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交流

2024-08-12

海峡两岸交流(通用12篇)

海峡两岸交流 篇1

豫剧是河南著名的地方戏曲剧种,台湾豫剧是中国豫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台湾豫剧是随国民党军队传入台湾,并在台湾进一步发展起来的。豫剧在台湾历经半个多世纪,成为台湾很受欢迎的剧种,在台湾发展成为除京剧外第二大剧种,是目前唯一获得政府资助的地方戏曲。台湾豫剧发展与中原豫剧有着密切的关系,新时期以来台湾豫剧的发展历史见证了海峡两岸豫剧的交流与互动过程。

一、海峡两岸豫剧团互访演出彰显了豫剧的影响力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政权移居台湾,豫剧也随着国民党军队传播到台湾。海峡两岸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方面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这也使两岸豫剧走上不同的发展轨迹。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台湾1987年宣布解除“戒严”,两岸豫剧交流也应运而生并不断加强。大陆和台湾豫剧的演出交流,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1993年,以马金凤为团长的“河南省豫剧友好慰问巡演团”第一次访问台湾。全团共37人,演员阵容强大,包括谷秀荣、王清芬、贾廷聚、张新芳等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代表了豫剧艺术的最高水平,河南省豫剧团在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基隆市、桃源市、依兰市、新竹市、云林县、台中县等11个县市巡回表演,在台湾的河南老乡听到了熟悉的乡音乡情,反响强烈,此次巡演促进和加强了两岸同胞的感情。

1998年,台湾国光豫剧团、河南豫剧团首次在香港联袂演出。以张岫云,王海玲为代表的台湾国光豫剧团一行40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引起很轰动,展示了河南梆子原汁原味的风格,人们听到了来自台湾的豫剧,得到了各界的认同和赞美,台湾豫剧团经过长期努力,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双方建立了沟通渠道,相约要经常彼此沟通交流。

1999年,河南青年豫剧团到台湾和台湾国光剧团豫剧队联合推出了“海峡两岸豫剧名家台湾之旅”。当地媒体称强大的豫剧旋风席卷台湾岛。

2001年,台湾豫剧团一行48人的代表团到河南郑州、洛阳、济源、濮阳、驻马店、周口、许昌等七市巡回演出。总共演出12场,演出的《中国公主杜兰朵》、《大脚皇后》等台湾豫剧新编剧目,河南戏迷在家乡欣赏了台湾风格的豫剧,台湾豫剧让河南人民耳目一新。一时间,台湾豫剧团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热门话题。

2003年10月,为庆祝豫剧进入台湾50周年,河南省派出了35人的豫剧艺术团访问台湾,和台湾国光豫剧团在岛内从台北到高雄共演出9场,历时20余天,进一步扩大了豫剧在台湾的影响。

2013年,为庆祝台湾豫剧60周年,台湾豫剧团带着新编排的豫剧《花嫁巫娘》来到河南演出。河南豫剧院也到台北市著名文化中心上演了精彩的剧目。

从1993年河南省豫剧赴台友好演出团到台湾演出,拉开了两岸豫剧团交流的序幕,此后,两岸豫剧团互访交流不断,演出已经超过了100次,展现了非常强大的表演能量,两岸豫剧团的精彩演出令两岸观众新奇不已,感受了豫剧的不同风采,豫剧在台湾的影响力进一步彰显。

二、海峡两岸豫剧理论研讨会提升了理论交流水平

海峡两岸豫剧发展研讨会自2001年开始举行以来,至今已举行了十多届,是两岸学者开展豫剧发展交流、为两岸豫剧发展建言献策的重要平台。

2001年5月,第一届“海峡两岸豫剧发展理论研究会”在郑州举行,专家学者来自北京、上海、台湾和河南,此次研讨会是两岸豫剧交流的一个新的起点,将两岸豫剧交流活动上升到理论高度。并达成每年度在海峡两岸轮流举办研讨会的共识。

2002年9月,第二届“海峡两岸豫剧发展理论研讨会”在郑州举行,讨论两岸豫剧的发展规划,为两岸艺术家联合创作豫剧《曹公外传》奠定了基础。

2003年10月,第三届“海峡两岸豫剧发展理论研讨会”在台湾高雄举行,总结了台湾豫剧的现代化和本土化特色。

2004年6月,第四届“海峡两岸豫剧发展理论研讨会”在郑州举行。会议的主题是“交流-提高-发展”,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两岸豫剧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2005年9月,第五届“海峡两岸豫剧发展理论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对两岸豫剧艺术合作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如构建一个协同培训两岸豫剧人才的基地,定期为台湾豫剧演员进行培训,为台湾豫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等。

特别是2010年9月18日至9月20日,河南省文化厅一行10人赴新加坡参加2010年新加坡华族文化节,与台湾豫剧团和新加坡戏曲学院共同举办了“亚洲豫剧论坛”,成为豫剧发展史上第一次跨国举办的豫剧论坛。

2014年4月,第十一届“海峡两岸豫剧发展理论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30多位豫剧界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就豫剧的个性化保护、两岸豫剧交流合作、豫剧“走出去”发展战略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十几届研讨会对于推进豫剧的繁荣发展,加强海峡两岸豫剧交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两岸豫剧发展研讨会,把豫剧交流置身于更深广的理论视野中,提升了交流水平。

三、海峡两岸豫剧人才培养交流促进了双方长期合作

两岸豫剧界通过人才培养的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寻求更多的共生空间。

1998年,台湾豫剧团和河南省艺术学校签订了协议,每年台湾国光豫剧团派出两到三名学生到河南省艺术学校进修学习,河南省艺术学校每年派几位老师到台湾国光剧团教授豫剧。

2001年5月19日,台湾豫剧大师张岫云收河南省豫剧名角牛淑贤、王清芬等为弟子。

2004年初,台湾青年豫剧演员小杨凌拜郑州豫剧著名演员胡美玲为师。

2013年,台湾豫剧团竹笛手林丽秋和笙演奏员黄泳宪来到河南拜师学艺,在豫剧作曲名家方可杰、朱金键和张廷营三位老师不遗余力的指导下,他们技艺大涨,完成了豫剧《三打桃三春》、《杨金花》等的作曲配器。

海峡两岸豫剧艺术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台湾豫剧团的策划、管理、营销和学习精神等都值得大陆学习,大陆曾派河南豫剧业务骨干到台湾学习的经历。河南有许多艺术精湛的一流剧团、演员、作曲家、导演等,为台湾豫剧团培养新生代演员也是不遗余力。豫剧人才培训计划在实施中,两岸互派人员,互帮互学,在业务上共同进步,让豫剧艺术花开两岸。

四、海峡两岸豫剧全面合作推动了中华豫剧发展

近年来,河南与台湾之间的豫剧交流与合作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进展。豫剧是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也是台湾的主要剧种,因此在海峡两岸的戏曲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两岸豫剧交流不断扩大和深入,从剧本创作到导演,从作曲到舞台表演,双方进行了全面合作。河南豫剧和台湾豫剧优势互补,相互影响,对两岸豫剧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003年中秋节豫剧《曹公外传》在台湾排练和演出,它是海峡两岸豫剧艺术家在同一个舞台上共同演绎的成功范例,由著名作家罗怀臻和河南省一级作家姚金成编剧,上海戏剧学院李建平导演,河南著名作曲家耿玉卿音乐设计,集中了两岸著名的豫剧演员,在豫剧发展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笔。

2013年,台湾豫剧团排演的《花嫁巫娘》由台湾知名编剧施如芳创作,台湾豫剧皇后王海玲与台湾京剧小生曹复永领衔主演,音乐设计则由河南省著名作曲家左奇伟担任,音乐设计融合了京剧、豫剧与台湾民歌,获得了专家学者与现场观众的广泛好评,演出堪称戏曲界的盛事。

河南省多次组织艺术家赴台参与台湾豫剧团的剧目生产,创作了《武后与婉儿》《中国公主杜兰朵》《刘姥姥》《秦少游与苏小妹》《慈禧与珍妃》《狸猫换王子》《大脚皇后》等10多台剧目。

尤其是2011年,由中国文化部、河南省文化厅、郑州市政府、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共同主办的豫剧盛会中国豫剧艺术节,开幕式在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举行,洛阳牡丹马金凤、台湾豫剧皇太后张岫云两位大师荣获中国豫剧节“豫剧终身成就奖”。

台湾豫剧根植于中原文化土壤,台湾豫剧文化的根在中原。两岸豫剧之间交流,是大陆和台湾同胞之间感情联系的纽带。台湾的大陆移民主要来自福建,而福建人最早是从中原地带迁徙过去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原与台湾也是同宗共祖,一脉相承,血浓于水,豫剧是中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台湾也得到大力发扬,这是豫剧交流与合作的原动机。

台湾豫剧中“台湾”特色突出。台湾豫剧把中原文化与台湾地方文化交融在一起,加上西方文化、日本文化等外来文化影响台湾多年,使台湾豫剧文化形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不同于大陆,形成了多元化的特征,呈现出一些独特的文化现象。因此,台湾豫剧文化,是基于中原豫剧文化,又有现代兼容性、台湾地方特色,从而丰富了中原豫剧文化。其影响扩展到国外,吸引了海外观众,促进了豫剧市场繁荣。二十一世纪是一种追求文化开放性和多元化的时代,多元文化语境中促成的台湾豫剧风格特点,对大陆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正如河南的剧作家孟华所说,“台湾豫剧,既有母体属性,也有水土属性。台湾豫剧与大陆同源,但已独成一家”。台湾学者刘慧芬也认为“戏曲文化的发展,能像台湾豫剧一样的‘基因突变’,突破地域与人文的先天限制,开发地方戏曲的生存空间,创造戏曲生命的新契机,在二十一世纪与现代社会交会的时刻,所展现的开创策略与格局,为传统豫剧与所有的传统戏曲带来深刻省思。”

大陆豫剧的“原生态”特点突出。中原豫剧有艺术精湛的一流剧团和演员,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有半个多世纪的豫剧改革的经验和成果,这些对台湾豫剧人同样有具大吸引力。两岸交流使中原豫剧“原生态”特征在台湾具有了广泛的影响力,豫剧名角把大陆近半世纪豫剧改革的经验和成果带到台湾,台湾豫剧同仁在欣赏中原豫剧本质,汲取中原豫剧精髓时,引发了对豫剧传统的尊重和回归。

两岸豫剧交流中各自体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有很强的互补性,这是交流的内在驱动力。两岸豫剧交流是一个互动,互利双赢的过程。两岸豫剧通过交流与合作,共同继承、发扬和促进了中国豫剧文化的优良传统,共同促进了豫剧的现代化进程,适应了年轻观众的审美要求,共同走向国际舞台,从而扩大了豫剧的影响,开创了豫剧未来发展的新方向,这是两岸豫剧交流的最大意义所在。

摘要:文章以新时期海峡两岸豫剧交流活动为主线,从海峡两岸豫剧团互访演出、海峡两岸豫剧理论研讨会、海峡两岸戏曲人才培养交流及海峡两岸豫剧全面合作等方面来理清新时期海峡两岸豫剧交流活动主要内容,旨在分析两岸豫剧各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很强的互补性,两岸豫剧交流活动是一个互动,互利双赢的过程,双方共同促进了豫剧的现代化进程,扩大了豫剧的影响,开创了中华豫剧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新时期,两岸豫剧,交流活动

参考文献

[1]陈芳,严立模.台湾豫剧五十年图志[M].台湾: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3.

[2]蔡欣欣.台湾戏曲研究成果述论(1945一2001)[M].台湾:国家出版社,2005.

[3]吕诉上.台湾电影戏曲史[M].台湾:银华出版部,1961.

[4]林鹤宜.台湾戏剧史[M].台湾:台北空中大学出版社,2003.

海峡两岸交流 篇2

两岸企业家交流论坛会

(山东省台儿庄)

中华两岸文化艺术基金会

中华将军书画院 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政府

山东酷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2015.01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中华两岸书画艺术交流展暨研讨会

两岸企业家交流论坛会

2013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时双方共同指出:“两岸双方应该为深化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采取更多积极举措,提供更多政策支援,创造更加便利条件,以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产生更大效益”。“两岸同胞有责任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让中华民族为世界作出更有意义的贡献。”“习吴会”的号召,为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深化两岸文化合作,造福两岸人民指出了明确方向。

2015年,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取得伟大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这场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胜利,充分奠定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走向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两岸同胞民族

主办下,由中华画院、中华将军书画院、山东酷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下,将于二零一五年六月十五日至六月十九日在山东省台儿庄市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中华两岸书画艺术交流展暨研讨会暨两岸企业家交流论坛会”。

山东省书协

山东省美协

山东省书画院

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书画委员会

中国书画杂志

台湾抗日军官书画联谊会

台湾美术家协会

台湾南部艺术家联谊会

台湾台南美术协会

台湾高雄美术协会

台湾南投美术协会

台湾花莲美术协会

台湾屏东美术协会

台湾中央军校美术家联谊会

台湾复兴岗艺术学院校友会

刘大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

杨元惺(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主席)

吴长江(中国美协党组书记、中央美院教授)

海(中国书协主席)

远(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瑞(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主任)

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

曾(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博导)

田黎明(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国山水画院院长)

苏士澍(中国书协副主席、国家文物局出版社长)

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张晓凌(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郭怡孮(中国画学会会长、中央美院博导)姜异康(中共山东省委)郭树清(山东省政府)

乔延春(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

甲(山东省政协副主席)

徐向红(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山东省文化厅厅长)

潘鲁生(山东省文联主席)

刘宝纯(山东画院原院长)

顾亚龙(山东省书协主席)

张志民(山东省美协主席)

孔维克(山东省画院院长)

台湾

黄光男(原台湾艺术大学校长、原台湾历史博物馆馆长)

李奇茂(中华两岸文化艺术基金会名誉会长、中华画院院长)

组委会名单

组委会名誉主席

何鲁丽(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民革中央原主席)

孙家正(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原政协副主席)

李奇茂(中华两岸文化艺术基金会名誉会长、中华画院院长)

郝柏村(台湾行政院原院长)

组委会主席

许嘉璐(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

蒋孝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中华两岸文化艺术基金会永久名誉会长)

组委会主任

伟(文化部副部长)

伟(文化部副部长)

庄汉生(中华两岸文化艺术基金会会长、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小组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教授)

陈德泉(国防大学原基本系政委、中华将军书画院执行院长)

张志民(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张爱平(对外文化联络局局长)

李保宗(中华文化联谊会副秘书长)

詹清池(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办公室主任)

唐健风(中华画院副秘书长)

李刚(山东酷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组委会秘书长

嘉宾名单

大陆

许嘉璐(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

孙家正(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

陈德铭(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

汪毅夫(全国台联会长、中国侨联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

伟(文化部副部长)/丁伟(文化部副部长)

刘大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会主席)

远(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

瑞(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主任)

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

杨元惺(摄影家、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

刘延宁(国资委中华民族贸易促进会执行会长)

注:省、市拟邀嘉宾待商 台湾

吴伯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

蒋孝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

星云大师(佛光山创办人)

李奇茂(及夫人)(中华两岸文化艺术基金会名誉会长、中华画院院长)

欧豪年(中华画院艺术总顾问)

庄汉生(中华两岸文化艺术基金会会长、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小组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教授)

活动内容

一、新闻发布会

二、开幕式

1、介绍出席开幕式嘉宾,宣读贺电、贺词;

2、安排两岸领导人、组委会领导、书画家代表致词;

3、领导人、嘉宾剪彩;

4、节目表演

5、两岸贵宾赠送纪念品;

6、集体合影。

三、参观书画展

1、拟展出作品260-300幅;

2、作品作者为两岸当代书画名家、两岸将军。

四、举办研讨会

1、主题:中国梦 两岸情 中华书画艺术的未来发展;(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扬中华文化﹔

(2)当前中华书画文化生态、继承与创新;

(3)深化两岸艺术交流合作;

(4)以文化创意产业模式发展文化艺术。

2、拟安排两岸各1名领导人致辞;6—8名学者或专家发言。

五、举办笔会

1、拟安排20—30人参加笔会;包括两岸将军及知名书画家参与;

2、拟安排2名书画大家开笔,集体创作3—5幅,单人创作书画30至50幅;

3、论文字数不限,电子版手写稿皆可,原则上以探讨论述中华书画艺术未来发展趋势及今后两岸书画艺术人才交流

时间、地点

时 间

2015年6月

地 点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

10、作为专题片独家冠名在片头、尾以文字或定格图标展示企业形象及LOGO。

9、节目完成,赠送100套光盘及一套电视台专业播出带供企业保存。

10、将专门为冠名企业拍摄制作一期访谈类节目30分钟,播放平台定于CCTV发现之旅频道、中国日报官方网站。

11、纪录片播放媒体暂定为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山东卫视、枣庄电视台,及部分网络媒体。

12、详细内容可根据冠名商另行协商。

二、企业赞助(200万元人民币,限两家合作单位)

1、主办单位将邀请赞助商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中华两岸书画文艺交流展暨研讨会,两岸企业家交流论坛会活动及纪录片赞助单位。

2、赞助企业的领导出席开幕式并作书面发言,并在活动邀请函、宣传册明显位置出现冠名企业名称。

3、组织政府领导、画家及企业家进冠名单位进行参观交流。(交流时间及领导将少于冠名企业规格)。

4、赞助单位可指明部分画家、书法家题词、题画(规格将低于冠名单位)。

5、在本片每集播出过程中,将滚动出现带有赞助单位企业名称、标识的角标广告。

6、纪录片播放媒体暂定为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山东

卫视、枣庄电视台,及部分网络媒体。

5、免费为合作单位在相关网站发布企业信息1年。

6、节目完成赠送20套光盘供合作单位作为资料保存。

结 语

企业若有更好建议,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协商,以上回报条件和需要补充的回报条件,以最终双方协议为准。

中华两岸文化艺术基金会

中 华 将 军 书 画 院

山东酷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浅析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现状及对策 篇3

1.两岸交流由经济互存到文化相依

两岸长期分离的状态导致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明显差异,台湾自身资源和市场局限导致台湾需要大陆的劳动力和市场,而大陆也需要台湾的高科技产品和人才。多年来,大陆与台湾以经贸交流维系着互动关系,但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并没有直接带来两岸同胞的认同感差距的缩小。由于经贸交流中出现的贸易摩擦和利益分歧,使得台湾主体性的意识更加强烈,反而阻碍了两岸的政治认同感,所以,运用经贸交流使两岸逐步成为利益共同体,这是两岸交流的第一步,两岸文化交流已成为两岸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

2.政策的积极引导促进两岸交流大发展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积极推动了两岸文化大交流、大发展,在中国中央将两岸文化交流纳入国家整体文化发展战略中,通过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两岸文化交流呈现出范围广、频度大的特点。

3.依托闽南优势,打造两岸文化交流前沿阵地

福建作为两岸交流平台有着天然的优势,从地理位置上看,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从文化传承视角分析,闽台共有的闽南文化源远流长,闽南文化是一种具有显著特色的区域文化,最早源于中原河洛地区,西晋末年的动乱年代,河洛人南迁而河洛语传到福建后被保存下来,即“闽南语”,之后由福建传至台湾及东南亚地区。针对两岸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与频繁,作为两岸文化交流前沿阵地的福建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确保两岸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同时在政策的积极引导下,文化交流延伸至教育、文娱层面。

4.文化交流范围日益拓宽,种类日益增多

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福建闽南和台湾地区更是有着共同的闽南文化渊源,宗教与曲艺文化的交流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突破口,福建省积极弘扬妈祖文化,传播妈祖信仰史,推动两岸文化发展进程。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加深,交流范围也从宗教、曲艺延伸至教育合作和文化产业领域。2010年台湾也正式通过相关法案,允许大陆二千名学生赴台就读,所修学分可获得大陆及台湾有关教育部门承认。虽然台湾至今还未承认大陆学历,但是,此举为两岸学历正式互认打开了一个缺口,两岸高校交流突破以往单一的研讨会交流方式,教育文化交流从此掀起新的一页。

随着2012年马英九再次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陆方面应抓住两岸关系改善关键时期,突破以往交流呈现出的民间性、偶发性的特点,在各个方面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在巩固以往交流模式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大胆尝试,具体应该加强一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两岸文化交流制度化

两岸文化交流制度化是指建立规范、密切来往联系的制度,两岸应基于互利共赢的精神,积极商讨签署两岸文化交流协议,通过加强两岸文化界高层互访、举办两岸文化论坛、推动赴台交换学生等措施,推动两岸交流制度化,达成文化交流的共识,签署文化交流协议,使两岸的文化交流常态化、正常化。

(2)正确认识两岸文化之间的关系

两岸文化同根同源,本为一家。虽然历史的原因使两岸长期分离,但两岸各自的文化建设却从未停止。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相互依存,兼容并包的关系,意识到中华文化无法替代的主体地位和台湾文化多元化的现实特点,而开展多样的文化交流的目的仅仅是唤起台湾民众内心一直存在并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华文化。两岸间的文化交流不仅是一种外在的、形式上的交流,不是像西方人看中国的京剧,中国人欣赏西方的交响乐这样简单,两岸是在完成各种艺术形式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的交流沟通,文化形式上的交流应当以升华到精神与价值的层次为依归,这样才能使得文化交流不停留于表面,文化交流也才能起到加深不同文化族群间相互了解的作用。

(3)突破单一模式,推动两岸文化全方位交流

文化领域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两岸的文化交流也应该以旅游业和影视文化产业为主导涉及到两岸民众生活的各个领域,两岸交流从实现三通直航到开通自由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突破性的发展,自去年启动首批赴台个人旅游试点以来,两岸旅游交流取得良好效果,并再次开放第二批赴台个人旅游试点城市,赴台自由行不仅促进两岸民众之间直接交流,而且推动了台湾当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两岸应该以赴台自由行为契机,积极发展两岸旅游业合作,在文化交流方面,目前经中国文化部审批的两岸文化交流项目已达到数千项,在两岸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推动之下,建立了两岸沟通的桥梁,两岸各界共同举办的妇女、青年、产业等论坛也获得了台湾民间各界人士的支持与肯定。民间单位的交流增进了两岸人民的了解、提升彼此感情,促进两岸共同利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喻丽春,刘金清.深入研究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机制 促进两岸长久和平发展[J].科技信息, 2012,第7期

[2]袁曙霞.两岸文化大交流对台湾同胞认同的影响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第 10期

[3]刘相平.蔡英文主导下的民进党大陆政策探析[J].台湾研究集刊,2012第1期

[4]欧阳聪,伍晓军.后ECFA时代,粤台新兴产业合作分析[J] .广东经济,2012 第3期

海峡两岸交流 篇4

一、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历程及特点

(一) 两岸人民旅游交流历程

1979年元旦, 祖国大陆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希望双方尽快实现“三通”;以后, 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还从法律上确认了两岸人民交流的正当性和合法性;面对祖国大陆的诚意, 台湾领导人一开始采取“三不政策”, 但迫于海内外中国人强烈批评的压力, 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岛内民众赴大陆探亲;1988年7月, 祖国大陆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1990年10月, 台湾经济部公布了《对大陆间接投资或技术合作管理办法》, 随后台胞赴大陆旅游快速发展。

1988年台湾当局首次开放大陆居民赴台为其直系血统及配偶探病、奔丧, 大陆居民赴台探亲游从此开始;2001年12月, 台湾当局通过《大陆地区人民来台从事观光活动许可办法》, 将大陆居民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大陆生活工作的大陆居民, 第二类是出访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大陆居民, 第三类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工作、学习、定居的大陆居民, 并先开放所谓“第三类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 其后于2002年5月1日开放所谓“第二类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2004至2005年“两门”、“两马”航线使福建居民得以率先游金、马;2006年4月, 祖国大陆为落实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和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会谈达成的重要共识发布《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2008年6月两岸签署《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 12月15日, 两岸“大三通”全面启动。

(二) 两岸人民旅游交流特点

1、两岸旅游交流呈现极度不平衡状态

从表1可看出, 海峡两岸之间旅游交流以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为主, 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为辅, 2003年大陆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客源输出国, 但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占总的出境旅游人数比例一直很低, 而台湾同胞赴大陆旅游人数除2003年“非典”之外逐年上升, 在台湾出境旅游总人数的比重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

另外, 从表2可以看出, 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类型中, 以探亲及其它游为主, 观光、商务游为辅, 这种旅游类型的不平衡, 也使得台湾的旅馆、餐饮及其它相关服务业很难从快速增长的大陆出境游中充分获益。

2、台湾岛内政治因素是造成两岸旅游交流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从1979年元旦以来, 祖国大陆方面对海峡两岸旅游交流一直持积极态度, 而这期间正值台湾政治转型, 李登辉、陈水扁在台湾连续掌权20年, 他们打着“认同台湾”、“民主”、“改革”的旗号, 大肆宣扬“台独”分裂主张, 对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采取阻碍、限制手段;面对台湾人民、台湾旅游行业要求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强烈呼吁, 台湾当局虽然不得不做适当妥协, 但两岸旅游交流因为台湾岛内政治因素而呈单向、不平衡格局。

(单位:万人次, %)

资料来源:1994-2005年数据来自参考文献[4], 2006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参考文献[3];

(单位:人次)

资料来源:大陆台商经贸网http://210.34.17.189/strait_trade/2005trade/149-2005-03/149-20.xls

二、两岸旅游交流合作的重要意义

旅游是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要素的聚合体, 两岸旅游交流合作对双方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对祖国大陆而言, 应突出其政治价值与功能, 对台湾而言, 应突出其经济作用。

祖国大陆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集体为实现两岸和平统一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但由于台湾当局担心两岸和谈后会导致台湾“政治矮化”和“地方化”, 再加上国际上某些反华势力的插手, 台湾目前的“不独不统”格局短时间内还将维持。在两岸互信基础还不牢固的情况下, 两岸应求同存异, 并力求民族认同与情感建立。旅游活动客观上表现为一种民间活动, 容易为两岸所接纳。两岸旅游交往互动能够使两岸人民实现零距离接触, 为两岸关系顺利发展做好良好铺垫;随着两岸旅游交流合作加深, 两岸民间的“交流海峡”会逐渐消失, 和平统一谈判将具有实质意义。

台湾经济是典型的海岛型与出口依赖型经济。目前, 农业在台湾GDP中的比重逐年下降, 制造业由于要素成本的上升, 不少已迁移到岛外, 服务业对GDP的贡献呈上升趋势, 而发展观光旅游业、开发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对解决目前台湾失业率居高不下问题可能是最便捷的途径。据台湾学者的有关调查分析, 大陆单是沿海各省市民众希望赴台观光人数高达五千万人;台湾每年若开放30万人次大陆同胞赴台旅游, 将可创造211.1亿台币的观光收益。

三、未来两岸旅游交流合作的重点

2008年两岸关系、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展望未来, 个人认为以下三点值得重视:

(一) 尽快实现两岸旅游由单向向双向转变, 加速扩大大陆游客赴台观光

目前, 台湾居民赴大陆旅游不存在障碍, 大陆仍有少数地区未开放居民赴台旅游,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还需团进团出, 暂时也不能从台湾地区去其他国家旅游;另外,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价格较高, “大三通”全面启动前, 预计环岛8日游的价格近万元, 而不少内地居民认为能接受的赴台费用在4000~6000元左右, “大三通”截弯取直后, 成本可下降两到三成, 台湾可望迎来越来越多的大陆观光客。

(二) 加强两岸青少年旅游交流, 尤其是台湾青少年赴祖国大陆游

早在1983年, 陈云同志曾对台湾未来领导人能否坚持一个中国立场表示过担忧。2000年, 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上台执政, 2008年台湾虽再次实现政党轮换, 但“台独”的影响不容低估。加强两岸青少年旅游交流, 有利于传承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那份亲情, 而鼓励台湾青少年赴祖国大陆游则能强化台湾青少年对中国国土、历史、社会及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三) 加强闽台区域旅游合作, 构建“海峡旅游区”

闽台之间不仅地理区位邻近, 而且拥有同宗共祖的血缘关系与同音共俗的传统文化。1987年以来, 台胞游客已成为福建入境的最重要客源之一, 2001年“两门”、“两马”航线的开通, 2004至2005年福建居民赴金门、马祖旅游的启动, 使小型“海峡旅游圈”渐趋成型;目前, 在“大三通”已成为现实的背景下, 闽台之间应进一步完善旅游合作机制, 努力将“海峡旅游区”建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二十多年来, 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合作在两岸关系大背景下曲折、顽强地不断向前迈进, 两岸民众的旅游交往对增进两岸人民彼此了解, 消除部分台湾同胞由于长期隔阂而对大陆产生的误解及疑虑, 促进台湾观光业的蓬勃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目前, 两岸旅游界应携起手来进一步将旅游交流与合作向纵深推进, 为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作出应有贡献。

摘要:1987年以来, 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受台湾岛内政治因素影响呈现不平衡的发展状态, 两岸旅游交流合作对增进两岸人民之间的感情、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及台湾观光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新形势, 两岸应进一步扩大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规模, 促进两岸青少年旅游交流, 强化闽台区域旅游合作。

关键词:海峡两岸,旅游交流,旅游合作

参考文献

[1]李启龙.中国共产党与1978年以来的台湾海峡两岸关系[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2003.

[2]曾志兰.海峡两岸旅游交流:进程、瓶颈与展望[J].亚太经济, 2007, (2) :76-80.

[3]邓利娟, 黄智略.“海峡旅游区”的构建及其对台湾旅游业的影响[J].台湾研究集刊, 2007, 96 (2) :50-58.

海峡两岸交流 篇5

来源:福建省文化厅

2009年12月09日 阅读:648 次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福建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宋闽旺

当前,对台文化交流工作已摆上省委、省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坚持科学发展,理清思路,准确定位,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突出抓好对台文化交流“十大工程”建设,努力实现闽台文化交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面提高。

一、抓好平台建设工程,不断提升规格层次和效果影响

1、强化重点平台。突出抓好海峡论坛、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莆田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等列入文化部、国台办年度重点涉台文化交流平台建设,不断增强对台吸引力与参与度,力求做到调动全省、带动基地、辐射各省、沟通两岸。在此基础上,汇集我省及全国四个对台文化交流基地的文化艺术资源,整合现有活动平台,力争每两年举办一届艺术涵盖量大、影响面广、知名度高、台湾方面参与度广的“海峡两岸文化艺术节”,并逐步规模化、规范化。

2、抓好各地平台。按照一地一特色的原则,强化对各地市交流品牌的分类指导。主要抓好福州“两马同春闹元宵”,厦门“保生慈济文化节”,泉州“闽南文化节”,漳州“开漳圣王文化节”,莆田“妈祖文化旅游节”,龙岩、三明的客家学术研讨会和客属恳亲大会,南平纪念朱熹活动,宁德陈靖姑文化节等活动品牌,并争取文化部的支持,以进一步丰富内涵、提升规格、扩大影响,打造出新的一批有特色、上水平的交流平台。

3、融入经贸平台。充分利用“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海峡经贸交易会和中国福建商品交易会”、“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等重要经贸活动平台,由此进一步拓展闽台文化艺术交流渠道,实现经济、文化、旅游等协调发展,努力提升闽台文化交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抓好祖地文化工程,以“向南移”、“向下沉”为工作重点

1、突出祖地文化核心作用。闽南文化是对台文化交流的核心。积极推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扩大民间交流,充分展示祖地文化魅力。注重围绕祖地文化,加强闽台姓氏族谱和源流研究,积极开展祭祖活动,举办各类反映闽台文化渊源关系的专题展览,开设闽台同根族谱网上查询系统;通过闽台50余处相同地名乡镇村结对子的方式,开展“点对点、村对村”的宗亲文化交流互动,增强台湾同胞对“根”、“祖”、“脉”的认同。

2、展示民俗文化独特魅力。充分利用民俗文化在台湾民众中广泛、深远的影响力,扩大福建祖地文化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各地市文化特色和优势,分期分批赴台举办族谱展、涉台文物展、福建工艺美术展、福建民间民俗展及民间技艺展示,组织妈祖金身、保生大帝神像、陈靖姑金身入岛巡游等,使闽台文化交流更趋常态化,对台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基地核心作用日益凸显。

3、发挥历史名人影响效应。突出以历史人物为中心,通过记录片、影视片、主题网站、报刊专栏等手段开展全方位宣传,更好地展示地方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中华文化;积极促成各地开展的海峡两岸“郑成功文化节”、“朱子文化节”、“慈济文化节”等系列涉台文化交流活动。

三、抓好入岛交流工程,不断扩大福建文化影响力

1、借助交流,提升祖地影响。充分利用台中县“妈祖观光文化节”、台南市“郑成功文化节”的交流平台,争取每年组派一至两批150-200人的大型文化交流团组入岛开展交流。积极组团参与每年在澎湖、马祖、金门举办的“传统艺术飨宴”、“妈祖文化节”等各类文化庆典活动。认真做好闽台两地举办的“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活动等,在不断扩大活动影响的同时提升祖地文化地位。

2、主动搭台,宣扬福建文化。精心筹备每年入岛开展的“福建文化宝岛行”系列活动;积极促成“泉州文化周”等富有地域特色的大型团组赴台开展综合性的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密切闽台文化交流与合作。争取每年安排一个闽南地区民间剧团深入台湾南部进行为期一至三个月的交流巡演。

3、抓住契机,拓展交流领域。充分借助省政府与文化部签署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文化共建协议》的良好契机,在文化部的指导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支持下,积极入岛开展文化学术、地方戏剧、文学艺术、书画诗词、工艺美术、民间民俗等全方位的交流。主动与省内有关部门联手合作,积极融入经贸、广电、旅游、教育、民族宗教各领域的入岛交流项目,实现商贸、文化、旅游等协调发展。

四、抓好设施阵地工程,为闽台文化交流提供硬件支撑

1、建成或开工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重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争取开工建设福州市榕台民俗博物馆、王审之文化园等;厦门市闽南戏曲艺术剧院、厦门歌剧院(厦门海峡艺术交流中心)、民间文化展览馆、郑成功纪念馆等;漳州市漳台族谱博物馆、海峡两岸木偶展演中心、海峡两岸芗剧(歌仔戏)表演中心、海峡两岸地方文献交流中心等;泉州市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新馆、泉州市木偶剧院、泉州歌剧团剧场等;三明市艺术馆新馆、三明石壁客家中心;莆田市莆仙大剧院、市博物馆新馆等;南平市郑成功纪念堂、市博物馆新馆等;龙岩市博物馆新馆、上杭客家族谱馆、长汀客家祖地博物馆等;宁德市中国畲族博物馆、宁台文化产业园区、三沙对台图书文化中心等重要文化设施等。

2、改进和提升现有交流阵地功能。充分发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省博物院、华侨博物院、中国马尾船政博物馆、郑成功博物馆等阵地的作用,并在原有的馆藏基础上,进一步收集资料,丰富闽台族谱、民俗风情、垦台历史人物、闽台知名人士等内容,增强对台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做好台湾人民工作”的实效。

3、筹建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积极筹划在福州择址兴建集行政办公、演出展览、会议培训于一体的“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打造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

五、抓好涉台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延续两岸共有的精神文脉

1、加强涉台文物保护合作。一是将汇集全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成果,每年在福建举办一届以闽台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海峡两岸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组织反映海峡两岸渊源关系的各类文物入台展览。二是整合两岸妈祖信仰建筑、闽南语系红砖建筑等相同文化内涵的闽台特色文化遗产,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统一向世界遗产中心递交申报文本,规范有序地开展具体的各项申报工作。三是设立“海峡西岸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由国家文物局授牌),重点开展闽台两地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交流合作,开展涉台文物保护、东南沿海水下文物调查和保护等工作。

2、加强闽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与台湾文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将闽台文化生态圈中所共有的南音、妈祖信俗、客家文化等相关项目联合申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联手开展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精心呵护两岸文化的共同根基。

3、加强规划指导确保工作规范有序。抓紧开展福建省涉台文物保护总体规划的编制,做好涉台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储备。在原有的涉台文物普查的基础上,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继续充实全省涉台文物专题普查资料库,并将一批重要的涉台文物列入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抓好资源信息工程,不断开辟闽台交流新领域

1、重视交流资源信息库建设。在各地市资源普查和年度调研的基础上,选出精品项目列入全省对台交流目录,优先考虑安排赴台执行交流任务,并给予信息、渠道、审批上的支持和资金扶持。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和精品项目的不断提升整合,定期进行充实更新。开展《闽南文化专题资源库》建设,拟从国家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起步,逐步扩大范围,最终涵盖闽南方言、民间信仰、民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传统建筑、工艺美术等闽南文化的各个方面。

2、重视非遗保护成果利用。进一步利用我省现有84项国家级和28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有效资源,丰富内涵,开展相关项目的交流活动。积极推进南音、妈祖信俗、乌龙茶制作技艺申报人类非物质遗产以及木拱廊桥制作技艺,福船水密隔舱制作技艺申报急需抢救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妈祖文化丰富内涵,争取设立“湄洲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区”;争取设立“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积极促成宁德市畲族歌舞团、霍童线狮、柘荣剪纸等赴台交流,扩大宁德古廊桥文化和畲族文化等在对台文化交流中的比重。规划组织福建茶艺入岛交流项目,扩大福建茶文化影响;争取设立“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积极开展客家文化系列活动,筹划组织闽西客家族谱展、客家风俗艺术展、土楼人家图片艺术展等赴台展演交流。

3、重视宣传包装工作。通过编印《福建文化精萃》宣传画册,制作各类视频宣传光盘,加强福建文化网上对台宣传,现有文化信息网增设专栏,开设专业文化网站等方式,加大对八闽文化瑰宝的宣扬和推介力度,方便台湾文化机构检索。

七、抓好文化产业工程,共创和分享两岸合作成果

1、重视和加强两岸文化产业合作。配合办好和积极参与省市举办的各类博览会、投洽会、海交会、台交会等经贸活动,不断丰富文化内涵,增加文化产业的比重,增进台方对福建的文化产品的认同,由此带动诸如各类文化产业项目入台进行展销推介活动。积极拓展闽台文化产业合作交流渠道,精心办好每年一届的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2、培育和发展两岸演出市场。充分发挥福建地方戏曲艺术在台湾岛内及金门、马祖、澎湖的影响,在金门、马祖、澎湖选择定期、定点的演出档期和场所,实施“有节必有文化活动”、每季有福建文化艺术在上述地区展演,主动培育台湾的演出市场;同时积极邀请台湾文化团体来闽演出。加强与台湾有影响的文化艺术中介机构合作,建立闽台文化产业市场网络。联合台湾演艺机构共同创作具有两岸特色的艺术精品,努力推向华语区和国际舞台。

3、研究和制定文化产业政策。充分利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特殊政策,研究制定灵活的鼓励办法,吸纳台胞团体或个人积极投资参与文化产业项目,并在税收、海关、金融、土地等政策上对来闽投资者给予优惠或便捷措施,使更多的台胞乐意来闽投资文化产业,建立生产基地、地区总部、研发及营销中心等。以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为主题,以重大台资文化项目为龙头,进一步延伸文化产业链,重点加强与台湾在文化旅游会展业、动漫游戏业、演艺娱乐业、美术工艺品业等方面的对接,通过创建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园,积极构建闽台文化产业合作平台。

八、抓好青少年教育工程,促进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1、重视抓好艺术培训传承。采取姐妹艺术院校紧密交流与互派教师互招学生的方式,共同开展针对青少年群体的各类艺术培训,尤其是传统戏曲、民间艺术的传承工作。深入做好厦门艺术学校与台湾戏曲学院在教学、戏曲、舞蹈、剧目、科研、表演、师生交换等方面常态化的互动交流。积极推动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与台湾相关艺术院校结成姊妹学校,联手开展艺术教育,培育文化人才。

2、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活动。筹划举办“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遗产)智力竞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两岸青少年交流活动。每年举办一至两次两岸青少年联谊会、夏令营、文艺交流演出、各类技艺比赛等活动,不断增进台湾青少年对祖国大陆的认知和认同。

3、注重创新传统文化内涵。组织专家对现存的闽台文化表现形式进行大胆创新,力求在开展双向交流时既弘扬传统文化,又符合年轻一代的审美观念,赢得更多的文化认同,把“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工作落实到“寄希望于台湾青少年”之中。

九、抓好理论研究工程,为闽台文化交流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1、加强调查研究工作。每年制定相关课题,组织开展调研工作,深入了解各地市对台文化交流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及症结,听取改进和加强对台文化交流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以加强对台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发现矛盾解决问题中谋发展求突破。

2、加强对台文化研究。充分发挥省社科院、厦门大学等作用,加强对台文化研究。充分利用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厦门台湾艺术研究所、泉州艺术研究所及有关高校台研机构的研究力量,加强对闽南文化、妈祖文化、客家文化等对台文化艺术课题的研究,更好地为闽台文化交流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推动学术研究向高水准方向发展,努力形成研究台湾文化、历史、政策以及地方戏曲艺术的高水平的艺术研究机构和舞台艺术创作基地。

3、加强两岸学术交流。加强两岸专家学者合作,制订研究选题,有规划地积极围绕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创意产业、历史文化名人、文学艺术创作、影视传媒出版等内容开展艺术理论的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通过组织开展“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研讨会”等研讨活动,不断拓展两岸文化理论学术交流。

十、抓好人才培养工程,为闽台文化交流提供人才支撑

1、抓好业务培训。每年组织开展对台交流工作培训班以及对台交流重点文化艺术门类的专题培训班,进一步提高涉台交流人员的敬业精神、政策水平、业务能力,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

2、开展联谊活动。有意识地为两岸文化同行搭建联谊平台,更好地与台湾文化界人士交朋友,便于交流工作更好地开展。结合对台交流项目组织对台人员赴台交流考察,从中更加直观地增进对台湾文化现状特别是文化需求的了解,有的放矢地开展对台文化交流。

3、加强两岸协作。加强与台湾文化界的沟通、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加强与台湾文化经纪机构之间的联系,更好地拓展台湾文化市场,引导台湾演艺经纪公司来闽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台湾文化业者来闽设立合资、独资演出场所经营单位。

(刊登在中共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调研内参>>今年的第十

海峡两岸交流 篇6

商业文化:您一直被誉为企业外交家。 2008年,政府授予您“中国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中国代表工作十年杰出贡献奖”。作为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中国代表,首先想请您谈一谈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张力军: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的前身是“太平洋工商论坛”,在APEC第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经美国提议设立,以加强各成员工商界与APEC的对话和参与有关活动,并向第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提交报告。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是1996年正式启动的,是APEC中代表工商界的常设机构,每年要与各经济体领导人展开一次对话,为创造有利于工商界的发展环境提出设想和建议,并向APEC经济体领导人提交咨询报告。

商业文化:我国是从什么时间开始参与APEC事务的?

张力军:1998年。

商业文化:您从事这项工作多少年了?

张力军:从1998年到现在,有12年了。那年我从经贸部调到国家体改委工作,受政府委派参与APEC工作。当时江泽民主席直接任命了三名代表,我是其中之一。2001年,在上海承办APEC会议以后,中国在APEC领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考虑到当时中国还没有专门处理和办理APEC事务的机构,所以经过外交部的批准,把原来的中国APEC研究院理事会定名为中国APEC发展理事会,其宗旨就是在官产学相结合的机制上推动中国参与APEC事务。

商业文化:您当时就被任命为中国APEC发展理事会理事长。

张力军:是的。

商业文化: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每年召开四次会议,今年的第二次会议在台湾举办。您5月份赴台湾就是参加这次会议吧?

张力军:是的。按照规定,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每年召开四次工作会议,第四次工作会议是与APEC领导人峰会与APEC企业家峰会重合在一起的,我们与领导人建立对话会机制,即每一个成员体的三名代表与21位领导人的首脑有一个面对面的对话。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前三次会议都是为对话会做准备工作,其举办地由APEC经济体轮流自愿承办。台湾作为地区性经济组织来参与APEC,此次是台湾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代表作为第二次会议的东道主。

商业文化:这次会议的议题与以往有哪些不同?

张力军:此次APEC会议本身有一定的热点与亮点。比如,除了我们一直关心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商务便利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一般性议题以外,还增加了有关全球气候问题、低碳经济发展问题,同时增加了APEC改革和相关的新的转换发展方式、创造新的发展模式等议题,也就是说,在以往传统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议题讨论的涵盖范围。原来我们对气候问题、低碳减排等问题没有过多涉足,而这次会议的特点是明确地对三个问题进行讨论,即气候变化、环境保护、低碳经济。

商业文化:这次会议将对台湾产生什么影响?

张力军:在台湾进行讨论,除了对台湾自身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外,对两岸的经济交流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此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恰逢与台湾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进程相吻合。实际上,我们本身也是进一步推动台湾本岛经济更加国际化、自由化。同时,也是加快推动台湾经济与大陆经济两岸交流的进程。从客观上而言,除了让台湾作为经济体更深入地融入国际社会与国际经济体系外,对推动台湾的经济体和大陆的主体经济更进一步合作,加深交流,提升经济、文化交流的层级与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商业文化:您除了作为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中国代表以外,另一个重要的身份是第一视频集团董事局主席。有人说“网络视频行业很浮躁”,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力军:不否认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行业的创富故事很多,为了创富故事能够实现,不少人把很多短期行为充斥到产业里,这对产业的发展是有损害的。如果这个毛病不克服,对行业今后的发展将有很坏的影响。

商业文化:第一视频集团的发展速度非常快。2005年创立,2006年在香港主板上市,也是目前为止中国第一家上市的网络视频企业。2008年成为第29届奥运会北京国际新闻中心的唯一新媒体合作伙伴。迅速发展的秘诀是什么?

张力军:互联网行业本身是一个充满朝气的行业,所以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必须有一种只争朝夕的精神。第一视频集团从诞生到发展的过程是超常规发展的,很多人探索第一视频发展的故事。应该说,在2006年第一视频集团上市的时候,网络视频整个产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还很多,我们也在探索中前进。如何让第一视频的发展方向与其他的网络视频网站有所不同,我觉得企业的定位和企业领导人的定位是非常关键的。

商业文化:又该如何定位呢?

张力军:作为传媒企业的领导人,首先要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应当把自己定位为传媒政治家,而不仅是单纯的商人。如果用这样的定位来领导企业发展,眼光就会很远,就不会贪图眼前的得失,而放弃长远利益。所以,在打造第一视频的团队时,我们一直秉承的原则就是企业的发展,第一要讲政治;第二要结合市场;第三要稳扎稳打,采取稳健经营的策略。这三个基本原则是我们领导这个团队的基础,也是我们指导企业前进的基础。

商业文化:第一视频与台湾骅讯集团有着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此次台湾之行,是否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张力军:第一视频集团与台湾骅讯集团计划在台湾的本土预置手机音乐终端中开通音视频频道,并首先从音频频道启动。应该说,这是一个手机广播电台,由第一视频全面提供资讯和内容,由台湾骅讯集团在本地进行商务运作。

商业文化:这是对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的事情啊!

张力军:应该说目前除了央视和主流媒体派记者进入台湾以外,对于大陆的宣传产品而言,这是首次在台湾落地。

商业文化:第一视频集团所提供的内容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张力军:我们会把有关大陆热点的社会新闻、文化信息以及民俗信息通过第一视频在台湾骅讯集团手机终端上开放音视频频道的方式,提供给台湾的手机用户,这也是海峡两岸充分利用新媒体拓展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一次创新和尝试。

商业文化:这样的合作又将产生哪些影响?

张力军:第一,使台湾民众能够通过手机随时、随地的看到大陆发生的重要信息,特别是社会信息、娱乐信息。我们会着重打造民俗频道,挖掘中国大陆各地的民俗文化,通过这个频道提供给台湾的受众,让他们有一个更好的、更直接的、更便利的渠道来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第二,台湾骅讯集团的主要服务是覆盖台湾联发科集团生产的手机芯片。因此,从骅讯集团与联发科集团方面考虑,他们也希望在手机芯片和手机终端上,能够有一些差异化的服务。与第一视频集团的合作,对提高手机芯片占有率、提高受众端的市场占有率,是非常有好处的。

商业文化:怎样定位这样的合作?

张力军:我认为台湾方面的手机芯片和硬件是非常先进的,他们有非常明确的中国制造的标识。第一视频与台湾合作,第一视频所提供的是文化创意,内容是有影响力的产品,与台湾方面手机芯片这种硬件相结合,实际是中国创造和中国制造的结合。

商业文化:您现在还担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理事,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做了很多事情,能否具体谈一谈?

张力军:除了在APEC方面,继续对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做一些工作以外,从第一视频集团的角度来讲,我本人推动文化往来经贸合作着眼点:第一,结合第一视频集团的主营业,结合第一视频的资源优势;第二,考虑台湾方面合作伙伴的诉求,根据他们对开拓市场、对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具体需要,打造新的产品和服务。当然,我们两方面结合后打造的新的服务,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考虑台湾市场的基本情况,要让台湾的民众能够接受,最终易于接受、乐于接受,这是今后我们在合作方面需要不断探索的内容。

商业文化:看来您此次台湾之行,一方面是作为APEC中国代表参加会议;另一方面作为第一视频集团的董事局主席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理事落实和台湾方面的具体的经济文化合作的项目。

张力军:海峡两岸同根同族,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我很愿意做一些具体的事情。

海峡两岸交流 篇7

本次交流活动内容丰富,主要围绕“2016海峡两岸Power Tech交流赛”“台湾中小学生江苏历史文化之旅”“海峡两岸青少年科技教育论坛”三部分开展。

Power Tech交流赛是一项源自台湾地区“Power Tech少年科技创作竞赛”的机器人竞赛项目,融“设计的理念、制作的工艺、艺术的创造、科学的原理”于一炉,让青少年动手动脑、协作共赢,目的是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规划力、想象力、分析力,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意能力。在交流赛中,参赛学生以团队形式出赛,赛巧手、秀创意、比合作,利用主办方统一提供的Power Tech材料包,制作出模仿不同生物运动方式的机器人,再让这些机器人在不同的竞技场上一决高下。现场竞技以接力赛为初赛,以直线赛为半决赛,最终通过拔河赛决出冠亚季军。

你看,参赛选手们个个技艺高超,有的在聚精会神地画线设计,有的在一丝不苟地切锯打磨,有的在天马行空地创意组合,有的在不厌其烦地测试调整。很快,那些材料包里的木板、冰棒棍、塑料马达,就在他们手中变成了一个个精巧细致、萌态十足的机器人。“加油,加油!”伴随着现场观众的欢呼声,这些机器人在竞技场上大显身手,接力跑、直线跑、拔河,十八般武艺齐上阵,看得观众们目不暇接。

经过激烈的角逐,台湾朴子小学获得小学组冠军,连云港东辛农场小学、宿迁市宿豫区第一实验小学分获亚军和季军;台湾新兴中学获得中学组冠军,南师附中丁家庄分校、台湾北投中学分获中学组的亚军和季军。

海峡两岸交流 篇8

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5月17日在厦门揭牌,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邓力平在揭牌仪式上致辞, 清华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两岸180多所院校的校长出席揭牌仪式。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中心主任由福建省教育厅厅长鞠维强担任。该中心将联合两岸职业院校、研究机构、社团及大中型台资企业, 开展两岸职业教育研究、推动两岸职业教育双向交流和合作办学。中心下设研究部、交流部、合作办学部、企业联络部等机构。

海峡两岸交流 篇9

1 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现状

2010年6月29日, 海协会与海基会两会代表在重庆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CFA) , 这是大陆与台湾开展交流合作以来最主要的成果, 是经济领域合作成果的集中体现。这一协议的出台凝聚着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2008年, 马英九公开表示海峡两岸应该商议“综合性经济合作协定” (CECA) , 2008年底, 作为对台湾方面要求商议经济合作协议的回应, 胡锦涛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30年座谈会上表示, 可以与台湾签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但这一协议名称受到岛内不同声音的质疑, 后于2009年2月马英九通过媒体表示将协议名称改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CFA) 。正式协议签署之前, 两岸海协会与海基会相关人员组织多次会谈,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最后版本才得以问世。ECFA以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精神为基础, 以进一步扩大两岸经济、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合作为宗旨, 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经济合作、早期收获等全方位的内容。在货物贸易早期收获方面, 大陆对原产于台湾的539项产品实施降税措施, 而台湾对大陆的降税产品清单仅包括267项。双方将在早期收获计划实施两年内分步将关税降为零。

(1) 贸易。从图1看, 2010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对当年台湾地区出口大陆地区的规模影响显著, 2010年比2009年出超增长32.87%, 是2008~2012年期间增长率最高的一年。这表明, 2010年6月份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当年台湾对大陆的出口有较大正面影响, 当然这其中不排除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全球经济逐渐恢复带来的积极效应。根据图2, 可以看出大陆地区2010年比2009年从台湾的进口规模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结合图1和图2, 可以发现, 作为产品的销售市场, 台湾对大陆的依赖要高于大陆对台湾的依赖。

(2) 投资。近两年, 台湾对大陆投资总额连续下降, 但2013年仍然保持86.8亿美元。根据商务部数据, 2013年1~12月对华实际直接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中, 台湾以52.46亿美元位居第4, 如图3。对台湾地区而言, 大陆投资市场举足轻重。自2009年台湾开放“陆资”赴台, 大陆累计对台投资8.65亿美元。2013年侨外赴台投资49.3亿美元, 较上年减少11.25%;但2013年大陆资本对台湾投资金额3.6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0%。2013年, 侨外赴台投资、台商赴大陆投资、台湾对外投资, 均为负增长, 只有陆资赴台为正增长,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陆地区作为一个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 世界第一大的人口体不可避免地对台湾经济社会产生深层次影响。

(3) 旅游。海峡两岸互通旅游, 是从1988年开始的。1987年台湾允许台湾居民登陆探亲, 由此引发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热。由于两岸隔离近40年之久, 1988年的大陆探亲放行, 致台湾赴大陆探亲人数井喷式发展, 当年达45万人次之多。但, 当年大陆赴台旅游人数不足1000人次, 台湾对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还是严加限制的, 仅允许探病、奔丧。时隔20多年后, 两岸旅游业又有较大程度发展。2012年大陆共接待入境游人数1.32亿人次, 实现旅游 (外汇) 收入500.28亿美元。其中外国人2719.16万人次, 香港同胞7871.3万人次, 澳门同胞2116.06万人次, 台湾同胞534.02万人次, 港、澳、台三地共占比79.5%。出境游人数达8318.27万人次, 其中台湾以首站出境目的地人数263.02万人次位于香港、澳门、韩国之后, 居于第4位。与居于第一位的香港 (3495.56万人次) 相比, 差距显著, 即使与居于第2位的澳门 (2150.29万人次) 相比, 也有相当大的落差。从陆地面积和人口规模看, 台湾在开展与大陆双向旅游领域应该更具优势, 但由于两岸政治敏感因素及由此引起的旅游手续复杂性较大地影响了两岸双向旅游发展。如笔者调研的贵州省, 在办理旅游通行证时, 台湾比香港和澳门要多出具一份有赴台经营资格的旅行社出具的全额旅游费用 (5万元以上) 的发票, 这使得“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地区通行证”的办理程序更复杂, 流失了部分游客。

2 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现状

“台湾文化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其中国属性最迟到清代基本定型。”甲午战争后, 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 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 台湾重回祖国, 在日本盘据台湾的几十年里, 日本文化对台湾文化有一定影响。1949年国民党退据台湾以后, 台湾政权多年以来一直受到美国支援, 同时美国文化和价值理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对台湾文化发挥影响。大陆与台湾分处两地, 半个多世纪两岸接受着不同的文化和教育, 两地人民生活习俗和观念已存在部分差异。特别是关于“台独”与“台统”的认识差异, 以及所接受政治制度的中西方差异, 这可能是存在于两岸人民中最主要的文化差异。1987年台湾开放台胞来大陆探亲后, 台湾歌手开始来大陆表演, 两岸文化交流由此开启。1992年, “大陆艺术演出团”赴台湾演出, 两岸文化交流开始双向发展。2008年以来, 两岸文化交流加快发展。近年, 两岸文化交流主要涉及五个领域:中华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分享、艺文演出、文化周及研讨会、教育交流和文化产业合作。如“2012年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暨科学技术研讨会”、“2013年海峡青年旅游学院会谈”、“2014年两岸大学生交流汉字书法艺术”、“中国好声音”设置台湾海选赛区等等。特别是2010年6月ECFA的签署促进了两岸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仅2014年7月的交流与合作即达80次左右。

3 结语

马英九上台执政以后秉持“先经后政、先易后难”的两岸关系原则, 特别是鉴于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台湾地区认识到加入东亚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与大陆地区签署了ECFA, ECFA对两岸经贸发展将提供更多便利, 两岸贸易、金融、投资将得到更好发展。密切的经济往来将为两岸文化提炼出更多共性, 有利于在两岸民众心中达成更多共识, 相应的文化交流也将更加频繁。频繁的经济、文化往来对政治往来也将带来积极的影响。

摘要:1949年, 国民党退据台湾以后, 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隔绝数十年, 直至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两岸关系才破冰发展。2008年以后, 两岸关系互动更加频繁。2010年ECFA的签署, 加快了大陆与台湾关系的进展, 海峡两岸在经济、文化领域开展了规模日益扩大、程度不断深化的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海峡两岸,经济,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俊峰.ECFA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J].台湾研究集刊, 2011 (2) .

[2]投资台湾网.2013年“陆资”赴台创新高台资“登陆”续减[EB/OL].http://www.iitw.taiwan.cn/topnews/201404/t20140415_6017675.htm.

[3]国家旅游局.2013年1-12月来华旅游入境人数 (按入境方式分) [EB/OL].http://www.cnta.gov.cn/html/2014-1/2014-1-16-15-52-71196.html.

[4]胡幸福.三十年台湾旅游研究述评[J].山西师大学报, 2009 (5) .

[5]陈孔立.两岸之间的文化冲突[J].台湾研究集刊, 2014 (1) .

[6]王仲.两百年来台湾文化变迁概述[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12 (3) .

海峡两岸交流 篇10

先期开幕的第六届海峡论坛上,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致辞中强调, 将广泛听取台湾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深入了解台湾民众的现实需求, 不断扩大两岸交流合作的参与面和受益面, 不断增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对两岸民众尤其是对台湾基层民众有利的事, 大家就要多做, 并且要努力做好。两岸关系的历史是由两岸人民共同书写的。两岸民众尤其是基层民众的交流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至关重要, 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们欢迎更多的台湾同胞, 不分党派, 不分行业, 不分地域, 不分老幼, 都参与到两岸大交流的进程中来。

今年的第六届海峡论坛还新增加了“两岸青少年新媒体文创论坛”、“两岸社区治理论坛”、“海峡茶会”等3项活动, 以进一步加强两岸基层民众的交流, 特别是加强两岸青少年间的交流。首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文创论坛”以“中国梦·海峡情”、“新媒体·新青年·新发展”为主旨, 出现最多的“新”字也表达着两岸间的交流需要新生力量的加入, 也正在增加新的内容, 以期出现新的进步。全国台联副会长、全国青联副主席纪斌, 台湾人民最大党主席许荣淑、金马台澎交流协会会长苏进强、新党秘书长吴成典、中华文化民主党主席许佑宇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给论坛发来贺信。信中勉励海峡两岸青少年彼此间多接触、多了解, 增强共识、携手合作, 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创造出新的青春业绩。

第六届海峡论坛闭幕后, 6月25日, 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一行访问台湾。抵台伊始, 张志军主任即特别用闽南话向广大台湾同胞致以“最亲切的问候”:“台湾乡亲大家好!我可能讲得不太标准, 但我的心意是真诚的”。在接下来的访问中, 访问团一行一天一站, 起早贪黑, 奔波宝岛南北各地, 与岛内专家学者和大学生、农渔民、少数民族乡亲、中小企业业者、大陆配偶、宗教信众等各届基层民众“深接触”、“带着耳朵”倾听他们对发展两岸合作、共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并与他们坦承沟通, 说明、解释大陆对台政策措施的本意与善意, 促进了与台湾基层民众的沟通。

此次访台结束后, 张志军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与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达成的积极共识包括:继续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推进ECFA后续商谈进程, 尽快启动共同研究工作, 务实探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相衔接的适当方式与可行途径;继续协商海协会与海基会互设办事机构, 在就探视问题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基础上, 务实妥善解决其他遗留问题, 尽早完成协商;继续积极推动研究解决大陆旅客在台湾中转和进一步便利两岸同胞往来的问题, 支持两岸有关方面通过适当渠道适时进行沟通;继续共同培育两岸旅游市场, 努力维护旅游品质, 推动两岸旅游业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支持两岸有关方面适当扩大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继续扩大深化两岸文教科技交流合作, 推动两岸新闻交流, 大力支持开展两岸基层民众和青年学生交流等。这些事项涉及到两岸民众的切身福祉和权益。下一步, 国台办和台湾陆委会将继续保持沟通联系, 通过适当渠道逐步推动落实。

同时, 张志军此行通过与台湾各界和基层民众的交流, 也表示深刻感受到台湾民众普遍认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为两岸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应该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在听取意见中, 台湾民众对进一步加强及改善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两岸直航、采购台湾农渔产品、便利两岸民众往来、保护台商投资权益, 深化两岸宗教交流、少数民族交流、民间信仰交流、青年和学生交流、社区基层交流, 持续推进两岸农业合作等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这些意见和建议, 我们将认真研究, 制定和完善有关工作措施。通过此访, 我们进一步增进了与台湾民众共同携手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心。我们将继续坚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 落实“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更多成果, 造福两岸民众。

对于大陆国台办主任此次访台, 台湾学者也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有力地鼓舞了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台湾社会力量的信心。此行被台湾各届盛赞为“倾听之旅”、“沟通之旅”、“信心之旅”。

海峡两岸交流 篇11

袁贵仁副部长、邓力平副主席、陈汉强理事长先后在揭牌仪式上致辞。袁贵仁副部长、周远清会长、邓力平副主席、陈汉强理事长点击开通了中心网站。仪式结束后召开了交流合作中心第一次全体成员扩大会议。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对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他希望中心积极探索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新领域、新模式,积极开展两岸职业教育研究,推动两岸职业教育双向交流和合作办学。他表示教育部一定会大力支持中心的工作。他特别谈到了近几年来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对台职业教育交流中取得的成绩,希望中华职业教育社、福建省中华职业教育社继续努力,为促进海峡两岸职业教育的交流合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章程》,推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周远清,中华职业教育社总干事陈广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会长于洪文,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李进,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桦,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美香,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邓力平,台湾中兴大学前校长、中州技术学院院长彭作奎,台湾科技大学校长刘清田,台湾省教育厅前厅长陈倬民等10人为中心顾问;讨论并通过了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为名誉主任,福建省教育厅厅长鞠维强、台湾木铎学社理事長陈汉强为主任的指导委员会以及主任办公会议成员名单。

海峡两岸交流 篇12

一、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新闻交流:现状、功能与问题

就两岸新闻交流发展来说, 1987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 台湾《自立晚报》徐璐与李永得辗转来到祖国大陆采访, 开启了两岸新闻交流的大幕。两个月之后, 台湾当局开放了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 两岸交流由此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轨道。伴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曲折与发展, 两岸新闻的交流与合作虽也历经波折, 但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其演变的轨迹是由非正式转为正式、由单向转为双向、由民间及于官方、由交流进展到合作且领域不断拓展。

截至2007年5月, 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的人数累计已突破1.4万人次, 而大陆记者赴台采访的只有700多人次。 (1) 虽然两岸记者采访呈现严重的不对称、不平衡的状态, 但两岸新闻界的交流、互访、合作越来越频繁, 两岸新闻交流的形式日益多样化。

两岸关系的发展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两岸新闻交流的发展方向, 而两岸新闻交流对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当然也有着其独特的作用与功能。

1、传达两岸信息, 见证两岸发展

两岸民众目前虽然来往日益频密, 但两岸之间还未实现全面、直接的“三通”, 加之多年来彼此的隔绝、敌意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化解的, 两岸官方、政党、人民之间的误解依然还很多, 于是, 就需要更多、更真实、更直接的信息传达, 以备双方的了解, 而新闻交流当然是最为重要的渠道。

国台办网站在描述两岸新闻交流的概况时说:“新闻交流是两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现在两岸人员往来已比较频繁, 但绝大多数的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还是通过新闻媒体来了解对方、了解两岸关系发展现状。因此, 新闻交流对于沟通两岸同胞的感情, 对于增进相互了解, 消除歧见, 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2、消除两岸误解, 沟通两岸民意

因两岸分隔甚久, 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制度上都存在许多不同, 因为这些不同, 两岸存在误解、时有争论。新闻交流的深入, 可以最大程度地提供两岸双方真实的信息、直接的意见和多元的思想, 双方借此应可掌握彼此的意图, 消除彼此的误解。误解的消除必然带来两岸双方良性的互动。台湾新闻业界人士罗森栋和董益庆认为:“两岸新闻交流是拉近双方思想观念最有效的途径。透过新闻交流, 可以了解双方的生活方式、思想模式以及价值体系;同时, 藉由资讯的社会学习过程, 双方可培养共识、学习适应差异生活”。 (3)

再者, 两岸民意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民意走向决定两岸未来的前途, 因此, 反映、表达与沟通两岸民意当是两岸媒体最为重要的一个任务。两岸新闻交流的过程, “必然是‘和而不同’ (容忍双方的差异) , 然后才进一步‘异中求同’ (寻找双方的共同点) , 最后才有可能达到先‘和’后‘合’的制度层面的新闻交流。” (4)

3、表达两岸善意, 营造两岸和解

在严重对峙时代, 两岸媒体发挥信息告知、意见表达、思想呈现和沟通民意的功能有限, “如果把1949年以来的两岸电波战也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新闻交流的话 (战争是历史上人类交往的主要方式之一) , 其实两岸的新闻界早就相识, 但只是相互知道对方的广播电台以及电台的领导机构, 而两岸民众收听对岸广播都被视为一种通敌罪。” (5)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 两岸关系缓和, 两岸媒体借由不断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报道两岸关系的范围逐渐扩大并趋向于常态化, 促进了两岸双方在官方、民间各个层面的广泛了解, 使两岸双方逐渐去除了因为数十年隔绝所造成的许多误解, 越来越明晰对方的想法。

如今,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两岸双方的共识, 两岸新闻交流更有机会、更有责任去如实地表达双方的意见, 传达双方善意, 营造两岸和解的氛围和共创双赢的努力。

可以说, 在两岸关系曲曲折折发展过程中, 两岸传媒确已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扮演着相当独特的角色:为两岸关系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力、两岸关系的稳定器、推动力与支撑点。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 两岸传媒的这种作用与角色只会更加加强与深化。 (6)

但是, 我们也不可否认, 除了两岸关系之外, 两岸存有的“泛政治化”倾向、制度性差异、价值观差异以及不同的新闻体制、媒体环境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两岸新闻交流, 使得两岸新闻交流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问题:

1、交流失衡目前两岸新闻交流的状态是“来多去少”, 台湾新闻记者到大陆采访比大陆记者到台湾采访人数多得多, 呈现20:1的严重不平衡状态。同时, 以驻点采访为例, 大陆目前已批准台湾13家新闻媒体驻点大陆, 而台湾方面仅批准了5家。

2、采访受限两岸都存在着对记者采访范围、内容、采访对象、地域、官方单位、民间团体等方面的限制, 相信在未来两岸双方充分协商之后, 会有一个良好的解决之道。

3、立场决定价值两岸的媒体都有各自的立场和价值观, 难免会导致在报道两岸新闻时的各说各话。两岸媒体在塑造两岸形象方面都存在不全面、不完整甚至不真实的、片面的问题。于是, 当只能从媒体上了解两岸、两岸关系的受众或阅听人置身于这种媒体形象中时, 他们几乎也不能得到准确、真实和完整的两岸形象, 如此, 对于两岸人民的了解、理解、互信将产生偏离。

4、市场决定方向两岸媒体都进入了市场导向, 虽然进入的时间不同、程度不等, 但市场经济的影响在两岸媒体的两岸报道中是显而易见的。两岸媒体在报道对方时, 这种倾向也逐渐地显露出来, 造成负面的新闻增多, 于是, 在媒体上的对岸形象可能就是落后、不健康, 时时都是灾难、处处都是不安定。如此追求眼球效应, 其实是把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和操守丧失殆尽, 也无形中增加了两岸人民的更多不解和误解。

二、互构两岸真实形象:两岸新闻交流责任与使命

事实上, 多年来, 两岸媒体经由各自不同的价值观、立场和媒体特点, 对两岸关系进行了不间断的报道, 在这个过程中, 通过两岸媒体的塑造, 在两岸人民心中形成了各自的“大陆形象”、“台湾形象”, 当然其中也有许多与真实情况是不尽相符的。这方面两岸学界都有不少研究和讨论。比如:

台湾学者刘幼俐、林美惠对台湾民众收看大陆卫星电视节目行为与其对大陆相关议题态度关联的分析, 其中一项是, 台湾民众是否同意大陆目前具有良好的国际形象, 同意的仅14.2%, 不同意者高达56.7%。调查也发现曾看过大陆卫星电视节目的受访者, 对“前往大陆旅游”、“大陆具良好国际形象”等议题持正向看法者均高过未看过大陆节目的受访者。 (7)

复旦大学陈东旭博士对两岸大学生接触对方新闻的现况与实效曾做过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他发现:其一, 在对岸形象方面的判断上, 台湾学生表示非常好 (1.11%) 及还算好 (15.35%) 约一成七, 普通 (43.15%) , 认为不太好 (30.43%) 或非常不好 (9.96%) 的比例则有四成。大陆学生方面, 对台湾印象表示非常好 (2.53%) 及还算好 (23.14%) 共约二成六, 普通 (37.29%) , 认为不太好 (30.43%) 或非常不好 (9.%%) 的比例则有三成七。若将两岸学生进行T检定, 发现大陆学生认为台湾印象较佳, 且其平均分数明显高于台湾学生。其二, 在对岸最需要改进的方面, 台湾学生认为大陆最需要改善的是在于人权及民主部分 (40.94%) 的比例最高, 约占四成一, 其次是政府形象 (29.60%) 的三成。在大陆学生方面, 有四成八认为台湾最需要改善的是政府形象 (47.91%) , 其次是民主发展 (35.02%) , 占三成五。两岸学生对于对岸应改善的方面并不相同。 (8)

综合来讲, 两岸媒体分处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中, 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都有着相当大的不同。两岸新闻交流也应本着“建立互信、求同存异、搁置争议、共创双赢”的精神进一步深入展开。

台湾有学者说:“新闻交流也带给了两岸人民一种‘期待’, 希望经由它的‘扩散效果’ (spill-over effect) 与‘连锁效果’ (linkage effect) , 能够增进两岸了解, 消除误会, 建立情谊, 最终有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文化交流也是两岸人民在分离四十年之后, 一个重新相互认识、相互学习过程的开始, 了解彼此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意识形态, 提供两岸接触对话的机会。两岸的文化互动也提供了两岸人民在心理上开始建构一种民族主义的‘社群意识’, 寻求彼此的认同与好感的建立, 并为日后两岸的经济、政治的可能整合奠下基础。” (9)

三、互构两岸真实形象的三个层面

笔者认为, 透过两岸新闻交流, 建构两岸真实的形象以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当从三个层面着手:

1、在制度面上, 尽快协商建立两岸新闻交流的互信机制

过去 (也包括现在) 两岸的确有许多差异存在, 也有许多对彼此的戒心, “因此两岸的信息传播存在着想要加强沟通、又害怕受伤害的矛盾情形。”在这种情况下, 两岸双方首先要做的便是建立互信机制。

建立互信机制可以消除彼此的歧见、相互包容彼此的价值观、理解彼此的制度性要求、接受彼此的行为处事方式、最大程度地化解彼此意识形态等政治因素的纠缠, 从而有效地建立起两岸新闻交流的正常化、制度化秩序, 促成两岸新闻交流善意与诚意的互动与合作。

2、在政策面上, 摒弃泛政治化的思维和做法, 采取务实而坚定的两岸新闻交流政策

两岸双方应抛弃“泛政治化”的思维和做法, 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采取务实而坚定的政策, 推动两岸新闻交流的全面发展, 让两岸新闻交流发挥其真实、完整互构两岸形象的积极作用, 促进两岸民众的真切沟通与理解。

具体地说, 两岸应更加开放地允许各自媒体在对方落地, 扩大驻点采访的媒体范围、采访范围, 同时, 在媒体合作、采访报道、媒体内容输出等方面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3、在实务面上, 两岸媒体理当秉承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与规则, 自觉担负起建构两岸真实、完整形象的责任

首先, 要理解对方既有的、既定的新闻制度和新闻政策, 对对方的报道背景加以充分的体谅。

其次, 两岸媒体应建立起一套行为规则, 以此来指导和规范两岸媒体对两岸新闻的报道。同时, 加强两岸媒体的联动, 通过合作采访、共同制作媒体产品、共同举办媒体活动等, 来扩大彼此的受众或阅听人范围, 最大程度地获取媒体运作的利润。加强两岸新闻专业人士的互访, 通过互访增加了解和共识, 以良性互动促成两岸媒体的共同发展。

再次, 两岸媒体应真实地反映两岸关系的现状, 真实地报道两岸关系、台湾和大陆的新闻事件, 在报道中保持相互平等的心态。

最后, 两岸媒体应透过学习和实践, 不断地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素养。从事两岸报道的人员如果连最基本的两岸关系知识都不懂, 又如何做好沟通两岸的工作?如果这些人员的新闻专业知识与技巧不足, 不能适应两岸关系的特殊与复杂的发展进程, 当然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任务并对媒体整体的形象产生负面的影响。

摘要:两岸关系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两岸新闻交流的发展方向, 而两岸新闻交流在两岸关系中扮演着“润滑剂”的功能, 提供了可以让两岸进行正常交流互动的机制。未来两岸如何通过新闻交流、通过媒体对两岸形象 (台湾形象、大陆形象) 的完整、真实和准确的塑造与呈现来沟通两岸、寻求两岸彼此认同、建立彼此好感, 发挥媒体良性作用、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是两岸新闻交流发展的当务之急和历史使命。本文就此从制度层面、政策层面和实务层面提出了互构两岸真实形象的建议。

关键词:两岸新闻交流,台湾形象,大陆形象,互构真实形象

参考文献

①王连伟:《新闻交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7.11.6, 第3版①王连伟:《新闻交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7.11.6, 第3版

②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两岸新闻交流概况 (1989-2005) 》, 国台办网站, 2006年8月21日, 网址:http://ww w.chinareviewnews.com②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两岸新闻交流概况 (1989-2005) 》, 国台办网站, 2006年8月21日, 网址:http://ww w.chinareviewnews.com

③罗森栋、董益庆:《两岸新闻交流》, 台湾:《新闻年鉴》, 1996年版, 第319页③罗森栋、董益庆:《两岸新闻交流》, 台湾:《新闻年鉴》, 1996年版, 第319页

④杨志弘:《海峡两岸新闻交流之探讨》, 台湾:《报学》, 1993年8卷7期, 第78页④杨志弘:《海峡两岸新闻交流之探讨》, 台湾:《报学》, 1993年8卷7期, 第78页

⑤陈力丹:《中国海峡两岸新闻交流的回顾与展望》, 引自网站: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4519⑤陈力丹:《中国海峡两岸新闻交流的回顾与展望》, 引自网站: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4519

⑥郭伟峰:《两岸新闻交流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第六届两岸传媒迈入二十一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年11月, 武汉:第2~4页⑥郭伟峰:《两岸新闻交流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第六届两岸传媒迈入二十一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年11月, 武汉:第2~4页

⑦转引自陈东旭:《台湾大学生接触大陆新闻的情形与对大陆事务的认知初探》, 《新闻与传播研究》, 第11卷第2期⑦转引自陈东旭:《台湾大学生接触大陆新闻的情形与对大陆事务的认知初探》, 《新闻与传播研究》, 第11卷第2期

⑧陈东旭:《两岸大学生接触对方新闻的现况与实效研究》,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论文, 2005年4月, 第84~96页⑧陈东旭:《两岸大学生接触对方新闻的现况与实效研究》,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论文, 2005年4月, 第84~96页

上一篇:老年媒体下一篇:就业再就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