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网络平台构建

2024-07-22

英语网络平台构建(精选12篇)

英语网络平台构建 篇1

长期以来, 英语教学基本采用单一方式进行单向传播, 教学效果差强人意。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建构主义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将网络引入英语教学领域, 延伸教学空间, 拓展教育平台, 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可能。近几年, 国内基于网络与多媒体的教学研究层出不穷,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文试图对基于网络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进行理论和实践探讨, 以期对推进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实践有所助益。

英语网络教学模式及平台的设计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输入假设理论、学习策略论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 理想的学习应当包括: (1) 情景——在教学设计中, 创建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景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 (2) 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 都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 (3) 交流。每个学生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 (4) 意义建构。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同时建构出富有个性化的色彩和创建性的意义, 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在真实的网络英语学习环境中, 教师可以采用BBS或E-mail等形式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学生则利用网上必要的学习资料, 借助教师和同伴的帮助, 建构意义, 获取知识。

输入是语言学习的根本途径, 其方式包括听、读。理想的输入应该做到既有趣又有关联, 且有足够的输入量。这样, 学生才能轻松愉快地习得语言。一般而言, 人们是通过理解略高于现有语言水平的语言输入, 再通过不断积累逐渐习得语言的。如果学生有充分而真实的语言输入, 并不断参加语言交际活动, 就能把语言能力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行为, 从而实现语言输出。英语教学只有充分重视语言知识的习得过程, 使学生在没有心理障碍的情况下, 输入大量、丰富、真实的可理解语言材料, 主动开展有效的语言交际活动, 才能促进其由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的转化, 实现语言能力的有效输入和输出。

学习策略是学生为了提高外语水平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贯穿于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的全过程。有专家把学习策略分成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这几种策略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 对于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而言, 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在以网络为辅助的自主学习环境下, 使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相结合是英语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学生如何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如何充分发展和利用适当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策略如何得到正确的训练和引导都是自主学习环境下教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自主学习与学习策略的结合应是现代外语教学的必然。

一、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未能营造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自然环境, 缺少信息的全方位输入过程, 难以顾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 存在着事倍功半的弊端。

网络教学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支撑, 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宏观调控为表现形式。学生在配备有计算机并已连接校园网或互联网的多媒体语言学习室里, 以教师制定的总体教学目标为学习方向, 根据个性特点及各自对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的学习需求, 自行制定学习计划, 安排学习进度,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 对学习环境进行管理, 适时地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和具体的帮助, 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 并对学习结果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 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许多缺陷和不足。但网络教学本身也有其缺憾。首先, 它缺少传统教学那种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忽视了学生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其次, 由于学生掌握了学习内容选择的主动权,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 他们的学习内容不可避免地会有盲目性和非系统性。再次, 网络课程只能提供理论学习或现实模拟, 缺少实验、实践等实际操作环节, 不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于以上分析, 我们认为, 网络教学模式必须结合二者的优势, 克服其劣势, 做到从实际出发, 才能取得最优化的效果。

二、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与操作

英语网络教学平台应包括四大系统:教学/学习系统、教学/学习资源系统、教学/学习管理系统和终结性评估系统。

1. 教学/学习系统包括电子教案、在线交流、在线测试三个子系统。

三个子系统中电子教案系统又是主要的支撑系统。该系统是教师利用各种课件为学生提供逼真的视听环境, 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组合优势,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这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指导无疑是有好处的。课程内容应以听说为主, 阅读与写作并重, 并辅以文化概况和课文背景等内容, 使学生能够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 学习西方文化的精华。

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深入, 人们发现只是强调个性化教学是不够的, 在培养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线交流系统通过非实时讨论的形式, 采用E-mail和BBS的形式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答疑, 为学生实现合作学习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学生们在一个自然真切的情景中进行英语学习, 可以身临其境地体会到网络世界的无穷魅力, 从而使学生们的学习更加轻松、愉快, 学生之间的交互方式得以拓宽, 沟通效率得以提高, 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线测试系统应设计为计算机自适应型测试, 并附带升级功能, 使学生能够在了解学习进展的同时, 进人下一阶段的学习。

2. 教学/学习资源系统是教学/学习系统的支撑系统及教学与学习素材的来源。

该系统应尽可能利用网上资源建立多媒体教学课件库、西方文化资料库、英语网站、英语语料库和试题库等。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 从中搜集材料, 重新整合, 构建新知识体系。

3. 教学/学习管理系统是教学/学习系统的另

一个支撑系统, 是学生对教学和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记录、评估和反馈系统。该系统包括注册选课、在线学习记录、分级测试和成绩分析反馈四个子系统。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学生应基于自身的学习基础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制定妥善的学习计划, 对英语学习进行初步打算和设计,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学生利用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学习资料和英语学习软件, 对学习进行自我管理, 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学习, 并定期对英语学习进行考核和评估, 在教师的指导和训练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对学生认知策略的训练是基于元认知策略基础之上的。在学生充分认识和建立学习目标后, 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利用网络环境进行英语语言的自主学习, 对英语学习资料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独立归纳总结。分级测试系统通过在线诊断型测试对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语言技能进行分析, 并建议其进入相应级别学习。成绩分析反馈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跟踪、评估和反馈, 使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 从而进行改进, 不断进步。

4. 平台的第四个系统是终结性评估系统。

该系统通过各种水平考试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通过了该类测试, 他们就可以进人下一阶段的学习;反之, 则要重修已学的内容, 直到通过水平测试, 才能进人下一阶段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屹、祝智庭.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5 (6) .

[2]文和平、黄学军.外语数字化网络媒体教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隋铭才.英语教学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理论、实践与方法[M].1996

英语网络平台构建 篇2

Key words: web base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eaching quality,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construction

1.引言

英语网络平台构建 篇3

【摘 要】在高职英语教学之中引入王初明教授“学伴用随”理论,进行“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研究。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公共英语教研室以课题研究出发,结合该学院具体情况,研究“学伴相随”原则提高教学效能以及“学伴相随”原则与网络教学平台相结合等问题,探索网络学习平台建立的可行性。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学伴用随”与网络学习平台模式相结合,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学伴用随”; 英语学习 ; 网络平台

英语教育应该回归到社会化、实用化和对象化轨道上来,这是时代需要和必然发展趋势。未来的公共英语教育应该朝着实用化的方向发展,告别“哑巴英语”的应试教育模式,把英语真正当作一种实用工具来学习,培养用好这一工具的能力。公共英语教学应以“是否能最充分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为衡量标准,使学生不局限于A/B级应试水平,而以能听懂、能看懂外国节目为基本要求,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更高层次的需求。

在高职英语教学之中引入王初明教授“学伴用随”理论,进行“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研究,“学伴用随”与网络学习平台模式相结合,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学伴用随”理论首先由王初明(2009)提出,该理论综合了大量二语习得、心理语言学、心理学领域的实证研究成果,有效解释了外语学习的过程与促学机理,为开展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1.“学相伴、用相随”原则

学过的外语知识能否用得出来、用得是否准确地道,取决于语言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与什么语境相伴,这就是“学相伴、用相随”原则,简称“学伴用随” (英译Learn together, use together;王初明,2009)。国内普遍存在的“哑巴英语”、“中式英语”等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学习过程中缺乏恰当的语境相伴。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外语学习过程中语境缺乏的问题。

课题组基于“学伴用随”原则,构建网络平台,转变教学模式,旨在探索提升公共英语教学效能的途径。下面,我们将从基于学伴用随原则的教学模式与实践、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的效能提升机理研究、“学伴用随”下的网络平台构建原则这三方面论述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1 基于“学伴用随”原则的教学模式与标准

“学伴用随”的理论指出,影响外语学习的各种变量是通达联动的,学与用不可分割,“学相伴”增加了“用相随”的几率,“学相伴”能够促进“用相随”。学过的语言结构、语言知识能否用得出来,用出来对错与否,这些都取决于该语言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与什么变量相伴。相伴正确则易用对,相伴不当则易用错。王初明(2016)指出,在“学伴用随”教学模式中,有4个影响语言学习的关键变量:交际意图、互动协同、语境相伴、理解与产出相结合。如果具体的教学实践能充分合理地调动以上四个变量,则能极大地提升外语教学效能。

因此,要判断一种教学模式与实践是否符合“学伴用随”原则,可根据上述四个变量作为判断标准:

(1) 交际意图:学习任务能否激起交际意图并促使学生自主创造内容?

(2) 语境相伴:教学中能否为学生提供恰当的语境伴随语言知识的学习?

(3) 理解与产出相结合:教学中是否把语言理解与语言产出紧密结合起来?

(4) 互动协同:互动是否贯穿于学用语言的全过程?教学活动与练习能否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

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可帮助我们评估一种教学模式是否符合“学伴用随”原则,而这四条标准,也能作为我们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能的指南与依据。

我们以课题研究形式,结合本学院具体情况,研究“学伴相随”原则提高公共英语的教学效能以及“学伴相随”原则与网络教学平台相结合等问题,探索网络学习平台建立的可行性。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从理论上深入研究英语教学改革中效能的相关的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形成适应高职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体系。具体为:(1)探索网络学习平台和“学伴用随”结合的可行性。(2)研究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对于高职学生学习效能的提高。

1.2 “学伴用随”下的网络平台构建原则

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能够弥补现实教学条件下英语语境的缺失问题,为学习者提供另一种人际互动空间,激发交际意图和促进语言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能。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信息化技术必须合理运用才可能达到上述效果。

我们提出了构建基于“学伴用随”下的网络平台教学模式,旨在提升公共英语教学效能。要真正构建出合理有效的网络平台,达到提升教学效能的目标,就要转变教学理念。另一方面,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有时候会带来整套教学理念与教学范式的转变,而这些转变始终要遵循教育学和外语学习的客观规律。

在教学理念与教学范式的转变上,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就指出,“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迫切要求教与学的双重革命,加快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这就是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深度结合所带来的三项主要转变。而《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白皮书》中也提到,“如何使用技术比技术本身更为重要;仅仅用一种技术代替另一种技术不可能使学习更为有效。技术的有效使用需要思考、实验、愿意花时间发展和完善新的教学策略。”

可见,“学伴用随”下的公共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除了要遵循交际意图、语境相伴、理解与产出相结合、互动协同等外语学习客观规律,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上,还要努力实现以上三项转变,并调整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

综上所述,英语教育应该回归到社会化、实用化和对象化轨道上来,也可以回归这“三代”的轨道。针对解决“哑巴英语”、“中式英语”等问题,我们需要推进教学改革,而教学模式的创新目的在于提升教学效能,这需要两个方面的条件:1. 新的教学模式必须要符合教育学的客观规律,遵循外语/二语习得的普适原则。因此,我们紧密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以“学伴用随”原则为理论指导,转变教学理念。2. 通过有效的技术条件与手段实现教学理念。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构建网络平台,能弥补现实教学条件和语境相伴的不足,帮助我们把“学伴用随”的核心理念转化为现实。从上述两方面看,网络学习平台与“学伴用随”原则能有机结合,在提升教师教学效能感和高职学生公共英语学习效能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我们主要在为以下三个方面:1. 运用在线作文系统,激发学生交际意图,提高作文评阅效率,增强写作反馈,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语言问题与写作难点;2.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基于移动终端及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进行线上和线下的混合式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借助互联网技术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及扩大了师生的互动交流机会。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平台或“蓝墨云班课”APP进行课前任务布置及相关微课视频材料的学习,随后学生分组自主完成任务;课堂展示任务成果,教师指导点评,学生互评,课后跟踪反馈;3. 信息化课堂设计与教学:课题组成员尝试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在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提交了三份信息化教学设计作品,分别获得一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以及一项三等奖。

1.3 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的效能提升机制研究

上文提到了在“学伴用随”原则指导下,外语教学实践活动应遵循客观规律,充分调动四个变量,激发学生交际意图、为学生提供恰当语境相伴、把理解与产出相结合、增进互动协同。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我们是在“英语作为外语”的环境里学英语,难以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激发学生的交际意图,也难以为学生提供恰当的语境相伴。根据王初明(2003)的“补缺假设”论断指出“中式英语”和“哑巴英语”的产生,一个重要原因是汉语语境知识在补缺,在起着中介作用。我国外语学习普遍存在的客观状况是,与英语使用配套的语境多有缺失,学习时只能激活大脑中已存在的母语语境知识。这时,与英语相关的语境知识在大脑中尚未建立,在使用英语时激活的往往只能激活汉语语境知识,与之相关联的汉语结构也被连带启动,引发汉语负迁移。

根据“补缺假设”,要使英语学得地道和解决“哑巴英语”的问题,就要设法阻止母语语境知识补缺,防止母语负迁移的发生。在“学伴用随”原则下,要注重在恰当的情境中学习外语。学生在国内学习英语,也许受制于现实条件,难以在课堂上提供能激发交际意图、存在丰富互动的目标语环境,但随着信息化技术、互联网的发展,王初明(2011)强调,在语境配合学外语这个关键环节,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能够发挥作用,提供与外语相伴的恰当语境。正是由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能为我们创设丰富的、多模态的目标语语境,若把这种虚拟的目标语语境与语言知识的学习相结合,则能弥补现实环境中目标语语境信息的缺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把英语语境和目标语知识相结合,直接在英语语境和英语语言结构间建立联系,根据“学伴用随”的原理,学生在运用英语的时候,就能直接激活英语语境知识,自然地输出目标语结构,减少或避免母语语境的中介作用,从而抑制母语负迁移,减少“哑巴英语”和“中式英语”的现象。

学过的外语知识能否用得出来、用得是否准确地道,取决于语言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与什么语境相伴,这就是“学相伴、用相随”原则,简称“学伴用随” (英译Learn together, use together;王初明,2009)。国内普遍存在的“哑巴英语”、“中式英语”等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学习过程中缺乏恰当的语境相伴。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外语学习过程中语境缺乏的问题。

2.基于“学伴用随”原则的网络平台构建提升公共英语教学教学实践

2.1 课题组成员进行网络英语写作教学实践—英语写作评价网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广泛使用,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综合了课堂和线上双重途径。英语作文自动评分系统是一种动态的交互式过程,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它的出现带来了大英语教师教学的变革。自2014年课题成立以来,课题组成员借助于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给我院师生提供的英语作文免费在线批改系统平台——句酷批改网(www.pigai.com)对我院15级大一学生进行长达两年的网络写作实践活动。

句酷批改网是目前高校师生使用频繁的作文在线评阅系统。该系统的工作程序是:教师上系统布置作文题目和要求,设立发稿和收稿时间,系统自动生成作文号。学生登录系统,根据编号查到作文题目和要求,自主完成写作,并提交到系统中。系统能立刻从几个维度给出反馈意见,包括文章的总体得分和评价,并对单词拼写、词汇搭配、语法等问题逐句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学生根据系统给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提交、反馈、再修改,直至得到满意的结果。

2.2 基于“学伴用随”原则的网络平台构建

根据“学伴用随”原则,从建设语言环境、扩大语言接触量、加深语意理解,增加灵活互动方式四个方面,课题组提出了构建英语学习网络平台的设想。该网络平台搭载的学习内容主要以音频、视频为主,文字内容最大程度简略化,充分利用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等移动终端的视听功能以及便携性,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语境。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2.2.1听说

使用目前比较成熟的声音识别技术,匹配学生和原文录音的语音语调,实现良好的人机交互。在识别语音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机器评分,或者老师在线评分,评选出优秀的学生,颁发奖励,以此激发更多学生的学习兴趣。

2.2.2 微课

广东省各高校老师参与录制微课视频,时长为3至5分钟,择优选取。通过微课的形式,不局限于时间和地点,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随时学习、复习要点,使语言接触量扩大化,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2.3词汇

词汇练习打破普通背单词的单词卡模式,让学生记忆英语句子。通过创造完整的语意和语境,实现语境相伴学习,能够有效地加深记忆,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以下是三种优秀的词汇练习形式可供参考:

(1)Cambridge Verb Phrases Machine:首先动画演示呈现场景,然后英文解释,最后例句和其他用法;

(2)百词斩:每日签到、打卡,在同学之间产生评比,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灵活互动,提高竞争趣味;

(3)小游戏:采用不同的游戏主题,增加记单词的趣味,加深印象。

3.基于“学伴用随”原则的网络平台开发应用中,我们进行了相关的教学理论研究

我们的理论指导为“学伴用随”理论。源于此理论的课题必须充分体现其精髓。即在“学相伴”的基础上加大“用相随”的几率,使“学相伴”能够促进“用相随”。在构建新的“学伴用随”教学模式中,我们紧扣四个影响语言学习关键变量,尤其在“互动协同”上下功夫。而前三个变量也充分注意。从四个关键变量间的关系分析,不难发现,从“交际意图”(学习目标)起,到“语境相伴”(学习方式)再到“理解与产出相结合”(新模式重点,全新效果)最后都归于“互动协同”贯穿其中。他们前三者既存在递进关系,又存在叠加关系。而“互动协同”则如红线将四者有机地连在一起。也可以理解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什么样的交际意图,需要什么样相关的学习语境相伴。同时在此过程中,理解了的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即学即用、趁热打铁、同步进行。而要这样,从学习英语开始便需借助互动、协同:教与学的互动协同;知识的吸收与语言技能的训练互动、协同;教学设计与具体教学操作的互动,协同;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正确应用间的互动、协同。

具体到上述三方面的探索,我们紧扣“学伴用随”的原则,着力在“互动协同”上做出种种努力。实验终于证明了,只有搞活、搞好“互动协同”,“学伴用随”才能得以实现。“学伴用随”强调的是“即学即用”。这样掌握了就马上使用,既可以强化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后瞬时转换,又可以强化对知识要点的忆记及语用能力的巩固。根据学习任务创设的学习语境可按照学生的语言交际意图而供学生选择,在一直不间断的互动协同下,学与用同时互相作用,促使学与用协同发展。根据教学实验的结果,验证了互动协同可以贯穿于学用语言的全过程,教与学的活动包括语言操练也能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这种效应是多方面的,综合形式的。其机制在于,由于学习任务能激发起学生在口头或笔头交际愿望和祈求,自然诱导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从而必然到达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行为(包括主动寻找自己迫切学习的内容及适合自己个体需求的学习方式)。又由于确定了学习任务并在网络上创设了能促进学生尽早牢固掌握和正确应用该任务中必须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加速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准确度。更由于此模式一直处于上述四种互动协同状态的交替递进中。如此循环往复,理所当然能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

我们的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是在网络上进行英语教学,因此网络的优势得以全面展示。借助网络可以声、形、动态等智能同步运用,能为英语学习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和综合体现语言学习的听说读写译功能。这是任何其他学习方式均无法同时具备的。故而在“学伴用随”教学原则下,可以构建融全部网络功能于一体的公共英语学习体系。在此平台上,可以利用有关软件进行英语作文的批改;可以设立在线为学生进行课外辅导,解答疑难,批改作业;更可以在网络上备课、上新课或复习新课。其最大利好是利用当今可以采用的一切教学手段,在英语学习中对学生进行眼、耳、口、手、脑的多重训练。在完成听说读写译的学习任务过程中让学生可以一直既有兴趣而确有收获。因为网络平台上的英语学习,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需选择交际意图并以此去确定学习任务,选择学习内容决策学习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学习中教师只须为学生提供相关语境,建议有关方法和途径并在其中贯穿互动协同,强化理解与应用同步作用。那么,从理论角度讲,网络教学平台完全能体现和实践“学伴用随”理论的四个原则。

“学伴用随”能应用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并适用于英语学习的网路平台建设。我院公共英语教师将继续在这领域探索,提高公共英语的教学效能,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初明.“补缺假设”与外语学习[J].外语学刊2003(1).

[2] 王初明.学相伴 用相随——外语学习的学伴用随原则[J].中国外语 2009(5).

[3] 王初明.外语电化教学促学的机理[J].外语电化教学2011.

[4] 王初明. “学伴用随”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6(1).

基金项目:

本文为教育部外语教学实践研究课题:基于“学伴用随”原则的网络平台构建提升公共英语教学效能研究(项目编号 2014GZGZ5414-68)

作者简介:

罗沛笙(1964.2-),女,广东广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和课程研究。

英语网络平台构建 篇4

交互 (interaction) 是指人与人之间发生相对动作和反应的过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和学生之间直接的、面对面的教学交互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网络环境给人们的交互方式、交互手段和交互内容都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外语交际活动既是培养外语听说读写语言运用能力的主要教学形式, 又是外语学习的教学目的。因此, 研究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交互的原理、模式、媒介和活动对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基于网络的教学交互的基本理论

在对基于网络的教学交互活动的研究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两种观点, 一种是和传统教学理论一致的教师中心论, 这种观点较多的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般来讲这种观点适合于结构清晰, 体系完整的知识学习。另一种是随着建构主义发展而产生的学生中心论。这种观点适合于学习者进行“发现式”和“探索式”学习, 能提高学习者的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教育部高教司于2004年1月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 (以下简称《教学要求》) 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因此, 我们认为在基于网络的外语教学交互活动的设计过程中, 应当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师为指导, 达到教师、学习者和学习资源之间的平衡, 从而培养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交互模式的构建

1. 构建网络交互媒体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基于网络的教学环境能提供多种交互媒体, 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同步和异步的交互甚至是协作成为可能, 能方便的实现自主学习、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互关系, 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这一切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技术手段, 我们称为交互媒体。

(1) 、网络学习资源:在网络学习环境中, 学习资源是非线性的网状结构, 它能根据不同情况提供有效的信息呈现方式, 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成为信息处理的决策者。因此, 在和学习资源交互的过程中, 学生成为了交互活动的中心。

(2) 、在线课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专业的工具如:Frant Page、Web CT等制作专业的教学课件。在线课件是学习者和学习资源进行的交互, 它可以提供同步和异步的交互方式。一般来讲, 在线课件适合于一些知识性较强的学习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制作专业的外语语法学习课件。课件的制作一般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 使用文本、图形、图像、动画等增强课件的表现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兴趣。另一方面, 制作的课件应该是非线性结构的, 学生可以运用热字和按钮等导航机制进行跳转, 随意地选择和控制学习内容。

(3) 、视频点播:视频的内容一般是教师或专家的讲课录像。视频点播与传统教学的优势在于:一是可以选择最好的教师讲课进行录像。二是学生可以重复点播, 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重复学习。

(4) 、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可以用来传送文本、图形和文件信息, 它是一种异步交互工具。它可以用于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 教师可以使用电子邮件对学生进行解惑答疑, 学生可以使用电子邮件向教师提问、递交作业。另一方面, 不同的交互对象之间可以使用外语互发电子邮件, 提高学生用外语写作的积极性。

(5) 、BBS:BBS是Internet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它提供一块公共电子白板, 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在上面发布信息或提出看法, 内容可以长期保留在BBS上, 学生和教师可以反复阅读讨论。B B S支持文本、图形和动画, 一般而言它是一种异步交互工具。

2、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交互活动的设计

网络环境给人们的交互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在外语教学中, 教学交互活动也相应的需要适应网络技术带来的变化, 本节介绍网络环境中典型的外语教学交互活动:

(1) 、对话:借助聊天系统进行网上对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和写作表达能力以及应变能力, 这种对话能跨越时空的限制, 能将学生直接同本族语者联结起来进行交流, 它既可以是语音的也可是文字的, 外语学习者可以拥有有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 从而改善外语学习者的语境体验。

(2) 、讨论: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针对专题进行讨论是一种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极佳方式, 然而, 由于它必须在课堂环境中进行, 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了限制。Web环境可以使学生超越这种限制, 随时、随地的进行讨论活动。教师通过B B S建立主题话题, 设置讨论区, 学生可以在BBS上自由地发表观点, 从而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借助于聊天系统, 例如:使用QQ群或视频聊天室, 学生可以针对主题问题进行实时交流, 从而锻炼自己的口语和写作能力。

(3) 、辩论:辩论也是传统教学交互中的一种基本形式, 教师设置特定的观点, 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在Web环境下, 可以借助BBS进行锻炼写作能力的辩论, 可以借助聊天系统进行锻炼口语能力的辩论, 可以借助电子邮件进行点对点的辩论。同时在辩论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借助实时交互的聊天系统进行合作, 从而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

(4) 、其他活动:借助于网络聊天、BBS、电子邮件等交互工具, 还可以进行许多其他的外语交互活动, 极大的提高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例如:外语演讲比赛、写作比赛、角色扮演游戏、英文电影配音、外语故事接龙等。

四、结束语

使用信息技术构建的外语教学网站能建立一个理想的外语学习交互教学平台, 学习者利用这一平台能跨越时空的限制, 借助于各种交互媒体可以设计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综合各种教学资源的交互环境, 从而极大的提高外语学习者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摘要:交互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教学中, 信息技术使人们的交互方式、手段和内容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这对教学活动中的交互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外语教学交互理论, 讨论了教学交互活动依赖的媒体, 并分析了在网络环境中典型的外语教学交互活动, 从而构建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英语教学交互模式。

关键词:交互,网络交互模式,外语学习

参考文献

[1]Moore, M.Three types of interaction[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1989, (2)

[2]梁斌.Internet网教学中交互性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3, (2)

[3]陈丽远程教学中交互规律的研究现状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04, (1)

英语网络平台构建 篇5

以IT为支撑构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平台

近年来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尤其是教学模式的改革一直没有停止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自主学习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和校园网和自主学习的平台达到了教师授课与学生自主学习统一,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开辟了新途径.

作 者:张坡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河南,周口,466001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2008“”(2)分类号:H3关键词:信息技术 大学英语教学 构建 自主学习

英语网络平台构建 篇6

【关键词】网络环境 英语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法(Cooperativelearning)”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美国教育学家B.S.布卢姆研究提出的,现已成为当代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中影响最大和成果最多的改革之一。它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教学的主题,以合作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进行合作互助、探索研究,通过学生能动性、主动性的发挥,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成学生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指出:“如果让我们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则认为,“合作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英语是一门实践课,“它的学习效果只能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依据,而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结合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的趋势,在计算机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能力已经成为个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学习行为、实现终生学习的必要条件。基于网络的英语合作学习强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调以小组成员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责任明确、人际互动,强调学习者的自我实践、个人责任、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意识的教学理念,符合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因此日益引起国内学者和教师的重视。

一、网络环境下英语合作学习的新特点

1、实践性。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实践性,英语合作小组围绕某个英语知识点,依托网络技术,开展实践调查,并且对相应的问题开展交流与探讨,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对知识的再加工与研究的过程,学生通过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共享性。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具有共享性不仅体现在互联网资源平台的共享,还体现在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通过网络交流平台比如微博、QQ、校内网等实现实时交流与探讨。合作小组可以将最先研究的成果传递到网络平台中,也可以将自己遇到的问题传到网络平台中,通过网络获取到相应的答案。

3、真实性。构建主义强调创建真实的情景,网络环境下合作英语通过互联网可以为英语学习提供仿真性的环境,比如英语合作小组可以通過网络设定一定的英语环境,进而激发学生的视觉感应,比如如果单独的给学生讲解枯燥的语法、词汇学生不容易学会,但是如果通过网络,在网络中添加这些枯燥的知识点就会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2.4自主性。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不受任何限制条件自主的学习,比如学生可以突破时间、地点的限制,自主的选择上网,学习英语知识。这样打破了传统的学习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加自主的学习空间。并且通过网络合作小组可以自主的设定学习的内容,拓宽英语学习的层面,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网络合作学习过程

网络环境的设计,应考虑满足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掌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信息技术交互性强、界面友好的支持合作学习的优势,了解小组认知水平、小组认知风格,为拥有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环境,提供多样的学习工具和丰富的语料资源,创造高效的学习机会。合作小组对于不同的学习任务、认知特性、学习内容以及资源环境会有不同的合作学习过程。一般来说,从学习者角度来看,互联网上的合作学习过程可分为六个步骤:登录或注册、选取学习内容(简称选取内容)、划分合作学习小组(简称分组)、小组学习前准备(简称小组准备)以及小组学习进程(简称小组进程)和效果评价。登陆完毕后,可由教师或学习者自由组合形成合作学习小组。根据教师布置任务选取学习内容,如进行英语议论文写作训练,题目为WhatisSuccess1小组准备阶段是指学习者应熟悉合作小组的成员、环境、整体目标等属性。了解自己及合作伙伴所扮演的角色,熟悉合作小组依据什么原则进行互动而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学习者从合作资源库中提取角色信息,从学习资源库中提取学习目标信息(合作小组的目标和成员目标)。然后通过系统把小组信息存入合作档案库。在写作中三人小组可分配任务角色:学习者首先共同搜集议论文写作要点,确定写作步骤;学习者A搜集悖论,即人们对成功的不同看法;B搜集正论,即本小组对成功的见解;C得出本组结论。小组进程就是合作组成员学习特定内容、完成特定角色任务的过程。此过程需要学习资源库提供各种辅助学习的内容、材料、课件、其他资源链接等;需要合作资源库提供合作学习任务得以完成的基本素材、工具和相应的功能软件。小组成员在进程中的互动行为将被记录,作为过程信息存入对应的合作档案库中,进而作为教师评价合作组成员实现学习目标的依据。其结果可能为:A:Successmeansgettinglotsofmoney;

halinganimportantposition;possessingahighacademictitle。B:Successisdecidedbytheresultsorachievementsonegets.C:Successshouldservethepurposeofsomebody。效果评价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进行自我学习测试和合作评价,测试成绩存放在自测成绩库中,合作评价存放在合作档案库中备案。

三、结语

高职英语在线水平测试平台的构建 篇7

关键词:在线考试系统,英语水平测试,体系架构,ASP.NET

1 研究意义

网络教学通常包括网络授课、网络辅导以及在线考试等方面。显然, 网络辅导与在线考试是网络教学的重要环节。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网络辅导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增强理解力, 培养学习的自觉性。而与传统的考试模式相比, 在线考试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它使得考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并将传统考试过程中的试卷组织、审定印制、安排考试、监考、收集试卷、评改试卷、讲评试卷和分析试卷等各个环节缩小到一至两个环节, 不但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与财力, 而且还可以大幅度增加考试成绩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日渐普及, 利用网络技术, 完全可以将一些视频文件作为考试内容, 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学习的现场感, 使得考试的内容更具实用性和趣味性, 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高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 拓展他们对英语知识的了解程度。本论文以结合邵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拟构建一个英语在线水平测试及教学资源平台。本文构建了一个英语在线水平测试及教学资源平台,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国内研究现状

上世纪末, 国内在在线考试领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基于局域网环境下的网络考试系统, 即典型的基于C/S模式的在线考试系统, 21世纪初, 随着我国现代化网络教育的兴起, 许多高校纷纷开发了基于B/S架构模式的网络教学及考试系统。而作为现代教育手段重要组成部分的WEB在线考试系统也相继问世。如北京大学的网络教学平台、上海交通大学的网络考试平台以及在湖南高职教育推广中的大学城空间教学平台等, 目前, 基于B/S架构的考试系统已逐步取代了局域网环境下的考试模式, 国内的在线考试信息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

目前, 国内开发在线考试系统的公司很多, 如维普资源考试系统、全时考试系统等, 他们支持的题型主要包括单选、多选、判断、填空、简答、论述等题型。但是, 针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职英语教学主要是强调英语词汇、基本语法、听说能力、公文写作、专业英文材料阅读等方面, 因此, 高职英语的考试题型主要包括情景对话、听力理解、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完形真空、翻译、作文及专业英文等, 而每一所高职院校又有它的办学特色, 因此, 对于高职英语的特殊教学, 大多数公司就不会针对每一所高职院校去开发一个考试系统, 为了能组成一份适合高职院校办学要求的英语考试试卷, 就必须要开发专门性的考试系统。

3 高职英语在线水平测试平台的构建

3.1 系统研发框架

本系统的软件开发采用Visulstudio2008开发, 开发框架采用Asp.net结合SQLserver2005数据库, 它们能提供强大开发环境, 可以非常简单、灵活地实现本系统的各自功能, 是目前采用最多的软件开发方式。

本平台的结构及内容架构包括平台构架的搭建、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试题库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考务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试卷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在线答题的设计与实现以及自动批阅的设计与实现。

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2000, 这个系统发行版本中集成了大量的应用软件;web服务器端采用IIS+ASP.NET+SQL Server2000。IIS是微软公司主推的Web服务器, 这样选择的优点是一方面可以动态地管理各种考试信息, 只要准备好足够大的题库, 就可以按照要求自动生成各种试卷;另一方面, 考试时间灵活, 用户可以在规定时间段内的任意时间参加考试;另外计算机化的考试的最大特点是阅卷快, 系统可以在考试结束时当场给出考试结果。

3.2 本平台开发的优点

(1) 组卷策略是此学习及考试系统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既要考虑到试题的覆盖面, 又要考虑试题的重复率, 以及试题的结构和试题的难度因素, 所以, 如何设计出满足具体考试需要的实用的组卷策略是目前一个重点和难点, 我们在学生的学习系统中采用随机抽题法, 而在教师考试系统中采用基于搜索策略的组卷算法。

(2) 另一关键问题即是自动阅卷技术。由于目前对于主观题的阅卷还没有一个性价比高的、适合一般高职院校的技术方案, 所以我们在将学生的单元测试中只设计客观试题, 以便于自动评分, 而对于期末考试试卷则分为两个部分, 客观题进行自动评分, 主观题采用人工评分, 但也应能实行自动总分。

(3) 本系统引入了经典影视、情景对话等多媒体试题, 改变了试卷的单调模式;建立了高职英语动态试题库及试题解答库, 方便学生的学习, 也利于老师对教学资料的保存与资料的不断充实;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进行了数据管理, 平台设立了失分情况分布范围柱形图, 帮助学生对学习效果进行分析, 找到学习中的薄弱环节, 以便进行有争对性的复习。同时, 对每一道题设立了解答分析, 以方便学生学习。并设立了我的错题保存方便学生复习, 也设立我的收藏方便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建立了为服装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等专业服务的英语动态试题库;实现了高职院校的英语在线学习、自动试卷生成及在线考试;实现了对客观试题的自动评分, 减轻了老师的评分劳动强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

4 结语

经过充分调研已确定了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和知识目标, 已将《大学英语》纳入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计划中。设置和确立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教学方式, 公开出版了《公共英语教程》教材。借助开发的高职英语在线水平测试平台,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六趣,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曹鑫.高校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河北:河北科技大学, 2011.

[2]路平, 王敏娟, 万昆.试题库自动组卷策略研究[J].电脑开发与应用, 2001 (2) .

[3]刘耀儒.新概念SQL Server2000教程[M].北京科海集团公司出品, 2001.

[4]王飞.应用多媒体技术改革英语教学方式的探索[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 (11) .

谈英语阅读中“图式网络”的构建 篇8

一、图式理论对阅读的指导意义

心理学家认为图式是语义记忆网络中的一种信息贮存结构, 是由一个或多个语义记忆单元的高度复杂的网络综合构成。人们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 需要将新事物与自己的原有知识、过去的经历, 也就是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图式联系起来, 激活、恢复并构成新的图式。基于图式理论的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主动思维的心理活动, 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已知信息、已有知识和经验对信息进行筛选、验证、加工和组合的思维过程。

二、阅读图式的分类

读者的阅读能力受到三种图式的制约: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

语言图式是指一定量的词汇和句法知识, 也就是读者对阅读材料语言的掌握程度。读者对词汇、语法和语调的掌握程度影响读者对语言信息的理解。当读者面对一篇充斥着生词的文章时, 立刻就会产生畏难情绪, 因此很难理解文章;语法知识也是读者必备的语言图式, 如果学生不具备倒装的相关知识, 就无法理解“Hard as they tried, they couldn’t make her change her mind.”。语言图式的建立对于英语学习十分重要, 没有语言图式, 不可能识别文章中所传递的信息, 也就谈不上对文章的理解。

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阅读材料所涉及领域的熟悉程度或关于文章内容的背景知识, 强调自上而下, 利用背景知识理解阅读材料。比如高中学生读下面的英文句子———“A woman without a man is like a fish without a bicycle.”时, 发现字面意思很简单, 却很难明白这句话究竟表达的是何意, 因为他们头脑中没有英美国家女权运动及其相关知识的图式。懂英文并具有女权运动知识的人都明白上句英文是英语国家女权运动者常用的一句谚语, 意为:“Women don't need men at all.”。又如有时学生在做完形填空时, 即使并不缺乏语言知识, 但也会发现完形阅读材料晦涩难懂, 这是由于缺乏与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

形式图式是指文章体裁和篇章结构方面的知识。阅读理解不仅会受到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的影响, 而且还受到文章结构的影响。能识别不同的体裁是高中生应具有的阅读能力。不同体裁的文章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框架。如果读者了解小说、人物传记、信函、寓言故事、戏剧、诗歌、广告等各种体裁的特点和框架, 在阅读过程中成功调用相应的形式图式, 就能够较快地理解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结构对读懂文章和把握主题很有好处。

三、英语阅读中“图式网络”的构建

当读者的大脑中有一张类似于因特网的图式网络, 随着阅读过程的进行, 人的大脑就像搜索引擎一样, 不断地在这个极其复杂的图式网络上进行搜索, 尽可能在短时间找到与阅读材料相匹配的三种图式, 并有效地将其激活, 从而成功完成阅读理解。因此, 教师对学生有效的阅读指导就是帮助学生逐步构建、丰富自己的图式网络。

1. 丰富语言图式

作为一线教师,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深切体会到词汇量匮乏是学生阅读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教师应帮助学生增加语言知识, 扩充语言图式。

1.1突出核心词汇、重点词汇

教师可以先根据核心词汇表和高考词汇手册确定教哪些词汇, 教到什么程度。而学生须掌握核心词汇的读音、拼写和词义, 对于常用重点词汇, 必须了解它们的不同用法。通过把课文中的词汇分类, 学生会更有重点地学习词汇。核心词汇掌握得越牢固, 语言图式掌握得越丰富就越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1.2增加词汇复现率, 巩固新知

单词的学习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 词汇的记忆、理解和运用, 需要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磨合, 如果能让所学的词汇在有效记忆时限内有秩序地重现, 对学生提高词汇的记忆频次和识记效率是不无裨益的。

2. 激活内容图式

教材中的课文所涉及的题材广泛, 其中有许多是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的, 因此他们的大脑里一定具有了一定的背景知识, 也就是内容图式。对于这样的话题, 教师就要采用各种方式把这些图式调动起来。

2.1直观展示和背景介绍

教学时, 有的放矢地利用与阅读有关的图片、幻灯片、实物、乐曲、简笔画、影片等, 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 逐步引入课文话题, 让学生适度地了解话题内容。此外, 利用报纸杂志上的相关知识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也可以有效弥补教科书的不足, 而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习兴趣。

2.2讨论或辩论

对于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 可让学生先讨论或辩论, 从而引向课文的内容, 也为学生后面的阅读奠定了心理基础。

3. 调用形式图式

作者总是按照一定的语篇结构规律来展开思路, 只有了解了篇章的结构特征, 才能把握文章重心和脉络。调用形式图式, 采用“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模式有助于锤炼阅读者的逻辑思维, 帮助他们从整体上把握语篇的全貌, 抓住重要信息。

3.1强化体裁意识

要想进行有效的阅读, 首先要具备篇章知识, 即课文体裁结构的知识。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题材多样, 体裁各异。学生面对语篇, 掌握其组成结构及其规律, 就可以驾轻就熟地利用相应文体模式所提供的线索辅助语言学习。

3.2建立语篇图式

在阅读教学的读中活动 (while-reading activities) 阶段, 教师应指导学生建立相应的语篇图式, 向学生呈现课文的段落结构、内容要点以及主题等上层水平结构, 分析文章的布局谋篇, 有意识地凸显典型的英语文章语篇图式, 让学生能清晰地了解英汉文体图式的差异, 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

3.3综合、提升语篇内容

学生大脑中图式越丰富, 学生作出预测的能力就越强, 对文本信息的吸收和同化速度就越快。因此, 有必要开展读后活动 (post-reading activities) 来巩固和扩充学生的图式。教师在进行读后活动时, 应指导学生利用已建立的图式进行各种活动, 如列提纲、缩写、分析文章结构、讨论、评价等。

结语:

教师如能结合教学实际, 运用图式理论帮助学生不断丰富语言图式、激活内容图式、调用形式图式, 构建起自己的阅读“图式网络”, 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图式网络”也将随着学生视野的开阔、经验的积累而得到扩展和修正, 并不断给学生提供参考, 使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联想、制约和理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刘国兵, 姜菲.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及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7) .

英语网络平台构建 篇9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在各级教育部门和成千上万的大学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 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育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诸多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严重问题。首先, 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虽然让学习者的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他们的听说和写作的能力仍然停留在低水平。其次, 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和大纲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学习者的真实需要。第三, 大学英语课堂中的重点仍然放在教授知识上, 而且应试教育的影响继续存在。与此同时, 由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英语学习者已经习惯了被动的接受语言知识。以上所有的问题都表明, 如果我们想解决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这些问题, 语言学习者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

同时, 从2002年开始, 教育部就开始了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 其中就包括大学英语网络与多媒体教学体系建设。在2007年9月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以下简称《要求》) 中, 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应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教学,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条件”, “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融合的原则, 应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尤其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要求》中, 我们可以看出, 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已经和以前的传统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计算机网络平台的引入就是一项非常巨大而且不可阻挡的挑战。这对教师的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和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也明确指出, 教师和学生绝对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 而且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是势在必行的。虽然网络平台引入英语教学意味着英语教师和学生的面授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冲击,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在这个过程中, 始终离不开英语教师的组织、引导和监控。因此, 这就意味着在网络平台下实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 教师和学生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仍然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相关理论研究回顾

1.师生关系的定义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 师生关系即为建立在教育过程基础之上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包括他们的地位、功能和相互之间的态度。杨中华 (1991) 从微观的角度将其定义为发生在教汉语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直接关系, 包含完成教育职责的工作关系, 为了单纯满足交往需要而形成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以情感认知等交往为表现的心理关系。当然关于师生关系的定义很多, 但是在本文中, 笔者较倾向于将师生关系定义为在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也就是说, 师生关系就是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交际行为或者表现。

2.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

杨旭 (1994) 认为, 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像是一种平等互助的、互相学习的并且受法律约束的亲密朋友之间的关系。邵晓枫 (2008) 对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作了如下阐释: (1) 完美发展:和谐师生关系的出发点与终极目标; (2) 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时代特征; (3) 情感交融: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 (4) 师导生本:和谐师生关系的保证; (5) 教学和谐: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 (6) 教师修养:和谐师生关系的内在基础; (7) 社会引导:和谐师生关系的外部条件。笔者认为, 这七点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 对指导教师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3.网络平台辅助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指出, 学生应通过一定的情景 (即社会文化背景) , 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同学)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主动的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知识。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网络平台辅助英语教学主要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资源为依托,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课程进行自主与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课堂上, 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 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迪学生的智慧。同时, 教师还需要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对学生的课外英语学习进行指导、监控和管理, 让学生的英语网络学习达到最佳效果。

三、网络平台给师生关系带来新的挑战

从以上的论述中, 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出由于网络平台的引入, 这对大学英语教师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那就是教师不仅要熟悉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和相关的教学技术, 同时还要对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要进行学习, 换句话说, 也即是否能够熟练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相关技术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这无疑对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尤其是对一些年长的英语教师来说, 要从黑板和粉笔转换到键盘和鼠标, 是需要一个艰苦的学习过程的。同时, 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熟练掌握也给了英语教师相当大的压力和动力。

同时, 正是由于计算机网络平台辅助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要, 很多高校在英语面授课时量上都进行了删减, 这就直接导致教师和学生直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据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统计, 目前我国讲授大学英语课的教师与所教学生的人数之比为1:130。由此可见, 那么, 师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沟通, 教师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引导、监控和管理, 除了需要技术上的跟进, 也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这些都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四、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网络平台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在如今网络平台高度介入的大学英语教学中,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师生双方发展的日趋完美以及大学英语教学质量都有着重大的影响。第一, 越是和谐的师生关系, 越能实现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英语教学毕竟是一门语言教学, 语言主要的功能即为交际, 这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和结果之中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更好地促进师生间沟通的顺利进行和交际的良好展开, 从而让教师的教学策略得以更好地实施。第二, 网络平台下, 师生面对面的沟通机会大大减少, 而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弥补这一由于时间所带来的不利因素。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让教师有限的课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也能够延伸到学生的课外学习之中。第三, 和谐的师生关系会让网络平台下的学习者拥有更高的自尊心、效能感和更强烈的学习动机, 也会同样激发起教师更大的热情、更投入的状态。网络平台投入英语教学, 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项大的挑战。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教者乐于教, 学者乐于学, 激发出双方更大的潜能, 达到最佳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同时, 作者还发现教师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作者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关于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建议和途径。

五、如何构建网络平台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

作为大学英语教师, 除了在专业技术和教学方法上下功夫之外,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在网络平台下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大学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自身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

网络平台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对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提出了高要求, 虽然是文科老师, 但是相应的信息技术也是必须掌握的。这些信息技术包括PPT制作及演示、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音频处理、视频处理、相关网络教学系统的使用、数字化学习平台的使用、电子邮件的处理、聊天工具的使用, 等等。这些现代信息技术都与网络息息相关, 而对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大学英语学习者不再只满足于传统的黑板、粉笔和录音机、磁带, 他们所需要的是与时俱进的信息, 与时代接轨的学习内容, 需要的视听说的全方位的刺激。在《要求》中, 有这样说到, “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 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应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教学,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条件”。新的教学模式、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条件都在要求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 而不至于与学生之间产生代沟, 这样更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 也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当然, 这也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分。

2.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有效监督学生的课外学习

网络平台下的英语学习并不代表就是学生的完全自由学习, 只不过是在教师的引导、监控和管理下进行的、在网络辅助下的进一步实践。首先, 教师需要在有限的课堂内要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 向45分钟要效率, 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 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和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 并且获得成就感, 认可教师的教学, 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的重要堡垒。第二, 对课外的网络学习进行有效的引导、监控和管理, 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 并且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课外学习的展开让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在课堂外得到了保障和延续。

3.保证师生沟通的渠道畅通

由于课堂面授的课时缩减, 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 那么除了在课堂上教师需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交际和沟通之外, 在课后或者课间也需保证与学生的沟通畅通无阻。首先, 细心观察和关注学生课堂的表现及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充分利用课间和学生进行沟通、谈话。其次, 要保证课后和学生的沟通渠道畅通。如电话、电子邮件、聊天工具、网络学习系统的BBS平台等等, 这些现代的网络通讯方式都可以成为师生之间沟通的良好工具。这也可能会改变在大学上完课就找不到老师的现状, 同时也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

从师生关系的定义中, 我们可以看出, 师生关系其实就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教师与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既然是人际关系, 就必须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因素。作为教师, 在网络平台下教学, 仍然需要尽量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大学英语课堂的学生, 由于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 虽然学了多年的英语, 但是听说能力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因此, 对于英语学习, 很多学生是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或者拿学位证的功用主义态度, 所以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不高或者心态极为被动。在课堂上的表现也经常默默无语, 心不在焉, 或者对于教师的提问会感到非常恐惧, 担心说错了出洋相。对于网络平台下的英语学习, 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不能保证足够的语言输入。在此情况下, 教师就更应该多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 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 懂得鼓励和表扬学生, 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有些问题可以当面和学生谈, 有些问题也许用一些比较委婉的方式 (如电子邮件) 去谈更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总之, 作为大学英语教师, 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 及时进行自身的调整, 这样才能更好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六、结语

网络平台的引入, 让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面临了新的挑战, 但是同时也意味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可能应运而生。本文仅就此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进行了初探, 关于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哪些具体问题、具体构建哪种和谐的师生关系笔者并未进行深入, 这个问题有待成千上万的大学英语教师在实践中继续摸索。

摘要: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因此师生关系是该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功能。如今, 计算机网络平台的引入又给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旨在探索在计算机网络平台下师生关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并且试图初步寻找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

英语网络平台构建 篇10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更新换代正在逐渐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以及工作、学习方式。网络的普及使得网络学习成为人们学习中的重要部分, 网络提供英语培训的大量学习资源, 这些资源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分享和更新之后, 广大的英语学习者可以方便快捷地从中获得自己所需英语学习的资源, 学习者之间也可以相互分享和上传各种资源扩充资源库。让大学英语培训平台真正受益大学英语教育, 除了以网络技术为支撑, 教师网络课堂面授以及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之外, 积极地完善大学英语培训网络平台的构建也是必不可少的。

1 基于校园网的大学英语网络培训平台需要实现的功能

大学英语网络培训平台里面涉及的各个模块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就课程部分来说, 每个课程下面有精品课视频讲解、课件的材料、实训实验室、作业习题及答案;此外, 培训平台还设置师生沟通交流部分, 包括学生问题留言模块、教师在线答疑模块、在线培训论坛模块等。各种模块的设置实现了培训资源的浏览、查询、下载、上传、课件的视频播放和培训资源后台管理一体化。

学生在查询数据资料的时候, 可以在网络培训平台学生端上通过全方位的浏览进行查找, 也可以通过输入资料涉及到的关键字进行模糊检索, 这种通道方便学生更好地进行个性化的自主性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可以通过浏览课件, 观看课程视频或者是通过在线答疑模块进行提问并得以解决。大学英语网络培训平台不仅服务学生, 也是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工具。

不同于传统的教师工作室, 大学英语培训网络平台的教师工作室就是培训资源的后台数据库教务管理模块, 该模块涉及到各种培训资源的管理的各个环节, 比如教师通过上传课程教学视频、课程文件、作业题、考试试卷传授自己要教授的知识, 教师也可以通过对课程信息的解释信息的介绍、上传和删除等活动对平台的资源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网络培训平台和学院局域网建设以及Internet的有机结合, 构筑了现代网络化教育培训平台。

2 基于校园网的大学英语网络培训平台的构建措施

2.1 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支持

建立大学英语网络培训是建立在网络培训平台建设和学校局域网建设的基础之上的, 而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支持则是该平台构建的关键。大学生英语网络培训平台的构建需要很多方面的努力:首先, 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应该选修相应的计算机网络知识技术学习, 掌握相应的技能才能熟练地对互联网资源知识平台进行更好的查询和利用;其次, 随着各种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出现, 培训平台的各个模块设置以及功能的升级都需要及时进行;再次, 为了维持整个网络培训平台的顺利运转, 在决定使用某个具体的培训平台系统时要进行考察, 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再投入使用, 以避免在更换系统过程中需要占用大量人力财力等不必要的麻烦, 尽量不要由此耽误培训学习进程和相关科研事业的进展;最后, 学校的局域网建设要不断的完善, 以此保证校园网拥有足够大的容量, 方便网络培训平台系统的使用。因为网络平台系统需要占用较多的网络空间, 若是内存不够或者是网速过慢, 很多操作就会受到延误或者终止, 这就会阻碍师生在培训平台的顺利操作, 操作不顺畅的系统都会极大程度上降低网络培训的成效。

2.2 创建大学英语资料库

资料库作为构建大学英语网络培训平台的基础, 其建立和完善直接关系到网络平台的使用效果。资料库中的电子资源涵盖各种类型的英语学习资料:大学英语精品课视频、课程讲解PPT, 各种考试电子版的试卷、听力音频以及辅助性学习视频等等。这些资料库对于大学生进行四六级备考以及考研复习等都能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创建大学英语资料库有些资料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 精品课程资料。将大学英语课程申报为精品课程之后将会获得学校的精品课程创建支持, 学校在精品课程上投入的资金和技术等支持将是更新和完善大学英语课程网络培训平台的大好机会, 而且精品课创建的过程、教师队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的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其次是有声听力资料。学习语言是需要一定量的语言输入的, 但是英语语言环境的营造是不能单靠课堂中的交流就足够的, 网络平台通过上传大量的有声英语听力资料可以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虚拟的英语学习环境, 从简单的单词读音纠正、电影对白、名人演讲、各类英语竞赛再到各种在线的英语对话聊天等等, 庞大的资料库能够让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培训平台快捷便利地寻找到适合的英语材料。丰富又地道的英语材料为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再次, 生动视频资料。视频不仅能够包含文本和音频中的学习内容而且还给人以视觉上的刺激, 学生在培训的过程中通过观赏视频资料更能够增强记忆的效果, 提高学习的兴趣;大学英语四六级是每个大学生都会经历的考试, 而且随着考研热的升温, 学生对于各种英语备考资料的需求是很大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 大学网络培训平台应视为学生设计英语备考模块, 立足于对各种考试题型的研究向平台上输入有利于学生调整复习方向的指导材料和备考的课程;最后, 大学英语网络培训平台上的科研材料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科研材料对于一些热爱研究的学生来说是引导, 让他们在对资料的研读过程中找到真正的兴趣所在, 对于以后的深造是很有用的;而对于研究生来讲, 这些材料是写学术论文, 做科研实验的必备品。

2.3 建立师生互动平台

作为传统课堂培训的有效补充, 大学英语网络培训平台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实时交流, 使这种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论坛、blog、聊天群等方式可以让师生之间的沟通得以较快实现。比如, 学生可以通过发起讨论或者留言询问自己学习中遇到的疑难点, 教师也可以通过发布共享知识信息或者数据让学生能及时地获得自己学习中需要的辅助性材料。师生之间的互动平台让学生能更加自动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 教师更加方便于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以便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等。除此之外, 辅助作文批改的软件对于教师批阅学生的英语文章十分有帮助。学生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就得不断地加强练习, 而教师每天能够批阅的作文数量是十分有限的, 但是批改软件的使用能够减轻教师批改作文的负担从而增加教师的批阅量, 由此极大的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

2.4 完善网络评估机制

要建立大学英语传统课堂讲授和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相结合的培训新模式, 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完善网络评估机制。这就要求建立基于校园网的大学英语网络培训平台网络试题库和网络评卷、登录成绩系统。其中, 建立网络试题库、采用形成性评价手段使得课堂讲授和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结合, 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估手段不能再拘泥于单一的考核方式;其次, 建立网络评卷系统和成绩自动登录系统。完善的网络测试系统, 提高学生备考的积极性的同时也保证考试的公平和公正。

3 结语

综上所述, 基于校园网的大学英语网络培训平台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仅需要师生引起重视并加强配合, 还需要学校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和网络部门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以共同致力于大学英语网络培训平台的建立。而传统的培训模式固然有其优势和缺陷, 因此要对其加以改进, 只有不断地完善培训模式, 积极地提高大学英语培训的培训效果才能让英语学习者提高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梁满玲.大学英语网络平台教学资源模块的构建[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12 (03) .

[2]李向民.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1 (03) .

英语网络平台构建 篇11

关键词: 网络条件 多媒体技术 高职英语教学 教学模式

外语能力已成为新时期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同时是体现高职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教育部在最新颁布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高职英语教学必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说、读、听、写、译等能力,可借助词典等工具翻译专业性英语业务资料,并可在涉外交际中进行基本的口头及书面交流[1]。传统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对于说、读、听、写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略显欠缺,即使是在应试成绩良好的高职毕业生中,仍然存在大量“哑巴英语”现象。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一定程度影响学生的就业。网络技术已经逐步应用到高职院校的多门科目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英语作为现代社会最为实用的教学科目之一,更应顺应时代潮流,借助网络技术实现全新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要想全面强化高职英语教学效果,就必须正视现今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笔者通过研究,将导致高职英语教学质量低的因素分为以下几点进行概括:

(一)在高职院校教学方案的设计中,重视专业课、忽视公共课的现象普遍。非英语专业的高职生认为仅将专业课学好即可,公共课只要及格就算完成任务,因此,英语教学无法引起大多数学生的重视,持续学习更是无从谈起。此外,学校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时安排比较有限,造成了部分教师仅以完成课程教学任务为教学目标,忽略了对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传统高职英语教学的方式单一化,缺少实践性。培养综合能力的英语教学应包括视觉、听觉、触觉、感觉等多个通道,通过多方面培养实现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2]。笔者根据英语教学的重点,将英语教学方式分为三种:(1)英语动觉学习,即为通过行动学习英语,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语言能力。(2)英语视觉学习,即为通过文本阅读等方式,提高英语联想能力,使所学内容的掌握效率更高。(3)英语听觉学习,即为通过声音等听觉方式学习英语,使学生提高听力水平,增强语感。

在传统高职教学中,教师往往仅采用单一方式教学,忽视了综合能力即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习仅停留在课本中,无法进行深化拓展,学习渐渐成为单调的机械操作。学生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下,无法激发学习兴趣,即使花费再多时间,也无法获得有效学习效果。

(三)传统英语教学仅强调教学的知识性,忽略技能性的培养。英语虽然是一门学科,但其实质是类似技能的交流工具,如果脱离了技能性,那么英语就没有作为“语”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将英语的技能性体现出来,不能仅仅作为教学科目进行授课,要重视能力培养,这样才能实现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应用功能,这点是我国英语教学的通病。

二、网络多媒体英语教学的构建分析

通过上文对当今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症结分析,可以看出构建全新英语教学模式势在必行[3]。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不断应用,构建网络环境的英语教学模式已成为大势所趋,笔者对于网络条件下的英语教学模式构建提出如下几点分析:

(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网络多媒体教学分为多媒体课件教学与网络辅助教学等多种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在授课过程中发掘学生的兴趣所在,利用多媒体优势,将可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加入其中,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二)网络多媒体多元互动教学。将构建主义作为教学依据,通过计算机辅助对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方式就意味着传统授课方式的颠覆性转变,以往的单向教学则变为互动式模式。学生在其中不再是以往的被动者,反而成为和教师对等的主体参与者,在参与中实现英语能力的提高,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大幅提高教学效率。

(三)人机互动的互补式教学。人机互动是网络条件下英语教学的教学中心,人机互动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模块:(1)基础模块为计算机多媒体学习软件。(2)通过多媒体测试系统对学生包括听、读、说、写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教师也可在此模块中随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展,借助该模块更好地考核其学习过程。(3)借助网络平台,分享学习资源及布置作业等。(4)学习资源模块,该模块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点模块,可将英文原声影视作品、歌曲视频等各类英文资源放入其中,学生通过自主选择的方式,选取感兴趣的英文资源,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锻炼,结合英文原声的语感环境,实现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网络技术条件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是一种全新教学模式,也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新方向[4],主要以现代教学的基本理论为依据,以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为辅助,通过有机结合,强化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性,以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将传统与网络教学的优势相结合,并加入现代教育理念,模拟真实语言情景,克服传统英语教学的局限性。从理论上来说,该种模式十分符合现代教育观的外语教学模式,且已得到国内多所大学的实践验证。总之,网络时代全新的英语教学模式不失为一项有效的教学方式,值得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蔡基刚.为什么要对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彻底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3(11):14-16.

[2]董卫,付黎旭.对构建主义指导下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课堂的调查[J].外语界,2012(4):22-23.

[3]肖桂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范式的变革历程和趋势[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484-486.

英语网络平台构建 篇12

近年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网络化教学理念不断地进入人们的视线,很多国内的教育专家和高校学者也在积极地研究和探索各种新型的外语教学模式。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提出的大学英语教育的最终目标。结合国内高校的实际,尤其是贴近中医院校学生的特点,构建适合新时代下大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的网络化教学平台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如何使中医院校的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顺应时代的发展,成为满足国际化需求的中医人才,更好地将中医药文化传播出去也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和重要课题。

大学英语网络化自主学习平台是指在对现有网络资源和传统教学资源加以整合和利用的前提下,有效地将大学英语教学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课外辅导、评估机制等辅助教学相结合,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形成一个全新的以网络为载体的多方位英语授课体系。目前高校面临学生多、教师少的难题,许多高校都只能大班授课,教师无法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更无法顾及其专业特色,导致现行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更多的是关注如何通过四六级考试,而对专业特色和英语文化教育层面的输入却有很大的缺失。因此,如何利用网络技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资源,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提高教学效率也是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目前中医院校乃至全国高校的英语网络化自主学习平台都是以公共基础英语课程资源为主,缺乏与高校专业特色相结合的专业英语课程资源。将科普类医学英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资源引入大学英语网络化自主学习平台是发挥中医院校专业特色的重要手段和媒介,也是医学院校学生从公共英语、科普类英语过渡到专业英语学习的重要保障。

一、网络化自主学习平台为中医院校英语课程体系改革提供方向

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成为具有个性化的自主型学习人才。身处中医药院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理念和手段武装自己,做到与时俱进。而网络化自主学习平台的构建也使得教师在传统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重大的改变。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核心,忽略了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启发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和根本。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网络化教学兴起的形势下,教师应当及时转变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如何更好地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设计师”“指引者”,才是教师应该努力和研究的方向。课堂上教师应多采用启发式分组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课堂参与以及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而在自主学习平台下,应强调学生的“沉浸式视听”体验。在公共英语模块和科普类医学英语模块中都要汇聚大量的具有交际性、实用性和多样性的原版录音和视听材料,使学生接触到地道正宗的英语环境,并且在口语模块中配有模仿配音板块,强化和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使学生能不断地培养自己的交际口语能力,在小组讨论模块中也可以和同学互动练习,培养学生英语表达的流利性和连贯性。在写作模块中配有医学英语写作和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部分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内容,使学生能提早地对毕业论文写作模式有所了解。另外,自主学习平台还在友好链接模块中设置了搜索引擎并且可以链接国内许多知名的兄弟院校以及知名大学的网站,学生可以自行进入各种新鲜的英语新闻网站和论坛,根据需要来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自主查找筛选信息的能力,又提升了学习兴趣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要。目前中医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情况多种多样,通过对中医院校大学英语网络化自主学习平台的研究与实践,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为参照点,可以为中医院校英语课程体系改革提供方向指引。

二、网络化自主学习平台为根植中国传统文化提供土壤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文化的传播也日渐流行起来,特别是中医院校的学生和教师更应该将中医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的国际友人和留学生了解中医文化的精髓,使中医和西医能够并驾齐驱更好地为世界人民服务。同时由于中医深深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因此,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准确形象地传播出去也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虽然很多中医人仍在不断地努力,但由于中医自身独特的理论系统和深刻的整体观,致使中医的传播和发展至今仍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中药仍然不被大多数的外国人所认可和接受。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则是理解中医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方法。例如如果要对中医基本理念“阴阳理论”“精气理论”“五行理论”“天人合一理论”等有所理解,就要对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相关内容有所研究。因此,中医院校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平台的构建可以使学生对中医文化有更深刻地了解,更加有针对性个性化地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比如,在视听赏析文化模块链接中可以添加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解读中医》和电影《李时珍》《刮痧》(Gua Sha Treat-ment)等让学生对中医有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植入在中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着非常特殊的使命和意义。而网络化教学又应该与传统教学相关联,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巧妙地将中医药的文化内容穿插其中,在讲解单词和课文的同时能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恰当自然地传播给学生,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了解用英语传达中医药精髓和传统价值观的重要性,养成用英语表述中医思想和中国文化的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毕业之后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着眼国内放眼全球,成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使者,使中医药文化得到世界的认知和认可,帮助更多的人摆脱病痛,从而加快中医药的国际化。

三、网络化自主学习平台的构建更有利于学生语言的输出

自美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1985)提出“输入假说”以来,语言输入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普遍得到国内外学者和专家的认可。同时Swain相继提出的“输出假说”也日渐凸显并得到广泛的关注。Swain(1985)通过多年的沉浸式教学研究发现,学生在课堂环境下接受了大量的语言输入后却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出机会,这对学生掌握一门语言是全然不够的。通过多年的研究表明,“互动型语言输出”才是更有成效的学习方法。以“互动型输出”为驱动的英语教学理念也更有助于改变中国式英语的教学弊端,即学生仍然无法流利地用英语表达自我。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自主学习平台资源,提高学生互动型输出能力,以应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也是我们有待解决的问题。而网络化自主学习平台的构建能成功地弥补现行英语教育大班授课、口语表达和写作机会有限的不足,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互动型输出”为驱动的英语教学理念既能够提升语言产出的能力,又能够改进语言输入的效率,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多年来“哑巴英语”的问题。而自主学习平台中的口语互动模块也可使学生对不同的话题进行在线讨论,小组互动的模式也成功地实现了“互动型输出”的理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加入其中给学生指导和建议。另外,大量的原版视听模仿内容也使得学生能够注意到自己的语音语调,让学生能够说一口地道流利的英语。通过网络化自主学习平台的建立,各中医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组合排列开设出适合学生个性化和实用化需求的各种网络化课程,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使学生能够通过大学英语课程系统地提升英语综合运用和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在英语课程上不仅能够了解文化扩展视野,更能将中国文化与观念准确地表达出去,让英语能够真正成为终身技能,为他们将来的就业生活保驾护航。

结束语

中医院校自主学习平台的构建使英语教学模式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载体的特点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转化。中医院校的师生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发挥教师“设计师”“指引者”的作用,鼓励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能充分地利用自主学习平台增强学生对中医药文化表达的敏锐度,提高“互动型输出”能力,更加自信自如地用英语表达自我,更好地着眼于未来,成为国际化的中医药人才。

参考文献

[1]Steven Brown,Jenifer Larson-Hall.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yths[M].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15:38—53.

[2]王晓明,方小兵.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学生角色转换[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42.

[3]穆海博.中医院校师生在英语改革和网络技术环境下的角色调整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6):83—85.

[4]胡维.以输出为驱动的网络化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J].科技资讯,2016,(6):108.

上一篇:冠心病与炎症反应下一篇:核心课程网络平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