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不是讲故事

2024-06-04

创业不是讲故事(共6篇)

创业不是讲故事 篇1

在国外护肤品受追捧的同时, 一些国货也赢得了更多人的青睐, 制作原理较简单, 原料相对安全的手工皂便是其中之一。部分创业者看好手工皂的市场前景, 纷纷卖起了手工皂。

市面上一块手工皂售价从二三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利润率超过100%。如果销量够给力, 月赚几万不是梦。不过, 由于手工皂目前仍比较小众, 且因为私人作坊制作被质疑质量不安全, 因此真要靠卖手工皂成功创业, 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入门门槛低利润率可达100%

林洁的手工皂店20 平方米不到, 开在广州南沙区自家小区旁。林洁介绍, 手工皂近几年才开始流行起来, 在南沙区尚算得上新鲜事物, 特别是年轻女生对此很感兴趣, 经常光顾她的店。

林洁介绍, 做手工皂的原理并不复杂, 只需将水、油和蜡调配后放入模板内, 在一定的温度下形成皂。不过, 如何掌握各种成分的比例并不容易, 需要反复练习。

正因为制作原理较简单, 手工皂创业也成为一些年轻人的选择, 刚毕业的娜娜就是其一。大学期间, 她曾在商场买了一块100 多元的手工皂, 洗脸、洗澡都很舒服, 但总觉得价格有点贵。“如果我自己做, 会不会便宜点呢?”于是, 她通过各种渠道学会了做手工皂。

今年毕业时, 娜娜找工作屡屡受挫, “一气之下”决定专职卖手工皂。“我身边的朋友都挺喜欢用我做的手工皂的, 家人也说好用。我觉得手工皂还是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而且制作起来不是很复杂, 只要有个小冰箱、微波炉, 有模板, 再加一些原材料就可以搞掂, 很适合我这样的新人。”

因为没什么本钱, 娜娜不打算开店, 而是在租住的房间里制作手工皂, 然后放在微信朋友圈卖。她的手工皂定价在35—80 元之间 (包邮) , 除去成本每块可赚20—50 元, 如果不算人工, 利润率均在100%以上。

定制或合作客源可趋稳定

林洁则将店里的手工皂统一定价为40 元, 每块原材料成本在18 元左右。不过她坦言, 由于手工皂店开在小区旁边, 附近的人流并不太大, 每天的散客不多, “看新鲜的比埋单的人多, 有时一天一块皂也没卖出去。”

不过, 她并不担心一个月三四千的租金成本。她表示, 她的客户主要来自定制。40 多岁的她和丈夫多年经商, 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工厂、公司给员工发福利, 楼盘开盘, 商场开业都可能定制她做的手工皂。此外, 也有一些家庭或个人找她定做几十块手工皂自用或送礼。林洁说, 定制的手工皂造型相对复杂, 原材料也根据客户的需求而定, 售价要高一些。“我的店主要用来展示, 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一家店, 客户也就放心订我的货。”为了方便定制客户开发票, 林洁还为该店注册了公司。

不过, 不是每个人都像林洁那么幸运。娜娜虽然省去了租金成本, 但在营销上要花更多工夫。一开始, 她在微信朋友圈发手工皂的图片, 朋友们都很感兴趣, 纷纷找她购买。但后来除了一些好朋友, 询问的人就少了。

为了把销量提上去, 娜娜请亲戚和好朋友帮忙转发微店信息, 卖出一件给对方5 元提成。近两个月, 她平均每月可卖100 多块手工皂, 35—50 元价位的卖得最好, 每月除去原材料可赚3000 元左右。

这个月, 娜娜开始与附近几家有格调的花店、服装店合作, 寄卖手工皂, 十几天下来寄卖了20 多块。“这些店的客群主要都是懂得享受的女性, 与手工皂的客群定位一致, 所以取得的效果比较好。”此外, 也有顾客慕名找她定做手工皂, 但她表示订单非常少, 可忽略不计。

瓶颈:手工皂产量低影响利润

突破口:特制手工皂增加附加值

然而, 不愁客源的林洁也面临着烦恼:所有手工皂只有她一个人做, 人手不足限制了手工皂的生产规模。她曾经收过一个小姑娘做学徒, 但小姑娘学了两周后, 觉得太麻烦和辛苦, 坚持不下去了。

在淘宝上卖手工皂的阿杰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他和女朋友一起做手工皂, 但产量仍然相对有限。为了增加收益, 他们想办法“研发”了几款附加值比较高的手工皂, 包括采用进口的薰衣草、进口的海绵、云南的普洱茶等原料, 或者针对孕妇、皮肤易过敏者等特定人群推出特别的手工皂。这些手工皂定价较高, 都在100 元左右, 利润率相对也更大, 一些小众客户都成为了他的熟客。他的店开了4 年多, 如今每个月可以赚4 万元左右。

创业不是讲故事 篇2

1. 创业不是大钱

一说到创业,大家必然将其与大钱等同。因为它风险很大,而经济学上说风险越大收益越大。事实并非如此,最终只能有1%的创业者可能大钱,而99%的创业者能够得到的只是经验。在这里,所谓的风险大,真的是说它很可能失败。所以,创业不等于大钱。

2. 创业不是给投资人打工

很多人以为,创业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打工,只是老板是不直接管事的投资人。于是,没拿到钱的东跑西串,像刚毕业的学生愁找不到工作一样怕找不到钱;而拿到钱的则像在国企一样,拿完自己的那份工资再说。其实不然!很多投资人之所以投钱,是因为他想参与你的创业,做你的创业伙伴。你们一起在为自己为用户打工。

另外一种以为在给投资人打工的表现方式是,常问投资人这样的问题:你认为我们的方案可行吗?你认为我们该怎么做?这种方式不是创业,确实是传统意义上的打工。

3. 创业不是辩论

很多创业者来跟我们聊他们的产品、团队和商业模式,当我们稍微提出质疑的时候,他们想到的除了尽量解释之外,还尽量掩饰自己的弱点,有的还试图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你。其实,即使你顺利说服了投资人,即使你拿到了钱,如果你无视投资人提出的些许质疑的话,也不一定是个成功的案例,

你当然把自己想象成很完美,容不得别人半点质疑。可在别人心中你不一定是完美的——有些还可能有致命的落点。为什么在别人提出质疑的时候不去用实际行动,而只是希望通过几分钟的辩论就把问题解决呢?

只有在别人眼中不那么完美的时候,你才能有变得更加完美的机会。投资人不是你的辩论对手,他是你的伙伴。如果提出质疑,那是在为你考虑一些你没考虑到的问题。从无到有的创业,本来就是一个在别人的质疑声中成长的过程。怕什么?

4. 创业不是证明一个idea有多完美

如果腾讯复制你的模式怎么办?你也许不止一次看到这样的问题,但还是无法避免。对于这个问题,我听过的最有说服力的回答是:如果腾讯复制我,那证明我的idea确实是可行的,那就够了。没错,连腾讯都做了,那证明你的idea确实有吸引人之处。可这就够了么?对于用户来说,可能是够了,因为腾讯确实可能把产品做的很好,让你的idea服务大众。可对于创业的你来说,这远远不够,因为你没有为目标用户提供任何价值。创业不是让你去证明一个idea有多完美,而是让你去实现一个能够为大家提供更好服务的产品。事实上,没有完美的idea,只有精益求精的产品。事实上,即使是完美的idea,如果没有实现的载体,也不会有任何价值。

5. 创业不是改变世界

每碰到一个创业者,基本上都会说他们在改变世界。

改变世界这个概念,很难定义。当我为这篇文章多敲一个字的时候,我在改变世界;当你为本文发表一条评论的时候,你在改变世界。但是,我不将这样的改变定义成改变世界,因为它们太微不足道了。

创业不是赶早市 篇3

出名趁早,创业也要趁早,这个时代大家都是急急忙忙的。据香港中文大学200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香港18至24岁的年轻人创业率超过30%,比香港整体创业率高出10多倍。可见年轻人创业是多么的符合潮流。

出名难,创业也难,从某种意义来说,创业的难度可能更大,因为它不是一个人就能做的事,也不是一举就能成功。

“白手起家”确实是创业的一种模式。但现在整个社会市场经济已经渐渐成熟,财富已经相对集中,商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再摸着石头过河,呛水的危险就大了。创业不再是个盲目的举动。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婚嫁乃一个人的终身大事,尤其是对旧时的女性而言,嫁人那天就是决定她终身命运的一天,对于闯天下的男人来说,行业的选择也是如此。

旧时武林中人,只要拜谁为师,终身就为其门徒,生死都交给他了。手艺人也将拜师学艺看得很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从开始打杂,到最后出师,算得上艰苦卓绝。学成之后,一般也就从一而终了,很少改行,因而一个手艺人的命运绝对和行业的兴衰息息相关。

所以一开始选择事业的切入点很重要,只有选择最适合自己,又被社会所认同的目标,成功才更有保证。

到一流的企业工作,不仅是为了一流的薪资,也是为了学到一流的本事。管理学家德鲁克说:“那些典型的小企业没有经验,也没有训练。实际上,最成功的年轻企业家是在大企业组织中工作过5至8年的人,他们可以从中学到经营管理方法,学会如何作现金流分析,如何搞好人员培训,如何委派工作并建立一个班子……强大的能力是在你开创企业之前5至10年的管理经验中取得的。如果你没有,你就会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犯错误。”

统计表明,在全球500家成长最快的企业中,71%的企业的核心技术、核心资源都是来自企业创始人原来就职的企业。

经历也是一种资源,从大公司出来创业的人拥有一种“年龄资产”,他们有着在职业生涯中累积起来的环境优势、受人尊敬的专业声誉、经济上的自由度以及行业中的“知情人”地位。

创业,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篇4

上海被称为创业的福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政府政策的保障,能够为创业者的理想添翼。9月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创业培训工作的意见》,首次将补贴对象延伸到高校毕业生和在职人员,“创业”对于平凡人来说也不再那么遥不可及。一年来,不少大学生和在职人员借此靠近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政策上保障如虎添翼

创业培训的内容包括开业申办、市场营销、客户服务、财务和人员管理,以及本市扶持开业的相关政策等。去年9月,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出台创业培训新举措,将原有的创业培训补贴政策覆盖面扩大到高校毕业生和在职人员,一年多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其实,上海实施政府补贴创业培训的做法已近十年,每年约有近万名劳动者参加,其中超过60%受益者都在政策的保障和资金的支持下,成功开业。《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创业培训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了要求享受创业培训费用补贴的人员条件和补贴标准。大学毕业生和在职人员也可以享受创业培训费用50%补贴,虽然与失业人员、协保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可享受培训费用100%补贴相比,金额相对较少,却更加适应了新生劳动力和在职职工的创业愿望。

10月,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还规定,对享受过创业培训费用补贴的人员,根据开业需要,在当年度内还可参加一次与开业项目相关、纳入当年度补贴培训目录的技能类补贴培训。其中,在职人员当年度内既参加创业培训又参加技能类培训的,其当年度培训费用补贴总额应不超过职业培训补贴个人账户的.起始资金额度。这一项“创业+技能”的“补贴套餐”,可谓是突破了原有一人一年只可享受一次培训费用补贴的政策局限。

大学生创业正当其时

近年来,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对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来说,了解这些政策,才能走好创业的第一步。

据了解,在《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创业培训工作的意见》之前,国家和上海市政府也有相关规定,让上海地区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可享受免费风险评估、免费政策培训、无偿贷款担保及部分税费减免四项优惠政策。具体包括:

■高校毕业生(含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批准经营日起,1年内免交个体户登记注册费、个体户管理费、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费等。此外,如果成立非正规企业,只需到所在区县街道进行登记,即可免税3年。

■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向银行申请开业贷款担保额度最高可为7万元,并享受贷款贴息。

■上海市设立了专门针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免费为大学生提供项目风险评估和指导。

目前,大学生可持身份证等有关材料到任何区县开业指导服务部门申请参加开业能力测评,凭工作人员出具的《开业能力测评结果报告》及有关材料到任何区县的职业介绍部门申请建立职业培训补贴个人账户,领取培训账户卡,并申请参加培训费用补贴的创业培训项目。

成立于2月的上海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就是由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批准的首家专业化创业培训机构。他们为失业人员、协保人员、农村富裕人员、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业主、小型私营企业负责人、大学生和在职人员进行各种类型的创业培训。仅前两年的经营中,就已经培训学员近5000人次,开业人数达150人,更创造了就业岗位500余人。而这几年来,更是保持着稳步上升的态势。

创业培训专家表示,与国外大学全面重视大学生创业的企业家精神、商业机会识别、资源的组织投入、企业组织的创建等一系列必要创业培训相比,国内大学仅仅依靠创业大赛,是根本无法起到全面系统培训的作用的,因此也造成国内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意识的现状。

尝试性实践受益匪浅

毕业于复旦大学的Summer表示:“我第一次创业时还没有现在那么好的条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政策也刚刚起步。”他感叹起当初创业时的艰苦条件,“如果我晚毕业几年,创业就会更加有底了。”

Summer当初决定毕业就创业,在向有关政府部门提出申请获得相应贷款和基金支持后,获得了第一笔小额的经济支持,选择最容易入手的餐饮业走向创业道路。但仅仅经过一年的摸爬滚打,原先一起创业的朋友就已经离开大半,只有他苦苦支撑了三年,最终以失败告终,进入一家外企就职。

“入不敷出”是他对首次创业的评价,但是“仍有希望”却是他不变的信念。去年,得知政府推出了新的相关政策规定,Summer决定从头再来。“这次有了系统的创业培训和一些工作经历,我的新企业已经在慢慢步入正轨,目前已经初步获得了盈利。”如今已经拥有一家小型外贸企业的Summer信心满满。他表示,在享受了政府的相关培训补贴、接受了相关的创业培训之后,他不仅掌握了一部分专业的知识,更在创业精神上有所提升,才能够在如今经济大背景不景气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业务量的稳步增长。

创业不是说 要行动 篇5

进入大学校园不久,虞兴军就开始了创业,毕业时他已经是4家餐馆的老板。现在,他是经营规模上千万元的亚布力实业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的老总。在招聘学弟学妹到自己公司上班的同时,他想告诉大家,如果你心里有创业的冲动,那就该立即行动起来,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考上大学后,因为家庭发生变故,父母为虞兴军交了一年学费后,再也无力承担任何费用。为能继续求学,虞兴军走出了自己创业的第一步。他的家乡浦江盛产水晶制品,他决定在学校附近开一家水晶饰品店。瞒着父母,他向5个高中同学各借了3000元钱作为启动资金。就这样,“古堡”礼品店开张了。

因为看准了学生的需求,虞兴军的小店生意非常红火,仅用了3个月时间,他还清了欠款。大二时,为了不占用太多的学习时间,虞兴军将饰品店改成了一家夜间经营的酒吧。一年后,他赚了6万元,这成为他创业最初的资本。

用这6万元钱,虞兴军开了一家“百叶餐厅”,然而开业不过3个月,他赔进了自己所有积蓄。因为地段不占优势,大学生一般都去更近的两家餐馆吃饭。虞兴军开始动起了脑筋,他发现,大学生吃饭通常要点红烧鲫鱼这道菜,既实惠又下饭。他便在每一份红烧鲫鱼里浇上肉末,这样看上去更加丰盛,并把价格从 15元降到了10元。

这一招很快见效,不久“百叶餐厅”一天要卖五六百条鲫鱼,虽然这道菜不赚钱,但赚够了人气,餐厅因此红火起来。有了经验,虞兴军又相继开出了阿拉丁酒店、小吃城等饭店,等到他毕业时,已经拥有4家餐馆。

在经营餐馆的同时,虞兴军在与朋友的一次交谈中捕捉到了婴幼儿服务行业中的商机。当时,浙江虽然已有不少母婴服务机构,但是服务不够全面规范。经过仔细考虑,虞兴军筹集43万元资金,创办了亚布力有限公司,开始进军母婴服务行业。

“在中国,婴童产业是个新兴的行业,也是一个朝阳产业,我将公司取名亚布力,就是英文I Believe的谐音,我相信从事这一行业将来一定会有前途。”经过3年的发展,亚布力实业有限公司已经拥有200多名员工,在浙江拥有12家直销分店,年营业额1000多万元。随后,虞兴军又成立了金华贝尔德婴童用品有限公司,专门经营各种母婴用品。他说,亚布力育婴会所卖的是服务,而金华贝尔德婴童用品有限公司卖的是产品,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将市场做得更大。

创业从来不是乌托邦 篇6

真格基金在国贸。国贸的写字楼很难进:访客需要身份证原件,在前台登记、拍照,才能拿到一张一次性的门卡。乘分层电梯,到达公司门口,他们不能输指纹,没门禁密码,只能等前台开门。

然而,还是有一些人,毅力惊人,绕过重重阻碍,挤进办公室。他们局促地搓手、左顾右盼,期待投资经理的5分钟,聊“改变世界的创业梦想”。

你快死了,快逃啊

第一次在办公室见到“礼盒男”时,我并不奇怪。

跟其他突然找上门的人一样,他没投BP,没预约,不认识公司任何人——除了吉祥物一样出名的大老板,带了产品小样——一个巨大的红色纸盒。看上去可以装月饼、粽子,像任何20年前县城送礼会用的包装盒,上面写“花好月圆”,配朵大牡丹花那种。

他矮、瘦,谢顶,头发稀疏,竭力覆盖着整个头顶,艰难地维持着体面。他安静沉默,并不主动找人说话,紧紧捂着那个大盒子,像是捂着饥荒时最后一点粮食。他对着每个人鞠躬,谦卑得近乎谄媚。然后拿出一封手写的信,7页,双手捧着,递给同事。

信纸的抬头是某某县木材厂。

这种人见多了,我们都有点发憷。砸桌子的,下跪的,对投资经理围追堵截的,捧着BP嗷嗷哭的……一个说要做老年人电商的,激动得用手砸桌子,“我很愤怒!为什么!为什么!没有一个给老人买东西的电商!天啊!”

然后哭了起来。

他的动机是,“回老家才知道,父母已过世1年多,烂在床上,没人料理丧事。”

我跟分析师面面相觑,不敢再问他,你早干吗去了?

按经验,这类人都会要求见大老板。

结果,“礼盒男”双手递上那个大礼盒,然后面向我们,脸上凝固着一个持续的笑,倒退着、慢慢地退出办公室。不小心撞了桌子,他立刻扶住,讪笑得更不安了,像是怕把桌子撞疼了。

就这样?就走了?

我读了那封信,大意是他曾下过海,赔过赚过,现在与妻子在地铁口卖袜子。一次下大雨,袜子全打湿了,妻子跪在雨里哭,他仍鼓励妻子别放弃。他希望真格能给他一次机会,再度翻身。

他创业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呢?

他认为,现代人重感情,送礼一次不能只送一件,要送一套,所以他提供一全套礼品。那个大红硬纸盒里,装的就是一套礼品,他的全部希望:粗糙的红纱布裹着,一把格子伞,一个剃须刀,一根皮带。

他坚信这是“无人发现的巨大的美丽的蓝海”。

看着他倒退着走出办公室,我突然难过到说不出话来,如同看着一个人在你目前溺水,你却无法伸出手救他。你甚至不能确定是否应该告诉他,你快死了,快逃啊。

一将功成万骨枯,有多少一夜暴富的神话,就有多少燃尽青春热血的枯骨。

北京风起时

我简称他们为:赚过1000多万元虽然亏了但我还有梦快给我10万元男,怀疑创意被盗精神崩溃男,Word乱七八糟天天堵投资人中专男……以及一个中国面孔,只讲英文的香蕉男。

中午,刚吃了午饭,大家都有点犯困。他气势汹汹地进来,没预约,用英文招呼所有人:Hi guys!Listen!等他讲完创意,分析师表情尴尬,说:您好,请问,呃,您知道,这个产品,几年前,呃,国内已经有了,叫陌陌吗?

What?Oops!

他发了通火,气鼓鼓地走了。

还有10万个号称要打倒阿里“给马云一个大耳光”;10万个号称要做“O2O互联网立体式大数据全产业链电商”的……创业就是互联网,互联网就是做App,App就是为社交,社交就是为约炮。

他们被写成如下段子:

“下楼吃拉面遇到创业团队,一个胖胖秃秃的叔叔站起来说:现在专注内容,专注用户体验的App真的没活路了!全是蹲地上讲故事画圈圈忽悠风投的,讲中国互联网完蛋了!彻底完蛋了!Totally!特别激动,手在胸前不停挥舞,仔细听了一下是个家政O2O创业团队,主打日式家政钟点服务,阿姨主要来自河北。 ”

创业之风剧烈喧腾,有人在风口飞起,有人被吹掉了最后一件衣裳。风起时,无人能保持镇定。

魔幻现实主义

我入职后,一次与投资经理一起,与一家做内容的公司谈估值。

投资经理:某家给您5000万元,我们觉得您特别好,我们出6000万元,您看可以吗?

对方试探着问,再高一点成吗?

我们不敢擅自做主,给大老板发微信。大老板立刻打电话过来,他已猜到对方不擅长谈判。但他相信那家公司的价值,因此特意电话叮嘱,不要压价,尽量满足对方要求。

听过多家风投的投资风格,可以总结为:估值低得死妈型,必须给我换CEO型,马上给我100倍回报不然砍死你型。我俩知道大老板的做事风格,也不意外他主动加价。

那,7000万元?我们顺势提价。

成交了。双方都挺高兴。

回程的出租车上,那位投资经理跟我开玩笑:哈哈,议价都是一千万起,感觉自己好有钱。我说:哎呀,我也觉得自己好有钱。

车堵在东三环主路上。一想到,我,一个大学尚未正式毕业,每天想的最多的问题是“下一顿吃什么”的年轻女生,居然一起决定了一笔几千万元的谈判——而这并不算一笔很大的交易。

莫名地,我想起幼时镇上有个疯子。矮、胖,擅长倒立。每逢赶集,喜欢在菜市场人密集处,倒立,上衣垮在头上,肥软的肚子光着,他手做听筒状,假装打电话:“大哥的啦,我给你的50多万元,打给你的啦,收到了吗——的啦?”

围了一圈人看、笑,他艰难仰头,脸憋得通红,也笑,笑得羞涩又骄矜。

如今我也在一起决定一笔投资到底该是五千万元还是八千万元。而晚上一起喝酒的90后朋友都身家千万、公司估值过亿。看着车窗外闪闪发亮的央视新楼,我觉得现实如此魔幻,让人分不清真假。

nlc202309042200

——比如两位创始人分家打得不可开交,A把跟B的聊天记录全部截屏,准备B闹得太狠就发给他女友看,证明B出轨了。B则拍下A违规加工食品的图,准备A“背叛我的时候”,捅给媒体。

最后他俩和平分家,仍在朋友圈每天互相点赞,都不知道对方留了后手。

——比如被我清空的官微里的2万多条私信。

2万多条私信可以分为两类:

1.我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巨牛逼的创意/从没人想到过的idea……快给我打钱!

2.我好惨,快给我打钱!

——比如来自斯坦福的实习分析师,激动推荐了一“超级好”的项目。一个妆容妖艳的女人来谈,一聊,做化妆品的,她个人收入占总利润的70%。可是她发展下线,下线越多收入越高……

我们都傻了……她是做朋友圈面膜的,简称,搞传销。

这一切都太魔幻,我甚至担心自己,以及创投圈很多人,就像那个疯子:倒立在一堆黄瓜白菜猪大肠中间,以为自己分分钟有几百万流水,以为自己有无限光明的未来,以为每一道迎上来的目光都是羡慕嫉妒赞许。而不是看着你出丑,看着你跌下来,这个无限膨胀的泡沫,终有“砰”的一声,破裂的那一天。

还有一种大型浪漫主义

入职前,我去真格拜访。碰到“怀疑创意被盗精神崩溃男”,他穿得破烂,头发灰白。

听分析师讲,他得知真格投了一与他公司类似的项目,恰逢自己事业不顺,就炸了,坚信是窃取了他的创意,就常来公司堵人。

他在办公室暴走,抓住每个人尊称老师要微信,一会儿又发了狠,说我要告你们!都等着坐牢!

他把自己的双肩包砸在桌上,里面的大铁杯子撞到桌上,一声巨响。

我被吓到了,悄声问行政,怎么不叫保安?她把我拉到一边:“Bob不让,说还是得见见他。”

大老板很快出现。一见大老板,他立刻握紧拳头,绷出凶狠的样子。

我看得有点紧张,大老板却向前一步,握住了他的手,安慰了他几句,把他带去了会议室。手被握着,他泄了气,表情变得很委屈,竟是要哭了。

后来被问到过很多次,为什么要来真格?

不只是因为优厚的薪水,不只是因为这一行业财富和人性的密度太高,让任何一个热爱故事的写作者都无法保持镇静。

真正的“决定性瞬间”,是我看到大老板宽慰那位精神几近崩溃的男人,眼中的理解与安慰,不是“投资人对创业者”模式化的安慰,是“一个善良的人对一个悲伤的人”式的安慰。

那一刻打动了我。

大老板叫徐小平,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电影《中国合伙人》里邓超饰演的孟晓骏的原型。不过他只喜欢被叫成“徐老师”。

当然,真格会投一些奇怪的、可能永远也赚不了钱的项目,也是加分项。比如Blue Seed Project:投资美国公海的一艘巨轮,让所有因为穷、签证等原因,无法在美国入境的创业者,在公海能有一席之地,组团队创业。

这是一种大型浪漫主义。

上山下乡

哥大毕业的艾琳,美得让人费解,她为什么不做超模,要做酸奶。她的公司叫乐纯酸奶。布朗大学毕业的王胜寒,提供每月一次的定制葡萄酒服务。经常得全球飞,跟各国的优质酒庄谈判,还得自己录视频,写文案,写葡萄酒的科普文章。她另一个名字,是“醉鹅娘”。

北大毕业的王令凯,在8个国家徒步、游学。她创立了一家做沙拉的餐饮公司,希望改变国人的饮食习惯。游学时,在后厨从洗菜学起,攒经验写心得。她的公司叫米有沙拉。

……

我的一位朋友称此为“新一代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他认为,这些有精英背景的年轻人,愿意放低身段,来做前人们看不上的行业,愿意去开拓无人在意的细分市场,能真正提升消费品的品质感和审美,弥补之前粗放、大跨越式的发展方式,造成的审美低下、国产品牌缺乏品质感等种种问题。

但他们会活到下一轮吗?能融到更多钱吗?能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甚至改变世界吗?

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绝大部分都不会。更多的创业者,他们的公司会产生内部分歧、撕得腥风血雨,会转变方向,会资金链断掉,会发不出钱,会被黑得怀疑人生,会垮,会死。

机遇、奋斗、执行力、判断力……资本之外,能影响一家公司成败的因素太多。

但至少,在成就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之前,他们成就了“更美好的自己”,变得更专注、顽强,有执行力,明白创业维艰,并愿意付出代价。

做记者的时候,被编辑老师批评,你为什么引用某某的话?他凭什么被写?他跟故事的关系讲清楚了吗?

现在,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被写进“北京风起时”这一浩荡的、高贵与苟且,希望与绝望,奇迹与庸常并存的故事里。

举国创业、热钱翻滚的洪流之下,追逐优质项目的投资人,疯狂增长的创业者,用钱投票的消费者……风起,风停,所有人,都已是故事的一部分。

上一篇:基金安全论文下一篇: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