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安全论文

2024-06-04

基金安全论文(精选12篇)

基金安全论文 篇1

新农合资金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投入及参合农民缴费组成,2012年我市参合人数为941690人,人均290元(其中三级财政250元、个人50元),筹资总额达2.731亿元。2013年人均350元(其中三级财政280元、个人70元),如以2012年的参合人数计算,总额将达到3.296亿元。每年这么大一笔资金的使用,监控工作至关重要,这一问题必须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充分重视,至少应该在以下三个环节建立起监控机制。

一、筹划环节监控

新农合资金一年一筹集、实施方案一年一调整。在新农合资金筹集、实施方案调整这一环节就应该开始实施监控。特别是实施方案的调整环节,一定要对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公平性、严谨性等方面进行监控。实施方案一般由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县区卫生行政部门或改动或直接执行,各级在制定时往往从本区域内的医疗机构出发,对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制定不同的比例,看似很科学,实际上其中包含着很多不公平,使患者人为地流于不同的医疗机构,导致医疗市场的人为混乱。

二、运行环节监控

这一环节的监控是最重要的监控,主要是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控和对新农合管理机构的监控。定点医疗机构是将新农合政策转化于广大患者身上的第一接触点,它的行为直接影响着新农合政策的贯彻实施以及人民群众对新农合工作的认知和评价。由于定点医疗机构层次不同、公私兼有、良莠不齐,本来就难于监控,加之没有很好的监控机制,致使一些定点医疗机构以各种方式套取新农合资金的现象比较严重。新农合管理机构是运行环节监控的又一重点,它是执行新农合政策并支付新农合资金的中心环节,每年两三个亿的新农合资金,要从新农合管理机构支付,没有一个完善的监控机制,很难预料会出现什么情况。

三、考评环节监控

一年一度的新农合资金,一年到头运行得怎样,新农合资金使用如何,年终考评至关重要。目前,这一环节的监控不是很到位,一般都是年终考评时,上级卫生部门对下级卫生部门进行考评,或是上级新农合管理机构对下级机构的工作进行抽检,虽然有时也有审计部门审计监督,但由于考评抽检时间以及考评抽检的广度和深度都很有限,因此很多问题难以发现,问题隐患往往要遗留到下一年度,不但群众不很满意,一些医疗机构也觉得很不公平。希望这一环节的监控能引起高度重视。

新农合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党和国家关注农民、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切体现。市、县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在这方面也确实非常重视,千方百计采取措施,使这一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好政策得以贯彻实施。目前来看,建立健全一整套监控机制非常必要。希望引起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筹划、运行、考评等环节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监督机制,以保障新农合资金的安全规范使用,促进新农合工作深入有序开展。

基金安全论文 篇2

关于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的自查报告

市养老保险管理处:

根据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关于开展社会保险基金安全专项检查的通知》(人社险中心函[2011]71号)文件精神和省局、市处的要求,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基金安全专项自查领导小组,相关业务人员组成自查专班,并对我局现有基金财务内部控制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就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11年8月底,全区有275个单位10212人参保,其中:在职7958人,离退休2254人(离休25人)。今年1-8月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672.22万元,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572.93万元,基金滚存结余1144.91万元。

一直以来,我局在基金财务安全管理上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从未出现过贪污、截留、挪用等违规行为,也没有迟发、缓发、拖欠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情况,自本局组建以来,在基金财务会计上从未使用现金科目,也就是说无论征收还是待遇发放,均未使用过现金。

二、基金财务内控制度建设体系

(一)制度健全,切合实际

在社会保险业务管理工作中,制度建设是规范操作行为的基本准则,根据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加强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基本养老保险经办业务规程(试行)》和国家财政部《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等,结合

地方社保基金入市安全第一 篇3

据统计,现在我国养老金规模尚不到两万亿元,尽管国家实施了财政划拨结合企业上市时国有股东划拨股权用以补充养老金的政策,我国的养老金缺口依然很大,随着未来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养老金可能面临入不敷出的境地,面临迫切的保值增值需求。然而,笔者认为,在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阶段,养老金入市要坚持审慎的原则,参与股市投资更应慎之又慎。

中国股市自身存在制度性缺陷

我国股市监管政策存在的制度性缺陷。第一就是监管部门思想上存在着两个倾向:监管部门过于留恋行政权力;盲目照搬照抄西方理论。以创业板发行制度为例:在规模没有放开、供求关系不真实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就盲目进行个股的市场化询价,加上抄学海外“保荐加直投”的模式,结果出现了严重的超募“三高”现象,用近两千亿资金造就了两百多个“高价宝宝”。

第二是“股改后遗症”长期困扰中国。当前中国2400多家上市公司,总股本共3.65万亿,扣除6900亿的H股,还有2.96万亿股。其中973家为国有第一大股东的上市公司,其持有的股本占2.96万亿中总股本的65%,总量近2万亿股,目前这些股份都已解禁。一旦这些国有上市公司开始利用减持进行资本运作,对我国股市的影响将是不言而喻的,再加上抛售国有股成为地方政府渡过财政难关的重要手段,如果这种减持得不到控制,必将对中国股市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第三是对家族企业的一股独大不加约束。在目前的290家创业板企业中,夫妻、父子、兄弟这样的家族企业达276家,占比为95%,家族企业的一股独大对董事会的治理结构不利,他们利用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的模式,掌握内部信息操控董事会,进行高抛低吸完成资本运作,对我国股市埋下长期的隐患。

第四是缺乏对股民实实在在的保护。股民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衣食父母,是市场存在的根基。尤其中小股东,面对强势的大股东无力抗争,只能在一次次的市场波动中承受压力和风险。我们的政策不但不保护股民的利益,反而将他们当成了人人争抢的“唐僧肉”。

第五是双向圈钱、两头减持,股市变成圈钱市场。1990年至今,国内A股累计融资4.3万亿元。上市公司通过IPO和再融资获得资金,大股东也通过减持频频套现,再加上国有和家族两个一股独大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两头减持,便出现了“双向圈钱,两头减持”的现象,使得股市沦为圈钱市场,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

“套现”、“减持”、“圈钱”、无退市机制、内幕交易盛行、不保护投资者——种种制度性缺陷使得中国股市成了一个“无底洞”。让输不起的地方社保基金入市实现保值增值,如果不坚持审慎态度,就会让地方社保基金遭遇到“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命运。

社保基金本身的体制问题尚未理顺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的资金主要是用于补充社会的保障支出,相对应的是政府的责任,是储备基金,就好像是打仗的预备队,正面的战役支撑力量不是它,最后亏损了也没有关系,还可以通过增加中央财政拨款等方式予以解决;而地方社保基金与全国社保基金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社保支出的根本所在,对应的是老百姓的社保权益,是正面承担防御任务、指挥作战的正规部队,一旦亏损了,损害的是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利益,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而且我国现在的社保基金体制设计存在不足,本身的体制就比较混乱,各级政府在社保方面的职责范围和支出责任划分不清。

在这种情况下,社保基金入市更要谨慎,否则一旦亏损的话,责任由谁来承担?社保基金在为职工提供社会保障方面极为关键,是老百姓的“活命钱”,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是输不起的。也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对于养老金的管理都十分严格,如果在入市中出现大的亏损,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社会不稳定。

活命钱入股市安全第一

社保基金是保障性的资产,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其次才能考虑到盈利性。只要中国股市现在种种制度性缺陷没有改变,社保基金入市都面临着极大的风险,最终损害的是中小投资者利益,这将是我们社会难以承受之痛。

再者,社保基金是百姓的血汗钱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是用来保障社会大众的生活的,而不是用来保障股市安全的,救市并不是社保基金要履行的义务,社保基金缴纳人对于社保基金是否入市也应当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入市应当是基于他们的自愿。而且,中国人口现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社保基金的重要程度更是显而易见,活命钱入股,风险太大,亏了的后果更是难以想象。因此,在养老金入市问题上,还是应该按照既定的债券、股票及其他投资产品按风险比例匹配的原则进行管理,注重安全性、流动性和赢利性的结合。

社保基金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证券投资实现保值增值是国际惯例,这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实施了几十年,也获得了不错的回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家都有着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健全成熟的资本市场。在美国,由于养老金庞大的体量和对经济社会的重要性,养老金投资已经被视作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领域,甚至将其视为证券、银行、保险以外的第四大监管对象。

目前,我国地方社保基金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是面临着迫切的保值增值需求,需要为日后可能出现的空缺未雨绸缪;而另一方面又面临着中国资本市场基本制度的不完善,机构投资者作用无法完全发挥,投机气氛浓厚的现状,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大面积亏损。

广东:升级系统确保社保基金安全 篇4

为管好老百姓的养命钱, 近来, 广东省社保局着力建设系统平台, 将重点放在全省新农保个人账户基金、医疗保险待遇核发上, 确保社保基金安全、稳健运行。

为做到从源头上管控、广东省社保局加强防控风险机制建设, 研发了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跨地区协作系统, 4月起正式启用。该系统平台集中了全省所有离退休人员信息。在此基础上, 省社保局强化跨部门技术协作, 由省级统一与公安、民政等有关部门比对人口信息, 将比对结果反馈各地。各地社保局在核发养老金前, 登录该系统核实参保人是否重复领取养老金。广东省社保局还建成了异地就医实时结算系统, 不仅可以解决参保人异地就医结算问题, 而且加大了省市两级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的结算把关。 (粤仁宣) ■

加大监管,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 篇5

为了确保新农合制度的有效实行,保障新农合基金安全,预防挤占、挪用、套取、骗取新农合基金等违法行为的发生,我县采取以下措施加强了对定点医疗机构和新农合报账中心的监督管理。

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法律意识

定期组织各定点医院机构新农合负责人、报账中心人员到新农合管理中心进行政策宣传、法律教育、业务操作等培训,加强思想教育,使定点医疗机构人员加强自律和法律意识,防范于未然。

二、做好公示公开工作,加强政策宣传

要求各报账中心做好“三公示”,即每季度报销情况公示、在私立医院住院公示以及外伤公示,公示内容延伸到村务公开栏;我们通过网络和报刊向社会公布举报、监督电话,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使群众监督成为保障基金安全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还要求各报账中心在醒目位置公示新农合报销手续、流程,加大新农合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参合农民解读参合政策的能力。

三、强化监督管理,提高监督水平

新农合管理中心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三检查”,即住院报销情况检查、基金使用检查、公示情况检查。今年以来,卫生局、新农合管理中心抽调专业人员每季度对县级各定点医疗机构和报账中心进行检查,检查住院病人情况与住院病历、处方、发票等是否相符,对病人住院期间的用药情况、收费情况、病历书写情况进行核对,对病人个人信息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利用病人在报销材料上的电话号码,以电话回访的方式,随机抽取部分人员进行询问),与此同时对基金管理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并指导,规范基金使用,明确基金使用范围;对报账中心是否对报销情况及时公示进行检查。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定点医疗机构和报账中心进行通报,并报卫生局纪检组督促其整改。

四、严格系统操作,规范报帐行为

利用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不定期调取部分报账中心报销人员的操作记录或住院人员的报销信息,通过操作记录对报销操作人员的报销操作情况进行有效监管,然后通过调取存放在定点医疗机构或报账中心的报销材料进行核对、检查。

对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报销补偿模块进行权限限制,锁定报表数据,(如确实是操作失误引起的需做冲销操作的,需报管理中心再由管理中心进行冲销操作)做好季度封账工作,防止人为利用系统伪造报销记录,利用信息系统保证新农合基金安全。

创新沙滩:基金投资的安全海域 篇6

北京某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坦言,在财富管理行业全放开的时代,过去物以稀为贵的基金牌照变得稀松平常,基金公司如今较为明显的优势仅剩下能以较低的代价和成本来融资了,但融来的钱投在哪里安全呢?

基金投资的安全海域某种程度上正发生着漂移,传统以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为主的固定收益型产品正转向纷繁复杂的创新型产品。余额理财、定期支付、浮动费率,“新概念”正成为基金投资的新蓝海,看上去很美。

各种“宝”来袭

余额宝、活期宝、现金宝,当基金突然联姻各种“宝”时,谁是真宝呢?

一直致力于在电商领域有所作为的天弘基金今年找到了一个好“亲家”——支付宝,于是推出了业内首只互联网基金——天弘增利宝。统计表明,截至6月30日24点,天弘增利宝基金客户数达251.56万户,累计申购金额达66.01 亿元,累计申购笔数286.91万笔,累计消费金额(主要指用增利宝份额进行购物支付)12.04亿元。这一基金走红的背后缘于支付宝所推出的余额宝业务。

究其原理,简单来说,银行账户上活期存款的利息只有0.35%,但是支付宝账户里的钱利息是零,因为金融监管政策不允许支付宝给账户上的钱发利息。于是,支付宝就推出了基于支付宝账户的“余额宝”功能。支付宝账户上的钱可以随时消费和转账,但没有利息。可一旦把钱从支付宝账户转到“余额宝”,支付宝公司就自动把钱买成名为“天弘增利宝货币”的货币基金,“余额宝”里的钱就可以得到货币基金的收益,同时支付宝还允许直接用“余额宝”里的钱进行消费。(详见图表1)

除余额宝外,当前市面上还有活期宝、现金宝、腾讯财付通等几乎大同小异的产品,基本都是用来购买货币基金,产品的投资方向主要是购买国债、央行票据、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债、同业存款等,投资品种安全系数较高。各种宝走红的背后,反映的实际是它们瞄准了长期的基金投资盲区——余额理财。

定期支付,定时领“工资”

定期支付型基金的推出增加了普通投资者的安全意识,过去由于基金每年的净值波动起伏较大和基金分红无法预期且触发条件不一等因素共同影响,投资者对于基金投资充满不安,很多人会及早落袋为安。

定期支付型基金改变了“分红不靠谱”的基民惯性思维,因为定期支付不同于传统分红受诸多条件约束,即使基金的份额净值暂时低于面值,或者可分配利润低于现金支付金额,依然会根据基金合同,按约定的现金支付比率计算的现金支付金额,每月以自动赎回份额方式向投资人支付现金。

举例看,交银月月丰基金当前的年化支付比率为4%,假设7月1日该基金需要向份额持有人支付0.003元/份,7月1日的份额净值为1.2元,某投资者持有份额为10万份。采用定期支付,则自动赎回的份额数为100000×0.003÷1.2=250份,而该投资者获得的现金支付额为250×1.2=300元,同时支付后该投资者的账户资产=份额数×份额净值=(100000-250)×1.2=99750×1.2=119700元。

有趣的是,首批上市的定期支付型基金基本为低风险的债券类基金。从年化的收益率上看,工银月月薪规定的是6%,交银月月丰则规定的是4%,博时月月薪基金则是对基金当期折算新增份额进行支付,无固定比例。

浮动费率,基金业的“股权激励”

此外,浮动费率型基金近期也呈现井喷之势,由于直接挂钩基金公司的效益,与此前的发起式基金一样,基民们对其信任度倍增。

究其原因,打破基金产品的固定费率制除了能够将基金公司的一部分“奶酪”分给基民外,更重要的是管理费的收入与基金的业绩相挂钩,有助于激励基金管理人以主人翁的角色更加审慎和负责地管理基金,将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投资人的利益进行捆绑。

以诺安稳固收益为例,基金所设定的业绩基准为3%,业绩基准适用于基金的第一个封闭期,其他封闭期的业绩基准由管理人和托管人协商一致后在开放期另行公布;封闭运作一年后,基金管理人将以封闭期基金净值增长率为基础分档收取管理费。

在分档模式下,基金管理人将封闭期基金净值增长率由低到高划分为四档,并设定不同等级的管理费率。封闭期基金净值增长率越大的档,管理费率越高。管理费在管理费计提日计提,并将对应四档管理费计提日基金份额净值。同时,管理费的提取将保证高档数的管理费计提日基金份额净值不低于低档数的管理费计提日基金份额净值。(详见图表2)

当然,不同基金之间的表述差异也很大,中欧成长优选回报成为首只获批的权益类型的浮动费率基金,其是以“三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作为业绩比较基准,在基金成立后的前三年内,管理费率仍按固定费率收取;基金成立满三年后,每个季度定期先回溯过去三年的累计净值增长率,然后再回溯过去三年中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两相比较,如果基金业绩超过后者实行上浮管理费,业绩落后反之。

基金安全论文 篇7

5月19-20日, 人社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司在昆明召开社保基金社会监督和安全评估试点工作座谈会。会议的任务是交流总结社保基金社会监督试点的情况、做法和经验, 介绍社会监督试点情况调查评估工作安排, 研究下一步全面推开社会监督的意见和措施;交流社保基金安全评估试点工作情况, 研究解决试点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 探讨下一步开展评估工作的方式方法、推进措施;研究社保基金安全巡查、约谈和挂牌督办等三项制度的框架思路。

据了解, 社保基金社会监督试点于2012年底启动, 人社部对此作出全面部署, 6个省份的17个市县作为部级试点地区, 2014年5月又确定7个省份的19个市县作为第二批部级试点地区。探索出依靠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社会监督员队伍、专家人才库和相关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四支队伍”等许多好经验, 今年人社部将在对试点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推进社会监督的意见。社保基金安全评估试点于2014年9月启动, 目的是加强对基金安全状况的监测, 增强政策制定、经办管理和基金监督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防范风险, 提高监管效能。部分地区人社部门基金监督工作人员参加座谈会。

一种新型的基金网上交易安全模型 篇8

(1) 投资者抱怨基金账户被盗买盗卖。由于Internet网络上木马和病毒泛滥, 基金网上交易系统缺乏有效的安全认证、识别手段, 投资者基金网上交易系统的账号和密码存在被非法窃取、基金账户被盗买盗卖的风险。

(2) 基金网上交易支付渠道众多, 需要不停对网上交易系统进行升级, 存在大量安全隐患, 为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网上交易数据信息, 危害网上交易平台的安全提供了可能。

(3) 随着基金行业的快速发展, 投资者对于投资基金渠道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除了传统的Web方式以外, 客户端交易、手机交易、固定电话交易、PDA等手持设备交易等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市场需求。

(4) 由于黑客、病毒、木马的破坏, 以及网上交易系统本身健壮性不强, 网上交易系统非正常停机时间增多, 影响投资者进行投资交易。同时造成客户信息的丢失、泄露, 交易数据被非法篡改等等。

(5) 基金网上交易的业务特点是高并发、交易集中, 有非常明确的截止时间要求。大量的交易集中在很短的时间范围内发生, 如果网上交易系统不能及时响应客户, 将给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 严重影响基金行业的声誉和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

针对基金网上交易面临的严峻的安全形势, 结合基金行业的业务特点, 课题将基金网上交易相关的硬件、软件、网络设备、安全设备进行了整合, 使之有机结合起来, 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基金行业网上交易的安全模型, 形成了一整套立体的、全方位的基金行业网上交易安全防护体系。如图1:

基金网上交易安全模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硬件平台

网上交易的硬件平台包括应用安全设备、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及基础设施等。为了确保业务的连续性所有设备都配置为主备模式, 可以实现实时自动切换, 同时配置了温备设备作为备份。

1) 网络安全

配置了异构防火墙、关闭了除80、443以外的全部端口, 防火墙关闭了远程管理的功能, 开启防火墙访问控制、授权认证、加密、内容安全、安全策略管理、路由器安全管理、记帐、监控等功能, 对进入的数据包进行分析统计, 允许合法的访问, 拒绝非法访问。

配置了IDS (入侵检测系统) , 目的是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 为安全管理员提供及时的安全应对提醒, 对网络所有可疑行为进行证据记录, 为安全审计提供日志, 但由于攻击监控对网络速度有一定影响, 我们只在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前安装入侵检测。

配置了IPS (入侵防御系统) , 监控网络中流动的数据, 开启IPS防御、Dos防御、防扫描等功能, 分析已有的特征码或通过行为模式自我学习, 识别可能的攻击尝试, 同时可以对攻击进行实时抵御。

内部网络与办公网络进行了物理隔离, 实现与其它业务系统的逻辑隔离, 确保网络环境的独立与安全。路由器等交换设备通过VLAN划分, VLAN间采用ACL实现访问控制, 避免不同安全级别网络间的非法访问。

2) 应用安全

采用WEB应用防火墙避免应用程序的“注入式”漏洞, 同时开启页面防篡改功能和防缓冲区溢出漏洞等其他安全防护策略。应用防火墙具备动态学习, 智能防护的功能。

3) 链路安全

选择了两家服务商的不同网络链路, 通过链路负载均衡实现外部接入的高可靠性及性能均衡。

4) 系统安全

在应用软件层采取了多服务器负载均衡方式, 可以根据实际负载情况进行增减, 同时可以避免单一节点的故障, 同时部署了负载均衡设备, 对页面进行缓存加速处理。网上交易系统都部署在具备高可靠功能的服务器上, 使用了具备高性能及高可靠性的盘阵, 可以避免关键数据的丢失。

5) 基础设施安全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网上交易可靠运行的基本保障, 配置了来源于不同局网的双路供电, 配置了大容量UPS, 配置了柴油发电机等后备发电设备。

(2) 软件平台

在基金网上交易安全体系中, 软件平台处于核心的地位。只有软件平台本身具备了一定的安全防护能力, 才能提高基金网上交易整体的安全防护等级, 课题在软件平台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 新的身份识别方法

本课题实现了一套基于改良的动态口令的身份识别方法, 它是基于浏览器的软件令牌, 与原有的静态密码共同构成双因素认证, 大大提升了基金网上交易的身份认证安全性。

一直以来, 基金公司由于缺乏网点直接面对大量客户, 无法安全、有效地将软、硬件数字签名证书传递到客户手中, 造成基金网上交易对客户的身份识别和认证存在困难。目前为止, 基金网上交易系统采用的几乎都是用户名加密码的身份认证方式, 无法有效保护客户的密码不被泄露, 存在客户账户被盗买盗卖、客户信息泄露等风险。

课题实现的改良的动态口令身份识别方法, 客户要开通动态口令和下载软证书, 必须使用银行卡进行鉴权, 通过第三方银行的身份认证措施, 确保软证书发送到真正的客户手中, 从而解决了基金行业无法面对客户的问题, 也有效防止了客户账户被盗买盗卖。

2) 与动态口令结合的交易保护

在保护用户登录和身份识别上, 使用了时间型动态口令。用户登录成功后, 只能使用信息查询功能, 如果要进行申购、赎回等基金交易业务, 必须输入动态口令。这里使用了挑战应答动态口令, 将动态口令与交易要素相结合, 防止非法伪造、篡改客户交易信息, 确保客户的交易安全。

3) 拒绝CSRF攻击

跨站点伪造请求 (CSRF) ”攻击可让黑客以受害者的名义在易受攻击的站点上运行操作。当易受攻击的站点未适当验证请求来源时, 便可能出现这个攻击。课题通过对每一个请求加入动态token, 来确保所有的操作都是客户的真实意愿, 从软件底层实现了防范CSRF攻击和系统信息的防篡改、防伪造。

4) 整合的交易渠道和支付渠道

课题针对基金网上交易支付渠道和交易渠道众多的特点, 对支付渠道和交易渠道进行了整合, 开发出了支付渠道和交易渠道的适配器, 以多样化的需求, 消除多点开发、重复开发造成的安全隐患。

5) 高性能、可伸缩、平台化的软件系统

软件从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安全因素, 结合网上交易的特点, 支持业务功能的持续扩展, 也支持新的安全技术的无缝接入。软件具备高可靠性和高可伸缩性, 满足大并发、短时间集中交易的特点;具备自我诊断、自我修复功能, 具备防篡改等功能。

(3) 监控与备份

实现了从基础环境、网络、安全设备、到数据库、应用软件以及业务应用层面的立体监防体系。实现了第一时间的反馈, 及时处理。基础环境监控包括环境温湿度的监控、空调、柴机、UPS等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 并定期检查监控系统确保系统可用, 运行状态良好。实时监控网络流量的状态, 监控安全设备的状态, 发现可疑攻击, 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定期对应用日志进行分析, 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因网上交易是7*24小时业务, 为了确保RTO、RPO的要求, 在业务在线实时备份的基础上, 还做了批前、批后备份、每日备份和数据库全量备份, 以及应用备份, 应用的版本控制。

(4) 人员及制度

好的设施、好的系统都需要人员来管理, 因此制定全面规范的制度、约束人员的操作行为是非常重要的。网上交易的运维操作采用了主备岗的模式, 制定了并严格的变更流程、版本发布流程、应急处理流程等, 并对维护人员定期进行安全及技术培训。

基金安全论文 篇9

关键词:社会保险档案,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空账

近几年来社会保险空账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官员、专家不断在媒体发表高论, 在互联网上搜索“社会保险空账”一下子蹦出来41.6 万条相关信息, 细细读来令人毛骨悚然, 空账数据五花八门, 究竟空账多少? 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数据, 2012 年6 月有专家研究报告称“到2013 年中国养老金缺口将达18.3 万亿”, 2013 年过去了, 18.3 万亿的缺口也没见到, 倒是后来权威媒体一篇《专家:空账≠亏空养老金不会缺口18.3 万亿元》 的文章让大家提到嗓子眼的心算是落了地。应该看到社会保险空账问题确实存在, 对空账的担忧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 让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康, 更加完善, 更加具有活力, 让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 这才是根本所在。 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是赌赛社会保险漏洞, 妥善解决空账遗留问题, 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因此, 本文从加强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的角度出发, 谈一谈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问题, 若有不当之处, 欢迎同行批评指正。

一、 社会保障档案与社会保险基金的关系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 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办理社会保险业务过程中, 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专业性文字材料、电子文档、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社会保险档案与社会保险基金之间到底有何联系? 实践告诉我们, 社会保险档案和社会保险基金密不可分, 档案记载着参加社会保险人员历年参加社会保险的详尽信息, 与参保人员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紧密相连, 抛开社会保险档案去管理社会保险基金无异于缘木求鱼, 离开基金征缴和发放去研究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也失去管理意义。必须把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 依据档案管基金, 核对基金, 监督基金要对照档案,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保障档案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有效加强基金管理, 确保基金安全。 能否把社会保险档案与社会保险基金割裂开来呢? 答案是否定的, 必须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互相验证, 互相照应, 避免漏交漏缴, 杜绝冒领, 骗取。这样才能确保基金安全。

二、加强社会保险历史档案整理

众所周知, 我们国家从1986 年社会保险改革试点, 1995 年社会保险法出台并实施, 全国企业实际全面实行社会保险制度是从1995 年开始的, 那么1986 年到1995 年期间相当一部分企业陆陆续续参加了社会保险, 还有一部分企业从1995年才加入到社会保险行列。那么参加社会保险之前参加工作人员有一个视同参加社会保险问题, 这期间没有缴纳社会保险费也照样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实际缴费年限加上视同缴费年限为退休金计算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指的是参保职工在实行社会保险制度前的工龄, 由于那年代没有实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这里面涉及一个新旧制度衔接问题。视同缴费年限可以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发养老保险金。这就需要在计算这部分含有视同缴费年限人员退休待遇过程中要认真审核这部分人的档案资料, 不该计入视同缴费年限的要坚决不能计入, 应该计入视同缴费年限的必须丝毫不差的计算进来, 不能让这部分人吃亏, 也不能让不该计入视同缴费年限的鱼目混珠, 多拿社会保险费。

三、社会保险档案数字化管理问题

我们国家刚刚进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期间信息技术还没有现在这样先进, 计算机在我们国家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 那年代社会保险征缴发放几乎全部实行手工作业, 纸质记账, 后来逐步实行计算机管理。如今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档案管理技术都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保险档案数字化管理乃大势所趋, 势在必行。

一是节省纸张, 节省存储空间。社会保险档案实行数字化管理可以利用计算机计算速度快, 检索容易, 存储空间广阔等优势, 把纸质档案通过计算机以数字形式或者多媒体格式存储在计算机内, 避免大量的纸质档案资料保管带来的难题, 社会保险档案信息资源作为政府机关最宝贵的财富, 正在为政府机关决策提供越来越多的支撑。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 传统纸介质档案的利用效率日益低下, 电子档案的优势更加突出, 但是由于管理规模、资金、档案员业务水平等各方面限制, 简单、实用、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成为初级客户对档案软件的基本要求。

二是实行数字化管理可以利用计算机优势, 通过应用软件除了提供原始手工录入功能之外, 兼容各类主流格式电子文本 (word、excel、txt、dbf) 的批量导入导出。此外还可以利用智能扫描, 对于社会保险有关的文件资料进行扫描, 拍照等自动完成扫描、修图、纠偏、去噪点、合成、挂接等步骤, 然后保存多媒体档案。 利用互联网实现社会保险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三是信息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现代社会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为整个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信息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由于现代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参加社会保险人员数量大量增加, 社会保险管理人员需要管理的信息量与日俱增。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一直以来被视为一项琐碎、 繁杂而又十分细致地工作, 而传统的手工管理和文件管理方式, 表现出了效率低、保密性差, 另外时间一长, 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 查找不方便, 维护更新不及时等弊端。 而使用计算机对社会保险档案信息进行管理, 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管理的效率, 也是社会保险管理科学化、正规化管理, 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因此, 利用计算机实现企业社会保险档案的管理势在必行。

四是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存储量大, 可靠性强, 检索迅速, 维护方便, 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建立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支持的现代化管理系统, 用计算机取代数据资料和表格的手工处理, 通过各部门间的数据资源共享, 扩大信息的收集面, 保证信息处理的集中一致, 才能提高社会保险日常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决策服务的科学性。利用计算机的功能完成信息加工工作程序, 大大提高了档案信息的时效性。

五是便于检索, 方便核查, 有利于基金监督。社保基金监管包括主体和客体两方面。 在收支两条线管理体制下, 劳动保障、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是社保基金监管的主体, 对不同的监督对象发挥不同的监督作用, 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则是对基金监管的有效补充, 共同维护基金安全。基金监管的客体, 是指依法应当接受基金监管当局监管的机构和个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贯穿于社会保险基金活动的全过程, 包括对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和管理各项社会保险结余基金情况的监督检查。由于参加社会保险人员众多, 领取社会保险待遇千差万别, 监督监管难度可想而知, 实行社会保险档案数字化管理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运算速度快, 检索、查询方便, 汇总统计准确等优势, 提高基金监管效率, 提升基金监管水平, 能够有效促进社会保险基金平稳运行。

六是有利于社会保险信息公开。社会保障事业涉及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 参保人员关心个人参加社会保险缴费情况, 希望查询个人参保信息。 实行社会保险档案信息化管理, 充分利用互联网以及个人终端设备, 通过社会保障账号查询缴费情况, 对于参保人员了解参保信息十分必要。

四、结语

基金安全论文 篇10

一、业务档案对社保基金安全的重要作用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与社会保险基金密切相关,是保障基金安全的前提。社保基金在征缴、转移、发放过程中依据相关经办业务规定会产生大量的业务档案,业务档案记载着历年来参保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详细信息,包括投保的参保记录,缴纳费用的情况和享受待遇情况。抛开社会保险档案去管理社会保险基金无异于缘木求鱼,离开基金征缴和发放去研究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也失去管理意义。把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依据业务档案核对基金,对照档案监督基金,使其互相验证、互相照应,避免漏缴漏发,杜绝骗取、冒领。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保障档案在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有效加强基金管理,确保基金安全。

二、业务档案是确保基金内控到位的有效途径

业务档案是内控稽核的第一手材料,也是保障基础安全的根本。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坚持基金内控到位,才能堵塞社会保险漏洞,确保社保基金安全。

1.规范整理业务档案是保障基金安全的基础。由于部分社保单位不够重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投入较少,使得业务档案管理缺乏规范性,存在档案材料纸张形式各异、装订不规范,业务档案分类不清、归纳错误以及遗失重要档案等情况。无法满足参保单位和职工的查阅、核对需求,严重影响业务办理以及内控稽查的效率和质量,难以保障基金安全。再加上目前社会保险业务量日益庞大,所以对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进行科学性、规范性的整理极其重要。

2.合理使用业务档案是保障基金安全的手段。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在开展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经历收集、分类、归纳、总结、整理、查阅使用等一系列复杂的工作流程,社会保险的各个经办机构以及参加保险工作的各个职工都通过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参与到社保档案工作中来,这就使得业务档案管理难免会出现差错,所以为维护机关社保业务档案真实、完整和安全,防止业务档案出现错漏现象,必须加强内部控制监督,合理使用社保业务档案,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

三、业务档案保障基金安全的主要方式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科学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的有效手段。规范整理业务档案,完善社会保险基金内部控制制度,构建基金安全运行的环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员工加强基金安全教育,强化档案管理自律性。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极强的工作,机关事业单位社保类档案尤甚,具有专业性的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基金安全意识,掌握一定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所以必须对员工加强基金安全教育,通过多种手段强化经办人员档案管理的自律性。第一,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加强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联系和友好关系,积极邀请专家教授讲授《预防职务犯罪》教材,对员工加强基金安全知识教育,树立依法管档意识,增强档案管理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第二,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内部控制团队。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一批专业的内控人才,通过内控稽查机制来约束员工,增强内控的执行力度,加强经办人员的自律性。第三,高度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全体人员的思想素质,提高全体员工的诚信意识和职业修养。

2.实行业务档案规范化建设,夯实内控基础。业务档案与每一个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相关,具有极强的凭证价值。对业务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夯实内控基础,有利于保障基金安全。建立档案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健全规章制度,编制可行的档案分类方案,设置业务档案保管期限表,使档案立卷有标准,归档有范围,库房管理有措施,借阅有规定,保密有条例,开发利用有目标,使档案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现科学规范管理。同时,健全内部控制机构设置,完善内部牵制制度,对重点业务档案核查环节实行双岗、双控,规范受理、初审、复核、审批、支付等基本业务环节,把档案工作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的检查考核内容,并与年终考核及绩效工资挂钩,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凭证依据。

3.建立业务档案信息化环境,完善内控机制。以人为本、人机结合的社会保险档案信息系统建设对内部控制的完善意义重大,具有可靠性强、维护方便、成本低、存储量大、检索迅速、效率高等特点,能够使社会保险经办内部控制管理变得更为精细。建立档案信息化环境,充分利用计算机运算速度快、汇总统计准确、信息资源共享等优势,将社保系统于编制部门、公安系统、银行、缴费单位的信息系统连接起来,拓展信息的收集面,集中处理档案信息,使人员档案信息的变动能及时有效的传递到信息终端,便于统一的监督核查,提高基金稽核效率,同时进一步提升基金监管水平,促进社会保险基金的平稳运行。档案信息化环境使得内控稽核变得更加快捷、方便、有效。

4.对业务档案定期评估,常态化保障基金安全。随着时间的推进和社保基金的转移、发放,业务档案信息在不断的变化更新。相应的,基金风险也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中。因此,设置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对业务档案进行定期评估与监控尤为重要。定期评估的时候,要严格按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暂行办法》中的要求进行,注意检查基金的流量和流向,评价基金的资产状况等并针对具体的业务流程制定相应的控制程序进行防范和监督。同时,可以聘请有经验的外部独立审计机构进行评估,更为全面地发现业务档案出现的错误,防止内部人员的暗箱操作。总之,定期对档案信息进行评估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并发现、纠正社保基金的漏报、错报,使社会保险经办内部控制工作转向常态化,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

四、结语

近几年,社会保险业务飞速发展,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加大,经办业务量快速增加,社保基金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业务档案管理急需加强,社会保险内控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社保经办机构需要努力探索,吸收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快社保业务档案的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加大风险预警防控力度,切实加强投诉举报,提高经办管理服务能力,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同时,要努力克服内控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及时更新内部控制管理理念,做到与时俱进,以基金安全为目标,以内控建设为抓手,做社保基金安全的监督者,加强业务档案管理,从而促进社保事业健康安全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洪慧.社会保险经办内部控制机制研究[J].智富时代,2016(3):130.

基金安全论文 篇11

专家认为,接连发生的社保基金案件提醒人们,百姓的“养命钱”绝不是“闲钱”。而作为掌管着老百姓“养命钱”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下称“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的项怀诚,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专访时反复强调,社保基金的投资理念是安全第一,控制风险。

社保基金是最终保障层次

《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很多人对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太了解,请您简要介绍一下社保基金是如何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作用的?

项怀诚: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共包括三个层次,可以说,全国社保基金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主要用于弥补今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社会保障需要,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终保障层次。

首先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基本养老保险。1994年,提出“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1997年,“统账结合”开始正式推行,但实际中个人账户并没有实现基金积累;2000年,开始在辽宁进行社保试点改革,“做实个人账户”作为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2004年,试点扩大到黑龙江省、吉林省;2006年,试点再次增加8个,扩大到11个省(市)。

其次是企业年金。1991年,开始鼓励企业建立;1994年,确立了基本政策框架;2004年,决定制度基础,颁布正式法规;2005年,相关法规进一步出台,年金的投资管理进入轨道。

第三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200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建立了定位于国家战略储备(养老)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中央政府专门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调剂基金,作为国家的战略储备发挥着最后一道防线的重要作用。

《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与各地社会保险基金有什么区别?

项怀诚:我国的社保基金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各地社会保险基金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分别由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管理。地方政府管理的社保基金叫社会保险基金,中央政府管理的社保基金叫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从资金的性质来看,社会保险基金主要用于满足当前社会保障支出的需要。社会保险基金由企业和个人缴费形成,主要包括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基金,由税务机关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收,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近年来,我国调整社会保障制度结构,由单一体系向多支柱体系、由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制转变。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全国社保基金着眼于未来,主要用于解决今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社会保障问题。

从资金的管理监督来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代表政府对社会保险基金行使管理职责,财政部门代表政府对社会保险基金行使监督职责,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受委托具体负责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业务。社保基金会受国务院委托,管理全国社保基金。财政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拟订全国社保基金管理运作的有关政策,对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运作和托管情况进行监督。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各自的职能,对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和托管人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

从基金的投资运作来看,到目前为止,社会保险基金的节余只能用于存银行、买国债。按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有两种方式,即直接投资和委托投资。直接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在一级市场上买国债以及实业投资等。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价证券,需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作,并委托全国社保基金托管人托管。

社保基金的筹资和投资渠道:逐步拓宽

《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社保基金理事会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项怀诚: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拨款,一方面靠自己拓宽筹资渠道。

2006年,我们就拓宽了筹资渠道,国有股权划转问题国务院已责成财政部牵头对相关文件提出补充意见。目前,此项工作已经进入意见汇集阶段。与此同时,境外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改转持的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按成本计算,2006年底,社保基金资产总规模为2828亿元,比上年底增加710亿元。扣除作为负债核算的代管行业统筹基金58亿元、个人账户基金权益46亿元后,社保基金权益2724亿元,比上年增加770亿元。其中,财政拨入资金581亿元,已实现收益196亿元,所持有的交、中、工三家银行股权因股票上市须按规定减持国有股而冲减权益7亿元。在财政拨入的581亿元中,预算拨款100亿元,国有股减持114亿元,国有股转持293亿元,彩票公益金74亿元。和上年的229亿元相比,财政拨入资金增加352亿元。按累计数算,截至2006年12月31日,中央财政预算拨款1348亿元,国有股减持和转持751亿元,彩票公益金249亿元,已实现收益360亿元。

《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社保基金理事会的钱是怎样进行投资运作的? 收益情况如何?

项怀诚:2006年,我们在投资运营方面,实现了重点突破。

一是正式开展了境外投资。在遵循国际惯例进行严格评审的基础上,社保基金会选聘北美信托和花旗银行作为境外投资资产托管人,选聘联博、德盛安联等10家著名国际投资机构作为境外投资管理人。2006年底,境外投资正式开始运营,主要投资品种包括香港股票、全球股票(美国除外)、美国股票、全球债券、现金管理等5大类。

二是成功受托管理个人账户中央补助资金。为明确资金管理体制,社保基金理事会提出了“两个分离”的建议,即个人账户与统筹账户的分账管理,个人账户行政管理与投资运营的分离。社保基金理事会对个人账户资金承诺了比较优惠的收益率。2006年12月,社保基金理事会和相关部门及除辽宁、上海两地外的试点省级政府最终就委托代管事宜达成一致并签署了代管协议。目前,总额约为105亿元的中央补助资金已经全部到账。

三是通过投资渤海产业基金扩大了实业投资范围。此前,社保基金曾以较小规模投资了中比产业基金。2006年,经过实地考察和深入论证,社保基金出资10亿元投资渤海产业基金并成为其发起人。

今年投资重点:进一步优化风险收益关系

《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2006年社保基金的收益情况怎样?

基金安全论文 篇12

关键词:冒领,养老金,社保基金,安全

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的诞生, 标志着社会保险事业全面进入法制化轨道。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收支规模不断扩大, 对于保证广大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维护社会稳定, 减轻企业负担, 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规范和完善也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 “已去世人员领取养老金”现象时有发生, 而且逾来逾突出, 造成了社保基金的大量流失, 不仅严重侵害参保人权益和国家利益, 长此以往还将对养老金支付形成巨大压力, 进而影响到养老保险制度的安全运行。建立有效的防范冒领养老金机制已成为各级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当务之急。本人结合自身工作实践, 就如何有效防止养老金冒领, 提高养老保险基金安全管理水平, 谈一些看法。

一.养老金冒领现象的种类

(一) 冒领养老金的形式多样,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离退休人员死亡或失去享受养老金待遇资格后, 仍继续领取养老金。一些离退休人员死亡后, 其家属或相关人员不按规定通知单位和社保经办机构, 继续领取养老金;在实行社会化发放之前, 有些企业接到离退休死者家属通知后隐瞒不报, 故意冒领养老金;一些离退休人员被判刑、劳教或失踪后家属不报, 使社保经办机构无法及时停发养老金。

2、弄虚作假骗取养老金。一些企业为了减轻企业负担, 采用涂改、伪造职工年龄、工种等, 制造假档案为不具备退休条件的职工办理提前退休, 侵占养老保险基金。养老金社会化发放之前, 一些企业负责人多报、伪造离退休人员名单骗取养老金, 为企业谋取不正当利益或攫为己有。

3、利用政策和管理上的漏洞冒领养老金。一些企业和职工利用全国未联网, 信息未能共享, 在不同统筹地区重复参保领取双重养老金;有的职工在临退休前几年, 突然加大缴费基数, 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

(二) 冒领养老金的手段比较隐蔽, 其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提供虚假照片。对异地居住和因病不能自理的离退休人员, 有的单位要求认证时提供特定照片。但科技发达的今天, 死者的头像, 他人的身子, 移花接木, 电脑合成, 轻而易举, 很难识辨;有的干脆用死者的兄弟照相, 蒙混过关。二是开具假证明。拖关系, 走后门, 开具虚假居住生存证明书。更有甚者, 非法私刻当地社区和户籍部门公章, 任意填表盖之。三是冒名顶替。竟有胆大妄为之徒, 随便找个与死者年龄相仿的老年亲属, 来蒙混认证过关。四是随意开具死亡证明和火化证明书。异地居住的离退休人员死亡后, 家属隐瞒不报, 等社保工作人员怀疑调查时, 家属告诉最近去世。受家族世俗关系的影响, 调查取证很难, 死者家属到村委会和民政殡葬管理部门开个死亡证明和火化手续很容易, 堂而皇之地还能结算一次性丧葬救济费。

二、养老金冒领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 针对养老金领取的制度不健全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运行是由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共同完成的, 每一方都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任何一方、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会影响整个体系的正常运作。而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对各方的权利义务在某些方面规定得不够规范。如果养老保险制度在养老金申领程序上设置统一的技术程序、法律秩序, 冒领现象就能有效遏制。因此, 问题出在制度本身的破碎和非系统性上。

(二) 针对养老金领取方面的管理有漏洞

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管理、发放三个环节没有相对应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难以形成统一、规范的对策措施。如果开展防冒领工作, 用的是办公经费, 挽回的是基金损失, 却无法从基金中列支专项经费。如果是财政拿钱, 付出的是同级财政支出, 挽回的损失却体现不到同级财政的收入上。如此一来, 防止虚报冒领, 社保经办机构没实力、财政部门没动力, 也就形不成合力。

(三) 针对冒领养老金的处罚无力度

对冒领养老金的行为, 国家没有具体明确的法律规范,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只是规定对冒领行为给予1~3倍的罚款。2011年7月实施的《社会保险法》也只有同样的规定, 由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执行。这显然是没有力度的, 对冒领者没有震慑作用, 因此, 无法形成强有力的防冒领监管机制。

(四) 查处冒领养老金的手段不先进

目前, 各地都在积极想办法防止冒领养老金行为发生, 但是成本高, 效率低。比如, 照片核对要求参保人按规定提供照片, 容易伪造, 且照片邮寄, 时效性差。由于对退休人员身份验证工作量大, 许多地区对身份验证仅局限于每年一次, 甚至只能采取抽查的办法进行。

(五) 部分人对养老金的认识有偏差

不少人认为, 养老金是国家的钱, 能骗则骗, 有机会就占。这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心态, 积重难返。事实上, 养老保险基金不是政府的钱, 而是全体职业劳动者的钱, 谁冒领了养老金就是对其他参保当事人权利的侵害。每一个参保者都可以直接通过诉讼程序行使自己的权利, 至少可以对不法行为进行举报。但是, 参保者很难认识到这一点, 对冒领行为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

三、防止养老金冒领的对策及建议

(一) 宏观控制层面

1、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让各级领导重视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养老金冒领已经成为基金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解决不好, 流失的是社保基金, 产生的是不良社会影响。另一方面让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冒领行为不仅可耻而且是犯罪行为。对冒领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不但要追回冒领金额, 还要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 对企图冒领者起到警示作用。

2、明确职能职责, 组织多部门联动。进一步明确养老金发放、管理、领取等各方面单位与人员的责任, 让各有关职能部门都参与到防止、打击冒领行为的行动中来, 使防止虚报冒领更加公开化、社会化。社保经办机构虽是防止虚报冒领的主要职能部门, 但承担着基金管理的财政部门以及街道社区都不能置身度外。

3、加大处罚力度。要及时追回骗领冒领款项的本息金额, 能在支付其丧葬费、一次性抚恤费、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时进行扣减的, 予以扣减。不能通过扣减追回的, 要通过其他手段一追到底。对性质恶劣, 冒领金额较大的要按有关法规“量刑定罪”。

(二) 微观操作层观

各级经办机构应根据退休人员的特点, 细分人群, 选择合适的防冒领手段, 有针对性地管理, 提高经办能力。

1、建立完善企业退休人员信息数据库。每一个养老保险经办机构都将社会化发放养老金的企业退休人员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子女情况等基本信息录入信息库。同时, 重点将指纹、相片等与防冒领相关的有效信息采集到位, 也建立相应数据库。在此基础上, 可以建立覆盖全省甚至全国的退休人员信息网络。

2、建立健全防冒领预警系统。在不断加强基本信息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 以年龄、身体状况为重要特征建立预警系统, 实现对退休人员的动态管理。同时对高龄、病弱退休人员建立预警机制, 进入信息系统, 定期协查通报他们的健康情况, 并积极协调公安、民政部门, 定期将死亡信息通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

3、建立年审制度, 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建议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建立基本养老金领取资格年审制度, 发放《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领取资格年审手册》, 退休人员持本人身份证和年审手册到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或社区进行年审, 行动不便的, 采取其他方式年审。逾期未年审的, 从下个月起暂停支付其基本养老金。补办年审手续后的下月起, 恢复并补发其基本养老金。

4、加大投入力度, 开展退管服务。防范和杜绝养老金冒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 需要全社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更需要广大参保单位和退休人员的认同、配合。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让老百姓自觉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防冒领工作才能取得实效。因此, 应建立健全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平台, 给予经费保障, 提供人性化服务, 努力实现从单一服务向多元化服务推进, 从单一管理向多样化管理转变。

5、推进退休人员异地转移工作。近年, 退休人员异地居住越来越多。有的是成建制地异地居住。还有的老年人随子女流动, 选择异地居住。退休人员异地居住带来的难题之一就是无法有效地开展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工作。目前,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已经实现省级统筹, 具备了省内退休人员异地转移的基础条件。退休人员在省内异地居住, 应按规定办理养老关系转移手续, 由居住地社保经办机构纳入社会发放体系, 支付养老金所需资金可以通过转移支付调整。

参考文献

[1]沈阳市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业务经办规则[Z].2008-11

上一篇:技术交易市场下一篇:创业不是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