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之傲慢与偏见

2024-05-18

文学评论之傲慢与偏见(通用8篇)

文学评论之傲慢与偏见 篇1

文学评论之《一个偏见》

《一个偏见》写的是钱钟书先生自己的一个偏见,即对喧闹的人籁的厌恶感受。第一段写他对偏见的认识: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作者对偏见持赞成态度并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反面:所谓正道公理压根儿也是偏见;正面:只有人生边上的随笔、热恋时的情书等等,那才是老老实实、痛痛快快的一偏之见。他认为有一些说得冠冕堂皇的真理不比直言不讳、坦诚的偏见来的令人信服。在消除读者对偏见的“偏见”(误解)后,随即提出自己的观点:“人类是不拘日夜,不问寒暑,发出声音的动物。”

第二、三、四、五段则围绕作者的这个“偏见”,运用正反对比天籁与人籁的表现、特点、优缺点进行论证。

第二段采用排比铺陈的手法将天籁与人籁的特点罗列出来,语言褒贬分明并在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这就是所谓人籁!断送了睡眠,震断了思想,培养了神经衰弱”直言不讳地表达对喧闹的人籁的厌恶之情。

第三段从人籁的缺点和天籁的优点进行对比,如“否则山上住和尚,山下来游客,半山开饭店茶馆,决不容许那座山清静”与“我们忘了鸟转是在破坏寂静;似乎寂静已将鸟语吸收消化,变化一种有声音的寂静”;以及“忽闻人籁嘈杂,最博爱的人道主义者也许有时杀心顿起,恨不能灭口以博耳根清净”与“虫鸟鸣噪,反添静境”,直接明快、淋漓尽致地表达作者对人籁的恶、对天籁的喜。

第四、五段更是分别以一整段写寂静充满了未发出声音的隐动;人籁则令人像《红楼梦》里的赵姨娘一样“忍无可忍”,进一步论证了作者对人籁的厌恶。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归纳和升华,作者提出“声音热闹,头脑就很难保持冷静,思想不会公平,只能把偏见来代替”,直接点明主旨,同时又认为这也许是哲学家产生思想的根源,利用反语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对人声嘈杂的厌恶。

全文的语言幽默、睿智、洒脱、富含哲理、发人深省,秉承了钱钟书先生一贯学者式的幽默讽刺风格,这得益于他综合、灵活、新颖地运用大量修辞手法,如比喻、用典、排比、双关等使文章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饱满、富含哲理,发人深省。

文章采用新颖大胆的比喻,有的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事物的特点,使人身临其境,如“数不清的麻雀的鸣噪,琐碎得象要啄破了这个寂静:乌鹊的声音清利象剪刀,老鹳鸟的声音滞涩而有刺象把锯子,都一声两声地向寂静来试锋口”以及“但是寂静似乎太厚实了,又似乎太流动了,太富于弹性了,给禽鸟啼破的浮面,立刻就填满”;有的在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类事物中寻找别人难以发现的共同点,用新奇的喻体表现本体,出奇制胜,如“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象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将不能有偏见比喻为只有客厅没有卧室的屋子,以及在浴室里的镜子前摆照相的姿势,讽刺了一味否定偏见的人的无知可笑和造作。

钱钟书先生学贯中西,知识渊博,文章中引经据典,有旦丁的《地狱曲》,有阿铁斯的《哲人言行录》,叔本华的《哲学小品》,有《红楼梦》、《山海经》;在论证“虫鸟鸣噪,反添静境”时,一口气连举《诗经》《颜氏家训》《风瑟》的诗句。并且熟悉、灵活、技巧性地处理典故,使之发挥出出人意料而又合情合理的效果,如“教你感到象《红楼梦》里的赵姨娘,有人在踹你的头”一句,以赵姨娘受府里上下的“压迫”,左右不是人的尴尬的处境,恰如其分地形容了人在人籁吵杂中的无可奈何和愤懑。

机智、犀利的双关手法使文章的主题得到深化,如“依照生理学常识,人心位置,并不正中,有点偏侧,并且时髦得很,偏倾于左”利用生理学常识,既说明了偏见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又讽刺了当时政界流行、追捧的“左倾”思想也如偏见一般带有盲目性。又如,“只有人生边上的随笔、热恋时的情书等等,那才是老老实实、痛痛快快的一偏之见”,既说出了情书等作为感情偏激的产物所具有的坦诚真切,又暗讽所谓“偏中正”等学术理论的造作。

钱先生的一些语句深刻、富含哲理,令人读过心生快慰而后又能引人深省。如“人生在世,言动专求合理,大可不必”说,人的言行举止没必要时时受“合理”的束缚,要大胆去想去做,符合当下提出的“人才贵在创新”;如“语言当然不就是声音,但是在不中听,不愿听,或着隔着墙壁和距离听不真的语言里,文字都丧失了圭角和轮廓,变成一团忽涨忽缩的喧闹,跟鸡鸣犬吠同样缺乏意义”一句,强调了治学应用心,戒三心二意;又如“聚合了大自然的万千喉舌,抵不上两个人同时说话的喧哗,至少从第三者的耳朵听来”道出了人的注意力更集中于人本身而忽略了许多外在客观······

总而言之,本文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写作技巧都令人深深折服,是一篇难得一见的优秀的议论性散文。

文学评论 篇2

《谄媚的奢华》

谄媚的奢华

------电影《红高粱》的后殖民主义色彩

【摘要】:后殖民主义是90 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国际文化思潮,其影响正在日益扩大。本文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从三个方面探究了影片《 红高粱》 的后殖民特性。在张艺谋改编自莫言《红高粱》《高粱酒》的电影《红高粱》里,就保存着这种后殖民主义的特性。并近乎于谄媚的表现出民族的劣根性。

关键词:《红高粱》 张艺谋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以及有关种族和文化帝国主义的问题。爱德华· 赛义德在《 东方主义》 一书中认为:在西方学人的视界中,“东方”被憧憬为一个从远古以来就洋溢着异国情调与传奇色彩的浪漫国度,而且这种憧憬是一种文化猎奇。虽然我们中国并没有真正地沦落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可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我们却遭受着殖民化的统治。

在莫言的小说中,并没有这些在电影中表现的这些意象元素,在经过张艺谋的改编之后,凸显了我们中华民族在一些问题上的是是非非。张艺谋作的电影作品《 红高粱》首先是在柏林电影节获得金熊奖之后,在国内外引起了一片轰动,特别是猎奇心理支配下的西方观众,可是在国内对于影片却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影片《 红高粱》 折 《文学评论》

《谄媚的奢华》

射的落后文明是旧中国的真实写照,但是相应地迎合了西方东方主义者的欣赏品味。可是在这其中也暗含着许多实际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一、“伪民俗”迎合了西方观众的猎奇心理

在小说《红高粱》中,作家莫言所描写的是在山东高密的事情,张艺谋导演有意的将这故事背景挪用到了陕北的高原之上。这是我们可以理解的,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所承载的中华文化,才是最原始的的最富有激情的,也是最能够满足西方人对中华文化的猎奇心理的。可是《 红高粱》 这部影片对民俗文化的阐述却带有很强的虚构性,即“伪民俗”性。

首先,在故事的层面上将故事的发生地移植到陕北那是合情合理的,但从史实的角度出发,这未免就太牵强了。影片将地点改在了边远的宁夏地区而不是原作中的高密东北乡。很显然,这是一种错误。因为当年日本侵略中国并没有深入到边远的宁夏一带。这就给人一种错觉,会让东方主义者认为当年的中国非常弱小,连偏僻的内陆深处都受到了日本的侵略和蹂踊。

其次,影片中我奶奶要嫁过去的十八里坡是除了烧酒作坊一家人外荒无人烟的地方。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村庄是如此荒凉、人丁稀少的。

再次,去十八里坡的路上经过的那片高粱地被拍摄成野生的高粱,这也是站不住脚的,没有野高粱会是那么整齐壮观的,更不可能如此的生长在陕北大地上,在那片土地上,是不可能出现“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的美满的。《文学评论》

《谄媚的奢华》

最后,烧酒作坊的人崇拜酒神。但是,我爷爷的恶作剧朝高粱酒里撒了一炮尿,竟然酿成了喷香的好酒一一十八里红。如此多的“伪民俗”客观上无形地迎合了西方世界的观众,为他们呈现了一个神奇的东方国度,从而满足了他们的猎奇心理,引发了他们对东方中国“神秘”的幻想。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于不了解我们中国文化的西方人来说,无疑是在给我们中国,中国认得脸上抹黑,可是对于张艺谋来说,通过这样做他成功了。

二、愚昧和落后引发了西方观众的后殖民情绪

影片刻意在视觉上营构了流动的画面,以最大的信息量来表现东方大陆传统文化的原始荒蛮与愚昧落后,供西方读者猎奇。在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开始前后的那段日子里,并没有影片所展示的那般的丑陋不堪。张艺谋有意的将这段传奇刻画成如此直露的对于金钱,物质等的追求实在是有那么点差强人意。

首先,在我奶奶上花轿前后,画外音里的那段“坐轿不能哭,哭轿吐轿没有好报,盖头不能掀,盖头一掀必生事端。”这些语言信息无非在向我们传达新娘必须在轿子里也规规矩矩,哭和吐等任何动作都是伤风败俗的,新娘没有一丁点的自由,花轿也是一种束缚而不是让人欢喜的地方。

其次,我奶奶在曾祖父的眼里就相当于一个可以利用的工具。曾祖父用她换取了李大头给的一条老骡子。为了让老李家的名气和气派提高自己的声望,穷困的曾祖父把她嫁给了李大头,逼她做了买卖婚姻的牺牲品,并向她隐瞒了未来丈夫的情况:对方五十多岁了而且还 《文学评论》

《谄媚的奢华》

是个麻风病。对于这桩婚姻,曾祖父自个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的 女儿高攀了。但她仍然处在父权制和夫权制的夹缝中,她只好把自己屈服给了余占熬。这样的情节塑造使得西方猎奇者认为,中国的妇女丧失了主体地位而沦为工具性客体,丧失了自己的声音和言语权力,仅仅缩为一个空洞的能指而成为夫权主义的反证;她们不仅受到压迫而且通过在中国社会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养成的精神驯服来支持对她们自己的压迫即她们已经心甘情愿地适应了男性的压迫。

再次,影片多次向观众展示了我奶奶的金莲小脚的诱惑魅力,也就是展示了中国妇女在身体上所受到的夫权社会的残害。拦路抢劫者掀开轿子的帘子时,注意到的是我奶奶的那双小脚,而不是她那美貌的容颜。我爷爷和我奶奶第一次的肉体接触就是我爷爷对我奶奶伸出轿子外面的金链小脚的抚摸和凝视。缠足似乎还有另一个目的。这种刻意把女性角色塑造成被动客体,营造为男性观赏愉悦对象的做法,使得西方人用新奇和带有偏见的眼光来看待东方,对待东方女性群体。

三、对情欲的大肆捕捉强化了西方观众的后殖民情结

在影片中张艺谋刻意的策划了几处具有商业元素的情色场面,虽然并没有直接的描写两性之间的苟合,但是在在那种大写意的视觉元素下,加上电影蒙太奇剪辑的视觉补偿,在看完这样的段落之后,自然的会在我们的意象里产生这样的错觉。这样的视觉营造,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了西方人对于东方女性的视觉上的欣赏。

在迎亲的队伍里,我奶奶的三寸金莲的小脚,对于作为轿把式的 《文学评论》

《谄媚的奢华》

我爷爷的迷惑,甚至是对拦路抢劫的假“神枪三炮”的迷惑,这些稍微的流露着“色”,甚至是“性”的暗示,给西方观众传达了东方人含蓄的两性观念。在西方人的好奇心理的后殖民情绪中,似乎也是对于近日的老外对华人女性侵犯的始作俑者。

在我奶奶回娘家的时候,我爷爷将我奶奶捉到高粱地里并踏出了在一些影评人眼里的女性“生殖器”的造型,这无疑是对西方人的猎奇心理的苟合。在中国的历史上,的确存在着生殖崇拜。在那个人口就是生产力的年代,只有人口多了才是强大了,所以会更多的重视女性,重视生殖。可是在这里的生殖崇拜,似乎有点不合乎情理。虽然我们面对的是比我们强大的敌人,可是这样的背景对生殖崇拜似乎并没有什么直接的的联系。再者说来,这种穿越式的理念构架,除了满足西方人的欲望之外,尚不若实实在在的好。

总之,这部影片刻意营构了本土传统文化的愚昧和落后以取悦西方大众,使得西方观众对东方、东方文化以及东方人更感到好奇,满足了西方观众的猎奇心理。

参考文献

【 1 】朱立元《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 2 】罗钢,刘象愚《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 北京:中国社会科 《文学评论》

《谄媚的奢华》

文学评论写作 篇3

其次,行文时笔墨要集中,语言要简洁。我们知道,对作品的评价是论点,对作品的具体分析则是用论据论证论点。如果笔墨分散,语言拖沓,势必无法用极其有限的篇幅比较深入地评析作品,论证论点。

第三,结构要明快。对作品的评价最好在开头直接提出,下文加以证明,形成总分结构。如果有必要加上总结性文字以收束上文,那就形成总分总结构,但不可勉强,以免画蛇添足。

第四,要有文学评论味,尽量用形象化的语言评价和分析作品,把观点渗透到富有魅

力、给人以美感的文字之中。同时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文学评论的术语,增浓文学评论味。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反过来内容也需要依靠形式来表现。所以,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时,万不可弃思想内容而不顾,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时,也可以适当提及表现手法。当然,它们的侧重点决不相同。

下面请看实例--

题目:

认真阅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写一篇微型文学评论,题目自拟,不超过200字。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例文一:

悠悠海峡情

--评《乡愁》所蕴含的深义---评内容

《乡愁》这首诗涵义丰富、深刻,以特有的笔调倾述了海峡彼岸的人们思念大陆故土的悠悠情怀。

诗的开头三节,作者就已渲染了浓浓的思乡情调。到了诗的末节,作者笔锋一转,巧妙、恰当地把乡愁比作与大陆相隔离的海峡,从而寄托了作者在垂暮之年思念大陆故上和亲人的悠悠的乡愁。由于前三节诗的渲染铺垫,这种“乡愁”的味儿就更浓烈了,而且我们不难品味出其中带着几分苦涩的味儿,即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以尝的失望的情绪,从而深化了诗的主题,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黄亨灿)

例文二:

跳跃的乡愁---评艺术特色

--评《乡愁》的艺术感染力

乡愁是一抹心头上的阴翳,是一束情感的投影。小诗《乡愁》于质朴中蕴真情,辗转中现永恒,给人以颇深的艺术感染力。

诗中的乡愁是跳跃、辗转的,从“小小的邮票”到“窄窄的船票”,进而变成“矮矮的坟墓”,直至“浅浅的海湾”,但乡愁却是永恒在作者的心中。为体现“现在的乡愁”,全诗着眼于格局的布置,由前三段的蓄势而引起末段的迸发,这不仅仅以浓烈的色彩渲染了乡愁,也使乡愁得到升华和涵沉。读者从这首极富忧愁的小诗中极易抠取它的艺术精粹,这是以情感人的结果。(赵斯仪)

例文三:

想哭不一定有泪

--评《乡愁》中的借代---评写作手法

《乡愁》的一大特色是运用借代修辞手法,表现浓郁的乡愁。诗人独具匠心,用“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湾”来借代“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等不同时期的乡愁,使之实物化。乍看起来很有些“挥手自兹去”的洒脱,但多读几遍,你会感觉到诗人的哭腔,你定然会被母子深情、夫妻恋情和游子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之情所打动。正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表明诗人无时不颠沛在离愁之中;在哭,无泪,借代使之然也。(游舫)

总评:

这三篇微型文学评论,有的评《乡愁》的思想内容,有的评其艺术特色,颇合法度。它们都只抓住一点来写,角度不大,评价中肯,笔墨集中,分析在理,言简意赅。至于结构明快,一目了然,自不必说;层次清晰,语言流畅,也是共同的特点。在行文中恰如其分地用上一些文学评论的术语,更具文学评论的特色。另外,每篇的标题都拟得相当艺术,也给微型评论增添风采。

评论考试模式

开头:

1.梗概复述。在全文情节梗概复述中,不露声色地点出要强调之处。

2.引出论点:一个判断句,主谓宾。选择最有感受的一点

内容:从人物形象看主题。

形式:从下列几点选择一个人物形象塑造(性格的几个方面),结构(曲折、巧合、误会、线索等),语言(个性化、生活化),技巧(对比、讽刺、吸收其它文体特色等)。

中间:

1.分析法论证为主。论据是作品自身,边节录边评论。分为二个以上方面。

2.其它论证方法为辅,如引证法、比喻法、反证法等。

3.联系实际,引申发挥。内容主要是主题的社会意义。形式有:典型的意义,艺术特点的比较和发展。

结尾:

1.重申照应开头,进一步明确、深化论点。

2.发出感慨.评论:重在发表评论者的观点,有时竟把原文只作为引证评论者观点的材料,旁征博引、深入广泛挖掘。好的评论、权威人士的评论对原作的文学地位和社会影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可以算作学术论文的。

二、文学评论的特点

1.科学性

对真理的揭示、对事物内在规律本质特征的阐发有科学性,即懂行识货,有明察秋毫的眼力,对原作准确分析、评价,实事求是,不溢美,不隐恶,语言准确、严谨。

2.逻辑性

思维合乎规律,表述有条有理,从内容到结构布局都应有一定的逻辑层次,讲究一定的章法,不要“一锅煮”,车轱辘话说一大堆。

3.艺术性

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可以视听、触摸的形象,使文学评论做到文理结合,而不是干巴巴的空泛说教,同时对评论对象充满感情,做到情理结合,有感染力,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风格。

4.针对性

针对具体的作家作品,明确“评什么、为什么评、怎么去评”等问题,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豆腐一碗,一碗豆腐,不知所云。

5.社会性

文学评论往往与评论者所处的时代、所持的评论标准极其社会要求和文学自身发展的状况等有密切的关系,同样的作家、作品放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读者手里会有不同的评价。

6.指导性

文学评论对社会现实、对文学本身和对广大读者的理解和认识等有指导意义,这实际上决定着文学评论的价值意义。

三、文学评论的写法

1.具备以下条件

① 有严谨的治学态度;② 有相应的生活阅历;③ 有较高的理论造诣;④ 有一定的文 有过硬的文字功夫;⑥ 有激情,即感受生活、感受作品的能力。

学修养;⑤

2.做好以下准备

① 认真研读原作;② 了解作家的生平;③ 研究作品产生的时代和所反映的时代背景;④⑤⑥ 调查群众反映,搜集丰裕的参考资料; 做好大量的摘录卡片;阅读已有的评论文章;⑦ 确定评论对象和主攻方向;⑧ 列好提纲。

3.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 评论作品的思想性

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作品的总倾向是否进步,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审美要求,是否真实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特色、揭示了社会规律。

② 评论作品的艺术性

a.艺术形象(人物形象):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内心活动等个性特征及其典型意义;分析人物活动的历史环境以及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人物自身的成长历史是否前后矛盾、是否合情合理;透过人物反映不同时期的社会投影。

b.艺术形式:包括对作品中故事情节的设置、线索的安排、细节的描写、语言的运用(人物语言和作者的叙述语言)、作者即作品的风格、作者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

③ 评论作者和作品的贡献及地位

可以采用比较、联系、考证等方法,对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不同作者同一时期的同类作品、不同作者不同时期的同类作品等做出中肯的评价,确定作者与作品在文学领域或社会方面的贡献及地位。

4.掌握以下方法

① 复述议论

围绕所要论述的问题,选择引用有关的原文,在此基础上阐述自己的观点。

② 概括分析

用简洁的语言把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等概括出来,给读者以明晰的总印象,然后再对作品本身的各种因素及其关系加以剖析,说明比较,使读者对作品本身有透彻的了解,从而相信评论者的观点,并非无源之水。

③ 联系比较

联系作者本人不同时期的作品特色,或同一时期其他作者同类型的作品,或显示生活中的事实等进行分析比较,突出其个性,肯定其优劣,发掘其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④ 情理兼备

理,指评论者通过理智的分析,在评论中表现出来的逻辑力量;情,指评论者把自己的爱憎感情渗透进评论过程中,使评论有内在的情感力量,能够感染读者,达到评论效果。

5.选择恰当体式

《拜堂》 文学评论专题 篇4

《拜堂》是台静农的代表作之一,属于中国乡土小说,他的作品,民间性特别强,描写宗法制度对乡村底层的精神统治,生生死死,尤为突出。他与鲁迅关系密切且出自未名社,作品大多体现“安特莱夫式的阴冷”,把中国乡间的恐怖,和盘托出。

《拜堂》描写了年轻窘困的汪二偷偷买了香表、蜡烛与有身孕的寡嫂草草拜堂成亲的情景,叔嫂二人为遮羞,也为度日、图吉利,决定拜堂成亲的故事。小说里的拜堂时间选在了夜深人静的晚上,偷偷请了田大娘和赵二嫂帮忙,为什么?因为这在当时是一件很难堪,羞于公开但大家心里都明镜儿似的事情。它不是汪二家的个案,而是当时社会大环境下的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

作者以白描手法简洁传神的笔墨,描绘了一个个悲凉、凄楚的情景。文章一开始便写汪二将蓝布夹小袄托蒋大的屋里人当了四百大钱用来作拜堂仪式的准备费用,汪大嫂拜堂前脚穿的是白孝鞋,红毡子被一张破席子取代,汪二没有新郎的婚服只能穿过年的衣服,红丝线被几条棉线取代等等,富有特色的细节刻画人物,揭示了主题,不仅表现了旧社会下乡村穷苦人黯淡凄楚生存状态,也揭示了他们压抑苦痛的内心世界、求生意志以及对命运苦苦挣扎。

文学评论之傲慢与偏见 篇5

摘要:《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通过对伊利莎白及其姐妹、朋友对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反映了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女性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刻画了当时社会的婚恋世相,也借此表达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即以财产为目的的婚姻是没有幸福的,结婚不考虑财产是愚蠢的,讲究门第的包办婚姻不堪忍受,把婚姻当儿戏毫不足取,而强调幸福美满的婚姻要以理智和真挚的感情为基础,这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婚姻 爱情 正确的爱情观 幸福的内涵

小说发生在英国乡村,贝纳特家的五个女儿待嫁闺中,两位贵族先生的出现,民兵团的到来,给他们原本平静的田园生活带来了一些不平凡因子。而开头那句“每一个有钱的单身汉,都得娶一位太太,这就像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小说中“母亲”形象的班纳特太太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将她描述为:“一个智力贫乏,孤陋寡闻,喜怒无常的女人。她生平最大的事就是把女儿们嫁出去。”贯穿整部小说的几个婚姻故事,既有关于伊丽莎白好友夏洛特的,又有关于她自己姐妹的婚姻,但仔细思考看来,这几个婚姻故事其实都是为了与伊丽莎白的爱情和婚姻形成对比和映衬。

下面简要介绍下其中的四段婚姻:

一、夏洛特•卢卡斯的婚姻——最现实的婚姻

夏洛特是伊丽莎白最要好的朋友,但她们在婚姻上却有不同的的选择。和伊利莎白一样,夏洛特没有财富,貌不惊人,但很有头脑,也可称得上精明。她认为“婚姻生活是否幸福,完全是个机会问题。”作为一个已经二十七岁的女人,她对婚姻的选择完全是出于现实的考虑。当她第一次遇见柯林斯的时候,她就见识了他的愚蠢,而且当他向她求婚时,她也清楚地知道“柯林斯肯定不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也不叫人喜欢”。但是她还是立刻答应了,因为“婚姻一直是她的目标,至于找什么样的男人,婚后生活怎样,则不太看重,对于受过良好教育但财产不多的年轻女子来说,嫁人是唯一的一条体面的路,而且尽管能否得到幸福毫无把握,嫁人也一定是她们最惬意的可以免于贫困的避难所”。夏洛特为了金钱而结婚,通过婚姻她仅仅得到一个富有的人,从而有了经济上的安全感。婚姻对他们来说可谓是一项任务,但他们都从婚姻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夏洛特得到了安定富足的生活;柯林斯也得到了一个温暖的家,这是他们对婚姻的理解。

二、莉迪亚.贝内特的婚姻——最荒唐的婚姻

莉迪亚和维克汉姆的结合可说是荒唐至极。莉迪亚对维克汉姆的爱慕完全是由于对方“俊朗的面庞、标致的身材还有迷人的谈吐”。他们的关系完全是建立在情欲与外表上,没有任何爱情基础,可以说是既不实际,也不浪漫。他们的婚姻是有条件的,是在达西的帮助下两人才勉强结了婚。但他们只顾眼前快活,不断挥霍,靠接济支付账单,这样的爱情注定不能长久。

三、简•贝内特的婚姻——最“美满”的婚姻

简和宾利的婚姻被认为是最美满。贝内特家的大女儿简温柔可爱,漂亮大方,对人总是往好的一面去想。她的这些迷人气质完全吸引了年轻英俊、潇洒富有的宾利。两人相互吸引和爱慕,虽是曲折,最终他们也抛弃了身份地位的重重阻碍走到了一起。这是一桩令人艳羡的婚姻。然而,我觉得这美好的背后是潜伏着一定危机性的。简和宾利男才女貌,彼此相配,任何人看来,他们都是最适合。但在我看来,他们的婚姻,爱情不是最主要的基础,最主要的是一种吸引力。宾利为简的美貌和善良所吸引,简为宾利的英俊潇洒和绅士风度所吸引,他们之间的爱更多表现为一种相互之间的仰慕之情。婚姻是一份复杂的契约,双方必须有足够的爱的基础来维持这份契约。而简和宾利之间的爱情太过平淡,太过于理所当然,以至于不够刻骨铭心,让我感觉不太安稳,似乎潜藏着一丝丝危险的气息。

四、伊丽莎白•贝内特的婚姻——最让人羡慕的婚姻

钱钟书先生将婚姻比喻成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但是我觉得这个婚姻理论是不适合达西和伊丽莎白的。他们之间的婚姻是以曲折跌宕却又刻骨铭心的爱情为基础的。伊丽莎白和达西一开始就给对方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伊丽莎白认为达西傲慢无礼,而达西也因为伊丽莎白所处的社会阶层和她那些不甚体面的亲戚而忽视了她的优点和美德。后来,达西终于认识到伊丽莎白的可贵之处,展开追求,不气不馁,终于在经过一次求婚的失败,一封信的自白,消除了伊丽莎白对自己的偏见和误解,从而两人走到了一起。

以第一次求婚为界,使伊丽莎白和达西在思想上有了改变。伊丽莎白因为达西的信,认识到了自己的偏见;达西因为伊丽莎白的话,认识到了自己的傲慢。如果伊丽莎白对于达西的第一次求婚没有拒绝的话,可能达西对于她的迷恋并不会持久。如果没有拒绝时的对话,达西还是那个虽然家财万贯,虽然一表人材,但太过傲慢的高高在上的人。对于这样的人,伊丽莎白即使因为一时冲动而同意嫁给了他,在不久的将来,伊丽莎白仍会后悔的。而如果没有拒绝后的那封信,伊丽莎白仍旧是那个虽然开朗,美丽,直率,却太过主观和偏见的人,对于这样的人,达西不久便会厌倦的。也因为有这些波折,他们之间的爱情才显得更加珍贵,更加深刻。

爱是冲动,是失去理智,是意气用事,任由自己癫狂,爱情本身就是疯狂。然而,又有多少人能为爱疯狂呢?现实是残酷的,婚姻不等于爱情,以至于“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个理想离我们越来越远。达西和伊丽莎白的婚姻是最幸福的,除了刻骨铭心的爱情,还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达西雄厚的财富。金钱在他们的婚姻中一点也不世俗,这份财富给他们的爱以阳光和养分,他们的婚姻是最让人羡慕的。如果婚姻是这样一座围城,那么谁会不愿意被困在这样一座城中,被爱围困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人的婚姻是否幸福,与他对婚姻的态度有关。有人为爱结婚,有人为情欲结婚,有人为财富结婚,也有人为结婚而结婚。《傲慢与偏见》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婚姻观,也让我们思考,怎样的婚姻才是我们想要的,怎样的婚姻才是适合自己的。

当今社会,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物质生活的提高,自由恋爱的倡导,人们思想的解锢,特别是金钱与权力在更广的领域影响人们生活及闪婚、闪离不断上演的情况下,我们年轻人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爱情观,不能不令人认真思考和认真对待。

大家可以先看一份调查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腾讯网新闻调查中心,对8932名青年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显示,67.9%的青年认为与上一辈相比,爱情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在下降,但40.0%的青年认为他们这一辈更追求真爱;85.5%的青年认为这一辈人更看重对方的经济条件,也有59.0%的青年相信一见钟情。

我个人认为,真正的爱情必须以诚挚的感情为基础。诚挚的感情,是以共同的生活经历、共同的兴趣爱好、彼此心心相通、共同的想着对方为外在表现的。虽然感情可以经过后天培养,但总不如从一开始就彼此相悦的感情。有了这种感情,就不会因金钱的多寡、权力的大小、地位的升降、生死的不测,而抛弃对所爱的人的责任。这样的爱情才会更牢固,更美满,更幸福。相反,为了追逐金钱、为了追逐地位、为了追逐门户、为了追逐名誉,而只顾自己的感受,不管对方的意愿,就不可能真正为对方负责,最终可能因事态发生变化,而出现感情破裂,给生活带来阴影,最终造成爱情的不幸。

从另一方面来讲,爱情又不单单是男女两个人之间的事情,而是两个家庭,不同的生活习惯之间的磨合,并且还是关系到社会是否和谐稳定的大问题。如果两个人相敬相爱,白头到老,不仅自己幸福,而且因为有了稳固的家庭婚姻,社会也就少去了劝解、判离婚的问题,也就少去了家庭不断重组的问题,社会就较为和谐稳定。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为了个人的爱,插足他人的家庭,不但会给他人带来伤害,也会给社会带来诸多不稳定的因素,从现代社会情杀的案子日益增多中可窥一斑。同时,幸福的家庭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有很大影响的,有谁想让自己的孩子一开始就看到的是不断的争吵,破裂的家庭而得不到父母双方的疼爱呢?因此,不论是为了我们自己还是我们的父母或者是孩子,我们都应该认真对待感情,抛开虚浮的外表,找到属于自己的真实爱情。

对金钱、地位、权力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予我们物质上的满足,但心灵、精神上的满足才是最重要、最难能可贵的而且我们也绝不是为金钱、地位、权力而活的。珍视感情,坚守爱情,呵护婚姻,永远值得我们赞颂!参考文献

1http://bbs.xj71.com/frame.php?frameon=yes&referer=http%3A//bbs.xj71.com/viewthread.php%3Ftid%3D6974 2 http://wenku.baidu.com/view/013bc1d8a58da0116c174913.html 毕宇宏;;《傲慢与偏见》中的五桩婚姻[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王秋月:《浅谈<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与爱情》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

5李大鹏:《简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安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安阳。

古典文学评论文章 篇6

《红楼梦》是作者曹雪芹以毕生的血泪写就的。脂砚斋说:“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曹雪芹也说:“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第一回)显然,《红楼梦》的主题内容是蕴涵着深意的,决非简单可解。鲁迅先生曾说过:“《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全集》卷七《绛洞花主小引》)社会上还有所谓“一百个人眼中,就有一百个贾宝玉”的说法。自《红楼梦》出世至今,人们对其主题的认识一直是众说纷纭,有“爱情说”、“爱情婚姻悲剧“大家族心衰说”、“政治历史说”等等。

但《红楼梦》肯定是可解的。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分析:

(一)通灵宝玉与叛逆主题--贾宝玉的形象

(二)贾宝玉是《红楼梦》最中心的人物,也是作者着力最多、寄托最深且贯穿全书的人物形象。作者突出描写的是贾宝玉的叛逆性格,借以表达对当时社会的强烈不满,寄托对理想人生的追求。贾宝玉是贾府里荣国府的嫡派子孙,生长于“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第一回)。作为贾府振兴的希望之所系,贾宝玉受到贾母等家族上层人物的特别宠爱。他本应该为了家族的利益,遵循传统的读书做官、光宗耀祖的道路,成为一个标准的封建士子和孝子。但他却叛变了,反而成了本阶级的逆子与破坏者。作者在第三回中,用两首《西江月》词来评论贾宝玉的基本品格: 其一: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

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三)其二: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过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这些词句用反语揭示了贾宝玉思想品格的突出特点。贾宝玉的思想性格,主要有以下几点: 1.厌弃功名仕进。他不爱读正统的经书,说那是“前人不能解圣人之书,便另出己意混编纂出来的”(第十九回)。但他却爱读《西厢记》一类的书。他厌弃学习时文八股,说那“不过作后人饵名钓禄之阶”(第七十三回)。他厌弃科举考试,反对结交权贵,听不得薛宝钗、史湘云有关“仕途经济之道”的劝告(第三十二回)。2.追求人性自由。他轻视封建伦常和秩序,追求生活方式的自由,常常打破男女、长幼、嫡庶、贫富、贵贱、主奴关系上的等级名分。他比较尊重女性,曾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第二回)他还认为:“原来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第二十回)他讲求“赤子之心”,常常以“好色”来对抗“好德”,竟说“德乃天理,色是人欲,人哪肯把天理好得象人欲似的?” 3.追求爱情婚姻自由。他极力抵制封建家族的安排,自主选择未来的生活伴侣;抵制不成时,以离家出走来维护理想。这种行为极大地冲击了封建礼教的桎梏。4.梦醒者的苦痛,“多余人”的悲剧。鲁迅先生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坟·娜拉走后怎样》)贾宝玉看见了许多黑暗,看见许多美好的东西被毁灭而无力相救,经历了家族的巨大变故,可算是一个有些迷糊的梦醒者。这使他经常陷入巨大的内心痛苦之中。他在思想上常有超前的闪光,意图走向新生活;但又离不开富贵的环境,消极而软弱。他既不为新生活所认同,更不为旧势力所容忍,成了一个“多余人”的形象(俄罗斯文学中的典型)。他感叹“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第一回),只得向佛老哲学寻求解脱办法(第二十一、二十二回),最后,悬崖撒手,遁入空门。贾宝玉的艺术形象溶注了曹雪芹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情感。叛逆者的痛苦有了形象生动的艺术体

现。

(四)(二)木石金玉与爱情主题--贾宝玉的爱情婚姻悲剧 无论人们对《红楼梦》的主题有怎样的多种解说,但不可否认的是,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故事,应该是全书的中心线索。第五回中太虚幻境舞女所唱《红楼梦曲》的“引子”,已经表白了作者的意图: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说明作者是把爱情婚姻悲剧作为中心来写的。爱情的产生与发展,爱情的人物关系,爱情的社会环境,爱情与婚姻悲剧发生的原因和悲剧性,可以作为我们打开《红楼梦》思想内涵奥秘的钥匙。作为爱情婚姻悲剧的三个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分别代表三个类型。薛宝钗温厚贤淑,端庄稳重,罕言寡语,安分随时,善于处世,十分正统,家庭又是皇商,有地位,应该说最符合当时做贤妻良母的条件。相比而言,林黛玉清高孤傲,多疑任性,说话尖刻,悲观感伤,不通世事,家道又没落无势力,不符合做封建家族夫人的条件。但贾宝玉竟然深爱的是林黛玉,而不是薛宝钗。第五回里“红楼梦曲”中的〔终身误〕曲唱道: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第三十六回也写到贾宝玉曾在梦中喊道:“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良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之所以造成如此局面,其中有故。林、薛二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林黛玉有名士之风,有很强的的自尊自爱之心,坚守高尚的情操,不肯屈服于周围的恶俗,纯真而有赤子之心。而薛宝钗则缺少这类品质,只是封建礼教的忠实女儿。林黛玉的叛逆性格刚好与贾宝玉比较吻合。贾宝玉爱恋林黛玉有了深厚的思想基础。于是,薛宝钗的悲剧成了必然,尽管她最终与贾宝玉有了形式上的婚姻;又由于社会环境的重压和爱情主人公的软弱,宝、黛二人的爱情也难有结果,终成悲剧。第五回“红楼梦曲”中的〔枉凝眉〕曲唱道: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有关的“判词”也说: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不论是宝、薛,还是宝、林,都饮的是苦酒。曹雪芹的思想深刻性正在于此。不同于《西厢记》时代张生与崔莺莺“一见钟情”式的爱情故事,也不同于《牡丹亭》时代杜丽娘与柳梦梅未谋面而生真情的爱情方式,《红楼梦》中的宝、薛、林三位爱情主人公,却是长期共处,近距离碰撞与交流的。所以,贾宝玉对悲剧的选择是完全自觉的和理智的,因而,悲剧也是更有深度更有艺术魅力的。《红楼梦》写爱情,打破了“郎才女貌,夫荣妻贵”的大团圆俗套。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三)四大家族与政治主题--贾府衰败的历史命运 贾宝玉爱情婚姻悲剧发生的具体生活环境贾府,是《红楼梦》所反映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突出代表。而“四大家族”又是那个时代封建统治阶级状况的缩影。贾府及“四大家族”的由盛到衰,揭示的是整个封建体制必然走向衰灭的本质规律。四大家族“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第四回中门子对贾雨村所说之语)。各个家族又与当时社会的上层统治者瓜葛甚多。贾家的元春还是皇帝的妃子。第四回所记当时民间流传的俗谚《护官符》说: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宁国荣国二公之后,共二十房分,宁荣亲派八房在都外,现原籍住者十二房)。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房分共十八,都中现住者十房,原籍现居八房)。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余在籍)。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共八房分)。足可见出四大家族的显赫地位,这使我们想到了作者曹雪芹家世的昔日繁华景象。然而,《红楼梦》并没有把笔墨重点放在抒写繁华方面。据专家考证,八十回本《红楼梦》只写了贾家15年时光,前6年是序引性质,整写只有9年(周汝昌《红楼记历》)。全书一开始便借古董商人冷子兴的口,说贾府“荣宁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第二回)这种布局和描写是有深意的。其中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是“更有一件大事”,即“儿孙一代不如一代”的感慨。贾府及四大家族的后继无人,才是作者着力描写的。衰败的根本缘由也正在于此。《红楼梦》写了贾家水、代、文、玉、草共5代人。第一代是创业的一代。贾演、贾源二位先祖,跟从皇帝征战,立下汗马功劳,获封宁国公、荣国公的爵位,“九死一生挣下这份家业”(见第七回焦大语)。第二代是守成的一代。贾代化、贾代善尚能守住家业。贾代善娶金陵世勋保龄侯尚书令史家小姐为妻,即贾母。第三代是拆墙的一代。宁国公贾代化死后,次子贾敬袭封爵位(长子贾敷早夭),却是“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一心想作神仙”,“又不肯回原籍来,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羼”(第二回冷子兴语)。后来干脆把官爵让给了儿子贾珍,不管家事,任凭儿辈胡作非为。不久因吃丹而死。“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见第五回有关秦可卿的“红楼梦曲”【好事终】)。荣国公贾代善有二子:长子贾赦,袭封爵位;次子贾政,即贾宝玉之父。贾赦无所作为,是个浪荡色鬼,威逼贾母丫鬟鸳鸯为妾,为霸占几把古扇而逼死石呆子,最后因包揽官司而被免爵抄家,发往边关。贾政与贾敬、贾赦有别。他“自幼酷爱读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后被额外赐了一个工部主事之职(后升员外郎,见第二回)。在个人品性上,贾政无吃喝嫖赌之恶习,表面看是个正人君子,很有出息。但是,他是个庸人、草包,无能之辈??才华,没有创造,做官清白但管理不善,任下人作恶。所以,作者笔下的贾政形象,并不是贾家的希望。第四代是垮掉的一代。早早袭爵的宁国公的贾珍,是个大色鬼,成天不务正业,和女人鬼混,与儿媳关系不正当,与尤氏姐妹作乐,还和儿子一起招集亲友中纨绔子弟,日夜饮酒聚赌,无所不至。贾琏是荣国公的贾赦的儿子,虽然良心未灭(对石呆子事件存有恻隐之心),还有一定的办事能力,是贾府男人里的干才。但他也是一个标准的浪荡公子,经常依财仗势,玩弄仆人之妻,还不顾国孝家孝在身,偷娶尤二姐。至于贾政的儿子贾宝玉,“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而且叛逆无道,是个封建正统家族的败家子。显然,他也不是贾家的希望。第五代是烂掉的一代。以宁国公贾珍的儿子贾蓉为代表。贾蓉浪荡无行,与乃父沆瀣一气,助桀为虐,经常帮助贾珍、贾琏、王熙凤(贾琏之妻)等人做坏事(如调戏母辈尤氏姐妹,参与陷害贾瑞等等)。至于贾蔷等人就不用提了。《红楼梦》里的女性大多比男性有才能,如王熙凤、贾探春等人还有治理之才。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她们无补大局。王熙凤的才华经常显露在损人利己、聚敛钱财方面。王夫人(贾政之妻)表面宽厚仁慈,实际上昏聩残忍。邢夫人(贾赦之妻)无子,只知奉承丈夫以自保,贪婪吝啬而又愚蠢。至于贾母,虽是贾府的最高权威,但心思全在享乐中,对家族后辈的恶行,听之任之,并常常加以保护(如第四十四回中对贾琏的维护)。“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红楼梦》用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揭示了这个道理。荣损与俱,四大家族的最后败落的命运,除了统治者上层争斗的原因外,都有自毁河山、后继无人的问题(抄家的借口多是家族内部犯下的恶行)。不可否认,作者是带着某种惋惜甚至痛苦的情绪来描绘四大家族的命运的(正如巴尔扎克对旧时代的惋惜一样)。作者也写不出真正能够挽救四大家族颓败趋势的先进力量。第五回中,借太虚幻境舞女之口,作者叹道: 【收尾。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但现实主义艺术描写的强大功能,却使得《红楼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贵族阶级乃至整个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本质规律。可以说,《红楼梦》既是一曲哀悼旧制度灭亡的挽歌,又是一封对旧贵族之家的严厉的判决书。从政治主题的角度看,许多教科书、研究专著的表述仍可成立:《红楼梦》以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中心线索,通过对贾府及四大家族由兴盛到衰败的发展历史的描写,深刻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末期(十八世纪中叶)广阔的社会现实,集中表现了封建社会种种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本质特征,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四)色空观念与人生主题 “色空观念”是借用佛教概念。“色”约当于现象世界,“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色法皆是空幻不实。因缘而生,缘起性空,故无固定不变之自性;世俗认识及面对的对象,皆虚幻不实,本质是“空”。总之,世俗世界的一切,都是人们认识上的幻化产物。有大悲痛者,往往产生这种虚无心态。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辨》即认为《红楼梦》主要宣扬的是“色空观念”。贾宝玉确实看到了许多美好事物惨遭毁灭,亲身感受到了人生的种种大苦痛。《红楼梦》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许多性格鲜明、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她们的悲剧命运。其中,探春、妙玉、王熙凤、晴雯、惜春的形象颇有代表性。探春出身低贱,但有魄力,善于管理。第五十六回中,“敏探春兴利除宿弊”,在大观园里搞“承包制”,显露出她非凡的才干。她还是贾府中的屈原,是个“独醒者”的形象。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一片混乱之时,探春当头一棒说道: “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然而,探春的命运不济,正如第五回“判词”和“红楼梦曲”所言: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妙玉是大观园拢翠庵带发修行的尼姑,原是苏州仕宦之家的女儿,因多病而出家。她的特点是高洁、漂亮、有才华,是恶浊社会的一颗闪亮的明珠。但她的命运同样悲惨。第五回“判词”和“红楼梦曲”点评道: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妙玉对宝玉有感情,说明二人在思想上有共同点。我们从中可看到作者的影子。王熙凤是作者倾心描摹的人物,也是个性格多面的人物。她不识字,但是个女中豪杰,有干练之才。协理宁国府,搞“责任制”,有管理才能。但她又有“弄权铁槛寺”、克扣丫鬟月例钱放高利贷等罪恶行为。她是贾家府的顶梁柱,又是贾府的蛀虫。她最后的命运是被休弃,流落狱神庙(高鹗写她病死)。第五回“判词”和“红楼梦曲”点评道: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晴雯身为奴婢,却聪明伶俐,且心高气傲,是林黛玉的影子。从贾宝玉对她的喜爱中,可看出作者的褒赏态度。但她的命运更是悲惨,身负“妖精”的罪名冤屈而死。第五回中“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上评论说: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作者对这个人物是寄托颇深的。惜春多才多艺,却早就看破红尘,目睹家族变故,最后遁入空门。第五回“判词”和“红楼梦曲”言道: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虚花悟】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这其中包蕴着作者对世事无常的万千感慨。这些贾宝玉身边人物的命运遭际,最能够破灭贾宝玉的理想天国。尤其在《红楼梦》的后半部分,厄运接踵而来:抄检大观园,晴雯被驱逐而死,迎春苦嫁“中山狼”,金玉成婚,黛玉怨死,探春远嫁,贾府被抄,贾母死去,等等。所有这一切,都使贾宝玉在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陷入走投无路的状态,终于由极端热爱人生变为极端感伤,再变为心灰意冷,遁入空门。作者的消极情绪也是明显的,但有愤激;否则,他不会去热情描绘那么多的美好形象。《红楼梦》第一回中跛足道人念了一首《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甄士隐解注道: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从此意义上看,《红楼梦》确实写了“色空”主题。但是,现实主义的艺术形象有着独立的思想逻辑。艺术形象本身的蕴涵,往往超出作者的创作意图。作者只能提供遁入空门、逃避现实作为人生的出路,只是认识到事物的“否极泰来”。作者最后让贾宝玉离家出走,抛却尘缘,回归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但“石归山下无灵气,纵使能言亦枉然”(清·明义《题红楼梦》),逃避毕竟不是办法。我们并不会随着贾宝玉的指引而看破红尘,忘却那些美好的艺术形象,也不会将《红楼梦》的主题仅仅归结为表现所谓的“色空观念”。

800字文学评论写作 篇7

甲问乙:“贫否,富否?”我们已遭大众化了的乙,料想跳不出窠臼将回答的不是“家徒四壁”就是“家财如山”,而万万不会是“心境空虚”抑或“神清气爽”。人们似乎默认了富便是“有钱”、“腰缠万贯”,贫则是“不名一文”,遗忘了这个世界,精神的饱满才是真正的富!我以为,究其根由,的的确确是我们在物质上不够富。

贫,不仅在于物质,也在于精神。人常说,物质是精神的基础。然而,在追求物质中,我们的精神就无可避免地要流失么?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其打家劫舍、不义而求财者不胜枚举。就拿“三鹿事件”来说,它攫取般地夺走了人民的钱财终于致富乃至成了百强企业,伤及祸及了恁多幼嫩的婴儿,这不仅是对生命的伤害,更在于对精神的恶劣打击。足以恶浸大众精神的,必是一种腐败之至的模板。其实,“三鹿”还不够富,物质上真正的富者应该是至贫的,“大富若贫”,贫如比尔盖茨捐出一身的财富;“三鹿”,因为它仍不够富,所以要追求更富有,在追求的过程中它丧失了精神,这就决定了它依旧无法抵达精神上的富有。别说什么这是国情,因为无论在哪,都是邪不压正,精神的流失往往阻止我们物质的求得。

倘若足够的富有(物质方面),它便不必另辟邪径谋求更大的富,反而它能安分守己,真心也罢假意也罢它都会摆出一副回馈社会、为民服务的姿态。而贫者,自然将本纯洁的钱财不义化,使精神空缺了。

足够的富有也来自于贫穷,由贫穷一步步的积累致富。如果贫者都自行将钱财不义化,那么世上可有真正的富者?卢梭有言:“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工具;我们所追求的金钱,则是使我们当奴隶的工具。”现在的企业确乎是为了奴役自己,又何不将目标定为自由,而追求金钱只作为手段呢。

包法利夫人文学评论(定稿) 篇8

东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蔡航 学号:2012011820

众所周知《包法利夫人》是法国作家福楼拜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塑造了一个富有浪漫主义幻想。喜爱奢华生活的女性人物——艾玛,通过艾玛因为庸俗而导致的浪漫主义幻想的破灭,批判了艾玛式的庸俗的浪漫主义,映射了庸俗的资产阶级社会和人物。因此,《包法利夫人》被视为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并位列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列。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故事都讲述了什么。一位乡村医生包法利•查理,一生平庸碌碌无为,就住在诺曼第鲁安近郊的小村托斯托,没有物质财富没有高贵的血统,他只能迎娶一位年老色衰的寡妇为妻。直到某一天,他到富裕的农场主人鲁欧家出诊,见到了农场主家年轻漂亮的女儿--我们的主人公艾玛。阴差阳错中,农场主破产的同时包法利的妻子也去世了。这诸多因素促成了一桩悲剧的婚姻--包法利与艾玛。

艾玛从小就生活在修道院中,一直憧憬着贵族生活的高贵与奢华,能过上贵族生活是艾玛一生的梦想。她的脑中无处不充满着对浪漫的向往,但是他的丈夫却是一个没钱,没有浪漫想法的木头疙瘩,脑中的理想和生活现实的差距日益折磨着艾玛。一次偶然间,艾玛被邀请到贵族家开办的宴席并近距离的接触到了她一直憧憬向往的奢靡生活。从这天起,艾玛对自己的现实生活感到愈加的烦闷。看到妻子渐趋消沉的查理,便想到异地治疗法。于是,就搬到了另外一个代表着愚劣的村庄。到这里不久后艾玛发现他和书记莱昂,互相有了淡淡的恋情。好景不长,两人还没有来得及对对方表明心意之时,莱昂就去了巴黎读书。自此两人天各一方。不巧,一位专门喜欢勾搭女人的公子罗道尔弗,他用巧妙的话征服了她。爱玛逐渐的积极起来,想和他私奔。但不久罗道尔弗对艾玛感到厌倦,所以就抛弃了她。

绝望下的爱玛病了,好不容易才恢复时,却在鲁安的剧场,和从巴黎回来的莱昂相遇,旧情复燃。但是艾玛对想象中的美好感情并不能常常得到满足。于是就委身堕落在病态的快乐中。最终,由于艾玛为了她与那些男人之间关系及各种任性,一再的举债,使她在经济上发生问题,结果宣告破产。但是没有人愿意帮助她,在绝望之余她服砒霜自杀了。被遗弃的查理,也好象呆子般的死掉了。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故事。

我认为福楼拜描写的包法利夫人,从来不是为了描写她为求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执着。凸显的是她从纯真美好的到堕落,从堕落到毁灭并且引人深思,让人追寻因果。从小在修道院中浪漫主义的熏陶,让她一生中所追求的都是诗情画意,树林啊,月下小艇,林中夜莺啊,什么勇敢如狮,温柔如羔羊啊,但是可悲之处就在于她的这种浪漫主义与没有这贵族身份,丈夫只是一个平庸的乡村医生的现实差距实在太大。可以说她的一生之所以堕落到如此,就是因为她一生都受着幻影的欺骗,不知不觉犯下许多过失。她追求细腻的感情,丰富的精神生活,结果却耽于物质与淫乐。她是个乡下人的妻子,却向往着贵妇人的生活方式,她根本不理解现实,如何能逃脱自我毁灭的命运,她最大的错误是不理解贵族的“风雅”是需要财富运作的。这些矛盾就是她走向毁灭的因果。

但是福楼拜是如何描写了这么一个被资本主义社会荼毒的特点明显的女性

呢?其实我认为作者在文中掺杂了作者对人物的主观设置和对环境的主观营造。

《包法利夫人》中地点、人物以及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虚构性。与现实世界中的人物相比,影响主人公艾玛的三种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未知因素是完全处于作者的控制、指挥和运用中,包法利夫人生活的社会环境是福楼拜精心设计的,是不同于当时客观的法国社会环境的。因此,艾玛是典型的福楼拜式的人物,是带有作家鲜明的主观印记的,甚至是艾玛标致但却线条生硬的手也是福楼拜故意为之,以表现艾玛美丽、聪慧之外致命的庸俗。这种主观印记不仅表现在艾玛沉迷于幻想但又极度庸俗的性格塑造上,同时也表现在对艾玛命运的安排和控制上。例如,艾玛烧掉婚礼花束与艾玛最终自尽的暗合与预示;艾玛死后,守护她的是伪科学的信徒郝麦和庸俗的上帝的信徒布尔尼贤,两人相对而眠,鼾声大作;以及后来郝麦为艾玛绞尽脑汁想出的墓志铭,都是福楼拜对庸人的嘲讽,无不表现出福楼拜主观控制的痕迹。

《包法利夫人》的故事就是取材自现实世界中的人和事,这一点也得到了福楼拜本人的认可。小说中的医生包法利和包法利夫人都是有原型的,故事的情节与真实的事件也是存在关联的。而综观小说的内容,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作品所表现的对庸人人生和庸俗世界的讽刺与批判。但是区别在于,文学作品必定会不可避免地带有作家的主观印记,会与现实有差异,但是艺术来源于现实,反映现实是有道理的,也是有事实据的。这一点在《包法利夫人》这部小说中也是不容置疑的。

蔡航

上一篇: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好化学演示实验论文下一篇:日复一日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