约40天开始,用剪刀除去砧木萌芽条,剪口要平。除萌工作要进行3~4次,到10月份砧木不再产生萌芽为止。少数苗木会长出花芽,应立即摘除,以防其影响苗木生长。在8月上旬,及时清除未成活苗。要仔细辨认并拔除穗条已干枯但接口附近长出砧木萌芽的单株。苗木清理完后,及时追施沤制过的稀薄粪水。自苗木成活后15天开始,每月施1次叶面肥,可施尿素或复合肥、磷酸二氢钾等,直到10月份止。施肥要先施氮肥、后施钾肥。病害主要是白绢病(Sclerotium rolfsii),防治办法是:拔除病株、清除带菌土,再用19%的硫酸铜液灌入苗木根部,以消毒保苗。要及时清除苗床杂草,并与去萌、浇水、施肥、打药结合进行。

2.4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用穗条的顶芽、中部芽和下部芽进行嫁接,每处理100株,重复4次,在8月下旬调查成活率,11月上旬测量苗木高度,每处理测量30株苗高,统计平均值。

3 结果与分析

3.1 芽的部位对油茶芽苗砧嫁接苗成活率的影响

油茶穗条顶芽、中部芽、下部芽嫁接苗成活率存在差异(表1)。平均成活率表现为顶芽>中部芽>下部芽,顶芽平均嫁接成活率最高,达82.0%,比中部芽高6.2%、比下部芽高13.2%,中部芽嫁接成活率比下部芽高7.0%。

为研究芽的部位对成活率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显著性,经方差分析[3](表2),F=20.41>F0.01(2,9)=8.02,说明芽的部位对苗木成活率的影响已达到极显著水平。进一步研究各部位对成活率影响的差异水平,进行q检验[4](表3),结果为顶芽与中部芽、中部芽与下部芽达显著水平,顶芽与下部芽达极显著水平。

表2油茶嫁接苗成活率的方差分析

*:成活率D0.05=5.80,D0.01=7.97

3.2 芽的部位对油茶芽苗砧嫁接苗苗高生长的影响

油茶穗条顶芽、中部芽、下部芽嫁接苗的苗高生长存在差异(表4)。平均苗高表现为顶芽>中部芽>下部芽,顶芽嫁接的苗木最高,平均达8.6 cm,比中部芽的8.2 cm高4.9%、比下部芽的7.7cm高11.7%,中部芽比下部芽高6.5%。

为研究芽的部位对苗高生长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显著性,经方差分析[3](表5),F=10.91>F0.01(2,9)=8.02,说明芽的部位对苗高生长的影响与成活率一样也达到极显著水平。进一步研究各部位对苗高生长影响的差异水平,进行q检验[4](表6),结果为顶芽与下部芽达极显著水平,顶芽与中部芽、中部芽与下部芽未达到显著水平。

表5油茶苗木高生长的方差分析

*:苗高D0.05=0.55,D0.01=0.76

4 小结与讨论

1)油茶芽苗砧嫁接试验结果表明:穗条顶芽嫁接苗成活率最高,且顶芽和中部芽的成活率都达75%以上;顶芽嫁接的苗高生长量极显著地大于下部芽,而顶芽与中部芽的差异不显著。所以在进行油茶芽苗砧良种繁育时,应首先考虑用穗条顶芽和中部芽,当接穗材料不足时才考虑用下部芽。

2)各地芽苗砧催芽期不尽相同,具体时期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以使芽砧期能与接穗进入半木质化夏梢期相吻合,这时嫁接最有利于提高嫁接苗的成活率。

3)高温高湿是保障芽苗砧嫁接苗成活的关键,因此要加强对圃地温湿度的调整,适时掀盖地膜和浇水。

4)砧木的除萌须用剪刀,剪口要平,用手除萌一方面易感染伤口产生病害,另一方面因去萌蔸部不平整易再次萌发。接穗未完全与砧木愈合时,可暂时留一根萌芽条,待接穗完全成活后再除去,这样有利于嫁接口的愈合,促进苗木的成活和生长。

参考文献

[1]兰思仁,李岱一,周有福,等.福建省油茶产业发展历程、现状与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2010,37(4):114.

[2]柏劲松.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试验[J].经济林研究,2010,28(2):107.

[3]洪伟,吴承祯.试验设计与分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13-18.

油茶嫁接苗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取自于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12林班14、15、17小班的苗圃内, 以岑软2号、岑软3号、长林4号油茶为芽苗砧嫁接接穗, 接穗选用标准为四年生优良油茶单株树冠外围中上部生长粗壮、腋芽明显、无病虫危害的当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的春梢;以普通油茶芽苗为砧木。

1.2 试验方法

采用劈接法芽苗砧嫁接, 嫁接成活后用直尺、0.02 mm游标卡尺等进行测量, 每个试验处理3次重复, 每个重复测定100株数据。

数据统计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Microsoft Excel2007等软件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3个无性系芽苗砧嫁接成活率对比

从表1可知, 岑软3号嫁接的成活率最高, 平均值达93.00%;其次是岑软2号, 达89.00%;长林4号的成活率较低, 为85.00%。成活率排序为岑软3号>岑软2号>长林4号。3个无性系虽然成活率不一, 但均达到85.00%以上, 且3个无性系间成活率差异不显著。

2.2 3个无性系芽苗砧嫁接抽梢的数量及长度对比

2.2.1 抽梢数量。

从表2可知, 3个无性系间抽梢数量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岑软3号>岑软2号>长林4号, 其平均数量分别为70.67、68.00、52.00株, 岑软3号油茶的抽梢数量较其他2个无性系多, 最少为长林4号, 平均仅为52株抽梢。统计过程中亦发现有成活的枝条未抽梢。方差分析并多重比较知, 岑软2号与岑软3号在抽梢数量上差异不显著, 而岑软2号、岑软3号与长林4号间差异显著。

(%)

(株)

2.2.2 抽梢长度。

从表3可知, 3个无性系中, 长林4号抽梢长度最高, 为9.00 cm, 其次为岑软3号, 为8.63 cm, 较短的为岑软2号, 为5.87 cm。经过3个多月的生长, 3个无性系的已抽梢的枝条平均长度均达到了5 cm以上, 长林4号、岑软2号、岑软3号萌抽梢长度最高值分别达到13.6、11.8、12.3 cm。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可知, 无性系岑软3号与长林4号的长度差异不显著, 但与岑软2号差异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综上所述, 无性系间嫁接成活率为岑软3号>岑软2号>长林4号, 且相互间无显著差异。嫁接成活近4个月后, 岑软3号无性系接穗抽梢数量最多, 较少的是长林4号, 嫁接成活株的抽梢长度为长林4号最高, 其次为岑软3号, 较低的为岑软2号, 抽梢数量与长度变化均具有显著差异。

(cm)

3.2 讨论

(1) 相同的管理模式上, 岑软3号嫁接后的成活率达到93.00%, 表现较好;统计无性系成活株的抽梢数量过程中也发现有成活的枝条未抽梢。这些可能与接穗本身质量, 如芽饱满度等有一定关系, 生产实践中选择穗条应注意要更为精细。

(2) 从抽梢数量与长度就其嫁接后在相同时间内的生长速度与稳定性而言, 岑软3号抽梢数量较多且高, 较为稳定, 岑软2号在抽梢长度、长林4号在抽梢数量相比而言则较弱。岑软2号相比长林4号, 其性状较稳定但相比岑软3号却优势较弱, 长林4号从江西引进, 到广西嫁接育苗后其长出抽梢速度参差不一, 长度却较为迅速, 这除了可能与接穗芽饱满度有关外, 与无性系本身适应广西气候也可能有一定关系, 更多深入细节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完善研究。

从上述实际看, 在广西相同的管护条件下, 岑软3号油茶嫁接后的成活率、抽梢数量以及长度等生长指标综合表现都较为突出, 更适宜进行芽苗砧嫁接育苗。

参考文献

[1]陈宜木, 陈辉, 刘玉宝, 等.油茶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展[J].林业勘察设计, 2012 (1) :93-96.

[2]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579-581.

[3]李潇晓.广西油茶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广西热带农业, 2009 (5) :55-59.

[4]梁永娥.油茶丰产栽培及低产林改造技术[J].广西热带农业, 2010 (6) :45-48.

[5]陈永忠.油茶优良种质资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8.

[6]王瑞, 陈永忠, 陈隆升, 等.油茶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技术体系的研究[J].中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3 (7) :77-80.

上一篇:教科书练习下一篇:UPS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