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阅读课

2024-12-05

如何上好阅读课(通用12篇)

如何上好阅读课 篇1

跟往常一样, 吃完晚饭后, 我翻开手机短信, 但今天我看到一条这样的短信:“陈老师, 我爱上这样的英语课, 有趣, 而且课文我都会背了……。”最后还特别强调:“不信明天你让我背课文”。当我看到这条短信, 我震惊了, 因为这条短信是班上最讨厌上英语的谢志伟写的。记得前几天他还跟说:“陈老师, 不是我不想学英语, 而是英语课枯燥无味, 特别是阅读课”。

看完这条短信, 让我回想起今天的英语课。今天我上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学期Section D Topic3Unit2, 由于这篇文章是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阅读文章, 我结合图片, 把一些描述环境优美的英文句子展示在ppt上, 让学生大声朗读, 复习旧的单词。然后播放歌曲Our Earth视频, 把学生引导到这节课的阅读文章, 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采用竞赛方式,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 回答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而对于需要推理才能回答出来的问题, 我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同样的教师, 同样的学生, 但不同的教学设计, 学生的反映和收获却截然不同。 这节课能得到学生的好评, 我想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利用课堂资源, 创造一个轻松、活跃、和谐有效的阅读教学氛围——学生想学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 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针对不同的体裁的阅读材料, 应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资源, 设计轻松、快乐、和谐的导入环节。 如: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学期Section D Topic3Unit2的阅读, 我采用播放歌曲“Our Earth”的视频, 通过这样的引入, 既能让学生切身感受, 明白污染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习兴趣, 从而引入本课。

二、设置不同层次的的问题, 让每个孩子去展示自己——学生乐学

思起于问, 源于疑, 针对初中生好奇心强, 好知心急, 好表现心盛的特点, 在阅读过程中设置一些问题悬念, 在已过单词关的基础上, 吸引学生进行快速阅读。但不同学生之间的现有知识, 能力水平存在个体差异。因此, 教师应尊重学生差异, 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如:本节课, 我设置一些判断正误或一些简单的一般疑问句或选择疑问的问题, ( 如:1Were forests cut down to provid wood to build houses in countries? 2.Do they believe that in 50 years their little trees will become beautiful forests? 3.Do young men and women face many difficulties when they plant new trees?) 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 我设置一些改正错误或回答一些wh -q u e s t i o n s , (如:1.How do you understand“Forests are the lungs of the earth” ?2.What will happen if we do not plant new forests? 3.Why do they plant different kinds of trees?) 。另外, 对于本节课中须要学生推理才能获得答案的问题 (如:Would you like to be a tree planter when you are older?Why or why not?) , 我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这样教学时, 就能面向全体, 又能体现差异, 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发展自己的机会, 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情绪。这样他们就能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学习, 使课堂教学继续保持。当然,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 因此, 教师应再设置一些能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的台阶, 启发学生思考、讨论、 运用的一些环节, 如:本节课我让学生完成根据课文内容的填空题及根据关键词复述课文, 从而达到巩固达标的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合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三、加强阅读策略的指导, 提高阅读能力——学生会学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从而可见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对学生的学习起指导作用, 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懂得如何去学。

首先, 要指导学生学会猜测、概括或推理的策略。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猜词技巧:

1.根据定义、解释猜测。

2.通过对比关系来猜测。

3.根据构词法猜测。

4.根据上下文提供的内容猜测。

5.根据语法结构猜测。

其次。要教给学生求解与证实的策略。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标题或图片分析文中可能会出现的观点或情景。如:本节课教学时, 我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社会上有一些人是如何破坏环境和我们应如何保护环境, 然后带着自己的亲身实践走入文中。

再次, 要教给学生监控的策略。例如:当学生阅读文章时。选用what、who、when、where、why和how提问方法或教师给的词汇, 引导学生预测文章的主要内容及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有意识在捕捉文章主要信息, 从而帮助学生了解主体及其情节发展脉络。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这条短信时刻提醒着我:“教师不可以为教阅读而单调的安排阅读。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资源, 创设出有效的教学设计, 激活课堂教学,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应以学生为主体, 因材施教, 为学生提供以阅读为主的展示平台;应采用各种方法, 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 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笔者结合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学期教材进行相关分析, 总结出工作中的几点心得, 供其他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英语,阅读,兴趣

如何上好阅读课 篇2

“读”对于语文教学是非常的重要。读书不仅要注重读的数量,还要重视读书的形式和质量。读书在形式上有教师的领读、范读,学生的默读、朗读、诵读、自由读、分组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那么,怎样上好阅读课呢?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的词语、句式变换说法。

二、让学生读,让学生说,让学生写

1.要让学生多读。我每篇课文都先叫学生回家预习,让学生能大体知道课文讲了什么。教学第一课时时,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把不太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每篇课文都会有生字,三年级的学生有自学生字的能力,待学生学习后,同桌互相纠正。自从我用了这个方法后,我发现学生读书水平提高了,连一些平时不会读的同学也基本上能读好。

2.要让学生多说。精读课文则是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的了解。尽量多让学生说,这样老师就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理解文本的程度,从而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

3.要让孩子多写。教完生字后,要让学生描红生字,并且把难写、易错的字多写几遍。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指导书写。

三、以“读”为主体,体现以读为本,让“读”激活语文课堂,是上好语文课的主要途径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依本人之见,读书不仅要注重读的数量,还要重视读书的形式和质量。读书在形式上有教师的领读、范读,学生的默读、朗读、诵读、自由读、分组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选择相应的读书形式。如在教学散文题材的文章《秋游》、诗歌类题材的文章《快乐的节日》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自由读熟的基础上学会诵读,这对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功、加强语言文字的积累很有帮助。如在执教《蚂蚁和蝈蝈》一课时,教师可运用分角色读与表演读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在表演时,教师还可设计让学生各自用上事先准备好的道具),这样一来,既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又使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此乃一石双鸟。

在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的形式其实就是为质量(即教师的教学目标)服务的,既然如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读有目的,即带着疑问去读,或是在读中读出疑问。当然后者比前者更具有创新性,这就靠教师如何去引导。其次,教师要重视读的指导。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如遇学生停顿不当、情感把握不准时,教师有必要作示范指导。第三,要引进评价激励机制,对同学之间的读书质量通过相互评价、相互激励,最终达到取长补短、提高自身读书能力的目的。“读”是语文课堂的主旋律,只有“读”到了位,语文课堂才会焕发生机。

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

四、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如何上好英语阅读课 篇3

高中英语教学逐渐由重知识教育转化为重运用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强调能懂会说的学习效果。如何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因此如何指导学生上好阅读课对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上好英语阅读课,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步来实现:

一、课前预习

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预习任务,包括完成基本的词语拼写,理解其词性及大意,然后尽可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事件。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预习,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预习,对即将要学习的新课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使听课变得更有针对性,能够抓住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自学,锻炼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导入

我认为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新课的导入是否成功是关键。运用学生比较感兴趣,同时也是教师感兴趣或者了解的话题进行导入,能够引起学生和教师的共鸣,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为创造一个热情的、活跃的、和谐的课堂气氛打下基础。

三、泛读(第一遍阅读)

在学习文章之初,通过fast reading,可以使学生对文章大意有初步的了解,整体把握文章,并根据文章中的关键信息找出文章主旨,能够回答出关于文章的what, when, who, how, why 等初步的几个问题。重要的知识点、词、句划线,以便课堂学习和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由此,可以使学生对文章作到整体把握。常见有的学生阅读时总是一个词一个词地读,且常伴有一些习惯动作:用手指、摆头等,这些都是速读的障碍。

成组视读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它首先要求把所读的句子尽可能分成意义较完整的组群,目光要尽可能少地停顿。试比较: (1)Do/you/read/word/by/word?(目光停顿6次)

(2)Can you read/phrase by phrase?(目光停2次)

其次,阅读时不要把目光停在第一个词上,而应停在第二个词上;用两眼余光看这个词两侧的词。眼睛不要盯在单个的词上,要高一些,映入眼帘的便是词组而不是单个的词。

四、精读(第二遍阅读)

精读课文是阅读课的主体,也是阅读课的中心任务。在fast reading之后,学生对文章的主旨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第二遍阅读是学生细致把握文章内容和知识的关键。在精读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解决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可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或小组之间的互相问答来解决文中出现的知识点,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指导。而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可以让学生在对整个语篇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回答三到五个问题。同时找出重点词汇,理解并运用。由输入到输出,关键在于基础知识的扎实积累。对于关键词的重点掌握及运用是知识输出的资本。概括文章,复述大意,抓住文章的中心意思,形成完整印象。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大意,是学习后的成果展示。先给文章分段,并找出关键句或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主要意思。最后让学生试着用这些短语造句,或编一个故事,在运用中掌握这些新词。

五、大力提倡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具有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等多种信息功能,具有信息量大,信息变化速度快,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等特点,是过去任何一种传媒无法比拟的,充分发挥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从而改变了学生怕上阅读课的通病。

总之,我们必須高度重视阅读课,充分开发阅读课的潜力,有效地利用阅读课的资源,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为原则,注重课堂气氛和教学节奏的把握,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尽可能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其他方面的能力。阅读教学也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个人有自己的培养观点和策略,我觉得有几个必须注意的地方:1.不能流于形式,对一篇文章草草了事,或者只把它作为一种学基础词句的载体,这样有所浪费。2.大胆放手,尽量让学生自己完成各项任务,包括语言点的解析归纳,教师不能过多地代学生做事。3.任务要求切合学生年级和水平程度,让学生在其中体会到实实在在的成功感是这种教学活动能长期坚持的保障。4.能力培养是最大目的,不管什么时候都得注意应当把能力培养放在比知识积累更高的层面上。

如何上好阅读课 篇4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阅读策略

随着英语学习的深入,初二英语学习相较于初一也有了较大的不同。初二英语学习,虽然基本知识结构并无太大变化,但是阅读量增大了,而且文章中的知识点也非常多,于是大部分学生认为阅读比较难学、存在阅读障碍。因此,如何上好初二英语阅读课、如何进行科学的阅读教学成为老师们首要关注的问题。那么,阅读教学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如何进行科学的阅读教学、如何进行阅读策略指导?如何检测阅读教学效果呢?

一、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分析教材,设定教学目标

1.储备信息、分析教学材料。在上课前,教师需要做好大量的信息收集储备。解读《英语课程标准》,参考教材,分析教科书等,从而准确发现当次课在整个话题中的地位及作为,这些都能有效服务于课堂教学,从而保证课堂的科学、流畅。以我上的公开课为例。授课内容为仁爱版英语八上Unit3 Topic2 Section C.该话题通过学习关于音乐的种类、乐器、音乐家的故事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同时以此为载体训练学生在该话题上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技能。按照话题教材的设置,Section A和Section B为听说课,而本次公开课Section C为读写课。本次课读写活动旨在训练学生能读懂与音乐相关的小故事,并能通过书面活动表达个人喜爱的音乐类型以及对不同类型的看法。

2.准确定位、设定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准确定位了授课内容在整个话题中的位置和作用,这也为教学目标的设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设定的仁爱版英语八上Unit3 Topic2 Section C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目标:能读懂关于作曲家莫扎特故事的短文;

能描述并写出自己最喜爱的音乐家的短文。

能力目标:掌握阅读技巧、克服阅读障碍;

巩固阅读、加强写作,提升读(阅读)写(写作)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初步鉴赏力,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

通过音乐鉴赏和介绍乐器、音乐家等,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二、 明确阅读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设计,加强阅读策略的渗透意识

在确定好阅读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设计又是至关重要的。在整个阅读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当围绕教学目标、时时关注阅读技巧的指导和阅读策略的渗透。接下来,我就根据所开公开课的具体教学步骤进行展开讨论。

1.热身、复习及导入。热身、复习及导入这三个部分在一堂课的前段,为整堂课的成功与否埋下伏笔。它们看似各成一体,却又围绕话题、环环相扣。本次的公开课,围绕本话题关于音乐的主题,将课程定义为音乐鉴赏课。因此,热身环节设计的是师生同唱在Section A中介绍到的My heart will go on,现场师生都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中,效果很好;然后判断其音乐类型、复习所学分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们常说英语课堂导人的好坏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所在。而常用的导入方式有:谈话导入、歌曲导入、悬念导入以及竞赛导入法。而此次公开课,我设计的导入方式是音乐欣赏。播放莫扎特的代表作品,从而引入新课。

2.三段式阅读教学。按照教学环节,目前阅读课教学大多采用经典的三段式教学模式:读前环节(Pre-reading)、读中环节(While和读后环节(Post-reading)。在这个三段式的阅读教学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的阅读策略指导是相当重要的。据我们所知,英语教学是初二英语教学的重点及难点,而阅读策略是阅读教学中需要重点突破的教学内容。阅读策略指的是在阅读过程中为了充分理解和学习文章而进行猜测(predict)、确认predict结果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而采取的阅读方法或者说阅读技巧。因此,渗透阅读策略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应当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强化阅读策略意识。接下来,我将根据阅读教学经典三段式教学模式进行解读。

(1)Pre-reading读前环节。读前任务的设计,目的在于先熟悉新课内容,通过问答、free talk等形式,让学生们大胆预测(predict)新课要谈论的主题。在这个环节中,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和现场授课情况引出部分目标词汇。阅读课并不提倡将所有生词像听说课那样先引出,而更多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敲。

( 2 ) W h i l e - r e a d i n g读中环节。读中环节是通过略读(Skimming)、扫读(Scanning)、细读(Careful Reading)等步骤对文本进行解读。

1)略读(Skimming)。此环节旨在了解文章大意,设计的问题也多为判断主旨大意题。可以请学生们快速浏览文章或者观看flash。阅读策略上引导学生通过浏览首尾段落和其余段落的主题句,快速地把握文本的主旨大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关注关键词汇。

2)扫读(Scanning)。扫读是略读的延续,依然关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而我这堂公开课扫读环节设计的是再次浏览文章、概括各段段落大意。目的在于让学生从面上、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而阅读策略上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从整体到局部,从而对全文有个完整的认识。

3)细读(Careful Reading)。也可以换个说法,叫做找读(Search Reading)。就是详细阅读文章、寻找和预设主题有关的信息。所以在阅读策略的指导上,应当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和预设主题相似的内容、引导学生们在文章中做标记。此次公开课,在细读(Careful Reading)环节设计了两步:细读填表和细读回答问题。而这两个步骤也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

4)再读。通过略读(Skimming)、扫读(Scanning)、细读(Careful Reading)这三个环节,学生们对文章有了全面的认识,这是引导他们齐读文章并在朗读的过程中标注语言点,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清除阅读障碍。

(3)Post-reading读后环节。读后阶段通常指的是巩固和拓展环节,教师们可以设计很多不同的活动来检测学生们对文章的理解情况,并帮助学生们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这不仅可以检测阅读效果,而且能够促进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知识。

3.阅读延伸。教学中常常设计在Project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们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而体现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本节公开课,学习了音乐家莫扎特的小故事、欣赏了莫扎特的作品,从而激发了学生们对音乐这个话题的兴趣。于是设计了两个任务:

(1)Survey(调查),请学生们去采访同学们最喜欢的音乐家,同时也可提供一下问题给学生参考。如: Who is your favorite musician ?

What do you think of him/her ?

Why do you like him/her ?

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him/her when he/she was young ?

(2) Write a short passage.这个环节的设计让阅读教学从读落实到写作上,并且培养了学生将表格转换为短文的能力。

三、课后反思,探究总结阅读课型的教学方式

毫无疑问,在初二英语学习中,阅读的教与学是重中之重。教师们应当注重每次阅读课后的反思与总结,带着探究的精神去发现、总结阅读课型的科学教授方式。通过回顾阅读教学--分析教学效果--寻找问题--总结教学方法的过程,从而真正把握好阅读课的教学。

如何上好初中语文阅读课 篇5

首先,我们可以用饱含深情的导语去感染学生,从而引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共鸣。如学习流沙河的《理想》这篇课文,先满怀激情地作一番开场白,激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兴奋感,为树立人生的理想,体会各种的理想对人生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自然大方的仪态、亲切动人的眼神、抑扬顿挫的话语,能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对课文声情并茂的朗读,能使学生对课文感情基调的理解形象化;适当的幽默,是课堂的调味剂,能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当学生喜欢上我们的课堂,他们的学习才有热情,才能更投入地学习课文。要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老师应是那熊熊火把。

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都饱含着作者及人物的丰富情感,具有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形象思维,没有感情的波澜,缺少作为主体的投入参与,那么,即使老师激情飞扬,作出多么细致的分析,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也是枯燥抽象的。因此,要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须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根据课文内容设置情境,丰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如学习《出师表》,我先饱含感情地朗读,然后学生试读,先让他们对课文有个初步的印象。接着引导学生谈从电视剧、名著《三国演义》中了解到的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学生都兴致勃勃地说了起来,更有同学在座位上模仿诸葛亮的样子。情境设置的方式应灵活多样,因课文内容而异,也视教学条件、学生水平而定。

二、将阅读训练引向课外

语文源于生活。现如今流行歌曲、电视作品、广告词……,这些中不乏优秀的文学作品。一首脍炙人口的歌谣,如歌星周杰伦的歌之所以火暴其实他的歌词在很大程度上贴切了生活;一则成功的广告,其中可能包含着修辞的巧妙运用;近年流行的电视散文,以MTV的形式将文学作品形象化。另外,家家户户春节贴上的春联,写尽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祈盼;日常的百姓话语中,更有充满智慧的俚语俗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语文,学习语文、欣赏语文,是一名语文老师应做到的事情。它能使语文学习更灵活,使学生更爱语文、爱生活。

大量的阅读,是学生丰富精神生活、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在一些教师和家长对课外阅读的理解存在误差,认为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其实课堂之外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是对课堂学习的补充,是对知识的实践。大量阅读优秀文章,能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引来源头活水,更能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作为老师,应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养成勤读书、爱读书的好习惯。第一,每天到校阅览室读书一小时;第二,每日晨会的开展朗读活动,要求学生轮流在每日晨会中向同学介绍一篇好文章,或朗诵一首诗;第三,采用手抄报的形式,把自己认为好的文章,好的段落,甚至好的句子编辑成手抄报与同学交流;第四,鼓励学生写读书心得和习作,咳嗽谝黄谀诒匦胂蛐?陡逡淮吻曳⒈淼取Mü潦榛疃目梗偈寡心康牡厝ピ亩粒相学习,互相促进。

三、让阅读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中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想象式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立足于“想象”一词。在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进入或摇头晃脑、或念念词、或凝神遐思、或神游四海,心鹜八极的吟咏状态,进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细嚼慢咽的品味原始文本,才能更好地品出其景其情,其意其感。在此,笔者结合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来分析,学生边诵边吟,边吟边品,品之妙处,诗中之景物便活了起来:枯藤,老树,昏鸦,瘦马,古道……纷至沓来,映入眼帘,挥之不去,在头脑中绘成一幅多彩多姿的凄美图画。

这就是“再造性想象”的初始阶段。再吟再品,景物愈发活灵活现,图画愈发栩栩如生,藤想象(枯);树想象(老);马想象(瘦);道想象(古)……顿时一股凄凉之情油然而生,满眼萧瑟,泪眼汪汪,欲断肠,与作者达到心灵会通,品出了诗情。这便完成了“再造性想象”,在学生的大脑中就会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一,也就是“原象”。接着,三吟三品,进入创造性想象阶段,景越来越模糊,情愈来愈悲,自己仿佛就是断肠人,心中凄凄惨惨戚戚,心神迷迷离离,恍恍惚惚,达到物我两忘。

如何上好初中英语阅读课 篇6

选好合适的阅读材料。

1、长短适中。课堂教学必须要考虑时间。文章太长,当堂课不能完成,课堂任务单调,学生容易倦怠。一般初一的学生限制在50词左右,初二200词左右,初三的 300词左右。

2、难易适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可高估学生的水平,太难会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锐气和积极性。

3、可阅读性。文章要贴近现实,符合学生的爱好。要有趣味性、科学性、知识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掌握关键词,抓住中心意思。

1、默读一遍,回答浅层问题。默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加快主要信息捕捉能力。例如,初三年级的阅读文章《hand message》。学生默读一遍大约需5分钟时间。回答4个左右的浅层问题。"Where are the persons? What are they doing? How are they talking? Can they speak?"

2、大声朗读,回答深层问题。大声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很快形成语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涵。这是第二遍阅读这篇文章,可以问学生一些深层次的问题。"What is sign language? What is deaf person like? Can deaf people speak? Can all deaf people learn to speak?"

加强阅读策略的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吕叔湘先生也指出:"教学 ,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可见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在于做好学生学习的向导,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懂得如何去学。

首先,要教会学生猜测、概括或推理的策略。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猜词技巧:根据上下文提供的内容猜测;根据语法结构猜测;根据构词法猜测;根据定义、解释猜测;通过对比关系来猜测。在分析难句时,不要教师一味地讲解。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在学习新的语法知识方面也要重视学生的参与,而且要尽量使语法这个比较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味性。

例说如何上好阅读教学微型课 篇7

一、对微型课要有正确的认识

微型课是怎样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呢?微型课是一种特殊的课堂教学形式, 往往用于教师课堂教学考核和竞赛, 它的主要功能是考核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运用, 考核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规划和实际操作能力, 考核语文教师语文教学的基本功, 具有良好的甑别和选拔功能。

1. 微型课是特殊的课

微型课是特殊的课, 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微型课是在特殊场合下的课。微型课一般在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下, 在指定地点上的课。微型课是功能特殊的课, 微型课主要功能是考核和选拔。微型课是特殊人参与的课, 普通课堂教学, 参与者是老师和学生, 微型课的参与对象是老师、领导和专家, 没有学生。微型课是一种小课。微型课是必须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完成的课。

2. 微型课是完整的课

尽管微型课的时间短, 没有真正的学生参与, 但它是浓缩了的课堂教学, 他必须是完整的课。既然如此, 微型课必须具有正常课堂教学的流程和要件。如:导入新课、揭示目标、阅读教学、课堂训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诸环节。

3. 微型课是大胆取舍的课

微型课由于其时间短,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大胆取舍, 舍弃那些含金量低的教学内容, 集中精力解决重点内容和问题, 所以处理相关教学环节要做到详略得当, 它必须做到该详则详, 该略则略, 主次分明, 凸现教学重难点。例如:在执教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微型课时, 江苏省潥水高级中学初中部诸定国老师, 为了凸显最后一课与众不同的地方, 特计用表格的形式, 将平时上课和最后一课有哪些不同, 一一填表比较, 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最后一课的非同一般。诸老师利用表格, 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文本, 这个教学环节处理的非常详细, 凸显了课堂教学的重点。

二、设计微型课涉及的关键问题及处理策略

1. 准确地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准确的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不仅是微型课的教学设计的要求, 而且是一切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准确制定微型课课堂教学目标, 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的体系, 研究本篇课文在全册和单元中的教学地位, 单元的总体教学要求。需要教师深入研读文本, 找准教材的知识与技能训练要求, 找准过程与方法训练的要求, 找出本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训练要求, 准确地进行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确定。在执教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微型课第一课时, 诸定国老师根据对教材和学情分析, 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1.速读课文, 熟悉本文的故事情节, 能够说出“最后一课”与众不同之处;

2. 能够结合作品的内容, 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并且能说出形象的作用及作者所寄托的感情。

3.品味作品富有意

妙。蕴的语言, 体味作品精心构思之例点2.凸显课时教学的重点和难说课学重点, 并将突破重难点的具体措堂教学设计一定要凸显教如常的课堂教学如此施和实施步骤清晰的, 体现出来微型课的教。学正何设计更是这样《最后一课》微。例如型课的:教学在这方上面提到的上说面处, 理得很好小说的三要。素是环境作品的题、人物和材是小好故事情节素, 教者对。围绕本篇小说的三要每一个教学重点难点都文阅教学重点有具体的落, 实教者。引导学生弄清如“人物形象”作者这个凯/周读的做法是与环境气氛:进行烘托⑴通过成功。通过这些场的场景描写教理景与;环境的描写⑵精细的心理, 来烘托人物的心描写 (小弗朗士) 学的细节描写和神态描写 (, 如鸽子的叫声韩麦尔先生) ;⑶、习字典型微3帖、“法.兰西万岁紧紧围绕“”等学生。”开展教学型值得一说的是并没有真正的学生, , 有的只是教微型课的课堂课师、专家学者和领导, 但是教师心

中不可一刻无学生, 必须时刻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教学目标的设

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可能的条件和学生的喜好, 推进阅读思考不断深入的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学生能力的培养, 要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和目前能力的状况来确定等。

三、关于上好微型课的几点主要建议

上好微型课不仅是一项技术, 而且更是一项艺术。除了上述要求之外, 还必须注意以下方面方面:1.考虑好时间任务的合理安排, 做到疏密有致, 松紧得当。2.微型课要考虑到结构的完整。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微型课是一节课的浓缩, 除了没有学生的具体活动, 其它一般课上有的微型课上也应该有。尤其是不要忽视开头的导入新课, 结尾的课时总结和布置作业等。3.要考虑到必要的礼仪。微型课是考核课和选拔课, 教者应注意必要的礼仪, 课堂上的教学语言也应考虑到对学生的尊重, 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营造积极向上与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如何上好日语阅读课的思考 篇8

1 选择合适的阅读教材

日语阅读教材的选择应依据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 特别是要结合学生现有的日语水平。阅读教材是完善教学计划, 使教学能顺利进行, 并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的基本保证。若教材内容枯燥乏味, 知识老化, 学生就会感到没兴趣, 不爱学。有些日语教材编于20世纪70年代, 内容陈旧, 许多单词中的日语汉字或已简化, 或已极少用, 甚至已被淘汰, 若误选了此类教材, 其后果可想而知了。所以, 选择合适的阅读教材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我们要注意调查市场, 与同行保持联系, 了解学生的外语水平, 同时还要与学校的教务人员沟通。只有信息流通了, 了解了学生学习上的心理特征及学习情况, 才能对教材不断地进行修订, 完善。只要勤于教学实践中的努力创新, 用心体会, 就能选择出合适的好阅读教材。

2 引导学生正确学习阅读课

在阅读课上, 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掌握阅读方法, 引导他们进入正确的学习轨道, 尽快熟悉阅读课的教学方式, 适应阅读课的学习环境, 打下一个良好的学习基础, 这样会对接下来的教学带来诸多益处。阅读文章有不同的文体, 如记叙文, 议论文, 说明文。在教授其中的阅读记叙文时要抓住三个要素, 即人物, 背景, 事件。按时间顺序来寻找信息, 要了解语言知识, 还要了解文化背景, 这有利于更进一步地阅读和了解文章整体语言。议论文则要抓住论点, 论句, 论证要素。让学生以逻辑关系来搜寻文章中细节信息, 推测主旨大意。而说明文则要注意主题句和辅助句, 了解在辅助句中, 常用以举例说明的形式来说明主题句这一现象。另外还应注意多义词, 形容词, 形容动词和动词。目前流行的各种日语教科书都把形容词, 形容动词大致放在第7至8课, 把动词放到第10课之后, 如严格按照教科书顺序来授课的话, 会有零乱之感, 无法展开讲解。由于此类词的词尾变化相对简单, 规律性强, 因此我的做法是提前 (如提前至第4课) 集中讲解, 这样既可以使这些词汇具备完整性, 又可以在接下来的课文中得到复习。对于出现频率较高的多义词, 因其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不一, 若不根据具体情况去考虑而生搬硬套, 就极易造成理解混乱。一词多义是日语词汇特点之一, 越是常用词, 往往包含的意思就越多, 因此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多义词, 了解一词多义的使用方法, 才能正确理解文章所传递的信息。教师应借助于文章中的句子和其它例句进行对比, 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来推测理解词义。这样可以增强对多义词的理解, 又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阅读中的泛读与精读互相依赖, 精读能力的培训可使阅读的理解性和速度得到提高, 但必须是精读领先才能带动阅读的快速反应。在培训学生阅读能力时, 教师还应注意以语篇分析为中心的教授方法, 使学生把精力集中在理解文章内容上, 主要目的是获取文章信息, 而不是只停留在对语言知识的理解。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层含义的理解, 对内容进行推断, 评估, 欣赏和评论。

3 阅读应试技巧在日语考试中的应用

把测试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来检查教学的效果, 有其独到之处。可以在一段阅读材料后提出几组选择判断题, 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广泛的思考比较, 以达到准确快速地理解阅读。在教学中有计划地让学生多做一些这类阅读理解试题。测试后, 教师对试题中刚刚学过的语法现象, 词汇及超出学生现有理解水平的问题进行讲解, 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获得新知识。要特别强调的是一定要顺从作者的思路, 顺藤摸瓜来寻找答案, 千万不可将自己的思路误认为是作者的主张, 做题的最大忌讳就是考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推断寻找答案。运用阅读做题技巧时, 首先要知道在理解部分的选择项中, 除一个正确项外, 还有其他干扰项存在。这些干扰项的表层结构往往与正确项十分相似, 一时难辨真伪, 容易在慌乱中丢分。因此, 在阅读一开始就要进入一种思维高度集中的信息处理状态, 一是要全面准确地理解文字表面信息, 抓住关键词。二是要把握文字的结构脉络, 搞清字, 词, 句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三是要通过推理判断及猜测来排除干扰选项, 认识正确信息。一般阅读理解题可分为两类, 既客观信息题 (直接题) 和主观判断题 (间接题) , 所以根据题型类别可分别采取以下两种解题技巧。客观信息题所提问的答案通常可以直接从文章中找到, 对此类题可以采取先读题, 有再针对性地一边快速阅读文章, 一边从中查找答案的方法。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与考题无关紧要, 不影响对全文理解的生词, 语法可置之不理。如同搭乘特快列车, 大站停, 小站过, 避免在无关紧要的问题上花费时间。对阅读水平较差的学生可以第二种方法, 即先看文章后面的提问, 然后带着问题回过头来再看文章, 从中寻找答案。这样可直达主题, 把省下的时间用来解答主观判断题。

4 结束语

上阅读课应循序渐进, 掌握规律, 不断扩大, 熟能生巧。要教好阅读课, 让学生在短期内掌握学习要领, 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抓住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来率先解决, 先行安排。目前在日语各类各级考试中, 阅读理解部分所占的得分比例很大, 阅读能力的高低, 可直接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 因此在日语教学中应该格外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顾伟坤.日语诵读文选[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6.

[2]张玺恩, 大河内康宪.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9.

[3]陈俊森.大学日语四级考试分析与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8.

[4]王秀文, 李庆祥.现代日语阅读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如何上好阅读课 篇9

一、积极营造良好的读书的氛围

正所谓“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良好的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榜样的。可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 在图书室借阅的基础上, 进一步增强图书的推荐与交流, 建立起一个好书的交换站。同时, 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阵地, 宣传读书的重要性, 进行读书方法的介绍, 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及怎样正确地对待课外阅读。加强班级中读书氛围的营造, 让学生在浓浓的书香味中走进书海, 畅游其中。

二、积极开展读书指导活动

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的同时, 我们可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指导活动, 推动课外阅读的深入开展。我们规定每月开设不少于一次的课外阅读指导课, 以指导课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掌握正确的读书的方法, 并能够学以致用, 通过语言文字的练习, 促进阅读的有效性。同时, 通过课外阅读指导课, 促使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1) 教给阅读的方法。利用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时间, 教给学生阅读的一般方法:精读、略读和速读。并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 能做到三个结合:读书与正确的卫生习惯相结合、读书与思考相结合、读写结合。

(2) 注重阅读的积累。教师要适时地教给学生阅读积累的方法, 使他们的阅读能更为有效。 (1) 摘记。我让每一位学生准备了一本阅读摘记册, 将平时看到的精彩词语、优美句段、格言警句等记录到自己的摘记册上, 以加强语言的积累, 丰富写作的素材。 (2) 撰写好书推荐单。在阅读了一本好书以后, 让学生通过好书推荐单的形式将这本好书推荐给自己的同学。在撰写好书推荐单的同时, 学生对所阅读的书籍有了更深刻的领会, 也在动笔的过程中, 提高了写作的能力, 增强了归纳、概括的能力。 (3) 写好读后感。指导学生在读了文章以后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 发表自己对书中人物、事件的看法, 表达自己的见解, 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表达独特见解的能力及欣赏、分析、判断的能力。

三、以活动促阅读, 巩固阅读的成果

要通过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让学生展示阅读的成果, 促使学生的阅读兴趣维持在一个良好的水平, 是促成阅读长效性的一个有利的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优秀读物推荐会”“师生同读一本书”“读书笔记评比”等一系列的读书竞赛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 学生能看到自己的成长, 获得更多的收获。

总之, 应确保学生的阅读时间, 教给他们有效的阅读方法, 通过一些活动检测阅读效果, 提高他们阅读的积极性, 才能使阅读指导课真正收到实效。

如何上好阅读课 篇10

一、好词好句记一记

每本书、每篇文章当中都有很多看似寻常却很精妙的词句, 看似普通却又独具匠心的语段, 很适合学生去积累, 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在这些“语言风景处”驻足欣赏, 让他们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 丰富知识储备, 提升语感, 为写作铺路。

《苹果树上的外婆》的作者米拉·洛贝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语言大师, 在这本书当中有很多的四字词语和生动精彩的语句描写, 如写外婆套野马时是这样写的:“套索飞了出去, 套住了黑马马头, 惊恐的黑马后腿腾跃而起。黑马野性大发, 它向后甩着头, 嘶鸣着。打着响鼻, 伺机逃脱。”这让我们感受到了当时场面的惊险, 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又如海上冒险那个情节中有段精彩的描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时, 风暴已经降临到他们头顶, 风呼呼地刮着、呼啸着、怒吼着。房子般高的海浪把船抛得上上下下起伏, 几乎吞没了小船。”那场面是多么的惊心动魄……这些语句都非常值得学生去积累。于是在阅读的时候, 我引导学生圈画出好词好句, 读读记记, 适当地运用到以后的作文和生活中去。我想, 其他书目在阅读时也可以采取这种方式。

二、精彩情节画一画

这本书中有很多精彩的情节让人回味无穷, 如外婆带安迪到游乐场玩时打秃头的片段让人读了忍俊不禁, 安迪和奶奶相处的片段让人读了倍感温馨……为了加深学生的阅读印象, 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来展示。绘画是低年级学生很喜欢的一种方式, 也象征着他们的认知和审美观。而且, 学科之间是相互渗透的, 选择美术的方式来分享阅读成果, 这是对文本的另一种解读。在阅读分享时, 孔若彬组就选择了这一方式, 当他们向全班投影他们的“杰作”并为自己的作品进行解说时, 全班同学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三、有趣故事讲一讲

《苹果树上的外婆》书中故事引人入胜, 或让人捧腹大笑, 或刺激惊险, 或给人启发。让学生讲一讲其中的故事, 既是对故事内容的回顾, 也是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锻炼。再者, 能复述故事内容, 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中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经过一个学年的讲故事训练, 我们班已经涌现了很多“故事大王”。其中李闯讲外婆带安迪去套野马的片段时, 绘声绘色, 十分投入, 似乎把大家带到了一望无际的原野, 一起去体验套野马的惊险。我相信经过这样长期的熏陶, 学生的演讲能力肯定不断提升, 说不定以后的“演讲家”、“说书人”就在此诞生哦!

四、读书感受说一说

每个人阅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都会产生自己的感受, 然而每个人的阅读感受却又是不一样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学生在阅读分享时, 我们应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在谈《苹果树上的外婆》的读书感受时, 一个小组内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刘彬同学是从人物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角度去说感受, 邱欣慧同学是从故事内容有趣、扣人心弦的角度去谈的, 李乐乔同学却是从她明白的道理去谈的, 邹文森同学是从“想象力丰富”这个写作特色来谈的。每人的感受各有特色, 我觉得合理即可, 因为这就是小孩子真实的读书感受啊, 多么了不起啊!

五、关键问题议一议

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等的限制, 学生对书中内容和人物等的理解都是趋于表面层次的, 这时需要老师的引导和点拨, 才能让学生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我觉得必要的时候,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一两个关键问题让学生思考, 使其明白其中的内涵和精髓。

在阅读《苹果树上的外婆》这本书时, 我提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外婆和奶奶的性格各具特色, 如果让你在外婆和奶奶之间选择一个, 你会选择谁呢?说说理由。”我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区分开想象和现实:神奇的外婆是安迪想象出来的, 而奶奶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想象也好, 现实也罢, 都给安迪带来了幸福;但想象终归是想象, 我们必须回归现实:奶奶虽然没有外婆那么强大, 但是在奶奶那里, 安迪感受到了温暖, 并感到自己被需要, 这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幸福感, 他在现实中找到了自己的落脚点。第二个问题是“在书中外婆和奶奶所占的篇幅是差不多的, 那么为什么书名是《苹果树上的外婆》而不是《邻居家的奶奶》呢?”我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好题目对作文质量的重要作用, 还有就是让学生明白想象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就像每学期我们都参加的“深圳市童话创作大赛”, 这都必须发挥我们丰富的想象力, 每次获奖级别高的童话都是想象力奇特而丰富的童话, 从而鼓励学生也能展开自己的想象, 写出像《苹果树上的外婆》这么优秀的作品。

六、放飞想象编一编

语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听说读写。在阅读时我觉得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写一写, 或续写, 或补白想象写等, 都是对文本内容和情感的升华, 既可进行学生的思维训练, 也可让学生领悟写法, 可谓一举两得。

在《苹果树上的外婆》阅读分享时, 我引导学生像安迪一样发挥想象, 帮安迪完成他未实现的一个心愿, 因为书本中有一段不为人注意的语言:“‘不, 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去过那里……’安迪遗憾地说, 他决心以后和外婆把逛玩具商店补上”, 这也是安迪想外婆陪他实现的愿望, 但书中未呈现出来, 于是我安排了这样一个当堂训练———

展开大胆的想象把安迪和外婆逛玩具店的情形写下来。

安迪和外婆一起手拉手来到了一个非常大的玩具店,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学生笔下, 那些玩具是那么的鲜活有力, 那么的可爱动人, 安迪和外婆在玩具店的趣事让人拍手叫好。有些学生的“杰作”甚至可以放进书中充当其中的故事情节了!

七、好书推荐读一读

由阅读一本书进而去了解、阅读更多的书, 这是阅读的最大成功。让学生读经典的图书, 拥有书香童年, 开启智慧人生, 这也是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莫大的荣幸。

在《苹果树上的外婆》阅读分享的最后阶段, 我向学生推荐了“国际大奖小说”这一套丛书, 一共有59本, 每一本都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美好的故事。

浅谈如何上好阅读课 篇11

阅读课是一门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阅读的课程。作为一名阅览室老师,怎样上好阅读课,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实效性,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结合多年的阅读教学实践,我觉得要把握以下两点:

一、因势利导,自主阅读

首先,让学生自己读,当学生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疑问、有所收获时,老师可适当点拨,这样能起到拨云见雾的作用,学生对老师的指导行为才会有一种需求和感激。在阅读中要注意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让学生带着阅读欲望,主动地介入作品的阅读。上阅读课时要注意营造一种“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同时,学校阅览室要创设让学生博览群书的环境,提供大量优秀书刊,让他们选自己愿意读的题材,看自己想看的书,让读书真正带来快乐。

其次,要指导学生正确地阅读。在课外阅读中,大部分同学能从阅读中拓宽思路,获取知识,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阅读量偏少、阅读能力不强。我做过调查,尤其是刚入校的新生,对少男少女读物、幽默笑话爱不释手,而对文学名著、学科辅导资料等书籍兴趣不大。因此,在提倡学生自主阅读、自由选择的同时,我们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自身阅历,正确地进行引导,既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要因势利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鼓励他们多读教材之外的优秀作品。著名历史学家、诗人郭沫若曾主张“多读名著”,这是因为名著的内容丰富而深刻,影响力大。它不但能拓展思维,还有独特的见解。它的言前人之未言,道古人之未道的创新精神必定能触发学生的悟性,让学生获得学之不完,赏之不尽的文学艺术价值,只要持之以恒的阅读,一定能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裨益。

古今中外还有许多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都可视为作文的典范。无论阅读小说、剧本,还是散文、诗歌,学生都会受益匪浅,或在选材上受到启迪,或在构思上有所感悟,或在语言上受到熏陶。

再次,要鼓励学生浏览报纸、广播中有欣赏价值的好文章,比如演讲稿、辩论稿、解说词等,这也不失为一种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不仅仅因为这些读物的内容时代气息浓,更因为其语言的鲜活性,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更能切合现代学生对阅读的需求,给他们以有益的启示。

二、启发创新,多样阅读

如何有效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则更需要我们的阅读指导形式要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一)讲究阅读方法。现在学生要读的作品实在太多,而且目前教育还没完全能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的情况下,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阅读上,有些不切实际,这就要求采取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比如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泛读,指多读,不但量大面广,而且不分文体,目的是博采众长。鲁迅先生曾经指出:不要专看一个人的著作,以防被束缚住,必须博采众长。其次是精读,对于其中的精彩作品、精彩片段必须精读、熟读、读透。“于无法之中求有法、有法之后求其他,古人所谓‘文逊烂,文才半说的就是这个秘诀。”

(二)开展阅读交流。让学生把自己阅读的书籍中最喜欢、最感兴趣的部分在课上通过有表情朗读、配乐朗诵、背诵片段,甚至表演等方式表达出来。还可以借助电脑等多媒体手段为精彩的篇章配上图像、音响与全班同学交流,使大家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鉴赏,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好的阅读欣赏课不仅受学生欢迎,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起到事半功陪的效果。它的点拨、指导作用之大,胜过多少写作的空洞说教。

(三)注重阅读效果。阅读欣赏是为了积累,更是为了提高。学生时期正是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是背诵的最佳时期。对于一些精品,既要朗读,促进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更要将其中的名句、名段熟记乃至背诵,这样不仅会下笔千言,而且能出口成章、引用自如,并有助于记忆、感知、思维、想象与审美等素质的培养。同时要使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必须提出一定的阅读欣赏标准。根据这个标准进行评价,这样的阅读才有效果。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可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制作分类卡片。欣赏内容不拘一格,根据学生的需要而设计,若能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定期检查,组织评比,阅读欣赏定会成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良方。

总之,上好一堂阅读欣赏课,不仅受学生欢迎,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丰富其文学素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我还要多实践、多探索,寻求出更多让学生读有所乐、读有所获的方式方法来!

如何上好阅读课 篇12

一、偏重语法教学,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基本是一种“知识”型的教学模式。大部分教师上课偏重于语言知识的讲解,忽视语篇教学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只是利用阅读教材将所要讲解的语法、词汇一一呈列在学生面前,将完整而有意义的文章分解成若干个零散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教学成为知识的搬运,教师就语言论语言,就交际谈交际,忽视了语言与学生的意识、思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没有很好的重视语言作为认识工具的作用,导致学生的认识能力发展的滞后,从而缺乏阅读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倦情绪。

二、教师缺乏对阅读技能的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盲目而被动

阅读教学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读者在阅读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不断对视觉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但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是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去捕捉有效信息,最后做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方法,接受新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好的做到知识的迁移,并使学生终身受益”。可见,平常教师对学生阅读技能方面的点拨和指导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只有在掌握了各种阅读技能之后,才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个体。

三、问题的设计缺乏层次性,不能有效的检测阅读效果

课堂内我们经常看到的课文阅读题是以下两种:1.以Who/What /When /Where提出的问题;2.回答Yes /No,True /False的判断题;教师利用这些问题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虽然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考查,但是这些问题只是涉及到课文的一些浅层内容,无法将学生引入到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且对学生在将来人际交往中得体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不能得到有效培养。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设置问题必须要有梯度,体现出层次性,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潜能才能被不断的挖掘。

四、局限于阅读本身,课堂教学不能得到拓展

1.阅读前的准备。在阅读训练之前,教师应首先提出阅读要求,制定阅读计划。包括阅读目标、阅读的步骤、时间的安排或阅读的方式等,根据不同文体、不同阅读目的可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或策略。教师可让学生完成一些特别设计的热身训练,对材料的来源和背景知识有所了解,使学生对随后的阅读产生一定的兴趣和动力。

2.阅读过程中的自我监控和调节。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监视自己的阅读速度、阅读策略运用的效果、阅读具体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在阅读中是否有不良习惯等。在阅读过程中可采用以下监控策略:

(1)略读(skimming):通过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帮助理解,为细读做准备。寻找主题句,获取大意,找出每段的主题。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找出主题句,抓住中心,使学生理解主题句与文章的具体事实细节的关系;没有主题句的段落就引导学生依靠段落中的衔接、句际关系来分析、推断和概括段落的大意,从而达到整体理解的目的,获得文章表达的正确的信息。

(2)跳读(scanning):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

(3)细读(Reading for Full Understanding ):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注意语言结构,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帮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而每段的内容都与主题有着很重要的联系,所以弄清文章结构上的问题,对于把握文章主题、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3.阅读后的自我评价。阅读后的自我评价主要是让学生时刻提醒自己,读完文章并不意味着阅读的结束,还需要对阅读策略、效果等进行检查、反思,以指导以后的阅读。

4.立足课内,注重课外。初中英语教材中所选择的阅读语篇具有时代性,涉及面广泛,题材和体裁更是多种多样。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课文作为阅读材料进行训练,课文教学应采用整体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抓住重点、确定主题,寻找语感。

上一篇:传统算法下一篇:4G无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