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地区

2024-09-07

两岸地区(共8篇)

两岸地区 篇1

摘要:从不同时期河流与城市的关系来看, 河流对于城市建设的意义重大, 尤其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 “一江两岸”滨水地区是消除滨水空间利用弊端的重要抓手和提升城市竞争力以及城市品质的重要平台。本文通过对相关案例的研究总结, 针对“一江两岸”滨水地区提出创新性的设计思路, 包括“以保障水安全为前提, 以缝合城市空间为重点, 以激发水岸活力为目标”三大路径, 从而让滨水地区充分发挥生态安全效能, 强化滨河两岸功能的联系, 重塑滨水公共活力。

关键词:一江两岸,水安全格局,缝合,水岸活力

一、河流与城市关系的阶段演变

人类文明起源于河流, “逐水草而居”一直是城市选址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河流与城市关系的纵向梳理可以看出, 河流与城市的关系发展大致有以下四个阶段。

城市对河流的敬畏期—从管子的“高勿近阜而水用足, 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可以看出, 河流是居民生活饮用与生产灌溉的重要水源, 城市聚居点一般安排在河流两侧的台地上, 不仅用水充足, 而且可以避免洪水的威胁。

城市对河流的利用期—随着技术的进步, 如中国古代京杭大运河等航运交通的兴起, 河流成为决定城市兴衰的关键因素, 码头及周边的街道成为城市经济最为活跃、生活气息最为浓厚的地段, 码头文化俨然成为滨水城市的重要文化形式。

城市对河流的滥用期—工业革命以后, 国际间大量贸易来往及工业的发展, 导致了滨水地区逐渐被工业用地、货运码头侵占, 自然岸线逐步被滥用, 生态效能尽失;另一方面, 随着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兴起, 城市内部街道成为商业及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 滨水地区活力逐步丧失。

城市与河流的共生期—在“人定胜天”的价值导向下, 滨水地区的肆意改造与滥用招致了城市安全受到洪水淹没等天灾人祸的威胁, 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城市与河流的关系, 尝试保持和修复河流自然性, 并以可持续的方式挖掘河流价值, 实现城市发展与河流生长的和谐共生。

总之,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 滨水地区的价值不容忽略, 人类的慎用、善用将赋予河流更为重要的功能与价值。

二、“一江两岸”发展对于滨水城市的意义举足轻重

滨水地区通常是滨水城市自古以来最为重要的发展区域, 从空间尺度对人的视觉和心理的影响角度而言, 真正意义上的“一江两岸”, 指城市核心地段水岸及两侧临水街道等地区, 其发展对于滨水城市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

1. 滨水地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 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资源环境的恶化, 唯G D P为导向的发展取向深受诟病, 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 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1) ”。随后,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进一步明确指出“需要更加集约节约地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 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 (2) ”。

以此为背景, 滨水地区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 其生态价值得到重新认识, 各省市陆续出台的相关政策与规划, 均对滨水地区的再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尤其是水网密布的江浙地区, 重点对滨水地区的环境重塑提出了具体要求, 如浙江的“四边三化”行动。

2.“一江两岸”是消除城市发展对滨水利用弊端的突破口

近年来在武汉、重庆等地多次严重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的河流洪涝灾害, 原因既包括在泛洪区内肆意建设堵塞河道, 也包括对于河流裁弯取直、堤岸过度硬化等违背自然规律的建设方式。另外,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跨江交通发展相对滞后, 导致两岸城市组团之间缺乏必要联系, 尤其是公共设施之间缺乏协调, 服务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同时, 滨水地区已经成为房地产开发的热点, 大尺度的封闭社区及连续的高层建筑界面阻隔了城区腹地与滨水地区的交通与景观联系, 滨水岸线的私有化也导致了滨水地区的公共价值逐步缺失, 以及可达性较差、岸线活动少、文化特色不足、水城意象不明显、滨水活力渐失等诸多问题。

因此, “一江两岸”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地段, 无论是对于新城建设的防患于未然, 还是城区现状问题的解决, 都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3.“一江两岸”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平台

在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的情况下, 城市之间的竞合关系日趋激烈, 不仅是对发展要素的吸引, 更在于对人才的吸引。因此, 城市竞争力除了产业、政策、交通等硬实力外, 还包括城市形象、生活品质、文化氛围、景观生态等软实力。香港维多利亚港是香港城市形象和地区实力的标志, 每年大量节庆活动和赛事都在维港进行。同样, 伦敦的泰晤士河、巴黎的塞纳河和维也纳的多瑙河两岸地区, 都是当地城市公共生活最多的场所, 也是城市特色最鲜明的区域, 往往被喻为“城市的会客厅”。

可以说, “一江两岸”是滨水城市环境特色最鲜明、城市形象最具代表性、城市活力最充盈和城市土地价值最宝贵的区域, 其高质量的开发对于增强城市生活品质、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三大设计策略重塑“一江两岸”

如何充分发挥滨水生态基础设施的最大效能, 有效解决既有滨水利用问题, 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与区域竞争力, 是滨水城市必须重视的方面。本文通过对国内滨水地区规划设计的研究总结, 归纳出“保障水安全、缝合城市空间、筑就水岸活力”三大设计策略。

1. 保障水安全格局

“一江两岸”滨水地区的规划设计, 应以保障水安全作为前提, 综合考虑河流与整体水系的关系、河流与腹地的关系以及河流与堤岸的关系。

(1) 尊重自然规律, 连通水系, 合理增加蓄洪空间

河流水安全的问题, 关乎整体的水系生态系统。结合实际的地形地貌特征, 进行河湖水系的连通, 打通洪涝水通道、增加蓄洪空间, 可提高河湖的洪水蓄泄能力, 有效降低洪水风险, 保护区域水安全格局。因此, “一江两岸”滨水地区的规划设计可采取如下方法。

第一, 优化区域水系结构。梳理现状整体水系, 并结合竖向标高、用地条件等, 合理选择水系连通, 优化自然水系格局。如金华金义新区规划设计, 结合现状地形标高以及水流方向、汇水面、汇水路径等分析, 选择主要汇水路径作为水系连接的自然通道, 形成更合理的城市水廊道, 保障城市水安全格局 (图1) 。

第二, 合理增加蓄洪空间。结合邻近的河塘湖泊、生态湿地或开挖人工水面等方式, 合理增加蓄洪空间, 提升防洪抗洪能力。在衢州信安湖规划设计中, 由于位于衢江东岸两江交汇处的姚家湿地片区, 平均标高低于50年一遇的防洪堤岸约6 m, 是城市的低洼易涝地区, 因而设计了大面积的人工水面, 一方面作为重要的景观节点, 另一方面作为内部排水空间, 增加大量蓄洪空间, 缓解防洪排涝的压力。

(2) 强化低冲击技术应用, 控制和减少地表雨水径流量

低冲击开发 (又称低影响开发, 即Low Impact Development, 简写L I D) 理念由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机制和技术措施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 使建设区域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状态尽量接近开发建设前。低冲击开发方式, 对可持续发展理念主导下的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积极推进低冲击技术在滨江腹地的应用, 通过屋顶和道路雨水收集利用、绿地草坪滞蓄汛雨等方式, 加强雨水径流入渗、滞蓄等控制, 减少雨水径流量和峰值流量。

(3) 根据防洪标准和对河流生态影响最小原则选择可利用岸线

河流岸线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不但具有行洪及维护河流生态环境的功能, 而且具有开发利用的经济价值。[1]“一江两岸”滨水地区资源丰富, 开发价值较高,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岸线建设失控、岸线资源遭受破坏等问题。因此, 应根据防洪标准和对河流生态影响最小为前提, 结合集约高效利用等原则, 合理选择可利用岸线对其进行开发建设。

首先, 依据城市防洪排涝标准, 以水位标高为基础, 结合高程、坡度及坡向分析, 利用GIS测算得出可利用的岸线用地范围。然后, 以GIS分析结果为依据, 选择重点开发岸线用地和控制开发岸线用地, 以“高地高用、低地低用”为原则, 进行滨水地区规划设计。如上虞曹娥江“一江两岸”规划设计, 通过对滨水地区地形地貌的分析, 结合城市防洪标准以及河漫滩用地不淹没时间超过270天用地可利用原则, 划分出可利用的滨水空间, 形成了文化休闲、生态旅游、高端居住和商务会展等岸线功能区 (图2) 。

2. 缝合城市空间

两岸地区容易因为河流而产生功能和空间的断裂, 因此应重新思考河流和与之毗邻地区的关系, 借滨水地区开发建设, 通过功能、交通和景观缝合实现“一江两岸”城市空间的缝合。[2]

(1) 两岸功能联系与对接

水体是滨水城市空间中重要的结构性要素, 滨水区建设正是带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重要切入点。一是从城市整体角度出发, 重新梳理滨水地区空间结构, 选择功能缝合点。如衢州, 从古城时代的滨江城市, 到南湖时代的南北疏解, 再到衢江时代的东拓新区, 到现在信安湖时代的城市跨江发展, 从其空间演变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来看, 每一次城市结构的重大调整, 都伴随着对城市滨水空间系统的重新梳理。两岸功能联系与对接需要通过对城市滨水空间系统的梳理, 结合城市发展现状以及城市发展需求, 明确滨水地区功能缝合点。二是强化缝合点的城市公共职能植入, 形成各具特色的服务核心。如衢州信安湖规划设计, 结合区域既有功能, 将公共职能向滨水聚集, 打造文化、科研、商务三个服务核心, 对“一江两岸”功能进行缝合 (图3) 。

(2) 两岸交通优化

“一江两岸”滨水地区比城市其他地区的交通组织更为复杂, 其交通系统更强调“通”和“达”。强化“一江两岸”地区的交通联系, 对于促进两岸的功能联系有重要意义。首先, 考虑跨江河流尺度、城市规模等级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 优化跨江桥梁密度。其次, 合理建设多样化的跨江交通方式, 形成人行桥、轮渡、轨道交通等多样化的跨江方式。例如, 武汉司门口到汉口江滩游客可通过轮渡方式过长江, 在近两年新开通了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轨道;重庆则新建6座大桥, 轻轨、地铁跨江跑。

(3) 两岸景观塑造

河流是城市景观的重要依托, 优美而独特的滨水天际轮廓线是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景观标志。因此, 在对两岸滨江景观营造的过程中, 首先, 应分析影响滨水地区天际线的要素, 包括河流尺度、自然山体、城市布局、一般建筑群、高层建筑群以及夜景照明等, 营造具有韵律感和层次丰富的天际线。[3]其次, 根据观察者的方位、视角和速度等, 选择观赏滨水天际线的重要节点和区段。最后, 利用夜景照明, 营造24小时变化的天际线。例如香港维多利亚港, 通过一系列超高层和低层建筑的错落布局, 形成与山体、水体相协调的天际线并且设计了观赏天际线的最佳位置星光大道和太平山顶, 同时, 通过维港的夜景设计展示了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夜间天际线。

3. 筑就水岸活力

滨水地区的活力是评价滨水城市区域规划、开发建设的重要因素, 营造水岸活力更是滨水地区规划设计的重要目标。为激发水岸活力, 可采取如下方法。

(1) 引导滨水路径

滨水地区的可达性与活力程度密切相关, 人们从其他地方到达滨水区域的机会越多, 就越能激发滨水地区的活力。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引导人流到达滨水地区。

第一, 优化提升垂直于河流的道路网密度, 强化可达性。可通过在重要节点位置增加公交和慢行设施, 增加机动车停车场, 引导人流通往滨水地区。第二, 强化功能引导和视觉引导, 丰富滨水及廊道周边功能, 提高滨水景观通透性, 吸引人流。在衢州信安湖规划设计中, 原滨水岸线景观节点较少, 或被浓密植被遮挡, 无法吸引人群视线通达水边, 此外滨水绿地界面与城市建筑界面缺乏交融渗透, 因而通过在道路尽端节点位置建立新的视觉焦点, 打开滨水带来吸引人群视线, 并通过建筑退让形成开放空间, 与滨水绿带相互穿插, 引导人群 (图4) 。

(2) 营造公共场所

可通过以下四种路径将滨水区域打造成为富有活力的公共活动场所。一是最大化提供滨水公共开放空间;二是引入滨水活动内容;三是优化滨水景观, 进行岸线改造, 优化植物配置;四是增加公共活力通道, 强化滨水空间和地块内部开放空间的联系。如衢州信安湖规划, 针对原滨水岸线活动内容较少、景观层次单一、缺乏活力、滨水地区成为与城市腹地之间消极的分隔带等问题, 采取了以下措施打造具有活力的公共场所, 丰富人在其中的体验, 重塑滨水景观绿带。一是引入多样的活动内容;二是通过设计出挑平台、优化堤岸缓坡、增设市民活动设施三种方式改造滨水驳岸;三是结合自然种植、湿地种植、滨水步道种植和特色地域种植等方式, 灵活搭配四季景色不同和观花、观果、观叶、观形等多种观赏植物, 打造不同的滨水景观主题 (图5) 。

(3) 发掘本土文化

河流与文化息息相关, 尤其是“一江两岸”滨水地区有着自身独特的空间特征, 积淀了丰富的历史遗存, 是人们认识历史的重要媒介。设计中应将城市文化融入滨水地区空间, 提升滨水文化素养。首先, 加强对现有的滨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其次, 重现历史文化旧景, 通过历史故事重现或主题文化活动来表现建筑物承载的文化。在衢州信安湖规划设计中, 位于衢江南侧老城北端滨水的文化古迹信安阁与周边地区功能缺乏协调。针对这种情况, 规划在进行周边建筑和景观环境设计时考虑与之协调和呼应, 打造以信安阁为中心的传统文化主题服务区, 并从视线角度出发, 设计了通向信安阁的景观轴线, 塑造低层高密度的传统街区与信安阁呼应, 使之成为滨江文化地标 (图6) 。此外, 在衢江中部结合帝王滩原址, 通过塑造人工岛屿, 重现帝王滩旧景。

结语

河流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托, 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 “一江两岸”滨水地区的开发对滨水城市建设的意义越来越重要, 也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和思考。保障水安全格局、缝合城市空间、筑就水岸活力是笔者结合规划工作经验以及相关规划案例分析, 对“一江两岸”滨水地区的开发利用策略进行的初步探索。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应加强滨水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强调以人为本的开发建设理念, 提升滨水地区的规划建设水平, 打造活力多元的滨水生态宜居城市。

参考文献

[1]尹文亮, 王晓琴.浅析河流岸线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中功能区的划分[J].科技信息, 2011 (13) :283, 287.

[2]张磊, 蔡克光.从“逐水而居”到“一江两岸”——对滨江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分析研究[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东南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1.

[3]余祖圣, 高静.浅析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J].中外建筑, 2011 (9) :94-95.

两岸地区 篇2

历史课本上,记载了这片原本安定静谧的土地开始动荡不安的战乱。从17世纪初,因明末腐败沦为荷兰人的殖民地,到清军入关郑成功收服台湾,从日本发动甲午战争,被迫签订《马关条约.》,遭受整整五十年的屈辱,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无条件投降。记得郑成功曾义正言辞的向荷兰殖民者表示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台湾和澎湖这两个岛屿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和耕种这一土地,荷兰自应把它归还原主。”是啊!那块遗失的拼图,散发着千千万万炎黄子孙读有的温热与豪迈,身体里同样流动的那一腔热血。看那层层的海波是海峡两岸不变的情谊。

可是,陈的统治阻拦了两岸同胞的来往,如此热爱祖国的台湾同胞,也只能日日夜夜遥望这片久别未阔的故土,七岁的我,也只能按捺住心头那波涛汹涌的憧憬与向往。厦门的海边,洋溢着特有的气息,却湿润了眼眶,凉爽的海风拂动着我绵延的思念,吹向台湾同胞的心。痴痴的望着,那其实离我们很近又很远的台湾。

5.12大地震在汶川人民猝不及防之时袭来,而身在海峡两岸的同胞们,似乎也感应到了灾难袭来,在第一时间,组织救援队和医疗队来到四川地震重灾区,主动参与抢险救援和医疗救助。积极营救被困地震灾区的2897名民众,努力帮助四川企业迅速恢复生产,据统计,台湾同胞先后捐助14亿多元。广大台湾同胞与四川人民心手相连,共克时艰,为四川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给予了鼎力支持。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血浓于水的亲情啊!在8.8克拉克风灾中,大陆人民闻讯后,通过新闻媒体,使家家户户人尽皆知,在大陆的我们欲罢不能,希望自己也能奋战在救灾一线。我们拿出积蓄,献上我们的爱心与祝福,满满的募捐箱里是沉甸甸的心意。

8月20日晚19时35分,上海东方卫视联合江苏卫视、浙江卫视、湖南卫视、深圳卫视联合举办大型赈灾晚会《“跨越海峡的爱心”——大陆同胞援助台湾“莫拉克”台风受灾同胞赈灾晚会》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成龙、章子怡、李连杰、周星驰等100多名华人文体明星参加。坐在电视机前收看的我,仿佛听见悦耳动听的歌声,慷慨激昂的朗诵,接连不断的电话声在这个不眠夜,搭起一座友谊的桥梁,向海峡两岸延伸——延伸,那层层叠起得海波涌动着13亿人的关怀缓缓驶去。

书香两岸选书 · 大陆地区 篇3

作者:桑顿·怀尔德

译者:但汉松

出版社:译林

出版日期:2013年9月

1714年7月20日,南美秘鲁,圣路易斯雷大桥断裂。五位旅者坠入深谷,葬身。朱尼帕修士——灾难现场的目击者之一,用了六年时间,探访调查,取证成书。书中记录着五位殉葬者的生平与故事,而他们彼此间有着或近或远的牵扯。他们为什么,又如何会同时出现在注定会断裂的大桥上?是巧合还是因果?

父母的觉醒

作者:沙法丽·萨巴瑞

出版社:上海社科院

出版日期: 2013年9月

“觉醒”意味着对我们经历的一切事情保持清醒,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去接受和应对它,而不去妄图控制或改变它。作者提出,父母的觉醒与改变是教育的真正开始。父母只有安顿好自己的身心,尊重孩子的天性,才能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

我们没疯!

一起回到1900年生活吧

作者:罗根·沃德

译者: 汪芸

出版社:光明日报社

出版日期:2013年9月

作家罗根·沃德厌倦了半夜还要接手机、回E-mail,也害怕儿子在城市长大,只认得汉堡不认得牛。于是他和妻子决定“回到过去”,把家搬到弗吉尼亚州乡间,去过1900年的农村生活。这决定,为他们带来了危机四伏,却也充满欢乐与温馨回忆的一年……

无声的革命

作者:梁晨、张浩 、李中清 等

出版社:北京三联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1949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一场革命。新中国高等教育生源开始多样化,以往为社会上层子女所垄断的状况被打破,工农等阶层的子女逐渐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受教育者本人在实现命运转变的同时,也改变了国家和地方精英的身份构成,传统社会中封闭的阶层关系和结构被彻底改变了。

印度记

作者:于坚

出版社:重庆大学社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这是于坚的一本关于印度、尼泊尔、不丹之行的随笔集。于坚以富于感性色彩的文字,细腻真实地描绘了旅行所到之地,字里行间洋溢着于坚对印度的精神世界的独到感知。全书配以摄影图片互为表里,另收录行走尼泊尔、不丹的两篇新作。

乱时候,穷时候

作者:姜淑梅

出版社:浙江人民

出版年:2013年10月

这是六十岁才开始识字、摆脱文盲身份,七十岁开始学习写作的传奇老奶奶姜淑梅,历经一生写就的传奇之作,讲述了近百年来作者亲身与闻的民国时期、抗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乱穷时代”。全书语言通俗凝练,带有浓烈的乡土气息。

笑忘书:梁左作品集

作者:梁左

出版社:长江文艺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笑忘书》是梁左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作品集,收录了许多梁左未曾发表过的小说和散文随笔,从中可以窥探出梁左对艺术和人生的思考。书中还最新收录王朔、刘震云、马未都三篇追忆文章,作为新版序言。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

作者:白石一文

出版社:上海人民

出版日期:2013年7月

从小缺乏父母关爱且家境贫寒的松原直人,成年后过着优渥而醉生梦死的都市生活。他在与三位女性周旋的同时不停追问“生是什么?死又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活着?是为了喜欢的人还是追求平凡幸福的生活?人又如何在这冷酷异境继续存在?”

迪奥传奇花园

作者:汉睿、朱燕 编

出版社:作家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本书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小说书,它是由国内最优秀作家团队参与并与法国迪奥公司文化交流互动而创作出的小说作品。正如书中所说:“传奇就是经过岁月洗涤留下来的故事。”书中正是由一个个传奇故事构成。

阿莱夫

作者:保罗·柯艾略

出版社:南海出版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2006年,即将年届六旬的保罗·柯艾略不满足于自己过于安稳的现状,决定聆听内心的声音去旅行,去重新认识世界。他把拜访七个陌生地方作为寻找答案的方式,在往西伯利亚的火车上无意间进入了“阿莱夫”,在那发现了自己从来没有正视过的生命真相……

忍不住开了间家庭旅馆

作者:游莉、骆莹莹

出版社:中信

出版日期:2013年9月

大学毕业不到3年的游莉,因为不安分的性格和对旅行深入骨髓的热爱,在厦门创办了福建省第一家国际青年旅舍。从此,这个年轻的女孩开始了一段与家庭旅馆相伴的人生道路。听起来文艺范十足的生意,仅仅有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梦想就够了吗?

一生记不住一张脸

作者:希瑟·塞勒斯

出版社:上海译文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希瑟是一名文学教授,她常常吻错男友,甚至错把男友当坏人报警逮人。希瑟是脸盲症患者——无法从脸辨识人。认不得人让她害怕自己是不是疯了。这本书一半是爱的故事,一半是侦探工作。一个关于家庭、脸盲与宽恕的真实故事。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作者:谷川俊太郎

出版社:湖南文艺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这是谷川俊太郎的诗集,囊括了各个时期的优秀作品90余首,既有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也收录了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诗作《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活着》、《春的临终》等。

nlc202309040255

空度

作者:朱赢椿

出版社:湖南文艺

出版日期:2013年9月

还有谁会在意到,生活里还有很多美妙的瞬间?都市生活有太多恐惧、焦虑、不安,我们忙碌,我们逃避,我们把时间投向他人的生活,却忽略了自己的内心。此书是很具禅意的书,宁静之美的艺术体验。书页流动,留住时间,一切细节都已完美。

珍藏麦柯里:

深藏在照片背后的故事

作者:史蒂夫·麦柯里

出版社:中国摄影

出版日期:2013年9月

麦柯里在世界各地拍摄了大量广为人知的人文、纪实作品。此书讲述了他是如何寻找拍摄题材、如何拍摄和展开,进而完成一系列经典作品的;展示了麦柯里个人保留的资料,包含了他所拍摄的14组专题图片故事,内容覆盖他职业生涯中在世界各地的创作。

蔡明亮:

从电影到当代/艺术

作者:孙松荣

出版社:金城

出版日期: 2013年10月

蔡明亮生于马来西亚,艺术创作启蒙于台湾,是近三十年来走红于国际的影像艺术家。本书将绘制这位艺术家多年来的影像作品在历史、美学及理论的总体表征,剖析蔡氏创作轨迹与思想,并收录了作者孙松荣与蔡明亮导演的访谈。

第三帝国的语言

作者:维克多·克莱普勒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3年9月

犹太人、语文学者克莱普勒在可怖的生存环境中、在德累斯顿的犹太人居所里记下了他的观察——第三帝国时期,语言是如何走向堕落的。作为一部诞生于恐怖年代的经历之书,本书以骇人而真实的方式呈现出纳粹统治残忍的日常性。

声音

作者:米歇尔·希翁

译者: 张艾弓

出版社:北大社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本书勾勒出一个名为“纯声学”的新学科的轮廓。声音因此不再是知觉失谐或“黑暗大陆”的象征,而是应倾听技术及其命名之需而成为建构中的文化客体。作者旁征博引,所有文字都是为了强调与呈示声音物体的复杂性。

街猫

作者:伊夫·博歇曼

译者:胡小跃

出版社:漓江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本书是西方当代底层青年奋斗的辛酸史。血泪与理想,屈辱与坚韧,智慧与拼搏,官僚社会的折磨与金钱势力的无所不在,都真切地展现在人物命运之中。魁北克地域风光,栩栩如生的浮世场景,全景式地展开了当代西方民间社会生活的斑斓画卷。

欠条

作者:刘美松

出版社:广西师大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人与人之间是否还有足够的信任?刘美松从深圳驾车出发,100天走遍全国所有省会城市。他身无分文,却凭借帮助独驾中国,行程28510公里,打下欠条共计222张。面对怀疑、不解,心怀焦虑,他如实记录了一路上自我挑战的纠结与挣扎、通关的喜悦与感动。

我和端端

作者:于德北

版权:四川数字出版传媒

更新日期:2013年6月

平台:豆瓣

这是于德北的一部长篇散文,用详实的细节记录了他的儿子端端从孕育到成长的一段艰辛而温暖的过程。它告诉了年轻的父母,孩子成长期最需要的营养素是什么,应该怎样去给予。这本书中对“一个幸福家庭”也予以了淋漓精致的表现。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

作者:朱利安·巴吉尼、安东尼娅·麦卡洛

版权:中信出版社

更新日期:2013年9月

平台:豆瓣

一如我们所知,现实中的人生一点都不安稳,处处是困境,时刻在挣扎。本书为所有想要摆脱人生困境的读者献上最精妙的哲学智慧与最有效的心理疗法,为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的20个人生困惑给出了精彩解答,带出以哲学和心理学为原料的人生疗愈“处方”。

香港电影史记

作者:魏君子 主编

版权:中国人大出版社

更新日期:2013年9月

平台:豆瓣

本书以民间视角和观众身份重述了香港电影近百年历史,重点刻画香港电影人以及重要影片和电影事件,讲述影坛台前幕后的种种趣闻与秘闻,梳理香港电影与各种阶层和势力之间的负责关系。

一本书读懂中国税

作者:言谭

版权:杭州蓝狮子

更新日期:2013年8月

平台:多看

人只要活着,就有两件事绝不可能避免:一件是死亡,另一件就是缴税!这本书借助生动有趣的人物故事和贴近生活的案例描写,全方位介绍中国的各个税种、中国税制与外国税制的区别与相同之处,以及中国税制改革中的种种热点问题。

社交红利

作者:徐志斌

品牌:中信

更新日期:2013年9月

平台: Kindle

在微信、微博、QQ空间等社交网络中,社交红利(用户、流量与收入)十分醒目和诱人。但红利也非常吝啬,有能力获得社交红利的网站和应用屈指可数。这个现象令人迷惑不解。红利收益源于何处,此书将详细解答。

神奇的肌肤能量书

作者:金柏莉·施耐德

品牌: 阳光博客

更新日期:2013年8月

平台: Kindle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美容方法,并推荐读者食用天然、不经过加工的纯粹食物。全书分阶段告诉读者“吃什么”、“怎么吃”,从而使身体不断排毒,在达到外在美容和瘦身效果的同时,也拥有内在真正的健康。

nlc202309040255

旧时的盛宴

作者:李叔同 等

版权:华夏

更新:2012年11月

平台:多看

民国人,不管是为官的,为学者的,还是普通人,都有敦厚相、坦然样儿;家庭、婚恋、玩乐、衣装,在最日常的生活中也有一种又闲适又讲究的范儿。民国不止一面,它是大师的民国,也是民众的民国,听李叔同、鲁迅、苏青……讲述真的民国。

未来在现实的第几层

作者:猛犸

版权:果壳阅读

平台:字节社

作者猛犸专业又精准地在这资讯汹涌的次元里捕捉到新科技的一举一动,分享思考和发现的乐趣:那些代表着信息时代技术的科技产品,正在某处的实验室里缓缓成型,它们延展了人类身体,浓缩了时代面貌,预告了未来的多立面。

肉身供养

作者:蒋勋

出版社:有鹿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

“一切难舍,不过己身”。古老的信仰或许使我们重新省视起了自己肉身的眷恋不舍。在本书中,美学布道者蒋勋纵横古今中西艺术杰作,试图反思儒家主义长久以来所催化出的文化惯性,并带领我们在形形色色肉身的处境中,毫不隐讳地探索,发掘出动人、高贵,以及更多不同的人性可能与美的可能。

十年苦斗

作者:刘育东,杨丽玲

采访整理

出版社:远见天下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台湾第一座安藤建筑,不仅是一则“逆转胜”的建筑奇迹,更是一段将在建筑史、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动人故事。在穿越重重阻碍之后,安藤忠雄在台湾第一座完工的建筑——亚洲现代美术馆的十年历程,将让我们更加能够体会所有伟大建筑,都是梦想力、意志力、执行力交集的成果。

仁医乐手

作者:黄美贤、

罗伯特·维亚加斯

译者:蔡裴骅,林佳慧 编

出版社:台视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LSO交响乐团创立于1982年,成员由波士顿地区杰出的医师、医学院学生与其它医疗专业人员组成,并自1991年起,在主席、首席小提琴手黄美贤医师(Dr. Lisa Wong)的领导下蓬勃成长。黄美贤医师在书中记录了交响乐团惊人的故事,揭露了音乐与医学间不可思议的对话,两者在神经学层面上的交互影响,将为整体医疗行为带来莫大帮助。

不妥:聂永真杂文集

作者:聂永真

出版社:自转星球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

聂永真睽违三年全新杂文集。生活中节奏顺畅的事件处理,不多不少的适切状态,才是真正好的设计。50个在设计完成品上看不到的挣扎、冲突、不好意思、疼痛与焦虑,从外围开始扫射入里,直视他人,也直视自己。已经存在的东西,不必然定义成正确,究竟在这一切不妥的对面,会否有一种妥的存在?

坏生活 (诚品精装版)

作者:托尼诺·贝纳奇斯塔

译者:金禾

出版社:自由之丘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乔凡尼曼佐尼是美国黑手党大咖,因被迫出卖同志而成为黑手党的叛徒,一家四口走上流亡岁月。在诺曼底,有一样小东西意外改变了他的生命——兄弟牌900打字机,让他有机会还原封藏的真相。就在生活渐上轨道之际,不料美国黑手党却闻风追来了……

我们不要忘记今天

作者:申京淑

译者:邱敏瑶

出版社:圆神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晨间的一通电话,让八年来已经遗忘的,在这一刻都被连结了。那是一段想起来会些微刺痛的青春岁月。为了寻找“那个人”,四人一猫的生命相互交迭。但曾经紧紧相系的四个人,是谁先放手了?多年前许下的承诺,依旧冰藏在记忆的中,等着被实现……

这就是我想要的家

作者:金秀炫

译者:陈品芳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本书引领探访22个巧思打造的幸福生活“家”,分享不同屋主和设计师的发想过程、装修策略与生活主张,让你从初学者的基础认知与能力开始培养,掌握最容易上手又不会出错的装修原则,再适度融入个人化的美学品味。只要了解自己,就能设计空间。

Home:巴黎建筑师的居家风格养成术

作者: India Mahdavi、

Soline Delos

译者: 张一乔

出版社:积木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天花板太低?厕所太小?墙太丑?前人留下来的磁砖太恶心?想要重新粉刷?喜欢的图画该怎么挂?大型家具怎么摆?如何依自己的生活习惯安排居住动线?翻新老屋时如何将钱花在刀口上……超过100条居家设计秘技拳拳到肉。

宝岛。玩物

作者:拔林氏

出版社:幸福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本书首创寻着买东西的线索,纪录沿途认识的有趣人物。谈器物,谈艺术,谈古物,也谈手创。有新、有老、有舶来、有本土。东西是宝、人也是宝。不再是走马看花,而是深处城市最美好的部份。

别说不可能

作者:麦可·布拉斯蓝德、

戴维·史匹格哈特尔

译者:威治

出版社:商周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9月

风险有两面,一面是看似精确的可能性计算,另一面是人类的希望和恐惧。本书将告诉你机率和风险到底是什么,透过数字、故事以及人性的方式,告知数字将不再只是数字,而是能真实呈现出事物两面的工具。

nlc202309040255

中年之旅:自性的转机

作者:莫瑞·史丹

出版社:心灵工坊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某天醒来,中年危机突然逼近眼前。过去的自我轰然崩落,面对未来一片惶惑。莫瑞·史丹灵活运用两部希腊神话故事,来阐述中年之旅的三个转化阶段:分离、过渡、再整合,带领你穿越生命的挫败、局限与死亡,迈向新生命的旅程。

移动

作者:彼得·艾迪

译者:徐苔玲、王志弘

出版社:群学

出版日期:2013年9月

作为一本概念书,《移动》跨学科爬梳了环绕“移动性”的丰富理论与研究,并点评对该主题有所贡献的重要作者及思想家;不仅追溯移动性如何在地理学内部发展成关键概念,更广泛触及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都市规划、文化研究等领域的相关讨论。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

作者:汪培珽

出版社:汪培珽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不间断地念故事书给他们听,可以做到的父母不多。汪培珽想要透过这本书“说服你”——不是因此你就会养出多好的孩子,也不是书里的推荐书目有多棒,更不是让你的孩子考试顶呱呱的秘密……她真的要说的是“父母的爱要怎么给”的艺术。

爸爸陪你长大

作者:理查德·佛莱契

译者:张维书

出版社:大好书屋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爸爸的角色经常被忽略。本书从科学角度揭开“父性本能”,发掘爸爸独特的力量,告诉全天下的父亲,你是那个引导孩子稳健成长的关键角色,能为孩子做的及带给他们的影响,超乎你所想象。

红气球

作者/绘者:埃拉·马俐

出版社:青林国际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本书是依照儿童视觉和心理的发展历程去创作图像,重视儿童在阅读图像时所接收到的视觉刺激,利用不同的图像大小及圆形的各种变化,将圆形变成气球、苹果、蝴蝶、花和雨伞,让孩子从中体会形状转变的趣味。

晚安, 工程车晚安

作者:雪莉·达斯基·林克

绘者:汤姆·利希腾赫德

出版社:远见天下

出版日期:2013年7月

白天,在盖房子的工地里,各种强壮的工程车卖力地工作。天色愈来愈黑了,该是说晚安的时候,就连强壮的工程车也不能再玩。这些工程车忙了一整天,现在该好好休息,才有力气迎接崭新的明天,才能早起再来玩盖房子的游戏。

野猫的研究

作者:伊泽雅子

绘者:平出卫

出版社:小鲁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本书由专家以文图并茂的方式,鸟瞰街猫的一日生活,包括坐卧行止、三餐、睡觉等等,让我们随著作者的眼睛,洞察猫咪社会的规矩与其各种行为模式的语言,把生活在我们小区周遭的野猫之自然本能,活灵活现地呈现。

彰化一九○六:一座城市被烙伤、截断,而后自体再生的故事

作者:青井哲人

出版社:大家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1906年,日本殖民的都市计划强横覆上彰化,为城市深深刻下了明显的双重性。作者某次在彰化走动时,无意间看到“城市愈合的疤痕”,直觉领悟到那是城市活着的证据,标示着两种城市形态的交界,也是遍布城市全体的双重创伤。

贴就有效!

作者:侯雅娟、罗元婷

出版社:脸谱

出版日期:2013年9月

肌能系贴布(贴扎)是一项流行且有效的人体运动防护和复健治疗的新概念。本书精选热门运动必学贴扎保健,针对跑步、单车、游泳、篮球、棒球、网球、登山健行等常见运动伤害、酸痛问题,提供快速有效的肌能系贴扎法全攻略。

Casa BRUTUS特集-柳宗理

作者:MAGAZINE HOUSE

出版社:大艺出版

出版日期:2013年9月

柳宗理,日本战后工业设计第一人。本书介绍柳宗理最著名的三大设计产品:蝴蝶椅、餐具及象脚椅;剖析其设计理念,请到深泽直人、三宅一生等日本当红设计师来谈他们眼中的巨匠,并呈现柳宗理所参与的公共建设。

日日之器

作者:祥见知生

出版社:大鸿艺术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一日你逛进某间生活器具店,喜欢上它挑选与摆设的品味,更因店主丰富的知识与真心推荐而更深入认识这个世界。祥见知生便是这样一位你想认识的店主,引进自己喜欢的,也分享给大家,一同感受生活器物的美好。

卫生纸计划

作者:麦克·米卡洛维兹

出版社:远流出版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

在资源不足,又不能站起来一走了之的情况下,你必须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把事情处理干净,这就是“只用最后三张卫生纸擦屁股”的能力。本书以浅显易懂的案例与实务经验说明如何培养创业精神特质,让自己善用手边资源,完美圆梦。

旅读书店:寻访全球最美的20间书店

作者:清水玲奈

译者:林咏纯

出版社:枫书坊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

本书是横跨欧、亚、南北美洲,全球最美的20间书店巡礼。店的美,不只是建筑设计与室内装潢,更来自于书店里的人。本书所采访的店家,每一间都收录了该店的开创历程、经营理念,或是来往的人们发生在这里的有趣故事……

台湾好野菜:

nlc202309040255

二十四节气田边食

作者:种籽节气饮食研究室

出版社:晨星出版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本书以台湾野菜为出发点,工笔插画描绘出十种野菜的叶、果、花,并以温暖的文字,徐徐述说这十种随手可见、可摘的野菜,逗趣的历史典故或植物故事。并依照二十四节气,介绍当季的菜蓝子,野菜与其它节气食材撞击出幸福新滋味。

想要买马车

作者:鹿岛茂

译者:布拉德

出版社:如果出版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十九世纪法国小说中,满怀野心朝巴黎进军的青年人共同的梦想是买马车。从十九世纪的巴黎对照现在,从《悲惨世界》对照当下的世界,从法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中,作者鹿岛茂进行抽丝剥茧,一一解读小说情节背后的社会运作脉络。

无形的操控

作者:苏珊·威辛克

译者:刘玉文

出版社:三采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研究行为心理学多年的作者认为,人都有某些共通的天性,而顺着这些天性做事最不费力。在本书中,作者举出七种最基本的人性本能,教你如何顺着这些本能去激励自发行动,并视情况与对象妥善运用,就可以让人心悦诚服的去做事。

以平等之名-托克维尔与民主在美国

作者:杨照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我们可以不了解美国的文学、美术、音乐、建筑、电影,却不能不了解美国的政治制度;或者换个方式说,恐怕得先了解了美国的政治制度,我们才有办法贴切地欣赏、评价美国的文学、美术、音乐、建筑、电影。

多少才满足? 决定美好生活的7大指标

作者:罗伯特·史纪德斯基、

爱德华·史纪德斯基

译者:李隆生、张又仁

出版社:联经

生命的目的不是赚进愈多钱愈好,好比吃东西的目的不在于变得愈来愈肥胖。我们的生活方式喂养我们的永不知足,我们的永不知足也喂养我们的生活方式。作者试图证实,美好生活的确存在,并且能去体验,我们也应该努力去达成。

中国梦

作者:刘香成

出版日期:2013年9月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

一辆普通不过的单车、一台黑白电视机会否令你朝思暮想?今日的中国人唾手可得、甚至不值一提的东西,曾经是一个梦。《中国梦》收录刘香成百多张作品,作品横跨30多年,大部分聚焦百姓的日常生活。今天看来非常遥远的景像,却是三十年前那一代中国人熟悉的生活写照。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是最好的反映社会变迁的侧写。

香港短篇小说选

2004-2005

作者:郑政恒 编

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2006年,黄子平和许子东编选的《香港短篇小说选2002~2003》出版,至今休止了七年。七年后编者郑政恒在选稿时发现,大概因为时间的距离,佳作一一浮现,选什么的问题随之迎刃而解。然而,社会脉络急遽变化,事过境迁八、九年,这二十二篇小说所呈现的文学面貌,如何重述呢?他所留意的重点包括:死亡、影像、反权威。

十年未晚

作者:楚

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

出版年: 2013年9月

此书的二十个短篇故事中,有年轻的小秘书,有被迫不断考试的美容师,有离婚的女人,有出手拯救妹妹的姊姊,有怀孕期间呕吐不断的女人,有愿意冒险的女人,有等足十年才向梦想出发的女人……透过她们的故事,作者说:“我愿我的读者们,更诚实地看见都会女子和她们的生活,然后,更勇敢地迎向生活,创造自己的可能。”

离岛远足全攻略

(改订版第1刷)

出版:正文社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

本书介绍香港多个主要离岛,展现离岛独有特色,由历史建筑、渔乡风情、天然地质,到特色食品、传统节日等一览无遗,从多方面体验离岛郊游乐。为初级至经验远足人士设计30条远足路线,每条路线均有由多张相片组成的相集,次序跟着路线走,有助辨识位置。

两岸地区 篇4

关键词:城市设计,滨水地区

受有关部门委托, 法国达思建筑设计咨询 (上海) 有限公司和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合作, 将对南宁市邕江两岸滨水地区进行规划和城市设计, 以便为沿江两岸的开发建设提出科学依据, 指导下一阶段规划编制工作的进行。

1城市总体发展方式与河流的关系

伦敦、上海、巴黎、胡志明市和南宁有着共同的特点:有一条重要的河流穿越城市。这条河流成为城市的母亲河, 对城市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通过对这些城市的性质、结构以及演变方式的考察, 提炼出城市演化与河流的若干种基本模式, 探索适合南宁自身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1.1案例一:伦敦

伦敦是英国的首都, 世界金融中心, 服务业中心, 第一等级世界城市。城市沿河两侧均衡发展, 河流航运功能已退化, 景观功能为主。

1.2案例二:巴黎

巴黎是欧洲文化中心之一, 法国首都, 第二等级世界城市, 城市沿塞那河两侧均衡发展, 塞那河是城市的母亲河, 景观功能为主。

1.3案例三:上海

上海是中国直辖市, 亚太地区金融贸易中心, 第五等级世界城市。先发展浦西, 后开发浦东。城市由单侧到双侧结构转型, 航运功能开始弱化, 景观功能增强。1.4案例四:南宁

南宁是中国省会城市, 地区政治、经济中心, 城市从江北到江南跨越发展, 河流以景观功能和航运功能为主。

综合分析上述各地案例可知,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河流有由航运功能向景观功能转变的趋势, 城市与河流的关系有由单侧向双侧发展的趋势。

2河流与城市两岸开发节点的案例比较

通过比较苏州河、黄浦江、塞纳河、多利河以及泰晤士河, 发现河流具有不一样的空间尺度, 也承担着不一样的城市功能。通过对这些河流景观质量进行评价, 指出各条河流在城市开发中的得失。并提出对南宁市邕江发展的可借鉴之处。

2.1苏州河

近年来经过治理, 整体质量有了很大改善。规划注重滨水公共空间的布置, 尽可能设计多样化的、连续的公共滨水岸线。可借鉴之处: (1) 连片的城市景观可引导土地开发。 (2) 以空间廊道分割各个综合功能区。

2.2黄浦江

黄浦江最具特色的是浦西外滩的绿化空间和万国建筑群, 以及浦东陆家嘴地区。垂直于江面的锲型绿地结合景观的防汛措施设计, 并通过连续的公共空间引导行人路径。打造上海的黄金水岸。可借鉴之处: (1) 对二层公共活动层面的利用。 (2) 突出步行绿化带的视廊作用。

2.3塞纳河

巴黎的城市主轴线与塞纳河平行, 从卢浮宫、凯旋门、香榭丽舍大道到德方斯地区, 整个城市的公共空间与滨水绿化空间有机结合, 形成极富特色的城市形态。还设计了若干垂直于塞纳河的绿色走廊, 将两岸的空间串接起来。可借鉴之处: (1) 可以借鉴其城市轴线与河流的关系。 (2) 滨河设计的城市序列空间。

2.4多利河

由于河流和运河的存在, 新的开发以步行可到达的邻里为单位展开, 以水上出租车和灯柱扶手联系“城市中的群岛”的各个区域, 并由道路将各个邻里贯穿起来, 强调开放的空间设计, 保留原有农田, 设计令人愉悦的公共空间。可借鉴之处: (1) 强调建筑设计服从规划。 (2) “城市中的群岛”概念, 各岛屿具有自己特征和场所感。

3南宁邕江两岸现状分析

3.1区位条件

邕江作为南宁的母亲河, 其战略地位不容置疑, 河流自西向东穿越南宁市区, 其位于市中心的滨水核心区, 交通条件良好, 同时也集聚了历史文化、商业和居住等功能。

3.2现状用地评价

两岸发展不平衡。邕江南北两岸发展很不均衡, 北岸开发状况良好, 建设质量较高, 而南岸处于城市发展的早期阶段, 城市与农村没有严格的边界划分, 这种南北两岸条件的不均衡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沿岸公园较少。两岸绿地面积大, 以林地耕地为主, 但公园数量较少, 可供市民进入并休闲娱乐的绿地不多, 多处于自然或半自然状态。

防洪堤割裂了两岸联系。现状防洪堤条件已不能满足长期防洪的要求, 不能给城市以足够的安全保证, 更像一条不可逾越的障碍, 割裂了城市与邕江之间的有机联系。

两岸用地布局杂乱。两岸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相互混杂, 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生活岸线与生产岸线未能区分开, 且工业以二类和三类工业为主, 环境质量较差。

公共设施用地散落分布于规划范围内的各个区域。在邕江一桥两岸地区分布较为密集, 在布局上与邕江沿线缺乏关系。缺少与绿地广场结合布置, 缺乏大型专业项目, 如会议中心、展览中心等。

4南宁邕江地区发展对策

注重城市空间延续性即南北平衡。目前的南北失衡不利于滨江地带的综合开发利用, 加快邕江南岸建设速度是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尊重城市历史及城市肌理特色。城市肌理是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保存现有城市肌理具有保持城市历史文脉的作用。

力求塑造一个高品位的城市滨江带。邕江作为南宁市的母亲河, 她不仅是影响城市形态的重要自然要素, 也是城市文脉中不可缺少的情感要素, 提高它的品位即是提高整个南宁市的品位。

面对市民开放的滨江地区。还市民一个完整的滨江地区, 创造富有活力的城市开放空间, 提高地区吸引力。

5南宁邕江地区城市设计

5.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研究范围为市区内的邕江两岸滨水地区, 江北片和江南片面积合计约为28.64平方公里。

5.2开放空间结构体系设想

近疏远密。城市功能平行于邕江展开, 滨水布置滨江绿地, 近水的居住区密度较低, 远水的居住区密度相对较高, 以实现江景的更大程度共享, 滨江绿地的生态资源更大程度渗透至城市街区。

公共服务带与水垂直。原则上在600米左右距离的城市干道上设公交停车站, 该站靠近以商业办公为主要功能的公共服务带上, 以及开放式的城市公共空间。该带与邕江岸边垂直相交, 便于把人流引到滨江景观地段。游艇码头的布置与贯穿公共服务带的街区主要轴线道路相对应。

公共服务功能复合。规划提出通过并置和竖向叠加的方式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功能放置在一起, 在商业文化中心、居住区中心和居住小区中心, 城市功能的混合配置是需要强调的, 应包括住宅、旅馆、商业服务、办公建筑、公共交通站点、餐厅、咖啡厅等, 为人们提供生活工作和休闲娱乐的场所。

保持城市中心活力, 并尽可能提升滨江两岸的人气, 使城市生活和工作延伸至拥有良好绿化景观的两岸地区, 为未来的城市建设提供更为良好的空间结构体系, 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5.3滨江两岸天际线设计

沿岸建筑轮廓线考虑韵律和变化, 避免单调的一刀切。整个轮廓线分为起 (高潮) 、落 (低落) 、缓 (平缓) 、放 (断开) 四个构成 (示意要素) 。在整个沿江建筑天际轮廓线的控制中, 对现状建筑, 局部进行整理改造重建, 而未建成的沿岸区域则进行更为完整的轮廓线体系控制。腹地建筑轮廓线与沿岸建筑的轮廓线形成层次, 使整个建筑立面更加丰富。5.4建筑风貌控制

城市建筑是最主要的构成要素, 建筑需与城市内部的各种要素相统一。邕江两岸建筑整体形态也初具规模。建筑风貌应以结合现状为基础, 形成新的城市建筑风貌。

建筑风格从现有建筑基础中提炼, 对新建建筑和改造建筑提出设计风格的要求为“多层次的现代、简约、明快风格”。

办刊宗旨

深入研究、预测、报道科教创新发展现状以及改革热点、焦点;广泛探讨、交流科教工作中的优点;多方位、多层次介绍科教创新的前沿性内容;有效传播我国科教工作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合理构建我国科研教育学术交流平台。

本刊为《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为更好的提升本刊的信息技术全面性, 我刊现面向各级科技与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科教领域管理人员、科技教育人员、各类院校的广大师生征集优秀稿件。

投稿须知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真实、逻辑严谨、文字准确、语句通顺。

2.文章以2200~2700字为宜;文章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 (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 等要素齐全。

3.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标点符号使用准确;表格设计合理, 推荐使用三线表;图片清晰, 注明图题图号。

4.投稿请使用word格式并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子邮箱。5.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所投稿件进行修改。

6.本刊已被相关电子期刊等网络媒体所收录, 本刊发表的文章将在网络媒体上全文发布。7.严禁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 否则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书香两岸选书·港澳地区 篇5

作者:刘晋

译者:陈子澂

出版社:万里机构·饮食天地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作者自幼跟父亲四处享受美食,自有一套饮食理念,对食物充满热情,为了把食物做好,不辞跋涉,访食寻源,利用理念和实践,重复试炼,把食物的根本真味找出,付诸实行,还附带利用科学解读成菜特色或关键,实用和科学集于一身。再者,从追访和钻研食材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令人感动和有趣的小故事,可与读者聊聊,提高食趣。

城境:

香港建筑1946-2011

作者:薛求理

出版社:商务印书

出版时间:2014年7月

面对保存香港建筑面貌的迫切性,薛求理博士开展对本港建筑的整理和研究。本书由战后重建说起,细述战后社会环境如何影响建筑发展,包括兴建公共屋鸷和大会堂、市政大厦等公共设施;及后探讨建筑条例如何改变建筑物的设计,例如放宽楼宇高度限制和订立卫生标准;最后解构全球化在香港建筑上的烙印,并以不同建筑物凸显本土建筑师的水准,讲述他们如何克服香港地少人多、山多平地少的难题,造出达国际水平的作品。

老公使用说明书

作者:胡晓梅

出版社:非凡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如果你已经购买了老公这项产品,却未能达到幸福的感觉,甚至换了几次货也成效见微。

只要提出问题,这本说明书就能给出满意的回答!有关老公这项产品的说明:本产品需要辅以尊严的浇灌,而不是指责或辱骂,否则会报废。本产品需要用户崇拜,它渴望用户关注,要听用户赞美,也希望躺在用户胸口前撒娇……按照本说明书正确使用产品,将得幸福与安乐。

旧书刊中的香港身世

作者:杨国雄

出版社:三联

出版时间:2014年9月

两岸地区 篇6

关键词:台湾,海峡两岸,网站建设

海峡两岸的档案馆在因应数位化潮流, 也都积极地投入了档案馆网站建设, 更将档案馆网站视为对外提供利用服务的主要窗口之一。而本文将以台湾地区档案管理局以及大陆地区福建省福州市档案馆的网站为例, 以笔者实际应用的角度切入, 加以比较研究其内容与特色。

一、海峡两岸档案馆网站建设之服务项目与特点简介

(一) 台湾地区档案管理局网站建设内容与特点简介

档案管理局网站 (National Archives Administration) , 其内容模式是依照无障碍网页设计原则为主要建置方针。档案管理局网站服务项目大致可分为关于本局、重大政策、政府资讯公开、最新消息、民众服务、档案申请查询应用、出版品资讯、档案电子报及文书流程管理和其他相关档案网站连结这几大区块。网站首页还设有动态画面呈现出最近所建设档案相关工程、数位化档案、主题展览等。网站内容还依照使用者身分不同, 所显示的内容也有所区别。例如, 1) 档管人员:所显示的内容大多是与本身档案业务有所相关, 像是回应民众谘询沟通平台、档案法规、行政命令、档案作业规定、施政计画暨业务统计、档案奖项评奖作业流程与获得之奖项及其他专业训练等。2) 一般民众:其内容更多的是偏向于大众所需的服务内容, 例如档案电子报、展览主题介绍、档案资料库检索、参考谘询、线上提问、档案申请查询利用等便民的服务内容。3) 儿童版本:以学龄儿童为主要对象, 活泼的动画介面, 佐以繁体中文以及注音符号, 藉由互动式的游戏教学, 引起学龄儿童对于档案的兴趣及初步认识, 让档案的知识从小扎根。

除了网站浏览模式分为三种类型以外, 语言浏览介面除繁体中文以外, 也备有英文版介面可供非华语系的外籍人士使用, 不仅拓展了线上使用者的范围, 也使网站建设更加的国际化。

针对初次使用档案管理局网站之民众, 不熟悉网站的服务项目与架构, 则可点选『网站地图』, 详细条列出网站内所有的服务类别与其底下所屬的服务项目, 可供网站利用者快速查找服务内容。

(二) 大陆地区福建省福州市档案馆网站建设内容与特点简介

福州市档案馆网站主要建设内容有局馆介绍、政府公开信息、档案新闻、档案法规、网上展厅与视频、在线办事、档案编研、机关与党、文件中心、档案检索、馆藏介绍等几大区块。

依笔者本身使用习惯, 最常用的是在线办事、档案检索以及线上展厅。1) 在线办事:包含了民众查阅档案的基本手续与所需证件、档案馆开馆服务时间、查阅开放与内部档案的规定等, 是关于查档利用时所应注意的事项与基本查档原则。2) 线上展厅:大多展示福州地区的老照片档案为主, 也包含了制度更改与通知等书面档案, 记载了福州市的历史变迁。经由线上展厅, 进而了解福州市的历史与样貌, 同时也认识了档案多样的形态与功能。3) 档案检索功能:可经由档案名称、责任者、文件时间、案卷号、全宗号、目录号等这几项检索项目进行所需的档案检索, 十分便利与快捷。

而网站首页也有简易式的检索功能可供利用者即时搜寻, 藉由设定检索范围, 例如新闻、档案法规、网上展厅、在线办事等区块, 个别检索所需信息, 十分便捷。而网站主页面右下方还设有简易的问卷调查, 最新的调查内容是『如果您需要查阅档案、资料及有关政策, 您会采用什么方式查阅?』。线上调查可即时供得知网站使用者的相关意见, 其调查之结果更可反馈至档案馆本身, 使档案馆依照使用者意见之反馈, 得以修正建设方向或提出正确及更有效率的解决方法。

二、海峡两岸地区档案馆网站建设现存问题

1) 网站利用者人数不见提升。海峡两岸档案馆网站建设转向服务型档案馆也只是进几年的光景, 也许是档案馆宣传力度不足, 民众对于档案本身认识不足, 当然对于到何处才能查阅档案也不甚清楚, 导致网站利用人数一直不见增加。2) 网站留言板与电子信箱交流不即时。档案馆网站的留言板与电子信箱, 原本设立目标是能够快速且即时的解答使用者的疑虑与问题, 但由于留言板与电子信箱皆需透过接收、呈报、查找、解答后回复至网站问答区或询问者电子信箱, 一来一往的回复中, 常常是数个工作天后才能得到回应。3) 网站介面支持的语系过少。台湾地区档案管理局网站只备有中英文版双语浏览介面, 而福州市档案馆除简体中文外并无提供其他语系的介面浏览, 这样将使国外的网站利用者无法顺利浏览网站内容及查找档案, 限制了网站使用者的身分与档案利用范围。

三、海峡两岸档案馆建设解决对策与目标

现今, 档案馆网站建设正朝著服务性档案馆网站的目标前进, 利用网际网络的风行, 建立一个便民且易用的档案馆网站, 提升使用人数, 是目前海峡两岸档案馆网站所需重视的课题之一。

1) 建立友善且易于利用的服务型档案馆网站。如今随著档案馆职能的转变, 档案馆网站也随之转型, 网站使用者大多是以一般民众为主。因此, 档案馆网站不只是档案馆本身的缩影, 更是一个新兴的服务空间。除了网站介面建设必须要友善易用, 加入动态的展示列, 进而加深使用者的印象, 提高利用次数, 让丰富的档案馆藏内容被所知所用, 同时也提升了档案馆本身的形象。2) 提高网站问题回复之效率。留言板与电子邮件虽可快捷的提出问题, 但需透过呈报、查找、刊登回复等流程后才能在网站上或信箱予以回复, 往来费时, 但却是无可避免的必须流程。若能增加即时通讯软件的应用, 设置线上客服, 便可即时回复使用者的疑虑与需求, 节省往来回复的时间。3) 档案馆网站应增加多国语系的浏览介面。档案馆网站建设目的就是利用网络平台增加档案的使用人数。若是一国外使用者, 进入档案馆网站后却因为语言隔阂无法顺利浏览、查找档案, 那么, 档案馆网站就是将国外使用者拒之门外, 丧失了相互交流的机会, 对档案馆网站及档案馆都是一大损失。因此, 多增加外国语言的浏览介面, 可使网站使用者更多元且国际化。4) 提供个人化服务功能。现有的档案馆网站框架条列清晰、架构合理, 能使利用者快速查阅档案, 但缺少个人化的服务项目。有些使用者例如机关人员、编研者、学术研究者等, 需多次造访档案馆网站, 然而每次都需重新寻找所需档案, 十分不便且费时。若是档案馆网站建设中能增加个人化服务功能, 智慧地记住查档者经常使用的关键字或档案, 自动列出相关的档案与最新消息, 必定会提高使用者利用意愿与造访次数。

两岸地区 篇7

《两岸传媒》2011年10月由海峡导报创刊, 即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与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共同创办的《两岸传媒》以一刊两号的形式分别在大陆与台湾出版。2012年6月起福建日报开始专门成立两岸传媒杂志社, 设立编辑部, 并加以重新打造升级。2014年起《两岸传媒》改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与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协会联合主办。多年来这本独特的刊物既达到了共同策划, 内容共享的1+1>2的效果, 又能体现两岸媒体的个性, 满足两岸各自的阅读习惯和关注角度, 可以说已开创性地实现了两岸共同媒体这一新型媒介形态。而这一独具特色的媒介形态日益成为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展示两岸传媒的产制过程、制度规范以及交流合作的大道行思, 将新闻报道、经验分享、观点阐发、问题思考、生活品读等融于一炉, 巧妙地总结两岸传媒的过去, 深耕两岸传媒的现实, 探索两岸传媒的未来, 是两岸传媒业界、学界和其他关心两岸关系读者的必备宝典, 也是了解、学习、研究两岸传媒的鲜活样本。

一、两岸传媒交流的见证者, 全球传媒的风向标

《两岸传媒》通过“月读”、“两岸传媒活动日历表”来及时网罗两岸传媒资讯, 展现两岸乃至世界传媒及其创意活动样态和专家学者的观点摘要;另设有“现场”版块来深描两岸传媒交流合作的事件, 例如2012年9月报道了在福州举行的“第四届两岸媒体峰会”围绕“繁荣中华文化圈暨两岸媒体的责任和机遇”主题展开的深入研讨主要观点。此外, 杂志还设立“封面”版块独具匠心地策划了各个专题, 如2012年7月号就以“微电影时代”为题, 聚合众多学界业界名家纵谈微电影的佳作、营销、技术和未来等方方面面。2011年的创刊号就适时地从两岸关注视角关注辛亥革命, 求索“一个中国”的文化认同, 勇于担负起“两岸交流, 媒体先行”使命。因此很自然地在创刊号中以巨大的信息来审视两岸传媒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观察两岸媒体和传媒人的生存样态, 表达了两岸媒体共同致力于建构体现历史责任与职业追求的两岸传媒主流话语。如此《两岸传媒》事实上扮演着全景式俯瞰两岸乃至全球传媒风向标的重要角色。

二、架构两岸传媒“心桥”, 联结业界学界, 传播传媒热点

《两岸传媒》杂志的独特定位是为两岸提供传媒界、文化界、文创传媒产业、数据调查和世界观点的杂志, 充当两岸传播、文化和文创重要的交流平台。她以“大传播”的宽阔视阈及时反映和挖掘两岸传播、文化与文创的经验, 既有业界实践的理性升华, 又有学界的批判性思考。例如杂志设立对话传媒领袖栏目, 将业界的思索奉献给读者, 例如专访项国宁, 力求真实剖析新媒体环境下台湾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突围之路。也有许多奋战在传媒一线的记者、编辑、主持人等, 他们或谈自己工作实践中的传媒思考, 或以现身说法的形式谈自身的成长经历, 凡此种种, 无一不鲜活地将两岸传媒人生动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例如2012年8月号设立有“传媒人”版块, 分别从各个侧面分享了大陆媒体人王炜、曹林、王文、巴晓方以及台湾媒体人王伟忠、卢秀芳、潘怀宗、朱宗庆等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新锐观点;也设立“面孔”版块, 以人物访谈的形式将传媒人黄晴雯、占才强的“独家”心得介绍给读者, 令人深感亲切。此外, 杂志还设立了“方法”版块, 内含前沿、案例、方向、数据等栏目, 既有宏观的理论思考, 又有微观的实证研究。例如《社交电视“萌芽“》一文就对新兴的大陆社交电视发展模式进行了广泛探索。

甚至, 杂志开始探索通过合作引导学界、业界培养传媒领袖的尝试, 以确保两岸传媒的永续发展。今年5月《两岸传媒》积极与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台湾世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组建“两岸媒介文化发展协同创新基地”, 旨在搭建一个具有开放性、两岸合作特点的全媒体大型体验讲习基地。即将开办的面向大陆及台湾地区高校学生记者的“2013年两岸未来传媒领袖讲习所”便是其中应运而生开拓性项目。

三、省思世界传媒资讯, 分享两岸传媒教育经验

《两岸传媒》怀有世界视野, 中华立场, 两岸关注的意识, 及时关注和评论国际传媒事件与现象, 第一时间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推动两岸传媒学界与业界的思考。杂志充分发挥了媒介的环境监测功能, 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对于事关两岸传媒长远发展的问题, 都进行了前瞻性探讨。例如2013年第1期就刊文对“国际电信联盟”在迪拜 (台湾译为“杜拜”) 召开的国际电信世界大会加以评述, 指出大会中的互联网管理分歧, 审思其背后的话语权争夺实质, 提出树立“噪音隔离墙”以伸张自己话语权的主张。

为交流两岸传媒教育的经验, 分享两岸传媒教育的理念与做法, 杂志设立“教育”版块, 既关注两岸传媒院校的办学特色, 又阅读传媒院校当家人的风采。展现了生动活泼的两岸传媒教育状况。例如2012年6月号就分享了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从“三个转变”到“三个新转变”的浪漫式办学思路, 同时阅读了时任常务副院长的黄星民教授那中庸而不失童心的独特风采。这些都让人印象深刻。

四、关注两岸传媒话题, 建构两岸共同精神家园

《两岸传媒》忧思两岸传媒生态与传媒教育现状, 把脉两岸传媒业界与学界, 客观展示成绩与不足, 充当推动两岸传媒奋进的“牛虻”。例如林谷芳撰文《两岸在人文上都患有国际接轨的迷思》质疑西方文化进化论的新殖民现象, 期待两岸站在人文反思的高度去深思国际接轨问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杂志专设“主题”版块, 对两岸传媒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进行专题讨论, 例如, 2012年第10月号就设有“两岸20大原创数位影音力”, 绍介了两岸数位文创诸多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总结过去, 启迪未来。同年第11月号则关注“新媒体时代广播的发展路径”问题, 为新媒体时代的广播发展建言献策。同年第12月号则以“掌中APP翻转名人生活”为题, 从生活方式的视角以名人为例适时关注近年来新出现的APP现象等。如此就将两岸共同关注的传媒领域新现象和新问题突出地表现出来, 以使之成为彼此共同话语。此外, 杂志还设计了“家园”版块关注两岸衣食住行一些轻松又有趣味的话题, 分享既似乎在传媒领域之外, 又在传媒视野之内的两岸人民生活体验和情趣等, 从而不知不觉中营造共同意义空间。

五、华美转身, 致力于推动两岸文创交流与合作

从2014年第1期总第21期开始, 《两岸传媒》由于未能与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继续合作, 转而与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协会联合主办。据了解, 虽然旺旺中时媒体集团高层领导对这一刊物很认同, 无奈由于台湾媒体重商业运作, 一时还没能找到营利模式, 同时两岸媒体理念与运作方式的差异等因素, 只能遗憾地中断了合作, 虽然双方关系融洽, 坦诚相待。据大陆这边的主编叶秀月女士介绍, 经过跟台湾许多媒体的沟通交流, 以及对刊物自身发展定位的重新思考, 终于找到了合作伙伴———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协会。彼此将利用刊物这一平台, 推动两岸文创交流与合作。目前正在酝酿包括刊物营销、两岸文创活动策划等一系列活动, 以扩大刊物在业界、学界各领域的影响。

纵观已出版的前6期来看, 文创专题已成为主打话题。如2014年第1期刊发了有台湾文创之母称号的李永萍女士的专访。李女士希望2014年成为“两岸文创年”, 她直言台湾的创意思维与整个营运面将对大陆文化创意产业有所贡献, 并畅谈了对文创城市和文创政策、文创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卓越见解。同期, 台北编辑部策划了2014两岸文创年十大关键词:三中全会、创柜板、新型城镇化、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岸文创园区、服贸协议、中国梦、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文创、智慧财产权、智慧城市, 高度提炼了两岸文创事业相关的主题, 指明了两岸文创合作的机遇和挑战。第2期对话传媒领袖栏目, 对话派格太合泛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孙健君。孙总认为“所有人都参与文化是最好的文化”, 以此表达了他对文创产业的看法。同时还特别企划了“文创市场两岸共谋福利”专栏, 刊载了一组理论文章;设计了“预见两岸设计之都”专栏, 介绍了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四地创意产业发展的亮点。第3期对话台湾影音科技公司董事长兼执行长黄宝云女士。该公司业务中最突出当属与台北故宫合作古画动漫, 可以说公司将动漫与书画的融合做得风声水起, 经验值得借鉴。同时还刊发了林建元的《财金双重诱因文创产业大利》和江绍雄的《“艳遇中国”的创意承载》理论文章。第4期更是刊发了中国九洲文化传播中心副主任王杰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启示》一文, 从以下八个方面归纳了台湾文创产业发展的经验:1.正确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2.做好文化资源整理和文化环境建设工作;3.企业家与艺术家跨界合作;4.立足本地、民众参与;5.培养文化创意人才;6.保护知识产权;7.建立投融资机制;8.全力打造国际化的文化创意品牌。而第5期中则刊发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向勇对大陆文创产业自我反省的文章———《大陆文化产业园区欠缺人文味》, 告诫政府:“要坚决警惕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充斥三种异味:挂羊头、卖狗肉地产化的血腥味、低端机械复制化的机油味、过度文化金融化的铜臭味, 逐步恢复文化产业园区‘人文’味道, 真正实现文化产业园区存在‘文化聚落’、‘创意集聚’、‘产业集群’之间的循环再生。”第6期则开设“青春文创力”栏目, 着力介绍两岸设计院系学生的毕业作品, 以见证青春文创力, 展望大中华文创美丽愿景。这样, 让读者的目光凝聚到文创人才培养方面, 毕竟人才培养是文创事业发展的基础和灵魂。

如此, 我们不难发现, 2014年切切实实成为了《两岸传媒》的“两岸文创年”, 良好的开端成功了一半, 用创意思维来办《两岸传媒》, 这个平台的路当能越走越宽阔!

六、关注新媒体, 探讨新媒体时代新旧媒体的生存之道

当下是新媒体时代, 无庸置疑。传媒人要做的是如何因应时代变化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两岸传媒》杂志自然不会无视这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积极传达两岸传媒人有关新媒体的精锐思想。2013年第12期刊发了郭全中博士的《移动互联时代下的并购潮》, 文章认为“传统媒体业的并购将更为活跃, 而且互联网媒体也必将会开始对传统媒体业的并购!”同期谭天教授在《传统广电转型之误区》中呼吁面对新媒体的挑战, “新型广电面对的不只是受众而是用户, 我们不仅要做新闻, 而且还要做产品;我们不仅要做内容, 还要做服务。”2014年第5期 (总第25期) 也刊载新华社港台澳部副主任陈斌华的《新时代的新媒体依赖》一文, 他以台湾反服贸学运为例, 认为“新媒体真的‘狼来了’, 而且其影响已超出新闻传播范畴, 涉及社会运动、公共政策、政府管理等更广泛的领域。”

综上所述, 笔者以为《两岸传媒》无形中正着力打造为实现两岸传媒资讯一体化提供真知灼见的平台。杂志基于其自身鲜明定位, 集聚了一大批两岸业界和学界的精英成为其顾问和特约撰稿人, 他们凭借其长期从事两岸传媒业务和理论的探索, 可以说是推动两岸传媒继续深入交流合作的“意见领袖”。他们常以两岸传媒交往的亲历者的身份来畅谈两岸传媒交流合作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例如大陆首批赴台驻点采访记者陈斌华撰文《有“点”不正“常”》回顾了两岸新闻交流的历程, 表达了两岸新闻交流理当从“易”的常驻先破局, 而后循序渐进寻求破解媒体落地等“难”题, 高瞻远瞩。台湾交通大学的郭良文教授则在《智慧城市的追求与瓶颈》一文中分享了大陆学者对“智慧城市”这一新理念的见解, 同时也提出他的观点:“当视听文化的创意能结合科技与文化、人性与环境, 才能真正有智慧。”如此持续下去, 必定能让两岸传媒业能够更加相互了解, 相互理解, 相互沟通, 相互促进, 形成一种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双赢”局面。

纵观三年来, 《两岸传媒》的办刊历程, 已经实现和正在继续实践其在发刊词中的期望:“《两岸传媒》要做的就是, 和您一起, 站在特定的时空高度, 用客观立场, 遴选与报道能入您法眼的两岸信息、观点和意见, 旨在为忙碌的您, 搭建一个纵览两岸传媒风去的瞭望台, 为您读懂两岸传媒、研究两岸传媒提供真知灼见。”并实现着由“媒体的思想乐园”向“媒体创意人的思想乐园”这一办刊主旨的深化。

我们深知两岸传媒交流合作是两岸继“三通”之后的更为基础更为重要的“第四通”———“信息通”, 唯有“信息通”, 两岸人民的心才会“通”, 两岸间的“政治互信”也才可能水到渠成。而在这个过程中, 两岸传媒业者应当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心态来探索类似于创办《两岸传媒》杂志这样“两岸共同媒介”的好方式, 先行先试, 开拓两岸传媒更广阔更深入更持续地交流合作的新境界, 为此, 我们甚至可以以此为基础来建构“闽台传媒特区”, 从而将两岸传媒互设办事处这样的具体事务以新的高度来化解横亘在两岸传媒业间的障碍, 让两岸传媒业者手拉手, 心连心, 共谱两岸传媒业的崭新篇章。

摘要:两岸传媒业的发展, 需要有对话交流的平台, 在这个背景下, 《两岸传媒》应运而生。《两岸传媒》创刊三年来, 切实地承担起沟通两岸传媒的业界、学界以及民间与政府的独特作用, 有助于为两岸传媒业发展建言献策, 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两岸共同媒介的角色。

书香两岸选书 · 台湾地区 篇8

作者:张锦忠、 黄锦树、 黄俊麟 主编

出版社:宝瓶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这是一本横跨时序、地方的马华小说选集,年度从2004~2012年,编选角度以此八年之间以中文写作的代表性马华作家小说,延续马华当代小说选一贯的脉络,囊括国族、地域、亲情、爱情、都会、人文等等,入选作品题材丰富且内容多元,旨趣横生。

想象和界限:

台湾语言文体的混生

作者:陈培丰

出版社:群学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本书将向来被视为既定分析概念的“汉文”当成主要分析对象,考察台湾语言文体在东亚汉字文化圈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混成语现象”,以自创的“殖民地汉文”概念贯穿整体论述,分析、考证台湾的各种文体及其背后隐含的思想与历史意义。

其实是妈妈在伤害孩子

作者:文恩禧

译者:李修莹

出版社:大田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妈妈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幸福?心理学博士文恩禧说:请妈妈们,先真正了解自己。本书让孩子与母亲之间搭起一座双向了解的雷达,清晰正确解读孩子所发出的讯号。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读书,也不是每个孩子都要第一名,当你看见孩子的模样,也会看见自己的武装。只有解开自己成长的谜语,才能带孩子走出人生的迷宫。

解忧杂货店

作者:东野圭吾

译者:王蕴洁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静僻的街道旁,伫立着一家解忧杂货店。只要在晚上把写了烦恼的信丢进铁卷门上的投递口,隔天就可以在店后面的牛奶箱里拿到回信解答。陷入爱情与梦想两难的女孩;一心想成为音乐人,却面临理想与现实挣扎的鱼店老板儿子……当他们纷纷写信到杂货店,不可思议的事情也接二连三发生。而那些一瞬间的交会,又将如何演变成一生一世的救赎?

日向

作者:吉田修一

译者:郑晓兰

出版社:时报出版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直木赏”文学奖得主吉田修一,书写都会男女,孤独寂寞,渴望“家”。文字关于秘密、同性恋、外遇,一段不想揭露的过去,深具启发,描绘出都会男女特有的空虚感,看似圆满的关系,实则是建立在危险的基盘。

最亲密的陌生人

作者:哈兰·科本

译者:谢佩妏

出版社:脸谱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这是悬疑大师哈兰·科本最新力作。三个看似完全无关的人,命运即将迫使他们的轨道撞击。他们假装过着正常人的生活,实际上都有各自的秘密。一起新案件、一张案发现场照片、一通关键证人的电话,迫使他们再度面对彼此、面对最终的对质时刻。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作者:村上春树

译者:赖明珠

出版社:时报出版

出版日期:2013年9月

高中毕业后,多崎作独自从名古屋前往东京学习,突然地被其它四个好友宣告绝交,令他体验终极恐惧。他们曾是正五边形般完美的五人组。三十六岁时,在女友木元沙罗的鼓励下,多琦作决定一个个去拜访年少时集体遗弃他的挚友,展开关键旅程。

写作的秘密

作者:乔尔根·沃夫

译者:刘晓桦

出版社:如果

出版日期: 2013年9月

从过去的珍·奥斯汀、史蒂文森、纳博科夫、契诃夫,到近代的马丁·艾米斯、J.K.罗琳、雷·布莱伯利、艾默·雷纳与鲁西迪等,他们灵感的来源、创造角色的秘诀,以及他们生活及写作的习惯,为你解析一个好故事诞生背后的秘密。

环绕世界的小鸭舰队

作者:埃贝斯迈尔、

西格瑞安诺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2013年9月

1992年1月,一艘货轮在东太平洋海域遭暴风雨袭击,船上装满了塑料泡澡玩具的货柜翻落大海,上万只玩具小鸭、海龟、青蛙,从此展开一趟环海之旅……慧眼独具的海洋科学家埃贝斯迈尔,发现玩具小鸭的壮游历程,透露了海洋的运行节奏,意外揭开了大海的秘密。

观看的实践

作者:玛莉塔·史特肯、莉莎·卡莱特

译者:陈品秀、吴莉君

出版社:脸谱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本书提供全面而迷人的观看视觉综观,包括如何理解五花八门的视觉媒体,如何运用影像表达自我、沟通传达、玩耍和学习。两位作者是视觉文化与传达新兴领域的杰出学者,检视了视觉分析的各种做法,带领读者遍览重要的理论。全彩改版修订。

我青春漫游的时代:

三岛由纪夫的青春记事

作者:三岛由纪夫

译者:邱振瑞

出版社:大牌出版

出版日期:2013年9月

三岛在书中卸下孤绝暴烈的武士面貌,漫谈他青春期天马行空般的想法,以及风花雪月的生活——最初的恋爱经验,难以启齿的性爱幻想,青春期的自卑感及其装腔作势。因为随时可能接到征召令,在生死难料的情况下,他将每篇作品都视为遗作来写。

Laduree百年糕点老铺的传奇配方

作者: Laduree团队、 菲力普·安德利尤

译者:黄舒萱

出版社:朱雀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9月

这是甜点界的艺术品、马卡龙的创始名店──LADUR?E的第一本全球中文版甜点食谱。传承数代的传奇甜点老铺LADUR?E,这150年来皆以追求美丽的事物为创作的灵感。对于店里推出的每一道甜点,仍一本初衷,坚持质量与唯美并存 。

nlc202309011854

城市微光

作者:东年

出版社:联合文学

出版日期:2013年7月

在城市里,人人是在孤岛中工作和生活,每个人也像是一座座孤岛。本书致力描写台湾代表性住商城市的生活实境,包括中产阶级和社会大众的生态和感受,样本的规模和深度是过去“台湾城市文学”前所少见的,也因此大部分的读者都可能在这部小说中看到自己的影像。

你还会记得我吗? 在很久、很久以后

作者:京秋呼轮

出版社:启动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无事可做的情人节下午,京秋呼轮与朋友聚在咖啡馆里,拆阅一套1970年代的情书,消磨时光。某一天她开始收集朋友还留在身边的各类情书,书信、传真纸、明信片、录音带、录像带、漫画,没想到在作者打破砂锅问到底之下,从中发现连这些情书主人都快遗忘的过去……

台湾街猫侦探社

作者:崔睿哲Ray

出版社:流行风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在台湾许多不为人知的所在,猫儿与他们所爱的人们一起生活,有趣的故事天天都在上演。受到各地探员回报的人与猫之间纯朴又率真的故事所感动,社长Ray年年“一台单车逛遍台湾”,用最适合探访猫儿的速度深入大街小巷,记录人与动物之间的种种故事。

生活家的器物

作者:米力

出版社:一起来出版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米力因为喜欢日本道具文化而旅行,也因为旅途中的收获,丰富了米力的创作,在本书里,她将叙述开店生活、寻找每一件商品和拜访这些职人、创作者、杂货品牌的过程中,如何让她发掘更多关于生活、人和器物之间的温暖关系。

400种野菜图典百科

作者:董淑炎

出版社:佳魁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野菜摘四方,那些野生的天然植物不仅供观赏、能食用、亦是中药材的圣品。走遍各地、历时三年,作者实地摘采与拍摄的第一手野菜图典,教你辨识野外常见野菜,安全摘采、放心食用,味蕾尝鲜,身体也能常保新鲜。

北欧式的自由生活提案

作者:本田直之

译者:张秀慧

出版社:联经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从物质获得的满足只能维持瞬间,但从经验,以及从经历所得到的知识,却会留一辈子。作者本田直之前往“幸福排行榜”前几名的北欧各国,采访当地民众,发现唯有抛开物质至上主义的传统价值观,改而追求工作、居住、生活上的自由,才能达到真正的快乐。

图解你我应了解的核能和核电

作者:贺立维

出版社:商周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贺立维教授是核子工程博士,曾任职于台湾原子能核能研究所,他以专业角度说明核电厂的问题,分析台湾核电厂的环境及隐忧,并说明世界各国核电厂现况;同时解答普罗大众的疑惑,例如台湾一旦发生核灾,该怎么办?专业客观的分析与解答在书中一一细述。

设计·AROUND-Ideas Within Life

作者:台湾设计师联机

出版社:木马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9月

本书汇集60位不同领域设计师与设计观察者,打破产品、平面、建筑等界线,以更多元面向分享AROUND生活中设计Ideas的方法,以及所发现设计背后的Ideas观点;并由“物”、“人”、“境”,由小至大,来描绘设计AROUND生活的关系,从中抽丝剥茧归纳出台湾设计趋势与未来。

从我到我们

作者:托马斯·海泽维克、 玫希·罗

出版社:脸谱

出版日期:2013年9月

本书是以海泽维克工作室经手项目为题的作品集,按时间先后顺序呈现二十多年来的作品精选。这本书的制作过程就像将每一个通常以3D形式出现的设计案,压扁成2D的图像和文字,希望为读者带来跃然眼前的感受,一窥大师的设计之道,了解这些令人惊艳的作品何以诞生。

设计师之眼

作者:杨天豪

出版社:晨星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设计师杨天豪当背包客,历时93天, 走访9个国家、28座城市,一枝笔、一架相机,开始巡访世界绿建筑及永续设计。他随画随拍,足迹遍及日本大阪车站、波兰、拉脱维亚、德国埃森等永续设计,每步路、每笔画、每幅摄影,皆一一构筑成未来绿美化台湾之设计蓝图。

蒙太奇的微笑

作者:黄建宏

出版社:典藏艺术家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本书讨论电影对于空间的企求与创作,这些被电影创作所触及的空间分别有城市、蒙太奇、空间这三个部分。作者一方面期许这三个范畴的思考能够跨越研究领域的专业化,而更在直接对创作者所期望的与接收者所感受的各种面向进行思考。

正义的理念

作者:阿马蒂亚·库马尔·沈恩

译者:林宏涛

出版社:商周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此书是自罗尔斯以后最重要的正义理论。沈恩的正义政治哲学是:重要的是减少明显的不义,而不是追寻一个完全正义的空中楼阁。在我们混乱的世界里,当务之急不是建构一个理想正义国家的理论,而是一个可以判断比较性的正义(更多的或更少的正义)的理论。

拥抱不完美:认回自己的故事疗愈之旅

作者:周志建

出版社:心灵工坊

出版日期:2013年7月

故事的疗愈在于让我们得以重拾生命中每个碎片并拼起来,使生命变得完整。这个历程,就是与自己的不完美“和解”的过程。作者说了很多不完美的自己及母亲的故事。读者从这些故事里可以看见自己,也愿意开始说故事,进而把自己的不完美给认回来。

nlc202309011854

通往世界的大地图

作者:尚·克里斯·夫·维克多 等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作者维克多是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专家,他鼓励青年人抛开传统的国家观点,以认清世上没有任何事一开始就是注定的:你用什么地图代表你被哪种世界观所影响、富国在变老所以未必恒富、穷国是人治造成的、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公平……而这些都是人为的。

国家地理125年

作者:马克·柯林斯·詹金斯

出版社:大石国际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1888年,33位科学家创立的《国家地理学会》,于2013年欢度125岁生日。作者将主题列成年表,指出学会在探索地球上的各项重大进展,并以专栏介绍在学会赞助下贡献卓著的知名专业人士。各节以照片集说明学会首创的报导方式,包含摄影、电视和数字影片。

风格的关键词

作者:先行者团队

出版社:城邦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本书内容访谈记录了目前台湾文化创意产业重要指针企业或单位,企图透过了解各类文化创意产业背后的故事,以身为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生的观点做为本书风格关键的出发点,让读者能更了解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工作内容与大环境趋势。

去问李光耀

作者:格雷厄姆·艾利森、罗伯特·布莱克维尤、

艾利·韦恩

译者:林添贵

出版社:时报

出版日期:2013年7月

李光耀是现代新加坡的开国元勋,在世界舞台超过五十年的历练造就了他的智慧。本书整理李光耀的访谈、演讲和其著作的精华,以问答集的方式呈现,逐一点评全球各国的政经分析与未来预言,为目前在经济上大力崛起的中国提出观察等。

反脆弱

作者:纳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

译者:罗耀宗

出版社:大块

出版日期:2013年7月

尼采名言:“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黑天鹅效应》作者塔雷伯找到所谓“反脆弱”的那类事物,不只受益于混沌,而我们也需要适时出现的压力与危机,才能维持生存与繁荣。“反脆弱”是生活在不确定世界中的蓝图,也是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黑天鹅事件时的终极自保守则。

教出孩子的生存力

作者:大前研一

译者:张富玲、骆香雅

出版社:远见天下

出版日期:2013年7月

大前家独特的教养思维,不怕让两个儿子跳脱传统教育的框架,不用既定思维思考孩子的未来,尊重孩子的天赋,进而淬炼出他们的“生存力”。当我们无法期待学校教育培养出孩子的自主思考能力、洞察力、传达力,请从家庭教育开始,让自己的孩子拥有自食其力的能力。

绿池白鹅

作者:林良

绘者:陈美燕

出版社:小鲁

出版日期:2013年9月

这是儿童文学大家林良的作品,文字清新浅白,意蕴悠远深长,是一本最适合大声朗读的儿童文学经典绘本,教你欣赏别人的优点,在平淡中看出非凡境界,并在喧嚣与竞争的尘世里,如何学习优雅。凝炼而经典的美,会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一颗最高贵的友谊种子。

走路去巴黎

作者: 克雷恩

绘者:索尔巴斯

译者:曹以琪

出版社:格林

出版日期:2013年7月

住在小镇里的亨利,一直梦想去巴黎。有一天,决定走路去巴黎……到底巴黎是不是和想象一样美丽?远行回来的亨利对生活又有什么体悟?索尔巴斯以简洁的图腾与线条,传达完美生活的简单原则:好奇的眼睛才能在平凡中看见惊奇。

当大家都低头看手机,你要怎么卖东西?

作者:洽克·马丁

译者:刘道捷、赖孟怡

出版社:商周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为发现智能型手机时代营销策略的转向型态,作者分析了最新的行动设备相关研究,并与Google、可口可乐、花旗银行等企业主管级人员进行访谈。从以地点为导向的营销到行动付费系统,作者的模型将为营销人员提供建造新销售架构的必备工具。

在加, 打工度假: 爱与勇气的小宇宙之旅

作者:Toby

出版社:凯特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对Toby而言,说打工度假是一场长途旅行,倒不如说是“居住他方”,让她有机会去体验短暂旅途所无法见到的更深刻的人事物。加拿大,时间一样快转,谋求工作机会、寻找安身地址、选择生活模式……离家千里,热烫的心是唯一陪伴自己向前的动力。

4%的人毫无良知, 我该怎么办? (第2版)

作者:马莎·史图特

译者:陈雅汝

出版社:商周

出版日期:2013年8月

我们周遭有将近4%的人口比例有反社会性格,他们往往缺乏社会意识和道德感。作者藉由过去二十五年的临床经验,剖析许多遭受反社会性格的人影响的真实案例,帮助读者厘清诸多冷血社会新闻的根源,并且提供为人处世的建议。

上一篇:内部体系下一篇:检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