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化学课

2024-09-22

如何上好化学课(精选12篇)

如何上好化学课 篇1

工作多年来,对于年轻的我,也上过不少公开课,每次课后,我都认真体会老教师对我课的真诚点评,反思我在这一节课中的优势和不足,促进我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不断进步.所以也很想提起笔来,谈谈我对开设公开课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备课

拿到课题后,自己先钻研教材,把握重点、难点以及制定这一节课学生的学习目标,打下教案的初稿.接下来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推敲、修改.

在课件中我会比较注重几个环节,如,新课的导入.一节课的导入非常关键,必须成为开设公开课的第一个亮点.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听课的教师,主要的还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这一节课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前提条件.如在我的“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公开课中,我提前一天让学生准备84消毒液和有色布条,在课的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展示自己所带的84消毒液和有色布条,然后让他们将有色布条放入小烧杯,并向小烧杯中倒入84消毒液,学生积极踊跃地做着实验,展示自己所做实验的结果,各种各样颜色的有色布条褪色了,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还用学生刻意地去记住次氯酸的性质和用途吗?可谓一举两得.

课的结尾一般是对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做一个小结,突出重点,与学习目标首尾呼应,是一节完整公开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能推陈出新却不多见.我在公开课“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最后是这样小结结尾的,在课件上打出一对联,学生齐声念道:上联:一算二量三溶后冷却,下联:四移五洗六定再摇匀,横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学生读完又哈哈大笑,但我想这样的结尾留给学生的映像会比较深,保留的时间会比较长.而这也正是本节课要学生掌握的重点: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和方法.

公开课要有自己的推陈出新,才能吸引别人的眼球,形成自己的风格.一节课新授的内容一般控制在30分钟左右,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化地提高课堂效率,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所以新授课内容的巧妙、有效地设计是一节公开课的灵魂.

二、磨课

初稿成型后,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我将课件、教学的思路讲给组内的教师听,希望他们能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我认真听取并记录下他们提出的建议,修改到我的课件和教案中去.同组的教师都非常热心地帮助我,修改到每一个细节,如,一个过渡、一个实验的设计、一个问题的提出等,面面俱到.

三、上课

课前的精心准备就是为了课上的45分钟.教学的仪态、语言的组织、师生的交流、合作都是在课堂中应注意的细节.导入的时间,新授课的时间,及时巩固的时间也要控制好.不一定做到随着铃声说下课,但如果拖课一定不超过两分钟,当然提前结束然后无话可说也不好,要保证一节课的完整性.

四、点评

公开课开设的成不成功,是开公开课的教师课后最关注的问题,其他教师的点评就是最好的答案.一般在点评中包括亮点的表扬和不足的提出.对于优点,我们应保持下去;对于不足,我们应积极反思,在以后的课中尽量避免.如在我的公开课“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中,一致得到好评的是:课件精美,语言流畅,过渡自然,教学内容把握到位,时间安排合理,上课如行云流水,给听课的人留下美的享受.这样的赞美跟课前的精心准备是分不开的,所以就算不是公开课,我们教师也应认真准备每一节课,准备越充分,教学效果也一定越好.这样的好评是对开课教师的肯定,但能让开课教师不断进步的应该是他们提出的不足.在这节公开课中有一些问题,突出的是:(1)学生自我学习和讨论对教学时间的控制难以达到,教学任务的容量不是很大;(2)在学生探究实验前未能很好的讲解一下实验过程,导致个别学生在实验中无从下手,最终实验失败.(3)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氯气与水以及氯气和碱的反应,但在前面学生自主学习时,又强调了另一个重点,氯气与可变价态金属反应,从而导致后面的教学时间太紧,应该在下次课强调该重点.

五、反思

我们常提的口号是: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仅靠自己的一些“老本”是远远不够的,最终会退出教育的舞台.所以应不断地加强学习,来丰富我们的课堂.教育局、学校会不定期地请全国有名的教师为我们做讲座,每次听完报告都受益匪浅;学校开设的图书馆、阅览室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很多优秀的书籍;学校也经常安排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学习的方式很多,在教书之余,我们应加强学习的意识,做一名可持续发展的教师.

如何上好化学课 篇2

上好化学课的一点感受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基础,是九年级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他们感到既陌生又好奇,学生学得好坏,关键所在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从事化学教学工作中经常分析和总结,注意观察学生的听课动态并在课后及时反思每一节课,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尝试、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一.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爱好,有兴趣才有动力,有兴趣才有信心。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如何学好化学,兴趣对于学习化学就十分重要了;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呢?我的做法是深入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做学生的亲密朋友,让他们喜欢我这位教师,从而喜欢我所教的化学这门功课。在教学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从而要求他们学好化学;结合教材内容介绍我国化学工业成就以及在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学好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介绍一些化学发展史实,化学家的事迹,增添他们学好化学的情趣和欲望;注重化学实验教学,发挥实验魅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分层次教学,小步前进,让每个同学共享获得知识,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开展课内、课外,形式多样的探究性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明确教学目标

学生学好化学仅只有兴趣是不行的,兴趣的培养只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能源开发工作,而明确的教学目标则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作。如果学生开始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就会尽心尽力地去做,会完成得更好。因此,我在教学中做到每一堂课在上课前都把教学目标用小黑板或幻灯片或其他方式展示给学生,让他们知道本节课要学些什么,做些什么。每一个知识点应达到什么层次要求,这种目标教学使学生围绕目标,主动搜索问题意向,能有效地诱发和控制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三、强化实验教学

如何上好化学试卷讲评课 篇3

关键词:化学试卷;讲评课;新课程改革

化学试卷讲评课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相对于讲新课来说,试卷讲评课程序多,工作量大,往往是薄弱环节。多数教师试卷讲评课效率低下,具体表现为:(1)形式单调:先报答案,然后按顺序逐题解释。(2)思维被动:许多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教师在自言自语。这些都与新课标所倡导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师生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理念不相符。如何上好化学试卷讲评课?本人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一下肤浅的认识。

一、充分备课

讲评试卷时需要有针对性地讲解,否则从头到尾逐题讲解,事倍功半。而要针对性地讲解,就必须广泛收集信息,仔细研究试卷。讲评课的备课要完成以下三项工作:

1.做好统计分析,做好统计工作。(1)统计每题得分率;(2)统计每题出现的典型错误。

2.做好比较归类分析。造成学生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有:心理问题、审题问题、知识问题等。因此,根据试卷的内容和特点,对试卷进行比较和归类分析是很重要的。可按知识点分类、按解题方法分类、按错误类型分类等。分类如果做得好,既能提高课堂效率,又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对错题留下深刻的印象。

3.写好针对性教案。在前两点的基础上制订教学方案:明确考纲要求,确定讲评要达到的目的,同时要确定哪些题略讲,哪些题重点评解。另外,用什么方法讲解,讲解到什么程度。知道学生犯错的原因,才能在今后不犯错,知道如何去改进。

二、“三要”

讲评课是在测试后,利用试卷所提供的信息反馈,总结出经验规律,从而调节教与学,其作用不言而喻。因而,在讲评课上:

1.要重视激励。学生拿到试卷后往往都有后悔懊恼的表现。如果此时只是责怪学生:“这些东西平时都反复强调过,不应该错。”只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化学感到厌倦,进而望而生畏,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一堂好的试卷讲评课,首先应该是知道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充分肯定取得的成绩,鼓励学生的进步。当然,这个要因人而异。从解题思维、分析过程、计算结果和书写形式上,耐心仔细地寻找学困生试卷上的闪光点,让他们看到进步,树立信心,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对提高今后的化学成绩很有帮助。

2.要举一反三。为拓宽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讲评时应该对相关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在讲解时,可以展现一题多解或者改变条件、改变问题形式进行讲解。

3.要追根溯源。错在哪里?化学试卷讲评课要引导学生搞清自己犯错的原因,是知识点不到位还是审题不清?是心里紧张还是运算错误?是表述不合理还是其他?总之,要找到原因对症下药,以求做到有的放矢。

三、试卷讲评课之后的工作

1.布置学生写好考试总结。内容包括考试的准备情况、答题情况、得分分析、出错原因等。教师抽时间批阅,有条件的还可以帮助学困生制订改进计划,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2.让学生认真订正试卷,交上错题订正本。教师要及时批阅,同时做好个别辅导与答疑工作。

3.选择少量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巩固和练习,同时检验一下试卷讲评课的效果。这样上化学试卷讲评课,尽管教师工作量大,费时费力,但师生反馈的信息量大,针对性强,对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化学成绩很有帮助。

如何上好一堂化学课 篇4

一堂好课, 不是演出来的, 不是做出来的, 而是一个老师用真心教出来和全体学生学出来的, 里面除了凝聚了智慧的传递, 更重要的是还凝聚了一股师生情的传递。

一堂好的精彩的化学课, 就像在写一篇作文: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 一个环环相扣, 步步深入的情节, 新颖又精彩, 最后再加上画龙点睛之笔作为收尾。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

一、 导入学情要潜入情境, 扣人心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导入相当于是一场电影的“序幕”, 起着点明主题、渗透重点、潜入情境的重要作用;就像写一篇小说, 一个好的开始才能引人入胜, 化学教师走上讲台若能以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幽默的言语表述和熟练的实验操作组织教学, 定能扣人心弦,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达到引其兴, 激其趣的奇效。实践证明, 不同的定向导入对学习效果有不同的影响, “善导”的教师, 在教学之始, 就能诱发出学生渴望获得知识, 不断追求真理的意向。

二、过程环节新颖又精彩, 引人入胜

这部分的教学就像是小说里面的高潮, 是一部小说的主题内容, 力求做到情节波澜起伏, 过程可能疑无路, 结果是柳暗花明。课程的教学目的:从理论和观念上引导学生“入门”, 从教学技能培养“上路”、“上手”, 从教学研究思路上能“开阔眼界”以达到使学生理解、掌握有关内容中包含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技能。不仅要懂得“是什么”, 而且要懂得“为什么是这样” “怎样做”以及“有什么用”, 而怎样才能有效地表达出这些呢?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 是课堂教学永远的追求 。那么化学课的这一部分是传递知识的过程, 在这一个过程里面, 要注意教学的设计, 知识点列出要环环相扣, 再由学生层层拨开, 教师则过渡引导, 有序提出问题, 由学生进行一一解答, 最后使问题能迎刃而解。学生愉快和轻松地认知——从不懂到懂, 从少知到多知, 从不会到会;教师能享受到学生从不喜欢到喜欢, 从不热爱到热爱, 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达到了一个双赢的效果。我清楚地记得在那年的优质课比赛中, 各位老师在这部分中做得可谓是完美无缺, 其中一位南宁的选手把生活中的一些幽默的事情带到了课堂中, 赢得了所有学生的喜欢;柳州的选手更是不简单, 她像一个策划的幕后者, 整个环节里学生都起到了一个主导作用, 而又能引导学生走到知识点, 又走入下一个知识点。结果学生都能自由地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一番。

三、 梳理知识, 总结归纳, 形成或拓展, 完善知识结构

在完成主要学习任务后, 引导学生通过对学习过程进行回忆、分析、整合, 能扩展学习结果, 强化学生对学习结果的体验, 使学生对学习逻辑的体验从朦胧状态变成自觉状态, 更加清晰, 更加深刻, 更加主动地学习, 并在适当阶段进一步升华。有时, 还可以进一步扩大视野, 或者渗透后续学习内容。整合的结果是形成新的、更充实的认知结构、能力结构等等, 它实际上是一种后建构活动。

四、 重视课堂的回顾反思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是知识的先行者, 更是学习的先行者, 改进教学方法是教师的职责之所在。通过教学反思, 回顾教学, 留自己之长, 取他人之长, 扩大自己的专业和理论视野, 促成自身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 使自己不断成长, 尽快从经验的迷宫走向智慧的殿堂。

在一节课的整个过程中, 我认为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 注重讲话的艺术。语言的包装也是尤为重要的。“激励之言”意在催人奋进, “机智之言”妙在令人叫绝, “幽默之言”趣在耐人寻味。

第二, 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与学生的互助合作学习。重视学生的提问。师生间沟通可以是言语的, 也可以是非言语的,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言语与体态语言是沟通师生双方信息、情感的重要手段。例如, 在讲授原电池和电解池反应时, 我们可以通过当堂提问、随堂练习以及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等。

第三, 对所教的学科要有激情。热爱所教的学科, 要找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找一种与学生分享快乐的感觉;“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康丽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反思[J].新农民·农村教育, 2009 (3) .

如何上好识字课上好识字课 篇5

上好识字课,不仅要拥有一套好教材,而且要掌握好灵活运用教材的方法,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达成目标。

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便是系统、全面的了解教材的结构特点及内容特点(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6页)。

从结构上看,《识字儿歌三百首》每首儿歌包含四个部分:标题、儿歌正文、插图、“请你认”。

从内容上看,这四个部分又分别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来说说标题。

《识字儿歌三百首》总共收录了328首儿歌,每首儿歌以一个重点字作为标题。作为标题的300多个汉字都是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汉字。这些汉字又按类别进行划分,具体包括数字、身体器官、方位、颜色、自然天象、学习生活、植物、动物、家庭人物等16个主题,如此划分便于孩子集中了解某一类的事物,也便于幼儿园及学校开展主题教学。这些汉字作为标题,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儿歌当中出现的、要掌握的生字与其有字形、字音、字义上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标题就是母亲,诸多生字就是她的孩子。

其次来看看儿歌正文。

教材收录的300多首儿歌都具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特点,即将一组汉字按造字规律编成一首儿歌、将近2000个必备常用字按主题汇集成300多收儿歌,这些儿歌包含了儿童必备的多元文化知识。例如,“贝”和“见”这两个字在字形上有相似和不同之处,“见(见)”其本义与眼睛(目)相关,“观、现、视、觉”这一组含有“见”字的字其意义也与眼睛相关。我们来看看《识字儿歌三百首》上册第29页的儿歌《见》。

贝和见,差一点,仔细观察能发现。

看电视,不睡觉,容易变成近视眼。

这首儿歌不仅提醒小朋友要仔细辨别事物的异同,而且要告诉小朋友要注意用眼卫生。最重要的是,儿歌巧妙的将“贝、见、观、现、视、觉”这一组字编在一首儿歌里面了。

同样,一首描绘儿童月下嬉戏的儿歌《亮》(上册第61页):小月亮,高高挂/月光照在凉亭下/凉亭下,三个娃/分享快乐忘回家。儿歌将“亮、高、凉(京)、亭(停)、享”这样一组含有共同部件的汉字编在了一起,让孩子通过观察、对比来学习和记忆。

儿歌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就儿歌类型来说,主要包含摇篮曲、数数歌、问答歌、连锁调、绕口令、游戏歌、谜语歌等七种。

1.摇篮曲,又称催眠曲。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一个静谧、恬美的世界,为孩子能安然入睡创造出恬静的环境。如上册的《睡》、中册的《蓝》等。

2.数数歌。如四川儿歌《数蛤蟆》,儿歌巧妙地通过数数的方式来念唱,并启发儿童进行一些简单的运算。如下册的《袜》、《个》等。3.问答歌。这类儿歌通过自问自答,引发儿童的兴趣与思考,告诉了儿童事物的特征。如中册的《叶》、《会》、《不》等。

4.连锁调。指采用顶真的修辞方法,将诗句组接起来,形成环环相扣、句句相连的结构形式。所谓顶真,就是上一句(或上一节)的末尾,做下一句(或下一节)的开头。如中册的《学》、下册的《蛙》等。

5.绕口令,又叫拗口令、急口令,其特点是把许多近似的双声、叠韵词组织在一起,使之读起来十分绕口,稍不留意,就会读错,是训练儿童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好帮手。如四川儿歌《布补鼓》:“墙上一面鼓,鼓上画老虎;老虎抓破鼓,买块布来补;不知是鼓补布,还是布补鼓。”中册的《楼》、《瓜》、《梨》、下册的《狮》等。

6.游戏歌,即是配合游戏动作的儿歌。如《找朋友》,许多幼儿园的孩子都喜欢做这种“找朋友”的游戏,一边做游戏,一边唱着这首儿歌。这类儿歌还包括颠倒歌,如下册的《哥》、《拍》等。

7.叙事歌。以歌谣形式叙述一个简单有趣的故事。这类儿歌很多,如上册的《今》、中册的《兵》、下册的《国》、《抬》等等。

不同类型的儿歌有不同的朗读方式和教学方法,会给孩子们带来不同的乐趣。这一点在具体的教学当中将会讲到。

再次,我们来看看“请你认”。

这是针对每首儿歌出现的生字和词提出的建议性的教学重点,供老师参考。在实际教学中,每位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特点及学习情况进行调整。例如《二》,“请你认:

二、两、对、双、只”,除了提出的这几个跟二相关的量词,还可以教孩子们掌握“鞋子、老虎、脚、羊”,以及一些由“二和一”组成的成语,如:一清二白;一干二净;一不做,二不休;独一无二;数一数二;一清二楚……

再如《见》,除了认识“贝、见、观、现、视、觉”以外,老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能力情况延伸出与“贝”(金钱)相关的一些汉字如:财、贪、败、赚……

最后,我们来看看儿歌的插图。

儿歌的插图具有四种功能:

1.解释儿歌;

2.看图组词;

3.看图说话。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具体要求也不一样。比如,小班的孩子,目标是要求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到相关的事物或者局部说出图画描述的事物;中班的孩子,目标是让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描述图画的内容;大班的孩子,目标是让孩子能完整的描述图画的内容,并能发现图画间所隐藏的逻辑关系。

4.涂色。教材使用黑白插图,决不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减轻教材使用者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为孩子提供涂色的素材。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使用蜡笔或着彩铅,给自己喜欢的图画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这样更能充分体现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上好识字课的第二步是通过自身体验,逐步掌握儿歌识字的教学流程(参加《教师指导用书》第13页)。通常情况下,一堂识字活动课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环节:导入,儿歌识字,游戏。

第一阶段“导入”,其目的是为了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将儿童原有的经验于当前的学习内容联结起来。

课堂导入的方式有很多,下面我们来简单地介绍集中常用的方法。

故事导入法。通过自编的故事,融入本次课相关的学习内容,巧妙的引出要学习的儿歌。这种方法不仅要求老师有很强的编故事的能力,而且要会讲故事。编故事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将儿歌扩充、改编成故事。比如儿歌《兵》,其故事主要情节为某一天蚂蚁兵外出找食物,看到了一个白色的乒乓球,他们以为是鸡蛋,他们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把鸡蛋运回去。他们请来蚂蚁皇后、蚂蚁王国的皇亲国戚来分享一顿美餐,结果可想而知。讲故事的时候,老师要充分利用肢体语言,用丰富而夸张的表情、动作、声音来描绘这个略带滑稽的故事,老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逐个讲要学习的生字“兵、丘、乒、乓、宾”板书出来并同时出示相应的字卡,很自然的就能过渡到下一个学习环节。

游戏导入法。当孩子们精力不够旺盛或者注意力不够集中时,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手指游戏或身体游戏来(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21页)加以调动。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游戏来复习上一次课所学的内容。

谈话导入法。上课前,老师可以和孩子们就天气、节日、某些新近发生的事等等展开讨论,讨论的内容最好是与当天的学习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和孩子们谈话时,一定要随和、随便,老师就如同一个娱乐节目的主持人,平等、自由地和孩子们交谈,千万不可一板一眼。

第二阶段是“儿歌识字”。从形式上讲,这个阶段包括:老师朗读儿歌、儿童指读儿歌、自由朗读儿歌、辨析生字、识记生字、组词、造句、看图说话、汉字书写等环节。从内容上讲,这个阶段是“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不可能是一成不变,方法也是如此。对于不同的汉字,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孩子来识记汉字的字形、读准汉字的字音、理解汉字的意义。

首先来说说形式上的安排吧。

1.老师朗读儿歌。在没有出现文字和图片资料的情况下,老师用适宜的语速和语调给孩子们背诵一遍儿歌,然后出示自制的儿歌挂图,请孩子们和老师一起看着挂图指读。一遍,两遍,还是多遍,完全由老师们自己掌握。在第二遍朗读儿歌的过程中可以把重点生字板书出来。

2.指读儿歌。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翻开书,找到要学习的儿歌。此时,有经验的老师是不先急着让孩子们直接指读儿歌的,而是请孩子们通过“找朋友”的方式找到老师写在黑板上或出示的字卡上的汉字。然后,再在老师的带领下“划指”儿歌。

3.辨析生字。这是最体现老师教学功力环节。首先,我们提倡“发现学习”(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14页),引导孩子发现所学习的一组生字字音、字形、字义上的规律。如《一》中与“一”意义上有联系的有“冠军”、“第一”、“最大”、“最小”等等;形状上有联系的是笔画“横”。与“1”意义上有联系的是数字的排列;形状上有联系的是笔画“竖”。又如《火》,与“火”字字形有联系的是“人”以及笔画“点、撇”;与其意义上有联系的有火字旁的一系列字:燃、烧、焰、灯、炮……其次,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分析汉字字形特点的时候,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汉字字形上的规律有许多种(参加《教师指导用书》第15页),如具有相同部件(高、京、亮、亭、享);象形、会意、指事三种造字法造出的汉字字形、字义上有着明显的特点;形声字表声表义的规律;形近字的特点(人和入、士和土、兔和免);一些合体字含有独立成字的部分(尖、秋、硬、赢、骑)。对于具有不同特点的汉字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加以辨析(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18页),这些方法包括直观演示法、举例法、形象展示法、奇特联想法、字理辨析法、系统归纳法、猜谜法、口诀法、组字法等等。对于这些方法,老师们要熟记于心,灵活运用。最后,我们需要着重强调的是,不管使用何种方式讲解汉字字形结构及其读音、意义,都得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及经验水平。对于汉字字形的讲解要生动、形象(但千万不可胡编乱造),如“闲人免进”,孩子可能会以为是“闲人兔进”,对于“免”和“兔”这两个字的对比解释,我们应该抓住事物的特点,即“兔子有个短短的小尾巴(点),免得少一点”。又如 “力”和“刀”,可以这样给孩子解释:一撇力气很大,把上面都顶破了。对于汉字意义的讲解要通过具体的词语、句子进行,切不可晦涩难懂(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20页)。

4.识记生字。让孩子们识记生字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在孩子理解汉字字形、字音、字义的基础上,通过变换方式多次点读儿歌和汉字。具体来讲,可以通过模仿小狗读、模仿小熊读、模仿大象读、模仿小鸡读……男孩读一遍、女孩读一遍、高的读一遍、矮的读一遍、胖的读一遍、瘦的读一遍……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可以穿插一些自编的小游戏。

5.组词造句,看图说话。组词造句的方式有很多,在讲解汉字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也可以在看图(包括自制的词卡图片)的过程中进行。前文已就如何引导孩子看图说话做出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6.汉字书写。对于尚未达到书写能力的学前孩子,我们不提倡让孩子们写字,尤其是抄写生字,至多写少量的字,如自己的名字或极其简单的字(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14页)。其次,我们来说说这一阶段内容上的安排吧。

正如上文所说,教孩子识字、阅读,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这些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需要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实践、总结、提高,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带来理想的效果。一位好的语言教师要想练好深厚的教学内功,就得自己不管的研究和学习,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参考《教师指导用书》第8页)。

现如今,网络资源极其发达,老师日常教学所需要的参考资料在网上基本上都搜到。书店资源也非常丰富,只要老师们耐心去寻找,都能找到你所需要的资料。不要怕花时间、花精力、花钱,因为你所付出的一切都会给你带来无穷的财富的。没有勤奋、没有付出,就不会有回报。

第三阶段是“游戏识字”。这一阶段既可单独存在,也可以融合在前面两个环节当中,其主要目的就是透过游戏的手段,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效果(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23页至42页)。

开展游戏识字需要注意三个问题。其一,《教师指导用书》收录了60多个游戏,这些游戏不要求每个都做,老师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及孩子的喜好,做好20来个就足够了。一些游戏只要稍稍变换一下形式和内容,就能保持游戏的新鲜感和趣味性。其二,既然是游戏,就一定要好玩。老师要把自己变成孩子,跟大家一起无拘无束的玩,要忘情得投入其中。如果老师自己都体会不到游戏的乐趣,孩子们也一定不会获得快乐的。其三,一定要按照教参的说明准备好足够丰富的材料,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

下图是儿歌识字全部流程。上好识字课的第三步,希望老师能主动去学习和掌握有关汉字起源、发展、演变的知识,了解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各种识字方法。

从小,老师就没有教我们汉字到底是什么来的。它与我们的祖先的生活、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到底有什么联系?其实,只要认真的去看一看有关汉字研究的书籍,就会被汉字本身所蕴含的文化深深吸引(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11页)。一些关于汉字研究的书籍写得非常非常好,如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汉字王国》(瑞典,林西莉)、学林出版社出版的《汉字密码》,还有就是《说文解字》等等。可以把一些有趣的、简单的甲骨文字、金文描下来,在上课的时候一遍讲一遍拿给孩子们看,既生动、有形象。

没有一种识字方法能解决认识所有汉字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需通过学习了解多种识字方法,吸收各种方法的经验和精髓,结合自身的经验,加以灵活运用(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8页)。正如前文介绍,儿歌识字本身是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中本身就融入了当前较为成功的各种识字方法,如集中识字、字理识字、阅读识字、韵语识字、听读识字等等。《识字儿歌三百首》为教学提供一套便捷的材料,只要将它与教师本身的经验、与各种适宜的方法相结合,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

上好识字课的第四步,就是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切实可行的教案。

能否把识字课变为语言课、能否把枯燥乏味的纯认字变为生动有趣的汉字学习、能否把识字课变为语言思维训练活动,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和教学目标的细分(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3页、第42~45页)。

首先说说教学内容的选择。我们以《一》和《二》为例加以说明。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学内容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从每首儿歌中挑出重点识记的汉字(以及跟其中某些汉字在字形、字义、字音上有联系的字)、词语、句子;

2.汉字本身蕴含的文化知识;

3.汉字的读音及在不同词语、不同语境中的意义;

4.汉字的笔画名称、书写笔顺;

5.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像力、创造力等;

6.学习者“听”的能力的训练;

7.学习者表达能力训练;

8.学习者理解能力的训练;

9.学习者阅读能力的训练。

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认知领域的目标通常是教师最为重视的目标,它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在语言教学上,认知领域的目标的设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3页)。

情感领域的目标通常为教学者所忽略。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厌恶等。人的情感会影响人做出的行为选择。由于人的情感反应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内部心理过程,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和抽象性,因而这个领域的学习目标相对难以编写。概括起来,识字教学在情感领域的目标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A、激发学习者学习汉字的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B、激发学习者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C、培养学习者良好的行为习惯

D、培养学习者良好的道德品质

E、培养学习者良好的心理素质

最后,我们来看看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

识字教学中,“读”和“写”是两大重要的动作技能。以往,识字教学以“四会”,即“会读、会讲、会写、会用”作为识字的质量衡量标准。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识字教学要求简化为“认识”和“会写”,认写分开,多认少写。会认的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要求会写,这是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的。

“读”的教学目标包括:

A、汉字的音与形没有联系,要逐个认读、记忆;

B、结合字义、字形认读同音字;

C、根据词义读准多音字;

D、在部分方言地区,通过训练,区分n和l,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由于低龄儿童手部肌肉和神经发育不够完善,写起字来比较费尽。因此,识字的总目标是“识写分开,多人少写”。“写”的教学目标包括:

A、掌握汉字的正确书写笔顺;

B、会“对空写字”;

C、会写自己的名字和少量笔画简单的汉字

D、要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一些汉字的具体含义,使学生掌握传递情感的动作,包括动词及表达情绪(如喜、怒、哀、乐、忧、愁、等)的形容词。

有了教学内容,有了教学目标,老师就可以充分的准备好教学材料,并写出相应的教学方案。教案写的越详细越好。但是教案只是一个教学活动的提纲,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变动,做到随机应变、灵活处理。

下面是一个示范教案。

禾叶黄,像着火,秋季稻熟种子落。

粮和米,瓜和果,装满一筐又一箩。儿歌简析:儿歌描绘的是秋收的情形。稻子熟了,禾叶黄了,远远看去,就像是稻田里着了火。各种粮食、瓜果蔬菜也都大丰收了,把箩筐装得满满的。

教学内容

1.通过秋收认识秋天

2.学习与庄稼有关的禾字旁的常用汉字:禾 火 秋 季 稻 种子 和

3.适当延伸其它禾字旁的字:秀 稼 香 秧 科等

4.看图组词、看图说话

5.请孩子自己描绘秋天的情形,可以是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绘画来描述

教学目标

1.理解所学习汉字的基本含义;

2.学习归类;

3.通过细致的观察,能发现画面细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能看图组词、造句、说话;

4.喜欢学习汉字、喜欢朗读儿歌;

5.能给黑白图画涂上恰当的颜色。

教学材料

1.准备一些秋天的照片,尤其是稻田的照片 2.有条件的,准备一些稻穗、大米

3.图书人手一册;

4.自制儿歌小挂图

5.自制小字卡

6.涂色工具(最好是彩色铅笔)教学过程

导入

讨论

1.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吃的米饭是怎么来的吗?

2.展示图片,并做简单的讲解

秧苗――禾苗――稻谷――大米――米饭

3.到了秋天,田里的稻谷熟了,农民伯伯收割稻子,把稻谷运回家,再把谷子外面金黄色的壳去掉,就成了雪白的大米了。秋天,不仅是稻谷熟了,其它的粮食也都熟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秋天的儿歌吧!

儿歌识字

1.老师朗读一遍儿歌 二

禾叶黄,像着火,秋季稻熟种子落。

粮和米,瓜和果,装满一筐又一箩。

2.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儿歌所表现的秋天的情形。

3.用图书法和系统归纳法教授汉字

A、禾-火-秋

a)禾:木加一撇变成禾苗的禾字

解析:甲骨文,下部分“木”,表示植物,上部分像是沉甸甸的谷穗。简体字“禾”上面的一撇我们可以想像成那是禾苗的尖尖的叶子。

b)秋天,包括禾苗在内的许多植物的叶子都变黄了,远远地看去,就像着火了一样,因此,“禾”加“火”就是秋天的秋。

B、季 稻 种 和 香 秀

a)给孩子们呈现这一组汉字,请小朋友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原来它们都有一个“禾”字旁,这些字啊,都跟农作物有关。季节的季:小小的禾苗,春夏秋冬有四季

水稻的稻:我们吃的大米就是水稻结出来的

种子的种:稻谷是禾苗的种子

祥和的和:在古代人看来口中有东西吃了(禾),家里就会和睦、祥和

香:下面本来是一个“甘”现在变成一个“日”了,就好像嘴巴和小舌头,大米吃起来,当然是香喷喷的了

优秀的秀:稻谷嫩嫩的时候,里面有好多白色浆,就像奶汁一样

4.指读儿歌。老师伸出左手食指,将书正对着小朋友,老师示范一边读儿歌一边指汉字(划指),然后请小朋友跟老师做,读一遍或两遍儿歌(先慢后快)5.请几个小朋友起来诵读儿歌,并认读一下汉字

6.看图说话

用填空的形式逐步培养孩子看图说话能力,并引导孩子学会仔细观察。

中飞着的是什么?它要飞到哪里去?

识字游戏

(识字游戏可以放在下一次活动,用它来复习汉字)如《摘果子》

〔目的〕

1.复习本课所学汉字

2.观察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准备〕自制的字卡

〔玩法〕将字卡贴在黑板上。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边唱儿歌一边点字卡,说一个字点一下:金果果,银果果,摘到哪个吃哪个。说到最后一个字时停住,请孩子们认读最后点到的汉字并组词。待孩子们熟悉规则以后,请两个小朋友上台,其中一个背向黑板,另外一个孩子点豆豆。最后请背向黑板的孩子猜点豆豆的小朋友最后点的是哪一个字。猜中的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奖励。

课外涂色游戏

让孩子把书带回家,除了把儿歌或朗读或背诵给爸爸妈妈听,还要在家长陪同下,给黑白图片图上颜色,使它变成彩色图书。

上好识字课的第五步概括起来只有三个字:上好课。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教学风格。对于幼儿园来说,我们更愿意把“课”称之为“活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活动”的“活”是希望老师在教学中要活泼、幽默、风趣,肢体语言要丰富,语言要丰富、生动、形象,别像中小学老师那样一板一眼,直白地说,老师要像主持人毕福剑、崔永元、吴宗宪那样,为教学营造一个快乐、宽松、自由的环境。“动”,既要求老师积极地穿梭在孩子们中间,也要让孩子们充分的运动起来。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的了解孩子(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1~2页)。

有关上课的方法就先写到这。其实,这也不过是我们的一些教学心得体会,写下来,既是对自己以往工作的简单总结,也是希望它能给老师们带来一些启发。

如何上好一堂初中化学绪言课 篇6

[关键词]化学绪言教学初探

[中图分类号]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000

初中阶段时学生青春期发育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实施新教学理念教育改革过程中更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配角”,起主导作用,是学生入门的领路者。对初中九年级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在接触化学这门课程以前也知道化学。但没有系统的认识。对于“什么是化学”这个问题还很模糊,我们如果开门见山的讲“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势必乏味,会使学生有厌学情绪。本文将从笔者多年的教学中,就如何应对在化学课堂中学生探究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开发应用做一些肤浅的探讨。初探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浅谈一点认识。

一、了解学生对化学的认识

首先问一问学生,什么是化学、化学是干什么的。预习过的同学会照本宣科,化学云云等等。没有预习过的同学则一片茫然。有一点模糊的认识但无从入手,不知如何回答。我告诉学生一个故事,我曾与一些没读过多少书的老人们交谈过,老人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是当老师的,老人们又问教算术还是讲语文啊?我回答,我是初中的一名化学老师。老人们笑盈盈的说,哦,是塑料啊。学生们开始笑,我告诉学生在那些老人们的思想概念里,化学就是塑料啊。通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学生会意识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引入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介绍化学与生活。

二、通过实验建立学生对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的认识

这一环节可以设计几个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

(1)魔棒点灯选用高锰酸钾和浓硫酸反应放放氧气的特点点酒精灯。提前安排放两个烧杯,第一个放水,第二个放浓硫酸。事先将高锰酸钾放在酒精灯灯芯上,在实验前问学生,我要用这支玻璃棒(第一个烧杯中取出)点燃酒精灯,会不会成功?一部分同学说会,一部分说不会。请说“会”的同学上来试试。有大胆的同学来尝试,但终究失败,惹的同学们哈哈大笑。从同学手中接过玻璃棒,放进烧杯中(第二个烧杯)然后做手势请同学回到座位上,重新请同学来看我变“戏法”。果然成功。激起学生对化学的极大兴趣——原来化学是这么的神奇啊!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同学们不能点燃酒精灯而老师可以做到。心细的同学会说出烧杯的不同,但不敢确定。强调那个烧杯中取出的玻璃棒后又放入到哪个烧杯中了,让学生初尝化学实验的精彩的同时,培养学生意识到仔细认真观察是化学实验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2)塑料瓶变扁

实验准备:一个装有空气的塑料瓶,一个装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一烧杯水(用氢氧化钠溶液更好)先取出装有空气的塑料瓶,请一位同学上来,自己手中拿装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打开瓶盖,分别加入少量,盖上瓶盖。请同学一起摇塑料瓶,和刘谦的魔术一样,奇迹发生了。老师手上的塑料瓶吱吱直响,慢慢变扁了,但同学手中的没有变化。

通过以上实验的设计以及故弄玄虚的“作秀”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学习化学的兴趣,这节课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回过头来讲解这就是化学,

再大致的说说化学的发展历程,近代化学的做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历史,介绍道尔顿和阿佛加德罗这两位科学家在化学中的地位。元素种类和物质种类的关系等等。但这些笔者认为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本节课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已经达到,这些可以像讲故事一样讲给学生听就可以了。最后强调学习化学的方法:首先要仔细进行和观察实验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其次要认真听讲和完成作业,第三就是要扎实复习,把当天的内容当天就消化掉,有问题就多思考多请教。最后让准备一些新材料的照片让同学开下眼界。这节课就可以圆满的结束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务必保证实验的一次成功尤为重要,不然“作秀”就会穿帮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了。经过笔者多年的初中九年级的化学教学经验,这些方法都是很好的,既能达到教学目的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对人对事的情感教育上,还能轻松愉快的和同学们度过第一节化学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认为是一堂成功的化学入门引路课了。

谈谈如何上好化学课 篇7

初中化学是到九年级才开设的学科, 课程周期短, 要在一个学年有效地完成这门学科的教学, 是有一定挑战性的。因此, 必须采用高效的、生动的、有趣的、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以下谈谈如何上好一堂化学课, 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要备好课

备好课是首先必须要做好的事情。要备好课, 要从以下几点开始考虑。

1.深入了解本节课的知识重点难点。

明白需要向学生阐明一个什么样的理论知识, 建立什么样的化学概念。要考虑如何克服难点。

2. 考虑如何把要讲述的概念和理论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传授给学生。

(1) 适当查找相关的资料。

化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 每一节知识都会找到生活中的例子, 同时化学也是与科技发展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 也可以从网络、杂志等资料上找到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但是要注意, 这类知识最好是平时多阅读多积累, 这样引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积累的过程也就是素养提高的过程。

(2) 适当利用课件。

使用课件可以直观地展现化学知识, 现代电脑技术非常发达, 各种资源也非常多, 要用图片就到百度图库、素材中国等网站去下载, 要加工图片就用Photoshop等软件, 做课件的软件也很多, 常用的PPT就可以了, 用得好的话效果会非常不错。

(3) 认真准备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是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准备实验, 要仔细琢磨需要哪些仪器药品, 然后填好仪器药品领用单交给实验室。

二、上好课

有了充分的准备, 要上好一堂化学课应该是不难了。尽管如此, 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良好的教态。

良好的教态首先可以让学生感觉良好, 整体态度要和蔼可亲, 这样才有利于与学生沟通情感, 教学是需要情感交流的。

2.讲授要专业精准, 讲授中要渗透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是描述、揭示各种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 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的优点, 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重要的常用元素符号、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 达到会写、会读、会用, 了解它们的化学意义, 逐步熟练地掌握这些化学用语。

3.如果准备了实验, 就要做好演示实验。

虽然经过了充分的准备, 但是也必须确保在课堂上正常发挥。

4.如果准备了课件, 就要用好课件。

用课件也要在上课前反复试用, 看看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并进行修改。

5.适当补充一些习题。

如何上好高一化学课 篇8

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

学生在初中待了三年, 熟悉了校园的一草一木, 熟悉了周围的老师和同学, 一旦离开了熟悉的环境, 进入了高中, 便又面临着新的环境。 陌生的校园, 陌生的师生, 很多同学一开始都极不适应, 给学科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很好地开展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一般情况下, 在高一第一堂课上, 我都是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入手, 首先简单介绍自己的身份和经历, 让同学们对我有大致了解, 然后让同学们做简单的自我介绍, 并且进行互动, 开展一些简单的游戏, 最后让同学们了解化学课的主要学习任务。

当然,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只通过这么一节课是不够的, 还需要在接下来的化学课教学中不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但我始终认为, 良好的人际关系, 可以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 如果, 在高中的开始阶段, 我们不注意做这项工作, 很可能影响未来学科教学。 毕竟如果一个学科老师受到了学生的喜欢, 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喜欢他上的课, 如果一个学科老师不受学生欢迎, 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不喜欢他上的课。 喜欢与不喜欢, 效果是很不一样的。

二、展示学科的魅力, 让学生喜欢上化学课

化学这门学科, 与其他学科不一样, 学生在初中阶段仅接触过一个学年。 因此, 这个学科给同学们留下的印象是难学, 毕竟初中时任务重、时间短。 一旦升入高中, 很多同学对化学这一科有些畏惧心理。 但是目前, 高考仍然是语文、数学、英语加文科综合或者理科综合的考试模式, 化学科目在理科综合中占有一百分的分值, 分量很重。 所以化学课教师必须在高一时充分展示化学学科的独特魅力, 让学生打消畏惧心理, 喜欢上化学课。 否则, 很多同学在高中一年级结束时, 都会因为理科难学而在分班时选择文科。

为了充分展示化学学科的魅力, 我一般都是从化学与我们生活的紧密关系入手, 让同学们了解生活离不开化学, 知道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在化学课上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事例, 毕竟, 这些事例是同学们可感可知的, 这样就让同学们对化学的实际作用有了感性认识。 通过这样的感性认识, 自然很容易上升到理性认识, 认识到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从而认真考虑是否选择学习理科, 是否要认真对待化学学科学习。

三、引导学生树立理想, 让学生们爱上化学课

未来我们要做什么? 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高中阶段,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 尽早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 对这一阶段学习来讲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 在高一化学课上, 我经常和学生谈起未来的话题, 让同学们主动思考自己的未来, 谋划自己的未来。 我一般在高一第一堂课上自然而然地谈起我自己的经历, 告诉同学们我当初选择师范院校的理由, 告诉大家我选择化学系的初衷, 从而引导大家谈谈自己的未来职业理想。 在我的启发下, 很多同学都积极发言, 开始展望自己的未来生活。 比如, 有的同学说长大了做一个医生, 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给予充分鼓励后, 告诉他, 要想当好一个合格的医生, 必须学好化学, 更需要优秀的化学成绩。 总之, 我在认真倾听孩子们的未来理想, 并给予他们鼓励, 并从这个职业与我们化学科之间的联系出发, 告诉他们学好化学的重要性, 从而让大家认识到很多职业需要从现在开始就学好化学这门学科, 从而引导大家爱上化学课学习。

四、学好化学, 是应对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

也有的同学可能会说, 到了分班的时候, 我要选择文科, 自然不必在化学学科上下很大工夫。 我充分理解这类学生的心理, 并尊重这些学生的选择。 但是我仍然告诉大家, 即使选择学习文科, 仍要参加化学学业水平测试。 这个成绩是高中毕业考试的重要参考, 也是一些高校招生的重要参考, 因此, 我们仍然不能轻视化学学科学习。

我也对同学们讲, 分班是高二的事情, 我们在高一时确定的理想或者想法还是有一定调整空间的。 如果我们通过一学年的学习, 对化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自然就会改变当初学习文科的愿望, 很有可能转而学习理科。 因此, 我们在一开始就应该对各科学习都保持浓厚的兴趣, 并尽力学好每门学科, 从而为将来分班奠定良好的基础。

浅谈如何上好化学课 篇9

一、以学生为重心,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应该营造师生平等、和谐的氛围, 促进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和增强技能。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注意调整优化教学行为 (包括对学生的态度、教材的组织、教学方法手段、期望值、评价方式等) , 改善课堂教学环境, 使学生产生积极心理状态和学习行为, 既有效地掌握学科知识和提高能力, 又发展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 让学生说说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理解。当学生分析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完整时, 教师应给予暗示、提示或补充, 当回答正确时, 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尤其是对于理解能力差、心理素质较弱的学生, 要注意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 多鼓励, 多表扬, 使他们信心十足。久而久之, 课堂上师生配合密切, 真情互动, 教学相长, 教师教得愉快, 学生学得轻松, 师生关系融洽, 成为真正的良师益友, 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先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教材的编写风格, 需要运用兴趣化教学策略,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常见的有:

1.疑问教学法。 “学则须疑”, 通过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认真思考, 自主学习, 然后经过讨论分析, 明白其中道理, 从而提高自主学习及认知能力。

2.知识竞赛法。需要营造积极竞争的学习氛围, 使压力变为动力。例如在进行元素化合物教学时, 可以分组教学, 组织各小组之间进行化学方程式记忆知识竞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树立积极的竞争意识。

3.理论联系实际法 。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连, 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走进生活, 弥补课堂传授间接经验的不足, 多组织开展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 做到学以致用。

三、重视实验教学, 锻炼实践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化学实验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 它模拟人类认识事物的实践过程, 符合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自然规律, 因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教学是促使化学教学成功的教学手段。而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则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化学实验本身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活动, 许多化学实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把化学实验当“魔术”来表演,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比如在一张白纸上用毛笔蘸取无色的酚酞试液写“化学”二字, 再将NaOH溶液喷在纸上, 红色的“化学”二字奇迹般出现了, 学生十分惊奇。又如点燃镁条和貌似棉花的火棉, 魔棒点灯, 出现变化莫测的晴雨花等。老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实验, 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

四、立足教材,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化学知识因元素种类繁多、概念过于抽象而令一些同学深感头疼, 而多媒体教学具有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化无形为有形的特点, 立足于化学教材,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图文并茂、声形兼备, 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 有效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尤其是可以将一些实验现象不明显、对实验环境要求严格、或是一些如果操作不当会对学生人身安全 造成威胁的实验等, 这些实验在实验室内很难完成, 但是不做实验又不利于学生理解, 在传统教学中只能放弃这些实验, 改为讲实验, 这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 通过三维动画真实地模拟这些难以完成的实验, 更能带给学生视觉的冲击, 激发学生完成实验的激情与动力, 使学生对实验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能巩固基础知识, 提高实验操作基本技能, 扩大知识领域, 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结合学习过的化学知识, 与当地生产实际相结合开展课外活动, 是化学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尤其对高中学生来说, 加强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更是教学的方向。如讨论怎样才能合理施用化肥, 提高化肥的增产效益, 组织学生对当地土样、水样进行测试。再如结合环保知识, 组织学生对当地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进行调查, 写出调查报告, 提出防治措施等 (参观污水处理厂) 。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 在实践中获得一技之长, 甚至有所创新。

总之, 教师要上好化学课, 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就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结合多种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并做到学以致用, 不断进步、不断创新。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推进和发展的新形势下, 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高中化学教师必须打破原有教学思路, 建立符合学生身心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 以学生为中心, 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努力上好每一堂课,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秀锋.试论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探讨.中学化学教学前沿, 2012.09.

[2]徐贵权.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策略.开明出版社, 2013.

如何上好高中化学公开课 篇10

一、对公开课重新定位, 实现公开课的自然回归

1. 高中化学公开课要求真务实

真实对于教师来说是最深刻、最有价值、最具活力的教学境界, 也是课堂教学高度和品位的体现。因为只有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深刻的领悟, 对教材的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把握, 对知识的生成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 教师才能根据学情对各种教学技巧进行最优化的选择, 并灵活地加以运用。真实对于学生而言, 可以让教学以原有的姿态呈现,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我们必须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 能让每个学生品尝学习的快乐。

2. 高中化学公开课要常态化

常态课是教师在现代教育思想及理念的指导下, 围绕教学目标, 按照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而开展教学的。常态课下要求课堂符合学生实际, 可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教师不会太在意某一个环节多用了几分钟或哪一个环节少用了几分钟, 常态课重视的是学生在课堂上能否取得实效。再者, 常态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3. 化学公开课要随堂化

时下观摩公开教学, 很少有机会随堂听课。一般情况下他们听的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 在这些公开课上不容易找到问题, 因为这些公开课可以说内容完整, 可谓是充分展示了教师的技能。然而这样的公开课很难移植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去。因此公开课应该向随堂课转变, 开放课堂, 使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听课, 使他们可以互相帮助, 共同提高, 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会促使我们的教师形成这样的态度:要认真对待每一节课, 淡化公开课的意识。

二、探索多元的公开课形式

一是“新”。理念新、思路新、手段新, 就是不步人后尘, 不因循守旧, 不照搬别人模式, 努力把课讲出新意来, 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 能引起同行们产生学习仿效的欲望。即所谓“立标”, 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 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通过自己的设计实施给别的老师做课“样儿”。

二是“活”。教学方法灵活、把教材用活、把学生思维激活。教师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 让静态知识动态化, 这才是一堂有效的课。即所谓“有成”, 学生课堂受益是考评公开课质量的唯一标准。

三是“实”。能客观贴近我们教学实际, 让人有真实感、亲近感和亲切感, 可看、可学、可用。即所谓“求效”, 回归常态, 避免太假。所以, 一般水平高的教师, 还能把公开课还原在平时的常态教学, 并能收放自如。

四是“思”。应该具有研究的价值, 公开课不仅要成为上课教师自我反思的对象, 同时也要成为听课教师借鉴、参照和讨论的载体, 从而对促进我们业务成长。即所谓“拓思”, 体现研究的价值。

五是“美”。一堂课听下来必须给听者美的享受。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 上课各项环节的时间安排、内容的权重比例, 都恰到好处。就像写字, 必须安排得当。美体现一种和谐。

三、教师的心态调整

上公开课, 对教师而言是件常事, 也是件大事, 教师都会高度重视。因此, 教师应积极进行心理调适, 克服不良心理因素的干扰, 才能把握上好公开课的主动权, 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具体来说, 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和善的心态

授课教师应该转变观念, 主动把听课者看成是同行, 是来交流切磋的, 而不是来挑毛病的。必要时, 教师可以在上课时, 用眼神与听课者交流对视, 以获得他们的“暗中”支持。这样就能接受听课者, 在心理上获得对他们的亲近感, 不良心理因素也就会大大消减。

2. 学习研究的心态

既然是学习, 就说明授课教师本身就存在不足, 有提高的必要, 这样想也就不怕听课者对自己的课进行评价。既然是研究, 就不怕课堂上出现种种问题, 因为没有问题, 也就谈不上研究。如果教师把这个问题想通了, 那就不会在乎听课者“不客气”的评价。持有这种心理, 教师想着怎么上课, 怎样上好课, 这样就能逐渐进入状态, 也就自然不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担心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 而且, 以学习研究的心态来上课, 非常有利于教学水平的发挥, 也很容易把课上得更精彩。

3. 平常的心态

教师要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 忘记结果, 处理好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可以“我是平常人, 这是平常事, 我以平常心做平常事”来勉励自己, 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公开课, 就不会有额外的思想负担, 才有利于课堂教学水平的正常发挥。那么, 上好公开课、获得好结果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四、坚持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 让学生参与到评课中来

1. 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这指的是要打破传统的专家评课的单一化局面, 实现评价主体多样化。一般情况下, 公开课结束后, 教师便会齐聚一堂,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对其评价一番。诚然, 教师积极评课, 无可非议, 也值得提倡。但我们也不能把学生拒之于门外。上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传授学生知识, 培养学生能力, 发展学生个性。课上得好不好, 最有发言权的是学生, 他们觉得喜欢, 他们认为有所收获, 这课就上成功了。

2.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简单的定性或定量评价往往失之公允, 不能做到客观、准确、科学。评课者要认真观察学生反应、授课者表现、课堂氛围和实效等, 还要与执教者及学生交流, 明晰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再作定性描述。

3. 常规和弹性相结合

常规性评价指的是对课堂教学的一般性评价, 具有所有学科通用的特点, 如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过程设计是否合理, 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等。但是, 不同学科有不同特点, 存在差异性, 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样能鼓励执教者大胆创新, 创设多姿多彩的个性化课堂。

小议如何上好中学化学习题课 篇11

一、重视试卷讲评,确保习题课教学的作用

复习期间,化学教师经常采用月考、模拟考试的方式,检测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形成水平。了解前一阶段教与学的薄弱环节,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对于这类考试,学生的“考”只是前奏,考试目的的实现更重要的在于考后的“评”,把试卷上的每一题都当作习题进行讲评,也就是习题课教学。它是考试的延续,它的成败直接影响着考试的效果甚至总复习的质量。它应具有针对性、主体性、综合性、及时性的特点,要求能达到以下目的:

1.诊断纠错的目的。习题课教学上应通过师生共同讨论评讲,对学生的错误和混合思维进行纠正,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2.发现与调节的目的。通过试卷的讲评,师生双方均可发现各自存在的问题,以便教师改进教法,优化学法指导,学生调整学法,查缺补漏。

3.优化思维方式品质。试卷的讲评时,教师应重点分析命题意图,试题范围的知识点和用何种方法解决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思维品质。

4.规范答题方式。有的学生在解答简答题或计算题时,有的词不达意,有的层次不清,有的冗长繁琐,为了逐步纠正这些现象,试卷讲评时,可选取典型试题,给出完整、简练、规范的表达,给学生提供模仿学习的范本。

5.激励振奋的目的。通过试卷的讲评后,使成绩好和“差”的同学达到精神振奋、热情高涨、充满自信的状态。

二、精选习题,进行重点示范讲解

例题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顺解题思路,复习巩固知识和明确解题规范,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化学习题类型繁多,不可能面面俱到。为此,教师必须对例题进行筛选,精选典型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习题作范题,从方法步骤着眼,从解题思路入手,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弄清要求和条件,找出例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要求解答的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抓住解题关键,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案,并适当列出解题格式、要点和注意事项,使学生从解题思路、方法、层次和规范要求等方面受到启发。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剖析,不仅可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达到明确概念、掌握方法、启迪思路、培养能力的目的。

三、选好习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习题练习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间的纵横关系,掌握知识的系统性,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题型,开拓思路,熟悉解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是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必须加强习题训练,但不能将学生引入“题海战术”,这就要求学生的练习要“少而精”,教师必须对习题进行精选,选择具有启发性、典型性、规律性和针对性的习题,采用“多变、多析、多问、多解”的导向法组织学生练习,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注重学生思路启迪,提高解题效率

习题解后的评析,不仅能及时清理学生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同时对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特殊的功效。解后评析可采取一题一评析的策略,可先让一位学生汇报结果或上讲台作解答,并要求其作适当的讲解,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讨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补充不同的解法,但绝不能将习题的评析变成“就题论题”,而应该引导学生深化习题,挖掘习题内涵,进一步拓宽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方法可采用“一题多解”“变题讨论”“错例分析”等。通过评析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讲活,从而达到培养思维变通性、创造性,开拓学生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的目的。

五、加强解题小结,注意学法指导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在练习和评析中注意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归纳能力,指导学生总结习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并使之系统化,同时对题目类型、解题步骤进行归纳小结,总结解题常用方法、解题的一般规律、应注意的事项、容易出现的问题等,并在掌握常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启发新思路,探索巧解、速解、一题多解的新途径、新方法,并做出小结论,让学生明确或记忆,这样可使学生解题经验集少成多,开阔视野,少走弯路,提高解题速度。

六、习题教学中几点注意事项

1.习题要“少而精”。“少而精”的习题是习题教学成功的关键。化学习题类型繁多,学生手中的习题资料也品种不一,如果面面顾及,势必将学生引入“题海战术”,为此,教师必须精选知识覆盖面广、典型的习题组织练习与剖析,从中引导学生掌握方法,以达到触类旁通的功效。

2.要启发讨论。练习评析积极启发讨论,这是习题教学成功的保证。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练习反馈的信息,积极组织学生讨论,适时启发点拨,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转化。

3.传授方法与培养能力并重。培养能力、传授方法是习题教学的目的。习题教学不能只着眼于解几道习题,而要着重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为此,教师应多方设法,调动学生的能动性,通过习题的讲、练、评、议,启迪思路,传授方法,培养能力。

总之,正确认识习题教学,运用科学的方法组织教学,不仅能巩固知识,培养解题技巧,提高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深受学生欢迎。

如何上好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 篇12

一、注重讲评的及时性

大部分学生考完后很想知道自己的考试成绩和正确答案,求知欲强,而且对自己的答题思路记忆犹新。及时讲评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教师阅卷统计分析不及时,过了好几天才开始讲评,一些学生对考题已经淡忘,对分数、对答案也是一种无所谓的心态。这时候讲评,也就失去了讲评的意义,不利于修正错误和巩固知识,效果可想而知。

二、注重讲评的针对性

有些老师讲评试卷就是将试卷做一遍后逐题讲评, 面面俱到。这样既浪费时间,又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课堂效率低下。一堂好的讲评课应提倡精讲,有针对性地讲。对于很少出错的问题通常不讲或点到为止;对于部分学生出错的试题视情况适当讲评;对于绝大多数学生出错的试题应重点讲评。要做到这一点,课前教师必须认真批阅试卷,精心统计,全面细致地分析,找出学生的知识错误,以及引起错误的原因,从而确定讲评的重点和难点,全面提高课堂效率。

三、注重讲评的综合性

在讲评中切忌就题讲题、孤立讲解。在讲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与试题相关联的知识或题目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采用相同知识归一、不同知识对比的方法进行讲评。还可改变题干或某个部分,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和多解归一,归纳总结解题的思路、方法、规律,帮助学生融会贯通。这样不会使讲解停留在浅显层次上,有助于学生摆脱题海战术,能举一反三,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整合能力。

四、注重讲评方式的多样性

在试卷讲评课中时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形:教师讲得很认真,而学生却是无动于衷,有的甚至打起了瞌睡,课堂气氛非常沉闷。究其原因是老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固然重要,但一定要注意采取灵活多样、有效的形式,应根据试题的内容和答题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评,让学生乐于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譬如,对一些典型的题目可以请解答比较出色的同学讲一讲是如何进行正确思维的,为其他同学进行思维示范;对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可以请出错的同学谈谈他是怎么思考的,这样有利于其他同学纠正自己思维上的误差。对学生认识比较模糊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展开进一步的讨论或辩论,让学生进行解题经验、技巧、思维能力培养的交流。对能体现学生能力和才华的优异解法、创造性的新颖见解在课堂上要多多展示,通过对学生的激励,充分调动各类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积极因素,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

五、注重讲评后的消化和巩固

讲评课后教师应该采取必要的手段促使学生消化和巩固讲评的内容。教师应要求学生将答错的题用红笔订正在试卷上,并在错题本上对典型的错题进行记录整理,更重要的是对老师讲评时的变式训练和解题方法进行个性化的总结,这样既可起到警示作用,又可进一步加深理解,内化知识和方法。另外,教师还可以依据讲评情况及时、精心地再设计一份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易错、易混淆的题目多次在练习中出现,以便达到矫正、巩固的目的,大大提高讲评课的效率。

摘要:试卷讲评课的效益, 直接决定了高三教学的质量。本文作者围绕着如何上好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提高讲评课的效率展开论述, 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具体做法。

上一篇:网瘾问题下一篇: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