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教材教学管理

2024-10-04

语文新教材教学管理(共12篇)

语文新教材教学管理 篇1

教学过程是教学的程序与阶段, 教学怎样开始、怎样发展、怎样结尾, 都属于教学过程设计的问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笔者对新教材的教学过程设计做了一些分析和研究, 认为语文新教材教学过程的设计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新课标的要求出发设计教学过程

新课标对语文不同学段的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所谓课标, 就是教学的标准、教学的依据, 标准不清楚, 就不可能吃透教材的精神, 就不可能准确把握教材的教学要求, 教学就可能出现盲点。吃透课标, 才能抓住教学目标, 抓准教材的训练点, 抓准情感目标的渗透点, 才能根据目标对教材进行处理、加工、设计, 才能把语文课教得有效, 才能把语文课讲实、讲活;只有将语文课程标准熟记于心, 备课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心中有数, 教学时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 教师备课前首先应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 明确新课标中确立的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 并认真研究教材, 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和指导思想。

二、从学生认知规律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过程

从学生认知规律的实际出发,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顺着学生的思路走”, 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认知和领悟教学内容。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开学生的手脚, 让他们活跃起来, 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形成自己的看法, 切忌不顾学生如何思考, 教师只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的教育方法。教师通过详细的备课, 研究了课文内容, 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已做到心中有数, 而学生对这些却不甚明了, 他们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思考、探究和学习, 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 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不能用自己备课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过程, 也不能忽略学生需要从认识的“不明了”到“明了”的过程。因此, 教师只有设计出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效果才会好。新课标强调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课文知识。根据这个原则,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就要首先考虑学生学习知识、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要有序, 要合乎逻辑, 更要合乎学生的实际。

三、从新教材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过程

新编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编排体系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语言发展规律, 每一篇课文都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因此, 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准确把握教材本身所提供的利于学生发展的“拓展点”。例如, 内容比较浅显的课文, 学生读一遍就大致明白了, 教师如果非要千篇一律地划分段落、归纳写作特点、总结主题思想就是没有把握好教材的“特点”, 学生就会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效果肯定不佳。如果教师在教学这类课文时能引导学生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 或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或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 或引导学生体会内涵深刻的语句的含义等, 则更易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更容易产生“成功感”, 也更能从中学到具体的知识, 得到能力的提高。

四、从教师自身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应从自身实际出发, 紧扣新教材的特点, 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扬长避短, 择善而教,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如, 教师可发掘自己的语言特色, 精心设计属于自己的教学语言。那么, 如何设计教学语言呢?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描摹事物, 善用修辞, 使之形象生动, 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的语言要具备艺术性、形象性、生动性和直观性;2.教师所讲的每一句话都要准确规范, 要富有逻辑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准确无误地讲解, 一丝不苟地传授, 切忌东拉西扯;3.教师的语调要高低错落, 快慢得体, 语感优美, 节奏鲜明, 体现韵律美;4.教师的语言要富有启发性。语文教学中教师耐人寻味、循循善诱的语言能留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和思考余地。当然, 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有语言优势, 这就需要教师自己发掘自身的优势, 最终形成与众不同的教学个性。

关键词:中学语文,新教材,教学过程设计

语文新教材教学管理 篇2

上山小学 邱丽鸿

在送走一个毕业班后,这学期我接受了一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从六年级到一年级,真的是一次脱胎换骨的经历,以前,只要一句话,学生就能将你要办的事做得妥妥的,现在,一件小事,就得重复好多遍,还不一定办好。重点是我们学校,全是外来农民工子女,家长配合度极低,再加上学生的学前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孩子根本就没上过幼儿园),因此,我在教学的同时有了许多困惑。

1、今年的一年级语文教材课本,可和往年大不同,从外形上看,比传统的小学语文大了许多从内容上看,教材使用了“识字在前,拼音在后”,专家们说:孩子们首先入学有一个入学的适应期,这个入学适应期之间开始学拼音,因为拼音比较枯燥都是一些字母,所以说家长在孩子学拼音的过程中有诸多的烦恼。觉得孩子们有的地方学不会,或者说中间有很多孩子学的比较慢,容易上火,拼音滞后了以后,可能这个担忧就不必要有了。因为第一单元首先就是我是中国人,我爱学语文,紧接着是个识字小学,什么水、火、口、天、地、你、我、他这些。这些都是孩子生活中比较熟知的一些汉字,就减轻了他们学习中的一些压力。等这个入学的适应期过去以后,基本就是开学的一两个星期了,然后再开始学拼音。孩子们从心理上说,或者说从他们的认知特点上来说,就比较顺理成章了,家长在这方面烦恼会少一些。

但我的困惑是:在识字过程中又穿插拼音,孩子们拼音还没学,怎么拼读?应该来说,在城市,或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这些都比较适合,因为孩子们幼儿班学过,但在农村学校,特别是我们学校,全是农民工子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上幼儿班只是让家长更放心地去打工,而不在乎孩子学了什么,还有一些孩子连幼儿班都没上过,家长们反应:老师,孩子拼音不会读,要不要写,怎么写?优化设计中将拼音与相对应的字连线,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天书,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2、在新版部编教材中,中国风的体现特别浓厚,如:京剧、剪纸、象形字、传统文化的儿歌、童谣、古诗文等,这些都是中国非常经典宝贵的东西,她体现了国家对国学,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是值得提倡的。但我有一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只要孩子熟练诵读就可以了,还是要向孩子介绍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

浅谈语文新教材的比较、探究教学 篇3

一、从人物思想态度的比较中培养学生体察人物感情的能力

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童年梦痕”,编排的几篇课文都能从不同的方面展示童心的可贵、童年生活的有滋有味及大人们对孩子的关切关爱,但大人们对孩子的思想态度又有侧重。教学时我试图从大人们的思想态度入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体察人物感情的能力。教读时我设计这样的练习题:比较《阿长与〈山海经〉》、《拣麦穗》、《雪地贺卡》中大人对孩子的关爱方式。通过比较使孩子们明确周围的人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圆着他们的理想之梦,表达着他们的关爱,大人们对他们的爱就包含在言谈举止、表情体态中,作为子女、晚辈,要从多方面去体察他们的感情,并领会他们对自己的教育。之后,我引导他们结合实际浅谈父母对他们的关心和教育,这样学生在课文学习热情不减的情况下,能联系生活实际,动情讲述父母亲与他们的故事,而后学生们讨论热烈,发言积极,感触颇深,在愉快又严肃的氛围中正确理解了父母的一片苦心。

二、从作品格调的比较中,培养学生辨证的态度、科学的意识

教材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秋日撷英”,秋天是冷清肃杀的,这无可非议,就像雷锋说的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残酷无情。秋景在大家的潜意识里永远比不上春光的明媚、夏日的艳丽,但教材编排时却作了精心设计,把“悲秋”和“喜秋”的素材放在一起比较阅读,这样就会开拓学生心境,发展学生思维,使其形成辨证的唯物论思想。教学时,笔者把《天净沙·秋思》、《登高》、《秋日》、《采桑子·重阳》放在一起比较教学,同样是秋天,学生的兴趣爱好各有侧重,由此激发学生感悟思考,畅所欲言,在比较中明确对秋天的描写可以没有“秋”字出现,景致的描绘就是现成的秋图。同样是秋天,却可以因作者的不同心境形成不同格调、不同风格,同样是秋天,既有肃杀的一面,又有可爱、奋进的一面。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把对生活的理解、认识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谈感受,绘图景,表感情,在对比中理解,在比较中积累,逐步培养学生们对待事物辨证的态度、科学的意识、及敢于打破世俗观点的素质。

三、把人与动物的奉献精神作比较,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最多接触的是表现人的伟大精神、高尚品质、卓越贡献的文章,但却很少有人想到动物也会表现出同人一样的精神品质。教学时我试图把猫的伟大母爱、天鹅护妻的动人故事,与贝尔曼、船长的奉献精神放在一起比较教学,在比较中使学生认识到人的高尚精神、动人故事可歌可泣,但动物的精神也值得赞美,也会发人深省,催人泪下,面对今天破坏严重、污染严重、面目全非的地球家园,我们该怎么想,又该怎么做呢?学生结合环境恶化的现状,从日常的生活环境,从学校的学习生活谈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浅谈中,学生树立了保护生态、关爱动物、热爱自然,决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四、延伸课文内容,把课文内容与生活比较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新教材的选材更切近生活,可以说是某些生活现实的折射,教学时笔者善于把课文内容延伸到广阔的生活空间,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认识、抒感想、表态度。教学《皇帝的新装》时,笔者让学生谈论这是“一个……的皇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学生发言往往能够有感而发,谈的问题既随意又实际,对问题的认识既有肤浅的地方,又有较为深入的见解。这样的讨论活动让学生明确了认识,增强了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随之结合实际浅谈“天真的声音”给大家的启示,同学们都能结合实际反省自己生活中的说谎现象,并通过反省体会到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之情。由此学生受到感恩教育,争做诚实守信的孩子,语文的人文性也得到充分体现。

高中语文新教材诗歌散文教学探讨 篇4

我国高中课改已经进行9年, 全国对诗歌散文教学的研究早已有之。随着高中课改的推进, 更多一线教师也在进一步深入研究高中语文新教材诗歌散文教学。笔者结合平时教学经验积累和反思, 意在探讨如何提高高中生诗歌散文阅读鉴赏能力教学的有效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求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 在与学生平等对话、合作互动中, 加强点拨指导, 实现教学相长。充分发挥主动性,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能有效提高诗歌散文教学的针对性。

一、正确的培养目标是促进有效教学的方向

诗歌散文教学在培养高中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智能方面应达到以下几个目标要求:一是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培养语感, 培养对诗歌散文语言的感受力;二是传授鉴赏技巧, 使学生以鉴赏的眼光, 领略作品的文字美, 领悟作品艺术美的底蕴, 提升审美境界;三是引领学生体味自然与人生的多姿多彩, 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四是通过阅读和鉴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向文学大师学习, 陶冶心性, 追求高尚情操, 提高道德修养, 向往艺术。

二、科学的教学策略是促进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学策略是指为了达到课程目标, 在施教过程中采取的特定方法和方式, 也就是完整的教学方案。科学的教学策略能提高诗歌散文教学的有效性。

为了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 教师可从以下几处着手进行教学:首先选取优美的诗歌散文作品作为学习内容;其次, 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作品的语言, 掌握一般的诗词格律知识, 了解文化常识, 利用图书馆、网络检索相关的评论文章, 并且朗读背诵一定数量的诗文名篇;第三, 传授学习诗歌散文赏析的基本方法, 把握它们各自不同的艺术特性, 感受体验作品的形象意境, 领悟其中深刻感人的意趣、情趣和理趣, 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 培养他们多维的审美视角, 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这里特别需要强调一点, 就是坚持师生平等合作、共同探究的教学原则, 切忌以输灌、僵硬的方式取代主动、灵性的学习过程, 教学中“不要一味追求统一答案, 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 要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努力提高审美品位。最后, 在做好吸纳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尝试诗歌散文创作, 把鉴赏的知识运用到习作中去, 组织兴趣小组、文学社团, 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 创办自己的文学刊物, 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 展示成果, 交流体会。

三、适合的评价体系是促进有效教学的保证

诗歌散文教学作为一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进一步提高的选修课程, 它的教学对象是对诗歌散文方面有一定兴趣、特长并且具备了一定探究能力的学生群体。高中生探究能力的形成应该重过程、重体验, 所以“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不能简单地以活动结果作为依据, 而应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统一起来, 以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的表现, 如态度、创意、责任心、意志力、合作精神、参与程度和交往能力等方面, 作为评价的重点”。

学生的阅读积累是评价的基础, 要注意考察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指导学生从熟悉一定量的名篇佳作入手, 培养他们阅读美文的兴趣, 掌握适当的鉴赏技巧、方法、规律, 了解诗歌散文的语言、意象、意境、表现手法, 广泛涉猎, 拓宽视野, 以形成文化积淀。要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 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注意作品内涵的多意性和模糊性, 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语言感知能力、形象分析能力、意蕴发掘能力等, 关注学生的审美体验、性情陶冶、心灵涵养, 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 从中汲取民族智慧和创作灵感。此外还要观察学生在诗歌散文创作方面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交流能力, 养成相互切磋、乐于交流成果的良好习惯。

四、关于诗歌散文阅读篇目的建议

语文教师应该向高中生推荐文化品位较高、难易程度适中的诗歌散文作品。在新课程标准《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一节中有如下建议:诗歌古代部分有《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 现代部分有郭沫若的《女神》等, 外国部分有普希金、泰戈尔的诗歌作品等;散文古代部分有先秦散文、唐宋散文等, 现代部分有鲁迅、朱自清的散文作品等。

我们的具体做法有如下几种: (1) 可以将新课程标准所推荐的篇目内容交由学生自由讨论, 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情趣和价值取向, 让学生自己从杂芜的文学作品园地里踏出一条路来, 只有这样才能从内心深处真正激发一个人的学习欲望、需求和原动力。在这种自发与自觉的内在动机的良性驱动下, 每一位语文老师所倡导的探究式学习就能很容易地在学生身上获得实现。 (2) 教师应该做的是在学生热衷于选择作品时也积极地参与其中, 做好“参谋”, 以教师的经验与眼光帮助学生打开视界, 完成正确选择, 而不是依据个人的喜好强行向学生推介读物, 不尊重教育对象内心的认知、情趣和个性需求。 (3) 还要帮助学生建立个人的阅读文本框架, 设计鉴赏能力训练与提高的科学方式。总之, 在教学中只有走师生合作探究的路子, 教师始终牢记将自己当作“平等中的首席”, 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且最有效地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

五、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有效教学的催化剂

高中语文教师要学会用教材, 而不是照本宣科教教材;学会利用现有课程资源, 大胆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校本教材编写实践活动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程资源的开发项目。开发高中语文课程资源要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坚持典范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坚持基础性与个性的统一, 把自主性与创造性相互结合起来。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的需要, 我们应鼓励语文教师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大胆开发语文校本教材, 这对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引领学生一定程度上参与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 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求知欲望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例如, 我们在组织编写校本教材《唐诗鉴赏》的过程中, 先是深入不同年级学生中, 调查收集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后, 了解了他们学习语文的不同兴趣、欲望和倾向性, 整理出一系列的专题性项目, 作为教师开设选修课程的最初依据, 再结合每位教师的不同专业特长来编写校本教材。诗歌散文系列是新课程标准中列举的语文选修课程五大板块之一, 也是相当数量的高中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 同其他系列的选修课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 它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满足学生审美情趣, 陶冶学生心灵气质, 增强学生语文素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 通过这样的课程项目建设活动, 师生双方都能与新课程一道获得成长。

摘要:高中教材中的诗歌散文是引领学生走进艺术殿堂的重要载体。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动性,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新的课程, 以提高诗歌散文教学的针对性及高中生诗歌散文的阅读鉴赏能力。

语文版高中语文新教材目录 篇5

第一册

第一单元 用事实说话 英雄潇洒走苍穹(节选)……………… 冯春梅 刘 程(2)

落日 ……………………………………朱启平(13)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 罗森塔尔(25)

4* 唐山大地震(节选)……………………钱 刚(32)

探究性学习——热点新闻的采写 ………………(50)

第二单元 诗意地栖居

中国现代诗二首(一)

死水 ……………………………………闻一多(56)

黄鹂 ……………………………………徐志摩(58)

中国现代诗二首(二)

雨巷 ……………………………………戴望舒(62)

寂寞 ……………………………………卞之琳(65)中国现代诗二首(三)

你说,你最爱看这原野里 ……………冯 至(69)

春 ………………………………………穆 旦(71)

中国当代诗二首

我遥望…………………………………曾 卓(74)

麦 地 …………………………………海 子(75)

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朗诵 ……………(87)

第三单元 成长如蜕 铸剑…………………………………鲁 迅(91)十八岁出门远行……………………余 华(119)

黑珍珠………………………………奥台尔(132)

12* 不会变形的金刚……………………毕淑敏(146)

表达与交流——写作:立意与选材 …………(168)

第四单元 大江东去 崔杼弑其君………………………《左 传》(173)鸿门宴 …………………………… 司马迁(181)淝水之战……………………………司马光(193)

16* 段太尉逸事状………………………柳宗元(205)

探究性学习——历史人物大家谈 ……………(219)第二册

第一单元 精魂动天

1《新青年》时代的鲁迅………………曹聚仁(2)

居里夫人传(节选)……………… 艾芙·居里(15)苏格拉底之死 ………………………柏拉图(30)

4* 我的回忆(节选)………………… 孙中山(41)

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讨论 ……………(58)

第二单元 诗的唐朝

李白诗三首

梦游天姥吟留别………………………………(63)

蜀道难…………………………………………(65)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67)

6杜甫诗四首

兵车行…………………………………………(72)

登岳阳楼………………………………………(73)

登高……………………………………………(75)

旅夜书怀………………………………………(76)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79)

8* 诗六首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88)

终南山…………………………………王 维(90)

燕歌行…………………………………高 适(91)

石头城…………………………………刘禹锡(93)

李凭箜篌引……………………………李贺(94)

锦 瑟…………………………………李商隐(96)

探究性学习——家乡的石头会说话 …………(105)

第三单元 修辞立其诚 箱子岩………………………………沈从文(109)跑警报………………………………汪曾祺(120)寂 寞………………………………梭 罗(133)

12* 巩乃斯的马…………………………周 涛(149)

表达与交流——写作:思路与结构 …………(161)

第四单元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 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165)陈情表……………………………李 密(177)赤壁赋……………………………苏 轼(185)

16* 项脊轩志…………………………归有光(193)

探究性学习——古代作家人生态度探究……………(204)第三册

第一单元 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

1、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梁思成2、双语言时代………………………………周有光

3、人们如何作出决策………………………曼 昆

4、﹡痛与不痛的秘密………………………韩济生

探究性学习——走进经济生活

第二单元 珠星碧月彩云中

5、词三首

(一)八声甘州……………………………………柳 永

鹊桥仙………………………………………秦 观

声声慢………………………………………李清照

6、词三首

(二)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 轼

六州歌头……………………………………张孝祥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7、元曲五首

正宫 醉太平刺世…………………………张可久

越调 天净沙 秋……………………………白 朴

双调 大德歌 春……………………………关汉卿

中吕 十二月过尧民歌 别情………………王实甫

双调 夜行船 秋思…………………………马致远

8、﹡诗六首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王安石

登快阁…………………………………………黄庭坚

书 愤…………………………………………陆 游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高 启

论诗(其二)…………………………………赵 翼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林则徐

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交谈

第三单元 熟悉的陌生人

9、邻居们………………………………………老 舍

10、山地回忆…………………………………孙 犁

11、宝黛初会…………………………………曹雪芹

12、﹡巨翅老人………………………………马尔克斯

探究性学习——走近小说人物

第四单元 万物静观皆自得

13、滕王阁序(节选)………………………王 勃

14、阿房宫赋 …………………………………杜 牧

15、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王禹偁

16、﹡风赋……………………………………宋 玉

表达与交流——写作:语言与表达

第四册

第一单元 我思故我在

1、敬业与乐业………………………………梁启超

2、荣誉与爱荣誉……………………………罗家伦

3、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爱因斯坦

4、﹡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张岱年

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演讲

第二单元 诗言志

5、《诗经》四首

氓(卫 风)

伐檀(魏 风)

无衣(秦 风)

鹿鸣(小 雅)

6、离骚(节选)……………………………………屈 原

7、孔雀东南飞(并序)

8、诗三首

短歌行(其一)………………………………………曹 操

白马篇…………………………………………………曹 植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探究性学习——民俗文化探究

第三单元 人生如舞台

9、雷雨(选场)……………………………………曹 禺

10、窦娥冤(选场)………………………………关汉卿

11、哈姆莱特(选场)……………………………莎士比亚

12、﹡城南旧事(节选)…………………………伊 明

表达与交流——写作:创意与个性

第四单元 铁肩担道义

13、师 说………………………………………韩 愈

14、与高司谏书…………………………………欧阳修

15、原 君………………………………………黄宗羲

16、﹡谏吴王书…………………………………枚 乘

探究性学习——广告语面面观

第五册

第一单元 沿波而讨源

1、论雅俗共赏……………………………………朱自清

2、谈中国诗………………………………………钱钟书

3、读《鲁滨逊漂流记》…………………………伍尔夫

4、﹡评《泰坦尼克号》…………………………叶凯蒂

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辩论

第二单元 番石榴飘香

5、外国诗二首

(一)送娘曲………………………………………………歌 德

我独自漫游,犹如一朵云…………………………华兹华斯

6、外国诗二首

(二)帆……………………………………………………莱蒙托夫

信天翁………………………………………………波德莱尔

7、外国诗二首

(三)老 虎…………………………………………………布莱克

豹——在巴黎植物园…………………………………里尔克

8、外国诗二首

(四)诞生………………………………………………詹姆斯·迪基

蛇…………………………………………………马丽·奥利弗

探究性学习——我看流行语

第三单元 对存在进行深思

9、春末闲谈………………………………………鲁 迅

10、汉家寨…………………………………………张承志

11、古瓷器…………………………………………兰 姆

12、﹡娓娓与喋喋…………………………………余光中

表达与交流——写作:修改与润色

第四单元 越世高谈 自开户牖

13、论修身………………………………………《论 语》

14、论民本………………………………………《孟 子》

15、神游物外 ……………………………………《庄 子》

16、﹡祸兮福兮…………………………………《老 子》

语文新教材使用中备课浅析 篇6

一、备课不只是为了单纯传授教材知识,而且是为了同时达到对语文课程的建设和开发。

在传统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备课只有大纲、教材、教参意识,一节课的教案往往只是知识点和标准答案的罗列,而课程的建设和开发意识淡薄。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目的成为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追求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而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资源的占有,如何利用好语文课的课程资源应成为我们在使用新教材备课过程中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语文课程资源我们应该有广义的理解: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备课过程中如何实现对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开发是一个选择、探索、合作和不断创新的过程。对教材内容处理应该比较灵活——可以取舍,可以调整顺序。选用的教育资源可以是媒体提供的,亦可以是师生自身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可以是需要教师准备几周时间的,也可以是即兴发挥的;可以是古典名诗词赋,也可以是现代流行小说、通俗歌曲……所以,语文新教材的备课应该是一种粗放型的、柜架式的,它应是单元教学设计,而不是只备45分钟,它应更机动、可变。当然,这种教学设计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语文功底和驾驭资源的能力。

二、备课不只是教师个人的单边活动,而且是师师合作和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中,备课过程的独立性极强,教师只考虑怎样教,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是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合作、交流,从而造成个人为战、“孤芳自赏”的状况。在新的课改背景下,语文教材与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语文教师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加强知识的学习,培养自己跨学科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之间应学会合作、交流,学会资源共享。语文教师要经常挤时间和同科及其它学科教师坐下来,静心谈一谈,在一起共同学习,获得、交换、共享各种信息,从而丰富自己的信息量,为备课做准备。

三、备课不只是为了45分种的课前准备,而且是为了完成个人教学经验的总结和独特教学风格的形成。

在传统的教学中,备课只是简单的对45分钟过程的记录,是简单的课前准备,用完后,很少反思和补充,甚至丢在一边,无人再理。在新的课程改革后,语文教材成为师生对话的文本,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载体,成为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不断拓展、补充、创新。这就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应注意积累和总结教学过程中的资源和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信息,及时地将教师之间思想碰撞的火花、授课过程中的灵感记录下来,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从中受到的启发记录下来。尤其是教师和学生为课堂教学收集的各种教育信息,更应分类按顺序整理起来,装订好,以备后用。新课改要求每一位教师应逐步构建一套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注意平时的积累总结是不行的。

具体的做法是,语文教师可以用活页纸备课,以便随时增添内容,归类整理装订。教案纸可以设计成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授课过程的准备内容,另一部分是与之对应的课中改造与创新的内容。一节课下来,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过程,将师生在课堂上交往、对话和合作中生成的新知识,教师从学生身上受到的感悟及由此生发的想法、疑点记录在教案纸上。这个过程是真实的教学实录,也是教师整理教学思路、总结经验从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准备进程。

四、备课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个体需要。

在传统的教学中,“语文是工具学科”的观点对语文教学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语文教师备课重在备知识传授和标准化答案,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致出现了课本上的范文被教师肢解得支离破碎、讲解得味同嚼蜡,讲课几乎占用了全部课内时间,课外时间又几乎被大量重复统一的训练题挤满的现象。在这种统一的目标要求下,学生完全丧失了学习的自觉性,个性亦湮没在题海之中。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应该是一门最具个性化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学习基础、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不同会出现很大的差异性,每个学生会有不同的需要,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学生多一些具体的了解、多一些尊重和宽容。

其实,只要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开放性的,有可变的余地和选择的空间,学生就会有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不同的问题,启发诱导学生,并要求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于问题结果多做假设和猜测。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体现层次性,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个性存在差异的学生。

只有在备课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个体需求,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学生才会得到可持续发展。

中职语文新教材特色浅析 篇7

中职语文新教材在体式安排上, 统一为新大纲规定要求的三大模块, 即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每个模块内设置了三项明确的要求, 即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四大出版社推出的新教材遵循新大纲体现了“万变不离其宗”的编写理念, 每套教材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和品味。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和思考, 以便中职语文教师对新教材有更充分的认识。

一.新教材结构新颖, 在编排体例上各具特色。

几个版本的共同点都是以单元设计作为教材建构模式, 这继承了传统教材线索明晰的特点, 每个单元细分为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语文实践三个板块, 分工细密, 各司其职, 各具特色。外研版语文新教材, 以单元导学为体例, 把现代诗文阅读、古典诗文诵读和实用文操作三块内容作为一个知识系统, 有机整合为教材的内容;人教版语文新教材以单元话题作为导向, 如青春话题、处世美德、科学精神、职场起点, 紧密结合中职学生的人生现状, 尤其关注学生自身潜能的开发来组织教材内容;语文版中职语文新教材在结构上创新, 尽管仍以单元为体式, 不同的是每个单元明确提出了阅读和欣赏的任务, 如第一单元:把握内容要点;第二单元:梳理文章思路;第三单元:应用文写作。单元教学任务更为清晰而明确。高教版语文教材, 在编排体式上以单元结构教材内容, 结构更显简约清晰。

二.新教材的选文都注重价值取向, 加强了经典性和时代性。

“教材选文要注重内容的价值取向, 反映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趋势”, 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几套教材都实现了中职语文教材关于选文的价值要求, 适应时代发展与学生终身需要, 文质兼美的课文是新教材的特色之一, 集中表现在经典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外研社新教材选文仿佛是一位浑身充满时尚气息的青春少女, 能歌善舞, 给人轻盈、灵气、活泼之感。所选经典美文时文, 短小精悍耐读, 且难度不大, 尤其适合中职学生对文化素质的需求。人教版中职语文教材仿佛一位现代淑女, 给人稳重、沉静、大气之美感, 阅读与欣赏的选文在兼顾经典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不失现代气息, 古代诗词欣赏、小说戏剧品味, 几乎把读者带到文学的“伊甸园”一般。语文出版社推出的新教材可谓让人耳目一新, 不论是内容建构, 还是学习目标设置, 都打破了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 着力体现了一个字“新”, 让人感到眼前的新教材犹如一位翩翩的智者, 在其引领下, 不论是教师, 还是学生, 都能找到一条通往语文神圣殿堂的捷径。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选读、唐诗宋词选读、文言文诵读三个单元的内容, 丰富生动, 似乎不把读者带到“文学大观园”绝不罢休。高教版中职语文新教材, 初看仿佛当今时尚苑里一位并不出众的古典美女, 但她会慢慢吸引你的目光, 让你惊喜地发现她的内涵、端庄和娴静之美, 以及与众不同之处, 那就是她的口语交际“听话与说话”成为新教材表达与交流板块的一大特色。

三.新教材在“阅读与欣赏”能力培养方面, 都强调了“读”的教学策略。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洪镇涛先生提出了“以读为主”的阅读教学改革方向及策略,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 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他说:“从提取信息、把握文本意义的角度来看, 默读优于朗读;从吸收语言、生成语感的角度来看, 朗读的效果优于默读。把握思路。可以默读为主;品味语言, 应以朗读为主。”可见, 为了更好地适应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 读是起点, 也是关键点, 只有这样, 中职学生才能有效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提高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 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中职语文国家规划新教材, 都强调了语文学习“读”的理念, 外研版语文新教材选文特别适宜“品读”, 时文美文占了80%, 在朗读中培养学生“读”的基本功, 以立足文本、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欣赏能力。人教版语文新教材, 尊重古人曾说过的一句话, 即“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强调朗读和背诵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语文版新教材在强调“读”的基础上, 注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实用阅读能力。高教版语文新教材同样强调在“读”的基础上, 注重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及文学作品欣赏能力。

四.新教材在写作方面都重视应用文写作训练, 同时继续培养学生写作实用文, 即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的写作, 在方法上各有侧重。

新教材在表达与交流板块内容上, 不论是口语交际还是写作都比以前任何一种教材内容设计更为丰富而实用, 且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在写作训练方面, 都能根据中职学生职业岗位的需要, 设计训练内容, 层次清晰, 所选材料具有代表性、典型性, 教师易教, 学生易学。

外研版语文教材, 把写作统筹在实用语文操练系统里, 应用文和实用文有机安排在每个单元进行分散训练, 操作过程由“训练目标”“训练指导”“例文借鉴”和“训练设计”四个部分组成, 实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重在让学生完成五六百字整篇习作的训练任务。人教版语文教材同样是把应用文和实用文的写作分散安排在单元的表达与交流板块内容里, 所不同的是实用文写作具体明确了每次写作重点, 如记叙文写作, 明确“材料的选择”或“叙述和描写”等内容;说明文写作明确“特征、个环节达成写作训练目标, 即“写作要求——写作指导——例文展示——简评——写作训练”, 层次清楚, 教师能引导得法, 学生也容易掌握, 训练强调片断习作和整篇习作的完美结合。语文版教材写作板块力求实用和创新, 提倡口头作文、段落仿写和自主写作。口头作文, 如《一个环境优美的社区》, 通过“构思指导——口头作文示例”, 让教师引导学生训练, 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段落仿写, 如“叙议结合”, 通过“仿写指导——仿写练习”来完成训练任务, 突出仿写的示范性和丰富性, 易于学生掌握运用;自主写作, 如社会新闻、事件通讯等, 通过“构思指导——自主写作示例——自主写作”来有序达成写作目标。所不同的是:应用文写作单列一个单元集中训练完成。高教版语文教材写作体例在编排上与人教版、外研版大同小异, 不同的是实用文写作, 如记叙文“人物描写”训练, 由“案例——写作指导——练一练”三个环节来实现写作训练目标。

五.中职语文新教材突出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遵循语文教育规律, 以学生发展为本, 易于指导, 便与操作实践, 凸现职业教育特色。

过去的中职语文新版教材也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但内容很简单, 只做一下提示要求, 操作模糊, 造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不落实的壮况。新教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都能根据中职学生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确定活动内容, 设计活动项目, 创设活动情景, 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以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培养其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

外研版新教材语文综合实践在注重共性的基础上, 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材料、语言范式、听说读写能力的再整合能力, 并在应用过程中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注意语文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人教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展示语文应用能力的拓展性学习内容, 每个单元的活动编排力求与该单元的人文主题呼应, 在培养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 渗透优良品质、美好情操、科学精神、职业理想等方面的教育。语文版新教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根据校园题,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设计了“企业欢迎什么样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调查, 名牌产品与企业文化, 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与职业道德的培养, 社交场合古诗文名句的运用等活动, 以帮助学生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培养职业理性和职业情感。高教版新教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则突出从单纯的书本知识, 走向与生活相结合及情景化实践。

语文综合实践在设计上都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外研版语文活动设计由“活动目标”和“活动设计”两部分组成, 其中“活动设计”提供了相应的活动过程与步骤指导, 便于教学的开展与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人教版语文活动设计由“场景案例——策划筹备——活动应用”三部分组成, 说明文字并附上生活气息的彩图, 可谓图文并茂, 生动活泼, 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实践意义。语文版活动设计由“活动目的 (案例) ——相关知识与技巧——活动设计”组成, 内容丰富, 知识性强, 训练扎实。高教版语文活动设计由“目的与任务”和“活动流程”两块组成, 其中“活动流程”主要安排“活动准备”和“活动主要步骤”, 容易指导, 易于操作,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中职语文新教材, 主要体现一个字“新”, 重在体现职教特色。在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活动方面, 内容比以前任何一种中职语文教材都要丰富而实用, 更贴近时代的脉搏, 适合各级各类中职学校择其一并推而广之。尤其是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板块在过去教材的基础上, 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更具有实效性和操作性。这将对中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 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我对语文新教材的看法 篇8

我载体。本人使用新教材也有一段时间了, 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 我觉得本册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 具有很对多特点在此与大, 家共享通过使用。也有了一些启示, 语总的说来的体系是开放, 而富有活力的这套实验语文, 它以教材文各学然种科、生, 形直活式接以联通及系向到民族丰课富外文化多, 的彩联的各系社个到会方别、面的自。新/尊重多元文化文教材中的课文题, 为学生材广泛, 体裁多样通过语言文, 教王艳字认识大千世界超供了很好的载体。、体裁多样增进相互, 具有时了解提材代的特富的经人点验文和世内现界涵代和, 意想既识象, 世便密界于切, 联学生蕴学系含儿着习童丰语的在言, 情感上受到熏陶感染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有利于启得到启迪, 看素养迪智。具慧, 体来讲激发想象, 我, 感觉它有以下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法1特点 (:.语文学习与学一) 整体性强:生生活整合:体

现语文即生活的大语文教学观, 符合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是课标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本教材在落实人文渗透方面, 始终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

起来, 摈弃了原有教材大量脱离学生实际的道德灌输,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学习氛围。

首先, 教材编选的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选读课文都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兴趣或感兴趣的事物相联系的。其次, 口语交际和习作的题材, 都是从学生的生活 (包括活动与阅读) 中提炼而来。如自然景观的观察、交流与习作等等。第三, 趣味语文中的对联等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传统文化。

2. 学习内容包罗万象:

教材通过日积月累、趣味语文、成语故事等, 让学生充分接触对联、回文、成语等传统文化, 不仅丰富了语文学习的内涵, 而且增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3. 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相捆绑, 共同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任务。

在这一点上它继承了阅读课例与习作教学相一致的传统, 以读指导写, 以写巩固读;改变了读写严重分离的缺陷。同时, 它又加强了与生活联系的意识, 使它真正地进入实践阶段。我相信如果正确使用这套教材, 学生的写作水平会有所提高的。

4. 围绕专题组织单元内容, 适宜迁移阅读和对比阅读。

我们可以通过迁移阅读体会和学习某种阅读与写作的方法, 通过对比阅读, 欣赏不同语言和行文风格, 丰富学生的阅读形式、语言储备、习作方式。

5. 课内课外形成一个整体。

教材除编选精读课文外, 还编有略读课文和选读课文, 极其明显地昭示我们大量阅读的理念。如果我们稍微注意一点细节的话, 还不难发现:教材还在多处运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自觉或在老师的布置下能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读完这些书。

(二) 感悟、积累意识强:

1.强化语言的感悟和积累。应该说对语言的感悟和积累是所有语文课本的共同特点, 就单元导语而言, 这套教材则更多地从内容提示、感悟方法等方面加以引导。就课后练习而言, 除了侧重于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落实, 还注意到了语言的感悟与积累。

2.弱化语文知识的系统训练。首先表现在着眼点都在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上, 并侧重于学生的阅读发现、口语交际和接触各种文化形式或现象。其次是课后习题增加了朗读、感悟和积累的引导。第三, 单元提示不再以系统、严密、理性的语文技能指导的形式出现, 而以比较亲切的、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内容和语气出现。

此外在使用过程中, 对于教师的教授, 学生的学习, 我还有以下方面的感受:

1.语文教学也必须注意用贴近学生的事例、方式、语言等引导他们阅读课文材料、体味语言魅力、接受人文薰陶, 真切地体会到语文是生活的一部分, 它无处不在, 学习语文的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 促使学生乐学。

2.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学好用好教材里的内容, 还要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形式, 日积月累, 开阔视野, 既激发学生目前的学习兴趣, 更为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交往打个好基础。

3.阅读教学要善于挖掘文本中适合口语交际和习作 (包括片断) 的资源, 为口语交际创设情境, 为习作训练提供形式和内容, 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也要善于利用阅读材料中有益资源, 让阅读、口语、习作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4.阅读教学要重视迁移阅读和对比阅读, 帮助学生区别文章的特征, 把握文体的特点, 最终形成主动阅读, 个性化阅读的习惯, 提高对文本的感受力, 并在此基础上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多留一点时间给口语交际、习作练习和课外阅读。

5.语文教学不能只教学生读课本, 更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 特别是读整本书的兴趣和习惯。为此要保证他们有阅读的时间, 要有促进他们乐于课外阅读的措施, 要防止完全放读和要求读大部头著作两种倾向, 还要形成交流的氛围。

6. 阅读是个性化行为, 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要腾出足够

量的时间给学生自读自悟, 让学生通过朗读、轻声读、默读、背诵等方式, 自主学习, 自主感悟, 读出深情, 读出感受, 读出见解, 读出兴趣, 读出一片生机盎然的语文学习新天地。切不可深陷细碎的内容分析和语法训练上, 那样只能让语文学习索然无味。

7.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语文学习以诵读感悟和培养兴趣为主, 不要拘泥于语文知识的系统性, 更不要过于追求语文技能的序列性。

语文新教材教学管理 篇9

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古诗词, 大都借自然时空来表情达意, 每每透过时空实像的交互映射予以形象化, 体现了人与自然时空融合无间的奇妙关系。

……

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士之耽兮, 犹可说也。女之耽兮, 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自我徂尔, 三岁食贫。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士也罔极, 二三其德。

……

———《诗经·卫风·氓》

诗以“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起兴, 以桑树的生长变化, 显示出自然景物 (空间) 的变化, 而具体的自然物 (桑树) 的变化又暗示着时间的推移。时间在飞速地流逝, 女主人公感物而动。随着树上桑叶逐渐稀少, 女主人公由年轻貌美变成体衰色减, 她的恋爱生活也由幸福而至痛苦。在痛苦的生活经历中, 女主人公顿悟到, 在“二三其德”的男权社会里, 女子永远无法享受到与男子同等的权利, 得出了“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士之耽兮, 犹可说也。女之耽兮, 不可说也”的惨痛教训。这种感受正是受到外界时空 (物) 的触动而兴发出来的。在这里, 女主人公借自然时空显现了她由幸福走向痛苦、悔恨的情感历程。

在中国人的意识里, 时间和空间首先是与人的生死存亡联系在一起的。时间流逝意味着人生极其短暂, 生命何其短促;空间虚灵而神秘莫测, 意味着人生无常, 恍兮惚兮。人们愈是努力把握当前的时空, 便愈感到难以把握其原状, 因而在心中引起强烈的骚动———或惆怅失落, 或焦灼恐惧。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全诗以叠词入诗, 以描写为主。开头“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写出牵牛和织女夫妇相距遥远。自然时空阻隔了牛郎织女这对恩爱夫妻, 使他们天各一方, 长年分离。空间距离的遥远, 分离时间的漫长所产生的相思之苦, 让织女终日忙碌地织锦, 因为只有织成云锦, 才能同牛郎在七夕短暂相会。然而, 内心太多的愁怨, 太多的忧思, 愈是加倍努力地纺织, 愈发“终日不成章”, 于是黯然神伤而“泣涕零如雨”。现实与愿望的矛盾, 让勤劳的织女感到, 自己一直坚信的“清且浅”的河汉, 此时俨然变成了一道无法跨越的障碍。愈是做出努力, 愈是突破不了时空所构筑的阻碍。因而, 只能含情脉脉, 隔河相望。全诗通过时空交互映射, 道出了织女为突破时空阻碍而受挫的惆怅和求之不得的失落。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由眼前的长亭都门遥想到前方“暮霭沉沉”的“楚天”, 直到“今宵酒醒”后的“杨柳岸晓风残月”, 最后是“经年”后的“良辰好景”。词的空间构架由近至远, 由小到大;词的时间构架由此及彼, 从“留恋处”到“今宵”, 直至“经年”。这种时空构架的最终结果使得抒情主人公产生无限的惆怅与失落。骤雨、泪眼、彼此紧握的手挡不住词人的离去, 眼前的人、事、景尚且不能挽留和把握, 更何况那烟波浩渺、暮霭沉沉的楚天, 以及“经年”之后的良辰好景。词人一登上兰舟, 便推想着自己将在浩渺迷茫的烟波暮霭中, 空阔无边的楚天下孤孑地漂流, 推想到“今宵酒醒”之后的“杨柳岸晓风残月”, 更推想到“经年”之后, 即使“良辰好景”, 也因无人共赏而如同“虚设”, 即使有“千种风情”, 也因无人共语而倍觉痛楚。整首词的时空变换暗示着离别的过程, 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失落又随时空的延展而加深, 以至于词人一直无法从“伤离别”中解脱出来。

……

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 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

……

———屈原《离骚》

从“朝”到“夕”, 从“春”到“秋”, 本身就意味着时间流逝之速。将内在美和外在美作为自己生命本质与生命意义的屈原, 面对短暂易逝的时间, 发出流年似水的慨叹和“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的感慨, 产生“恐年岁之不吾与”、“恐美人之迟暮”的焦灼与恐惧。生命的短暂易逝意味着美的短暂易逝, 而美的短暂易逝又意味着生命的脆弱不坚。香草嘉树的盛衰, 正如人生有青春有衰老, 而衰老就是生命的凋谢, 内在美的萎谢。因而, “执著、顽强、忧伤、怨艾、愤世嫉俗、不容于时”的屈原“朝搴阰之木兰, 夕揽洲之宿莽”, 是怕香草枯萎, 内在美消退。生命有限, 他要在有限的生命中不稍懈怠, 用香草之美增益内心之美。从空间上讲, “道夫先路”是何其曲折漫长, 何等艰险痛楚, 长路漫漫意味着前途渺茫、难以把握。但唯其追求的执著, 从中生发的“路修远以多艰”的焦灼与恐惧也就显得更加强烈。因而最后只能发出“已矣哉”的哀叹, “赴湘流”、“葬鱼腹”以成就其“从彭咸之所居”的悲剧人格。屈原以后, 这种“路远”、“日暮”的意象就成为中国艺术家的象征原型。而由对时空的焦灼恐惧, 退回到自我, 最后完善其道德人格的思路, 就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积淀在中国艺术家的审美理想中, 决定着中国艺术家对时空的表现和吐纳。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面对眼前的歌舞酒宴 (空间) , 诗人却抛开对空间场面的具体描绘, 转为对时间的悠长思索, 即由“对酒当歌”转为惜往日。觥筹交错, 轻歌曼舞, 并非诗人要放浪形骸, 及时行乐, 而深藏于内心的恰恰是它的反面。即由人生短促、生命易逝、功业未竟所引发的焦灼恐惧, 是对人生、生命、功业的强烈欲求与执著。自然时空交互映射所引发的焦灼恐惧, 使诗人忧心忡忡, 不禁发出“人生几何”的疑问。而以“朝露”巧妙作答, 以“苦多”叹往昔时光, 则更凸现了这种时空焦灼恐惧感。这种焦灼恐惧越强烈, 越激起诗人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 使之更为丰富满足。因而, 在曹操“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的背后, 是“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的老骥长嘶;在他慨叹人生哀伤的同时, 又有着建立功业、慷慨多气的人生渴求。

自然时空的流逝变幻, 谁也无法主宰, 但人类超越时空的梦想从未停歇。艺术的神思想象所具有的超时空的无限广阔和丰富性, 使人类超越时空的梦想得以实现。“精鹜八极, 心游万仞。”人类插上想象的翅膀, 飞驰到现实时空之外的地方, 心神飞升到万仞之巅的高处, 从人间到天宫, 从现实到世外, 由此而超越时空, 不受时空的限制。

……

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 丘峦崩摧。洞天石扉, 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 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诗人通过超时空的想象, 让自己插上翅膀, 在明月朗照下, 一夜之间飞度镜湖, 对天姥山展开了超时空的描绘。壮美雄奇的海上日出, 划破长空的神鸡啼叫, 令人战栗的熊咆龙吟, 使人震惊的山泉轰响, 浓云密布将要下雨的天气, 朦胧迷离的水上烟雾, 此时, 诗人已与现实拉开了距离。更为奇妙的是, 忽然电闪雷鸣, 山崩石裂, 神仙洞府的石门訇然而开, 呈现出另外一个美妙世界:在广阔无边的青天中, 是一座座金碧辉煌的仙阁神楼;云中之神身着彩虹做成的衣裳, 骑着风当做马, 纷纷飘然至此;虎奏乐, 鸾拉车, 仙人们依次就座, 一片笑语欢声。这是诗人通过超时空想象所物化出来的虚幻迷离的境界, 具有强烈的浪漫色彩。然而, 超越是为了更好更强有力的复归现实。诗人超越时空写神仙世界的美丽, 是因为现实世界有太多丑恶、太多污浊, 是诗人鄙弃世俗、厌恶功名、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性格使然。故而诗结尾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之语, 其复归现实之力坚挺有劲、掷地有声, 表现了诗人积极奋进的人生态度和追求。

参考文献

[1]霍松林.古代文论名篇详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语文新教材教学管理 篇10

一、研究背景

(1)在二期课改转型期,不少教师面对教育思想先进、教学内容新鲜、教学的自主性大自由度强而基础知识系统又似乎十分淡化的新教材很是茫然,探寻既保留诸项语文要素又具先进性的教学途径、教学模式已刻不容缓。

(2)基于网络环境的课堂教学已成为时代发展趋势,它必将引发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教师角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巨大变革,完全改变“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对传统教育产生革命性冲击和深刻影响。

(3)从语文学习的多元化目标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反观现行的教学评价形式,不难看到它简单、绝对、片面的弊端,必须根据学情和二期课改的先进理念从考核机制上进行改革。

二、研究概况

(一)关键词的界定

所谓“网络环境”,即以学校现有的多媒体网络设施为基础,借助信息技术构建的具有良好协作交流功能的学习环境;所谓“语文新教材”,即二期课改中使用的语文新教材;所谓“开放”,即改变陈旧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对语文学习的时空进行拓展延伸;所谓“多元”,即是开放后的学习多样性,体现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手段、学习过程、学习方法、评价形式等方面。

(二)研究假设与理论依据

1. 研究假设

根据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和二期课改的总目标,审视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探讨网络环境下既保留诸项语文要素又具有二期课改先进性的、多元开放的教学策略,促使师生自身素质和创造水平的提高。

2. 理论依据

课题研究依据近若干年教学论、课堂教学社会学、现代教育技术等原理的研究成果。

课堂教学社会学认为:教学现代化应把核心定位于人的现代化,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个性得以充分发展,自主创新的能力得以形成和提高。否则,至多是“机械化”和“电教化”。[1]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现在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传播系统,有利于创设包含这四种要素的理想的学习环境。[2]]

(三)研究目标

(1)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师生创新素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创新的能力。

(2)研究如何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有效促进语文新教材多元开放学习研究,开发人的创新潜能。

(3)集思广益,研讨新的教法、学法,建立既保留诸项语文要素又具有二期课改先进性的系统的成功经验。

(4)要借课题研究,促进教学评价形式的改革和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风气的形成。

(四)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研究法。

三、研究过程与成果

(一)网站建设

“语文新教材多元幵放学习网站”建设是课题研究的重点之一,它是课题研究的活动平台,也是“网络环境”的具体表现形式,包含“主题单元”、“单元学习目标”、“单元学习方法引导”、“单元课文解读”(含BBS)、“扩展阅读及评述”、“语文能力评估”、“成果展示”等几大栏目。正是在网站的构建、修改、完善、充实的过程中,师生们逐步确立了教学活动网络化的意识,培养了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素材,完成自我改造、重组、创造的能力,改变了过去教学形式、教学内容陈旧单一的状况。

(二)教材的研究和处理

1. 多元选择教材

把教材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感悟、评议、推荐精读泛读篇目,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兴趣,走出了“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的第一步;也使教师们增强了关注学生兴趣爱好,尊重学生个性特长的现代意识。

2. 多元解读教材文本

(O教师的多元解读。教师借助网络,广泛收集与教材相关的资料,化解教学难点,对教材文本实施多元解读,开拓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2)学生的多元解读。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网络对教材的难点和疑点进行多角度思考,并且适时调控思考方向,做到“多元开放”,又“多元有界”,使多元解读不脱离文本背景,不超越道德底线,符合健康的审美情趣。

3. 多元提升语文基础素养

鉴于新教材的基础知识、能力素养的培训体系有所淡化的情况,我们在各年级确定了语文基础知识、能力素养训练的重点,编选了系列训练讲义。使看似散布在各学期的语文基础素养的一个个“点”,在整个学段连点成线,组线为网,形成体系。

(三)探索多元学习模式

凭借网络化教学的环境和网络化教学的意识,我们建构了多元化的创新学习模式。

1.“校园网BBS讨论”模式

教师借助校园网BBS提供阅读材料,布置学习任务,进行点拨指导。学生在阅读材料后自由发表见解,教师适日时点评。如:阅读点评课“愉快地阅读积极地思索”。学生在读了BBS上的文章后就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探究,发表看法。部分学生家长也应邀登录讨论平台,与自己的孩子及所有学生一起研讨。课后,学生若有新的感悟,可再次上传。该模式延伸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实现了课内课外的融通,使交流广泛而充分。论坛上留下的内容,又为自己继续学习或他人参与学习提供了借鉴。

2.“校际网络协同学习”模式

建立网络学习平台,不同学校的教师集体备课,然后分别在不同学校同时授课,学生将自己的见解上传平台,和不同学校的学生讨论交流。如:研究课“走近鲁迅”。我校两位教师与另外五所学校教师合作向全区展示。教师先让学生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初步了解鲁迅,然后在网上就孔乙己这个形象分析与讨论。上课师生全体参与,连听课教师也按捺不住。这场跨越班级、打破学校门槛的讨论,不仅使学生在更大范围内获得了思想碰撞,也大大激发了学习兴趣。

3.“网络平台质疑解惑”模式

学生阅读文本形成问题后上传网络平台,教师让学生从平台资源库中寻求答案,然后在平台上解答交流,教师适时指导。如:古诗鉴赏课“品唐诗”。师生就《黄鹤楼》等诗作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质疑提问,形成问题板块;学生上网搜索相关信息进行解答;教师适时指导,给出答题思路或解题方法;学生作出正确答案后上传讨论平台。该模式增强了学生质疑发问的意识,培养了学生运用资源、整合信息的能力,平台本身也成了学习的可再生资源。

4.“博客平台创作点评”模式

教师将相关资料上传至自己的博客,供学生预习。师生、生生通过博客发表对文本的理解,或学生援疑质理,教师或学生作出解答。学生也可在课后进入教师的博客,浏览拓展性的文本或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新诗鉴赏之意象”一课。教师先将中国新诗发展史及新诗代表作上传博客供学生阅读,形成基本认识;然后和学生共同解读新诗,鼓励学生运用意象创作新诗在博客上发表,师生择优点评。教师可借助博客的自主权限对上传资料整理筛选,让学生更自主地开展学习。

5.“网络环境口语交际”模式

教师借助网络收集用于口语交际训练的音像、图片、文字资料,在课件中超链演示,让学生在互动中完成口语交际练习。如:口语交际课“让我丨们的耳朵敏锐起来——聆听”,教师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在演示文稿中插入了大量音频、视频超链接,使学生在练习中学会了细节聆听和整体聆听两种不同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容量和教学效率,该课在全国竞赛中获一等奖。

6.“网络环境下文言文学习自主命题”模式

文言文教学中,学生通过预习把握学习重点,从字、词、句、章诸方面自主命题并上传,教师对学生的命题进行整合,再反馈到教学平台交全班学生共同练习。如:“左忠毅公逸事”一课。教师先布置预习,将全班分成五组各拿出一份练习卷,经老师整合重组,上传教学平台供学生练习,并由出题的学生评讲。学生自主命题,改变了文言文单由老师串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练习自己所命的习题,既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尊重也是一种勉励,提高了他们的成就感,也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时效性、方便性。

7.“主题学习网站”模式

教师建立主题网站,提供所需资料和相关链接,学生有针对性学习后借助BBS上传自己的评论或习作。如作文思维训练课“让你的思绪飞扬”。教师先让学生总结网站上的三篇范文的写作特点,再拓展阅读另外五篇以强化认识,教师结合网页上的“思维拓展图”作出总结;然后让学生仿作训练,在BBS上上传习作,教师择优评点和上传“发表园地”。学生借助网站,边阅读边听讲,在教师有针对性的点拨中获得真切的领悟;网上提交习作、发表评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借鉴;教师也由此积累了可贵的教学资料,实现了有效信息的共享与增值。

(四)实施语文学习多元评价

我们从语文学习的多元化目标以及二期课改对学生主动学习的要求这一角度反观现行的教学评价形式,不难看到它简单、绝对、片面的弊端。因此,根据学情和两期课改的先进理念,我们重新拟定了一套学习评价标准。新标准分为“参与学习态度及效能”,“语文基础知识学习、掌握情况”,“课外阅读完成情况”,“写作完成状态及能力”,“文本阅读完成状态及能力”五部分。其中四、五两部分(即传统评价部分)分值占80%由教师完成,其余部分占20%由学生完成。我们以表格的形式每学期两至三次由学生自己和学生评价小组按要求给出评价分数。最后由教师将两类分数统计归总,可以对学生学习情况作出综合性评价。

这种评价策略改变了以往只重结果忽略过程、只看分数轻视态度和能力的考评观。让学生参与考评,学会评价,是培养学生的交际智能与内省智能的有效途径,可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考核机制上突出语文学习重平时、重积累的特点,相信其效益和影响一定是深远的。

四、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一)形成的特色与优势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适应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要求,切合了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环境下的多元学习模式,创新了语文学习的方法,拓展了语文学习的时空,赋予了语文课新的内涵,提高了教学的效益;使学生得到自主发展,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科研水平得到提升,对将来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们的研究成果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在试点班取得初步成果后,全校各年级全面推开,一些研究课、示范课在区、市级层面进行了展示,有的还在全国性大赛中获得大奖。我们语文组教师撰写的研究论文,有近20篇在区市以上教育刊物发表或获奖。

(二)基本结论与分析

研究证明: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创新功能,开展语文教学的多元开放学习研究,的确行之有效。具体分析如下:

1. 有利于培养师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l)基于网络环境的多元开放学习研究,能有效促进教师将现代教育理念浸润于教学实践之中,养成善于探索研究、善于挖掘处理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能力。教师在研究中也会时时感到自己的不足,把多元开放学习的过程,当作研究提高的过程,使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充足、知识结构更合理、教学思路更新颖,吸收传递信息的能力更强,不断产生奇思妙想,改变教学陈式,更新教学思路,科学设计过程,变封闭为开放,变传承为探究,变单一为多元,变只关心教法为教法学法并重,创建新颖独特、丰富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

(2)基于网络环境的多元开放学习,整合了传统与现代的优势,创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把学生推上了主体地位。学生自己操控电脑到网上搜寻资料,眼、耳、手、脑、口并用,学、悟、说、打、练结合,掌控了搜集处理信息的主动权。教师以间接的方式主导教学,根据学生的回答来矫正反馈、帮助其探求正确答案,做到了少讲精讲,只在学生的疑难之处、教学的重点之处才畅讲重讲。在这种状态下,设计、调控、示范和评价成为教师的主要职责。学生主动参与、张扬个性,极大地激发强化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思维创新能力。

2. 有利于创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

基于网络环境的多元开放学习研究,促使我们由教师创造性地教指向学生创造性地学,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开展探究性学习;充分运用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交互方式鼓励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策略大胆尝试、努力超越;使教学适应不同特点的学生需要,有效开发其创造潜能,建构多元化的创新教学模式。

3. 有利于促进学习评价体系的改革,将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落实到教学的全过程

我们根据学情和二期课改的先进理念重新拟定的评价标准,体现了面向全体、全面和谐、主体生动、个性发展的创新特点,改变了以往只重结果忽略过程,只看分数轻视态度和能力的考评观。学生参与考评,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考核机制上突出了语文学习重积累的特点,其影响是积极的、深远的。

4. 有利于创设一个平等、民主、理性、科学的氛围,提高师生的思维品质

网络环境下语文多元开放学习,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淡化权威形象,构建民主气氛,为学生个性彰显、思想解放营造充足的心理空间;也促使教师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心理素质,适应学生从多维角度提出的各种问题,发现和肯定学生有发展价值的解读途径与结果;更促使学生学会用科学、辩证的思维进行文本解读,不因自己个性、所处时代和文化背景的不同,盲目否定作者或文本,更不去超越道德底线、混淆政治标准,进行所谓的“多元解读”。

五、问题与思考

第一,网络环境下语文多元开放学习必须注意:多元开放的目的不仅在于发现文本的新意义,更在于提供一个让学生更好地尊重、理解文本的平台;要注意规避一些容易蹈入的误区。

(1)不是所有的现代文本都适用于多元解读。用科学语言写成的文本就要尽可能地追索文本作者的原意。即使是用“文学语言”写成的文本,也应先追索文本“原意”,再进行符合文本本质精神的多元解读。

(2)不仅要重视哲学(审美、道德、思想等)层面的多元开放性解读,也要重视知识层面的训练与掌握;不仅要注重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更要重视其准确性、深刻性。

第二,必须妥善解决因教材变更给课题研究带来的负面影响。

由于教材的变更,积累的研究资料会有一部分不再适应新的教材,课题研究网站的建构也会受较大干扰,资料需重新分类上传。

六、今后的设想

将研究成果运用于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课题研究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我们已顺着原先的研究思路推出了新的延伸性课题。沿着改革之路,我们将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350- 351.

语文新教材背后的再思考 篇11

2005年第4期《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研天地·教师版》刊登了陈玉茜老师的文章《语文新教材背后的思考》(下简称《思考》)。从文章举例来推断,陈老师应该是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教材进行了一些思考,对于其中的一些观点,我有些不同的看法,在此请教于大方。

《思考》的第一个观点是:语文内容过于深奥,近乎艰涩,似乎不是写给中学生看的,倒像是写给大学生看的,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此类的选文。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在学生认知实际发展水平(能够独立完成任务)和潜在发展水平(在帮助下完成任务)之间有一个最近发展区。我们教学的任务就是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使他们能够顺利渡过最近发展区,将其潜在发展水平变成实际发展水平,以实现其认知的发展。如果我们的教材只选用和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相当的文章,那么就不能够促进学生发展。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材,应该选用有适当难度的文章。

有适当难度的文章应该怎样教?

首先要更新教师教材观,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发展。教材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课程改革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但是,在改革教材的同时,也不应当忽略教材的使用者——教师教材观的更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被认为是:为了实现特定教学目的所使用的系统化的材料,也可以说是教学的工具。教师就是要利用“教材”这把工具“教”学生,达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这一目的。“用教材教”这一新的理念不同于过去“教教材”的旧思想,它不把教材当“圣经”,不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它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开发教材中潜在的以及教材外相关的课程资源,高效率地到达教学目标。“教材不是供传授的经典,不是供掌握的目的,不是供记忆的知识仓库,而是供教学使用的材料。面对新课程标准,教师和学生不是‘材料员而是‘建筑师,他们是材料的主人,更是新材料和新教学智慧创生的主体。”

其次要更新教师的评价观。每篇课文的学习都有其特定的学习目标,并非要求篇篇在各个方面都得吃透。例如第二册《庄周买水》的鉴赏要点就是深刻的立意、精巧的构思和生动的细节,只要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领会到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就达到了。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明确课文的教学目标,合理地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适当的评价。

综上所述,学生能否理解和接受课文,关键不在于教材选文的难易程度,而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使用教材和课程资源,以及怎样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合理评价。

《思考》的第二个观点是:阅读单元之后加进“综合性学习”字样,似乎有迎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意味。“综合性学习”的提法有待考究。

“综合性学习”是我们当今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应当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综合性学习的理念,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由此可见,教材中设计“综合性学习”部分,体现了我们当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是对课程标准要求的一种落实,同时也是对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负责。所以,新教材中“综合性学习”这一提法是没有问题的。关键问题在于这一提法下面的内容是否真正能够体现综合性学习的本质和特点。由于综合性学习是一个较新的理念和学习方式,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的探索和拓展,使新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部分名副其实,切切实实发挥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优点,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

《思考》的最后一个观点是:字词学习依附于册末,不符合个体认识的规律(可结合古代语文教材的编写经验:将字词教学放于课文教学中)。字词学习指的是教材附录部分的《词语表》、《简化字总表》和《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与标点符号用法》。

字词学习是贯穿于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整个语文课程之中的,但是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中已经不把“识字认词”作为单独一项目标来要求了,而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五方面获得发展。因此,“字词学习”在高中阶段不再作为固定要求显示在教材之中,“读一读·写一写”等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内容在高中教材里已经消失,但是高中教材并没有完全忽略字词学习,仍在课文注释当中对一些疑难字词进行注音或解释。再者,字词学习的重任并非《词语表》、《简化字总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所能独立担负的,它们不是字词学习的唯一来源。

从另一方面来看,新教材附录的《词语表》、《简化字总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和《标点符号用法》(最后两个表是相互独立的,应当分开)最重要的作用不在于方便学生对新知识的一种获取,而是在于方便学生对旧知识的复习和检索及对知识覆盖面的拓展。

因此,陈老师那种因相关表依附于册末而推断新教材编写“不符合个体认识规律”的想法是不妥当的。

语文新教材教学管理 篇12

本文从语文学科课程的角度, 探讨了语文课程整合的策略, 即:宏观上的教材整合、依据主题单元和文体特点进行的教学内容整合。通过整合语文课程的策略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研究背景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 是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学科。语文学科应通过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然而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现, 语文教材是最厚重也是最零散的, 语文教学内容编排多, 语文教学资源丰富芜杂, 不经过整合的课程往往使教师在教学时多了盲目性和随意性, 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语文教学, 影响了学生发展, 甚至使学生偏离学习语文的轨道。

整合课程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之一, 在新课程理念下, 教材提供的仅仅是一个范本、一个思路和一种参考, 课本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 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适当地进行教材整合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也能促进每个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实现主动参与、探究、发展、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改变过去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为了不遗漏知识点, 一课挨一课, 一个单元接一个单元地分析讲解赶课时的机械单一死板的教学方式。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教师迫切需要更新教学观念, 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在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创生过程中下功夫。

那么教师该怎样创生课程, 减轻负担, 提高课堂实效, 促进学生发展呢?在教学中, 笔者从整合语文课程角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二、实施策略

1. 从宏观上对整册教材进行整合

整册教材整合法就是按教材单元顺序, 归纳六个单元的共同点, 从而整合出整册教材的内容。教师通过整合可以从宏观上把握课程教学内容, 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 简化和提炼教材资源, 分析单元之间的异同点, 促进学习内容最优化, 梳理出清晰的知识体系, 找到更为巧妙的教学切入点, 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 笔者主要从单元编写意图、题材两个角度对整册教材进行了整合研究。如八年级下册教材每单元的编写意图分别为:

第一单元: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 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 进而了解社会人生;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注意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

第二单元:反复朗读, 注意课文中的联想与想象, 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 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 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 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第三单元:与现实相结合, 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 树立环保意识, 关注自然, 保护自然。

第四单元:让学生感受到自身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无穷乐趣, 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

第五、六单元:学习这两个单元, 要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并在此基础之上品味古诗文的思想感情。

进行单元内容的分析后, 笔者将六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理清课文思路;反复朗读,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句, 学习语言表达技巧;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发表自己的见解。

另外, 从课文的题材来看, 这六个单元的内容分别是:人生、散文诗、人与自然和民俗风情。其中以记叙类文章为主, 第三单元与传统说明文单元相比, 在语文与科学的连接上有突破性的进展, 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而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所选文章, 以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 有的表达旷达胸襟, 有的流露自得之乐, 有的抒发闲适之情。所记景色不同, 写作心境不同, 却都是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六个单元之间选材主题想通, 都重在培养阅读记叙类散文和说明类文章的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去关注自然、关注人生、关注社会。

据此, 笔者把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重点设计成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 课文写了什么内容?思路是怎样的?请加以分析。 (2) 本文作者想表现什么?请加以概括。 (3) 本文写法上最突出的手法是什么?请具体说明。 (4) 选择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语段进行赏析。 (可从几方面分析: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有什么效果) (5) 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 谈谈你的感悟或疑惑。结合具体语句谈。

通过对整册教材两个角度的研究, 可以让我们明白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明白本学期教材选材的特点, 也明白了问题设计的角度。

2. 围绕单元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单元主题教学是根据《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 教师遵循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 以主题为线索, 开发和重组相关的教学内容, 进行单元教学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在宏观上审视同一单元的所有课文, 进行横向比较, 分析它们的异同点, 提取单元精华, 透视单元内蕴, 以其中一篇或两篇带动整个单元教学, 把讲读、自读、练习、写作、实践活动等环节灵活地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教学整体。

人教版语文教材采用的正是主题编排形式, 每个主题单元都围绕专题精心设计, 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学习内容与训练内容、阅读理解与口语交际、习作彼此关联, 紧密结合, 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单元主题为线索, 进行单元整体备课和设计。在单元教材整合创生的实践过程中, 笔者着重从文本主题、写作手法、语言特色、体验感悟四个角度进行单元教材整合研究。下面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加以说明。

人教版七年级第五单元共有5篇课文:传记《伟大的悲剧》、小说《荒岛余生》、通讯《登上地球之巅》、演讲词《真正的英雄》。四篇体裁各异的课文均与探险路上的英雄有关, 每项学习内容和活动都围绕着“探险”这个专题展开, 课文内容浅显易懂, 对七年级的学生而言没有太多的语言障碍, 编者将单元重点确定为:速读课文, 提炼信息, 概括内容要点。所以本单元并不适宜单篇教学, 从单元整合的角度俯瞰这个单元, 笔者发现可以从“英雄”这个词语入手进行单元整合教学。在单元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笔者首先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让学生始终沉浸在“探险”的氛围里, 既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又体味到失败的痛苦, 再进一步体悟出失败后奋起抗争的崇高。然后围绕“英雄”这一中心词设计教学方案, 以“认识英雄———品读英雄——记住英雄”为设计主线, 将课堂流程分为三个板块:一是速读课文提取人物信息;二是跳读课文分析英雄的性格与精神品质;三是精读精彩语段揣摩语言特点, 模仿演讲词写作。这样就将五单元的四篇文章整合为一个整体, 采用跳跃式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迅速捕捉、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和根据提炼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的能力。

围绕单元主题, 在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 笔者又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组建探险队, 在进行阅读教学的同时, 有计划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指导习作练笔, 实现了课内精读与课外阅读的整合、综合实践活动与习作训练的整合, 使学生在学习中, 既体会到探险的艰辛, 同时也培养了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情趣和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成为具有特色的单元教学模式课。

这种以单元主题为线索整合单元教学内容, 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 压缩了教学时间,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完成单元所有教学目标的同时, 学生获取了大量的课外知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3. 根据文体特点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

《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中不同文体的阅读提出了具体要求:“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 文质兼美,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 难易适度, 适合学生学习。”因此对学生文体意识的培养, 是《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

初中语文教材中常见的文体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诗歌、小说等, 文体不同, 文章的结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教学方法也不同。教师依体而教, 才能抓住重点, 深入文本。但是在实际教学中, 有的教师往往不关注文体特点, 无论什么文体的课文都按照一个模式授课, 这样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也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如果教学中我们将相同文体的课文整合在一起, 引导学生抓住文体特点, 理解文章内容, 就会事半功倍。既可以让学生形成清晰的文体意识, 又可以强化各类文章的文体特点, 这对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都将是一种很好的引导及规范, 对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水平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执教过程中, 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 站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高度, 将各个主题单元中的课文打乱后重新按照文体特点进行重组, 创生出具有个性特点的教学方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阿长与山海经》《背影》《老王》《台阶》四篇文章都是写人为主的散文, 教师就可以灵活使用教材, 将这几篇相同文体的课文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在学生初读四篇课文的基础上, 教师以《背影》一课为教学重点, 教给学生阅读散文的方法。教学过程分四步:

首先, 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 了解题目特点, 即:文章线索———背影, 在初读课文后,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父亲的背影浓缩了深沉的父爱。

其次, 分析人物形象特征, 理解父爱:教师通过重点引导学生寻找文中四次描写父亲背影的句子, 从作者细致的白描中分析父亲这一特别形象。虽然四次描写情况有所不同, 写法不同, 但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 略写背影。惦记背影:开篇点题, 表明父亲背影在“我”心灵留下的深刻印记———虚写背影。第二次是车站送别中父亲买橘子时, 详写背影。刻画背影: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和儿子的感动———实写背影。第三次是告别后, 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时, 略写背影。惜别背影:再次写父子分手的离情别绪, 催人泪下———实写背影。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 详写背影。再现背影:与文章开头呼应, 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虚写背影。在此教学环节中, 教师通过让学生从人物描写入手, 分析人物形象, 落实了学生理解父爱主题的难点, 又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语文能力。

再次, 揣摩作者思想感情, 感悟父子深情:此文之所以感人除了父亲的言行之外, “我”的情感也很重要, 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四次流泪, 进一步体会父子间的深情。

第一次流泪:赶到徐州跟父亲一起奔丧, 见“满院狼藉”, 触目伤怀时的凄凉悲怆的泪。这次流泪是悲哀, 为后文写“背影”渲染了悲凉哀愁的气氛, 对后文人物情感的变化起到了成功的铺垫作用。

第二次流泪:分别前, 父亲老态蹒跚地去为“我”买橘子时的热泪盈眶。这次流泪是感动, 用眼泪表现出背影的感人, 着力刻画出父子间的感情, 有力地烘托父亲的爱, 渲染了真挚的感情。

第三次流泪:分别后, 目送父亲背影消逝在人群中时的潸然泪下。这次流泪是留恋和不舍, 表明我领悟到了父亲深沉的爱, 也增添了淡淡的离愁别绪, 也增添了背影的感人力量。

第四次流泪:文章结尾, 眼前再现父亲的“背影”时晶莹的泪光。这次流泪是伤心之泪, 与文章开头回环呼应, 表达了“我”对年迈的父亲无限思念的感情, 使文章格外凄切动人, 情长绵绵。

最后, 总结学习方法:在学习课文后, 教师带领学生回忆、总结、梳理散文的阅读方法。

在精读《背影》一文后, 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按照“明确文章主旨———分析人物形象———揣摩思想情感”的阅读步骤和方法, 合作学习其他几篇写人的散文。在学生合作学习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按阅读步骤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教师辅以适时点拨、指导和补充。这样一来, 便可以节省出许多教学时间, 安排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开展有实效的语文实践活动。

整合“相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以一篇带多篇, 举一反三, 既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又能节省教学时间, 提高课堂实效, 可谓一举多得。

三、启发与思考

课程的整合激发了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动性, 增强了教师对教材的创生力, 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促进了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和建构知识技能的能力, 避免了教学情境、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频繁变换, 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 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但是语文课程的整合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把目光放在孩子的发展上, 而不是放在要教的书本上, 课堂教学活动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主动发展, 使学生的个体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展。

上一篇:出口产品竞争力下一篇:政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