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每一节课

2024-07-15

上好每一节课(精选8篇)

上好每一节课 篇1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杨柳青一中

戴建惠

2014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十六)是我校开学上班的第一天,学校请来了天津市南开区教育中心主任陈锋为我校一线教师做了“认真上好一节课”的专题讲座,听来很受启发。认真上好一节课,说起来简单,可是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那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为人师表,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出色地完 成教师的使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及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通过培训,我认为想要认真上好每一节 课,有几点是一定要做到的。

1.一切从爱学生的角度出发

“爱学生”,爱学生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实施教学,真正做到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做学习的主人,从课堂中汲取知识,收获成功感。目前我们在传统教育观念下,备课以课本为主,使用一些教辅材料,知识目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学生学习被动,死记硬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低下.而我们周围处处有数学,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我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教学中,打破课本的单一目标,用生活中的天气变化来描述有理数的加法,使知识目标生活化,从而帮助学生摸清较难、易混的内容.从原来的的怎样教转变为怎样让学生学,完成懂——会——对的层次 能级跨越。

2.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学生对周围的事物现象充满好奇,我们备课要抓住这份好奇心,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上,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枯燥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3.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在课堂教学中,创造生活情境,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活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把生活情景模拟出来,让学生感到亲切、易懂、自然.本人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引入了太阳的升起与日落为教学材料,让学生理解圆与直线的公共点的个数,这样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把学生引 入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去.(2)激发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

在知识巩固方面的练习选配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习题,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考虑到学生实际,要给予学生一定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条理性和规律性,使学生有创新和发展.我们必须杜绝老师讲,学生忙于记的 现象.4.精心设计练习,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而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练习的效率是实现课堂教学的时效性的重要保证,因此 我从以下几方面设计练习:练习设计要有对比性,完善知识体系;练习设计要有应用性,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练习设计要有梯度,为学生搭建思维阶梯;练习设计要有拓展性,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5.老师还要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新世纪需要现代化的人,这些人必须具有科学的价值观念、全新的知识能力和思维方式及健康的心理素质、科学的生活态度及文明的行为方式。教书育人是我们的神圣职责,要想成为一名受人尊重的 教师,我们要

(1)必须不断的加强业务进修,全身心地投入 到教学活动中。

(2)要加强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个人的 不断进步。

(3)教师是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知识分子,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应体现出较高的业务素质。教师的业务素质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必须给人以坚定、有信念、干脆、利索、洒脱的外表形象;二是语言规范、简洁、准确,体现优秀教师的特色;三是知识结构要合理,它包括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与广泛的兴趣爱好。教师应努力站在所从事学科的前沿,了解本学科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广泛吸取新知识、新信息、新见解,并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乐学”和“勤学”的积极性,教师要象一条源源流淌的小溪,只有不断地进行知识更 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4)教师的表达能力由多种因素构成,它有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形体表达和符号图表表达能力。其中有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之分,前者表现为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后者包括情感、目光、手势及体态等。对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清楚、简洁,富有逻辑性、说服力和感染力,注重情感,创造师生融洽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兴致盎然中受到熏陶,用良好的情感倾向培育 学生高尚的情操。

最后,上好每一节课,是我们的目标。需要我们长期的不懈努力,而学生的成长、教师的进步、学校的发展都需要我们的这份坚持。想做一 名合格的教师,就从上好每一节课开始吧!

二○一四年二月十六日

上好每一节课 篇2

1. 要备起点.

所谓起点, 就是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生长点.起点要合适, 才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 学生才能学, 才肯学.起点过低, 学生没兴趣, 不愿学;起点过高, 学生又听不懂, 不能学.

2. 要备重点.

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 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 要紧紧围绕重点, 以它为中心, 辅以知识讲练, 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 做到心中有重点, 讲中出重点, 才能使整个一堂课有个灵魂.

3. 要备难点.

所谓难点, 即数学中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有时是一致的.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 一定要注重分析, 认真研究, 抓住关键, 突破难点.

4. 要备交点.

即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数学知识本身系统性很强, 章节、例题、习题中都有密切的联系, 要真正搞懂新旧知识的交点, 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 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 形成知识网络, 学生才能举一反三, 更有利于灵活地运用知识.

5. 要备疑点

即学生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备课时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及实际能力, 找准疑点, 充分准备.

二、了解学生, 解决问题

1. 了解学生, 分析学生.

教师要分析学生的生活习惯, 家庭自然状况, 学习态度、学习能力, 性格、朋友关系和爱好, 身体状况等, 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并通过观察和了解, 认真的加以分析、比较, 归纳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特点、行为习惯的特点.这是创造适合学生最优发展教育的出发点.

2. 发现问题, 掌握兴奋点.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 从中发现问题, 掌握学生阶段性的和暂时性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从而能够把握学生某一阶段和某一时期、甚至某一时刻的兴奋中心和兴奋点.经常与学生交流, 从学生中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到勤学、勤问、勤走、勤看、勤想, 这样才能设计出最佳的合适的教育方法.这是创造适合学生最优发展教育的基础.

三、关注差异, 体现主体

1. 把微笑带进课堂.

良好的心理素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微笑的面容、关怀的目光、落落大方的仪表.从会教提高到乐教, 使学生由愉快氛围中由会学提高到“乐学”的层次, 达到“乐中学知”的目的.

2. 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学.

这其中要处理好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因材施教等于分槽送养, 让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引导学生自己积极的探索, 不要总认为学生想不出, 讲不出, 探索不了.要求学生是聪明的, 是会解决问题的.

3. 抓好后进生工作, 后进生会影响全班成绩与平均分, 所以要花力气使大部分有希望的后进生跟得上.

例如, 在课后, 只要有时间, 我一般会留部分成绩不足的学生再进行一次复习讲解或小测, 时间不要太多, 十几或二十分钟, 但一学期下来, 就积少成多, 对提高成绩会有帮助, 但要注意两点, 一是其他科任教师协调好时间, 二是被留下的学生的思想工作要过关, 以免因被留下产生抵触情绪, 就会影响复习效果.以上六点教学方面的看法只有根据自身与本班实际情况综合运用, 有机结合, 才可能有一定效果.教与学是双长的, 教的技巧怎样高, 也需要学的配合.现代中学生学习基础较差, 怎样让他们以更好的学来配教, 需要不断地探索前行.

四、优化结构;提高效率

我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共有四个特点:1.适当增加学生的思维容量.2.重视教学语言的编写.3.把发问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4.及时进行课内练习.

为在课堂教学中提供一种轻松愉快和生动活泼的环境, 我的做法有:1.不要求学生抄笔记, 更不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 实在需要记下来的东西, 只需要写在书本相应的页上就行了.要求学生认真听讲, 主动参与发言提问.2.把重点放在“讲”课上.把概念、例题讲明、讲透、讲活.上新课切忌任意补充例题, 特别是在学生尚未理解掌握新知识时, 任意加大知识点难度是得不偿失的, 会骤然引起学生对刚学的知识反感和恐惧心理.3.及时进行堂内练习, 使学生对自己能准确运用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产生愉悦心情, 对自己充满信心.

用心上好每一节课 篇3

在教学中,我注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多向”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每次的学习质量测查中,我班的成绩均居于全乡前列。

2010年上半年我教六年级,担负着学生小学升初中毕业考试的重担。这是我教的第一个毕业班,对于毕业考试没有什么经验,再加上我们这批毕业班考试,专科分数也计入总成绩,而我校现有师资力量不足,于是,我不仅教数学、语文、同时还得教科学,这真是给本来经验不足的我无形中增添了一份压力。怎么办?听天由命、消极对待。可是,每当我看见孩子们那渴求知识的眼神时,我就变了,变得浑身充满了力量!于是我一不做二不休,开学初就根据本班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教材重,难点等制定了复习计划,使我班的复习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中我将知识进行归类,根据不同类型给予解题方法上的指导。接下来,我便采用“题海战术”对知识进行巩固拓展。所谓“题海战术”不光是做的题要多,而且还要精,也就是不能让学生做无用功。因此,我做到认真备课,认真选择习题,重复的题、题型不做,学生已经会了的题不做,而且要做的题,我又琢磨采用哪种方法手段学生才能有效吸收。为了使学生不会做的题型最后能正确熟练地做出,我让学生建立了错题本,及时记录下自己没有吃透的知识,以便最后专门研究时用,实现了教学上的高效。另外,我除了讲求教学方法外,还深知时间短,任务重。于是,我为学生争取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做到早出晚归,节假日放弃个人的休息时间来做好复习工作,尤其加强了对学困生的辅导。在我的努力下,工夫不负有心人,毕业考试中,我班7名同学,数学最低分94分,语文都在84分以上,有5名同学双科都达到优秀率,科学只有一名同学差0.5分满分,其余6名同学都达到了满分。我班总成绩在全乡名列前茅。

在教学之余,我能及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求改革,在改革中求提高。我撰写的《梅花魂》第二课时教学反思被市博客群组评为精华帖;论文《实习追记》《一个乡村女教师的生活》《爱,让我如此快乐!》分别在《吉林教育》《青年教师》、《实践新课程》刊物上发表;《小学生为什么要学法守法》被评为吉林市法治教育优秀课例。

总之,用心上好每一节课也是对学生的爱。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在课堂教学上下工夫,使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真正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长、学有所获,以实现我作为人民教师的人生价值!

(作者单位:吉林省桦甸市桦郊乡磐桦小学)

责编/张 鹤

怎样上好一节课 篇4

一、备课重在深度

1、教参是指南。

有些老师备课不喜欢看教学参考书,而是翻看其他的各种资料,我很不赞成,因为这样做难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编者的真正意图。前段时间武穴市教研室组织了一次小学数学讲课比赛。其中有5位老师同上一节课:确定起跑线。这是教研室特意安排的,这种几个人同上一节课的方式叫做同课异构。“确定起跑线”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概念和周长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通过该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教参上写得很清楚是让老师要帮助学生明确不仅可以通过计算“全长”之差,也可计算“周长”之差得到各跑道起跑线应该相差的距离,两条相邻跑道的差实际是2.5π。但是有的老师并没有认真钻研教参,而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去计算各个跑道的长,从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收获非常小。因为整节课就在枯燥的计算中过去的,没有把握好重点。作为新教师,我们一定要把教参作为教学的必备教学资料,最好在备课前,把教参关于那节的内容通读一遍,再来开始设计教案。我们老师经常会遇到一些争论的教学问题,最后以什么为准?只有教参才能让大家都心服口服。

2、教材是例子。

我们的教学除开体育课,都有教材。那么怎样使用教材呢?我认为是尊重教材但不应该拘泥于教材。因为教材呈现知识的方式就只有一种,而我们的学生实际又可不相同。我们应该灵活地处理。比如: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有一个9+几的内容。教材是这样呈现的:小学生开运动会。运来一些饮料分给运动员,问还有多少盒?箱子里装9盒,旁边有4盒。情境图上呈现了三种算法:把一盒放进去,就是十盒,还有三盒,10+3=13盒,其实这就是凑十法。点数法,一个一个地数。还有接着数数法。从9往后数,10、11、12、13.那么我们怎样来应用教材呢?就是要记住教材只是呈现知识的例子,而不是真理。而我们有的老师再讲到这节内容时,问学生9+4=13是怎么想时,学生就想到了凑十法,非常简单。但是老师为了按照教材来讲,他反复地问学生,还可以怎么算。启发来启发去,学生终于知道了点数法和接着数数法。我们来反思一下,这样的教学有作用吗?我们提出计算多样化是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果有学生这样算的时候,我们不能说他错了。但是如果学生没有提出这些较低层次的方法,我们何必要纠缠不清呢。因为学习数学就是要会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计算的最终目的是要优化的,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凑十法的简便,从而逐渐认可并学会使用这种方法。所以,我们在备课时千万不要受教材的限制,我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名师是榜样。

名师是富有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的,我们应该多向名师学习。那么,怎么样向这些名师学习呢?我给大家提供两种方法。第一是:网上搜索名师课堂实录。因为实录把师生的交流非常完整地写出来了,我们在看得时候就能够知道老师是怎样处理各个教学问题的。比如你想上作文课,你在百度搜索上输出贾志敏作文教学实录,就会有很多课例可让大家看。如果你不知道特级教师的名字,你也可以直接输入特级教师作文教学实录。比如数学课上《因数和倍数》,你就在百度搜索中输入特级教师讲因数和倍数的课堂实录,相关信息任你选择。第二是观看课堂视频。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你们可以在新浪UC的空中课堂中参加听课,每周二和周四晚上八点都有特级教师讲课。你们还可以直接在网上查找。我们要明确一个学习目标,学名师是为了学习他们的评价语言,他们的课堂驾驭能力,他们让学生建构知识的方法。但是现在有些老师喜欢抄名师的教案,这是非常不好的。打个比方:大家出门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如果是别人带坐车去,那么过了一些日子后,你还能够找到原址吗?而如果是你自己通过问路或者按照地图去找的,一定印象非常深刻,难以忘记。对于抄写别人的教案也是同样的道理,没有经过自己大脑思考的教学设计,一定不能成就一节好课。所以说名师教学是榜样,但不应该成为我们教学的复制品。

二、讲课贵在灵活

怎样把我们好的教学预案用好,还需要我们老师具有较好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应变能力。

1、变化语调

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甚至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抑扬顿挫的语调才能吸引他们。丰富生动的语音语调是老师的一项基本功,我们应该苦练。

2、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有师问生答,师讲生问,生讲师评,生问生答等方式。生问生答就是让学生当小老师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他们觉得很新鲜,而且学生在讲的时候容易暴露他们的错误,我们就可以真好利用错误资源来讲解,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师问生答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关于发言的方式。我们老师一般都是点举手的同学来发言。但从我多年的实践来看,单纯的用举手发言的形式,势必会让班上学生的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一部分学生产生学习的惰性,认为自己不举手,老师就不会让他发言,他们很难专心投入学习。如何进行改进呢?我认为可以采取点名和举手相结合的发言形式。如果想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就用座位点名和随机点名、开火车发言方法,这样既能给每个同学均等的发言机会,又能够促使每位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因为他们不知道,下个点名的将会是谁。如果教师想了解学生还有什么疑惑?可以采取举手发言的形式,举手提问题,使问题能够更集中。

3、有效启发

我们现在采取的教学一般都是启发式教学,旨在通过教师的启发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既然要启发教师就要设计不同的教学问题,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启发式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我们学校每年进新老师,让他们面试时,都要让他们上一节课。大凡给我们留下较好印象的都是会提问的老师,而一些不会启发或者乱用启发教学的老师总是让课堂显得尴尬和无奈。

要设计有价值的问题。一位老师上《司马光砸缸》这节课时,她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想一想,司马光怎么能想到这个办法呢?老师为了让学生说司马光很聪明,司马光临危不惧。可是学生怎么答呢?一位学生说:他可能是从书上看到了这种方法。这一说不打紧,整个方向全偏了,另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说:我认为是他爸爸妈妈告诉他的,那个时候书上肯定没有写这样的事情。这样一搅合,这课可怎么收场?这不怪学生,他们又不是老师肚子的蛔虫,怎么知道老师想让他们说什么?要怪就怪老师自己的的问题没有设计好。如果这样问:司马光救人后,赶过来的大人们会怎样夸奖他呢?这时学生肯定就会说:司马光你好聪明哪,你能想出这样的办法不简单等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达到了教师预想的目的。

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探究。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生认天空一词。老师说:同学们,我们的上面是什么?学生说:天花板。老师急了,忙问:天花板的上面是什么?学生怯怯地答:二楼。老师快要窒息了又问:我说的是我们站在外面,上面是什么?接着学生回答时,老师无语。你们猜这位可爱的学生说什么?他说,上面是白云。怎么办?教师这样启发,就是不能把学生导到那儿去。其实问题出在哪儿?出在了老师对启发式的误解,认为什么知识需要去启发。你认识天空一词,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然后让学生说天空上有什么,不就完了吗?何必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4、语言幽默

我曾经在学生中作了一次“你最喜欢怎样的老师?”的调查活动。结果发现,学生们都选择讲课生动形象、妙语连珠的幽默老师类型。他们的理由是:上课挺有趣的,学习起来也就比较轻松。我认为做一名富有幽默感的老师很重要。因为幽默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教学机智,是教师娴熟地驾驭教学的一种表现。它以高雅有趣、出人意料、富含高度技巧与艺术的特点在教学中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1)、常开故事会

学生都喜欢听故事,用自己班学生作为故事的主角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比如,我上一年级上册的加减混合内容时。我以诙谐的语气对同学们说:“今天上学时,王钊奶奶给了王钊十六颗糖。结果他在路上跳呀跳呀,不小心掉了九颗,他着急啊,这么好吃的东西怎么能掉了呢?(学生们都在笑)于是,他又往回找。嘿,结果他找回了6颗糖,你们说一说,王钊的口袋里现在有多少颗糖?”因为故事很吸引学生,他们都睁大了眼睛,听得非常地认真,很快都算出来了。这时,我不忙说出正确答案,叫王钊上来,让他把口袋里的糖给大家看(我事先放在他的口袋里)。同学们看到自己算正确了,都欢呼雀跃起来。我再选学生当小老师,到讲台前,说说自己是怎样算出来的,并且让王钊把糖送给最优秀的“小老师”。整节课气氛活跃,学习目标轻松完成。

(2)、善于打比方

老师在讲授新知识时,用打比方的办法可以把生涩的内容深入浅出的讲出来,化难为易。如学《退位减法》时,像“100-37=”这样的题目,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觉得难掌握。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饶有趣味地学,我是这样叙述的: 今天,数学王国里来了一家人,这家人十分有趣,你瞧:“0小个”是个穷光蛋,减7不够,向“十叔叔”借钱,“十叔叔”也是个穷光蛋,可是他非常乐于助人,于是向“百爷爷”借,“百爷爷”把仅有的1百元钱借给了“十叔叔”,“十叔叔”把它换成10个十,自己留了9个,拿出一个借给“0小个”,“0小个”欢天喜地,马上用借来的10减7„„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懂了。(3)、巧纠小错误

通过多年的教学,我发现,学生的错误有普遍性,错得地方都差不多,而且时常反复。怎么样让学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呢?我们可以用“夸大其辞”、“小题大做”的办法来纠正小错误。如在练习长度单位时,我出了一题:“妈妈的身高为1.65()”。一位学生抢答:“厘米!”这是同学们平常爱犯的错误。我故意瞪圆眼睛,“怒”道:“妈妈在你眼里竟如此渺小,我都为你的妈妈生气了!”那位马虎的同学脸唰得红了。那天做作业时,带错单位的现象几乎没有。

(4)、妙语化尴尬

在课堂上,常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尴尬事件,老师要善于用玩笑话来调节气氛,有时还能起到化尴尬为精彩,化意外为微笑的效果。,我用一幅挂图讲《位置》内容。突然,挂图“啪”的一声掉了下来,这时恰好响起了下课铃,我不失时机,幽默地说:“看来挂图也想休息了,下课!

5、激励评价

教师的评价语言要避免两种现象:第一,评价就是表扬。很多老师的评价语言单一,用“太好了”、“真了不起”评价学生,或者对同学们说:“你真聪明,大家一起表扬他。”于是同学们就一起拍着整齐的“啪啪,啪啪啪.”的掌声。通过观察,我们看到,这种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口头惯用语言在低年级学生还能够起一些作用,到了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没有因此而提高。第二,对学生的错误不做出准确的判断。为了激励学生,教师不敢轻易说学生错了。学生错误回答,教师只是含糊其辞地让学生坐了下来,没有通过让学生自主探讨或者教师指导的方式让学生知道答案。还有老师简单地说一句“好”,就让学生坐下来。回答到底正确与否,有些学生到下课时仍不清楚。我认为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有导向性。教师的评价应该在正确处激发潜力,在错误处激发信心,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例如:在教学“9加几”一课时,学生由于提前预习了,题做得非常正确,我们学校一位老师这样评价学生:“你回答的太棒了,老师知道你一定回家预习了,对吗?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给大家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以后要继续坚持。”这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肯定。再例如:“这个小组长真不错,已经把小组的工分好了。”这是对合作学习的方法的介绍。用这些贴切的激励语言有针对性地指出了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还有的比如学生上课纪律不够好,如果你说:你看刘芳坐得多好啊,我喜欢她。马上其他同学就会坐好了。尤其在幼儿园和低年级,评价中树立榜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很大。

三、批改强调高效

课堂教学除了要重视讲授,还要特别特别重视作业练习,因为作业是巩固知识和发现学生学习问题的最好方式。我发现一般老师对待学生的作业就是采取让学生完成后再集中批改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一些缺点:学生在做作业时,教师的作用没有体现出来。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中信息反馈越是及时恰当,学生的

学习效果就越好。作业训练尤其如此。教师应在学生完成作业后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反馈作业情况,这样也可以避免因错误在学生脑子里停留时间过长而打下“烙印”,以致造成纠错的反复性与艰巨性。多年来,我在语文和数学教学中教学成绩一直不错。主要归功于我的作业四部曲:回顾点拨——分级练习——走动批改——重点突破。

1、回顾点拨:打好“预防针”

每次做作业之前,我一般要进行5分钟的预热活动,主要是做什么呢?两个方面:

1、把今天练习的知识点,进行一个简单的整理复习,目的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提高练习的准确率。

2、把学生可能会卡壳的练习题,换一种表述方式进行点拨。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比较困难的题目上耽误太多的时间,教给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

设计理念:以巩固知识点为核心,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准确率,减少教师批改作业的时间。

2、分级练习:做好“营养餐”

打好“预防针”后,马上就进入练习阶段。因为一般的作业设计都是一刀切的形式,为了兼顾大部分学生,练习题目主要是考虑中等生。对于这样的作业,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好。调配适合学生个体需要的营养套餐,才能做到真正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我设计的练习是由A题(基础)+B题(综合)+C题(拓展)组成。我按照学生学习情况,把学生分为两大组:达标组和达优组。达标组必须完成A题+B题,达优组必须完成B题+C题,规定完成作业的时间大约为20分钟。(凡是应用题,我都不要求学生抄题,目的是为了节约时间)。在开学初时,我选择达优组为15人,其他为达标组。在课堂反馈练习中,如果达标组学生一个月作业评比中,有15次作业被评为优,可以晋级为达优组。如果达优组的学生在月评比中,有10次作业不能评为优秀,则降级为达标组。经过实践,我发现有了这样适合自己口味的“营养套餐”,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一般到期末时,达优组能达到25人左右。设计理念:通过分级练习,落实培优帮差。引进竞争和激励机制,给每位学生梯级进步的机会。

3、走动批改:当好“巡逻兵”

传统的面批面改是:教师坐着,学生做完作业排队,轮流让老师改。这种方法虽然也可以及时反馈作业情况,但是浪费了不少学生的时间,因为他们要等着老师一个一个地改完,另外非要一部分学生做完了才能改,那么做作业的时候,教师可能就会失去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最佳机会。于是我选择的是走动批改。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我就拿着红笔,走到第一组第一个同学面前改作业,他做多少题我就改多少,然后轮流往后面改。就这样,我从一组走到四组后,一半学生的作业已经做完。这样批改的方式有三个好处:第一,可以及时了解每位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碰到个别错误,我会当面给学生指出来。如果是普遍问题,留着集中评讲。在这个环节上,我为学困生所投入的时间也是最多。第二,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好的作业习惯。很多学生做作业时不讲究格式,字迹潦草等等,我在巡视批改的时候,发现这样的问题,及时纠正,在源头上杜绝了这类情况的发生,保证了作业的质量。设计理念:宁愿辛苦自己,但是要尽量发挥每一分钟的时间的效率,尽量多给学困生一些帮助。

4、重点突破——抓好“钉子户” 改完一圈后,我的头脑就非常清楚了,哪些题目学生最容易做错,哪些题目学生理解上存在偏差。我迅速在黑板旁边出一些类似的题目。(一般都是换数字,换名称,防止学生直接抄答案)让所有学生放下笔,集中精力攻下这些“钉子户”,(即使不是自己做得题目范围之内,也要求他们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杜微防渐,避免了有些学生还继续犯同样的错误,同时也让学生学会自己把错误纠正过来。这类题目我一般都是着重讲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这些题目交流自己的看法。设计理念:找出突出问题、普遍错误,进行针对性地重点讲解,节约了老师一个个单独讲解的时间,大面积提高作业辅导效率。

如何上好一节课 篇5

(一)教师方面 :

1、教态亲切、自然、大方,语言生动简练、适中、不啰嗦,并注意与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

2、多运用并恰当运用表扬和鼓励;加强对幼儿的常规管理。

3、不放纵幼儿的不良行为,并及时、巧妙地进行制止。

4、课前进行充分地准备:

①把握幼儿的年龄特征 熟悉教材和教案;

②把握教学重难点 充分准备教学具;

③充分准备教学具,制作实用的教具。

(二)幼儿方面:

一节课成功与否,要看幼儿的参与性,教师与孩子间的互动性,最后看幼儿的掌握程度。教师要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动起来,都能参与进来,不要有等待的现象,这样的课才称得上是一节好课。

(三)课堂设计方面

一节好课,常常赖于课堂活动设计。活动设计得新颖、独特、有趣,符合幼儿年龄特征,是上好课的前提。因此,老师们在设计活动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课的主次要分明,一般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大部分,并合理分配各部分时间,把握重点,注意目标达成度。

2、导入新颖,能够吸引幼儿的目光,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及年龄特点。可采用直接、间接、情景表演、图片导入、实物或谜语等等与课程有关的导入方式进行导入。但时间要把握在2分钟以内,因为我们的主要目的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准备。

3、目标明确,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接受能力。

4、教学过程,各环节联系紧密,语言连贯,流程清晰。符合教学的大纲要求。

5、有游戏的环节。幼儿园的课程多数是借助游戏的形式来实现的教学目标,因此,游戏一定是为辅助教学内容而准备的,我们要为目标而游戏,不是为游戏而游戏。可以通过游戏或分组游戏的方式检测孩子掌握的程度,从而了解孩子的接受能力,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

6、把握好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小班幼儿一般是10-15分钟,中班幼儿一般20-25分钟,大班和学前班孩子是30分钟左右。把握好孩子的最佳接受状态,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7、上好一节幼儿园活动课,还要借助一些相关的教具,由于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认知特点的局限性,就需要我们老师在生活实际中,搜集与课程有关的材料作为教具,来帮助幼儿去拓展思维、进行理解,从而加深孩子的印象。

8、此外,幼儿园课堂组织,要紧凑,不拖沓;教学活动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学要有主线,要一气呵成。

上好课,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四)好的课堂设计是一节好课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看到有些教师目标定的太大,或者安排了很多内容,导致教学任务没有完成,都只是走马观花„„却没有抓住目标和重点,导致影响了课的质量。在课堂设计方面,老师们除了要考虑课堂教学思路要清晰外,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1、少一点“堆砌型”,多一点“放射型”

——堆砌型:是指一节课内容太多,相关的内容全部凑在一起,重点较多,容量较大。

——放射型:放射型”的课是指一节课围绕一个点展开,各环节的设置都是为这个重点服务的。

2、不要局限或控制:

——范例控制: 举例:

如果我们上的是一节美术课-----教师首先会出示“范例画”请幼儿去观察上面的内容,然后提问:画上有什么?什么颜色的?有什么形状组成的呀?等等,然后就请小朋友去照着老师的范例去画,结果孩子画出来和老师的是一样的。

-----我们的范例其实只是起到一个启示的作用,只是给孩子一个主题的概念,具体形状、颜色、或者说孩子需要增添一些相符合的内容是可以的,要启发孩子发挥想象,在现实生活中见过的、电视里看过的、或者书上见过的,甚至是自己心目中的进行绘画,这样孩子们的大脑和思维才能得到了真正开发,而且也能反映出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

——语言控制:

在一节课里老师起到引导的作用,要让幼儿园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和语言发展,如果一节课里,从欣赏挂图到结束,全有老师做介绍,做深入的讲解,幼儿没参与到其中,这节课不但枯燥无味,而且会以很快的速度上完教师也词穷了,最重要孩子没掌握到,因为他只有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的机会。

二、这些课堂小细节不可忽视

评价一节好课,看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看课堂的活跃程度,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也许你上课时的一个小动作,或者你的一个疏忽,都可能会让你的活动课大打折扣,无缘优质课。因此,幼师们要注意全面把关,对课堂小细节也要引起足够重视,以免因小失大。

(一)教师的课堂礼仪

1、让自己的眼神成为叩开孩子心灵的钥匙。

关怀:加强目光巡视,消除“教学死角”,让每个幼儿都感觉你在注意他/她。

赞许:幼儿课堂表现好,要用赞许的目光肯定他/她。

制止:用目光给予信号,防止幼儿分散注意力,或嬉笑打闹。

鼓励:提问和课堂讨论时,对不同的情形采取不同的目光交流,对有进步的幼儿要以资鼓励。

批评:幼儿不遵守课堂纪律,交头接耳,幼师要用眼神批评。

温馨提示:

在运用眼神交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目光要亲切、自然、坦诚。

②注视时间要适当。

③注视的位置要得体。

④注视的方向要合宜。

2、把握对幼儿的称呼:

对幼儿称呼时我们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要真诚地叫响每个孩子的名字。

(2)不要叫孩子的绰号,但可以叫昵称。

3、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老师有些姿势无形中会拉大与孩子间的距离,如:抱胸、指手指、拉孩子的衣服、瞪眼睛、又手叉腰、背手……

(二)认真对待每个集体活动

1、教学内容的选择:生活化的教学题材,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育目标的制定:目标的制定要让孩子跳一跳摘果子。不用跳就能摸到的太浅,孩子不感兴趣。跳了跳还是摸不着,孩子也不会太感兴趣,或兴趣不能持久。

3、手段方法的运用要恰到好处。

(1)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中的提问?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启发性。

*提问题要有适时性。

*提问必须遵循本班幼儿的认知规律面向全体幼儿。

*问题必须要围绕教学中的关键。

*教师的语言要有吸引力,利用眼神与幼儿进行交流,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对幼儿的回答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

(2)教师课堂语言的组织。

*用甜美的语调给幼儿上课——在教学中要有慈母般温柔的表情、声调,就能有效地激发起幼儿的内心体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教师要焕发童心,进入角

色,用亲切、自然的表情和语言让幼儿感受天真烂漫之情。语调上要注意舒缓有致,语气上要注意柔和。

*要注意上课时使用的导语——巧妙自然、神秘的导语,会让幼儿在教师的引领下自然融入到教材之中,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力求逻辑性,克服随意化——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必须使其内容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必须根据思维的逻辑准确运用概念,避免前后矛盾的话。例如,有的老师表扬幼儿时喜欢说:“今天表现最好的有某某、某某、某某……”其实,一个“最”字表达的是独一无二的意思,但教师却随意地在“最好的”后面说出了好多个。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错误,时间一长也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使用语言时应谨慎,力求逻辑性,避免出现因随意而犯的错误。

*教师的语言应力求人性化

尊重幼儿——孩子虽小,但他们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教师说话时若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的心灵或多或少地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

平等交流——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说这样的话,“请做好”、“请你跟我这样做”等等。在这里教师是作为指挥者的身份出现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教师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倡导“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即要求视幼儿为平等的合作伙伴。因此,幼师们要经常以商量的口吻和讨论的方式指导幼儿的活动,支持幼儿的探索。

*教师的语言应具有激励性——鼓励和支持幼儿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幼儿遇到问题不能正确解决,感到灰心与无望时,教师就要帮助幼儿,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幼儿去探索。

如在进行科技活动时,经常会有幼儿不敢自己动手操作,总想依赖教师,这时教师就可以说:“你去尝试一下,失败了也没关系呀!”、“你试试看”、“再想想,就能想出来了。”、“这件事应该难不倒你的。”等等这样的语言来激励幼儿,这些语言对即将失去信心的幼儿来说,无疑是一种支持性的力量,可以成为幼儿解决问题的动力,坚定完成任务的信心。当幼儿有自己的发现和看法时,教师也应及时鼓励,不要吝啬“嗯,真不错”、“你真行”、“你的想法很特别!”等等这样的语言,因为这些语言能给幼儿极大的鼓舞并能激发他们进一步表现的欲望。

*教师的语言应儿歌化——如,小班幼儿自理能力比较差,经常将鞋子穿反,在教幼儿穿鞋子分清左右脚时,我没有用枯燥的说教,而是告诉幼儿:“左边的鞋是鞋爸爸,右边的鞋是鞋妈妈,爸爸和妈妈一对好朋友,永远不吵架。”在教幼儿叠衣服时,我告诉幼儿:“扣子找扣眼,袖子找袖子,衣服弯弯腰,帽儿点点头。”这些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儿歌使幼儿在诗情画意的氛围中轻松自然地学会了穿鞋子、叠衣服等本领,不仅提高了自理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且陶冶了幼儿的情操。

*手势语的巧妙运用。

指示手语。例如,幼儿年龄小,对许多课堂行为规范尚不了解,如果只凭教师的语言描述,是很难在短时期内让幼儿记住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使用一些恰当的、固定的指示手语来作为辅助。比如:当教师在提问时总是辅以举手的手势,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们便对教师“举手”——这一手势语非常了解,出现这个动作时就会很自然地作出“举手发言”的反应。

情感手语。情感手语是指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情景和氛围的需要,用以表达情感的手势语言。如:当幼儿答对问题后,教师翘起大拇指,他会感到教师对他的赞赏,因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大大增加。情感手语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而运用的,事前没有设计。因此,情感手语具有及时、适度的特点。

形象手语。形象手语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内容的需要而运用的直观形象的手势语言。形象手语一般用在讲解重点或突破难点时,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形象手语是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手段。

(3)反思的维度

*教学目标是什么?活动中目标实现了多少?

*课后与课前相比孩子有收获吗?主要在哪些方面有收获?

*课堂上你关注的是教师的教还是孩子的学?

*教学氛围是否宽松、和谐、愉快、民主、融洽。

*孩子活动的面有多大?参与程度有多高?

*是否关注了每一个以及个体差异?具体点说:发展最快与最慢的孩子都进步了吗?

*教学过程中,哪个环节我最满意?我是否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计划?如果改变了,为什么要这样改?

*孩子操作了吗?操作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如果下次再上同样的课,我会在教学时做哪些调整?为什么?

*其他值得记载或反思的课堂现象。

如何上好一节课 论文 篇6

—学习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师之感悟

摘 要:通过四种比较常见的好课标准,得出好课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果来判断,并进一步从五个方面说明如何上好一堂课。

关键词:标准;导入;有效教学

一、好课的标准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每个教师心中都有自己的标准。不同主体、不同视角、不同学科等因素,都影响这人们对好课的评价。比较常见的观点有四种。

1、观点一

⑴扎实的课——好课是有意义的课,教学内容应该对学生成长是有意义的;

⑵充实的课——好课是有效率的课,教学过程应该是围绕整个教学目标来进行,师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⑶丰富的课——好课是有成果的课,课堂教学应该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

2、观点二

⑴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应贴近生活;

⑵学生学习主动化——学生应该有主动学习的欲望;

⑶师生互动有效化——教师和学生能积极有效互动;

⑷教学过程动态化——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等适当调整;

⑸教学策略综合化——采取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

⑹教学对象全体化——除了注重优等生,还要让成绩差的学生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

3、观点三

⑴教得有效——教师应该精教精学,不浪费学生的时间;

⑵学得愉快——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该是愉快的;

⑶考得满意——学生要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

4、观点四

美国“教育多元化与卓越化研究中心”提出的“有效教学”的标准包括:

⑴学习共同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

⑵语言发展——通过课程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⑶情境性学习——教学联系学生真正的生活,促进创造性学习的理解;

⑷挑战性教学——教学应具有挑战性,发展学生的认知思维;

⑸教育性对话——教师通过对话进行教学,特别是进行教育性对话。

分析以上观点,可以发现:从本质上来说,一堂好课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作品。如果没有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这堂课一定不能算是一堂成功的课。

通常情况下,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果来判断是否是一堂好课:

⑴教学内容是否有教师的思想?能否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⑵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学生学习过程是否活跃,是否积极参与?能否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⑶授课过程是否有趣味?学习是否有兴趣?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⑷教师是否完成了课堂教学内容?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

应该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反思、学习指导等方式,培养自己高效率解决教学领域内问题的能力,不断培养善于监控自己的认知执行过程、善于利用认知资源、善于将“节约”的认知资源进行再投入、善于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最终让自己成长为有教学专长的教师,即“专家型教师”。

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除了教会学生掌握课堂的教学内容,还需要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会认知的、学会做事、学会写作以及学会生存。

⑴学会认知:掌握足够广泛的普通知识与专业知识,这也就是说学会学习。

⑵学会做事:不仅获得专业资格与能力,而且在各种社会经历或工作经历范围内学会做事。

⑶学会协作: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增进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的认知。

⑷学会生存:更充分的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

二、怎样上好一堂课

1、运用导课艺术

导课,就是课堂教学的精彩开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课的目的是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整节课做好准备。

好的导课,就像一座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就像电影的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就像大海上的航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

最重要的是,导课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既要符合学生的性格特点来设计导入形式,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来确定其内容。因此,在进行导课时,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⑴导课要有目的性,让学生明确将要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要学。

⑵导课要具有针对性,要针对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去选择导课方式。

⑶导课要具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关注,发人深思,具有挑战性。

⑷导课要具有趣味性,形成悬念,引人入胜。

⑸导课要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善于以旧拓新,温故而知新。

⑹导课要简洁,导课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喧宾夺主。

2、有效教学

在课堂上,首先要防止教学内容泛化。如果一堂课之后,教师不知道自己教了什么,学生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那么这堂课的成效从何说起呢?此外,在课堂上,要实现教师对课堂的主导,并且杜绝教学过程的形式化,也就是平时我们经常所说的“教无定式”。

课堂教学是有明确的目的性的,即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实现: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

每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课堂教学要让学生从情感和态度上实现: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

感兴趣,从不执著到很执著。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的几个关键点:

⑴清晰授课。作为教师,首先要口齿清晰,表达能力强,没有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特殊习惯;对于所讲授的内容,要让学生易于理解;通过清晰的解释概念,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要杜绝语言含糊、有歧义或不明确,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专业术语;给学生的指导如果学生不能理解,需要进一步澄清。

⑵多样化教学。在课堂上,必须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也必须防止为追求形式而形式化,导致:有情境却没有问题,有活动却没有体验,有问答却没有对话,有小组却没有合作。

⑶时间分配。作为教师,必须对课堂50分钟进行合理分配,以保证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因此,需要对每一堂课进行反思和评估:

①我讲课、提问用了多少时间?鼓励学生咨询或独立思考又用了多少时间?

②我组织教学并使学生做好学习准备用了多少时间?

③我评估学生行为用了多少时间?

3、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教师在发挥以教师为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与学生商定规则,如迟到处理的规则,迟到的学生可以悄悄地进入教室而没有必要报告,这样就不会打断课堂教学。此外,老师可以四处走动监督学生课堂实训,并同学生交流,表明你注意到了他们的进步。

4、确保学生的学习成功率

⑴教师要想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就必须掌握学生的学习成功率。学习成功率是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教学任务的比率。

①高成功率:学生理解课堂任务,只是偶尔因为粗心而犯错。

②中成功率:学生不完全理解课堂任务,犯一些实质性的错误。

③低成功率:学生根本不理解课堂任务。

⑵教育工作者研究表明:

①高成功率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对课程和学校的积极态度。

②在典型课堂中:普通学生把大约一半时间花在那些能带来高成功率的教学任务上。

③一些学生在高成功率的任务上所花的时间超出平均水平,结果他们的成就更高,记忆力更好,对学习的态度也更积极。

④中高水平的成功率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课堂内容,还提供了通过实践来应用所学知识的基础。

5、利用学生的思想和力量

利用学生的思想和力量,可以鼓励学习者交流他们的思维过程,帮助他们形成对内容自己的理解。

常用的方法包括认可、修改、应用、比较和总结学生的回答,从而促成课堂教学目标,并鼓励学生参与。

⑴认可:重复学生所使用的名词和逻辑连词,运用学生的想法。(用来提高授课的清晰度)

⑵修改:使用学生的想法,重述它,或用你自己的话,或用其他学生的话来表达这个概念(用来丰富教学)

⑶应用:使用学生的想法来教授一个推论,或者用它进一步分析一个问题。(鼓励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⑷比较:采用学生的想法,并把它与这个学生先前表达的或者其他学生想法联系。

⑸总结:用个别学生或者学生群体的说法,作为对所教概念的概述和回顾。

如果把总结应用于教学活动或问题之前,它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在教学活动和问题结束时应用总结,可以强化所学内容,并在这一内容和已教内容之间建立恰当的联系。

三、小结

总之,课堂管理涉及教学设计、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师生关系等多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有多种多样的沟通技巧,有种类繁多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创设有效教学的环境,引导主动学习的氛围。一般来说,教师开始授课之前,应进行充分的研究与设计,所谓出发之前多探探路;在课堂进行中,要做好准备进行持续的互动与调整,比如“我发现„„我打算„„”,在课程结束后,也要进行教学总结与提炼,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参考文献:

[1] 曾大洋.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9-90 [2] 刘欢(译).优秀教师的课堂艺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57-60 [3]吴松年.有效教学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1-125 [4]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8-103

How to do a good lesson

Guo Tinghua

(Shanxi Professional College of Finance,Taiyuan 030008,China)

备好每一节课,优化课堂教学 篇7

一、明确教学目标,吃透教材

数学教学大纲或教材中, 在一个单元或某一段的教材内容中都给出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必须知道在不同年段同样内容有不同要求, 有些知识不可能让学生一次性全部掌握。所以,教师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要求,吃透本单元或某一段教材内容后,结合本班教学实际,将教学目标分解到各课时,而每课时教材内容中,必须分步给予理解、了解、掌握,从而随着学生的学习不断深入, 才能对它的知识形成较全面的认识,逐步牢固掌握和灵活应用。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对整个单元知识体系做到胸有成竹,甚至对整个初中阶段的教材或整个中学教材内容的知识体系和要求都要有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教师在备课中才能把握好“分寸”,制定出教学目标要求,有效的实施教学方案。在编写教学方案中,教材内容一般都是按照演绎方法编写的,教材中比较注重逻辑上的相通关系,对知识的发生、发展阐述得较少,可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基本上是个再创造的过程, 知识要在学生头脑中生根、开花、结果,就要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过程。这样的教材与学生在认识上的矛盾,就要靠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深刻理解、领会编者的意图与精神实质,结合本班的教学实际,把教材中的概念、原理、思想方法按照教材内容中的原来发展、逻辑规律再做加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

二、注重学生思维认识

1.针 对 教 材 内 容 ,开拓 学生 思 维 。

教材内容的结构一般是根据人的认识过程的规律制定:由具体到抽象,由表面到实质,由特殊到一般,再逐渐深化。所有教材内容的安排都是凝聚着编者意图的巧妙构思, 因此教师在备课编写教案时,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中的潜在作用,属于概念、定义、公式、法则、性质等,善于挖掘内容知识中的内涵与外延关系,应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考虑,使思维按辐射状态展开,加深学生的认识与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如果属于例题习题,则应善于打开思路,借题发挥,题目应做到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互相沟通应用,括跃学生的思维,让思维横向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优化学生的探索性思维品质,同时也以有效地复习、巩固旧知识,可将新旧知识联成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在揭示乘法分配律[a×c+b×c=(a+b)×c]时,我们以往常举一些例子,如:3×8+4×8=56,(3+4)×8=56, 所以3×8+4×8=(3+4)×8;16×100+14×100=3000,(16+14)×100=3000,所以16×100+14×100=(16+14)×100……通过上面例子的说明 , 得出公式a×c+b×c=(a+b)×c。这样虽然学生也掌握了乘法分配律 ,但是他们没有经历自己主动探索求解的过程。一次,我就大胆采用了四人合作的“分组学习”。结果,汇报情况时,全班9个组(4人一组),有6个组也是像上面那样 , 通过举一些实例揭示乘法分配律的 ,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有2个组运用了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分配律。他们是这么说的:7×85+3×85,可以看做7个85+3个85=10个85,所以7×85+3×85=(7+3)×85,于是又出现了7×85-3×85=(7-3)×85等结论。可见 ,这样的分组学习有效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思考与创造的意识,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针 对 学 生的 知识 现 状 ,充 分 开拓思 维 。

备课不但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学生的思维差异是现实存在的。但学生的有效思维需要教师的创设、引导与开发。一个善教的教师,他心中明了在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思维有所不同,因此他所设置的问题是要让学生自己寻找、发现、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备课中所设置问题情境要针对学生的现实知识状况,问题本身必须富有典型性。教师的启迪应符合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激发学生思维活力,并考虑采用什么手段与方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同时应估计所迸发的火花可能有几种“答案”,教师要如何解决。这样,上课前只有做到充分准备,上课时才能有效驾驭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效益。比如我在讲一次函数的应用时,让学生讨论这样一道题:最近老师想以贷款的方式购买一套住房,在走访了几个同类小区之后,老师把目光锁定在相同条件下这两个小区。A小区,首付5万元,每月还款1483.8元左右;B小区,零首付,每月还款1985.8万元左右。要求:贷款年限不少于3年,但不得超过30年。请同学们帮老师出出主意,看我究竟该选哪个小区?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 有把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哪个省钱选哪个小区;有的同学使用函数图像分析;有的同学考虑到交通问题;还有的同学问我手中是否有5万元钱,如果有,你有两种选择方式,如没有,只能选B小区; 更有的同学从发展的角度来看, 因为现在经济发展迅速,货币会贬值一些,可以贷款时间长些,把钱用在其他方面获利,创造更高的价值,贷款就等于现在花以后的钱,我认为这样更合适。由于学生观察点不同,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论,把数学学活,使数学真正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三、教案的编写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方案,是教师备课的“备忘录”。教学目的是一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重点、难点是一堂课的突破口。因此教案中应体现重难点和教学目的。教案的编写一般有:(一)复习引入;(二)讲授新课;(三)新知应用;(四)巩固新知;(五)纳入系统;(六)作业布置(课堂作业);(七)板书设计;(八 )课后反馈。教案的编写可以详写也可以略写 ,一般教材内容中已有的内容可以略写,补充内容的部分需详写,而应侧重于教法的设想与学法指导的编写, 教法的设想与学法的指导应遵循三个原则: 教师的主导意识原则; 学生的主体意识原则;目的要求达到原则,为此,对整个教学过程要精心设计,才能达到整体教学过程的优化。

摘要: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战略性问题,这就要求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解读理念的实质、借助自身的反思、通过实践的历练,真正走出新课程教学的种种误区,走出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备好每一节课,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精彩评价,从每一节课开始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15(2013)06-090-001

综观现今的语文课堂,很多教师在学习“新课标”以后,在“平等对话”精神的感召下,激励用语贯穿始终,处处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但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语文课堂呈现出了另一种令人担忧的“浮华的热闹”,什么“好极了”,“真聪明”,“有感情”,“说得不错”,“太好了”这样的评价语言充斥整个课堂之中,让人不免觉得:

一、言不由衷,言过其实

这些评价,教师完全不理会学生是否真如他评价的这般,甚至与学生的表现相差十万八千里,纯粹是在走形式,并不是自身情感的流露。常挂在嘴边的评价语已成为了教师的口头禅,只要不经意就下意识地脱口而出。而学生则对这样的评价习以为常,常以麻木之态对待。

二、形式单一,空泛单调

这些重复的雷同的表扬充斥课堂,占据了大量的师生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只是不知厌倦地做课堂上的裁判,廉價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忽视了学生获得成功的真正原因,忽视了对学生语文技能、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这些单调的评价对学生没有起到提升作用,学生听了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棒,棒在哪儿,好的地方得不到肯定,不知如何处理的地方得不到修正,评价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我想:我们应该站在关爱学生生命发展的高度,运用各种有效的评价手段,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引领、提升等功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生态评价环境,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情感的涌动、心灵的放飞。

下面是我在平时的每一节课教学中总结的一些可采用的评价方法:

一、山外青山楼外楼——激励式评价语

激励式言语评价是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进行激励、鼓舞的谈话,目的是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鼓起学生的勇气和力量,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强化学生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例如,一位平时不爱言语且学习成绩不佳的同学,在老师的启发与鼓励下,终于大胆地举起了手,虽然说得不够完美,但较平时的他来说,已是一个大的飞跃。于是,老师笑了,他也笑了。这时的老师情不自禁起地竖起了大拇指:“说得真好!大家看,他笑了,这是胜利的微笑。”这样的评价,简洁而又实效,相信这位同学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会拥有更多的自信。

对于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同学,不妨给他这样的评价:“你发现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是用心思考的。”而对于积极思考问题的同学,还可以跟他说:“别着急,慢慢想,你肯定能行的。”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指导式评价

指导式评价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言语评价。这种评价既是对能使用良好学习方法解决问题,并能正确回答问题同学的肯定,也是向全体同学提示学习方法的一种途径。

教学中,对于学习、读书方法正确,值得全班同学借鉴的学生就可以给予指导式的评价。如在教学《掌声》一课时,一位同学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了自己的心理感受,老师及时地评价:“同学们,我们就要像他这样读书,要和生活联系起来,和自己的经验、经历联系起来,这样就会理解得比较透彻。”

在教学《西湖》一课时,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在栩栩如生的多媒体演示之后,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平时读书生硬的学生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微微摇晃着脑袋,感情朗读进入了一种优美的境界。老师趁热打铁:“多美的画面,多美的朗读啊!只有充分感受到这种美,才能读出这样的情来。”这样的指导之后,在今后的朗读中,学生们的表现定会给老师带来更多的惊喜。

遇到读书声音不够响亮的同学,老师还可以对他这样说:“读得真好,如果声音再响亮一些就更好了。”

三、妙趣横生乐无穷——欣赏式评价

欣赏式评价是指教师运用赞赏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的评价。

在教学《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一课时,老师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学生们把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演得惟妙惟肖,大家都看得入了迷。老师一脸激动的神情:“哟,我们班上有这么多的小演员啊,真不简单,老师要感谢这几位同学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表演。”班级气氛达到了高潮。

由此可见,适当的欣赏评价是必要的,也是不必吝啬的,如“你的想法真独特”、“你的语言真美”、“你比老师读得还要好”等等。但同时要注意是由衷地欣赏,切记一定要配上你真诚的目光与微笑。

四、问渠哪得清如许——否定式评价

评价的同时也不要如履薄冰,总是害怕你的否定会伤害学生,要知道,合理、正确的否定对学生同样重要,这样才有助于他们正确的自我评价。如在恰当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说:“你的答案错了,再思考一下,相信聪明的你定会想出来的。”

如对于那些头脑灵活但是有些马虎的学生,可以这样说:“你的脑筋转得可真快,但还不够准确、全面,仔细想想,一定会找到一个更满意的答案。”而对于胆小的学生,不妨可以说说“老师最喜欢答错的同学”这样的“甜言蜜语”,相信效果会让你吃一惊的。

上一篇:刘景斓演讲下一篇:市财政局政协提案承办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