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影视文化交流

2024-06-23

两岸影视文化交流(精选3篇)

两岸影视文化交流 篇1

6月是百花齐放的美好季节, 从2009年第一届海峡论坛开幕至今, 6月也成为两岸最大规模交流盛会盛放的时节。2014年的6月, 两岸共同的盛会如约而至, “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主音继续奏响之后, 25日, 张志军一行访问台湾, 成为第一位踏上宝岛土地的国台办主任, 将“两岸一家亲”的优美旋律带到了阿里山上, 带到了日月潭边, 更重要的是带进了台湾基层民众的心里。加强两岸基层民众的交流, 尤其是增进台湾基层民众对两岸共同合作的了解、支持, 是2014年6月海峡两岸交流的最强音。

先期开幕的第六届海峡论坛上,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致辞中强调, 将广泛听取台湾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深入了解台湾民众的现实需求, 不断扩大两岸交流合作的参与面和受益面, 不断增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对两岸民众尤其是对台湾基层民众有利的事, 大家就要多做, 并且要努力做好。两岸关系的历史是由两岸人民共同书写的。两岸民众尤其是基层民众的交流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至关重要, 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们欢迎更多的台湾同胞, 不分党派, 不分行业, 不分地域, 不分老幼, 都参与到两岸大交流的进程中来。

今年的第六届海峡论坛还新增加了“两岸青少年新媒体文创论坛”、“两岸社区治理论坛”、“海峡茶会”等3项活动, 以进一步加强两岸基层民众的交流, 特别是加强两岸青少年间的交流。首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文创论坛”以“中国梦·海峡情”、“新媒体·新青年·新发展”为主旨, 出现最多的“新”字也表达着两岸间的交流需要新生力量的加入, 也正在增加新的内容, 以期出现新的进步。全国台联副会长、全国青联副主席纪斌, 台湾人民最大党主席许荣淑、金马台澎交流协会会长苏进强、新党秘书长吴成典、中华文化民主党主席许佑宇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给论坛发来贺信。信中勉励海峡两岸青少年彼此间多接触、多了解, 增强共识、携手合作, 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创造出新的青春业绩。

第六届海峡论坛闭幕后, 6月25日, 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一行访问台湾。抵台伊始, 张志军主任即特别用闽南话向广大台湾同胞致以“最亲切的问候”:“台湾乡亲大家好!我可能讲得不太标准, 但我的心意是真诚的”。在接下来的访问中, 访问团一行一天一站, 起早贪黑, 奔波宝岛南北各地, 与岛内专家学者和大学生、农渔民、少数民族乡亲、中小企业业者、大陆配偶、宗教信众等各届基层民众“深接触”、“带着耳朵”倾听他们对发展两岸合作、共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并与他们坦承沟通, 说明、解释大陆对台政策措施的本意与善意, 促进了与台湾基层民众的沟通。

此次访台结束后, 张志军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与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达成的积极共识包括:继续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推进ECFA后续商谈进程, 尽快启动共同研究工作, 务实探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相衔接的适当方式与可行途径;继续协商海协会与海基会互设办事机构, 在就探视问题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基础上, 务实妥善解决其他遗留问题, 尽早完成协商;继续积极推动研究解决大陆旅客在台湾中转和进一步便利两岸同胞往来的问题, 支持两岸有关方面通过适当渠道适时进行沟通;继续共同培育两岸旅游市场, 努力维护旅游品质, 推动两岸旅游业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支持两岸有关方面适当扩大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继续扩大深化两岸文教科技交流合作, 推动两岸新闻交流, 大力支持开展两岸基层民众和青年学生交流等。这些事项涉及到两岸民众的切身福祉和权益。下一步, 国台办和台湾陆委会将继续保持沟通联系, 通过适当渠道逐步推动落实。

同时, 张志军此行通过与台湾各界和基层民众的交流, 也表示深刻感受到台湾民众普遍认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为两岸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应该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在听取意见中, 台湾民众对进一步加强及改善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两岸直航、采购台湾农渔产品、便利两岸民众往来、保护台商投资权益, 深化两岸宗教交流、少数民族交流、民间信仰交流、青年和学生交流、社区基层交流, 持续推进两岸农业合作等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这些意见和建议, 我们将认真研究, 制定和完善有关工作措施。通过此访, 我们进一步增进了与台湾民众共同携手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心。我们将继续坚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 落实“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更多成果, 造福两岸民众。

对于大陆国台办主任此次访台, 台湾学者也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有力地鼓舞了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台湾社会力量的信心。此行被台湾各届盛赞为“倾听之旅”、“沟通之旅”、“信心之旅”。

2014年的春天, 关于两岸服务的台湾学运暂时中断了两岸服贸协议的顺利进行, 对于两岸间的经贸合作可谓春寒料峭, 不过, 即使如此夏日阳光还是会准时温暖大地;百花齐放时节, 随着加强与台湾基层民众沟通大门的隆重开启, 海峡两岸间科技、产业、经贸等领域的合作一定会在秋天收获醇美的果实。

两岸影视文化交流 篇2

海峡之声网8日讯(记者宋印伟程娟娟王倩)在日前上海举行的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中,如何深化两岸基层民众交流成为与会嘉宾的关注重点,来自两岸基层社区的代表各抒己见、畅谈心得,代表们一致认为,应该加强两岸基层民众交流,因为基层民众交流才是两岸交流的真谛所在。

台湾村里基层建设促进会理事长郭云辉代表台湾基层社区介绍了近年来台湾基层社区赴大陆交流的情况,郭云辉表示,大陆基层社区具有自己的特色,值得台湾学习。“不管是外在的建设还是内在的管理,都令人感受到大陆进步非常大,而且还有很多合理的规划在运作。”郭云辉说。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刘国深对此表示,大陆基层社区建设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这其实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基层社会孕育发展的最好体现,通过两岸基层社区交流,可以让台湾民众更加深切地了解大陆基层社会的真实风貌,有助于一部分台湾民众消除不必要的误解。刘国深指出,大陆的政治体制可以确保基层社区建设集中力量、发挥效率。“社区建设做好了,台湾朋友自然会心悦诚服,不用说太多的道理。”刘国深欣慰地说。

两岸基层民众互动热络

在研讨会现场,郭云辉表示,台湾中南部还有不少民众没有来过大陆,更有不少的中南部民众受民进党的政治误导,对大陆的心态僵化不变。他希望通过交流活动让台湾南部民众消除误解,正所谓“眼见为实”。“中南部的一些民众长期受民进党的影响,有的人甚至没来过大陆,我希望更多的乡亲亲身感受一下。”郭云辉说。

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作为特邀嘉宾参加本次交流,郁慕明表示,两岸基层民众的交流归根结底就是心灵契合,让两岸民众的心灵拉得更近。“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的心灵之契合,心灵契合最要紧就是让大家多了解,让基层民众也能够参与论坛。”郁慕明说。

从2008年开始,两岸基层社区交流每年都在持续深化,包括海峡论坛、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等交流沟通平台,都针对两岸基层交流展开务实的研讨、制定具体的举措,并举办专项活动展现两岸基层民众的风貌。刘国深表示,下一步可以进一步建立可持续措施,促进基层社区深化交流,“关键就是要有持续性,就是要能够自我造血、自我循环,最关键的就是要形成一个机制,让两岸老百姓有利可图,不一定是经济的利益,要能实现自身价值。”刘国深还以厦门举例,厦门正在推进“美丽厦门”、“和谐厦门”,台湾基层朋友可以来了解厦门的社区建设管理经验,这其实只是大陆基层社会建设的一个缩影。

两岸同胞是一家人。如果说两岸经贸交流是手牵手,文化交流是心连心,两岸基层交流则是根连根。基层交流有利于增进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有利于推动两岸县市乡镇的互利合作,有利于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构建更为牢固的社会和民意基础。越来越多的两岸基层民众的交流才是两岸交流的真谛,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帮助最大。

“两岸交流中,年轻人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年轻人是两岸发展的未来。”今日出席“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两岸总决赛颁奖典礼的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杨毅向中国网记者表示。

“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两岸总决赛暨颁奖典礼上,来自海峡两岸的23所高校的23支队伍获奖,4支来自台湾高校参赛团队名列前茅。

杨毅认为,当今世界,网络已然成为两岸年轻人沟通与交流渠道中最为普遍和熟悉的一种方式,通过网络方式加强两岸年轻人的交流交往异常重要。

谈到两岸年轻人的民间交流,是否还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时,杨毅认为,两岸青年通过网络交流的形式还可以更为多样化。“本届比赛以网络商务为主题,但围绕网络话题的内容和形式开展两岸青年交流与合作前景广阔,空间很大,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加深这种交流。”

此前,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杨毅曾表示,大陆一贯积极支持两岸的教育和青年交流。杨毅对中国网记者说,越来越多的两岸基层民众的交流才是两岸交流的真谛,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帮助最大。

海峡论坛:基层交流弥合两岸差异

华夏经纬网

2011-06-16 14:27:14

字号:小大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第三届海峡论坛大会上致辞,谈到进行基层交流的重要性。旅美学者王名舟今日在香港中评网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实行两岸基层民众的交流是一种最基础最有效的促进和弥合两岸存在差异的交流形式。既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融合,还可以促进经贸发展,更能推动两岸高层的政治互动。

全文摘编如下:

6月12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第三届海峡论坛大会上致辞,谈到进行基层交流的重要性,说这样可以“让两岸民众了解更全面、理解更深入”。贾庆林并且指出“基层交流是人民的直接交往,不需要太多资源,也不拘泥于形式,一次聚会、一杯清茶、一通电话、一封电邮,都可以搭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

实行两岸基层民众的交流,的确是一种最基础最有效的促进和弥合两岸存在差异的交流形式。基层交流与高层交流,或者说与当权者之间交流的不同点在于,高层人士的交往主要涉及政策设计的谈判或安排,而基层民众则往往则重于实际和具体的沟通,并主要表现为文化层面的沟通。例如一通电话、一封短信、一个问候、或一次家庭访问等等,民众只要通过简短的语言就可以进行心灵深处意识的交换,疏通误解,理平埋怨,在潜移默化中求同存异。

两岸政治上分割60多年,催生出了某些差异,但在文化上仍然同属中华文化大范畴,这给了两岸进行基层交流的基础和方便。台湾与大陆60年来出现的文化差异,还是只是中华文化大范畴下的小差异,这种差异性只要一沟通就可以填平和弥补。这就像大陆的各个不同的地区一样,民众的喜好风俗都有不同。如东北流行二人转,江浙流行越剧,成都流行川剧,等等。这些小小的文化差异,只要加强不同地区民间的来往,就很容易互相接受,互相欣赏,甚至互相学习和普及。

两岸进行基层交流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手段和形式,除了贸易经商之外,民间的走亲访友、邀请演出、学术交流等等都越来越越活跃。加上即将开始的大陆游客赴台个人游,使基层交流将更加名付其实。当然,今年6月28日即将开放的大陆游客赴台个人游,是台湾当局60年来第一次让大陆民众可以随时随地自由自在地游览宝岛台湾;而大陆开放让台湾民众自由行则在30多年前改革开放初期就实行了。台湾当局现在做到这一点,不能不说是做了一件十分有利于两岸弥合差异的大事,朝实质性发展两岸关系迈出了关健一步。

两岸民众自由自在地进行交流,对促进经贸发展是自然而然的事。据有人估计,个人游开始后,今后3年可为台湾创造17000个就业机会。按现在规定以每天开放500人,首批开放的试点城市北京、上海、厦门等来计算,据说一年就可以为台湾带来90亿到150亿新台币的经济效益。这样好的经济效益,台湾基层民众、台湾当局甚至民进党也都举双手赞成,何乐不为。

两岸民众自由自在地进行交流,能够弥合两岸久已存在的文化语言上的差异。两岸语言上有差别,主要表现为对汉字的简、繁区别问题。大陆以文化开放的态度实行简化字几十年,但并未禁用繁体字;台湾当局沿用繁体字却一直采取禁锢简体字政策。这样的差异随着两岸交流的扩大,在民众的心里一定会认为不应该继续下去。有鉴于此,台湾当局应该加油,尽快取消禁锢简体字的陈旧政策以适应新形势发展。但不管怎样,基层交流扩大一定能把简体字带到台湾大街陌巷,使两岸语言文字加速统一。

两岸影视文化交流 篇3

一、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新闻交流:现状、功能与问题

就两岸新闻交流发展来说, 1987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 台湾《自立晚报》徐璐与李永得辗转来到祖国大陆采访, 开启了两岸新闻交流的大幕。两个月之后, 台湾当局开放了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 两岸交流由此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轨道。伴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曲折与发展, 两岸新闻的交流与合作虽也历经波折, 但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其演变的轨迹是由非正式转为正式、由单向转为双向、由民间及于官方、由交流进展到合作且领域不断拓展。

截至2007年5月, 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的人数累计已突破1.4万人次, 而大陆记者赴台采访的只有700多人次。 (1) 虽然两岸记者采访呈现严重的不对称、不平衡的状态, 但两岸新闻界的交流、互访、合作越来越频繁, 两岸新闻交流的形式日益多样化。

两岸关系的发展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两岸新闻交流的发展方向, 而两岸新闻交流对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当然也有着其独特的作用与功能。

1、传达两岸信息, 见证两岸发展

两岸民众目前虽然来往日益频密, 但两岸之间还未实现全面、直接的“三通”, 加之多年来彼此的隔绝、敌意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化解的, 两岸官方、政党、人民之间的误解依然还很多, 于是, 就需要更多、更真实、更直接的信息传达, 以备双方的了解, 而新闻交流当然是最为重要的渠道。

国台办网站在描述两岸新闻交流的概况时说:“新闻交流是两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现在两岸人员往来已比较频繁, 但绝大多数的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还是通过新闻媒体来了解对方、了解两岸关系发展现状。因此, 新闻交流对于沟通两岸同胞的感情, 对于增进相互了解, 消除歧见, 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2、消除两岸误解, 沟通两岸民意

因两岸分隔甚久, 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制度上都存在许多不同, 因为这些不同, 两岸存在误解、时有争论。新闻交流的深入, 可以最大程度地提供两岸双方真实的信息、直接的意见和多元的思想, 双方借此应可掌握彼此的意图, 消除彼此的误解。误解的消除必然带来两岸双方良性的互动。台湾新闻业界人士罗森栋和董益庆认为:“两岸新闻交流是拉近双方思想观念最有效的途径。透过新闻交流, 可以了解双方的生活方式、思想模式以及价值体系;同时, 藉由资讯的社会学习过程, 双方可培养共识、学习适应差异生活”。 (3)

再者, 两岸民意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民意走向决定两岸未来的前途, 因此, 反映、表达与沟通两岸民意当是两岸媒体最为重要的一个任务。两岸新闻交流的过程, “必然是‘和而不同’ (容忍双方的差异) , 然后才进一步‘异中求同’ (寻找双方的共同点) , 最后才有可能达到先‘和’后‘合’的制度层面的新闻交流。” (4)

3、表达两岸善意, 营造两岸和解

在严重对峙时代, 两岸媒体发挥信息告知、意见表达、思想呈现和沟通民意的功能有限, “如果把1949年以来的两岸电波战也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新闻交流的话 (战争是历史上人类交往的主要方式之一) , 其实两岸的新闻界早就相识, 但只是相互知道对方的广播电台以及电台的领导机构, 而两岸民众收听对岸广播都被视为一种通敌罪。” (5)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 两岸关系缓和, 两岸媒体借由不断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报道两岸关系的范围逐渐扩大并趋向于常态化, 促进了两岸双方在官方、民间各个层面的广泛了解, 使两岸双方逐渐去除了因为数十年隔绝所造成的许多误解, 越来越明晰对方的想法。

如今,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两岸双方的共识, 两岸新闻交流更有机会、更有责任去如实地表达双方的意见, 传达双方善意, 营造两岸和解的氛围和共创双赢的努力。

可以说, 在两岸关系曲曲折折发展过程中, 两岸传媒确已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扮演着相当独特的角色:为两岸关系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力、两岸关系的稳定器、推动力与支撑点。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 两岸传媒的这种作用与角色只会更加加强与深化。 (6)

但是, 我们也不可否认, 除了两岸关系之外, 两岸存有的“泛政治化”倾向、制度性差异、价值观差异以及不同的新闻体制、媒体环境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两岸新闻交流, 使得两岸新闻交流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问题:

1、交流失衡目前两岸新闻交流的状态是“来多去少”, 台湾新闻记者到大陆采访比大陆记者到台湾采访人数多得多, 呈现20:1的严重不平衡状态。同时, 以驻点采访为例, 大陆目前已批准台湾13家新闻媒体驻点大陆, 而台湾方面仅批准了5家。

2、采访受限两岸都存在着对记者采访范围、内容、采访对象、地域、官方单位、民间团体等方面的限制, 相信在未来两岸双方充分协商之后, 会有一个良好的解决之道。

3、立场决定价值两岸的媒体都有各自的立场和价值观, 难免会导致在报道两岸新闻时的各说各话。两岸媒体在塑造两岸形象方面都存在不全面、不完整甚至不真实的、片面的问题。于是, 当只能从媒体上了解两岸、两岸关系的受众或阅听人置身于这种媒体形象中时, 他们几乎也不能得到准确、真实和完整的两岸形象, 如此, 对于两岸人民的了解、理解、互信将产生偏离。

4、市场决定方向两岸媒体都进入了市场导向, 虽然进入的时间不同、程度不等, 但市场经济的影响在两岸媒体的两岸报道中是显而易见的。两岸媒体在报道对方时, 这种倾向也逐渐地显露出来, 造成负面的新闻增多, 于是, 在媒体上的对岸形象可能就是落后、不健康, 时时都是灾难、处处都是不安定。如此追求眼球效应, 其实是把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和操守丧失殆尽, 也无形中增加了两岸人民的更多不解和误解。

二、互构两岸真实形象:两岸新闻交流责任与使命

事实上, 多年来, 两岸媒体经由各自不同的价值观、立场和媒体特点, 对两岸关系进行了不间断的报道, 在这个过程中, 通过两岸媒体的塑造, 在两岸人民心中形成了各自的“大陆形象”、“台湾形象”, 当然其中也有许多与真实情况是不尽相符的。这方面两岸学界都有不少研究和讨论。比如:

台湾学者刘幼俐、林美惠对台湾民众收看大陆卫星电视节目行为与其对大陆相关议题态度关联的分析, 其中一项是, 台湾民众是否同意大陆目前具有良好的国际形象, 同意的仅14.2%, 不同意者高达56.7%。调查也发现曾看过大陆卫星电视节目的受访者, 对“前往大陆旅游”、“大陆具良好国际形象”等议题持正向看法者均高过未看过大陆节目的受访者。 (7)

复旦大学陈东旭博士对两岸大学生接触对方新闻的现况与实效曾做过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他发现:其一, 在对岸形象方面的判断上, 台湾学生表示非常好 (1.11%) 及还算好 (15.35%) 约一成七, 普通 (43.15%) , 认为不太好 (30.43%) 或非常不好 (9.96%) 的比例则有四成。大陆学生方面, 对台湾印象表示非常好 (2.53%) 及还算好 (23.14%) 共约二成六, 普通 (37.29%) , 认为不太好 (30.43%) 或非常不好 (9.%%) 的比例则有三成七。若将两岸学生进行T检定, 发现大陆学生认为台湾印象较佳, 且其平均分数明显高于台湾学生。其二, 在对岸最需要改进的方面, 台湾学生认为大陆最需要改善的是在于人权及民主部分 (40.94%) 的比例最高, 约占四成一, 其次是政府形象 (29.60%) 的三成。在大陆学生方面, 有四成八认为台湾最需要改善的是政府形象 (47.91%) , 其次是民主发展 (35.02%) , 占三成五。两岸学生对于对岸应改善的方面并不相同。 (8)

综合来讲, 两岸媒体分处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中, 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都有着相当大的不同。两岸新闻交流也应本着“建立互信、求同存异、搁置争议、共创双赢”的精神进一步深入展开。

台湾有学者说:“新闻交流也带给了两岸人民一种‘期待’, 希望经由它的‘扩散效果’ (spill-over effect) 与‘连锁效果’ (linkage effect) , 能够增进两岸了解, 消除误会, 建立情谊, 最终有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文化交流也是两岸人民在分离四十年之后, 一个重新相互认识、相互学习过程的开始, 了解彼此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意识形态, 提供两岸接触对话的机会。两岸的文化互动也提供了两岸人民在心理上开始建构一种民族主义的‘社群意识’, 寻求彼此的认同与好感的建立, 并为日后两岸的经济、政治的可能整合奠下基础。” (9)

三、互构两岸真实形象的三个层面

笔者认为, 透过两岸新闻交流, 建构两岸真实的形象以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当从三个层面着手:

1、在制度面上, 尽快协商建立两岸新闻交流的互信机制

过去 (也包括现在) 两岸的确有许多差异存在, 也有许多对彼此的戒心, “因此两岸的信息传播存在着想要加强沟通、又害怕受伤害的矛盾情形。”在这种情况下, 两岸双方首先要做的便是建立互信机制。

建立互信机制可以消除彼此的歧见、相互包容彼此的价值观、理解彼此的制度性要求、接受彼此的行为处事方式、最大程度地化解彼此意识形态等政治因素的纠缠, 从而有效地建立起两岸新闻交流的正常化、制度化秩序, 促成两岸新闻交流善意与诚意的互动与合作。

2、在政策面上, 摒弃泛政治化的思维和做法, 采取务实而坚定的两岸新闻交流政策

两岸双方应抛弃“泛政治化”的思维和做法, 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采取务实而坚定的政策, 推动两岸新闻交流的全面发展, 让两岸新闻交流发挥其真实、完整互构两岸形象的积极作用, 促进两岸民众的真切沟通与理解。

具体地说, 两岸应更加开放地允许各自媒体在对方落地, 扩大驻点采访的媒体范围、采访范围, 同时, 在媒体合作、采访报道、媒体内容输出等方面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3、在实务面上, 两岸媒体理当秉承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与规则, 自觉担负起建构两岸真实、完整形象的责任

首先, 要理解对方既有的、既定的新闻制度和新闻政策, 对对方的报道背景加以充分的体谅。

其次, 两岸媒体应建立起一套行为规则, 以此来指导和规范两岸媒体对两岸新闻的报道。同时, 加强两岸媒体的联动, 通过合作采访、共同制作媒体产品、共同举办媒体活动等, 来扩大彼此的受众或阅听人范围, 最大程度地获取媒体运作的利润。加强两岸新闻专业人士的互访, 通过互访增加了解和共识, 以良性互动促成两岸媒体的共同发展。

再次, 两岸媒体应真实地反映两岸关系的现状, 真实地报道两岸关系、台湾和大陆的新闻事件, 在报道中保持相互平等的心态。

最后, 两岸媒体应透过学习和实践, 不断地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素养。从事两岸报道的人员如果连最基本的两岸关系知识都不懂, 又如何做好沟通两岸的工作?如果这些人员的新闻专业知识与技巧不足, 不能适应两岸关系的特殊与复杂的发展进程, 当然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任务并对媒体整体的形象产生负面的影响。

摘要:两岸关系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两岸新闻交流的发展方向, 而两岸新闻交流在两岸关系中扮演着“润滑剂”的功能, 提供了可以让两岸进行正常交流互动的机制。未来两岸如何通过新闻交流、通过媒体对两岸形象 (台湾形象、大陆形象) 的完整、真实和准确的塑造与呈现来沟通两岸、寻求两岸彼此认同、建立彼此好感, 发挥媒体良性作用、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是两岸新闻交流发展的当务之急和历史使命。本文就此从制度层面、政策层面和实务层面提出了互构两岸真实形象的建议。

关键词:两岸新闻交流,台湾形象,大陆形象,互构真实形象

参考文献

①王连伟:《新闻交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7.11.6, 第3版①王连伟:《新闻交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7.11.6, 第3版

②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两岸新闻交流概况 (1989-2005) 》, 国台办网站, 2006年8月21日, 网址:http://ww w.chinareviewnews.com②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两岸新闻交流概况 (1989-2005) 》, 国台办网站, 2006年8月21日, 网址:http://ww w.chinareviewnews.com

③罗森栋、董益庆:《两岸新闻交流》, 台湾:《新闻年鉴》, 1996年版, 第319页③罗森栋、董益庆:《两岸新闻交流》, 台湾:《新闻年鉴》, 1996年版, 第319页

④杨志弘:《海峡两岸新闻交流之探讨》, 台湾:《报学》, 1993年8卷7期, 第78页④杨志弘:《海峡两岸新闻交流之探讨》, 台湾:《报学》, 1993年8卷7期, 第78页

⑤陈力丹:《中国海峡两岸新闻交流的回顾与展望》, 引自网站: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4519⑤陈力丹:《中国海峡两岸新闻交流的回顾与展望》, 引自网站: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4519

⑥郭伟峰:《两岸新闻交流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第六届两岸传媒迈入二十一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年11月, 武汉:第2~4页⑥郭伟峰:《两岸新闻交流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第六届两岸传媒迈入二十一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年11月, 武汉:第2~4页

⑦转引自陈东旭:《台湾大学生接触大陆新闻的情形与对大陆事务的认知初探》, 《新闻与传播研究》, 第11卷第2期⑦转引自陈东旭:《台湾大学生接触大陆新闻的情形与对大陆事务的认知初探》, 《新闻与传播研究》, 第11卷第2期

⑧陈东旭:《两岸大学生接触对方新闻的现况与实效研究》,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论文, 2005年4月, 第84~96页⑧陈东旭:《两岸大学生接触对方新闻的现况与实效研究》,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论文, 2005年4月, 第84~96页

上一篇:高校化学实验室废液下一篇:生活真实巧化艺术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