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西岸经济区研究

2024-06-06

海峡西岸经济区研究(精选12篇)

海峡西岸经济区研究 篇1

随着2009年5月6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海西经济发展迎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如何把握这一机遇,积极实施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创新带动战略,加强和完善海峡西岸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增强海峡西岸经济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关系到国家统一战略能否加快实现的问题,关系到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能否真正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经济区之后,成为中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在项目带动和品牌带动两大战略的驱动下,经济增长方式向更为高级、高效、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了一大步。然而,在成绩的面前,我们也看到海西的经济发展在经济结构、社会效益、要素整合、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尤其是在科技创新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矛盾。因此,系统研究海西科技创新的相关问题,以期通过创新带动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1 海西科技创新的基本现状

1.1 科技创新主体的基本情况

1.1.1 科技人才

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根本,是科技创新的关键。2007年福建省参与社会科技活动人员达11.28万人,其中科研机构达到5 406人,高等院校达到10 479人,大中型工业企业达到53 610人,其他达到43 263人。从事科研活动的总人数是2000年的1.65倍,2005-2007年年均增长14.0%,每万人口中科技活动人员从2005年的24人上升到2007年的31人,具有大学毕业及以上学历或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员所占比重为67.2%。2007年,福建省R&D活动人员为4.76万人年,是2000年的2.12倍,2005-2007年年均增长15.3%。如表1所示。

资料来源:福建统计局《福建统计年鉴》2008

1.1.2 大专院校

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有普通高等院校74所,专职教师31 444人(其中教授2 951人,副教授7 929人,讲师9 540人,助教9 017人),年招生人数16.74万人,在校学生50.95万人,年毕业生人数11.41万人,在校研究生25 580人,年招生8 741人,年毕业5 725人。2007年,大专院校申请专利数达到486项,批准专利项达到177项,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达60 571万元,共发表科技论文2.26万篇,福建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共出版专著776种。

1.1.3 科研院所

2007年,全省县及县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103个,从业人员5 778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3 625人,经费收入100 695万元,经费支出80 352万元,政府拨款80 711万元。自然科学机构87个,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4 429人,科学家和工程师达3 238人,经费收入总额达93 403万元,经费支出总额达74 201万元;社会、人文科学机构3个,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183人,科学家和工程师达167人,经费收入总额达3 206万元,经费支出总额达2 729万元;科技情报与文献机构13个,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276人,科学家和工程师达220人,经费收入总额达4 086万元,经费支出总额达3 422万元。

1.1.4 企业

1)全省基本情况。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15 178个,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47 642人年,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37 503人年,从事基础研究1 910人年,应用研究6 424人年,试验发展39 308人年,R&D经费内部支出为82.17亿元,按活动类型分:基础研究1.74亿元,应用研究7.11亿元,试验发展72.22亿元,科研基建费1.1亿元。

2)高新技术企业基本情况。

2007年,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2 384家(包括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比上年增加195家;产值3 769.69亿元,比上年增长26.1%;主营业务收入3 688.99亿元,比上年增长27.7%;增加值976.98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出口交货值1 567.56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实现利税385.49亿元,比上年增长47.8%。

3)民营科技企业基本情况。

自1985年诞生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以来,福建省民营科技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较快。如今已有企业3 047家,从业人员15.69万人,累计研发、利用科技成果和新产品近400项,年创技工贸总收入364.25亿元,实现利税43.5亿元,出口创汇5.6亿美元。涌现出一批上规模、上档次企业,其中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34家,10亿元以上的16家。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给福建省的经济建设注入2 119项,是发展高新技术的主体。全省有50%的民营科技企业集中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环保等高新技术领域。全省审批的811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科技企业占了80%以上,已成为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1.1.5 科技基地

1)重点实验室。

至2007年底,全省包括农林、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光电子技术、社会发展等领域的各类重点实验室达31个。2007年度福建省重点实验共承担国家级项目193项,省级科技项目340项,厅级科技项目134项,横向协作项目340项,其它项目69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 111篇,其中被SCI收录342篇,出版专著11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1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获得高新技术产品3项,其中国家级新产品1项。技术转让项目21项,成果转化项目30项。

2)中试基地。

针对科研成果转化难的问题,福建省把科研中试基地建设作为促进科技进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在“九五”期间和“十五计划”期间中,共建成省级科研中试基地12个,涉及生物制药、电子技术、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轻工、建材、水产等多学科领域,累计转化科研成果200多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亿多元。

3)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

至2007年底,福建省拥有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9个省级工程实验室和1个集成电路设计中心。2007年,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取得新进展: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新增和改造科研用房1.48万平方米;购置万元以上仪器设备291台(套),价值4928万元;新增科技人员416人;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73项,其中国家级30项、省部级4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各类创新平台边建设边研究开发,已取得科研成果28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53件、实用新型专利21件;科技成果转化100多项,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

1.1.6 科技园区

1)国家级高新开发区。

从1992年起,福建省相继建立了福州、厦门两个国家级高新区,莆田、泉州、漳州、三明和南平五个省级高新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新区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已成为福建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福州、厦门两个国家级高新区发挥了重要的带头作用。其中厦门火炬高新区以占厦门市不到3%的工业能耗、6.6%的土地面积,实现全市29.7%的工业总产值,成为国内开发面积最小、单位产出最高的国家级高新区。

2)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

福建省相继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德化陶瓷、惠安石雕、漳州金峰、龙岩新罗等4个省级民营科技园区。经济技术活动覆盖了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一半以上的企业集中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及环保等高新技术领域,一批新生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脱颖而出。

1.2 科技创新活动基本情况

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三个阶段创新活动的人员、经费情况见表2。

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三个阶段所投入的人员、经费情况看,基本符合创新活动规律,即基础研究属于探索性的工作,但经费力度相对较小,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所需的资金、人员等投入相对要大很多。目前的问题是,在地方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中,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试验发展阶段的关联程度不高,基础研究没有为应用研究提供强大的创新源头,应用研究也未能充分吸纳基础研究的成果,没有形成创新活动链。

1.3 海西科技创新环境基本情况

1.3.1 科技条件与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科技信息与文献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2007年,全省科技信息与文献机构所拥有的基础设施中,计算机有关设备新增42台,累计总量达969台,较上年增长4.53%;小型机、微机、扫描设备的数量比2006年分别增长3.52%、4.93%和7.89%,在网络建设方面,自建的网络数量仍为17个,与2006年持平,但网上用户数量的数量则比2006年增长了43.65%;对外联网的网上用户数量为483 484个,比2006年略有增长。网络在科技基础条件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2)科技信息与文献机构馆藏资源建设。

福建省科技信息与文献机构的馆藏资源, 2007年,图书、资料新增51 566册,馆藏累计数量比2006年增长5.04%;期刊的种类比2006年减少11.29%,但其中的外文原版期刊数量总数比2006年增加了27种,增长4.41%;音像制品的数量比2006年增长7.61%,电子期刊的种类达到9种,比2006年增长80%;而缩微制品的数量为0,表明科技信息与文献机构的馆藏结构在进行调整。随着科技手段的发展,电子期刊会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传统的缩微制品正被取代,馆藏资源的结构处在不断地调整之中。

3)科技信息与文献机构数据库建设。

福建省共拥有引进的国外数据库17个,比2006年增加了4个;福建省共有引进的国内数据库132个;全省自建22个数据库。

4)研究实验支撑体系。

主要包括重点实验室体系和分析测试中心体系。分析测试机构分布在主要地市的科技部门、大专院校、骨干行业之中,规模大小不一,企业中一般都设有分析测试机构。到2007年底,福建省已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9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含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30个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省级工程实验室。

1.3.2 科技型中介机构

1)孵化器。

至2007年底,福建省列入统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为22家,比2006年减少1家;其中国家级6家,数量与2006年持平;拥有孵化总面积79.57万平方米,比2006年减少1.79%;在孵企业总数达1 098家,比上年减少10.37%;当年毕业企业153家。各地加快孵化器建设,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服务质量。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促进当地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2)生产力促进中心。

生产力促进中心既是福建省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福建省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福建省已初步形成了遍布全省的生产力促进体系,全省9个地市都建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其中,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占80%以上,事业法人单位占3/4以上。福建省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已经成为福建省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在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3)技术成果转化中心。

2007年,福建省科技厅先后组织省内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参加北京科博会、深圳高交会、厦门投洽会和“6·18”项目成果交易会等,取得显著成效。

1.3.3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是创新环境的重要内容,为创新体系提供制度动力。福建省委、省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自主创新的政策和决策,为福建省加快科技发展,建设海峡西岸创新型省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颁布和实施《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发布实施《关于建立健全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的若干意见》,制定和实施《关于推进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工作意见》,制定和实施《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标准和标准化工作的若干意见》,制定和实施《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业“五新”推广工作的若干意见》,制定了《福建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和《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程实施方案》等。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相互依存度的不断提高,政策法规的制度动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2 海西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虽然福建科技发展的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进步机制已初步形成。但从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对科技的需求看,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2.1 开展科技活动单位数少,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

2006年全省13 75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只有700家左右开展了自主创新活动,自主创新活动的覆盖面仅为5.3%。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工业企业1 407家,占9.3%,比上年增长0.1个百分点,有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工业企业819家,占5.4%,与上年持平。200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开发面为22.6%,2003年下降到11.2%,2007年又下降为9.3%。2007年,在全省1648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只有科研机构389家,平均4个企业才拥有一家科研机构,且科研机构数呈现出减少和不稳定的状况,这大大影响到企业科技活动的开展。

2.2 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但还处于较低水平

R&D活动经费投入水平和科技能力有密切关系。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的源头,基础研究薄弱将会导致应用研究疲软,进而使试验发展陷入困境。2007年,全省R&D经费投入强度的比重为0.90%,只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还处于较低水平。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长远看,技术供给将难以跟上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进步升级的需要,经济发展将面临瓶颈制约。

2.3 科技人才总量增长缓慢,影响经济发展后劲

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为7.21万人,比上年增长13.4%,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0%,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自主创新活动人员共计3.98万人,占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的1.1%,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按实际工作量折算的R&D人员投入量为3.25万人年,比上年增长21.3%。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办科技机构中有博士454人,有硕士1 965人,比上年分别多出153人和791人。同时,和其他省份相比,在人才体系中,高层次人才匮乏;人才布局和结构不合理,非国有单位人才比例偏低;人才流失严重。

2.4 地区发展不平衡,制约全省自主创新能力提高

从科技活动人员投入来看,2007年,福州、厦门科技活动人员分别为3.30万人和3.17万人,两市之和占全省的57.4%;福州、厦门R&D活动人员分别为1.80万人年和1.30万人年,两市之和占全省65.1%。从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来看,福州、厦门的科技活动经费之和占全省的63.8%,R&D经费投入之和占全省的64.5%。区域发展极大的不平衡性,制约全省社会经济的发展。

2.5 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的问题未能得到完全解决。

有关科技中介服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针对中介机构的综合性指导意见和扶持性、规范性政策不多。一些中介机构服务能力不强,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

2.6 区域创新的软环境建设不够完善。

尽管福建省对鼓励技术创新、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与措施,但有些政策还没有落到实处,有些政策缺乏配套操作措施,服务工作有待进一步细化,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福建省还尚未建立完善的高新技术风险投资体系和有效的撤出机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金融机构对科技投入的支撑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2.7 科技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2005年全省科技经费投入172.76亿元(居全国第15位),科技经费投入占当年GDP的1.89%,比全国2.65%的平均水平低一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为53.62亿元(居全国第14位),占当年GDP的0.82%(居全国第17位),低于全国1.34%的平均水平0.52个百分点,全省科技大会后科技投入有所增加,但仍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此外,还存在着产学研结合机制尚未从根本上突破,产业技术支撑水平有待提高,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性技术的研究能力薄弱,开发类科研院所机构在行政上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工业企业的科研机构和科研能力分散、单薄等问题。

3 海西科技创新的基本思路

应该说,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代,全面推进海西的科技创新,有着许多有利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如可以接受发达国家与地区的产业转移,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管理方法,动员和配置外部物质资源与科教资源。但必须要考虑科技创新的路径依赖问题,特别是科技与教育发展方面的推进路线。因此,要依据海西科技创新所处的环境、阶段的特点,以及科技创新对产业运作的要求,根据海西现阶段创新能力及潜力的客观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海西科技创新的基本思路。

依前分析,本研究认为海西科技创新的基本思路应是: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紧密围绕科技强省建设目标,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不同地区的科技创新合作,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遵循“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整体规划、有序推进”、“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分工协同、合作创新”“积极探索、先行先试”的基本原则,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机构为纽带,具有强大、持续、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体系,突出高科技发展的实用性R&D,积极拓展现代公司的功能,逐步实现由模仿、跟踪型创新向自主、跨越型创新转变,为加快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

3.1 突出高科技发展的实用性R&D

促进高科技发展是科技强省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区域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但在此过程中,也有一个如何发展的策略性选择问题。目前社会各界普遍认识到R&D的重要性,但多停留在一般性的理论层面上。依据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科技发展和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应特别强调实用性R&D,也就是说应从现有水平作为出发的前提,借助和利用现有的研究成果来开展R&D活动。为此,应选择与海西各企业拥有的传统研发课题有较高相关性和延续性的高科技R&D项目。这样做不仅使得研究项目一开始就比较容易启动,而且可以现有技术、设备、人员迅速开展起来。此外,实用性R&D活动还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加以实现:一是强调应用领域的多样性,即其应用产品的多种多样,促进其应用范围的广泛和应用链条的延伸;二是强调应用过程的衍生性,即利用新发明必须进一步开发一些崭新的相关技术。

3.2 积极拓展现代公司的功能

在科技发展过程中,企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公司的发展使得这种角色显得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这是因为,现代公司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工业公司和金融公司的范围,正在积极向科技、教育、文化、信息、服务、娱乐等领域全方位拓展,这种拓展的核心目的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抢占下一轮科技革命的制高点,谋取新的拓展空间,最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这种现代公司功能的拓展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层面加以展开[1] 。

3.2.1 向科技领域拓展

即通过投资办科研来拓展新的产业链条。实践证明,公司办科研的最大优势是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一则可以节约科研成果的识别成本;二则可以用公司化的具体人才标准替代政府抽象的人才标准,解决科研人才短期及长期的识别成本问题,科学建立社会有效的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三则在公司理念的影响下,知识、信息也可以迅速资本化。

3.2.2 向教育领域拓展

即通过基金的方式参与、控制高等教育资源,并按市场经济原则逐步将其改造成为制造业产业链条的源头以及产品研究与开发的基础。

3.2.3 向文化娱乐领域拓展

如果说科研、教育是从供给和纵向的角度延伸制造业的产业链,那么文化娱乐的拓展则是从需求和横向的角度拓展制造业的产业链,公司向文化娱乐的拓展可以极大地扩展个体的需求效应空间,青岛海尔公司的“海尔兄弟”文化的传播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

3.3 由模仿、跟踪型创新向自主、跨越型创新转变

众所周知,科技创新最终必须落实到技术创新并带动经济增长上才有实际意义。但其重点是自主创新和原发型创新,还是模仿和跟踪型创新直接关系到政府的政策导向及其扶持倾向。

从理论上讲,任何国家和区域都可以走自主和原发型创新之路,但现实并非如此,由于不同国家和区域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科技与教育的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不同产业的技术进步、不同企业的技术水平也存在着或快或慢、或大或小、或早或迟、或长或短,的现实。这种现实在市场竞争机制下,不同产业与企业的技术之间的落差会逐渐的缩小,产业起步阶段的自主和原发型技术优势随着该产业的发展会逐步消耗殆尽[1](美国汽车业的衰退和日本汽车业的进步说明了这一点),产业的发展必然进入下一轮的新技术革命等待期。此时,新技术革命对教育、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开发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引导产业链条向教育、科研和技术不断延伸,进而大大提高实现技术创新所需要的物资资本、知识资本以及制度建设的门槛和标准。其结果是,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有能力抢占下一轮新技术革命的先机。实际上,历史仅仅把增加产品功能差异与提高生产规模两条发展道路留给大多数国家和地区。

我国是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就目前的现实,尽管我们在个别领域取得不错的突破和一些世界先进的科技成果,但不具备抢占下一轮新技术革命的综合能力。因此,把大量的人力、物流、财力放在超前性研究上,或个别原创技术的开发上往往会夭折,导致大量的浪费。过去已有诸多教训,应当总结吸取。所以,走模仿和跟踪型创新,在创新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上,再向自主和跨越型创新转变,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摘要: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立,为海西经济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在项目带动和品牌带动两大战略的驱动下,海西经济增长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然而,存在的诸多问题与矛盾,特别在科技创新方面,是制约海西经济进一步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通过对海西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的分析,提出几点通过科技创新带动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科技创新,海峡西岸经济区,创新带动

参考文献

[1]王战.财富驱动VS创新驱动:2005/2006年上海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吴江.科技创新与广东产业方向[J].暨南学报,2004(3).

[3]方秀文.广东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J].广东科技,2001(8).

海峡西岸经济区研究 篇2

浅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

摘要在当前区域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加快建设海峡西岸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况意义受益行业战略定位劣势加快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况

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它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概念,总的目标任务是“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基本要求是经济一体化、投资贸易自由化、宏观政策统一化、产业高级化、区域城镇化、社会文明化。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人口约为6000~8000万人,预计经济区年经济规模在17000亿元以上。它面对台湾,毗邻台湾海峡,地处海峡西岸,是一个肩任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历史使命的特殊地域经济综合体,因此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截止目前海峡西岸经济区扩张,包括福建周边的浙江温州、丽水、衢州、金华、台州;江西上饶、鹰潭、抚州、赣州;广东梅州、潮州、汕头、汕尾、揭阳以及福建福州、厦门、泉州、漳州、龙岩、莆田、三明、南平、宁德共计23市。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意义

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于建设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

福建与台湾仅一水之隔,有着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优势,两地关系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福建省通过发挥“五缘”优势,与台湾在经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不断有新突破,福建在大陆对台交流中一直处于前沿地位。经中央批准,福建在沿海地区先后设立台湾渔船停泊点,率先开通了福州、厦门两港与台湾高雄港的海上集装箱班轮试点直航,开通了福建沿海地区与金门、马祖海上直航,率先设立了海沧、杏林、集美、马尾四个台商投资区与闽台农业合作试验区等。这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的实施,使闽台交流日益广泛,经贸合作紧密,人员往来频繁。福建已经成为两岸交往合作的重要地区。今年以来,海峡两岸形势发生了积极变化。福建省认真贯彻、主动呼应中央对台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要依托“五缘”优势,积极拓展“六求”作为,即通过求紧密经贸联系,促闽台两地共同发展;求两岸直接“三通”,促往来更加密切;求旅游双向对接,促先行效应扩大;求农业全面合作,促产业发展双赢;求文化深入交流,促“根”“祖”“脉”认同;求载体平台建设,促合作更富实效。这些措施的提出,进一步突出了福建促进祖国统一的强烈责任、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为我们把握新机遇,在发展两岸关系上作出新贡献指明了方向。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有利于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布局。

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来看,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区域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地区”的先后建设,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战略的相继实施,东中西全面开放开发的态势初步形成,全国区域经济格局雏形基本显现,但地处东南沿海的海峡西岸地区在整个布局中位置不够突出。两大三角洲之间的福建、浙南和粤东成为沿海经济链的一个断裂带。而这一地区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大、势头好,经济上与两大三角洲多有互补之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就是要把福建及周边这些地区的资源和优势整合起来,构筑有利于发展的大平台。这既能够大大推动这些地区的发展,壮大规模和实力,使沿海地区形成一条完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链条,又可以促使我国区域经济的格局更加完善,特点更加鲜明,作用更加凸显,竞争力更加强劲,从而必将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由此可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呼应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是福建审时度

势、顺应时代潮流、主动融入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正确选择。

三、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受益行业

基建:产业发展,基建先行。加快基础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将使得部分相关行业与上市公司受益颇多,包括港口、钢铁水泥工程机械、建筑建材、房地产、物流等行业。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特别提出了要加强海西地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福建将完善“三纵四横”的高速公路网,以及“八纵九横”的省级干线公路网和农村路网工程,加快建成沿海快速铁路,实现与周边省市之间城际快速客运系统的连接。由于福建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基建工程量较大,有望拉动相关产品的需求。

金融:在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七个方面工作中,其中重点提出要“创新体制机制,先行试验一些重大改革措施,继续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外开放的先行作用”。同时根据《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有关内容,两岸金融领域的合作有望在银行业、证券及期货业、保险业展开,产权交易市场、产业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都有望获得长足发展。

制造业:为全力打造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福建今年将争取完成工业投资超过2100亿元人民币;今年起3年内由省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资金,建立转型升级重点项目贷款贴息风险保证金制度;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产业集群提升专项工作。“金厦大桥”项目工作也正在推进,与金门共同打造金厦生活圈。2009年产业发展投资发展方面将以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为重点,加快临港重化工业发展,港口、基建、装备制造、化工等行业受益明显。同时,福建省属企业也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整合重组,能源、投资、交通、外贸、电子信息等5大集团正在积极组建之中。

交通运输:此前海峡两岸“小三通”之后客运量即出现激增,去年年底实现“大三通”当月,厦金(厦门-金门)、两马(马尾-马祖)、泉金(泉州-金门)航线客运量分别同比增长了104.8%、143.96%、80.6%。到2010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将建成两个亿吨大港,年吞吐量将达3亿吨以上,集装箱吞吐量将达1200万标箱,到2020年将建成三个亿吨大港,年吞吐量将达6亿吨以上。空港方面,将形成福建、厦门国际机场为主,晋江、武夷山、连城等机场为辅的体系,不断扩大民航的综合营运能力。

商业贸易: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处在我国两大经济圈的断裂地带,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毗邻相连,承接台湾海峡两岸,与东南亚各国距离适中,距离港澳较近,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有望加速把福建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商贸流通服务中心的步伐。

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在《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明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战略定位

——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独特的对台优势和工作基础,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实施先行先试政策,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经济的全面对接,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

——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从服务、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出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为主骨架主枢纽的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使之成为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拓展两岸交流合作的综合通道。

——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立足现有制造业基础,加强两岸产业合作,积极对接台湾制造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两岸产业合作基地。

——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增强武夷山、闽西南土楼、鼓浪屿等景区对两岸游客的吸引力,拓展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

两岸共同文化内涵,突出“海峡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发展目标

——到2012年,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或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着力科学发展先行,力争在一些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地方财政收入较大幅度增长;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生态环境继续改善;服务两岸直接“三通”的主要通道基本形成并不断完善,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功能更加凸显。

——到2020年,率先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协调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社会更加和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位居全国前列,科学发展达到新的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闽台经济融合不断加强,促进形成两岸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五、海峡西岸经济区目前的劣势

1.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福建经济发展的最大自然障碍就是多山。绵绵群山造成的结果是道路崎岖,地域封闭,信息不灵。落后的交通一直是阻隔福建与中原联系及福建内部交往的屏障。加上历史上福建长期作为国家的对台前线,因而造成福建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配套不健全。近几年,福建许多较为著名的民营企业,纷纷把自己的企业总部或研发中心、商务中心等核心部门从福建迁往上海、北京甚至香港。很多“闽商”也“舍近求远”,纷纷到外地投资。有数据表明,目前在省外投资兴业的福建人数量已达250万人,其中在上海办企业的福建人达30万人,在北京注册的企业有5000多家,年产值逾500亿元。近些年来,福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交通面貌有了很大改善,但目前仍然无法满足发展的要求。

2.城市化水平不高。长期以来,福建因为多山,人口分布分散,未能形成大的都市群。福建三大中心城市的福州、厦门和泉州的建成区人口之和不到福建人口的10%。而同样是多山的日本,70%以上的人口却集中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城市圈。与珠三角、长三角龙头的广州、上海这些大都市相比,福建不仅在人口规模上不可同日而语,在城市化上也是小巫见大巫。严格讲,目前,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福州、厦门、泉州、温州、汕头五座城市只能算是“中小城市”。

3.科技与教育水平不发达。由于历史原因,国家对福建的教育和科技投入较少。福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数量偏少,以致科研基础薄弱,教育发展水平不高。据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课题组《2003全国及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资料显示,福建“专业技术人员数”、“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居全国第15、20位,“万人科学家工程师数”、“企业科学家工程师比重”分别居全国第14、2l位。又据《中国区域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资料显示,1985年至2005年的二十年间,福建的科技竞争力一直在第20位至第28位之间徘徊。这与福建经济总量居全国第11位、人均GDP居全国第7位的经济实力相比极不相称。

六、如何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

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应当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对台优势,促使海峡经济区早日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最大的区位特点就是对台优势。目前,虽然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总量和产业竞争力无法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相比,但由于海峡两岸的“五缘”优势和经济上很强的互补性,一旦两岸“三通”实现后,海峡西岸与海峡东岸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完全有可能联合起来构建海峡经济区,其GDP将超过长三角、珠三角,成为同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一样重要的经济区,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因此,海峡西岸经济区应主动推动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并积极建议中央及国家有关部门把海峡经济区作为全国重点发展区域之一,争取特殊政策,促使海峡经济区早日形成。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空间。基础设施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先决

条件。因此,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快以港口、铁路、高速公路建设为重点的立体交通网络,构建“畅通、安全、高效、舒适”的交通运输体系,拓宽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空间,彻底突破长期以来制约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增强海峡西岸经济区“承北启南、东出西进”的对外交流能力,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3、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海峡西岸经济区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为此,必须紧紧抓住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这一重大历史性机遇,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壮大人才队伍,在加快产业聚集中加快人才聚集,在壮大民营企业过程中为人才提供平等的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人才机制和人才环境,争取早日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政策配套、机制灵活、环境宽松、人尽其才的人才聚集区。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想和提出,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在政策支持的大好前提下,我们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海峡西岸经济区研究 篇3

一、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面积9.9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1%,人口占全国5.8%,GDP占全国18.5%,财政收入占全国22%,成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经济增长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经济区。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有10个在长三角;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长三角占了一半。这里聚集着近百个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园区,还有数千家大型企业。世界500强企业有400多家在此落户,合同利用外资总值已超过1500亿美元。

长三角扼长江入东海的出海口,有大陆海岸线近千公里,长江优良岸线600公里,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于一身,已形成由上海港、宁波港、舟山港、张家港、南通港等组成的中国最大的沿海沿江港口群。长三角产业布局得天独厚,它位于东部沿海开放带和长江产业密集带组成的“T”字型产业布局的结合部,轻重工业门类齐全,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国一路领先。在国家已经作出了将上海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部署的背景下,长三角经济区紧紧抓住今后一二十年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以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为龙头,带动经济区的发展,同时以长三角的腾飞带动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辐射和牵引我国中西部经济联手进入世界市场。长江三角洲地区也被世界公认为继纽约、多伦多与芝加哥、东京、巴黎与阿姆斯特丹、伦敦与曼彻斯特等城市为核心的五大都市圈之后的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目前长江三角洲大商贸格局已经基本完成,各成员城市经协办积极组织区域商贸、旅游、环保、信息、资产重组等专题的合作,生产要素流动更趋合理,整体优势得到进一步凸现。

对今后的发展,长三角三省市已确定重点在五个领域推进联合,包括构建现代交通体系、加强环境保护的统一治理、推动旅游资源的联合开发、探讨和研究建立信息资源的共享、建立三省市天然气供应工程。并确定了未来区域发展的九大战略:

第一,产业优势互补发展战略。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按照长三角经济区现有产业基础,共同构筑苏、浙、沪优势产业互补发展生产体系,形成规模型、集约型、外向型的区域一体化产业链的合理布局,分工协作,联动发展。长三角经济区将统一规划要素市场网络建设,建立以上海为中心的要素市场体系,尤其是金融、人才、技术、产权等大市场,并形成长三角大旅游圈。根据各区域工业化发展阶段和层次,来选择各城市的支柱产业,不同层面的城市,形成分工和协作的关系。

第二,高新技术产学研合作发展战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将突出科技创新对区域现有产业结构调整的先导支持作用,重点围绕支柱产业升级和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的培育,整合区域科技研发资源,优化科研开发投入结构,加强区域产学研合作,建立国际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高科技产业转化、孵化基地。以科技创新、技术引进和科技产业的国际化,提升长三角经济区联动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和科技创新功能。

第三,与国际接轨的物流经济发展战略。长三角经济区像镶嵌在太平洋西海岸上的一颗明珠,而中国的长江、沿海大通道和欧亚大陆桥,在此聚汇。长三角的区位优势日显突出,有望成为全球物流的战略高地。

第四,全球贸易便捷化发展战略。构筑高效、便捷、通畅的服务贸易平台和新的“绿色通关大门户”,实现整个区域全球贸易的高度便捷化。

第五,亚洲国际组合大港发展战略。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未来亚洲国际组合大港的一部分,而长三角的亚洲组合大海港也将逐步形成。

第六,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一体化战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要遵循生态规律,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同时要把长三角生态建设转变为符合市场规律的经济行为。围绕太湖流域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建立三省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合作框架,并建立三省市环境违法行为的联防机制,使多数城市的大气和水质达到或接近环境质量的二级标准。

第七,经济运行与管理机制一体化战略。在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上有所创新,在建设、科研、环保、服务、贸易等方面协调一致,以实现“长三角”经济的融合。建立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市主要领导联席会议制度,研究重大事宜,建立“城市联盟”来统一行使跨界职能,协调政府间的利益,解决政府间的公共服务问题。

第八,“错位发展”战略。特定区域内各大城市的错位发展(即分工协作)能很好地整合一个地区的优势,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在长三角,上海与苏州及浙江形成了服务与制造分工协作的格局。

第九,其他战略。包括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以民营经济活力促进国企转型、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相互融合发展战略,以及全球化人才资源开发战略。

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小珠三角,指珠江千百年来冲刷出的一块小平原,土地面积4.16万平方公里,人口3000多万,在改革开放开始后,靠与香港“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率先发展起来,7万多家制造企业使小珠三角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另一个是大珠三角,是在小珠三角基础上加上香港、澳门。

以前所谈的珠三角一般是指小珠三角,现在小珠三角在市场空间、人力资源、城市化水平、经济实力、区域经济协作等方面都难同长三角抗衡。由于小珠三角市场经济率先发展,民间、市场、企业在区域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导致城市之间缺乏整体规划与协调,在珠三角经济格局里,出现了争资源、争项目、争中心和龙头老大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重复建设、产业同构。小珠三角曾是外资最早登陆的滩头,随着浦东崛起和长三角经济不断一体化,国际资本赶集似地涌向长三角经济区,小珠三角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现在借CEPA新机遇,提出了大珠三角经济区的概念。

大珠三角经济区未来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区域,借助CEPA,内地与港澳建立了更紧密的经贸关系,粤港澳加快了一体化进程,香港中心城市的引擎作用将得到发挥。区域发展战略可初步整理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打通深港第四陆路通道。在目前深港之间的三条陆路跨界通道的容车量已接近饱和的情况下,深圳在策划兴建深港西部通道。有关部门预计,西部通道落成会提供多达每天8万辆次的容车量,使整体跨界通道容车量提高至每天12.2万辆次,将会大大改善现时深港两地跨界交通的拥挤状况。

第二,改善粤港经贸合作效率。第六次粤港合作联席会议,提出了共筑大珠三角战略,把大珠三角地区建成全球最富活力的地区之一。广东将致力发展制造业,而香港则发展物流、金融及服务业。专家认为,要完成这个目标,就必须改进跨境交通。只有疏通了交通,才有利于物流、商贸和制造企业的成本下降,从而提高香港与深圳及珠三角腹地的合作效率。

第三,拟建港珠澳大桥。建深港西部通道、尽快疏通铜鼓航道和建设跨海大桥,都是为了达到同样目的,努力把珠江三角洲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但是,从发展的眼光来看,4条陆路通道还是无法满足形势的需求。为粤港澳三地长远的经济利益,为加快香港、澳门与内地之间的人流、物流及货流,需要加快推动大型跨界基建项目。一个由香港、广东和澳门三家组成的工作小组已经开展“港珠澳大桥”的前期工作。

第四,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区。粤港把推动两地旅游合作作为突破口,加强粤港澳旅游信息平台建设,打造大珠三角国际知名旅游区。

第五,打造3小时经济圈。港珠澳大桥兴建的前期工作开始后,为迎接大珠三角战略激活后三地形成的巨大人流、物流、资金流,粤港澳决定海陆空并举建设大珠三角现代化交通网络,着力打造3小时经济圈。广东计划到2005年建成覆盖全省的高速公路网,大部分山区和珠三角地区都将处于3小时经济圈内;在2020年以前,投资千亿元建设600公里的珠三角轨道交通,使整个珠三角城市形成“1小时都市圈”。而港珠澳大桥落成后,香港至澳门及珠海两地的陆路距离将缩至30公里,行车时间不超过半小时,粤港澳100多个城镇都将纳入3个小时车程辐射圈。

三、环渤海经济区。狭义上指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带,同时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盟市,整个大的范围占据中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1994年之前,环绕渤海湾的北京、天津和辽宁、河北、山东三省称为环渤海地区。1994年将环渤海地区的地域范围扩大至山西和内蒙古。环渤海经济区向东沟通韩国和日本,向南联系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向北联结着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该经济区的铁、煤炭、石油、盐、天然气、石灰岩的储量分别占全国的44%、40%、37%、50%、23%和16%,拥有辽河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等中国重要石油生产基地。工业基础雄厚,是中国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基地。鞍钢、首钢、太钢、包钢都是大型钢铁企业,燕山石化集团和渤海化工集团是全国大型化工企业,沈阳重型机械和精密机床制造业、京津电子产品和汽车制造业、石家庄棉纺业、呼和浩特毛纺业、太原矿山机械制造业等,闻名全国。在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环渤海地区有5个:天津、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还有天津港、大连、青岛3个保税区。

京津两大直辖市的合作大大增强了环渤海地区的向心力和辐射力。环渤海经济区今后将以京津“双子星座”为依托,建设京津塘科技新干线,区域发展思路可整理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共同构造、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链,增创产业新优势;共同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增创竞争新优势;共同打造一体化流通市场,增创市场新优势;共同加强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增创科研新优势;共同促进环境协调发展,增创生态新优势;共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增创交通新优势;共同创新区域利益分配机制,增创财政新优势;共同建立各园区政府间合作、协调机制,增创合作新优势。

海峡西岸经济区研究 篇4

在相对落后的区域,快速工业化是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升级的关键方式[1]。海西经济的持续增长需要以工业化为基础,实现工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促进工业和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交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能够降低生产要素流动的成本,优化工业发展整体环境。近几年来,福建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装备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各交通要素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基本实现了从严重滞后向有效缓解阶段的转变,初步建立了由公路、水路、铁路和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共同构成的综合运输通道[2],在短时期内初步形成了适应多种运输需求的综合运输能力。

然而运输通道的形成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运输资源配置问题,即当通道区位确定后,应首先配置哪一种运输方式或运输系统,使国家或区域间的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运输得到满足[3]。随着工业化向纵深方向发展,海西的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公路快速货运系统正是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运而生,成为综合运输通道中关键的子系统。公路快速货运系统是以高时效的货物为服务对象,以高等级公路为基础,依托多层次、网络化的货运场站体系集散货源,使用技术先进、结构合理的车辆载运货物,利用高效的通信信息技术作为管理手段,通过科学有效的运输组织,实行货物和信息安全、准确、快速流动的公路货运系统[4]。本文主要分析海西是否具备公路快速货运系统构成要素所需要的条件,能否满足海西工业化进程后的货运需求。

1 海西工业化进程对货运需求的影响

不同的产业结构必然引起不同的产品结构,而不同的产品结构意味着有不同的货物结构,从而影响货物需求量和货物需求结构[5]。从2003年开始,海西工业发展取得突破发展,广泛和深入的工业化浪潮从根本上提高了人均收入水平。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16%以上,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工业运行呈现平稳健康的良好发展态势,特别是工业对经济的主导作用明显,其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50%左右,带动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保持较高的年增长幅度,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数据来源:福建统计年鉴2007、2008

另一方面,由修正霍夫曼系数[6]和配第-克拉克定理[6],从表2可以发现福建省工业化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向以重化工业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后期发展的阶段。

注:霍夫曼系数计算值为规模以上轻工业总产值/重工业总产值,霍夫曼系数修正值为计算值加上0.2估算[6]。三次产业比例和三次产业劳动力比例中的三次产业依次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数据来源:福建统计年鉴2007、2008

当发展到工业化后期,技术因素不断强化,产品结构向着短小轻薄、少批量多品种和高技术方向发展。2007年福建工业增加值4018.42亿元,其中的三大主导产业(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发展迅速,实现增加值1224.74亿元,比上年增长20.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36.30亿元,比上年增长15.2%。高加工度工业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先后成为经济快速发展主要驱动力,经济发展对原材料工业的依赖相对减少,货运需求量相对减少。虽然经济的增长使货运需求量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其增长速度小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运输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

注:运输需求弹性系数=货运量的变化率/地区生产总值变化率数据来源:福建统计年鉴2007、2008

福建省外贸依存度高,国际贸易是海西经济举足轻重的因素,其产品交易最突出的特点是交货及时、迅速。货运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可接受运输价格条件下,货主更注重货物的运送速度、安全性、方便性、货损和货差[7]。而且大多数待运货物是高加工度工业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的最终产品,附加值高,对运费承受能力大。多样化的货运需求,特别对货运的便利、高效、快速的要求,使快速货运需求持续上升。同时,根据“十一五”海峡西岸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专项,海西的综合运输通道的建设是以港口建设为龙头,而以厦门港、福州港为代表的海西港口现阶段的主要货物来源是本地及周边地区[8],区域内快速货运需求主要以中短途的公路运输为主,所以海西的快速货运系统的构架主要通过公路快速货运系统体现。

2 快速货运系统构成要素分析

根据文献[4]的定义,逐一分析福建省公路快速货运系统构成要素所具备的基础条件:

2.1 道路设施

道路设施条件是影响道路运输生产力水平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也是发展公路快速货运的基础条件[5]。没有现代化高速公路及其他高等级公路的支持,发展公路快速货运是不可能的。近年来,福建省在道路基础建设方面成绩显著,公路的通达性、覆盖面和路网的整体水平大大提高(如表4),为海西重要城市间、区域间提供快速、直达、安全、经济的公路货运服务的国道主干线系统初步形成并发挥规模效益。特别是高速公路保持着非常快的增长速度。2004年,福建省高速公路实现各设区市到福州“四小时交通经济圈”,2007年,随着龙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福建“一纵两横”高速公路主骨架网基本成型。福建省发展公路快速货运系统的道路条件正在逐步具备。

注:2006,2007年公路通车里程中含村道,以前年份不含村道。数据来源:福建统计年鉴2007、2008

2.2 站场设施

站场设施作为公路快速货运系统的节点,以货运枢纽站场为中心,结合不同层次的货运站场与货物集散地,构成多层次、网络化的站场结构体系[10]。截止2005年底,福建已建成具有初级服务设施的货运站场59个,其中一级站7个,二级站23个,三级站20个,四级站9个,年平均日换算货物吞吐量6万吨。正如前面所讲,港口的主要货物来源是本地及周边地区,公路的平均运距短(如表5),大部分货物主要在工厂、仓库与港口之间直接流动,而不需要经过货运站集散。这是导致福建省货运站场的数量和规模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的重要原因。

数据来源:福建统计年鉴2007、2008

2.3 运输装备

运输装备为公路快速货物运输的载体,通过技术先进、结构合理的运输车辆,满足城市内部集散运输、配送和城际间干线运输的要求[10]。公路快速货运系统对运输车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福建省专用载货车市场占有率变化情况,如表6所示:

数据来源:福建统计年鉴2007、2008

从上表可以看出,当快速货运需求传导到车辆环节时,用于快速货运中的干线运输的重型车和用于快速货运中的终端配送的轻型车的数量大幅增加,年均增长分别为29.3%和16.2%。

2.4 通信信息系统

通信信息系统是公路快速货运系统的神经中枢,是实现公路快速货运过程中货物信息流动和车辆调度的有效手段。2007年,福建省营运车辆卫星定位安全服务系统由省中心投入试运行,已有432家道路运输企业、4000余部车辆接入平台。该服务系统能够对重型载货车辆、危货车辆、半挂牵引车等货物营运车辆提供实时监控,能够及时、准确、高效地满足货物快速组织和管理的需要。

2.5 运输组织

运输组织是运输服务和运输生产的主体,作为组织管理形式和机制,能使公路快速货运系统各种生产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组成部分作用、实现系统功能[9]。福建省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制定了与公路快速货运配套的运输政策、经营行为规范和标准,加强了市场监管,如计重收费政策、甩挂运输政策、超载超限的管理等,使公路快速货运向有序化方向发展。

3 结论

(1)随着海西工业发展阶段的转换及其随之而来的货运需求变化,交通运输的发展重点不再是单纯的数量扩张,即路网规模的扩大和运输能力的增强;而是数量扩张与质量扩张同步发展,即在保持交通基础设施投入,扩充运输能力的同时,还需满足货运需求的快速化和高附加值化以及小批量与多品种的要求[11]。福建省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技术装备、运输组织能够满足现阶段快速货运需求,可认为公路快速货运系统已初步形成。

(2)公路快速货运系统主要依托港口,涉及的区域主要在港口周边地区,平均运距短,辐射范围小。随着高等级公路网的延伸,应重点拓展市场和经济腹地,吸引更多的过境货流。然而这会引起现在的起点与迄点直接网络运输模式的满载率低、耗用运输工具多的缺点随公路的平均运距增加体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情况及物流发展策略,升级公路重要枢纽城市原有的道路货运场站,建成若干个物流中心,重点发展成转运型物流中心。

(3)本文讨论的公路快速货运系统建设,仍是单一运输方式系统内部的完善和调整,而货运需求的快速化是对整个运输通道的要求,因此考虑公路快速货运系统的资源配置时,需要从综合运输角度进行规划与建设,强化与其他运输方式衔接协作,真正提高公路快速货运系统的效率。

摘要:随着工业化向纵深方向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货运需求量和需求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首先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工业化进程对货运需求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路快速货运系统的构成要素所具备的条件,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综合运输通道的建设能够适应货运需求的变化,公路快速货运系统已初步形成。

关键词:公路快速货运,工业化,货运需求,海西西岸经济区

参考文献

[1]殷醒民.产业集聚、运输方式与长江三角洲内部市场的扩展[J].视野,2008,78-80.

[2]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十一五”海峡西岸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专项规划[R].

[3]王建伟.空间运输联系与运输通道系统合理配置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长安大学,2004.

[4]沈志云.交通运输工程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5]徐亚华.发展汽车快速货运的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6]张志南,李闽榕.海峡西岸经济区热点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鲍香台,李旭宏,何杰.公路快速货运系统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3,(6):782-787.

[8]郑国政.产业政策调整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影响[J].海西物流,2007,11:57-59.

[9]刘志凯,沈伟文,李燕.苏州市公路快递货运系统构建探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5,27,(1):63-65.

[10]李佑珍.青海省公路快速货运系统的构想[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96,(1):34-37.

海峡西岸经济区研究 篇5

更新时间:[2009-06-08] 字体:大 中 小

新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先后经省长办公会、省委常委会议研究通过。修编后的海西区高速公路网规划规划总里程规模从原来的约5300公里增加到约6100公里,规划方案为“三纵、八横、三环、三十三联”,高速公路密度达到5.0 km/100km2,位于沿海省份目前规划指标的前列;人均高速公路密度1.5公里/万人,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综合高速公路密度为2.7 km/(万人·100 km2)1/2,超过发达国家和沿海省份平均水平,满足并适当超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新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总体布局方案

1、三纵(延伸两翼、对接两洲)第一纵:国高“沈(阳)海(口)线”福鼎(分水关)至诏安(分水关)段,是沿海对接两洲、连接港澳的交通大动脉。线路起于福鼎分水关(闽浙界),途经宁德市、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和沿海主要县区,终于诏安分水关(闽粤界)。全长649公里,已建成通车,其中,福泉厦漳路段269公里正在拓宽。

第二纵:“沈海复线”福鼎(沙埕)至诏安(霞葛)段,是海西沿海区域内陆县市间的交通大动脉。线路起于福鼎沙埕(闽浙界),途经宁德市、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漳州市和沿海山区县市,终于诏安霞葛(闽粤界)。全长690公里。

第三纵:国高“长(春)深(圳)线”松溪至武平段,是山区对接两洲的便捷通道。线路起于松溪旧县(闽浙界),途经南平松溪县、政和县、建瓯市、南平市区、三明沙县、三明市区、永安市、龙岩连城县、上杭县、武平县,终于武平岩前(闽粤界)。全长475公里,已建成南平至三明段74公里, 建瓯至南平53公里、三明至永安51公里、永安至武平19

5公

里三个路段在建。

2、八横(纵深推进、连片发展)

第一横:国高“宁(德)上(饶)线”宁德至武夷山段,是宁德港通往赣北、安徽等中西部地区的便捷通道。线路起于宁德湾坞,途经宁德福安市、周宁县、南平政和县、建阳市、武夷山市,终于武夷山分水关(闽赣界),通往江西省上饶市。全长300公里。

第二横:国高“北(京)台(北)线”浦城至福州段,是北京通往台湾的战略通道。线路起于浦城上巾竹(闽浙界),途经南平浦城县、武夷山市、建阳市、建瓯市、宁德古田县、福州闽清县、闽侯县,终于福州青口(与第一纵沈海线相接)。全长381公里。

第三横:国高“福(州)银(川)线”福州至邵武段,是福州港通往南昌、湖北等中西部地区的主通道。线路起于福州青口,途经福州闽侯县、闽清县、三明尤溪县、南平市延平区、三明沙县、将乐县、泰宁县、南平邵武市,终于邵武沙塘隘(闽赣界),通往江西省南昌市。全长346公里,已建成通车。

第四横:海西网莆田至永定高速公路,是湄洲湾通往龙岩、粤北的便捷通道。线路起于莆田湄洲湾,经莆田市区、仙游县、泉州永春县、安溪县、龙岩漳平市、龙岩市区、永定县,终于永定下洋(闽粤界),通往广东省梅州市。全长362公里,秀屿至莆田段24公里作为利用社会投资试点正在建设。

第五横:国高“泉(州)南(宁)线”泉州至宁化段,是泉州港通往江西吉安、湖南等中西部地区的便捷通道。线路起于泉州晋江,途经泉州南安市、永春县、德化县、三明大田县、永安市、清流县、宁化县,终于宁化五里亭(闽赣界),通往江西省吉安市。全长338公里,泉州至永安段215公里在建。

第六横:海西网厦门至沙县高速公路,是厦门港通往三明、江西南昌的便捷通道。线路起于厦门集美,途经厦门同安、泉州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三明尤溪县、沙县,终于沙县际口(与第三横福银线相接)。全长247公里。

第七横:国高“厦(门)成(都)线”厦门至长汀段,是厦门港通往江西赣州、湖南等中西部地区的主通道。线路起于厦门海沧港区,途经厦门海沧、漳州龙海市、长泰县、漳州市区、南靖县、龙岩市区、上杭县、连城县、长汀县,终于长汀隘岭(闽赣界),通往江西省赣州市。全长286公里,漳州天宝至长汀段228公里已建成。

第八横:海西网古雷至武平高速公路,是漳州古雷港区通往赣州、粤北的便捷通道。线路起于漳州古雷港区,途经漳州漳浦县、云霄县、平和县、龙岩永定县、上杭县、武平县,终于武平禾仓坑(闽赣界),通往江西省赣南地区。全长304公里。

3、三环(服务中心城市、加强对外辐射)

福州环线:将闽侯、连江、长乐等市县纳入福州都市发展框架,增强中心城市对外辐射功能。路线起于闽侯青口枢纽互通,经南屿枢纽、下荷洋枢纽、闽侯县、白头枢纽、晋安区、连江县、洋门岭枢纽、浦口枢纽、琅岐区、长乐市、鹤上枢纽、塘前枢纽,终于闽侯青口枢纽互通。全长153公里。

厦门环线:沟通厦门海沧、集美、同安、翔安与厦门岛之间的联系,并连接漳州长泰,扩大厦门中心对外辐射范围。路线起于厦门林后枢纽互通,经漳州长泰县、同安区云浦枢纽、翔安区、翔安海底隧道、厦门岛、海沧大桥、海沧区,终于林后枢纽互通。全长149公里。泉州环线:路线起于南安张坑枢纽互通,途经南安市、洛江区、惠安县、塔埔枢纽、石狮市、晋江市、石井枢纽,终于南安张坑枢纽互通。全长约119公里,南安张坑至惠安塔埔段33公里在建。

4、三十三联(覆盖县域、联络枢纽)

第一类:县市联络线12条共480公里,服务城市发展,包括:

(1)福州联络线11公里。路线起于第一纵沈海线黄石枢纽互通,终于仓山区秀宅,已建。

(2)福州南接线14公里(新增)。路线起于第二横京台线详谦枢纽互通,终于第一纵沈海线龟川枢纽互通。

(3)平潭联络线64公里。路线起于福州环线前塘枢纽互通,经松下港区、大练岛,终于平潭县城关。

(4)厦泉漳城市联盟路98公里。路线起于泉州环线南安石井,经厦门新店、杏林、龙海角美、厦漳大桥,终于第一纵沈海线东园互通。

(5)厦门南通道8公里。路线起于厦门思明区演武立交,终于招银港区。

(6)厦门进出岛快速路56公里(新增)。包含第二东通道、湖里至海沧通道、轮渡至嵩屿通道、南北高速公路,功能:服务厦门城市发展,投资规模不列入本规划。

(7)漳州南北联络线66公里。

(8)东山联络线14公里(新增)。路线起于云霄竹港枢纽互通,经东山杏陈镇,终于东山县城。

(9)三明联络线44公里。路线起于第六横厦沙线琅口枢纽互通,经梅列区、三元区,终于第三纵长深线台江互通。

(10)明溪联络线45公里(新增)。路线起于第三纵长深线三元区岩前镇,终于明溪县城。

(11)南平联络线39公里。路线起于第三纵长深线南平高桐铺枢纽互通,经南山镇,终于第二横京台线洋后互通。

(12)顺昌联络线45公里(新增)。路线起于第三纵长深线西芹枢纽互通,经来舟,终于顺昌县城。

第二类:交通枢纽联络线12条共300公里,加强综合运输枢纽衔接,包括:

(13)溪南疏港路35公里。路线起于第一纵沈海线福安溪尾枢纽互通,经溪南,终于溪南港区。

(14)罗源湾北岸疏港路15公里(新增)。路线起于第二纵沈海复线罗源白水,终于将军帽作业区。

(15)可门疏港路10公里。路线起于第二纵沈海复线连江透堡,终于可门作业区。

(16)福清渔溪至平潭大桥及江阴疏港路56公里。路线起于第一纵沈海线福清渔溪枢纽互通,经庄前、江镜、高山,终于东瀚(接平潭跨海大桥),支线起于庄前枢纽互通,经江阴镇,终于江阴港区。

(17)牛头尾疏港路15公里。路线起于福州新港联络线高山互通,经沙埔,终于牛头尾作业区。

(18)肖厝疏港路9公里(新增)。路线起于第一纵沈海线泉港区界山,经泉港区,终于肖厝港区。

(19)斗尾疏港路23公里。路线起于泉州环线惠安塔埔枢纽互通,经惠安涂寨、东岭,终于斗尾港区。

(20)围头疏港路31公里。路线起于第一纵沈海线晋江内坑枢纽互通,经五里工业区、永和,终于金井,通往围头湾港区。

(21)东渡疏港路20公里。路线起于第一纵沈海线厦门杏林互通,经杏林、厦门公铁大桥、湖里区,终于东渡港区。

(22)招银疏港路24公里。路线起于第一纵沈海线漳州东园互通,经后宅,终于招银港区。

(23)福州机场路47公里。路线起于福州环线新店枢纽互通,经晋安区、马尾区、长乐市、漳港镇,终于福州国际机场。其中一期路段21公里已建,二期路段26公里在建。

(24)厦门机场路17公里。路线起于厦门集美(与第六横厦沙线相接),经厦门机场、梧村,终于演武立交,与厦门南通道相接。

第三类:区域联络线9条共860公里,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包括:

(25)福安至寿宁联络线65公里。路线起于第一横宁上线福安枢纽互通,经寿宁南阳,终于寿宁犀溪(闽浙界),通往浙江省泰顺县。

(26)政和杨源至古田联络线81公里。路线起于第一横宁上线政和杨源枢纽互通,经屏南县,终于第二横京台线古田排头枢纽互通。

(27)兴化湾至尤溪联络线205公里(新增)。路线起于莆田兴化湾,经涵江区、永泰县梧桐,终于第六横厦沙线尤溪清溪。

(28)泉金联络线10公里(新增)。路线起于泉州环线石井枢纽互通,终于小嶝岛,与厦金联络线相接。

(29)厦金联络线33公里。路线起于厦门环线新店,经大嶝、小嶝、大金门岛、小金门岛,终于厦门会展中心。本次修编从大金门经小金门延伸至厦门岛(增加规划里程10公里)。

(30)漳州至永安联络线146公里。路线起于第七横厦蓉线漳州玉兰枢纽互通,经华安县、漳平市,终于第五横泉南线永安西洋。

(31)蛟洋至上杭联络线38公里(新增)。路线起于第七横厦蓉线上杭蛟洋,经上杭县白沙,终于第三纵长深线上杭县城。

(32)浦城至建宁联络线305公里。串接多条高速公路干线,分别通往浙江龙泉和江西南丰,是重要的区域旅游快速通道。路线起于浦城花桥(闽浙界),经浦城县、武夷山兴田枢纽、下坝枢纽、邵武市、泰宁县、建宁县,终于建宁甘家隘(闽赣界)。

海峡西岸经济区研究 篇6

向全球华人圈传播此一“中国经济引擎第三极”概念,诠释其中蕴含的商机,向海内外华商提供资讯,是为本特别策划的主旨所在。

—— 编 者

打开中国的经济版图,可以发现,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从最南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到最北的环渤海湾的京津塘地区,已经先后崛起了三个经济发达地带,就是人们经常提起的“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经济带。这三个经济带,几乎涵盖了中国沿海的所有省、市。而惟有福建,这个夹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的省份,成为一个经济上的“断裂地带”,它在沿海各省中的经济地位,也日渐被“边缘化”。

“相对落后”的帽子使坚信“爱拼才会赢”的福建人心急如焚。当他们最终认识到,1990年代的中国经济呈现出来的城市竞争格局,现在正在让位于区域协作与竞争的格局,一个关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便横空出世。

当前提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就是指以福州、厦门为中心,以闽东南地区为主体,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的台湾海峡西部的海域与陆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就是要把福建及周边这些地区的资源和优势整合起来,构筑有利于发展的大平台。

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认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恰好可以使福建“两面开弓,左右逢源”,成为连接两大三角洲的重要战略要地,成为中国沿海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其次,有利于形成区域性市场,使福建成为全球统一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死死守住行政区划,将会对经济发展造成更大的障碍。再次,有利于整合海峡两岸经济资源,为将来全面实现“三通”乃至建立“海峡经济区”迈出重要一步。

海峡西岸经济区研究 篇7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2006年3月被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之中,海峡西岸经济区(下称“海西”)是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对应台湾海峡,北承长江三角洲地区,南接珠江三角洲地区,东临台湾海峡,与台湾隔海相望,中部通过大京九与江西、安徽等省相互贯通,是一个经济联系紧密、中心城市支撑、要素流动聚集的经济综合体,具有对台优势,作为两岸三地、两大三角洲连结点的区位优势和向内陆腹地梯度推进的口岸优势。有着“朝阳产业”和“第三利润源泉”之称的现代物流业对于“打造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中国经济的另一个增长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

现代物流是信息化的产物,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贯穿现代物流的所有环节和全过程。物流信息化对提高物流的效率,降低物流的成本,保障物流的安全,提升物流的服务品质,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都具有特殊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可以说,没有物流信息化也就无所谓现代物流。物流信息化建设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或地区物流界和信息界所关注、探讨和实践的热点。我国的物流信息化建设起步晚、起点低,目前物流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物流信息化日益成为国家或者地区发展的主要障碍。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现代物流业发展也不例外,信息化建设成为制约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如何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提高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物流信息化水平,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1 海西物流信息化建设现状

作为海西经济圈主体的福建省高度重视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为了推进信息化进程,先后编制了《福建省国民经济信息化发展“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展望》、《数字福建建设规划》等建设规划,全省传输网络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程度已大幅提高,经过几年的建设,现已建成高速率、大容量的综合信息传输网络,为海西物流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尽管福建省几年来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但物流信息化的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总体上仍处于一个艰难的摸索期。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呈现不均衡;物流信息化“孤岛”现象严重,集中、统一、有效的物流网络信息平台仍未建成;缺乏统一的物流信息化标准;物流信息化规划能力不够;严重缺乏物流信息化综合应用人才,等等。

1.1 物流信息化应用程度低。

虽然海西地区物流信息化发展较快,但是不得不承认,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整体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一方面,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较少,另一方面,信息化对物流企业运营生产环节的渗入层次较低。不少物流企业对物流信息的管理仍然采用电话、传真等手工操作方式,反应迟缓、效率低下。一些物流企业虽然已经开始信息化建设,但相当一些物流管理软件仍停留在“电算化”的层次,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不能实现集成和实时控制,无法从根本上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效率。据福州大学管理学院黄章树[2]教授等人对福建省500家企业信息化调查的情况看,单点应用包括办公套件、企业邮箱之类的通用工具软件以及物流行业专用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自动识别软件、物流仿真软件等工具软件或单点系统等占34%;流程控制包括部门级的信息系统建设,如运输管理系统(TMS)、仓储管理系统(WMS)、配送管理系统(DMS)等占10%;综合管理包括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如进销存管理系统、商业智能系统(BI)等占7%;企业协同用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如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电子商务(EC)、协同商务(CPC)等仅占1%;而还有47%的中小企业基本上没有实施物流信息化。

1.2 物流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政府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虽然促使海西地区具备了较好的物流信息化基础,但物流信息化发展并不均衡。其一,海峡西岸现代物流发展区域不平衡,厦门、福州、泉州等中心城市的现代物流业发展较为迅速,对物流信息化需求也较为迫切,而其他一些地区的物流业仍处于低层次的发展水平,信息化程度落后;其二,如福州大学管理学院黄章树教授等人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物流企业之间的物流信息化建设并不平衡,多数物流企业并没有建立物流信息管理系统,造成物流企业成本高居不下、效率低、服务质量不高的后果;其三,在公共物流服务领域的应用开发方面的发展也很不平衡,目前,仅厦门市建设了较为完善的区域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厦门物流信息平台(http://www.xmedi.com.cn/),依托计算机应用、通讯网络和数据化等现代化治理手段,与口岸查验部门、运输企业、中介机构、银行等联网,从而形成包括了三大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现代化公共信息平台。而海西范围内的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仍未建成。其四,尤其是在港口物流信息服务应用开发方面的发展也存在不均衡,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中,只有福州港和厦门港建立了较为先进完善的港口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

1.3 物流信息化“孤岛”现象严重。

以福建省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物流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存在行政区划分割和管理部门分割等各方面的协调与规划困难,另一方面,不同产业集群的物流系统之间难以互联互通,系统内部各子系统联网也不是易事,按照封闭模式建立的信息系统就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难以发挥信息化的整体效能。此外,区域内部各地之间物流信息资源也难以共享,信息资源配置也不合理。

1.4 缺乏统一的物流信息标准。

标准化是指行业或专业领域各分工、各部门之间为了有效协作、实现共同目标,在质量监管、生产过程、技术平台、服务标准等诸多方面制定统一遵守的规则和标准并予以执行。物流信息化标准就是为了使得物流信息系统的各个相对独立的功能或者物流系统和其他信息系统之间的分工、协作和统一能够有效地进行[3]。目前,不仅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全国范围内经济区物流信息化发展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各个企业级的物流网站,甚至政府部门或行业主管机构的信息平台,缺乏统一的标准约束,难以形成信息自由流通、功能相互配合的物流信息系统。由于物流信息系统涉及到的部门多,有的是全国性的部门,有的是区域行业部门,有的是私营企业,因此形成一个完整协调的标准化体系需要各级政府对各方面的协调统一。

1.5 缺乏全局性的物流信息化规划。

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一个新确立的经济发展圈,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等问题,区域之间的物流规划存在明显的行政区域痕迹,缺乏跨行政区域的物流规划,不利于物流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货物的顺畅流通。此外,各地区政府部门对基础设施的规划,都侧重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新建规划,对区域物流需求的分析、功能定位、规模研究、既有设施的整合,以及物流设施之间的互动、与其他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等都缺乏慎重的考虑。

1.6 缺乏物流信息化应用型综合人才。

由于历史等诸多的原因,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一个高等教育相对欠发达的区域,目前高校的物流人才教育虽然在近些年有迅速的发展,但物流人才的供求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尤其是缺乏既懂物流又熟悉计算机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都急需在物流和计算机应用领域都精通的人才。

2 海西物流信息化建设一体化战略思考

就区域经济发展来说,物流信息化发展本质上意味着区域物流信息一体化发展。物流信息一体化是通过对区域内的物流相关信息的采集与处理,为生产、销售及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提供基础物流信息,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对物流公用信息的需求,支撑企业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物流信息化一体化可以整合物流信息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而且将改变物流企业的经营形态,促进经济圈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利于培育健全的物流市场体制,促进经济圈物流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物流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实现物流信息化一体化将会大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宏观来看,现代物流业以整合为核心理念,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基本趋于两个方向:一是横向整合,形成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体系;二是纵向整合,形成专业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在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的诸多区域都已经或准备制定物流信息一体化发展规划,其中物流信息平台规划是区域物流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能够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网络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等有效地整合区域内各种物流信息资源,实现物流信息的采集、处理、组织、存储、发布和共享;完成物流信息的集成和各物流子系统的协作与整合;同时为物流平台各层次的用户主体提供基于全系统范围的信息服务和辅助决策,从而加强区域内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并优化供应链。

当前,海西经济区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也都在积极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例如,2003年厦门市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启动,依托计算机应用、通讯网络和数据化等现代化治理手段,与口岸查验部门、运输企业、中介机构、银行等联网,从而形成包括了三大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现代化公共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效运转。厦门市物流信息平台被列入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面向行业的现代物流应用示范工程”的专题研究之一,在科技部主办的“2003北京国际现代物流技术大会及展览会”上荣获“现代物流优秀典型模式奖”。2006年6月,福州市港口物流信息平台正式开通,该平台是以港口生产数据信息为中心,为物流企业、港口、报关行等服务的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系统建立了以电子数据交换、在线动态查询、远程作业联动、物流商务应用等功能为核心的综合应用平台,该系统采用web开发技术,利用中间件和数据库存储技术将系统用户的业务生产数据汇总到专用的物流数据库,最大限度地提供了综合的物流信息服务。通过对项目服务功能的不断推广与应用,该系统为福州地区的港口物流企业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同时统一了港口物流企业的代码标准。该系统满足厦门市物流行业信息需求,架设了沟通物流企业、生产企业、政府相关物流部门三者桥梁,有效提高物流营运效率,降低福州市及其物流拓展地区整体物流成本。

但是,海峡西岸经济区范围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仍未建成。有学者(如黄章树教授和王健教授等)提出有必要建立海西公共物流信息平台,2005年,福建省开始尝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2006年6月,负责承建的福州市科技情报所和网格(福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对浙江、广东、上海等地的物流信息业进行调研后,吸取了各地的模式、经验,将基于城市地理信息技术即电子地图引入海峡西岸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之中,试图打造福建省首个大型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但据笔者了解,该平台建设目前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功。

3 海西物流信息化一体化切入点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缺乏,使得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化举步维艰[4]。但是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具有跨行业、跨地域、技术密集、多方参与、扩展性强、开放型强等特点,是一项涉及面广、过程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长期、分阶段推进的大型工程。要切实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圈物流信息化建设,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3.1 确立海西物流信息化一体化发展模式,明确一体化实施思路。

物流信息化一体化的关键在于构建科学有效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而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首先明确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发展模式。针对海西物流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本文按照从点到面的分析思路粗略提出三阶段发展模式:经济区物流节点企业内部物流信息化模式设计——物流节点企业间物流信息平台模式设计——经济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模式设计,分阶段有步骤地构筑海西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初步架构如下图1)。

第一阶段主要是经济区域内部物流节点企业内部物流信息化的建设,这需要区域内部相关企业(如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物流企业等)积极配置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如条形码技术、射频技术、车辆自动跟踪技术等,并加快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第二阶段是物流节点企业间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当各节点企业具备一定的企业内部信息化基础后,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如何将这些企业的信息化资源整合起来,满足企业之间的物流作业、管理、信息咨询等需求。第三阶段是整个平台构建最复杂的部分,在这个阶段,企业间信息平台需要同政府管理部门、海关、检验检疫、银行、税务、保险、经贸委等相关机构进行数据交换,该阶段的良好衔接是整个系统单元进行物流交易、物流业务运作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基础。

3.2 整合现有物流信息资源,推动物流相关部门协同工作机制。

开发物流信息资源既是物流信息化的出发点,又是物流信息化的归宿。海西区域物流信息化目前仍缺乏统一规划,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纷纷开展,在功能上相互重叠,数据格式不规范,无法互联互通,浪费资源。因此,海西经济区域各级政府与企业需要突破原有体制的限制,从区域整体的角度整合本地区的信息资源,统一规划区域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和建设架构,推广普及力度,排除信息一体化应用方面的体制障碍,营造良好的信息一体化环境,节省投资,提升区域物流信息化水平。要有效整合现有物流信息资源,前提是要推动物流相关部门协同工作,物流信息一体化过程关系到众多物流企业、工商企业和政府以及各级行业主管部门,物流信息资源的共享与联通必须要相关部门信息系统的链接与适应。例如,物流业务的运作涉及与如银行、税务、保险、海关、检验检疫、交通、交管、外贸等众多部门的协调工作,目前,这些部门之间的信息无法共享,且不同行政区划的部门之间也存在管理冲突和矛盾的地方,所以要切实实施海西物流信息一体化建设,必须解决信息资源的整合问题。

3.3 高度重视物流标准化与信息标准化问题。

同其他经济区域物流信息一体化存在的问题类似,物流标准化和信息标准化问题也是海西经济区域物流信息一体化进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之一,要实现信息系统顺畅协同和用户便捷使用,必须对系统所涉及的物流信息进行标准化。物流信息化标准化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标准:第一层次的社会化标准包括物流信息法所涉及的各级法律法规、信息技术国际国内标准和物流行业国际国内标准;第二层次行业层包括行业内部的信息交换协议,例如物流操作标准化作业流程、海关系统和银行信息交换协议等;第三层次是企业层面的内部标准协议和信息管理标准等[3]。海峡物流信息化要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首先,要充分细致地做好物流用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统一与推广工作;其二,要对国家已经颁布的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标准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归纳和推广国际国内统一认可的物流标准和信息标准,对已经落后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准进行淘汰;最后,目前国内外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物流标准体系或物流信息管理标准体系,因此物流信息化标准框架必然有一些需要自行填补的、急需制定的标准内容,所以,必须密切组织协调多方力量跟踪物流信息新技术的发展动态,结合实际,加快对传统物流标准的修订。

3.4 大力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建设高素质的物流信息技术人才队伍。

信息化人才不足是制约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物流企业和相关部门所采用的系统模式都是人机系统模式,需要既懂物流也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海峡西岸经济区物流网络系统的建设就急需这样的专业物流人才,目前,这种复合型物流信息化人才十分缺乏。针对现代物流系统方面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物流人才十分匾乏的问题,一方面,应在高等院校建立多种途径、不同层次、结构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加快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现代物流研究步伐,加强物流从业人员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积极引进一批高素质和高层次的现代物流经营管理人才;另一方面,拓宽教育渠道,鼓励行业协会、物流企业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技术交流与合作,从而培养一大批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熟悉物流专业知识、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和实践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由谷,林荣清.构建海峡西岸区域物流平台的战略分析[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5):47-52.

[2]黄章树,周小梅.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的物流信息化建设[J].物流技术,2008(4):203-207.

[3]刘桂云,包雄关,等.物流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6):72-73.

[4]夏训嘉,廖馨,单圣涤.对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几点思考[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56-59.

[5]邓传红,浦震寰.经济圈物流信息化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2007(5):10-12.

[6]刘永清,李建湘.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研究[J].物流科技,2007(1):26-28.

海峡西岸经济区研究 篇8

在全球提倡环境与发展两大主题的背景下,绿色经济越来越受到各国与各地区的关注。绿色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海峡西岸经济区要想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主动加入绿色竞争[1]。绿色经济自2008 年由联合国环境署( UNEP) 提倡以来,很多国家、地区都积极参与到了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制定了一系列绿色经济发展模型和政策规划[2]。国内学者主要研究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现状、重要性并提出政策建议[3,4,5],关于福建省的绿色经济研究甚少,多数学者探讨福建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总体而言,目前关于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的阶段,尚未达成共识。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们日益重视经济安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经济安全展开研究。国外主要从国际分工格局、贸易自由化、国际资本流动、跨国公司的影响等角度研究国家经济安全[6,7,8,9]。在国内,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政府和学术界开始关注经济安全,学者们主要探讨国家经济安全的定义、具体内容、评估标准以及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因素、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问题[10]。当前国内学者对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定义持有不同观点。以雷家骕[11]为代表的 “状态说”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国作为主权独立的经济体,其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伤害,具体内容包括经济在整体上主权独立、基础稳固、健康运行、稳健增长、持续发展。以赵英等[12]为代表的 “能力说”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国家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国家经济抵御各种重大外部威胁的能力。在国家经济安全的具体内容研究上,江涌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最根本的是对资源的支配和控制,万君康认为国家经济安全一般包括金融安全、经济信息安全和产业安全等三方面。顾海兵[13]对中国经济的安全度进行研究,提出国家经济安全的衡量指标包括市场安全、产业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四方面,并将经济安全程度划分为很安全、相当安全、比较安全、轻度不安全、中度不安全、严重不安全6 个等级。魏栓成[14]认为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因素包括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郑通汉[15]、沈静[16]、吴家庆[17]研究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安全问题。聂富强[18]、年志远等[19]研究探讨了国家经济安全监测预警指标和系统的构建。许圣道等[20]基于虚拟经济的研究视角研究虚拟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李孟刚[21]、朱钟棣等[22]学者对作为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产业安全进行研究。雷家骕[23]从国民利益的国家经济安全观出发,提出通过努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国民财富合理分配、国民生活质量与国民经济同步提升来维护基于国民利益的国家经济安全。2012 年中国经济安全论坛主要探求中国经济安全战略以防范中国经济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提出金融安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外部经济失衡与经济风险防范、公共财政安全与财政风险防范、粮食安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新兴产业发展与经济结构性风险防范。可以发现,目前大部分理论研究集中于国家的经济安全,少有学者研究区域经济安全,关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绿色经济的安全体系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省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对应台湾海峡,具有自身特点、自然集聚、独特优势的区域经济综合体,是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此外,海峡西岸经济区处在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具有独特的对台合作优势,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纽带[24]。在绿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可能引发区域短期经济竞争力下降、社会发展不稳定等安全隐患,而海西的经济是否安全稳定对全国发展大局和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建立有效的安全体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经济矛盾和社会问题,降低经济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确保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经济发展现状,针对发展绿色经济可能带来经济安全隐患,建立海西绿色经济发展的安全体系和实施建议,以期为海西政府在应对绿色经济安全问题方面提供借鉴。

2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绿色经济的安全体系现状

绿色经济作为平衡式经济,寻求经济与环境的均衡,既要求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也要求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一体化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响应国家关于发展绿色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致力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建设人居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地区[5]。

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在绿色发展上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发布的2012 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福建省绿色发展指数在全国30 个省( 区、市) 中位列第八,已经连续3 年排名进前10[25]。该报告中的绿色发展水平排名主要依据是由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和政府政策支持度3 个部分构成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反映经济增长中的生产效率和资源使用效率、资源与生态保护及污染排放情况、政府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投资和治理情况等。首先,在经济增长和能源效率上,根据福建省统计公报显示,福建2012 年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1. 4% ,且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不断上升[26]。相比2011 年,福建2012 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下降6. 6% ,原煤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下降17. 4%[27],能源结构和使用效率在不断优化调整中。在生态保护和污染排放上,根据福建省“十二五” 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在“十二五” 规划前两年半,福建省的 “两个保持”( 继续保持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首位、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 进展顺利。全省植树造林89. 8 万公顷,并超额完成了20 万公顷的造林绿化任务。截至2012 年底,全省森林面积相比2010 年净增长16. 16万公顷,相当于全省面积的1. 3% ,预计可提前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5. 5% 目标任务,持续保持全国首位[28]。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均保持优良,2013 年上半年,福建省9 个设区城市优良率为99. 5% ,14 个县级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9. 3%[29]。节能减排上,2012 年福建省万元GDP能耗为0. 607 吨标煤( 2010 年价) ,比上年减少0. 037 吨标煤, 下降5. 7% , 降幅历年最大。2011、2012 两年福建省已完成 “十二五” 国家下达单位GDP能耗下降节能目标任务[26]。这些成效主要得益于福建省政府在发展绿色经济上的政策实施和投资。2010 年, 《福建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关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福建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一岗双责”暂行规定》等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相关的政策决定出台实施。近几年,福建政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治理环境污染。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上,2010、2011、2012 年分别投入78. 04、113. 71、122. 28 亿元用于燃气、排水、园林绿化、市容环境卫生等建设,每年资金投入增幅特别大; 在工业污染治理上,2012 年投入了23. 76 万亿元整治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比2011 年的15. 28 亿元多投入了55. 5%[25]。由此可见,福建政府越来越重视绿色发展方面的投资和治理,并鼓励节能环保、绿色制造、新能源、现代农业等具有发展潜力的绿色产业,培育壮大绿色经济。

3 发展绿色经济给海峡西岸经济区带来的风险与机遇

3. 1 发展绿色经济可能让海西经济面临的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国有效地抵御国内外各种引发经济波动、摩擦、危害的风险,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能力和国际经济竞争力,包括 “稳定”和 “发展”两个基本层面。国家经济安全不仅指国家经济免遭内部或外部的威胁、侵害,还要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0]。绿色经济安全指的是在发展绿色经济过程中,做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同时,经济仍保持较强的区域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对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威胁和风险有较强的抵御能力。发展绿色经济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协调经济、社会、环境等多各面因素,涉及到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多方利益主体,在这过程中,可能会让海峡西岸经济区面临经济安全问题,“稳定”和 “发展”受到威胁。

3. 1. 1 可能造成海西短期经济竞争力下降

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必要选择,其所带来的是潜在收益,也就是说,收益的显现需要较长一段时间,要在海西经济从粗放的发展方式调整转变为绿色低碳之后效益才能明显体现。海区主要以水泥、石材、建筑陶瓷、水暖器材、冶金、钢铁、煤炭、纺织、鞋革等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为支柱,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而海西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第二产业的拉动。就福建省而言,2012 年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1. 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 0% ,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 2%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 8%[8]。可见,第二产业仍是福建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发展绿色经济,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引导产业向低碳化方向发展。目前海西尚处于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在能源生产和利用、工艺生产等方面技术落后,技术开发能力和关键设备制造能力差,产业体系薄弱,短期内很难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达到绿色低碳指标。海西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虽快,但所占比重较低,尚无法支撑起整个海西区域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升级所带来的效益无法立竿见影,而在调整过程中需要付出代价,要在短期内实现产业结构的有序进退和调整升级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忽略了企业的承受能力,硬性要求限制碳排放和淘汰高污染、落后产能,海西很多企业将受到巨大挑战,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下降。第二产业竞争力的下降将弱化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而使海西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区域短期竞争力下降。

3. 1. 2 技术对外依赖大可能威胁到海西绿色产业安全

发展绿色经济要求加快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技术,自主创新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关键能源技术,通过发展节能和提高能效的适用技术来淘汰高能耗、低效率、重污染的落后产能,普及高效能设备和工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在绿色技术领域,海西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弱,整体技术水平落后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关键障碍,尤其在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产业中,专业人才匮乏、技术研发落后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绿色技术具有研发周期长、风险大、资金投入需求大、对研发人员和研究设备要求高等特点,而且绿色产品市场需求尚未得到较大开发、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利益激励机制不完备,在发展初期很少企业愿意花大成本进行科研投入。在发展绿色经济的政策推动下,大多数企业选择引进技术的方式来改良工艺和设备。绿色技术的引进可能会在短期内降低污染和能耗,提高产业效率,改善海西产业结构的总体状况,但是在大量利用国外或区域外技术资源的同时,区域内企业的创新能力并没有相应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仍是不可忽视的一个事实。从较长时期来看,缺乏技术自主创新支持会使企业成为产品链的低端和下游的生产商与提供商,对外技术依存度高、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不足会让整个区域产业处于被动局面,削弱海西对绿色产业的控制权,给海西经济的平稳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3. 1. 3 可能导致海西绿色市场秩序混乱

自海区提出发展绿色经济以来,绿色市场得到了较快发展,绿色产品涵盖了家电、建材、食品、汽车、日化等多个方面,但从整体来看,海西目前处在绿色经济发展初期,绿色市场尚未形成规模,产品结构单一、市场需求不足,全民的认可度和支持度有待提高,较为完善的绿色成本分担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尚未建立。作为绿色市场主体的企业、消费者、政府三方直接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存在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以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各市场主体都不愿意主动牺牲自身利益为绿色成本买单。海西绿色经济的发展还处在摸索和起步阶段,目前还无法快速建立起完善的市场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在绿色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仍会存在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的地方。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的绿色化增加了技术开发成本、资源采购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在绿色市场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绿色产品还未成为全民需求的情况下,实行绿色经营的很大部分成本需要由企业来承担,而企业的趋利性决定其很难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我国绿色市场准入制度不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很可能出现绿色产品高价、产品质量不到位、虚假绿色营销等问题侵犯消费者权利,影响海西绿色市场秩序。

3. 1. 4 可能给海西能源安全带来挑战

海区煤油资源缺乏,目前能源消费品种和数量仍是以煤为主的单一格局。根据福建省统计局统计,福建2012 年能源消费总量11 185. 44 万吨标准煤,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59. 8% ,石油为22. 0% ,天然气为4. 5% ,水力发电为12. 9% ,风能发电为0. 8%[8],可见,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绿色清洁的新能源的开发规模尚不能替代传统能源。而海西主要以高能耗产业为主,对传统能源依赖性大,在短期内开发新能源的技术和速度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且大量使用新能源的生产成本较高,如果要在短期内限制传统能源的生产和使用会给海西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能源安全挑战。

3. 1. 5 结构性失业可能会影响海西社会稳定

海西的纺织、皮革、制衣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发展绿色经济要求调整经济结构,海西产业结构调整促使传统产业对劳动者的需求减少,第三产业、新兴产业对劳动者的需求增多,但不同产业对劳动者在工种、技能、知识、经验上的要求显然是不同的,如果原来从事传统产业的人员无法对自身各方面素质及时作出调整,就不能顺利转入第三产业、新兴产业从而导致失业。此外,产业结构的升级、先进的技术工艺又给劳动者素质特别是技能水平提出新的要求,不适应要求的低素质劳动者即使原来有岗位也会陷入失业状态。失业意味着失去基本的生活来源,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如果有大量失业人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找不到工作,容易引发社会治安问题,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此外,发展绿色经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利益的再分配,如果没有处理好利益丧失者的矛盾问题,很可能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3. 2 发展绿色经济给海峡西岸经济区带来的机遇

绿色经济是一种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方式集约的经济形态,符合人类的发展潮流,蕴藏很大的经济价值和发展潜力。虽然海区绿色经济发展会给海西经济带来一定的风险,但在未来的发展中能给区域经济带来更大的机遇。一是有利于新能源、新兴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投资,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大力培育和发展现代循环农业、节能环保产业、新兴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等绿色新兴战略产业,这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带来新的市场机遇。二是减少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随着发达国家对环境问题和人类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这些国家对国外商品的绿色化要求越来越高,会采用国内标准、绿色标志、进口检验等绿色壁垒来控制国外商品的进入,调节贸易。发展绿色经济要求海西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技术,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生产绿色环保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降低绿色贸易壁垒带来的影响。三是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发展绿色经济需要在绿色技术、先进设备、节能环保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大规模投资,这将会刺激产生新的就业机会、吸收更多的就业人口,缓解海西的就业压力,从而增加居民收入,刺激社会消费需求,促进海西经济持续发展。

4 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安全体系

绿色经济协调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促进海西经济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给海西带来了正面效应,而由此引发的经济安全隐患同样不容忽视,因此,海西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合作,强化政府科学管理危机的能力,共同建立和完善海峡西岸经济区安全体系,趋利避害,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障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安全包括产业安全、市场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人才安全等内容,发展绿色经济使得某些安全因素发生改变,可能引发不安全问题。上文已经提出,发展绿色经济可能给海西经济带来经济危机、产业危机、市场混乱、社会不稳、能源危机等,因此,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安全体系的构建需要重点考虑这些安全隐患。

如图1 所示,海西经济区经济安全体系包括2个层次,第一层体系基于经济安全隐患,包括经济竞争力安全体系、绿色产业安全体系、绿色市场安全体系、能源安全体系、社会安全体系。在第一层的每个安全体系下建立危机应对机制,包括决策组织和快速反应体系、相关法律制度体系、监控预警体系、应急管理体系、修复重建体系。

5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绿色经济安全体系实施建议

5. 1 确立绿色发展战略规划,保持经济竞争力

海西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但是绿色经济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能源战略,有序推进绿色经济的发展,能够使海西经济区经济结构平缓过渡转型,减少由于 “大跃进”带来的经济竞争力下降等安全隐患。具体而言,各级政府要根据海西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科学编制并严格执行绿色经济发展规划。省一级政府要协调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编制全省的绿色经济发展规划和低碳发展目标;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总规划的基础上切实抓好规划的细化,制定区域具体的绿色经济发展行动计划。发展绿色经济既不能只重经济增长,忽略生态和环境的保护,也不能过度强调环境效益而使经济停滞不前,因此,还应建立科学全面的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将经济增长、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因素作为考察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确保海西在生态文明发展的同时保持经济竞争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在能源方面,制定海西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的财政、技术投入。沿海地区应重点开发核电、沿海陆地风能资源,加大风能、核能开发转换的技术投入力度,加快近海风电开发利用步伐。农村地区重点推广发展农村生物质发电、种植能源作物和能源植物,开发新型农村能源产业,合理发展生物质能源。此外,加强技术研究,探索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有序推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确保满足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避免由于能源短缺导致经济衰退和竞争力下降,从而引发经济系统安全。

5. 2 加强财税体制改革,扶持绿色企业发展

发挥财税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强有利于福建绿色产业发展的税收激励政策研究与实践,完善财税政策体系。一是大力扶持和鼓励绿色节能企业的发展,财政政策向绿色产业倾斜。可以通过财政预算、专项拨款、财政奖励补助、政府绿色采购、差别电价等措施加大对绿色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评价指标确定绿色示范企业,财政拨款作为绿色企业的发展资金; 对技术创新企业予以奖励; 将本省绿色经济示范企业的产品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产品优先列入海西各级政府绿色采购清单,并逐年扩大采购规模,扶持绿色企业的发展。二是加强税收政策改革,降低绿色企业和绿色消费者的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等税率,鼓励绿色企业建立清洁生产机制,保护环境、治理污染; 对绿色企业进行相应的金融支持,通过实施绿色信贷、发行绿色证券等途径解决好绿色企业的融资难问题。通过政府在财税上的优惠和支持,减轻企业的绿色成本压力,鼓励企业进行绿色化生产经营,提高市场积极性。

5. 3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保障绿色产业安全

发展绿色经济应该加快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绿色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关键能源技术,通过发展节能和提高能效的适用技术淘汰高能耗、低效率、重污染的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奖励、减税等措施鼓励相关技术创新,包括能源利用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绿色消费技术、生态恢复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增加财政在绿色技术领域的科研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和机构建设,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形成科技攻关的合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此外,在鼓励创新的同时还要注意创新成果的保护,使创新企业充分享受到技术创新带来的市场和利润,而不是因投机取巧者的剽窃行为而打击了创新热情和积极性。因此,政府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创新保护机制,保护企业或个人的创新成果,严惩剽窃抄袭行为,打造一个良好的绿色创新氛围。通过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掌握绿色核心技术,降低海西对外的技术依存度,确保绿色产业的安全。

5. 4 加强市场监管,维护绿色市场秩序

由于绿色属性的存在,绿色经济的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市场,需要政府进行相关的指导和监督。海西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绿色产品标准建立和审核监督机制,建立有效的约束和惩罚机制。加强绿色产品质量管理、规范绿色标志认证体系,帮助消费者快速了解商品质量信息,降低绿色购买风险,促进绿色市场规范化和制度化运行。使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双管齐下,严厉打击和整顿绿色市场中违法违规和虚假宣传行为,进一步完善绿色法规,加强有关绿色消费、公共绿色权利、绿色市场监管方面法规的制定,做到绿色市场有法可依,以建立健康、有序的绿色市场环境,使绿色市场安全得以保障。

5. 5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

针对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结构性失业问题,通过三方面来稳定社会秩序。一是健全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增强劳动力市场运作的有效性。海西各级政府应该建立起职业信息、职业培训、职业介绍一体化的服务体系。通过规范化的职业介绍机构、就业办公室等开展信息、培训、咨询和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安置指导等系列化服务,帮助失业者提高知识和劳动技能,更快地找到工作。二是推进建设海西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失业者最低生活需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降低城乡居民生存风险、促进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产业结构调整可能致使许多传统产业的劳动者因不符合企业生产技能要求而下岗,而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又不是一朝一夕能提高的,因此海西政府应该根据各地区人均生活水平制定最低生活保障,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保障失业群体的基本生活。三是开展心理指导,帮助失业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四是建立危机监控预警和应急管理体系,成立危机处理中心和危机处理小组,及时排查、处理社会不安全因素,避免社会矛盾激化而影响社会稳定。

6 小结

海峡西岸经济区研究 篇9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基本涵义是:以福建为主体,外引我国台港澳地区,内联赣南、浙南、粤东和皖湘鄂,构筑以沿海中心城市及其城市群为依托、山区中心城市为支点,以快速便捷畅通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通讯网络为纽带,以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动为动脉,将区内等级不同、层次有别的行政区和各具特色的各个区域联成一片,形成对外开放,吸引我国台港澳地区,外引内联、辐射带动、连片开发、协调发展的东南沿海全面繁荣区域[1]。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说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地位已从区域发展地位上升为国家发展程度,表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同样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张燕红指出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海峡西岸经济区要获得发展,人才就必须摆在第一位。

在科学发展中,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决定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发展建设中必须要把人才发展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2]。王银细指出福建省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中脱颖而出,就要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引进理念和机制,切实加强人才软环境和吸引人才的载体建设[3]。苏明城和张向前认为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福建省要明确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自身定位,加快经济发展,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4]。陈元邦指出吸引高层次人才对加强福建省人才竞争力、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要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培养 [5]。人才集聚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海峡西岸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的发展中人才引进工作还不够理想,存在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上的问题。如何以优越的人才环境集聚优秀人才,是海峡西岸经济区谋求发展优先考虑的战略问题。因此,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人才集聚的问题,探讨人才集聚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提出进行人才集聚的建议,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实现以人才集聚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工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施行人才集聚提供可靠的战略依据。

2 人才集聚

2.1 人才集聚的内涵

人才,是指具有某种技能的特殊群体,属于生产要素,具有流动性。人才集聚就是人才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行为——在流动过程中出现的某种程度的分布不均匀现象。朱杏珍指出,人才集聚指人才在流动过程中受某些因素的影响,按照相同或相似类型,在某一地区中形成的归类现象或者由不同区域向特定区域流动的过程[6]。人才集聚能够促使人才资源在各经济区间进行流通,提升人才竞争力,并且可以进行集中优化配置,发挥最大潜能,最终形成人才发展的成本优势,发挥人才集聚的协同效应。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1+1>2的超常效用上,因此,人才集聚不是简单的1+1=2的组合,更能够发挥规模效应。

2.2 人才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

(1)经济因素。

在人才集聚过程中,经济因素属于吸引性因素。人才集聚与经济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发展的规模越大,人才承载力就会越大。人才流动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在经济发展环境比较好的地区得到更多的发挥个人才能的条件和机会,同时拥有比在原来地区更高的经济收入[7]。人才集聚之所以会发生,也是如此,经济因素占很大一部分作用。

(2)政策因素。

在人才集聚过程中,政策因素属于支持性因素,有了政策的支持,人才集聚才得以顺利进行。人才流动会受到资源流动的影响,资源流动会带动人才经常性流动;反之,资源流动要受到计划配置的限制,同样会限制人才的流动[8]。

(3)环境因素。

主要指影响人才流动的非经济因素,如生活条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7]。这些环境因素会影响人们对生活城市的选择,人们会选择收入水平比较高、生活设施健全的的城市作为定居地,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这种城市也可以称之为人才集聚地。

3 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集聚的现状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我国当前重点支持发展的区域,因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等因素的限制,致使其人才集聚程度总体上相对低下,人才集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近年来,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人才集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人才集聚的成果

近年来,以福建省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都取得重大发展,福建省更是把人才资源当做第一资源,推动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到目前为止,海峡两岸经济区产业发展在人才集聚建设上已经取得重大成果。首先,大量人才智力逐渐聚集。福建省以重点项目、工程、学科等研究为平台,大力加强对海内外人才的引进力度。从2006年至今,福建省的引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到2010年为止,福建省引进省外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约1.2万人,引进境外人才约7.5万人次,同时引进境外人才智力项目1 300个,高素质人才不断积聚海西 [9]。第二,高层次人才不断集聚。福建省重视人才培养,加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人才素质,加大科研经费支出。经过不断发展,到2010年末,全省拥有13万各类专家高级专业人才,包括现有院士、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长江学者”,等等。第三,人才集聚平台逐步建立。福建省为引进人才搭建了许多交流平台,交流平台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如“5·18”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9·8”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等,不断推进福建的人才交流合作。“十一五”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在人才集聚工作上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才集聚仍然是制约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未来发展、实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目标的瓶颈。

3.2 人才集聚的问题

3.2.1 人才集聚度相对较低

人才集聚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于区域内产业的发展程度而存在的,一个地区产业集群程度越高,相应地会形成较大的人才拉力;反之则不然。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省份——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地带,是该地带经济发达的众多省份之一,由图1我们看到,福建省近几年的国民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其人才集聚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外部环境来看,其处于长三角与珠三角的中间地带上,与这两个地区相比,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长三角与珠三角成为大多数高端人才的聚集地,而海峡西岸经济区相较缺乏人才集聚的吸引力。上海、广东、福建分别处于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地位,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2011年,上海、广东、福建的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19 195.69亿元、17 560.18亿元、17 500亿元,上海和广东远远领先于福建,如人均生产总值,福建省为4.7433万元,分别相当于上海和广东的56%和93%,福建省的经济发展与上海的差距还很大,与广东省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而且,福建省市场容量不大,产业链配套不完善,产业单链不完整,产业关联度较低,导致对人才集聚的吸引力比较低。

3.2.2 人才集聚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从海峡西岸经济区内部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集聚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从分布区域上来看,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内,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拥有社会资源比较丰富、就业机会众多、薪酬收入丰厚、服务设施良好,由此吸引了闽西北内陆山区人力资源向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集中,造成人才分布区域不均衡。从产业结构上看,产业集聚程度不高,产业结构以传统优势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较弱,从而导致第一产业人才比重偏低,第二产业人才十分不足。从福建省来看,2010年全省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8.4%、36.6%、35%,一二三产业人才分布的比重分别为4.5%、35%、60.5%[10]。从学历结构上来看,比较缺乏高层次人才,尤其是高科技创新人才。从图2可以看出,2010年福建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数量仅仅占福建省总人口的8.4%,比重非常少。2011年福建省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数量为216 082人,占福建省总人口的0.58%,高科技人才严重缺乏。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的人才集聚在分布区域、产业结构和学历结构上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3.2.3 人才引进的后续措施缺乏力度

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劳动力数量的粗放增长方式。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人才引进的后续措施缺乏力度。首先,教育培训相对缺乏。引进后不注重劳动力的素质提升,缺乏对劳动者进行各种职业教育培训的观念,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高,在人才引进方面存在严重的留不住人现象。很多企业仅是偏重于人才的引进,而不注重人才引进后的再教育、再培训工作,存在着“重引进、轻培养,重待遇、轻使用,引才不用才、用才不育才”的现象。其次,工资水平比较低。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相比,劳动者待遇较差,职工工资偏低,有的没有兑现承诺或提供相应的工作生活待遇,致使人才引进后留不住的现象时有发生。福建省、广东省和浙江省分别为海西经济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中心省份,如表2 所示,其在岗职工工资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从整体情况来看,福建省远远落后于广东和浙江的水平。最后,缺乏相关经费支持。从福建省来看,2011年R&D经费内部支出为221.52亿元,占GDP比重为1.26%[10]。

4 海峡西岸经济区实施人才集聚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4.1 人才集聚的必要性

2004年,福建省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2006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将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部分,从此,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从党的主张层面转化为国家的决策层面,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区域。要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要高度重视人才资源,形成良好的人才环境。良好的人才环境不仅有利于吸引人才,而且能有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高速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人才集聚的规模效应,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良好的经济环境又能加速人才的集聚,形成自身经济发展与人才集聚的良好循环,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的人才集聚对于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人才集聚有利于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池的形成,以其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不仅可以集聚优秀人才,而且可以吸引更多企业来此投资。作为刚提上日程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应该利用自身现有的地理位置、资源环境、政策优势,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其次,众多专业技能人才的集聚可以促进区域创新,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使知识技能存在于产业集群中,从而形成可持续的产业集群创新优势[11]。海峡西岸经济区吸引大量高素质人才,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的结构改造、发展、升级,促进区域内部进行合理分工协作,加快提高本地区的产业分工水平,促进区域内部经济合理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而言,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也为人才引进提供良好的基础平台。第三,人才集聚可以产生“马太效应”,即人才越集聚,区域人才吸引力会越强,吸引更多人才[12]。海峡西岸经济区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才能在稳定原有人才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的发展,引进更多高素质人才。此外,只有产业快速发展,才能集聚更多优秀人才,进一步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从而形成产业发展和人才引进的良性循环。因此,大量专业人才集聚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提供独特的需求条件,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长远持续发展。

4.2 人才集聚的紧迫性

近年来,海峡西岸经济区通过不断发展,已经取得显著的成就,但人才短缺的现象仍然困扰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的人才集聚度比较低,人才集聚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人才引进的后续措施缺乏力度,这一切使得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供需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面对这些困难与挑战,海峡西岸经济区实施人才集聚迫在眉睫,必须要花大力气解决这些问题。人才集聚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环境因素等,这些因素会影响一个地区的人才集聚情况,而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在人才集聚的过程中对这些因素处理得并不是很好。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的状况会直接影响到人才集聚的状况。人才环境的不同归根结底在于区域产业发展的程度不同,区域产业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比较容易对人才形成拉力,而区域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则会对人才形成推力,所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形成独特的人才集聚优势,可以促使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获得长足发展。

5 海峡西岸经济区实施人才集聚的建议

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必须要注重人才集聚,人才资源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要更好地实施人才集聚,良好的产业经济环境是必要的,一个良好的产业环境不仅可以为集聚的人才提供一个好的成长和发展的空间,而且可以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长久发展。

5.1 运用“海峡西岸”概念搭建人才集聚平台

“海峡西岸”是一个新名词,是国家提上日程的重点发展的区域,那么,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的发展就应当以此为基准,充分利用“海峡西岸”这一深刻含义,为其集聚优秀人才搭建一个良好平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省份福建省已经建立了“5·18”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9·8”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等交流平台,为人才集聚提供了载体。为了盘活人才流动,以支撑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发展,福建省应当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人才集聚平台的建立。首先,要搭建科研交流平台,为集聚人才提供科研基础,促进产学研的进一步发展与落实。其次,搭建闽港澳台人才合作平台,建立海峡两岸人才交流机构,加强两岸三地的人才交流与合作,拓展两岸人才交流渠道,把福建省建成海峡两岸人才交流的中心,从而更好地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的发展吸引高素质的人才。

5.2 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还很突出。人才引进机制一直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集聚的一个限制性因素。海峡西岸经济区集聚人才的关键是要建立起一套全新的人才引进机制,突破原有人才引进的体制性、政策性限制,推动高素质人才和紧缺型人才引进的“一站式”制度的建立,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江泽民同志曾经强调:“人才市场配置机制要灵活,打破人才部门、单位壁垒,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建立与其他要素市场相互贯通的人才市场,建立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协调的人才结构调整动态机制”[13]。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的发展要集聚人才,首先,建立领军人物凝聚人才机制,通过领军人才吸引骨干人才、后备人才,建立人才团队,促进人才梯队式成长[14];其次,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建立异地人才开发机制,鼓励用人单位到人才比较集中的国内外中心城市创立研发机构,就近引才,充分开发利用当地的优秀人才资源;最后,人才待遇问题亟待解决,人才待遇问题是建立留人机制的关键,如实行补助金免征个人所得税、创新团队给予经费支持等,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要引进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积极为引进人才提供良好的待遇,帮助解决各方面的困难。

5.3 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海峡西岸经济区海外引才的力度正在加大,引进海外人才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否有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仍是影响人才引进的关键因素。要引进高素质的人才,政府应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引进氛围,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首先,海峡西岸经济区应当制定良好的人才引进的政策法规,防止引进人才的正当利益和聘用单位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其次,海峡西岸经济区应放宽户籍管理制度,以便减弱其对人才引进的限制;最后,在引进人才的管理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应当推动建立新的人才引进管理制度,根据引进人才的性质,为引进的人才提供一个好的政策环境,激励更多的人才向海峡西岸经济区集聚。

5.4 营造良好的生活社会文化环境

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的人才集聚,很大程度上与该地区的社会文化环境相关。一个地区如果有着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首先,海峡西岸经济区应当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大力宣传海峡西岸经济区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氛围以及其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其次,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念,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最后,对于已经集聚的人才,应该做好相关的工作,防止人才外流,如改善住房条件、提高医疗水平、提供文化设施服务、完善交通网络、加强子女就学的方便性、为外来人员的子女提供良好的入学条件等,这一切都会对人才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拉力,吸引更多的人才,以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更好更快地的发展。

5.5 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及华人人才群体

海外华人人才群体是指接受过高等教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或具有高级职称或相应地位、掌握各种高级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近20年成长起来的海外华人群体[15]。海峡西岸经济区海外华侨、华人众多,其中有不少是学有所成甚至名扬海内外的科学家和学者,所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应充分利用海外人才及华人人才群体资源,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及华人人才群体。海峡西岸经济区应当加强留学人员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平台建设,实施吸引优秀留学人才和海外科技人才来闽工作服务计划,最大限度地发挥侨乡优势和新华侨华人的作用,充分利用闽商和华商网络,以便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集聚一支高素质的留学和海外人才队伍。

6 小结

人才集聚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当前,国家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的发展,海西应抓住机遇,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推动产业的发展,从而优化产业结构,为集聚人才提供有力的条件。同时,海西应正视自己在人才集聚方面的问题,认识到人才集聚对海西发展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措施引进人才,为海西的产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使人力资源在促进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银娇.全国经济布局视野下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构想[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3

[2]张燕红.海西建设中福建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探析[J].福州党校学报,2010(6):36-39

[3]王银细.对福建人才引进与交流工作的若干思考[J].人才研究,2003(3):60-61

[4]苏明城,张向前.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9(2):134-138

[5]陈元邦.切实做好“十一五”福建人才工作[J].发展研究,2006(1):38-39

[6]朱杏珍.人才集聚过程中的羊群行为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7):53-56

[7]韩峰.城市人才集聚环境研究[D].大连:中国海洋大学,2008:21

[8]丛潇潇.辽宁省人才集聚环境建设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5:10

[9]朱英明.论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J].中国软科学,2003(7):107-112

[10]刘春梅.科技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的互动发展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09(22):85

[11]江泽民.在北戴河同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座谈时的讲话[Z]//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595

海峡西岸经济区研究 篇10

创新及其带来的技术进步既是一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同时也是提升一国或地区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如Mackinnon et al[1]就认为在向“知识经济”的转变过程中,区域的创新能力是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对区域创新体系(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RIS)的研究亦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青睐。Cooke et al 将RIS定义为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结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统,该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2]。可见区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目标所在。

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其范围涵盖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福建全境,浙南温州、丽水、衢州,粤东梅州、潮州、汕头、揭阳,赣南赣州,赣东抚州,赣东北上饶、鹰潭共20个市。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进一步推进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海西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海西发展的重要性由此也可略见一斑。

自主创新能力一词由我国最早提出,国外并没有完全等同的概念,与之相似的概念有内生创新和集成创新。徐大可和陈劲 [3]认为,自主创新包括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强调创新活动开展的自主性以及创新成果的自主拥有;另一方面是关注创新设计技术的率先性和技术支持的内在性。孟群和王滨 [4]则认为,自主创新是指创新主体独立自主产生创新想法、或者借鉴他人的基础上,通过再创造、再开发,并最终拥有自主产权的创新。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自主创新包含三种基本类型,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可见,重视创新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是自主创新的关键所在,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构建需要首先明确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现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与测度,这样才能确保在进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时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对于海西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本来就不多,再加上在数据、资料收集和整理上的困难,导致目前对海西的研究大都以福建省作为主体来进行,而从整体上考察海西自主创新能力实证研究则屈指可数[5]。本文的研究正是要以海西整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该经济区的自主创新评价体系,并试图采用基于熵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因子分析法对该经济区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系统、客观、全面的评价。

2 海峡西岸经济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我国学者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证分析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对本文评价指标体系确立具有重要启发和参考价值的有: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自2001年开始发布《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6],从知识创造、知识获取、知识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等五个方面共计100余项指标,通过专家打分得到指标权重,采用逐级分层的加权平均法对我国各省市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江蕾,李小娟 [7]通过专家咨询的方式,经过五论筛选,最终确定从自主创新投入能力、自主创新支撑能力、自出创新管理能力和自主创新产出能力四个评价模块共计25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得到各省市自主创新综合能力的评价值。王鹏 [8]等从创新资源的投入能力、创新资源的产出能力、自主创新的环境支撑、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构建一级指标,共涵括11个二级指标、38个三级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指标权重,然后应用集对分析法得到了中部六省的综合评价结果。刘凤朝 [9]等基于资源能力、载体能力、环境能力、成果能力、品牌能力等五个方面构成一级指标,共涵括12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采用集对分析法得到我国八大经济区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值。李慧娟 [10]等从创新支撑能力、创新配置能力、科技创新绩效三个方面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华东六省一市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本着充分尊重已有研究成果的初衷,同时遵循评价指标选取的系统性、可操作性、有效性、可比性和动态性原则,本文主要借鉴江蕾和李小娟的研究成果,同时考虑海西的实际情况以及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再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最终将海西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如表1所示。

3 海峡西岸经济区自主创新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3.1 确定评价因素集

正如表1所示,海西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两个层次,因此其评价因素集也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分别记为V1,V2,V3,V4,如V1={研究与实验发展全时人员当量,每万人平均研究与实验发展全时人员当量,R&D经费,R&D经费占GDP的比例}。第二个层次,记为V={自主创新投入能力,自主创新管理能力,自主创新支撑能力,自主创新产出能力},即V={ V1,V2,V3,V4}。

评价因素集确立后,可获取各项评价因素(即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本文选取的是2009年海西20个市的数据,大部分原始数据来源于海西四省的统计年鉴和科技年鉴及《科技进步监测报告》、《科技发展报告》,R&D数据来源于各省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

3.2 评价因素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各项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的量纲不同,为了消除因量纲不同对评价结果带来的影响,需要在完成原始数据采集工作后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用效用值法来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规定效用值的值域为[0,100],即评价指标的最大效用值为100,最小效用值为0。

根据评价因素集中评价指标的性质,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越大越优的“正效用指标”,另一类是越小越优的“负效用指标”。在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时需对这两类指标加以区别对待,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正效用指标:vij=Vij-min(Vj)max(Vj)-min(Vj)×100(1)

负效用指标:vij=max(Vj)-Vijmax(Vj)-min(Vj)×100(2)

其中, Vij表示第j个评价指标第i个样本市的原始数据;

max(Vj)表示所有样本市第j个指标原始数据的最大值;

min(Vj)表示所有样本市第j个指标原始数据的最小值;

vij表示第j个评价指标第i个样本市的指标效用值;

3.3 确定评价等级集

将评价等级分为很差、差、一般、好、很好五个等级,即将海西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等级的备择集设定为U={很差,差,一般,好,很好}。

3.4 建立模糊评价矩阵

模糊评价需要建立评价因素集中每个因素对评价等级备择集的隶属函数,以确定各因素隶属于每个被择元素的隶属度,也即需要找出评价因素集V和评价等级集U之间的模糊关系矩阵R:V×U→[0,1]。本文利用MATLAB提供的隶属度函数建立模糊综合评价矩阵,选择常见的梯形隶属度函数(trapmf)构造各评价因素对备择集的隶属度。具体设计如下:①很差,隶属度函数为 trapmf(v,[0,0,5,10]);②差,隶属度函数为 trapmf(v,[0,0,10,30]);③一般,隶属度函数为 trapmf(v,[10]);④好,隶属度函数为 trapmf(v,[50,70,100,100]);⑤很好,隶属度函数为 trapmf(v,[65,85,100,100])。由此可得出第j个因素的单因素评价结果,记为rjk(k=1,…,5),rjk>0。通常情况下,为了分析的需要还需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以使得k=15rjk=1

运用以上方法可得第i个样本市第一层次评价因素集中各因素对应于评价等级集U中各被择元素的隶属度,其构成的模糊评价矩阵为Ri1,Ri2,Ri3 和Ri4。

以福州市为例,i=1,则有:

其含义以矩阵R14中的第一行 [0,0,0.0212,0.7958,0.183] 为例,表示福州市自主创新产出能力评价指标中的二级指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关于评价等级集的隶属向量,意味着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隶属于“很差”这一评价等级的测度为0,隶属于“差”这一评价等级的测度为0,隶属于“一般”这一评价等级的测度为0.0212,隶属于“好”这一评价等级的测度为0.7958,隶属于“很好”这一评价等级的测度为0.183。

至此,U、V、R构成一个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3.5 确定权向量

由于各个评价因素对于被评价对象而言并不是同等重要的,因此需要根据评价因素对被评价对象的贡献程度给予相应的权重。本文采取的是客观赋权法中的熵权法获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熵权的获取步骤如下[11]:

首先,获得评价因素原始数据经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标准化决策矩阵。这在前面已经完成。

其次,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样本市的特征比重qij,0≤qij≤1。

qij=vij/i=1mvij(3)

第三,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Hj

Ηj=-1ln(m)i=1mqijln(qij)(4)

且当qij=0或者qij=1时,qijln(qij)=0。

第四,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Dj

Dj=1-Hj (5)

最后,确定指标j的熵权。

Wj=Dj/j=1nDj(6)

利用公式(3)~(6),可得到各个评价因素集中评价指标的权重。与评价因素集V1相对应,四项二级指标相对应于一级指标“自主创新投入能力”的权重分别为0.3032、0.308、0.2584、0.1304,记为W1=[0.3032,0.308,0.2584,0.1304]。

同理:

与评价因素集V2相对应,W2=[0.1044,0.0962,0.1968,0.0708,0.294,0.2378];

与评价因素集V3相对应,W3=[0.6083,0.2102,0.1155,0.066];

与评价因素集V4相对应,W4=[0.2818,0.1083,0.2428,0.2456,0.1215];

与评价因素集V相对应,四项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W=[0.2915,0.3162,0.1048,0.2875]。

3.6 进行模糊合成

首先,对二级指标进行模糊合成,可得自主创新投入能力、支撑能力、管理能力和产出能力四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分别记为Ai1,Ai2,Ai3,Ai4:

本文选择加权平均算子进行模糊合成,可得:

Ai1=WRi1,Ai2=WRi2,Ai3=WRi3,Ai4=WRi4

以福州市为例:

A11={0,0,0.308,0.346,0.346}

该结果表明,福州市自主创新投入能力隶属于“很差”这一评价等级的测度为0,隶属于“差”这一评价等级的测度为0,隶属于“一般”这一评价等级的测度为0.308,隶属于“好”这一评价等级的测度为0.346,隶属于“很好”这一评价等级的测度为0.346。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可以认为福州市自主创新投入能力很好。

A12={0,0,0.2122,0.5058,0.282};

A13={0,0,0.8185,0.0955,0.086};

A14={0,0.0862,0.6274,0.2348,0.0516}。

然后,将Ai1,Ai2,Ai3,Ai4组合形成一级指标自主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矩阵Ri。以福州市为例,i=1,则有:

最后,将一级指标权重向量W与模糊综合评价矩阵Ri进行模糊合成可得海西第i个样本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Ai,即Ai=W°Ri

以福州市为例,i=1,则有:

A1={0,0.0248,0.423,0.3383,0.2139}

根据最大隶属原则,福州市自主创新能力处于一般水平。

运用上述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及海西2009年的数据,对海西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如表2所示:

4 海峡西岸经济区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的因子分析法

由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只能根据各市自主创新能力隶属的评价等级判断出其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而无法对所属同一等级的各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分并加以排序比较。因此,本文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的基础上再借助因子分析法来得到海西各市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排名。

在使用因子分析法之前,本文首先进行了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中KMO统计量为0.511(大于0.5的临界值),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概率小于0.01,这表明所选取的指标数据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适合于做因子分析。

表4为因子分析的方差解释表。由表4可知,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可以提取4个公因子,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0.61%、25.965%、21.388%、10.255%,累积贡献率达到88.217%。

因子分析法的综合得分排名如表5所示。综合得分越高,说明自主创新能力越强;并且,得分为正意味着自主创新能力在区域平均水平之上,得分为负,则表示在平均水平之下。

5 海峡西岸经济区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1 海西自主创新能力的水平分类

由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可将海西20个市的自主创新能力水平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厦门,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隶属于“好”,在海西自主创新能力水平最高。第二类为福州、泉州、漳州、温州,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隶属于“一般”。其他15市则由于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隶属于“差”,可将其划为第三类。

由此可见海西中,除厦门、福州、泉州、漳州和温州五市自主创新能力尚可之外,其他15市的自主创新能力水平均较低,该经济区自主创新能力总体水平并不高。

5.2 海西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分析

从构成海西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系统的四个一级指标来看:自主创新投入能力以福州最好,厦门次之,再次是泉州、漳州、温州;自主创新支撑能力以福州最好,厦门、泉州、漳州次之;自主创新管理能力以厦门最好,温州次之,再次是福州、泉州、南平、龙岩、丽水、衢州;自主创新产出能力以厦门最好,其次是福州、泉州、温州、汕头。除此之外的其他各市这四项能力的评价均为“差”。由此可见,海西将近3/4的地区自主创新投入和产出能力较差、支撑和管理能力跟不上,并且即使是创新能力最强的厦门,这四个能力中也只有自主创新管理和产出能力很好,自主创新投入能力好,而自主创新支撑能力则一般。

5.3 海西内部各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比较

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厦门以1.44的得分远远高于位居第二的福州,是海西自主创新能力水平最高的地区;福州、温州、泉州、漳州处于自主创新能力较高的第二个类别。其他地区则处于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的第三个类别。这与模糊综合分析的结论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可以借助因子分析法对属于同一个类别的地区进行排序加以比较。如从表3中可以看出,虽属同一类别,福州的自主创新能力要高于温州,以下则依次是泉州、漳州和汕头。第三类别中,广东的梅州和江西的上饶和鹰潭自主创新能力最低。

5.4 区域内各地区间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极不平衡

海西的各市中仅有少数自主创新能力较好,大部分地区能力较差,并且两极分化严重,区域内发展不平衡。以因子分析法得到的自主创新能力最好的厦门和最差的梅州为例,两市不仅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等级相差两级,因子分析的综合得分相差甚远,从单个评价指标的比较也可以发现两市自主创新能力各个方面的差距甚大。如投入能力中每万人平均研究与实验发展全时人员当量厦门为梅州的70.8倍,R&D经费投入厦门为梅州的51.6倍;支撑能力中国际互联网用户数厦门为梅州的7.46倍,实际利用外资额厦门为梅州的21.1倍;管理能力中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厦门为梅州的9.26倍;产出能力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厦门为梅州48.26倍,每万人平均专利申请授权数厦门为梅州的30.7倍。可见虽处于同一经济区,但是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经济环境、历史文化条件等的差异,海西内部各地区间自主创新能力的差距是很大的。这一差距的持续加大必然会导致海西内部各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影响区域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是培育和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海西在我国区域经济布局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促进该经济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本文以海西20个市为研究对象,在构建海西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基于熵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因子分析法,分别对海西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和比较排序。

综合评价得到的结果表明,海西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是厦门、福州、泉州、温州、漳州、汕头这几个沿海中心城市,海西也正是依托这几个中心城市得以形成的。可见海西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还需以这几个地区为龙头,带动整个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但是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除这几个中心城市外,其他各市的自主创新能力还处于较差的水平,并且海西各市之间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也极不平衡,能力高低不同的地区相关指标的差距很大,这不利与该区域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海西各市在发展经济,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同时,还应积极加强区域内各地区间的技术合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争取能实现该经济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从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来看,海西应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创新的支撑和管理体系,加大自主创新投入的产出效率,以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持续、协调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MACKINNON D,CUMBERS A,CHAPMAN K.Learning innovationand regional development:A critical appraisal of recent debates[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02,26(3):293-311

[2]陈国宏.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相关问题研究——基于福建省背景的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3]徐大可,陈劲.后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分析.经济与社会体制比较,2006(2):17-22

[4]孟群,王滨.对自主创新内涵的再认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7):2-4

[5]黄浩.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海西经济区主要城市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9-25

[6]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3)[R].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7]江蕾,李小娟.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构建与实际测度[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0(3):70-80

[8]王鹏,李健,张亮.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5):37-46

[9]刘凤朝,潘雄锋,施定国.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0):83-91

[10]李慧娟.创新型省份自主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基于华东六省一市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2):162-166

[11]何逢标.综合评价方法MATLAB实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海峡西岸经济区研究 篇11

1989年5月、1994年6月和2006年1月14日,对于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来说,这三个都是应该值得记忆并写入历史的时刻。

1989年5月——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深入,中国国务院决定把厦门海沧等地区辟为台商投资区。

1994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指示:“要把海沧办成吸引台商投资、包括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中心,以高新技术为支柱的重要开发区。”海沧台商投资区从此进入了面向全世界开放、实质性启动开发的阶段。

2006年1月14日上午10时——正在福建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考察,亲切会见台商代表。他强调,我们欢迎更多的台胞来大陆发展,通过开展合作,造福两岸同胞。大陆有关方面一定会竭诚为台胞们提供帮助和服务。这标志着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的篇章的开启。

与此同时,探索了十多年的“福建发展之路”这一重大命题,终于孕育出成一个智慧的丰硕的成果——“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总体构想。2006年1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的考察,也标志了国家和党中央对包括海沧台商投资区在内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认同和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也从此走向了一个崭新的起点。

孙中山建设“东方大港”的宏伟构想

海沧,位于厦漳泉闽南金三角地区的突出部,与厦门岛隔海相望。孙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国方略》中曾提出了把海沧建成“东方大港”的宏伟构想。20世纪初期,英国“亚细亚”和“美国美孚”两大国际财团也将海沧作为输送石油的中转站和船舶的加油基地。

然而,就是这样一块得天独厚的肥沃土壤,在17年前,还只是个昔日炊烟四起、阡陌纵横的小村庄,观念的落后,眼界的狭窄,政策的限制,使得这块黄金般的土地已经沉寂了太久太久……

1989年5月,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深入,国务院决定把厦门海沧等地区辟为台商投资区。经国务院批准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在厦门岛西部隔海奠基,海沧台商投资区规划开发面积为100平方公里,为中国大陆面积最大的台商投资区,这片世代沉寂的黄土地,终于拉开了开发建设的序幕。

17年过去了,今天的海沧,已经成为了厦门乃至整个福建省的“工业巨人”。17年来,海沧走了一条高科技、集约化、效益型的新路,每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所产生的GDP、工业产值、税收,都远高于全国开发区的平均水平。2005年的工业总产值更是达到464.1亿元,创造了历史新高。

雄厚大气的交通基础硬件设施

“那个时候,说实话 ,这里就是厦门的一个不太起眼的渔村。” 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主任、海沧区区长翁云雷说道,“海沧台商投资区的这十多年来的飞速发展,和我们一直重视和加强投资区内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是分不开的,这正所谓是‘磨刀不误砍柴功’!海沧在环境上具有不可替代的自然禀赋和潜在优势,被列为是厦门拓展港口经济和迅速发展大工业的最佳区域,港口交通的便利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条件,是海沧能够迅速发展的条件之一。”

经过这十多年的开发,海沧的基础设施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投资区内水电供应充足,水陆交通四通八达,邮电通信方便快捷,公益设施配套齐全,具备了投资兴业的良好条件。

福建社会科学院台湾问题研究所所长吴能远研究员认为,福建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上没能像“长三角经济圈”或者“珠三角经济圈”一样取得飞速的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就是与周边省份的交通不畅。福建和周边的浙江、广东、江西、湖北等地都有山脉的阻隔,这就造成了与相邻各省联系上的一道“天然屏障”。‘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是要充分地利用起福建优良港口资源的同时,也不能在仅仅依赖在港口资源上。” 吴能远研究员告诉记者,海沧的成功,证明了建立一套成熟完备的交通物流运作体系是多么的重要,“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一个全局性的战略,需要加强的是与周边省份商业上的经贸往来和生产的分工协作。目前,交通部已经承诺了“十一五”期间给福建1000多亿元建设港口和高速公路,铁道部承诺提供1000多亿元建设出省铁路。“‘海峡西岸经济区’要主动地打破山脉上的地理阻隔,建立一个完全开放的经济发展区域。”

“当然,福建的港口资源还是要进一步地去进行拓宽挖掘。” 吴能远研究员补充道:“海峡西岸经济区还是要发挥其在港口经济上的优势,如果能在厦门、马尾等港口能建立联系一个‘自由港’的区域,那将能使物流的内部环节更加减少,货物的物流成本也就更加降低。”

产业结构的优化

17年前海沧刚开始进行建设之际,厦门和整个福建,重工业的比重明显偏少,海沧得天独厚的交通、海港和环境优势,决定了这是一个适合发展重工业和大型工业企业的地方。在充分认清了自身的优势特点之后,海沧将“石化、电子、机械”确立为三大支柱产业,现在这三大产业的不少在行业里的龙头企业,都已经在海沧落户。17年来,海沧工业走了一条高科技、集约化、效益型的新路,每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所产生的GDP、工业产值、税收,都远高于全国开发区的平均水平。

1995年投产的翔鹭化纤是海沧第一家台资投产企业,对于这个第一,翔鹭人一直感到自豪,因为它的诞生奠定了海沧石化产业发展的基础。2003年,总投资6.5亿美元、为翔鹭化纤提供原料的翔鹭石化一期90万吨PTA投产,两家企业只有一墙之隔,使得运输成本降到了最低。从PTA再往上游走,就是投资额更大的PX项目,也已经获得国务院审批立项。

海沧投资区党工委书记、海沧区委书记钟兴国告诉记者,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海沧已经形成了以翔鹭化纤、翔鹭石化、腾龙树脂、柯达感光为核心的石化产业链。2005年,海沧的工业总产值达到464.1亿元,在全市各区、开发区中名列第一,其中石化化工产业的贡献率达到五成以上。

如今,不仅石化工业的龙头企业集中在海沧,在机械、电子这两大支柱产业,海沧一样也拥有金龙客车、厦船重工、众达钢铁、夏新电子这样的核心企业。2005年海沧区石化.机械.电子三大支柱产业共创工业总产值361.5亿元,占海沧工业总产值77.9%。

海沧区发改局局长张志红说道:“海沧发展支柱产业的经验就是,以抓龙头项目来促进一个产业链和一个产业集群的发展。”

今天的海沧不仅聚集了柯达等跨国公司投资的项目,夏新电子、厦顺铝箔、通士达、厦门卷烟厂、厦门造船厂等一大批企业也陆续从岛内搬迁到这里,通过异地改造脱胎换骨。大量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落户,使得海沧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超过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0%。海沧,已经成为厦门工业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一极。

对台经贸合作

在对台经贸合作方面,海沧台商投资区走过的是一条硕果累累的成功之路。

记者从海沧区台办了解到,初期投资海沧的多是台湾的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投石问路”,才有不少台湾大规模的企业开始以巨额资金投资海沧,带动相关企业来海沧进行集团性、产业性投资。目前,在海沧投资总额超亿美元的台资项目有翔鹭石化、翔鹭化纤等。

海沧台资企业已从初期的劳动密集型向石化、电子等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并出现了行业整体性转移,上中下游产业配套发展的趋势,以台资为主参与投资发展的石化、电子等行业,已成为海沧的主导产业。如以翔鹭纺纤、翔鹭石化为主形成的石化产业链在海沧已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并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电子行业的多威电子,经过几年的经营,其年产值已达10亿元。 经过这十多来的运作,海沧台商投资区已经逐步形成石化产业链。2004年,石化化工产业的工业产值已达172.25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5%。

海沧区台办的王建军主任向记者介绍,海沧在注重投资区的硬件环境建设的同时,也极为注重投资软环境建设,营造优惠透明的政策环境、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严明规范的法制环境和“引得进,留得住”台商和外商的招商氛围。

海峡西岸经济区研究 篇12

工商联,全称是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All-China Federation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成立于1953年,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商界组成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1]。民间商会是由工商业者发起,融生产与流通于一体,以维护自身合法利益为最高宗旨,具有民间性质与自律职能等特征的全新市场第三部门,它不是政府的附属物,也不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性组织[2]。这二者都是社会团体,是市场经济发展和合作与分工不断细化的必然产物,而工商联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同时具有统战性质的民间商会,有着其他单纯的经济类民间商会没有的政治优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非公经济地位的提高和队伍的增大、企业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及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经济的作用越发重要,新时期海西工商联如何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国内学者对工商联工作和商会的研究不少,其中关于商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较发达沿海地区的商会研究,侧重点包括对著名商帮的商会模式研究,如郁建兴、吕明再[3]运用“国家与社会关系”范式对温州商会模式研究,蔡晨蕾[4]对上海市商会发展定位研究,从商会经济服务职能角度的研究如叶文婷(2009)[5]对厦门总商会的经济服务研究,从商会发展角度如张铁军[2]对改革开放后国内商会发展的研究,胡昀[6]主要是在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对商会发展研究,张新民[7]对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分析,应翔[8]对我国民间商会和地方政府、民营企业的合作关系研究;关于工商联的研究主要有对不同地区工商联职能研究,如王湘玲[9]对无锡市工商联组织的职能研究,王广路[10]对大连市S区工商联(商会)运行机制改进对策研究;一些研究学者如张铁军[2]主张要把工商联的双重职能分开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工商联作为非公经济代言人的职能。本文认为工商联同时具有统战性和商会性的独特优势,双重职能有存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不能将二者分开来,而是应该在新时期转换主辅关系,转而以经济性为主、统战性为辅,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变被动为主动,发挥优势,迎接挑战,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赢得党和政府及非公经济的信任和重视,促进工商联自身发展,以更好服务于海西经济。

1 海西工商联现状

1.1 海西工商联发展现状

福建省工商业联合会,又称福建省总商会,于1953年5月成立,是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的省级地方组织,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委员会的组成单位之一。福建省各级行政区划96个,目前除金门县(待统一)外,已全面建立工商联各级组织。其中,省工商联1个,设区市工商联9个、县级工商联85个。截至2009年7月,福建工商联下属共有各级行业商会(同业公会、协会)组织310个,经民政部门批准登记的有141家;异地商会404个,其中省内省级异地商会6家,其余为地市、县一级。目前除西藏外,全国各个省份均有闽籍异地商会,其中省级异地商会24个,与港澳台及国外100多个工商社团也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福建省工商联在2005年获得社团业务主管权,下属九地市中目前有八个获取社团业务主管权,泉州市也已间接获得业务主管权,各县区约三分之一获得社团业务主管权[11]。工商联会员包括企业会员、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企业会员来自工业界、商业界、金融界、地产界等各行业领域,其主体是非公有制企业,其中包括私营企业、民营科技企业、港澳台侨投资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为主的股份制公司和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等;行业协会、其他商会可以成为海西商会的团体会员,活跃在各领域的专业人士、专家学者可以成为个人会员。截至2010年9月,全省工商联共有会员109 214个,比2008年同期增加5 987个。按所有制统计,现有非公有制经济会员85 682个,比2008年同期增加5 929个,占会员总数78%。另外,为进一步加强海西20个城市工商联协作,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交流,由福建省工商联牵头组织海西区闽、浙、粤、赣20个城市的工商联建立了“海峡西岸20城市工商联协作恳谈会”制度,并将“海峡西岸20城市工商联协作联席会”与大型经贸活动紧密结合,进一步丰富了“联席会”的内涵,使海西20个城市的工商联协作取得了更有实质性的成果[12]。

1.2 海西工商联主要特点

目前海西工商联的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由于党和政府对工商联工作的重视以及工商联自身的努力,海西工商联近年来经济服务职能不断加强。第二,杰出民营企业家在工商联中担任要职。目前福建省工商联领导班子中,非公经济人士所占比例日渐增大,其中担任工商联副主席的民营企业家有9位,例如许连捷、胡刚、傅光明等海西杰出非公经济人士。第三,异地商会发展良好,闽籍民营企业家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由于福建民营经济起步较早,在某些行业已经有了在国内其他省市设立异地商会的条件,异地福建商会为闽籍产业在当地提供了更宽广的发展平台,促进了在外闽商的合作交流,在“回归工程”实施过程中福建异地商会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第四,充分利用了沿海尤其是对台优势,创新活动方式,如世界闽商大会的召开都为海西的商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各类商会充满活力。

2 海西工商联的主要职能

2.1 海西工商联的商会职能

商会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合作的必然产物,工商联作为具有商会功能的人民团体,发挥着政府不能替代的经济服务职能。根据福建省工商联联合章程[13] ,将其商会服务职能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维权服务。反映会员的意见、要求,依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法务中心作用,邀请特聘律师到会员企业进行法律纠纷事务会诊,帮助会员协调各种法律纠纷。二是经济服务。主要是为会员提供经济信息、法律和融资等服务,开展工商专业培训和经济咨询,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组织企业会员参加各种经贸活动,为会员提供生产经营和商务活动中所需的各类证明。三是管理服务。作为部分全省性经济类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单位,对工商联成立的各类同业商会进行归口管理审批,依法开展活动。四是人才服务。开展非公有制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价工作,与人事部门共同开展工商联会员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工作,配合政府相关部门举办民企招聘会,解决企业用工困难问题。五是对外联络及宣传服务。联系港澳台地区和世界各地的工商社团及工商经济界人士,参与世界闽商大会的组织工作,指导全国各地的闽籍异地商会工作,引导闽商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六是公益服务。为非公经济人士和民营企业积极投身光彩事业铺路,引导优秀的有能力的非公经济人士致富思源,扶危济困,共同富裕。

2.2 海西工商联的统战职能

统战性是工商联的根本性质之一。从福建工商联的联合章程中可以总结出当前工商联的统战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对非公经济人士的政治引导及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广泛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把非公经济人士的思想统一到党和政府统一战线的主线上来,并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的方法鼓励非公经济人士的先进事迹。二是作为非公经济人士参政议政的主渠道。认真贯彻非公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的方针,主动了解他们的政治诉求,为非公经济人士对于福建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对政府职能的监督建立通常的沟通机制和渠道。三是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高民营企业内党建科学化水平,加强党对非公经济的领导,以党建工作来提高非公经济人士为海西发展的奋斗积极性。四是为非公经济人士做好政治安排,有助于团结那些政治诉求较高、政治意识较强的非公经济人士,是扩大统一战线、凝聚党组织力量的重要途径。五是与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对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是政府与企业的“中间人”。六是参与福建省大政方针和重大经济决策、重大建设项目以及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对有关非公有制经济的立法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规定的调研、制订。

3 海西工商联工作面临的机遇

3.1 福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资料来源:福建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福建统计局网站分析整理

从表1可以看出,党的十六大以来,福建省民营经济飞速发展,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断攀升。截至2009年底,福建省实有民营企业23.0577万户,比上年增加2.5602万户,增长12.5%;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比上年增加1 577.28亿元,增长27.87%;民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金)313.80万元,比上年增加9.02万元,增长3.0%;民营企业从业人员267.866 0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5.636万人,增长15.35%[14]。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税收贡献、结构升级、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安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给海西工商联的工作增加了新的挑战。

3.2 国家大力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西经济区

近年来政府相继出台的海西建设开发政策有效促进了海西的发展:2007年《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2008年十项便民新举措服务海西经济建设,2009年国家赋予海西经济区“先行先试”特权,2009年国务院出台实施意见加快海西发展的《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明确上升到国家战略。海西战略也得到50多个部委和大型央企的实质性支持,包括中铝、中石化在内的多家央企早已开始在海西区布局。数据显示,2009年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重点项目开工和投产数量创历史新高,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7.6%;海西跨入高速铁路时代,温福、福厦铁路建成通车,干线铁路运营里程累计突破2 1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累计突破2 000公里,港口吞吐量突破三亿吨[15];另外,福建将加快推进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建设,积极衔接台湾的“两岸搭桥计划”,开展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建设,推动两岸共同编制专项科技合作计划,促进闽台在中医药、太阳光电、汽车电子、通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深度对接。

3.3 两岸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

2010年6月29日,两岸两会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及两岸智慧财产权保护合作协议,标志着两岸经济贸易关系又迈上一个新台阶,在政策面的力挺下两岸经贸成果喜人。2010年5月举办的目前两岸合作规模最大的经贸展览会之一的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共吸引了423家台湾本土企业参展,同比增长78%。截至2009年底,两岸贸易额累计超过9 600亿美元;2010年1至4月闽台贸易总值为33.4亿美元,同比增长97.9%,其中4月份闽台贸易额逼近10亿美元,为9.9亿美元,同比增长90.4%,再次刷新2009年以来的单月历史新高纪录[16]。此外,福建省外经贸厅的资料显示,率先与台湾最大的五个工商团体签订了《交流合作备忘录》,推动闽台间30多个协会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和常态化联系机制,建立健全了闽台产业对接资料库,对台资重点项目及时跟踪、反馈、专报、协调,推进洽谈了一批重大台资项目,闽台经贸合作取得新进展,实现了新提升[17]。

3.4 后金融危机海西经济结构亟待转型升级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外需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方式面临严峻的考验,特别是以出口贸易为主的海西,企业融资、招商引资、市场维持和开拓领域越来越难,因此投资驱动型的粗放发展模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面临着转型升级。政策上,日前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工商局《关于运用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简称《意见》),既有延续2009年“十条措施”等以往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方法,也有针对难点热点问题、具有较大突破创新的举措,内容包括大力推动各类市场主体持续快速发展、大力鼓励外商和民间投资、大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及大力优化企业注册登记服务机制[18]。 《意见》从多个方面对当前经济发展存在问题进行引导纠正,反映了政府调整海西经济发展战略,由促发展向促转变,在转变中实现海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思路。

4 新时期工商联职能履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工商联的商会职能没有明确的法律保障

面对新形势,海西工商联乃至全国工商联在发挥商会职能过程中普遍遇到法律性的障碍。对于各行各业纷纷自发建立起来的民间商会,虽然福建工商联于2005年取得了对这些民间商会的主管权利,但仍然没有针对商会的法律来明确指导和规范民间商会的成立以及工商联对这些商会的主管权利的职责进行界定。这一方面阻碍了工商联有效发展基层商会组织,导致不能进行社团登记、无法获得独立社团法人资格,且在新时期大量成立的民间商会处于混乱、被多头管理的局面,造成人财物资金的浪费;另一方面使得基层民间商会在开展活动以及处理与政府、行业协会的相互关系时显得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仅仅凭一些临时的管理条例在运作,制约了海西民间商会的健康发展。

4.2 与官办行业协会的职能交叉

行业协会是指按照国家现行行业或者产品分类标准,或者按照经营方式、经营环节及服务功能设立的社团组织,为政府和会员服务,在政府和会员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是行业协会的最根本宗旨[19]。在中国特色经济体制下,政府一直在努力探索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使得一些本应让渡于工商联的管理职能仍掌握在政府手中,而政府授权建立的行业协会仍然具有官办作风,形成“官办协会”或“第二政府”,导致其不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根据1998年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社会团体,没有必要成立的,登记管理机关不予批准筹备”,导致作为民间商会“娘家”的工商联在根据工作需要自主成立民间商会或协会的权利受到限制,或者即使工商联办了行业协会或商会,也存在于官办行业协会并存、职能交叉、商会会员分流的现象,且与官办行业协会之间的竞争处于弱势。因此,随着行业协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行业协会民间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解决好工商联办的协会或商会与官办行业协会的职能交叉问题尤为重要。

4.3 工商联经济服务职能仍发挥得不够

根据中国工商联章程第四条第七款明确规定: 中国工商联要为会员提供信息和科技、管理、法律、会计、审计、融资、咨询等项服务。党和政府把上述八项经济服务的任务交给了工商联,然而,在以统战性为主的前提下,工商联的性质实际上存在着“政治性为主,经济性为辅"的事实主辅关系[20],其经济服务职能无法满足民营经济在新时期对信息、人才、融资、维权、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对中小企业的关注和服务不够,二是对新时期新局势把握不清。中小企业占据了福建民营经济的半壁江山,他们面临的问题较大企业更为严峻,需要得到服务和帮助的愿望也更强烈,然而,某种程度上说由于能力缺乏或者制度政策原因,工商联在开展具体服务工作时较少顾及或者说比较难兼顾到中小民营企业的需求。

4.4 工商联自身组织建设不足,缺乏影响力

工商联自身体制是决定工商联能否切实有效地发挥职能的决定性因素,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思想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工商联就是养老部门,缺乏激情和创新;二是工商联人员结构和素质存在问题,工作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失衡,懂政治的人多,懂经济、法律等多面手人才少,且缺乏有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三是工商联的行政化作风制约了其职能的发挥,工商联服务的对象是最具有活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非公经济,而工商联自身的运行模式却带有浓重的官办性质,摆脱不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机关模式;四是工商联从经济上不能独立,运行经费经由政府财政的申报审批来解决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会员企业缴纳的会费只占少数,受制于政府部门,不利于自身发展;五是基层组织发展不足,通过发展基层工商联和行业商会,海西工商联组织才能壮大,当前基层海西工商联组织建设存在在市、区两级组织还能正常开展工作,但在街道层面形同虚设,人员不专业,活动经费匮乏,无法独立开展活动。

5 当前进一步发挥工商联职能问题对策

5.1 进一步优化商会的外部法律环境

一方面,加快制定《商会法》,区分政府和商会的职责范围。在法律上强制规定把政府的某些行政职能让渡给工商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同时,商会的立法也要讲究策略和方法,可以从地方立法入手,因地制宜,自下而上推动全国商会立法进程。另一方面,对现行《社团登记管理条例》的“一地一业一会”进行适当调整。对行业协会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打破一业一会的“二政府”管理模式,但也不需要将“一业一会”的弊端绝对化,也不要认为“一业多会”是万能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引入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的行业协会多元平等竞争机制,同时加快行业协会民间化的进程,政府放手让行业协会和民间商会自由公平地竞争,通过竞争来实现优胜劣汰,长远上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作用于海西经济。

5.2 进一步加强工商联的经济服务职能

在不同历史时期,工商联的工作重心和主要职能要发生相应的调整,新时期的工商联应当转变工作中心,进一步搭建更好的经济服务平台,由上级领导型向商会合作型转变,由登记挂号式向主动服务型转变,提高社会认可度。首先,拓宽经济服务的范围和手段。信息服务方面,要充分利用报刊、杂志、互联网等信息载体,广泛收集与非公经济有关的各种信息,并按需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为会员企业提供及时、有效、全面的信息;培训及维权服务方面,结合实际有针对地展开各种培训,不断提高会员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是工商联应该长期坚持的工作内容;融资服务方面,通过积极联系金融部门,深入调查研究,探索民营经济投、融资渠畅通渠道的建立方案,如举办银企沟通交流会,促进金融部门负责人与民营企业家之间的沟通与了解,根据实际提出合作方案。利用工商联自身政治优势,主动建议和联系政府进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及完善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帮助资金紧缺的民营企业融资和贷款,为民企和金融机构牵线搭桥,提高工商联服务的吸引力。其次,加强引导扶持,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引导福建民营企业建立自主研发机构,突破关键技术,创新管理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注重产品质量,强化品牌战略意识,提倡节能环保。最后,加强对外联络,为海西建设招商引资,促进闽商资本回归,加强同周边经济体的沟通协作,帮助海西民营经济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和打开内需市场,使福建省在新时期的非公有制经济走出一条可持续、集约化、节能化的发展道路。

5.3 进一步优化工商联内部运行机制

首先,打破思维定势,杜绝将工商联作为养老部门的工作心态,提高对工商联工作任务繁重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用新视角观察新变化,用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其次,加强干部队伍的培训,提高工商联工作人员的素质。进行统战理论的培训,让工商联干部更好地认识党的统战理论和政策,把干部思想统一到国家统战路线上来,进行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等学科知识的灌输,引导干部关注海西建设的新动态、新政策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增加法律相关知识的培训,增强为企业维权的能力,加强实践能力;创造条件让工作人员多到企业调研,让干部队伍和非公经济人士跟好地交流,通过亲身实践更深刻地认识非公企业的困难和需要。最后,探索健全工商联组织各项规章制度,优化工商联与各基层工商联及商会的组织结构。

5.4 努力做好基层组织发展工作

做好工商联基层组织发展工作是工商联更好地发挥职能的组织保证。通过完善工商联基层组织网络建设,在现有体制下各级政府要重视人员的安排,尤其是在乡镇、街道一级的商会组织中,安排专职的工作人员,提高工作人员任职的稳定性,过于频繁的调动将致使工作人员刚刚了解工作环境和内容就被调离,从根本上不利于基层组织的壮大。其次,海西工商联要组建行业协会商会等二级组织,这是工商联“五个作用”中的“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基层行业协会商会的建立,加大工商联职能发挥的覆盖面和工作范围。最后,在基层商会的经费上也应该灵活运作,要通过优质服务来赢得会员企业的支持,使其自愿缴纳会费,而不是仅靠政府的工作经费来开展活动。

5.5 促进“商会经济”的发展

所谓“商会经济”是指以商会为组织纽带,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与协调管理,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行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经济运行形态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即依托商会组织,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凝聚会员力量,共享信息,共闯市场,共同投资,共创品牌,共谋发展,以此壮大会员企业的综合实力,并通过以商言商、以商招商、以商引资的引导和带动,实现群体扩张,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兴经济载体[20]。作为一条顺应国内外经济趋势的新思路,发展商会经济能将原先分散的政商力量拧成有力的绳索,必将为海西经济导向良性发展提供驱动。海西工商联积极发挥商会职能,通过营造有利商会经济发展的环境,促进商会经济发展,将众多活跃的民营经济串联起来,使各行业在微观上在内部实现供需互补,宏观上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聚,带领海西非公企业抱团发展。

5.6 积极促进新时期两岸科技合作和产业对接

福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两岸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使得后金融危机下海西经济结构亟待转型升级,这极大推进了海西20个城市在经济社会领域的战略合作,有利于福建充分发挥 “先行先试”政策优势以及对台优势。海西工商联要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结合各自地区的优势和特点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机制,把握党中央对海西的四个战略定位,主动挑起重任,通过加强同台湾商会及企业的沟通,搭建两岸民企之间的交流平台,立足现有制造业基础,加强两岸产业合作,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优势主导产业,帮助海西非公经济与台湾经济全面对接,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两岸产业合作基地。

6 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已经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工商联与当前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环境变化表现出不相适应多种状况,主要原因有体制性障碍和外部环境建设等因素。本文以海西工商联为例,通过分析当前工商联的职能和面临的新形势、存在的新问题,提出新时期工商联在积极发挥统战工作的政治优势的同时,更好地发挥经济服务职能的对策。相信未来工商联职能的发挥会更加全面、更加到位,在全力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海西民营经济的发展以及非公经济人士队伍的壮大,广泛而高效地凝聚海西的非公经济建设力量,共创海西腾飞大业。

上一篇:方向初探论文下一篇:水电控制系统优化分析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