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共12篇)
语文新课标 篇1
可以说, 中国二千多年的语文教育史, 就是一部人文教育的历史, 只不过不同的时代, 人文教育的内容有所不同, 但总体上都是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直至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后, 现代教育背景下的中国语文学科才真正确立, 在这之前, 中国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语文课程标准, 严格意义上的语文课程标准是在1923年由当时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下属的“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讨论制定并颁布试行的课程标准。
新中国成立以后, 受政治等因素的影响, 语文教育走过了一段曲折不平的道路, 尤其是文革时期的语文教育也和当时其它行业一样, 遭受破坏。直到1978年3月, 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行草案) 》, 在政治上、思想上进行拨乱反正, 认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学的经验教训, 重新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提出了语文教学在教材内容和教学文法上的原则要求。后又几经修订, 一直用至1987年。1985年, 党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的新要求,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 更加明确了教改的具体目标。1992年6月, 国家教委又正式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本) 》, 在试用的过程中不断修订, 到新课程标准出台之前, 这个试用文本已经逐步克服过去大纲中的许多问题, 较好地解决了在语文能力训练中学习知识、培养感情、发展思维, 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等问题, 体现了义务教育注重素质培养, 尤其是人文素质培养的精神, 反映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对这一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
所以, 细细梳理, 不难发现, 语文课标自始至终饱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传统, 体现了不同时代政府部门或教育主管部门对人文的重视, 只不过在不同的年代, 这个“人文”的历史内涵会有所不同, 在新时期, 我们的新课程标准更是承袭了优良的人文传统,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拥有健全人格的新一代而做出了努力。
1996年4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 修改完成了《学习: (人类的) 内在宝库》这部划时代的报告, 向世界发布:该报告从人的发展的广度审视教育。与此同时, 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各项具体目标中, 也提出了:
“ (1)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而《 (全日制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也以全新的理念, 给我们语文教师以深刻的启迪。它在“前言”部分的第一句就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受到高度重视。《 (全日制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定义在确定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同时, 首次将语文的人文性提到如此高的地位, 强调了语文教育应在培养现代社会公民的“人文素养”上发挥重要作用, 这无疑对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种转变, 标明了语文课程鲜明的时代特征, 丰富的人文内涵, 全新的教学观念以及全新的价值取向, 具体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一、注重传统文化的熏陶
语文教育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 《 (全日制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强调:“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继承和发扬祖国优良文化传统是国家实现教育自主的基础。语文学科由于其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承担着繁荣民族文化的重要任务, 所以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在“总目标”中, 课标指出, 语文学习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在附录中, 课标推荐了优秀诗文, 要求学生背诵。其中, 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 (段) , 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 (段) , 合计240篇 (段) 。另外, 课标对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让学生在大量积累的前提下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熏陶。为配合课程标准, 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中, 明确提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 选文应该“文质兼美,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二、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
新课标所提的“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 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 语感, 思维品质, 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 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文化品位, 审美情趣, 知识视野, 情感态度, 思想观念等内容。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 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 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 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是语文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中所担负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所必需的。做这样的改动, 不仅仅是在名称上做文章, 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语文教育在实用之外的功能, 重视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增强底蕴、提高修养的功夫。为此新课标提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 融为一体, 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 螺旋上升, 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根据上述论断, 新课标经过综合、梳理, 归纳出十条总目标, 大致而言, 前五条目标从语文素养的宏观方面着眼,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过程和方法”两个维度上有所侧重。后五条从具体的语文能力培养方面着眼, 侧重在“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 这样就在课程目标中准确而恰当地落实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课程性质的定位, 也保证了语文课程思想性的地位。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人文资源, 对儿童少年及青年一代的灵魂有着强大的塑造力量, 所以, 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当前语文教育改革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 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都要深切和深刻地体验, 把握课文中所蕴含的:讴歌, 怜悯, 揭露, 批判的热情、激情等心理形式体现的人的“挚情”, 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语文教学应重视人的积极情感和美的心灵世界的审视和培育, 满足师生的审美需求, 提高审美素质, 以实现新课标提出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多重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人。
三、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是现代社会的要求, 也是各个学科的共同责任。中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课标指出:“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摆在了重要位置, 并在相关部分提出了相应的措施要求, 如提出了发展健康个性的要求, 强调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 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要求, 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如强调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在写作教学中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特别强调转变学习方式, 把学生从被动压抑的状态下解放出来, 让学生在主动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获取知识, 提高能力;再如要求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此外, 新课标还重视师生互动, 它还强调面向全体学生, 强调语文教学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所以《 (全日制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具有一股前所未有的强烈的人文关怀气息, 令我们欢欣鼓舞!
语文新课标 篇2
新课标中对初中生(7~9年级)语文方面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 的速度。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 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 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 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12.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语言上的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15.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三)写作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9.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10.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0万字,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说话观点和意图。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5.在交流过程中,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7.能
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初中语文新课标解读 学科特点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源于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具性着重指明学生“应学什么、怎么学”,人文性则重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是唯一可以在生活中长时间使用,甚至影响事业、家庭的重工业。课程理念 1.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语文逻辑思维能力——在生活中善于运用语文的能力。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学习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学要重听说读写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学生语文素养能力形成一般是在初中阶段定型的,阅读速度高低就是最明显的体现。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旧比较 1.语文性质功用的回归:由注重思想性、工具性而弱化思想性,强调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2.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由内容分析本位而重视语感积累。语文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落实语言素养训练方面的目标,这是保证语文课上出语文味的关键。在教学中要摆正篇章分析与学生感悟的关系,还是要讲精彩讲到位的,不是完全排斥分析,而是要把分析当成帮助学生领悟的手段,而非目的。但坚决反对对课文作琐碎的、微言大义的分析。整体感悟绝不等于主题先行,主题先行的方式存在一定问题,因为我们在课堂教学的逻辑关系中应处理好演绎和归纳的关系。根据思维发展的规律来看,归纳教学优于演绎式教学,我们可以试想:中心意图都明确了,再分析不是浪费时间嘛。3.语文教学重心的转移:由强调接受信息而较为强调搜集、筛选、整合、处理和生发(生发要多反思,找教材的毛病)信息。由知识中心论而重视语文历练实践。4.学习方式的倡导:由被动接受而自主、合作、探究。简单概括就是“对话(讨论)”。5.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激活:由课堂中心而接近社会生活。新教材的选文较接近学生年龄和生活实际,可供选择学习的篇目多了。师生能够自主地参与课程的开发,把“学什么”的权利交给学生;学校和教师应有自主选择教材的权利;教师应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自主性;学生与课程文本应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而不是被动接受“别人已经编定的课本”。语文教师应把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地位,应成为平等对话的引导者。教学内容应吸收学生的经验,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求知欲、探究欲。教师不应把整个教学过程看成是既定教案的一板一眼的演绎,而应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既定的教案。对话意识已深入教师内心,但不能狭义地理解为师生或生生间的讨论,课堂教学不能仅仅着眼
于怎么教,仅仅关注教法的探索还是形式的,更多的是要关注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的重构。
实践语文新课标的关键 篇3
一、教师要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
教学观左右着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等。从整体上看,当前语文教师的教学观主要有两种:一是传统式教学观,认为教学的本质就是传授知识:一是应试式教学观,认为帮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顺利升学才是教师最主要的任务。
我们必须摒弃陈旧的教学观,确立真正的“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将学生当作“主体”,是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心理的需要。中学生正处于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前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已经形成,期待教师予以充分肯定。因此,我们应将学生看作“人”——充满活力的生命体,看作知识的主人。这样,我们就能放开手脚,打破条条框框,“解放”学生,给他们以“主动”,使他们从继承性学习转向创新性学习。“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还顺应了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逐步探索,要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积极参与,变学生的被动思维为积极主动的探索思维,变学生的自我封闭的学习为互助合作开放的学习,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自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自觉地“看”、“听”、“问”、“记”、“议”。
“议论”,是指课堂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交流个体信息,取长补短,同化、吸收、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只是以求得某个问题的答案为目的,而是在议论过程中相互评价、补充、答疑、解决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议论的形式有小组议论和全班议论两种。
“引导”,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教师对一些语文知识、阅读方法、写作技巧等做一些必要的传授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探索;另一方面,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又必须靠学生自己去实践、去探索,这个过程教师又必须当好“导师”,随时给学生以鼓励、督促与指导。
三、教师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
1.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笔者曾在班级学生中作了一次民意调查,问“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最喜欢的主持人是谁?”回答是“开心词典”、“非常6+1”以及李咏、王小丫,原因是这档节目能从娱乐中传授知识,播撒快乐,李咏主持风格轻松幽默,王小丫和气亲切。由此,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是也能创设情境,营造出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那么学生就有了自由发展个性的环境。
2.在阅读教学中,应鼓励“多解”。例如,对《孔乙己》一文中的“批判科举制度”,我们现在的教参依据的是“茅盾”版,“茅”版对,难道“鲁迅”版就不对吗?两个版本都对,就不能有第三个版本吗?学生就不能对课文有自己的见解吗?在阅读教学中,我认为只有允许学生“多解”,学生才有可能摆脱教学中的个人专制、知识专制,真诚地体验,自由地思考,大胆地质疑,敢于“标新立异”,从而诱发潜在的创造智能,使思维趋于活跃,使灵气得以解放,实现创造性的学习。学习是手段,创造才是目的。
3.给学生自由写作的权利。写作本质上是精神的创造,是个体生命力的外在体现,是写作主体的情感史、心灵史,要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得清除他们长期养成的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就是不说真话的不良习气。笔者将他们原来的“周记”更名为“随笔”,放开他们的手脚,指出他们应更“主动”些,“随意”些,要求突出一个“真我”,用“我”的自由之笔,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显“我”的自在之趣。一个阶段的“随笔”训练之后,去翻翻他们的练习本,《<爱莲说>新解》、《不能自我淘汰》、《同桌的你》、《<黔之驴>新说》、《校园散记》……一篇篇充满灵性、带着时代气息的文章扑面而来。创造能力、创新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潜能,学生一旦摆脱束缚,找到自我,其个性就会充分发挥,创造、创新的潜能便能得到实现。
“涉水有深浅,收获大不同: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擒蛟龙”。学生展现自我,需要自由宽松的氛围。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应该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也是语文教学进一步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突破口。当然,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探索。
语文新课标审美新理念 篇4
一、语文新课标, 教材新编排
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课程目标”中, 提出“感受鉴赏”, 要求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 品味语言, 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 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体味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 激发他们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 提升审美境界。
与此相对应, 高中语文新教材也进行了一系列修改。翻开新教材, 我们可以看到, 古今诗歌、中外现当代哲理散文的数量明显增多, 在安排顺序上也有了较大的变动。它们从内容角度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 表现作者的生命意识, 从而引导学生对
生命、对人生、对生活进行深入思索。生命之泉汩汩喷涌, 引导学生畅游于生命之河, 与生生不息的灵魂展开心灵的交流, 碰撞出绚丽的火花。如《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赞美》 (穆旦) 、《我与地坛》 (史铁生) 、《我的呼吁》 (阿尔贝特·史怀哲) 等。
(二) 表现特定时期的社会风尚, 从而展示社
会美、人格美、人性美。引导学生阅尽世间的阴晴圆缺, 感受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 或者欢欣幸福家庭的天伦之乐, 或者悲痛于生命的杳然逝去。如《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宽容〈序言〉》 (房龙) 、《名人传〈序〉》 (罗曼·罗兰) 、《错误》 (郑愁予) 、《边城》 (沈从文) 等。
(三) 表现巧夺天工的自然美, 从而引导学生远
离都市的喧嚣, 徜徉、沉浸于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 尽情感受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脉动, 体味心灵的淡泊宁静。如《我的空中楼阁》 (李乐薇) 、《花未眠》 (川端康成)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等。
以上所列举的新一轮教材中的课文, 充分能够体现出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它们或者在安排顺序上大跨度变动, 或者之前从未出现在教材中。如此大幅度的调整意在帮助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地运用教材, 更容易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审美教育, 帮助他们携同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聆听智慧心语, 感受生命力量之伟大, 欣赏自然瑰丽, 体验自然万物之浩荡, 领略人生之真谛, 见证人生道路之沧桑。
面对这样一套新教材, 面对这样的语文审美教育新理念, 作为教育教学过程的先行者、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应怎样把握呢?新课标指出, 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是一种审美创造、审美活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因此, 教师要尽量渗透蕴藏在教材文本中的美育思路, 充分利用阅读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进行“美”的阅读, 并在此基础上, 与他们展开交流, 最终帮助他们认识美, 理解美。
二、审美新理念, 教学新策略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审美理念、审美规律, 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阅读教学中, 审美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他们自身的思想状况对其审美活动的影响很大。高中学生大多思想还未定型, 一般没有自觉的审美意识和成熟的审美情趣, 对于美的认识、判断往往片面依靠感性形象, 停留在表面的、肤浅的层面上, 加之缺乏必要的美学理论知识, 他们难以准确理解美的本质, 进而辨别真正的美丑。
此外, 由于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的不同, 特定心境、注意等心理因素的差异, 以及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影响, 造成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各不相同, 使得他们的美感表现出很强的个人差异性和不稳定性。
他们处在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 具有非常强烈的自主意识, 喜欢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 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 用自己的心灵去选择, 对于外界强加的东西非常反感, 有时甚至会不假思索地加以否定、拒绝, 这就意味着作为教育者和引导者, 教师不应该、也不可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强制学生接受某种审美理念。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和新课标、新教材的变化, 依据审美规律开展阅读教学, 要注意尊重、保护学生审美阅读的主体性, 激发他们的审美兴趣、审美意识, 尊重他们结果的多元性。
(一) 充分利用高中语文教材的新变化, 辅之
以读本、选修课,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尽可能地为他们营造一个美的心理氛围, 给他们足够多的机会去接触美, 给他们足够长的时间去感受美, 给他们足够大的空间去放飞自己联想和想像的翅膀, 构建自己心目中美的形象;并利用恰当的时机加以点拨、指导, 帮助他们树立起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美、体验美、理解美, 进而学会有意识地创造美。
例如, 新的高一语文文本在每个单元之后新增了“研究性学习”这一板块,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这种新变化开展审美教育。以第一册第四单元为例, 本单元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是“当地民风民俗的调查报告”, 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社会美、风俗美、人文美。针对这一课题,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实地考察当地的民居、民宅, 亲自体验身处其中的感受, 品味其中蕴涵的文化氛围, 并结合自己的考察结果、生活经历进行课堂发言, 然后再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如《胡同文化》 (汪曾祺) , 可引导学生将北京的胡同与当地民居建筑相比较, 将胡同文化与自己考察感受过的当地民居文化相比较, 在比较中感受不同的社会美、风俗美, 体验不同的人文美、建筑美。与以前干巴巴地单独讲解课文相比, 这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也更容易使学生获得对人文美的感性认识, 为他们审美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 新课标强调增强课程的选择性, 要求设
置选修课, 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 开设阅读选修课, 为他们提供更多自主阅读的机会, 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 提升他们的审美境界。
比如, 教师可以适量增加古诗选读, 充分利用诗歌的审美价值, 灵活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 引导他们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像, 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的解读。在鉴赏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 鼓励他们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 表达各自不同的审美趣味。
1. 教师可以列举几种古诗中经常出现的审美
意象, 如登高怀远、折柳送别、望月思乡等人文美意象, 青山、碧水、明月等自然美意象, 鼓励学生自主寻找有关诗歌并进行自主解读, 归纳发现其特点、规律所在, 教师可以从中观察学生的审美倾向并进行相应指导。
2. 加强某些有特色的优秀诗作的学习, 引导
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获得丰富的审美享受。在指导中, 教师要尽量摈弃应试教育下枯燥、抽象的讲解, 避免将“美”概念化、教条化。在解读古诗时可以借鉴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所用的方法, 即以意象解意象, 以情感解情感, 甚至以诗解诗, 让学生用感性去接触美, 培养起对美的事物的感情, 为最终领悟美、理解美奠定感性基础。
3. 加强对诗歌的吟诵诵读。诗歌是音形意之
灵魂的精华组合, 音韵在其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分量。若要真正懂得一篇诗歌的精义, 必须反复诵读, 在吟诵诵读中重温作品意象, 进入意境, 亲身体验情感历程, 才能与作者产生心灵共鸣, 从而获得精神的陶冶与升华。教师必须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乐读书, 读书乐”的诵读氛围和环境, 如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 举行诗歌朗读比赛, 并邀请有经验的语文老师担任评委, 对选手的表现以及对诗歌的诠释作出当场点评, 这样就使比赛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排列名次的层次上, 同学们通过参加、观摩比赛, 将对文学作品的把握更深入一层。
语文新课标体会 篇5
2012暑假至今参加了山东省的远程研修的培训学习,从中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一、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的画面图,犹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三、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基础上,从本班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因此,语文教学应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
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语文教学的过程性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思维方式等。学生的学习结果不一定是具体、有形的成品,要注重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者对所学的内容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应是全体学生积累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年龄、知识积累和个性特点,决定了其学习品质的差异性、因此,反映在学习结果上差异肯定是存在的,不管学生的差异有多大,只要是积极参与了学习研究的过程,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承认差异就是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语文教学的过程性,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领悟语言表达之精妙,获得情感体验之愉悦。
小学语文新课标的三个回归 篇6
一、回归到培养语文素养上
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差,往往就说这斗头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回头看看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应当承认: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结合我校许多语文老师的教学实践,我提出以下几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做法:
1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和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要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如教学老舍的《养花》一文时,可以抓住老舍先生所付出的劳动这一段落,着力渗透“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这一富有人文内涵的思想内容,课上引导学生夸夸班上热爱劳动的同学,并提倡组织学生进行公益劳动,家务劳动,自己也学养花等实践活动。这样也就使学生懂得了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道理,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2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相关的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语文素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一定的提升。从课外来说,必须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班委选举。课前一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都会使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这些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二、回归到学生阅读背诵上
我国有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的俗语,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知之甚少,遗忘很快,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有位教师在执教一篇游记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先小组合作学习,然后集体交流,抽学生轮流上台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景点的特点。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的画面,犹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整堂课内容充实,形式新颖,学生饶有兴趣,也学到很多知识。表面上学生收获不少,但是由于缺少了对文本的朗读。实质的理解还是缺少相当的内涵,尚有部分学生甚至一节课中没开过口,这显然无助于课文内容的解读。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回归到学生自悟探究上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其实,语文教学不是教师故弄玄虚的卖弄,也不是教师讲述本人的读书心得,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
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惭愧的火花。我们许多老师在新老教材的语文教学中,曾经尝试运用过“小组互动探究四步法”。也就是:1读——读喜爱的语段;2说——说探究的内容;3问——问不懂的问题;4帮——帮助解决疑难。例如上写景篇《桂林山水》时,就是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读一读、说一说、问一问、帮一帮的过程,以多元的对话为模式,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同学之间合作探究,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使整个课堂弥漫着一股亲切、活泼的气氛。课堂上或争先发言,或正反抗辩,或据理力气,或点评,或小组讨论。教师在课堂上架设起一座文本与学生对话的桥梁,使学生学会了真正地学。
语文新课标 篇7
一、解读新课标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学习母语,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叶圣陶先生关于“工具性”的论述,一以贯之地强调对培养思维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视。在他看来,语文不是静止的知识,而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解读新课标的人文性
语文包括两个基本点:一是正确理解和掌握语言文字这一交流工具,二是学生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升华。前者说的是工具性,后者则是人文性。工具性是语文教育之根基,人文性是语文教育之生命。我们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理解与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同时要正确进行思想引导,把人文教育有机渗透其中,而不是硬性贴上“人文”的标签。
三、解读新课标的综合性
如果说“工具性”和“人文性”分别构筑了语文教育的根基和生命,新课标提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则指明到达语文教育理想“彼岸”的正确路径。
所谓“综合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语文课程的学习不能像数理化等学科那样单单追求建立完整的学科知识结构体系,而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目标。其次,新课标对“语文素养”的阐释,也进一步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由此可见,语文学习应该是一种全方位的综合学习,必须实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维度的融合,进而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四、解读新课标的实践性
语文学习必须遵循两个规律,一是学习母语的规律,二是人的认知规律。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正是从人的认知规律出发,强调语文能力的提升,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仅仅通过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训练就能获得的,必不可缺的条件是学生能动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
语文教育必须树立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大语文”教育观,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而不囿于书本,囿于课堂。例如:
1. 留心生活小事
我给学生布置的第一个观察任务是观察妈妈做午饭。通过观察,学生作文就显得生动多了。有的写“妈妈边炒菜边教我。她手中的铲子像长了眼睛似的,在锅里上下翻飞,所有的菜都听她的指挥。”有的写“妈妈在切洋葱时直眨巴着眼睛,有几次眼泪都被熏得掉下来,我才知道美味的洋葱里还有妈妈的眼泪,妈妈真是太辛苦了!”可见,引导学生留心身边小事。真切体验,学生才有发自肺腑之言,文章才能鲜活起来。
2. 密切关注自然
大自然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创造者。每周我都会安排一到两节课的时间带学生去接触自然,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观察天上飞鸟的飞行姿势,观察地上的蚂蚁搬家,给他们讲有关自然的知识和故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大量写作素材,写作文的兴趣也就提高了。
对照新课标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论阐述,我认为时下中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没能牢牢把握培养运用语文工具能力这个重心。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不少语文教师认为,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培养是个“磨水”功夫,即欲在基础知识这个大版块的考试中不失分或少失分,平时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字、词、句的讲解与训练上,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积累的要求,企图把所有知识都贮存到学生记忆的仓库中,到时候只需如数“搬”出。这种天真的想法和做法,都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
知识不等于技法,技法不等于能力,即使从应试的角度看,近些年中考、高考的命题走向,知识也只是冰山一角,能力则占大半江山。
因此,语文训练绝不能程式化、技法化和表面化。一定要将思维活动根植于训练活动的土壤中,并且由浅入深贯穿于训练活动的全过程。语文训练是否有效、高效,完全取决于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思维的持久性、深刻性和多样性。我们说,学生思维要灵活,主要指训练过程中的生成,它是由思维参与的激情火花点燃,在向未知方面挺进的关节点上,意外发现的通道和图景,是训练活动中难能可贵、无法预约但又可以预设的精彩。为此,教师必须大力倡导、鼓励学生爱智求真,质疑问难,探究思辨,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切不可再走机械刻板的老路。
参考文献
[1]魏琳.小学语文课堂理答现状及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语文新课标 篇8
关键词:新课程,体会,理念,规律,层次,训练
语文教学新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 每个语文老师都应该认真地学习、深刻地理解, 还要学以致用, 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笔者通过对语文新课程的学习, 有三点深刻的体会。
一、从始到终要贯穿一个理念
语文新课程有一个新的理念, 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的角色地位要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 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的教学策略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二、两个规律要常抓不懈
所谓两个规律, 一是指知识规律;二是指知识应用规律。
1. 认真把握知识规律。
引导学生弄清本节课所学知识之间的关系, 以及本节课与以往所学的相关知识之间的关系。必要时, 老师必须用图、表来表示, 帮助学生将客观的知识结构转化为主观的认知结构。
2. 务必把握应用规律。
没有规矩成不了方圆。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明确知识应用的范围;学会找准切入点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掌握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技巧。学生把握了这些应用规律, 就能提高学习效率, 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
三、教学中要把握三个层次
1. 想方设法创设情境。
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环节。其基本功能和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1) 通过特定的情境, 激活学习的问题意识,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2) 通过特定的情境, 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 产生共鸣, 激活现有的知识或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活动中的新知识, 赋予新知识以个体上的意义, 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 诱导学生学习新知。
在这一过程中, 要让学生实现知识内化, 形成学科技能。解决两个问题: (1) 这是什么?把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楚; (2) 为什么?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中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 是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有机结合的过程, 这是实现学生在教学中认识主体作用的一次质的转化, 也是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在其过程中, “教”是条件, “学”是关键。从认知程序看, 教师是从整体到局部, 而学生是从局部到整体, 教学过程正是在新知识这个认知连接点上实现认知的转化, 即由“教”向“学”的转化。在新知学习的过程中, 老师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主动参与学习、自主探索问题、解决思路、途径和方法的实质性环节, 不是教师直接讲授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的“满堂灌”学。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 (1) 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知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 完成学习任务; (2) 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的环节。学生群体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 批判性地考查所提出的各种理论、观点、假说、思路、方法等, 通过协商方式使群体的智慧为每一个个体所共享, 内化为个体的智慧, 拓展个体知识视野, 是形成学生表现、交往、评价、批判能力的重要环节; (3) 给学生留出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间, 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 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学习能力。
3. 教会学生应用知识。
谈高中语文新课标课堂教学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标,课堂教学
一、在新课标理念下, 观念更新势在必行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首先, 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即教育就是服务, 不过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有了这种观念, 我们才会面对全体学生, 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服务;有了这种观念, 师生才会平等相处, 我们教师才不会以师道尊严凌驾于学生之上;有了这种观念, 我们教师才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其次, 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什么是人才?李白诗句中说“天生我才必有用”, 有用就是人才。我们知道学生千人千面, 个性迥异, 但每个老师都有一个共性, 都会偏爱那些成绩优秀者, 对他们悉心关照百般呵护, 而对那些成绩低下者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熟不知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不要等到:坐火轮, 点电灯, 学微积分, 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因此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相当重要, 有了这种观念, 你才能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有了这种观念, 你才能注意发现学生的特长;有了这种观念, 你才能发现“过度的爱只能造成畸形的人才”。让我们牢记“没有不成功的学生, 只有不善于发现的老师”。
另外, 语文教师必须关注最新的教育动态, 最新的语文教学动态, 要积极学习, 要有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 不断充电, 使自己思想始终同最前沿的教育理念保持一致, 只有如此才能拥有全新的教育观、人才观, 也只有树立了这种全新的教育观、人才观, 你才能融入这课程改革的大潮流中, 才能真正的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的方向发展。
二、在新课标理念下, 教学方式力求创新
我们知道语文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地方, 是质疑问难的场所, 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天堂。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创造一种使大家愉快、有强烈求知欲、积极地探求知识的心理气氛。这种心理气氛是在师生交往互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果被动地接受, 愉快、求知欲从何而言。在教学中, 如果人人参与平等对话, 就意味着合作, 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 意味着是一起分享理解, 是生命活动、成长和自我表现实现的过程。在这个共同体中师生在享受着各自交往中快乐的同时, 也在共享着彼此带来的快乐。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创新, 要变灌输式的教学为启发式的教学, 变重结果的教学为重过程的教学, 变单一的信息传递的教学为综合信息交流的教学, 变单兵作战的教学为与他人合作的教学, 变模式化的教学为个性发展的教学。只有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才能改变沉闷的课堂教学, 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在新课标理念下, 要不断学习, 展现魅力
“有实力, 才能有魅力”。练舞蹈的, 往台上一站, 你就不难发现他们是练舞蹈出身, 那身段、那体形、那眼神, 举手投足, 与众不同。他们一招一式尽显功夫, 一步一态都是风流。新闻播音员, 只要他们一张口, 就字正腔圆, 出语悦耳, 不管什么新闻, 都会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语文教师是语文的形象,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谈举止都该是语文的。“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莫始乎言, 莫切乎声, 莫深乎义。”真挚的感情, 精妙的语言, 和谐的音韵节奏, 深刻的思想内容, 都是语文教师的标志。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 更要体现以上特色。不仅要有真才实学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在语文学科上是学生的领路人, 还要在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上是学生的引导者。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以丰富的知识、高雅的气质、不俗的谈吐吸引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因此, 语文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 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 扩展知识视野, 提高敬业精神, 提升教育艺术, 才能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另外语文教师也要精心组织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 教学实践证明, 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形式产生浓厚兴趣时, 其学习的主动性才会增强, 创造思维才会活跃。所以语文教师要把兴趣作为智慧的触发点, 才能的生长点, 求知的前动力, 在每一节课上,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 设计一个新颖别致、精彩纷呈的导入, 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语文教师还要真情对待学生, 关心爱护学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 教师必须真情付出, 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公平地对待学生, 不能厚此薄彼, 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 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 相信他们的潜力, 切实帮助他们。
语文新课标之新理念点滴谈(七) 篇10
在目前小学语文范畴内的作文教学流派,被大家口口相传的大约有五种,分别为:情境作文,活动作文,快速作文,学科作文,生活作文。我认为,其中除了快速作文之外,其余四种的主旨都是解决写作内容问题。不是么?你看,“情境作文”,是通过情境体验,捕捉写作内容;“活动作文”,是通过不同的活动过程,提取写作内容;“学科作文”,是让学生体验不同学科的学习过程而产生的情趣,获得写作内容;“生活作文”,让学生品味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摘得写作内容。唯快速作文不是!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湖南新邵一中的杨初春老师就创立了这一流派。而我虽然是杨老师的正宗老乡(我原籍是湖南新邵县漳府乡陈家坊大树村),但我的工作地是在长沙。九十年代南下深圳,在深圳退休,与杨老师从未谋面,也没有任何信息往来。可是,我从教后,就开始研究写作教学。当时既不入派,也不入流,自己摸索而已。进入深圳后,我与市教研室一起搞了几年多媒体作文教学研究,实际上就是“情境作文”。之后,才一本正经地推出我的快速作文。我的快速作文教学形式是:从布置文题到简略指导起,到写完文章加讲课结束,四十分钟一气呵成。
我认为“快速作文”有三大优点:
1.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双赢。对于小学3~6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在约15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一篇习作(300~400字左右),应该说是一种语文高素质的表现。正所谓:“下笔千言。一挥而就。”考试时,只需15分钟即能完成作文,就可以省下更多的时间应对其他题、不至于手忙脚乱,冷静应考而获高分。
2.学情反馈确保真实。老师严格控制在15分钟内完成习作,此时此刻人人必须争分夺秒;既不能问老师也不能问同学,更不能查资料,全凭自己的能耐完成习作。因此,这种在老师眼皮子底下完成的文章绝对是真实的;是好是坏,水平是高是低,一目了然,毫无虚假成分。
3.促进了思维敏捷性的形成。思维是否敏捷,是衡量人聪明程度的标尺之一。15分钟要完成几百字的文章,可以说是“文思如涌”,脑子想多快,手就写多快,手脑合一、同步,也体现了人的聪明能干。接受快速作文之后的学生,绝没有一个在习作过程中“咬笔头”、“翻白眼看天花板”的。这种习作训练也可以说是思维训练。
就冲着“快速作文”的这三大优点,我一直在实践着,在研究着,在我徒弟们的班上推广着。因为,这种训练方法省时高效,何乐而不为呢?下面举一个五年级课例,以说明之。
作文:XX小议
【训练目标】先叙后议。
【教学过程】
1.回顾已学过的课文,出示训练目标。五年级学生已学过《钓鱼的启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篇课文。这两篇课文用的手法都是先“叙”后“议”;指导学生回忆先叙什么,又议什么,从而指明今天要用这种方法写文章。
2.指导学生完成半命题的补充,从而获取写作内容。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值得“议”的内容。我先示范:义工小议(板书)。看到这个题目你们认为前面的“叙”该叙什么呢?写完叙的内容,可以发表怎样的议论呢?
生:前面可以写家长义工每天在上学和放学时都牺牲休息时间到学校参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后面可以议论他们的这种奉献精神。
师:非常好。老师领了头,下面你们想想,你想叙生活中的什么人或什么事、或什么社会现象呢?然后可以展开什么样的议论呢?
生1:我想写:上网小议。
生2:我想写:追星小议。
生3:我想写:乞讨小议。
生4:我想写:麻将小议。
师:题目的补充,都非常精彩。针对自己想写的题目,将叙的内容与议的部分该怎么写,在小组内讨论。
(生进入小组交流,老师下组倾听、指导。趁此机会捕捉一个最佳状态的学生发言)
师:我们一起聆听XX的说法,从中一定可以得到有利于你我完成习作的启示。
指名学生汇报后,指导如何“叙”,如何“议”,学生即动笔写作。上述过程15分钟完成。学生习作时间15分钟,到点叫停;留下10分钟,进行讲评。如果是训练有素的班级,完成习作的人数应该在百分之八十以上;从未训练过的班级,完成人数应该在三分之一左右。讲评时,一定要扣住目标讲评,即评“叙”的部分是否具体、“议”的部分是否合情合理。
语文新课标 篇11
[关键词]新课标;识字教学;三百基本字;教学例谈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明之一,是中华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工具。“三百基本字”是小学语文新课标的重要内容,而识字、写字是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小学生识字之初,思想空间和想象力受语言发展的局限,使得识字教学的展开十分困难,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来说,小学生由于年纪小,缺乏自律和自我约束的课堂意识,所以教学课堂的趣味性也关系到儿童对今后语文学习的兴趣。
优秀创新的教学课堂不仅能调动儿童思维,开发儿童智力,让儿童静下心来学习,还能规范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减少在课堂上做小动作、开小差等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行为。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运用小学生能接受的直观手段,创造更多符合儿童兴趣的识字教学场景,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未来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识字教学最基本的目标是让小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最根本的目标是培养儿童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只有把小学生的兴趣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把识字变成乐趣,才能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儿童最热衷的莫过于做游戏了,利用儿童对游戏的兴趣,可以把识字教学穿插在游戏中。
游戏识字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游戏教学活动有汉字接龙、“找朋友”、讲故事等等。例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先把班上的小朋友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朋友手里发一张写有汉字的卡片,然后告诉小朋友们游戏规则是:教师念出汉字,学生举出相应的卡片并排列成一行。开始识字时,教师可以念出“大、小、了、人、口、手、上、中、下”等初级汉字。对游戏中表现突出的小朋友,教师可以奖励小红花,保持他们对识字游戏的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讲故事的识字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学习生字,利用新课标教学内容中的生字“山、石、星、光、田、土、井”等,把它们穿插在故事当中,让学生们听得高兴,也能形成形象记忆,帮助理解字义。在课堂结束后,教师要奖励能正确读写的小朋友。这种借助故事情节,把字体和字形形象化、趣味化来调动儿童兴趣的方法,满足了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且能认识更多汉字的目的,让孩子们在轻松的课堂教学中逐渐了解汉字,学到知识。
二、以多种教学方式养成学生识字能力
1.“加减拆合,字体转换”的教学方式
汉字一般是由几个部分构成,“加减拆合”顾名思义就是给汉字增加或减少一笔,拆成两个部分或两个部分合成一个整体,使其成为另外一个字的识字技巧。比如常用汉字“日”字,加一个“一”字,就能形成“目”,“人”字加上“一”字就是“大”等。此外,在常用汉字中把“晚”去掉左边的“日”,就是“免”字;“时”字去掉左边的“日”,就是“寸”字。这种识字方法能让学生更多地开动脑筋,对千变万化的中国汉字更加感兴趣。
2.联想记忆法的教学方式
“联想”和“想象”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学生要开阔思维,敢于想象才能学好语文。比如在学习“晚”字时,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太阳和一只兔子,然后告诉学生兔子很喜欢太阳公公,每当太阳出来时,小兔子都会跑出洞穴欢乐地玩耍。可是天色晚了,太阳公公渐渐要落到西边去了,小兔子舍不得太阳公公,就一直追啊追。终于到了晚上,它追上了太阳公公,可是一回头,发现自己尾巴跑掉了。然后把“兔”字的那一点抹去,“日”和“免”结合在一起,就是“夜晚”的“晚”字。这种方法生动活泼,小朋友们往往都会听得津津有味。
3.顺口溜的汉字教学方式
有很多小朋友不会形象记忆,反而背诵的能力很强,这种学生就适合运用顺口溜的方法学习。比如汉字“回”,教师可以教小朋友:“四四方方两座城,小城藏在大城中。”比如“美”字,教师可以教小朋友这么记忆:“两朵鲜花插头上,王家大姐最漂亮。”再比如“匹”字,可以用顺口溜“三面有墙一面空,有个幼儿在当中”。这种识字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的眼、耳、口、脑全部开动起来,小朋友背得有劲,学习起来就更加有兴趣,学习生字更加轻松。
三、拓宽学生识字渠道
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汉字仅仅是博大精深的汉字字典里的冰山一角,学生识字不仅仅要学会识书本上的字,还需要发现生活中的汉字,把生活变成一个大讲台,更多的学习资源和空间还需要学生自己去积极发现。
教师可以经常引导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语文”,比如门面招牌上、广告上、食品包装袋上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汉字都是孩子们学习的资源。所以,要积极倡导孩子们把学习场所搬到生活中,搬到随处可见的日常环境中,积极鼓励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汉字,看到山能想到“山”这个汉字;看到太阳,能联系到“日”字;看到小草地能联想到“绿”字、“草”字等等。这种拓宽识字渠道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加乐于去寻找生活中的“语文”,建立对语文的兴趣,把任何空间都变为语文学习的课堂,达到新课标的基本学习目标,积极巩固和加强学生识字的能力。把语文活用在生活中,“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才能更加有效地开拓学生识字领域,落实识字教学工作。
识字是一切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也是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还与未来的写作有着重要的关系。所以语文教师需要用心投入“识字”教学,通过多种手段挖掘教材所蕴含的乐趣,让学生们体会识字的乐趣,从而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应当寓教于乐,让学生们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生字知识。
孩子的启蒙教育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学习,优秀的教师不是片面谈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而是用心感受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信任你、喜欢你,从而喜欢上你的课堂、你的汉字、你的语文。教师要用心感受学生们真正的快乐是什么,然后“寓教于乐”,结合学生兴趣,创设孩子们感兴趣的教学场景,教出家长、学校和孩子三方都满意的教学课堂。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穿插在识字课堂的教学中,在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们从小树立正确意识,更加热衷于学习中国汉字。
参考文献
[1]邓建伟.浅议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J].新课程导学,2014,(18).
[2]王彦萍.试论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J].考试周刊,2014,(46).
[3]陈 丹,刘芳云.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J].新课程(小学),2014,(03).
语文新课标 篇12
如果说现在的语文老师上课目标意识不强, 或者说即使自认为有目标, 而反映在课堂却不鲜明, 老师们一定不认可。认不认可, 学生说了算。我常到一线听课, 下课后, 我喜欢随意找个学生问:“这堂课你学了什么?”如果对象是一年级小朋友, 他可能说:“不知道。”三年级同学可能说:“课文呗。”或者直接回答课文题目。如果是高段学生, 回答的话可能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概括, 很少有学生能够从语文知识、能力、方法的角度来回答我的问题。换成数学课、英语课, 情况就不同了。孩子们能清楚地回答:“我学了加法。”“我学了五个单词。”从我举的例子说明, 阅读课的教学目标体现的程度至少不如数学课、英语课。老师们听了我举的例子心里服不服呢?不服?你也可以下课之后去问问自己班的孩子。
为什么老师们都不认为自己的阅读课是无目标的课?看他们的教案, 都有“教学目标”的呈现, 问题到底在哪里呢?我认为是受“三维目标”的影响。自己订出的教学目标大而空, 且数量多,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到自己该堂课努力的落脚点, 此其一。其二, 把“教学要求”错当“教学目标”。比如说“识字”和“读通读顺课文”, 这不是目标, 这是学好每一篇课文的“前提”, 即“要求”。我们总不能认为让孩子们学一篇课文就是为了“识字”和“读通读顺课文”吧。如果把“识字”和“读通读顺课文”当成阅读教学的目标, 那还用得着新课标的理念指引吗?教学还用得着上课吗?我认为教学目标应该是明确的、微观的、单一的;用老师的口头禅来说, 叫“一课一得”。而且教学目标一定要让学生明白, 建议板书, 而且板书的位置要显赫;我摆的位置是在课题的上方, 所表示的意思是:我们要学的目标是什么?是利用下面这篇课文作例子来达成这个目标。在教学环节中必须开课先解说目标, 结束前还要小结目标落实情况;在教学过程中, 则以目标为线, 串起每一个环节。因此, 有人听了我的课戏言道:“这样的课真是清清楚楚一条线啊!不像有些课时模模糊糊一大片!”
教学目标与育人目标是不同的概念。我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技能与知识”这三个维度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的育人目标, 要用九年基础教育来实现的一个愿景, 来达成的育人目标。在新课标中这三个维度并没有列入目标系统, 总目标中没有, 分段目标中也没有, 所以, 我们要根据学情、根据教材来确定教某个年级、某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定得越明确, 师与生在该堂课中的努力方向也越明确;定得越微观或者说越小、越具体, 师与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的操作性就越强;定得越是单一, 落实起来就更有把握, 达成的可能性越高。为了使老师们更明白教学目标制订, 我想就1~12册人教版教材为蓝本, 举12篇课文的例子, 且当作一种提示。
看了这份教学目标示例, 应该可以感受这些目标的确立是符合不同年级学生实际的, 操作起来是简单的, 学生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是可以达成目标的。
【语文新课标】推荐阅读:
高中语文新课标09-18
解读小学语文新课标07-22
小学语文新课标论文06-01
人教版小学语文新课标10-04
语文新课标审美新理念05-30
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体会10-17
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名著必读11-05
读中学语文新课标的心得体会08-14
暑假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09-12
2023年 春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体会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