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描述(共9篇)
工作描述 篇1
摘要:目的:对北京市5家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客观真实的描述医务人员目前的工作状况,分析所反映的问题。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医务人员的基本工作状况;通过定性访谈对所反映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结果:2/3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工作压力大;工作超时、加班是医务人员的工作常态;接近2/3的医务人员月均收入在2001-4000元之间;55.2%的调查对象对自己工作表示不满意。结论: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工作强度较大,更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提高待遇成为医务人员的普遍诉求,其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均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医务人员,工作状况
近年来,首都北京的医疗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在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种种不和谐的因素,其中,医患关系紧张就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对于医患关系中的医方新闻,媒体多是诸如“拿红包”、“大处方”等负面的评论及报导,这对已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无疑是火上浇油,同时也引起了患方对医务人员产生敌意与偏见。因此,客观、真实的描述医务人员的工作状态与工作感受是十分必要的,让社会了解医务人员的真实工作状况有利于医患增进信任、消除误解与隔阂[1]。本文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基于调研数据,对北京市三甲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状况进行描述,并分析其中折射出的问题。
1 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典型调查的方法,选定有代表性的北京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包括临床医生、护士和行政管理人员三部分人群。
1.1 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对象的纳入标准:年龄在25至60岁之间,性别比为2:3或3:2(护士为1:4或均为女护士),职称方面高级:中级:初级=1:2:2。本次共对5家三级甲等医院500名医务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问卷5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492份,有效率98.4%,其中临床医生176人,护士202人,行政人员114人。
定性访谈对象的纳入标准同问卷调查对象,同时要求访谈对象能够配合访谈、比较健谈。本次共对5家医院25名医务人员进行访谈,其中医生10人、护士10人、管理者5人。
1.2 调查方法
1.2.1问卷调查。样本量大小根据公式计算,设定医务人员阳性应答率的估计值分别为5 0%,取α=0.05,ε=0.20。得出N=96。结合医院情况考虑实际每家医院调查100人,共500人。数据采用软件Epidata13.0进行录入,采用SPSS16.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主要使用频数描述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1.2 定性访谈
通过定性访谈法对问卷调查所反映问题进行深层挖掘和探究,主要采用频数分析和频率分析描述结果。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492名调查对象中,男性有76人(15.4%),女性有416人(84.6%);以中青年为主,30岁及以下年龄占总数的44.1%;以汉族为主(94.7%);学历大专及以下(3 7.8%)、本科(36.2%)、硕士(21.7%)、博士(4.3%);职称以初级、中级职称为主;有192人在医院的工作时间在5年以内(39.0%),工作6~10年(17.7%)、11~20年(26.4%)、21~30年(12.2%);调查对象中,已婚人群有337人(68.5%),占多数。
2.2 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与强度
如表1所示,本次调查中有2/3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工作压力大,其中有123人(25.0%)认为工作压力“很大”,236人(48.0%)认为“较大”;有115人(23.4%)认为工作压力“一般”;只有12人(2.4%)认为压力“较小”或“很小”。所调查的医方人员对工作压力程度的评价得分为4分,说明医务人员认为工作压力程度较大。随着医务人员年龄增大,对压力的感受逐渐从“很大”、“较大”转移到“一般”;另外,随着职称增高,对压力感受逐渐偏向“一般”;行政管理人员感觉压力大的比例小于医护人员。
工作强度方面,定性访谈结果显示,工作超时、加班、值夜班是医务人员的工作常态,尤其临床和护士更是如此。80.5%的医务人员表示每天的工作小时在8小时以上,更是有10.2%的医务人员每天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医务人员表示平均每月要值7个夜班,夜班时由于病人多、状况多,通常无法休息。
2.3 医务人员的工作状态
4 9 2名医务人员中,有2 7 3人(55.5%)认为目前的工作令其“身心俱疲”,占到了总数的一半以上。感到“身体累精神不累”或“身体不累精神累”的分别有105(21.3%)和73(14.8%),结果如表2所示。
不同岗位的人员对工作状态的看法有差别。临床医生、护理人员认为目前工作令其“身心俱疲”。而行政管理人员选择此项的只占近1/3,较多人认为“身体累精神不累”。
2.4 医务人员的收入状况
所调查的492名医院工作人员的个人月平均收入主要在2001-4000(含)元之间,有325人(66.1%),接近总数的2/3;其次有80人(16.3%)收入在4001-6000(含)元间,69人(14.0%)收入低于2000元;另外分别有1人月平均收入为8001-10000(含)元和10000元以上。从不同岗位来看,行政管理人员、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均超过50%的人收入在2001~4000(含)元之间,护理人员所占比例更大一些,其中的79.7%均在这个收入范围。
2.5 医务人员对工作的总体感受
所调查的492名医方人员中,对自己现在工作的感觉“很满意”的仅有22人(4.5%),感觉“比较满意”的有195人(39.6%),有197人(40.0%)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一般”,另外分别有52人(10.6%)和22人(4.6%)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感觉“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所调查的医方人员对自己目前工作的总体感受的评价得分为3分,说明医务人员自己工作的满意度不高。
3 结论
3.1 医务人员承受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
调查显示,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均很大。工作压力大主要表现在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和心理压力大三大方面。工作量方面,医生的工作包括医疗和科研两大部分,医疗方面有门诊、手术和病房,比如出门诊、收病人、术前准备、手术、术后恢复、化疗、查房等一系列工作,还要经常与患者、家属交流和沟通,并且绝大部分医生都表示患者很多,例如门诊方面最多的时候一个医生1天门诊看的病人达150人次;工作时间方面,主要表现在经常加班、没有午餐或午休时间、假期少等现象。可见,工作压力大、强度大已经成为医务人员工作的常态,尤其是医护人员多数都在超负荷工作。另外,医方人员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有医疗风险高、患者要求过高、生活负担重、科研压力大、领导不信任、同事关系紧张等。
3.2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不仅身体负荷重,更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
调查中有55.5%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令其“身心俱疲”,占到了总数的一半以上,说明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较大,心理状态疲惫,其中,一线临床医生、护理人员绝大部分认为目前工作令其“身心俱疲”,也更加反映了在临床中直接面对患者的医护人员心理压力更大。这是因为,医生护士的一言一行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稍有不慎就会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医生护士必须时刻小心谨慎的对待患者和病情,造成的心理负荷可想而知。调查中,医护人员表示心理压力大会引发许多不良情绪,例如急躁、焦急、不安、抑郁和自卑等,还有人表示压力会让自己出现心烦、早醒等情况。另外,现在患者维权意识越来越强,也从客观上加重了医生的心理负担,在心理压力大的情况下,医护人员的的努力也会打折扣,从而易导致疾病治疗效果的下降,对医患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3.3 医务人员收入偏低,提高待遇成为医务人员的普遍诉求
调查对象有325人(66.1%)个人月平均收入主要在2001~4000(含)元之间,,接近总数的2/3医务人员尤其是医生在从事临床工作前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医学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大、周期长,走上工作岗位后又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获得较高收入是合情合理的,但由于诸多原因,现实中医务人员的收入普遍不高,医务人员普遍反映自己的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长期如此,必然打击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易产生职业倦怠,不利于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定性访谈结果也显示,医务人员提高收入的呼声比较强烈,尤其是工作在一线的年轻医生护士,资历浅、压力大、任务重,提高待遇、改善收入水平已成为医务人员的普遍诉求。
3.4 医务人员对工作总体感受评价不高,其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均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总体看来,本次调查调查对象对自己现在工作的总体感觉满意的人不到总数的一半,大多数人意见集中在“一般”。种种原因综合起来,导致医务人员对工作总体感受情况一般。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医护人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倦怠对于医疗质量、自身生活质量和事业发展都有消极影响[2]。在我国,医患比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在北京这样集中优势医疗资源的地区更是如此,医护人员面临很大的工作负荷和工作压力,承受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却得不到相应回报,使得医务人员极易产生身心疲惫、缺乏成就感等职业倦怠的症状,必然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下降,进而导致医疗服务质量下降,不利于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医院管理工作中,应随时关注医务人员的工作状况,减轻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和强度,加强人本管理,注重科学管理,提升医务人员的工作成就感和满意度;同时对外建立社会支持网络,让民众了解医务人员的真实工作状况,引导患者对医务人员保持合理期望,从而起到改善缓解目前愈加紧张的医患关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编,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专题研究报告(二):中国医患关系调查研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129.
[2]李兆良,高燕,冯晓攀.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状况与职业倦怠关系调查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1):160-162.
工作描述 篇2
(1)上班前5分钟检查、调整自己的仪容仪表,与上一班人员进行工作交接,了解当天的开房预计情况及有哪些工作要做,哪些问题需要解决,酒店接待工作描述。
(2)检查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特别是各类报表是否齐备,然后派服务员复印,分送有关部门。
(3)负责分房的员工根据酒店空房的类型、数量及客人的预订要求给有特殊要求的客人、团队客人及当天的重要客人预分房间。
(4)整理台面,将已分好的房号输入电脑,并仔细核对,然后复印团体单,分送给行李组及各相关楼层。
(5)团队房检查完毕之后,立即打印空房表,并与楼层进行核对。
(6)检查散客房。
(7)利用空隙时间检查订单,取出已到客人的订单,在其上注明人数和房号,并将已到客人的收据及信用卡转交收银处。
(8)打印一份开房动态表,涵盖当天预计开房数、实际开房数、团体数及当日重要散客人数,在交接-班时交给下一班。
(9)当班过程中,若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是重要通知,要在交接本上记录清楚,以防将事情延误。
2.接待岗位操作要求
(1)团队接待要求
①客人抵达时,首先要主动上前招呼、问好。向有关陪同人员询问该团的人数、预订的房间数等,并以最快的速度找出该团的记录。
②重新检查房号是否正确,并请陪同人员在“团队入住登记表”上签名。
③核实各项服务内容是否相符,必须要前后一致方能予以开房。如有不一致,则须与领队或陪同人员取得一致,工作总结《酒店接待工作描述》。
④要严格遵照合同,一般不允许随意增减房间。
(2)散客接待要求
①向客人问好,表示欢迎,并表示乐于为其提供服务。
②问清抵达客人是否有预订房间。如果是预订客人,可对其致以欢迎词。如果客人没有预订,在有空房的情况下,应尽量满足其住宿的要求,万一客满,最好帮助客人同其他酒店联系。③填写住宿登记表。住宿登记表一般是一式两联,境外人员的临时住宿登记则是一式三联,住宿登记表中应包括客人的姓名、性别、职业、国籍、身份证或签证号等项内容,必须要求客人认真填写。
④与客人确认所住房间的种类、房价及付款方式,如果客人采取信用卡方式付款,接待员必须先确认酒店能否接受客人所持的卡,所持卡是否有效。
⑤填写房卡。在客人填写住宿登记表的同时,接待员应为客人填写房卡交给客人。
⑥与客房部联络。在客人办理好入住手续后,接待员应将客人的入住信息通知客房部,以便其提前做好接待的准备工作。
⑦制作客人账单。在印好的账单上打上客人的姓名、抵离日期、房号、房间类型、应付房费等内容,并将其与住宿登记表、客人的信用卡等一起送交前台收银员保存。
3.前厅接待常见问题的处理
(1)客人不愿进行入住登记
①应了解客人的想法,并耐心解释填写住宿登记表的必要性,如果客人是怕麻烦,可以代其填写,让其签字认可即可。
②如果客人是有所顾虑,害怕被人打扰,则可向客人耐心解释,并作出保证让其放心。
(2)来访者要求查询住房客人
先查询客人的房号,而后与客人联系,征得客人的同意,然后才能告诉来访者客人的房间号。(3)在房间紧张的情况下,客人要求延住
①照顾已住店客人的利益为第一要义,宁可为即将来店的客人介绍别的酒店,也不能赶走已住店的客人。
②可以先向已住客人解释酒店的困难,征求其意见,是否愿意搬到其他酒店延祝如果客人不愿意,则应尽快通知预订处,为即将来店的客人另寻房间,或是联系其他酒店。
工作描述 篇3
关键词:Petri网,工作流模型,方法,描述
1 协同工作流的涵义
工作流起源于制造业与办公自动化领域。随着商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得人们需要综合的、集成化的协同解决方案, 竞争合作的公司和人员在业务流程的框架和控制下, 协调不同阶段、不同角色的任务参与人, 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下展开协作, 以达到整体的协调和协作目的。协同技术的出现, 为解决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多个组织单位组成的组织进行高效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问题提供了新的、更好的机制;同时, 工作流技术在将组织资源和服务组合起来完成较复杂的业务流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提升企业 (组织) 的工作效率、合理地分配资源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1]。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的迅速发展, 企业正在追求一种更深、更广的合作模式, 期望实现集成化、协同一体化的商务运作方式, 而实现这种协同运作的关键是要在供应链动态联盟企业间实现工作流的协同, 通过工作流协同来实现企业间业务处理过程的相互理解和操作, 并支持对数据信息的协同交互。但是, 工作流协同需要供应链动态联盟企业建立在统一的流程描述基础上, 并能够相互理解各自的业务活动, 实现协作执行。可见, 协同工作流指需要多人相互协同完成的业务流程 (工作流) , 比如OA里的费用报销审批、CRM中的订单处理和客户投诉处理等。与传统的串行工作流相比, 协同工作流具有四个特点。
(1) 并行的活动和过程, 将过去独立的活动并行或者重叠进行。
(2) 连续的信息转化。在传统的工作流中, 信息转化是从一个活动向另一个活动分批进行转化的, 而每一部分活动的信息是逐步建立起来的, 只有所有信息齐全后才进行传递, 在这期间大量时间都浪费掉;而协同工作流中信息的转化是随着活动随时进行传递的。
(3) 连续地完成各阶段的工作。在过去的工作流中, 各种活动都是分阶段进行, 新的活动开始于前一过程的结束, 这种方法着重于技术方面而忽视了市场的压力[1];协同工作流则是在工作允许的情况下将分阶段的活动转化成连续的活动。
(4) 高效率的组织结构。工作流是生产领域中唯一必须涉及所有职能部门的活动, 通过建立跨职能的工作流, 将打破部门间的壁垒, 降低产品开发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难度。
2 协同工作流描述的一般方法
2.1 活动与流程描述的关系
活动是构成流程的最基本要素, 因此, 活动分析是流程描述与分析的基础, 通过对活动的描述就可以进一步对由活动组成的流程进行描述。通常, 一个活动是接收某一类型的输入, 并在某种规则控制下利用某些资源经过特定变换转化为输出的过程, 可描述如下:
活动={输入, 处理规则, 资源, 输出}
其中, 资源并非指一般的输入要素, 而是活动的执行者在执行这一活动时所依赖的方法或凭借的手段[2]。
在一个特定的流程中, 各个参与活动的输入与输出之间有序流动的程度构成了流程的中介程度。一个中介程度高的流程往往由不同的活动执行者介入, 并共同间接地促成流程的结果, 如企业的票据报销流程包含部门经理审批、会计记账、会计主管审批、公司经理审批、出纳付款等活动;而中介程度低的流程的参与者都直接地且常常是同时地作用于该流程的最终结果, 整个流程的中间活动非常少。
企业中流程的参与者为了实现流程的结果而相互交换信息且作出共同调整的程度, 称为流程的合作程度。合作程度的高低与流程参与者之间信息交换和协调的频率高低成正比;同时, 通过对不同活动、活动组成的不同性质的流程、活动与活动之间的关系、流程与流程之间的关系以及活动或流程承担者的顺序描述, 便可以得出各种各样的流程图, 它们生动地描述了企业业务流程状况。
2.2 协同工作流的图形描述
企业流程的图形表达, 就是通过一定的图形符号将构成企业流程的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与结构关系描述出来, 图形表达了流程的信息处理过程, 这样的图形表达可以称之为“流程图”[2]。为了使人们通过流程图就可以充分了解企业的业务处理过程, 必须定义各种图形, 所以, 如果采用流程图对企业流程进行描述, 则必须先定义流程的符号标准。常用的企业流程图形表达方法有IDEF0图、网络结构图、业务流程图、跨功能流程图等。
(1) IDEF0图
IDEF0是IDEF方法之一, 用于描述系统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结构分析, 它能清楚地表达系统的活动、数据流及其之间的关系, 建立系统的功能模型。该模型的主要元素是一些简单的盒子及箭头。IDEF0由如图1所示的5个基本要素组成:功能单元、输入 (Input) 、输出 (Output) 、控制 (Control) 和机制 (Mechanism) , 这种结构称为ICOM结构。
(2) 网络结构图
定义1[2]:管理过程P是以完成某项管理职能为目标, 由一系列管理工作Wi按照对管理信息F处理的向后顺序排列, 通过信息媒体组成的业务管理流程。
定义2:管理过程P可由若干管理子过程构成, 如图2所示, 管理子过程是能独立完成某项管理功能的过程, 有:P= (P1, P2, …, Pn) T.
定义3:管理过程P的流程图是一流程网络结构G, G为一个二元组结构:G= (P, R) , 其中:P为管理子过程集合, P= (Pi|i=1, 2, …, n) , n为管理子过程数目;R= (Pij, 其中:i=1, 2, …, n;j=1, 2, …, n) , 其中:R为所有管理子过程相互关系的集合, Rij表示第i个管理子过程与第j个管理子过程的关系。
(3) 业务流程图
业务流程图是一种非常易于理解和运用的流程图形表达方式, 遵循ANSI标准。流程图通过不同的符号表达时间资源及角色职责[3], 但其不确定性很大, 无法清楚界定流程界线, 特别是在流程图中, 流程的输入、输出不能模型化, 除非用户予以假定, 所以有可能失去某些关于流程的细节信息。
(4) 跨功能流程图
跨功能流程图是企业业务流程图形表达的又一种方式, 主要从企业各项活动的功能及其执行部门的角度来描述企业业务流程, 并表达企业业务流程与执行该流程的功能单元之间的关系, 如该流程的部门、职责内容等。跨功能流程图的组成要素包括:企业业务流程、执行相应流程的功能单元或组织单元, 有横向功能描述及纵向功能描述两种表现形式。
跨功能流程图要结合业务流程图来表达企业的业务处理过程, 在每个功能单元或组织单元内描述业务流程, 通过在流程图中增加组织单元或功能单元, 使传统的流程图具有了一定的组织、职责界线, 更易于使用和理解。
3 协同工作流建模及其方法
3.1 协同工作流的建模要求
为了实现企业工作流的并行协同和优化, 加强群体成员的合作度, 提高工作流的并行性, 使资源和信息得到充分利用, 必须建立能够充分反映企业及上下游的模型, 指导产品研发流程的实施, 流程建模是实施并行协同的重要基础。
适用于设计、制造并行协同研制的流程建模技术应具有以下性质:
(1) 易用性— 应支持可视化的工作流程建模;
(2) 层次性— 应支持任务的逐步分结和动态细化;
(3) 完备性— 应针对不同的任务执行特征, 区分各种任务类型;
(4) 控制流表达能力— 应能够表达各种现实过程执行的路线;
(5) 数据流表达能力— 应能很好地描述任务间的数据传递特征;
(6) 柔性— 应能适应协同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化;
(7) 正确性— 应能对模型结构进行正确性校验;
(8) 规范性— 应能用符合标准的描述语言来表示。
3.2 协同工作流的建模方法
常用的流程建模方法是基于活动的方法, 即将经营过程归结为一个活动和子活动形成的网络。模型分为过程逻辑和任务逻辑两部分, 过程逻辑着重描述活动或任务间的控制依赖关系, 是对经营过程较高级别的抽象;任务逻辑着重定义具体活动或任务执行所需的细节信息, 包括信息对象、执行者绑定、事件处理器、应用工具等。常见的建模技术包括:IDEF0、IDEF3、CPM、PERT、Petri网等[4]。
IDEF0采用图形符号和自然语言, 按照自顶向下的、逐层分解的结构化方法描述或建立系统功能模型, 因此可以通过确定“企业应该做什么”清楚地对工作流程进行建模。
IDEF3有两个描述方法:过程流描述 (PFD) 和对象状态转化网描述 (OSTN) , 其中PFD关注的是企业内事物工作的过程, 因此IDEF3可以以过程为中心进行建模。使用IDEF3方法能够获取过程管理中对经营活动序列的描述, 提供场景描述和进行文档管理的机制。
CPM和PERT都是为了实现项目计划管理可采用的技术方法, 在对项目中的活动及其顺序关系建立活动网络的基础上, 通过对项目实施中的关键路径、完成时间、活动松弛时间等进行计算, 对关键路径上的活动完成时间进行控制, 并适当调整非关键路径上活动的开始时间, 从而保证项目的按时完成。它们所建立的过程模型主要是描述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
Petri网是一种适用于多种系统的图形化、数学化建模工具, 尤其适合于处理并行、综合、分布、非确定性和随机系统及过程。作为一种图形化的工具, Petri网使用库所和变迁表示过程中活动状态的变化[5];作为一种数学化的工具, Petri网可以建立各种状态方程、代数方程和其他的描述系统行为的数学模型, 利用这些数学方程能够表达各种复杂的逻辑关系、确定和不确定的信息以及进行各种动态建模。
然而, 不同的建模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协同模式, 本文主要介绍Petri网建模技术。
4 基于Petri网的协同工作流建模
4.1 Petri网的协同工作流建模原理
在协同工作流中, 需要有效的方法对业务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描述。Petri网作为一种严谨的图形化的建模工具, 可以用于对工作流协同中的业务活动、业务过程及其关系进行建模、验证和分析, 因此已成为协同工作流中广泛使用的形式化描述工具之一。
Petri网的概念是由Carl Adam Petri提出的[6], 并用于描述具有分布、并发、异步特征的离散事件动态系统, 其主要特性包括并行性、随机性、异步性和对分布式系统的描述与分析。作为一种图形和数学融合的模型工具, Petri网有两个显著的特点:首先, 作为图形工具, Petri网具有类似流程图、逻辑图和网络图直观、易懂和易用的优点, 并且可以通过标记 (令牌) 的流动模拟实际系统的动态行为和状态变化, 从而形象化地描述和分析系统的资源并发、同异步、并行、冲突分布等行为特征。其次, Petri网又有严格而准确的数学描述, 可以通过建立状态方程、代数方程和其他数学方法来描述系统的行为。利用Petri网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可对Petri网进行静态的结构分析和动态的行为分析, 也可以与随机过程论、信息论、排队论等结合描述和分析系统的不确定性或随机性。
工作流由一组相关活动构成, 活动是完成一项任务所要进行的一个个操作的统称, 各个相应的部门所完成的活动就称之为任务, 每项任务包括任务的内容、任务的状态、任务的执行结果。Petri网应用到工作流中就形成了工作流的Petri网。为了便于管理与控制, 有以下的定义[7]:
工作流的Petri网描述可定义成四元组N= (A, E, S, P) , 其中:P表示工作流;A表示工作流集合, 某工作流ai ∈A (i=1, 2, …, n) ;E表示工作流的属性集合, ei ∈ E (i=1, 2, …, n) ;S表示工作流的状态集合, si ∈ S (i=1, 2, …, n) .
工作流的主要属性有工作流编号、工作流描述、工作流负责人、计划开始与完成时间、实际开始与完成时间和工作流评估等。工作流的主要状态有就绪态、活动态、禁止态。
将活动 (或任务) 的Petri网描述定义为四元组N’= (E’, C’, S’, A’) , 其中:A’表示活动 (或任务) ;E’表示活动 (或任务) 的属性集合, ei ∈ E (i=1, 2, …, n) ;C’表示活动 (或任务) 的内容, 通常用文本文件描述;S’表示活动 (或任务) 的状态集合, si ∈ S (i=1, 2, …, n) .
活动 (或任务) 的主要属性有活动编号、所属工作流编号、活动描述、活动执行者、计划开始与完成时间、实际开始与完成时间、前趋条件、后继条件、活动评估等。它的前趋条件和后继条件一方面表达活动 (或任务) 之间的逻辑关系, 另一方面作为是否激活该活动 (或任务) 的判断依据。活动 (或任务) 的主要状态有等待态、拒绝态、执行态、悬挂态、完成态、取消态。
4.2 实例
我们以某个协同商务社区中的盟主企业的网络, 协同商务链中销售环节的工作流程为例进行流程建模, 并将模型转化为用Petri网表示的简单工作流网。
当前有很多行业内的部分企业建立起了遍布全球的网络销售体系, 为高效的销售业务提供了稳定的渠道。在该体系中, 盟主企业发布产品以及顾客的信息, 单个的顾客可以查询到产品的信息并进行购买, 而经销商则可以参与到整个流程的中间过程, 包括查询产品的状态、产品入库以及卖给顾客的状态, 等等, 对盟主企业在协同销售平台上发布产品信息的工作流程进行研究。
盟主企业在销售活动中的一个最主要的活动是发布产品信息, 其主要工作流程是:先将本地的产品数据通过盟主企业本地模块的上传功能将数据上传到系统文件夹, 然后系统将文件夹中的数据导入临时数据库, 核对无格式和验证错误后再将临时数据库中的数据导入正式数据库。其中每一步骤都设计了严密的错误验证, 一旦发生异常, 系统流程将马上终止并提醒用户。对盟主企业“发布产品信息”的流程进行分解, 可得到如图3所示的完全的、由活动组成的工作流模型, 其中的活动主要包括:
P1表示“生成本地数据”, 指的是盟主企业输入生产的产品的信息, 包括产品的型号、生产日期、库存情况、功能等信息, 生成Excel表格形式并存档。
P2表示“数据验证”, 其中主要验证数据的格式是否正确以及内容是否正确, 从而产生了一个或选择, 也就是S2所包含的内容。
P3表示“出现异常”, 即上传的数据通过S2的判断出现了错误, 则转入外部活动T1对异常进行处理。
P4表示“上传入平台数据库”。当S2判断出数据准确无误时, 即可进行P4的操作, 将产品信息形成的数据上传到协同商务平台的数据库中。
P5表示“已经上传”。数据上传至数据库中一般都要经过S3表示判断, 确认数据是否曾经上传过, 以避免数据库中出现冗余的现象, 如果该数据曾经上传过则经活动P5转入外部活动T2进行删除。
P6表示“存入平台数据库”。如果S3判断出该产品的数据是新上传的, 即可进行P6的操作将数据存入平台数据库以供协同平台使用。到此, 该工作流程的所有活动结束。
5 结束语
可见, 通过Petri网应用于协同工作流的过程建模使得工作流模型具体化。由于Petri网具有很强的描述能力, 支持工作流参考模型中的与连接、与分支、或连接、或分支、循环、因果六种工作流原语, 使得建模人员能够比较方便准确地针对模型的含义来描述用户业务流程的具体需求;而且, Petri网是一种基于状态的建模方法, 可以严格区分工作流中活动的使能与活动的触发, 对不同状态进行明确的区分, 使得基于状态的建模方法具有更强大的表达能力。
但是, 对于较为复杂的业务流程, Petri网就难以有效准确地描述需求。这个问题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采用高级Petri网进行建模;另一种方式是根据实际的应用领域定义相应的Petri网模型[8]。
参考文献
[1]McILRAITHS A, MARTIN D L.Bringing semantics to web services[J].IEEE.Intelligent Systems, 2003, 18 (1) :90-93.
[2]范玉顺.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 2001:45-89.
[3]张亮, 姚淑珍.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式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6 (1) :55-56.
[4]王建民, 闻立杰, 译.工作流管理:模型、方法和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32-76.
[5]袁崇义.Petri网原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8:53-72.
[6]王少锋, 王克宏.工作流管理系统中同步关系的实现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1 (7) :39-40.
[7]HMW VERBEEK, TBASTEN, W MP VAN DER AALST.Diag-nozing workflowprocesses using Woflan[J].The Computer Journal, 2001, 44 (4) :246-279.
工作能力描述 篇4
综合能力
有能力将不同的组成部分综合在一起,并对其优势成分进行论证说明。
1、较差
2、一般
3、良好
预测能力
有前瞻能力,有远见,并有能力制定战略性计划,组织先行工作。
1、较差
2、一 般
3、良好
决策能力
有根据不全面的信息分析、评价、选择并做出,最终的决策和承担
风险的能力
1、较差
2、一般
3、良好
规划能力
有能力对所定目标进行论证说明,确定重点,制定行动计划,最终达
到目的。
1、较差
2、一般
3、良好
领导能力
有能力确定目标,让人接受一种观点、一个方案,或一项行动计划。
进行组织落实,确定检验标准及范围,并有能力对工作进行追踪。
1、较差
2、一般
3、良好
组织能力
有能力设计一个组织机构,制定目标、工作方法和相关制度,并组织
实施。
1、较差
2、一般
3、良好
落实能力
具有正确传达上级指示、核定行动计划、制定,具体的落实方案的能
力。
1、较差
2、一般
3、良好
先行活动能力
有能力明确制定工作目标,并有能力创造实现工作目标的各种条
件。
1、较差
2、一般
3、良好
授权能力
有能力将一项具体的任务授权给另一位同事或下属完成。
1、较差
2、一般
3、良好
参与能力
有能力参与到相关工作中去。
1、较差
2、一般
3、良好
沟通能力
有能力说明自己的意见,观察别人的反映,倾听别人的意见,对其意
见进行整理,做好协调统一工作。
1、较差
2、一般
3、良好
适应能力
在变化的形势中,面对不同的对手,仍能把握住 方向,创造巨大的效益。
1、较差
2、一般
3、良好
谈判能力
身处冲突的形势环境中,有能力论证自己的意见,分析对方的观点,并找到协调的方法。
1、较差
2、一般
3、良好
坚持能力
尽管存在着困难和障碍,但有能力落实一项长期 的计划。
1、较差
2、一般
3、良好
责任能力
全身心的投入落实所定目标的工作中,以独立的意识面对形势,具有行使权利、独立管理自己工作范围的能力。
1、较差
2、一般
3、良好
创新能力
有能力结合实际想象出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1、较差
2、一般
3、良好
检验能力
有能力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价,检验其是否与预期需达到的目标的要求相符,并具有传达评价、更正或弥补工作结果与目标之间差距的能力。
1、较差
2、一般
3、良好
伦理能力
有自觉的按照正确的伦理观念,处理企业内外部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能力。
1、较差
2、一般
3、良好
情绪控制能力
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有能力控制自己和他人 的不良或极端的情绪。
1、较差
2、一般
3、良好
激励能力
有在挫折或平凡中使自己和他人保持积极性能力。
1、较差
2、一般
3、良好
学习能力
有根据工作要求主动向书本、向他人、向自己学习的能力。
1、较差
2、一般
《铃兰花》教学描述 篇5
1. 文章是如何写“我”第一次去“地狱”时内心的恐惧的?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明确:
(1) 通过对“地狱”的环境的描写来显示“我”内心的恐惧。
文中环境描写的语句是:紧挨着我们家的地头有一块怕人的、黑黢黢的洼地, 大家都管它叫“地狱”。它三面由陡坡环绕, 活像一口深锅, 只有一个隐没在晦暗、神秘的密林里的出口。山坡上长满了杂乱的灌木、黄檗、千金榆幼树、乌荆子、野樱桃树和一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林丛间荒草蔓生, 它们只宜于作羊饲料。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扫石南、蕨草、木贼、藜芦和其他一些无用的野草。“地狱”里人迹罕至, 阴阴森森, 人们来到这里, 心都会不由自主地紧缩起来。那里唯一有生命的东西是一眼泉水, 它从洼地底层布满青苔的山岩下涌出来, 经过一段不长的曲折流程, 流到外边的广阔天地里, 然后在那里消失。泉水的淙淙声响彻整个洼地。这种水流的喧闹声被三面陡坡折回来, 在森林中回荡, 变得更响了。溪流日夜不息的声响给这个阴森可怖的地方蒙上了更神秘的色彩。
(2) 通过我在“地狱”放牧的心理感受的描写显示“我”内心的恐惧。
我打从记事的时候开始就害怕这个地方。
在我幼小的心灵中, 我们当地的“地狱”简直和真正的地狱一模一样, 我总觉得我们的这块洼地有点像真正地狱的入口, 有一扇暗门直通到里面, 这扇门不是隐藏在洼地的底部, 便是在出口处林木丛生的沟谷里。我每次总是恐惧万端地走近这个地方, 然后又尽快跑开……
我就这样战战兢兢地在“地狱”的底部坐下来, 也不敢回头好好地看看四周。响彻整个洼地的淙淙声使我觉得好像有人在耍妖术。这里没有任何东西能使我高兴, 纵然我喜欢家乡的涓涓溪流, 常常在上面修筑水坝和磨房, 然而这小溪也不能给我带来欢乐。我越来越害怕, 都被吓呆了, 终于控制不住, 大声哭叫着从这里跑开了。跑到上面我还收不住脚步, 一直顺着田野, 泪流满面地朝父母正在耕种的地头跑去。
通过以上两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作者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尽情地渲染出“地狱”的恐怖。
2. 第二次“我”为何又独自一人去“地狱”?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明确:
这一举动是“我”自告奋勇, 瞒着父母偷偷进行的。
一是父母有意且巧妙的安排。母亲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出自己心愿:“哎呀, 我真想明天带一束铃兰上教堂, 可惜哪里也找不着。”
“是呀, 眼下找铃兰是晚了一些。要有也就是在‘地狱’里了。父亲又特地点明只有“地狱”里才有。
二是“我”对母亲有着深深的爱, 充满了一种责任感。因为有这份爱, 母亲的叹息声才会让“我久久不能入眠”, 才会让“我”充满了一种“惬意而奇妙的责任感”。
三是“我特别喜欢铃兰, 寻遍了我家前后的所有坡地和沟谷”, “可我却不知道它们也长在“地狱”里。”
3. 本来以“铃兰花”为题, 仅仅安排后半部分 (有一次, 正好是星期六黄昏, ……结尾) , 故事已经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了。作者为什么还要在此之前用很长篇幅写“地狱”以及对“地狱”的强烈恐惧?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明确:
前文写“地狱”的恐惧性和“我”的恐惧心理, 这就为下文“我”为母亲采摘铃兰花战胜恐惧作了有力的铺垫, 既使文章产生波澜, 又突出“爱的力量”之大, “我”所付出的努力之大。
4. 文章通过叙写不到六岁的“我”第一次独自去“地狱”放牧, 因恐惧而逃回去, 后来又在某一天清晨却勇敢地在“地狱”采回了一大把铃兰花的故事。其中包含了哪些丰富的意蕴?
第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父母对孩子要学会正确引导。文中“我”的母亲对一束铃兰花的渴望, 父亲又特地点明只有“地狱”里才有。这可以看作是父母故意说给“我”听的。父母的用心是良苦的, 在不经意中给予“我”一次战胜自我的机会, 给了“我”巨大的勇气, “我”采到了铃兰花, 也得到了人生的幸福。
第二、人生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接受考验, 只有勇敢面对考验, 才能实现人生的飞跃。“我”独自一个人去“地狱”把花采了回来, 让一个怯懦的小孩战胜了恐惧的心理, 经受可怕的考验, 成长为勇敢的小伙子。
第三、“我”对母亲有着深深的爱, 充满了一种责任感。因为有这份爱, 母亲的叹息声才会让“我久久不能入眠”, 才会让“我”充满了一种“惬意而奇妙的责任感”, 作家在此强调了爱的力量, 爱能战胜一切, 超脱一切, 使人变得勇敢、顽强。
面部描述与物体分析技术 篇6
通过面部描述与物体分析技术可在物体数字影像的基础上估算出广泛的信息。该技术基于统计方法, 对信息进行实时处理, 可识别特定物体并可对任意数量的视觉明显的参数进行估算。
系统目前的进展是在影像中识别人的面部, 进而估计出对象的年龄、性别、种族和面部表情。该技术在市场研究领域发挥重要商业影响的潜力很大, 也可广泛应用于其他影像处理问题, 有可能包括车辆的识别。
白先勇小说技法描述 篇7
萨特曾经说过, 批评家的任务是在评论小说家的技巧之前首先找出他的哲学观点。这个要求对于分析白先勇来说, 的确是必要的。作为一个中国化比较成功的现代派作家, 白先勇不但受过西方现代哲学思想和文学的较大影响, 而且力求将其转变为本土化的文化符号, 纳入民族化、个人化的感性表述系统。代表作《游园惊梦》和《永远的尹雪艳》, 便是这样的两部力作。
一、中国传统手法
较具代表性的为《游园惊梦》。作品从总体构思到具体描写, 都明显受到《红楼梦》和《牡丹亭》等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关于这一点, 白先勇说得很清楚:“事实上《游园惊梦》的主题跟《红楼梦》也相似, 就是表现中国传统中世事无常、浮生若梦的佛道哲理。也就是太虚幻境中, 对联上的那两句话:‘假做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1]
白先勇说过:“中国传统小说, 像《红楼梦》当然也很有思想性。但中国小说更以刻画人物见长, 优秀的小说都塑造了大量活灵活现的人物。”[2]受此影响, 白先勇在小说创作中特别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游园惊梦》里就刻画了一群“上流社会”的贵族妇女形象, 如“高傲”的赖夫人、“矜贵”的窦夫人、“放荡”的蒋碧月、“伤感”的钱夫人等, 都写得栩栩如生。作者继承了《红楼梦》描写细腻的风格, 善于选择日常生活琐事为题材, 通过对人物的衣饰描写和言谈举止的刻画来显现人物个性。先看衣饰描写:窦夫人雍容华贵、春风得意, 她“穿了一身银灰洒朱砂的薄纱旗袍, 足上配了一双银灰闪亮的高跟鞋, 右手的无名指上戴了一只莲子大的钻戒, 左腕也笼了一副白金镶碎钻的手串, 发上却插了一把珊瑚缺月钗, 一对寸把长的紫瑛坠子直吊下发脚外来”。相比之下, 钱夫人就自惭形秽了。她身上那件墨绿杭绸的旗袍, 还是“从南京带出来的”衣料, 为了赴这场宴而特意“从箱子底拿出来”赶做的, 本已“觉得颜色有点不对劲儿”, “镜子里看起来, 竟有点发乌”, 这些衣饰描写不仅反映出台湾“上流社会”的奢侈和钱夫人潦倒、落魄的景况, 而且突出了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主题, 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再看人物言谈举止的描写:传统小说主要借助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在人物的自我表演中展现其性格, 一般不需作者出面介绍或评价。白先勇得其真髓, 运用自如。《游园惊梦》中这样描写蒋碧月的出场:窦夫人说着, 又把钱夫人领到厅堂的右手边去。她们两人一过去, 一位穿红旗袍的女客便踏着碎步迎了上来, 一把便将钱夫人的手臂勾了过去, 笑得全身乱颤说道, “五阿姐, 刚才三阿姐告诉我你也要来, 我就喜得叫道:‘好哇, 今晚可真把名角儿给抬了出来了!’”读这段话, 不禁让人想起王熙凤迎接林黛玉进贾府的一段大家都熟悉的对话来。与这段描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蒋碧月和钱夫人说话时勾手搭臂的动作, 笑得全身乱颤的姿态, 大喊大叫的声音, 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这个好出风头、言过其实、放荡不拘的泼辣女人的性格。于言谈举止的细微差别之处把鲜活的人物推给读者, 足见作者的功力和传统文化修养。
再看白先勇的另一篇作品《永远的尹雪艳》。文中通篇不见心理活动描写, 而以细腻的叙事, 冷静的文笔, 客观描述人物外在形貌话语, 不动声色地将主人公, 一个艳绝于台湾上流社会的交际花以近乎完美的形象展现, 颇得传统小说白描的神韵。作者运用我国传统小说“以形写神”的手法, 不厌其烦地写尹雪艳在交际场合中的服饰, 以此表现出她独特的个性。小说一开头就写道:“尹雪艳着实迷人, 但谁也没能道出她真正迷人的地方。尹雪艳从来不爱擦胭抹粉, 也不爱穿红戴绿, 一个夏天她都浑身银白, 净扮的了不得。”这是作者初次写尹雪艳的穿着打扮, 以后, 作者还多次写到她的衣着打扮。在盛宴华筵的场合, 她穿着翻领束腰的银狐大氅;在庆祝生日的酒会上, 她穿着一袭月白短袖的织锦旗袍;在徐壮图的祭悼会上, 仍是一身素白打扮……总之一个字“冷”。这种衣着上的冷与她容貌的艳丽形成鲜明对比。艳的被衬得更艳, 冷的却显得更冷。
二、西方现代派技巧
白先勇接受西方文学的熏陶, 对其小说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西方现代派小说中意识流手法的运用。《游园惊梦》通篇贯穿了钱夫人的意识流动。作品明写钱夫人赴宴的过程, 暗写她在赴宴过程中的心态。整个宴会进行的过程, 就是钱夫人意识流动的过程, 戏内戏外演着的同样内容勾动钱夫人的意识不断流泻, 将钱夫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没落感展露无遗。作品因此跌宕起伏, 引人入胜。意识流是西方现代派作家倡导的一种无意识、非理性的写作技巧, 白先勇将它做了有意识、有目的的安排和选择, 注意外在写实与内在意识流相辅而行, 使刻画的人物既有生活面的广度, 又有心理的深度, 并注意人物出现意识流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做到水到渠成、自然流畅。
白先勇一贯主张将写作题材与写作技巧的高度统一作为批评小说的重要标准。他说:“从人性的刻画和心理心灵的探索的角度来说, 西方小说对我启发很大, 还有他们对小说在技巧上的创新, 也给我打开了一面窗。”[3]他接受了卢伯特关于小说“戏剧化”的理论, 认同小说“戏剧化”的合理性, 他的小说也表现出非常深厚的戏剧意蕴。《游园惊梦》中, 只在一餐晚宴上, 就引出钱夫人从出身低微的戏子到众人攀附的侯门夫人、再到繁华尽失凄凉度日的寡妇的漫漫人生路。这种将时间高度浓缩的处理方法, 让人联想到曹禺《雷雨》将二十年恩怨浓缩在一场大雷雨中的构思。白先勇采用了西方戏剧板块接近式结构, “为了制造‘旧事重提’或‘过去再现’的印象效果, 作者在这篇小说里大量运用了‘平行’技巧……运用在《游园惊梦》的人物、布景、情节、结构和叙述观点上。”[4]窦夫人宴请宾客与钱夫人当年在南京为桂枝香过生日的排场派头;“专拣自己姐姐往脚下踹”的蒋碧月与抢夺亲姐姐心爱男人的月月红都爱穿红色旗袍, 性格做派极其相似;程参谋与郑参谋的善解人意, 乃至宴会的宾客都有相合之处。此情此景使钱夫人触景生情, 由眼前所见所闻而使“过去再现”, 又为美人迟暮、地位陡落而感慨万千。小说呈现出的这种强烈的戏剧化特征, 也正与作者“将传统融入现代”的艺术追求相一致。
《永远的尹雪艳》中最突出的现代派手法无疑是象征手法的大量运用。白先勇是一个构造情节、营造氛围的大师。他赋予笔下的人物以象征、暗喻的意义, 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写, 自然而然地寓象征、暗喻于现实的描写之中。“尹雪艳”是一种象征。“永远”代表了她的不老, 象征着那个腐朽没落时代仍然存在, 出入尹公馆的人士, 纵然有些是过了时的, 但他们有他们的身份, 有他们的派头。一进到尹公馆, 大家都觉得自己重要, 即使是十几年前作废了的头衔, 经过尹雪艳娇声亲切的称呼, 也如同受过封赏一般, 心上恢复了不少的优越感!因此尹雪艳和她的公馆成了旧时代繁华的一种象征, 弥漫着腐朽堕落的靡靡气息, 吸引着穷途末路的权贵和灵魂空虚的探险家, 使他们迷恋于昔日的辉煌, 沉醉于自欺欺人的幻景中。
除此以外, 白先勇运用淡化情节的手法, 只选取尹公馆、牌局、吊灵这三个典型的场景来构造小说的情节, 把昔日和今日贯穿在一起。白先勇曾引录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传达出了一种“今”与“昔”的强烈感受和命运的沧桑变化。尹雪艳是即将逝去的旧时代的一曲挽歌, 反映了这个时代的足迹和风云。作者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 描绘了一群寄生阶层的人生百态, 寄寓了作者对世事变迁、命运多变的悲叹, 同时也启迪了人们对人生的思考, 和对生命价值的判断。
弗吉尼亚·伍尔夫说过:“一部作品的意义, 往往不在于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说了什么话, 而是在于本身各个不相同的事物与作者之间的某种联系, 因此, 这意义就必然难以掌握。”。[5]白先勇的艺术力量似乎有一种罕见的品性, 他能够把一股强烈的艺术特色灌注到作品描绘的那些独特而真实的性格和情境中, 使他们超越了自身的现实状况而达到一种形而上的境界。他把一种现实的描绘转化为一种深邃的人生思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也只能在这个意义上, 《游园惊梦》、《永远的尹雪艳》中自始至终徘徊着一个无名无姓的幽灵。他既没有鲜明的轮廓, 又难以形容、无从捉摸, 却升华了作品的内在精神。
组织文化冰山描述的解释 篇8
一、组织文化的特征整理
有人把组织文化比喻为组织的DNA, 这个比喻是很恰当的, 因为组织文化不仅稳定, 具有遗传和筛选功能, 还具有无意识性和独特性。
组织文化的潜在价值观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 并由此而产生的制度, 特别是不成文的行为规范, 会被作为组织上下都认同并遵守的规则传递给新的组织成员, 即为组织文化的遗传性。当组织招聘人员意识到新成员或应聘者所秉持的价值观与组织的价值观不符, 或应聘者、新成员感到无法接受组织的价值观时, 就会拒聘应聘者或解聘新成员, 这是组织文化的筛选功能。如果新成员在价值观冲突的情况下, 还想留在组织中, 他们则必须通过调整态度行为的一致性来对实现自身在组织中的社会化过程。而作为潜在价值观成立的假设, 很少被人们怀疑, 故这些潜在价值观的强度越高, 越不容易被意识到, 这就是组织文化的无意识性, 也可称为组织成员无意识。各个组织创始者和现任经营层的人格、经营理念和管理意识的不同, 使各个组织的潜在价值观体系中各维度的内容和强度都不会相同, 这形成了组织文化的独特性。
所以, 组织文化的最高强度价值观内容的表现形式, 常常会被称为潜规则来迫使所有成员服从。其他的价值观内容围绕在潜规则周围。将这些价值观提到纸面上来分析, 如图1所示。
如果把强度得分达到90分以的维度内容称为核心价值观维度, 会不会出现2个维度或2个以上的维度得分都达到90分以上?这是许多企业管理者在做经营决策时的不经意假设, 即无论其怎么说, 下属都会无条件照办的, 而且会实现到其预期目标。事实上, 都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允许的。90分以上的价值观维度只有一个, 而且往往是和经营者创办组织的终极目标相联系, 并且会作为潜在价值观的假设存在, 从而由此生成一套核心价值观。当我们发现或意识到强度为60多分或70分多的某种价值观内容对组织的存亡和发展至关重要时, 如果不能将与其相关联的中级价值观维度的强度提升到90分以上, 从而取代原有的核心价值观维度的内容, 我们的努力可能不会有结果, 甚至我们的努力可能带来负面的结果。例如, 对相对老一些的企业进行CI设计不容易达到所期望的目标, 原因是, MI理念识别设计与组织文化中的经营理念不符, 从而受到潜规则的反对, 实际中的BI行为识别系统出现了与设计无法一致的目的, 从而使CI设计沦落成了VI设计。
二、用自然中的冰山特点来分析组织文化冰山
一般情况下, 冰的比重为0.8, 故形成了冰山的水上与水下部分的比例为1∶4这种现象。由于看不到冰山的水下部分, 所以可能会更加关注水上部分的情况。我们看待组织时也常常会这样, 如组织的目标、战略、制度政策、口号、仪式、故事、正式权利、行为、穿着以及公开的价值观, 这些都是我们了解组织的常用资料。然而, 组织成员是怎样知觉的, 对某些行为的态度, 群体中存在哪些规范、成员之间存在哪些非正式影响方式, 人际冲突关系, 群体间的冲突原因及水平, 这些都是我们不易察觉的。特别是什么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组织成员有了这些行为反应更是不易发现的。然而, 战略的实现、目标的达成, 以及为目标的战略设计和构建的组织结构, 如正式制度、正式权力等内容, 也是以水下看不见的冰山部分作为承载物的。不可见的部分远远大于可见部分, 并且承载着可见部分, 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了。
大海中的冰山是水冻结而成的, 然而, 提供水的大海却内容丰富。一般情况下, 组织文化是从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中脱胎出来的, 但是, 构成组织文化这座冰山的价值观内容很少, 这些很少的价值观内容被称为核心价值观。组织成员的态度、知觉会受这个体系的影响, 无论潜在的规范还是组织的制度都是这个核心价值观的衍生物。组织成员在组织中所遵循的有效行为规范要远远少于他们在社会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循的行为规范。
当冰的冻结时间短、杂质多的情况下, 其结构就会比较酥松, 例如, 冰棍、冰激淋等。当一个组织成立时, 组织成员都会逐渐熟悉创始人的人格特质、领导风格、经营思想及对各种问题的态度, 并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效仿创始人的行为, 这样, 行为及规范被复制, 原始的组织文化就形成了, 而这些成员也可以被称为“土著成员”。当新成员进入组织时, 这些土著成员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及行为教会他们。然而, 此时的文化大多属于弱文化, 即核心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 组织逐渐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指导组织解决困难的那些基本思想及前提假设就被不断提炼, 并得到强化, 排在了价值观体系的核心位置, 这座文化的冰山的致密度增加了, 体积增大了, 破坏它需要消耗更大量的能量, 表现为组织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也更加清晰了, 组织成员的行为具有了鲜明的组织烙印, 组织文化成为了强文化。
三、组织文化冰山描述的发展
海洋中的冰山一般只能出现在寒冷的南北极附近, 这样长期稳定的低温条件在自然界中所占比重并不是很大, 其形成的过程很长, 并且会消耗大量的能量, 要想消融冰山也同样要消耗巨大的能量。由于比重的缘故, 水面可见部分的大小是由水下部分的大小来决定的。冰块其实也可以视为小型冰山, 只是其能承载的重量比较有限罢了。
中国两千年来相对稳定的封建历史, 形成中国灿烂文明的同时, 也形成了社会发展变革的强大阻力, 所以中国由半封建半殖民社会无法正常演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而是通过翻天覆地的人民解放革命, 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新中国。这一历史所表现出的组织文化的冰山特点与自然界的冰山特点多么的相近。由此可以使用更多的冰山特点来描述组织文化的相关内容。
例如, 冰山可能是由一些小冰块不断地聚集而形成的, 也可能是由巨大的原始冰山不断消融、冻结而形成的。一般情况下, 组织文化的冰山都是由弱文化这样的冰块逐步发展形成的。应注意的是, 即使弱文化的强度再弱, 它也是组织文化, 而强度达到90以上的价值观内容也会存在, 如老板至上、领导者利益至上等等, 只不过是这类价值观内容产生的潜规则对组织成员的行为影响力较小。
再如, 在冰山消融时, 水下部分消融得更快, 这就使冰山水面部分不断下沉。而组织文化这座冰山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加速、竞争加剧而消融时, 组织中也会出现战略实现支持力不够, 正式权力被侵蚀、正式目标失真, 过去的领导者被推崇, 现有领导者的领导能力被怀疑等水面部分下沉的现象。
所以, 在理解组织文化的时候借鉴冰山的一些特点还是很有效的。
四、掌握组织文化冰山描述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组织文化的冰山描述、解释, 还能发现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首先, 公开的、可视的组织文化中大都是成功的历史资料, 关键性的失败资料及其原因却非常少。表现为这些组织文化内容一般都是过去成功历史的总结, 如文化仪式, 公开的目标、战略、政策、产品、组织结构、技术、正式权力、供应链等, 它们并不能客观反映现有的潜在价值观。而且, 这些内容可以为了某种目的而被改造, 如公开的目标、战略、政策、传奇、口号、典礼、穿着等的设计, 干扰了了解组织文化的过程, 增加了解现有的组织文化的难度。
其次, 真正的组织文化内容都处于看不见的水下, 这就使得探索和变革组织文化更加不易了。组织文化这座冰山的水下部分往往是由现有经营层的潜在价值观体系构成, 往往他们愿意改变组织的战略、规模、结构、激励体系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却很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知觉习惯和价值观体系, 甚至根本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再次, 组织文化冰山的形成往往需要追溯到创始人和关键经营者的价值观形成过程, 即这个过程消耗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以及其他宝贵的资源, 这也就是使得经营层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原因。如果采用简单地打碎原有的冰山这样简单粗暴的方法来解决原有的组织文化这个障碍, 就极可能形成一种不伦不类的组织文化类型———主文化不明显, 组织中拥有大量极其相似的、遗传于原有文化的亚文化。这些体积虽小, 但数量却很多的组织历史文化冰块不仅会阻碍组织的发展、变革以及新的主文化形成, 还会在主文化没有形成的情况下, 带来组织将解体的危机。而消融原有的冰山所消耗的能量又太大, 对各种资源都极为有限的组织来说, 这种变革模式本身就直接形成了极大的威胁。
文化管理的概念已经提出, 但是通过本文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的变革极为困难, 通常情况下组织变革的失败就是由于组织文化的变革失败带来的。而且随着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速度都在不断增加, 竞争的热度在提升, 组织文化冰山地形成越来越难, 但是在这种条件下, 弱文化冰块的形成却不难, 所以越来越多的呈现弱文化的新组织出现的速度也在增加。而冰山只能存在于稳定的寒冷的环境中, 进入温暖的环境中就会消亡, 如何使组织文化的冰山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面对变化迅速的环境, 如何迅速构建所需的组织文化平台, 又如何利用弱文化来承载一个组织的远大战略, 这些都是组织文化管理的重大课题。
摘要:文章将通过对组织文化的特征进一步阐述, 解释和完善了组织文化冰山理论的内容。组织文化具有许多特点, 这些特点与自然冰山的特点有许多相似点, 通过二者的比较分析,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掌握组织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为解决组织变革中的问题提供帮助。
关键词:组织文化,冰山理论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著;孙健敏, 李源译.组织行为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2]、斯蒂芬·P·罗宾斯, 玛丽·库尔特著;孙健敏, 黄卫伟, 王凤彬, 焦叔斌译.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Don Hellriegel, John W, Slocum Jr, Richard W.Woodman.组织行为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8.
[4]、理查德·达夫特著;宋继红, 薛清梅, 孙晓梅译.组织理论与设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示值误差的理解与描述 篇9
关键词:示值误差,理解,描述
0 引言
作为一名检测人员, “示值误差”无时无刻不围绕在身边, 可以说它是我们工作中最为密切的伙伴。好多人认为它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概念, 但往往在实际工作中会犯错误, 可能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后果, 那么如何避免犯错, 本文以长度计量为例, 探讨了如何准确理解和描述示值误差。
1 概述
计量器具指示的测量值与被测量的实际值之差, 称为示值误差。它是由于计量器具本身的各种误差所引起的。该误差的大小可以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来得到, 当接受高等级的测量标准对其进行检定或校准时, 该测量标准器复现的量值即为约定真值, 通常称为实际值或标准值。所以, 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示值-标准值。
确定测量仪器示值误差的大小, 是为了判定测量仪器是否合格, 并获得其示值的修正值。对测量仪器, 由规范、规程等所给定的允许的误差极限值, 称为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通常可简写为MPE, 有时也称为测量仪器的允许误差限。最大允许误差可用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或引用误差来表述。
表征合理的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 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称为测量不确定度。不确定度的含义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 对被测量值的不能肯定的程度。反过来, 也表明该结果的可信赖程度。它是测量结果质量的指标。不确定度愈小, 所测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愈接近, 质量越高, 水平越高, 其使用价值越高;不确定度越大, 测量结果的质量越低, 水平越低, 其使用价值也越低。
要区别和理解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之间的关系。示值误差和最大允许误差均是对测量仪器本身而言, 最大允许误差是指技术规范 (如标准、检定规程) 所规定的允许的误差极限值, 是判定是否合格的一个规定要求, 而示值误差是测量仪器某一示值其误差的实际大小, 是通过检定、校准所得到的一个值, 可以评价是否满足最大允许误差的要求, 从而判断该测量仪器是否合格, 或根据实际需要提供修正值, 以提高测量仪器的准确度。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测量结果分散性的一个参数, 它只能表述一个区间或一个范围, 说明被测量真值以一定概率落于其中, 它对测量结果而言, 以判定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测量不确定度不能代替测量仪器的误差, 因为它无法得到修正值。
综上所述, 规定了最大允许误差作为测量仪器的特性, 通过检定、校准去确定示值误差, 用测量不确定度来表征示值误差的可靠程度。
2 如何确定示值误差
通过数据处理, 确定示值误差, 大家可能认为是较为简单的问题, 但往往会出错, 特别是刚上岗的检测人员。首先大家要清晰牢记:示值误差=示值-标准值 (实际值) , 不要自以为是, 也不要偷工减料。举几个例子说明。
外径千分尺某一校准点的示值误差:δ=Xi-Li=Xi- (Li′+e) =Xi-Li′-e
其中:δ———示值误差;
Xi———千分尺在该点的示值;
Li———量块的实际值;
Li′———量块的标称值;
e———量块的修正量。
由上例可知, 在进行数据处理求被测仪器的示值误差时, 一定要谨慎, 应该减去标准器的修正量或加上标准器的示值误差, 千万不要看到修正量就加, 看到示值误差就减。
钢卷尺某一校准点的示值误差:δ=Xi-Li-e
其中:δ———示值误差;
Xi———被校钢卷尺在该点的刻度值;
Li———标准钢卷尺的读数值;
e———标准钢卷尺的修正量。
由上例可知, 检测人员不能想着读数值就是被测仪器的示值, 刻度值是标准值。如果在标准器上读数, 读数值是标准值, 被检点为示值。如果搞反了, 后果是很严重的。为了能更深刻理解, 下面再以机械式百分表检定仪及千分表检定仪检定指示表为例加以说明。
当用机械式百分表检定仪检定百分表时, 读数值是在被检百分表上读得, 检定仪的进给量为标准值;当用机械式千分表检定仪检定千分表时, 读数值在检定仪上读得, 读数值为标准值, 而千分表的值为示值。
总之, 检测人员一定要记住, 高一级的测量标准复现的值才是标准值或实际值。
3 如何准确描述仪器的示值误差
好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示值误差是否带正负号?有人说:当然带正负号。其实不然, 如果描述的是仪器各校准点的示值误差, 则必须带正负号。如果描述的是仪器全行程内误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则其不存在正负号, 只代表一个区间。举例说明两者的区别, 如果示值误差表示为±0.2mm, 则表示各点示值误差在-0.2mm~+0.2mm范围内变化;如果示值误差表示为0.2mm, 则表示各点误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0.2mm, 也就是说0.2mm的区间在±0.2mm范围内活动。以图1说明。
假如现有两台仪器, 最大允许误差分别为MPE:±0.2mm、MPE:0.2mm, 则后者的准确度应该高于前者。各点示值误差均为:-0.10mm、+0.10mm、+0.15mm、+0.10mm、-0.10mm。
当你对仪器作合格于否或符合性判断时, 则前者是合格或符合的, 而后者是不合格或不符合的。
4 结论
对于一名计量检测人员, 准确理解示值误差、最大允许误差及测量不确定度的区别与联系是非常重要的, 在此基础上, 必须根据国家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规定的技术指标与检定/校准的方法, 在出具的证书上对示值误差作出准确描述与判定。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叶德培.注册计量师基础知识及专业实务[M].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9.
[2]费业秦.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工作描述】推荐阅读:
工作描述范文05-28
电工工作描述12-08
销售经理工作描述11-26
各工作职位的描述12-15
工作特殊性描述07-30
置业顾问工作描述07-30
酒店销售经理工作描述08-17
安全员工作描述10-15
技术员工作描述12-09
护士工作职责自我描述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