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常见检查

2024-05-13

泌尿外科常见检查(精选11篇)

泌尿外科常见检查 篇1

泌尿系统感染的检查方法

一般来说,泌尿系统感染多与卫生不良有关,大约50%的女性至少患过一次泌尿系统感染,20%的女性则有多重感染——许多女性一年患1—2次,是很常有的事。通常在阴道时,这些细菌无大碍,问题开始于它们进入尿道时。那些患尿道感染的妇女,其体内结构和其他女性并无两样。就某些不明原因,某些女性较易受感染。致病菌引起的泌尿、男生殖系统炎症称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致病菌是泌尿、男生殖系感染的先决条件,当泌尿、男生殖系统存在病理基础时,既减弱了机体的防御机制,而易于诱发感染。

还有一些女性泌尿系统感染是在性交中受到挫伤的结果;男性也会得此病,但较为罕见,男性泌尿系统感染通常是由性病所引起。非特异性尿道炎及淋病两种性病最常引起尿道和膀胱炎症。

诊断检查

1。新生儿多为血行感染,男多于女,症状不典型。应注意有无发热或体温过低、哭闹、吐泻、黄疸、拒奶、体重不增、烦躁、抽搐及泌尿道畸形等情况。

2。婴儿发病率较高,女多于男。常有高热、寒战、面色灰白、恶心、频繁呕吐、惊厥、尿频、尿痛或腹痛、尿液混浊。注意外阴部卫生情况和男婴的包皮过长。

3。学龄前后患儿,应注意寒战、发热,单侧或双侧腰痛或叩击痛,尿频、尿痛、尿急、血尿、排尿困难以及遗尿症。

4。慢性或反复发作者,应注意面色苍白、消瘦、精神不振、生长迟缓。久病者注意肾功能不全表现。

检验血、尿常规。尿细菌镜检(中段尿一滴,不离心,滴于玻璃片上,烘干,亚甲蓝或革兰染色,油镜下每视野见一个或更多细菌,表示尿内细菌>10万/ml)。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男性尿细菌计数>1万菌落/ml;女性尿>10万菌落/ml,80%为真性细菌尿;女性1万~10万菌落/ml为可疑)。尿浓缩功能试验。必要时进行有关的肾功能检查。

6。肾超声波检查,必要时行肾图、CT或磁共振、肾扫描、静脉肾盂造影及膀胱尿道造影等检查。

来源:中国青年网健康频道

泌尿外科常见检查 篇2

1 尿常规

尿常规 (routine urianlysis) 检查是妇科泌尿系统疾患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 可以直接、迅速地反映泌尿系统、肾脏代谢等情况。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对于及时发现泌尿系统疾病、肾脏损伤等有着较强的参考价值和临床意义。出现大量白细胞 (WBC++~+++) , 多提示泌尿系统感染;尿中大量红细胞 (RBC+~+++) , 说明患有泌尿道结石、肿瘤、感染或泌尿系统损伤;管型的出现意味着肾脏有一定损伤, 常见于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等。

2 尿垫试验

尿垫试验 (pad test) 指一定时间内, 被试者在主观抑制排尿的前提下, 通过进行某些特定的运动后出现的尿液漏出而造成的尿垫重量增加的现象。该试验可以检测并量化一定时间内漏尿的程度, 是检测尿失禁者尿液漏出情况的最简单方法, 但重复性较差。目前最常用的1小时和24小时尿垫试验, 1小时尿垫试验由国际尿控协会 (ICS) 推荐。

3 排尿日记

排尿日记 (the voiding diary) 广泛应用于各种排尿功能障碍的研究, 是评估下尿路功能状况最简单并且无创伤的检查, 患者在家或工作中就可以完成。国际尿控协会将排尿日记分成3种:①排尿时间表 (micturition time chart) :单纯记录白天和夜间 (至少24小时) 的排尿次数。②频率—尿量表 (frequency-volume chart) :记录白天和夜间 (至少24小时) 的排尿次数以及每次排尿的量, 其中最重要的参数是排尿频率 (白天与夜间) 、24小时尿量、夜间与白天的尿量比、平均尿量 (白天与夜间) 。③膀胱日记 (bladder diary) :记录排尿次数、排尿量、尿失禁发生情况、尿垫使用、液体摄入、尿急程度、尿失禁程度等内容。从排尿日记可以得出许多重要的数据, 如:排尿次数、尿失禁次数、单次尿量及24小时总尿量。如今在许多尿动力实验室, 可以将这些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用简单的软件进行更详细的分析, 可以计算出:每次平均尿量、频率、平均每分钟尿量、两次排尿间隔时间、每一特定时期的尿量, 并可以输出一份24小时的时间尿量图、24小时输出量、全天排出的总量与白天黑夜的尿量比等参数, 同时在分析过程中列出对应的正常人数据和标准差 (SD) 。通过排尿日记, 医生能够较为客观地了解患者的排尿症状和情况, 对制定诊疗计划大有帮助, 排尿日记一般记录3~5天。

4 残余尿量

残余尿量 (postvoid residual, PVR) 是指在正常排尿后膀胱内剩余的尿量, 正常情况下应小于50ml。残余尿的出现表示膀胱排尿功能已代偿不全。残余尿量与下尿路梗阻程度成正比。在下尿路梗阻治疗过程中, 重复测定残余尿量可判断疗效。残余尿量测定可分为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两类:①直接测定法:通过尿道插管回抽残余尿, 并进行测量。此外, 在进行全套尿流动力学测试 (包括对压力-尿流-肌电图的测定) 时, 亦可对残余尿进行测试。此法测定较为准确, 但有创且可能造成尿路感染。②间接测定法:通过影像学 (B超、CT及静脉肾盂造影) 检查进行测定的方法。此法无损伤, 避免了插管测定可能引起的感染, 且易于多次重复, 但残余尿量少时, 结果不够准确。此外, 由于造影剂比重与尿液比重差异较大, 容易混合不均而造成假象, 因此尿路造影提供的资料难以作为确切的依据。

5 尿流率

尿流率 (uroflowmetry) (自由尿流率) 检查是一项简单、无创的诊断性检查, 是尿流率计 (尿流率图记录仪) 描记下排尿过程连续的即刻尿流率数值曲线。根据尿流率曲线推算出各尿流率参数, 包括最大尿流率 (maximum flow rate, Qmax) 、尿流时间 (flow time, TQ) 、平均尿流率 (average flow rate, Qave) 、最大尿流率时间 (time to maximum flow, TQ max) 、排出尿量 (voiding volume) 、尿流时间 (flow time, TQ) 及尿流率图曲线形态 (flow curve) 等。一般认为, 最大尿流率在每秒25ml以上为正常。尿流率的下降可能是因为出口梗阻, 也可能是由于逼尿肌收缩力受损或排尿量少, 因此不能仅凭尿流曲线来区分尿道梗阻和逼尿肌收缩力受损。而且, 膀胱出口梗阻和逼尿肌收缩力受损可能在同一患者身上合并发生;最后还存在高流率尿道梗阻的情况, 该诊断基于非常高的逼尿肌压力和正常的尿流率。尽管如此, 尿流率测定仍不失为一项用于检查排尿功能是否正常的首选的、必不可少的筛查手段, 并且可用作疗效评价和治疗后的随访。 做尿流率检查, 应注意以下几点才有助于正确评估:①测试前, 受测试者处于欲排尿状态。②受测试者估计尿量在250 ml至500 ml。③排尿后立即测定残余尿。

6 尿动力学检查

尿动力学检查 (urodynamics) 是指利用流体力学及电生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尿液在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及尿道中输送、贮存及排出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以了解尿路各部分的功能状态。尿动力学检查可对早期的功能性改变提供比较客观精确的诊断依据。尿动力学检查的意义在于:①对泌尿系统输送、贮存、排出尿液的有关机制进行研究;②对尿液输送及各种贮尿、排尿障碍性疾患作出定量的客观诊断;③指导对各种排尿障碍性疾患的分类, 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④客观评价各种治疗方法 (药物、手术等) 的治疗效果。依检查方法分为上尿路尿动力学及下尿路尿动力学。上尿路尿动力学检查技术包括临床较常用的经皮肾盂穿刺灌注测压术及利尿性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同步动态放射学检查术等。下尿路尿动力学检查技术已较为成熟, 成为妇科泌尿临床工作之常规检查项目, 是诊断膀胱流出道梗阻的金标准, 也是诊断神经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和尿失禁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其适应证包括尿失禁、夜尿症、频尿症、急尿、尿道刺痛、尿流异常 (慢) 、排尿等待及排尿滴淋不净。

常规尿动力学检查通过检测尿流率 (Q) 、尿道压 (Pure) 、膀胱压 (Pves) 、腹压 (Pabd) 、逼尿肌压 (Pdet) 、括约肌肌电图 (EMG) 、膀胱容量 (Bladder volume) 来了解包括尿流速、膀胱功能、尿道压力及尿道括约肌功能在内的4项功能。常规尿动力学检查包括下列项目[1]:①尿流率图:可测知排尿量、尿流时间、尿流速度, 并做残尿量的判定。借以了解膀胱、尿道的排尿功能, 上述信息提示受试对象解尿时膀胱及尿道功能综合结果, 让医生评估患者解尿时膀胱及尿道的功能, 大略可知患者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及膀胱颈或尿道出口是否有痉挛、狭窄或阻塞情形。②尿道压力图:可测得最高尿道压、尿道关闭压、尿道功能性长度。主要测量尿道在休息状态及用力状态下制尿的功能, 来了解尿道括约肌功能, 并可协助诊断压力性尿失禁等疾病。③注入及排空膀胱的容积压力图:可测量膀胱压力与容积, 并了解膀胱在储尿期及排尿期的问题, 是一项有关膀胱功能的检查方法。④肌电图:将外括约肌及骨盆底肌肉在膀胱填充或储尿期及膀胱排空期的电气活动做记录, 测定外括约肌的功能, 并得知逼尿肌与括约肌有无不协调。除此之外, 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术及动态尿动力学测定术 (Holter) 还可同步了解膀胱、尿道及骨盆底在填充期、储尿期及解尿期解剖及生理性的改变。通过上述检查, 结合临床所见, 对膀胱尿道及其有关神经支配提供功能及形态相结合的综合判断及处理意见。

尿动力学检查是神经泌尿学领域的重要检查, 其适用范围广, 但并非每一个患者都要做复杂检查, 主要针对下尿路功能紊乱的患者。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典型、无排尿障碍或不稳定膀胱表现、体检能确定尿道过度活动等病变者, 则在抗尿失禁手术前无须行尿动力学检查, 而尿失禁复发、并存排尿障碍、有不稳定膀胱或神经性膀胱的可能或导致失禁的解剖因素不能确定者, 则须全面检查。尿动力学检查前应要求患者记录其排尿日记, 由排尿日记可知患者日尿量、功能性排尿量及相关症状的信息。有泌尿系感染者宜推迟检查, 近期内接受膀胱镜检查者不应行尿动力学检查, 泌尿系统感染或菌尿患者应接受抗生素治疗后6周才能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对于有些持续性菌尿或反复感染的患者, 在服用敏感抗生素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多种药物可影响逼尿肌、括约肌功能, 检查前应停用2~4天, 并将此类药物使用史加以记录。现行尿动力学检查除尿流率检查外均是侵入性的, 能够测压的非侵入性手段正在研究中。患者处在高科技仪器的包围中, 势必受到非生理性的影响。对于检查结果, 必须有分析的态度, 有所取舍, 必要时重复检查。不能再现患者日常症状的结果不能用于诊断, 而未记录出某种异常亦不能否定其存在, 此外, 并非每一种异常均有临床意义。

7 妇科泌尿内镜检查

妇科泌尿内镜检查包括膀胱尿道镜检查, 对今天的妇科泌尿外科医生在诊断和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上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诊断性尿道镜检查提供了对尿道粘膜的评估, 诊断性膀胱镜检查提供了对膀胱和输尿管口的评估。妇科泌尿内镜诊断适应证包括血尿、下尿路症状、尿道憩室和泌尿生殖道瘘。膀胱尿道镜对于肾后性血尿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包括膀胱和尿道肿物、尿道息肉、慢性膀胱炎、间质性膀胱炎、尿石症和异物等。由于膀胱镜可以提供仅靠尿动力学检查无法了解的关于尿道和膀胱的解剖学评估, 因此膀胱镜检查适用于持续存在的尿失禁和尿失禁手术后出现其他症状的患者, 甚至少数学者认为膀胱镜检查可作为尿失禁患者的基本评估[2]。当存在急性尿路感染时, 内镜检查是禁忌的。

8 妇科泌尿影像检查

超声检查具有许多优点, 如无创伤性、可重复性强, 价格低廉、准确性较高等, 所以超声检查已成为妇科泌尿常规临床检查项目之一。它不仅能发现女性泌尿系统的先天发育异常、肿瘤、结石、积水、憩室及血栓等病变, 并且随着超声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尤其是三维四维超声的出现, 女性盆底障碍超声检查不仅可以了解肛提肌的形态, 而且还能够诊断解剖学上的尿失禁 (区分不同型别的压力性尿失禁) 、子宫脱垂、产后会阴裂伤、直肠功能障碍、排便功能障碍等疾病。

静脉肾盂造影 (IVP) 用于对尿路情况的评价, 能提供集合系统的解剖学信息和肾小球过滤系统的功能数据, 能筛查尿路结石, 也能发现盆腔肿块, 骨损害和憩室内的结石。采用电子X线断层摄影术 (CT) 的IVP由于能提供关于肾解剖和功能上的更精确的信息, 正逐渐取代传统的IVP用于评估肾脏解剖和功能、诊断畸形及观察腹腔或盆腔肿物。妇科泌尿学中一种最常应用的IVP是探查妇科手术后造成的尿路梗阻, 带有延迟成像和X线断层摄影术的IVP对异位输尿管和输尿管阴道瘘的诊断很有帮助。由于螺旋CT具有三维重建的能力, 故能够精确描述输尿管梗阻的内在和外在原因。

在临床妇科泌尿领域, 磁共振成像 (MRI) 已被用于诊断盆腔肿块、输尿管梗阻、盆腔器官脱垂、肛提肌异常、肛门括约肌缺陷、尿道憩室等疾病。由于MRI不能发现输尿管结石、成像需要较长时间、较难进行动态成像、检查费用较高等缺点, 在诊断输尿管梗阻时, MRI适用于对碘造影剂过敏、对电离辐射禁忌或肾衰的患者。三维MRI可用于区别每个脱垂患者的特殊解剖学缺陷, 利于指导个体化的治疗, 降低盆底重建手术的失败率。

参考文献

[1]Jerry Blaivas, Michael B.Chancellor, Jeffrey Weiss, et al.Atlas of Uro-dynamics.Second Edition[M].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7:10-19.

泌尿外科常见检查 篇3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营养

【中图分类号】R69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097-1

泌尿外科是外科学的分支,它主要是对人体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肾上腺外科、肾移植等需要外科处理的各种疾病进行医疗诊治和处理。当然这是属于医学范畴内,但这一概念如今已有很大延伸,有的已经独立成科,如男科学、内分泌科、器官移植科等,有的也与其他科相兼合作,如生殖学科(与妇产科)。本文笔者对泌尿外科常见的前列腺增生症进行论述、阐述自己的意见。

1泌尿外科常见的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疾病主要包括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和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又俗称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其原因有:前列腺慢性炎症未彻底治愈,经常酗酒或长期饮酒,嗜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缺乏体育锻炼等,近半个世纪以来,学者公认内分泌因素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其原因是老年人体内雄激素水平降低,雌激素水平相对增高,此观点可解释前列腺增生症均在老年睾丸功能减退的时候发生。但是文献中也有女性前列腺增生的报告,说明女性尿道腺体增生与体内激素平衡失调有关,雌激素水平低,雄性激素相对处于优势。前列腺增生症一般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但也有长期无变化,甚至出现病情减轻的现象。有很多男性老年患者,每晚起夜数次,并且排尿困难,有的甚至排尿时间长达30分钟以上,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实在是难以言说的痛苦。

前列腺的体积变化。正常老年前列腺的直肠指诊:中央沟正常、横径不超过3cm,纵径不超过3.5cm;度增生:中央沟变浅,一侧叶横径不超过1.5cm;Ⅲ度增生:中央沟隆起,整个腺体饱满,突人直肠,上缘不能触及,一侧叶横径超过3cm。Ⅱ度增生介入Ⅰ、Ⅲ度之间,纵径超过4cm。

前列腺增生症有多种治疗方法,其中约25%可以等待,暂不需要处理;10%—15%需要手术治疗;60%—65%药物治疗。目前仍以手术切除为最满意的治疗方法。前列腺增生症行手术治疗时,是进行开放手术还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术者经验和具有设备来选择。在各种手术方法中,以耻骨上经膀肮行前列腺切除术使用最广泛,死亡率非常低,亦比较容易掌握。

手术不要拖泥带水,要及时、果断结束手术。手术时候要注意:挖出前列腺时,若前列腺突入膀肮,可用电刀切开,直至腺体;若腺体不是很大,可直接将手指伸入后尿道,顶破尿道,直接接触腺体;在挖出腺体时,一定要心中有数,解剖层次清楚,可滚动手指将腺体挖出;遇到小腺体应在直视下锐性或钝性切除,适可而止,不可盲目剪除;膀肮内口不必缝合太紧,以免术后引起排尿困难;气囊尿管的气囊是放入前列腺窝内还是膀胱内,仍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拔出膀胱造瘘管、导尿管的先后顺序,应根据实际经验而定,不一定都一致。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时要注意结扎前列腺动脉时,要考虑到性功能的影响。

2泌尿外科病人的营养问题

泌尿外科手术后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营养状态、感染等。营养不良能延迟愈合过程,或抑制愈合过程的某一个环节。外科患者的营养不良表现为吸收不良、消耗增多、营养物质丢失过多、感染、发热等。许多营养物质都可以促进新生组织的形成,改善免疫状态和抑制组织的氧化。大多数病人有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所以在临床治疗的同时,必须重视患者的营养状况。泌尿外科中最有可能发生营养缺陷的是老年病人。在有正常胃肠道功能的患者中,口服:口服方便、经济、安全,是最有效的方法。对于食欲不振的患者,医务人员应该尽量增进病人的食欲,并要求家属改进烹调技术以适合病人的饮食习惯,选择对食欲影响较小的药物治疗。管食应该新鲜配置,严格消毒。或者采取静脉内营养的方法来为患者补充营养。

3精湛的技术与崇高的医德

医生应当严守执业医师的道德准则,对业务、技术应该精益求精,应该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还要结合“病”对各种理论、学说、病因、病理、发病机理、发病过程、临床表现、“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本专业有全面的了解,或在某一技能方面有全面的了解。当然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些要求是表面的,当患者很多的时候,很少有医生能够耐心、细致、详尽的为病人解决问题。其实这源于每个人对同一件事情心理效价是不一样的,由于医生见到的病例很多,而且严重的也很多,但是患者却是这方面的了解是狭窄的,有的病人一得病,似乎觉得自己得了很大的病,自己很是重视,同时也希望医生给予重视,而有可能这位患者的疾病医生看来却认为是很轻的一种,所以医生也未给予重视,由此患者可能会产生的误解。这就对我们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一名医生应具有必要的修养,要有祟高的医德,要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对每一名病人都要有同情心,要用自己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为病人解除病痛,要尊重人的价值,于细微之处予以关怀。医生也应该研究病人心理学,人性化的来解决病人的问题。

随着科学的进步,今后的分科将会越来越细。当然科学进步也表现为器械的发明,应用对过去许多需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来治疗的一些疾病,可经体外处理而予以解除病人的痛苦,比如体外碎石机的应用,对于广大结石病人是一个福音。

参考文献

[1] 许晓明,孙业国,夏金生.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108例报告[J].安徽医学,2003,(04).

泌尿外科常见检查 篇4

近年来,胎儿疾病种类越来越多,在多种胎儿疾病当中,泌尿系统疾病是比较常见的,而且是比较复杂的,而对于泌尿系统胎儿畸形种类来说,通常都要进行产前诊断检查,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产前超声诊断的诊断准确性比较高,但与此同时也会出现误诊情况和漏诊情况[1]。医学专业人员都在加大对产前超声诊断准确性提高的研究力度。为了探讨产前超声用于临床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价值和预后价值,本文主要把1月至12月我院诊断的泌尿系统畸形胎儿50例当作参与者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相关资料和信息来自201月至月我院收治的怀有泌尿系统畸形胎儿的`孕妇50例,50例孕妇都经过了临床专业诊断和跟踪随访。50例孕妇在进行产前超声诊断时的怀孕周期在20~38周之间,平均怀孕周期为(28.13±6.14)周。孕妇年龄都在22~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45±3.34)岁。在进行产前诊断之前,相应孕妇都签订了知情同意书,且了解诊断和检查相关内容。

1.2方法。50例患者都采用产前超声诊断方法的同时进行了MRI诊断检查。在产前超声诊断当中,使用的仪器是TOSHI-BASSA-680和PHILPSIUElite超声诊断仪,仪器探头频率在3-7MHZ。让孕妇保持仰卧位的姿势,采取OC诊断方式,第一步先对胎儿的腹围、头围、股骨以及双顶径的具体长度进行诊断测量,同时确定孕妇羊水指数,检查胎儿脑部动脉血液流动情况,然后对胎儿的整体发育情况作出一个评价,用专业仪器确定胎儿体重,接着进行泌尿系统情况检查,重点观察胎儿泌尿系统内的肾脏横切面以及矢状切面,另外还要重点观察胎儿双肾肾门腹部矢状切面以及脊柱断面等情况。在MRI诊断检查当中,使用的仪器主要是深圳安科有限公司生产的MRI扫描仪,让孕妇保持仰卧位的姿势,让孕妇脚部先进入,完成扫描定位之后,为胎儿扫描诊断。

1.3观察项目和指标。①超声诊断准确率(%);②MRI诊断准确率(%);③泌尿系统胎儿畸形种类。1.4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相关研究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而计数资料使用x2进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55例泌尿系统胎儿畸形诊断准确率。经过观察对比,产前超声诊断准确率和MRI诊断准确率没有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种类。经过产前超声诊断检查,共诊断出10种泌尿系统畸形,其中单纯肾积水占有比例最高。各畸形种类在占有比例上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泌尿外科常见检查 篇5

摘要】 目的:总结脑外科常见引流管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引流管安全、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结果:正确标准的引流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和保证。结论:维持有效的引流、严格控制引流量、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感染以及细致认真的临床观察可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神经外科;引流管;护理经验

脑外科引流管主要包括脑室引流管、蛛网膜下隙持续引流管、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等等。要做好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护理人员必须要严密观察病情,善于将引流情况与患者整体病情联系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做到引流管护理安全而有效,现分析如下。脑室引流管

1.1 主要目的:①抢救因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急状态。②进行脑室系统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方位;③脑室内手术后安放引流管,引流血性脑脊液,减少脑膜刺激症状及蛛网膜粘连,术后早期还可以起到控制颅内压的症状;④颅内感染经脑室注药冲洗,消除颅内感染等[1]。

1.2 护理:①取平卧位,保持安静。对意识不清、躁动不安患者,应予约束,防止患者自行拔出引流管而发生意外。②引流管的开口需高出侧脑室(外耳道水平)10~15cm以维持正常颅内压(成人颅内压力0.7~2.0kpa儿童0.5~1.0kpa),侧卧位时以正中矢状面为基线,高出15~18cm[2]。脑室引流早期要特别注意引流速度,切忌引流过速、过快。因患者原处于颅内高压状态,骤然减压会使脑室塌陷,导致硬膜下血肿;③严格保持整个引流装置及管道的清洁和无菌,各接头处应用无菌敷料包裹。④保持头部创口或穿刺点敷料干燥,如发现敷料潮湿,应立即查明原因,并及时更换。⑤无菌引流瓶定时更换,并记录色、质、量。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术后1~2天脑脊液可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⑥定时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折叠。如发现堵塞,应及时查找原因,及时处理。⑦脑室引流时间不可过久。脑室引流过久者有可能发生颅内感染,感染后的脑脊液混浊,呈毛玻璃状或悬有絮状物,患者有颅内感染现象或局部征象,故脑室引流时间一般≤7-10d。⑧拔管前一日,可试行抬高引流瓶或夹闭引流管,以便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颅内压是否有再次升高的情况。拔管后切口处如有脑脊液漏出,要及时告知医师妥为缝合,以免引起颅内感染。蛛网膜下隙持续引流管

2.1 蛛网膜下隙持续引流目的。①治疗颅内感染。应用腰椎蛛网膜下隙引流治疗术后颅内感染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感染的脑脊液持续引流至体外,可促使脑脊液分泌,起到对有炎性反应的脑脊液冲洗置换的作用,并且缓慢引流脑脊液能带走部分细菌、毒素及坏死组织等

[3]。②可行颅内压监测,有效控制颅内压。③治疗脑脊液漏。

蛛网膜下隙引流可以达到分流减压的目的,通过持续低流量的引流分流脑脊液,降低颅内压,有利于硬膜破口的修复,也有利于漏口和皮肤切口的修复。

2.2 护理:①引流管的固定。因引流管位于腰背部,患者翻身时容易引起引流管牵拉、受压、扭曲等。因此要经常观察置管情况和引流是否通畅,并注意随患者的体位变化随时调整引流管,同时对患者及家属加强对引流管护理的宣教。②控制引流量及速度。一般为2~5滴分,每日引流量在200~300ml左右。注意保持匀速引流,防止引流速度大幅度变化引起颅内压较大波动而导致脑疝等严重并发症。③脑脊液量和性质的观察。随时观察引流脑脊液的量、颜色、性状,并做好记录。若引流液中有絮状物或由清变浊,则提示颅内感染的发生,应及早予处理。④预防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每日更换引流袋,并注意保持置管部位的敷料清洁干燥。⑤及时拔管。随着脑脊液色泽的清亮、蛋白含量的下降、细胞计数的减少、脑脊液漏停止、脑脊液<50ml/d,应及时拔管。拔管后除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外,还应注意置管处有无脑脊液漏[4]。3 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

3.1 硬膜外引流管。为预防开颅术后发生硬膜外血肿,常规置入内径为2mm的引流管于硬膜外,与颅骨内板相贴,外接负压引流器。当引流量<50ml,术后1~2天可拔除引流管。当引流液性质为血性脑脊液时,不可外接负压引流器,应接引流袋。否则会导致脑脊液引流过度,速度过快,患者会产生低颅压,严重者会产生脑疝。此时护理方面应等同于脑室引流管护理。

3.2 硬膜下引流管。硬膜下血肿一但出现颅内压增高征状,即应行手术治疗。一般包括钻孔冲洗引流和开颅包膜切除及血肿清除。术后为促进脑组织膨起,尽快使硬膜下血肿腔闭合,取头低足高位2~3天,卧向患侧,引流袋的位置应低于头部10~40cm。但注意引流速度不宜过快,一般2~3天拔管[5]。小结

4.1 护理人员应熟悉硬膜外、硬膜下、蛛网膜下隙的解剖结构,各腔隙引流液性质和各引流管放置的位置。

4.2 引流液性质和引流量的正确判断。护士应学会整体护理引流管,懂得结合引流液性质、引流量来判断病情变化。

4.3 留置引流管原则为保持正常颅内压。根据此原则来选择引流装置如负压引流器或引流袋;调整引流管高度;控制引流量。

4.4 结合病情变化、临床表现进行引流管护理。患者术后诉头痛,要学会鉴别原因。是术后伤口疼痛还是低颅压或高颅压性头痛。此外应结合患者是否有恶心、恶吐、意识变化进行判断。

参考文献

[1]陆以佳.外科护理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38 

[2] 裘法祖.外科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54 

[3] 李国平.289例持续脑脊液引流在神经外科的临床总结.华西医学.2000.15(1):53~54 

[4] 李连飞.腰大池持续外引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19

现场检查笔录常见问题剖析 篇6

现场检查笔录是行政执法机关的办案人员依法对违法活动有关的物品和违法现场进行检查时所做的书面记录,是卫生行政执法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重要证据,具有较强的证明效力。其用语要客观,记录应全面。但在实际办案中,许多基层执法人员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做记录时马虎,造成现场检查笔录质量不高,甚至出现严重失误的情况。

一、现场检查笔录常见问题

(一)记录的词语主观性较强

有些执法人员未能把握住现场检查笔录的即时性、现场性和真实性的要求,制作的现场检查笔录包含的主观性因素太多。表现在:

1、对物品数量不能作出精确描述。使用“大约”、“大概”、“估计有”等模糊词语,或“多”、“余”、“左右”等不定词语,这是制作现场检查笔录的一大禁忌。

2、现场进行主观认定。先入为主,使用“违法”、“非法”、“擅自”等词语,或者像制作处罚文书一样,直接在现场检查笔录中叙述违法情形。

3、以现场检查笔录代替询问笔录。有的现场检查笔录以“据当事人口述”的形式将当事人购进、售出物品的数量、价格等内容记录下来,这类现场检查笔录看起来更像询问笔录。

(二)记录的主体性内容不全面

有的执法人员不能全面记录检查的内容、方法、结果和相关人员的行为等情况。所记的主体性内容不全面。表现在:

1、只记录实施现场检查的结果而未记录检查活动的过程。如未记录检查过程中的拍照、录像,收集、提取其他证据,邀请其他人员到场等情况。其实,对这些情况应一并记录,以相互印证,形成证据链。

2、只记录执法人员的检查行为而未记录当事人的活动状况。如未记录检查过程中现场工人是否正在作业,营业员是否正在销售商品,当事人是否按要求提供票据、账册以配合检查等。对这些情况,也应一并记录,从而体现现场检查笔录作为一种动态笔录的性质。

3、只记录实施检查的内容而未记录采取相关措施的情况。如未记录在检查过程中,依据现场情况而作出的先行登记保存、封存、扣留等措施。按有关要求,采取相关措施也是现场检查笔录应记载的内容。

4、只记录发现物品的数量而未记录其数据来源和获取途径。如未记录在检查过程中确定的物品数量依据、方法(盘点、称重、查账等)和过程。如此记录的数据是否真实、合理,值得怀疑。

5、只记录当事人未签名的事实而未注明其不签名的原因。实践中,许多执法人员往往忽视对当事人未签名原因的记载,这样的笔录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五条“当事人拒绝签名或不能签名的,应当注明原因”的规定,必须予以纠正。

(三)填写的辅佐性项目不完整

有的执法人员对现场检查笔录中辅佐性项目填写不完整,甚至漏填。表现在:

1、检查时间填写不精确。有的只填写现场检查的日期,而不填写起止时间;有的虽然填写了时间,却未能精确到分钟。

2、检查地点填写不清楚。只写到街道或村组,而未写清门牌号,或通过选择参照物的方式确定具体地点。

3、当事人身份填写太简单。不少现场检查笔录只填写当事人的姓名,不填写其年龄、性别、身份证号码、住址等其他基本情况。

4、执法证号码填写不齐。有的只填写记录人员的执法证号码,而漏填执法人员的执法证号码。

二、现场笔录制作的策略方法

1、客观实录,不加评论。追求客观真实,是制作笔录的真谛,应该用纪实、叙述的写作手法来记录检查的情况,切忌在笔录中作评论、推断。现场笔录应该是执法人员在现场所看、所听的实录,而不应是询问笔录。

2、贴近案情,详略得当。可以采取“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方法,首先简要描述大环境、方位地点,再收缩到具体需要重点检查的位置;从物品总体摆放、堆码再聚焦到具体商品数量,包装标签及现场痕迹等等。同时,对现场操作人员在从事何种活动,也要作好记录。对与具体案情关联不大的内容,可以简写,而对于与案情关联紧密的商品、标识、人员作业情况、工具、原料、广告、检查过程,甚至能证明案件事实的地面污水痕迹、废弃损毁物品的状况都应详记,并尽可能地加以固定、提取。

3、抓住重点,讲究技艺。现场检查中,往往可以意外地发现一些对定案十分关键的证据,要注意策略,可以采取以虚掩实、迂回反抄的方法将这些证据予以固定、提取。

三、现场检查笔录制作的要点

1、当事人在被检查场所开展经营活动的由来或当事人与被检查场所的关系;

2、场所的概况。情况复杂的场所应交代方位,必要时绘图说明;

3、与违法行为有关的物品、工具、设施的名称、规格、数量、状况、摆放位置、使用情况及相关的书证、物证;

4、与违法行为有关的人员的活动情况,包括当事人及其职工、帮工以及顾问、消费者的情况;

5、检查人员检查的活动及结果;

6、当事人在检查活动中的异常表现及其行为;

7、交代现场询问当事人、旁证人员,现场摄影、录像、绘图,当事人主动提交的证据的情况;

8、交代抽样取证、强制措施的情况。情况复杂、规模较大的场所,可以按照分工,由检查人员按照各自的检查任务,分别制作笔录,但最后应制作汇总笔录,总领整个检查情况。

9、《现场检查笔录》应在现场检查时当场制作,不能今天检查,第二天才完成笔录。

泌尿外科常见检查 篇7

1 心理行为特点

1.1 孤寂、抑郁

特殊的气味、医护人员严肃的面孔等都会引起患者情绪上不稳定, 使患者出现烦躁和抑郁的不良的心理反应, 从而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1.2 不适应角色的转变

虽然确诊为某种疾病, 但有些患者不承认患病。有时疾病出现突然及大手术的压力, 使患者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 表现为震惊、否定、愤怒、易激动。患者常把这些心理压力向家属及医护人员发泄, 甚至拒绝治疗。

1.3 焦虑、恐惧

患者面对手术, 心理焦虑不安, 担心手术不成功, 致残及死亡。这些紧张情绪影响睡眠及进食, 可使血压升高, 心率加快, 机体免疫力下降, 影响手术及术后康复。

1.4 依赖性增强

手术的创伤及术后疼痛使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依赖心理, 个性懦弱者依赖性较重。术后不愿早期活动, 自己能做的事情都依靠家属及护理人员完成。

1.5 疑虑

患者对周围事物特别敏感, 尤其是慢性患者和诊断不明的患者表现更明显。对医务人员的技术将信将疑, 听到别人低声私语, 总认为在议论自己的病情;有些患者对主管医师疑虑重重, 心里常揣摸医师医疗技术高不高, 对患者的诊断是否准确, 手术是否顺利, 同时也担心护士经验是否丰富。

2 护理对策

2.1 加强入院介绍, 介绍住院环境、医院的医疗条件、医师的素质及手术成功病例。

2.2 帮助患者尽快进入角色, 根据情况给予恰当的心理疏导, 指导其对疾病进行正确的认识, 勇于面对现实, 让其懂得, 只有认真配合治疗及护理, 才是摆脱疾病的惟一办法。

2.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使患者缓解和消除因疾病而产生的恐惧和悲观心理。护士应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基本过程, 说明麻醉方式及其作用, 必要时可请手术成功患者现身说法, 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2.4 用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和鼓励, 告诉其手术进行的很顺利, 病灶已切除, 可以大胆咳嗽、排痰。早期下床活动可以促进肠蠕动恢复, 减少术后并发症。

2.5 多与患者接触、交谈。针对患者特别敏感且猜疑的问题要耐心的解释, 在巡诊查房时尽量避免在患者面前与他人低语, 并以谨慎的态度进行各项处理。

2.6 尽量满足患者需要, 宣传疾病相关知识, 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使其与医务人员紧密配合, 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体魄投入新的生活。

泌尿外科常见检查 篇8

【关键词】 脑外科;风险因素;护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71-01

脑外科病症通常具有复杂多样性,病患的年龄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因为脑外科的治疗往往涉及手术、脊椎疾病、脑神经等,解剖结构较为复杂,病患的病情往往较为严重,并且手术治疗对病患的神经系统有较大影响,术后神经系统一般需要很长的恢复时间。伴随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脑外科手术适应症逐渐增多,但也存在一些护理风险,脑外科的临床护理依然是各项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脑外科病患从住院开始,就需要做好系统化护理管理工作,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这样能从很大程度上减少护理风险发生率。文章研究分析了在我院脑外科使用系统化护理管理对降低风险因素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在我院脑外科接受治疗的病患120人,其中男性63人,女性57人;年龄最小17岁,最大82岁,中位年龄为(34.8±2.7)岁;按病症类型对其进行分类:其中10人脑膜炎、22人脑血栓、10人脑中风、30人颅脑外伤、14人脑积水、15人脑出血、3人脑肿瘤、5人脊椎后脱位、11人脑栓塞。本次研究的病患均符合颅脑外伤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本次研究的120例病患住院后,为其提供常规身体检查,主要包括实验室检查与CT检查,医护人员需要对病患的病情变化密切观察,包括血压、脉搏、体温、意识反应等,对于呼吸不畅的病患,护理服务人员应提前准备好吸痰工具,如有需要还可以行气管切开术帮助呼吸,对于病情严重的病患应为其提供肠内营养支持。使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这些病患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并对其相应的护理对策和结果展开回顾分析。

2 结果

2.1 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 通过本次调查,我院脑外科住院病患因护理产生风险因素的原因主要有:有84人因自身病情发生护理风险,占总数的70%;有16人因护理人员缺少责任心发生护理风险,占总数的13.3%;有20人因监督不力、管理不善发生护理风险因素,占总数的16.7%。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病患自身病情客观因素影响最大,但护理人员自身素质与护理监管力度等主观因素同样重要。

2.2 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

2.2.1 病患自身因素 伴随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民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大多数医院的医护条件都无法满足病患的实际需求,同时病患自身的理解能力、文化水平、认知能力、依从性、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对病情的了解程度等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护理风险发生率。

2.2.2 护理人员因素 近年来,随着病患对护理人员需求量的不断增多,护理队伍中出现很多来自中专、大专、本科等不同教育水平的护理人员,这使得护理人员的自身能力与自身素质变得参差不齐,对整理护理水平有较大影响。因一些护理人员基础知识不牢、技术操作不熟练、缺少自信心与责任感,使其在临床工作中產生疏漏,进而对病患的预后造成影响。

2.2.3 护理管理因素 护理管理不当是影响病患预后的主要因素,如不完善的护理制度、不合理的护理流程、缺少督促力度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提高了护理风险。

3 讨论

3.1 提高护理人员技术培训 脑外科护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护理服务人员的自身素质、业务能力、临床经验,都会对病患的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影响。为了降低脑外科护理风险,医院应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用“一帮一”的方式,让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帮带新人,使他们掌握护理方法,进而减少护理风险发生率。

3.2 完善护理管理制度 科学的规章制度是预防脑外科发生护理风险的保障,完善并执行规章制度是核心,是有效防止脑外科发生护理风险的保障。针对管理不善、规章执行不力等不良状况,应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在科室内营造相互限度环境,形成监管习惯。

3.3 加强护理人员的道德教育 增强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提高责任心,明确各自职责,提升监督管理力度,使护理更符合保准,通过内部训练或邀请资深专家讲座,使护理人员的风险化解意识与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脑外科病症通常牵涉人体颅脑、脊椎等部位,和人体的控制系统有直接关联,与其他疾病相比较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所以在脑外科病房中往往会产生护理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策略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护理风险因素的发生率,缩短预后时间,进而使病患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秋枫.脑外科护理风险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临实用护理杂志,201l,18(09):254-255.

泌尿外科常见检查 篇9

外科护理学

一、A1

1、③急性脑出血应首选的检查是

A、X线

B、CT C、MRI D、DSA E、PET

2、③颅内动静脉畸形最根本的治疗方法是

A、抗凝治疗

B、扩容治疗

C、尽可能避免诱因

D、手术治疗

E、脱水治疗

3、③颅内肿瘤病人最常见的共有表现是

A、意识障碍

B、癫痫

C、颅内压增高

D、运动障碍

E、视力障碍

4、③颅内动静脉畸形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

A、意识障碍、头痛

B、癫痫

C、头晕、呕吐

D、运动障碍

E、视力障碍

5、③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诱因是

A、情绪激动、剧烈活动

B、睡眠状态

C、头部创伤

D、使用抗凝药物

E、寒冷

二、A3/A4

专业知识-第三十章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1、③男性,78岁,高血压30余年,因与他人争吵,突然出现头痛、呕吐、言语不清,跌倒在地,之后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体检:昏迷,左侧瞳孔8mm,右侧3mm,血压180/100mmHg,呼吸16次/分,脉搏54次/分。头颅CT示一侧基底节内囊区高密度影。

<1>、考虑病人出现上述病症的原因

A、脑出血

B、脑梗死

C、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脑肿瘤破裂

<2>、目前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A、使用药物降血压

第1页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

外科护理学 B、使用止血药物

C、脱水降颅压

D、立即手术

E、行脑室穿刺

答案部分

一、A1

1、【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因为CT对脑出血定位准确,价格经济实惠,表现为高密度影区,出血可破入脑室。X线对脑部病变的诊断不明显,DSA主要用于诊断脑血管畸形,MRI、PET价格昂贵,故首选CT。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第三十章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5881】

2、【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手术切除是最根本的治疗方法。对位于脑深部或重要功能区的直径小于3cm的颅内动静脉畸形,可以用伽玛刀治疗,对血管丰富且体积较大者可行血管内栓塞术。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第三十章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8113】

3、【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颅内肿瘤因病理类型和所在部位不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但颅内压增高和局灶症状是其共同的表现。其中约90%以上的病人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第三十章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8112】

4、【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颅内动静脉畸形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由于畸形血管破裂致脑内、脑室内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较常见的症状是癫痫,可在颅内出血时发生,也可单独出现。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第三十章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8111】

5、【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出血性脑卒中多见于50岁以上,有长期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是高血压病人主要死亡原因。常与剧烈活动、情绪激动、饮酒、便秘有关,因血压突然升高而发病。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第三十章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8110】

二、A3/A4

第2页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

外科护理学

1、<1>、【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病人因与他人争吵,突然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且出现两侧瞳孔不等大,结合病人有高血压病史及头颅CT检查结果,应考虑为高血压脑出血,致颅内压增高、小脑幕切迹疝。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第三十章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8115】

<2>、【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应立即性脱水治疗,争得进一步治疗的时间。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第三十章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8116】

黄体功能不全的常见检查方法 篇10

相信大家对黄体功能不全并不陌生,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黄体功能不全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是指由于黄体发育不良或过早退化,孕酮分泌不足,或子宫内膜对孕酮反应性降低而影响孕卵着床导致的不孕症。

下面介绍了以下几种常见的患上黄体功能不全的常见检查方法:

1、基础体温测量

有没有典型的双相体温,黄体功能不全的基础体温曲线双相不典型,排卵后体温上升缓慢,或上升幅度不到0。3度,或呈阶梯形上升,或呈锯齿状,或高温维持时间不到12天。

2、B超监测排卵

往往发现卵泡形状不规则,不圆,或卵泡未成熟到2。0cm就已经排出;排卵后抽血检查孕酮可能偏低。

泌尿外科常见检查 篇11

【关键词】 口腔外科手术;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28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72-01

口腔外科手术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手术,而且术后发生并发症较多,常发生的并发症有两类:一类是某些手术后特有的并发症,如颈淋巴清扫术后会导致乳糜漏,舌大部切除术后导致的吞咽障碍等症状,另一类是手术后常出现的并发症,如呼吸道梗阻、窒息、术后疼痛、切口出血、术后感染等[1]。术后积极做好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笔者现将56例口腔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术后预防及护理措施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收治的口腔外科手术的患者56例进行分析讨论,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在8-67岁,平均年龄为35.18±3.29岁。其中发生并发症的类型有舌后坠的患者1例,误吸患者1例,喉痉挛患者2例,术后出血患者3例,切口感染患者7例。

2 常见引起呼吸道阻塞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

2.1 舌后坠 术后舌后坠常见的原因是由于术中麻醉药物的作用,术后导致颌骨和舌的肌肉松弛,术后患者处于仰卧位时,因重力原因,舌体常会坠向咽部导致呼吸道阻塞现象。一般常见症状打鼾,呼吸动作减弱、Sp02下降。主要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术后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口腔内放置口咽通气道。也可以用双手托住下颌体将下颌向前向下托起,此方法均能够减轻舌后坠所导致的气道阻塞现象。

2.2 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导致呼吸道阻塞 由于术后渗血导致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加之患者的吞咽反射功能及咳嗽能力未完全的恢复,引起呼吸道梗阻现象,临床症状表现为痰鸣音,呼吸困难。主要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术后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时将呼吸道内分泌物吸出。使用负压吸引器时注意动作要轻柔,防止发生口腔黏膜损伤,并且注意负压吸引时间过长而导致患者发生缺氧。

2.3 误吸和窒息 在术后麻醉恢复期间,口腔手术会出现呕吐物的反流。由于麻醉药物导致呼吸道的保护性反射未完全恢复,呕吐物不及时吸引会导致分泌物误吸到下呼吸道会出现窒息现象。主要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清理上呼吸道内分泌物,紧急急救,必要时配合医生做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术,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2.4 喉痉挛 喉痉挛是手术导致声门闭合反射过度亢进的并发症表现,患者的咽部应激性增高导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所致。临床表现为干咳或高调的吸气性哮鸣音常伴有吸气性的呼吸困难,甚至严重时会出现咽喉部肌肉完全性的挛缩,导致声门紧闭,呼吸道完全的梗阻。主要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喉痉挛轻度时局部刺激解除后症状会自行得到缓解,喉痉挛严重者必须给予短时间的氧疗,或遵医嘱氯琥珀胆碱50mg静脉推注,能够速解除喉痉挛症状,必要时配合医生做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术。

3 术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由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较为丰富,术后常会出现切口出血现象,因此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伤口敷料情况,观察血液浸湿的程度,而且要必须注意观察吸出的分泌物或引流物的颜色,如为鲜红色可以准确的评估术后出血的量及性质。一旦发生术后出血现象,立即告知医生,并采取相关的止血措施,可以选择压迫止血或遵医嘱正确使用止血药物治疗,完善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必要时配合医生再次进行手术止血[2]。

4 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术后切口感染较常见于术后的3-4天,术后观察切口有无红、热、肿、痛和局部皮肤波动感等典型的感染体症,认真听取患者术后的主诉,切口感染常会出现疼痛加重而且会伴有机体体温升高、心率加快,经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出现不同的增高。

主要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4.1 术前充分的准备 手术前做好术区的皮肤准备,术前1天将手术区毛发剃干净,注意动作轻柔,绷紧皮肤进行剃毛,防止发生皮肤破损。备皮的范围要足够,一般手术切口的15-20cm范围,术前皮肤准备完毕后协助患者进行沐浴,注意保持局部的清洁。

4.2 术前及术后加强护理 术前要适当地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机体的手术受力;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手术前保证良好的睡眠,注意营养的供给,主要采取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术前及术后的蛋白质补充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如手术较大术后做好补液治疗,保证患者能够尽快的恢复正常饮食。

4.3 术后切口的护理 术后注意保持切口的敷料干燥、清洁必须无污染:在切口换药时及时观察手术切口的情况,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热、肿、痛等感染症状,及时观察,防止敷料脱落,如敷料被渗血及渗液湿透应及时更换。术后遵医嘱正确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

4.4 完善各项操作 对于各项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做好手卫生,严格执行洗手制度,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3]。并且注意更换敷料时严格做到无菌技术,防止发生医源性感染。

4.5 口腔护理 术后保持口腔内的湿润、清洁,防止发生口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针对口腔内的情况正确选择口腔溶液进行口腔护理,每日做好2次口腔护理,并选择正确的漱口溶液,防止发生口腔内感染;患者出现口腔内牙周炎时可以选择0.3%的双氧水进行冲洗牙周;患者出现口腔溃疡或者口腔内疱疹时,可以选择碘伏或者洗必泰进行漱口,并清洁后涂抹消炎止痛及促进溃疡愈合的制剂。

对于切口感染的护理:对于切口感染的患者加强口腔护理,病情及时更换切口的敷料,可以选择局部理疗、正确的使用抗生素等;切口出现脓肿者,做好切口引流,争取切口的二期愈合。

参考文献

[1] 姚翠兰.口腔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健康必读杂志,2012,8(8):490.

[2] 口腔颌面部鳞癌经淋巴清扫术的并发症及预防[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3(8):891.

上一篇:办理分支机构手续和流程下一篇:学护理专业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