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校长助理

2024-07-26

学生校长助理(共4篇)

学生校长助理 篇1

2010年3月, 我校学生校长助理制度经反复论证开始建立, 6年间, 面向全体学生共选拔出七届计375位学生校长助理, 协助学校完善各项工作, 其制度本身也在不断优化, 从个人负责制逐渐过渡为团队合作制。如今“学生校长助理制度”已经成为学校管理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 建章立制。组建管理团队, 校长直接负责, 学生工作处协助;建立章程, 每届学生校长助理任期2年, 明确学生校长助理的责任和权利。 (2) 选拔成员。选拔前在学校进行广泛宣传, 让学生充分了解学生校长助理制度的意义和要求, 通过自主报名、年级部批准、学生工作处初审、竞聘演讲, 初高中公开选拔60名学生校长助理 (第一期少些, 仅15名) , 经全校公示后由校长亲自聘任。 (3) 岗前培训。每届学生校长助理上任前的培训和工作期间的指导均由学生工作处负责。培训具体包括:了解学校的基本制度、调查研究的方法、调研报告的撰写等。工作指导主要是协调校长和当值学生校长助理的工作衔接, 学生校长助理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参与讨论等。 (4) 开展工作。周一升旗仪式上, 当值学生校长助理向全校师生公布工作主题;轮值的两周内, 佩“学生校长助理”胸卡, 采访老师、学生或相关部门, 既是问题的研究者, 也是联系老师和学生的桥梁;轮值结束前, 将问题、调研情况、从学生自身和学校管理角度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形成调查报告直接交给校长参考或列席校长办公会参加讨论。 (5) 反馈优化。校长或校长办公会对学生提交的问题进行研究, 可以解决的问题由有关部门限期改进, 由于条件限制暂时无法改进的, 由校长或相关部门在问题提出的一周内做出解释。 (6) 专项激励。学校定期对学生校长助理们的工作给予评价。每学年都会进行优秀学生校长助理的专项表彰, 他们的工作列入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作为学生校长助理的特殊身份, 他们享有优先参加各种活动的权利。

历届学生校长助理们一方面在校园生活中发现问题后,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讨论, 最终从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等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另一方面, 也协助学校做好一些常规事务的管理。他们在了解学校、服务师生的过程中, 完善了学校管理体制, 增强了学生对学校管理的认同感, 同时也培养了自身的民主决策能力, 丰富了学校的民主文化, 彰显了我校“家园”的文化内涵。

一、优化学校管理制度、唤醒学生民主意识

校园内最大的群体是学生, 在校园管理制度的制定、执行以及学校环境、课程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学生不应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学生校长助理制度旨在通过学生“作为校长”参与学校管理, 通过学生视角的介入, 让学校管理制度因关注学生的需求而优化。

二、在体验中促进民主, 在实践中优化管理

通过关注和管理学校中的公共事务, 学生体验民主管理、促进民主管理, 学生校长助理制度培养学生自觉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意识和民主决策能力, 培养学生对学校 (集体) 的责任担当。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优化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 并由学生主动参与促进民主校园建设。

三、由下而上表达需求, 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该项制度担负着学校管理制度的优化和学生发展和双重功能。学生校长助理的选拔和工作形式设计非常重要, 民主和责任是关键词。学生校长助理制度打破了管理制度由上而下的传统模式,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校, 不断有新鲜血液 (学生校长助理) 加入到学校管理中来, 实现了“由下而上表达需求, 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见下图) 的良性正向循环, 这样的民主管理, 因不断契合学生需求而持续发展、生机勃勃。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履行监督评估职能, 并对学校各方面的情况进行“问询”, 直接促进各项制度的优化, 同时也拓展了学生了解学校管理的渠道, 使校园更像“家园”。

经过6年多的探索和推进, “学生校长助理”的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截止到现在, 学生校长助理们通过报告和列席校长办公会共提出了500多项不重复的建议, 含200多项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观点, 其中大部分问题都采取了应对措施。

1. 生活更温馨。

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在学生校长助理的关注下得到改进。例如中午在食堂就餐时由于学生过于集中, 排队耽误时间, 提出了中午错时下课的建议、课程教学处因此对作息时间进行调整, 形成了错时下课就餐制度, 最近又增加了送餐制度。

2. 习惯更优良。

学生校长助理组织各学科作业量的调查, 组织学生的学习时间的分配调查, 还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纠错本使用情况等等, 年级部协同教研组推行了各具特色的学习制度, 如:纠错本使用和检查制度、课外阅读指导制度等。

3. 活动更实在。

学生校长助理对春秋游、跑操、运动会、升旗仪式、“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等各项学生活动从各个角度进行审视, 广泛调研, 使各项活动更切合学生的需求。如学生校长助理提出教室的环境问题, 学校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了教室改造, 学生工作处也继教室改造之后推出了“最美教室”检查和反馈制度, 对班级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课堂更精彩。

学生校长助理对各学科课堂进行深度调研, 提出现代中学生对好老师的要求, 知识广博、语言幽默、和蔼可亲等是好老师的必备素养, 教师发展处接受校长助理的建议, 制定“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评比制度, 在学生的投票选举下, 雨中涌现了一大批有个性特色、深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雨中的课堂精彩纷呈。

我校学生校长助理活动被多家媒体专题进行过十余次的报道。在学生校长助理“面对面”活动中, 校长和副校长们直接面对学生校长助理的问询, 谈问题、谈规划、场面热烈, 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 南京日报、扬子晚报、南京晨报和人民网等多家网络媒体进行了深度报道。并获得广泛认可和赞誉。

学生校长助理 篇2

各团总支: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我校学生努力践行“诚信博学、知行统一”的校训,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作用,积极构建学校与学生之间通畅的信息反馈体系,经研究,学校决定近期招聘第二届学生校长助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学生校长助理的工作性质

学生校长助理是学校民主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途径。实行学生校长助理工作制度,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学校的民主管理,完善学校与学生之间通畅信息反馈体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学校管理更贴近学生实际,更具育人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成才,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二、学生校长助理的职责与权限

(一)学生校长助理根据承担的工作范围制定工作计划,经校长审批后开展工作,并定期向校长汇报工作情况;

(二)收集、反馈学生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三)反思学校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提交相关议案;

(五)参与学校有关制度的起草、修订;

(六)宣讲学校政策、制度,监督学校有关政策、制度的实施;

(七)列席学校有关会议和活动,为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八)协助校长做好有关学生工作;

(九)接受校长委托、布置的其它工作。

三、基本要求与条件

(一)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学校党委保持一致。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工作,为人正派,积极向上,吃苦耐劳。

(二)品学兼优,模范遵守校规校纪,有较强地团结合作精神,学习成绩优秀,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熟悉学校有关部门的职责和相关政策,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生工作和后勤服务等比较了解。

(三)热心公益事业,乐于为同学服务,具有议事能力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

(四)拟招聘学生校长助理4-5名,由我校国民教育系列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有校、院、班级或学生团体学生干部工作经历者优先。

四、选聘程序

(一)报名。报名时间2010年11月1日—11月11日;参与报名的同学从“共青团安徽财经大学委员会”网站下载报名表,填写表格须附班级政治辅导员推荐意见、成绩单并加盖所在学院(部、所)党团组织等相应公章,报校团委。

(二)笔试。笔试注重测试学生对校情校史、时事政治、文体艺术等方面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写作基础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三)面试。按照拟选聘学生校长助理数的适当比例,确定笔试

前20-30名进入面试环节。评委将在此环节内对每位参聘选手的个人综合素质进行测评,最后产生4-5名学生校长助理侯选人。

(四)公示。候选人在全校进行公示7天。公示期间发现问题者,按考试成绩依次递补。

(五)考核聘用。公示确定考核对象后,经学校办公室、校团委组织考核并报校领导批准后,由校长发聘书正式聘用。聘用期为一年。

学校办公室共青团安徽财经大学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一日

关于招聘学生校长助理的通知

2010-10-28 08:51 党政办公室

为畅通学校民主管理渠道,鼓励大学生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积极投身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中,为不断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学校决定继续招聘学生校长助理。具体选拔实施办法如下:

一、选拔对象及名额:

除已经在校、院两级学生会任职的学生外,其他在籍的全日制学生均可以参加竞聘,拟聘学生校长助理4名(含女生1名)。

二、选拔条件:

1.具备良好政治素质,热爱和关注国家、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 2.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模范遵守校规校纪,讲诚信、讲原则、求真务实,具有较高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3.具备善于沟通和调查研究的能力,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语言表达、文字写作能力,懂得WORD等常用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具有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够正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成绩良好以上,团结同学,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一定威信,能够积极投身维护学生利益和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

三、选拔程序:

经本人申请,学院推荐(大学院推荐3~5名,小学院推荐1~3名),党政办公室对候选人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参加笔试,笔试优秀的参加面试,综合成绩排在前面的由校长面试,最后由校长办公会研究确定人选。

四、考核方式:

1.笔试:所有候选人同一时间、地点,统一命题考试,笔试成绩优秀者方可进入面试。

2.面试:由党政办组织考核小组进行答辩,答辩分为候选人自述和答辩两种形式(答辩问题由考核小组提出)。

3.校长面试,对候选人进行面对面问答。

五、岗位职责:

1.收集、反馈学生对学校管理、教育和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2.反思学校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 3.摸清学生思想动态,提交相关议案; 4.参与学校有关制度的起草、修订;

5.宣讲学校政策、制度,监督学校有关政策、制度的实施; 6.列席学校有关会议和活动,配合学校有关政策的落实; 7.协助校长处理有关学生工作;

8.认真完成校长交办、布置的其它工作。

六、工作要求:

1.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各项工作制度,每周工作不少于5小时。2.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言行得体、举止大方、严于律己、以身作则。3.广泛深入师生,密切联系同学,定期开展信息调研工作。4.建立月工作汇报制度及每学期末述职制度。

七、工作待遇:

凡校长助理一经录用,即由学校颁发聘书,聘期一年,不连选连任。在任期间享受学生干部待遇和勤工助学补助,工作成绩可与评奖、评优、组织发展、就业择业等方面挂钩。

八、报名方式:

报名时间:2010年11月1~2日。

报名地点:学校党政办公楼一楼党政办公室。附:学生校长助理申请表,可在网上下载。

学生校长助理 篇3

从历史上看, 我国很早就有学生承担学校劳务、参与私学的日常管理活动。宋代书院的管理人员多由学生选择, 或由学生轮流担任。到了近代,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提出“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 同时组织学生参与北大的管理, 开创了我国学生参与现代大学管理的先河。[1]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在1919年的《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明确提出了学生“自治”的概念, 所谓自治, 就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从学校这方面来说, 就是为学生提供机会, 使学生具有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从法制角度看,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民主体系中的根基。在倡导“民主”“法制”的当今社会, 中学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组织形式, 理应顺应这一趋势。同时,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一条规定:儿童系指18周岁以下的任何人。显然, 中学生在国际上被定义为儿童。而其第十二条又规定:“应确保有主见能力的儿童有权对影响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对儿童的意见应按照其年龄和成熟程度给以适当的看待。”此外, 该公约为了保护儿童, 规定了儿童四大基本权利:生存权、保护权、参与权和发展权。故此, 中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得以以法律的形式确立。[2]

从国际经验看, 在西方, 受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影响, 社会与学校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的培养, 在教育过程中强调人的价值与权利意识。在该背景下, 学生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参与学校管理早已成为一种制度。20世纪70年代中期, 有的西方国家 (比利时1974年、意大利1974年、法国1975年) 第一次通过了旨在确保教育管理民主化和保证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和其他社会各界通过专门性机构广泛参与学校管理的法律文件。到70年代末, 几乎所有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都颁布了相应法律。有些国家, 如西班牙, 甚至把这一权利写入宪法。[2]

基于上述理由, 在我国中学引入学生校长助理制度很有必要。

学生校长助理制度, 作为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 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搭建校方与学生直接沟通的平台, 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 让学生感受民主的存在, 增强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兴趣。 (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校长助理团给中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学校管理, 对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 增强沟通、协调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通过学生校长助理团反映的都是各年级学生在学习、生活、饮食等方面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可直接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 (4) 有利于优化学校管理。学生校长助理来自各个年级、各个班级, 他们最贴近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 最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 也能够从学生的视角来反映校长在日常管理中不易发现的一些问题, 为学校改进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5) 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推行学生校长助理制度是学校加强民主化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 使学校管理更贴近学生实际, 更具育人功能, 也更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1]

二、中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现状

目前, 国内中学大都设立学生会、团委来开展学生工作, 培养学生能力, 起到沟通学校与学生的作用。而这一模式在实际的民主管理中效果欠佳。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 (1) “从上而下”内容单一。由学校行政部门主导的学生管理方式主要以班级为单位, 班委和班主任共同参与管理。一般情况下, 这一途径反映并解决较多的是关于学生学习、校规校纪等方面的问题, 而其他方面比如校风学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后勤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解决效果甚微。在这一管理模式中, 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程度较浅, 范围较窄, 不能完全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 “从下而上”效率较低。由学生会、校团委主导的学生民主管理模式相较于班级学生民主管理来说, 更加主动, 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 包括校园活动、常规检查、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5]但仍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 范围局限, 在不参与或者甚少参与校园活动的学生群体中效果不明显;第二, 组织内部产生了官僚化的倾向, 一些学生干部为学生服务的观念较为淡薄, 仅仅把在学生会工作视为一种经历, 甚至是逃课、逃操、逃早读的理由。有的学生干部缺乏学习意识, 不能正确处理文化课和学生会工作的关系, 不能积极主动地充实自己。同时缺乏责任意识, 上传下达的工作不到位, 真正涉及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工作做得少, 出谋划策的工作做得少, 服务学生的观念树得不牢。[6]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1) 参与热情不高。在很多学生眼里, 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是浪费时间的表现。同时, 现今大多数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十分依赖教师和家长, 缺乏独立意识以及对于自己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观念, 这些都造成了对于自身权益的漠不关心, 对于管理工作的参与热情不高。[7] (2) 参与作用不大。在部分中学, 学生可以通过一年一次的学生代表大会, 以班级为单位上交提案, 在提案中提出自己对学校建设或学生组织管理的建议, 但提出的建议往往得不到落实且召开大会的程序繁琐、解决问题效率较低、反馈不及时。

近年来, 我国很多高校积极探索与学生沟通的新渠道, 并先后创建了一些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学生校长助理制度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 得到不少高校的肯定, 目前已在安徽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全国30多所高校设立, 并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 国内少数中学也已在校内推行学生校长助理制度, 其中部分中学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比如青岛第五十八中学、山东省实验中学、山东东营中学、江西靖安中学、浙江宁波中学等。这些案例充分说明了该制度的优越性与可行性。但目前学生校长助理制度仍处于探索阶段, 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制度。

三、怀化市第三中学学生校长助理团制度的实践

怀化市第三中学设立学生校长助理是为了拓宽学校和学生的沟通渠道, 构建起学校与学生之间畅通的信息反馈体系, 建立好学校领导与学生直接联系的桥梁, 在学校规划和管理过程中充分听取学生意见, 让学生参与学校建设与管理, 培养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和综合素质, 推进学校民主管理、校务公开和效能建设, 体现怀化市第三中学“以人为本, 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出类拔萃”的育人理念。

在此背景下, 怀化市第三中学首届学生校长助理团于2015年9月成立。首届学生校长助理团书记由团委书记推荐, 其余成员经申请和面试选拔, 最后在成立大会上由校长统一颁发聘书。助理团成员在筹建期间, 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明确了工作目标。成立后, 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 收集意见

收集学生意见及建议, 及时联络并协调相关部门答复、处理。在前期准备中, 通过分工, 助理团制作了调查问卷, 并在高一、高二进行了抽样调查。在收集问卷后, 对客观题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对主观题的回答进行收集与汇总, 并将其中具有实际价值的问题形成了提案。

(二) 开展调研

结合学校重点工作和学生关注热点, 协同有关部门开展调研。除了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助理团利用来自学生的天然优势深入实地调研。一方面对学生进行随机采访, 另一方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实地考察。如有学生提出食堂的饭菜有待改进, 学生校长助理于当天在食堂就餐, 并询问其他在食堂就餐的学生对食堂的态度。

(三) 解决问题

与职能部门密切合作, 帮助学生解决其关心的问题和困难。在形成了提案后, 学生校长助理及时咨询了校领导, 与校长、团委书记进行了讨论, 并将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领导。在问题反映后, 学生校长助理对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跟踪, 及时将校方的举措予以总结, 并向学生宣传通报。

(四) 介绍政策

积极向学生宣传介绍学校有关学生发展的政策与举措。在解决学生提出问题的后期, 学生校长助理在与校长进行讨论后意识到部分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学生自身的素质。对此, 学生校长助理会于下次交流会上就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进行交流与讨论, 并向全校学生发起“做文明三中人”的倡议。

(五) 交流研讨

与校领导、学生代表等召开交流会, 进行沟通和专题研讨。学生校长助理每月会与校领导在座谈会上进行交流讨论, 届时, 部分班级的团支书会作为各班的学生代表参加会议, 并将会议精神转达给班级学生, 保证了全校学生接受学生校长助理的服务。除此之外, 学生校长助理会经常前往领导办公室, 接受学校新的思想, 以便开展下一步的工作。

在学生校长助理制度实践中, 建立并形成了专门的沟通机制 (见图1) 。

在实践中, 助理团成员把自己定位为联络员、宣传员与服务员。作为联络员, 架起学生与校领导之间的桥梁, 让校领导更好地把握学生动态, 同时也方便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及时反馈给校领导。作为宣传员, 学生校长助理会发动各班团支书, 深入学生群体, 做到“从学生中来, 到学生中去”, 站在学生的角度, 在学生中树立一批以身作则的榜样, 让学生真正理解学校的育人理念。[8]作为服务员, 会就学生宿舍热水供应时间过短、食堂饭菜不可口、校园主干道垃圾桶损坏、厕所水管和地砖损坏等涉及学生生活的问题予以收集总结, 以最快的速度反映至学校有关部门, 并跟进学校的解决情况, 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学生反映的问题。令学生没有想到的是, 在问题反映后, 几天内就得到了解决。如学校厕所设施、校园路灯等问题就得到了迅速的解决。

学生校长助理团在成立以来, 开展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活动多次, 初步在学生与校领导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 拉近了学生与校领导之间的距离, 和谐的校园氛围正在逐渐形成。同时, 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提高, 校园主人翁意识在不断加强, 向助理团提出建议的学生不断增多, 学生也对学校的相关制度表示理解。

四、完善中学学生校长助理制度的建议

(一) 创新与外界交流、宣传的形式和方法

学生校长助理制度作为一个新鲜事物, 在中学校园引起了较高的关注, 但大多数的学生对学生助理制度缺乏清晰认识, 为此, 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交流, 具体措施包括: (1) 在校园主干道通过海报等形式对学生助理的工作成果及内容进行展示, 增强校内师生对学生校长助理团的了解, 也有利于激发学生自觉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热情; (2) 利用校园广播站及电视台的传播手段, 将学生提出问题的解决过程进展或结果进行展示; (3) 在学校公告栏及各班级张贴每次交流会提出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和落实情况; (4) 在学校网站中设立“学生校长助理团”专栏, 便于宣传; (5) 创建学生“校长助理”工作室, 进一步完善学生“校长助理”的相关工作制度和选拔机制, 通过定期调研、微博等一系列崭新的交流方式,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使学生“校长助理”这一制度能够真正规范、高效、持续运行和发展。

(二) 完善学生校长助理的竞聘机制

与其他学生组织成员不同, 学生校长助理需要极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 要能及时处理学生提出的合理问题, 宣传学校政策, 在最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工作, 不耽误学校的正常工作及自己的学习。那么, 如何从学生中选拔出优秀人才当选校长助理?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竞聘机制, 制定学生校长助理竞聘上岗方案, 公布竞聘职位、职位数量、竞聘条件、竞聘方法、竞聘步骤等。申报的学生需要经历个人申报、资格审查、竞职演讲、民意测评、面试答辩和考察、聘前公示等环节才能走上学生校长助理岗位。这样, 才能充分体现自愿、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 激发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

(三) 拓展学生参与管理的内容和途径

在实践中, 中学生参与管理的层次较低, 范围较窄, 方式单一, 影响力有限。参与管理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学校后勤方面的具体问题, 目前关于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还没有涉及到。如关于阅览课的开设、学生评价教师敬业情况等问题还有待下一步的落实。另外, 在拟定提案的过程中, 发现部分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素质而不是学校管理。如有学生反映校园主干道上放学时垃圾较多, 对这一问题, 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加设保洁力度, 而助理团认为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的卫生意识不强。

目前, 学生校长助理团主要通过座谈会的形式, 每月与校领导进行交流。每次交流会邀请校领导及班级团支书参加交流会, 在会上校领导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答疑, 但由于处于正式场合, 学生交流时比较拘谨。为此, 可改进方式, 比如可以开展“与校长共进午餐”的活动, 邀请校长中午在学校食堂与学生共进午餐,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拉近学生与领导之间的距离,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交流。

另外, 工作中应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管理, 定期以倡议书的形式向学生发起倡议, 在学生群体中树立榜样,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从而拓展学生参与管理的内容和途径, 以提高参与实效。

(四) 建立学生校长助理制度的长效机制

目前, 不少中学都已意识到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性, 特别是认识到推行学生校长助理制度的意义, 但制度的缺失是最大障碍。因此, 在现代中学制度建设中, 要特别重视学生校长助理制度的构建, 通过畅通参与渠道来保障学生校长助理制度作用的发挥, 学生的参与要真正落到实处, 使学生校长助理参与学校管理的活动组织化和制度化, 为畅通其参与途径, 多样化的参与形式、严格规范的参与程序必不可少, 这就需要进一步构建完整的参与机制和一整套具体的运行机制。

摘要:实践表明, 中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怀化市第三中学学生实行校长助理制度, 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及成效。从中学习、总结可得出完善中学学生校长助理制度的策略:创新与外界交流、宣传的形式和方法, 完善学生校长助理的竞聘机制, 拓展学生参与管理的内容和途径, 建立学生校长助理制度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中学生,民主管理,学生校长助理

参考文献

[1][4]吴宁建.“学生校长助理”:校长的小参谋[J].吉林教育:现代校长, 2007 (3) .

[2][3]廖华平, 黄春英.中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理论探析[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 (3) .

[5]周斌, 崔璨.高校学生参与校园民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以安徽大学学生校长助理制度为例[J].时代教育, 2014 (5) .

[6]李焕旭, 董双波.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促进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20) .

[7]陈树柏.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交际, 2014 (5) .

学生校长助理 篇4

值班来访: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00 下午2:00—— 5:30 办公地点:东校一号行政楼南区校领导接待室 学生校长助理团电子邮箱:xsxzzl@163.com 办公电话:0552-3171189

●学校简介

安徽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跨文学、理学、工学、史学七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招生、就业的多科性高等财经院校,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第二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大学。

学校于1959年5月始建于安徽合肥,时名为安徽财贸学院。1961年迁址素有“珍珠城”美誉的淮河流域中心城市蚌埠,校址设在交通路。1965年,学校划转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更名为安徽商学院。文革期间,学校先后更名为安徽省财经学校、安徽省供销商业学校。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恢复为安徽财贸学院,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安徽省共同管理,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管理为主。1983年,校本部迁至宏业路校区(现龙湖西校区)。1984年,交通路校区经商业部批准改为商业部安徽商业管理干部学院。1987年,两院分设。1992年9月,安徽财贸学院、安徽商业管理干部学院重组成新的安徽财贸学院,先后隶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商业部、国内贸易部。2000年2月,国务院决定,安徽财贸学院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政府管理为主。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安徽财经大学;同年9月,学校迁入龙湖东校区(现校本部)。

学校现有交通路校区、龙湖西校区、龙湖东校区三个校区,龙湖东校区、龙湖西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AAAA级风景区龙子湖畔。学校占地总面积1521亩,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藏书196万余册,电子图书52万册,各类中、外文期刊1700余种。学校拥有计算机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验实训中心、语音室、体育馆、游泳池、室外运动场等完善的教学、体育设施,以及实行公寓化管理的学生公寓,学习条件良好,生活环境优雅,先后荣获“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安徽省高校学生公寓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食堂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荣获“全国百佳食堂”称号。

目前,学校设有12个学院,2个教学部,21个校级研究机构,44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0个专业学位授予点,2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拥有4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A类重点学科,7个省级B类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8门省精品课程。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73人,其中教授105人,副教授301人。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占73.3%。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安徽省教学名师5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1人、后备人选7人。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授课,选派教师赴日本、美国、意大利、德国、法国、加拿大、英国、奥地利、瑞士、丹麦、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进修、访问、攻读学位,积极推动与国内外院校之间的交流。先后与美、英、澳、日、韩等国家高校建立校际关系,共同开展2+2、3+1、3+1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先后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项,其中,国家哲学社科重大招标项目1项。近年来,学校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紧密结合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发挥财经类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研究人员主动融入服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项目建设,为解决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供销合作系统等行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提供基础研究和理论支撑。学校自主编撰的《安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安徽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和《安徽省贸易发展研究报告》影响力日益明显,已成为政府和企业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认真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更新教育理念入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秉承“诚信博学,知行统一”的校训精神,汲取传统商业文化的精髓,承接徽商文化和淮河文化的底蕴,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始终坚持办学特色、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为区域和行业发展做贡献。学校有决心和信心按照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视察学校时提出的要求,把安徽财经大学建设成为经济、管理类学科优势突出,在同类院校中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设置情况 授予硕士学位学科 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28个)专业硕士点(10个)应用经济学 工商管理 法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公共管理学 理论经济学 统计学 艺术学

产业经济学 金融学 统计学国民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财政学 国际贸易学 劳动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国防经济 会计学 企业管理学 旅游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政治经济学 世界经济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民商法学 经济法学 国际法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美术学 专门史 农业经济管理 社会保障 情报学 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金融硕士 应用统计硕士 税务硕士 国际商务硕士 保险硕士 资产评估硕士 会计硕

旅游管理硕士 学科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44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特色专业(13个)

经济学 工程管理 新闻学 工商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学 会计学 金融学 汉语言文学 国际政治 财务管理 国民经济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贸易经济 旅游管理 保险 审计学 金融工程 电子商务 英语 日语 物流管理 税务 国际商务 投资学 公共事业管理 法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广告学 土地资源管理 数学与应用数学 行政管理 信息与计算科学 绘画 统计学 艺术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 动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文化产业管理 管理科学

社会工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A类(1个): 应用经济学

B类(7个): 产业经济学 统计学 会计学 国际贸易学 金融学 财政学 企业管理学 国家级(5个): 国际经济与贸易 会计学 财政学 经济学 金融学

省级(8个): 会计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 财政学 经济学 统计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商管理

校址:安徽省蚌埠市曹山路962号 邮政编码:233030 网址:

联系电话:0552-3175978(传真)

● 党委书记 姜利军 ?

姜利军,男,1957年9月出生,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安徽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校学科带头人。

1982年毕业于安徽财贸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留校工作后,历任商业企业管理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企业管理系副主任,主任,副校长,校长,书记。现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具体分管学校办公室(党务)。负责联系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20多年来主要从事“管理学”、“西方管理理论”、“企业管理”、“商务谈判”等课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科研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学,管理思想史、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主要著述有《管理学》、《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导论》、《西方管理思想概要》、《商业企业经营管理学》、《贸易谈判理论与技巧》等14部。在《经济学动态》、《经济管理》、《财贸经济》、《中国农业经济》、《农业经济问题》、《中国经济问题》、《财经研究》、《当代经济研究》等国家级和省级杂志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和参加国家教委、省、部级科研课题和教学课题12项。

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中青年商业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中国商业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安徽省高校专业设置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第二届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安徽省普通高校教学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

● 党委副书记、校长 丁忠明

丁忠明,男,1962年4月生,江苏海安人。现任安徽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984年7月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校党委组织部、校团委、校党委办公室、校学生处、校人事处工作。2001年3月起任副校长,2007年1月任党委副书记、副校长,2009年6月任校长、党委副书记,现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具体分管学校办公室(行政)、商学院。负责联系法学院。

教学、科研主要集中在投资学(证券投资学)、银行(公司)治理等学科领域,先后在《投资研究》、《管理世界》、《中国证券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专业论文70余篇,主编《证券投资学》、《金融监管》等教材、专著10部,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省社科等国家、省(部)级规划课题(重点课题)12项。曾获部级优秀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省社科成果(专著奖)二等奖、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金融工程年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理事会独立理事、安徽省金融学会副会长、安徽省行为科学学会副会长、安徽省情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信用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 党委副书记 陈年红

陈年红,男,1962年12月出生,湖北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安徽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主管党务、人事、离退休和关工委工作,具体分管组织部(党校办)、宣传统战部、人事处、离退休工作处和关工委工作。负责联系经济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长期从事统计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数理统计学》和硕士研究生课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抽样技术》和《收入分配》课程的讲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和劳动与就业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安徽省就业与社会保障发展战略问题研究》等,参与编写教育部“九五”重点教材《经济统计分析》。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管理》、《预测》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2项,主持安徽省规划办项目2项,安徽省教育厅项目3项,研究成果曾获省市科技进步奖。

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工程学会理事、安徽发展战略研究会理事、安徽省高校人事管理研究会理事、《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编委。? ● 党委常委、副校长 王建刚

王建刚,男,1963年5月出生于安徽亳州。199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安徽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校学科带头人。??1984年7月毕业于杭州商学院会计学专业。1984年7月参加工作后,先后任安徽财经大学会计系会计教研室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处长,招生办公室主任。2007年1月任党委常委、副校长,主管本科教学、继续教育和资产工作,具体分管教务处(招生办)、实验实训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后勤与国有资产管理处。负责联系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体育教学部。

20多年来主要从事“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会计理论”、“国际会计”等课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科研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学等。主要著述有《税务会计理论与实务》、《企业破产会计》、《会计法规体系研究》、《中级财务会计》、《会计学基础》、《高等会计教育研究》等10部。在《光明日报》、《财政研究》、《经济管理》、《中国高教研究》、《世界经济文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等国家级和省级报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和参加省、部级科研、教研课题9项。2001年获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2001年、2005年、2008年、2010年四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主要社会兼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安徽省会计学会副会长。?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姚厚贵

姚厚贵,男,1954年10月生,籍贯安徽六安,工学硕士,现任中共安徽财经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现主持学校纪委工作,主管工会、监察审计工作,具体分管纪委、工会、监察审计处。负责联系金融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1982年1月毕业于安徽劳动大学物理专业,获物理学学士学位;1995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学硕士学位。1974.10参加工作,从事中学教学工作;1983.8-1993.12,从事税务工作,先后担任合肥市税务局副科长、科长、副局长;1993.12-1994.9,任合肥市政府财贸办公室副主任;1994.9-2002.2任合肥市审计局局长、党委书记;2002.5-2006.5任合肥市蜀山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2006.5-2006.9任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第一副书记、副主任;2006.9-2007.1任合肥市纪委副书记(常务);2007.1起任安徽财经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曾先后参加过安徽省司法厅律师培训班、合肥市委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全国地市税务局长培训班、安徽省委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先后荣获“合肥市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安徽省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合肥市直机关优秀党务干部”、“合肥市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安徽省审计系统先进个人”等称号,被合肥市人民政府记二等功和三等功各一次。

曾经在《中国税务》、《中国审计》、《安徽财政》、《安徽税务》、《安徽审计》等国家和省级杂志公开发表论文近20篇。

● 副校长 陈忠卫

陈忠卫,男,1968年4月生,浙江东阳人,现任安徽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管理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历任管理学原理教研室主任,企业管理系副主任,工商管理系主任,管理学院院长兼任企业成长研究所所长、MBA中心主任。主管科研、国际交流、教辅工作,具体分管科研处(学报编辑部)、国际交流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图书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负责联系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外国语学院。

教学和科研主攻领域是企业战略管理、创业与企业成长,主讲课程包括:《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管理研究方法论》等。出版著作《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的动态性研究》等4部,译著《创业计划:从创意到执行方案》等2部,出版《战略管理》、《管理学》等教材6部。在《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经济管理》、《新华文摘》等发表论文140余篇。曾先后主持国家自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软科学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0多项,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一次,省优秀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一次,以及省级优秀教师等称号。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南开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南京大学组织与战略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安徽省科学家企业家协会副会长,蚌埠市科协副主席,九三学社蚌埠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第九、十届政协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 党委常委、副校长 周加来

周加来,男,1963年9月生,安徽太湖人,中共党员,经济学硕士,教授,区域经济学硕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理论经济学科组评审专家,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校区域经济学学科带头人。现任安徽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990年毕业于安徽财贸学院会计系,先后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学位,先后在《财贸研究》编辑部、安徽财贸学院经济学系工作,历任城市经济学教研室主任、经济学系副主任、主任,安徽财经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经济学院院长。2010年5月任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主管研究生教育、学科学位建设、财务和后勤工作,具体分管研究生部(学科学位建设办)、财务处、后勤服务集团、校医院。

先后从事会计学、经济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县域经济等领域,先后在《宏观经济管理》、《财贸经济》、《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编各类教材与参考书11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安徽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2项,一般项目1项,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5项,地方政府各类横向项目12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经济学”建设项目负责人,省级精品课程《西方经济学》主持人;先后获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2项,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学科建设委员会常务委员,安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 党委常委、副校长 张庆亮

张庆亮,男,1970年11月生,山东省新泰人,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教授,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现任安徽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主管团学、保卫和人武工作,具体分管学生处、团委、保卫处(人武部)。负责联系工商管理学院。

1997年1月毕业于安徽财贸学院(现安徽财经大学),先后获经济学学士学位、经济学硕士学位,2002年11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7年1月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出站。1997年3月起先后任教于安徽财贸学院贸易经济系、国际经济贸易系、市场营销系、商务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历任市场营销系副主任、商务学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所长兼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研究生处处长。2011年2月任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上一篇:中国东北区域下一篇:恶性骨肿瘤的化疗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