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的路径与选择(通用8篇)
国企改革的路径与选择 篇1
街道办事处改革与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基层社会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管理体制。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发挥着“准政府”的职能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区建设的深化,这种体制越来越显示出诸多弊端。因此,街道办事处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街道办事处 社区建设 社区自治 路径选择
街道办事处于城市所有管理职能的末端。社区建设、劳动保障等三十多项工作,都是街道办事处工作的重点。街道办事处不仅自身承担着社区建设的责任,还对同样负有社区建设责任的居委会起指导作用。因此,街道办事处的改革对居委会工作和社区建设都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完善,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不断增强,社区居民自治水平不断提高,将会对行政体制改革形成一种“倒逼”机制,迫使政府更快地进行机构调整,转变职能,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的步伐,从而推动街道办事处的改革。
街道办事处改革对社区建设的影响
将街道办事处建成一级政府对社区建设的影响。由于城市管理的事务繁多复杂,市辖区政府纷纷向街道办事处下放权力,使街道办事处承担了越来越多的政府职能,仅仅作为市辖区人民政府和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已经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而将其建成一级政府,能使现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模式切实转变成“三级政府,三级管理”。
首先,有利于加强社区管理。当前,我国的自治组织和市场机制都不成熟,社会力量弱于国家力量,有限的社会组织还不足以承担如此众多的社区管理职责。因此,城市基层“街区”政府仍不可或缺。而在我国“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模式中,街道办事处作为一级管理机构而无同级人大授权其管理权力是与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不符的。①相反,街道办事处成为一级政府后,拥有合法的权力对社区进行管理,从而理顺“条块关系”,将经济职能与管理职能分离,拥有很多的独立权和自由权。
其次,有效解决社区建设经费问题。从社区基础建设到活动的开展,无不需要大量的经费,经费不足是社区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街道办事处配备的社区工作经费有限,不足部分需要社区自筹,因此自筹能力较差的社区只能通过向街道办事处借款的方式来应付。这种状况客观上促使街道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发展街道经济上,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抓社区建设,制约了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而将街道办事处作为一级政府,税收来源可以作为财政收入,进行独立预算、合理规划,并投入到社区建设中,从而改变原来税收分成的经费来源状况。撤销街道办事处对社区建设的影响。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目前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是要减少政府行政层级。虽然街道办事处不是一级行政层级,但是实际运作中街道办事处自身派出机构的性质与职能强化之间的矛盾,造成街道办事处存在着角色的“越位”和“缺位”,成为实质上的一级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职能不清会导致社区建设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混乱。
首先,从制度上理解,由于法律没有赋予街道办事处一级政府的权力和地位,其履行政府职能和行使公共权力是不合法的。因此街道办事处在处理许多行政事务时必须“上传”给区政府职能部门办理,扮演着“二传手”的角色,致使管理层次增加、管理成本加大、行政效率降低、信息有效传递受阻。撤销街道办事处有利于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有利于减少行政层次和机构设置以降低管理成本,建设精简、统一、高效的政府,从而为社区建设提供有利的政治环境。
其次,从发展社区自治的角度考虑,撤销街道办事处,主要是解放街道办事处施加于社区居委会的压力,解除街道办事处在人、财、物方面对社区居委会的束缚。放松对居委会的控制,激发社区自治的主动性,使居委会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居民自治上,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有力推进社区建设。
街道办事处改革与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理顺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的关系。在社区建设中,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街道办事处作为社区建设的推动主体,其职能是通过规划、宏观控制与管理,引导社区的发展方向。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建设的实施主体,它的职能是代表当地居民利益,在辖区范围内行使管理各项社会事务的权力。因此,推动街道办事处改革,推进社区建设,就要求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摆正自己的位置,要求政府部门和街道不再对社区进行各种考核评比,由行政指令变为服务指导,使部门和街道的工作由社区评议,社区居委会工作由所在社区成员评议。按照社会管理的运行规则,各负其责,协调共进,避免职能交叉、越权缺位等不合理现象,稳步推进社区建设。
合理转变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及运行机制。街道办事处的主要职能是社会管理,而经济发展是区级政府的职责。因此,要弱化街道办事处的经济工作职能,进一步完善其公共服务职能。
首先,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地域范围,合理划分街道办事处的管辖范围和人口,适当扩大街道办事处管理社区的数量,分流街道办事处超编人员。可以将社区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纯住宅区社区,居民以移民为主;二类是农转城(股份公司)社区,居民以本地人为主;三类是混合型社区,特点是移民与本地居民相结合。②对不同的社区采取不同的管理规模设置,根据规模,指导社区居民委员会定员,人员采取聘任形式。合理划分区域有利于街道办事处根据管理对象进行管理工作,发挥各区域不同优势,共同进行社区建设。
其次,积极鼓励培育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经营性社区服务,推动社区服务业健康发展。通过向社会开放社区服务市场,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健全社区服务中介组织,完善社会化管理的工作体系。各街道可分别建立社区事务服务所(站),将社区公共环境整治、各类
代收代订、统计调查等社区公共事务交由社区服务组织去承担。同时,加快政府办非营利组织改制的步伐,实行政社分开,将社会事务、社会福利归还社会运作管理,将政府办福利机构推向市场。还可以依靠社区志愿服务、大学生实习基地等社会团体、社区群众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性事务、承担部分社会性职能,充分发挥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社会性功能。
再次,运用行政手段,弥补居委会工作的不足。在社区内部,安装天然气管道影响其他住户安全、自家的水管破裂使楼下住户房屋渗水等均属于“外部性”问题。但解决这类问题,有时仅由居委会做思想工作和调解工作是不够的。因此,清晰的产权是必要的。这就需要具有行政权力的街道办事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各种可能产生外部性问题的资源的产权进行界定,在房产出售、物业管理等合约安排中给予损失者一定的价格补偿,通过市场的、物质的手段制约人的行为,保证社区建设的和谐进行。
此外,在街道经济转型时期和过渡时期,要转变财力支撑体系,让公共财力向街道倾斜,把街道办事处纳入公共财政框架下运作并逐渐加大财政支出比重。因此必须进一步理顺区级财税关系,充分发挥财政、税务部门的职能作用。税务部门要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完善区对街道的财政管理体制,健全街道财力保障机制;财政部门应负责统一分配用于街道办事处层面的公共财政,以避免由于各个地区财力不均而造成街道办事处财政经费差异。同时,税收返还比例也要降低,保持适当的份额和街道办事处挂钩,既要与各街道办事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相适应,也要保持街道办事处较高的积极性。
循序渐进推动行政层级扁平化改革。加快社区建设需要体制上的支持,街道办事处改革是顺应社区建设的行政体制改革。但是,改革街道办事处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具有很强的前瞻性、综合性、复杂性和首创性,没有经验模式可循。为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不出现较大的波动,不影响正常工作,一定要在试点的基础上,边摸索边总结,循序渐进,积累经验,逐步扩大成果。
根据组织学原则,政府层级与成本正相关,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改革首先要考虑减轻财政负担;按照管理学原理,管理环节与效率负相关,市、区、街、居四级组织的机构层次多而缺乏应有的权威性,减少行政层级可以使许多事项不会再浪费在请示、协调过程中。对照先进发达国家的社区管理模式来看,街道办事处是中国特有的一层政府组织结构,随着现代城市管理的逐步国际化,这一个层面的组织已经与现代管理不相适应;根据社区建设要“以人为本”的原则,社区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行社区自治,让居民有更大的自主权,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享受安居乐业的生活。
因此,撤销街道办事处是街道办事处改革的方向,是发挥社区居民建设社区、自治社区的必由之路。改革街道办事处应从试点开始推进行政层级扁平化,一方面坚持综合配套,上下联动,整体推进,选取合适的社区进行试点;另一方面要坚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适应新体制框架的运行机制,加快社区行政事务受理中心、社会工作站与社区服务中心等机
构的建设。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取消街道办事处,使社区建设最终由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共同完成。(作者单位: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注释
①李荣娟,朱光喜:“将街道办事处建成一级政府的依据和构想”,《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10页。
②李雷鸣:“街道办事处机构改革探讨”,《特区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期,第51页。
国企改革的路径与选择 篇2
1 农业水价改革的两难困境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取得一定成效。但要全面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对大多数地区而言,面临着两难困境,即:一方面,要建立反映供求关系和水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基于当前供水价格低于供水成本的实际情况,应提高价格水平;另一方面,要考虑用水户的水费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基于当前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考量,应维持甚至降低价格水平。这种基于不同出发点在农业水价改革认识上产生的分歧,是改革推进过程中各方难以统一认识和形成合力的根本原因。
1.1 农业水价改革的方向导引
价格是市场经济最活跃的要素,深化价格体系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从已有的政策文件来看,作为当前价格改革的难点之一,农业水价改革应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发挥市场对水资源配置的作用。此外,由于大多数灌区的农业供水价格低于供水成本,出现供水设施运行维护经费不足、老化失修严重以及用水户节水意识不强、农业用水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坚持市场化的价格改革方向,建立覆盖供水成本、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和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农业供水价格水平,是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的方向选择。
1.2 农业水价改革的现实阻碍
根据调查,我国当前农业水费收入仅占供水生产成本的1/3左右,大多地区价格水平低于灌溉设施的运行维护成本,按照市场化改革方向,必然要提高价格水平。但从一些试点情况看,用水户支付能力不足、支付意愿不强已成为农业水价改革相关政策落地的掣肘因素。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农民处于增产不增收的窘境,一些地区特别是种植粮食作物的地区,农民水费承受能力不高[1],对提高农业水价有明显的抵触情绪,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弃灌、弃耕现象。用水户支付意愿不强,也是当前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的现实阻碍。受传统少收费或不收费的灌溉用水管理方式影响,以及免征农业税和各项支农惠农补贴政策给农民形成“减负降支”的心理预期,一些农民认为需要减少或免收农业水费;此外,随着农业经济结构变化,农业生产收入占农民收入比例不断下降,农民对土地和农业生产的依赖性降低[2],不愿支付更多的灌溉水费。基于上述实际情况,在落实农业水价改革相关政策时,会遇到较大的阻碍。
2 农业水价改革的理论认识
当前农业水价改革的两难困境,导致了不同的认识甚至争议。从理论层面分析,农业灌溉供水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能够按照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确定供水价格;同时,受当前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等因素影响,农业灌溉供水又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特性,农业供水价格需要由政府进行调控和引导。
2.1 农业灌溉供水的商品属性
农业灌溉供水凝结了一般的人类劳动并用于交换,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符合商品的一般属性,其价格由商品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马克思等[3]认为,“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使用价值源于自然属性,而价值则体现为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农业灌溉供水的使用价值在于通过灌溉能够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求从而形成产出,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把天然降水或河川径流、地下水等通过修建水利设施输送到农田这一过程中凝结的一般人类劳动。除农户自建自用的灌溉水利设施外,其余农业灌溉供水都具有商品的交换属性,其价值通过交换关系表现出来并决定供水价格。
作为商品的灌溉供水,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价格改革方面,应能反映出灌溉供水过程中的劳动量和供求关系。灌溉供水中凝结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包括供水设施修建、维修养护、管理运行等环节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供求关系受水资源稀缺程度的影响,从区域而言,北方地区的水资源更为稀缺;从时间而言,枯水年灌溉供水具有稀缺性。
2.2 农业灌溉供水的公共物品特性
受当前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影响,农业种植“碎块化”特征明显,农业灌溉供水难以完全实现“付费者得”的商品供给模式,有一定的“公共物品”特性,农业灌溉供水价格需要由政府进行调控和引导。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是,集中连片种植的灌区土地分割成碎块(大多地区不足1亩)后由不同农户种植,作物种植结构、耕作方式以及对灌溉用水的依赖程度等都会出现变化,这样不但增加了灌溉供水的管理成本,而且很难实现选择性地对付费者供水(理论上可以进行精准控制,但会极大增加供水设施建设和管护成本,导致供水价格上升)。
除农户自建自用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外,在我国目前联产承包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下,大量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往往具有普遍性和公共性,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具有“公共物品”特性。长期实践也表明,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改造,提高灌溉供水质量,用水户乐于接受,但要其为此增加水费支出,一些用水户则表示无能为力,也有一些研究者从国家粮食安全角度出发,提出农业水价分担机制[4]。基于当前我国农村生产经营实际和灌溉供水的特殊性,在水价改革中,政府进行调控和引导十分必要,甚至是农业水价改革最初阶段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
3 农业水价改革的路径选择
在当前制度环境下,农业灌溉供水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导致改革陷于两难境地。要破解这个难题,必须要构建符合改革方向和当前实际的体制机制,既要做好顶层设计,又要立足当前实际情况,有序稳步推进。在改革路径选择上,笔者提出“3+1”模式:“3”指3项机制,包括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合理的水价管控机制、动态的水价调整机制;“1”指1项条件,即创新有利于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的边界条件。
3.1 建立科学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市场机制是价格调整最为有效的方式,可以充分实现商品分配的效率和效益目标,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建立科学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是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的基本方向。农业灌溉供水作为商品,符合一般商品市场定价原则。但同时又具有特殊性,在价格组成及定价方式上又区别于一般商品。
根据2004年实行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农业用水价格按补偿供水生产成本、费用的原则核定,不计利润和税金。”2006年实行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农业生产取水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促进农业节约用水需要制定。农业生产取水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低于其他用水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粮食作物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低于经济作物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上述政策法规对农业灌溉供水中供水成本及水资源费进行了规定,目前大多地区的灌溉供水成本测算按照文件规定执行。
按照市场化改革原则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农业灌溉供水价格组成应考虑:反映供水生产成本的价格要素、反映水资源稀缺性的价格要素、反映供水对河湖生态系统功能产生影响的价格要素以及适当的利润和税金。因此,作为商品的农业灌溉供水,其价格应由供水成本、水资源费、生态功能补偿费和利税四部分组成。其中工程水价反映的是水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属于企业行为,这部分价格的决策主体应是市场,由企业通过市场供求进行定价。而反映水资源稀缺性和生态功能影响的价格,目前还缺乏普遍认同的计算方法,如果完全依靠市场供求关系衡量,极容易出现市场失灵,导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甚至会出现灌溉用水难以保障的情况,这部分定价由政府部门主导,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指导定价或政府定价。
3.2 建立合理的农业水价管控机制
农业灌溉供水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特别是在当前农村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条件下,难以通过有效调节供求关系来形成市场价格,必须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强化对农业水价的监管和调控,以确保农业水价改革政策的导向性、持续性和可操作性。
农业灌溉供水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和全局性出发,政府应具有非常明晰的主体责任,特别是在当前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对土地依赖性下降等环境下,灌溉供水费用全部由农民承担,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甚至出现弃灌、弃耕等现象。农村“两工”取消后,政府财政在农田灌溉设施改造等方面加大投入,一些地区,将国有骨干工程运行管理纳入“两费”,或者通过补助工程运行管理机构或用水户协会等方式,发挥政府作用,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但这些做法或探索不成体系,且受不同区域供水成本差异、水资源稀缺性、灌溉方式、事权划分等多因素制约,目前尚未形成政府对灌溉供水价格有效的引导和调控机制。在当前农业水价构成中,供水成本占比例最高,因此,政府对农业水价调控的重点在于基于粮食安全视角下供水成本的分摊。体现在价格机制上,则由政府和用水户按照一定比例共同为灌溉用水埋单,从经济层面和心理层面引导用水户更积极地参与农业水价改革,实现政府(财政资金)对农业供水价格引导和调控。
政府的作用还体现在对农业供水价格的监管上,将农业灌溉用水的商品性和公益性、垄断性与竞争性、供水的民生服务与市场服务相结合,在价格制定、水费收取、运行管理等环节进行有效监管。一方面,需要对价格形成过程中各环节予以监管,更多地按照市场供求关系确定合理价格,减少价格形成过程中过多的干预,避免搭车收费、恶性抬价等行为;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强对基层用水管理组织建设的扶持、考核,保护农民利益。
3.3 建立动态的农业水价调整机制
价格是市场经济最活跃、最敏感要素,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农业灌溉供水具有商品属性,应建立动态的价格调整机制,反映市场经济一般规律。
长期以来,我国灌溉供水采用政府定价的机制,水价形成后难以及时调整,部分灌区甚至采用10多年前的价格水平,成为价格改革的洼地。灌区建成后,灌溉供水范围相对稳定,供需关系主要受降水等气象因素影响。降水的年际年内波动是影响供给和需求最主要的因素,降水丰沛的年份,供给充足,但需求不足,灌溉供水价格应降低;反之,干旱年份,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价格应提高。其次,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灌溉方式改变等会对需求带来一定影响,人力资源成本增加等对供水成本具有影响。基于上述分析,在西北内陆河等区域,灌溉供水和需求相对稳定,价格主要受供水成本等因素变化的影响,可按照2~3 a的周期对价格进行调整;在江淮地区,降水丰枯变化大,应建立年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通过经济手段优化配置水资源。
3.4 创新有利于农业水价改革的边界条件
当前,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就农业水价而言,应识别并创新有利于推进改革的边界条件,逐步减少和破除制约农业水价市场化改革的因素,发挥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
农村土地“碎块化”经营方式,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生产效应,按照市场化方向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农民不易接受。对于普通农户,种植面积小,灌溉后增产增收在其家庭收入中占很少比例,不愿意支付更多水费;但对于种植大户,农业生产规模化效益明显,能否保障灌溉供水对其收益影响大,更易于接受按照市场机制确定的供水价格。因此,应通过农村土地流转等方式,在传统个体分散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农业生产大户、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组织等多种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向规模化、产业化转变,提升农业生产规模效益、比较效益,提高用水户的水价承受能力。同时,通过土地流转,一些田间灌排设施由种植大户或企业长期经营管护,能够有效降低管护成本和价格水平。
加强灌溉供水供给改革,提高灌溉设施的供水保障能力,优化灌溉供水组织管理体系,也是促进农业水价改革的重要边界条件。受多因素影响,一些灌区设施老化失修,“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真正干旱用水时难以满足农户的灌溉需求,也是农业水价改革推进的制约因素。有序推进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特别是加强田间工程的运行维护,畅通水源—输水—田间灌溉系统,形成旱能灌、涝能排的灌排工程体系,提高灌溉供水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通过深化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改革、培育专业化灌溉服务机构、推进建立用水户参与决策机制等措施,提高管理效能,降低供水成本,创造良好的农业水价市场化改革的边界条件。
摘要:基于当前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临两难困境,从理论上分析农业灌溉供水的商品属性和公共物品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3+1”模式,即建立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合理的水价管控机制、动态的水价调整机制和创新有利于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的边界条件。
关键词:农业水价改革,理论分析,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李宝萍,赵慧珍,陈海涛,等.农业水价改革与农民承受能力研究[J].人民黄河,2007,29(2):58-59.
[2]王冠军,刘小勇,王健宇,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国企改革的路径与选择 篇3
考试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对一段时间学习的总结和检验,检验学到的内容,检验自身能力;第二,对教学效果的检测;第三,人才的选拔。而人才的选拨是大型考试的最终目标。高考作为中国大部分学生必须面对的重要考试,也具有测量和选拔的目的。语文作为高考的一个科目也相应的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结果进行着检测,同时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拔人才。那么语文高考的测量作用以及人才选拔的标准就必须与语文教学的目标一致。
一、高考语文存在的问题
高考是语文教学的指挥棒,高考考什么,语文就教什么。现有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也大多体现着这样的高考指挥棒作用,应试教育深深地影响着语文课堂。而实际考试的目的在于对教学效果和学习结果的检测以及人才的选拔。语文高考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恰好弄反了。现在的语文高考在不断地进行改革,试题也在不断的科学化,但是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高考语文的考题不能全面的检测出考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经常出现提笔忘字,不会写常用汉字等现象,高考语文中字音、字形、词语以及语法错误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但考查难度较大,而且脱离了语文运用能力的范畴,不能反映出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掌握情况。近些年随着电脑的发展,纸质文献的地位慢慢地在被电子文献占据,借助于网络只要手指轻触键盘,语文基础知识尽现于屏幕之上,这就使得学生对于一些经典文章、名言警句的背诵以及语言、语法知识的理解流于形式,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大脑里不够牢固,在电脑里随处可见。但是单一的考查语文知识又导致学生认为语文学习就是字、词的学习,慢慢对语文学习有所排斥。学生不了解中国的文化习俗和传统,对外国的节日等非常熟悉,而高考语文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极少。基于此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可以在阅读和作文中进行,例如,在阅读部分让学生挑出优美的句子或是写得好的句子并进行赏析阐明自己的理由;在作文部分对汉字字形、词语的正确使用、语法的规范进行严格的考查考核。
其次,高考语文标准答案的制定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历年的语文高考试卷和参考答案以及阅卷过程中的要求,开放性试题部分,例如阅读,得分点十分明确,作文部分划定符合文题的作文题目范围以及写作范围,根据阅卷的范围要求进行改卷,并对明显的错别字等适当扣分。阅读题的标准答案将学生的审美空间、想象空间以及自我解读空间无形限制;中庸的作文批改方式以及分数评定将学生的作文习作练习归为模式化练习。在高考语文中无论是从分值上还是从题量上占有较大份额的阅读题和作文题是最能体现学生语文素养和学生个性发展的两类题型,但在实际的批卷阅卷过程中这两类题却没有得到准确的定位,考不出学生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再次,高考语文的内容不能全面反映新课标的课程设计要求和课程目标。根据《新课标》,语文有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的内容为教师传授给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教授、学习方法的部分,而选修部分则重在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对必修部分学得的语文阅读、理解、拓展等方法地运用。实际上高考语文既考不出学生的知识积累,也考不出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而“积累·整合”是课程目标的第一方面,语文学习方法是课程目标中“应用·拓展”的基础。
最后,高考语文的形式和手段单一,不能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真实水平。高考语文的一份试卷制,对于听说能力的考察几乎为零。考题从形式上每年差别不大,这使得高中语文教师不断地寻找语文高分的规律,进行模式化教学。笔者在实际的阅卷过程中,作文部分大部分学生都使用模式化结构(开头一段一个优美的排比句,中间分三段论述自己观点,结尾一段照应开头)、统一的例证材料(居里夫人、爱迪生、童第周等例子重复率极高),近乎一致的作文难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
高考语文考题在向阅读和作文倾斜,这是改革中科学的一面,但在考题形式改革的同时也应注重考题内容的改革。
二、高考语文改革的目标定位
高考语文改革,应从语文教与学的目标出发,考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个性,真正达到检测和优质生源选拨的目的。那么高考语文改革的目标应定位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语文能力的考查
高考语文首先要考出学生的能力,一般的语文能力指学生的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根据《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的总目标是让学生具有语文素养,具体表现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即语文认知目标,主要包含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运用能力,语文基础知识包括文字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读写知识、文言文基础知识、文学常识、古代文化常识、工具书使用常识等;语文运用能力通常指听话能力、阅读能力、说话能力、写作能力。语文教、学方法,包括教授、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语文情感目标,内容包含德育目标——政治思想品德的教育、美育目标和个性教育目标。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听、说、读、写能力表现的过程中还应处处考查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对于语文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考查是高考语文考试的目标之一。
(二)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优秀的东西。传承传统文化不但要体现在日常教学之中也要作为高考语文考试的目标。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考查,引领学生体会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深化爱国之情是高考语文考查的又一目标。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的人文性的考查必不可少,过去的文言文、古诗文的考查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但考题设计的不尽合理。高考语文应继续对对联、俗语、古诗文的欣赏、经典文献的阅读等进行考查,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三、高考语文改革的路径选择
(一)改革考试形式
第一,多次高考和自主招考并重,提倡扩大分散招考。
各高校的自主招考范围越来越大,这是高考改革的重大突破。虽然伴随着自主招考出现了不便管理等问题,但总趋势是好的,应该继续扩大这样的分散招考。其次,应改革曾经一年一考的局面,实行一年多考,学生就不会因为一次考试失利而失去一年的机会。多次考试和多渠道的招考会适当减轻学生对于高考的压力。如果学习不仅仅是为了高考,那么对于提高学生平时学习的兴趣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教师为考试而进行的模式化机械性教学也有一定的抵触作用。
随着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于2014年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高考语文也应进行相应的改革。两类人才指专业技术人才和学术研究人才。那么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语文高考应以基础知识的应用考查为主,难度可适当降低;而对于学术型人才的考查的难度也应有所调整,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第二,对于报考了汉语及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听、说能力的考试。
语文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都要通过应用来表现,而对于语文的应用主要体现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传统的高考语文,一张试卷涵盖了读和写两种能力的考查,但没有涉及对于听、说能力的考查。介于大部分大学生上课表达不清、发言紧张,以及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说话部分表现出的语无伦次、表达不清等情况,对于报考了汉语、教育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在高考结束后应再对听、说能力进行考查。
当下的高考对于听、说能力的考查只限于报考了外语专业的学生,而实际上对于自己的母语——汉语表达不清、不敢表达的人也非常多。进行汉语听说能力的考查对学生平时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考查的内容可以涉及朗读、朗诵、说话、对话等实用性较强的形式,那么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也会重视朗读、朗诵以及说话等,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鉴赏以及相应的方法的掌握都有帮助。
(二)改革考试内容
近年来对语文高考试题的探讨十分激烈,且呼声基本一致。考试既要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又要考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过去的语文高考,部分语文试题借用了美国考试模式,答案标准化、单一化,但不同的语言文化有不同的特色,语文考试应尽量减少客观题的考查,增加阅读、作文等主观题的考查。甚至考试内容可以只有阅读和作文,而将语文基础知识在阅读和作文中进行考核,对作文中的错别字、使用不当的词语、语法错误的句子进行严格的评分。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综合考查。阅读部分增加对美文的赏析,作文部分可以有小作文(公文类写作)和大作文。小作文着眼于应用,大作文处理好开放性和限制性的关系,命题充分体现出时代性、生活性,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在作文中充分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改革阅卷方式
语文高考的阅卷工作每年也在不断地进行改进,而且每个省的情况也不同。作为曾经有幸参加过高考语文阅卷工作的老师,笔者对语文高考阅卷工作有个大致的了解。
首先是阅卷的流程。一般阅卷工作有一个星期。阅卷期间实行封闭式管理,凭证件进出。第一天为培训时间(有些省份培训半天),培训期间对阅卷的注意事项、得分点等进行说明。然后就开始试改,大概时间为一天。接下来就是改卷,改卷老师每天的工作时间为八小时,工作期间对每份试卷的阅卷时间有一定的要求。阅卷工作结束后有些省份会对阅卷工作进行小结。
其次,阅卷中的异常处理。每份试卷的每一道题都由两位老师进行批阅,由电脑随机发卷,采取流水作业方式,每位老师只负责一道题。根据批阅该题的分值,两位老师对同一道题的分数差异较大时(例如,该题为6分,一位老师评阅为2分,另一位老师评阅为4分),小组长会进行查看,并询问两位教师意见。当平均分与题组的平均分相差较大时,小组长会进行查看,并询问两位教师意见。作文部分两位老师对同一篇作文的批改分数差大于等于5分,将会给第三位老师再次批阅,最终取符合要求的平均分。
第三,阅卷小组的层级管理。主阅卷人对整个阅卷工作进行管理,其下为大组长,大组长管理负责各个题目的小组长,小组长管理一定数量的改卷老师。主阅卷人和大组长可以直接对阅卷老师的阅卷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相应的意见,且组长和主阅卷人一般都为一线教师。
在阅卷的过程中,一切工作都有序的进行。但通过简单地介绍,也会发现阅卷中存在的问题。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本省所有高考考生的试卷批改,时间短,工作量大。根据实际情况,各个省份的阅卷教师人数配备不一致,有的省份阅卷教师少,使得每天的工作量较大,且大多省份作文的批阅教师人数不足总人数的一半,必然导致占份量最大也最能体现学生个性的作文部分批改的不够细致。在阅卷过程中,标准答案或者得分点是阅卷教师的尺度,一切分数的评定都要依据标准答案。介于此,对于高考语文的阅卷工作,第一,增加阅卷教师的数量。充裕的阅卷教师分配到每道题的批阅上,保证试题批改的公平性;作文部分增派改卷人手,延长作文批阅的时间,增加作文批阅的人数,对作文中语法、语用等内容加以关注,细致打分。第二,提高阅卷教师的质量。大部分阅卷教师为在校研究生,对试题的把握并不能非常到位,且学生阅卷的效率很高,在阅卷的细致程度上就有待考究,笔者认为更多的一线教师的参与和意见表达对阅卷工作有益。第三,加强阅卷教师的随机抽查。在改卷过程中,每天八小时的工作和重复劳动必然会导致老师阅卷时的倦怠,通过随机抽查等方式让阅卷教师随时处于警醒的状态。第四,培训期间对试题的解读见仁见智,纠正以唯标准答案、固定答案为准的倾向,在有理有据的基础上允许出现不同的声音,在对试卷的批阅产生异议时,允许及时地讨论,并对意见进行处理,合理解决。
阅卷的质量和水平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语文高考的信度和效度。通过有效改革实现高考目的,还学生一个自由多元的语文学习环境。
高考改革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改革还应继续,以促进语文教学的改革,让学生不再对中国语文反感,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的美和神奇。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项目,项目编号13SA0104)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葛云杰.语文高考命题取向的反思与展望[J].现代语文,2006,(1).
[3]鞠九兵.浅论高考指挥棒下的语文素质教育[J].文教资料,2007,9(上旬刊).
[4]熊明川.语文之痛与高考之弊:问题与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
[5]王绍林.语文新课标与高考改革[J].社会科学论坛,2010,(21).
国企改革的路径与选择 篇4
尚珂
岳公正
摘要:
本文在分析公立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指出医院应成为一个市场经营主体,取得法人地位,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实行股份制改革可以做到这一点。应当先选择一些县级以上卫生行政机构审批的社区医院或乡镇卫生院作为试点。通过对 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等末端医疗机构进行体制的改造,从中发现问题,并不断完善,最终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医院体制改革的路子。关键词:公立医院; 产权制度
医疗行业是一个专业性强、具有高度责任和风险的特殊服务行业,它能综合体现一个国家的国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其他行业进行体制改革,发展多样化的所有制形式已经非常普遍,但是医疗行业由于其职业功能的特殊性,医疗机构改革的进程比较缓慢,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医疗体制至今仍然扮演者主要角色。医疗机构现行的体制要不要改革? 这个问题被广泛关注,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作为医疗机构的主体—医院的管理制度改革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一、公立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公立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各方面的影响也同样波及医疗行业。医疗机构呈现出各种问题。在一些大中型的医院,国家财政投入大,但是浪费大,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低,管理方面有很多的漏洞。很多医院处于粗放经营状态,没有成本核算,没有正常的激励机制,报酬机制,做不到奖罚分明。由于我国医院的管理者有很多是从医生--出色的医疗专家--成长起来的,他们在业务上精通,但是不具备行政、人事、政策等综合素质和管理知识,很难恰当的行使管理职能。重业务,轻管理现象在医疗机构中是普遍存在的。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医院普遍缺少活力和竞争力。存在着一线人员与后勤人员的比例不合理,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低,服务不到位,服务质量差,人浮于事等现象。另外,政府对医院的拨款逐渐减少,医院仅依靠财政拨款和业务收入已经不能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资金的缺乏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寻找新的融资渠道和经营方式。
在一些小医院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医疗资源不足,医疗设备落后、陈旧,留不住业务水平高的医生。资金不足,医院发展困难。尤其是农村、卫生事业投入不足、卫生机构设施条件比较差、医疗服务水平低,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服务得不到保证。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集体经济力量削弱后,现在有很多已经名存实亡了。农村的医疗卫生机构落后、资源不足的问题比较普遍。
大医院和小医院虽然表现的问题不同,但是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一样的,主要是体制的问题,即医疗机构体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医疗机构体制、卫生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利益格局没有突破,缺少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因素。医院的管理体制陈旧,缺少科学的管理方法,从而造成医院发展困难。不进行全面的体制改革,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2、公立医院改革迟缓的原因
目前医疗机构的改革落后于其他行业,最主要的原因是认识上的问题。首先是要不要用市场机制对医疗机构进行改革,在认识上还不能统一。1 一般认为,我国的社会基本医疗的实现主要是靠公立医院,是非盈利性质。如果进行以市场机制为目标的改革,追求利润,虽然可以使医疗资源运用达到最大化,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的保障是否还能实现?基于这种认识,使得医疗机构的改革落后于其他国有企业的改革。但是从客观现实中已经看到,不将市场机制引入医疗体系,在管理体制上、在经营模式上,在利益关系上,树立新观念,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体制和做法,就不能解决现在医疗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要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展现新的面貌,增强医疗市场的活力,保证社会的多种医疗需求。就需要改革。
另外一个问题是如何维持医院的公有制性质。历史形成的状况是医疗卫生事业由国家办,医疗机构的资产是国家投资形成的。医院进行体制改革,容许其他经营主体的参与,如何保持它的公有制性质,如何保证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满足人民大众的健康需求,这也是一方面的顾虑。现实已经看到,市场经济下,完全靠国家办医疗是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的。对于公立医院,政府也不可能包办一切,不可能完全靠国家财政支持人民群众的全部医疗需求,单靠国家财政不可能满足所有公立医院发展所需资金的要求。因此,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吸引多种市场主体参与医疗事业,这是医院体制改革必将采取的方向。
二、关于公立医院改革模式的探讨
目前,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机构的主体,90%以上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公立医院的搞活、创新,能够带动我国整个医疗事业的发展。
对庞大的国有医疗主体进行改革,怎么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把医疗体制改革这样一个对社会、群众影响很大的事情简单化处理则可能引起强烈的社会反映。但是延续旧的医疗体制,医疗行业与市场经济社会的反差会越来越大。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所有矛盾将在医疗行业充分体现。
在调查中发现,北京的职工医院走在了医疗机构改革的前列。例如,首钢医院采取了不涉及产权交由北京大学管理的改革方式,邮电总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合并重组、北京建工医院实行了股份制改造。职工医院能够率先尝试改革,分析原因主要是受企业体制改革的影响。计划经济下,企业办医院,作为对职工的福利,形成了企业办社会的局面。在市场经济下,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职工医院就成为沉重的包袱,成为企业体制改革中要解决的问题。医院必须从企业中剥离出去,不能再依靠企业的投入,必须寻找其他出路。在这种压力下,职工医院进入了市场,先“吃了螃蟹”。实行企业化运作。
公立医院也面临许多与职工医院同样的问题,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建立起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鉴于存在的问题,一些公立医院也在尝试着改革的可能性。已经进行的改革中,运营模式多种多样,较多采用了医院托管制、承包制、不动产租赁制、管理层收购、股份制等方式。这几种运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医院能实现企业化运作,达到自主经营。究竟哪一种更适合医疗机构的改革呢?
医院实行承包制,是指在不触动医院所有权的前提下进行承包经营,它是在生产经营形式上发生变化。承包制改变的是分配关系,是把医院作为经营实体,并使全体职工的劳动报酬与医院经营成果直接挂钩。承包制下,医院产权仍是属于国家所有的单一产权结构。医院在经营上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但是不能自负盈亏。在利益机制的作用下,医院只限于承担“收入风险”,只有多得少得的差别,而不承担财产风险。
托管制下,是医院的社会属性不变,实行经营权和所有权的适度分离,以实现医疗服务、资产经营委托管理目标责任的运行机制的改革。和承包制一样,它不能承担财产风险。
租赁制,即国家作为所有者将医院的经营权租给作为经营者的承租人,经营权归医院自主支配。国家不予干预。租赁制医院拥有完全的经营自主权。租赁制度下,只存在出租人占2 有生产资料的单一所有制结构。
从以上几种改革的方式中可以看到,其共同特点是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但是产权结构不发生改变,只是经营方式发生改变。这种改革使得医院有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医院面临的一些问题,如,医院内部的管理问题、收入的改善,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等。但是,由于医院不承担经营资产损失的风险,不能自负盈亏,就不能形成市场主体必须具备的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组合、自我改造的内在机制,由此产生企业行为短期化等现象。
市场经济条件下,首先要求医院应成为一个市场经营主体,取得法人地位,能够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医院必须自负盈亏,才能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无论是盈还是亏都是对所有者的要求,必须以拥有对资产的所有权为基础。因此要把医院放在所有者的位置上,实现法人制度,使医院在法人资产的基础上实现自负盈亏。实行股份制改革可以做到这一点。
三、公立医院的股份制改革
股份制改革是产权制度和产权结构的改变。它实现的是两个层次的两权分离,即第一层次的资产所有权和法人所有权的两权分离和第二层次的法人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这与承包制和租赁制不同。股份制形成的是多元经济成分,多元产权结构。股份制可以容纳许多的所有者,把不同所有者的资金融为一体,实现投资和企业资产的社会化。在这种产权结构下,医院以法人所有者的身份出现,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资产经营风险。在管理体制上,实行董事会管理体制,真正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两权分离和董事会制度的基础上,医院与政府的行政隶属关系宣告结束,医院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充满活力的经济实体,政府因其职能不同,转变为管理者和产权代表者,以不同的方式行使职权,形成新型的政企关系。
1、实行股份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第一、市场经济下,医疗需要的增加和多样化,仅靠国家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需要,造成医疗资源不足,医疗设备落后、陈旧,在许多医院,资金问题成为医院发展的阻力。通过股份制改革,引入多种投资主体,有利于筹集资金,开辟一条新的融资渠道。
第二、改制为股份医院,产权的约束成为一种切实的压力,实行现代企业管理方式,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成为经营的目标。股份制改革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第三、实行股份制,建立以公有制经济成分为主体的多元产权结构,有利于协调利益关系,解决机构的调整和优化问题。在调动国家、医院、职工个人等方面的积极性、克服短期行为、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股份制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巨大的生命力。
实行股份制,是使医疗机构实行产权结构改革的一种形式,不是改革的唯一形式。股份制和托管制、承包制、租赁制是可以同时并存、互相结合、互为补充的。股份制的作用是改变投入机制、明确产权关系,从而改进国有资产的运行机制。托管制、租赁制、承包制的作用是改进企业经营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各有不同,互相补充,互相结合,做到机制互补。
2、股份制改革的实践
实行股份制,面临的较大困难是如何改组。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现在医院的普遍状况是固定资产规模比较大、资产评估难度高,增加了医院股份制改革的难度。
建议可以先选择一些县级以上卫生行政机构审批的社区医院或乡镇卫生院作为试点。通过对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等末端医疗机构进行体制的改造,从中发现问题,并不断完善,最终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医院体制改革的路子。在这类医院中存在着公有制医疗机构普遍性3 的问题,可以说具有“小而全”的特点,通过对这类医院“解刨麻雀”,从而为大中型医院的改革,寻找到更恰当的改制方式,降低改革成本,减少失误造成的损失。
日前,我们对北京市朝阳区孙和乡卫生院的体制改革进行了调查采访。孙和乡卫生院是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所属的乡一级卫生院。其形成的背景是:由国家投资80多万元人民币,计划在孙和乡办一个卫生院。但是,这项投资一直未形成有效的资产,以至周围2万多农民没有可利用的医疗服务设施。2002年5月由筑美房地产公司投资400万元人民币,实行股份制改造。在原有的乡卫生院的土地上整理、重建,形成了现在的孙和乡卫生院。该医院为股份合作制,三方产权主体是朝阳区卫生局、孙和乡政府和筑美房地产公司。考虑到农村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孙和乡卫生院在改革中,采取了非营利医疗机构的性质。卫生院实行法人制度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行院长负责制,内部劳动制度和人事制度的改革采取多种用工形式,实行聘任制,合同制等。通过实行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卫生院现有职工40余人,自收自支,政府不再拨款。改革的第一年,卫生院实现了收支平衡,还准备投资办敬老院等公益事业。改革的结果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群众、医院、政府三方受益。
另外,建工集团的职工医院—北京建工医院由国有企业医院改制为股份制医院也是一个成功的改革事例。
北京建工医院的改革是采取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合作伙伴。由辽宁机械进出口公司和凤凰医院参与,对医院实行股份制改造。改革协议确定医院的性质为营利性,由辽宁机械进出口公司和凤凰医院联合控股,对医院的资产进行股权划分,进行企业化管理,医院的领导层由董事会和监事会组成,实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化医院管理运作模式。改革后,医院的注册资金由原来的2800万元增加到8000万元,实行控股经营,法人治理。合并重叠机构,减裁了80多名富余人员,引入竞争机制,树立现代服务意识,将以往的等病人上门转变为主动找病人。在分配制度上拉开档次,将职工贡献大小与收入多少直接挂钩。改变职工不分贡献吃大锅饭的现象,真正实现了多劳多得,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医院的活力。
改革要因地制宜,鼓励创新,不求单一的模式。医院机构的情况差异较大,在推进医院改革中,不可能搞成一种模式,即使是股份制也有多种形式的。要鼓励试点和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总结成败得失,走出医疗机构的改革之路。
四、医院股份制改革应注意的相关方面
1、医院内部配套制度的改革
股份制固然为医院转换经营机制打下了基础,但并非一改就灵。股份制医院多元的资金关系,形成了多元的利益关系。新的复杂的利益关系要求在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分配制度、劳动制度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必须建立适应股份制企业的资金制度、财产制度、和经营管理制度、监控等相关配套制度;对股份制医院的组织和运作进行规范化管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
2、正确处理政府主管部门与医疗机构关系的变化
在医院的股份制改造中,主管卫生医疗的政府部门地位发生了变化。它既是管理者,也是所有权的代表。要严格区分管理职能和产权职能。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的行政职能,与作为所有者代表的产权职能,必须彻底分开,并要以不同的方式来行使。
作为社会管理者,追求的目标是社会的安定和有序。要保证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保障的投入;并通过法律、行政、财政、税收和价格等手段,从宏观上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定市场准入条件,加强监管措施,规范医疗服务行为。4 作为产权代表,其职能主要是管理和经营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通过控制产权、以股东的身份从内部去影响企业的决策,贯彻自己的意图。
3、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
股份制改造中,要严格对医院的资产进行产权界定、资产评估,划分股权,并合理的处置剩余资产,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国有资产的产权代表者应正确行使股东的权利,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真正实现通过改制达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目的。
4、医疗行业的特殊性
医院实行分类管理,分为营利和非营利医院两大类。因此在医院产权制度的改革中,不能完全照搬企业的改革模式,要考虑医院的特殊性质,将医院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医院的分类管理结合起来。摸索医院改革的新路。
另外,国家明确规定卫生事业是具有一定福利性的公益事业,改革中应坚持医院的社会功能,继续承担基础医疗、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管理等各项社会任务。改制的目的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和效益,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因此在公共卫生、基础医疗、突发事件的应对等方面的工作不能削弱。
医疗机构由非经济化向事业化与经济化结合的转变,由单一国有制向多种所有制并存的转变;资金投入由国家单一供给向多方共同出资模式转变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借鉴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结合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寻找新的突破口,努力创造医疗事业的新局面。
作者简介
尚珂:北京物资学院法学副教授,硕士学位。
岳公正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
通讯地址: 北京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伍舜德楼)110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84 TEL:
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 篇5
摘 要: 精准扶贫是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理念,该理念在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将会成为我国扶贫和治贫工作开展主要指导思想,对帮助我国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有着很大的帮助。最近几年,通过实施精准扶贫,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认识到精准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难点,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全新解决路径。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精准扶贫的难点和扶贫路径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关键词:仁怀市 精准扶贫 难点 对策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363-01最近?啄辏?仁怀市进一步细化帮扶内容,帮助理清思路、制定脱贫致富目标和计划。帮助引进资金和技术指导,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在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帮助产业调整,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实际,帮助贫困户组织实施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帮助培训转移,加强贫困户技能培训,让每户掌握1至2门农业适用技术,增强脱贫致富本领,有条件的可帮助其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帮助增加收入,使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达到当年脱贫标准。帮助移风易俗,破除封建陋习,树立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文明观念。
一、精准扶贫的难点分析
1.贫困人口识别难题
精准扶贫的前提是要确定扶贫的对象,但是这个对象在确定过程中常常存在问题。首先,贫困人口排斥问题。现阶段,精准扶贫并不是按照贫困人口数量划分,而是按照比例制造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县乡镇的贫困人口和实际的人口数量必将存在的较大的差异性;其次,贫困人口区域性排斥问题。现阶段,集中连片的扶贫开发政策客观上将一些分散的贫困户排斥在精准扶贫体系之外。导致一些地区政府为了扶贫效果,在一些非贫困地区开展集中连片的扶贫。
2.针对性的精准帮扶存在较大难度
首先,精准扶贫措施不详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为了降低工作强度,不少扶贫措施被简化,直接是体现为扶持资金,有的地方政府为了项目,虚拟配套挪用其他资源,减少扶贫资金投入。此外,一些项目需要农民群众用资金或者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很多贫困户无法承担而放弃;其次,扶贫项目和贫困户需求不匹配。在开展实际的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重视产业开发,针对一些极端贫困地区对于沟渠、道路、水源等基本生产资料需求不重视。导致精准扶贫出现偏离,一些项目无法真正体现出产业发展规律,只注重生产,忽视经营管理,给产业发展造成致命威胁。
二、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和路径选择
1.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特征
要准确把握贫困人口的生存状态,基本特征和发展诉求。当前贫困人口分布呈现碎片化和分散化,这就使得精准贫困人口识别变得更加复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建立一种动态化的调查跟踪机制,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相应的识别依据,也为科学衡量脱贫目标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逐渐将占人口10%的最低收入群体纳入到统计范围中,同时,以精准扶贫为契机,整合并共享各部门的有效信息,共同形成一个贫困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为快速、便捷、准确、动态把握贫困人口特征提供高效服务。
2.快速找到精准扶贫路径
当前,要想更好实现精准扶贫,在路径选择过程中应该遵守以下几方面原则:首先,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要结合地区贫困人口的不同特征,结合不同人员的致贫原因,制定适合地区扶贫措施;其次,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精准扶贫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但并不等同于有政府全部负责,要结合特征的社会制度抽检,市场力量帮助以及社会组织参与共同完成;最后,动态扶贫。精准扶贫的本质要标本兼治,消除贫困户,阻断新的贫困产生。因此,在扶贫过程中需要关注贫困人口的整个生命周期,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切断根源。2015年,仁怀市围绕“七个一”“五个有”精准传递党的方针政策和惠民措施,选优派强小康驻村干部帮扶基层群众,实施民生项目415个,争取资金1.04亿元。实施“双创双带”工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兑现56个创带项目贷款贴息57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量达9998.77万元,夯实了基层脱贫攻坚基础。同时,以清单式交办、项目化方式精准列出领导班子帮村、领导干部联村、小康工作队和“第一书记”驻村、党员蹲村“四个责任清单”,层层落实责任、分解任务、传递压力。
参考文献
[1]何得桂,党国英,张正芳.精准扶贫与基层治理:移民搬迁中的非结构性制约[J].西北人口.2016(06)
[2]姚树荣,龙婷玉.基于精准扶贫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创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11)
[3]马耀峰,刘军胜,白凯,庞玮.我国旅游扶贫对象、主体、规划、指向和效益的审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6)
[4]杨丹丹.农村水库移民精准扶贫工作的实践探究――以浙江省T市为例[J].辽宁农业科学.2016(05)
国企改革的路径与选择 篇6
摘 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类视听新媒体的悄然而至冲击着我们的传统电视,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受众群体在娱乐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在一定层度上制约了传统电视行业的发展,面对数字技术的产物――视听新媒体向传统电视的宣战,迫使视听率急剧下滑、广告份额不断萎缩、受众价值逐渐流失的传统电视在传播方式与技术上都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与变革,传统电视在于视听新媒体融合的路径中该如何选择成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 传统电视;视听新媒体;媒体融合;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2-0049-01
当前局势对于传统电视十分不利,是在传统电视与视听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由于在技术水平和业务水平的双重问题下,呈现出的扩散性发展态势,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两者的融合发展路径已经不是终端扩张,网点联结这样简单的选择,而是全面转型时发展路径的拓展。本文以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式和新媒体介质的进展规律为出发点,展现传统电视发展的趋势,规律及关键问题,在如何纵向延伸并横向联合发展路径的问题上进行深入分析。传统电视与视听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的选择
视听新媒体的出现与壮大,使传统的电视媒体的发展感受到了各方面的压力与挑战。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政策上或是在竞争等因素上,传统电视的发展都因此得到了强有力的推动,在这种推动之下传统电视被迫处于边缘化的尴尬之地,如果想要摆脱这种处境,积极主动的与之融合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选择。达尔文的进化论中就在体现着这种选择。适者生存,所有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的终极规律。美国有位传播学者曾做过一项研究得出结论,新的媒介并不会凭空产生,而是从旧媒介中通过形态变化而逐渐出现,旧媒介会通过自身的进化而不会消亡。得出结论就是,在面对新媒体的出现时,传统电视可以通过不断的演进与适应的方式绝处逢生,留存下来。事实上,近几年传统电视也在为此不断地付出努力以适应新的环境,也曾尝试着不同的选择在技术方面,内容上,产业中以及多年、多媒体终端等不同领域进行融合,在融合过程中又面临着层出不穷的定位问题、利益纠纷问题和盈利模式等问题。本文立足于传统电视的纵向延伸来实现与视听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的选择[ 1 ]。
1.1 传统电视的必然选择
中国的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央电视台开始在网络上建立网站,从最开始只有文字与图片信息,提供每日的中英文新闻供以浏览,主要以获取信息为主的初始阶段,到改版后具有视听及互动的视频内容,具有点播和下载功能,侧重于视听影响传播的发展阶段,直到21世纪覆盖全球的、高速的、权威的、集电视平台与网络平台于一身的双平台型网站出现。我们看到了电视媒体正在从“窗口式”到“平台式”的选择和转变,这种转变并不仅是一种代替,更是传统电视的必然选择[2]。
1.2 传统电视的优化选择
国家广电总局十分鼓励开展省级网络电视台及地方网络电台,这也是市场竞争中的优化选择,以安徽网络电台及浙江网络电台为例,安徽定位在热播剧上,浙江网络电台则以新闻为主,充满特色的省级电台更贴近民俗风情的节目内容更受当地受众的拥戴,这样别具风格的网络电视台目的明确,形式单一,特色突出,也是未来传统电视的优选。这种小众城市的电视台联合打造的平台网络视频发展模式是值得借鉴的。因此,开展平台型网络电视台是传统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的优化选择。
1.3 传统电视的方向选择
传统电视与视听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的选择方向是不断的完善平台型网络电视台,由于受到网速的影响,中国电视网站的丰富资源无法发挥其优势,目前尚处于落后位置,点击率无法提升。时常将自己定于在附属品之位,也缺少“大媒体”之观点,内容少,更新慢,互动性差,不符合传播规律与特性。要在双向交互原则为基础出选择发展路径,还要在非线性传输上下功夫,同时进行量的提升与以专业化为指导思想建设网络平台。传统电视与视听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的拓展
应国家的要求,加快实现“三网合一”,在此背景下新浪、腾讯、搜狐等网站大手笔的重金投入网络视频业务的开办,与此同时,优酷、奇艺网站大力发展电信运营的IPTV,呈现出激烈的竞争势态。因为网络视频瓜分了电视的内容,广告的插播等资源,使电视媒体对社会的影响力急剧下滑,对其市场的占有率也进行了削弱。同时因其技术上的优势和不受时间、地域的控制因素,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传统媒体也在不断的探索新的契机,在利用节目资源,与观众互动频率等竞争优势,与网站视频及非电台视频的成熟商业化的视频网站等生产机构资源共享,实行横向联合战略,借助其所拥有的专业队伍、人才技术、品牌效应等优势,为扩大自身产业所产生的价值及社会影响力,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度做出了以下相应的努力[ 3 ]。
2.1 传统电视拓展到民间影像
传统电视也开始关注更受欢迎的民间影像,民间的DV的发展也随着网速的进步在生活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传统电视可以利用民间的博客网络视频的优势及独特的传播体系,与之形成合作,打破单一的格局,让草根民众体验到媒体贴近生活,观众更接受真实的原始的视频信息,同时也扩大了信息接收渠道,从而有效的增加了收视率。
2.2 传统电视拓展到网络电视
网络的发展致使目前最具灵活的网络视频的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电视。这样就需要传统电视与各类网络视频进行跨媒体的合作形式,相互弥补不足,共同前进,电视媒体可以发挥自身节目资源丰富的优势,而网络媒体可以运用其灵活的优势进行深度的整合营销,电视媒体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获得有效的宣传以扩大影响力,加上双方的互动在传播渠道及受众人气实现市场价值的合理提升,这样对电视媒体融合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2.3 传统电视拓展到移动电信
在生活娱乐面前,人类对于空间便利性的追求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传统电视要利用“三网融合”将电视媒体拓展到移动网络媒体之上,挑战与机遇永远并存,未来的手机电视媒体会成为移动时代的王者,传统媒体需要改变理念,利用资源互换的策略实现双赢的局面,与中国移动、联通、电信有机的融合,实现拓展的新高度[ 4 ]。结论
传统电视与视听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的选择与拓展已成为对媒体人的新要求,要尽快改变过去的发展方向,不断适应新的技术所带来的新挑战,传统电视要在挑战中寻找生机。
参考文献
国企改革的路径与选择 篇7
关键词:公共部门,绩效工资,激励,合约障碍,路径选择
一、引言
随着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和全球化,公共部门的良性运作已成为一国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而给公职人员提供充分激励则是保证公共部门高效运转的基本前提。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缓解公共部门的财政危机、信任危机以及合法性危机,西方国家掀起了一场“新公共管理运动”,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通过绩效工资、雇佣合同等市场激励机制的引入,力图对公共部门的激励制度安排进行改革和重构。
对于转型期的我国而言,由于市场的不完备,转型的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部门激励机制是否适当。[1]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机构之所以充当了“扶助之手”(helping hand)而不是“掠夺之手”(grabbing hand)的角色,与政府机构激励制度改革的相对成功密不可分。其中,随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实施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绩效工资,日渐成为激发广大公职人员努力敬业的一项重要制度。2006年正式实行的《公务员法》提出公务员工资制度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将工作实绩作为公务员薪酬决定的重要依据。近日国务院又决定在事业单位分步推行绩效工资制,把我国转型期公共部黄再胜(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上海200433)
门绩效管理实践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公共部门作为非市场机构,无论是在组织内部治理结构,还是在外部运作环境方面都与私营企业有很大不同。并且,转型期我国公共部门还因“过度市场化”而倍受公共服务职能缺失的困扰。在此情景下,把这种广泛运用于市场盈利性组织中的绩效工资引入到我国公共部门的治理实践中,能否取得预期成效,客观上需要从理论上加以阐释和论证。有鉴于此,本文运用代理理论分析转型期我国公共部门绩效工资改革的合约障碍,从而指出促进我国公共部门绩效工资改革顺利推行的主要路径。
二、绩效工资的一般理论分析
众所周知,经济学对组织激励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在委托-代理框架下发展并且不断完善的。代理理论认为,在实行两权分离的现代组织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目标利益不一致,具有有限理性的代理人会采取有损于委托人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会给组织运作造成一定的代理成本。因此,在代理行为及其努力程度较难观察并且监督成本过高的情况下,委托人可以采用以业绩评价为基础的绩效工资来激发代理人努力敬业,实现其个人利益和组织目标的利益兼容。在组织激励实践中,绩效工资就是建立在反映代理人行为及其努力程度的可证实信息基础上的合约型薪酬安排,故又通常被称为显性激励。这些可证实信息主要是代理人的经营绩效,如销售人员的销售额、反映企业经理人员业绩的各种会计指标和市场指标、高校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等。
代理理论认为,在组织激励实践中,绩效工资要充分发挥作用必须满足以下四个基本条件:其一,委托人具有明确的目标函数。组织目标若不明确,针对代理人的激励方向就难以确定,绩效工资也就无从谈起。其二,代理人对其自身绩效表现具有充分可控性,即代理人如果敬业勤勉,其个人业绩就会得到有效改善。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剔除外部“运气”因素的干扰,保证绩效指标是其代理行为及结果的充足统计量。其三,代理人绩效指标具有完全性,即代理人的绩效表现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委托人的目标。代理人绩效指标越是具有完全性,代理人行为选择偏离组织目标要求的激励扭曲程度就越小。其四,代理人绩效指标具有可合约性,即绩效指标不仅可以被观察,而且能够被第三方(如法院)所证实。在司法公正、透明和高效的情况下,绩效指标的合约性能够有效消除代理双方关于绩效评价的认知冲突,充分保障代理合约的有效履行,从而大大降低代理双方从事“机会主义行为”的事前激励和履约过程中双边道德风险。
在满足绩效工资有效运作前提的条件下,绩效工资运作的基本要义就是通过将代理人薪酬与其绩效表现高度关联,从而实现奖勤罚懒,留优去劣。从激励合约设计角度来看,绩效工资的最优结构就是要寻求激励提供、风险分担和激励扭曲三者之间的适度平衡。这意味着,首先,绩效工资的具体安排必须满足代理人个人的参与条件约束,从而使合意的代理人愿意接受代理合约;第二,绩效工资的具体安排必须满足激励相容约束,从而使代理人在主观上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会促进组织利益的增进。第三,绩效工资的具体安排必须兼顾委托代理双方的风险偏好差异,从而使合约风险在委托代理双方之间适度分担。最后,绩效工资的具体安排必须考虑到因绩效指标不完全而引发的激励扭曲效应,从而促使代理行为能够切实促进组织目标利益的增进。
三、转型期公共部门绩效工资改革的合约障碍
对于私营企业而言,在资本雇佣劳动的治理结构下,委托人目标可以近似地表述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同时,各种市场化指标较为客观,能够充分地衡量代理人的业绩表现,从而使绩效工资在私营企业中广为运用。相比之下,公共部门却由于自身的功能定位、价值取向和组织运作的政治性等因素影响,内生性地决定了其难以满足绩效工资的基本要求,进而使绩效工资制在公共部门中的推行造成诸多合约障碍。而对于我国而言,这种合约障碍又在体制转型的现实背景下呈现许多特殊表征,从而使我国公共部门绩效工资改革和实践更加复杂化。具体而言:
(一)公共部门目标的模糊性和多元性
公共部门委托-代理关系具有多重性。在公共部门纵向代理、横向代理和共同代理相互交织的代理网络中,不同政治委托人具有不同的偏好次序,并且各政治委托人目标之间还存在现实或潜在冲突,进而使公共部门的组织目标难以进行明确定位。因此,公共部门缺乏统一、明确的目标。[2]从公共部门的基本价值诉求看,经济、效率和效益并非公共部门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民主、公正和回应性等也是其所关注的目标。现实中,公共部门的目标选择只能是在不同价值取向之间权衡的结果。而且,公共部门的目标函数还会因选民偏好、不同利益集团谈判力变化而变化,具有动态不一致性。[3]公共部门目标的模糊性、多元性和动态性,无疑成为公共部门绩效工资实践所必须化解的首要难题。
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威权体制”特征,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模糊不清,加之政府职能的越位、错位并缺位现象的存在,使得我国公共部门目标更加模糊和具有动态不确定性。而经过30年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发展滞后出现的“增长失衡”,经济社会发展中“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张力日益显化。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公共部门(主要是地方政府)必须走出“唯GDP”的发展误区,寻求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的共同增进。换言之,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公共部门的目标函数会不断向民生因素倾斜,从而使我国公共部门目标的多元化特征不断强化。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和动态平衡,将成为我国公共部门目标追求的新指向。
(二)公共部门产出难以度量性
公共部门的关键特征之一是其产出的非市场性(Downs,1967)。具体而言,公共部门提供的主要是公共物品和混合物品。从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直至混合物品,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消费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不可分割性。公共部门产出的这些性质不仅决定了其无法依靠市场有效提供;而且也导致其产出水平难以用市场指标来衡量。换言之,公共部门绩效极少能够被轻易界定。正如沃尔夫所言,“同市场产出的效益-成本描述相比,非市场产出总得来说没有一个评价成绩的基准。”特别是公共部门有时提供的是中间产品,由于时滞性等因素制约,这些中间产品的最终社会效果难以适时度量。加之公共部门产出的团队性,较难准确测度单个公职人员的绩效。至于公共产品的质量,由于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大都是经验产品,消费者无法对其做出事先的判断和评价。
公共物品的难以度量性,使得公职人员的绩效表现也无法得到客观评价。Baker(2002)研究表明,公共部门绩效工资之所以作用有限,就是因为公共部门缺乏非扭曲的绩效衡量指标(undistorted performance measure),即这些指标既能够充分反映公职人员的努力水平,又能够较为准确地表达公共部门的目标价值。[4]对于转型期的我国公共部门而言,虽然建立了“德、能、勤、绩、廉”的公务员绩效考核体系,但考核指标空泛,考核标准模糊,未能与各个部门所要实现的具体绩效目标相挂钩,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流于形式,无法真实评价公职人员的工作表现及其对组织绩效的贡献。[5]
(三)公共部门的共同代理性
现代民主条件下,公共部门及其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种类和数量是公共选择的结果。公共选择就是相关利益主体不同偏好的表达和博弈的过程。因此,在公共部门委托-代理关系链中,不仅存在选民-政治家-官僚人员以及公职人员上级-下级的多重代理关系,而且还存在着政治代理人对不同选民或利益集团的共同代理关系(Moe,1984)。在政党政治和利益集团政治中,这种共同代理就表现为不同党派或利益集团对公共部门运作的干预或施压过程。
同时,公共物品具有的非市场化特征,如消费强制性、外部性及成本和收入的分离性等,也客观上强化了不同利益主体对公共部门的影响活动。具有不同利益倾向的众多政治委托人之间的非合作博弈必然会对公职人员的行为乃至公共部门组织激励实践产生影响。Dixit(2002)的研究表明:在共同代理情况下,n个政治委托人之间的非合作博弈会使政治代理人因激励合约而承担的附加风险放大n倍,由于风险和激励之间的替代关系而弱化了公共部门的显性激励。[6]
我国公共部门存在的共同代理主要表现为:在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的现行体制下,广大公职人员既要听命于上级主管部门,又要对本辖区民众负责。但在转型期,由于地方民众的“集体失语”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强势地位,使得公共部门的共同代理蜕变为:对上级主管部门的强代理和对本辖区民众的弱代理,导致我国公共部门激励机制演变成为上级主管部门的强激励和辖区民众的弱激励。[7]由于上级主管部门的利益偏好和本地区民众利益诉求之间存在潜在和现实的冲突,加之信息不对称,使得公职人员行为选择“唯上”倾向严重,进而造成公职人员往往以牺牲本辖区民众利益为代价,来换取个人政治升迁等一己私利。
(四)公共部门代理任务的多维性
在公共部门呈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中,不同层级的政治代理人从事的任务都具有多维性(Dixit2002)。这种代理任务的多维性,主要来自于公共部门目标指向的多元性。例如,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既要注重给学生灌输基本知识,又要关注其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代理理论认为,在代理任务具有多维性情况下,绩效工资往往容易引发代理人的行为扭曲。这主要是因为代理人在不同代理任务(或工作方面)的绩效表现的可观测程度的差异而造成的。实际上,相对于公共服务“质”的维度,“量”的维度更易测度,因而往往容易引发公职人员行为重“量”轻“质”的激励扭曲,使得公共部门激励治理效率大打折扣。
我国公共部门转型期“强政府”的发展理念和行政实践,使公职人员所从事的任务更加具有多维性。由于公共部门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和“自由裁量权”的广泛存在,多重代理任务情景下公职人员行为的激励扭曲现象比比皆是。从政府与市场关系来看,在建设型政府体制下,政府往往既是市场交易和利益博弈中的“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其结果是地方官员集“政治家”和“企业家”角色于一身,并且在“唯GDP论英雄”的激励导向下,片面追求数字政绩,忽视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8]。
(五)相对绩效比较的有限性
代理理论认为,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如果代理人处于共同环境(如共同的工作环境、市场环境和具有相似的能力等)之中,那么代理人绩效是相对的;根据充分信息原理(the informativeness principle),代理人之间相对业绩比较能够有效地消除“共同因素”干扰,增加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和绩效工资的实施效果。代理人具有同质性且彼此之间具有充分竞争性,是相对业绩比较充分发挥信息揭示和激励功能的必要条件。
公共部门的非市场性、垄断性和管制性,使公共部门缺乏可以进行相对业绩比较的参照物。对我国而言,由于政策性因素和行政垄断的刚性存在,我国公共部门的非市场化特征显得更加突出。特别是各地区之间因初始禀赋的不同或政策性差异而出现的收益递增效应,使相对绩效比较中的“噪音”因素更加显著,相对绩效比较的激励方案效果也就更为有限。
(六)激励提供的硬预算约束性
代理理论假定委托人在实施激励合约时不受财富约束的限制。由于私人部门产出能够进行市场交易,代理人努力的边际产出非负时,绩效工资不会因委托人的财富限制而无法实行。但是公共部门的产出不仅难以量化,而且产出收益具有非市场性和间接性。在现代公共财政条件下,平衡预算原则使得公共部门绩效工资制会受到财富约束的限制。公共部门提供的奖励金额一般是固定有限的。[9]显然,公共部门的硬预算约束,限制了政治委托人对公职人员提供边际激励的能力。
对于转型期的我国而言,由于财税体制的不完善和各种乱收费现象的屡禁不绝,使得公共部门存有大量的预算外收入和各种形式的“小金库”。预算外收入的存在,一方面使公共部门实际运作“企业化”倾向严重;另一方面又因不同公共部门“创收能力”的差异而造成公职人员实际收入的不均。由于预算外收入的机会主义特征,严重扰乱了公共部门内部收入分配秩序,使得预算外收入不仅无益于弱化公共部门绩效工资实践的财政预算约束,而且也诱发公职人员热衷于“创收”而不是恪尽职守,严重影响了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四、转型期公共部门绩效工资改革的路径选择
前文分析表明,公共部门绩效工资实践存在的合约障碍主要源于其组织运作的特殊性。同时,绩效工资还可能会加剧公共部门已存在的“市场化倾向”,进一步使公职人员的行为扭曲。因此,在当前我国公共部门治理实践中,推行绩效工资改革,搞活内部分配,促进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关键在于不断完善公共部门内外部治理机制,弱化公共部门绩效工资的合约障碍,努力拓展绩效工资在公共部门的运作空间。
(一)立足公益性,合理确定公共部门的组织目标
前文的分析表明,公共部门实施绩效工资的关键在于其组织目标能否用具体指标来衡量;不同具体目标的权重能否具体确定。前者实际上涉及到公共部门绩效指标的设置问题,后者则是公共部门组织使命的明细问题。从博弈论角度来看,公共部门组织使命的确定就是从多重均衡(即公共部门多重目标)中寻求聚点均衡的过程。在现实中,公共部门组织目标或具体使命的确立可以通过四种途径来实现:一是法律法规的规定;二是部门领导人的有力倡导;三是职业规范的引导;四是自利动机的促进。[3]对于我国公共部门而言,当务之急,就是要坚持公共部门的公益性导向,强化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上的公平性和适合公众需求的回应性。[10]因此,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应逐步规范公共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并通过目标逐层分解,明晰公职人员的具体使命和职责要求。对于各级地方政府而言,就是要大力推进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把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作为重要目标来引领广大公职人员履责敬业。
(二)统筹兼顾,科学设置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价指标
正是由于“由于缺少像市场组织那样,来自于消费者行为,市场份额和盈亏底线的直接的运行指示器,公共机构必须发展它们自己的标准。”换言之,在公共部门组织目标明晰的情况下,绩效工资能否取得预期绩效,其关键在于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且具可操作性的绩效评价指标。因此,结合转型期我国公共部门治理现状,公共部门绩效工资改革和实践的一项基础工程,就是要考虑不同公共部门和不同岗位的具体特点,科学设置衡量公职人员履责敬业的绩效评价指标。其中,公共部门绩效指标设置的要点就在于绩效指标的可合约性和完全性的统筹兼顾。
(三)规范公共部门治理机制,拓展公共部门绩效工资制的运用空间
相对于私营企业,公共部门委托-代理的多重性、垄断性和预算硬约束性等特征对公共部门绩效工资的有效实施构成了内生性的合约障碍。拓展公共部门绩效工资的运用空间,提高公共部门显性激励强度,客观上要求最大限度地弱化这些内生性合约障碍。因此,可以充分借鉴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我国公共部门组织治理机制,同时适度引入“市场因素”,强化公共部门内外部运作的竞争性特征。
其一,公共部门绩效工资的改革实践,应重视和加强对公职人员绩效表现中“质”的方面考核,同时规范公职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引导公职人员努力投入在不同代理任务之间的合理配置,以有效消除公职人员行为取向“重数量、轻质量”的激励扭曲现象。其二,通过不断扩大广大公民对政治生活的有序参与,强化公共部门横向代理和辖区民众对公职人员的监督考核约束,以矫正因公职人员行为选择的“唯上”偏好以及由此引发的激励扭曲。其三,通过打破行业垄断和完善内部劳动市场建设,在公共部门运作中适度引入“市场竞争”,促进公共部门内部从事同一工作或任务的公职人员之间,以及提供相同或类似服务的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标尺竞争(yardstick competition),进而通过相对绩效比较的信息揭示功能,增强公共部门绩效工资的业绩基础。再者,建立基于绩效的相对灵活的预算体制,加大财政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公共部门的绩效工资实施提供坚实而稳定的财力支持,以确保公共部门绩效工资改革的公益性导向。同时,规范我国公共部门的预算外收入,杜绝乱收费现象和各种“创收”行为,进而通过增强公职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改善的业绩关联性,不断提升公共部门绩效工资制的合法性和激励效果。
五、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改革攻坚和发展转型的关键期。全面贯彻科学的发展观乃至和谐社会的建立,离不开一支精干、高效的公职人员队伍。从总体上看,我国公共部门大力推行绩效工资改革,其实质就是通过合约型薪酬激励,来强化公职人员薪金收入与其绩效表现的关联性,进而通过奖惩罚懒来遏制公职人员的各种非生产性行为,提高公共部门的运作效率和促进公共服务水平的改善。但由于公共部门组织运作特殊性和转型期公共部门内外部治理机制不规范而形成的合约障碍,使得我国公共部门绩效工资改革和实践要远比私营部门复杂、困难得多。因此,我国公共部门绩效工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论证,稳步推行。
参考文献
[1]王永钦,丁菊红.公共部门内部的激励机制:一个文献述评[J].世界经济文汇,2007,(1).
[2]Prendergast,Canice.The Limits of Bureaucratic Efficienc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3,111:929-58.
[3]Tirole,Jean.The Internal Organization of Government[C].Ox-ford Economic Paper,1994,46:1-29.
[4]Baker,George.Distortion and Risk in Optimal Incentive Con-tracts[J].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2002,XXXVII(4):728-51.
[5]孙林雪.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不足及对策[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8,(9).
[6]Dixit,Avinash.Incentives and Organizations in the Public Sector[J].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2002,(2):697-727.
[7]黄再胜,朱敏军.中国分权式改革的激励难题与政策选择[J].当代经济科学,2007,(5).
[8]王永钦,包特.公共服务部门的所有权安排及其绩效:我们知道了什么?[J].世界经济文汇,2008,(3).
[9]Courty,Pascal and Marschke,Gerald,Performance Incentive with Award Constraints[J].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2002,37:812-845.
国企改革的路径与选择 篇8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诉求;路径
1.互联网+背景
2010年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2012年3月13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2012年9月5日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讲话中提出“三通两平台”建设。2013年11月29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改革创新加快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文章。2015年5月23日在青岛开幕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习近平总书记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提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2016年6月23日,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特别提出信息化教学能力将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考评体系。
2.高职体育教学的特点及改革现状
2.1高职体育教学的特点
高职体育教学属于大学体育教学范畴,但又不同于大学体育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首先,学制短。[1]高职教育一般为3年,又采取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学生在校的时间2年半,更有个别专业实行2+1的模式,在校时间只有2年。此外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体育课仅有1年,少数高职院校开设1.5年体育课,相比于本科2年的体育课程学习,在时间上大大缩水了,因此学生接受课堂体育教育的时间相对较少。其次,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高职体育课教学要在发展一般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还要加入职业性身体素质的学习内容,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满足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体能需要。最后,以就业为目标。[1]高职学生着重需要训练自身的专业技能,因此在高职学习过程中,学生参加实习、实训或课程实践设计的时间较多,时间的分布也不均匀,这对传统的课堂集中教学式的体育学习方式提出了挑战。
2.2高职体育教学的改革现状
参阅近些年关于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文献,2008年高学明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2]中认为高职体育教学必须构建分层次选项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2012年许莉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目标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3]中提出转变体育教学观念,构建科学的体育教学课程和评价体系,改革体育教学方法,优化体育教学手段,增加体育课教学时数,加强体育教学软硬件建设等改革策略。也有部分学者从多媒体和计算机角度对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例如2014年贾娟在《多媒体视野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新思路》[4]中提出改革载体的创新与运用,既丰富了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也展现了改革的成果。2002年张建平在《计算机技术与高校体育教学的整合》[5]中指出通过分析体育教学的心理环境,初步尝试计算机与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创设体育教学情境,进行创新立意,模拟技术动作,培养战术意识。
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诉求与路径选择
3.1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诉求
高校体育课教学是以选项课教学形式开展,目的是让学生们掌握一项运动技能,能够长期进行自我锻炼并使其终身受益,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众所周知任何一项体育技能的形成都需要经历泛化、分化、巩固和自动化四个阶段,没有重复达到一定数量的练习是不会形成运动技能的自动化,学生在运动技能没有熟练掌握的情况下,参与某一项目的锻炼是不会体会这项运动的快乐,而运动快乐的真实体验是促使其终身坚持下去的最强动力,不正确的运动技术动作会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使得学生很难终身坚持。一学年的体育选项课教学,如果没有课外活动作为补充的话,很难使一名学生熟练掌握某项运动技能,这就使得“通过高职体育课教学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成为一句空话。实际高职体育教学工作中个别专业的班级实习和实训,使得这部分同学会耽误部分课时的学习,球类项目又会受到阴雨天气的影响,使得球类项目班级内参加实习实训的同学实际学习时间远没有达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而在课堂上面对本身基础上就已经是参差不齐的学生,对这部分同学进行补差补缺更是难上加难。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快速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师生比例严重失调,体育教师队伍数量相对不足已经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很多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无法满足学生的“三自主”选课,即使选择外聘体育教师也无法解决学生不能选择自身喜爱的项目进行学习的困境。
3.2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路径
3.2.1重视“终身体育”理念的培养。高职体育课的教学受困于学制及教学时间的限制,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利用有限时间进行体育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而很少有时间可以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普及和推广,缺少必要的体育人文教学,导致学生们对终身体育意识缺乏必要了解,对体育的重要意义和重大作用理解不深,常常认为进行体育锻炼只是简单的打球、跑步和跳操,或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无法有效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我们可以将体育理论知识划分为若干模块,将这些模块放至教学平台供学生们自行下载学习,既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又给予学生足够的体育人文关怀。
3.2.2课堂教学线下为主线上辅助。老师通过整合优秀的网络教学资源或是拍摄微课,将录制的课程资源放至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自由支配时间进行技术预习、学习和复习,对于因实习和实训耽误课程学习的同学也可以及时在线上查漏补缺,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解决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面临切实问题,真正做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3.2.3多项目联动建立体育课程群。高职院校体育教研室要根据本校专业特点将所开设体育选项课程统筹规划,各项目选项课老师将自身课程依据项目特点拍摄易于学生自学的课程视频,打造具有高职特色的,适应职业类院校学生发展和未来求职需要的体育选项课程群,这些课程群的视频既可以体现项目的精髓和特点又便于学生自我学习,学生可以在平台上选择自身喜爱的项目进行学习,学生通过项目自学自练可以基本掌握该项目的基本动作要领,可以进行简单的课余锻炼,这样学生就可以线下学习一个项目,线上学习其它项目,即使学生无法在线下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也可以在线上进行弥补,有效解决学生“三自主”选课的问题。
4.结语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渗透于各行业,并产生了简便、快捷、实效的效果,我们需要运用互联网来对现有的高职体育教学进行改革,让互联网成为我们教学过程中的“好帮手”,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了传统体育教学。首先,传统体育教学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优势,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积累了很多体育课堂教学经验;其次,体育教师在进行讲授时,和学生进行人性化交流,然后根据学生的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最后,传统体育教学有利于师生情感交流,也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自由发挥。[6]而这种体育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至关重要的,是其它课程所不具备的,也是书本上无法学到的,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使其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谭文秀.浅议高职体育教育的特点和目标[J].科教文汇,2009(6):37
[2].高学民.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6):63-64
[3].许莉.培养技能型人才目标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2,(26):141-142
[4].贾娟.多媒体视野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新思路[J].教育与职业,2014,(11):141-142
[5].张建平.计算机技术与高校体育教学的整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5):685-686
【国企改革的路径与选择】推荐阅读:
改革路径选择11-28
国企改革的困境与出路06-19
国企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实践与探索01-15
课程改革的使命与路径11-05
国企改革与员工持股论文09-09
当前经济问题与国企改革思路05-27
浅谈国企改革与审计监督08-02
浅谈国企改革与审计监督 论文11-14
国企改革的现状07-16
国企改革的重庆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