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时事政治复习策略(共12篇)
中考时事政治复习策略 篇1
摘要:通过对中考政治复习策略探索并小结, 得出复习策略首先要制订出复习计划, 合理安排时间, 还要注重复习课堂结构, 同时认真钻研教材, 抓住知识重点, 最后精选热点时事, 全面进行解读。
关键词:复习课,效率,课堂结构,专题复习,知识点,考试
制订复习计划, 探索复习课堂, 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提炼复习策略, 是每个政治课教师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学生, 花工夫探索、总结的事情, 我就今年复习策略总结四点。
一、合理安排时间, 制定复习计划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制订复习计划不仅能节约时间, 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时间安排得越合理, 计划制订得越科学, 可供我们支配的时间就越多, 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 复习也会更有针对性,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中考前, 我通常把计划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到四月模拟考试之前。通览九、八、七、三个年级的教材, 按照去年考点要求, 在注重细节的同时, 明确重点内容, 不留死角, 即进行专题知识复习。按照国情、国策、法律, 道德顺序进行复习, 新考点到后就按照新考点复习。第二阶段, 四月底到五月。进行热点知识复习。在本阶段中, 要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重大时事热点以及与学生思想状况相联系的时事材料为主要内容, 提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第三阶段, 五月底到六月中考前。进行知识再回忆、再归纳、再整合, 尤其要注意学生经常做错的试题、难以把握的题型, 要求学生克服懒惰思想和松劲情绪, 培养其综合能力。对今年的重点、热点进行强化训练。
二、复习课堂结构
第一阶段, 考点+练习+评讲+反馈+小结。第二阶段, (1) 热点展示; (2) 学生归纳出教材结合的知识点, 老师小结; (3) 老师设置该热点中考可能出现的疑问, 学生进行分析、归纳、解答, 老师进行讲解、小结, 并指出类似题答题方法。第三阶段, 考试+评讲。
三、认真钻研教材, 抓住知识重点
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构建知识网络, 进行知识专题复习, 对我们正确迎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夯实基础。 (2) 连点成线, 形成知识链条。所谓连点成线, 就是以某一内容为点, 全面整合教材所学知识。 (3) 连线成网, 构建知识体系。在进行专题知识复习时, 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构建知识网络, 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思考, 对一个问题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分析, 从而做到细致、全面。只有这样, 才能从小到大、由粗到细, 全面掌握所学知识。 (4) 解读考点, 强化所学知识。
当我们在进行专题知识复习时, 尤其要重视对考点的解读, 掌握考点所对应的各自内容, 再进行深入分析。
四、抓住热点时事, 全面进行解读
在中考试题中, 必然要把所发生的时事热点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命题, 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所以, 对于热点知识绝对不能放弃, 要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热点事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 我们有何复习策略, 复习课如何更好地体现新理念, 如何提高复习效率。这些问题促使我们继续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冯少云.初中政治复习中的易错点析[J].中学教学参考, 2012 (21) .
中考时事政治复习策略 篇2
政治中考反对死记硬背,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降低了识记的题量和分值,但不是不要求识记了,更不是削弱对基础理论的考查。在实际考试中,由于考试时间有限,关注xyd19941109,更多更全汽车资讯全知道考生不可能对所有的题目都去翻书,再加上开卷考试的设问灵活多变,一般答案无固定模式可循,无现成答案可搬,因此,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识记,就不可能取得好成绩。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少背多思,注重理解,反复熟练,学会“之其所以然”。并可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识记的情况,从中发现问题,弥补复习中的不足,打好知识基础。
2.全面复习,应构建知识体系
当前中考,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识记的基础上将原先按课分节所学的不系统、不连贯的知识,加以概括、归纳、综合,重新构建成有条理、有顺序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理解贯通基础知识点,以有利于知识的存储、记忆和提取。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课题、节题、框题、目题联系起来思考,这样有助于我们搞清教材的知识体系,从而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脉络。我们还可以把教材中的问题扩大化,就是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性思考。比如教材中问“是什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为什么”、“怎么办”等角度考虑。
3.全面复习,要抓住教材重点与时事热点的联系
中考政治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不少试题以时事热点为材料,着重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关注xyd19941109,更多更全汽车资讯全知道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找社会热点问题与课本内容的结合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提出和回答问题。在复习中,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热点知识库”,让学生按课、节把一些热点题进行分类汇总,考试遇到类似题时,审准题后就可以随手拈来。
4.全面复习,要精心编选习题,加强审题训练
中考政治复习方略 篇3
一、立足教材。夯实基础知识
一般来说,中考命题的难度不会太大,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的考查是重点。因此,复习时应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首先,依据《政治课程标准》和《政治考试纲要》,认真弄清每个考点,准确把握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且能运用概念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对基本观点要多层次、全方面地理解。复习过程中,按照《政治考试纲要》对各考点的能级要求,对照教材相应内容,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做到有主有次、有深有浅、有的放矢,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其次,为了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把握知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应将教材知识点加以归纳,梳理成知识体系,以便学生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比如:“本质”类、“核心”类、“前提”类、“关键”类等。同时,将教材中一些相近、相关的概念,即把容易混淆的问题列出来,加以比较分析,从而在头脑中留下准确的“图景”。比如“国有经济的主导力量”和“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这里的“主导”与“主体”容易混淆。还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基本路线提出的奋斗目标、我国的共同理想与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等。通过比较分析,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再次,要讲练结合。围绕基础知识设计一些选择题、简答题。设计的练习不宜过难,但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开放性。对同一材料进行多角度设计练习,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回答,不要在意学生答题要点的深度,而要在意学生答题要点的广度,尽可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以“启东市创卫创模”为题材设置三个问题:①这项活动说明我市正在实施什么战略?②实施该项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③你作为启东市民,应该为“双创”工作做些什么?’止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巩固基础知识,拓展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
二、聚焦热点。搞好专题复习
这轮复习是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实际进行专题复习。社会热点问题是中考政治试题情境设置的原材料,社会热点与教材的结合是中考命题的重点。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主要靠平时对时事学习的不断积累。搜集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归纳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链接教材相关内容,形成系统的专题。比如,围绕建国六十周年、世博会召开、维护民族团结、落实科学发展观等,进行专题复习训练。引导学生找到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设计一些选择题、简答题、分析说明题等题型进行练习,让学生遵循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原则,准确地把握相关知识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关注社会重大热点问题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日常生活事例(特别是贴近学生思想、行为、生活的事例),要学会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对其进行分析,做到学生生活实际与教材的巧妙对接和正确运用。
三、模拟训练,掌握解题技能
这轮复习主要通过做模拟卷来对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此外,要做好解题思路与方法的指导。要针对中考的题型和要求进行专项指导。同时在复习当中,必须针对每一种题型进行分析指导,特别是对解题的方法和思路、回答问题规范化的分析和指导等。并且严格要求学生书写工整、规范作答,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在考试中减少不必要的失分。建议学生在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审题。在审题时一要细心,看清楚有几问、问什么;二要写准,明白为什么要这样问(或者命题者想考什么考点)。
2规范答题。记住以下几点:要点要序号化;答案要顺序化;内容要重点化。
3据分答题。根据分值巧妙分解题目,一般来讲,分数与答案是对应的。如有的题目是5分,有可能有5个得分点。
四、查漏补缺。自我调适复习
这轮复习注重教师的个别指导和学生的自我消化与领悟,时间安排在考前一个月比较适宜。可以在以下几方面下工夫:一是要学生自己整理笔记。整理时一定要逐单元对照《政治考试纲要》,回顾全部要点。二要整理错题集。主要针对三轮训练的作业、试卷等练习资料。发现问题立即解决,直到完全搞清楚为止。
如何抓好中考时事政治的复习 篇4
一、多收集, 多了解
近年来, 思想品德学科的中考, 时政性已是不可避免, 并且这种趋势会越发凸显。因而要求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 都要对国内外大事格外关注, 正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收集整理源于各大新闻、媒体、网络等的时政信息, 如人民网、《华尔街日报》、《人民日报》、《半月谈》、《时事》等。并将这类素材凝练成短小的文字, 引导学生对时事进行了解, 并联系教材知识。同时, 教师和学生都应加强对周围的人、事的关注, 思考这些实践的真实意义及价值, 并结合教材, 利用正确的观点对事件进行分析, 从而培养学生的时事意识, 引导学生用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问题, 同时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 激发其做一个有思想、有道德的学生。
二、多比较, 多筛选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考查, 针对的是大多数学生, 因而偏难偏怪的现象几乎不会出现, 这就给学生、教师备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恰当把握时政的命题重点,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 教师和学生在时政复习的过程中, 要多比较历年考查重点, 筛选出具备极大可能性的考点。
比较近年来的中考时政考题时发现, 在时政考查时间范围上, 大概范围在上次中考结束到本次中考开始之前这一年时间;考查内容上, 一般会以这一年来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为主, 而且当地发生、并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事件也会作为中考时政的考查点。同时, 在对时政考题的考点筛选上可以发现, 一年的考题中, 不可能出现所有范围的热点, 同时三年之内几乎不会重复考查同一考点。因此, 在时政复习中, 可将三年内未出现或出现较少、并与时政有关的考点作为复习中的重点。但同时, 也应注意热点问题, 将相关考点作为次要重点进行复习。多比较、多筛选, 从而在中考时事政治的复习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多结合, 多联系
中考的时事政治考查是建立在青少年的生活认知之上的, 尽管时事政治在中考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其重要性也逐渐凸显。但是, 纵观近年来的中考政治, 其难度系数尚处在中低层, 基础性的知识在试题的考查中尚占有重要地位。“万变不离其宗”, 因此, 在时事政治的复习中, 应多结合课本, 多联系实际生活。
时事政治虽然表面上考查的是学生对时事的认知, 实则还是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 对待那些新提法或者是需要深入的观点, 在备考过程中需避免走弯路。如,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对于怎样促进国家安全”等问题, 在备考过程中就应避免, 而应该注重的是与课本的联系, 只要了解到国家安全对国家主权的影响等与课本相关内容即可。同时, 要联系实际生活, 了解实际生活中与国家安全主题有关的事件, 如斯诺登事件等。
时事政治教育具备极强的社会性、现实性, 是引导学生学习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方针路线的教育, 其以社会热点的透视为基点, 牢牢把握时代的发展特征, 正确评估当前社会发展形式, 将政治知识融入现实生活中的国内外大事, 一方面能增强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帮助学生理解政治, 另一方面, 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剖析能力, 锻炼学生联系根源知识的能力。因此, 在中考时事政治的复习过程中, 应注意做到对时事政治资料多收集、多了解;对历年考点多比较、多筛选;对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多结合、多联系。通过这几种有效的复习方法, 才能高效完成时事政治课程的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的时效, 使得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中考时政复习中得心应手, 取得良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孙艳红.如何抓好中考时政复习[J].考试周刊, 2010 (07) .
[2]周小艳.中考时政的教学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 2011 (12) .
中考政治复习备考策略之如何审1 篇5
中考政治复习备考策略之如何审题
辉县市吴村镇中心校
赵国栋
《2012年思品学科质量分析评价报告》中指出:“造成考生丢分现象主要是学生审题不到位,使得答案出现不着边际地东拉西扯、夸夸其谈,不能紧扣活动的主题、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来谈认识,甚至出现偏离科学的‘思想品德类’观点,离题太远。”河南省自2000年开始实施政治开卷考试。开卷考试是改革考试制度,促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中考中,思想政治课率先实行开卷考试,走在了考试改革的前列,这就给我们政治老师提出了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就是不能准确审题,审题仍然是学生“软肋”。所以,如何使学生适应开卷考试、提高审题能力,并取得好成绩,就成为我们每一个政治老师重点探讨的问题。
一、造成学生因审题不清而失分的原因分析
1、认识存在偏差,基础知识不牢
我认为审题不清绝非失误。考试过后总会有学生后悔不迭,这道题我会做就是没有看清要求结果„„在总结中说自己因审题失误造成失分。我认为造成审题不清的原因除了审题能力确实以外,最主要的是教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审清题、做对题的前提是对教材知识的熟练,胸中有,才能灵活运用。
现实中,学生对开卷考试在认识上存在着偏差十分普遍,学生认识上的误区主要有两个:一种认为,开卷考试就是翻书抄答案,容易了,难度降低了,不需要再记了,没有什么难的;一种认为,考试时只要多带些资料,就是平时不认真学,也能取得好成绩。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不重视,放松了政治课的学习。由于忽视了平时的学习和复习,同学们对思想品德课的知识掌握的一知半解,更不要说理解和运用知识了,试想,拿什么去考试?那只有盲目抄书、抄资料,甚至没有选择地大段大段地照搬照抄课本和资料,结果是答非所闻,牛头不对马嘴;还有就是有的同学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把老师所讲的内容、试题、答案,或自己资料上的题目和答案不厌其烦、密密麻麻地抄在书上的空白处,有的还把书的原文都遮住了,结果是考试时不知从何处找到所需要的知识点,所以也只有照搬照抄课本和资料了。开卷考试中审题、答题都取决于我们对知识掌握、熟练和理解程度,可以说,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熟练和理解程度越深,就越决定我们审题和答题的准确性。所以答题时应认真审题,但审题的关键是平时的学习和复习对知识的掌握、熟练和理解程度。
2、阅读能力不强,理解能力较弱
许多同学审题不清就是因为阅读题目时,抓不住关键词,找不出中心和重点,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学生审题能力的增强,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都离不开阅读能力的培养。我曾在《考试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政治阅读能力》,里面提到了“在政治课教学中,可以借鉴语文教学中议论文阅读法”的观点。政治课教材具有很强的阅读性,每一个小标题都是一个小论点,教材中又有许多名言、事例作论据,可让学生在现实中、网络中、报刊杂志中找论据,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材知识。
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由于阅读能力不强导致读不懂题或读不准确材料和题目的要求,而出现答题错误。有的将句子读破导致意思相反,有的弄不清句子中的“这”指代整个句子还是某一侧重点,或者是指前半句还是后半句。综观学生在做题中的失误,很多是因为不读题或读题不仔细造成的。学生习惯于看题目,我们在传统教学中也没有要求学生去读题,造成学生在看题中不自觉地发生思维侧重,看题目时往往一目十行,不注意对整个题目题意的理解,就匆忙下笔,造成比较容易的题目因为不读题而解题出错。
《说明与检测》中提出,要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而学生这种能力的提高必须依赖阅读能力的增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多“读”有助于正确理解题意。如果在平时注意培养读题的习惯,学生在读题中为了防止出现读“破”句子,很自然地会把题目中的文字连贯起来读,他的侧重点就不仅仅是在词语上,而在于对整个题意的理解。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读题目,在培养学生“朗读”的过程中,除了提醒学生认真读题外,在领“读”过程中对题目的关键处要加重语气,放慢语速,借助语言表达来突出题目的意思,这样多朗读几遍,学生就能从题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对题目中的对应关系考虑得将更仔细、更周全,解题就会更慎重,辨别能力也会增强。
3、学生懒惰思想,不愿意思考。
有的同学认为开卷考试就是翻翻书和资料,试想考试时如果每题都要翻书和资料才能找到答案,那叫什么考试?命题人会这样笨吗?而且思想品德学科考试时间只有60分钟,在规定的时间内翻来翻去,会大大地影响答题速度和考试心情。更何况,有不少灵活的活动与探索题,在书上和资料中根本就没有现成的答案,哪怕是翻烂了书和资料也无济于事,只有干着急了。再者,目前针对开卷考试,社会上存在大量“宝典”、“速查”等开卷备考资料,蛊惑考生在考场上抄袭现成答案,助长了学生的懒惰思想。实事求是地说,各种备考资料猜中考试原题的可能性非常小,即使猜对了热点,也无法知道试卷问什么问题。就算猜对了问题,在不同的素材和语境下,答案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考生与其将时间花费在猜题、押题上,还不如夯实自己的基础,提高政治素养,不断培养审题答题能力。
4、不关心新闻时政,迁移能力不强
许多老师和同学由于不关心新闻时政,对有些新词语、新现象、新闻人物等不了解,造成读不懂题。比如“PM2.5、”,“三平精神”2012年试题第5题“下列英雄模范人物中属于弘扬中原精神、彰显河南形象的有(柴小女、吴菊萍、张丽莉、李文祥)”2013年新乡市决战中招模拟试卷四第8题,有的同学之所以选D选项是因为不懂什么是“大运河申遗”,还有辨析题中提到的“民生”有的同学竟解释成“人民的计划生育问题”。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这些同学不关心现实生活,死读书。
我们在学校里的学习就是“有字书”,而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学习就是“无字书”,它不仅包括“家事、国事、天下事”,还包括我们的思想觉悟、行为、观念等。我为了让同学们学到这些知识,我把学校给我订的《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参考消息》等报纸在我阅读后,都粘贴到了走廊上让学生阅读,经常在网上找一些新闻素材,如“道德模范颁奖词”、2012年流行语等,课堂上经常结合教材知识点讲一些新闻时政,如:两会内容、上海死猪漂浮事件等,开阔学生眼界,掌握最新信息。
要知道我们在“有字书”里所学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在“无字书”里所学知识才是无限的。更何况,在开卷考试的条件下,试题的开放性越来越强,许多试题都要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思想和行为的实际回答问题,答案又往往是多元的具有发散性的特点,一般来说是没有现成答案的,如果考试仅是靠翻翻“有字书”是没有办法满足这类试题要求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不仅要重视“有字书”,也要重视“无字书”的学习,多关注社会生活,多参加社会实践,加强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5、教师平时评讲试卷的误区
平时讲评试卷的时候,老师讲的做题的思路以及答题的技巧和规范,很少涉及审题。主要是审题是小儿科的问题,根本无需浪费课堂时间。我认为这是教学的误区,审题是做题的第一步,审不好题就打不好。题干给我们指明了答题的方向,需要我们答什么,如果不看方向乱答一气结果是白费力气。
6、学生不会把握和合理利用时间
很多学生都认为在考场是时间很宝贵,不该花过多的时间审题,审题过多就会耽误宝贵的答题时间,直奔主题方可产生更好的效果。只有在题目内容上多花点时间,才可以提高考试成绩。也就是说学生只关注分数,太急于得到高分,为了分把他们认为该仍的都扔了。做对了就有分,做不对就没有,这是真理。我要的是高分,而不是题干怎么样,毕竟题干上不能直接产生分数。
7、经验主义错误。
其实自己在做学生的时候也常犯这样的毛病,我想主要是同样的题做的太多了,就好像我们平常总是走那个路,对路上有什么没有什么都很清楚,就是闭着眼也能顺利的走过。忽然有一天路上多了个大坑,还是按照习惯走回跌倒的。其实真正高明的出题者就是让大家看起来都会,但一做就出问题。出题者正是利用了学生好犯经验主义错误,让学生不知不觉的落入设计好的陷阱里。中招也是于不变中有变化。结果下场后很多同学顿足捶胸,连连叫苦。既然出题者很欣赏这种考察方法,学生就该有针对性的加强自己这方面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把每道题都当成一道新题来对待,也就是毛泽东说的在战术上一定要重视敌人。
二、训练审题能力、提高学生成绩的方法和技巧
1、引导学生转变观念,正确对待政治开卷考试
在新的形势下,政治学科的考试查的是学生的能力,考学生思想,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具体地说,是考查学生通过学习所形成的具有本学科特点的能力,在真实体验、感悟基础上形成的正确思想,而不是学生死记硬背的观点。应该正确理解和对待思想品德课标提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我们心中要明白,闭卷是侧重考知识的,开卷是侧重考能力的,能力是在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知识的巩固和升华。开卷考试也必须在平时就下苦功夫,与闭卷相比,只不过是把重点由过去对知识的记忆转向理解,转向在新情境中的迁移、整合和运用。学生只有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成由自己转述的与自己的已有经验相结合的属于自己的思想,这样才能谈得上灵活运用,实践创新。
2、理解记忆
灵活记忆
抓好基础知识
审题的关键是平时的学习和复习对知识的掌握、熟练和理解程度。在开卷考试中,开放性试题的答案是很难从原文中找到的,但也绝不是无章可循的,而是需要学生按命题要求从新组织教材的知识。大多数的情况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尽管是这样,如果学生对课本的知识不熟悉,或掌握不牢,理解不准,那么在有限的时间里,恐怕是连翻书也很难答完试卷,所以要让开卷考试得心应手,要在平时学习和备考中,要能熟练掌握课本中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及内在的联系,准确地从课本中选取相关知识点;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要点,要在平时熟记于心,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而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应试能力的目的。要多去了解书本,看到问题时就会想到是哪方面的知识,再找一下目录。尽管是开卷,但也要好好学习教材。学习主要是为了有用,不能等到用时再去翻书,记到脑子里的才是自己的。学透教材开卷时自然也很容易了。
3、勤于思考
善于联系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现行的教材中,整合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常识、国情等内容,试题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例如法律、人口、资源、环境、科技等国情,还涉及国家的国策和战略:对外开放、计划生育和节约资源、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内容,仅凭课本上学习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国家的方针政策,把把现实生活中获取观念、理论、信息与所学知识有机结合,把课本知识与时政热点焦点结合起来,才能把课本知识和考试试题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以知识理解时政,以知识解答考题,并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4、关注时事热点
学会知识迁移
重大的时政热点是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具体表现,是时代脉搏的体现,是教材内容的深化和延续。因此,中考思想品德考试十分注重对时政热点的考查。时政热点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学习中,学生要养成关心重大时事的习惯,用心感觉社会生活,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实现社会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
5、精选题例
强化训练
为了应对中考,务必要加强对各种典型题的训练。熟悉各种题例的解答要求,熟练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通过对典型题目的练习,掌握知识点的应用规律,了解开卷考试的特点和命题思路,强化自己解题的基本能力。以前有一本《小题大做》的资料很好,专项训练选择题,还有一本《大题小做》,训练学生的答题思路,对学生审题能力、概括要点能力很有帮助。学不会,练会;练不会,考会,考不会,评讲会。总之,能力不是看出来的,更不是等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
6、提升信心,不依赖速查,自己组织答案
冲刺复习阶段,考生需要以实力提升信心。进入考场时,考生只需携带课本、说明与检测和几本自己平时用得比较顺手的资料即可。《考场速查》可以带,但不要受其限制。开卷考试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是独立审题,考生审题时不要受以往做过的题目和参考资料的影响,过多地参阅资料往往会使思维受到局限,有害无益。温家宝总理曾说:“信心比黄金更可贵”,中招考试既是实力的较量,也是良好心态的较量。考场上考生应该充分相信自己,全身心投入到试卷设置的各种素材、语境中,巧抓“题眼”,理清思路,用心表达语言,力求使答案组织得无懈可击。
对思想政治中考复习的优化 篇6
而对于开卷考的形式,很多学生都错误地认为:开卷考试可以带书本进考场,到时只要翻翻就行了,平时上课的时候也不一定过于认真,课后也没有必要花太多的时间。这种想法是非常致命的,只有让学生改变错误观念,正确认识开卷考试,才能改变思想品德课堂的课堂现状,从而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成绩。如何实现中考成绩“质”的飞跃?凭着多年带毕业班的经验,我觉得思想品德教师要学会优化复习,才能提高有效性,进而提升成绩。方法如下:
一、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积累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简称课标)是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复习和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命题的依据,我要求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巩固,关注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联系。课本中的基础知识是最基本的内容,因此,我要求学生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清楚了解思想品德的课标和考纲,因为考纲里明确列出了课本中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思想品德这一科的考试有着自身的特点,就是和时事相结合。这些题目主要也是考查学生在掌握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考试往往是“题在课外、理在书内”,因此一定要加深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很好地在考试中运用这些基础知识,才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在第一轮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夯实基础知识,让学生把课本中的基础知识认真地复习1~2遍。学生只有巩固和掌握了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特别是选择题部分,要想拿高分,掌握好基础知识显得非常重要。
二、关注时政热点,理论联系实际
从构成中考命题的题干来看,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一年来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二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三是体现教材知识的重点。这三个方面交叉结合就是开卷考试命题的重点。近几年中考能力测试中,客观题中往往要考查知晓率很高的重大时事政治;在主观题命题中,多以人们比较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重大事件等为命题的背景材料或切入点来创设情境,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和时政热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根据题意对知识进行整理、重组、运用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当然还要考查学生一定的文字语言的驾驭能力。
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基本上都是使用当年发生的国内国外重大时政作为命题的情境,体现了理論与实际的紧密结合,这是政治课的生命所在,也是中考政治命题的基本原则。因此,在备考复习时,要对一年来的国内外大事和热点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要把握它们与材料知识的结合点,运用相关知识,通过不同的题型, 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去分析。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关注当年的时政热点,注意找出它们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从理论上对时事进行多角度分析,使教材知识活起来,分析时政热点所体现或包含的教材观点和原理,注重知识迁移。这样,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又提高了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应对中考奠定了基础
三、加强方法指导,提升学生审题和解题的能力
在中考总复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审题和解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考试时失分导致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混淆,不能正确运用教材知识。②读取背景材料信息的能力较弱,不能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信息,不能正确使用学科语言。③整理归纳的能力较差,答题不全面、不完整。④不会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学有所用。⑤答题不够规范,书写不够清楚,字迹潦草。
在上述的几个原因当中,最主要的就是学生对题目的要求不明确,答非所问,这是造成思想品德这一科成绩不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锻炼学生的读题能力。首先,要看懂题目的意思;其次,要找到材料中有用的信息,即一些关键字眼;最后,运用课本中的概念、观点、知识来回答。在回答问题时应避免出现“幼稚语言”,要使用学科术语。同时还应注意:看分答题,适当注意分数比例;宁多勿少,力求全面;条理清楚,能分点表述的要尽量分点表述,如用①、②等分开;简明扼要,要点不能少;注意问题的个数,有几问就要有几答;严格按要求答题,如题目中要你“举一例”、“提两项建议”等;注意书写的层次和条理,切勿不分段落,结构混乱。这些都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锻炼,通过练习加以巩固。只有这样,才能掌握解题的规律,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四、要注意因材施教
思想政治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是企业党建工作中密切关联的两个组成部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解决思想问题是党风廉政建設的主要内容,而党风廉政建设状况是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因素。因此,我们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思想支持,同时也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利的影响环境支持。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因此,我们在复习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忽略甚至丢下任何一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我们应相信人人都能成才,人人也都有权成才,我们的教学是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服务的。在复习的过程中,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对待。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对他们的要求可高一些,对学科知识可做适当的拓展延伸;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弱,对他们的要求可低一些,能掌握基础知识就可以了。当然中考思想品德课复习的方法有很多,老师们应根据持局部。
思想政治工作既是党组织领导国有企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党组织的领导、提高“治企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也是衡量企业党建工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我们要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力保证,同时,党组织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凸现党组织在企业中政治核心作用。
中考时事政治复习策略 篇7
一、从《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看时事政治试题的考查目标
一是考查学生知识构建能力。思想品德课程的实践性特征表明,时事政治试题“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以“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二是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据对课程标准的能力目标的分析可知,时政试题考察学生“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和“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能力。三是考查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要求,“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四是考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时事政治试题,“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以“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二、中考时事政治的复习技巧
学生复习科目多,复习时间紧。教师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复习时事政治,提高复习效率,提高学生运用知识、探究问题等能力。根据时事政治试题的特点,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1. 时政专题化
时事政治多如牛毛,如果一个个复习,则时间不允许,学生不欢迎。比较省时的办法是将有关的时政进行分类,分成一个个有限的专题进行复习。可以分以下两步完成:
一是关注和收集时事政治。平时,教师要有对时事政治的敏感性,做个有心人,随时注意和掌握发生的重大时事问题,特别重点关注国内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如果临复习时还没有收集和掌握有关的时政资料,教师就可以走群众路线,将时事政治分成几大类,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搜集一个方面,然后集中,以便获得较完整、系统的时政资料。
二是分析和归类时事政治。时事政治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存在内在联系。所以,要对所掌握的时政进行分析,找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把重要的时政综合概括成几个专题,缩短复习战线。例如,2013年中考复习,可以把召开的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相关科学技术成果、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部署等实事政治归纳成“实施科教兴国、推动科教发展”的专题进行复习。
2. 结合问题化
时事政治试题不论如何考,试题类型如何变,都要求学生通过思考,找到时政与教材之间的结合点以解决问题。在复习时把教材内容与时政结合起来,提出问题是比较好的途径和办法。为什么要对时政提出问题呢?主要原因是这个办法符合时政的命题思路。综观各地的中考思想品德时政试题的特点,时政的命题思路大多是:时政—问题—知识(或教材)。由此思路可以看出,问题是时政与教材知识之间的桥梁和枢纽,问题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对知识的构建和运用从属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如果不以问题为中介,直接把时政与教材知识点连接起来,仅让学生知道时政与知识点间有关系,即对时政的分析和解决有可能用到某些知识点,就会让学生抓不住要领,思维混乱,削弱复习效果。所以,对于专题化的时政,师生要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学会对时政提出问题。
针对每个专题,提出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和针对性的问题,主要是要弄清时政热点的含义、原因、如何对待等,具体而言,就是针对时政问题提出“是什么(说明了什么、有什么启发)”、“为什么(原因有哪些)”、“怎么样(有哪些建议和意见)”等问题,然后综合运用思想品德知识进行多方面分析和探究。对时政提出问题,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首先引导示范,再让学生学习模仿,后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对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培养他们提问的勇气和能力。针对上述“实施科教兴国、推动科教发展”专题,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解决,主动构建知识体系:(1)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你认为我国教育和科技发展面临哪些问题或挑战?请你为当地教育和科技发展提出建议或意见。(3)你所在地的教育科技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果?(4)你是如何认识教材关于“接受良好的教育,已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的论断,你认为应该如何搞好学习?
3. 联系答案化
时政分析说明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所以,在对专题提出问题后,要引导和启发学生联系教材知识,从多个方面思考和回答问题,探究问题的答案,训练学生联系知识、分析问题、语言表达等能力。
4. 答题技能化
要提高学生的中考思想品德成绩,猜题押题都不是好办法,最根本的是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对热点时政进行专题复习的基础上,还要适当选择适量典型的时政材料,编制体现考试要求的训练题,加强解题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答题能力。在训练中,特别突出三方面能力的培养:一是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并适当总结归纳, 以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如果试题材料都读不懂,则何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解答时政试题的第一步是读懂材料。试题材料有文字材料、图片材料、图表材料、漫画等。要训练学生掌握不同形式材料的特点和阅读方法。阅读材料后,既要分析单个材料,提取个别信息,又要分析多个材料,提取共同信息。二是联系全面地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三是运用学科术语进行表述的能力。学生在表达时,要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而且书写规范,层次分明。
总而言之,中考思想品德时事政治的复习办法:以专题为引领,以问题为主导,以知识的运用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知识构建能力和良好的思维能力为归宿。
摘要:遵义市思想品德与历史组成文科综合, 实行开卷考试, 成绩以等级形式出现, 不计入学生总分。开卷考试下时事政治试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知识构建能力、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开卷考试下时政的复习策略以专题为引领, 以问题为主导, 以知识的运用为手段, 以培养学生的知识构建能力和良好的思维能力为归宿。
中考时事政治复习策略 篇8
一、上活一节思想课
说到底, 教师从事的是“交心”的工作。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让他们面对艰难不畏惧, 面对挑战不却步, 就得和学生“交心”。如果教师能够通过自己真心诚意的谈心式的教育, 让学生树立信心, 增强耐心, 去坦然地面对复习中出现的困难, 那么, 心理上的障碍扫除了, 学习的动力就充足了, 精力就充沛了, 学习积极性就提高了, 自然而然, 复习效果的提升也将是水到渠成。
二、把好一轮复习关
一轮复习极为重要, 它既要对以前各个学段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梳理, 又要重点突破, 由点到面, 又由面到点, 点面结合, 前后结合, 还要和考纲进行有机结合。在一轮复习中, 对所学知识的前联后合、系统整合、归纳梳理显得极为重要。把好一轮复习关, 先要潜心研究考纲, 掌握复习方向;其次要专心梳理教材, 把握教学实际。以教材为本, 以考纲为纲, 潜心研究课程标准, 在把准考向的前提下, 夯实基础, 抓住重点, 才能做到高效复习。我们知道, 根深叶才茂。说到底, 一轮复习是扎深根的工作。在一轮复习中, 要想把根扎深扎牢, 需要做到“四抓”:抓基础, 抓方法, 抓框架, 抓重点。当然, 也要讲究一些方法。在单词的复习上, 我们可以采用单词补氧法。例如:“pass/past怕 (两条蛇) 让它们通过;planet (计划把网络连到行星上) ;plant (漂亮的蚂蚁吃植物) ;represent (现在热代表气候变暖) ;research (在热带收集资料搞研究) ;resolution (再热也要把问题解决) 。”它既能把单个的单词巧妙地进行联想性的连缀, 以达到把零乱的单词通过相关的联系进行比较和区别的目的, 还能让学生感到轻松、有趣。还可以采用口诀记忆法。例如:以f或fe结尾的名词变复数形式, 串联为“小偷 (thief) 的妻子 (wife) 用小刀 (knife) 树叶 (leaf) 取了架 (shelf) 后狼 (wolf) 的性命 (life) 。”其他方面也一样, 我们也要讲方法, 这样才能达到让学生轻轻松松学习的目的。再如, 在复习一般现在时谓语动词是be动词的用法时, 可用顺口溜“我是am, 你是are, is送给她、他、它, 单数是is, 复数是are”轻松记忆。如果谓语动词是行为动词, 则可以这样记忆:人称单数, 那么谓语动词也应该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主语不是第三人称单数, 那么其谓语动词必须用原形。当复习到几种时态的用法与构成时, 我们可以采用图表比较法, 使语法内容直观明了, 一目了然, 同时还轻松快乐。
三、盯准几类特殊生
盯准几类特殊生就是指对不同的学生要分层指导, 有的放矢, 以求得“点击”出奇效的效果。也就是要认真做好学生个案分析, 看看学生需要什么, 优秀生的提升空间在哪儿, 临界生需要哪些可操作的方法, 对需要大步前进的学生又要怎样等。当然, 盯准几类特殊生需要我们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做好个别辅导工作。而要这样做, 就需要我们当老师的做到“五勤”:眼勤, 多观察;口勤, 多提醒;手勤, 多指导;腿勤, 多深入;脑勤, 多思考。另外, 要明白“精工出细活”的道理。尤其是盯准几类特殊生, 首先要讲究“精”, 即精选、精讲、精练、精补。其次要讲究“变”, 即将典型试题变形, 举一反三。第三要讲究“快”, 如及时批改、及时评讲、及时补救。最后要讲究“慢”, 即我所使用的“上黑板”矫正法:让3—5个学生同时到黑板上默写, 然后和其他同学一起矫正。这种方式, 虽然进度慢些, 但效果比较明显。
四、编写一本错题集
也许大家都知道有名的二八定律, 它又名帕累托定律, 也叫巴莱多定律、80/20定律、最省力的法则、不平衡原则等, 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明的。他认为, 在任何一组东西中, 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 约20%, 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 却是次要的, 因此又称二八法则八二法则。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错题其实也符合这一定律, 即我们把出现的错题进行梳理归纳, 把最典型的、最重要的那一小部分编写在错题集上, 时间长了, 我们及时回顾, 就会扼其要而知错处, 进而促成我们复习效果的最优化。
五、准备一个听写本
我们千万不能忽略语言的交际作用。如果我们不能指导学生注重听力训练与错听记录, 那么, 提升他们的听说能力将不能现实。
中考时事政治复习策略 篇9
一、复习课确定明确的目标, 提高教学预见性
新授课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复习课也不例外, 既需要有明确的目标, 也需要有明确的教学安排, 即复习课也要认真备好课。中考复习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全面掌握教材的知识以及提高应试的能力, 要复习的内容、要达到的目的、复习所需的重点、采用何种方法教学、与学生需要的互动等, 教师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复习的指向明确, 才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结合近几年考试情况, 教师应针对中考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而不是普遍撒网, 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中考复习中不能盲目听从小道消息以及过度依赖复习资料, 要仔细阅读斟酌考纲, 准确把握中考的方向, 整合中考信息, 对相关知识点做出中考预测, 提高教学的预见性。
二、增多探究活动,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 教师经常把一些灵活的动态知识归结为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 从而达到节约时间, 让学生注重对知识点的记忆, 却不让学生去探究、去思考。长时间下来, 既打消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促成了学生不懂得举一反三, 不会灵活应用知识的现今局面。新高效课堂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提高探究能力, 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 教师如果懂得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既可以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 形成科学的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 还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加深了学生对此类问题的印象。探究活动的难点是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惰性, 要求学生配合老师灵活动脑。教师要始终考虑怎样帮助学生明确探究目的, 激发探究动机, 并努力创设浓厚的探究学习氛围。
三、结合“讲”与“练”, 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复习课同新授课不同, 教师不应该只是简单地重复教材, 复习课应该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深化和升华, 通过复习让学生在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上有明显的提高。其中“练”在课堂上占主要地位, 复习课不单单是让学生听、看, 更重要的应该是开动脑筋、积极回答、多动笔、多思考, 否则难以促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所以, 复习课应该让学生在“练”中巩固、理解知识, 在“练”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情况也可通过配合学校的小考、月考, 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并根据考试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培优补差。“实践出真知”, 学生在学习答题的过程中自己感悟出来的东西印象最深刻。教师在复习过程中, 应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经常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不断找出自己在课程把握方面的问题。首先, 在评讲课题时, 教师可以多采用学生给出的答案, 发挥讲评课的指导和激励作用, 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又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其次, 评讲过程要有针对性, 挑选一些难题、易混淆出错的题目进行评讲和拓展, 包括思维的拓展、答题规范和审题、解题方法技巧的迁移、多种答案的牵引等, 总结审题要领和答题规律, 拓展初中生思维的广度。
四、关注时事政治, 紧扣课本
近年来, 中考出题的形式往往是结合时政以及学生运用教材基础知识解释现实社会现象的能力作为考核教材的重点。因此, 教学中要以教材为依据, 尤其关注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 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精神, 把时政热点与教材有机结合, 从而设问以此为切入点。对于时政的教学, 让学生了解这一年内的时政内容, 了解一些专业的术语, 并能够灵活运用一些术语表达教材的基础知识, 这对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要求。
俗话说“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 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切忌模式化, 在复习过程中要时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要上好初三复习政治课, 教师不仅要花费大量心血劳作, 还要研究好的教学方法, 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的成绩有效提高, 对学生的复习有所裨益。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及新课程培训使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刷新, 但中考思品课堂复习教学仍普遍存在着效率不高、中考成绩不佳的问题。初三政治复习课如何提高复习效率, 使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是摆在我们广大初三政治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总结近几年学考复习的情况, 本文重在提出问题及解决建议, 希望对下一步的复习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预见性,探究活动
参考文献
[1]陈永平.浅谈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J].文理导航, 2010 (4) :70.
[2]邓廷安等.初中政治课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教学[G].科学咨询, 2011 (11) :28.
物理中考复习策略 篇10
中考复习, 进度相对较快, 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同学来说, 快速的复习更是囫囵吞枣, 对学生的帮助不大, 同时强化了他们内心对物理学科深奥艰难的认知, 对未来学习不利。因此, 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之内, 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 弥补之前学习的不足, 成为我首要的探索方向;同时, 也希望能培养起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发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为未来的物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上课要有激情。复习课本身趣味性就不如新课, 而且物理本身就以抽象性著称, 学生兴趣索然也很正常。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老师上课就要有激情, 要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语调, 丰富的表情让学生跟着老师走。有人说:“一个好的老师, 就是一个好演员”;也有人说:“好的老师是一名优秀的导演”。我觉得老师更应该是一名全能型的演艺人才, 自编、自导的同时也要引领学生一起演绎精彩的课堂。
.复习课也要有实验。在上物理课的时候, 学生们最喜欢的就是实验课。但在复习阶段, 几乎没有实验, 即便是复习到实验的内容, 也很少有时间去实验室操作。其实, 实验不仅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回忆起以前学过的内容, 同时, 反思一下自己当时做实验的错误操作和理解, 对物理学科内容的复习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复习课时间有限, 可以将一类实验安排在一节课内完成, 例如电学的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测电阻、测量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等完全可以在复习电学部分时一起融会贯通进一堂课。
二、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的应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已经非常先进, 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也可以让课堂变得更精彩;如果应用恰当, 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新课中, 教师利用板书进行规范的例题示范非常重要;其实在复习课中, 将学生的解题步骤投影讲解, 让同学们指出其不规范的地方或者是错误的思维, 复习效果更好。这样既节省时间, 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也能促进学生表现的欲望, 学习效率很高。
众所周知, 物理的力学、光学、电学都需要配以大量的分析图解, PPT与电子白板结合教学的效果就非常好, 清晰、直观、又便于分析, 操作起来也很方便。多媒体的应用不仅方便了教学, 也使得课堂的气氛不那么沉闷, 学生的注意力也不仅仅是听和写, 视觉的效果缓解的了听觉疲劳, 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2.精选例题。现在的教学要求平行分班, 使得一个班级内学生学习的差距较大, 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学起来很轻松, 基础的复习对他们来讲太过容易, 提不起兴趣;久而久之对复习也不太重视, 反而由于态度的原因经常导致简单题目的失分。而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讲, 又觉得复习的进度太快, 有点吃不消。这样, 如果选定一本复习讲义, 按部就班地复习, 即使再好的资料也容易出现优生“吃不饱”、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不消化”的现象。为了引起优生的重视, 增强弱势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选择的例题就非常重要。在知识点复习完毕之后, 精心选择几道例题, 且对其分层:基础的练习可以增强弱势学生的自信心, 再设定一些“陷阱”, 给尖子生敲个警钟, 调动起全班的积极性。在此之后再做训练, 学生就会重视很多。
3.分层教学。每节课都尽量安排一次课堂小测验, 题目不必太多, 但要包含层次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自己这节课是有收获的, 对物理的学习更有信心, 也期待自己下一节课的表现。作业作为当堂课内容的巩固, 题目要适中, 内容也要分层, 让优生感受到一定的挑战性, 也要让基础不好的学生体会到复习之后的进步。至于作业的讲解问题, 完全可以让学生组内解决———由做得好的学生来讲, 即刺激学生做好作业的积极性, 也解决老师分层作业不方便讲解的难处。
三、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1.学会看教学大纲和中考说明。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尚不算强, 即便是优生, 对老师的依赖感也很重。殊不知一个教师教几十名学生, 很难个个都兼顾到, 只能从大局着眼, 选择对大部分学生都适用的方法。如果学生能掌握主动, 明确教学和考试的要求, 及时找老师协助解决自己的难处, 将能大大提高成绩和学习能力。其中, 能够解读教学大纲至关重要。学会看教学大纲即要求学生明确学习过程中教学大纲对课程要求掌握的程度、每个知识点要掌握的水平, 明确中考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 使自己的复习目标更明确, 也可以随时根据要求检测自己的水平。
2.学会归纳总结。人对犯错是有惯性的, 所以曾经做错的题目对学生的帮助是最大的。如果仔细研究学生做错的题目, 你会发现, 很多学生会在同一个内容上反复出错, 即错误的思维、错误的经验很难纠正。如果能够利用错题吸取经验, 相信会对学生的学习有莫大的帮助。所以, 我要求学生整理出一个错题本, 仔细分析自己做错的题目, 务必纠正错误的经验。每一次测验之后, 及时分析自己的失分, 检验是否有延续之前的错误;小组成员之间也相互竞争, 看看谁能不在同一地方跌倒两次。
3.精心制订复习计划。每个学生要根据自己知识掌握的水平精心制订复习计划。教师的复习计划是针对全班同学的, 而每一个学生有自己的特点, 学习水平不同, 接受能力也不同。学生如果能了解自己, 主动找老师帮助自己攻克薄弱的知识点, 及时补漏, 复习才真正行之有效。学生的复习计划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阶段性:按照复习时间恰当地分配2~3个阶段, 将知识点复习巩固和针对考纲的练习分开。
方法性:针对不同的题型要有不同的应对方法, 例如选择题都为单选题, 并且答案其实已经在学生的面前了, 只需要将答案找出来即可, 排除法的应用就会起到不错的效果。
目标性:每一阶段的复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想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又需要做什么样的努力。复习要有策略, 达标同样要有策略。
4.学会主动学习。古人云: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可见学习的主动性对学习的影响很大。要教育学生主动学习, 而不是在家长老师的逼迫下无奈地学习;学习要走在老师前面, 提前做好预习工作, 带着问题听课, 带着目标练习, 这样老师的讲解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到自己, 学习的效果自然也就不同凡响。
中考英语复习策略 篇11
关键词:中考复习 ; 四位一体
2013年乌鲁木齐中考英语科试题的命题,以2011年教育部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的五级要求为依据,着重考察学生英语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主要考察了听力理解、语言知识运用、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等五个方面的能力。试卷命题严格遵循了“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加强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关注,以及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考查,立足基础,突出语篇,稳定中求创新,稳定中求发展”这一命题原则,难易程度为:2:3:5,命题有利于为高一级学校选拔学生,有利于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对初中英语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为了在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明确指导思想,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详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中考复习和平时的学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学过程。如果抛弃课本而孤立地处理词汇、语法,就割裂了中考复习和平时教学之间的联系,无法实现巩固、提高的复习目的。如果“炒冷饭”、死抠书本,又会导致学生厌学。我们认真研究了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把握新课标、剖析新教材,尤其是采用了包天仁教授的英语“四位一体”中考复习方法的有关理论,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宜的中考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教材,点点过关 。
这一轮复习重点以知识梳理为主,注重夯实基础。主要是回归课本,将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条理化、系统化。教师要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教材和课标对基础知识的要求,通过对单元基础知识的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初中阶段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和稳定的知识框架,从而对所学知识逐渐形成体系。复习从双基入手,紧扣中考知识点来组织单元过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基础薄弱的部分学生实行勤查、多问、多反复的方式巩固基础知识。在知识化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力求让学生对课本知识全盘消化吸收。在回归课本上,要体现“全、透、深”三字要义:全——就是要通过对初中阶段每册每个单元的重点内容,从单词、词组、句型、语法、话题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记住课标中要求掌握的内容。
透——就是通过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复习,激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现,让他们更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深——就是在复习中补充有一定难度的练习,供学生独立完成,并根据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讲评,从而使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第二轮——专题复习,有的放矢 。
这一轮的复习主要针对第一轮复习暴露出来的问题,有目的、有针对地进行专题训练,收集、积累学生平时常出现的错误,逐个突破。复习的核心是对各块知识进行条理、归纳、糅合,使各部分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力求实现基础知识重点化,重点知识网络化,网络知识题型化,题型设计生活化。在英语的应用方面,注意英语知识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穿插专题复习(如完型填空、听力训练、写作等),向学生渗透题型生活化、时代化的意识,以此提高学生对阅读理解题的理解能力。
第三轮——系统归纳,分清脉络 。
该阶段是知识、能力强化巩固的阶段,复习要突出一个“总”字。复习资料的组织以中考题及模拟题为主,回扣教材,查缺补漏,进行强化训练。同时,要教给学生一些必备的应试技巧和方法,使学生有足够的自信从容地面对中考。
第四轮——中考前的实战训练,以模拟测试为主 。
在复习进行到最后的阶段,宜让学生尽量领略中考试题,提高最后冲刺的效果,同时使学生有适应的过程,以免学生惧怕中考。
二、研究中考,搜集信息
1.研究中考考试说明(近3年省统考,重点是今年)
教师和学生对中考考试有关的规定和要求要熟悉,尤其是考试导向,考试分值,考试时间,题型等一定要掌握。
2.研究近3年中考试题
中考试题具有导向性、权威性、科学性、准确性等特点,对中考复习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3.搜索中考信息
教师要做到多角度、多渠道地了解有关中考信息、结合实际指导自己的复习,努力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选好复习资料
课本是核心,但不是法典,要在大量实践(做题)等基础上提高技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案头的复习资料一定要精心细选,使用时一定要进行认真选择和有效整合。最好是教师根据中考要求、学生实际,自编自制相关的复习资料,确实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 精讲精练,归纳总结
精讲是针对课本中出现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突出重点,分解难点,讲知识结构系统,讲关键,讲规律,讲思路,讲技巧,讲方法。用较少的时间覆盖尽可能多的知识,由“点”到“面”,纵横交错,大幅度进行串联,把孤立的、零散的知识有机联系起来。通过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方法,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体系和内在联系,从而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精讲是前提,而精练才是关键。在吃透教材和认真听取教师所讲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要选好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的练习题加以巩固。练习方式应多样化,训练手段不能单一化,更不能搞“题海战术”。在精讲基础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作用,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抓住重点,多角度,多形式,多手段地去精练,真正做到练习有质量,体现出以质为本、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学生感到“学而复习之,不也乐乎?”
对精讲和精练中出现的问题,要善于归纳总结,从中发现问题的异同,归纳出普遍性,从而真正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以求从认识—练习—再认识—再练习的反复过程中真正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从而使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得到更大的进步。
五、师生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复习关键时期,良好的心态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教师不能只关注学习,更要做到以人为本,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及情绪的变化。教师要通过观察、经常与学生谈心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波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疏导,使学生减轻思想包袱,教师也要避免浮躁,注重情绪的调整,切勿与学生形成“对抗”性矛盾。
六、模拟测试
1.提高要求
提高基础题的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在考试时间、考题分值、题性型上与中考一致,先做最有把握的题,提高做题的准确率。同时对于大题和难题,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研究和突破,力爭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十分钟交卷。
2.正确使用模拟试题
平时在模拟测试时最好使用答题卡,这样教师阅卷省时省力,也能及时讲评。测试题应该考一套就以学生提问或小组讨论的形式讲评一套,以便学生及时纠错。
七、建立个人错误档案,向错误学习
要求学生在做题时把自己没有把握的题做好标记,讲解试卷时把错误或马虎的题也做好标记,并摘抄下来及时弄懂、掌握。相隔两三天后把做过、考过试卷中带有标记的题再做一遍,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英语中考总复习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勇于创新,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拟定灵活多样的复习方法。“四位一体”中考复习教学方法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例如:一方面我们未能完全遏制学生的两级分化趋势;另一方面就是阅读教学的问题,我们虽然增加了读的数量,但学生却感觉“消化不良”,今后要在把握这个“量”和“度”的问题上做出科学的选择。
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篇12
每年的中考,作文总是重中之重,占据语文考分的半壁江山。要想提高作文成绩,只有加强训练,掌握方法,熟能生巧,才能稳操胜券。
一、中考作文复习中要注重以下几点
1. 做生活的有心人。
深入了解生活,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观察生活的习惯就能为作文提供丰富的源泉,从而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
2. 熟悉、掌握题型特点,熟悉掌握各类作文题型特点。
从这一两年的高考、中考试卷上看,话题作文已不再独领风骚,所以后期作文训练还要加强命题作文的训练与指导。命题和半命题作文仍然是今年考查的主流。纵观几年中考作文命题变化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作文命题正朝着“贴近社会、关注生活,使学生有事可写,引导学生有感可悟:感悟学习生活,感悟自然美景,感悟生活的馈赠,感悟遭遇的失败,感悟心理的变化,感悟民族的希望等等,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他人”的角度发展,写作的内容在不断扩大,写作的题材从学校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写作的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
因此,在最后阶段学生要自觉主动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虽学习比较紧张,但仍要每天“挤”出十到二十分钟时间来看书读报。在写作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让文章体现出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二、写作训练可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
1. 要拟好题目,根据作文要求,弄清作文题型、审好题目。
这一步很重要,若不注意,学生就会写出不符合要求的作文。
2. 要精心选材,材料是写作的重要基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就无法写好作文。许多学生感到作文难写,其实难就难在找不到下锅的米或蔬菜(素材)。材料靠平常多阅读课外读物来积累。也可以从学过的语文、政治、历史课本中寻觅。许多优秀的中考、高考作文,都是从课本中找到写作素材,加以巧妙改造、运用而成功的。
3. 要构思精巧,它是文章的骨架。
构思的过程就是根据自己确定的立意,进行谋篇布局的过程。构思要巧妙,结构要严谨。这是考查学生写作水平高低的最重要的内容。
记叙文,一定要体现出六要素,特别是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一定要着重写好。写作可以灵活运用顺叙、倒叙、插叙。
作文的结构无非是“总分总”、“分总”、“总分”。就考试而言,前两者比较适用。大家一定要记住,作文的开头不要很长,不要因为玩弄作文书上的技巧而弄得开头超过了5行。关于结尾,我们一定要明确,结尾就是抒情和扣题的。在结尾必须抒情,归纳你想表达什么,而且扣题,最好“糊膏药”(出现标题或标题中的关键词)。同学们要记住,六七百字的作文,要有六七段,千万不要出现“大肚子作文”、“大头作文”、“大尾巴作文”,这样结构不协调,感觉也不够顺眼。
4. 要语言精美,作文的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文章的血肉。
语言就像烹饪中的油盐酱醋调料等,是做出美味佳肴不可少的因素。对偶句、排比句等句式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都是让文章熠熠生辉的重要法宝。这也要靠平常的积累———多摘抄、多记忆。作文的语言不生动,常常是阅卷老师最头疼的问题。在作文教学中,学生语言的提高,是最为困难的。备考作文,语言的准备是最难的。在此给考生们提几点建议:一是,遇到你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干脆背下来。二是,记住要有描写。写人要有动作和语言描写,写事注意细节和环境描写。三是,句子最好短一些,不要一逗到底,一个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都有了,就用句号。
5. 包装。
书写规范整洁,不用涂改液,不乱涂鸦,博得阅卷老师第一印象分;用尽浑身解数看家本领,开好头,结好尾,博得阅卷老师愉悦慷慨分;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引用名言警句、睿智心语、时髦新词入文,博得阅卷老师耳目一新欣赏分;张扬个性,敢于冲破传统规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博得阅卷老师怦然心跳震撼分。
【中考时事政治复习策略】推荐阅读:
广东省中考时事复习资料09-03
南京中考政治复习策略05-29
中考文综政治复习策略11-26
中考时事政治08-24
中考思想政治时事热点08-01
2019中考地理时事材料08-27
2023年中考--茂名地方时事07-03
2023年中考地理时事热点07-05
地理中考时事热点(教师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