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纪实制度(精选10篇)
工作纪实制度 篇1
党建工作纪实制度
为解决党内政治生活随意化、庸俗化、形式化等问题,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新能源开发研究院党支部特建立党建工作纪实制度,内容如下:
1、以纪实抓规范,杜绝随意化。制定了党支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党员每月至少要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上一次党课,切实把好时间节点,规范活动内容。对各基层党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的主题和程序,会前、会中、会后的各环节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做到“前期准备到位、问题查摆到位、领导带头到位、评议党员到位、评估检查到位”,规范了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市直机关党组织中推行党支部规范化工作纪实制度的通知》,为每个支部印制了《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纪实》,建立“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谈心谈话记录等14种台账,通过台账记录和公开公示,逐步构建起党内政治生活定期开展、及时记录的新常态。
二是以创新增动力,杜绝庸俗化。
以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抓手,收录了党支部建设、“三会一课”、发展党员、缴纳党费、换届选举等工作基本流程图12类,树立党的一切工作落实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建立“支部主题党日+”“党员政治生日”“评星定格十项否决”等制度,指导机关党组织针对党员干部思想上的波动、能力上的短板,每月围绕党员政治生日、重温入党誓词、按月交纳党费、党员民主评议等4个方面主题,结合组织党员听党章党规宣讲和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报告、观看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和优秀电教片、领导干部集中讲党课和普通党员轮流讲党课等形式,开展重温传统、走访慰问、志愿服务、警示教育等各类活动,强化每一名党员政治意识。扎实开展“双联五帮”活动,引导机关党组织和党员与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共建,经常开展同过组织生活、党员交叉讲党课等活动,努力让党内组织生活形式多样、效果明显。三是以督查保实效,杜绝形式化。
指导机关各基层党支部结合党建工作要点制定党内政治生活计划并报上一级党组织备案,确保党内政治生活有据可查、有规可依。将《党支部建设规范化工作纪实》制度落实情况作为对基层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考核评议的重要依据,坚持每月一次抽查,每季度一次全面督促检查,对组织生活主题不明、程序不严、内容不实、敷衍了事的党组织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对长期缺勤旷课组织生活的党员批评纠正、督促整改,确保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制度化。工作纪实制度 篇2
据临洮县教体局人事股长张星明介绍,截至目前,临洮县有完全小学195所,其中100人以下完全小学135所,20~60人的60所;教学点172个,其中40~50人的2个 ,20—30人的10个 ,10~20人的17个,6~9人的36个,5人以下的78个,0人的29个。全县在校小学生人数3.02万人,其中教学点在校生人数1040人,仅占小学在校学生总数的3.3%; 172个教学点现有教师268人,占在职小学教师总数的10%……”对于学生的自然、大幅减少 ,临洮县八里铺王家大庄小学校长李永平深有感触,他说10年前自己刚到王家大庄小学时,学生真的很多,校园里很是热闹,现在校园建设得这么好,却没有多少孩子,看到校舍闲置,他的心里非常难受。
生源锐减给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谈到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临洮县教体局分管小学教育的副局长董世禄告诉记者,这些小规模学校不但在校学生人数少,教学难度大,质量提升慢,而且也给全县推广实施的高效课堂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随着城镇学校布局调整的初步完成,临洮县的小学教育的着力点现在放在了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抓上, 县上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思路。局里通过多次调研,积极采取强校帮、项目扶、制度撑等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予以改进和帮扶。”董世禄说。
教育帮扶让小规模学校有了提升自己的空间
为了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临洮县教体局制定实施了城区校帮扶农村校, 中心校帮扶教学点的制度,并实行捆绑考核。城区9所小学与26所农村较大规模小学结成对子, 发挥城区小学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优势,从教研、资源、信息、学生成长、教师发展诸多方面对农村学校进行帮扶。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在于班子和师资 , 一所好学校不仅要有好的设施, 还需要有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和爱岗敬业的教师团队。”在谈到如何搞好教育工作时,临洮县教体局局长张国旗如是说。
农村教学点和小规模学校师资力量单薄, 不具备教研能力。为了提升当地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各学区较大规模完全小学通过多种方式辐射带动小规模学校、教学点,并实行捆绑式考核。每学期, 中心小学派骨干教师到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进行示范教学,举行片区教学教研活动,联合举办学生活动等,而小规模学校则积极探索复式教学“垂直互动”教学模式,这达到了资源共享、理念更新、教学改进、共同提高的目的,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项目实施让小规模学校有了发展自己的空间
对于贫困山区学校来说, 项目的实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2009年 ,临洮县争取到了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实施的“复式教学”教师培训项目,在部分农村学校大规模地开展了全员参与的“参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操作”教师培训和教学研讨。2012年,北京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的专家到临洮县调研农村小学教育, 抓住这一契机,县上又争取到了为期三年的“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教师培训公益项目。
该项目在2013年11月启动,得到了北京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专家的支持,全县90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复式教学“垂直互动”教学模式培训。12月,18个学区对近300名教学点教师和600余名小规模学校教师进行了培训。2014年 ,“垂直互动”教学模式得以在县内教学点和小规模学校尝试运用。
教育项目的有效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改进了教学理念,改善了教学状况,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
“县教体局打算在2014年10月期间 ,通过学区初赛、分片复赛和全县竞赛等形式,把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竞赛、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培训和项目实施的评估有机结合起来, 把复式教学的实施向纵深推进。”临洮县小学教育研究室主任毛朝辉告诉记者。寄宿制学校的创办让小规模学校的生源自然流转
临洮县大多数乡镇处于山区,地理位置偏僻,幅员辽阔,许多地方山大坡陡,沟壑纵横,交通十分不便, 广大农户住所分散, 造成学龄儿童上学路途遥远,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县上在有条件的乡镇办起了寄宿制小学。寄宿制学校的创办,既方便了学生上学,有效控制了农村学生的辍学率,也为农民务农、务工提供了便利。
据了解,目前,临洮县有20所小学寄宿制学校,寄宿生人数在不断增加。峡口学区杜天虎老师说,峡口是临洮县较早实行寄宿制的学区之一, 寄宿制学校的创办,受到了广大家长的欢迎。当地很多农村孩子愿意在寄宿制学校学习,这样既便于管理,又利于学习,小规模学校学生出现了自然流转现象。
政策支撑让小规模学校的教学有了制度保障
为了确保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临洮县采取了硬件和软件两手抓的策略。
在硬件建设方面,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通过实施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班班通”工程等,加快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步伐,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目前,全县311所小学(教学点)装备了现代远程教育设备,拥有卫星收视设备437套,实现了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在软件建设方面, 建立了向农村学校倾斜的制度。实施优质学校教师到农村边远学校轮岗支教制度;教师评定中高级职称,必须要有在农村学校任教经历; 新分配到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三年内不得调动;组织优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送教下乡;组织城区和乡镇中心小学每校结对帮扶一所山区小学,对教育教学质量实行捆绑考核。此外,县上决定,县委县政府每年在表彰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时,向农村学校倾斜,教体局在评选教学质量进步奖时,也面向农村小规模学校。
崂山区法院工作纪实 篇3
崂山区法院在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认真探讨人民法院“如何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如何解决群众最现实的利益”等论题,以执行工作为切入点,完善执行机制,创新工作方法,落实便民措施,执行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1年第一季度,案件执结率与结案标的额比去年同期同期相比,分别提高了122%、748%,基现了案件收结平衡,顺利通过了全省法院首批“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的检查验收。
创新执行沟通机制,保障民意充分表达。崂山区法院在立案时均向当事人发放当事人联系卡和执法监督卡,前者主要告知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办案人的联系电话,后者主要告知公开举报和投诉电话,随时接受当事人的监督。并且搭建短信平台。执行法官将案件执行过程和工作措施通过系统转发短信的形式告知当事人,同时亦可接收当事人发送的询问信息,使当事人及时全面了解案件执行的每个环节。此外,还做到每起执行案件、执行案件的每个环节、每项措施,都及时录入“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随时接受当事人的监督和上级法院的检查。在立案大厅设触摸屏,当事人可以通过自助查询了解案件执行信息,掌握案件的进展情况。通过当事人和执行法官信息互通,提高了执行过程的透明度,实现了群众知情和表达意愿的权利,也有效地避免了合理怀疑,使群众对执行工作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落实执行便民措施,确保民愿有效处理。崂山区法院通过实行执行会商制度、规范恢复执行程序和信访工作,确保了民愿民意的有效处理。在崂山法院,执行案件立案三个月尚未结案的,如申请人提出新的财产证据和线索的,则继续执行;如申请人不能提供新的财产证据和线索,法院又调查不到被执行人财产的,则终结本案执行。如当事人提供新的财产线索,申请恢复执行的,由综合科统登记备案,避免了随意执行,确保执行的严肃性和有效性。法院认真推行信访首问负责制、信访有理推定制,实行预约接访和集体接访,定期开展“执行专项接访月”活动,对信访事项严格落实,限期处理,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努力平复当事人的情绪,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
破解执行突出难题,提升为民服务质量。针对崂山区涉及社区居委会的案件难执行的情况,法院建立了由区委政法委牵头,四个街道办事处参加的案件协调机制。崂山区法院定期到街道召开由街道分管书记、涉案社区负责人参加的案情通报和督办会议,逐步形成了“党委抓街道,街道抓社区”的工作格局,有效解决了大量涉居委会的执行案件。同时,法院实行执行分段式流程管理,将以往的办案组包案执行改为分阶段管理,由不同的执行人员根据案件流程办理财产统查、财产处置、执行听证、案款发放、卷宗归档等事项,环节更加清晰,程序更加规范,有力促进了执行的公正和高效。建立、完善被执行人财产追查制度,明确强制申报财产、强制审计被执行人财务状况、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等执行措施的使用条件确保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实现。
工作纪实制度 篇4
为发展撑起一片绿荫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直接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科学抉择下,在全体五中人的共同努力下,**五中已经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中学成长为州级示范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校园环境已成为**山区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一点一滴的发
展、这一分一分的成绩无不包涵着学校综治工作的有力支撑,可以说,是五中的综治工作引领着学校发展,是它为学校的发展撑起了一片绿荫。
平安校园平凡事
2005年6月18日凌晨2点,五中全体师生早已进入梦乡,突然天降暴雨,山洪暴发,几个熟悉的身影钻进了如注的雨幕中,凭着微弱的手[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一站在手,写作无忧!]电光亮,查遍了学校的所有下水通道,当确信一切正常时,他们才回到值班室,虽然全身湿透,但脸上挂满了欣慰的笑容。
2005年9月15日上午8点,一个普通的放假时间,学校门口车水马龙,交通警察指挥着车辆的停放和行驶,班主任们护送着不同去向的学生上车,并一再叮嘱注意安全……
学生食堂,学生打饭已经结束,也许是由于天气炎热的缘故,学生吃饭的并不多,食堂所做饭菜大大超过学生的需求量,面对大量的剩饭剩菜,团长毅然决定全部处理掉,即便亏了,也绝不让学生吃过夜的东西,学生是宝贝啊!
2006年3月5日7点,全校师生在大操场集中,升旗结束后,在学生代表的领读下,进行“告别不良言行,争做文明学生、教师”的宣誓,誓言掷地有声,从在场的每一个人洪亮的声音和坚定的目光中,可以看到他们走进文明的决心。
2006年3月8日,全校女生心理辅导……
2006年3月20日,全校法制讲座……
……全校安监员会议……
虽是一些小事,也无法一一列举,但正是这些小事,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保证了学校的稳步前进。
数字五中
2003年上本科线196人,上重点线9人,全州一般高中综合评价第6名。
2004年上本科线256人,上重点线12人,全州一般高中综合评价第4名。
2005年上本科线305人,上重点线19人,全州一般高中综合评价第三名。
2005年被《中国教育学刊》授予理事单位,在全省仅有2家。
2006年被评为州级示范学校,这在全州普通高中中是第2所。
1995年学校招生数不足300人,2005年学校招生数为1578人。
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另一组数字:
为加强师德师风和党风廉政建设,每年暑期集训1次。每期上党课5次,法制安全讲座1次,心理健康辅导2次。2005年学校投入“三防”建设资金10多万元。学校护校队员20名,安全监督员24名,环卫工作及寝室管理员6名。多年来学校打架斗殴事件0,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事件0,师德师风事件0,违法乱纪的0,安全卫生事故0……
这两组数字既是学校发展的历程,也是学校综治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体现,新时期,面对新的发展,是综治工作在为五中保驾护航,在为五中撑起绿荫。
从标语看五中
“以人为本,创新为魂,质量立校,科研强校”
“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学校的一切因学生的发展而存在”
……
走进五中的校园,无论是醒目的标语还是清新的环境,无不透露出一种人文关怀,也正是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综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社会的稳定。认识到师生安全、校园安宁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最根本的前提条件。并把学校综合治理放到实践“三个代表”的政治高度,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高度,以及对党和人民负责的高度认认真真地抓、踏踏实实的做,才有今天的平安五中、和谐五中。
工作纪实 篇5
——西平县教体局工作纪实
自2002年以来,西平县教体局党组一班人,以“抓班子、带队伍、倡团结、严纪律、整作风、树形象、强管理、上质量”为工作主线,带领全系统师生员工求真务实抓教育,负重拼搏谋发展,实现了教育改革的新突破,教育质量和教育整体工作一跃跨入全市教育系统先进行列。
学理论,强素质。教体局一班人始终坚持认真学习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刻苦攻读和研修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探索教育管理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2002年5月、2003年春、2004年元月始,先后开展“整顿干部作风和师德师风建设集中教育月”活动和“师德教育年”活动,带动广大干部教职工加强人品塑造、道德修养和党性锻炼,使广大机关干部的服务意识、教职工的敬业精神得以增强。郭振岭撰写的论文《躬身实践三个代表,倾力打造教育强县》和《西平教育发展展望》在党报党刊发表后,有关领导和专家称这对西平教育、对全市教育乃至其它行业的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重改革,活机制。西平县教育体育局坚定不移地执行上级决策,不断巩固和深化整合教育资源、校长考核竞聘上岗、教师定编全员聘任上岗、捐资助学、推行社会参与学校后勤服务等重大改革。2002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2003年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人权、财权上划,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基础上,全县城乡教职工工资按新工资标准统一按月足额发放。
改革促进了发展。2002年、2003年盛夏,受县委县政府指示,郭振岭和教体局的有关领导先后两次赴湖南长沙等教育改革先进地区进行取经学习,着力构划“促进多元投入,组建普教、职教、幼教集团和建设西平教育城”的发展蓝图。2003年底杨庄高中实现整体搬迁,一所具有省内示范性高中标准的新型现代化在西平教育城落户。
可容纳100个教学班规模的西平县第一初中和全省一流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在筹建,普教、职教、幼教三大集团的龙头工程初步成形。
西平县的教育改革工作,受到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和省市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2002年5月22日和11月20日,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在西平县召开了教育改革现场会。省委书记李克强批文学习推广西平教育改革的经验。国家总督学柳斌、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听取了西平县教育改革经验和实地调研后,给予高度评价。
强管理、上质量。西平县教育体育局一直视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响亮提出,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即使在非典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教体局仍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控,一手抓教学管理,保证教育教学任务不变,目标不减。2003年高招统考工作被省市领导认定为全市非典防控和考风考纪最好的县区之一。获省、市“抗击非典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高招成绩居全市前列,中招成绩由全市排序倒数第二位跃居全市排序正数第二位。
超限站工作纪实 篇6
**县位于**西省北部,秦、晋、蒙(区)接壤地带,历史悠久,资源富集,人杰地灵,是国家级**西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域,蕰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大量运输企业为谋取暴利超限运输,**县干线公路设施严重受损,为了有效遏制超限运输违法行为,经**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于2007年8月在S301线K104-105处建立**西省301省道**超限运输检测站。
建站前,该站所辖路段属于治超肓区,也是超限运输重突区,加之沿线煤矿又多,短距离超限运输特别严重,超限率为 98%,超限车辆相当猖獗,严重危害着公路使用寿命,影响着行车安全。2007年从8月18日临时进驻后,该站执法人员认真履行治理超限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公路法》、《超限运输车辆管理办法》、《**西省治理超限运输管理办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文件执法,严厉打击私改车辆外行(包括加拦围、加气囊、加钢板、加轴等)、分合载、短途驳载等违法超限运输行为,规范检测,科学管理,各类货运车辆全部进站检测,接受管理,自建站以来共检测车辆:1418982车次,超限车辆:24474车次,卸货:9357.82吨,分载:4557.56吨,罚款:12650701元,收取公路补偿费:90500元,超限率:1.7%。
在**超限站大门口经常停着四五辆小车,车上的司机说:“自从成立超限站以来,我也有工作了,每天起来照路政。”只要超限站执法人员上路巡查,这些车辆就紧跟其后随时向超限车辆报告执法车的行踪,这样一来执法人员很难巡查到超限车辆。但执法人员采取多项举措,白天与晚上查、定期与不定期查、专项治理与日常治理相结合,有效遏制盲区路段超限车辆。在执法过程中遇到过各种阻挠。2010年9月25日中午,**超限检测站稽查队正常上路巡查,行至S301K87+100处,一辆车号为辽L30122六轴油罐车发现该车有超限迹象,执法人员预引导该车回检测站进行检测,该司机拿出5000元受贿执法人员,遭到拒绝,没想司机恼凶成怒竟然从驾驶室内拿出一木棒殴打执法人员,打伤一人,在全体执法人员的齐心协力下很快将司机制服交于司法部门处理,疑似超限车辆调来清障车押运回检测站,经检测超限22.04吨,属于严重超限运输。该车已处理。这样的事时有发生,但执法人员克服重重阻挠,不畏艰难,恪尽职守,认真履职,注重发挥流动检测车灵活特点,加强流动稽查和联合执法、小区域集中整治,加大对盲区路段、绕行逃检、短途驳载等区域超限运输行为的打击力度,实现对全路网的布控。
加强货物装载源头企业管理力度,从源头遏制违法超限运输车辆。按照点面结合、有效监管的原则,我站与辖区内各厂矿企业、建设单位签订《治超目标责任书》,要求企业及施工单位对进场的车辆必须按规定范围装载,加强源头装载企业巡查力度,严格落实“一超四罚”和“黑名单”制度,以“路面促源头、以源尾补源头”,对查处的车辆倒查源头,并将相关信息上报主管部门。
加强治超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的科技含量。建立健全超限站远程信息监控系统和现场可视系统,提高路面治超的科技含量,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实现视频、音频联网传输。实现检测站监测数据、业务报表、法律文书自动生成、上传。进一步完善和利用已建成的治超管理信息化、自动化管理平台,全面提高治超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坚持联勤联动,全面落实“一超四罚”。坚持源头(装载企业)、路面(治超站、卸货点、检测车、收费站)、源尾(建筑工地、收货企业)联动,规范联动流程,落实联动责任,实施有效联动。对查处的5吨以上的超限车辆首先要登记违规装载源头、行驶路线,并进行核实确保其真实性。每月底,将统计的源头违规信息反馈至市公路局。
大件运输监管高效有力,桥隧安全道路畅通。坚持“依法行政、热情服务”的工作理念,严格执行不可解体大件货物运输审批制度和工作流程。《超限运输通行证》实施“一站式办理”,对当事人提交的通行证,上网核对,需要监护的车辆按规定做好监护安排。同时,加强辖区内各路段监管力度,防止大件运输车辆擅自通行。
“五位一体”治超网络完善,互联互动相互补充。积极配合市公路局完善治超监控网络,形成源头监管点、超限检测站、治超卸货点、计重收费站、流动检测车“五位一体”、互联互动、相互补充、全方位、无盲区的治超监控网络体系,有针对性的开展集中整治专项活动,压缩超限车辆的生存空间。
站领导班子团结协作,互相配合,以“人性化管理”为原则,合理安排执法人员。成立管理机构,健全各项管理机制,加强日常管理,建立《**超限站管理制度》,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管理事,各项工作有章可行。加强学习,每周二为学习日,全体职工通过学习有关治超法律法规、党的知识、上级文件、廉政建设案例等,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思想素质和执法水平,有效预防“三乱”事件发生,建站以来无一例违纪事件发生。
以“三个服务”为行业理念,加强治超执法队伍建设和廉政建设。在抓好执法人员业务素质教育同时,规范治超人员执法行为,强化治超内部稽查工作,坚持“五不准”、“十条禁令”等工作纪律,杜绝乱收费、乱罚款等违法违纪现象。坚持半军事化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执法水平,促进治超执法行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一流路况和一流服务。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悬挂宣传横幅、张贴治超标语、走访运输企业、召开座谈会、现场咨询等方式,全方位地开展宣传工作;在宣传内容上,更针对性地对《**西省治理公路超限运输办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专项宣传,并对超限超载的典型案例以及违法拒不接受检查、无理取闹、暴力抗法的行为进行曝光,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加强安全生产意识,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为了有效开展安全工作,该站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主题,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合理安排,使广大职工及时掌握安全知识及安全操作,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组织全体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及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检测流程;组织全体职工观看安全生产宣传片和系列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片,增强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关爱生命从我做超的理念;进行消防应急演练,从要领到步骤,进行实地演练;进行安全知识考核,合格率达100%。
工作纪实制度 篇7
2009年, 凤翔县抓住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机遇, 迅速完成了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和工程招投标工作, 并于今年初全面拉开了工程建设序幕。为了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他们一是明确任务, 通过县广播电台、电视台、《凤翔报》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国家的投资政策和小水重点县项目建设的重要性, 抢抓有利时机, 广泛宣传动员, 明确目标任务, 优化细化施工组织设计, 做到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 全力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二是合理调配, 不断加强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的沟通和施工单位与村组群众的组织协调, 为工程建设提供全方位环境保障;三是与施工单位签订“按期完工”责任书, 奖优罚劣, 保证项目进度达到时限要求;四是按照项目建设任务倒排工期, 将施工计划细化到每个工作日, 并针对气候特点合理按排工期, 灵活调整作业时间, 确保在5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五是在提高工程质量和目标的前提下, 使各标段形成了你追我赶、大干快上的局面。
在质量管理方面, 他们一是严格按照有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全过程管理, 保证质量, 保证工期, 节约投资;二是通过公示的方式进行了公开招标, 择优选定施工和监理单位。同时, 项目法人与施工、监理单位签订了各类合同, 有效保证了项目建设管理的规范运行;三是认真落实法人负责、施工保证、监理控制、政府监督质量管理体系, 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四是严格资金管理制度, 设立了项目建设资金专户, 实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算, 保证了项目建设资金的封闭运行和专款专用;五是严格结算审批程序, 有效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六是资金使用公开、透明, 实行信息公开和项目公示制度, 在立项、分配、使用等各环节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保证了资金使用规范。
工作纪实制度 篇8
截止2011年10月,地调院共落实各类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71项(新开项目41项,续做项目30项),预算项目经费19436万元。今年已实施的62个项目中,新开项目32项,续做项目30项。其中,中国地调局及地科院下达项目33项,中央地勘基金下达项目4项,自治区地勘基金下达项目19项,自治区财政厅与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项目5项,地方委托地质勘查项目1项。
2011年,全院共完成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面积30750平方公里,1∶5万区域地质调查面积3160平方公里,1∶25万区域重力测量17500平方公里,1∶5万化探扫面2050平方公里,实测各种比例尺地质剖面615.8公里,采集各类样品56615件。
目前,各类项目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首先,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划分了地层和侵入岩填图单位,发现了大量古生物化石,获得了一批高精度同位素测年数据,新发现各类矿(化)点30余处,为进一步找矿提供了新的线索;其次,矿产及矿调项目新圈定各类物化探异常51处,矿化蚀变带18条,圈定矿体23条,发现具有找矿潜力的矿点8处。其中,内蒙古罕达盖——巴日图地区铁铜多金属矿调查评价项目在罕达盖、陶来托调查区新发现化探综合异常17处,其中9处异常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在珠尔和乌拉调查区发现铅锌工业矿体,品位较高。内蒙古阿巴嘎旗高尔旗银铅锌矿普查项目在矿化蚀变带中共圈出Pb、Zn、Ag矿体9条,品位较高;第三,物化探项目圈定化探综合异常29处,圈定2条铜矿化带,圈定找矿靶区39处。新发现的阿曼乌苏锂矿点和阿尔查干铷矿点,有希望取得重大找矿突破。发现铀矿床一处,为该区铀矿勘查提供了重要依据;第四,水工环项目在临河地区成功实施一眼地热井,水温56℃,水量2300m3/d,为河套平原地区开发地热资源提供了依据;第五,煤田勘查项目将提交煤炭资源储量30亿吨。
古诗云,梅花香自苦寒来。又到腊梅花开的季节,地调院一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定然来自地调工作者不畏艰辛,勇创科学地调山峰的默默努力。2011年,地调院主要从五个方面诠释了“工作定位、职能转变、职能拓展”的重要意义。
一是在统筹规划全区地质工作部署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在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统一组织下,编制了“十二五”期间加强全区主要成矿区带基础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计划。编制了2012年中国地调局地质调查项目立项建议表,分别与天津和沈阳地调中心进行了沟通,落实了项目计划,组织协助区内有关地勘单位积极承担项目。此外,围绕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合理部署,加强了自治区急缺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勘查选区部署研究,重点开展了内蒙古中西部铁矿整装勘查的选区研究,编制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铁矿勘查部署建议方案,提出了可供近期安排的18项铁矿勘查项目,并通过了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与中国地调局、中央地勘基金中心共同组织的专家论证。
二是在加强自治区地勘基金项目质量监管方面发挥作用。按照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将三大局以外地勘单位承担基金项目的野外质量检查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检查工作交由地调院承担的要求,地调院优选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骨干和质量监控专家,组建了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项目质量监控部,积极配合地勘基金管理中心落实工作职责,起草监督管理办法,开展项目质量监控和资金使用情况检查的前期工作。
三是全力为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前期服务。在地质勘查项目管理方面,协助地质勘查处完成了社会资金勘查项目质量检查和国家危机矿山接续资源勘查项目立项审查报送工作。在矿业权管理方面,配合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矿管处完成了国家两个整装勘查区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制、审查工作,同时主动承担国家和自治区已完成基础地质工作区域的矿业权设置方案的编制工作。在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方面,按照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储量处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工作,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翔实可靠的矿情报告。截止目前,共评审各类地质勘查和储量核实报告40份,其中大型报告5份,中型报告9份,小型报告26份。已备案各类报告21份。在规划管理方面,承担了相关规划的编制工作,协助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规划处完成了全区9个盟市近60余个旗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审查工作。
四是严格依法管理和维护好自治区政府掌控探矿权。地调院代自治区政府管理的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形成的探矿权共933个,其中煤炭探矿权270个,非煤探矿权663个。2011年,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批准签定建设工程用地压覆探矿权协议书26份,完成了315个探矿权的延续、变更、新立等组件报批工作,确保了探矿权依法存续,维护了基金项目探矿权的合法权益,较好地完成了国土资源厅赋予的职责。
教育扶贫工作纪实 篇9
xx是省级贫困县,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仅6000余万元。是典型的农业县。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6所,其中农村中小学60所,在校学生14768人。
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教育扶贫工作要求,帮助每一个孩子实现梦想,xx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发展大教育”的战略部署,着力以改善农村尤其是贫困村学校办学条件、优化农村师资队伍和做好扶贫济困助学工作为抓手,不断提升农村学校办学品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全县教育扶贫工作有效开展。
抓基础办好农村每一所学校
我县把校舍建设作为着力改善民生基础工程、阳光工程来抓,本着“办好老百姓家门口每一所学校”的宗旨,以空前的投入力度全面实施校舍建设工程,全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近年来,先后投资2亿余元,实施了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全面改薄工程等项目。全县累计维修加固校舍4.8万平方米、新建4.2万平方米。2017年,全县在浴室、食堂、饮水、厕所改造等方面投入资金830余万元,农村学校校舍功能的分区更加合理,校园校貌和内部设施实现了大提升,多数农村学校在食堂、宿舍、浴室、饮水等六个方面均达到标准化要求。经过优化布局调整,全县基本形成了布点均匀、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新格局。各学校“走廊文化”“墙壁文化”等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初步形成了“一校一特色,校校有亮点”的校园景观,为农村孩子们上学提供了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在加强学校硬件设施的同时,全面提升学校软件建设水平。着重加强农村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和各学科器材仪器建设,实行城乡同步配备,同步达标。2013年,以全省第三批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县为契机,投入1283万元,实施项目学校92所,农村学校基本实现了图书资料、教学仪器、实验器材、计算机器材“四配套”,提高了学校的标准化办学水平。2014年,投资700余万元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三通两平台”建设,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促进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予以大力支持,为所有农村学校开通了20兆光纤网络,部分学校配置了现代化录播室,农村所有教学点实现了数字资源全覆盖。2017年,在全面改薄项目实施中,规划投入9600余万元,重点对农村学校图书资料、教学仪器、文体器材及办公桌椅、学生课桌凳等进行配套,缩小了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同时实施教育投入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及特困学校倾斜政策,不足100人的教学点按100人标准下拨经费,中心校办公经费从2012年起列入财政预算,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学校已经成为新农村最安全、最漂亮的建筑,为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随着近几年布局优化调整,全县农村中小学基本形成了布点均匀、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新格局。
抓队伍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师当仁不让成为教育扶贫的主力军,是让贫困地区孩子接受公平、有质量教育的重要基石。
为了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我们一是认真落实教师队伍长效补充机制。三年来,全县招聘特岗教师120余名,全部分配到农村学校任教。2016年,全县除招聘特岗教师30名外,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中教师10名,幼儿教师35名,其中22名幼儿教师全部分配农村幼儿学校,使各学段、各学科教师结构更趋合理。
二是多渠道提升教师素质。我县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自我提升”三种途径,实行国培计划、全员培训、专项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薄弱学科培训“无训并举”,实现了教师培训全覆盖。特别是我县以“国培项目县”为契机。整合县级教师培训资源,建立起国培、县培、网培联动机制,先后组织教师参加置换脱产研修、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送教下乡等活动,有力的提升了农村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在2017年为期两个月的送教下乡活动,共选派骨干教师46名,遍及全县12个乡镇学校,送教11科次,开展公开课活动140余节,参与教研教师1800余人,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有力提升了农村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三是认真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不断提升农村教师待遇,让更多的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的好。全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全部按标准发放到位。同时在绩效考核、职称晋升、名师评选、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倾斜。县委、县政府每年教师节都对扎根山区的优秀教师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xx新闻》《山西教育》先后报道了我县宋丽英、曹瑞玲等10多名扎根山区,默默无闻的最美教师先进事迹。20套教师周转房也建成,让农村教师住的安心。
四是开展实施区域教研活动,全县“六大片区”定期开展区域内联盟学校教研教学交流活动,为农村学校教师进行示范指导和传、帮、带,有效提升农村教师师能素养。教师队伍的提升,有力的促进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抓机制全面落实党的惠民政策
积极落实教育惠民政策,不断加大济困助学力度。在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普惠政策的同时,全力做好困难幼儿补助、义务教育困难寄宿生补助、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和免学费、贫困高中生补助以及贫困准大学生补助等工作,两年来,累计受惠学生18800多名,解决了众多贫困学生读书难问题,符合政策的建档立卡学生全部得到了资助。认真落实深度贫困村教育资助政策。2017年,深度贫困村在校生在享受普通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的基础上,为深度贫困村51名学生垫付保育教育费、教辅用书款、伙食费等,共垫付资金2.77万元。我县“因学致贫”涉及1119户,在校生1427人,“因学致贫”贫困学生也全部享受到应有的国家资助政策。认真做好贫困家庭大学生救助工作,实行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做到了“应贷尽贷”,贷款人数居全市前列。在县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从2016年以来,县财政共下拨大学生路费资金10.5万元,贫困大学生入学路费资助实现了全覆盖。同时我们广泛宣传扶贫助学工作,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捐资助学的良好氛围,积极倡导行政、企事业单位与社会爱心人士开展慈善助学活动,汇聚社会正能量。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来,先后接受社会各界义工组织、爱心人士捐资助学600多万元,其中助学金480多万元,惠及学生近3000人次。
营养餐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为了把这项惠民工程落实好,我们一是做到“三个一”,即设置一个意见箱;
建立一本专门台账;
收集整理一套档案。二是做好“五公开”,即公开领导组电话、公开食谱、公开购货渠道、公开营养餐收支情况、公开伙食费收支情况,把营养餐工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全都置于阳光下。目前,我县实施营养餐学校33所,惠及学生4191名,实现了全覆盖。每生每天补助3元伙食标准,学生每餐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蛋、肉、豆腐及苹果、香蕉等水果,实行了“学校食堂食品统一采购配送”模式,确保了食堂食品安全。
我县的教育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不少困难,主要是县财力有限,教育投入资金存在不足,特别是农村一些薄弱学校经费短缺。由于政策原因,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难以得到全覆盖。而且农村教师整体性短缺、结构性不合理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下大力气解决。
发展贫困地区农村教育,保证贫困地区群众受教育权利,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是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今后我们要紧紧围绕“有标准化校舍读书,有专业化教师教书,让贫困生都读得起书,让学生阳光快乐更好读书”的思路,定向施策,精准发力,保障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不断增强贫困家庭的“造血”功能,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更大的成绩!
【篇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扶贫攻坚,教育为先。今年来,xx县委、县政府按照“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总体要求,把教育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优先任务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全县教育系统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决胜扶贫攻坚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攻坚克难、精准发力、完善机制、强化保障,坚决打赢教育扶贫“攻坚战”。
精准发力资助学生一个不少
“李主任,多亏你上门告诉我教育扶贫政策,现在我家小孩上学每年能领到1000元的补助金呢。”今年秋季开学前,xx镇xx村贫困户石某在镇扶贫办的帮助下申领到了小孩读书的补助金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xx县目前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18所,共有在校学生96506人,其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7687人;
共有学前教育机构246个,在园幼儿1769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幼儿2358人。
为了让资助学生一个不少,县教育局强化信息比对,精准识别对象。通过汇总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的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逐一并与“全国学籍系统”进行比对修正,确保每一位贫困学生都登记在册。
强化精准资助,严格落实政策。严格按政策落实补助资金的发放。2018年春季学期,幼儿园补助资金发放164.85万元,资助对象3297人;
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发放271.975万元,资助学生4415人;
义务教育非寄宿生建档立卡家庭困难学生补助资金发放547万元,资助学生10642人;
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发放506.65万元,资助学生5971人,额外发放普通高中特困学生生活费24.9万元,资助学生249人;
免收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181.82万,受助学生2081人;
免费发放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辅资料142.34万元,惠及中小学生12188人;
营养餐改善计划资金969.136万元,惠及学生60571人。
加大投入城乡学校展现新貌
为了让贫困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让教育扶贫取得新的成效,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xx县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提供优良环境。
xx县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科学制定2018年学校建设计划,继续全面改善薄弱学校,特别是贫困村所在地学校,重点进行“四改三化”(改食堂、改寝室、改旱厕、改澡堂,净化、亮化、绿化),推进44所省标准化教学点建设。
强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7年9月重点接受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和进城务工子女入学的xx县思源实验学校投入使用,城区新增4600多个学位。2018年芙蓉学校启动建设,明年9月投入使用,将为贫困学生提供近2000个学位。这些学校的新建,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学生无法享受城区优质教育的现状,教育扶贫成效初显。
“志”“智”并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为让贫困家庭每户都有脱贫致富的造血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xx县非常重视职业技能培训。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办好现有中等职业学校。实施xx职中提质改造工程,切实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争取创建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继续实施职业教育特色专业体系建设计划。实施“一户一产业工人”教育培训计划。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和国家助学金制度,深入推进“xx‘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积极引导“两后生”、青年农民、城乡劳动者等接受中等职业学历教育。重点面向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家庭,深入实施“一户一产业工人”教育培训计划。同时,积极参与开展“春风行动”暨“真情帮扶、助力脱贫”大型专场招聘会,县内外共有70余家企业进场招聘,覆盖多个行业,共提供就业岗位10000余个。
完善机制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xx县为了让教师在教育扶贫工作中发挥“扶贫先扶智”的关键作用,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明显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加大农村教师工费定向培养力度。2018年招生200余人,其中面向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学生免费师范专项计划20人。
健全农村教师补充机制。2018年,引进名牌大学重点大学应届毕业生教师49人,其中研究生11人。面向社会择优招聘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幼师245人。
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向农村中小学校倾斜,加强农村教师校长培训。积极参与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培训计划,加强xx职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保障责任考评全面落实
为了确保教育扶贫工作有序、有力、有质快速推进,如期完成教育扶贫工作,打赢教育扶贫攻坚战,xx县全面落实责任。县扶贫办负责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信息准确,特别是在县外就读的贫困学生数据,实现数据信息资源共享,动态数据随时向教育部门提供。县财政、城建投等部门负责配套落实项目所需资金到位。县人社局负责对贫困家庭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包括“三支一扶”招录实施到位。
建立考核评估机制。xx县教育扶贫工作列为各责任单位扶贫工作重要考核内容之一;
建立教育扶贫工作信息系统,跟踪监测教育扶贫工作;
建立健全评估机制,开展第三方评估。县人民政府组织县督查、纪检监察、财政、审计、扶贫、教育等相关部门对教育扶贫工作进展、质量和成效进行不定期督查考核,并及时通报督查考核情况。
【篇三】
一项项帮扶举措暖人心扉、一批批项目资金立竿见影,优质资源随时共享、优秀教师跨校流动,扶贫先扶智,这一精准扶贫的创新性攻坚战,正在xx教育系统全面铺开。
一年来,xx县教育局按照“扶贫扶智,教育先行”和城乡统筹、均衡发展的总体思路,推进了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实施。
实施精准资助打赢教育扶贫攻坚战
学前教育向行政村延伸、义务教育全面均衡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引领未来、乡村教师队伍稳步提高……,从这些变化可以深深感受到教育精准扶贫给xx带来的巨大变化。
2016年县教育局按照全县精准扶贫工作要求,把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深入开展调研,精心制定方案,发挥行业优势,紧紧抓住改善办学条件、农村教师培训培养、职业技能培训、贫困学生资助等着力点,切实提高教育扶贫富民能力。
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重点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延伸,根据实际需求,落实幼儿园建设项目7项,完成总投资4019万元,建设项目覆盖19个贫困村;
落实11个走教点建设项目,完成总投资1246万元,建设项目覆盖11个贫困村;
落实农村中小学全面改薄建设项目15项,完成总投资5238万元,项目覆盖62个贫困村;
落实完成83所农村幼儿园教玩具配备,完成总投资127.4万元,玩教具配备对全县幼儿园、早教点全覆盖;
落实完成初中工程项目2项,完成投资441万元,建设项目覆盖11个贫困村;
落实完成总投资165.5万元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信息化数字资源建设项目覆盖所有教学点;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投资3876万元,完成116个计算机教室、1294个“班班通”教室建设,“班班通”建设实现农村学校全覆盖。
多措并举夯实基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认真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乡村教师职称评审中免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连续在乡村任教20年以上降低申报条件;
制定《xx县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意见》,从政策层面推动县域内、校际间教师的合理流动和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大农村地区保教人员培训力度,利用继教网远程培训农村地区幼儿教师215名;
利用“国培”项目培训农村地区幼儿教师130名;
对农村地区民办幼儿园140名幼儿教师进行学历培训;
对38名农村民办幼儿园院长进行管理能力培训;
依托“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和xx县校长教师培训方案,向农村学校校长、教师培训的倾斜政策,组织各类培训3122人次,校长培训29人次。
落实多项惠民政策
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制定了对xx搬迁户子女教育资助方案;
完成春秋季贫困户家庭在校生入户统计和建档立卡工作,全县共计贫困家庭在校学生春季5956名、秋季6129人(学前春季954人秋季864人、高(中)职春季965人秋季998人、义教学段春季4037人秋季4267人);
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51329名学生实施全免费教育政策;
对10958名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学生落实生活费补助1195.8万元,落实蛋奶资金105万元;
对38221名学生落实营养餐资金2643.2万元;
对5802名高中贫困家庭学生发放助学金580.2万元;
对学前一年5694名幼儿和529学前幼儿以及高中881名建档立卡在校学生享受十五年免费教育资金共计401.6万元;
对4660名有贷款需求的大学生完成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542.2万元,旨在保证不让一名大学生因贫辍学。
科学规划职业教育
开展技能需求培训
积极研究和探索“联合办学、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订单培养”的“现代学徒制”模式,根据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校企合作制定课程,开设了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化学工艺等十几个专业,先后与城南工业园区、西部矿业、桥头铝电、农商银行、xx豪鹏汽贸等102家省内外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企业冠名班25个,订单培养人数占56%,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
我县城乡贫困和农村困难群体中有职业技能需求培训的1326人,已完成培训651人:其中餐饮服务培训46人,分别在长宁镇良盛餐饮城、顺悦楼餐饮城和雅古拜餐饮城全部就业;
市场营销(导购方向)培训60人,经长宁镇政府分批安排,陆续在北川工业园区就业;
城镇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17人,基本通过相应专业职业技能鉴定;
幼儿园保育员480人,可基本通过初中级职业技能鉴定;
为良教松林村培训电焊工24人、维修电工24人。
全县摸排调查到特殊教育学生76人,送教上门残疾儿童32人,教育局及时成立“送教上门”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建立考核机制,研究送教工作,创新送教方式方法,断推进“送教上门”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制定具体帮扶计划
实行结对联点帮扶
“平安县乡”创建工作纪实 篇10
“平安县乡”创建工作纪实 我县按照点上求辐射、线上求延伸、面上求覆盖的试点工作思路,采取“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创建工作方法,突出“六抓”扎实推进“平安县乡”创建活动,构筑起了点线面互动、巡卡查并举、打防控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抓组织领导,打牢创建基础。一是成立了“平安县乡”创建工作领导组,并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具体负责创安办日常工作;二是将创建活动纳入党政工作的议事日程,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年终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实行县领导挂钩联系乡镇平安创建工作责任制;三是从政法、民政、民宗等部门抽调42名干部组成11个指导小组,每组负责指导1个乡镇的平安创建工作;四是各乡镇、村(社区)、村民小组和县级部门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积极开展创建活动;五是不断拓宽经费筹集渠道,保障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六是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作表率,深入基层开展平安创建理论讲座;七是省、州领导经常过问创建工作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抓调查研究,明确目标步骤。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完善开展“严打”斗争的经常性工作机制、专群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机制、维护社会稳定的领导责任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排查调处机制和维护公共安全的应急机制,提高打击违法犯罪能力、社会治安防控能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能力及xx和突发性事件预防处置能力,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专门机关发挥骨干作用,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专群结合、互联互动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格局,努力把漾濞建成社会更加稳定、民族更加和睦、治安更加良好、群众更加安康的全省社会治安先进县。——抓层层动员,全面启动创建工作。分别召开了“平安县乡”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创建县级“平安单位”和“七大重点平安行业”工作会议,各乡镇、村(社区)和县级单位也及时召开了创建工作动员大会,依托各级基层组织认真抓好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抓“五级联创”、“八大重点”创建,培育创建典型。在纵向上,规范县、乡镇、村委会(社区)、村民(居民)小组、家庭等“五个层级”的创建模式;在横向上,规范“平安单位”、“平安小区”、“平安市场”、“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企业”、“平安大道”、“平安景区”等八大重点的创建模式,全方位推进平安创建工作。——抓统筹兼顾,巩固创建成果。一是深入开展普法教育“五进入”、“四宣讲”活动;二是坚决打好禁毒人民战争;三是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四是强化安全生产;五是扎实推进金融诚信建设。——抓“十个一”宣传,营造创建氛围。一是策划了一场以创安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文艺晚会;二是编写了一册《创安法律知识100问》;三是印制了22000张以创安、反邪教、禁毒和防治艾滋病为宣传内容的精美日厉画;四是利用小联通和手机定期不定期集中向各用户发送一批创安短信;五是组织了一次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知识竞赛;六是在《漾濞时讯》开设了一个宣传报道创安活动的专栏;七是制作了一批创安标语和户外广告牌;八是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公捕公判大会;九是组建了一支创建“平安漾濞”送法下乡义务宣传队开展工作;十是召开了一次社会治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通过六抓,创建活动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明显成效。一是各类案件明显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1至8月份刑事案件下降25.6%,治安案件下降9.5%,民间纠纷下降47%,无xx发生;二是各类安全事故明显减少。与去年同期相比,1至8月份,全县各类安全事故发生起数下降17%,死亡人数下降48%,受伤人数下降19%,经济损失指标下降42%;三是党委、政府驾驭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排查调处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的工作水平、政法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的效能、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和政法队伍的执法水平以及群众的法治意识都有了明显提高;四是到该县投资经商的客户明显增多。平安创建活动为招商引资创造了平安效应,1至8月,共引进项目5个,落实协议资金5.39亿元,到位资金2.2亿元。
【工作纪实制度】推荐阅读:
师德工作纪实11-26
巡回法庭工作纪实06-28
超限站工作纪实09-11
2019年工作纪实表05-31
物资管理工作纪实08-25
脱贫扶贫工作纪实09-13
和谐城管工作理念纪实09-20
##社区创建平安工作纪实10-11
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工作纪实07-28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纪实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