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堂课心得

2024-09-21

如何上好一堂课心得(通用12篇)

如何上好一堂课心得 篇1

《如何上好一堂课》心得体会

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课前做好准备。查阅和搜集资料,进行教材分析,精心处理教材,设计独具匠心。一堂好课要显现个人特色的教学设计。

1、进行学情分析从而来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学校和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结合自身对教材的透彻理解,加以灵活的处理,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案,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

2、构建问题式教学模式。教师备课要备师生合作发现问题,合作学习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做到如何将问题呈现,如何和谐对话,如何情境多样化,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二、写好教学设计

1、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一节课的教育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主题意义进行理解的情境。仔细考虑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查阅哪些信息,需要了解哪些信息,需要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充分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巧妙地给学生创设一个合适的情境,如学生极为好奇的故事、游戏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学习目标,给学生创设一个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2、注重学生合作学习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

在一节课的教育教学进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对学生合理分组,制定合作学习及合作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通过分组讨论、交流,最终找出其规律,进一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到学习数学,有其规律,又有其乐趣,更能够为我们的学习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通过学习发现自己有许多要学习的地方。

如何上好一堂课心得 篇2

我认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首先要熟悉每一位学生。只有熟悉学生, 才能准确地把握这个学生的优点, 以及存在的不足, 才能够备好课, 才能够组织好教学, 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我们的教育理论、教育法提倡以人为本,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推进素质教育。

其次, 还要学会倾听。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孩子, 当他们做错事的时候, 不能斤斤计较他们的过错, 而要去倾听。倾听是尊重理解对方的具体体现。如果老师能宽容他们, 能唤回学生内心深处善良的本性, 学生会更快的改正错误。在倾听中师生理解沟通, 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学会调解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做学生的表率。特别是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 心情不好时, 就必须控制好自己, 不能把不愉快的情绪发泄给学生, 不能把坏情绪带进课堂, 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 都要努力使自己微笑着面对学生, 始终对学生热情、耐心。

教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要热爱自己的学生, 要把自己对人生、对生活深沉的爱和理解传授给学生, 要把自己最真实、最健康、最阳光、最富有激情的东西展现给学生, 感染他们, 激起他们内心深处对生活、对学习的热爱和激情, 从而转化为学习动力。

在课堂教学方面, 首先, 要认真钻研教材, 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因为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 只有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 才能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 才能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 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教学思想, 才能体会教材所蕴含的教学理念, 最终上好每一堂课。

课堂教学活动还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教师良好的教学素质, 对课堂的掌握, 都关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新课标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 因此教师要转变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到了上课的时候, 教学中练习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 有没有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 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是否做到每一次练习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能的目的。

一定要重视把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与能力, 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讨论过程中, 要体现充分教师的主导地位, 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中来获取知识, 进而通过实践和运用转化成能力。

上课前的教具学具的准备, 对教案的熟悉, 也是必不可少的。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 将教材所设置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利用投影仪、录音机、简笔画、实物、模型、动作、表情、小表演等多种直观手段, 化静为动, 化无声为有声, 化难为易,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将其引入特定的情境, 在具有游戏性、趣味性、故事性、探索性、竞争性等各种活动中获得乐趣, 增长知识。

教学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是教师进行兴趣培养的重要策略。心理学者告诉我们,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 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成功愿望, 在课堂教学中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 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获得更大成功的愿望。

我在多年的教学中, 努力做到根据自己和学生实际, 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使教学设计更具形象性, 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抓住了学生认知的特点, 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达到理想的教学的效果。

我能做到有计划、有意识地设计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 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如何上好一堂课 篇3

一、课堂导入的重要

记得在托班时,我上了人生的第一堂公开课——托班语言游戏“它们怎么叫?”当时的自己经过几天的思考后,愉快并骄傲地把自己的思维禁锢在了“骰子”上,并坚持把“骰子”带入游戏中,并将其“提升”为道具。(即在一个正方形盒子的每面粘上不同的图案,让孩子抛的小游戏。)课开始了,我把骰子藏在身后,“宝贝们,你们猜猜老师今天带什么来了?”孩子们开始沸腾,议论纷纷,我便想要把这沸点燃到最高。我“突”地拿出骰子,一脸兴奋地说:“看!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骰子!”孩子们对“骰子”根本不感兴趣,只是我一人激动地对着大眼瞪小眼的孩子们介绍传说中的“骰子”。

我这堂课导入得并不成功,“骰子”对于孩子来说并不常见,也不熟悉,孩子们并不感兴趣,更别说想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了。可如果不叫“骰子”,叫做“小魔盒”或者“神奇的魔方”应该都会有更好的效果。而我却因为一个不成功的导入,使得我后来的课堂气氛没有被完全调动起来。学前期幼儿由于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差,心理具有不稳定性,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同时也易厌倦。情绪的波动也很大,如果有一件兴奋的事,他一上午甚至一天都会很兴奋。反之则可能一天都无精打采。上课也是同样的,孩子的兴奋点很低,如果一下被调动起来会“潜力十足”,如果没有,那后面便又要花很长的一段时间来调动,效果也不一定会很好。可见好的导入活动对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教育活动的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精彩的导入是一节成功的课的开始。

二、设计问题要巧妙

学龄前儿童,尤其是托班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非常短的,通常只有十分钟左右,甚至不到。那么如何在上课时间内让孩子的注意力不分散,思维跟着老师转?提问是个关键。

1、问题要精

记得刚开始上“分享阅读”时,我一心只想着让孩子观察得更细致一些,于是针对一幅画便会不断地提出问题,有的甚至和这篇文章没有什么关系,我只想着这个应该知道,那个应该会……于是一大堆有的没的问题接连而至。终于有一天,在我提出一大堆问题时,一个小男孩很无奈地走上来,拍着我的衣服说:“好啦好啦……”

于是我开始精简我的问题,只拣重要的问,并且语言表达要清晰,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明白你想表达的是什么,确保每一句话,特别是重要的话,都能送到学生的耳朵里。然后,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回答。

2、问题要层层递进

孩子的理解能力并不强,所以老师的问题一定要清晰、明了。要带着孩子,思维一步步递进。

在上《最好的礼物》这节课时,孩子们对礼物要送的合适这一点并不理解。于是老师的提问就更要清晰、明确、引导孩子了解故事的内容。像是书中的一幅图,画的是兔子的两根手指上套了双很小的手套,旁边站着一只小老鼠。根据画面,孩子并不容易明白小老鼠送兔子的手套太小了,不适合它。于是,我提出了这样一系列问题:(1)、“图中有哪些小动物?”(2)、“兔宝宝手指上戴的是什么?”(3)、“你认为手套是谁送的?”(4)、“手套小吗?”(5)、“兔宝宝戴着好看吗?”“你认为谁戴会好看?”通过这些问题让孩子一点点理解画面的内容。如果左一条问题,右一条问题,不仅孩子会糊涂,老师也可能会被自己绕进去。

三、不容忽视的结尾

一堂课的结尾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年龄较小的儿童,一个精彩的结尾会让他们意犹未尽。

刚开始上课时,我并不在乎结尾的好坏,自己最常用的结尾便是“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把这(首歌、个故事、游戏……)说给爸爸妈妈听。”说得自己都厌烦了,总觉得一堂课虎头蛇尾的结束了。本来高涨的气氛一下结了冰……

后来才渐渐地知道结尾可以那么多样化。像是户外游戏活动时,老师可以结合上课的内容,如:小蝴蝶们飞累了吧?快和我一起飞回教室休息吧。上音乐课时则可以带着孩子在熟悉歌曲的同时,一起边唱边跳,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整堂课。美术课,则可以让孩子们欣赏别人和自己的作品,一起说一说自己画画时、手工时的想法,对别人作品的意见、看法等。诸如此类,等等。

曾看过一堂《抬花轿》的音乐课,课中一直以抬花轿为线索,创编了各式舞蹈动作,新奇有趣。课的后半段,教师在“花轿”中加入了新郎、新娘,让整个舞蹈更生动有趣。在结尾时教师大喊了一声:“把新郎、新娘抬回家咯!”这堂课便热热闹闹地结束了,让人觉得既有趣又不做作,十分自然。其实,结尾并不用那么的花哨,只要恰如其分就好。

如何上好一堂课心得 篇4

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首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抬起头,动起手”。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教师的要求,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抬头看黑板,动手做练习。作为生物得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优势,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幽默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对学科失去兴趣。为此,总结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以下几种方法:巧用比喻化疑难,妙用诗词添兴趣,口诀谐音助记忆,理论知识实际化,重点知识实验化,难点知识“数字”化。

中学生时间紧,任务重,需要让学生走出题海。要解放学生,教师就要钻进题海,在题海中淘金。一般来说,在学习新课前,我总是先把课本课后习题,手中的资料做一遍。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发现课本上没有挖掘出来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在指导学生做题时就拥有了发言权,就会知道学生哪儿容易卡壳,可能会有哪些解法,使指导更具针对性,也更有实效。

提高教学质量,除认真教学之外,更重要的是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老师的真情付出会换来学生的进步,学生的进步又不断地鼓励老师去帮助学生,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情感交流回路。

高中生物学科具有科学性,按照生物科学史的发展顺序进行编排,不再像以前那么系统化,结构化。另外一个是逻辑性,生物知识之间存在着环环相扣,轻重难易把握得当。还有就是开放性,生物教材不再是长篇大论,而应该是话题,在课堂上更多的是通过对话题的了解和探讨。所以,教学过程中对课本的熟悉度也非常重要,通读并且融会贯通,思考怎么讲。经常听课,向前辈学习,只要有可能,就不放过听课的机会。通过听课,学习前辈处理教材的方法。讲题的策略,采百花之长,结合的实际情况,形成一套独特的教学风格,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如何上好一堂汇报课 篇5

汇报课,是每一位刚踏进教师行业新手必须过的一关,他对于每一位新老师来说都显得非常重要,关系到你在领导心目中的影响和你以后教学的生涯,我在这里,仅根据自己的一点经验,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供大家参考。首先,必须备好课

备学生,备教材,预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及其处理方法,而且的决定开头很重要,对于新手,第一次上讲台,而且下面又有很多同行甚至校长和学校的各位领导,紧张是难免的,遇到这种情况,首先你的开好头,开头的一些引入的话一定要记清楚,要简练,其实你可以背下来,紧张就那么一两分钟,过去就好了,要是开头紧张了,就打乱了你的思维,这样就不好了,所以我觉得开头很重要。

讲话一定要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语言一定要简练,明了,不要重复啰嗦,不要说多余的话,语速要适中,太快了,学生跟不上,太慢了,进度赶不上,所以语速非常重要。

不要面面俱到,严格的遵守教材的编排,教材上出现的知识点、例题、思考、图形、联系等,尽可能的全部呈现出来。

思路要清晰,程序要完整,师生互动,简练结合,板演等

板述一定要写,而且要整齐,公正、清晰,明了,一般来说最好是分成三部分:最左边的写概念、公式之类的,比较专业理论的东西,中间一般写例题;最右边留一些随便写个什么或者是学生练习的地方。

还有就是最好是提前备好,找一起的其他老师先听一下,给你一些建议,毕竟旁观者清。其实一堂好的成功的汇报课,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学生配合也非常重要,有时候同样一节课,两个班上效果明显不一样,所以,要让学生提前预先,回答问题一定要积极主动。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何上好开学第一堂课 篇6

要展现人格和学科魅力

1.第一堂课不要讲课

开学第一堂课,千万别急着上正课。别以为时间紧,教学任务重,就急着给学生传授新知识。欲速则不达,学生若对老师有成见,不喜欢老师,不喜欢上老师的课,那麻烦可就大了。不如放下点时间,师生间好好交交底,也许以后上课会好上很多。

第一堂课的目的,是整个学期的课程启动,因此如何让学生对你感兴趣,对本学期的课程感兴趣,才是最重要的。最忌讳的是老师进入课堂就讲课,因为学生还不熟悉老师,对老师有新鲜感。上来就讲课,也会因为学生对老师感兴趣的程度大于对教学内容的程度,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所以,第一节课最好是不要讲课。

2.亮相很重要

因此老师第一节课的亮相非常重要,这一亮相要是博得了满堂彩,展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展现了学科的魅力,下面的教学就会顺畅些,圆满些。要是讲砸了,当然还有弥补的机会,但是,实际弥补起来却非常困难。

如何上好一堂公开课 篇7

一、调整心态, 理清认识

我们清楚地知道, 教师怕上公开课, 是因为在上课教师的心里, 总认为听课者是来挑刺的, 如果被他们挑出些毛病, 便会“死”在他们手里。教师一旦受到这些不良因素的干扰, 就会变得瞻前顾后、心神不定, 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要解决这个问题, 上课教师应该转变观念, 主动把听课者看成是同行, 是来交流切磋的, 而不是来挑毛病的。必要时, 教师可以在上课时, 用眼神与听课者对视交流, 以获得他们的“暗中”支持。这样, 上课教师就能接受听课者, 在心理上获得对他们的亲近感, 不良心理因素也会大大消减。上公开课时, 教师一般很容易出现心理因素不稳定、难以进入状态的情况。如果教师能以学习、研究的心态来上课, 改变这种心境, 就比较容易进入上课状态。既然是学习, 就说明上课教师本身就存在不足, 有提高的必要。这样想, 也就不怕听课者对自己的课“说三道四”;既然是研究, 就不怕课堂上出现种种问题, 因为没有问题, 也就谈不上研究。如果教师把这些问题想通了, 那就不会在乎听课者“不客气”的评价, 教师只要想着怎么上课、怎样上好课, 这样就能逐渐进入状态, 非常有利于教学水平的发挥, 也很容易上出精彩的课。

二、认真准备, 注意选题

公开课一定要恰当选题, 课型不同, 选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也不同。公开课有竞赛课、示范课、研究课三种类型, 在选题时要从各种类型加以考虑。竞赛课目的明确, 即充分展示个人教学水平。竞赛课通常为异地课, 要面对陌生的学生、陌生的教学环境, 所以选题要符合当地学情, 对当地的课程设置、教学进度、内容深度、教材版本, 以及学生以前学过什么和学习程度等信息作充分调研, 然后根据调研信息, 结合个人优势选择课题。示范课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选题一般应注意几点:第一, 从内容上讲是教学中的重点、难度, 具有普遍性, 是广大教师普遍感到困惑、需要引领的问题;第二, 要体现出创新性、先进性和成熟性。通过示范课, 能真正反映出讲课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策略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和独到之处, 有利于帮助其他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重点。研究课重在“研究”二字, 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选题范围比较广, 可以是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困惑, 也可以是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探索, 还可以是新理念的实施等。

三、全面思考, 构建框架

公开课的教学设计既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设计应主要围绕三个基本问题展开: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合理分析与组织教学要素;正确评价教学效果。同样的教材, 同样的学生, 同样的40分钟, 同样的教师, 由于教学设计思路不同, 课堂教学效果会大不相同。如在示范课“百分数的认识”中, 我首先让学生玩“丢乒乓球”的游戏, 让大家在玩中体验命中率;在学习百分率之后, 让学生不断在“谁是谁的百分之几”中学习认识百分数;最后, 让学生看成语说百分数, 玩石头剪子布算百分数, 读有关百分数名言掌握百分数。一节课下来, 学生意犹未尽, 我也很轻松。努力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才能把教师讲解的内容尽可能变成适合学生探讨研究问题的素材。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 多一点活动的余地, 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 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 让学生自始自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来, 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活”起来。

四、反复试讲, 不断修改

要想上好一堂公开课, 试讲是非常有必要的。试讲的目的, 是通过试讲发现教学设计中的问题, 不断完善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每一次试讲, 试讲也并非越多越好, 我个人认为五遍即可。第一遍, 自己讲, 主要是熟悉教学环节和教案, 检查各个环节有没有大的纰漏, 主讲教师不必过于在乎教学的效果怎样。第二遍, 邀请两到三位教师旁听, 教师要努力完成整个教学过程。随后, 请这几位教师评课, 对于不同教师的意见, 要虚心听取, 没有必要进行多余的争辩, 对于相差很大的观点, 可以尝试接受并加予检验。经过第二遍的修改后, 第三遍可以邀请骨干教师及其学校领导参与听课, 这样做能使教师站在更高的理论角度去思考这堂课, 同时也可以检验原来修改的效果。此时, 主讲教师对于听课教师、领导评课的意见, 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果有问题不能解决, 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授课教师针对这些意见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取舍。第四遍, 关门自己讲, 因为整堂课的教学过程基本成型, 可以有小的改动尝试, 建议不作大的改动, 同时仍要熟悉教学环节。第五遍, 邀请部分教师和领导再听一次, 主讲教师必须完成整个教学环节, 相当于正式课的模拟, 并仔细检查各个环节还有什么以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五、临场发挥, 升华课堂

首先, 克服紧张情绪。有的教师在讲课之前很紧张,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克服紧张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准备、准备、再准备!准备好了, 进课堂还紧张, 那就需要进教室之前自我调节一下, 通常可以进行深呼吸或是和学生交流一下, 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 以稳定自己紧张的情绪。其次, 要有课前调动。我讲公开课, 从来不去提前熟悉学生, 但是上课之前一定要有课前调动, 要找机会和学生套套近乎, 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 如果时间允许, 可以和学生做个小游戏、讲个笑话等, 这样可以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奠定基础, 更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 在授课过程中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语言风趣幽默、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教师除了要有激情, 还要注重手势等肢体语言的运用, 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能够轻松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 就是临场高效发挥, 争取课堂的升华。

六、课后反思, 总结提升

新课程积极倡导:“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 更是反思的实践者。”课后反思, 是教师对所授课程的一种拓展。课后反思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之作用。因为, 再完美的课堂教学或多或少都会留下这样、那样的缺憾。课后反思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思“情景设计”;二思“上课效果”;三思“教学策略”;四思“精彩片断”;五思“评价手段”;六思“疏漏之处”。因此, 一节课下来, 主讲教师应认真从每一位学生的上课表情、上课反应、课堂作业、回答问题、临场应变以及课堂操作等环节, 反思本节课的实际效果, 做到心中有数。效果好的课要有经验积累, 效果差的课要找出原因, 并在教案上的“课后反思”栏内作好详细的记载以便及时修正。总之, 写课后反思追求“短、平、快”, 定位要准确, 思考有深度。

如何上好一堂化学课 篇8

关键词:化学课;课堂效率;知欲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042-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想提高化学教学工作的质量,我们必须以实验的魅力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化学教学事半功倍。上好实验课,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上好化学实验课,对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帮助。那么如何上好一堂化学课呢?

一、明确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目标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方向标、导航仪,它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我们只有制订出明确、具体、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后,才能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优化课堂结构,更好地调控教学。

二、创设课堂情境,引发求知欲望

浓厚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所在,是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源泉,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才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便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所以,我们就应该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不再认为化学学习是机械的、枯燥的“第二外语”而是充满了新鲜和好奇。通过情境设计使学生兴趣盎然,眼前一亮、精神一振,例如在一节化学课上,我们通过多媒体播放奥运会开幕式上五彩缤纷的焰火,播放四大发明的图片及讲解,播放工业炼铁的影片片段,这样的情境设置已经在极大程度上引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例如,在讲到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时,播放了错误操作所引起后果的动画,加深了学生对该实验正确操作的认识。这些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使学生通过感悟和亲身体验,逐步转化为内心深处的求知欲,会逐渐激发出学习兴趣,会从情境中发现问题,进而针对性地开展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经过这样良性循环,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能力会大大加强。

1、巧妙地运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实验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理化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中化学课中的实验教学尤为重要,生动、直观、有趣的实验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例如“空杯生牛奶”“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都能够紧扣学生心弦,比单纯的讲解知识、平铺直叙更能使学生耳目一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实验教学能更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化学课中,许多知识的获得都是要通过实验来说明并进行分析的,而且,通过实验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实验课的进行。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对人们“司空见惯”或“权威人士”的事物提出怀疑;勇于向旧的传统和权威挑战。做到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学生亲手做实验,学生自行解决疑惑,自己评估实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动手过程中体会知识的获取过程,提高自身素质。例如,在学习铁生锈时,先让学生自己总结影响铁生锈的因素,(1)可能与氧有关;(2)可能与水有关;(3)可能与氧和水都有关。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若与氧有关,则铁在干燥的空气中能生锈,若与水有关,则铁在水中更能生锈,若与氧和水都有关,则应该与水还有氧都接触才会生锈,于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设计了三个实验:①置铁钉于干燥空气中;②置于沸水中;③铁钉一半在水中,一半露在空气中,一周后再观察汇报。在这整个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通过真实的实验现象接受并牢记了铁生锈的条件,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2、注重归纳和小结,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对所做的实验进行评价,让学生谈谈实验过程中的体会,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这样,学生对本次实验的理解和掌握能更上一个台阶,对以后的实验有引导性的作用。化学课程的实验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科学习惯的态度,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对于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较为重视,但对于学生书写的实验报告往往要求较低,甚至不做要求。又因为传统的实验报告主要是要求学生对所做的化学实验进行总结,强调报告的完整性,并不鼓励学生对实验中预料以外的现象进行探究,导致实验报告书写一直流于形式。学生往往敷衍了事,对记录实验现象不重视,不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不思考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照抄教材或互相抄袭现象严重。这样书写实验报告,学生仅仅提高了总结能力,而思维始终处于机械被动的地位。创造能力被束缚,难有新的想法和见解。因此,实验完成后,一定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实验教学是一个广阔的天地,还需我们不断地去摸索。总之,强化实验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如何上好新学期第一堂课 篇9

新学期开始了,站在教学一线讲台上的教师们都会再次面临上好“第一堂”课的问题。俗话说的好,“一出戏,要演好序幕;一部乐章,要凑好序曲”。对于教师来说,上好第一堂课同样很重要。

学生类型不同,第一堂课的类型也不同。这其中既有2010级新生的第一堂课,也有老生的新学科的第一堂课,还有续接上学期课程的第一堂课。虽然情况有所不同,但都有其共性。笔者将总结出的以下几点经验与同行们共勉。

一、迅速调整精神状态,以饱满的情绪走进教室

刚刚经过了长达一个月的暑假,老师们可能都还沉浸在轻松、慵懒的状态里。所以,面对新学期第一堂课,需要迅速调整心态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当老师神情愉悦、精神抖擞地走上讲台时,一定会立即感染学生,让他们也为之一振,做好上课的准备。

二、注重自己的仪表、仪态,提前两分钟进教室

教师在新学期第一堂课走进教室的时候,学生首先会非常关注老师的长相、穿着、脸部表情。这种新鲜感可能会持续几分钟,以至于老师在讲什么他都没听清楚。所以,笔者认为,老师们在第一次上课时应该提前两分钟进教室,让学生提早熟悉新学期的老师。另外,要穿着大方,体现教师这一职业的职业特点,不可奇装异服,不可松松垮垮。上课时,眼神要环顾四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注意力。当然,表情不能太严肃,最好面带微笑,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可以亲近的,这有利于今后学习中的师生交流。

三、课前精心准备,对要讲的内容斟酌再三

不管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在准备第一堂课时,都要认真对待,不能掉以轻心。第一堂课上的成功与否,关乎教师自身的形象、学生的第一印象,以及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特别是对于2010级的新生更是如此。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老师必须认真地备好课,并且做到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为上好一堂课做好预设。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老师们还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注意以学生为本,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配合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为了保险起见,上第一堂课前,老师们不妨把自己要说的话,包括开场白,以及要讲课的内容在头脑中提前准备 1

一下,思考一下合适与否、恰当与否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老师将这些内容先预演一遍,做到心中有数、临场不乱。

四、建议不要在第一堂课就讲新课

很多老师习惯于在新学期第一堂课就讲新课,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对于续接上学期课程的老生来说,经过了漫长的暑假,前面学过的东西都忘得差不多了,脑子里空空如也,如果不对旧知识系统进行复习,那么在学习新课程时就可能衔接不上。课上听不明白,课下就会自己花时间去复习前面的内容,回过头来再看刚讲过的内容,这样就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倒不如教师先复习后讲新课。

对于2011级的新生,更不能着急上新课。他们刚刚从中学转入到职业学校,从中学生转变成职校生,从多年的数理化学习突然转到专业课的学习,中间的跨度过大,一下子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所以,在上第一堂课时,教师可以先给他们讲一讲所学专业的历史、前景,学习该专业将来可从事哪些工作,在校学习期间将要学习哪些课程,以及自己所教课程在学科中的地位、重要性,甚至也包括上课的方法、对学生的要求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在老师的讲解过程中感受到课程的魅力,发现兴趣点,从而为更好的学习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笔者在上第一堂课时,一般先会向学生讲讲国内外汽车的发展史、车型演变史,以及相关的汽车常识,配以精心准备的课件、图片、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学生才会学好专业课程。

如何上好一堂课心得 篇10

(犀浦外国语学校 黄丹丹)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上好每堂课,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而养成教育是教育目标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从德智体等多方面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使其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从而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养成教育应当体现于教师的的教学活动中,所以教师应当对养成教育的内涵及其教育规律有一定的把握,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关键词:形成班级凝聚力 注重细节 特别学生特别对待

养成教育实质上涉及到对一个人的全面培养与塑造,它包括的范围很广,家庭、学校、社会构成了立体的教育网络,会对学生产生不同层面的影响。学校教育,只能在学生成长的特定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养成教育活动,“教是为了不教”,这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的话,也是教育的至高境界。可是,怎样才能达到“不教”的境界呢?我认为只有真正地转变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师生平等,使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进行高效率的学习,才能走进最理想的教育。

一、选课: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中考英语命题的要求要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着重考查学生理解,使用语言做事情的能力。这意味着对于英语教师来说,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地位。所以我在学校上教学研讨课时选择了阅读课”rethink , reuse , recycle”-----“重新思考,重新使用,重新使用”。依据《新课标》,在全面检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要重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映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所以我在选题时体现了以下几条原则。

1、指导性原则:

《课标》中规定了初中毕业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应达到的要求,本篇文章是截取于初三英语教材13单元,对于目前刚进入初三的学生来说,还没有达到中考要求的词汇量,有一定的难度。但这较好地体现了中考的考查要求,对今后初中英语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真正发挥了中考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2、实践性原则: 中考试题中会将语法、词汇、和常见表达法融合在上下文的语境和语篇中去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观察和想象能力。本篇文章选材以人为本、贴近生活实际。既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语言,又能充分实践让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教学理念。

3、发展性原则:

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本篇选材与环保有关,环境质量好坏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攸关,尤其是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直接威胁着每个人的生命健康;保护环境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本篇题材内容积极向上,有助于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意识。

4、生活性原则:

选材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出发,了解垃圾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危害,通过欣赏废物巧利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充分体现语言的工具性、服务性,体现英语教学贴近生活,彰显新《课标》走向生活的语言观。

5、适切性原则:

文章所设题目的难度比例适当,要有利于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答出自己的水平;题目设置要有一定的区分度,起点要适当,坡度要适宜。

二、上课:

1.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本堂课我的上课思路。

在上阅读课前我会为前来听课的老师制作一个教学流程图(见附件1),并为学生制作一个导学案(见附件2),让学生清楚整篇文章思路,我们的阅读课分为四步:

(1).before reading(2).while reading(3).after reading(4).homework 第一步,在读之前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叫做“变废为宝”引出本篇文章的主题” rethink , reuse , recycle”接下来展示与本篇文章有关的三幅图片,一所用废物制作的房子,引出“rethink“,一个用废弃牛仔裤制作的精美手提包,引出”reuse“,一个用废弃金属制作的艺术品,引出”recycle“。

第二步,阅读中分为快速阅读和细节阅读。在快速阅读中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并了解文章段落大意,并且能够快速勾画出一些生词。在细节阅读中,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填写文中所介绍三位人物的有关表格(如他们分别用什么材料制作了什么物品),在学生大致了解文中所提到的人物后,接下来仔细阅读每一段语篇并回答问题。第一段我采取了较容易的选择题,第二段采取了判断题的形式加深了一点难度,第三段问答题考查小组合作能力。第三步,读完文章后,观看一部有关环保的动画短片,为学生接下来的写作做铺垫。并根据短片中所提到的有关噪音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这一话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来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

第四步,家庭作业,回家复习本篇文章后完成教材中的习题。2.怎样达到上这堂课的目的,使学生牢固的掌握英语知识要点。

在小学时,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材料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而到了初中之后,语言的内容越来越多,学生除了感知材料,还必须理解语言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理性思维的方法。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教学目标的提高、词汇量的骤增、教材难度的增加、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等因素,一下就会使很多原本没有小学英语基础或英语很差的学生对初中英语学习的不适应,特别是词汇的记忆和运用更是一个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全组英语教师除了在教材、教法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外,对如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效率也做出了共同的探讨和研究。过去在课堂上为了使学生对词汇及句型的记忆,我们常使用“小黑板”、“挂图”等教学辅助手段,但这已远远不能满足“高密度”、“快节奏”的课堂教学要求。近几年,在学校领导和教育局的支持下,新的教学媒体,如投影幻灯、录音等逐渐走进了课堂,多媒体及网络辅助教学是信息化社会派生的新型教学模式。优势之一: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优势之二:可以动手模拟,弥补被动听讲式学习的缺憾;优势之三:使学习时间延续到课前、课后,弥补课堂40分钟时间的局限,扩展知识信息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发,为我们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下面我来谈一下我这堂课总结出来的经验。

1.改变学习方式

对于50名左右的大教学班,在普通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恐怕是天方夜潭。但这个问题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解决。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样的学习,一来区别于问答式学习,二来区别于分组讨论式学习。它可以有效的实现全班所有同学同时交流学习信息的可能,使信息交流量增大,合作学习范围更广泛。甚至可以说,这种学习方式实现了大班教学的小班效果。

2.优化教学结构

多媒体教学可以在教学设计时对教材知识信息进行结构重组,系统梳理,使教材内容有机取舍。由于多媒体丰富的功能,可以对不同的知识线索,采取不同的知识讲解方式,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粉笔+黑板”式教学对不同类的知识信息只能以相同的资料或绘图方式传递,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形成问题式的教学结构。通过挑战性的问题将知识的重点、难点、思想串联起来,揭示学生内在的思维线索。即优化了知识结构,又优化了方法结构,提高课堂效益。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其“看动画片”的生动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动态模拟的参与学习功能;玩游戏中反馈评价功能等,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表层的看热闹深化为去研究事物的内在规律。也使教育工作者从更丰富的、更深层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多种途径。

4.节约课时,增大信息量

40分钟可能提供的信息,对于现代的知识信息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何种方式能够在40分钟的课堂量最大限度的获取信息,是每位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直观的动画信息可以缩短释疑的时间;动画演示讲解,可以减少语言描述、板书笔记时间;自主查询、检索有用信息,可以大大提高兴趣,加快理解过程。这样,每个人都能够最大限度的在40分钟内吸收到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东西,增大了每一位学生的信息吸收量,这是“粉笔+黑板”式教学模式所不能及的。5.扩大学习的时空范围

中学阶段的学习,主要形式是师教生学的“小学习”。而真正的学习、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多媒体学习,是一种充满新意的学习方式,它打破了禁锢在课堂的封闭式学习,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不再局限于课堂上应用,而可以成为课前预习的参考材料;课堂上学习的应用材料;课后复习的依据材料。如此,课堂的含义拓宽了,既突破了时间的限制,也突破了空间限制,扩大了学习的时空范围。

三、我的教学反思:通过本学期我校制定的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方案,现对我在英语课上的做出的改进后上课反思如下:

反思

一、中学英语教师应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持久兴趣。以往我上课时都是一味的给学生满堂灌知识,可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学习任务重,中考压力大,所以,在本学期学校提出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下我采用多种学习手段帮助学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并尽可能多创造学生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所以我选择阅读课,从而在读,写上训练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

反思

二、中学英语教师应有发展意识。英语作为人们最广泛的交际用语之一,是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而快速地变化着。所以我们英语教师在上阅读课时也不能用以往照着书本翻译课文,勾画词组的方式,我们应了解当下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果我们故步自封,那么不但自己的语言知识很快陈旧落伍,而且会被时代所淘汰。

反思

三、中学英语教师应有情感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对学习的效果乃至成败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如何将素质教育的理论引入外语教学是当前外语教学的一大课题。在英语学习成功的因素中,除了智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那些非智力因素。

英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放在教学内容和考试形式上呢,还是将教学注重点转移到学生的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上,这是现代教育思想转变的重大原则问题。英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十分尊重学生,注意激励学生,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当前“减负”工作中,英语教师尤其要注意体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感受,亲近学生,使学生喜爱英语教师和英语课,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

浅议如何上好一堂课 篇11

备课上课技巧向课堂要效率是近几年来的教学口号。每堂课只有45分钟或40分钟,只有抓住课堂有效的时间,才能使学生免去了课后的书山题海。向课堂要效率的前提就是要上好一堂课。那么,如何上好一堂课呢?

一、教师要认真备课

备课对于一个教师来讲,并不是简单的抄写过程。这个环节往往会被很多教师忽视。我认为只有备课详尽周到才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既是要备好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也要把学生的各种状况想周到。因为只有学生学会,学明白,会用,这才算是完成了本节课的任务。并且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才算有效率。所以,在备课中,要关注学生的处境、需要、感受和情感态度,还有接受能力和已有的知识功底等因素,要做到的是“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备课过程中,首先,教师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及难点。同时,教师还要去参阅课本以外的并与此节有关的知识,以加强和丰富知识的外延。这样做课堂上教师底气十足,讲起课来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其次,教师再根据本节的知识特点,选择并制定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难一点的知识可以采用点拨法或巧设比喻,把深奥的知识浅显化;简单的知识可采用自学法,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省去教师多余的劳动,学生还能从自学中感受到成就感。选取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使这一堂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就是备学生。所谓备学生,就是对学生面对本节的知识他们会有怎样的接受能力。正确、全面的了解学生。比如,能否接受本节知识、在哪些地方会遇到问题,各层次的学生的接受程度会达到什么水平。甚至可以细到哪个学生能掌握,哪个学生不能掌握。只有这样再去授课就能很好地完成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容易接受的,快讲快说,不容易理解的细说细讲。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所以称认为认真备好课虽然增加教师个人的劳动量,但是会节省时间、会使学生接受效果好,能学得会,吃得透。使教师在课堂上有序、合理、高效完成一节课的内容。

二、上好课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在《论语》中写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古人早就知道兴趣在学习中的积极作用,那我们就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师就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比如,语文课可以讲與本节内容相关的故事来吸引孩子。总之,只有激发了兴趣,才能引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使之自觉进入课堂活动,接受知识。激发了兴趣,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师就要根据本节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堂上随机地想办法吸引学生,让学生把心思一直聚在学习上,这样就等于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对所讲的知识就会充分接受。激发兴趣教师因地制宜,因情况而动,效果会更好。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要想上好一堂课,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很重要。让学生轻松、愉快、自觉地融入到课堂活动中来。使其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浓浓的学习氛围中完成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不再惧怕课堂的死气沉沉,不再担心听不明白怎么办;也不用怕老师的一言堂让自己呆若木鸡。而是会把课堂当成学习的乐园,变被动为主动,变死板为活跃,变枯燥为生动。课堂里就会少一些冰冷,多一份温暖;少一些死角,多一份灵动;少一些无奈,多一份自信。课堂和有效时间里就会学到更好的知识,会在快乐、轻松中就把知识学会了。这样的结果教师也满意,学生也开心。这样的课堂平等、和谐,何乐而不为呢?

3.平等地对待学生

一堂课的好与坏,关键在于学生是否配合你。要想让学生配合你,就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别把学生永远当成小孩子,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都非常在乎自己的面子,尤其在乎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形象。现在的学生中独生子女特别多,他们在家中被视为掌上明珠,独自享用多个人的关爱,可以说受“专宠”,所以导致学生自尊心极强。这就告诉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公平、公正,尊重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这样才能融入到你的课堂上来,配合你完成本节课的内容。如果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伤”了他们,或说话刺激了他们,那样就会麻烦了。比如某个学生有一个字或一道题做错了,你就极力挖苦、讽刺或变相体罚,这样你就会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买单。学生的面子没了就会把责任都推到你身上,从此就有逆反心理,抵触你。上课时你讲得天花乱坠也打动不了你们。见你就会躲着你,不愿意看见你,你上课他不爱听,有可能故意不听。严重时会在课堂故意捣乱,气你,让你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这样他们就会很得意,找到心理平衡。但是却影响课堂。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尊重他们,公平待人,树立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另外,教师在课堂上提问要公平,不能有所偏袒。否则,学生就会认为你偏向,做事不公,这样也会影响他们的听课情绪、听课效果。做到“君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样学生就会尊重你,尊重你才不能惹你生气,配合你的教学活动,和你一起上好这堂课,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尊重他们,也是尊重自己。得到学生的拥护、支持很难。要想上好一堂课,教师就少一些挖苦,多一些鼓励;少一些白眼,多一份理解;少一些歧视,多一些公平。并要学生找到自信,这是学好知识和前提。但是公平尊重并不是说对学生的任何错误做法都要包容,不批评,而是采取合适的,有效的方法,既能让其认识到错误,又不伤其自尊心,这就要教师因材施教,灵活运用了。

4.要有丰富的知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只有教师具有丰富的、深厚的文化知识,才能把知识讲得透彻明了。学生也才能听明白。另外学生对此知识点的一些疑问教师才能给学生解释明白。同时,丰富的文化知识也要具有时代性。就是教师要跟上时代步伐,知识的更新、新的网络用语等都要明白,否则学生会认为你落伍了。对你就会不够信任、不够敬仰。从而会间接引起他对你上课的兴趣。让你永远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神,无所不通。这样他们就会被你的知识吸引,与你一起进入课堂学习。

5.教师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如今已是网络时代,四通八达。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利于你完成课堂教学。这一点很重要。学生对这些东西非常感兴趣,有效利用就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首先,教师要学会现代的教学手段。其次,根据每节课的具体内容以及各学科的特点,利用大屏幕,让声、像教学代替枯燥口语教学,这样使课堂更生动,更有趣,更形象,学生通过观察就能领会所学内容,效果要比教师口干舌燥地讲好的多。所以,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教师的表达技巧

好的一堂课,教师巧妙的表达至关重要。话不在多,在于精,在于准,在于巧。教师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技巧,才能上好一堂课。

如何上好第一堂《金材》课 篇12

新的一个学期到了, 每个学生心中不免充满了希望。新书发下来, 他们首先就会去翻翻每一本书。就象我一样, 当他们拿到第五版《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后去随意看看, 总是会先被书中一些阅读资料所吸引, 里面讲述的是一些具体的有关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实际应用的例子。

所谓“教育不是把一桶水注满而是点燃一堆火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如何从第一堂开始就让学生对这门枯燥的课程产生兴趣而不是畏难思想呢?我认为就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 不搞一言堂, 用生产实例为导引, 以学生分析讨论自主学习为主, 关键知识点上老师引导和总结, 从来变老师“要我学”为“我要学”

人类的发展史可以看成是一部材料科学的发展史, 从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到现在的人工合成复合材料时代, 第一次材料的发展都带来了社会的高度文明和进步, 同样地, 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新材料的发展和应用。而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之中, 作为未来的机械行业的技术工人, 从手中的工具到加工的零件, 每天都要与各种各样的金属材料打交道, 我们的学生学好《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是我大学所学的专业, 这门课程既有很强的实践性, 另一方面, 由于金属材料的种类繁多, 其性能又千变万化, 记忆的东西很多, 学习起来枯燥, 有一定的难度。我想第一堂课必须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不仅仅要把绪论里的知识给学生作一个介绍, 还要把一些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例子来阐述这门课的重要性, 并教给学生一些有用的学习方法。为此, 上课之前, 我去查了一些有关实例, 充分做好准备, 并满怀希望地跟我的学生见面了。

进到一间新的课室, 课堂里有稍许的不平静。“同学们, 有谁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 下面愣了有一秒钟, 然后开始热闹起来, 有人开始说:“看过。”甚至有人开始讨论情节, 有个别学生哼出那首旋律优美的主题曲。我笑了笑:“同学们, 那部电影一定有些同学看过了, 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不过, 那个故事可能是虚构的, 但那个背景却是真实的。”学生们安静下来, “也就是说, 世界上真的有过一艘豪轮叫做泰坦尼克号, 它的设计者和拥有者宣称这是一艘永不沉没的豪轮, 可是, 它也真的沉没了, 而且就在几个小时之内, 为什么?”。学生们开始很认真地思考, 有学生反应比较快:“老师, 你上金材课, 一定是因为材料的原因。”我说:“它为什么号称永不沉没啊, 因为它用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钢材, 它的设计也有独特之处呢。”, 然后, 我在黑板上写下了1、材料2、设计。开始给他们分析它的沉没原因:在炼钢时加入了大量的硫化物, 使钢材的脆性增大, 当船体受到冰山冲击时断裂而不是弯曲是泰坦尼克号沉没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析结束后, 我问大家有什么感受, 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选材不当, 可能使材料达不到所需的使用性能;选材不当, 也可能使生产的产品缺乏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因此,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有关知识是我们每一个学机械类专业的学生都应该要掌握和熟练应用的。

至于如何学好这门课的问题, 我认为有些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来回答:有些说学生要认真听课, 该做笔记的地方要做好笔记, 该记住的要自己去记忆, 还有学生说要按时完成作业等, 也有学生说不懂要问, 我告诉学生还要学会自己去思考, 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分析新的问题。要善于发现、利用知识的规律性和联系。

然后放多媒体课件, 图上出现了钢件、铜件及铝合金件, 再出一帧红宝石、绿宝石、黄宝石, 留下问题学生讨论:它们的性能相同吗?成分相同吗?再来一个实验:钢丝加热后空冷与水冷, 问题:不同的冷却方式后这两根钢丝的性能一样吗?学生在下面讨论得热火朝天, 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金三角, 分别写上“成分”、“工艺”、和“组织结构”, 在组织结构的下方再引出一条线, 指向“性能”。找表现最活跃的学生回答了这些问题后, 老师再给学生解释我们这门课就是讲述金属材料的成分、热处理工艺、组织结构与金属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就是:成分控制组织, 工艺影响组织, 而组织决定其性能。或者说改变成分或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变材料的内部组织结构, 而组织结构的改变会带来性能的变化。由此展开介绍这门课程的一些主要内容及编写章节的顺序也是按这个规律来的, 而这些就完全可以让学生来把这些章节按这所属范畴分成这四类了, 也由此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有些学生总是在期末的时候对我说:“老师, 你教的都是比较难的课程”。专业基础课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由于初次面对从纯理论学习到实践与理论课程结合的转换有些不适应, 用生动活泼的语言, 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来消除学生的畏难思想, 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便显得十分重要。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抽象的知识缺乏足够的学习承受力, 我们就可以多从具体的实例出发引出知识点, 如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事例, 学生实习时常用的工件、刀具材料及加工案例, 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让学生自己找到书中关键知识来分析, 鼓励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就是非常可行的方法。

摘要:《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从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又直接为生产服务的专业基础课, 机械专业学习的基础。另一方面, 由于该课程涉及到专业术语、概念多且抽象, 知识理论性强, 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本文强调应采取创新多样教学方法, 从第一堂开始, 用生产实践中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为主, 老师总结完善为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学生年龄特点, 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力性, 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空间, 促进理论概念的理解, 使学生难以学习基础课变成容易理解并培养扩展学生专业技能应用能力。

关键词: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第一堂课,活跃

参考文献

[1]《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1年

[2]吴诚, 用生动的教学转化枯燥的课堂.江苏, 无锡技师学院学报, 2008年

[3]曹景竹, 李平, 高职院校“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的教学改革, 中国电力教育, 2008年

上一篇:光阴为话题范文下一篇:写国庆节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