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工作纪实表

2024-05-31

2019年工作纪实表(精选7篇)

2019年工作纪实表 篇1

2577 2019年地矿局地质大队测绘国土调查工作纪实

6月16日,周日,早6时,负责x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项目负责人x,穿好外套准备外出野外核查。

和工作组其他组员像往常一样,x背上双肩包,拿着图纸,翻过山坡、丘陵,用脚丈量每一寸土地。每走到一处,便拿出图纸和其他组员讨论地形情况,逐块进行确认,遇到存疑的地块,用外业调绘平板拍照举证。边看边问边拍边记,五官四肢齐上阵,不敢有半点疏忽。

中午13时,他们找一块平整的土地,拿出早已准备的面包、咸菜、火腿肠,边吃边讨论着。

直到晚7时,一天的野外核查工作结束。回到住所后,x和组员们匆匆扒拉一口饭,又坐在了电脑旁边开始将外业成果上图,直到凌晨。

像这样的情景,不仅是x的调查组,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测绘二公司的其他调查组同样经历过无数次。

就是这样一支支测绘队伍克服重重困难,在这莽莽群山、皑皑冰雪之间,在张垣大地3.6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用双脚丈量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稳步推进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目前,全市的外业调查和数据库建设已完成,并通过了省级核查,调查成果已上报国家三调办,国家三调办正在核查之中。

负重前行

永不懈怠

只为全身心投入到国土调查中

国土是生产之要、生存之基、生态之源、自然之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是一项重大的国力国情调查,是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

(以下简称三调工作)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地形特点多样给三调工作带来的诸多挑战,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测绘二公司的三调人该如何应对?

变压力为动力。面对重重困难,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测绘二公司迅速成立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完善各项目部的规章制度,结合实际,组织青年技术骨干狠抓技术顶层设计,编制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同时派技术骨干参加全省组织的第三次土地调查培训,参与培训的14名技术骨干全部通过考核。作为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副总工程师、测绘二公司总工程师的x立即全身心投入到三调工作中,野外举证、图斑核实、内业整改……事无巨细,亲历亲为,每一个三调工作的现场,都能看到x的身影。“一定要保证三调工作的按时顺利完成。”这是x经常提的一句话。

化动力为行动。为严格三调工作规范和技术要求,在开展调查工作前,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测绘二公司组织骨干到承德市栾平县

(三调试点县),对勾画图斑、判读地类、野外举证等技术流程进行学习。

行动中找突破。由于调查过程中政策在不断改动,导致工作量增加,工作难度增大,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测绘二公司采用增加调查人员、全员加班加点等措施,为三调工作按时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翻山越岭

走村入户

只为得到真实可靠的图斑数据

三调工作离不开野外核查,无论是走村入户,还是翻山越岭,哪里有调查举证的任务,哪里就有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测绘二公司三调人的身影。

3月中旬,风依然凛冽,作为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测绘二公司三调工作主战场的x县气温很低,负责x县三调工作的x与队员完成了外业核查工作返回驻地时,车轮突然深陷泥地。“春季的野外就是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地面是硬的,但由于气温回升冰雪融化时路又泥泞不堪,很容易陷入泥沟。”x回忆说。当时已是晚上8时,山高路远,x只能找到附近村子的村支书说明情况,请求支援。直到晚上11时,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车子终于从泥里拖了出来。

x全县的建库工作由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新来的大学生李泽云同志负责,建库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通宵达旦,昼夜颠倒是他的常态。调查举证是国土调查外业工作的重要一步。在数九寒冬的日子里,调查人员戴着手套无法操作平板,天气再冷也得把手套摘了再工作,但脱了手套用不了两分钟手指就会被冻得僵直,只能用嘴给手指哈气,然后再操作平板电脑。

“有一次,我们去怀来县的一个乡完成拍照举证工作,由于环境太恶劣,风雪天视物困难,一整天拍回的40多张照片在我们复查时发现都不合格,于是只能回到那个乡重新拍摄,决不能偷懒上传不精准的照片。”怀来县三调工作项目负责人方志航说,就是要做到每一个步骤的精益求精,才能守住数据精准“生命线”。

从两山夹一川的怀来盆地到东方人类故乡的x县,从地处晋蒙冀三省交界处的怀安县到取“崇尚礼义”为县名的x县,真实、精准、严谨是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测绘二公司三调人向笔者传达出的最直观感受。无论是对每一块举证图斑的“跑到、看到、问到、量到、拍到”,还是对某一项争议地类的认真判别,无不展现出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测绘二公司三调人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秉灯熬夜

无私奉献

只为取得三调工作的最终胜利

三调的外业工作紧张忙碌,内业核查也毫不轻松。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数月来,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测绘二公司的各支调查组成员放弃了周末、假期,坚守在三调一线。

夜深人静,乔亚坤的办公室内依然灯火通明。一双眼睛紧盯电脑洞察秋毫,他在进行数据核实、修改数据库等工作。由于三调工作要求时间紧、任务急,奋战到凌晨已是他们的工作常态。即使是深夜,三调工作调度微信群里还传送着各地上报的进度信息,后面跟着一长串点赞和一声声鼓励———为彼此加油打气。

正是这样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不仅交上出色的答卷,更绘出人生绚烂的色彩。负责怀安县三调项目负责人乔亚坤于5月9日刚刚结婚,婚后第三天便匆匆返回了怀安。“婚礼的准备全部是妻子承担,婚后也没有去度蜜月,我觉得很对不起妻子,等这次三调工作结束,一定要把这些亏欠补上。”乔亚坤说。

三调工作内业负责人李秀花丈夫身患重病,她边坚守岗位边照顾丈夫,领导和同事嘱咐她多注意身体,李秀花却说:“三调工作正在关键时期,正需要人,我能行,你们放心吧!”

为保障三调工作按时完成,怀来县三调工作项目负责人方志航自觉推迟婚期;三调工作内业刘小换直到临产前一天才离开自己的岗位……在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测绘二公司,像这样的三调人员还有很多。

实干是最响亮的语言,行动是最有力的证明。经过不懈努力,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测绘二公司先后完成了外业调查和数据库建设,并通过了省级核查。此后,经过数轮艰苦细致的逐图斑核查、全方位整改,三调阶段成果终于上报国家三调办,国家三调办正在核查之中。

行百里者半九十。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测绘二公司三调人以不胜不休的信心、久久为功的韧劲、舍我其谁的担当,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力争取得三调工作的最终胜利。

2019年工作纪实表 篇2

一、财源建设从农业向工业转移, 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

1978年后, 庆阳和全国各地一样, 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导思想, 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全面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和“对外开放, 对内搞活”等一系列方针政策, 在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生产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在企业实行了“利改税”为中心的制度改革;同时, 又对财政和税收体制机制进行改革, 使庆阳经济逐步迈入繁荣。1994年,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实行后, 通过推行“三保一挂”责任制, 进一步促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 强化收入征管, 使全市财政收入取得了较快增长。

(一) 调整产业结构生财

在庆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第一产业比重过大, 效益好、创税高的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工业短腿严重。立足这一市情, 历届市 (地) 委、市 (行署) 政府积极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发展顺应型农业, 加快实施粮食增产、草畜增容、苹果增效、瓜菜提质、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等五大工程, 积极推进以牧草、两牛、苹果、黄花菜、瓜菜等为重点的“六个百万”工程, 不断加大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仅“十五”期间, 各级财政通过各种渠道投入我市各类财源建设资金10925万元, 其中贴息资金3000万元、特困县财源建设资金1230万元、工业技术改造资金2282万元、农业产业化资金164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资金2773万元, 共扶持企业117户, 涉及项目196个。市县两级坚持“突出重点、择优扶强”的原则, 把着力点放在“紧紧依托资源优势, 大力调整经济结构, 统筹兼顾综合平衡, 充分体现地域特色”上, 所扶持的项目广泛分布在市直及八县区, 涉及农工商多个行业以及化工、机械、建材、医药、食品、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的一批地方骨干企业, 由此直接和间接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优势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最终转化为财力优势, 使地方经济结构和产业内部结构得到改善,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九五”末的11:74:15调整为“十五”末的20:50:30, 一、三产业协调发展, 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二) 拓宽融资渠道聚财

资金投入是推动经济发展和财源建设的重要动因, 庆阳市在财源建设资金投入上注重转变观念, 由过去单纯依靠上级财政投入转变为各级财政与项目单位联动市场化运作、多元化筹资格局。各级财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的杠杆撬动作用, 努力扩大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 以带动社会投资跟进增长。仅2001—2005五年, 各级财政通过各种渠道投入我市各类财源建设资金10925万元, 直接带动银行信贷资金61190万元, 启动民间资金72335万元投入财源建设。财政扶持的117户企业, 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企业76户。117户企业新增税金12680万元, 改变了以往财源建设资金“有投入、无产出”、“投资大、效益低”的局面, 财源建设资金的质量和使用效益显著提高。庆阳市中真管业有限公司是我市唯一一户PVC管材生产企业, 财政贴息25万元, 启动民资590万元先后新建U-PVC管材挤出生产线、铝塑复合管生产线及PE管材生产线, 不断扩大企业生产规模。目前, 该企业的产品已通过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被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评为“用户首选无毒害绿色环保百佳畅销品牌”, 产品累计实现税金50多万元。西峰区所扶持的33个财源建设项目, 共带动项目投资23158万元, 累计实现产值125502万元, 利润7335万元, 新增税金3027万元, 较好地发挥了财政资金的粘合、导向作用。

(三) 依托龙头产业活财

各县区坚持围绕市场需求, 依托当地优势农产品资源, 延长产业链条, 实施深度开发, 增加创税环节, “孵化”催生了一批特色农业基地和龙头企业, 使其迅速发展壮大, 实现了财政和农民双增收, 巩固扩大了农业基础财源。目前, 西峰的绿色食品、土畜产品及香包文化产业, 庆城的农副产品系列深加工, 镇原的黄花菜、杏子产业, 正宁的苹果、食用菌产业, 宁县的早胜牛、紫苏油, 合水的白瓜籽、奶业, 华池的牧草、优质林果, 环县的洋芋、小杂粮、草畜产业等都已具备相当规模。黄花菜作为我市传统的优势农产品, 基地规模逐年扩大, 栽植面积由2001年的15.94万亩发展到2007年的65.08万亩。特别是镇原、合水两县, 系列产品开发力度大, 基地建设发展迅速。镇原县黄花菜面积已达31.08万亩, 年产黄花菜8200吨, 实现收入8750万元, 农民人均收入180元。

经过财源建设资金的扶持, 全市已形成了通达果汁集团、庆发绿色食品公司、陇东土畜产公司、果仁食品公司、宝源果蔬公司、新一代、新千年、澳恺食品公司、兴旺牧业公司、禾花香食品公司、宏源种业、古象奶业公司、乳品开发公司、通达草业等一批龙头企业, 辐射带动作用显现, 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工业反哺农业的趋势进一步显现。宁县旺市胜牛食品加工厂已屠宰肉牛3800头, 实现产值1500万元, 带动养牛户1000户, 农户增收152万元。华池县凤川白瓜籽有限责任公司扩建后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吨, 公司生产的7种产品畅销国内外, 累计上缴税金24.4万元。镇原县新一代公司建成杏制品机械化生产线, 结束了镇原县杏产品完全依靠手工生产的历史, 年加工杏系列产品5000吨, 实现销售收入2250万元, 带动4500户农民, 户均增加收入3800元。环县金地宝精淀粉有限责任公司是目前全市规模最大的洋芋加工企业, 组建形成了洋芋专业协会, 订单种植, 提供产销一条龙服务。公司的建成, 从新品种的引进到组织培养、良种繁育推广, 带动了环县主导产业马铃薯基地的发展壮大, 促进了马铃薯品种的更新和多样化, 拓展了马铃薯及其产品不同的消费及增值空间, 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 实施工业突破兴财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 靠农业积蓄财力来尽快发展已远远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农业税收的纳税对象是全市209.49万农户, 征管工作面广量大, 已为农村工作的“第一难事”, 导致历年农税沉欠严重。到2006年底, 农业税费尾欠总额达到9759.81万元, 接近全市当年的地方财政收入。尾欠额度最大的乡镇达到280万元, 尾欠额度最多的村达到16万元。由于财政工作多年来重征管聚财而轻培源生财的矛盾已经逐步凸显, 全市财政陷入了越收越穷、越穷越收的恶性循环。以致出现了压缩公务经费, 短发职工干部工资的现象。庆阳的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困难的根本症结在于工业经济薄弱, 工商税源短缺。于是, “财政增长的核心在工业、支撑在工业、潜力在工业”的共识形成。全市上下牢固树立“抓工业就是抓财政”的观念,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优势, 全力为工业经济发展服务, 努力促进经济发展与财政增收共同发展。仅“十五”期间, 我市坚持把全力实施工业突破战略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方略, 在面上抓总量扩张, 在点上抓骨干壮大。一方面, 努力克服夕阳产业、基础行业整体萎缩的不利因素,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 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 增加企业创税能力, 集中力量抓好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 巩固工业基础, 使西峰制药厂、彭阳春酒业集团、镇原啤酒厂、镇原造纸厂、真粮纯酒厂、庆和服装、环县地毯厂、九连山水泥厂等一批老骨干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另一方面, 大力兴办地方工业, 积极培育壮大工业主导财源, 城市经济出现恢复性增长, 发展势头良好。各级财政围绕重点产业开发, 从政策上引、资金上扶、技术上帮, 一批新兴行业从无到有发展迅速, 工业化取得较大突破。医药、保健食品、建筑、饰材、家具制造填补了我市行业领域的空白。泰发家具、中真管业、居立门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十五”期间, 累计投入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资金2282万元, 扶持工业企业项目103个, 实现税金3193万元。财政贴息55万元扶持的甘肃恒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西北地区生产苏云金杆菌系列生物杀虫剂的重点化工企业, 已经取得国家经贸委农药定点生产企业资格, 被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产业, 其产品远销国内10多个省, 上缴税金由2002年的4.3万元增长到2004年的32.8万元, 累计上缴税金81万元。宁县兴旺牧业公司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集肉牛繁育改良、育肥、销售于一体, 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服务模式, 由于各项技术措施到位, 经国家检疫检验局批准为供港活牛出口定点企业。投入50万元扶持的改制企业长庆饮业公司, 通过技术改造, 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 降低了生产成本, 目前共实现产值1053万元, 上缴税金203万元。到“十五”末,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8.07亿元, 工商税收完成11.2亿元, 占大口径财政收入的80%。全市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由“九五”末的16.4%下降到“十五”末的11%。

通过数年不遗余力地大力支持工业发展, 工业财源建设迅速成长。截止2007年底, 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6户,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2.65亿元。工业为财政提供支撑重大作用得到初步显现。

(五) 扩大出口创汇引财

外向经济一直是我市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我市各级财政把拓展外向型财源作为财源建设的突破口, 优化发展环境, 强化协调服务, 扩大出口创汇, 使外向经济活力迸发, 实现了质的飞跃, 仅从2001年至2005年, 全市共新办外贸企业68户, 基本都是民营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 全部是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开发的农畜产品加工出口项目。全市外贸企业总数达到72户, 总资产7.2亿元。外贸企业群体整体实力进一步壮大, 出口创汇能力明显增强, 生产经营效益稳步提高。深圳东部集团在我市投资兴办的甘肃通达果汁有限公司, 累计出口创汇3700万美元, 实现利税2000多万元。甘肃庆发绿色食品公司财政先后投入110万元用于新产品开发、设备引进, 使企业出口量由原来的5000吨提高到10000吨, 年出口创汇由原来的1000万美元增加到2000万美元, 已累计创汇3003万美元, 实现利税560万元。庆城县驿马镇现有外向型企业108户, 年加工各类农产品15万吨, 产值10.9亿元, 有进出口经营权企业达到9户, 年创汇1200多万美元。以农产品加工出口迅速崛起为主要特征的“驿马现象”, 在全省产生了重大影响。庆阳陇源食品有限公司斥巨资7080万元引进2.2万吨速冻保鲜黄花菜生产线项目, 主要设备全部从国外进口, 生产工艺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该项目直接带动项目区农民2万户以上, 年户均增加纯收入1500元。庆城县果仁食品有限公司, 累计投入财源建设资金165万元, 现年加工南瓜籽仁3000吨, 实现产值1800万元, 上缴税金229.7万元。合水县庆和服装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贴息资金和技术改造资金的投入, 公司硬件得到较大改善, 产品种类、质量、科技含量逐步提高, 经济效益迅速增长, 主导产品“庆和”系列劳工手套全部实现订单生产, 年创外汇150多万美元。镇原解语花羊绒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羊绒远销意大利、日本等国, 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 利税200万元, 创外汇30万美元。庆阳市润糠食品有限公司引进韩国“苏籽农产品深加工线项目”, 并与韩国株士会社玉泉食品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甘肃润玉食品有限公司, 2004年财政向该企业投放特困县财源建设资金200万元, 完成了中外合资企业的设备引进及前期建设投资和准备工作, 现已实现出口创汇120万元。目前, 全市外贸出口已初步形成了以白瓜子、浓缩苹果汁、黄花菜、脱水果菜为主的农产品, 以牛羊肉、羊毛绒、苜蓿草粉为主的草畜产品, 以活性炭、劳工手套为主的轻工产品和以香包、剪纸、皮影为主的民俗文化产品四大类280多个品种的产品体系, 行销美、英、法、德、东南亚和港澳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白瓜子出口占全国的70%以上。出口创汇龙头企业的蓬勃兴起和发展, 流动和聚集了大量生产要素, 辐射和带动了大批相关产业, 搭建起了对外交流和发展的平台, 成为我市外向经济“借船出海”的桥头堡。

二、支出结构由吃饭到民生, 财政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初期, 我市财政还是纯粹的“吃饭财政”, 也就是财政收入只能用来发放工资, 保证干部职工的生活。上世纪70年代末, 庆阳和大多数地区一样, 实行的是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 上级补助比例较大, 财力状况相对较好, 基本能够维持正常运转, 保证各项重点支出, 到1993年底全市累计赤字只有4724万元。实行分税制后的前4年, 工商税收增长较快, 长庆油田也逐渐壮大, 加之当时烤烟价格高、销路好, 南部5县区大面积种植, 全市逐步形成了以“烟、油”两大产业为支柱的财源体系, 财政收入保持了较高增幅, 大、小口径收入递增率分别达到24.72%和24.06%。但受增支因素的影响, 财政运转出现严重困难, 连公教人员工资发放都成问题。为了保障正常运转, 财政经常是“拆东墙补西墙”, “凑齐了吃饭钱, 没了办事钱”, 农民盼望的乡村公路没钱多修, 企业希望支持的发展资金没有更多的钱拨付。尤其是1998—2001年四年是全市财政历史上最困难时期, 受市场变化、税率下调和国家烟草生产布局调整的影响 (主要是政策影响) , 烤烟限制生产和流通, 销售渠道严重受阻, 价格急剧下跌。“烟”财源全面萎缩, 财政蒙受巨大损失, 多年来形成的“烟、油”财政变成了单一的“油”财政, 收入增幅迅速趋缓, 大、小口径收入四年递增率分别下降到9.54%和7.74%, 1998年甚至出现了绝无仅有的负增长。赤字急剧增加, 四年发生赤字54713万元;工资严重拖欠, 截止2001年底全市共拖欠11项工资12391万元;债务大量发生, 2001年底县区各种借贷款累计高达4.1亿元。2002年以后, 我市财政开始触底反弹, 财政工作逐渐迈上了平稳较快发展的新阶段, 从当年开始, 干部职工11项工资实现按月足额发放;从2003年开始, 9个预算单位全面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结束了长达17年的赤字历史;从2004年开始, 各级财政年终不再靠贷款发工资、搞决算, 历史包袱逐步削减, 银行贷款也开始归还。全市财政实力明显增强, 支持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2003年全市大口径收入突破10亿元, 提前两年实现“十五”计划;2005年突破15亿元, 2006年突破20亿元, 2007年突破25亿元。财政实力持续增强, 为民办实事也有了底气。顺应公共财政体系建设, 近年来全市财政不断优化支出结构, 财政支出重点由过去以经济建设为主转向以社会事业为主。2007年, 市财政把70%以上的新增财力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支出, 民生支出在全市财政支出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一) 强基础, 增经济发展后劲

“十五”期间是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较快的时期, 五年间, 累计完成248.18亿元, 平均增长31.1%, 是全市有投资资料记载以来的39年 (1961年-2000年) 投资总和87.08亿元的1.85倍;近两年,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一步加快, 2007年达到145亿元, 比2006年增长49.5%。顺利完成了全市通电、通水、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工程。通过集中财政资金、捆绑项目资金、整合社会资金、吸纳闲散资金, 完成了全市8县区80%乡镇的街道拓宽、硬化、亮化和城区供排水扩建改造等基础设施工程, 全面提升了市县级的交通、通信、电力等各项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 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搭建了优势平台。

(二) 保民生, 显公共财政支撑力

顺应公共财政体系建设, 市财政不断优化支出结构, 加快完善“以人为本”的财政支出体系建设, 财政支出重点由过去以经济建设为主转向以社会事业和经济建设并重。2007年, 全市用于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下岗再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和政府承诺的实事办理等改善民生支出达到367097万元, 占一般预算支出的76%, 其中投入1.07亿元, 实施了以免除学杂费、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受益学生达44.7万人;投入9991万元, 全面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参保农民达195.87万人;市本级财政安排社会保障资金2144.5万元, 确保了社会弱势群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助。

(三) 办实事, 树公共财政新形象

从2006年开始, 市委、市政府全面启动了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 市级财政紧紧围绕财力支持这一中心, 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办“实事”的工作机制和责任制度, 积极筹措资金, 加强资金调配, 强化资金监管, 提高使用成效, 确保了每一件“实事”按计划启动, 按标准实施。近两年, 市级财政共筹措安排办“实事”资金10738万元, 其中:2007年为4284万元, 2008年为6554万元, 把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和暖民举措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办成了许多令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使公共财政的阳光洒满庆阳大地。

(四) 理顺体制添活力

1978年以来, 在全市全面实行了“定收定支, 收支挂钩, 增收分成, 短收分担”的财政体制, 之后又陆续实行了“划分收支, 分级包干”, “总额分成”, “定额上交, 递增包干”等财政体制变革。到1994年, 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 市级财政积极推进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 并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延伸到县区和乡镇, 按照“事权与财权结合, 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要求, 全面实行了“两定两分”为主要内容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新的财政体制做到了事权与财权结合, 支出与收入挂钩, 下拨与上解配套, 开源与节流同步, 进一步完善了“归口、统一、集权、明责”的市、县、乡三级财政管理体系, 增强了各级政府的理财积极性, 达到了加压力、强动力、添活力、增实力的目的。

理财方式由粗放到精细, 财政管理机制不断创新。30年来, 市财政紧紧围绕深化改革, 理顺体制, 规范管理, 强化监督, 不断开拓创新, 完善机制, 扎实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创新财政运行机制, 逐步实现了财政管理的规范化、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

(五) 深化改革促发展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的十年间, 市级财政紧紧围绕深化财政改革这一中心, 集中推进了多项财政改革, 逐步形成了以部门预算为龙头, 以工资统发、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统管为支撑, 以国库集中支付和“收支两条线”管理为主平台的财政管理和运行体系, 真正做到了“预算一个盘子、收入一个口子、支出一个标准、管理一条渠道、信息一套系统”。

从1997年开始, 全市全面推行了财政收费制度和预算方式“两项改革”, 改执收执罚单位直接收款变为由专业银行代收, 取消预算外资金过渡账户, 统一收费、罚没票据。同时, 市级财政还对各市直单位进行了预算核实和测算, 统筹预算内外资金, 编制出了较为完整的综合财政预算。

2002年,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推进, 各项惠农政策纷至沓来。市级财政按照“减轻、规范、稳定”的目标, 2004年, 取消了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 农业税税率降低1个百分点。2005年, 全面免征农业税, 全市209.49万农民从此彻底告别了“皇粮国税”。不仅如此, 从2004年起还陆续实施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机补贴、能繁母猪养殖补贴等多项强农惠农政策, 到2007年农民人均年受益257.4元。

层层推进部门预算改革, 做到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相统一。从2003年开始, 改革由点到面、由浅入深。2005年在所有市直单位试编部门预算, 2006年正式编制部门预算, 实现了“零基”预算、综合预算、项目预算的有机结合。从2008年开始, 部门预算编制严格按照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将政府采购预算、非税收入预算、基金预算、专项预算、工程预算等同步编入, 进一步增强了预算的完整性、科学性、操作性。

深化政府非税收入综合改革, 完善和规范综合改革预算, 政府调控能力大为增强。2002年成立了市收费局, 2005年又组建了市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并从2005年开始, 按照“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政府统筹”的征管模式运作, 将游离于财政监控之外的非税收入统一归集到“非税收入汇缴结算帐户”。2005年到2007年三年间, 全市归集非税收入总额达63771万元, 为做大财政蛋糕、增强政府财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引领财政改革向纵深拓展。全市从2005年底全面启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 2006年开始在全市试行了国库集中支付, 探索形成了一套规范完整的国库集中支付与部门单位财务报表一体化系统。三年来, 共集中支付88814亿元, 有效地提高了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

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不断提高政府采购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水平。从2004年开始, 市级财政把属于政府采购目录范围内的各项支出, 经采购办通过竞标方式选择项目实施单位, 采购单位先将资金转入采购办账户, 经采购方验收合格后, 再由采购办直接将资金转入项目实施单位, 有效地遏制了乱采购, 乱购置现象发生。

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全面推行“乡财县管、村帐乡管”管理模式。2003年, 结合农村税费改革, 将村级财务全部上收乡镇代管。2007年, 各县成立乡财县管办公室, 将各自乡镇的财务全部上收县财政局统一管理, 撤销乡镇财政资金账户, 乡镇财政收入直缴县国库, 支出由县财政统筹。对乡镇机关人员经费足额拨付, 对公用经费实行限额包干, 确保了乡村两级组织正常运行。

(六) 强化监管增效益

近年来, 市财政局结合全市财政管理工作实际, 坚持将财政监督检查贯穿于财政管理工作之中, 贯穿于财政体制、机制建设和改革的总体设计之中, 贯穿于财政系统人、财、事权的运行全过程之中, 确保了财政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和有效。同时, 市财政局还把创新财政监督方式和财政监督与预算管理结合起来, 建立了财政违纪处罚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报表报送责任制度, 积极开展了财政专项资金项目评审和绩效监督, 不断提高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预算监督的有效性, 确保了中央和省市出台的重大政策的资金落到实处。

(七) 严格管理强根本

多年来, 市财政局坚持把财政队伍建设作为财政事业成败的根本来抓, 全面贯彻“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服务理念, 全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和谐奋进的财政干部队伍。一是立足规范抓服务。从2001年以来, 局机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坚持年年修订, 形成了议事决策、资金申报与拨付、帐户管理、考勤考核、规范办公等制度体系, 汇编成册发至每一名干部手中。特别针对财政干部的廉政教育制定了“十不准”的廉政纪律。二是组织活动聚合力。结合节庆纪念活动, 定期组织各种主题演讲竞赛、趣味运动会、大型文艺演出、篮球赛等活动, 把抓学习、抓班子、抓作风, 比贡献, 促发展贯穿工作全过程, 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三是常抓学习强技能。结合“创建学习型机关”主题活动, 组织理论研讨会、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教授讲学、举办财经业务知识电视大赛等。同时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活动, 使广大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30年孜孜不倦, 30年艰苦努力, 庆阳财政人的辛勤工作得到上级党委政府和主管业务部门的充分肯定, 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财政厅的表彰奖励。“功者难成而易败, 时者难得而易失”, 新世纪, 新阶段, 庆阳财政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面对未来, 全市财政系统将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创新, 特别能奉献”的老区精神, 积极探索, 大胆创新, 努力为庆阳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信息:甘肃庆阳市财政局局长

◇责任编辑:王宁涛

2019年工作纪实表 篇3

关键词:孤山子;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2012年孤山子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在柳河县国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2012年突出抓好了以下四项工作任务:

1 严格按照国务院“基本农田五不准”要求保护好耕地

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省国土厅、市县国土局的各项工作精神,认真履行职责,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吉林省土地管理条例》和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的有关规定及《关于保障农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等有关文件进行学习。加强基本农田监管力度,镇政府专门成立了耕地保护领导小组,与各村签订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和农户。按要求认真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后期工作,及时完成(乡)镇土地利用总体修编。在规划修编工作中积极与乡、镇党委、政府汇报请示;与县局主管领导沟通;与规划科积极协调配合完成此项工作。认真完成县局对新增建设用地项目预审、建设用地现场踏查及征地等工作。按时上报各种数据,按政策履行好建设用地报批手续。积极协调上级部门为全镇招商引资做出贡献,全身心的投入到为我县成为吉林省东南部具有竞争实力的资源特色县做出应有的贡献。加强矿产资源管理,严格控制本区域内违法采矿的行为,做到无私挖、乱采现象。加强采矿权转让监督管理,发现有非法转让及时报告。严厉查处违法占地和违法采矿行为,做好动态巡查,并把本辖区划分重点区域和一般区域。建立了镇村组三级动态巡查网络,明确动态巡查责任人,重点区域一周不少于三次,一般区域一周不少于二次。每月及时上报动态巡查情况并做好动态巡查记录,发现违法行为及时报告县局监察大队。积极配合县局开展好土地收购储备工作。严格执行县纪委有关文件精神,为经济发展软环境做好服务。

2 全年收费做到应收尽收,不以地谋私、以权谋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全力做好各项工作

在收费工作中做到不留死角,狠抓征收难的问题,把收费工作做为全年主要工作之一。不包庇纵容用地户偷费、漏费和欠费。并且热情服务,耐心解决用地户提出的问题。克服全辖区费源征收难的难题,积极主动上门服务,建立健全存量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台帐。全年按要求认真踏查、测量,报批本辖区内农民建房、国有土地建房、国有、集体土地变更登记、办证等工作。尤其对农民在原宅基地集体土地建房不乱收费、乱罚款,不碰高压线。对于国有土地建房、变更等做到应收尽收。全年共计审批、变更国有土地128户、集体土地64户,办理牧业小区备案4户。协调县局科室与招商引资企业衔接,做到首问负责制。为用地户服务好,以用地户满意为宗旨。严格加强财务管理,落实财务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按时请批、签字报帐,做到不坐收坐支。认真执行收费政策杜绝违纪、违规收费。最终保证了全年收费任务的完成。

3 开展好本辖区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做好来信来访等工作

认真搞好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以“4.22地球日、6.25土地日、12.4法制宣传日”为契机,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吉林省土地管理条例》。并且召开乡镇、村两级座谈会,由辖区主要领导参加会议,各村村长被聘为国土动态巡查监督员,把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6.25”土地日宣传工作中悬挂过街横幅六条、粘贴宣传标语300余张、粉刷永久性标语牌六块、并在国土中心所门前设立咨询台,解答农民群众的疑难问题。利用宣传车在全辖区各村宣传土地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来信来访有登记、有结果,公开、公平、公正给予处理。做到全年无一起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按时完成县局交付的全县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工作,认真执行县局要求全力服务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前期踏查、测绘等工作。在重大项目土地整治工作中积极与县局协调,与镇党委、政府沟通上报各项数据,保证了此项工作认真完成。在农村日常地籍变更调查中,积极配合县局搞好地籍变更调查,准确上报统计数据。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做到有柜、具、盒,查询、借阅档案有记录。同时认真完成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

4 加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和政行风建设责任制

积极参加全县组织的各项教育学习活动,服从镇党委、政府的学习安排,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尤其对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全所人员进行认真研讨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建立学习制度,制定了学习计划,写好笔记和心得。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和政行风建设责任制,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的国土形象。积极主动的完成所担负的各项任务,并在全县政行风测评中取得较好的名次。认真做好标准化站所工作,实行了政务公开,更新了办公楼,成立了办公服务大厅,新购置办公设施,为用地户办理手续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建立了考勤制度,做到上下班签到,严禁迟到、早退无故旷工等行为发生。认真遵守工作纪律,工作期间佩戴胸卡上岗,工作中使用文明用语,“争创佳绩、敢超先进”。我们力争达到上级标准化站所要求,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认真做好县局交付的其它各项工作任务,保证不打折扣。

2019年工作纪实表 篇4

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业务园长2019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供大家阅读参考。

上学期的工作已接近尾声,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园领导对我的帮助与提携;感谢领导班子之间精诚团结,配合默契,务实创新;同时还要感谢和我一起工作的老师们,正是有你们的配合与付出,我们的各项工作才得以顺利完成,谢谢大家!

本学期,是我逐步适应角色,工作上日渐成熟的一个学期。在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为便于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及时查找不足,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汇报:

一、业务学习情况。

(一)教育教学方面:本学期,我园除小一班 还继续沿用以往浙江版教材,其余8个教学班均启 用华东建构式主题课程。在使用新教材之前,有

李建芳、朱金燕、左妍、刘慧香等多名教师参加了新教材培训,我园在学期初对全体教师进

行了华东建构式主题课程的二期培训,使全体教 师对新教材的主导思想、把握原则等方面有了更 深一步的认识,也为新学期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奠定了基础。

通过半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及教研,教师们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园的教学方法,教育教学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1)受以前分科教学的影响,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忽视了主题课程的整合性,导致教学活动主题不够突出、内容出现断层现象;(2)教师对新教材要点 “自然、和谐、主动、快乐”理解不够透彻,在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没能很好的体现,对于如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在新学期打算中将会详细说明。

(二)教学培训方面:11月18日在二楼大活动 室,我园全体教师参加了《启蒙阅读》观摩研讨 暨师资培训。朱金燕老师代表我园组织了《风儿 在哪里》展示活动,受到了北京讲师的好评。培 训会上,杨洁讲师的示范课《羊》让我们大家在 今后的教学组织、教学设计等方面受益匪浅。通 过这次培训,大大激发了教师们的工作热情,为 我园《启蒙阅读》活动的开展又提升了一个新档 次。

XX年1月14日,我参加了在大王中心幼儿园举行“东营市幼儿园科学教育课题学术研讨级培训会“,这次学习,使我对科学教育活动及最新教学动态有了新的认知,我会把会议精神及时转达给老师们,以便大家都能在最快、最短的时间内共享教育的最新前沿信息。

(三)业务学习内容及日常工作方面

1、两个转

型:(1)尽快完成学习型教师向经验型教师转 变。本学期,结合我园现状,对于新上任教师,除组织学习《幼儿园管理手册》尽快让新教师了 解我园的规章制度,还安排新教师流动岗位,这 使刚走向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有机会熟悉不同班级 的幼儿及教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对教师的班级管理、教学组织能力、家长工作、幼儿园一日工作流程都能尽快掌握。另外,教育 教学上也留给新教师很大发挥空间,在安排新教 师每周准备1-2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新教师可以 不受教材的影响自选教学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 体现了对新教师的尊重与扶持,在工作中帮助教 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使每一个教师都 明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 教师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为教师正式走上工作 岗位积累经验。通过几个月的工作实践,我园新 教师在工作中都能尽职尽责的完成本职工作,能 够积极主动配合班内教师共同开展、做好班级工 作,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工作上能发挥自己所 长,教学组织能力提升很快,也深得孩子和家长 的喜爱,希望新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全面提升业 务素质,尽快缩短学习型教师向经验型教师的过

渡时间。(2)经验型转向研究型。我园多数教师 教学经验丰富,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强。在教育 教学上,希望教师们不断探究教育的真谛,及时 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梳理经验、归纳提升,使 自己逐步跨入研究型教师行列,争做科研教学的 带头人。

2019年工作纪实表 篇5

一、2012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发展遇到巨大困难和挑战的一年。市直机关党工委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的活动,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机关党员干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临江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为先导,全面提高市直机关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

(二)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当中,我们通过深入开展调研、学习讨论,就党员干部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及党工委工作欠缺的方面,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整改方案,不断创新机关党建工作方法,转变工作思路。一是把加强机关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党内民主建设、廉政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着力冲破思维障碍和观念束缚,促进工作由被动向主动方向转变;二是由侧重事务性工作向引导性工作转变,拓宽思路,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新起色,切实把机关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市委总体要求上来。

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同时,机关党工委继续认真开展“提素质、强本领、树形象、创业绩、建和谐”活动,开展了“树社会新风、建和谐临江”等主题实践活动,使和谐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推进党内民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2012年初开展了学习《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主题活动,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党内情况反映、党员表达意见渠道等制度,努力营造党内民主监督的环境。

(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自律意识,2012年,市直机关反腐倡廉工作着重解决了党风政风、勤政廉政方面的突出问题,切实加强了对权利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利在阳光下运行。

1、认真学习贯彻中纪委会议精神,按照市纪委的部署注重治本、注重预防、注重制度建设,把反腐败工作纳入各支部(总支)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2、围绕我市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和服务职能,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法律法规、政策落实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

(五)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机关作风是党风政风以及行风的综合反映,机关要成为服务型,创新型机关,必须有严格的纪律约束。2012年3月份开始,我们联合了纪检委、人事局、组织部等部门分成四组,采取明察暗访的形式,就出勤情况、工作情况进行了多次检查。不定期对机关纪律进行了整顿,严格考勤和作息时间,全面加大治庸工作力度。6月份召开了支部书记例会,着重强调了机关作风存在的问题,对机关作风建设作了具体部署和要求。经过整顿,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善。

(六)以活动为载体推动机关文化建设,丰富了机关文化生活

到 党委党支部工作总结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同志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的看到我们存在的问题,认识到新形势新任务给机关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是:党务工作者自身素质、能力有待提高;有的支部对机关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党建工作存在弱化、边缘化的现象,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得不实;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个别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的党务干部精神状态不佳,不能摆正和正确处理党务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关系;党建工作经费落实不到位。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切实加以改进,不断提高机关党建工作水平。

二、2012年工作要点

今年,机关党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机关,推进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为临江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大发展快发展总体部署提供政治动力和组织保证。

第一、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我们要牢牢把握“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示范作用,努力使基层党建在围绕中心、促进科学发展上走在前头;在增强素质、提高执行能力上走在前头;在改进作风、服务群众上走在前头;在激发活力、发展党内民主上走在前头;在发挥优势、构建和谐机关上走在前头。

2012年要健全和完善党建工作制度,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按照务实易行、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的原则,完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党务干部的业务能力建设。做好积极分子的培养,做好新党员的发展与转正,做好党员发展的卷宗,保管好党员发展的各种材料,及时足额交纳党费;摸清党员底数,及时上报党员有关数据,健全本单位党员数据库;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杜绝口袋党员和流失党员,要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我们计划在4月末,举办一次党建工作培训班。

第二、全面落实绩效考核工作任务

2012年,我市开展绩效考核评估工作,这是强化机关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落实任务,促进临江经济大发展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市绩效考核办公室设在机关党工委,党建工作是绩效考核的中心工作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所属机关支部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绩效考核评估的各项工作指标,责任到人,加强本单位的党建工作,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绩效考核评估办公室已创办“绩效考评简报”,为各单位绩效考核提供信息平台。

第三、认真落实市委 “三项工程”建设任务

按照市委下发的《中共临江市委关于落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具体措施的意见》的要求,结合《中共临江市委关于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包保帮扶责任制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各包保支部一定要明确责任,提高认识,全面整合各种资源,统筹考虑,狠抓落实,力争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没有三项工程包保任务的支部,要积极开展“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活动。真正在老百姓面前树立起亲民、爱民、惠民的良好形象,切实体现服务基层、方便百姓的诚意。

第四、不断创新党内生活内容和形式

一是方式要创新。今年,机关党工委将在鸭绿江网站上开辟机关党建网页,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推出一批先进典型,引领社会道德风尚。充分运用网络这一平台,宣传我市优秀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者和党员的先进事迹,展示优秀科室积极向上的风貌,增强工作积极性和自豪感。

二是方法要创新。在改进机关作风和“三项工程”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计划拍摄两个专题片。暂定每个专题片三到五集,翔实地记录我市机关支部在改进机关作风和“三项工程”建设工作中好的经验与成果。促进机关干部以更加积极地态度,更加务实地作风全力为临江的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做出贡献。

三是内容要创新。要倡导求真务实之风。各基层党组织要定期组织机关干部走出机关、走进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每年要结合工作实际完成1篇以上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要倡导亲民为民之风。机关党员干部要增强公仆意识、服务意识,设身处地为基层着想,千方百计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要建立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要定期深入联系点,开展党建调研,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要倡导负责敬业之风,机关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人生观、政绩观,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履职尽责;要倡导艰苦奋斗之风,要经常组织开展党史、党风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引导广大机关党员自觉牢记党的宗旨,艰苦朴素,勤俭敬业,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第五、加大机关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力度

机关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决定着全市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2012年,我们要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把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作为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和党风党纪教育。大力开展机关作风整顿,深入查找机关干部作风上存在的各种“慢性病”,开展整治行动,努力根治机关作风顽疾。整治机关文风、会风,厉行节约,严禁铺张浪费现象发生。地方税务局党建工作总结 | 税务局机关党委工作总结 | 教育局党委宣传思想工作总结 | 争创“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工作总结 | 2012年党支部工作总结 | 2012年学校党建工作总结 | 2012年上半年机关党建工作总结 | 2012年社区党支部工作总结 | 到 党委党支部工作总结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一要强化监督职能。机关党组织对机关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负有直接监督的职责。部门党组成员要带头参加双重组织生活,自觉接受机关党组织的监督。二要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先。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运用正反两方面典型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三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加强道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

第六、不断推进机关文化建设

2012年,要不断丰富机关文化建设活动内容和形式,努力做到活动开展普及化、精品化、示范化。带头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今年在党的生日和重要节日期间各支部要开展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活动,开展好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形成爱岗敬业、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整体氛围。使机关干部队伍朝气蓬勃,追求进步的意识不断增强。今年机关党工委计划开展乒乓球、象棋,长跑、文艺汇演、演讲赛等活动,强健机关党员干部的体魄,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

第七、加强群团组织和精神文明建设

2012年,各支部要建立健全群团组织机构及制度建设,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的大局,开展群团组织活动。

要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充分发挥工会会员应有的作用。团组织要关心了解青年的发展需求,认真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教育活动,做好团员信息统计。妇联组织要大力开展和谐家庭建设活动,在保护妇女权利等方面做好工作。

2019年工作纪实表 篇6

**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要点

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细则》的规定,我局在市编办和自治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的领导和指导下,完成2009年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2009年工作完成情况

2、把年检合格单位在宁夏机构编制网上进行了公告。按照自治区事业局年检文件通知要求,把年检结果以编办函的形式分别送达给法院、检察院、发改委、公安局、司法局、财政局、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商管理局、技术监督局等部门(单位)。进一步强化了对事业单位的多方协作,联合监督管理。

3、做好并完成了事业单位日常登记换证工作。

5、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6、做好农村指导员和基层挂职锻炼工作。

7、完成其他临时工作任务。

二、2012年工作要点

2、加强事业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今后事业局要针对当前《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使用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多方协作,形成合力;联合监管,共同把关”的措施,每年把年检结果以函的形式送达法院、检察院、司法、公安、工商、税务、财政、人劳局、人民银行、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协助监督管理,以便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作为事业单位唯一合法“身份证”、“通行证”的地位和作用。

3、积极主动和有关主管部门协商,争取创造条件,使不符合登记条件的单位能够依法进行登记。

4、根据市编办和自治区事业局的安排,继续做好“政务”和“公益”中文域名的审核工作。

2019年工作纪实表 篇7

坚持依法推散。2014年, 为了维护散装水泥法规政策的严肃性, 组织开展了专项资金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各地市开展了自查自纠, 将检查中反映的问题, 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并通过主管部门向地方政府进行书面反映, 依法履行专项资金征收职责, 纠正随意减免、使用不规范的行为, 进一步规范了专项资金征收和使用行为。充分发挥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政策的引导作用, 在淘汰落后产能中, 加大对重点水泥生产企业“发散”资金投入, 扩大发散能力, 国有和国有参股重点水泥企业发散主导作用日益显现, 全省散装水泥供应量增幅高于全省水泥产量的增幅。重点水泥企业加快了在全省各地的并购整合步伐, 提升了水泥生产企业的发散能力, 重点水泥企业的散装水泥供应量达到了全省散装水泥供应总量的52%, 散装率为72%, 高出全省平均散装率, 为全省散装水泥发展作出了贡献。

加大行业监管力度。

一是认真履行预拌混凝土和砂浆日常管理职责。开展了全省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日常管理工作巡查, 促进和引导预拌混凝土和砂浆生产企业提档升级, 向绿色生产方向发展, 向工厂化、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方向发展。巡查的内容包括:企业资质和备案登记情况、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及有效运行情况、各项国家标准执行情况, 对照《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查找预拌混凝土企业存在的差距, 高性能混凝土推广摸底等。巡查中, 检查了各企业原材料堆场、实验室、中控室、生产现场管理、清洁生产、车辆管理、安全生产等各环节, 询问企业负责人和企业技术负责人各生产环节运作情况, 现场指出各环节中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清洁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 召开巡查通报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座谈会, 通报交流情况, 指出问题, 提出下一步的工作建议。通过巡查, 各地加大了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 积极引导企业清洁生产, 促进行业绿色发展。有些地市散办联合质监站、检测站、建管等部门, 对城区及周边商混企业进行了质量专项检查, 针对发现的问题, 对相关企业下达了书面整改通知, 要求各企业对照指出的问题, 限期整改, 并将检查结果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通报, 有效促进了商混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有些地市出台了《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行为评价办法 (试行) 》 (以下简称《评价办法》) , 用以规范预拌混凝土市场和加强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监管。《评价办法》采取定期考评和动态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从而推动预拌混凝土市场和企业监管迈向新台阶。武汉市在总结和巩固前期整治经验成果的基础上, 指导混凝土搅拌站进行绿色生产提挡升级改造工作, 并进一步规范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文明生产行为。有的地市散办制发了《关于对商混站升级改造和环保达标的通知》。

二是强化基层企业培训。根据基层企业的诉求, 举办预拌混凝土 (砂浆) 企业质量管理、技术标准、法律法规培训班, 帮助企业准确把握生产技术标准, 增强维权意识。基层单位管理人员及企业技术负责人参加, 培训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方式, 结合行业特点, 围绕主管部门、企业老总和技术负责人如何加强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和怎样系统运用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行政及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三是为规范行业发展行为, 发挥规划的引领和控制作用。指导部分地市联合地方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开展《预拌混凝土 (砂浆) 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的编制工作, 进行了布点实地调查, 《规划》已通过专家的初审。

加大预拌砂浆推广应用力度。为推动我省砂浆“禁现”工作加快发展, 确保《湖北省散装水泥“十二五”发展规划》各项工作目标的完成, 根据国家商务部和中国散协的要求, 省散办组织地市散办主任和部分企业代表参加了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的“2014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产业科学发展战略研讨与预拌砂浆现场应用观摩会”。会前, 要求各地对照国家和省有关砂浆“禁现”工作的文件, 对本地区开展砂浆“禁现”工作的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自查。通过参加这次会议, 各地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预拌砂浆产业发展好的理念、模式、做法, 结合本地实际加快推进砂浆“禁现”工作。已开展砂浆“禁现”的地市, 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 加快推进砂浆“禁现”工作。加大砂浆“禁现”执法巡查力度, 提升执法效能。以《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国务院令第530号) 《关于发布墙体保温系统与墙体材料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的公告》 (住建部1338号公告) 文件为政策依据, 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法》, 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一是到工地发服务告知函, 告知必须使用预拌砂浆。二是加强日常执法巡查, 与住建系统市场站、建管处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 重点检查砂浆“禁现”区域的在建项目及相关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砂浆“禁现”工作中的履责情况;项目建设是否将预拌砂浆费用纳入招标预算;是否签订了预拌砂浆供需合同;实际使用预拌砂浆量等。三是对不按规定现场搅拌砂浆、屡教不改的, 下发整改通知书;对情节严重的, 申请住建部门进行行政处罚。四是发挥住建职能部门的联动作用, 将砂浆“禁现”工作纳入建管闭合式管理机制, 严把竣工验收关, 对不按规定使用预拌砂浆的工程, 不办理相关手续, 合力推进砂浆“禁现”工作。

推动农村散装水泥发展。以推动预拌混凝土下乡为抓手, 做好农村重点乡镇散装水泥推广应用工作。目前, 全省有82个乡镇建有预拌混凝土搅拌站, 开展了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的工作。各地市采取相应措施, 引导过剩的混凝土产能向乡镇转移。以预拌混凝土为载体, 发展散装水泥, 成为农村散装水泥新的增长点。武汉市按《市城建委关于新城区开展创建推广应用散装水泥示范街 (乡、镇) 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 继续开展创建推广应用散装水泥示范街 (乡镇) 活动, 创新考核机制, 探索农村推广使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方法和模式, 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发展散装水泥工作机制。有的地市发挥散办墙办建筑节能办几办合一的职能优势, 要求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和预制构件企业必须使用散装水泥, 并把是否使用散装水泥纳入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进行产品备案的先决条件, 依托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和预制构件企业发展农村网点。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散装水泥基础设施、物流装备的投入, 加强农村散装水泥供应网点建设。有些地市把农村散装水泥示范网点建设作为加快散装水泥发展的重要措施, 加大对农村散装专用储存设施设备的资金扶持和奖励力度, 推动农村散装水泥网点的发展。

加大散预推广应用的宣传。2014年, 省散办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在全省组织开展了“散装水泥宣传周”活动, 围绕“推广散装水泥, 减少粉尘污染, 节能减排, 绿色建筑行动”的主题, 组织在《中华建设》杂志湖北新闻栏目刊发《重拾自信求发展》———湖北省散装水泥办公室工作走笔、《补上农村这块推散“短板”》《散装水泥节能环保》《“驱散”雾霾还你一片洁净蓝天》等文章。这次宣传周活动的特点:一是领导重视, 目的明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管领导亲自就今年的散装水泥宣传周活动作出批示, 要求认真组织, 明确目的, 取得实效。二是宣传范围广泛, 宣传氛围浓厚。全省各地市均在闹市、广场、施工现场、商混及砂浆生产企业和行政服务中心散办窗口等显要位置悬挂宣传标语口号, 散发散装水泥宣传资料15 000余份。三是面向一线宣传, 加强宣传深度。面向施工一线、生产一线进行广泛宣传, 把宣传周活动向纵深推进, 使建设单位、施工企业深刻领会使用散装水泥、发展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对提高建筑质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四是利用电视、报刊媒介等新闻媒体宣传, 扩大宣传受众。五是利用契机, 强化监管。利用宣传周活动的契机, 组织预拌砂浆推广应用情况专项检查, 在检查中进一步宣传国家、省、市禁止施工现场搅拌砂浆的有关规定, 宣传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对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实现绿色低碳科学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做好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省散办向各地市有关单位下发117份政风行风征求意见函, 及时对回收的115份意见函的意见进行了梳理汇总上报。召开部分市散办主任和企业代表座谈会, 倾听他们的诉求, 征求对行风政风的意见, 回应他们提出的问题, 搞好自身建设。深入开展“抓学习、抓作风、抓环境, 促改革发展”活动, 大兴“四风”, 争做“四个表率”, 即:大兴好学、亲民、清廉、尚能之风, 争做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优化环境、改革创新的表率, 努力完成全年的各项改革和工作任务。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为群众服务活动。全办在职党员巳全部到单位所在社区———洪山坊社区报到, 党员结合自身职业特点、个人特长、服务意愿和能力认领了服务项目和岗位。并开展了为社区困难群众送温暖活动。抓好廉政建设,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一是加强学习教育, 筑牢防线。二是落实主体责任, 抓制度建设。三是严格管理, 抓作风建设。四是严于律已, 抓表率作用。2014年, 地市各级散办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及安排要求, 在地方党委和住建委的领导下, 结合各地实际, 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开展系列教育实践活动, 单位职工和全行业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尽管2014年的工作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但也存在不如人意的地方, 如预拌混凝土发展不规范、预拌砂浆发展不平衡、部分市州预拌砂浆发展滞后、农村水泥散装化水平较低等。

上一篇:象棋迷600字作文下一篇:房地产交易合同补充协议(无房本,甲方无按揭、乙方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