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

2024-06-24

偏见(精选12篇)

偏见 篇1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是以这样一句话作为本书的开头:“凡是有钱的单身汉, 总想娶位太太, 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样的单身汉, 每逢新搬到一个地方, 四邻八舍虽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 见解如何, 可是, 既然这样的一条真理早已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 因此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让人不由想到这是一部喜剧, 来讲一个公主终于遇到王子的爱情故事。

一.傲慢的产生

“傲慢”显然是贬义词, 但它却在男主人公身上非常贴切。故事中的男主人公———达西先生, 在好友彬格莱举行的一次舞会上出现。他不仅长得英俊, 而且也很富有;但同时他也很无礼、很傲慢。书中描述彬格莱虽然是一位家财万贯的单身汉, 但他年轻英俊, 生性活泼, 开朗随和, 所以他有很多朋友参加了他举行的舞会, 这些人中有很多漂亮的女士。但由于达西先生的傲慢, 他对舞会上的任何一位女士都不放在眼里, 新来的邻居彬格莱是个有钱的单身汉, 他立即成了班纳特太太追猎的目标。在一次舞会上, 彬格莱对班纳特家的大女儿简一见钟情, 班纳特太太为此欣喜若狂。

“你说的是哪一位?”他转过身来, 朝着伊丽莎白望了一会儿, 等她也看见了他, 他才收回自己的目光, 冷冷的说:“她还可以, 但还没有漂亮到打动我的心, 眼前我可没有兴趣去抬举那些受到别人冷眼看待的小姐。你还是回到你的舞伴身边去欣赏她的笑脸吧, 犯不着把时间浪费在我的身上。”可是不久, 达西对她活泼可爱的举止产生了好感, 在另一次舞会上主动请她同舞, 却遭到伊丽莎白的拒绝, 达西狼狈不堪。因为达西先生的这种目中无人的傲慢, 没有人想到他会爱上舞会上的任何一位女士, 更没想到就是伊丽莎白和他眼神接触之后她就深深地被他吸引, 在后来随着达西先生对伊丽莎白的接触中, 慢慢发现了伊丽莎白的机敏聪慧, 谈吐不凡, 更对她产生了爱慕之情, 但他却极度克制着自己的感情, 没有向伊丽莎白求婚, 因为他看不起她的家人, 但他对她的爱随着相处的日子愈发强烈, 爱情战胜了一切, 最终达西先生克服了家庭、地位的障碍, 终于向伊丽莎白表明了心意。

二.偏见的产生

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 为富豪子弟达西所喜爱。达西为人傲慢, 内心喜欢但表现出来的是冷漠, 最终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 向她求婚, 却遭到拒绝。伊丽莎白拒绝的一个原因是对他的误会和偏见, 但最主要的是她讨厌他的傲慢。伊丽莎白不仅美貌出众, 而且聪明过人。在舞会上受到达西先生的不理不睬后, 自尊心受到伤害, 因此对达西产生了偏见, 可是达西先生傲慢无礼的样子早已进入伊丽莎白的头脑, 还怎么对他产生好感?伊丽莎白对他的偏见是很正常的, 所以当达西向伊丽莎白求婚时, 伊丽莎白自然拒绝了他的求婚。

三.真爱化解傲慢与偏见

由于达西的傲慢, 致使伊丽莎白对他产生偏见, 以致拒绝了他的求婚。但拒绝了一次求婚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关系就此结束。因为达西的傲慢使伊丽莎白对他产生了偏见, 所以在达西向伊丽莎白求婚时, 她不仅没有接受他, 反而还痛斥了他一顿, 而正是因这一顿痛斥, 让达西认识到了自己的傲慢, 此后他变得不再傲慢了, 伊丽莎白对他的偏见也随之冰释了。但令我们最终没想到的是:达西与伊丽莎白还是由于彼此了解后, 真爱使得他们改变了彼此之间傲慢与偏见的个人看法走到了一起。这虽然很出乎我们的意料, 但仔细一想, 也不难想出。因为伊丽莎白对达西存在着偏见, 所以就让伊丽莎白对达西有着比较深刻的印象, 这种偏见也间接地对爱的产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伊丽莎白尽管不具备“她的父母诚信”这个客观条件, 但其他几个要求伊丽莎白都具备了, 也是因为如此, 达西才能努力克服自己的“傲慢”, 真正对待爱情。偏见, 其实就是爱的红绿灯。所以, 爱就是傲慢与偏见的整合。正是因为达西的傲慢和伊丽莎白的偏见而使二者结合在一起, 并且相克相生, 使得傲慢与偏见都荡然无存, 最终才产生了爱的果实。

爱, 竟能使两个人到如此地步。一次邂逅, 一次目光的交融, 就是永远的合二为一, 就是与上帝的契约。爱的力量实在是太高深莫测了, 在爱面前不仅傲慢低下了他高贵的头颅, 就连偏见也不得不甘拜下风。在这个世界上, 傲慢与偏见根本就不是爱的对手, 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是《傲慢与偏见》中最美满, 最成功的理想婚姻, 二人的结合是真正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的。

摘要:《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 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 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

关键词:傲慢,偏见,爱情

偏见 篇2

我阅读这部小说时,想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如何将其内容和“傲慢与偏见”联系到一起。这个问题帮助我较好的理解了这部小说。其中男主人公是傲慢的代表,女主人公则是偏见的载体。

首先介绍一下文中的主要家庭:并不富裕的班纳特家有五个女儿均未出嫁,而班纳特太太是一个神经质虚荣心十足的女人,将每个女儿嫁出去是她这一生唯一的大事,却从不费心管教女儿的举止,并且极其贪恋钱财;而班纳特先生是个顾家的老绅士,却对妻子和女儿的不得体行为无能为力,只能躲进图书室寻求平静。简·班纳特是班纳特家的大女儿,容貌美丽、性情温柔、沉静;伊莉沙白·班纳特是班纳特家的二女儿,个性活泼大方、聪慧与美貌并具;三女儿玛丽容貌不若其它姊妹出色,因此便在品德及知识上用功,但也造成了她自大的态度;排行第四的凯蒂个性浮华,举止常失礼而不自知;五女儿爱慕虚荣、注重享乐、跳舞和与军官斗闹取乐是她生活的唯一目的。

这样一个家庭便导致了后续情节的定向发展。

有一天他们家附近的搬来了一个有钱的单身男子彬格莱·查尔斯,他是一个个性温和、做人真诚不拘泥小节的富家青年,在一次宴会中彬格莱恋上了班纳特家的大女儿简,与简·班纳特相互爱慕;彬格莱的好朋友达西·费茨威廉个性拘谨严肃,不善言词常给人自大傲慢的印象,这也正导致了伊丽莎白对他的偏见。而他却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班纳特家的二女儿伊莉沙白,但是因为班纳特一家本身并不是得体的家族,再加上伊莉沙白一开始就对达西存有的偏见,令这两段恋情受到阻碍。接下来主要就是描述他们这段关系的转变过程

在这些障碍中,韦翰是最大的绊脚石。

由于伊丽莎白的先入为主,达西先生傲慢、无礼的样子早已进入她的头脑。再加上骗子韦翰利用了自己巧妙的奉承能力以及一付”讨人喜欢”的仪表,迷住了伊丽莎白,不停地为自己洗刷“冤情”,中伤达西,使得误会加深。而韦翰之所以能成功挑拨,可能还因为伊丽莎白虽是那些女儿中最理智的,但年纪轻,城府不深。此外,不得不佩服韦翰的“表面功夫”。

偏见文化论 篇3

所谓文化云者,实乃偏见日积月累所成之一“偏见系统”者也。何以知之?夫方始之时彼此皆与花果山水帘洞洞主之体态形貌无异,终了以至于一方以打喷嚏的同时不讲escuseme者抑喝汤时发出响声者为野蛮人,而一方脑后拖着根猪尾巴似的长辫子却当作民族精神之象征而宁死不肯剪掉,若非偏见日深于心以至构成系统、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之故,何以至此?

上古时既无凿凿白纸黑字,姑且不论。殷商之际,其世袭社会之形态、象形文字以及祭司书吏阶层对文字之垄断等种种,与彼尼罗河巴格达同时期诸文明并无太大差别。于是所谓“文化”开始萌生,亦即“偏见”开始发挥其作用。到距今二千四五百年前后,彼苏、柏、亚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与吾孔孟老庄诸子之言论各自将其所属之“偏见系统”一举扭转向一特定方向,双方的分歧开始显现。虽然,其所成之夹角仍属锐角范畴。使用虚拟语态作一假设:设若孟子得以与柏拉图通过某种途径(比如驿马传书或PC机上E-mai1)进行学术交流互通有无,则至少双方日后不至愈走愈远最终几背道而驰。然背靠世界屋脊面临无际深潭,左手茫茫草原右手热带丛林——噫吁哦!天之待我何其厚也!而我又奈上帝何?待耶稣董仲舒二老之出,则其偏见日益完善成系统之趋势看来已不可逆转,其雷霆万钧之力不可遏抑,摧枯拉朽势如破竹。至于奥古斯丁、圣多玛斯、马丁·路德、加尔文之辈VS程颐、朱熹、陆象山、王阳明之属,双方俨然已呈180°互补角,且各自仍在奋力向前不肯回头,大局定矣!

方造船业发达到一定程度、彼有一哥氏水手吾有一郑氏太监不约而同舍身下海之时,心火甚高的传教士某某“窦”者抱坚定之信念义无返顾来到我礼义之邦欲行其神圣使命。这位仁君异想天开地要将此一偏见系统整个扭转囫囵吞纳入彼之偏见系统中去,此志可谓不小!然终未能实现抱负,“白白地奔跑”,但遗奇技淫巧丧志之玩物自鸣钟数座传世,偏见文化互不能容难以亲和之程度可知矣。而最具讽刺意味画龙点睛之笔,吾之钟表匠日后竟奉彼之传教士本人为神!呜呼……

我对学生“有偏见” 篇4

心理学把人按气质类型分为四大类: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以下我用几个典型的案例来进行说明。

案例一:

学生A,女生,直率、热情、行动敏捷,但情绪易冲动,易爆发、狂热,不可抑制,具有外倾性,是典型的胆汁质性格。这样的孩子通常具有快速的反应力,具有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意志,但不考虑是否成功,一旦精力耗尽便会失去信心。该同学在班级中表现踊跃,对班级活动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对待老师和同学态度极端,对她喜欢的老师和同学极为热情,但对她不喜欢的老师和同学态度又极端得冷淡,甚至根本不理会。

教育方法:紧抓开朗、豪放、进取的特点。在教育中多给予肯定的评价,多鼓励。引导其注意控制感情,多给她一些能培养耐心,自控能力的任务。对她采取有说服力的批评,促使其遵守纪律和改正缺点,调动她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其自制力。但是,教育她时我时刻提醒自己态度要平和,对她的缺点和错误,一般不批评过重,多心平气和地教育引导,避免感情用事和急躁、冲动。当遇到问题时,可以适当缓一缓再进行教育,避免直接的指责和冲突。譬如,本学期学校要求对于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出现两门以上不及格的学生,电话联系家长通报其在校学校情况。该生恰好有两门成绩不及格,她找到我请求我暂时不要联系家长,并表示这学期一定会好好学习。虽然这违反了学校的规定,但我思索后同意了她的要求,并让她书面承诺。结果该生期中考试进步了23名,同学们也都反映她上课像换了个人似的,认真了许多。

案例二:

学生B,女生,热心、喜欢活动,而且行动迅速,善于交际、反应灵敏,活泼好动、乐观、健谈、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多变,在班里人缘极好。在工作、学习上精力充沛,且效率高,表现出很强的工作能力,在集体中朝气蓬勃,具有外倾性,但一旦缺乏刺激就显得无精打采,是典型的多血质性格。

教育方法:对于这个学生,既要发挥她的积极性,又要利用一切机会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形成活泼、机敏、开朗、善交往、富有同情心等优点,避免轻浮、不踏实、感情不真挚、无恒心等缺点。多鼓励她参加班内外、校内外组织的活动,用她的特长带动全班同学参加班内外组织的文娱活动,并任命她为我班的团支书,负责组织班级的团活动。不断地对她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帮助她保持饱满的情绪,并注意培养其坚韧、持久的性格。

案例三:

学生C,男生,安静、稳重、沉着、沉默寡言、三思而行,生活中坚持而稳重,严于遵守学校纪律,很少为外因而分心,态度上持重,不易激动或转移注意力,是典型的粘液质性格学生。但他固执、拘谨、精神状态外部表现不足。

教育方法:着重发扬他坚定、踏实、诚恳的优良品质。由于他遵守纪律、做事认真,为人稳重,我任命他为我班的班长。虽然他的性格上表现出较强的内倾性,但言少的他在班级里说起话来还是最有分量的,而且,搭配一个多血质类型的团支书,他们工作起来很有默契。在班级工,我注意及时对他给予鼓励,使其变得大胆、自信。当然对于这种气质类型的班长,刚开始时要注意培养,譬如,要允许他有充分的时间考虑问题和作出反应,便于他逐渐认识问题所在,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对他要热情,不能操之过急,要引导他积极探索新问题。在他出错的时候,态度要平和,我一般不批评他,而是心平气和跟他进行谈话。事实证明,他愈来愈成熟起来,逐渐成长为我的一名小助手,在各方面都表现较为突出。

案例四:

学生D,女生,她是一个典型的抑郁质性格的学生。她情趣体验深刻,行动迟缓,往往为微不足道的事情动感情,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对外部环境敏感,易产生幻想、胆小、孤僻。行动迟缓、孤僻、多愁善感、自卑、情绪不稳定、性格表现出严重内倾的特点。遇到伤心的事往往是自己躲起来悄悄地哭,但是她成绩优秀,一直保持在班级前五名之内。

教育方法:这类学生的心理耐受性差,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差,是令我较为费心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既要关注她的思想动态,又要把握好尺度,避免引起她的惶恐不安;她不喜欢出头露面或是参加集体活动,我却鼓励她多多参加集体活动,克服腼腆的倾向;对其优点和取得的进步要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并尽量不在公开场合批评她,避免其产生过多疑虑;生活上多关心帮助她,让她感到集体的温暖,在集体中获得友谊和生活的乐趣。我没有安排她担任班干部,我想她应该在自己喜爱和专长的方面更突出一些,以便于建立起自信和体验快乐,所以我经常和她探讨的是学习方面的事情。在本学期安排的一次学习经验交流会上,她的发言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我能感觉到那一刻腼腆的笑容下她自信的一面。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气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典型而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类型是无所谓好坏的,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存在着形成积极的或消极的性格品质的可能。因此,我们如果能认清学生的气质类型,采取适合其气质类型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就一定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摘要:在进行学生教育时如果能对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教育者可以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学生, 尝试不同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气质类型,教育方法,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顾燕敏.学生气质与教育方式[J].教书育人 (教师新概念) , 2003 (9) .

[2]Jerry M Burger, 著.陈会昌, 译.人格心理学, 2000.

[3]李美华.论学生的气质类型与教育[J].韶关学院学报, 2001 (10) .

傲慢与偏见 篇5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作品描写傲慢的单身青年达西与偏见的二小姐伊丽莎白、富裕的单身贵族`彬格莱与贤淑的大小姐吉英之间的感情纠葛。

其实对于这本书,我一年前就有兴趣了,可是因为耐性不足,还有对国外名字不熟悉,搞不清楚谁是谁的关系,一直只读了两三章左右。后来重新拿起这本书,开头几章真的很无聊。后来才明白这里是在为以后的情景埋伏笔。一眨眼,三十几章已经过去了,人物的性格也很明显地被作者刻画出来了。这本书中似乎只有两种人:聪明的和愚蠢的,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骗子韦翰也许除外。他利用了自己巧妙的奉承能力以及一付”讨人喜欢”的仪表,迷住了伊丽莎白,不停地为自己洗刷冤情,中伤达西。可笑他的话里充满破绽,而聪明过人的伊丽莎白虽能与彬格来小姐辩驳,与咖苔琳夫人顶撞,却还是被韦翰牵着鼻子走。说实话,我并不认为伊丽莎白被骗说明他是一个”愚人”。人,总是先入为主,达西先生傲慢、无礼的样子早已进入伊丽莎白的头脑,还怎么对他产生好感?对于旁人的点评又怎能轻易的置若罔闻?对达西产生偏见是很正常的。我说的旁人自然就是指相貌堂堂的韦翰了。不可否认,韦翰长着一张英俊的脸,表面上也装得非常”绅士”。虽有”人不可貌相”、”知人知面不知心”之说可就连我这个活在二十一世纪,以旁观者的身份看这个故事,仍然对韦翰产生好感,又岂能怨伊丽莎白这一个生活在过去时代的姑娘?

小说最后也与开头呼应——一致的无聊。合上这本书,仔细地品味一番,方才发现,整部小说,之所以吸引人,完全是因为它轻松幽默的格调。伊丽莎白的嘲笑讽刺,正将那些自视绅士、淑女的贵族的本来面目暴露无疑。而伊丽莎白的父亲班纳特先生竟然以嘲笑太太、女儿为家庭快乐,幸哉?不幸哉?

“傲慢”遇上“偏见” 篇6

李玲是一个外表极似乒乓冠军邓亚萍的女孩,无论做什么事都很有主见,在学习上表现出的那股钻劲儿着实让我这个刚踏上讲台的小老师佩服。由于年龄差别少的缘故吧,下课后学生们总爱围在我身边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学经验极少的我知道有些时候给他们讲的他们并不真正懂,但多数学生还是给我留下足够的面子,我一讲完他们就忙不迭声“懂了,懂了”,唯有李玲除外,当我满头大汗讲完后,随口问一句“懂不懂?”回答“不懂”的一定是李玲。刚开始我以为她是在给我捣乱,后来才明白她说的才是真话。但是,一次偶然的事件使得我俩的师生关系渐行渐远,直至我从镇中学调到城实验小学教学,她没有再和我说一句话。

记得那是一个外语晚自习课,我看大部分学生完成当天的作业又没有事干,就和他们聊起将来上什么学最有前途。我当时语重心长地开导他们:“如果学习成绩好自己又不感到吃力,家里也有钱供你上学,最好还是上大学的好,毕竟上了大学眼界开阔,天南海北认识的人也多,供自己选择的机会也多。别像老师这样上了个小中师,出来后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教学,不过我当时是家里没钱供我上了,否则我一定要上大学。”尤其是最后的几句话我还加重了语气。话音刚落李玲就接上了:“我看不见得!上了中师毕业了还可以上大学吗!上高中如果考不上大学,那不是还得回家‘修理地球’吗?”我一听这话心里很不是滋味,就随口说:“你懂什么,那你将来就先上中师再上大学吧!”李玲听完我这话就趴在桌子上看书不出声了。不过从此我发现她不再与我讨论任何问题,有时宁愿拿着题叫别的同学去问我。我当时的想法是:不能宠坏了这些优秀的学生!于是我们的师生关系就这样僵持了下来。

一晃六年过去了,李玲在信中说自己对那件事深表歉意,直到上了大学才有勇气承认这一点。看罢信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我为自己不经意的几句话对一个学生的伤害而深深自责,更何况,其实李玲的说法是有道理的。由此我想到一个教师一生中要教过许许多多的学生,你的不经意的一个言行可能就会给他们留下难以忘却的伤害,傲慢如果遇上了偏见,那就等于蒙上了自己的眼睛。

克服主观偏见尊重个性差异 篇7

很多教育失误都是由对学生的偏见引发的,我们所理解的“偏见”就是用旧框框、不客观的眼光来判断人、物或形势.显而易见,教学偏见就是指与教学相关的偏见,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或特定价值需求的满足状况,而对学生采取的不同的对待方式,即倾向某些人、冷漠另一些人的思想或行为.我们知道:偏见省劲的思考,是思想的斜视.因此,避免对学生的偏见,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然而,要避免对学生的偏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必须对偏见的成因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迁怨心理;先入为主的“灰色背景”;对陈腐观念的屈从;顽固的权威情结;此外,环境误读、心理迷障、个人好恶的强行输出等都可能造成偏见.对于“迁怨心理”,教育者首先要责问自己:对此人此事怨得在理吗?有没有搞错所怨对象?如果搞错了,将会产生什么后果?针对这种情况,教育者本身应该怎样去做才能避免不良结果的产生?对于“灰色背景”,教育者首先要责问自己:为什么不能暂且将每名学生视为“零背景”与“零档案”呢?若这样想,这样去做,我想会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因此,要克服主观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增强集体凝聚力,教师就必须要有一颗爱心,正如陶行之所说,教师要有“爱满天下”的宽广胸怀.爱是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没有爱就没有和谐,没有和谐应没有教育.同时,爱本身就是教育,爱是培养一切优良品质的基础和前提.那么,怎样做才能真正克服主观偏见,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呢?

一、要尊重学生的认知的差异

教育家赞可夫说:“当教师把每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学生由于自身智力方面和基础好坏等因素,对学习内容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就要承认这个差异,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衡量不同的学生.例如在教授《古诗二首》后,让学生再从课外说出写有关春天的诗句时,班中朱雨桐一口所说出了“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诗句后,赢得了大家的一片掌声.而周明伟只说出以前课文中学过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两句,课堂立即哄堂大笑.这时,他脸红得像斗败的公鸡.见此情景,我说:“周明伟同学虽然没有完全听清楚老师提问的要求,而他所说的诗句虽不课外得来,但也是有关春天的呀,况且他第一个举手发言,声音多响亮啊!你说他多勇敢啊!我们应该向他学习.”这时,他红红的脸渐渐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二、要尊重学生的情感的差异

小学生的情感容易受具体的事物、具体的情景所支配,加上可控性较差的情感特点,学生在某些环境的影响下,情感上比较会出现消极和积极的差异.教学中,对一些消极的情感,不能使用盛气凌人的语言去扼制,而应带着温和目光、商量的口吻、鼓励的手语,去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如学了《北风和小鱼》一文后,你喜欢谁,为什么?大多数学生都说喜欢小鱼,因为它不畏惧北风勇敢又机灵.但张哲奇却站起来说:“我喜欢北风,因为他所向无敌、很威风.”然而,我没有直接否定他的观点,而是让学生展开讨论:北风吹落梧桐树叶,吹跑鸟儿是真的威风吗?通过讨论,张哲奇对我说:“老师,我明白了,北风是自以为是,欺负弱小,我现在不喜欢他了!”我笑了,他也笑了.

三、要尊重学生的思维差异

心理学家加德纳以为: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慧,也就是说人人都具有某方面的智慧,但因学生的个性差异,所显示出来的不一样而已.因此,当他们遇到某一个问题时,就会各抒己见,教学时,我们要区别对待,进行针对性评价.如讲完了《大松树和小松树》一文后,让学生说说喜欢的对象是谁?为什么?有的说,我喜欢大松树,因为他很虚心,不骄傲;有的说,我喜欢风伯伯,因为他及时提醒小松树,而且态度温和;还有的说,我喜欢小松树,因为他虽有点自高自大,但是他最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了!最后,我作了总结:“你们多有主见呀,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感悟,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智慧.以后,我们一定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去认识事物,看待问题,领悟中心.”

不带任何偏见使用女性人才 篇8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董事长李小琳表示:“我会响应贾主席号召不裁员!”同时表示, 虽然不会裁员, 但高层会减薪。并进一步解释:“我们实行绩效考核, 如果在预定期没有完成预定的计划, 薪酬肯定没有去年多, 当然要减 (薪) 了。”

李小琳说:“从企业来讲, 企业之所以能发展, 员工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对每个员工都会挖掘其潜在作用。金融危机对能源行业影响很大, 因此鼓舞民众信心迎难而上是最重要的。”

对于如何破解眼下女性就业难的问题, 李小琳说, 这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我本人工作的经历使我并没有感觉特别多的男女区别, 但是我也注意观察到在用人的时候, 大家更喜欢用男士。但是我看到很多女性是非常优秀的, 这次在我们妇联组, 大家都是妇女界各个行业的精英, 她们有女科学家、女飞行员、女将军、女作家, 还有女性精英管理者。我们公司也有很多在高级经理职位上的优秀女士, 所以我认为, 企业在用人的时候, 应该不带任何偏见地使用优秀的女性人才。

对数学教学偏见的认识 篇9

一、教学偏见与数学教学偏见概念的界定

“偏见”的拉丁语词根是“判断在前”的意思.“偏见”就是用旧框框、不客观的眼光来判断人、物或形势.教学偏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具体来讲, 教学偏见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或特定价值需求的满足状况, 而对学生采取的不同对待方式, 即倾向某一方冷漠另一方的思想或行为.我们常说的“偏心眼”就起因于教学偏见, 教学偏见既有与道德规范相违背的有意偏见, 也有无意偏见, 但更多的属于心理活动的反映.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偏见, 就是数学教学偏见.

偏见具有主观经验性, 是一种不客观的判断, 因此会给偏见行为客体带来积极或者是消极的影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偏见也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或者消极的影响.比如教师相信自己班上的学生都很优秀, 每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材, 这是积极的偏见.又如教师认为成绩差的学生之所以成绩差是他们平时懒惰, 不爱学习造成的, 这是一种消极的偏见.

二、数学教学偏见的主要表现

现实中典型的数学教学偏见体现为对“优生”和“差生”的偏见, 在教学中往往通过外观、教学态度、课堂提问、数学思维、教学评价、人际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来.

1. 长相等外观上的偏见

外观上的偏见是指教师从学生的长相或姓名, 就下结论或判断该学生数学学习的潜能或者学习的能力.如有的学生长得很乖巧, 很有精神, 给人感觉就是充满灵气, 有长相偏见的数学教师就会认为他在数学学习上有无限的潜能,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就会更亲近、更关注他;而对那些长相比较难看, 或者是神情比较木然的学生, 有外观上偏见的数学教师对他们会比较冷漠, 很少主动询问或者指导他们的学习.

2. 教学态度上的偏见

教师常常倾向于把他们喜欢的或自认为优秀的学生的座位安排在前排、中间等地方, 把他们不太喜欢或认为学业不良、差生的座位安排在后排、两边、角落或最前面.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产生了座位排列上的偏见, 具体表现为在课堂管理上, 一旦有说话或者起哄的现象出现, 数学教师就会不自觉地把严厉的目光投向后排、两边、角落或最前面的学生身上;在全班齐答数学老师的问题时, 如果回答对了, 数学老师会不自觉地把赞许的目光投向前排、中间的学生身上.数学教师通过这些特殊的行为方式无形中传达了他 (她) 对学生的评价, 表明了自己对待学生的态度.

3. 课堂提问上的偏见

课堂提问包括两个方面, 一种是教师问, 学生答;另外一种是学生问, 教师释疑.国内外学者有关研究表明,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给成绩好的学生更多的交往机会, 更经常地提问他们.数学教师在提问上的偏见与他们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上的偏见是一致的, 一般情况下, 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 “优生”得到教师的反馈信息是积极的, “差生”得到教师的反馈信息则是消极的.同样, 数学教师在对待学生提出问题上的偏见与前面两种偏见也是一致的, 当“优生”向数学老师提出问题时, 数学老师会比较重视, 并且得到积极的解答, 而当“差生”向老师提出问题时, 数学老师往往会不予理睬或者是认为他们根本就是在捣乱.

4. 数学思维上的偏见

数学思维上的偏见是指教师寻求学生对其思维方式的认同, 而对与之思维方式相同和相异的两部分学生采取的不同对待方式;或者是教师根据主观经验对学生的思维状况进行的不合理的评估.如当学生的思维方式跟其数学教师的思维方式相似时, 他就得到教师的“偏心”, 当教师提出问题时, 往往对这些学生充满期待.又如, 往往有些成绩好的学生在数学课上比较喜欢回答老师的问题, 也会比较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但是如果教师仅凭学生的活跃度来判断哪个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敏捷, 哪些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 就会造成数学思维上的偏见.

5. 教学评价上的偏见

数学教学评价上的偏见表现为教师在教学评价中的重此轻彼.即数学教师对“差生”的平时作业或考试所评的分数往往比他们的客观成绩要低, 而“优生”得到的分数往往比他们实际应得的要高.

6. 人际交往的偏见

教师不仅在课堂上对“优生”给予更多的机会, 对“差生”给予较少的机会, 而且在课外交往上也更倾向于亲近“优生”而疏远“差生”, 具体表现为, 数学教师会主动地找“优生”询问他们学习上的情况, 或者是主动提供学习资料给“优生”, 对于个别成绩好的还会在课后“开小灶”, 给予特别的辅导.而对于“差生”, 数学老师不会主动地去找他们询问学习情况, 即便找也是进行批评教育的多, 根本不会想到要帮助这部分学生, 长此下去, 数学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偏见就加剧.

三、数学教学偏见的功能性破坏力

所谓功能性破坏力是指数学教学偏见对教学功能所造成的主要损害性影响, 既包括使教学功能无法充分实现的现象, 也包括使教学功能发生紊乱和失调的现象.在数学教学中, 数学教师的教学偏见对教学功能的损害除了表现为加剧学生的两极分化和部分学生的学业不良之外, 还表现为影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1. 数学教师的教学偏见加剧学生的两极分化和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业不良

在教学偏见存在的情况下“优生”被看作是数学能力强、大有发展前途的学生, 所到之处, 得到的是老师、同学的表扬和肯定, 他们生活在被人器重与羡慕的环境之中, 自尊心得到了极大满足, 自信心不断加强, 学习起来底气足, 后劲大, 学习成绩越来越好.而“差生”则不同, 他们往往被看作是数学能力低或无发展前途的学生,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的却是另一种境遇, 他们被老师有意或无意忽略、忽视, 被同学瞧不起, 自尊心受到伤害.同时, 他们会把这种不和谐的体验归因于数学学科的学习, 于是心理上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讨厌数学, 甚至会以逃学、旷课等消极行为相抵抗.这反过来更加剧了教师对他们的偏见.如此恶性循环, 必定会愈加影响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 以至于与成绩好的同学差距越来越大.

2. 数学教学偏见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概念、学习动机和抱负水平

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它与学习动机、抱负水平构成了学生内部动力系统的三个主要因素.数学教师如果对学生期望较高, 就会使他们在教师的各种有意无意的支持和鼓励下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概念, 并据此形成较高的自我期望, 使学习的动机水平提高, 学习兴趣增加.反之, 学生就会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概念, 并据此形成低自我期望, 使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水平下降.

3. 数学教学偏见会影响部分学生数学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数学发散性思维是指直接领悟的思维和认识, 它有快速、直接、跳跃或间断、多向等特点, 其中, 多向就是它可以从不同角度、方向, 以多种途径和方法去思考问题.在数学教学中, 那些与教师思维方式相同的学生, 得到了数学教师的“偏心”即肯定或者表扬, 他们对待学习的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但是这种结果也可能会导致学生去努力迎合教师的思维方式而束缚了自己数学思维的发展, 这将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而那些思维方式与老师不同的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得不到老师的重视或者认可, 这就使得他们放弃了思考的机会, 一味地去接受教师所教的东西, 这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也是不利的.

四、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偏见的原因

1. 数学教学交往中的平等程度是数学教学偏见产生的重要原因

数学教学活动实质上是一种教学交往活动, 教学交往是指参与教学的双方之间以教学过程为中介所发生的一切促进学生进步和教师发展的活动.为保证教学主体间的交往活动顺利进行, 教学主体要坚持理解宽容的主体间行为, 使教学体现出交往的基本特征即平等对话、将心比心、消除“中心”.平等对话的关键之一是尊重彼此的观点, 在平等对话中教师和学生都为教学活动所吸引, 共同创设交往的情境, 他们平等参与, 真诚合作, 营造积极共同成长的精神氛围.如果教师不能够尊重学生的观点、思维方式, 一味地要求学生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相一致, 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学习, 不允许课堂上有不同的声音或者是跟多数人不同的观点, 这种要求别人以自己的标准去解读课堂教学内容的行为也是教师与学生交往过程中不能将心比心的表现, 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害, 而且使得教师产生数学教学态度和数学思维上的偏见.

2.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是影响数学教学偏见产生的关键原因

数学教学评价, 就是指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及其行为进行评价.数学教师教学评价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数学学习.但在现实教学评价中, 教师只注重结果性评价, 把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一种方式, 教师“以成绩论英雄”, 这样就出现教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 很少关注成绩差的学生, 致使一些学生产生愉悦的积极心理, 同时也会使另一些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的消极心理.另一方面, 教师注重结果性评价, 忽视过程性评价会使得很多学生没有得到及时的肯定, 特别是学生思维过程中有价值的部分没有得到肯定, 从而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而产生数学教学偏见.

3. 数学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关注程度是数学教学偏见产生的又一原因

作为教育对象, 学生之间不仅具有年龄和性别的差异, 而且具有知识、能力、兴趣、爱好与人格上的差异与特点.数学教师要善于观察并发现学生身上的共性, 结合学生的特点运用有效的方法, 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发展学生的共性.同时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差异性, 并理解这些差异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表现以及成就有所不同, 多发现学生的优点, 采用个别化教学, 把学生的学习优势、学习潜能充分发掘出来, 只有这样人人才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在教师眼中看到的仅仅是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 而没有发现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优势如概括能力、数学表达能力、数学分析能力、数感、符号感、空间想象能力等, 那么他对学生的认识是狭隘的、片面的, 教学偏见也因此而产生.

五、建议

数学教学偏见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措施, 预防教学偏见的产生.

1.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交往活动.教师不是控制者、知识的权威, 学生不是服从、被动的接受者, 教师与学生是处于平等地位的、拥有完整生命的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作为有生命的、具有平等地位的人相遇, 相互尊重彼此的个性、相互了解对方的想法, 产生教学中的积极的互动, 在互相信任、尊重、理解、宽容的前提下结成数学学习共同体, 由此, 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师生交往的平等程度, 防止教学偏见的产生.

2. 建立多向交往的数学课堂

传统的数学课堂中, 教师是信息的发送者, 学生是信息的接受者, 师生之间缺少心理互动, 数学课堂是一种单向的交往活动.在这种课堂环境下师生地位是不平等的, 交往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也是不平等的, 教学偏见因此而产生.所以我们提倡建立多向交往的数学课堂, 在这种课堂环境下,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着频繁、密切而平等的对话、交流, 在这种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着更多向的交往, 对话双方不再停留于各自的观点和见解, 也不是由一方向另一方屈服, 而是彼此受到影响, 使各自的偏见得到克服, 并产生新的视界.

3. 重视数学教学的过程性评价

傲慢与偏见的深层解读 篇10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深层解读

傲慢与偏见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奥斯丁的一部小说!奥斯丁以擅长描写家长里短和生活琐事见长!极小的生活圈,极少数人,发生的一些跟财产和收入有关的爱情故事!作者以细致的观察和细腻入微的笔触以周围日常生活中人们熟视无睹的小事为创作素材!充分的运用了戏剧的创作手法:场景不多,三五个人,大量精彩的对白。惯用的讽刺幽默诙谐的艺术手段!人物爱出洋相,说话愚蠢,自相矛盾!用语言对白揭露人物个性而不是叙述或内心描写!作者一生写了六部小说,而傲慢与偏见正是作者的最得意也是被世人广为推崇的杰作!有人甚至因此把她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

小说以一个出身中产阶级相貌并不出众的年青女性伊丽莎白为中心貌似客观冷静的写实描写,其实是小心翼翼被隐藏了的浪漫的爱情故事!作者与众不同的只是她在浪漫的幻想中仍保持着高度的理性和戒备!很冷静的谈了一场有节制有底线有计算的恋爱!她的克制表现在一定不能被爱情冲昏头脑,一定要守住对方应该是个有钱有财产的这一底线!比灰姑娘世故和圆滑!既要爱情更不能缺少金钱!一场事故的俗套的爱情故事被包装的不露痕迹!有赖于作者的精湛的笔法和狡猾。

“凡是有则产的单身汉,必定要娶一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文章一开始直截了当的提出了看是愚蠢势利的太太的观点,实则是作者本人的观点!人们通常以为这是作者惯用的调侃和讽刺手法!但当我们读完整篇小说乃至作者的其他小说时,我们会发现,她的所谓美满婚姻都是以这样的“门当户对”,也就是说在作者的心中,幸福的婚姻的基础或者说一个女人的幸福婚姻:是嫁给一个“有财产的单身汉”尽管作者通过生花妙笔让我们通过对男主人公痴情真诚高大英俊的赞美,让我们忘却这一点:这人男人是个有个财产的单身汉!像一个老道的魔术师用一些精湛的手法引开观众的注意力,而完成了他最想和必须完成的内容一样!作者为她的女主角们安排的婚姻的对象:一定是“有财产的”这一事实!奥斯丁对钱的非常重视和感兴趣,整部小说处处是对男性财富和资产的算计!班纳特先生拥有年近2000镑的地产;宾利有10万镑遗产,每年进款在4,5千镑;达酉每年进10000镑的则产,有女主角贪恋的庄园……还有伊丽莎白为保持心理平衡说的“他(指达西)是绅士,我是绅士的女儿,在这点上我们是平等的”批评家戴姆曾说过在表现人类行为受经济关系支配方面,奥斯丁“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位在马克思出生前的马克思主义者”有人将此部小说称为奥斯丁的婚嫁的经济学,显然是十分准确的!

作者对女主人公的偏爱显然过于主观和有失冷静,这可理解为女主人公是作者在虚幻世界中的代言!奥斯丁曾经说过:“我必须承认,我以为伊丽莎白是一切印刷物中最可爱的创造物,而且我真不知道怎能忍受那些连她也不喜欢的人。”人们对自身偏爱和主观这原是难于避免的!女主角姿色平平出身中产阶级!那么这个灰姑娘用什么来俘虏白马王子呢!个性和才情——这显然是作者引以为傲的!她对此寄予了厚望!文中作者让它们顿超男人们对美丽性感和财产的天然、本能和理性的双重渴望,而击败了其他以美丽、性感、财产为代表的各个女性成为最大贏家!以此角度赏析,则此被广泛赞誉的写实主义,现实批判的小说显然是不现实和不写实而只是作者的一厢情愿!和不曾想为此负责任的一次恣纵之幻境游历!无法掩盖她偶像剧的实质!灰姑娘并不漂亮,只是要靠一点个性和做出不媚俗不向权贵低头的清高和高傲,而钓了一条大鱼!她用理性、节制、讽刺和貌似深刻!和三五个女人的中庸、势利、媚俗而被舍弃和不如意来烘托女主角。精心包装炮制了一个灰姑娘的童话!一个现在看来的偶像剧。但比直接偶像和灰姑娘要有力量的多,因而身为女性的诸多读者们不能不被深深地感染和俘虏!伍尔夫尚且如此平常女性则更加如此,英国80%的女性婚姻观受此部小说之影响!这种女人因身在其中不能觉察的虚伪,被身为男性对矫揉造作深恶痛绝的敏锐的洞察者马克·吐温所深深的厌恶!

男主角很呆板空洞差不多是符号式的人物证明作者在现实中并没发现和遇到这样的理想男性,完全是虚构的!结尾的描写:伊丽莎白过上了“舒舒服服,风雅有趣的生活”这种空洞的概括证明作者已不能对她的作品的细节和真实负责了!象对男主角的空洞描述一样,他们的“幸福”也以空洞的描述草草收场!也即:势利,阶级差距,拜金主义……是真实的,是天天都在发生的太阳底下不新鲜的事,而跨越阶级鸿沟灰姑娘钓到王子的大团圆和美好是不真实的是编造的!这种事情的不常发生从作者的经历中甚至她的眼睛所能看到耳朵所能听到的都未曾发生,所以她写不出来了!

作品是作者的梦,赋予了她自己的经验和梦想!女主角即是作者本人,是她的代表,是她的灵魂出去一次历练,一次神游!她为自己虚构了一场“门当户对”的完美幸福的婚姻!前面提到,女主角并不很漂亮,但是有个性。这是作者试图以个性来赢得“有财产的单身汉”的幻想。事实上在那个年代女性的个性产不能得以充分的展现,而男性们也并不会为一个小小的所谓个性而买单!作者的现实证明她的所谓个性只能在虚构的作品中去赢得和俘虏有财产的单身汉的心。在现实中它并不是所向披靡的法宝!一点点的个性和才情(作者本人所具有的优势)在理性的现实的世界里也必将是凋零的花,并没有受到虚构的文学作品以外的世界的重视!她永远是作者心中灰姑娘的情结,一个不能实现的童话!即便是身为女性的作者本人甚至在其虚构的梦幻中都不能不媚俗不现实的爱,都那样的理智的不厌其烦和饶有兴致计算单身男性的收入和财产!那么又如何要求现实中的那些人们现实理智和不媚俗呢!又怎么会为一点小小的个性和才情而盲目和冲动呢?

作者的爱情故事看似无关财产,但对财产念念不忘,而一在的谈到收入和财产,甚至在看到男主角漂亮的庄园后忍不住替女主角发生出了这样的感慨:“我差一点就做了这儿的主妇呢!这些房间也许早就让我走熟了!我非但不必以一个陌生人的身份来参观,而且可以当做自己的住宅来享……”在她答应了达西的求婚后而姐姐问她是什么时候爱上的达西,她说“应该是从看到他那美丽的花园算起”。这大概是作者某次的真实的心路历程吧!

作者虚构的美好世界里里:钻石王老五英俊最好有点素质以不煞风景,最重要的是他的素养可以发现女人的个性和才情并为它们着迷而失去那所有人包括作者本人也坚定执守并引以为傲的理智理性,而不能自拔的深陷其中,遗忘自己的身份看轻自己的资产!视这女人的个性为无价宝!作者试图以自身的某些特点来弥补自己不美不富的不足!在寻找自身的某些优势来匹配男方的财产!最后作者找到了或者说一直引以为傲的两点希望王老五们能够重视和喜欢最好能视为无价之宝!明明追求的是财产,却又不甘心向其他女性一样附身屈就委曲求全而是另辟,期望用自己的个性和才情凌驾财产之上,让财富一再的向它们低头,乞求,将财富双手奉上还要连连称谢!作者的贪心或者说野心是明明觊觎别人的财产却要做出垂怜施舍别人的样子!理智克制地谈了一场似那么回事的爱情!要有实际和好处又要有好的名声,很世俗又要做出很清高并嘲笑世俗的样子!这部小说作者将她的理智发挥到淋漓尽致。原则是绝不动摇的,但在此坚不可摧的原则基础上理性的玩味了一个爱情!这绝不是一个爱情故事!是一个买卖,作者从未失去理性地谈了一场装腔作势的爱情!莎士比亚说:“爱情里要是掺杂了和它本身无关的算计,那就不是真的爱情。”真正的爱情是不会算计不会预设难免会有些忘乎所以不计钱财的陶醉,但作者始终处于一种极其清醒极其理性的状态!所以这不是一部爱情小说,是一个女人的讨账单,只是账本簿很漂亮很艺术,数字用香水和花来点缀!即要有财富又要有爱情,而财富是首要的!在此基础上才可以爱情!这是作者隐藏的不可动摇的原则!作者惯用嘲讽克制幽默诙谐的精湛技艺文笔和驾轻就熟的戏剧创作功底!使这部本俗不可耐的爱情故事被美化深刻和真实化了!即拜金又要有比别人更像样的爱情,这是一部很贪心的女性白日梦!这也许正是作者终身未曾嫁出去的原因之所在吧!那个年代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财富要么爱情!都要又想融合无碍的只有作者才有这样贪心,也只有虚构的文学作品里才有,才能被美化!作者与众不同之处是,别人只将它写在童话里,而作者的特长在于她用她的生花妙笔将一个梦幻赋予了生命,用简单的甚至是简陋的“误解(偏见)”做道具完成了女主角显示她不向财富低头,高傲不媚俗和男主展现真爱的机会!傲慢与偏见不是作者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和对世人的警示!而是她达到她目的的推动情节发展的道具!仅是因为一点小误会而不是阶级的鸿沟和现实的理性这是大家都乐于见到的!阶级的鸿沟被一点小误会神不知鬼不觉的替换了,被小小的个性与才情成功跨越了!情感战胜了理智,这在当时社会环境至少在作者的头脑中这是不现实的!是作者的一次傲慢和偏见!

据考证世界各地各民族类似灰姑娘的故事竟然上千种之多!在中国各民族的民间传说和神话里也都广泛存在,仍在传诵和落于文字的竟达近百篇!数量之庞大着实令人惊愕!由此以见这种情结的根深蒂固和人们对她的难于割舍!傲慢与偏见即是此灰姑娘情结的异文!而且隐藏极深,被作者精湛的笔法包装的不露痕迹!让人们纠缠于探讨她的写实主义,现实批判,新女性婚姻观,女权主义萌芽等等而没有察觉她只是一个灰姑娘的白日梦!通过个性吸引成就美满婚姻,生存是一种生存联,每个人都有梦想的权力,奥斯丁当然也不例外,经久不衰恰证明符合女人们的白日梦。建立在理性上的艳遇幻想,小心翼翼的,不把自己暴露出来!以写实的客观的叙事方式,小心的经营着自己的虚幻世界!以身边有限的事件甚至可称之为琐事为素材,纺织着未隧的女性心愿!不经意流露出的妒嫉绝望,这是“讽刺”的由来。用俗气而圆满的爱情故事来满足自己的同时当然还要有必不可少的深刻与幽默来衬托来装点爱情实质的功利世俗与浅薄!连幻想也带着深刻和理性甚至批判的烙印。是孤独女性期待的一次男女相处与对话!以自我为中心,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和细腻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进行精细的甄别选择,把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生活中的琐事赋予了灵气,晶莹剔透的美文!发挥到极致!她的所有小说都围绕着婚姻做文章,可见作者终生对婚姻保持着浓厚的兴趣!由于人们对现实的逃避和再现生活细节时的无能以致对她深深折服。

此篇小说说明当时的时代和作者本人已不能容忍赤裸裸的爱情买卖!对于傲慢她要拒绝!这是她唯一的反抗了!不过是要拒绝几次而使对方转变态度,至少在态度上要给女性尊严!而她并非要真的拒绝!!作者的理想不是彻底反抗!而是企盼能够遇上像男主角这样好脾气的有财产的男人能够容忍自己的几次拒绝而不灰心绝望并能及时的乖乖的调整好自己的态度!为自己的小性保持宽容!与其说是反抗倒不如说是耍女孩的小性和女性的欲擒故纵的把戏更为准确!美妙的爱情描写掩盖不了一定要嫁给个“有财产的单身汉”的事实!只是这个单身汉要知道配合自己的未婚妻!关键的时候还要装傻!要全心全意的相信和追求爱情。这是作者的另一部“理性与感情”或更甚者说是真正的理智与情感!小心的权衡取舍!看似偶然和漫不经心实则是作者的精心安排!是作者的白日梦,是作者的灰姑娘的故事!用写实手法做白日梦!是作者的不同于其他女性作者的高明之处!

参考文献

[1]、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王科一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

[2]、《奥斯丁研究》,朱虹编选,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

[3]、[美]柯莉特·陶琳.灰姑娘情结[M].叶芸君.译.台湾:银禾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8.21

[4]、[英]玛阴·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权辩护[M].王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1.

偏见的代价 篇11

那天,人力资源部主管向我透露,我所负责的部门要来一位新同事小王。一听说他只是一个普通院校的毕业生,我心里当时就老大的不愿意:研发部前几天新进的可是复旦的毕业生,怎么就给我派一个这样的人啊?

因为有偏见,见了面又看他其貌不扬的样子,便在心里断定他是个资质平平的人。我把他带回部门的时候,只是简单地做了一下介绍,便转身进了自己的办公室。我不冷不热的态度,相信再迟钝的人也能看出来。 接下来的事,更让我对他反感。

第二天上班,我刚打开电脑准备当天的工作,突然发现昨天放在桌子上的数据分析表不见了。我挨个文件夹搜索,就是找不到这份文件。桌案上,地面上,夹层,被我翻了个遍,仍不见它的踪影。这可是我用三天时间整理出来的,丢了它,不但之前的核算全白做了,就连后面的分析都无法如期进行。

情急之下,我忽然想起来,昨天快下班的时候,我曾把咖啡打翻了。当时随便操起几页纸就擦,可能被我误扔到垃圾筐里了。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我一个箭步冲到了垃圾筐。里面居然是空的,那一刻,我连哭的心思都有。

我按下内线,气急败坏地把秘书叫了进来,质问她谁打扫过我的办公室。秘书一看我的脸色不好,把小王喊了进来。小王一脸憨态地站在那里,一问,是他早上提前一个小时到岗,把我们部门的所有房间都打扫了一遍,我的垃圾筐也是他倒的。我当即就火了:“以后没有我的允许,不要随便进我的办公室!还有,同事们的垃圾筐,让他们自己倒。万一谁有个重要的文件误扔了怎么办?你做好你分内的事就行了!”小王面露尴尬,怯怯地站在那里,一个劲地向我道歉。可再怎么道歉也于事无补啊!

此后的一周时间,我不得不重新统计那些枯燥又令人头痛的数据。我真想不明白,现在的年轻人都怎么了。就为了积极表现,竟然提前一个小时到岗!还把里里外外的卫生都打扫了,真是多事!

不久,我的自行車在上班的路上坏了,恰好遇上了小王。他二话不说俯下身来替我修理,弄得满手油污。而我心里却没有丝毫的感激,反倒认为他在向我这个部门主任献媚讨好。忙活了好一阵,终于,他抬起头来,揩着汗水,笑着说:“主任,车修好了,您试试。”我接过车,抢白了他一句:“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业余爱好。”虽然遭到了嘲讽,但他仍旧只是憨憨地一笑。这令我更加鄙视。就因为我是他的上司,他连自己的尊严都不维护了?哼,没有原则!

那段时间里,虽然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在各种场合贬低这个我横竖看不入眼的年轻人,可就在这期间,由于小王做事很勤奋,对别人的求助又总是开心地应允,因此,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一次,公司要参加一个大型工程的投标,要求我们部门在很短的时间里做好有关的数据统计,当时正值盛夏,天气燥热,我们连续加了三天班,才在领导要求的时间把统计好的数据报上去。我刚想放松一下,主管领导却在这时破门而入,气急败坏地把我刚交上去的一沓数据甩在我面前。原来,是我忙中出错,在汇总的时候把一组关键的数据弄错了。领导暴躁的吼叫吓得其他同事都躲了起来。这时,竟是我最不感冒的小王轻轻地走进来,对我说时间还来得及,由他和别的同事一起先把数据顺一遍,然后再请我最后审定。我看看他,禁不住点点头。果然,不到一个小时,小王就把数据送进来了,我这时也平静了许多,仔细核查好几遍,确认准确无误后,送给了主管领导。

这以后,再看小王,我的眼光变了。在我的眼里,他是那么勤奋、敬业,那么与人为善……同时,我也时常在内心里为自己先前的偏见和刻薄而深深地自责和不安。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喜欢某个人,并不是对方真的糟糕,而是我们的内心存在着偏见。偏见是良知的天敌,是合作的障碍,是和谐的杂音。别人的灵魂不会因为我们的渺视而贬值,也不会因为他人的恭维而崇高。偏见最终会让其持有者付出刻骨铭心的的代价——发自灵魂深处的羞愧和难以弥补的痛悔。

编辑刘丽娜

怎样改变对职高生的偏见 篇12

有一次, 我乘坐出租车, 司机听我说到职高, 出口就一句:“哦, 职高啊, 你们职高里很多人都很垃圾的吧?”满脸鄙夷的神色, 让我至今难以忘怀。生活中这种情况很多, 网上还曝过某普高学校德育处发给学生家长的“不要与社会不良青少年或职高学生混在一起, 以防上当受骗或被欺负”等信息。所以, 我与现在读普高的初中同学也渐渐断了联系, 而且和亲戚朋友们都不好意思说我在读职高, 甚至在校外, 基本上不敢穿着校服逛街, 怕周围的人通过校服上的标识知道我是职高生。真想不明白, 为什么大家都这么歧视职高生?身为职高生的我该怎么办?

我答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杨进指出:“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承担着培养职业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神圣使命。”但这种官方化的“正名”在“骨感”的现实面前却显得底气不足。人们口头上都说职业教育重要, 不能歧视职高生, 但骨子里仍然将职业教育视为“二等教育”, 把职高生等同于“双差生”。

造成这种歧视的原因有很多。

从社会观念上看, “工人地位低, 白领更神气”的思想深入人心, 这是短期内不能更改的事实。虽然现在国家已经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 各省、市政府同样在大力推广, 但人们的观念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转变的, 很多学生的家长还是觉得做白领好。从家长和学子的角度来看, 上职高也多半是“实在没有其他出路”的无奈选择。加之“以分数论成败”的固化观念, “职业高中是差生的收容所”的说法也就深入人心了。

从教育原理上看, 教育机构的社会地位是由其所培养的人将来在社会上获得的经济利益来决定的。职业教育培养的人在社会上获得的经济利益并不好, 所以社会地位不高。在我国, 职业高中招收的初中毕业生虽说在原则上与普高并无区别, 且近年来政府在资金的支持力度上也在不断加强, 但事实上, 与普高相比, 不管是师资力量还是教学环境, 职高都相差甚远。重招生、轻培养、强制实习等各种乱象在职高的有些学校里也是不可否认地存在着。

另外, 职业教育不完善, 理论很薄弱, 迄今为止依然没有一本全国公认的职业教育学理论书籍。而一旦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支撑, 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没有权威。

所以, 对职高生的偏见与歧视不仅是基于认识, 而且是缘于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和社会现实的。正是这些原因, 使社会人士不能正确地看待、评价职高生。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印象中, 职高生是自己不争气, 老师没办法, 家长很无奈。

但作为职高生, 我们应该怎么尽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种现状呢?我认为, 要去掉各种感情因素, 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 冷静客观地分析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更重要的还是要向自身的病症“开刀”。

首先, 从小处做起, 从“面儿”上做起, 对一切不文明、不和谐行为说“不”。其实, 很多时候外界对我们有看法, 也是根据他们平常所见的少部分人的不良外在形象做出的评价。比如, 有的同学一出校门就叼一根烟, 或者公然与异性搂搂抱抱, 或者常出入网吧, 或者穿着不得体, 烫染各种怪异发型, 甚至与不良社会青年步入夜生活场所……这些行为都直接造成外界对职高生的“非中学生”形象认定。诸如这种情况, 就需要我们每个职高生共同努力, 杜绝种种不良行为习惯, 才能重塑职高生新形象。试问, 一个穿着干净整洁、文质彬彬的“绅士”或“淑女”或“有学生样儿”的学生怎会不赢得外界人士的认可呢?

其次, 要拥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用技能说话。职高生相对普高生的最大优势就是实际技能水平, 我们接受的是良好的专业技术教育, 那就应该在学习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各类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学习中, 不能潦草将就, 或者半途而废, 或者一知半解。学技能就要学得专, 学得精, 力争获得相关专业技能资格证书。如今, 每个中职学校都培养出了很多优秀技工, “数控达人”“计算机精英”“汽修超人”不胜枚举, 他们总是在毕业时被用人单位抢着录用, 毕业后在单位里也都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再次, 要活出自我, 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挑战。抛却自暴自弃的念头, 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我们照样可以像普高生一样深造。杭州临平职高2006级数控专业学生夏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进入职高后, 也曾经落寞过、失望过。但在老师的鼓励下, 他不再在乎他人眼光, 一改往日的坏习惯, 踏踏实实学技能, 勤勤恳恳钻理论, 抱着“职高生也会有出息”的信念不断取得进步。学习部部长的工作他干得风生水起, 篮球场上时常有他挥汗如雨的身影, 课间还能见他捧着小说读得津津有味。用夏江自己的话说:“在临平职高的三年, 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这让我变得很自信、很开朗。”所以, 他在200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重点大学——浙江师范大学, 2013年因品学兼优被保送读研就不足为奇了。试想, 在走向工作岗位后, 有谁会因为他以前是职高生而歧视他呢?

总之, 面对人们的“偏见病”, 我们虽不能很好地辩护与正名, 但可以让自己内外兼修, 进而变得更强大。只要有了“惹人眼红”的成就, 一切偏见与歧视都将不攻自破。

上一篇:天气风险管理下一篇:语文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