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体会

2024-10-17

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体会(共16篇)

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体会 篇1

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体会

秀中教师: 杨明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已经全面铺开。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重新定位,努力实践新课程的新标准。

新课程的改革,为今后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规范的要求,在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同时,确立良好的教学情境,注重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正确评价学生,做到与学生共成长,是今后初中语文教学的工作重点。要在教学中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充分考虑初中语文的学科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初中语文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为未来发展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通过学习,我的评价观也得到了更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该把分数和听话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要进行多元化、全面化的评价,使学生能从老师公正的评价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从而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感到虽苦尤乐,最终成为学习创新的主人。

为了尽快提高学生的初中语文水平,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在今后教学工作中努力做到:

一、树立标准理念,深刻领会初中语文课程的要求

按照新的教改目标要求,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初中语文教学的规律,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有创造性地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对中外文化的了解,拓宽知识面,加强自身修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在自己的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之中加以运用。

二、采用目标思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设计并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按照教学内容,以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情趣爱好为出发点,尽量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有内容和有方式的教学实践,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初中语文与他人交流,发展用初中语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查阅、交流和互动等方式,学习并使用初中语文,积极鼓励学生把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最终使学生受益终生。

三、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把初中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重视学生学习初中语文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要提倡“乐”的观念,情绪越好,越乐观,对所学内容便会发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效果也将越好。要注重过程,区别对待,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学生只有对自己、对初中语文及其文化、对初中语文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初中语文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四、加强策略指导,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制订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设计提问的活动,让学生们先讨论,再解决,共性问题全班解决,个别问题个别解决,以求做到共性统一,个性张扬。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五、体现课改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我们应在新课程基础上科学地整合并使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当今社会对老师的要求较高,老师们应不断提高自己,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帮助我们的初中语文思维教学,用浅易的初中语文来表达,提高培养学生的初中语文思维,发展学生用初中语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允许学生有错误,鼓励学生开口。创造真实、有趣的环境让学生乐于学习初中语文。

六、合理使用教材,做到教师与教材的和谐统一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工具,也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信息媒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地、有创造性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对教材建议的教学方法做适当的调整。几节优秀课例给了我极大的启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做到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内涵。现行的教材极富德育意义,它图文并茂,每课时无不渗透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助人为乐、热爱劳动、勤奋学习、养成良好习惯等教育。初中语文教师要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寓德于教,引导学生在逐步掌握语言知识技能的同是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操陶冶,使学生在语言交际中学会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应该对学生抱有期望,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都能通过努力学习获得成功。所以应该设法创设民主自由、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利用暗示手段,如借用鼓励的微笑、温和的目光、亲切的话语,将自己殷切的期望传递给学生,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他们感受到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从而能自由表达思想,消除害怕出错的胆怯心理,树立起成功的信心,激起更大的学习热情。

总之,通过学习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新课程的实施,为我们树立了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遵循的应该是掌握工具与人文教育相统一的原则,一方面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另一方面重视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培养,使每一课的教学都能让学生完成一次心灵的装备,让多彩而悠久的祖国文化、正义和爱心这些永恒的东西根植于心灵深处,让语文教学成为受益终生的教育。

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体会 篇2

一是“书”为根本。阅读训练总是以课文为基本物质依托的, 离开课文而进行阅读训练, 无异于使阅读活动变成了飘零的浮萍。

二是“读”为主导。阅读理解的最根本的方法是“读”, 最佳的方法还是“读”, 因此, 阅读活动必须以“读”为主, 让“读”的活动贯穿始终。有了“读”, 学生才有可能“思”、“悟”、“说”、“写”。为了保证“读”的主导地位, 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的“讲”要适当地控制, 不能喧宾夺主, 而抢了“读”的主导地位。

三是“自”为特色。这里的“自”是指自主和自为。阅读教学以“自”为特色, 就是要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展现, 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主观能动性, 自主思考, 独立学习, 形成阅读理解的技能。当然, 这种自主和自为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

四是“能”为核心。这里的“能”是主观能动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力性放在核心地位,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充分调动自身的智能进行阅读、感知、思考, 主动探究知识, 理解文本, 挖掘文本内涵。

具有以上内涵的“自能读书”在阅读实践中能带来哪些好处呢?

第一,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往往满堂讲, 占据了学生阅读的时间, 使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体现。强调“自能读书”, 有利于教师改变传统观念, 压缩讲解时间, 给学生阅读的空间和时间, 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体现。因为“自能读书”的“自”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能”强调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读”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 “书”突出了文本的基础地位。

第二, 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阅读教学中, 教师不能面面俱“导”, 这样的“导”会让学生失去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机会。教师要把阅读的控制权放开, 给学生一个自由阅读的机会, 让他们的智能发挥作用。教师只是在总体上牵引, 适当的时候设疑答疑即可, 不必在细节上处处设“导”。

第三, 有效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

初中语文教学中, 对于阅读教学的处理, 传统的做法往往是教师预先设计好教案, 然后按教案设计思路引导学生逐段理解, 学生接受到的信息往往是教师给出的“现成品”。时日一长, 学生离开教师, 便不能理解文本。“自能读书”则要求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努力来理解文本, 教师在方法上进行指导, 学生最终自我悟出文本意义。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阅读技能。

第四, 让阅读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往往担心学生自主阅读耽误时间, 因此迫不及待地按照教案逐渐带着学生分析讲解, 结果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无法深入, 因为他们少了“读”的过程。“自能读书”强调“读”的核心作用, 需要教师放出时间让学生来读, 学生充分接触文本后, 对文本作出特定的理解, 从中逐渐学会阅读的方法和技巧。阅读教学的目的本不是要告诉学生文本内容意义是什么, 而是要通过阅读让学生获得阅读理解的能力。因此, 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没有效率, 而“自能读书”的教学方法则能让学生获得相应能力。相比之下, “自能读书”让阅读教学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那么,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自能读书”呢?

一、给学生以足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

语文教师不能急于完成教学任务而满堂讲, 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阅读。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才有可能充分理解文本, 也才有可能形成相应的阅读能力。一般而言, 一节阅读教学课中, 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应不少于半堂课, 甚至要达到三分之二才妥。当然, 这些时间不宜集中于一个时段, 最好是按目标进行分解利用。

二、为学生设置略有难度的目标问题

学生的“自能读书”不能漫无目的, 漫无目的的阅读会让一些学生在里面滥竽充数地混时间。为此, 教师要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阅读, 让学生的阅读始终围绕解决特定的问题而进行。问题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 让他们“跳起来能摘果子”。

三、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

学生限于知识经验水平, 往往在阅读方法上存在缺陷, 这时就需要教师对他们作出适当的指导, 以使他们提高阅读的效率。在具体方法的运用上, 教师还要指导他们多次进行运用训练, 以使这种方法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四、促进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阅读教学活动中, 不能让学生单打独斗, 而要让他们学会交流分享, 互相促进和提升。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个小组分别派代表发表阅读收获。如果组间有分歧, 就顺势指导他们进行辩论, 通过辩论达成共识。这样的交流, 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 并提升其综合素养。

总之,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 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进行“自能读书”, 从中形成阅读理解的能力。

摘要:初中语文新课标中所提及的“自能读书”, 是指以“书”为根本基础, 以“读”为主导, 以“自”为特色, 以“能”为核心, 强调学生的阅读主体性。这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 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在“自能读书”过程中形成阅读理解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标,自能读书,阅读理解

参考文献

[1]谭可.培养学生“自能读书”[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4 (6) .

初中语文新课标教学法初探 篇3

我们知道学生的主体性集中表现在独立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方面。在心理品质上应显示出自尊、自信、自强、自主;在学习行为上应该体现出自我选择,自我教育,自我设计,自我管理;在情感需求上应表现为成就动机,竞争意识,学习兴趣,参与精神。纵观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传统的“串讲加解释”教学结构模式,还在影响着大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师。他们对教材不作过多的钻研,对教学方法不作过多的科学选择,认为只要自己讲得多,知识就自然会被学生接受和掌握。长期如此,老师的“一言堂”既剥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由,又束缚了他们的创造性,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势必形成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两难的局面,最终导致学生完全放弃对语文的学习。其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来进行“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综合性学习成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可以从先学后教,在课堂分组合作阅读文本和思维激发教学上进行尝试。

首先,要确立先学后教的学生主体观念,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本着“教”为“学”服务的观点,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积极性和主体作用。把“问”的权力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强调多给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以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灌输注入式”的教育为“自治主体式”的创造教育。因为语文教育本来就源自于生活,是生活的反映。死水一潭、活力不再的“灌注式”语文教学弊端——肢解文章的分析、纯知识的训练、纯技巧技能的强化、学习为了考试的“应试教育”境地,对新时期教育是极不利的。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变“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为“先学后教”式教学方法。学生先学,然后教师对学生先学的内容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信息反馈,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水平,了解他们的思想活动、学习方法的掌握等实际情况,这样教师才会明白当前教学的起点在哪里,有了这个起点,教师便于遵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规律来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只是启发、引导,该导时导,当讲处讲。真正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中,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教会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课后拓展延伸,增加学习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从而使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不盲目追求所谓的“新”的课堂教学形式,避免问题多而杂、启而不发的“满堂问”,进行浅层次而不着边际的盲目的讨论。不忽视实在的教学内容,做好语文知识的传授,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而不是生搬硬套、忽视学情、机械操作的教学模式,盲目进行过于宽松、不作评判的模棱两可的评价。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尽量让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尽量引导学生标新立异,正当竞争,以培养其个性,兴趣,特长,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激发创造热情。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既体会到创造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又经受挫折的磨炼和失败的考验,让学生知道“创造,失败,成功”三者之间的互动性,以培养其正确的适应心态,形成较强的情绪自控能力和乐观的上进心、自信心与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并使之转化成创新能力。

其次,要树立民主教育观,实施和谐教育观,实施和谐教育与情感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用热爱、平等尊重的民主教育行为,去赢得学生的喜爱与信任,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努力把微笑带进课堂,把表扬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参与带进课堂,以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语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是智力的开发者,是信息的提供者,是意义的建构者,传统观念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第三,要开展思维激发教学,激励学生发挥自主性、独立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思维激发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适当点拨和提示下,对课文(作品)进行研究性的阅读,通过独立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有效信息,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应用文本中学会的有关知识去了解生活,深入研究生活中相关的事物,从而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体验、理解和应用一般科学研究方法,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种学习活动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偏重记忆和理解,使学生成为知识灌输对象的状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来,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探究合作能力得以培养,进而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第四,要形成正确的学生评价观,正确看待学生的思与行,把具有创新能力作为成才的第一要素。相信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多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以及成功的机会。对学生的一些非现实和非理性的见解、看法与做法,不要认为是异想天开或天方夜谭甚至觉得愚笨可笑,不要给学生的思想套上成人思维的桎梏。要精心爱护,正确引导,科学地培养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欲和创造能力,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

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4

教师占主体地位,老师是课堂的中心,这已经是过去的教学观念,刘老师的讲座,不仅让我的思想,而且对语文课程标准有了新的认识,作为新一代的教师,必须进行三个转变,那就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地位的转变、教学手段的转变。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社会性的发展,让每个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教师必须依据新课程理念对每一堂课认真思考,精心准备,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在已往的教学中,有部分教师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灌”和“填”的流程,久而久之,课堂就成为了一潭死水。而《新课程标准》则强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因此我们要把学生的大脑看成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想方设法点燃这把火,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充分地活动起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真正体现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活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做好如下准备:

一、深钻课程标准,领会课改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语文素养内涵丰富,它以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因此本次 课改不再将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放在首位,而是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首位。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学生感觉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这就是要求教师在活动设计的时候,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爱上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和参与欲。在活动中,让学生自觉去获取知识。

二、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

为了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提供直观的教学材料,仅凭教师的语言和行为动作是无法完全达到效果的。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能够给学生以具体形象,有声有色的情境感受,还有其它手段不能代替的跨越时空的信息量,都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抽象教学形象具体化,使学生在体会、感悟中获取新知。

三、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素养。

初中语文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5

这次的新课标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文化”: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现在的学生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还是胎儿时便开始了胎教,然后早教、幼小衔接……一路高歌猛进,最后学生能做很多题,但精神却日益空乏,物质的丰富让他们不知道先烈的奋斗意义何在,不知道祖国的伟大之处何在,更不知道自己的社会责任何在。

学校的教育是要关注下学生解题之外的其他能力,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数典忘祖的学生怎么会担起该有的社会责任,所以这次新课标内容的安排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另外,这个顺序的安排也很好,由曾经的辉煌史到曾经的奋斗史,再到现在眼前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前后发展有个完整的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初中语文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6

郑教授用一个半小时解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主要变化、课程性质及理念、核心素养和价值目标、语文学习任务群、语文学业质量。课程标准的变化主要从价值引领以文化人,素养为纲任务导向,立足生活实践主线,强调情境主题统整四个方面进行解读,清晰的`认识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改变。

通过本次线上学习,我认识到国家对文化自信的要求,能够感受到时代发展中祖国的强大。同时新课标还强调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置,对语文教师跨学科整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课标对整本书的阅读也提出要求,如何让学生阅读量增加是我们教学时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在今后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关注课标、学习课标关、研究课标,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落实语文综合性实践性的.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围绕语文课程三大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全面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把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基础和重点,抓好落实。

2、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结构,以三大文化为主题安排教学活动,以六大学习任务群为依据安排教学内容,在单元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3、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四学段学业质量标准,保证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

4、加强学习,强化语文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把语文课程标准落到实处。

语文新课标审美新理念 篇7

一、语文新课标, 教材新编排

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课程目标”中, 提出“感受鉴赏”, 要求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 品味语言, 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 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体味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 激发他们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 提升审美境界。

与此相对应, 高中语文新教材也进行了一系列修改。翻开新教材, 我们可以看到, 古今诗歌、中外现当代哲理散文的数量明显增多, 在安排顺序上也有了较大的变动。它们从内容角度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 表现作者的生命意识, 从而引导学生对

生命、对人生、对生活进行深入思索。生命之泉汩汩喷涌, 引导学生畅游于生命之河, 与生生不息的灵魂展开心灵的交流, 碰撞出绚丽的火花。如《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赞美》 (穆旦) 、《我与地坛》 (史铁生) 、《我的呼吁》 (阿尔贝特·史怀哲) 等。

(二) 表现特定时期的社会风尚, 从而展示社

会美、人格美、人性美。引导学生阅尽世间的阴晴圆缺, 感受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 或者欢欣幸福家庭的天伦之乐, 或者悲痛于生命的杳然逝去。如《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宽容〈序言〉》 (房龙) 、《名人传〈序〉》 (罗曼·罗兰) 、《错误》 (郑愁予) 、《边城》 (沈从文) 等。

(三) 表现巧夺天工的自然美, 从而引导学生远

离都市的喧嚣, 徜徉、沉浸于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 尽情感受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脉动, 体味心灵的淡泊宁静。如《我的空中楼阁》 (李乐薇) 、《花未眠》 (川端康成)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等。

以上所列举的新一轮教材中的课文, 充分能够体现出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它们或者在安排顺序上大跨度变动, 或者之前从未出现在教材中。如此大幅度的调整意在帮助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地运用教材, 更容易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审美教育, 帮助他们携同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聆听智慧心语, 感受生命力量之伟大, 欣赏自然瑰丽, 体验自然万物之浩荡, 领略人生之真谛, 见证人生道路之沧桑。

面对这样一套新教材, 面对这样的语文审美教育新理念, 作为教育教学过程的先行者、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应怎样把握呢?新课标指出, 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是一种审美创造、审美活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因此, 教师要尽量渗透蕴藏在教材文本中的美育思路, 充分利用阅读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进行“美”的阅读, 并在此基础上, 与他们展开交流, 最终帮助他们认识美, 理解美。

二、审美新理念, 教学新策略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审美理念、审美规律, 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阅读教学中, 审美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他们自身的思想状况对其审美活动的影响很大。高中学生大多思想还未定型, 一般没有自觉的审美意识和成熟的审美情趣, 对于美的认识、判断往往片面依靠感性形象, 停留在表面的、肤浅的层面上, 加之缺乏必要的美学理论知识, 他们难以准确理解美的本质, 进而辨别真正的美丑。

此外, 由于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的不同, 特定心境、注意等心理因素的差异, 以及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影响, 造成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各不相同, 使得他们的美感表现出很强的个人差异性和不稳定性。

他们处在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 具有非常强烈的自主意识, 喜欢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 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 用自己的心灵去选择, 对于外界强加的东西非常反感, 有时甚至会不假思索地加以否定、拒绝, 这就意味着作为教育者和引导者, 教师不应该、也不可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强制学生接受某种审美理念。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和新课标、新教材的变化, 依据审美规律开展阅读教学, 要注意尊重、保护学生审美阅读的主体性, 激发他们的审美兴趣、审美意识, 尊重他们结果的多元性。

(一) 充分利用高中语文教材的新变化, 辅之

以读本、选修课,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尽可能地为他们营造一个美的心理氛围, 给他们足够多的机会去接触美, 给他们足够长的时间去感受美, 给他们足够大的空间去放飞自己联想和想像的翅膀, 构建自己心目中美的形象;并利用恰当的时机加以点拨、指导, 帮助他们树立起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美、体验美、理解美, 进而学会有意识地创造美。

例如, 新的高一语文文本在每个单元之后新增了“研究性学习”这一板块,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这种新变化开展审美教育。以第一册第四单元为例, 本单元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是“当地民风民俗的调查报告”, 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社会美、风俗美、人文美。针对这一课题,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实地考察当地的民居、民宅, 亲自体验身处其中的感受, 品味其中蕴涵的文化氛围, 并结合自己的考察结果、生活经历进行课堂发言, 然后再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如《胡同文化》 (汪曾祺) , 可引导学生将北京的胡同与当地民居建筑相比较, 将胡同文化与自己考察感受过的当地民居文化相比较, 在比较中感受不同的社会美、风俗美, 体验不同的人文美、建筑美。与以前干巴巴地单独讲解课文相比, 这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也更容易使学生获得对人文美的感性认识, 为他们审美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 新课标强调增强课程的选择性, 要求设

置选修课, 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 开设阅读选修课, 为他们提供更多自主阅读的机会, 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 提升他们的审美境界。

比如, 教师可以适量增加古诗选读, 充分利用诗歌的审美价值, 灵活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 引导他们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像, 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的解读。在鉴赏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 鼓励他们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 表达各自不同的审美趣味。

1. 教师可以列举几种古诗中经常出现的审美

意象, 如登高怀远、折柳送别、望月思乡等人文美意象, 青山、碧水、明月等自然美意象, 鼓励学生自主寻找有关诗歌并进行自主解读, 归纳发现其特点、规律所在, 教师可以从中观察学生的审美倾向并进行相应指导。

2. 加强某些有特色的优秀诗作的学习, 引导

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获得丰富的审美享受。在指导中, 教师要尽量摈弃应试教育下枯燥、抽象的讲解, 避免将“美”概念化、教条化。在解读古诗时可以借鉴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所用的方法, 即以意象解意象, 以情感解情感, 甚至以诗解诗, 让学生用感性去接触美, 培养起对美的事物的感情, 为最终领悟美、理解美奠定感性基础。

3. 加强对诗歌的吟诵诵读。诗歌是音形意之

灵魂的精华组合, 音韵在其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分量。若要真正懂得一篇诗歌的精义, 必须反复诵读, 在吟诵诵读中重温作品意象, 进入意境, 亲身体验情感历程, 才能与作者产生心灵共鸣, 从而获得精神的陶冶与升华。教师必须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乐读书, 读书乐”的诵读氛围和环境, 如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 举行诗歌朗读比赛, 并邀请有经验的语文老师担任评委, 对选手的表现以及对诗歌的诠释作出当场点评, 这样就使比赛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排列名次的层次上, 同学们通过参加、观摩比赛, 将对文学作品的把握更深入一层。

语文新课标的人文关怀 篇8

新中国成立以后,受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语文教育走过了一段曲折不平的道路,尤其是文革时期的语文教育也和当时其它行业一样,遭受破坏。直到1978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在政治上、思想上进行拨乱反正,认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学的经验教训,重新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提出了语文教学在教材内容和教学文法上的原则要求。后又几经修订,一直用至1987年。1985年,党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的新要求,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更加明确了教改的具体目标。1992年6月,国家教委又正式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本)》,在试用的过程中不断修订,到新课程标准出台之前,这个试用文本已经逐步克服过去大纲中的许多问题,较好地解决了在语文能力训练中学习知识、培养感情、发展思维,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等问题,体现了义务教育注重素质培养,尤其是人文素质培养的精神,反映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对这一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

所以,细细梳理,不难发现,语文课标自始至终饱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传统,体现了不同时代政府部门或教育主管部门对人文的重视,只不过在不同的年代,这个“人文”的历史内涵会有所不同,在新时期,我们的新课程标准更是承袭了优良的人文传统,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拥有健全人格的新一代而做出了努力。

1996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修改完成了《学习:(人类的)内在宝库》这部划时代的报告,向世界发布:该报告从人的发展的广度审视教育。与此同时,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各项具体目标中,也提出了:

“(1)改变课程结构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以全新的理念,给我们语文教师以深刻的启迪。它在“前言”部分的第一句就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受到高度重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定义在确定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同时,首次将语文的人文性提到如此高的地位,强调了语文教育应在培养现代社会公民的“人文素养”上发挥重要作用,这无疑对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种转变,标明了语文课程鲜明的时代特征,丰富的人文内涵,全新的教学观念以及全新的价值取向,具体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一、注重传统文化的熏陶

语文教育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继承和发扬祖国优良文化传统是国家实现教育自主的基础。语文学科由于其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承担着繁荣民族文化的重要任务,所以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在“总目标”中,课标指出,语文学习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在附录中,课标推荐了优秀诗文,要求学生背诵。其中,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另外,课标对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在大量积累的前提下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熏陶。为配合课程标准,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明确提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选文应该“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二、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

新课标所提的“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是语文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中所担负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所必需的。做这样的改动,不仅仅是在名称上做文章,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语文教育在实用之外的功能,重视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增强底蕴、提高修养的功夫。为此新课标提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根据上述论断,新课标经过综合、梳理,归纳出十条总目标,大致而言,前五条目标从语文素养的宏观方面着眼,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过程和方法”两个维度上有所侧重。后五条从具体的语文能力培养方面着眼,侧重在“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这样就在课程目标中准确而恰当地落实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课程性质的定位,也保证了语文课程思想性的地位。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对儿童少年及青年一代的灵魂有着强大的塑造力量,所以,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当前语文教育改革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都要深切和深刻地体验,把握课文中所蕴含的:讴歌,怜悯,揭露,批判的热情、激情等心理形式体现的人的“挚情”,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语文教学应重视人的积极情感和美的心灵世界的审视和培育,满足师生的审美需求,提高审美素质,以实现新课标提出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多重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人。

三、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是现代社会的要求,也是各个学科的共同责任。中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新课标指出:“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摆在了重要位置,并在相关部分提出了相应的措施要求,如提出了发展健康个性的要求,强调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要求,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如强调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在写作教学中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强调转变学习方式,把学生从被动压抑的状态下解放出来,让学生在主动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再如要求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此外,新课标还重视师生互动,它还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强调语文教学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所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具有一股前所未有的强烈的人文关怀气息,令我们欢欣鼓舞!

学习语文新课标 篇9

方案

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学习低年段新课标,旨在让低年段教师明确新的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同时让教师能抓住重难点,向40分钟要质量,让教师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教育教学。

二、实施方案

1、学习对象:村小的全体年轻教师(陈双发、尹锐龙、金绍兵、朱承帮、李周富、荣锐龙、李季)

2、学习时间:10月16日(星期三)下午13::00-----15:003、学习地点:音乐教室

4、学具准备:笔记本,《语文新课标》

三、学习要求

1、认真听讲座(小学语文低年段语文新课标阶段解读)。

2、学完低段目标之后,每位教师需交一份心得体会。

3、把7位教师分成两组进行备课,第一组备一年级的识字教学;第二组备一年级的课文教学;之后交语文教研组参阅,最后交给教科室赵文彬老师审阅。

4、第二次备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与课文教学,方式同第三条一致。

大平寨小学

学习《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10

一、语文生活化,树立大语文观

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关注儿童的经验和体验,并以儿童的经验、体验为中介,解决语文课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与儿童生活的具体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矛盾。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引导儿童进入课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儿童的自我体验为契机、引发儿童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共鸣。我们常常见到的是,恰恰是学生天真、幼稚毫无忌讳的童言稚语,表露了儿童纯真的天性,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生活即课堂。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心得体会《学习《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

二、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当前的语文教学,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

因此,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学生,熟悉学生。突现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

彰显文化功能的高中语文新课标 篇11

一、文化心态由保守走向开放

百年来的文化论争存在着多元对立的倾向,即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激进主义。这两种文化观各执一端,其偏颇显而易见。在文化纷呈的新世纪,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保持一种开放的文化心态,是语文教育与世界教育保持同步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基于此,普通高中新课标旗帜鲜明地高扬了这样两种文化理念,既认可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弘扬民族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厚植民族精神,又尊重、理解多元文化,形成开放的文化胸怀。

二、突破了传统的“教师优势文化”,凸显了学生的文化

在当今开放的文化语境下,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现代教学理论高扬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赋予学生对文化进行学习、传播、探究与创造的权利。《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意观察生活中出现的各种语言文字现象,思考从现实中提取出来的文化问题,积极参与本地区文化建设。”这些表述闪耀着新的思想光芒,它不仅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确认,而且从时代的特点出发,肯定了后现代文化视野下年轻一代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高中语文新课标不仅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而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本地区文化建设”,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指出:学生不仅是文化传播者,而且是文化建设、文化创造者。创造是人类的本质,是人类最核心的存在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创造”是当今世界教育的主流。

三、语文教材由凸显思想性回归,追求生命意蕴与文化内涵

教材问题是整个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存在这样的倾向,即凸显工具性和思想性,强调语文教育的技能训练和对学生的思想灌输功能。随着21世纪语文教育大讨论的深入展开,人们对于语文教育的本质有了更加明晰和科学的认识,那就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对传统教材深入反思的基础上,高中语文新课标坚持了更为科学的编写理念:“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这与世界各国母语教材重视其文化构成,追求文化内涵、生命意蕴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文化作为教材的母体决定了教材的文化品性。在现代教育新理念的烛照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设计的五个选修课程中,其中的“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文化论著研读”这三个系列比较鲜明地体现了对文化的关注。同时,在新的编写理念的指导下,课标新教材突出了文化特征与文化功能,更加注重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类进步文化的融合,语文教材成为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吸收汉族和其他民族文化智慧的发展平台。

四、文化研究方法注重感情性与探究性的整合

使学生“占有文化”是传统语文教育的一個基本目标,达成这一目标的最简单最快捷的方式便是给予,工具理性是其本质。这造成的弊端是:语文教学缺失了生命活力与灵性,文本的文化意蕴被无情漠视,学生的文化悟性被残酷消磨。大量研究表明,完整性教育是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的有机统一,因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从本民族母语教育的特点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提出了进行文化研究的两种互为补充、互相增益的方法:一是文化感悟,二是文化探究。

汉语是文化特性很强的一种语言,词汇和词组系统蕴涵的民族文化非常深厚。传统语文教育在遵循汉语文文字自身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如诵读、涵泳、体味、积累等诸多行之有效的感悟方式,这些方式以学生主体的生命体验为主,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开拓学生的精神文化空间。基于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中建议学生诵读先秦散文、唐宋散文、《诗经》、楚辞、唐诗、唐宋词、白话诗文等,使学生跨越千年的时空屏障与古人对话,在品味语言形成良好语感的基础上,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实现人类文明的精神火种的传承和发展。同时,文化是没有边际的,教师不可能带领学生去涉足每一个领域,去撷取每一朵文明的浪花。因此,从自己的兴趣和经验出发,去探究,去发现,去体验文化专题所带给我们的惊奇与欢愉,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方式。读“中外戏剧选读”“中外小说戏剧名著精读”“中华文化寻根”等,都提倡通过自主和探究的方式学习、研讨各种文化形态,进行审慎的文化反思和富有创意的文化建设,这有利于学生养成敏锐而深刻的思维,增强学生探究的兴趣、自觉探究的意识和探究的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深切洞察和理解。

语文新课标之新理念点滴谈(七) 篇12

在目前小学语文范畴内的作文教学流派,被大家口口相传的大约有五种,分别为:情境作文,活动作文,快速作文,学科作文,生活作文。我认为,其中除了快速作文之外,其余四种的主旨都是解决写作内容问题。不是么?你看,“情境作文”,是通过情境体验,捕捉写作内容;“活动作文”,是通过不同的活动过程,提取写作内容;“学科作文”,是让学生体验不同学科的学习过程而产生的情趣,获得写作内容;“生活作文”,让学生品味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摘得写作内容。唯快速作文不是!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湖南新邵一中的杨初春老师就创立了这一流派。而我虽然是杨老师的正宗老乡(我原籍是湖南新邵县漳府乡陈家坊大树村),但我的工作地是在长沙。九十年代南下深圳,在深圳退休,与杨老师从未谋面,也没有任何信息往来。可是,我从教后,就开始研究写作教学。当时既不入派,也不入流,自己摸索而已。进入深圳后,我与市教研室一起搞了几年多媒体作文教学研究,实际上就是“情境作文”。之后,才一本正经地推出我的快速作文。我的快速作文教学形式是:从布置文题到简略指导起,到写完文章加讲课结束,四十分钟一气呵成。

我认为“快速作文”有三大优点:

1.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双赢。对于小学3~6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在约15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一篇习作(300~400字左右),应该说是一种语文高素质的表现。正所谓:“下笔千言。一挥而就。”考试时,只需15分钟即能完成作文,就可以省下更多的时间应对其他题、不至于手忙脚乱,冷静应考而获高分。

2.学情反馈确保真实。老师严格控制在15分钟内完成习作,此时此刻人人必须争分夺秒;既不能问老师也不能问同学,更不能查资料,全凭自己的能耐完成习作。因此,这种在老师眼皮子底下完成的文章绝对是真实的;是好是坏,水平是高是低,一目了然,毫无虚假成分。

3.促进了思维敏捷性的形成。思维是否敏捷,是衡量人聪明程度的标尺之一。15分钟要完成几百字的文章,可以说是“文思如涌”,脑子想多快,手就写多快,手脑合一、同步,也体现了人的聪明能干。接受快速作文之后的学生,绝没有一个在习作过程中“咬笔头”、“翻白眼看天花板”的。这种习作训练也可以说是思维训练。

就冲着“快速作文”的这三大优点,我一直在实践着,在研究着,在我徒弟们的班上推广着。因为,这种训练方法省时高效,何乐而不为呢?下面举一个五年级课例,以说明之。

作文:XX小议

【训练目标】先叙后议。

【教学过程】

1.回顾已学过的课文,出示训练目标。五年级学生已学过《钓鱼的启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篇课文。这两篇课文用的手法都是先“叙”后“议”;指导学生回忆先叙什么,又议什么,从而指明今天要用这种方法写文章。

2.指导学生完成半命题的补充,从而获取写作内容。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值得“议”的内容。我先示范:义工小议(板书)。看到这个题目你们认为前面的“叙”该叙什么呢?写完叙的内容,可以发表怎样的议论呢?

生:前面可以写家长义工每天在上学和放学时都牺牲休息时间到学校参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后面可以议论他们的这种奉献精神。

师:非常好。老师领了头,下面你们想想,你想叙生活中的什么人或什么事、或什么社会现象呢?然后可以展开什么样的议论呢?

生1:我想写:上网小议。

生2:我想写:追星小议。

生3:我想写:乞讨小议。

生4:我想写:麻将小议。

师:题目的补充,都非常精彩。针对自己想写的题目,将叙的内容与议的部分该怎么写,在小组内讨论。

(生进入小组交流,老师下组倾听、指导。趁此机会捕捉一个最佳状态的学生发言)

师:我们一起聆听XX的说法,从中一定可以得到有利于你我完成习作的启示。

指名学生汇报后,指导如何“叙”,如何“议”,学生即动笔写作。上述过程15分钟完成。学生习作时间15分钟,到点叫停;留下10分钟,进行讲评。如果是训练有素的班级,完成习作的人数应该在百分之八十以上;从未训练过的班级,完成人数应该在三分之一左右。讲评时,一定要扣住目标讲评,即评“叙”的部分是否具体、“议”的部分是否合情合理。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篇13

一、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

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那些智力发育迟缓、学生成绩不良、有过错、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还特别要尊重意见和自己不一致的学生。同时,教师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只有既尊重学生,又赞赏他,学生才能可能愉快地学习,才有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语文教学的过程性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思维方式等。学生的学习结果不一定是具体、有形的成品,可能是提出一种见解,产生一个方案,策划一项活动,注重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者对所学的内容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应是全体学生积累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年龄、知识积累和个性特点,决定了其学习品质的差异性、因此,反映在学习结果上差异肯定是存在的,不管学生的差异有多大,只要是积极参与了学习研究的过程,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承认差异就是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语文教学的过程性,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领悟语言表达之精妙,获得情感体验之愉悦。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讨论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或同桌研究,或分组讨论,或自由组合交流,以期达到人人参与、各抒己见的目的;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教学过程中体现新的学生观和质量观,是对以往注重学习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评价观念的挑战,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学习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14

十一小 刘秋萍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上进行了一次系统而大胆地变革。它吸收了现代课程论的最新成果,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新的理念需要有富有胆识、敢于创新的人来实践它。它在呼唤着能够对课程标准的理念进行准确诠释,以新型的教学方式完美实施课程标准的新一代名师。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且,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因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比如,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口语交际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教师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谈语文新课标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篇15

1. 语感的定义。

什么是语感, 历来众说纷纭。从研究者对语感这一概念所作的分析, 可以得出:第一, 语感本质上属于直觉思维, 是感性直觉和理性直觉的统一。第二, 语感包括三个要素:语感的主体——言语者, 即可以是形式的, 也可以是内容的, 更多的既有形式又有内容的。语感活动——主体对主体语言对象感受理解的过程和结果。第三, 语感是语言材料作用于人的视听感官而产生的心理反映, 这种心理反映具有心理因素的综合性。第四, 作为一种能力, 语感有高下优劣之分, 人的语感能力可以在后天培养和发展。综合看, 语感既属于语言学范畴, 也属于心理学、思维学、美学的范畴。因此可以说, 语感是积淀着理性的感性, 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它具有直觉性、非自觉性, 同时又隐伏着逻辑理智的成份, 是具有理性功能的感性形态的领悟和意会, 它通过直接的感性观照同时达到了对语言本质的感知和了解。

2. 构成语感的因素。

语感的范围是非常丰富的, 诸如重音、停顿、语气、语调、语势、节奏、韵律、语序, 句式、语体、色彩、情味、风格、分寸直至各种语病, 都是语感的对象。粗略地说, 构成语感的要素是由语言客体决定的技巧性和受感主体主导的审美性所决定的。技巧性可以通过对重音、停顿、强调的把握, 对语法、句法、语序的理解, 对文艺修辞、言语变异的领悟等, 来学习字词、感知语句, 揣摩形象, 获得文章的题旨;审美性则需调动个体的生活经验、学识积累等来激活意象, 引发想象, 唤起情感, 体察和审视语言背后的深刻意蕴和丰富情致。因而, 语感的准确与否, 程度如何, 既有其客观的确定性, 也有其模糊的捉摸不透的特性。其实, 恰恰是这种“捉摸不透”, 才使言语活动更为活跃丰富, 才使言语活动取得了文学的质地。

3. 语感的功用。

语感强的人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自由而顺畅地表达思想感情。说话时妙语连珠, 写作时意到笔随;又可以在瞬间对别人的话做出判断、反应, 迅速地辨别出各种话的含义, 甚至预测出想说还没有说出来的话。这种敏锐的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极致, 是学习语言的人追求的目标。语感强, 则领悟能力强;语感弱, 则领悟能力弱。在快节奏, 高效率的日益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中, 语感也成了才干的潜台词。在市场大潮中, 快速筛选信息, 在瞬息万变的经济大战中正确决策, 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推销自己, 每一样都与语言有密切联系, 其间语感功不可没,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培养语感

1. 诵读吟咏, 感知语感。

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这句话告诉我们帮助学生感知语言的金钥匙是诵读。诵读吟咏是传统的语文教育中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我国历代童蒙教育以诵读为主, 以“日诵万言”为美德, 并积累下大量的宝贵经验。在语感教学中, 教师要借鉴传统语文教育的诵读经验, 通过自己的范读指导学生学会诵读, 目的在于导引学生的语感, 使学生整体感知言语。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情色彩的敏感性。要做到使学生感到听语言如同听音乐一样, 形象地说, “学生应当成为‘语言音乐家’, 应当珍视语言的正确、纯洁。”因此, 要加强有感情地诵读训练, 从而提高学生对语音的综合感受能力。

2. 品味语言, 领悟语感。

语言是用来表情达意的。文字的背后具有丰富的意象, 情感或理念。正如音符之于乐曲, 音符本身没有多大的意义, 而简单的音符经过作者的恰当组合, 从而构成旋律中有机的内涵。叶老也认为“单靠翻字典, 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 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 把生活所得一点一点的积聚起来, 积聚的越多, 了解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 那时候去鉴赏作品, 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品味语言, 反复揣摩体味, 这样才能触摸到作者的情意, 脉络, 深切体会到作品的情致意趣, 增强对语言的感悟性, 提高语感能力。

3. 强化实践, 运用语感。

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 只有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持之以恒, 养成习惯, 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培养语感, 仅靠课堂几十分钟的训练是不够的。更多更重要的要靠日常生活或课外培养。因为语文的学习过程是在不断积累的知识, 经验形成语文技能并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的过程。所以通过课外, 校外学习对学生语感训练也很重要, 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平时应提倡学生多背诵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 要求他们多收集诗词警句作语汇的积累。大量看有益的课外书, 扩大阅读范围, 开拓视野, 都是积累语感的有效途经。课内外结合, 校内外结合, 不断实践与积累, 久而久之, 高效能的语感能力便自然形成了。

摘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语感”并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感”一词, 自20世纪20年代夏丐尊先生明确提出以来,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40年代, 叶圣陶先生进一步倡导语感训练;80年代, 吕叔湘先生更是大力倡导“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1995年浙江师大的王尚文教授出版了研究语感的首部专著《语感论》。此后, 许多学者对语感讨论和探索进一步深入。那么究竟语感是什么, 如何培养学生语感能力也是本文探讨的核心。

基于语文新课标的作文教学策略 篇16

一、充分利用间接材料,丰富阅历弥补不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是实践的重要性,但人生苦短时间有限,每种理论都去亲自实践决不可能也毫无必要。学生活动面不广视野很狭窄,缺乏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不出新颖的题材这是正常现象。没有直接经验,我们只能充分利用间接材料来弥补不足。如:叫学生听新闻看报纸读名著赏美文,并有意识地做好读书笔记,每隔一段时间在班上搞一个“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们上台介绍收获展示成果,既锻炼能力又互通有无,可谓两全其美;此外,教师的阅历丰富一些,时间也相对充裕一些,可帮助学生搜罗有用资料,加入自己的观点评述,指导学生正确欣赏和牢固记忆;这样,写作时学生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间接经验而不必纯粹靠杜撰或挤牙膏了。

二、精心创设写作意境,努力拨动感情琴弦

写作是人的内心情感在笔端的自然流露,即“我手写我心”,没有激情,谈何写作?要打开学生感情的闸门,激发其写作欲望显得尤为必要。如果教师仅仅是出个题目,再单纯地提点要求,那么在枯燥的说教中,学生只会是不胜其烦、昏昏欲睡,在如此情态下写作,其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应当精心设计题目和导入语,并且做到语气语调充满感情,以达到“以情激情,以心动心”的目的;然后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谈题材选择、谈写作思路、谈谋篇布局、谈主题确定等等,互相启发补充完善,而教师则在指导点拨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把写作技巧、注意事项之类巧妙地糅合进去,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并能牢固掌握。就这样,教师在精心创设的意境中,将学生内心深处感情的琴弦悄然拨动,水到渠成时,学生自然能一泻千里、一气呵成,写出来的作文往往通顺流畅且富有真情实感。

三、长期坚持话题作文,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几乎没有多少学生是愿意主动写作并视之为一件快乐的事情的,他们往往是被逼无奈、消极作文、完成任务而已,这样的写作是枯燥单调、毫无意义、甚至是可悲的,但如果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可能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笔者坚持让学生练习“话题作文”,这不仅是为了适应中考新趋势,更是为了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挖掘他们全面思维、深度思维的潜力,使他们逐渐由“怕写”到“愿写”“想写”再到“写好”。教师可先作示范写下水作文让学生听评,然后请学生自己出话题,要求是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与大家讨论的话题,如:“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怎样的?”“你如何看待网络?”“怎样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等等不一而足(如有雷同可重出一个),把它们集中起来,定时抽取其中任一话题,学生回去思考写作(一般不少于三百字,出题者不少于六百字);第二天课上,随机抽出三五名学生朗读作文,然后由出题者进行总结式发言,最后教师作全面评判,多表扬肯定他们作文中的精彩之处和富有哲理的地方,而同学们的掌声往往就是对他们的最好奖励,从而让他们不断地拥有成就感和满足感。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渐渐不再讨厌作文害怕作文,还常常把他人的好词好句记录下来为己所用,把他人的经验教训吸取过来丰富阅历,在以后的写作中就可以将相关内容进行扩充完善即可,写作也就不再是一件令人大伤脑筋的事了。

四、变换多种批改方式,有效提高写作水平

一般作文教学,可能是“教师出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评讲——发给学生”这样的流程,而学生往往只看个分数而已,并不会花太多时间去认真研究老师的评语、建议,实在是有负于教师的一番苦心;而“面批”虽有其优势,但既面窄又费时费力,很难坚持下去。其实,正如“懒惰的父母却有勤劳的孩子”一样,“懒惰”的教师也可以培养出“勤劳”的学生。教师批改作文的方式不必千篇一律,更不该一成不变,那反而会让学生感到无趣、厌烦,从而距离作文越来越远。教师可以尝试几种不同的批改方式,给学生以新鲜感,减轻自己的负担,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岂不一举多得?在此,笔者不妨介绍几种:

1.个人自改法

教师提出要求并作指导后让学生批改自己的作文,尽量做到自认为“不能删改一字或一个标点”为止。不过,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往往看不出毛病,这就是“当局者迷”,而给他人批阅修改却容易发现问题,这就是“旁观者清”,所以此法尽可能少用,教者可采用“单人互改法”——

2.单人互改法

教师将批阅的方法、符号、分值参考等明确后,让学生之间相互批改,要求圈点批划并找出精彩语句,最后用简洁评语作结;然后将此文与原创者见面,交流批改意见,可探讨可争论,谁有道理听谁的,这样每个人都在“批改”和“被批”中获益不少。不过,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个人的观点也难免有些偏颇,因此教者还可设计“小组齐改法”——

3.小组齐改法

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每组四人,分作文四篇,以小组形式共同批改,做到符号正确,圈点到位,评语完整,这是第一步;小组推荐佳作一至两篇,在全班朗读介绍并谈推荐理由,这是第二步;第三步,在所有推荐佳作中,评出最佳者三五篇予以表扬奖励。由于是凝聚了小组集体的智慧,因而对每篇文章的修改也就比较细致全面,打出的分数也相对合理,推荐的佳作也能得到全班的认可。此法不仅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还大大提高了朗读、鉴赏水平,让学生在争论批改、聆听佳作、揣摩品味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有效提高写作能力。此法好处较多,可以常用。

另外还有“全班点评法”“范文共赏法”等等,在此也就不一一赘言了。

人们常说:教无定法。确实,作文教学也一样,教师可根据学生实情适当采用多种方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不管怎样,笔者认为“最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合理的”、“最有效果的才是最好的”,而且每种方法在开始使用时,都要经过周密考虑、严谨安排、细致指导、耐心纠正,并不断完善,才能有效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让学生以写文章为乐趣、以改文章为收获,如此长期坚持下去,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一定可以开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上一篇:八年轴对称图形练习题下一篇:我的学习方法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