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数学练习课

2024-07-09

如何上好数学练习课(精选11篇)

如何上好数学练习课 篇1

翻开各种教育教学杂志,探讨课堂教学的文章比比皆是,但大多关注新授课,很少关注练习课。听遍大江南北的公开教学,更是难觅练习课的影子。这是因为在我们的心目中,练习课无非就是“练+习”,总是被冠以单调、枯燥、乏味的头衔。因此,公开教学难觅练习课的身影也就不足为怪了。其实,小学数学中练习的时间占很大的比重,而且,有效练习是有效教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离开了有效练习就根本谈不上有效教学。因此,怎样上好练习课无疑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研究点。

要上好练习课,让练习课摆脱那些偏见,我觉得首先要思考为什么要上,也就是练习的目的是什么。因为练习课是新授课的延伸和扩展,知识技能目标应该是巩固、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并在此过程中,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例如,《分数乘法的练习》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解决分数乘法实际问题基础上的一个综合性练习。其练习目标就应该定位于:熟练分数乘法的计算,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通过解决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明确了“为什么要上”后,接着就应该思考“怎样上”。

1.要进行练习分析。

新授课因其所学知识的“全新感”,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舍得花时间和精力围绕例题来分析,而练习只是作为巩固知识的环节,经常会成为备课中的薄弱环节。事实上,练习一般代表了知识技能的具体要求,而这些具体要求并非都能在例题中得到体现,它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一定的延伸,因此,有必要进行“练习的分析”。

例如:《分数乘法的练习》中的10-13题,分析如下:第10题是要让学生能把用分数表示的高级单位转化为用整数表示的低级单位,其实质是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的途径是分数乘法的正确计算。第11题是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能发现乘法中的一些规律。第12、13题则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

2.如何让练习课出彩?

(1)激发学生练习的欲望。

练习就需要做题,如果练习课一味地大量练习,就题做题,就题讲题,学生学习起来难免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练习设计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通过一定手段,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分数乘法的练习》一课,如果照本教学,难逃枯燥、乏味之弊。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以“水”为主题,创设了让学生计算水果中的含水量、人体内各个器官中的含水量等,通过计算三种水果中的含水量、自己体内某个器官的含水量,激发学生计算的欲望,变“要我练”为“我要练”,变“苦练”为“乐练”。具体设计如下:

[片段一]

出示三种水果中的含水率:榴莲中水分含量为2/3,香蕉中水分含量为3/4,梨中水分含量为9/10。如果三种水果各有5/65克, 你能计算三种水果各含水多少千克吗?

[片段二]

师出示:人一天所需水的千克数是自己体重的3/100, 你能算出自己每天所需多少千克水吗?

师出示:人的血液大约占体重的1/13,血液中大约有2/3是水。人的肌肉大约占体重的2/5,肌肉中大约有3/4是水。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2)紧抓练习的本质。

给予练习某种背景,让学生乐练、乐习仅仅是外在的形式,是成功的开始。教师心中要始终紧扣练习的目标这根弦,如《分数乘法的练习》一课,在讲评时要紧扣:为什么这样列式(分数乘法的意义),怎样算(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讲评,让所学知识得到真切的巩固。

(3)给予有效的练习方式。

在教学时,对哪些题需要教师指导、哪些题该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教师都要有所思考。比如《分数乘法的练习》第10题(把用分数表示的高级单位转化为用整数表示的低级单位),就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而第11题,左面的一组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计算,接着让学生观察题目及结果,说说有什么发现,从而得出:一个数(0除外)乘比1小的数,积比原数小。让学生经历观察—交流—概括的过程,而右面的一组题则可以先让猜想:看到“一个数(0除外)乘比1小的数,积比原数小”,你能联想到其他规律吗?进而进行验证,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要让练习课练得精彩,思考点还有很多。我想,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能给予练习设计、练习展开以例题教学同样的思考,让练习练得趣而有内涵、实而不乏味,这,才是练习课本真。

如何上好数学练习课 篇2

小学数学练习课是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技巧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的课。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要课型之一,约占总学时的五分之三。同时,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掌握,数学技能、技巧的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观念的建立,以及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等都离不开练习课。如何上好一堂练习课呢?如何达到让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转化成技能技巧呢?下面就小学数学练习课谈谈我个人的心得:

一、练习课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一要深入钻研课标,确定本阶段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二要深入研究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练习课的课堂教学计划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练习课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练习内容,并对练习进行科学的设计。如教学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后,首先要安排巩固性练习,然后是发展性练习,扩展知识的应用范围,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是综合练习,沟通新知与其他知识的纵横联系,促进知识网络的形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练习课课堂教学要优化教学设计。

浅读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练习课 篇3

究竟怎样的练习课才能让学生听起来“有听头”、教师上起来“有上头”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接下来我就在练习课上的体会浅谈如下:

一、练习课要有目标性和针对性

练习课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最忌无的放矢、为练习而练习,甚至泡制“题海”。一要水乳钻研“课标”,确定本阶段教材的重、难点;二要深入研究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排意图,明确每一道习题的作用和功能,要根据班级特征和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对教材里的习题作适当的调整、组合、补充,对每一道习题都要用足、用好、用到位,发挥习题的价值;三要注重解题后进行反思或小结,学生完成题目的解答,还不能算结束,要是解题的方法牢固树立、融会贯通,必须进行反思或小结。例如,在练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内容时,我们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如中间有“0”的乘法进行单独训练或是对持续进位分乘法进行训练。不能既训练这又训练那,否则到最后学生还是一知半解的。针对学生可能涌现的种种过错给予训练,可以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

二、练习课要有趣味性

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自控性较差,许多时候还是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因为练习课没有新授课那么有吸引力,学生容易心不在焉,容易纪律松散。怎么办?可以经常采用的游戏活动有:小小运动会、数学扑克、争当优秀邮递员、猎捉老鼠、夺红旗、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数学医院、摘苹果、开火车、接力赛等。为了使游戏更有趣味性,我经常制作一些小动物头饰,做游戏时,让学生戴在头上,会使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例如,在讲“认识人民币”时,我设计了一个“小小玩具店”的游戏。将5件小动物玩具剪纸贴在黑板上,宣布每件玩具的价钱和购买要求(钱要不多不少),教师做售货员,学生为顾客,进行购买活动。这一游戏,把认识与使用人民币紧密结合起来,购买活动热烈有趣,将课堂教学气氛推向了高潮。在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练习课要有层次性

练习课编排要注意有一定的顺序,必须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并注意沟通与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练习的层次性。

(1)练习课的内容要做到由易到难,从模仿到再造,再到创造性发展,做到环环相扣、逐步提高。既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基本练习又要有一些变式练习,以利于新旧知识的沟通,扩展学生思路还要设计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思考性练习,以利于学生加强实践,促进知识、技能的转化。

(2)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以利于因材施教。要充分体现在实施课程标准的实践中让全体学生都参与练习活动,满足不同学生对练习的不同需求,从而在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实现每位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良好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例如《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练习课中,先口算,再笔算,复习再现笔算减法的法则,并与不退位减法进行对比,接着进行解析练习,最后是两位数加减(进退位)混合练习,这样的练习设计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层层渐入,收到理想的练习效果。

四、练习课要注意灵活性和多样性

设计的练习题要尽可能做到生动活泼,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一是题型上,除采用计算题、应用题等题型外,还应设计一些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匹配题、改错题等概念性、思考性比较强的题目配合使用,还要加强对易混知识的对比练习、变式练习;二是性质上,应设计顺向性练习和动态练习、书面练习和实际操作练习等等;三是结构上,应根据一定的目的,设计适量的题与题之间彼此相关的题组,使所学知识趋向于系统化、网络化。特别是在单元和期末练习时,设计一定比例这样的题组,使促进知识结构的整体化。练习方式多种多样才能使学生保持比较持久的注意力,习题要富有思考性、操作性、灵活性、迷惑性,真正做到让每一个雪深动起来,让学生“思维”飞起来。例如:教学《9的乘法口诀》,首先让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不同的问题,并发现9的口诀特征,从而很快记住9的口诀。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借助双手表示的方法熟练记住9的口诀。总之一节课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在练习中设计不同的题型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例如是非我来辩,选择我最棒,摘苹果,捉鱼等趣味练习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掌握9的乘法口诀以及其中的内涵。

五、练习课要有创造性

设计数学练习除了注意培养孩子一般思维品质的基础外,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一是从一题多变出发,通过改变条件、问题和情况,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二是从一题多解入手,通过一题多解,启发学生从一个问题中寻找一个不同的思维方法和解题途径。通过这类问题的训练,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方向、方面,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善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并启发学生在多解中找联系,找出最简洁、最巧妙的解法。三是从一题用够、实现精炼做起。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充分发挥练习题的功效,力求把练习题用够、实现精炼。四是从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编应用题做起。可以给出已知条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熟悉的生活进行编题;也可以对一个问题给出几个算是,让学生根据算式的不同,编出不同的应用题。例如:教学用乘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时,教材中,呈现给学生的是一幅购物的情景图,货架上,摆有练习本、文具盒、熊猫、布娃娃……画面上有售货员阿姨和小朋友的对话,给出了要解决的问题,教学时,我给学生创设了购物情景,让学生主动进入商店了解信息,了解售货员和小朋友的对话,说说他们在议论什么?也就是想买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时学生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了解到的相关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问题如何解决呢?我首先让学生试做,然后互相交流,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对问题解决失败的学生我也让他们重复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让他们在反思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归纳解决问题的步骤,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整个教学过程借助购物的生活经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长知识,长才干。了解数学的作用,体验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如何上好一节练习课 篇4

一、抓住一条主线

每节课都有一条教学的主线, 无论设计什么活动都要绕着这条主线开展教学。练习课也不例外, 那么如何把握练习课的主线呢?很多教师把按照顺序做书中的习题作为教学的主线, 盲目地让学生做完一道又一道习题, 随意性大, 整个课堂用习题串联起来。把习题作为练习的主线可以, 但是习题的内容要有层次、有递进, 每一习题的选择要有目的性, 透过习题看到数学的现象和本质, 教师要适机引领与提升, 体现数学的价值, 否则学生做题只是已有经验的再现, 做得枯燥, 听得乏味。

练习课一般分为“巩固性练习课”和“综合性练习课”。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练习课, 教师都应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以习题为载体, 把知识作为练习的一条主线。比如, 四年级的行程问题, 数量关系的练习课是一节“巩固性练习课”, 应注重基础和专项训练, 可以把“速度、时间、路程”的基本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作为教学的主线, 围绕它展开教学, 由它辐射出其他两种数量关系。实际教学时我们可以以一件事三种关系的生活原型作为依托, 发现其他的数量关系。

二、构建一种模式

教师把复习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即最基本的相乘数量关系的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 然后在具体事件中找到三种量的原型, 回忆已经建立的数量关系模型, 在此基础上教师有意引导:如果告诉你路程和时间, 或者告诉路程和速度又可以求出哪个量呢?请同学们结合具体问题做一做, 然后想一想又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当然这时的发现是以具体实例作为依托, 以除法两种意义作为列式的理由, 而不是由已形成数量关系的推理得出, 它是一种自主的、意义上的建构, 由具体到抽象, 发现一般规律。然后教师可以引导提升:比较三个数量关系, 你能发现什么?在学生初步认识感知的基础上, 教师加以提升:只要知道这三个量中的任何两个量就可以求出另外一个量。这就有效沟通了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为应用它们的关系解决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一件事的背景下构建了“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模式, 教师依托于教材, 又高于教材的处理, 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学生学得有兴趣、有激情。

三、形成一种技能

有了数学模型的支撑, 我们可以以此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理由, 进行变式训练, 把知识进行融合, 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书中56页的8题:

这道题综合性特别强, 可以让学生先独立解决, 然后借助数量关系讲清思路。即:先应用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求出县城到王庄的路程, 再根据“路程÷时间=速度”求出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教师也可以加一个问题:“如果返回时的速度是60千米/小时, 那么返回时用了几小时?”还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直接问:“返回时, 提前了几小时?”这样一道题同时应用了刚刚构建的三种数量关系, 初步感受到路程不变的情况下,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渗透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变化的, 从而在练习中逐步形成技能。

四、提升一种思想

学生能应用所学的知识、构建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已经达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但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远远不止这些, 主要通过知识的形成过程形成数学思想和学会数学思考。这节课数量关系模型的建立并不是最终的结果, 而是要通过这个关系进行延伸和提升, 形成一种思想。如书中练习9题:

在同一车辆不同路段或不同车辆行驶时间相同的情况下, 我们就可以将“速度”延伸为“速度和”。也可以把行驶问题中的速度转化为工作问题中单位时间内完成数量的多少。比如, 可以以课前作为基本训练的口算题数和所用的时间这样一件事, 计算出每分钟口算的数量, 就是做题的速度, 以此延伸到其他领域, 扩充知识范围, 形成能力。那么这些知识是如何建构的呢?回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以具体实例为载体, 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抽象出数学的本质, 使学生形成一种数学思考的策略和思想。

如何上好英语“练习讲评课” 篇5

一、巧设开场,激发求知欲

万事开头难,有一个好的开头,后面很多事件的触发就顺理成章,就像连锁反应地发生一样,事半而功倍。在练习讲评课中,巧妙而得体的开场白,可以实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学习兴趣的指引之下,各项课堂教学活动就会顺利开展下去。相反,如果教师没有想办法让学生拥有情绪高昂的兴趣,振奋的状态,那么教师所急于传授的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负担和疲劳。我喜欢直切主题,使学生花极少的时间明确这节课的主要任务、目标和奖励,这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努力地往指定目标前进。在讲评牛津英语8B Unit 4单元练习卷之前,我的开场白如下: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的任务是把这张试卷上的错题和疑点拿下。大家先讨论讨论,看看自己能解决多少问题,确实有困难的我们待会一起讨论。讲完试卷之后的时间你们可以自己支配。加油吧,看看你能为自己为同学争取到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话音一落,教室里就顿时想起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他们争分夺秒地讨论,为下一个环节做好了重要的准备和铺垫。

这样,学生明确了主要的目的和任务,课堂活动就不会盲目,同时辅以课堂自由支配时间的诱惑,也让学生明白提高效益是有明确“奖励”的。“幸福”的延长或“痛苦”的提前,都会给予学生创新学习搭建一个相对理想的平台。

二、充分讨论,攻克疑难点

以前的练习讲评课,教师往往以题目为中心,以获取最终答案为目的,这样就有可能人为割断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急功近利的学习方式阻碍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一种伤害。练习讲评课也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学习应该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学生听课,本身就是一个参与建构的活动。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协作和互动实现了双方的优势互补,促进了学生知识意义的建构。如何让师生更好地参与知识的建构,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的感官活动起来至关重要。充分的实践活动可以有效生成对话、讨论、疑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当中,我的任务是协助监督和引导。我会四处走动,察言观色,面对学生的提问,我通常都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会给个提示让他们继续思考。比如说有这样一道题:We should spend as much time as we can_____ (protect) the wild animals. 学生讨论之后还是有疑问,他们的答案是protect,我给的提示是看看这里spend是怎样的用法,再看看如果填了动词原形这个句子的意思该如何翻译,学生若有所思开始新的寻找和探索。

三、及时反馈,创造新思维

趁热打铁是锻造成功的必要条件,不违农时是农业创收的保证,学习也要“趁热打铁”和“不违农时”,恰当而即使的反馈,是学生积极学习的保证,也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

在我的讲评课上,取代机械的师生之间的垂直性对话的是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水平垂直对话齐头并进,把孤军奋战的模式变为团体的攻坚,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课堂的效率和进度大大改观。

1. 当堂反馈,集思广益

比如,在牛津8A Unit2的单元练习卷里有这样一道题:—A nice day today, isn’t it ? —Yes._____ go for a picnic and relax ourselves? A.Would you like B. Why not C.What about D.Why don’t,这是学生讨论后还存在疑问的题目,我们是这样解决问题的:先提问几个学生,让他们说出自己认为正确的选项,之后我再公布正确答案B,接着我再提问:为什么选B?这道题考查了哪个结构的用法?学生们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无论是偏题还是切题我都会给予表扬和鼓励,集思广益之后我们很快找到了考点:Why not do sth.

2. 集思广益,层层深入

在此基础上,我再提问:那么请同学们再想想其他的选项为什么错?A选项的考点在于would like to do sth. C选项的考点在于What about doing sth.? D选项的考点在于Why don’t sb. do sth.?就这样,在同学之间的互相补充和不同思维形式的碰撞下,我们不仅把一道有疑的题目化解了,更是把相类似的语言点进行复习和区分,可谓是举一反三,事半功倍。多维对话相交替的方式将讨论推向新的高度和深度。

3. 当堂巩固,多管齐下

作为操纵行为,言语是需要多种手段强化才能形成的。在互相促进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同时采用几种方法从而达到更好的强化效果。牛津英语8A的完型阅读题型中有一些故事情节很吸引人或者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给出宝贵建议的语段,都是很好的阅读材料。在讲评完毕之后,我都趁热打铁,让学生朗读全篇或者是其中的精彩片段,在加深印象的基础上增强语感,强化语段意识,大大提高了习题的利用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听读双管齐下,口、眼、心三面俱到,最大限度地调动有利资源,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

四、适时奖励,巩固新成果

当疑题全部解决时,奖励机制也应该实时启动。学生会获得相应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去放松、反思和总结。留余地给学生消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接受的信息,及时地推敲总结和反思记忆。偶尔,我会拿出一些小礼物,给他们实实在在的鼓励,那又会掀起一个小高潮。

课型是固定的,但课形可以千姿百态。抛开课型定课形的旧模式,依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发展需要,制定符合教学规律的生态课堂,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观察错题、讨论错题、辨析错题、总结错题四个步骤环环相扣,每个人的见解都可能成为别人的解题思路和关键词。学生可以在互帮互助中进步,但又保持自己的个性,活动的开头和结尾部分都是自己把关,明确讨论的方向和重心,也发现自己解题中的疏漏和弱点,真正做到温故知新。

如何上好高中数学复习课 篇6

一、在课堂教学结构上, 要实行方式多样化, 结构完整化, 激发学生兴趣, 强化教学内容。

复习课特点就是时间紧, 内容多。因此教师应将一阶段的内容系统的组织起来, 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连贯的思路。数学知识结构体系构建的方法是将各单元与单元、单元与整体之间的联系与作用用表格式、纲要式、图表式和口诀等形式进行直观形象地构建知识整体的层次结构, 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 完善认知结构, 形成综合驾驭整体知识的能力。我们可采用“一题多法, 找出关键”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因大多数题目是“入口宽, 上手易”, 但在连续探究的过程中, 常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搁浅受阻, 这就是关键,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而只要在关键处发动学生探寻突破口, 通过讨论, 集中学生的智慧, 让学生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

二、在课堂教学内容上要明确目标, 突出重点, 题型具有代表性, 既体现精髓又不忽略基础。

首先要明确基础复习的指导思想。对基础知识复习的指导思想为:全面、系统、扎实、灵活;对基本技能复习的指导思想为:熟练掌握, 灵活运用;对基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复习的指导思想为:不断提炼, 找出精髓。其次, 要抓好以下几点: (1) 回归课本, 明确目标和要求, 过好“三关” (概念关、公式定理法则关、例习题关) , 落实考测点; (2) 反馈校正, 纠错评优, 消除疑难点; (3) 立足全面, 确保重点, 补好盲弱点; (4) 完善结构, 加强综合, 揭示交汇点; (5) 改进教法, 注重能力, 抓好着力点。

在复习时, 由于解题的量很大, 就更要求我们将解题活动组织得有声有色, 在抓好基础的同时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优美, 这样才能变把解题作为一种享受, 有效地防止智力疲劳。因此, 习题的选择就尤为重要。一道好的数学题, 即便具有相当的难度, 它却像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 吸引着人, 耐人寻味。我们要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习题的配备必须精心考虑, 题目必须有一定的基础性、综合性、启发性、代表性与典型性, 要选择一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题目进行讲解或让学生练习, 帮助学生从中找出解题规律与方法。还可选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目开阔学生思路, 使学生通过复习有新的收获、新的体会, 不再觉得解题是那么的枯燥乏味。

三、在课堂教学形式上要灵活多样, 试卷的讲评要讲究方法和技巧。

常规的教学形式是“满堂灌”, 这样不仅使老师感到疲惫也容易使学生吃力乏味。因此, 改变常规教学形式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复习时, 就不能再按一节、一章的内容, 分条款进行, 而应将各部分知识纳入数学知识的整体结构之中, 灵活运用各部分知识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水平。复习阶段试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试卷并不是做得越多越好, 关键在于题目的质量好坏和做题收益的多少, 对于试卷的讲评要做好以下几点:

(1) 化零为整, 找出中心。在讲评试卷时, 首先要清楚每一道题考察的有哪些方面的知识, 在同类型的题目里选取代表, 发掘出题意旨, 重点讲解, 有些试题点到为止, 有些试题需要仔细剖析, 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且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试题要特别照顾;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 则要对症下药。为此教师必须认真批阅试卷, 对每道题的得分率应细致地进行统计, 对每道题的错误原因准确地分析, 对每道题的评讲思路精心设计, 只有做到评讲前心中有数, 才会做到评讲时有的放矢.

(2) 一题多解, 举一反三。要选择一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题目供师生共同进行探究, 帮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与方法, 达到解一题, 通一类, 带一串。如, 可精选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可以引申推广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训练、研究, 以开阔学生思路, 使学生通过复习有新的收获, 新的体会和新的提高。遵循这一原则, 要求要活用资料, 不要照搬资料, 并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标准》、大纲、考试说明的要求, 精心挑选题目。

方法是关键, 思维是核心, 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数学教学全过程的首要任务.通过试卷的评讲过程, 应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悟性得到提高, 实际解题能力得到加强。训练“多题一解”和“一题多解”, 重点在于思路的分析和解法的对比, 从而揭示最简或最佳的解法, 让学生熟悉题目和方法的多样性, 在考试时选择自己最熟练的方法快速将题目解出来, 那么这种方法对于每个人就是最好的方法。

(3) 因材施教, 对症下药。在讲评试卷时针对出错较多, 反复出错的题目进行重点讲解, 深入剖析。对不同题目出错的原因分析总结, 找出症结所在。教师应指导学生解题的方法, 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进而解决问题。特别对学习困难生要加强指导。就复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教师要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 及时帮助学生排忧解难, 及时地反馈评价和矫正学生复习的情况, 使每一位学生通过复习都有所提高, 有所进步。

如何上好高中数学复习课 篇7

一、在课堂教学结构上,

更新教育观念, 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 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 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 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 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按我们的说法就是:师傅的任务在于度, 徒弟的任务在于悟。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复习课也不能由教师包讲, 更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 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 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 提高数学素养和悟性。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 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复习课上有一个突出的矛盾, 就是时间太紧, 既要处理足量的题目, 又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二者似乎是很难兼顾。我们可采用“焦点访谈”法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因大多数题目是“入口宽, 上手易”, 但在连续探究的过程中, 常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搁浅受阻, 这些点被称为“焦点”, 其余的则被称为“外围”。我们大可不必在外围处花精力去进行浅表性的启发诱导,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而只要在焦点处发动学生探寻突破口, 通过访谈, 集中学生的智慧, 让学生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 能力在要害处增长, 弱点在隐蔽处暴露, 意志在细微处磨砺。通过访谈实现学生间、师生间智慧和能力的互补, 促进相互的心灵和感情的沟通。

二、趣浓情深, 提高复习课解题教学的艺术性

在复习时, 由于解题的量很大, 就更要求我们将解题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优美、奇异和魅力, 这样才能变苦役为享受, 有效地防止智力疲劳, 保持解题的“好胃口”。

一道好的数学题, 即便具有相当的难度, 它却像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 又像一部情节曲折的电视剧, 那迭起的悬念、丛生的疑窦正是它的诱人之处。“山重水覆”的困惑被“柳暗花明”的喜悦取代之后, 学生又怎能不赞叹自己智能的威力?我们要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创设情境, 激发热情, 有这样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一是运用情感原理, 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二是运用成功原理, 变苦学为乐学;三是在学法上教给学生“点金术”等等。

三、讲究讲评试卷的方法和技巧

复习阶段总免不了要做一些试卷, 但试卷并不是做得越多越好, 关键在于做题的质量好坏和收益的多少。怎样才能取得好的讲评效果, 要做好以下几点:

(1) 照顾一般, 突出重点

在讲评试卷时, 不应该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 有些试题只要点到为止, 有些试题则需要仔细剖析, 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且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试题要特别照顾;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 则要对症下药。为此教师必须认真批阅试卷, 对每道题的得分率应细致地进行统计, 对每道题的错误原因准确地分析, 对每道题的评讲思路精心设计, 只有做到评讲前心中有数, 才会做到评讲时有的放矢。

(2) 贵在方法, 重在思维

方法是关键, 思维是核心, 渗透科学方法, 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数学教学全过程的首要任务。通过试卷的评讲过程, 应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悟性得到提高, 对问题的化归意识得到加强。训练“多题一解”和“一题多解”, 不在于方法的罗列, 而在于思路的分析和解法的对比, 从而揭示最简或最佳的解法。

(3) 分类化归, 集中讲评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 篇8

一、明确复习内容

一节课要想复习某个单元, 或某个单元里的某些内容, 要做到心中有数, 复习要有针对性、计划性, 不要随心所欲, 跟着感觉走。

二、明确复习步骤

不同的复习内容, 复习步骤略不同, 要灵活设计复习步骤。如, 复习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时, 因为本单元共4个窗口, 内容比较多。但各个窗口的内容又是环环相扣, 由先到后, 层层深入, 前后密切联系的, 所以就采用:总—分—总式复习。先让学生寻找本单元的知识点, 也就是主要学习了什么, 若学生有困难, 这个环节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设计这样一个环节, 主要是形成对一个单元的整体认识。) 然后, 在对本单元有了一个整体认识的基础上, 以每个窗口为单位, 各个知识点一一击破。 (这个环节当然是本节课的重点了, 每个知识点要尽量复习得细致, 工作做得越足、越细, 学生会理解得越好, 巩固效果自然越好。) 最后综合单元内容。让学生充分认识到, 这4个窗口里的知识是有联系的, 每个窗口里的知识也是有联系的。就像学习了3窗口中的整万数和整亿数的简易改写, 才能更好地学习4窗口中的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窗口1中, 先认识了数位和数级, 才学习万以上数的读法。无论单元之间, 还是单元里的知识点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明确了这些联系, 也许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纵观每册书的多数单元, 大都这样。我们这样复习, 更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把知识系统化。

三、明确练习目的

复习课上设计的练习在于一一对应, 一道练习巩固一个知识点, 量少而精。但在设计单元综合练习时, 练习目的要明确, 练习设计不但要突出单元重点, 而且要具有综合性。在复习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时, 在单元练习中, 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二十亿零八百万零八百写作: () , 从左边数第一个8在 () 位上, 表示 () 个 () ;第二个8在 () 位上, 表示 () 个 () ,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大约是 () 亿。题中包含了:万以上数的写法、数位的认识、计数单位的认识、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等几个知识点, 题目不难, 但综合性较强, 很有练习价值。练习设计好了, 还要注重练习效果, 对学生出现的问题, 要毫不犹豫地全部解决掉, 学生做一道就对一道, 做一道就会一道, 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把准确率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方可达到练习巩固的效果。

如何上好初中数学复习课 篇9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升学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是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查缺补漏,掌握教材内容的再学习。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总复习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一、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计划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的筛选,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展示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

二、翻新习题,调动兴趣

学生学完初中数学教材后,尚存在着概念模糊混淆,知识系统性不够,逻辑推理能力差,方法呆板等问题。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要坚持以课本为主,在对一些观点上,工具性知识集中提前复习的基础上,顺次复习,重在基础,查漏补缺。但复习中如果完全照搬课本选题,则势必导致部分学生兴趣不大,感到厌烦。对此,我采取翻新习题的方法,积极进行改题练习,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翻新方式上采取将课本题目改变:改变结论,增加设问、引伸推广、多题组合等方式。这样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复习了充要条件的实质,使学生感到复习基础知识不再是“吃过后馒头”没味道。复习完课本后,要对学生进行以课本例题或习题改编题的综合训练卷的测试,回归课本,夯实基础。进行习题翻新,教师要再次熟悉教材,钻研教材,进而驾驭教材,把握复习方向。把教材的重点内容,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地加以延伸和变形,既可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可提高复习效率。

三、追本求源,系统掌握基础知识

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首先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1)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2)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3)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少数学习困难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四、系统整理,提高复习效率

总复习的第二阶段,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例如,初三代数可分为函数的定义、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统计初步三大部分。几何分为4块13线:第一块为以解直角三角形为主体的1条线。第二块相似形分为3条线:(1)成比例线段;(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相似多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第三块圆,包含7条线:(4)圆的性质;(5)直线与圆;(6)圆与圆;(7)角与圆;(8)三角形与圆;(9)四边形与圆;(10)多边形与圆。第四块是作图题,有2条线:(1)作圆及作圆的内外公切线等;(2)点的轨迹。这种归纳总结对程度差别不大、素质较好的班级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合作,即由学生“画龙”,教师“点睛”。中等及以下班级由教师归类,对比讲解,分块练习与综合练习交叉进行,使学生真正掌握初中数学教材内容。

五、精选练习,注重效益

初中数学总复习,学生要适当做一些练习题,要适当安排测试,否则不足以形成技能,然而切莫陷入题海之中,不能以做题数量多少论英雄,更不要追求所谓难题,做每一个题都要有所收获,这就是效益。教师必须精选习题,控制难度,控制题量,把握重点并精心安排练习,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练习效益,从复习开始就应该制定好全面的训练安排计划与内容,使之形成系列,使练习有梯度,有重点,有针对性。练习内容、形式多样化,可编选再现型、深化型的“基础知识训练”;在每单元复习开始时体现概念理解,记忆为主的“调查回忆训练”;每单元结束的“目标验收训练”;体现融会贯通的“综合技能训练”;突出重点、难点。热点的“专题训练”,突出能力的“思想方法训练”;强化纠错“易做易错题组训练”等不同侧重的多形式训练,但各种练习要精,要适度。对练习要严格要求学生,帮助学生克服眼高手低,懂而不会,会而不对,对而不快的通病。为了保证训练的实效,要确保信息反馈的闭合回路的畅通,及时对训练的结果进行批改与讲评,使学生养成解题后的反思习惯,使学生主动调整学习活动,使错误尚未定型之前及时输入信息进行纠正,切实解决学生练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还要给予正确的指导,以期获得最优的复习效果。

六、集中练习,争取最佳效果

梳理分块,把握教材内容之后,即开始第三阶段的综合复习。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份量。对教师来说,这时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及时讲评,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选综合练习题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选择的习题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如,函数的取值范围可选择如下一组例题:

(1) y=13-2x

(2) y=3x+2x-1

(3) y=x+1-1

(4) y=x+2x-2

如何上好数学复习课 篇10

一、数学复习课的目的和任务

(一)什么是数学复习课

数学复习课时指教师专门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消化、理解、巩固和综合运用,从而沟通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以达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复习课的作用

复习使一种温故知新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新授课中获取的知识,需要通过复习加以巩固。利用复习课将单一的、零散的,甚至对其理解和掌握还存在着一些缺陷的知识相互沟通,构建知识网络或把所学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的网络体系中去,在得到巩固的同时,进一步体系化,条理化。

二、复习课的分类和结构

(一)分类

数学复习课可以分为单节复习课、单元复习课、其中复习课、期末复习课和毕业总复习课等。

(二)结构

复习课的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单一式复习课和复合式复习课。

(1)单一式复习课是指复习的知识内容单一,通过复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并对这项知识进行深化、提高。

(2)复合式复习课指复习内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梳理、沟通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横向联系、交叉联系,组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综合训练,提过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三、怎样上好复习课

(一)梳理知识,理清知识点

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識进行整理、分类、综合,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复习时应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各异,互助评价,开展争辩。这样有利于主体性的发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学生复习了知识后,体验到了学习数学和获得成功的快乐。最后组织学生讨论归纳这些知识点,并说说各概念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知识网络。

(二)总结质疑,抓住重难点

在复习时,必须做到:①让学生克服定势思维;②查找学生的薄弱环节;③分层辅导。这样,才能抓住重点,突破重点。针对重点知识点设计一些练习题,学生通过练习分清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激活认知结构、系统整理、实施精加工

复习要通过对旧知识的系统整理,给学生以新的信息,引发新的思考,促进新的发展,特别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编码,对自己的认识结构实行精加工,使平时所学的“分散、零乱、细碎”的知识点,结成知识链,形成知识网。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复习中去。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些情境题、趣味题、开放题。这些练习的设置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综合应用,培养创新点

复习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要求复习题内容、题型不局限于传统的老面孔,要有变化、有创新。考虑到潜能生,复习题的选择力求层次性,从易到难、从简到繁,阶梯排列。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定出不同的标准。同时,设计一些条件多余的,或答案不唯一的,或可以有不同解决问题策略的开放题,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复习课的建议

(一)目标要明

一节复习课必须有清楚明晰的教学目标,才能把握复习的主攻方向。具体说来,一是复习的内容要明确,诸如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技能等要求向学生表达清楚。二是目标的层次要明确。对复习的知识给出知道、理解、掌握、应用、会、比较熟练、熟练等不同层次的要求。三是复习要求要明确。对重点、难点、关键、疑点及易混淆处让学生高度重视,学有重点,思有目标。

(二)择例要精

复习中选择一些恰当、新视觉、最能体现复习内容本质特征、唤起学生思维灵感而引起思维共鸣的例题而施教,达到温故知新。要做到“三性”。一是准确性;符合大纲和教材标高,谨防过深或过偏而加重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二是典范性:体现重要知识;三是综合性:体现各类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解题能力。

(三)方法要巧。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学得轻松、理解得透、掌握得牢。教师指导复习时要给出复习“导引单”,学生依“纲”复习,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第二是给法。对复习方法给予具体指导。第三是树靶。对复习中的疑难问题展开辩论,审视真伪。第四是立样。对辩论的结果给出是与否的肯定回答,澄清模糊认识,树立正确观点。

(四)训练要活。复习中配以灵活多变的训练,能达到巩固知识、理解规律、强化记忆、灵活应用知识的目的。要选择内容新颖、规律隐藏、思路灵活的习题训练,创造新的思维意境。其次,在训练层次上要活。采取巩固训练、模仿训练、变式训练和综合训练等灵活方式。再次在训练形式上要活。加强“一题多变”的训练。尽可能覆盖知识点、网络知识线、扩大知识面,增强应变能力。

(五)评价要准。适时、准确进行复习评价,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程度、窥视解题思维心理、准确把握复习节奏。评价试题的拟定要准确。评价手法的应用要恰当。

(六)矫正要快。对评价中表露的“反面”信息,教师要及时加以矫正和补救,及时解除学生困惑,一般对个别问题采取分散指导、个别矫正的方式进行;对普遍性的问题采取集中会诊、集体订正的方式进行。及时有效地进行矫正和补救,有助于学生准确、深刻地掌握基础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讲评课 篇11

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 笔者越来越认识到讲评课是一种重要的课型, 它是学生查漏补缺, 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也是学生与老师之间信息反馈和交流的重要途径.下面结合自身的经验, 谈谈笔者对上好数学讲评课的感触.

一、讲评前要准备充分

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也是衡量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的重要尺度.在认真批改试卷的同时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 教师要做好深刻分析工作

我们首先要身体力行做一遍试题, 对一些典型题、易错题、难度较大的题目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做好分析研究;对学生出错的题要分析错因, 是审题因素、心理因素还是习惯因素、能力因素.考查同一知识点的题目应归在一起分析, 也可按解题方法归类, 将用某一解题方法求解的问题归到一起, 以便提高课堂效率, 理清学生思路.

(二) 教师要做好科学统计工作

批改试卷, 不是简单的打“勾”打“叉”, 而是要做好总结与记录.试卷统计包括:成绩统计, 主要统计总分的分数段分布情况、班级均分和每题的得分率;解题统计, 主要统计典型错误和精彩解法以及相应的学生.

二、讲评要及时

实践证明, 讲评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讲评效果.太早的话, 学生自己还没来得及回味, 相互之间还未来得及交流.测试是学生独立思考, 单独进行的社会实践.在此过程中他们有很多解题的想法, 即使是做错的题或没做的题他们也都有过思维的火花, 若不留时间给他们交流, 这些火花很快就会熄灭.太晚的话, 时间推移所产生的遗忘会使学生没有当初的迫切, 大大降低讲评的效果.

三、讲评过程要讲究方法性

(一) 创建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

一堂好的讲评课, 无论学生成绩的好坏, 教师都应本着极大的热情, 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去肯定成绩, 表扬进步, 指出不足, 分析错因, 使他们形成“我也能学好”的良好心理状态, 体验到“跳一跳, 摘到桃”的乐趣.

(二) 创造性的从习题中进行延伸,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在日常教学中, 经常会出现有的题目讲过好几遍了, 可还是有不少学生出错的现象, 究其原因就在于不少学生在平时做作业时老是脱离不了课本上例题或上课记的笔记, 存在着照葫芦画瓢的现象.因此我们解完一道题后不妨再审视题目的特征, 抓住本质的东西, 采用一些变式教学, 把封闭性、定向性的问题, 加以锤炼、巩固、发散, 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 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的目的.

不妨举个例子:

已知:直线y=x-2与抛物线y2=2x相交于点A, B, 求证:OA⊥OB.

在教学中, 针对直线y=x-2过点 (2, 0) 这样的特征, 笔者对原题进行了如下的变形和延伸.

变形以抛物线y2=2x的顶点作互相垂直的两条弦, 分别交抛物线于A, B两点, 求证:直线AB恒过定点 (2, 0) .

引申1若抛物线y2=2px (p>0) 与过定点 (2p, 0) 的直线相交于A, B两点, 则OA⊥OB.

引申2过抛物线y2=2px (p>0) 的顶点作互相垂直的两条弦, 分别交抛物线于A, B两点, 则直线AB恒过定点 (2p, 0) .

此题经过如此加工、挖掘, 丰富了内涵, 深化了所学知识, 达到了“做一题, 通一串”的效果.在平时的讲评教学中我们只要做个有心人, 立足课本, 因势利导地开拓教学, 完全可以让学生在题目的变形中灵活应用, 甚至可以“过目不忘”.

(三) 优化学生的自主探究, 培养师生的合作精神

在讲评课中, 每位教师都会注重典型错误的错因分析以及解题方法的指导, 往往是一节课讲不了, 下节课接着讲, 讲得老师口干舌燥, 学生昏昏欲睡, 在这里, 我们不妨把讲评课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多一点“启发”, 少一点“填鸭”.具体做法有:

一是将错误的解法呈现给学生, 让大家一起来讨论.学生平时只接受正确的知识, 缺乏对错的解法出现的心理准备, 往往看不出错误或看出错误但又改不对.特别是对于客观题, 很多情况下, 虽然学生做对了答案, 但思维方法却不妥, 有偶然和巧合的因素.

二是让学生给出多种解法, 并让在阅卷过程中发现的有精彩解法的学生谈谈他们对题目的理解.其实学生之间很容易产生共鸣, 往往通过学生自身的讲解, 再加以教师精彩的点评, 两者有机结合, 不仅能使误者茅塞顿开, 还能使听者鉴别解法优劣, 领悟透彻.

四、讲评后的落实

在讲评试题结束后, 教师及时总结, 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的同时要找准学生知识能力、解题方法的缺陷, 提出希望和要求, 布置学生订正错题并附上课堂讲评的反思.个别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特殊错误, 在课堂上无法得到关注, 可以在课后与之个别交换意见, 进行个别辅导, 提高辅导效率.

此外, 分析试题时不要回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应该进行教学反思, 从而改进教学.

讲评应该注意把握好最后这个环节, 这样才能圆满完成讲评任务, 使讲评效果落到实处, 真正达到测试目的, 提高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上一篇: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化论文下一篇:保定市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