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物理练习课(共11篇)
如何上好物理练习课 篇1
翻开各种教育教学杂志,探讨课堂教学的文章比比皆是,但大多关注新授课,很少关注练习课。听遍大江南北的公开教学,更是难觅练习课的影子。这是因为在我们的心目中,练习课无非就是“练+习”,总是被冠以单调、枯燥、乏味的头衔。因此,公开教学难觅练习课的身影也就不足为怪了。其实,小学数学中练习的时间占很大的比重,而且,有效练习是有效教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离开了有效练习就根本谈不上有效教学。因此,怎样上好练习课无疑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研究点。
要上好练习课,让练习课摆脱那些偏见,我觉得首先要思考为什么要上,也就是练习的目的是什么。因为练习课是新授课的延伸和扩展,知识技能目标应该是巩固、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并在此过程中,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例如,《分数乘法的练习》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解决分数乘法实际问题基础上的一个综合性练习。其练习目标就应该定位于:熟练分数乘法的计算,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通过解决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明确了“为什么要上”后,接着就应该思考“怎样上”。
1.要进行练习分析。
新授课因其所学知识的“全新感”,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舍得花时间和精力围绕例题来分析,而练习只是作为巩固知识的环节,经常会成为备课中的薄弱环节。事实上,练习一般代表了知识技能的具体要求,而这些具体要求并非都能在例题中得到体现,它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一定的延伸,因此,有必要进行“练习的分析”。
例如:《分数乘法的练习》中的10-13题,分析如下:第10题是要让学生能把用分数表示的高级单位转化为用整数表示的低级单位,其实质是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的途径是分数乘法的正确计算。第11题是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能发现乘法中的一些规律。第12、13题则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
2.如何让练习课出彩?
(1)激发学生练习的欲望。
练习就需要做题,如果练习课一味地大量练习,就题做题,就题讲题,学生学习起来难免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练习设计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通过一定手段,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分数乘法的练习》一课,如果照本教学,难逃枯燥、乏味之弊。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以“水”为主题,创设了让学生计算水果中的含水量、人体内各个器官中的含水量等,通过计算三种水果中的含水量、自己体内某个器官的含水量,激发学生计算的欲望,变“要我练”为“我要练”,变“苦练”为“乐练”。具体设计如下:
[片段一]
出示三种水果中的含水率:榴莲中水分含量为2/3,香蕉中水分含量为3/4,梨中水分含量为9/10。如果三种水果各有5/65克, 你能计算三种水果各含水多少千克吗?
[片段二]
师出示:人一天所需水的千克数是自己体重的3/100, 你能算出自己每天所需多少千克水吗?
师出示:人的血液大约占体重的1/13,血液中大约有2/3是水。人的肌肉大约占体重的2/5,肌肉中大约有3/4是水。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2)紧抓练习的本质。
给予练习某种背景,让学生乐练、乐习仅仅是外在的形式,是成功的开始。教师心中要始终紧扣练习的目标这根弦,如《分数乘法的练习》一课,在讲评时要紧扣:为什么这样列式(分数乘法的意义),怎样算(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讲评,让所学知识得到真切的巩固。
(3)给予有效的练习方式。
在教学时,对哪些题需要教师指导、哪些题该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教师都要有所思考。比如《分数乘法的练习》第10题(把用分数表示的高级单位转化为用整数表示的低级单位),就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而第11题,左面的一组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计算,接着让学生观察题目及结果,说说有什么发现,从而得出:一个数(0除外)乘比1小的数,积比原数小。让学生经历观察—交流—概括的过程,而右面的一组题则可以先让猜想:看到“一个数(0除外)乘比1小的数,积比原数小”,你能联想到其他规律吗?进而进行验证,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要让练习课练得精彩,思考点还有很多。我想,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能给予练习设计、练习展开以例题教学同样的思考,让练习练得趣而有内涵、实而不乏味,这,才是练习课本真。
如何上好物理练习课 篇2
小学数学练习课是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技巧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的课。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要课型之一,约占总学时的五分之三。同时,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掌握,数学技能、技巧的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观念的建立,以及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等都离不开练习课。如何上好一堂练习课呢?如何达到让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转化成技能技巧呢?下面就小学数学练习课谈谈我个人的心得:
一、练习课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一要深入钻研课标,确定本阶段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二要深入研究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练习课的课堂教学计划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练习课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练习内容,并对练习进行科学的设计。如教学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后,首先要安排巩固性练习,然后是发展性练习,扩展知识的应用范围,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是综合练习,沟通新知与其他知识的纵横联系,促进知识网络的形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练习课课堂教学要优化教学设计。
如何上好英语“练习讲评课” 篇3
一、巧设开场,激发求知欲
万事开头难,有一个好的开头,后面很多事件的触发就顺理成章,就像连锁反应地发生一样,事半而功倍。在练习讲评课中,巧妙而得体的开场白,可以实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学习兴趣的指引之下,各项课堂教学活动就会顺利开展下去。相反,如果教师没有想办法让学生拥有情绪高昂的兴趣,振奋的状态,那么教师所急于传授的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负担和疲劳。我喜欢直切主题,使学生花极少的时间明确这节课的主要任务、目标和奖励,这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努力地往指定目标前进。在讲评牛津英语8B Unit 4单元练习卷之前,我的开场白如下: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的任务是把这张试卷上的错题和疑点拿下。大家先讨论讨论,看看自己能解决多少问题,确实有困难的我们待会一起讨论。讲完试卷之后的时间你们可以自己支配。加油吧,看看你能为自己为同学争取到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话音一落,教室里就顿时想起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他们争分夺秒地讨论,为下一个环节做好了重要的准备和铺垫。
这样,学生明确了主要的目的和任务,课堂活动就不会盲目,同时辅以课堂自由支配时间的诱惑,也让学生明白提高效益是有明确“奖励”的。“幸福”的延长或“痛苦”的提前,都会给予学生创新学习搭建一个相对理想的平台。
二、充分讨论,攻克疑难点
以前的练习讲评课,教师往往以题目为中心,以获取最终答案为目的,这样就有可能人为割断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急功近利的学习方式阻碍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一种伤害。练习讲评课也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学习应该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学生听课,本身就是一个参与建构的活动。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协作和互动实现了双方的优势互补,促进了学生知识意义的建构。如何让师生更好地参与知识的建构,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的感官活动起来至关重要。充分的实践活动可以有效生成对话、讨论、疑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当中,我的任务是协助监督和引导。我会四处走动,察言观色,面对学生的提问,我通常都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会给个提示让他们继续思考。比如说有这样一道题:We should spend as much time as we can_____ (protect) the wild animals. 学生讨论之后还是有疑问,他们的答案是protect,我给的提示是看看这里spend是怎样的用法,再看看如果填了动词原形这个句子的意思该如何翻译,学生若有所思开始新的寻找和探索。
三、及时反馈,创造新思维
趁热打铁是锻造成功的必要条件,不违农时是农业创收的保证,学习也要“趁热打铁”和“不违农时”,恰当而即使的反馈,是学生积极学习的保证,也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
在我的讲评课上,取代机械的师生之间的垂直性对话的是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水平垂直对话齐头并进,把孤军奋战的模式变为团体的攻坚,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课堂的效率和进度大大改观。
1. 当堂反馈,集思广益
比如,在牛津8A Unit2的单元练习卷里有这样一道题:—A nice day today, isn’t it ? —Yes._____ go for a picnic and relax ourselves? A.Would you like B. Why not C.What about D.Why don’t,这是学生讨论后还存在疑问的题目,我们是这样解决问题的:先提问几个学生,让他们说出自己认为正确的选项,之后我再公布正确答案B,接着我再提问:为什么选B?这道题考查了哪个结构的用法?学生们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无论是偏题还是切题我都会给予表扬和鼓励,集思广益之后我们很快找到了考点:Why not do sth.
2. 集思广益,层层深入
在此基础上,我再提问:那么请同学们再想想其他的选项为什么错?A选项的考点在于would like to do sth. C选项的考点在于What about doing sth.? D选项的考点在于Why don’t sb. do sth.?就这样,在同学之间的互相补充和不同思维形式的碰撞下,我们不仅把一道有疑的题目化解了,更是把相类似的语言点进行复习和区分,可谓是举一反三,事半功倍。多维对话相交替的方式将讨论推向新的高度和深度。
3. 当堂巩固,多管齐下
作为操纵行为,言语是需要多种手段强化才能形成的。在互相促进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同时采用几种方法从而达到更好的强化效果。牛津英语8A的完型阅读题型中有一些故事情节很吸引人或者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给出宝贵建议的语段,都是很好的阅读材料。在讲评完毕之后,我都趁热打铁,让学生朗读全篇或者是其中的精彩片段,在加深印象的基础上增强语感,强化语段意识,大大提高了习题的利用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听读双管齐下,口、眼、心三面俱到,最大限度地调动有利资源,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
四、适时奖励,巩固新成果
当疑题全部解决时,奖励机制也应该实时启动。学生会获得相应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去放松、反思和总结。留余地给学生消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接受的信息,及时地推敲总结和反思记忆。偶尔,我会拿出一些小礼物,给他们实实在在的鼓励,那又会掀起一个小高潮。
课型是固定的,但课形可以千姿百态。抛开课型定课形的旧模式,依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发展需要,制定符合教学规律的生态课堂,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观察错题、讨论错题、辨析错题、总结错题四个步骤环环相扣,每个人的见解都可能成为别人的解题思路和关键词。学生可以在互帮互助中进步,但又保持自己的个性,活动的开头和结尾部分都是自己把关,明确讨论的方向和重心,也发现自己解题中的疏漏和弱点,真正做到温故知新。
如何上好一节练习课 篇4
一、抓住一条主线
每节课都有一条教学的主线, 无论设计什么活动都要绕着这条主线开展教学。练习课也不例外, 那么如何把握练习课的主线呢?很多教师把按照顺序做书中的习题作为教学的主线, 盲目地让学生做完一道又一道习题, 随意性大, 整个课堂用习题串联起来。把习题作为练习的主线可以, 但是习题的内容要有层次、有递进, 每一习题的选择要有目的性, 透过习题看到数学的现象和本质, 教师要适机引领与提升, 体现数学的价值, 否则学生做题只是已有经验的再现, 做得枯燥, 听得乏味。
练习课一般分为“巩固性练习课”和“综合性练习课”。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练习课, 教师都应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以习题为载体, 把知识作为练习的一条主线。比如, 四年级的行程问题, 数量关系的练习课是一节“巩固性练习课”, 应注重基础和专项训练, 可以把“速度、时间、路程”的基本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作为教学的主线, 围绕它展开教学, 由它辐射出其他两种数量关系。实际教学时我们可以以一件事三种关系的生活原型作为依托, 发现其他的数量关系。
二、构建一种模式
教师把复习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即最基本的相乘数量关系的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 然后在具体事件中找到三种量的原型, 回忆已经建立的数量关系模型, 在此基础上教师有意引导:如果告诉你路程和时间, 或者告诉路程和速度又可以求出哪个量呢?请同学们结合具体问题做一做, 然后想一想又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当然这时的发现是以具体实例作为依托, 以除法两种意义作为列式的理由, 而不是由已形成数量关系的推理得出, 它是一种自主的、意义上的建构, 由具体到抽象, 发现一般规律。然后教师可以引导提升:比较三个数量关系, 你能发现什么?在学生初步认识感知的基础上, 教师加以提升:只要知道这三个量中的任何两个量就可以求出另外一个量。这就有效沟通了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为应用它们的关系解决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一件事的背景下构建了“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模式, 教师依托于教材, 又高于教材的处理, 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学生学得有兴趣、有激情。
三、形成一种技能
有了数学模型的支撑, 我们可以以此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理由, 进行变式训练, 把知识进行融合, 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书中56页的8题:
这道题综合性特别强, 可以让学生先独立解决, 然后借助数量关系讲清思路。即:先应用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求出县城到王庄的路程, 再根据“路程÷时间=速度”求出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教师也可以加一个问题:“如果返回时的速度是60千米/小时, 那么返回时用了几小时?”还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直接问:“返回时, 提前了几小时?”这样一道题同时应用了刚刚构建的三种数量关系, 初步感受到路程不变的情况下,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渗透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变化的, 从而在练习中逐步形成技能。
四、提升一种思想
学生能应用所学的知识、构建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已经达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但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远远不止这些, 主要通过知识的形成过程形成数学思想和学会数学思考。这节课数量关系模型的建立并不是最终的结果, 而是要通过这个关系进行延伸和提升, 形成一种思想。如书中练习9题:
在同一车辆不同路段或不同车辆行驶时间相同的情况下, 我们就可以将“速度”延伸为“速度和”。也可以把行驶问题中的速度转化为工作问题中单位时间内完成数量的多少。比如, 可以以课前作为基本训练的口算题数和所用的时间这样一件事, 计算出每分钟口算的数量, 就是做题的速度, 以此延伸到其他领域, 扩充知识范围, 形成能力。那么这些知识是如何建构的呢?回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以具体实例为载体, 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抽象出数学的本质, 使学生形成一种数学思考的策略和思想。
浅谈如何上好一节数学练习课 篇5
(姓名:杨超全性别:男职称:小学高级学历:本科单位:开阳县永温乡万达小学电话:***通讯地址:贵州省开阳县永温乡万达小学邮编:550306)
(文摘:练习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国、基本技能和发展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是他们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和弥补学习中的遗漏和不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要注意充分发挥练习的作用,加强对解题的正确指导,应注意引导学生从解题的思想方法上作必要的概括。数学教学中,练习课占了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相当大的比重。但在新课程改革以来,数学课教学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练习课教学改革往往被忽视,往往把练习课当作习题课、作业课,对书上的练习仅仅做完,讲完了事,基本上一题一题地对答案,形式比较单调。其实数学练习课是让学生从“理解”过度到“熟练”,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由“熟练”过度到能“灵活应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练习课)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练习课占了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相当大的比重。大多数教师对新授课教学较为重视,对练习课重视不够,在公开课和示范课中教师展示的是新授课,专门研究练习课的公开课少之又少,怎样利用40分钟的时间做到把需要掌握的知识掌握好,同时还要把知识进行整合,从而拓展出知识的新高度,是对练习课提出的最严峻的要求。在新教材中,练习课的重要作用表现的特别显眼,因此重视练习课的教学是我们每位教师应该而且也是必须给予重视的问题。那么如何上好一节数学练习课呢?下面我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精心设计
练习课的设计不能只以学生做了多少道习题为标准,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要使优生和后进生都有所收获。因此,练习课的习题应该注意:习题要分易、中、难三个层次,这样既照顾了后进生,也照顾了优生。要注意难题难度不能过大,要使一部分学生能够在几分钟内会做,并且使大部分学生在当节课能够掌握。而太难的题目也不适合学生,小学生本身的知识不多,更会使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对学习产生畏惧,厌倦数学,这也是一节数学练习课最失败的地方。
练习设计应与教材习题紧密结合。要以教材习题为主,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
目标,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可将教材习题进行适当的组合和练习形式的改编。在综合性练习当中。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与教学实际,需要加大练习量,这时可适当补充有针对性针对或学生容易犯错的习题。课堂练习必须突出重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层次性和系统性的设计练习。如果练习课只是设计简单的题目,而没有层次性,这样不是得不到旧知识的巩固,对于优生来说感觉无味,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但也不能过于难,要考虑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识能力。
二、讲究灵活多样。
1、练习题要注意形式多样,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如在我讲《百分数的应用》的练习课的教学中,我出了三道复习题,1、甲数是50,乙数是60,乙数比甲数多百分之几?
2、甲数是50,乙数比甲数多20%,乙数是多少?
3、乙数是60,乙数比甲数多20%,甲数是多少?通过学生的理解,完成练习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法,再让学生对比这三题有什么不同,已知什么量,要求什么量,要用什么方法。一题多种形式。灵活新颖的习题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2、题型要由易到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层层深入的练习设计,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提高。
3、解题方法不局限一种。教师要鼓励学生展示不同的解法,只要学生能提供合理的解题方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并启发学生理解自己的想法。如:乙数是60,乙数比甲数多20%,甲数是多少?提倡学生既可以用算式方法解决,也可以用解方程方法解决。只要合理就可以了。也不能要求学生两种方法都掌握,只要求学生掌握一种方法就可以了。
三、分清课堂结构,发挥主导作用。
在以往的练习课的教学中,练习课只是“以学生练习为主”,许多教师都以评讲练习,学生跟着老师的脚步走,去学习。所以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大打折扣,教学效率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效果。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一节练习课的关键。练习课既学生动手,还要让学生动口去说。练习课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巩固性练习课,巩固性练习课较注重基础练习和专项练习,要结合前一节课或前两三节课内容,做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由“理解”到“熟练”。另一种是综合性练习课。这里讲究的是综合性,练习课注重以前面的知识为基础练习,并且重视知识发展的综合性练习。使学生由“熟练”到“灵活应用”。
因此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就体现在教师的精心设问和巧妙导语上。教师应当做到:(1)精心设计练习,要以教材的练习为主,而补充练习为辅。(2)讲解练习题时教师的语言巧妙。要用一些比较激励的言语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3)练习课要让学生多动手做,让学生大胆地说,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教师只要在中间作穿针引线。这样即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4)要多给机会给后进生去表现。因为后进生的基础差或者是比较懒,给一些比较基础的题目,并且他的能力能达到的练习题。不管他说的对不对,都用一些激励的语言表扬他们。这样可以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上一节《组合图形的面积》的练习课时,我只用了一两分钟时间穿针引线,其他时间留给学生去练去说,这节课我上得非常成功,学生反映非常积极,非常活跃,就是平常不说话的学生都大胆举手回答问题。(5)优化训练,将这节课要学习的几个知识点结合起来设计练习。帮助学生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解题的灵活性,并且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实现由基本技能到能力的转化。(6)在练习课的教学中,学生暴露的问题,教师要注意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争取做到新知识在练习课内得到巩固、消化和提高。
四、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
练习设计要根据本班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围绕重点、难点、关键点和学生的弱点来精心设计练习,但是练习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从而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设计符合他们实际的必做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设计选做题。
其一是针对学生情况选编习题,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通过练习,都能跃上一个新台阶。
其二是针对教学内容选编习题,针对重点、难点内容可设计变式练习,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考顺序来理解掌握知识要点。针对易混淆知识可设计对比练习,通过对比使学生分清概念间的差别,抓住数量关系的异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针对学生心理定势可设计混合练习。
五、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
习题的编排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难易适中,有坡度但高而可攀,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多层次的练习中前进。习题的层次一般有:
基本题:它是为识记、巩固、再现学习内容而编排的题目,具有再认性。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基本原理。掌握基本思路,熟悉基本法则,这一层练习可以是模仿性习惯,起点要低,反馈要广,保证后进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理解掌握。
变式题:这是一种知识的本质特征不变,而改变非本质特点,以“新”面貌出现的习题。旨在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防止僵化和机械套用的弊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综合题:这个层次的习题选编要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使新旧知识融为一体,促进知识的巩固和思维的深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在新授完“混合运算”之后,针对“运算顺序”这一重点内容,可安排一堂练习课,选编如下习题。(1)先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36-19×7 52;(540-360)÷(18×5);(372-16×9)×3。(2)把正确算式的题号填在横线上。①90-15×6÷3;②(90-15)×6÷3③(90-15×6)÷3 ;④(90-15)×(6÷3)第一步计算“15×6”的算式是;最后一步是求商的算式是;计算结果等于0的算式是。
练习课不同于新授课,注重突出新意;也不同于复习课,侧重于理顺知识体系,练习课必须从练为主,但“以练为主”并不是一练到底,为什么要练,练什么,怎么练,我们教师都要认真思考,深入地研究。特别是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把学生放在首位。我们教师作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该灵活地运用各种练习形式,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探索、兴致勃勃地投入每一道习题中,有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
总之,教学改革的春风已经吹来了,因此练习课的教学要在实践改革,要在实践中大胆常试,取长补短,使我们在上练习课中更有效率。
如何上好物理习题课 篇6
关键词:高中;物理;习题课
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是相对较难学习的一科,很多学生总会存在着“上课听得懂,课后自己做习题却不会”的问题。解题不仅是掌握知识程度的体现,更是高考选拔人才的唯一方式。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有必要研究下列问题。接下来,我将谈谈个人的一些简单的看法。
一、选题应注重由易到难,逐层递进
高楼大厦需要有良好的地基,知识的掌握也需要有良好的基础,可现实中有些教师上习题课的时候讲究的是高、难、深,强调速成效果,不注重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如,对高一的新生就将高考中的难题搬上了黑板。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或许能跟上教师的步伐;基础本来一般的学生,可能就听得云里雾里,犹如坐飞机般的感觉,教学效果并不好。因此,在讲解例题或习题时应该从知识的基本应用开始,只有基础打牢了,学生才能顺着你搭的台阶一步步上升,从而理解、掌握难题。
二、帮助学生搜集整理典型习题和总结解题方法
典型的习题是能夠通过讲解取得举一反三效果的例题,代表的是一类题或者一种方法。对于典型题,在选题上就应该注重其代表性,在讲解中,更要注重讲透、讲全、讲深,让学生对这种方法和这一类题有充分的了解,并予以掌握。讲这类题不能仅局限于题目本身,还要注重平行的横向延伸似的讲解,注重讲授一题多解,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处理同一问题。同时还要注重递进型纵向延伸讲解,从改变题目的条件、结论等出发,逐步地纵深递进,使题目显得更为全面和深入。讲解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融会贯通的效果,才能确实做到典型题设计所需要的效果。要实现这种效果,教师一定要有扎实的学识基础和全局的教学思维。
三、注重对学生训练与引领的针对性
习题课的精髓在于指导学生举一反三,传授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如,高中物理动力学中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及运动的分析是不可缺少的授课内容。在对学生进行习题训练时,教师就要注重引领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培养他们自我分析和自我总结的能力。在课后布置作业,选题亦是很关键的。选题要注重与授课内容相一致,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分析能力。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深度的研讨。
如何上好高三物理讲评课 篇7
1. 当前讲评课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何为讲评课
1.1当前讲评课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由于教师的教学水平良莠不齐及师资力量的短缺, 高三物理课教学现状并不尽如人意。然而最主要的问题是老师对讲评课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及和一些老师的交流, 我发现对于讲评课, 老师和学生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老师方面:老师一般都把讲评课当做是“炒冷饭”, 部分老师通过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把试题或者习题的答案告诉学生后就算结束了, 根本不进行讲解。由于高三教学任务比较重, 考试很频繁, 教师只能为讲题而讲题, 没能对同学们错得比较集中的重、难点题进行重点的讲解和分析, 即使有也只是“就题论题”地讲解, 不对习题进行归纳总结、变式讲解, 即举一反三。如此讲评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同时也不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学生方面:由于受到老师教学方式的影响, 学生也不大重视讲评课。学生在讲评课上仅仅关注自己答案的正确与否, 根本不把心思放在知识点的稳固与记忆上。有的学生甚至把讲评课当成“休息课”, 如此种种都导致讲评课教学效果不佳。
1.2对讲评课的重新定义
1.2.1讲评课的定义所谓的“讲评课”, 它不是简单的对答案, 纠正错误的课堂活动。真正的讲评课是学生在练习或者考完试之后, 教师认真对此次考试或者习题的情况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把握,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胸有成竹之后, 纠正考试过程中的共性或者典型错误, 弥补教学疏漏, 帮助学生复习并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 完善知识体系, 提高能力。讲评课其实就是老师和学生教学双方的一个相互“反馈—纠正”的过程。既然是“讲评”, 那么不仅要“讲解”, 而且要“评论”。“讲”就是在考查知识点的同时, 还要讲解答题技巧和答题思路;“评”是一个纠正的过程, 也是一个鼓励的过程, 既要评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的不足与错误, 又要评学生好的方面, 给予学生鼓励, 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
1.2.2讲评课的目的讲评课的目的主要包括三点:一是要及时讲解练习、试卷中题目的错误点及正确的解题思路;二是教师要教会学生进行知识点重组, 把“散”的知识点编织成比较全面、完整的“知识网”;三是知识的拓展,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逻辑和辨别分析能力, 以便在今后的练习中更好地解题。
2. 如何上好讲评课
2.1上讲评课的原则
2.1.1讲解要及时。根据著名的心理学大师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可以得知, 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 遗忘在学习之后就会立即发生, 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总是均匀的。最初, 遗忘速度很快, 达到学习内容的50%, 以后逐渐缓慢, 便会以25%的速度递减。依据这一规律, 教师的讲评要及时。物理科目要记忆的公式定理多, 也很注重解题方式, 教师通过讲评可以及时纠正学生在解题方法上的误区, 更快地记住知识点而不遗忘。
2.1.2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在物理考试后, 老师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分数外, 更要关注考试后的反馈。在试卷批好后, 教师要做大量的调查统计工作, 统计好平均分、合格率、高分低分, 以及各分数段的人数分布情况, 统计好每题的得分率, 每题的解答情况要包含学生的独特的解法、典型的错误等。必须对试卷进行认真分析, 明确学生在哪方面学习基础好, 在哪些方面知识有缺陷, 这样可以在讲评中更有针对性。
2.2上讲评课的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 高三物理教学也做出了一些改变。新课程理念下物理作为一门基础主干课, 它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非常注重自主探究、自主知识网络的建构, 以及实现课程三维目标的过程。因此对于这些教学理念, 教师不仅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有所体现, 在讲评课中也要贯彻执行。
2.2.1既要纠错, 又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在试题的讲解过程中, 纠错是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在纠错过程中要突出知识的重难点, 想靠一次纠错就能够涵盖试卷中的所有学生需要质疑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讲评课中, 对于不重要的知识点做到纠错即可, 而对于重点知识则要详细讲解。
2.2.2适当延伸发散, 提高学生的能力。通过“一题多解”或者“一题多变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 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很有用的。
三、结语
重视讲评课的教学, 上好讲评课, 能够帮助学生复习并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 完善知识体系, 提高能力。
摘要:讲评课对于高三物理的教学活动来说至关重要, 上好讲评课能够帮助学生查缺补漏, 完善知识体系, 规范解题和熟练做题技巧。掌握好讲评课的技巧, 提高讲评课的效率是教师必备的一项技能。本文分析了当前讲评课教学活动存在的误区, 对讲评课进行了重新定义, 提出了上讲评课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高三物理教学,讲评课,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锦科, 杨孝武.构建有效物理试卷讲评课的策略.物理教师, 2008 (8) .
[2]李云华.建构主义视角下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障碍.物理通报, 2009 (1) .
如何上好高中物理习题课 篇8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 应熟记基本概念, 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 即所谓的最基础的知识。在高中物理中一些基本概念和结论的理解并不难, 例如物体受力平衡时,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牛顿第二定律F合=ma, 等等。但熟记这些概念和定律并不够, 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在具体题目中应用这些概念和定律, 习题课教学就是学生逐步掌握解题方法和能力的过程。
一、习题课应该应该由易到难, 逐层递进
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们都想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做习题, 但是显然学生并不像老师想象的那样能接受那么多, 特别是后进生, 有时老师讲中等难度的题目他们就可能听不懂, 这样老师讲再多也是无用功。因此在讲解例题和习题时应该从基本题开始, 基本题是通往更高层次的台阶, 学生只有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才能更进一步解题, 因此习题教学一定要由易到难, 层层递进。
二、帮助学生不断搜集整理典型题目和解题方法总结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练习题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这些学生能力不强, 大多不能独自总结典型题目和解题方法。如果能做到这一点, 则对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很有帮助。首先根据学生情况特点, 选例题时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加强基础, 即通过这些题目, 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与掌握;二是加强针对性训练, 克服缺点。即选用足以暴露其缺点的各种题目, 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训练;三是拓宽视野, 增强适应性。即选题不仅内容上力求齐全, 而且尽可能涉及不同形式、提问角度乃至叙述方法的各类题目, 使学生课后遇到各类题目时, 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就可降低题目的难度, 增强解题的自信心。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搜集和整理题目:一是对教材中原有的习题改变提问角度和条件; 二是对学生含混不清的问题编一些思考题; 三是有的题目尽量和生活中的物理相联系。对于解题方法的总结, 我认为虽然一道题有多种解题方法, 但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来说, 选一种他们容易理解且解题过程简洁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更重要。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高中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定向思难。定向思维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很有用, 只要记住公式和规律, 记住老师讲解的套路, 就能够解决物理问题, 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 定向思维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解题思路。因此在习题课上除了分析解题思路外, 还要留给学生独自思考的时间, 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的解题思路, 再由老师点评,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只有经过不断锻炼和积累, 学生才能养成较好的思考习惯并且掌握解题思路。
四、有效利用多媒体进行习题教学
在习题课上, 既要快速复习物理知识点, 又要精选多个习题。所以需要将大量的文字、图像板书在黑板上, 运用多媒体可以先做好课件, 上课时快速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习题的讲解需要分析物理情景、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 如果这时用多媒体的动画展示物体情景、物理过程和物理状态, 再分析起来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可以运用多媒体动画模拟演示带电粒子的运动过程中各个量的变化关系, 让学生直观地看到, 就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一模多题的练习, 教学生学会建立物理模型,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但是教师必须板书的仍要板书, 重点知识和重要的物理状态和过程分析, 如“运动简图”“受力分析图”等, 教师应该写在黑板上与学生一起分析, 而不能用多媒体一带而过, 因为学生理解需要时间, 同时有利于学生做好笔记。
五、布置好课后习题, 让学生巩固解题方法和技巧
在课堂上通过例题和分析和讲解, 让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某些解题方法和技巧。但若课后不加强和巩固, 则仅凭课上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课后作业的布置很关键。教师要精心挑选极具典型与知识技能紧扣的习题, 还要注意层次性, 例如可以把作业设计为“必做”和“选做”两个层次, “必做”题要求全体学生都完成, 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对于“选做”习题,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尽力完成, 并向学生说明“选做”题是难度较大的题目, 对于完成“选做”题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 让他们更有自信。常规型的作业应尽量布置得少而精。做好以上几个环节, 有利于学生提高技能, 且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摘要: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 物理是相对较难学习的一科, 学过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同学, 特别是物理成绩中差等的同学, 总有这样的疑问:“上课听得懂, 听得清, 就是在自己独自解题时不会。”解题恰恰是掌握知识程度的体现, 这个问题值得仔细研究。本文就如何上好高中物理习题课等问题作探讨。
刍议如何上好物理研究性学习课 篇9
那么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的教学呢?笔者谈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还请同仁指正。
一、在研究性学习的选材上, 要与教材、大纲系那个结合, 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中, 我们充分运用学生原有的知识, 设计一些研究性学习的专题, 引导学生如何去设计研究方案, 启发学生在运用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有所创新地解决问题, 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进一步挖掘问题的实质。例如, 在学习完力这章知识后, 我便引导学生们去研究菜刀上的力学知识, 主要研究刀刃的锐与钝, 刀把的长与短, 刀身的宽窄与长短等问题中力的分解、力矩的平衡问题, 时间为三天实践, 一节课讨论。同学们经过实践和深入研究, 在讨论课上发言积极、思维敏捷、气氛活跃,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 他们在实践中是认真的, 体会是深刻的, 这已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中, 教师应是学生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相当于电影导演的作用。
在研究性学习教学中, 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研究活动的进展情况, 有针对性的指导、点拨、督促, 但要避免给出具体的步骤和方法, 要鼓励学生用不通的方法, 提出不同的见解。当学生遇到困难时, 及时提供信息, 启发思路, 提示方法。学生脑海里常会冒出闪烁的思想和智慧的火花。他们设计做法有时会与教材或者老师的要求不同, 这时, 教师不要急于否定, 要耐心听取学生的叙述, 理清他们的思路, 肯定他们哪些想法和做法是可行的, 哪些做法和想法是不可取。如我在组织学生“估测高压锅内的水的温度”这一课题时, 就有同学设计为将温度计直接插入高压锅内测水的温度。这种想法正确, 但实际中的做法则不能, 后来, 我们师生共同查找了相关资料, 解决了问题。
三、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要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精神为目的, 尝试多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方式, 倡导新的形式的学习活动
学生知识的获得, 学习习惯的养成, 能力的提高, 归根到底是学生学习的结果;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着重于结论的告知, 经验的统一, 学生是单一的接受者。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适应新形式的教育要求了, 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打破传统的“讲、教、论”模式了倡导新的教学形式, 因此, 教师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 合理利用新教材、创设问题情景, 以便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问题探究获得知识和能力培养。我们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这一章知识时, 就是以教师提出问题, 由学生阅读课文, 查找资料, 最后根据各种所获资料进行交流、探究、逐一回答的方式组织教学的。在这一研究性, 探究性的教学中通过师生对话, 问题探讨, 团队协作, 总结解题方法, 使学生掌握知识更加确切, 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更加准确, 较好地达到以知识为载体, 培养学生分力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研究性学习课的方式是多样的, 教师应不怕花费时间, 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 方式是多样的, 学生学习的结果, 可以是一篇小论文, 一件小制作, 一个设计方案等, 学生去完成这些活动时, 心情愉快, 认真仔细, 兴趣强烈, 同时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也会感受到失败的天内共苦。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成绩好的学生就表现得出色, 相反, 学习成绩落后, 比较调皮的学生还很有一套;这样差生自卑的心理因素消失了, 大家相互学习, 共同交流, 团结协作精神充分培养起来。所以,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中要不怕花费时间, 也不必担心失败后对教学的影响。开发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锐意改革, 创新教学, 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去做的。
如何上好物理练习课 篇10
一、做好分析——把握学情———确定讲评重点
1. 认真批阅, 仔细统计。
每次讲评课之前教师都要对习题进行详细的批改和详细的统计, 如果做不到全批全改, 至少可以选择不同层次的若干学生进行批改, 批改出的结果一定要有代表性, 把学生的错题逐一记录下来, 作出认真统计, 计算出失分率, 即把握学情。
2. 分析原因, 找准症结。
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集中分析、归类。审题不清、答非所问的可以不讲;知识点不牢固, 似是而非的重点讲评;图形不会分析、能力欠缺而分析不透的重点讲解;语言表述不准确, 错答、漏答或条理不清的重点讲解。这样, 有选择的有针对性的讲评, 主次分明, 重点突出, 不仅能提高讲评效率, 而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真正发挥讲评的作用。
二、调整讲评思路———把握教情———力求讲评有条理
有位教育学家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单纯的传授本领, 还在于唤醒和引导。”老师们往往有这样的经验:这道题讲过几遍了, 学生怎么又错了?为什么反复讲解的内容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为什么学生理解或记忆不深?究其根源还是讲解时重点不够突出, 没有唤醒学生, 激发出他们学习的激情, 没有确立他们的主体地位, 即没有把握好教情。讲评必须切中要害地分析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不足, 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问题, 吸引学生。
1. 确立教情, 明确讲评方向。
笔者认为, 教师的教情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确定:一是练习错误的分析, 二是考试说明的要求。错题率较高的题目, 反映学生在某一方面知识和能力的薄弱, 而这些薄弱的环节是平时教学强调不够或不到位的地方, 在讲评时应严格依据考试说明, 结合练习或试卷实际, 讲评到位, 注意不要有所遗漏。
2. 注意条理, 理清讲评顺序。
习题讲评前, 教师要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先主动思考错误情况, 结合课本或讨论合作完成能力范围内的订正。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再集中讲解。教师在讲解课时不能只按照题号顺序讲评, 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的地理情景进行分析归类, 让学生对试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感。这样有利于学生总结提高。试题归类的方法较多, 可以根据知识点归类, 也可根据学生出现的错误类型归类等。另外, 讲评的顺序也可以根据具体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多变, 目的就是引起学生长时间关注, 提高讲评效率。
3. 积极拓展, 讲究讲评方法。
(1) 关注基础, 融会贯通。
地理学科作为文科中的理科, 具有很强的知识联系和规律性。在复习中, 要特别强调知识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使学生对基础知识能够融会贯通。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知识和能力要求不拘泥于课本, 有较大的拓展空间。所以, 教师在进行试卷讲评时, 不应局限于题目本身, 要多角度进行解析, 应注意讲评设计具有延伸性和扩展性, 以点带面地检测知识与能力。所以, 切忌就题论题, 供一时之助, 而应从错误较多的知识点出发, 把面呈现给学生, 尽可能地依据考试说明, 构建知识间的联系, 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 从而达到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同时也要能让学生自己从较深层次上推究出失误的原因, 明确自己的主要缺陷和今后复习的方向, 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搞好复习。
(2) 强化能力训练, 培养做题方法。
教师的讲评应注意讲评设计具有指导性和方向性。地理教学特别到高三后期, 由重视基础知识逐步转移到综合能力上来, 所以讲评时应从地理学科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考虑, 对练习中反映的学生能力结构欠缺点要重点分析和指导。地理能力主要包括读图分析能力、图文转化能力、绘图能力、提取材料信息能力、理论知识联系实际问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等。每种能力都要不断地训练强化。练习讲评前要找准学生的能力薄弱点, 然后“一题多变”、“一题多练”, 引导学生扩展思路, 逐步提高。同时练习讲评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阅读材料, 分析图形, 提取信息, 找准规律与方法, 结合实例缜密表述。
(3) 追求严谨, 力求完美。
地理综合题是学生失分较严重的地方, 所以如何提高综合题的答题水平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这一部分的训练上, 不仅要让学生做到我会, 更要做到我能做对的水平。平时练习中要反复强调语言表达的要点化、层次性、逻辑性和完整性。语言规范, 表述准确, 注意地理术语的使用, 书写清晰、卷面整洁, 少过失性失误, 对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要找得准, 敲得狠, 如书写潦草、答非所问等, 要追求严谨, 追求完美。
三、强化反馈———提高效益———巩固讲评成果
1. 适当补充练习, 加强巩固。
辨证唯物论认为人的认识过程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所以, 教师在讲评过程中或讲评后一定要进行二次练习, 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巩固和扩大讲评效果。因此,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需要针对学生错误率较高的重点和难点预备一定量的补充练习, 借助小黑板、投影仪、多媒体等, 等候课堂上的随时“召唤”。
2. 让错误留下印记, 以备查阅。
讲评结束后, 一定要要求学生建立错题登记本, 至少应当把错题在练习上用红色的笔更正。这项工作教师一定要回收查看, 并在下一次测验时有所体现, 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订正习惯, 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后, 大考之前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查阅错题订正。这是在实践中已经得到验证的非常有效的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
综上所述, 讲评课应以学生为本, 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和考试说明, 关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注重思路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 强化信息的反馈和处理, 以寻求最佳的讲评方式和讲评效果, 相信这样的讲评课一定是成功的。
摘要:地理练习讲评课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一类重要课型, 也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复习课, 对学生已学的地理知识起着矫正、巩固、充实和深化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如何上好初中物理复习课 篇11
【关键词】诊测 精讲 精练
初三学生即将面临中考的时候,一段时间几乎都是复习课,教师要上好复习课。教师要通过复习课确定教学目标,巩固物理知识,复习物理概念,同时,也为继续深刻培养学生掌握好的技能和能力,理解和深化物理概念打好能力基础。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采取这样的课堂教学的流程和模式:
前提诊测——确立目标——精讲精练——巩固强化——评价总结——课后作业。
一、在前提诊断中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
教师可以通过小测验的方式,或者提问课本的基本概念基础的知识的形式,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
二、在确立目标中找到教学方向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起着积极的定向、激励和调控的作用。教师要确定目标,立下学生感知的复习的目标,呈现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展示目标后帮助学生确立好学习的方向,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章节的学习,实现学生学习的知识组构。
1.确立准确性、层次性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对物理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围绕制定的三维复习目标,突出物理大纲规定的三个层次的知道、理解、掌握和运用。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中考说明》中的知识掌握的要求的知道、理解和掌握的三个层次的要求,根据中考的相关资料来确定准确性、层次性的教学目标。
2.确立具体突出、可以测试的教学目标
教师确立的教学目标尽可能要使用外显行为的动词,提出一些明确的教学要求,这样,教师就可以用来检测,具体而明确。例如,下列目标的定位就是不够恰当和准确的:理解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条件。“理解”这个词用得不好,应该换成“说明”,即说明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同时,制定目标过分的具体化,例如理解影响蒸发快慢和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这样的目标首先用词不恰当,其次太过具体了,学生很难接受,上面这个目标可以改成举例说明影响。
3.采用课前粗略讲解,课中细细讲解,课后深刻认知的方式
教师可以给学生课前粗略讲解,向学生简单交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清楚本节课需要我们干些什么;上课的时候,教师讲解,实现目标和知识的整合,让学生深刻明白每一个知识点应该努力达到怎样的教学要求;课后让学生深刻理解,保证课堂小结的时候提出总结性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让学生形成整体的感知的印象。
三、课堂上保证精讲精练
教师通过精讲精练的环节,重视按照典型的例题为依托,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学习方法指导。教师要有效指导学生完成知识结构的同化、顺应和构建,发展学生的思维的针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问题导学的形式,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按照问题的线索,以CAI为辅助学习的手段,实现教学目标中的思维能力目标的实现。
教师在课堂练习中可以安排一些和考点相关的习题、例题进行变式练习,重点在变式,重视发散性题目的训练,重视激励性题目的训练,重视活动性题目的训练,按照起点从低到高,逐渐加大解题密度,逐渐加快解题反馈,强调矫正为训练学生的策略,并且在解题过程中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提高讲解题目的效果。
教师要带领学生研究中考复习内容,针对中考量身定做复习题目,建立习题库等,方便教师和学生瞄准复习命题的方向,把握复习的思路,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复习的效率。中考之前的复习应该井然有序,重视扎实基础,做好一类基础题目,保证一些题目熟练解答,在基础题目的基础上有所提升,逐渐突破。
四、巩固强化中提高学习的效果
教师为了巩固复习旧的知识,可以在学生练习中设计百分之七十的基本练习题,侧重于学生知识概念的理解,设计百分之三十的综合性练习题,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转化为认知结构。教师这样做的目标是为了强化和内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检测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双丰收。
当学生练习以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及时纠正,及时评价,迅速解决好这些练习。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能力拓展的题目给对的学生解答。教师可以设置从低难度到高难度,逐渐小坡度地提高,运用多变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逐渐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成功的感受。
五、评价后形成小结
教师应该重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巩固强化提高,实现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和升华,教师进行及时的教学评价,并能针对复习目标,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学生形成知识的内化,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知识,重视学习方法的小结和归纳。教师应该针对复习的教学目标,带领学生总结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方法。
六、课后作业拓展
教师应该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强化认识,内化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教师通过“前提诊测——确立目标——精讲精练——巩固强化——评价总结——课后作业”的教学的几个步骤,教师重视优化每一个教学步骤,就能迅速提高教学的效果,改善课堂复习质态,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乘云. 谈怎样上好初中物理复习课,《学周刊》,2014年35期.
[2] 吴卉. 如何上好初中物理复习课,《贵州教育》,2011年第19期.
[3] 潘海林. 浅谈如何上好初三物理复习课,《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11期.
【如何上好物理练习课】推荐阅读:
如何上好数学练习课07-09
如何上好物理作业讲评课10-16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练习课01-04
如何上好物理评讲课10-05
如何上好习题课06-06
如何上好制图课06-10
如何上好一堂课07-11
如何上好微机课08-06
如何上好化学课09-22
如何上好田径课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