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和有线的融合

2024-10-12

无线和有线的融合(精选6篇)

无线和有线的融合 篇1

2013年8月1日, 国务院下发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 明确提出要“综合利用有线、无线技术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 加快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全面支撑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民生”。2016年3月1日, 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发布《关于在全国范围推进三网融合工作深入开展的通知》, 包括启动“双向进入业务许可申报和审批工作”。这是发展融合网的政策背景。

融合网的技术方案, 即无线广播网与无线宽带网协同覆盖的通道建设, 包括CMMB无线广播网与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的融合、广播大塔与交互小塔的协同覆盖、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与有线电视网的融合、Wi-Fi与有线电视网融合等。无线双向网的Wi-Fi覆盖, 是利用U频段做中继, 实现公共区域、交通工具、家庭的Wi-Fi覆盖, 实现对现有手持或移动终端的支持。而我国的卫星网络仍为单向传输信道, 其在融合网中的双向数据交互仍然需要由双向有线电视网或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来协助完成, 构建其逻辑回传通道。

融合网的物理层基本架构有六大特点:标准创新, 活灵活现;载波聚合, 性能增强;频谱感知, 规避干扰;IP广播, 动态高效;业务对接, 引入内容;业务支撑, 提前规划。融合网的功能和支持的业务, 主要有4个方面:政务为先、行业为主、双向融合、物联扩展。面向政府、企业, 它可以提供公共安全、企业集群、政府调度等服务;面向普通消费者, 可以提供无线宽带接入+地面电视服务;在公共场所面向移动用户, 可以提供公交、地铁、商业楼宇等服务;面向旅游区、办公园区、企业园区, 可以提供智能园区、智能社区的相关服务。广电的双向融合应用, 主要包括以无线方式实现双向化改造和完善应急广播网络。在提供视频内容+Wi-Fi接入、视频内容资源分发方面, 上海广电双向网已经建成了公共交通宽带接入与投放的平台。

发展融合网, 当前的重点工作主要有:要做好全国范围内U频段双向无线频率的规划研究, 要做好有线无线卫星组网模式和覆盖模型研究。目前, 我们在重庆、广东、贵州、甘肃也进行了融合网的频率试验, 6月底前将进行设备和业务的测试验收。

宽带和无线的“融合”需要远见  篇2

宽带和无线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很好地进行融合,无论对于宽带还是无线都非常有价值。不过,会上各类嘉宾都在做广告,对于宽带和无线融合的探讨基本没有。当然,每位嘉宾发言时间有限,很难进入探讨和深入交流。

说到宽带和无线的融合,确实是一个重大问题,宽带因为带宽很宽,可以把互联网的精神和能力发挥到极致,充分体现互联网的特点,它的流媒体的能力也在大大加强。宽带还依然具有互联网的基本特点,就是它是一个高速度的透明通道,在上面可以做许多的事情,但是建立起管理体系,建立起信用体系却非常困难,付出的代价很大。宽带增值业务的发展,大家都看到了势头和方向,也有许多资金在投入,但是除了资本市场上,在经营层面现实的回报却不高。

很多人把眼光放到未来,这是对的,但是未来宽带增值业务发展如果没有好的管理和运营体系,又怎么能成为一个好的商业网?

无线的移动和便捷,大大扩大了用户的人群,人人皆无线已是社会主流人群的现实了。除了方便快捷之外,无线的可管理性,决定了它不但是一个通道,而且是一个很好的业务平台。尽管无线的带宽还是没有互联网的带宽宽,但是无线增值业务创造出的价值却是非常清楚的,现在市场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互联网增值业务。

宽带和无线的融合使互联网公司也同样做无线业务,但代理电信运营商的无线增值业务,还是要找到新的平台和模式,这是一个大问题。

我理解真正宽带和无线的融合,不是互联网公司也去做无线增值业务(当然做是没问题的),而是要寻找一种新的业务平台,把宽带和无线的业务融合在一起,做到无缝连接。一个用户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可以利用其带宽和终端的优势做更多的事,享受更多的乐趣。而当他在移动过程中,移动终端也可以帮助他完成一些马上需要完成的工作,在闲时移动终端会成为一个很好的消遣工具。在宽带体现出带宽的强势时,无线以其易管理,定位清楚,收费方便的特点,帮助弥补其管理功能不足的缺陷。

无线和有线的融合 篇3

我国2013年发布的“国家宽带战略”,把移动互联网作为未来的发展目标之一,移动互联网离不开无线。在国际上,以4G为基础的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已经有取代传统的广播电视覆盖技术的趋势,他们的通信业务在网络里所占比重逐渐递减。通过对4G定义的研究,可以发现4G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通讯网络,而是一个数据网络,通讯只是在4G网络上的业务之一,到了互联网时代没有谁是谁的增值业务,而是这个网络能运营什么业务,4G网络有运营通讯业务的能力,也有运营电视广播的业务的能力。

今年总局在浙江、广州、重庆、上海、贵州这五个省/直辖市开展有线无线卫星的融合覆盖试验,技术方案目前通过论证的只有贵州和华数,但还在做具体的修改。广播电视有非常好的技术,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无线网络,这是相对于电信行业的优势所在。

广电行业也有非常好的有线电视网络,虽然目前还是分散的,但是国网公司已经成立,希望能够融合各个省的网络。我们现在还没有充分把这个网用好,没有把这个网变成我们的竞争优势。

对于新一代广播电视网要做成什么样子,我们进行了非常认真的研究,它是要充分发挥广电的有线无线卫星资源优势,综合利用,协同覆盖。新一代广播电视网应该是一个数据网,而不是传统意义的广播电视网,在这个数据网上我们可以做任何业务,比如广播电视、通讯、移动互联网等等。它首先要保证能够充分发挥传统广播电视的覆盖优势,首要业务是保证广播电视的覆盖,而且这个覆盖是双向的,而不是原来的单向。还有就是移动互联网的业务,这也是广电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使广电网络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010年国务院关于三网融合的文件指出,三网融合不是网络的融合,而是业务的融合。这就是允许广电去做互联网业务、通讯业务,同时也允许别人做我们的业务。现在大家都感受到,三大运营商在逐渐地向广电渗透,而我们现在疲于应战,连保住我们自己的这块阵地都感觉困难,因此我们应该解放思想,在做好广播电视业务覆盖的同时,利用我们自己的优势去做移动互联网的业务,成为国家“宽带战略”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关于目前4G广电业务在国内外发展,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分类,第一个是面向小屏的视听终端,6MHz的带宽;第二是面向大屏幕电视机,40MHz宽带。4G在全球开展广电业务情况,最应该关注的是诺基亚在德国做的试验,它采用4G的技术开展广播电视业务,用10个站,通过组网的形式进行覆盖,目标是取代DVB,做得非常成功。

据统计,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已经有30家以上的运营商用4G的技术做广播电视覆盖。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中国也都已经开展了4G技术传广播电视的业务。在贵州他们做的规模还非常大,直接影响了我们广播电视的运营。以前我们老觉得4G是别人的技术,实际上这个技术是谁都可以用的,最早IP出来的时候,广电总说不可以用,经过多年发展,现在IP技术已经在广电各个领域都深入应用了。4G也是一样,没有行业属性。最近有人提出是不是由广电牵头做一个超过4G的新技术,以我们目前的情况是完不成的。但是4G里面有非常好的技术,也许并不是所有都适合广电,广播科学研究院正在牵头与国内几大传统的通讯生产厂商研究,希望从4G的技术里面集成出一些适合广电应用的技术并运用到广电新一代广播电视的发展上。

4G技术已经有一些在广播电视领域应用.2014年9月,IBC展出了具有接收和处理4G电视广播信号的相关产品,也可以说4G的广电产品产业化已经开始形成。

下面我介绍一下我们国家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的技术架构、原则及目标,这只是我们做的研究,不是定稿。首先,我们对频率部署的要求,按照现在频率规划的要求,我们这个网的频率规划跟4G有一些明显的区别。如果我们要完全照搬4G的规划,广电拿不出这么多频率,会打乱广电的频率规划。目前,还是以传统的广电8MHz作为基本带宽规划广播电视传输网,后面我们会以8MHz进行组合。根据我们实验的研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下行和上行的带宽比是3:1。这在产品实现上还是有一定困难。基本的下行的带宽是4.5MHz,上行的带宽是1.25MHz,上、下行保护间隔2.25MHz。在第二阶段我们准备以8MHz进行组合。目前我们得到的资料认为2.25MHz保护间隔的带宽是不够的。从我国发布的报告和国外测试的结果表明,目前的产品需要的保护带宽是5MHz到9MHz,我们在广电8MHz的带宽里面很难使用。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建立网络进行测试,所以不确定2.25MHz的保护带宽够不够,但是我们在实验室已经证明了,2.25MHz的保护带宽可以完成我们以8MHz带宽为基础的频率规划研究。

在有线无线卫星融合覆盖上,我们定了四个原则和目标。四个原则是:坚持融合发展原则——引入广播电视网、通信网、互联网的最新技术和成果,建设一个起点高、有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新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坚持开放性原则——发挥广电网络优势,保证融合网络接口开放,促进有线、无线、卫星协同覆盖,统一规范,互联互通;坚持安全性原则——实现网络可管可控可信,为国家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战略服务,为广播电视事业安全快速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坚持技术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原则——充分考虑技术产业生态发展,推动新技术、新规范和新产品的快速应用部署,打造全新的高性能国家融合网络基础设施。四大目标:在三网融合总体框架下,以当前广播电视技术成果为基础,综合利用广电频率资源,采用广播电视网、LTE、超级WiFi和WiFi运营平台等技术标准,发挥产业链资源优势,首先建设一个新一代广播电视数据(示范)网。我们计划将在浙江率先建立一个示范网;通过广播电视数据(示范)网开展广电网络新技术、新业务、新功能和新运营模式的试验和示范,探索广电有线无线卫星一体化融合服务的模式,逐步推进全国范围广播电视数据网建设;广播电视数据(示范)网在优化传统广播电视业务的同时,提供高质量、全方位三网融合业务,协调统一有线无线卫星传统广播电视分发渠道,形成“天地一体”无缝覆盖交互网络,提供更为丰富、流畅的业务体验;在主管部门领导下,与全国各省网络公司通力合作,协调U频段频率复用技术方案,共同推动广播电视网业务漫游建设,最终实现全国的无缝漫游,无感知认证。

下一步工作重点主要有几部分:一是全国范围内U频段双向无线频率规划研究;二是有线无线卫星组网模式和覆盖模型研究;三是无线覆盖关键技术研究;四是有线无线融合接入关键技术研究;五是有线无线卫星协同机制和运营保障机制研究。

关于体制问题,我们明确提出了希望能够由各省的有线网来统一集成这件事情。主要原因是各省的有线网络公司有一定技术能力和经济实力,也有运营经验,融合覆盖网的建立起来需要一定的技术、经济和运营基础,所以我们希望各省能够通过有线电视网络统一资源,能够把资源尽量发挥到最大作用。我们各省都有无线播出管理权,卫星是在国家统一管理.希望有行政管理权的单位能全力支持有线网络公司开展这项业务。还有一个问题是接入技术我国在有线宽带接入技术上出了三个标准,但是无线宽带接入的标准现在还没有出来,这个标准不出来,我们想做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就做不了。

我在这里呼吁各省的有线电视运营商与广播科学研究院一起开展这项业务的研究,这样可以大大地降低所需经费和时间。

无线和有线的融合 篇4

网络作为信息的载体必须满足信息发展的要求,以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设备都可以经济、快速、有效、安全地获取任何质量的信息。广播电视网、宽带电信网和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实现了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平台向用户提供广播电视服务和信息服务,方便灵活。广播电视网为适应三网融合发展的新形势,在继续提供高质量广播电视节目的基础上,还要能够提供各式各样的信息服务,扩大广播电视网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国务院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3]31号)明确指出,“积极利用各类社会资本,统筹有线、无线技术加快宽带接入网建设。以多种方式推进光纤向用户端延伸,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宽带接入网络的建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单一的有线电视网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必须积极推动广播电视有线、无线双向和卫星协同覆盖,尤其是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通过U频段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CMMB与地面数字电视无线广播网协同覆盖,可实现农村地区数字电视双向化,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充分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文化生活需求。

2 业务场景分析

基于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Wi-Fi、地面数字电视无线广播网、CMMB、卫星技术和有线网络为个人、家庭企业、行业用户提供有线无线卫星广播电视融合业务服务,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移动数据和地面数字电视使用体验,如图1所示。

2.1 个人用务

通过融合网个人终端,可以接收地面数字电视、CMMB和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络信号,为个人智能移动终端和PC提供随时随地进行互联网冲浪、信息查询、VoIP、数字电视收看以及互动电视点播等服务。

业务场景一:个人用户通过MiFi使手机或Pad等智能终端接入U频段无线网络,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联入互联网和收看数字电视直播节目。比如到了吃饭时间,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查看周边有哪些餐馆,了解它们特色菜、价位以及宾客对餐馆的评价;还可和朋友通过个人终端建立局域网,共享上网,玩联网游戏。通过融合网个人终端还可以接收实时路况信息、区域信息广播、多媒体杂志等服务。遇到精彩的直播节目身边没有电视,可以通过融合网用手机和移动终端不受地点和时间限制的观看数字电视。

业务场景二:个人用户使用Dongle通过USB接口让个人PC联入互联网,进行收发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网络购物、信息查询等互联网业务。

2.2 家庭用户业务

通过融合网家庭终端可以接收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卫星、地面数字电视无线广播网、CMMB和Wi-Fi信号为家庭提供无线上网、数字电视、互动点播和物联网服务。

业务场景三:对于有线数字电视已经覆盖但有线宽带没有覆盖的家庭,通过有线数字电视提供数字电视直播,通过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为家庭提供互动数字电视回传通道和上网等数据业务。

业务场景四:对于有线数字电视和有线宽带都覆盖的家庭,通过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网提供数字电视直播和互动数字电视服务,通过有线宽带提供互动数字电视回传及上网等数据业务。并可以结合蓝牙和Zigbee支持各种家庭物联网业务。

业务场景五:对于有线数字电视和有线宽带都没有覆盖的家庭,通过卫星、CMMB和地面数字电视无线广播网提供数字电视直播服务,通过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络为家庭提供OTT和上网等数据业务。

2.3 车载用户业务

通过融合车载终端为车辆提供地面数字电视直播和数据业务。

业务场景六:通过地面数字电视无线广播网和CMMB为车载电视提供地面数字电视直播服务,通过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络为车辆轨迹跟踪、车载导航、视频监控、车联网、信息接收等提供数据通道。

业务场景七:通过地面数字电视无线广播网、CMMB为车辆内的乘客提供手机电视直播服务。通过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络为车内乘客提供手机上网、车载音乐、即时通讯、信息查阅、玩互联网游戏等服务。

2.4 楼宇业务

通过楼宇定制终端为楼宇用户提供楼宇电视、触摸屏信息下发、监控视频回传、区域热点覆盖等服务。

业务场景八:通过地面数字电视无线广播网、CMMB为楼宇电视和触摸屏提供视频内容下发。通过Wi-Fi在楼宇中建立区域热点,提供上网及其他数据业务。

业务场景九:通过Wi-Fi为楼宇中的监控提供监控视频传输通道,结合Zigbee提供楼宇内各物联网业务。

业务场景十:通过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络(eMBMS)建立热点,使楼宇内的用户可以上网并接收区域信息广播、区域电视、多媒体杂志等服务。

2.5 户外公共业务

通过户外终端在户外公共区域建立热点覆盖,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数据业务和数字电视业务。

业务场景十一:通过地面数字电视无线广播网和CMMB提供电视直播服务。通过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建立热点,为有移动需求的用户提供移动上网等数据业务。例如在游船上部署热点,提供上网和数字电视服务,提高旅游服务和品质。公安、保安、城管等携带移动无线视频摄像头巡逻,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和嫌疑人,可以实时记录现场取证并为指挥中心提供现场情况汇报。

2.6 应急广播业务

业务场景十二:当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与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危机时,通过融合网系统向手机、机顶盒、楼宇/户外屏及其它应急广播系统第一时间发送灾害消息或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减小社会和个人的损失。

3 业务类型分析

相对于现有广播电视网络,有线无线卫星一体化融合网络在业务方面将发生深刻变化,由原来的传统广播服务方式向全向融合业务方式发展,通过业务的多通道分发调度,提供实时广播电视业务与增值业务(包括互联网接入),形成智能融合的全媒体服务网络,如图2所示。

根据业务应用场景,归纳业务类型如下。

3.1 基础广播电视业务

广播电视具有独特的信息内容资源优势以及普及率高的用户优势,是国家现代服务业及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最普及、最便捷、最直接、最生动的信息工具和信息载体,广播电视对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影响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基础广播电视业务仍然是未来广电融合网络的基础业务,包括高质量音视频广播、电子节目指南(EPG)、信息广播等,并逐步完成广播电视的高清化、超高清化。

3.2 交互广播电视业务

广播电视融合网络的交互电视业务可以满足大众在观赏电视节目的同时所产生的系列触动需求、关联需求及延伸需求,从而拓展新的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增益点,以推动传统媒体的升级换代。

交互电视业务是基于双向交互、可管可控的广播电视融合网络开发的增值服务,包括电视信息服务类、电视应用服务类和电视交易服务类,用户通过融合终端就可以查阅各种信息、玩电视游戏、进行电视投票、使用电视银行等。在丰富了数字电视服务和百姓文化生活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使融合网终端既是电视终端,又是信息终端、应用终端、支付终端,真正实现了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转变。

3.3 移动互联网接入业务

移动互联网接入业务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分为宽带移动互联网接入、宽带多媒体通信两大类。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百姓生活真正进入了信息时代。无线广播电视双向交互网能够为个人、家庭、政府、企业、行业等客户提供内容可控、传输可信、终端可管的宽带无线接入业务,可进行电子邮件、网页浏览、OTT TV、多媒体通信等业务。

3.4 物联网业务

通过对城市公共安全日常监管的现状分析,实现公共安全管理功能;通过物联网智能传感器对环境温度、湿度等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反馈控制楼宇的自动中央调温系统,实现楼宇的自动温度和湿度控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通过物联网技术构建的智能车辆识别管理系统由智能标签、监控识别节点、移动监测设备、后台管理系统组成,实现各种场合的车辆智能识别和管理。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络就是一个高端的物联网,它将上千万个数字电视机顶盒、家庭网关、多媒体终端、移动终端通过广播电视网络连接起来,为广大用户提供交互视频、视频共享、实时多媒体通信、数字家庭、智能家居等各种应用,最终实现高端物联网应用。

3.5 跨行业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进入到真正的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海量信息内容和多样化互联网应用。虽然互联网以其开放性海纳百川,容纳了创新速度最快,内容及形式最丰富的各类服务模式,但是由于存在信息内容良莠不齐、缺少有效的监管机制、应用繁复、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等缺点,从而限制了信息的有效传播。

鉴于上述这种情况,广播电视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作为具备双向高带宽、安全可靠、可管可控可信、开放的架构和平台体系等特性的泛在网,可以实现跨行业的可管可控的应用服务。跨行业应用可充分利用一体化融合网络的网络特性,为广电之外的行业提供开放的高可信网络,既利于国计民生,又能够通过和重大行业需求的结合,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社会的服务能力,包括专网业务应用、城市交通、民航、铁路等行业应用等。

3.6 应急广播

应急广播是通过广播电视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络的业务平台向公众通告政府公告或紧急事件的方式。紧急广播提供一种迅速快捷的通告方式,平日可作为政务信息、政府公告的传达平台,保证政令通达;当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时,可及时有效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 业务支撑特性

作为一种融合了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的综合型网络,该融合试验网使有线运营商具备了全业务运营的网络基础,可实现不同网络业务的集成分发。为了适应未来全业务运营需求,该融合试验网应支持多种组网模式,实现城乡基本覆盖和局部区域增强覆盖,降低网络部署成本,实现全程全网可管、可控、可信,支持对网络传输、用户接入、网络内容的安全保证。具体如下:

鲁棒、灵活、易扩展的网络架构:为了便于与现有或者未来的有线无线接入方式融合,为用户选择最优的接入方式并提供随时随地、统一的宽带多媒体业务,融合网应提供一个鲁棒、灵活、易扩展的网络架构,具有自组织、自愈合的能力。应通过合理的技术创新和标准设计,保证融合网络具备面向未来平滑演进的能力,可以依据技术发展状况和产业成熟条件,不断地将更先进的技术纳入融合网络中来,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多样化的业务承载能力:可开展基础广播电视、交互电视,又包括移动互联网业务和物联网业务等。对于这些业务应用,系统都应具有良好的业务支持能力,满足不同业务的承载需要和接口能力。此外,网络还需要支持各种扩展业务的承载。

高质量的业务支撑能力:应具有高质量的业务支撑能力,提供对于服务范围、服务质量、服务内容的多目标约束和保障,提供业务导向的普适性QoS保障,可保障关键业务的QoS。

高效的资源调度能力:应具有良好的资源调度能力,可根据各种业务模型实现资源按需分配和上、下行资源的动态调整。网络应具有良好的节能降耗能力,节约运营费用。

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应具备向后兼容和向前兼容的扩展能力。所谓“向后兼容”,是指融合网可以兼容现有无线广播标准和系统,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已有系统的产业和用户基础;所谓“向前兼容”,是指系统应采取技术手段,保留未来平滑升级和演变的可能性,尽可能延续系统的生命力。

安全可靠的管控机制:网络架构要符合广播电视业务内容监管的需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双向交互能力,强化全程全网的内容安全、网络安全和业务安全管控机制,保障信息安全。

统一的用户管理机制:要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有利于保证接入认证、移动性管理,提出适应于移动接收的快速认证机制。

灵活的终端接入能力:终端作为用户接入融合网络的最终载体和业务呈现工具,必须能够完全展示融合网业务,支持融合网丰富业务形态的开展,要求可支持户外大屏、电视、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多种尺寸;支持便携、移动、固定等多种接收方式;支持通用及行业定制类型。并支持融合网络的无缝适配,具有良好的网络接入特性,可支持融合网络信号的接入。

5 总结

本文对目前聚焦的广播电视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络开展了业务需求研究,从业务场景、业务类型和支撑特性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融合网络具有鲁棒、灵活、易扩展的网络架构,多样化的业务承载能力,高质量的业务支撑能力,高效的资源调度能力,良好的兼容性,安全可靠的管控机制,统一的用户管理机制,灵活的终端接入能力等业务支撑特性。作为未来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方向,融合网涵盖了广播电视现有主要传输网络,并在无线领域进行了延伸,承载现有广电业务的同时,充分挖掘新业务,满足不同业务的承载需要和接口能力。面向个人用户、家庭用户、车载用户、楼宇、户外公共业务以及应急广播等应用场景,开展基础广播业务、双向电视业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跨行业应用和应急广播等多种业务类型,满足不同用户的业务需求。毫无疑问,针对广播电视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络业务的开展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广电行业讨论的热点。

参考文献

[1]周睛.面向全业务运营的网络演进.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26-128.

[2]高佳.从全球网络互动电视发展看中国“三网融合”下网络互动电视前景[J].西北大学学报,2011,12(51):24-25

[3]李红山.面向三网融合的广电新业态[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0,37(9):88.

[4]周裕.三网融合下的广电业务拓展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4(6).

广电有线无线融合网发展路径探析 篇5

当前,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裂变式的发展,广电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在技术层面上渐行渐近、日趋融合,我们已经越来越处于一个“网络无处不在、终端无处不在”的世界。广电正在从“小广电”向“大广电”转型,从单一的传输角色,逐渐向家庭信息中心、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外延拓展。与之相关的,不再仅仅是广播电视传播技术,而是移动互联网、4G、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广电全媒体发展、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主流趋势。

推进新一代有线无线融合网建设,已成为广电业内的共识。融合网是基于广播电视现有技术体制,以双向化的无线网络为核心,综合利用广播电视网、无线双向网、Wi-Fi网等技术体系,实现不同网络的智能协同,构建一张面向融合发展的广播电视数据网。

2有线无线融合网建设的动因和作用分析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广电网络顺应发展趋势,就应发挥固有优势、积极作为,既要很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也要拓展企业的市场空间,实现企业自身的转型发展,因此,必须准确定位。

2.1适应公众信息消费多元化需求的变化

改变过去媒体单向传播、受众被动接收的方式,把受众变为用户,实现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终端为用户提供精准化内容、满足个性化需求,成为广电行业必然的趋势。一方面,融合网络建成后,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方式将增强对受众的吸引和凝聚力;另一方面,通过多元化业务的开展,拓宽增值空间,为企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新媒介环境不断演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由竞争转向融合。传统广电产业必须借助新媒体技术,适应公众信息消费多元化的需求,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2对推动三网融合具有重要作用

近几年兴起的社会化媒体、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形成的合力,已逐步与三网融合的技术形成交叉渗透。在广播电视领域,有线无线融合的数据网将成为国家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三网融合推广方案》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广电网络构建宽带化和泛在化的网络刻不容缓,融合网的建设对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具有重要作用。

2.3推动频谱资源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长期以来,广电行业的频率资源存在供给和需求严重失衡的问题。在整个媒体传播方式和形态都在发生巨大改变的背景下,新业务形态需求的供给不足,而传统业务形态需求却供给过剩。

随着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战略的实施,及宽带广电战略的推进,广电行业的频谱资源需求呈现出新的特征。一方面,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战略用频需求不断增加,并保持增长态势;另一方面,频谱需求因频段、地域、时段以及各业务需求的差异,存在明显的结构性问题。基于基础频率资源优势建设融合网,充分挖掘广电频谱资源价值,将有效推动频谱资源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频率资源的有效供给。

2.4增强行业竞争力,突破有线电视现有的商业模式

当前,单一的有线电视网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需积极推动有线、无线融合的数据网协同覆盖,扩展业务和运营范围,弥补有线网络的不足,丰富的传输手段将使得应用更加灵活和具有针对性。移动数据和视频是对传统电视和有线数据的一种互补和延伸,从家庭电视到PC、手机等多平台的全方位覆盖,有线运营商的业务和运营范围、运营能力、行业竞争力将随之大大增强。同时丰富的传输手段可以提供更多的外延平台(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有利于有线电视运营商突破现有商业模式的约束,探索更多的商业模式,形成广电有线无线和互联网融合的“广电+”生态。

3有线无线融合网发展路径探析

融合网建设适应“开放”、“聚合”、“创新”的时代特征,结合行业领域的独特属性,采取“广播为主、行业为先、物(物联网)移(移动互联网)融合”的发展路径。延展广电网络的服务体系、平台和产业触角,以适应业态多样化、终端多元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趋势。

3.1广播为主,实现广播电视向无线领域延伸

融合网的业务承载将基于广播电视业务,面向三网融合大背景下网络融合、业务融合和终端融合的联动,拓展广播电视的新渠道、新服务和新业态。融合传播是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基于融合网的无线双向网,为广播电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与契机,实现与移动互联网、新媒介的融合创新,促进广播电视向无线领域延伸,实现有线电视业务无线化。

有线和无线双向网络相结合,丰富了广播电视的展现形式和呈现手段。从电视到PC、Pad、手机等多终端的全方位覆盖,实现电视的移动观看errestrial Digital Television和伴随观看,延长用户观看电视时间,满足用户碎片化时间观看电视的需求,为用户提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广播电视服务。

3.2行业为先,聚焦重点行业与关键应用

从融合网的特有优势、市场需求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融合网的发展,应重点关注垂直行业市场的特色应用,聚焦重点行业与关键应用。

基于融合网,结合重大行业需求,应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提供行业市场等专网业务,整合行业资源,发挥网络的集聚效应,全面服务于政府,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全面服务于行业信息化,为行业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通过有线无线融合网,构建智慧城市、智慧旅游、智能交通、智慧农业等,使得网络与业务进行深度融合,向行业提供定制化、差异化服务,提升网络的价值,实现无线业务的灵活和快速部署。同时积极挖掘创新产品进行培育,抓住物联网、大数据、车联网、无线监控、停车、旅游等新兴应用的发展机遇,切入垂直行业市场。

3.3物移融合,促进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平台发展

顺应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发展契机,基于融合网,打造一张广电无线数据网,积极构建广电的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平台——开放的、社会化协作的平台,实现从单一网络到“网络+基础平台”的转变,全面加快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应用及物移融合发展的步伐。

移动互联网主要面向普通用户,较为侧重于大众消费性服务;物联网主要面向社会生产和社会管理,较为侧重于行业性、区域性服务。通过打造入口级APP,构建网络(认证功能)和应用(聚合应用)入口绑定,抢占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的入口。针对移动互联网应用提供商,开展导航、弹屏、竞价排名、应用分发、LBS位置信息、电子商务、O2O等业务,为移动互联网应用提供平台。

物联网面向政府和行业用户,开展行业性和区域性的物联网应用,行业应用作为物联网发展的重要领域。在工业、交通、安防、环保、电力等领域,对广覆盖、低功耗、高优先级的集群调度指挥系统需求更为明确。同时飞速发展的智慧城市建设也已成为物联网发展的重要载体,遍布城市各处的感知终端构成城市的神经末梢,对城市运行状态实时监测,从地下管网监测到路灯、井盖等设施的管理,从高清视频监控到停车收费,从水质、空气监测到建筑节能等,为物联网应用提供集聚发展的市场空间。

4结束语

无线和有线的融合 篇6

2013年8月1日国务院下发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出要“综合利用有线、无线技术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支撑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民生。”

我国广播电视网要成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仅仅依靠有线电视网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统筹发展有线、无线和卫星网络,积极推动有线、无线和卫星传输网络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协同覆盖,尤其是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通过无线覆盖,可以较低的建设成本,较高的宽带数据传输速率为实现“十二五”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提供一条经济、实际的建设之路。

2 有线、无线和卫星传输网络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协同覆盖目标展望

实现有线、无线和卫星传输网络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协同覆盖,在网络层面意味着广电用户可以实现全程全网、无缝覆盖,用户随时随地都保持与广电网络连接并接收发送信息;在业务层面意味着广电用户在室内可享受大屏幕电视终端、高质量电视节目,在户外可享受移动便携终端“碎片化”视频服务,在单位可提前定制视频节目菜单,完全享受属于自己的“定制化”、“个性化”、“全程全时段”的视频节目和综合信息业务(图1)。

而实现上述目标,则要求包括有线、无线和卫星在内的广电网络真正实现无缝智能协同覆盖。无论何时、无论在国内哪个地域,都能保障用户访问全网资源;无论是户内还是移动状态,都能通过智能切换保障用户随时“触网”;无论是固定还是移动终端,都能为用户提供适合当前显示终端设备的高质量视频服务;无论是公益性、普适性需求还是个性化、定制化服务,都能保障用户享受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优质服务。

3 有线、无线和卫星传输网络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协同覆盖面临的问题

3.1 有线、无线、卫星协同覆盖策略问题

当前,我国有线、无线、卫星覆盖还是采取按地域划分的策略,即有线覆盖城市地区,无线和卫星覆盖边远山区及有线无法通达的农村地区,这种覆盖策略导致有线、无线、卫星三者各自为政,不能有效的实现智能融合覆盖。

同时有线、无线、卫星传输内容和运营性质也各不相同,尤其是无线和卫星覆盖,目前还都是公益性质,无法商业运营,这也使得负责无线和卫星覆盖的机构由于无法从中获取收益而导致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无线和卫星覆盖的推进速度。

3.2 有线数字电视网络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有线网络正在积极推进数字化整体转换,然而有线数字化整转满意度不高,双向网改造、增值业务发展一般,技术标准的统一问题还未解决,全国国网整合进度较为缓慢,宽带接入资质问题仍未解决。

3.3 地面数字电视网络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地面数字电视覆盖远没有满足广大农村地区需求,更没有达到中央提出的城乡文化权益一体化的要求,很多农村地区的农民还未能享受到文化服务的基本权利。同时地面数字电视的公益性质导致其用户只能享受基本的公益性服务。如何利用现有频率开展无线广播电视覆盖,同时利用700MHz频谱资源发展无线宽带覆盖,将是今后面临的问题。

3.4 卫星数字电视网络面临的问题

目前,直播星只是提供公共服务,未来是否会有商业运营可能,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如何考量,直播卫星综合业务系统如何建立,技术体系和标准如何选择,如何协调和有线电视网络的关系等,上述问题都较大地影响着直播卫星业务的推进发展。

3.5 网台关系问题

网台分离之后,电视台考虑更多的是要如何把电视观众变成用户,而通过互联网等传输手段可以对用户进行更精准的定位,提升广告价值,同时通过IPTV传输节目可节省落地费等费用,这进一步导致广电网台关系日益恶化。

3.6 公益性服务和商业运营之间的关系问题

目前,有线、无线、卫星网络传输的节目各不相同,如何定义公益性服务,是否应统一这三种网络中的公益性服务性质,无线、卫星是否应开展商业运营,如何避免公益性服务和商业运营之间的冲突,避免三种网络提供服务之间的冲突,这些都是影响有线、无线和卫星传输网络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协同覆盖的迫切问题。

4 推进有线、无线和卫星传输网络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协同覆盖的政策建议

4.1 统筹考虑公益性与市场性,制定新型的有线、无线和卫星智能协同覆盖策略

为推动有线、无线和卫星传输网络的智能协同覆盖,迫切需要打破过去依靠地域划分的有线、无线和卫星覆盖策略,建议在保障公益性的前提下,建立适度竞争的具有市场运营性质的新型协同覆盖策略,有线、无线和卫星三种覆盖方式在保障传输一定数量公益性频道的同时,均可采用商业运营方式,传输一定数量的收费频道。无线和卫星覆盖在保障边远山区和农村地区人民群众基本性需要的同时,引入商业运营,提供更高质量的收费节目供用户选择;有线网络在数字化基础上可通过无线接入方式扩展其网络覆盖范围,通过提供无线网络接入等新服务,扩展用户群;在有线、无线和卫星交叉覆盖区域,可探索采用新的技术手段,统筹使用三种覆盖方式,为这些区域用户提供全时段无缝视频服务,保障用户无论是在客厅大终端还是移动户外小终端都能享受到“全程全时段”的视频节目和综合信息业务,如图2所示。

4.2 建立完善公共广播电视体制

建议制定公共广播电视政策,尽量能够实现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定性、量化和统一。定性就是定义哪些是公共服务频道,量化就是定义究竟多少套电视节目是公共服务频道,统一就是要求有线、地面、卫星提供同样的公共广播电视服务,从而为有线、地面、卫星发展营造公平的竞争条件(图3)。

4.3 推进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整合

全国有线网络互联互通平台的建立面临最重要的政策问题或者说体制问题即全国有线网络公司的整合,只有结束全国有线网络公司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才能从体制上保障全国有线网络互连互通平台的建立。因此必须基于国家三网融合政策,加快有线网络资产、体制一体化进程,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线网络公司整合的相关政策(图4)。

4.4 加快利用700M无线频谱

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频率开展无线广播电视覆盖,提高我国广大农民享受文化服务的基本权利。同时利用700MHz开展无线宽带接入相关技术试验及应用,占领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政策制高点。因此,应协调相关部门,争取相关政策支持,保障广电行业对700MHz无线频谱的使用权,统筹制定协调全国700MHz使用标准,大力推动广电移动互联网的政策制定、技术研究和业务发展。

4.5 推进三网融合中广电、电信互联互通相关政策的制定

在实现有线、无线和卫星传输网络智能协同覆盖的同时,必须要在这一综合网络上开展包括视频、语音、信息在内的多种服务。但目前我国三网融合政策中对于广电、电信的互联互通协议、业务准入政策、对价政策等都还不完善,这需要国家宏观层面统筹考虑总体方案,推进制定平等互利的相关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此才能使广大群众享受数字化、宽带化、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彻底进入高速、安全、便捷的信息社会。

4.6 制定对等、适度竞争的有线、无线和卫星网络的联互通政策

目前我国广电现状是有线、无线、卫星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和运营,其运营主体不同、面对受众不同、运营管理政策也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整合这三种网络,实现更大市场价值,产生更大的竞争力,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基于竞争合作对等原则,制定有线,无线,卫星统筹发展战略,从政策层面保障有线、无线、卫星网络的互联互通、智能协同。

4.7 加快制定广电技术标准化体系政策

上一篇:自查能力下一篇:供水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