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两岸文化交流平台

2024-05-11

构建两岸文化交流平台(共4篇)

构建两岸文化交流平台 篇1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服务区域经济, 为社会、行业培养输送高水平技能人才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两岸经贸往来频繁, 高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 交流内容不断充实, 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其中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目前, 内地部分高职院校积极引进台湾技职院校的优秀教师来校参与教学, 两岸教师互聘制度及联合科研实验室的形成, 为两岸高职教师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有效保障与路径。

一、两岸高职院校教师交流与合作的现状分析

(一) 两岸职业教育教师发展状况。

台湾地区在构建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 将现代西方职业教育先进的理念和东方儒家文化传统相结合, 建立与普通教育并重、上下立交、衔接互通的“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这套独具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 职教师资成为不可或缺的核心支撑要素。

一流的师资构建一流的教育。台湾技职院校教师要求具备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 教师学历普遍高, 一般具有留学欧美的背景, 学术表现优异, 国际化程度高, 教育教学技能强;很多教师是行业内的大师, 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拥有较大的话语权。台湾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师由专任教师、行政兼课教师、社会兼职教师和外籍教师构成。据台湾“教育部统计处”网站统计数据, 台湾地区2008—2009学年度技专校院中公立学校教师4, 275人, 私立学校教师17, 694人。其中, 助理教授以上师资比率, 公立学校为77.1%, 私立学校为51.6%;具有博士学位师资比率, 公立学校为69.3%, 私立学校为43.3%①。此外, 台湾地区还制定了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规划、实施与教学结果进行系统的评鉴机制, 并配以教师培训制度, 使每位教师以积极自觉的态度进行不同阶段的培训或进修。储备式的教师资源, 强大的师资力量适应并推动着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

大陆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以专科教育为主。根据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文件精神, 内地正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致力于构建从中职到高职、应用型本科再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学制体系。受传统学术型师资的影响, 大陆高职院校过于强调教师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重视对职称、学历、理论成果和经费的要求, 从而对教师的专业技术技能的教学应用能力培养有所忽视, “双师型”教师比例不高。从师资队伍职称结构上看, 到2014年, 我国1327所高职 (专科) 院校共有438, 300名专任教师, 其中正高级职称18, 638人, 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4.25%;副高级职称110, 050人, 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25.1%;中级职称179, 358人, 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40.92%;初级职称92, 325人, 占总人数的21.06%;无职称37, 929人, 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8.65%②。可见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中, 高级职称所占比例不大, 初、中级职称人数偏多, 结构不平衡。从师资队伍学历结构上看, 据统计, 2006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中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占89%, 硕士占10%, 博士占1%, 其中“双师型”教师在我国高职院校中的平均比例仅为27%③。

(二) 两岸高职院校教师交流与合作的现状。

在两岸高职院校教师交流与合作活动中, 基于地域亲缘与交通便捷条件, 福建和广东充当了先行先试的重要角色。闽粤台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交流与合作呈现出日益开放与多元的格局。由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与台湾地区联合从2005年起举办海峡两岸 (粤台) 高等教育论坛, 推动粤台高校教师互聘和培训、科研合作等。2012年双方共同成立“粤台职业教育合作联盟”, 2013年签署了实施协议, 在此框架下, 双方开展合作一系列培训项目, 2012年10月至今已派出6期271人次, 其中包含高职的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④。2009年, 闽台高职院校师资联合培训工作依托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高校成立的7个高职师资培训中心开展, 已举办8期培训班, 培训学员391人, 邀请25名台湾专家、39名内地知名专家为参训学员授课, 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两岸高职教育先进的办学理念、成功的办学经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 主要采取专题报告、课堂讲授、实践操作、主题讨论、参观考察等形式进行⑤。

在与台湾优秀师资的交流与合作中, 闽粤地区高职院校教师在专业素养、专业技能方面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 两地区高职院校部分紧缺专业的应用型师资不足也得到了一定的补充。

二、两岸高职院校教师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近年来, 两岸高职院校通过教师互访、学术研讨、合作研究等形式的交流与合作, 促进了两岸高职院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不过这些活动多带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松散、民间性质, 缺乏整体性和常规性, 属于一种非常态的交流互动。因此要使两岸高职教师交流与合作正规化、常态化, 需要建立保障两岸高职院校教师交流与合作的常态化机制。

目前, 两岸的高职教育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内地的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的发展中期, 而台湾的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台湾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优质、丰富, 但生源严重不足。在师资方面, 台湾高校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高于大陆高校, 而且大部分教师具有海外教育背景, 国际化程度高。其次台湾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除具有高学历以外, 还要求至少有三至五年的企业的工作经历, 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他们掌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践教学中能突出重点和难点。另外, 台湾的高职教育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与社会经济及行业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他们现在大力发展“三创”教育, 即“创意”、“创新”、“创业”,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因此, 通过两岸高职院校教师交流学习、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 教师在专业技能方面能够优势互补, 共同提高专业水平, 形成两岸高职教育特色, 完善高职教育体系的建立。在交流过程中, 通过合作实践, 教师培养更多具备跨两岸综合职业素养的、技艺精湛的高端技术应用人才, 并且共同打造中华职业技术教育的品牌, 抢占国际高职教育市场, 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对跨国人才的需求, 同时也为两岸教育主管部门出台双边教育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

三、建立健全多方参与的两岸高职教师交流与合作的有效机制

基于两岸高职教师间存在的差异及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 要使两岸高职教师的交流与合作正规化、常态化, 必须创新两岸高职教师交流与合作的有效机制, 保障两岸高职教师交流与合作有序进行与可持续发展。

(一) 组建两岸职业教育联盟, 建立管理机制。

福建和广东两岸高职教师交流与合作的经验证明, 两岸要深度融合, 必须设立教育合作专责机构, 如两岸教育合作协进委员会或两岸合作联络小组, 负责研究、策划、协调、评估教育合作事宜。所以组建两岸职业教育联盟很必要。2009年5月“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在厦门揭牌成立, 整合两岸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 推动两岸高职院校联合培训师资, 为推动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开展实质性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2013年5月, 海峡两岸宣布成立“粤台职业教育联盟”, 重点围绕粤台师资培训、学科建设、技术交流及合作办学等问题开展交流与合作, 更深层次地促进职业教育师资的协同发展。内地其他地区可参照筹建, 以完善的管理机制推进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二) 设立两岸教师交流与合作基金, 提供保障机制。

依靠个人或学校承担大批教师往返于海峡两岸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的费用是远远不够的。为了鼓励和方便更多教师往来参与交流合作, 让两岸间交流与合作真正落到实处, 建议两岸相关部门牵头设立“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与科研交流基金”, 其资助范围可包括:合作课程和教学资料的开发, 教师的专业发展, 尤其是定期进修和实地考察等活动。

(三) 整合两岸高职院校优质教师培训资源, 完善培训机制。

通过加强与台湾职业院校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 是提高内地职业院校师资质量的重要途径。

1. 依托“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两岸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基地”, 打造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综合平台。

通过完善教师进修、培训制度, 扩大教师进修、培训规模, 鼓励两岸青年教师到对方一流大学学习、培训或者参加相关学科学术会议, 有效发挥培训基地的作用。联合培训专业教师, 建立职业教育优秀专家资源库, 两岸教师共享实训基地, 共同编制教材, 联合进行证照考核等。

2. 建立教师交换互聘制度, 每年由合作学校选派教师至合作方担任教学工作, 教师专长可以依照合作学校性质及课程教学需要进行遴选;

选聘双方教师到对方学校担任短期或长期教学及研究, 既可让双方教师有效进行教育教学经验的交流, 又可让双方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教学理念。同时, 采取各项优惠政策, 加大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重点建设专业、学科的人才的引进力度, 包括聘任台湾地区知名高校的知名学者做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等。

3. 台企和学校合作共建专业实训教师队伍。

支持职业院校与台资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项目, 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 教师深入企业实习, 聘请台企中的优秀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任教, 联合举办专业教师技能培训。

4. 建立教师评价制度。

借鉴台湾的师资评价标准, 从课堂教学评估、学生的反馈情况、参与实践培训的表现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考核。

随着两岸高等职业教育交流的日益深入, 教育资源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实践证明, 海峡两岸高职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是促进内地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两岸高职院校应秉承“扩大交流, 加强合作, 共同发展”的重要原则, 抓住时机和优势, 通过两岸高职院校教师交流与合作机制的建立, 教师相互学习和借鉴, 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 力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出优质、实用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耀荣.共同促进两岸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第九届海峡两岸 (粤台) 高等教育论坛综述[J].高教探索, 2015 (5) :121-125.

[2]姜平.海峡两岸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比较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09 (10) :184-186.

[3]黄小丽.海峡两岸高职教育资源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1, 5.

[4]张添洲.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现状及前瞻[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 2008 (1) :5-8.

[5]杨洋.关于建立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机制的几点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 (2) :91-92.

[6]邓启明, 闫华清, 张真柱.海峡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内容与平台创新[J].台湾研究, 2011 (5) :8-12.

[7]刘阳.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策略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3 (6) :10-12.

[8]范丽华.两岸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现况比较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学院学报, 2014 (11) :15-18.

构建两岸文化交流平台 篇2

展现班级文化风采

作者 王亚清 更新:2015/10/28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载体。为了创建书香校园,美化、净化校园环境,提升办学品位,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渗透班级文化、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2015年10月28日下午,西华二高开展了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

新学期刚开始的时候,学校就下发了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近段时间,班主任和全体学生对教室班级文化进行精心设计、精心布置。把“美”的教育渗透在班级文化的各个方面,体现了班级特色,做到了让“四壁说话”,让“每一堵墙”成为“无声的导师”。有的班制定了富有特色的班风、班训、班主任寄语等,有的班根据实际设置了一些有特色的栏目,比如“英语角”、“理想园地”等。有的班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在墙面上设置了“小书法家”、“每周一星”、“优秀作文、试卷展”、“学习园地”等板块。

海峡两岸图书交流最佳平台 篇3

厦门外图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494万元人民币,目前控股子公司有:厦门外图进出口有限公司、外图(厦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厦门外图台湾书店有限公司、厦门外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外图图书有限公司。在新的起点上,外图集团将继续致力于两岸图书文化交流,进一步把厦门外图建成两岸独具特色的图书文化交流基地,以传承中华文化,推动全民阅读为己任,做大做强海峡两岸文化服务产业。

青岛出版集团的标志,是两个“版”字,一正一反,一红一白,恰有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阴一阳的意味。正如青岛出版集团副总编辑高继民所说,出版亦是如此对文化进行着复制和传播,这就是出版的本质所在。

高继民当初从中科院植物所毕业后,并没有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而是进入了出版行业。他说:“我这个人坐不住,在实验室呆着就很痛苦。我喜欢文学,喜欢交际,脑子里的点子也比较多,所以我觉得自己是天生做出版的料子。”在河北科技出版社工作了六年之后,1992年,高继民调至青岛出版社(以下简称青岛社)。彼时,青岛社刚成立五年,正是急需人才的时候。举家迁至青岛后的二十年里,高继民亲历了青岛社发展壮大的全过程。

1987年1月12日,靠着青岛市给的五万元贷款,租下几十平方米的房子,青岛社便正式成立了。直至2001年,青岛社已拥有60多名员工,每年出书100余种,全年销售实洋达到6000万左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青岛社在出版界努力摸索并逐渐站稳了脚跟。

也就是从2001年开始,青岛社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2001至2009年间,青岛社几乎每年保持20%的增长速度,销售收入从6000万发展到3亿多,年出书达到3000多种,其中出版新书500余种,重印书2800余种。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青岛社提出了“实施出版战略转型,加速资本和品牌积累”的发展战略。高继民解释说:“资本积累指的是必须尽快增长实力,增强资本竞争力。但是光有资本也不行,没有自己的品牌,资本就失去了依附。”在青岛社的发展策略中,资本第一,品牌第二。“因为光有品牌,不一定有经济收益;而有了资本,我们却能够依靠资本优势培育品牌。”在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青岛社开始培育品牌,努力将出版社做强。2009年3月18日,经过了20余年辛勤耕耘之后,集编、印、发、供、贸于一体,书、报、刊、电子、音像、网络六大媒体齐全的青岛出版集团成立,青岛出版社由此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以制度确保发展

今年已是高继民任职青岛出版集团的第20个年头,从一个小小的出版社,到如今规模庞大的集团,期间经历的风风雨雨,他都是见证人。在他眼中,2001年是集团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我觉得2001年是一个最大的转折点。之前社里主要靠人管理,那时候规模很小,员工也少,所以领导指挥起来也比较方便。”但随着青岛社的一步步壮大,单靠几个领导来指挥统筹所有员工,已经不符合出版社管理的现状。于是,自2001年,开始融入企业管理的思路和概念。

然而,作为一个长期在国有体制下运作的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制度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但对于青岛社来说,这是发展的必由之路。高继民说,在制度方面,青岛社着实下了一番“狠劲”。“当时社里决定落实管理规范之后,当下也没引起多大反应。可到了年底,大家就真的震惊了。”让青岛社员工“震惊”的是这么一件事:青岛社有位编辑,做书非常认真,肯下功夫,社里为了表彰他的优秀业绩,根据制度规定,在年底给他颁发了几十万元的奖金。“我清楚地记得这件事,光奖金就拿了20多万,那在2001年可不是个小数目哇。”出版社对奖励制度的兑现,让编辑们认识到,认真工作就能换来应得的收益,这一下子就把全体编辑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正如高继民所说,“好的制度不执行,还不如没有制度”。

有奖就有罚。青岛社在图书的编校方面有着非常严格的制度,“所有审校发现的问题,上级机关审查的结果,或是读者反馈回来的问题,我们都要一一落实,然后按照规定来处理。”高继民介绍说,关于编校方面的问题,青岛社每年都要开出几万块钱的罚单,毫不客气,有的编辑可能会被罚到四五千元。但是奖罚分明的制度,让所有编辑都非常信服。严格的质量把关制度,训练出了一支业务能力超强的队伍。

与严格的奖惩制度相比,青岛社的选题审核制度却要“宽松”很多。但并不是对选题的不负责任,而是最大限度地尊重责编的决定。据高副总编介绍,青岛社的编委会是社内的最高内容决策机构,通常由总编辑带领委员会对选题内容进行管理,但责编在选题的确定上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对待责编报送的选题,编委会也不会过多地反复论证。在高继民的理解中,“出版是高度个性化的东西,过度的选题论证容易以偏概全,反而把明珠淹没了”,“对选题的理解最深的就是责编,因此应该高度尊重责编个人的创造力和智慧”。正是因为有着社里给予的高度信任,青岛社的众多编辑才能放开胆量,落实自己的选题;而青岛社也由此实现了在各种类别、不同选题上的“全面开花”。

在高端文化中培育品牌

青岛社的众多图书品种中,不能不提的就是美食类图书。从2005年试水美食类图书至今,青岛社共出版美食图书128种,印刷580万册,市场占有率常年保持在18%左右。随意走进国内任何一家书店,几乎都能看见青岛社出版的美食图谱。然而,在美食类图书方面拥有相对垄断的优势,并没有让青岛社停下继续挖掘探索的脚步。近年来,饮食文化类图书成为青岛社的又一个着力打造的板块。对于这一新的发展方向,高继民有着清晰的理解和思路:“我觉得随着网络的普及,资讯的获取很容易,因此资讯类出版物将受到很大的冲击。比如你想做一道鱼香肉丝,可以上网查找菜谱,完全不需要去书店买一本书回来看。”因此,高继民希望能够挖掘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一道菜,它的背后有没有故事呢?有没有承载着民族文化呢?我们应该往文化方面,往深度的方向挖掘,这样传统出版才能实现新的发展。”目前,青岛社在不断拓展饮食文化图书的类别和规模,代表品种有《中国菜肴史》、《中国面点史》、《丝绸之路上的美食》等。青岛社希望实现美食类图书向文化方面的转型,并在转型过程中“重新塑造读者群,重新定位出版阵地”。

除了传统强项之外,青岛社还斥巨资打造大规模的文化出版物,其中国学大师冯其庸的作品《瓜饭楼丛稿》是青岛社的得意之作。今年1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瓜饭楼丛稿》出版座谈会上,当35卷的皇皇巨著与众人见面的时候,大家都惊呆了——“大家印象中,青岛社就是出菜谱的,怎么会出这样的巨著?”但就是这家大家印象中专门出菜谱的出版社,一再以重磅的文化出版投资,让业界惊叹不已。据高继民介绍,青岛社正在策划出版《长江画传》和《黄河画传》,计划将三十余万张长江及黄河沿岸的古迹图片整理成册,并通过文字串联起来。“我们计划做成各十卷的规模,投资预计上千万。”高继民认为,这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是“文化最核心的部分”,所以毋须担心没有读者。“我们的理解就是,真正稀有的文化资源,是一定会有市场的,所以我们的投入一定会有回报,这也是未来中国出版走向现代出版的必经之路。只有掌握了真正的出版资源,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创造自己的发展特色

在当今出版界,除了要面对来自同行的激烈竞争之外,还要应付数字化等新兴出版方式的强烈冲击,这是每一家出版机构都要面临的挑战。而青岛社在应对这些挑战的时候,走的是自己研究摸索出来的特色道路。

说到与数字化出版接轨,多数出版社想到的是发展电子书、电子阅读器,而青岛社不落窠臼,开创出了以“二维码”为主的数字化发展战略。“就是通过二维码,将传统出版物与图片库相结合的出版方式。”根据高继民的介绍,青岛社开发的数字化出版技术,是在图书上印上二维码,读者用智能手机或阅读设备将二维码拍摄下来后,就接通了图片库。书上可能只有一张图片,但在后台能看到成千上万张图片。读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下载图片,而出版社也由此实现了销售。除了连接图片库之外,青岛社还计划实现传统出版物与音频的结合。“这是我们期待走在全国数字出版前列的设想,目前正与国外机构合作中。”

在出版“走出去”方面,青岛社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认为,对外宣传中国,就应该用外国人的视角和语言习惯来讲中国的故事,如果是中国人自弹自唱,外国人根本理解不了。”因此,如果只是简单的版权输出,并不能让外国读者最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在高继民看来,“产品合作、版权合作是最低层次的合作,内容合作是略高层次,而资本合作才是最高层次的”。2011年,青岛社和澳大利亚威尔顿国际集团共同策划的《中国-新长征》,就是资本合作的成功案例。这部画传由澳方负责策划、拍摄、撰写文字及国际销售,而青岛社负责投资。今年的伦敦书展,这部书大受欢迎,三天就售出了两万册英文版,贸易额超过了160万美元。高继民介绍,近期青岛社还有诸多类似的输出项目在筹划当中,包括《解放军史鉴》、《世界名人故居》等。让外国人讲中国的故事,青岛社的“走出去”战略,可谓另辟蹊径。

构建两岸文化交流平台 篇4

摘要

东方讲坛是上海市委宣传部直接领导下,顺应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和广大市民精神文化需求而诞生的一个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一、政治引领、弘扬文化、宣传核心价值 东方讲坛在内容设计坚持正确导向,弘扬主旋律,以讲座文化的形式弘扬先进文化、宣传核心价值,不仅使党的方针政策、形势教育有了新阵地和新渠道,也使先进文化的传播有了一个新平台和新网络。

二、传播知识、提升文明、培育大众理性

作为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东方讲坛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的需要,通过传播知识,提升文明,为人们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闷、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能力上解弱提供帮忙,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学习、交流的公共文化载体。

三、聚集和谐、关注民生、促进多元共识

东方讲坛以促进多元社会共识和多元社会和谐为主旨,聚集和谐,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努力培育社会个体相互善待、相互宽容、相互理解和相互尊敬的多元共识的社会氛围。

四、资源整合、社会共建,实现平台共享

东方讲坛打破学校与社会的藩篱,整合了社会教育资源、文化资源,架起了一个高层次、高水平师资与市民教育有机结合的平台,为文化知识精英走出书斋、走向社会、面向群众,把握时代的脉动提供平台,更为普通民众享受文化资源提供更多的渠道,从而实现文化资源的社会化共享。

五、以人为本、寓教于乐,构建心灵基础 东方讲坛面向基层、面向广大市民群众,在讲座风格上充分体现直面人生、直指人心的效果,在追求宽松自由、上下互动中构建社会和谐的心灵基础,在通俗化、娱乐化和舞台化的形式中,达到寓教于乐、传播价值目的。

六、机制创新、管理规范,提升专业水平

东方讲坛在运作机制上实行菜单式选题、网络化管理、连锁式经营,规范内部管理体系,引进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运作模式,形成上海最大的公共文化讲座平台。

七、品牌运作、规模经营,打造上海元素 东方讲坛立体式推出品牌化战略,通过统一的标志、统一的信息的发布系统、各式讲座衍生产品的制作来扩大讲座文化的辐射面和影响力,通过电视版、广播版和网络版的开发,实现规模经营,使东方讲坛成为上海知晓度高、认同感强的标志性文化品牌。

八、凝聚民心、培育忠诚,畅通沟通渠道 东方讲坛通过讲座文化平台,培育了一批忠实的听众,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时势教育中,巩固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纽带,为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提供一个新的社会管理装置。

关键词:社会科学普及 讲座文化平台 东方讲坛

普及社会科学是上海市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内容。上海市社联在市委宣传部的组织策划下,以促进上海多样社会和谐与多元文化共识为目标,成立了东方讲坛,通过向市民提供公益性的优质讲座文化,以提高市民素质和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推进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自2004年6月开讲以来,截止到2007年3月底,东方讲坛已累计完成各类讲座4629场次,形成了拥有1527名师资、281个基层举办点和直接听众211万人次,二次传播受众7205万人次的上海最大的讲座文化平台。

一、以讲座文化为核心、资源整合为切入点,精心策划

东方讲坛是由市委宣传部领导亲自精心构思、策划的一个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具体由上海市社联组织、实施,并以讲座文化作为核心,是由上海市推进社会科学普及的总体要求和上海社会文化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

普及社会科学的目标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科学普及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终身教育体系与国民教育体系的有机结合,使终身学习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并进而形成完善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上海市社联作为上海市委领导下的以推动、协调全市社会科学研究和普及为主要任务的学术性群众团体,它不仅是政府与学术界联系的纽带,而且掌握丰富的教育资源,因而也更有优势来培育终身教育的社会的共识。正是基于上述思考,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上海市社联于2004年6月成立东方讲坛办公室,具体实施创建东方讲坛这一社会化教育平台。

以讲座文化为核心是依据上海社会文化发展的程度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而确立的。上海市社会文化发展的程度比其他省市相对要高,市民的文化素质较高,各类职业技能教育也比较发达,东方讲坛确立的教育目标在于传播城市的人文精神,提升城市大众理性,公益性的人文类讲座文化 形式相对而言更为适合。同时,讲座形式是上海市民长期以来一直喜闻乐见的社会化教育形式,近年来的“讲座热”已成为上海都市生活中特有的社会现象,以讲座文化为核心不仅易为广大市民所接受,而且由于在时间、空间安排上的灵活性,更能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

东方讲坛办公室成立以后,在市委宣传部直接、具体指导和支持下,按照讲座文化的运行模式,以整合资源为切入点,努力打造东方讲坛社会化教育平台。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内容的整合

一个完善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是学历教育、职业资格教育、文化生活教育三者的有机联合。东方讲坛的定位是文化生活教育为主的社会教育平台,因而其主要功能是把各类的文化生活知识整合成一个整体,并以讲座形式向社会传播、使大众共享。在内容整合中,着重紧紧抓住和追踪群众关心的三个主要热点问题,即:形势政策的解读、新知识的普及和人生的发展与困惑,在具体的操作上注重不同层次、不同品味。

2、设施的整合

上海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形成了许多遍及城乡各区县、街道、社区的公共性教育设施,近年来,积极建设大剧院、博物馆等一批高雅经典的标志性文化设施,这些教育资源在推进上海社会化教育的发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东方讲坛的工作是通过整合的方式,充分发挥这些教育设施的效用,以形成推进社会教育的整体合力。通过以协议加盟的形式整合社会原有教育硬件设施,东方讲坛形成了覆盖全市各区县、街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基层举办点,从而节约了的运行成本,实现教育资源的开放式共享。

3、师资的整合

东方讲坛师资整合的方式,主要是发挥上海的人才资源优势,从各大高校、社科院、党校、政府部分、部队机关和社联下属学会选聘一些素质高、业务强、演讲才能好的,热心于公益活动专家、学者,组成稳定的特聘讲师队伍;同时把社会上其他各类讲座类机构中的优秀的讲师以加盟形式,整合到东方讲坛师资队伍中。通过师资整合可以有效打破精英教育与平民教育之间的藩篱,促进高层次知识资源的社会共享,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的程度。

以资源整合为切入点、讲座文化为核心,精心策划、创建东方讲坛这一社会化、标志性、公益性文化品牌项目,是市委宣传部为推进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的重要举措之一,它适应了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促进了上海多元社会共识与多样社会和谐。东方讲坛自开讲以来,得到相关部 门的肯定和社会的普遍认同,在近三年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二、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为目标,提升大众理性

推进社会科学普及,使全社会形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氛围,首先必须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东方讲坛根据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所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状态,始终要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绝大多数人的基本的文化权益和基本的文化需求,注重在讲座的内容、形式上开发与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东方讲坛开发的讲座课程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按照中央“三贴近”要求,坚持导向,精心设计了世情、国情、市情、形势政策和社会热点、人生发展和道德成长等十大类近千个选题的常规题库,并通过年初发行的《东方讲坛讲座选题》杂志向社会公布。二是根据市民的新的需求和政策形势新的发展,及时组织专题讲座,如“深化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先进性系列巡回报告活动、“宣传建设新成就,落实科学发展观”形势政策宣传教育系列讲座、“三项学习教育”系列讲座等,从而达到弘扬先进文化,传播主导价值,提升大众理性的目标。在具体的操作中,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课程体系化,层次化

东方讲坛的讲座以板块式操作为基础,按照模块式、多层次设计理念进行探索与创新,注重课程内容的体系化,层次化。讲座课程是模块式的,一个课程分成多个主题系列,每一个主题下又分成若干个不同层次的选题,形成积木组合式结构。在内容上形成体系,同时注重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给各层次群众予完整的知识享受。如以“学习领会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系列讲座为例,内容上紧紧扣紧“学习领会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主题,各个专题围绕主题层层展开,体系结构完整,逻辑关系严密。这种体系化在“各类科学文化知识板块”的系列讲座中表现尤为突出,体现出东方讲坛的内容上的精心设计和目标上的良苦用心。在层次化方面,东方讲坛按照不同的受众群体,把课程设计为普通、高端等不同的层次:普通类讲座面向普通市民,传播时势政策、讲授社会生活知识、关注人生发展,提高市民素质,以培育城市理性为目标;高端类讲座主要面向学术界、政府咨询部门及其他高层次受众群体,以扩大视野,增进理解,提升了品位为宗旨,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讲授。

2、形式多样化、艺术化

东方讲坛以讲座文化为依托,又努力突破讲座形式的束缚,积极探索社会化教育在形式上的多样性与艺术性。一是注重讲座过程中的听众与讲 师之间互动。讲座不是拘泥于传统的听课模式,而是采用交互式的讲授模式,每场讲座都要预留一定的时间供讲师与听众之间进行交流、沟通。讲座结束以后,通常要发放“讲座信息反馈表”,有条件的举办点还要在网站上设立“听众交流”栏目,增强讲坛与听众之间的互动,提高讲座的质量。二是语言讲授与现场演示结合。这在艺术欣赏类的讲座中比较普遍,东方讲坛组织或整合的许多经典艺术系列讲座,都体现出这种形象、具体、生动的讲座形式。三是讲座语言的艺术化。把抽象的知识以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传授给听众,可以提高群众接受教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例如,法制类的讲座活动,运用讲故事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形式,以生动的案例讲述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法制故事,就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四是现场讲座与相关活动之间的配套。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如交通安全、职场竞争、医疗保健、法律咨询等,东方讲坛通常在举办讲座的同时,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权威作现场的讲解、咨询,使讲座与活动相互交替,提高和扩大教育的社会效果。

3、传播立体化、经常化

东方讲坛为使讲座内容为更多的群众所共享,培育“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氛围,扩大受众面,对完成的讲座进行二次开发,突破讲座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努力做到讲座内容传播的立体化与经常化。具体做法是以讲座为主要载体,向社会推出自己的衍生产品,如编辑出版“东方讲坛讲座精选”系列图书、制作发行的“东方讲坛讲座”系列光盘,开发并形成了东方讲坛电视版、网络版、广播版等工作板块等。尤其是东方讲坛的网络版,精心挑选精彩讲座,制成流媒体,以东方讲坛网站为媒介进行传播,二次受众面可以覆盖全国。传播方式的立体化、经常化使群众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以自愿的方式接受教育,促进经常学习、终身教育的社会风尚的养成。

三、以品牌战略为中心,规范内部管理、创新运行机制

构筑大平台、形成大品牌是市委宣传部领导在策划东方讲坛时确立的总体发展方向。东方讲坛在筹备时就专门设计了体现中国文化特征,象征交流、沟通、融合和发展的形象标识,这个标识被制作成铜质铭牌悬挂在各举办点会场和做成徽标图片印刷在宣传品上。同时为了凸现品牌效应,东方讲坛还通过立体式推出以实施自己的品牌发展战略。一是强化与上海各大媒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如通过东方电视台、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主流媒体,向社会不断推荐精彩讲座内容,进一步扩大东方讲坛的社会影响、树立东方讲坛的品牌形象。二是以东方讲坛的衍生产品的扩大 社会影响面。如以网络平台为依托,向社会展示东方讲坛的品牌形象,内容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针对性强。三是把东方讲坛辐射面和受众面扩展到周边省、市。如“走向长三角”系列活动。与品牌战略相配合,东方讲坛努力规范内部管理、创新运行机制,形成自己的特点:

1、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东方讲坛管理科学化与规范化体现在围绕讲座开发、讲师的选聘、举办点的确立、讲座现场管理等各个环节。在选题上注重决策过程的科学、合理性。一般说来,讲座课题的产生要根据讲师的申报,由专家进行评议、筛选,然后才能归类,形成模块,向社会推出,从而总体上避免了集市贸易式的散乱状况,体现出品牌化、专业化、连锁化的发展格局。在师资管理上,注重师资队伍整体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一般的师资都要经过相关专家的专门评定,通过签约的形式拥有东方讲坛特聘讲师资格;重大的系列活动,要求以讲师沙龙的形式,实行集体备课制度。在举办点的设置与管理上,以整合社会资源、扩大覆盖面、规范内部管理为目标。具体包括新增的举办点分批呈报和集中审批制度、举办点年审制度、举办点的培训工作制度等等。在具体讲座的组织管理上,东方讲坛形成规范化的操作管理模式,如以广告形式的社会公示、现场管理监督、宣传品发放、信息反馈收集等等。

2、运作社会化、公益化

作为推进社会科学普及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东方讲坛面向的是社会大众,因而其运作方式上体现出社会化与公益化的特点。东方讲坛除了少数特定的专场讲座外,一般所有的讲座都向社会开放,听众可以通过东方讲坛网站、报刊广告及其方式获取讲座信息,通过电话预约、现场报名等多种形式参与讲座;东方讲坛讲座的选题通过向社会征集,由专家核定,具体讲座的选择通过菜单形式,由社会公众决定,东方讲坛根据社会需求具体组织相关讲师;讲座效果根据听众的反映进行评估,每年的优秀讲座、优秀讲师和举办点的评选权都交给社会公众。作为公共教育平台,东方讲坛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大众、传播知识、提升文明”创办理念,实行公益化,所有的讲座都实行免费。按照资源整合的原则,讲座组织的硬件设施由举办点负责,讲师的补助以及各种宣传、广告费用由东方讲坛办公室筹集,听众免费参加。运作社会化、公益化使得东方讲坛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为构筑上海市最大的讲座文化平台打好了基础。

3、运行网络化、连锁化

东方讲坛在运行模式上采用网络化管理与连锁式经营以发挥整体效 应。东方讲坛办公室作为主要服务平台与遍布全市各基层的各举办点通过人员与信息交互构成一个大的系统网络。在这个系统中,各个举办点作为依存于东方讲坛大网络系统上的一个点,其布设完全根据社会需求而非依照行政区划,所有的点按照听众人员的层次编成五个序列,接受讲坛办公室调度与管理,统一使用讲坛标识,统一对外宣传;东方讲坛办公室则源源不断为各个举办点提供内容、资源和人力支撑。如果把各个点比作连锁化经营模式中的门店,它的配送系统则是这个东方讲坛大网络。网络化管理和连锁式经营保证了东方讲坛整个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了东方讲坛可持续性发展。

四、以建构终身教育体系为主旨,探索社会科学普及新途径

东方讲坛的构思与实践是建构终身教育体系、探索社会科学普及新路径的重要尝试,对促进多样社会共识和多元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社会科学普及,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终生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新兴的教育体系,它强调人的一生要不断学习、补充和更新知识;主张将正规、非正规及非正式教育有机地整合成一个教育体系。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体系的制约,教育、文化资源与社会大众之间存在一个藩篱,一方面各种教育、文化资源闲置,另一方面社会大众学习、补充和更新知识缺乏有效的来源,同时现代高度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在时间、空间上制约了人们进一步学习的动力。通过讲座形式,以资源整合的方式,把各种正规、非正规教育机构的资源,重新系统化包装,向社会大众传播,可以视为一种建构终身教育体系的方式,东方讲坛的实践无疑提供这种可行性实例。

推进社会科学普及,需要政府与社会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公共性的、开放性的公益化、社会化教育平台,以培育大众理性,实现文化资源共享。但是在上海一个社会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中,条块式的、零散的知识资源很难同时充分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因而,无论是正规的学校或者培训机构,还是非正规的教育机构或商业化教育体系,都不能建构社会化教育平台,而最大的可能性是将他们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才能同时满足不同文化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而东方讲坛能取得成功,为广大市民所认同,正是充当了这样一个角色。

普及社会科学,全面提升人的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以构建一个大的社会化的公共文化教育平台,以整合尽可能多的文化、教育资源。东方讲坛从资金、规模、人员配备等各方面,目前还远远不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参与。

生键红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科普处处长 副教授 博士

上海市毛泽东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会 秘书长 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研究会 副会长 东方讲坛办公室 副主任 E-mail:sjh@sssa.org.cn 电话:021—53068565 *** 地址: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乙楼

上一篇:初中音乐艺术下一篇:景观的符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