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及其教学

2024-07-01

估算及其教学(共11篇)

估算及其教学 篇1

“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估算从以往的选学内容到现在课程标准中的必学内容,足见其意义之重大.

一般地,估算是指在计算、测量时运用各种运算技巧进行的快速近似计算.它不是近似计算,而是表示对得到的理想结果给出尽量接近的值或量.主要应用于某些数据的计算、长度的测量、物品的重量等方面.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下面就谈一下估算的教学.

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使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是数学课程注重的首要方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重视估算,将学生估算意识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只有深刻地领悟估算在现实生活、工作中的价值,才能自觉地在教学当中很好地去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具体情境,选好题,提出好问题,让学生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作用.在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情境,如购物、公园门票等,也可以是有趣的、现实的问题情境,如整理照片、座位数够不够等,使学生在学习运用估算的同时,理解估算的意义和作用.

3.提倡和鼓励学生用估算来验证计算结果.计算前估算,能够估计出大致结果,为计算的准确性创造条件;计算以后进行估算,可以判断出计算结果有无错误并找出错误的原因,及时纠正,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4.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对比中,体会估算与精确计算的区别和联系.教学中要搜集或者捕捉一些好的素材,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哪些问题解决需要近似值,哪些问题一定要算出精确值.

二、使学生掌握估算策略,并能够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形成估算技能

估算策略指的是人们在进行估算时,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从而得到合理答案的心智活动方式.进行估算时,一般有下列估算策略:

第一是数据的转化,通过转化过程,估算者把数学结构或等式转化为较便于心智操作的形式.比如将83655+92421+90045估算为90000×3.

第二是数据的重组,重组并不改变题目的数学结构,而是把数字变换成较易于进行心智操作的形式.如上例可先把相加项的每个数字的第一位相加,即8+9+9=26;然后估计合理的答案应略大于260000,即270000或280000.

第三是数据的补偿,是对经由“转化”或“重组”策略而得出的不够精确答案加以判别和补偿.如在上例用“重组”进行估算,把26加1或2就是“补偿”.

在实际估算时常常是这三个过程的综合运用,具体估算过程中,又有以下方法:整数运算题的估算策略主要有取整估算、取平均值估算、数位估算法等,其中取整估算主要有:四舍五入法、增减平衡法、去尾数法;分数(百分数)题的估算策略主要有取整估算、化成小数估算等;小数题的估算策略主要有取整估算、化成其他更容易计算的小数或分数再估算等.

《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估算的要求是“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估算时,一方面应积极鼓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去选择估算策略,归纳估算的方法,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估算方法、估算结果进行反思和调整.

三、估算教学应关注对估算结果的适当评价

估算过程中,因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差异,采取的估算方法不同,估算的结果也往往不一致.而估算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可以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结果合理就是正确的.但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认识实际,让学生将结果与精确结果进行对比,体会如何估算更合理,给予计划性的评价.

估算是有机地渗透在教材的各个环节.因此,估算是一个长期积累训练的过程,它既需要教师对估算教学的重视,更要教师长期、有效、科学地培养.

估算及其教学 篇2

桥墩竖向变形量估算及其在施工中的应用

针对客运专线铁路对线路纵坡的要求高,而施工过程中往往忽视混凝土构件自身变形引起的桥墩竖向偏移,从而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拟对桥墩变形量进行估算,以便可以更科学的指导施工,提高桥梁使用寿命.

作 者:林伟杰 刘勇 LIN Wei-jie LIU Yong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湖北,荆州,434023刊 名:山西建筑英文刊名:SHANXI ARCHITECTURE年,卷(期):35(13)分类号:U443.22关键词:客运专线 铁路 竖向偏移

估算及其教学 篇3

【关键词】 房地产 经济 房屋 价格 构成 估算

房地产经济有其自己的特点:一是房屋价格形成的因素多;二是房屋价格中包含着土地价格;三是房屋价值实现的形式多,时间长。房屋既可以一次性出售其所有权,也可以零星出售其使用权。其价格形式也因此有买卖价格和租金两种形式。

1.房屋价格的两种表现形式

房屋是一种使用期限长、价值量大的特殊商品。房屋流通主要有两种方式:房屋买卖与房屋租赁。相应的房屋价格有两种表现形式:房屋一次出售的买卖价格和房屋按使用期限零星出售的租赁价格。

房屋买卖价格即房屋所有权价格,是房屋出卖者出售房屋所有权所得、购房者购买房屋所有权所支付的货币数额。房屋价格是房屋一次性出售的价格,它既是房屋所有权一次性出售的价格,又是整个房屋使用期限一次性出售的价格,也是整个房屋使用价值在时间上一次性完全出售的价格。

房屋具有价值量大、使用期限长等特点,因此它的使用价值也可以零星出售。房屋租赁就是房屋使用价值零星出售的表现形式。房屋租赁价格即房屋使用权价格,简称房租,是房屋分期出售使用权的价格。房租是房屋价格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房屋价格的特殊表现形式。

2.房屋买卖价格的构成

房屋买卖价格是以其价值为基础的,房屋价值由C+V+M三个部分组成。按照现行制度规定,房屋买卖价格由下列十项因素构成:

2.1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

按规定付给被征用土地单位和个人的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费、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新地开发建设资金、拆迁补偿费。

2.2地质勘查与设计费用

主要包括总体规划设计费、水文与地质勘查测绘费、可行性研究费等。

2.3三通一平费用和地下工程开发费用

三通一平费用即通水、通电、通道路及平整土地的费用。房屋建设必须首先搞好地下工程建设,包括地下挖掘、地下管道工程安装、房体结构地下基础部分(如墙基地下部分)等。

2.4房屋建筑安装工程费

房屋建筑安装工程费是房屋建筑安装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价值的转移,是构成房屋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占房屋价格的60%以,上,由生产资料消耗、人工费用和建筑企业利税三部分组成。

2.5公共配套设施费

指因房地产开发项目所需建设的公共配套设施而发生的各种配套工程费,包括建设居委会、派出所、自行车棚等非营业性公共配套设施所发生的费用。

2.6基础设施建设费

指为建设道路和供水、供气、供电、排水、通讯、照明、绿化、环卫设施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2.7管理费

管理费主要指建设单位或经营房屋出售业务的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管理费按成本范围列支。

2.8利息支出

指房屋开发经营企业所支付的贷款利息,主要指流动资金贷款利息。

2.9税金

指房屋开发和经营企业按照税收制度,向国家财政交纳的税款,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投资方向调节税等。

2.10利润

指房屋开发和经营企业所获得的盈利,用于企业生产积累和职工福利开支。

我国房屋价格除了商品价格之外,还存在非商品价格即住宅的成本价格和福利价格。所谓住宅的福利价格是指低于住宅建造成本的价格形式,房地产商如果以这种价格出售连投资成本都不能收回。所谓住房成本价格是介于住宅商品价格和福利价格之间的价格,以这种价格售房只能收回成本,房地产商无利可获。对这两种价格形式,必须辅之相应的财政补贴,才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

3.房屋价格的主要评估方法

房屋估价必须按照国家法令,根据房屋建筑物的物理性能、技术指标、使用价值和市场现状等条件科学合理地确定评估旧房的价值。评估房价的方法也很多,常用的有四种:成本法、重置法、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

3.1成本法

房屋估价的成本法以房屋的建造原值为基础,按平均年折旧计算出房屋现存值的估价方法。按成本法评估房屋价格,是以营建房屋当年的物价与工资水平所决定的建造房屋的原值为基础,不与现实的物价联系,不受物价指数的影响,只是直接与建房时的物价挂钩。因而采用成本法评测房价的范围有限。只是在征收房屋税、核定企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基金、系统内部各单位有偿转让等小范围适用。

3.2重置法

重置法又称重置成新折扣法。在对旧房进行价格评估时,按现时的房屋建筑技术、工艺水平、建材价格、工资水平、运输费用和其他收费标准,确定建造与旧房同类结构、式样、质量、设备、装修的新房所需要的费用,再打折扣计算出房屋价格。目前我国在旧房估价中广泛应用重置法。

3.3市场比较法

市场比较法是以市场上类似的房屋买卖实例同所要评估房屋互相比较来估算房屋价格的方法。其估价基本原理与土地估价的市场比较法相同。采用这种方法评估房屋价格时要求如下:其一,房屋买卖实例的资料要科学正确,丰富多样,具有可比性。如果房屋售价过高或过低,就没有可比性。资料缺乏,也不能作为比较的实例。其二,具有时间接近性和房屋同类性。房屋买卖实例的成交时间,与待评估房屋的时间愈接近,则买卖房屋实例的价格在评估房价中愈有用。另外,两种房屋的建筑年份、建筑面积、建筑结构、设计标准、装修设备以及地段、层次、朝向等要尽量是同类型。其三,要注意时间差带来的市场价格的变动性。房屋买卖实例的成交时间总是先于房屋评估时间,二者价格有时间差,因此,估价时要考虑时间差带来的物价变动因素,并作出相应调整。

3.4收益还原法

所谓收益还原法,简称收益法,是将估价房屋在所有未来各期的正常纯收益运用适当的还原利率折算到估价时点上得出一系列现值,求出各现值之和,即得到估价房屋价格的一种估价方法。使用收益還原法来估算房屋价格的基本原理是:由于房屋使用时间较长,因此当人们拥有某宗房屋时,不仅现在能取得一定的纯收益,将来也能源源不断地获取纯收益。于是房屋的价格或现值就相当于源源不断地获取的房租收入的现值。

参考文献:

[1] 佚名.我国房地产的现状分析.中国建设报.2005.3.

[2]张美.房地产市场金融.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5.

估算教学的误区分析及其对策思考 篇4

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 经常需要用到估算, 而且学习估算, 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大有裨益。因此, 在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 在不少的教学环节里, 教师都很喜欢请学生来估一估, 这无疑是一种较好的现象, 但是以此认为这就是估算教学, 就有些误入歧途了。那么究竟在我们日常的课堂中, 存在着哪些对估算教学的错误认识呢?

误区之一:以为估算就是近似计算。

【案例1】教师出示题目:28×192。在学习笔算之前, 请学生估一估积大约是多少?

生:把28看作30, 把192看作200, 那么28×192的积大约是6000。

师:真不错。这个积还可以再小一点吗?

生:只要把192看作200, 那么28×200=5600, 28×192的积接近5600。

师:28×192的积比5600?

生:要小。

师:那我们就用笔算的办法算算看, 是不是这样?

误区之二:以为估算就是估计。

【案例2】教师出示一袋子大米, 问:同学们估计一下, 这袋大米大约有多少粒?再估计一下, 100000000粒大米可能有几袋?于是学生任意猜测结果, 接着教师组织活动验证学生的猜测。

误区之三:以为估算就是精确计算之后进行四舍五入。

【案例3】妈妈去超市买了一些大米用去40.7元, 买一桶油用去82.5元, 又买了两袋盐, 每袋价格1.8元, 估一估, 妈妈大约用去多少元钱?

生:40.7+82.5+1.8×2=126.8≈127元。

如果以上案例都不属于估算, 那么估算教学应该怎样走出迷失的泥潭呢?笔者以为, 需要厘定估算教学的前提与目的, 方能真正领会估算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一、估算的前提:切实的背景

【案例4】学校组织987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如果公园的门票每张8元, 带8000元钱够不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例6)

题后附说明:本例的目的是希望学生了解在什么样的情境中需要估算。公园门票的价格是8元, 需要将987估计成1000, 由此得到987与8相乘的结果肯定比8000小, 所以带8000元够了。学生还可能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验, 将乘车或者其他消费等都考虑在内, 只要学生解释合理, 教师都可以给予支持。

原来, 估算也是要算的, 不过, 估算往往要涉及在哪个数位上进行计算的问题, 需要在计算之前针对实际背景选择合理的量纲。选择量纲的过程, 即是让学生感悟估算对现实问题的度量, 进而感悟如何进行估算才是合理的。

二、估算的目的:得到上界或者下界

【案例5】李阿姨去商店购物, 带了100元, 她买了两袋面粉, 每袋30.4元, 又买了一块牛肉, 用了19.4元, 她还想买一条鱼, 大一些的每条25.2元, 小一些的每条15.8元。请帮助李阿姨估算一下, 她带的钱够不够买小鱼?能不能买大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例26)

案例中提出了两个问题, 其核心都是估算100元购物后的剩余金额, 但是估算方法有所不同。

前一问“够不够买小鱼?”是估算剩余金额的下界:至少剩余多少钱?如果下界超过15.8元, 自然可以购买小鱼。对于估算下界的问题, 购物金额的数值要适当增加, 即两袋面粉62元, 一块牛肉20元, 因此剩余100-62-20=18元, 足够买一条小鱼。

后一问“够不够买大鱼?”是估算剩余金额的上界:至多剩余多少钱?如果上界达不到25.2元, 又怎么能买到大鱼呢?对于估算上界的问题, 购物金额的数值要适当减小, 即两袋面粉不少于60元, 一块牛肉19元, 因此剩余100-60-19=21元, 小于25.2元, 自然无法够买一条大鱼。

浅谈估算教学 篇5

一、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实践应用价值

数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而估算的价值就体现在生活中的应用上。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现实、有趣、生动的情境,如数数时先让学生猜猜大约有多少,测量时先让学生估计长度,让学生在估算的过程中感受估算的方便,产生估算的需求。同时,可借助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实践应用价值。如外出购物时,列出要购买的物品,估计应带的钱数,并让实践来检验结果,修正或巩固估算的策略。

二、因势利导,让学生逐步感悟估算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最基本的策略是“四舍五入”,但是学生提出的问题“384看做400合适,还是380”,牵涉到估算的精确度、运用的范围等多方面问题,很难有一个固定的答案。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情境,感悟估算策略的多样化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例如买物品应带多少钱或者带的钱够不够的问题:书包68元、文具盒34元,小明带100元钱,买这两样东西够吗?有的学生采用“四舍五入”法:68+34≈100,答案是够了。但是通过质疑环节的交流或实践环节的检验,学生会感受到这个答案不准确:有的学生通过精算发现买这两样东西要花102元钱,所以钱不够;有的学生认为,买东西的时候一般会多带一点钱,带少了买不到,所以把68估算成70,34估算成40,加起来是110元,这样带100元就不够。还有的学生认为,把68看做70,70+34=104,帶105元足够。通过这样的实践体验,让学生明白同一个问题的估算,可以有多种策略,哪一种策略更合适,关键取决于具体情境对估算结果的要求。

三、巧抓契机,随时渗透,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

估算教学的价值和基本策略,每一位教师都很容易理解。关键是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并用自己敏锐的数感,发现能够提升学生估算意识的数学问题,抓住契机,适时引导。例如《100以内数的比较》中,教师呈现三个数据:小猫捡贝壳48个、小狗捡贝壳23个、小兔捡贝壳42个,引导学生运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描述数据的大小关系。在直观数感的基础上,学生恰如其分的运用这些词语描述了数据的大小情况。但是学习并没有就此止步,教师拿出一捆用过的圆珠笔芯,让学生猜猜它的根数。师生共同经历逻辑推导的过程,步步逼近,最后找出了准确的答案。这类活动,能够很有效的提升学生主动估算的兴趣。

估算及其教学 篇6

一、估算资本外逃规模的模型

估算资本外逃规模的国际通行方法主要是直接测算法、间接测算法和混合测算法, 因数据不易获得的原因, 混合测算法在现实中很少使用 (邢毓静, 2001) 。现在国内估算流入中国热钱规模的直接测算法和间接测算法都来自于国外学者的估算资本外逃规模的模型。

1. 直接测算法

直接测算法是指直接运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错误与遗漏”和“非银行私人部门短期资本流出”项, 把两项之和作为资本外逃的规模。该法由卡丁顿 (Cuddinton, 1986) 首创, 后经其自我修正, 坎特 (Kant, 1996) 的拓展, 直接测算法逐渐完善。坎特改进的测算方法又称游资法, 其计算公式为:游资1=-[其他部门的其他短期资本项目中的其他资产项目+误差与错误和遗漏];游资2=-[其他部门的其他短期资本项目+错误和遗漏];游资3=-[游资2+债券和公司股权方面的投资]。

2. 间接测算法

间接测算法是把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来源与资本运用的差额视为该国的资本外逃规模。该法由世界银行 (1985) 首次使用, 后来美国摩根保证信托公司 (1986) 和克莱因 (Cline, 1987) 进行了调整。

世界银行计算资本外逃的公式是:资本外逃=外债增加+FDI净流入+官方储备+经常项目逆差;美国摩根保证信托公司调整后的公式为:资本外逃=外债增加+FDI流入+官方储备的增加+经常项目逆差-银行体系和货币当局所持有的短期外币资产;克莱因改进的公式为:资本外逃=摩根保证信托公司计算结果-旅游和边货收入-其他资本收入。

3. 混合测算法

混合测算法是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相应项目先测算出一个值, 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与调整。该法由杜利于1986年率先提出。在计算资本外逃时, 杜利先测算出本国居民除对外直接投资外的对外债权净增加额, 接着进行如下三项调整:一是增加“错误和遗漏”数目;二是增加从《世界债务表》中获得的债务变动额和官方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获得的对外借款流入额之差;三是减去已申报的对外债权。

二、估算“热钱”规模的模型

在测算资本外逃的规模时, 如果计算的数字为负值, 表示存在资本外逃;反之, 若该项为正值, 则说明存在境外热钱的流入。基于这样的思想, 学者们用测算资本外逃的模型来估算热钱规模。

1. 直接测算法测算热钱规模的假设及其缺陷

估算热钱时, 直接法的估算模型至少内含以下的假设:一是所有的进出国境的资本流动都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二是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流入的资金中没有热钱;三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 各项统计都是真实、准确的, 不存在统计误差。显然, 这些假定是与现实不相符合的, 因为并非所有的资本流动都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 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也隐藏着热钱, “误差与遗漏”项是平衡因统计口径不同、各货币换算而产生的误差而造成的国际收支借贷项的不相等而设立的, 其本身就包括有人为误差因素。

国内学者尹宇明和陶海波 (2005) 对此测算模型进行修正 (表1) , 虽说“误差与遗漏”项中会包括热钱的数量, 但主要反映的是统计误差, 因此, 这种方法缺乏理论依据, 据此估算出的热钱规模的可信度较差。

2. 间接测算法测算热钱规模的假设及其缺陷

基于测算资本外逃规模时设立模型的思想, 间接估算热钱规模的基本模型是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外汇储备增加减去外商直接投资再减去贸易差额所得的余额作为热钱的流入量, 即热钱流入规模=外汇储备增加额—贸易顺差—FDI, 该法又称余额法。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增长前沿课题组 (2005) 、Vincent Bouvatier (2006) 以此来估算“非FDI”的规模, 该方法基本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中资本与金融项目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净额以及误差与遗漏的净额, 但不能准确估算热钱的规模。因为, 余额法的估算模型至少内含以下假设:一是所有的进出国境的资本流动都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二是除货物贸易以外的其他经常项目, 除FDI外的其他金融项目的资金流入全部是热钱;三是贸易顺差和FDI中没有隐藏热钱;四是FDI全部是货币投入, 没有非货币的投资。

考虑到流入中国境内热钱的流入渠道的多样化及其他因素, 国内的学者韩继云等、曹垂龙、毛红燕、张明、中国人民银行等学者或机构对余额法进行了修正 (见表) 。其中, 张明两次测算了流入中国的热钱的规模, 其测算结论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张明的测算模型中, “调整后的外汇储备增加额”是综合考虑了汇率变动、储备投资收益、央行对中投公司的转账、央行对国有银行及券商的注资、商业银行以美元缴纳本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等因素的调整值, 贸易顺差中隐藏的投机资本的测算是基于年度贸易顺差增长率的假定, 张明把FDI未汇出利润及折旧视为FDI中隐藏的投机资本。此外, 唐旭和梁猛 (2007) 、钟伟 (2008) 还用外资利润、FDI的折旧额、外资外债增量和收益汇出指标测算长线投资资金;银河证券 (2008) 根据热钱流入的4个渠道, 测算了热钱流入的规模。

改进后的余额法在测热钱流入的规模上无疑更接近实现, 但测算的结果差异较大, 测算模型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张明的测算把投资收益视为热钱, 未汇出利润及折旧视为隐藏的热钱, 这是否恰当值得商榷;央行的估计中没有考虑隐藏于FDI、货物贸易及非法入境的热钱, 也忽略了外汇储备中日元汇率、欧元汇率升值或贬值所带来的影响测算模型, 这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3. 定性分析或者简单估计

有些学者认为没有成熟的方式计算热钱的数量, 只作定性分析, 不计算数量或者只是简单估计。如殷剑峰认为可以进行大体估算热钱的数量, 因为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准确的热钱计量方法;何泽荣和徐艳认为没有一定的数学模型可供使用, 因而只能靠估计和分析;林毅夫 (2006) 在其文章中也没有提出具体的计算方法和数量;向松祚、梁小民、谢国忠等学者对此也仅仅是作了简单的估计。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分析, “热钱”测算模型是在国外学者估算资本外逃的模型基础上, 通过扩展、改进, 逐渐趋向完善, 但由于热钱具有强流动性、高度的隐蔽性和虚拟性等特征, 在辨识热钱时有相当大的困难, 因此, 目前“热钱”估算模型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直接测算法缺乏理论基础, 间接测算法或余额法测算结果仍有很大的差异, 还需要改进。

笔者认为, 改进估算“热钱”的模型, 首先要从界定热钱的概念着手, 以确定哪些是热钱, 热钱流动的渠道有哪些;其次要考虑估算隐藏在FDI和货物贸易中的热钱及非法入境的热钱;最后, 分情景估算, 测算出的热钱规模应是一个范围, 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

摘要:文章分析了估算热钱规模的直接测算法、间接测算法和定性简单估计法, 认为现行热钱规模估算模型是在估算资本外逃规模的测算模型的基础上拓展、改进而成的, 目前间接测算法逐渐趋向完善, 但估算模型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并对此提出了建议。

估算及其教学 篇7

一、事后估算模型的分类及评价

1. 事后估算模型的分类。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模型(APT)、Fama-French三因素定价模型都是从风险补偿角度衡量权益资本成本的,具体形式如下:

其中:式(1)是CAPM模型,其中E (ri)是资产i的期望报酬率即权益资本成本,rf是无风险报酬率,E (rm)-rf是风险溢价,βi是资产i的收益率相对于市场整体收益率的敏感系数。式(2)是APT模型,其中bi是资产i的收益率对因素j的敏感系数,表明期望报酬率不仅只受市场风险的影响,还会受到通货膨胀水平、工业生产指数等众多因素影响。式(3)是Fama-French三因素定价模型,该模型将企业规模和账面市值比作为不可分散风险的替代变量,其中E (SME)是小型企业股票组合与大型企业股票组合的报酬率之差,E (HML)是高账面市值比的股票组合与低账面市值比的股票组合的报酬率之差,bi、si、hi分别表示资产i的收益率相对于市场收益率、企业规模和账面市值比的敏感系数。

2. 对事后估算模型的评价。

事后估算模型都是由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构成,所不同的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只考虑了市场风险,是单因素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的风险因素众多,是多因素定价模型,但由于风险因素并不确定因而该模型难以具体应用;Fama-French三因素定价模型将影响期望报酬率的众多风险因素归纳为市场因素、规模因素和账面市值比率因素,弥补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风险因素单一和套利定价模型应用性差的缺陷。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Fama-French三因素定价模型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应用,但一些学者对其提出质疑。Fama与French (1992)研究发现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股票市场β系数与已实现收益率之间的回归关系不显著;三因素定价模型意味着不可分散风险越大、收益越大,但Daniel等(1997)实证研究发现,风险溢价与模型中的三个因素无关,公司特征比公司股票收益率的协方差矩阵更能解释股票平均收益率的横截面数据变动,即期望收益率由公司特征(如行业等)而不是由风险决定的;Kothari等(1995)认为Fama与French (1992)对三因素模型的实证检验存在样本选择偏差,研究结论只对特定数据库成立,缺乏普遍性。

二、事前估算模型的分类及评价

由于事后估算模型的失效,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Ohlson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将会计信息尤其是分析师预测与权益资本成本的估算联系起来,提出了GLS、CT、PEG、OJ等事前估算模型。这些模型都是以股利折现模型(式4)为理论基础,以市场有效假设为前提,将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及其增长率作为估值要素,不再考虑难以衡量的风险因素。式(4)中P0表示股价,E (DPSt)表示期望每股股利,re表示权益资本成本。

1. 干净盈余假设下的剩余收益估值模型。

(1)剩余收益概念的起源及应用。剩余收益概念来自于经济学中的经济利润,是指从净利润中扣除正常盈余后的剩余部分,又称为超额收益或非正常盈余,如式(5)所示,其中RIPSt是每股剩余收益,NIPSt是每股净利润,BVPSt-1是每股净资产,re是权益资本成本,reBVPSt-1是正常盈余,即股东投资的机会成本。

后来剩余收益概念开始应用于估值中。美国税收部门于1920年评估禁酒令对酿造厂价值的影响时使用了剩余收益概念,Leake (1921)利用剩余收益的折现计算商誉,Preinreich (1938)认为资本价值等于账面价值与未来无限期内的剩余收益折现值之和。Edwards和Bell (1961)以及Peasnell (1982)提出干净盈余(Clean surplus)假设,即假设所有影响净资产账面价值的收益或损失均包含在当期盈利中,即净资产变动=当期净利润-股利,如式(6)所示。根据式(4)、式(5)、式(6),并假定自有资产的增长速度小于同期的权益资本成本从而使得无穷期的净资产账面价值收敛,可推导出剩余收益估值模型,如式(7)所示。

会计信息观认为会计数据有助于预测未来股利因而有助于估值。Beaver (1989)曾描述过会计数据与公司价值的三个关系: (1) 当前会计盈余有助于预测未来会计盈余; (2) 未来会计盈余是未来股利支付能力的指示器; (3) 未来股利的折现是公司价值。剩余收益估值模型建立在与股利无关论基础上,将上述第二、三个关系融合为一个关系,即未来会计盈余与公司价值的关系。Gebhardt等(2001)、Claus与Thomas (2001)拓展了剩余收益估值模型,在干净盈余假设下分别推出GLS模型和CT模型。

(2) GLS模型。

式(8)中P0是股价,BVPSt是每股净资产,FROEt是期望净资产收益率,预测期T不少于12期,从第四期开始期望净资产收益率向行业净资产收益率的中位数直线回归,每股净资产BVPSt可以根据干净盈余假设计算。Gebhardt等(2001)分别取T=6、9、15、18和21,实证发现短期预测期的长短对权益资本成本的估算几乎没有影响。

(3) CT模型。Claus与Thomas (2001)假设短期预测期为5期、短期预测期之外的终值中剩余收益以年固定增长率g的速度保持增长,并假定g=rf-3%(rf为十年期无风险利率,3%为通胀率),于是建立CT模型如式(9)所示,其中RIPSt是剩余收益。

2. 不需满足干净盈余假设的剩余收益模型。

(1) PEG模型。无套利假设下投资者在T=0时以P0买入股票,T=1时股价为P1并获得股利DPS1, Easton (2004)列出式(10),把式(10)的价格等式迭代进去,可以得出式(11)。

其中EPS1是每股收益,△agr=agrt+1/agrt-1, agr1=EPS2+re DPS1-(1+re) EPS1,假设△agr=0和DPS1=0,根据式(11)可计算出re如式(12)所示,其中PEG是市价盈余增长比,即市盈率与短期盈余增长率的比。

(2) OJ模型。只要对外发行股票的份数发生了改变即发生资本交易,干净盈余假设就不再成立,Ohlson (2005)不使用经济或会计概念,设{yt}∞t=0为任何一个满足当t→∞时(1+re)-t·yt→0的数列,可以得式(13),将式(13)和式(4)合并,可得出式(14)。

yt可以用BVPSt(每股净资产)或EPSt/re(盈余资本化)代替,在股价随机游走假设下,用后者更合适。把yt=EPSt-1/re代入式(14)可得式(15),其中zt=re-1[EPSt+1+re DPSt-(1+re)·EPSt],Ohlson (2005)将式(15)称为非正常盈余增长模型(AEG),认为式(7)以干净盈余为假设,企业价值依赖于净资产账面价值及其增长,而式(15)避免了干净盈余假设,企业价值依赖于盈余及其增长,更清晰地阐述了财富创造的源泉是公司盈利,适用性更强。

Ohlson与Juettner (2005)提出有关盈余、收益短期增长率和长期增长率的假设,并将假设代入式(15),解出re如式(16)所示,其中A=(γ-1+DPS1/P0)/2,γ=tli→m∞(EPSt+1/EPSt)。式(16)中假设长期盈余增长率λ-1=0和DPS1=0,可得出式(12),继续推导也可得出戈登的股利增长模型,因此OJ模型是PEG模型和戈登模型的一般化形式。

3. 对事前估算模型的评价。

权益资本成本属于机会成本,理论上用未来的预测数据估算比用历史数据更合适。事前估算模型不拘泥于过去已实现收益的时间序列,建立在盈利预测和未来增长预测基础上,会计信息的直观可取使得这些模型风靡华尔街,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应用和研究。但由于预测的无限期和信息的不完全性,这些事前估算模型往往由有限预测期的预测和超过有限预测期的终值预测两部分组成,前者有分析师在所有可获得信息基础上对股利、股价、盈余等估值要素的详细预测,且这些预测是理性的,后者由于缺少可靠信息,往往选用恒定不变的增长或衰减比率来决定无限期的价值演变(Ohlson and Zhang, 1999),如GLS模型假设12期后的剩余收益衰减为零、CT模型假设5期以后的剩余收益以固定比率增长、OJ模型和PEG模型分别假设两期以后的每股收益增长率为(λ-1)和为零,因此这种两阶段估值模型会由于分析师的预测、有限预测期的长短和终值预测的信息不完全而产生估值错误。

众多文献主要通过考察事前估算模型估算的权益资本成本与已实现收益的关系,或考察事前估算模型估算的权益资本成本减去无风险利率后的风险溢价与风险因素的关系来判断模型的有效性。例如,Guay等(2005)实证分析了GLS、CT、OJ和PEG等事前估算模型估算的权益资本成本与已实现收益的相关关系,分别从行业层面和公司层面拒绝了这些模型构建的有效性。Easton与Monahan (2005)在回归方程中增加了现金流信息和收益信息的替代变量,采用同样的方法,也得出GLS、CT、OJ、PEG模型的估算结果与已实现收益的回归系数都不显著的结论。Gode与Mohanaram (2003)采用与Gebhardt等(2001)文中相同的风险因素,研究发现OJ模型和GLS模型估算的风险溢价都与风险因素相关,回归关系显著且符合理论预期。Botosan与Plumlee (2005)分析认为,PEG模型的估算结果与风险因素的相关性更大,因此优于其他模型。

以上分析表明,由于事前估算模型依赖于分析师预测,但分析师并不是完美的信息中介,经纪佣金、投资银行收益的经济动机和有限理性会影响分析师的预测结果,实证研究时不同数据库的预测数据质量有差异,不同的估算模型会导致样本选择存在偏见,因此事前估算模型的评价意见并不统一,目前国外文献经常采用多种事前模型估算值的平均数作为权益资本成本的替代变量,以减小单个模型的估算误差。

三、权益资本成本估算模型在我国的应用

我国文献研究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Fama-French三因素定价模型在我国资本市场的适用性。陈信元等(2001)实证分析认为,β系数不能解释我国股票收益,规模和账面市值比的解释能力显著。邓长荣、马永开(2005)实证分析认为,三因素模型比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更好地描述了我国资本市场股票收益率横截面数据的变动,但杜兴强、聂志萍(2007)实证研究认为,三因素模型对我国股市动量收益和反转收益的解释力度不大。

我国学术界在进行权益资本成本与信息披露、法律、公司治理等问题的研究时,基本都采用了事前估算模型,但往往由于估算的复杂而只采用一种模型(采用GLS模型的居多),股价一般采用股票的增发或配股价格,长期增长率和股利支付率的取值主观随意,这些文献中的实证结果都存在权益资本成本与风险因素(如市场β、企业规模、换手率、成长性等)的关系不符合理论预期的情况。此外,我国分析师行业起步较晚,近几年发展迅速,提供预测数据的分析师人数逐年增多,分析师的投资建议具有信息含量,分析师的盈余预测比随机游走模型的盈余预测更准确(吴东辉、薛祖云,2005)。但每年年底最佳分析师评选活动中拜票拉票现象普遍,说明有些分析师放弃了独立性,而且我国分析师普遍缺少与企业的直接沟通,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对企业的分析缺乏深度,分析手段与理论基础有待提高(胡奕明等,2003)。可见,分析师独立性和分析能力会影响分析师预测的质量,从而影响估值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各模型建立在各种假设基础上,实际情况往往违背这些假设,国外学者对事前和事后估算模型的有效性评价并没有统一结论,各事前估算模型是否适合我国资本市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国资委自2010年开始推行对央企负责人经济增加值(EVA)的考核离不开权益资本成本的估算,因此找到一个有效的估算方法是微观企业制定科学的财务政策、宏观资本市场经济功能的正常发挥和EVA绩效考核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注】本文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博士生科技创新项目“分析师盈余预测、产权性质与权益资本成本”的研究成果。

摘要:企业权益资本成本估算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本文根据估算要素的特点, 将常用的权益资本成本估算模型分为事前估算模型和事后估算模型两大类, 并将广泛使用的事前估算模型进一步分为干净盈余假设下的剩余收益估值模型和不需满足干净盈余假设的剩余收益模型, 具体总结了各模型应用的假设前提及估算要素, 讨论了各模型的有效性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为权益资本成本的估算及评价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权益资本成本,事后估算模型,事前估算模型

参考文献

[1].Broyles Jack.Cost of Capital.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Business&Management.2nd Edited by Malcolm Warner, 2002

[2].Fama, E., French, K.The Cross-Section of Expected Stock Returns.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92;47

[3].Daniel, K., Titman, S.Evidence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oss Sectional Variation in Stock Returns.The Journal of Finace, 1997;52

[4].Kothari, S.P., Shanken, J., Sloan, R.Another Look at the Cross-section of Expected Stock Retunrs.The Journal of Finace, 1995;50

估算及其教学 篇8

一、影子银行业务的内涵

“影子银行” (Shadow Banking) 这一新名词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 (Mc Culley) 提出。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的观点, 影子银行是指行使银行功能却不受银行监管或者少收银行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发展表外业务, 推出理财产品、信贷资产转让、同业拆借等业务来提升金融体系效益。包括承诺、担保、金融衍生工具、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等。其中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 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 (收) 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这样, 因其或有负债的特性而具有更大的风险。另外银行越来越多的资产是由非传统的信贷方式提供的, 也因其或有负债的特性, 存在很大的信用风险。因此, 我们暂且称这两部分为“影子银行业务”, 也在本文主要研究其“影子特性”。

二、影子银行业务的规模估算

按照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定义, 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本文借鉴李建军 (2010) 的根据2013年4月24日银监会发布的2012年年报, 信托公司、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五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不属于影子银行。因此, 为了避免重复计算, 我们在估算影子银行业务的时候采用减法运算。按照“区格于正规信贷业务的其他债务融资方式”这一定义口径, 我们可以这样计算:其他存款性公司总资产 (PT) 减去对企业和居民部门的债权 (AREn) 、储备资产 (PRe) 、对政府和央行的债权 (ARGov) 、国外资产 (PF) 以及其他资产 (PO) 。得到银行通过非传统信贷方式投放的信用, 另外, 加上理财产品和私人部门直接持有信托、债券 (PP) , 以及民间借贷 (HP) , 就得到了中国式影子银行业务的规模。

根据惠誉提供的调查报告, 私人部门直接持有信托、债券规模约在13万亿元, 另据央行的调查, 截止2012年底, 我国民间借贷规模约在3.5万亿元。按照前文的介绍, 我们采用利润表法计算影子银行的规模, 如表1:

据表1, 利用央行公布的数据, 截止至2012年12月, 中国影子银行是业务的规模据估算约在45.27万亿元左右。下面, 我们运用上述方法, 对2006年到2013年的影子银行业务规模进行趋势运算。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已经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考量, 我们用一般意义上的银行通过非传统方式的信贷规模来代替本文中所介绍的影子银行业务规模, 通过这种转化, 我们可以大致看出我国体系内银行的影子业务发展趋势。

我国银行通过非传统的信贷方式的规模增长趋势, 2005年非传统信贷规模只有4.43万亿元, 但是到2012年底, 其规模已经达到28.77万亿元。非传统信贷规模平均增长率基本都在25%上下, 特别是2011年增长势头迅猛, 达到38.72%。

三、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建议

首先, 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应该和理财产品所得资金的投资资产相对应, 确保投资资产清晰明确。也能对每个理财投资产品单独进行账务处理, 使得每一个理财产品都能够有财务报告。这样在监管的层面做到清晰明了、易于管理。

其次, 理财产品的投资人应该能够通过一定的正规渠道了解到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情况, 在理财产品投资人的投资期间, 发生非标准化的债权资产发生重大变更或者风险状况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的, 应该以一定的形式在规定时间内向投资人披露。

再次, 在对待理财产品的资产投资时, 商业银行应比照其自身的自营贷款管理流程, 进行投资前的尽职调查、信用调查已经投资后的风险管理。有效规避理财产品的流动性短缺带来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达.论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运作、影响及监管[J].国际金融研究, 2012 (1)

[2]易宪容.“影子银行体系”信贷危机的金融分析[J].江海学刊, 2009 (3)

估算及其教学 篇9

关键词:基本农田,合理规模,协调政策,制度纠正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从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 保护基本农田具有特殊意义。但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建设用地对土地需求越来越多, 而建设用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同等农业用地产生的经济收益没有可比性, 加速了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减少。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 现行基本农田保护政策也日益暴露出某些潜在的不合理性。探讨确定基本农田保护的合理规模, 重新审视基本农田保护的政策和制度, 对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基本农田保护的关系, 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基本农田保护的现状分析

自1992年国务院批转国家土地管理局、农业部《关于在全国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批示的通知》 (国发[1992]36号) 以来, 尤其是1994年颁布《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以后, 各地陆续开展了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规划和划定工作。[1][2]

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汇总, 在1997年~2010年的规划期间, 全国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0974.71万hm2 (16.46亿亩) , 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了84.6%。其中, 黑龙江省的基本农田保护率为全国之冠, 达到91.0%, 山西省、陕西省、云南省、贵州省和重庆市的基本农田保护率较低, 但也都达到80%。[3]

应该说在当时的条件下, 各地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规划和划定工作有相当重大的意义:大量优质高产农田划入保护区得以切实保护;乱占滥用耕地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对非农建设尤其是城市用地规模的盲目扩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同时也加快了基本农田保护投入, 加强了农田水利建设, 大力改造了中低产田, 提高了土壤肥力, 使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但是, 由于基本农田保护采取指标按全国、省、市、县、乡五个层次层层分解的方法进行落实,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由于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信息不对称, 同时又缺乏科学的基础和分解标准, 导致部分地区基本农田保护只是流于形式。从调查的情况看, 基本农田划在25℃的陡峭山坡已屡见不鲜;基本农田成为绿化带、风景区也比比皆是;池塘、荒地、海域中基本农田面积也不在少数, 甚至很多地方出现了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大于耕地面积的现象。[4][5]

而且, 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 许多地方为发展经济更是千方百计地借口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下山扶贫等方式占用基本农田。同时, 以各种大型项目和省重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名义对现有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调整和划拔, 造成大量高质量的基本农田被劣质地所替代, 甚至有的地方只是一个数字概念, 与实际分布完全不一致, 相差悬殊。此外,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1) 区域保护的不平衡性。我国幅员广阔, 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实力及粮食供需情况存在很大差异, 尽管建立了指标层层分解制度, 但各地保护率并不一致, 保得越多, 也就意味着经济发展越慢。因此, 某些地方仅从各自地区局部利益出发划定基本农田, 以满足自身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没有考虑区域间粮食供需情况及全国范围的粮食自给和耕地供需平衡, 因而导致了“划劣不划优, 划远不划近”等现象出现。[4] (2) 基本农田保护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某些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 盲目追求经济发展, 导致土地出让欲望的膨胀。上级政府也难以组织有效的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的监督管理, 所有政策从制定、执行、评价都是政府的一厢情愿, 产生的后果也大都是政府裁决, 难以形成有效的民众参与机制。基于此, 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值得探讨。[2]

二、基本农田保护合理规模估算

基本农田保护合理规模的估算, 涉及到人口、粮食单产和消费结构等方面, 以下我们对此分别进行预测和估算。

1.人口

经过1980年~1995年十多年的努力, 我国的TFR (生育率) 从2.20降到1.9, 明显低于临界值2.1。同期, 出生率从2.243%降到1.72%, 自然增长率从1.56%降到1.05%。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已经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和遵守。

1996年12月, 中国国家统计局根据1995年的抽样调查资料对2000年~2050年的人口增长作了预测, 如果TFR保持在现在的1.9水平, 那么, 我国的总人口到2030年达到最高峰14.8亿, 2050年降到14.2亿。如果TFR在21世纪的头10年降到1.6, 则人口规模在2020年将达到峰值13.77亿水平, 到2050年将降至12.34亿。

相关研究也表明 , 只要我国人口政策不变, 我国的人口将在50年内达到最高峰, 不会超过16亿, 此后开始下降。[6]

2.粮食单产

从1978年到2004年, 我国的粮食单产尽管年度之间有一定的波伏, 但是总体上呈稳定上升趋势, 2004年粮食单产比1978年增长了83% (见图1) 。近10年来, 由于我国粮食单产从1995年到1999年一直呈上升趋势, 出现卖粮难的现象, 导致群众种粮积极性不高, 近几年单产产量有所降低。但随着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整, 2004年产量有所回升。[7]依据图1中现有的26年的粮食单产数据, 构建未来25年的粮食单产方程为y=-0.0934x2 +79.766x+2699.5, 其R2检验达到了0.9856, 达到极显著水平。利用该方程预测, 2030年的粮食单产可以达到6706kg.hm-2。可以这样说, 如果继续加大政府的资金和科技扶持力度, 同时改善农田基本建设, 在未来的25年内实现粮食单产再增加两成, 即粮食单产达到5500kg.hm-2, 是完全可能的。现实中沿海一带早以实现了这一产量, 据2005年7月16日的《浙江日报》报道, 我国早稻单产最高纪录已达到了10405.65kg.hm-2。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1979~2005)

3.人均耗粮量

(1) 中外粮食消费结构比较。

欧美发达国家年人均肉类消费在70公斤~120公斤, 而我国城市人口目前对肉食的年人均需求也仅为23.7公斤/人, 东方民族消费习惯以素食为主, 几乎难以想象中国人会像西方民族那样年人均消费100公斤的肉食。中餐与西餐的分项组合上, 表现差异最大的是中餐的“菜食谱系”和西餐的“肉食谱系”。中国食品消费档次的提高, 不是以肉类消费的多少为标志, 而是以菜食谱系消费的丰富为标志, 这对粮食的消费有明显的替代作用。[8]美国上世纪70年代基本稳定的人均粮食综合消费量高达600公斤~700公斤, 而中国城市目前同样比较稳定的人均粮食综合消费量只有370公斤左右, 城市高收入群体食品消费结构, 折合粮食综合消费也不超过380公斤, 而且生活富裕已使年轻一代忘记了节约的优良传统。从亚洲一些国家看, 日本人和韩国人的消费结构与中国人十分相似, 但日本 (1966年) 以315.5公斤、韩国 (1968年) 以304公斤的人均粮食消费水平的条件, 达到了国际食物安全标准。[8]

(2) 我国人均粮食消费增长结构分析。

1983年至2003年期间, 从饮食结构可以看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粮食和蔬菜总体消费水平呈下降趋势, 城市人口对粮食的消费比农村少, 但对蔬菜、肉食、水产、食油相对多一些。我国近20年的消费结构总体变化不大, 特别是对于肉类食品, 农村和城市分别由1983年的10千克/人和19.9千克/人上升到2003年的15千克/人和23.7千克/人, 20年的涨幅仅为5千克/人。而城市人口对粮食的需求, 2003年差不多只是1983年的一半。总体上, 我国人口的人均消费量已趋于稳定。

(3) 我国人均粮食消费量分析。

根据东西方人的消费结构差异及我国人口的消费结构在20年内所发生的变化, 我国人口对粮食的人均总需求, 远远低于西方国家, 与韩国和日本比较接近。因此, 我们认为如果人均粮食按目前城市人口所能达到的较高标准380千克/人, 应该说足够满足粮食安全的需要了。

4.基本农田保护合理规模估算

由此可以计算基本农田的保护量。如果按照前面的测算我国人口峰值是14.8亿, 人均粮食需求量按目前较高水平380千克/人, 粮食单产按2030年5500千克/公顷, 复种指数只要达到1.2, 那么依据公式undefined为基本农田需求面积, P为全国高峰年人口总数, My为人均粮食需求量, Uy为单产) , 于是可计算出我国基本农田的最大需求量为 0.85亿公顷 (12.75亿亩) 。由于农业经营有一定的风险性 (制度风险、自然灾害等) , 我们综合设为10%, 那么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真正保护好0.935亿公顷 (约14亿亩) 的基本农田, 并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投入, 保证其质量不下降, 实现粮食安全是完全可行的。

三、基本农田保护的区域协调政策设计

受自然禀赋和社会发展条件的影响, 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发展较快的地方, 人地矛盾已相当紧张;发展较慢的地区, 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或即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对土地的需要也日渐加大。因此, 如果既要满足快速发展地区经济增长的需要, 保持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 又必须照顾和帮助发展相对较慢的地方, 那就需要建立区域协调政策, 缩少差距, 实现区域间平衡发展。

区域协调政策设计以“发达地区以资本替代土地, 不发达地区以土地替代资本”为指导原则, 借助法律、法规、经济奖惩和行政手段加以完善, 设立基本农田保护基金和基本农田建设基金。

对现有基本农田进行全面清理, 已经占用的, 经专家认定能复垦的, 必须复垦;对不能复垦的, 必须按年度缴纳一定的费用, 上交给国土资源部, 作为基本农田建设基金, 由国土资源部统一调配进行基本农田的区间、区内的协调补充工作。

对验证后的基本农田, 利用GIS等技术手段进行大比例尺定位, 精确到田块, 由国土资源部统一掌管。国土资源部按等级对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进行筛选, 设定0.935亿公顷的基本农田保护区, 然后设置相应的基本农田保护率。对超过基本农田保护率的区域按比例进行奖励, 并每年给予一定的基本农田保护费用;对未达到基本农田保护率的区域, 按比例进行经济处罚, 且每年需向国土资源部上缴规定的基本农田保护费, 该费用全部作为基本农田保护基金, 且保护费用可随经济发展状况而不断调整。

国家出台政策鼓励更多的基本农田入选和不断补充, 对于新补充的基本农田, 可以纳入该区域的基本农田保护率计算范围。国家逐年更新基本农田保护率进行区域间平衡。对超出0.935亿公顷以外的基本农田, 国家除给予相应的耕地开垦费之外, 每年给予一定的保护费, 并将超过指标部分的基本农田作为流动指标, 由国土资源部统一掌管。对于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 确因发展需要占用一定的基本农田的, 必须从国土资源部购买相应的指标, 并每年上缴相应的基本农田代保费。也可以采取股份合作制, 落后地区以土地获取发达地区一定的经济股份, 参与经济分红。借助经济杠杆, 一方面实现基本农田保护数量和质量的动态平衡, 另一方面也可以调节快速发展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发展速度, 特别是为落后地区提供了一个融资渠道。

四、基本农田保护的制度修正

1.建立国家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制度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 需要从国家整体发展的大局出发, 统筹兼顾, 既要突出基本农田区位保护重点, 又要把握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因而, 必须由国家统一划定, 通过各种技术手段, 将保护区落实到地块, 同时杜绝“划远不划近、划劣不划优”的现象发生。基本农田保护区一旦划定就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在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时, 也力求科学、准确、全面、系统把握好不同区域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发展前景, 平衡不同区域的发展。

2.建立基本农田动态监控

依据“3S”技术等高科技手段, 采用大比例尺, 将基本农田落实到图上, 落实到村组, 落实到地块, 落实到农户, 通过签订保护责任书, 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各县 (市、区) 要建立基本农田统计核查制度, 坚持定期检查报告制度, 认真开展以基本农田为重点的巡回检查。要加强土地变更调查和卫星遥感监测, 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监测系统, 准确掌握基本农田变化情况, 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行为。对严重破坏基本农田、造成基本农田减少的, 要依法追究责任。

国土资源部门应与农业部门联合组织专家组, 定期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检查。按照规划, 重点检查 “五不准”的执行情况, 特别是检查各地基本农田的数量和区位落实情况、实际利用状况和质量状况、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立与执行情况。对检查发现的各类问题, 要及时坚决予以纠正。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信息系统建设, 运用现代信息和遥感技术, 重点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实现快速和准确的动态监测, 提高保护的技术支撑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

3.制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整理制度

对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 需要定期进行整理。如按照规划定期清理基本农田保护区的障碍物 (包括居民点的迁移、复垦, 废弃地的整理复垦等) , 不断扩大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区块面积;定期检查和修整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基础设施 (包括水利设施、灌溉条件) , 及时更新和改善;此外, 不定时地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农作情况进行调整, 如耕作制度的更改、作物系统的转换、养分管理的调控等。

4.推行绝对基本农田与相对基本农田管理系统

对需要保护的基本农田建立弹性机制, 构造绝对基本农田和相对基本农田制度建设。绝对基本农田占总基本农田的90%以上 (根据朱希刚的分析, 1980年~2003年, 我国粮食的年平均自给率非常高, 几乎接近100%, 因此可以考虑10%的进口) , 也就是相当于0.85亿公顷 (12.75亿亩) 。在对这部分基本农田划定时, 要充分考虑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等必须占用耕地的诸多因素, 进行科学论证, 合理确定耕地的近期、中期、长期保护目标, 力求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不对今后发展产生影响。对划定的基本农田, 应视为“保命田”, 采取强硬措施加以特殊保护, 绝对不受任何客观条件的影响, 包括地理位置、空间结构都不受外界的影响, 任何人无权占用、转移这部分基本农田。相对基本农田大约占10%, 它的地理位置可以受国家、省重点建设项目的需要而进行调整。但必须经过国土部门的审批, 先补充折算质量、数量相当的基本农田后, 方可占用。

5.构建基本农田保护公众参与的激励机制

上级主管部门除应对各乡镇的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执行情况进行年度考核外, 要利用经济激励机制调动各乡镇保护耕地及基本农田的积极性。如:设立粮食单产和总产等级奖励, 对粮食单产和总产达到某一等级, 给予相应的奖励基金, 作为他们的扩大再生产基金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基金, 不断提高基本农田的质量。也可以品质和产量相结合, 实现一定的质量等级, 并给予一定的科研开发基金, 让更多的农民主动接触和了解科研, 运用科研成果, 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相应地也改善基本农田的质量。还可以在城市区域奖励他们相应比例的土地或者房子, 让他们一方面在农村种地, 另一方面可以过城市生活, 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同时, 给郊区农民在城市范围内建立商铺, 一方面可以销售他们的农产品, 另一方面也可使他们失地之后仍有生存之路, 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叶红玲.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是什么[J].中国土地, 2004, (01) .

[2]陈百明, 周小萍.中国近期耕地资源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变化趋势[J].资源科学, 2004, (05) .

[3]陈百明.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态势与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4, (05) .

[4]邓红蒂.有关基本农田保护的几点思考[J].中国土地科学, 1997, (11) .

[5]唐健.基本农田保护——问题与对策[J].中国土地, 2004, (07) .

[6]原新.中国人口转变及未来人口变动趋势推演[J].中国人口, 2000, (01) .

[7]朱希刚.中国粮食供需平衡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4, (12) .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初探 篇10

一、估算教学的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一向重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以及估算刚刚走进小学课堂,导致很多一线教师对估算教学缺乏相应的经验,因此在估算教学中存在不少误区。

1.教师方面。估算的方法单一。教师在教学中,大都直接告诉学生根据四舍五入法,把需要估计的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然后进行计算。学生只是按着教师的要求,进行着大量的机械练习。结果导致学生方法单一、思维僵化,估算就变成了一种近似计算。

轻视对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就题教题。课本上出现一题,就教给学生这道题的解法。在解题时,过分要求学生看见“大约”“估计”就要估算。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对“大约”等产生条件反射。只要一看到这些字眼,就不问青红皂白地用起估算来。对学生而言,估算成了一个执行指令的工程,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要进行估算。至于在具体环境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策略更无从谈起。

2.学生方面。估算意识淡薄。学生看到一道题时,习惯精确计算,除非题目明确规定要估算。如:某超市洗衣液每瓶38元,洗发水每瓶28元,牙膏每盒9元。王阿姨要买一瓶洗衣液、一瓶洗发水和一盒牙膏,带100元钱够吗?看到题目后,大多数的学生是精确计算的,极少有同学会想到用估算。因为大多数人觉得没必要,也根本体会不到这道题可以估一估,不知道估算实是既方便又快捷。

“算着估”,先精确计算,后求近似值。例如,在教测量时,一部分学生是先测量,再将测量的数据进行适当调整,得到估计的数据。估算“38+59”时,有的学生先求出“38+59”得97,再“四舍五入”为100。

无凭据的估。如:让学生估一估一页文章有多少字?有的说500字,有的说1000字,有的说1800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闹闹哄哄,胡乱瞎猜。因为他们不知道,在估算之前应该有一个标准作为前提。没有标准、没有算式,估算结果怎么会合理?

二、估算教学的改进策略

在平时教学和组织练习的实践中,教师也经常会遇到各类估算的“尴尬”,到底该怎样处理,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呢?

1.转变教师的观念。估算在学生的学习中有重要的作用,在数与代数的学习过程中,常常需要用估算来解决问题,并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同时,估算也是一种数学的基本思想,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另外,估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估算在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例如,要判断某个人群的人数,一个电影院可以坐多少人,在超市购物想知道自己带的钱够不够,以及从家到学校有多长距离、需要多长时间等等,要回答这些问题都会涉及估算。估算不仅蕴含丰富的创造性因素,还具有开发智力和激活学生思维的作用。当前,新课标指出应加强估算,一改估算作为选学内容的现状,把估算作为必学内容。

2.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估算的情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告诉我们:“生活即教育。”只有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学生的学习才有兴趣。研究表明,把估算教学放到学生所熟知、所关心、所经历的生活实际中,学生就会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中不断寻找、探索、总结。从而真正明白了什么时候适用估算,什么时候适用精确计算,不是为了估算而估算,而是生活的需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估算的实用性和学习估算的必要性。

3.鼓励学生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在估算教学中,不必也不能把估算结果局限于某个固定的答案,更不能以是否接近精确值作为衡量、评价估算正确与否的依据。在没有特定的教学情境或生活情境时,学生的估算答案多样,正是回归估算本义的表现。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鼓励学生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同时组织开展积极交流,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解释估算的过程,相互补充,取长补短,认识到另外视角,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促使学生进行比较和优化。

4.对估算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价。估算结果与精算结果是不一样的,估算结果是不唯一的,重要的是要关注估算结果是否合情合理,而不是离精确值越接近就一定越好。估算时,只要切合估算的目的或能够解决问题就是好的方法。因此,不同的问题会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有时把两个或几个数同时估大比较合理,有时把两个或几个数同时估小比较合理,学生可以根据问题的需要,运用生活经验,灵活选择估算方法。

强化估算意识加强估算教学 篇1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课程教学目标中就估算做了这样的设定:“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理解估算的意义”。在教学建议中又做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尝试、估算、归纳、类比、画图等活动发现一些规律, 猜测某些结论, 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可见, 估算能力的培养既是学生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 也是训练思维和发展智力的需要。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一、强化情境意识, 培养估算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 估算的作用大都体现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为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深入地挖掘利用教材中的一切估算资源, 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 创设各种生活情境, 把估算放在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的各种实践活动中, 以此增强学生自觉运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意识, 从而提高学生对估算的兴趣。如, 在学了两位数乘法后, 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5名老师带35名同学去旅游, 景点门票大人35元一张, 学生18元一张, 大约需要带多少钱?由于这题大都有亲身感受, 学生很感兴趣, 因此, 回答得很热烈, 争论得也很热烈。

又如, 随着计算单位的出现, 在学过米, 分米, 厘米及毫米后, 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估测填写出下面物体的长度单位:跳绳长2___, 铅笔长13___, 小明身高1___, 等等;在学过重量单位后, 在实践基础上, 让学生会选用恰当的单位名称填写:1只苹果重150___, 1个西瓜重5___, 1只鸡蛋重50___, 小华体重35___, 等等。学生通过对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的估测, 就会感觉到估算的实际应用价值, 而对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促其积极主动的去进行练习, 不断探求估算的规律和方法, 提高自身的估算能力。

二二、强化基础训练, 养成估算习惯

习惯的养成, 并非一朝一夕, 一蹴而就。要使学生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用心挖掘相应的估算题材, 强化基础训练, 将估算有意识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细节中。教学时, 凡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题材, 我通常采用估一估, 算一算, 比一比, 这样三个层次来进行。如教学“逛旅游纪念品商店, 想买野菜、木耳、叶贴画、根雕、拐杖。爸爸带了350元, 够吗?”这样的问题时, 我先让学生估一估, 看看大概需要多少钱;再让学生算一算, 看看实际需要多少钱;最后将二者进行比较, 明确误差大小, 从而判断解题正确与否, 这样教学, 久而久之, 学生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估算习惯, 不仅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估算能力, 并将被其终生受用。

三三、强化方法指导, 形成估算技能

估算是一个估计过程, 但并非凭空想象, 它是一个有目标, 有选择, 有方法运用的过程。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渗透估算意识, 教给各种估算方法, 让学生形成一定的估算技能。

小学数学大多以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为内容而展开。因此, 估算的基本方法亦应包括加、减、乘、除四种估算方法, 学会和掌握了这四种基本方法, 大多数的估算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估算方法。

1.近似估算法。

这是最常用的估算方法之一。在计算一些较复杂的乘法和除法时, 可先把各个已知条件用“四舍五入法”将其变为近似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这样, 就可估算出结果的粗略的值。如教学“有一会议室, 共28排座, 每排22个座位, 现有师生共580人, 能坐下吗?”一题时, 就可以让学生将题中的28看做30, 22看做20, 这样两数相乘很快就得出600这个大约数, 因600大于580, 为此, 马上就可得出“能坐下”这个结论来。

2.取平均数法。

如估算四层居民楼楼高。已知上下两层楼之间的楼梯阶数为20级, 测得每级台阶高为17厘米, 则可估出一层楼大约高为3.4米, 从而估出四层楼高约为13至14米。

3.抽样测量法。

如估算1500张纸大约有多厚?类似这样的题不必 (有时也不可能) 找到1500张纸让学生去测量, 可指导学生先测量几十张纸的厚度, 再求1500张纸的大约厚度。如测得30张纸大约为2mm厚, 再算出1500张纸约为100mm厚。再如估算一本书大约有多少字数, 可先让学生数出某一页的字数, 再乘以页数, 从而估算出全书的大约字数。

4.对照比较法。

上一篇:时滞反馈控制下一篇:保健品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