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导语设计

2024-07-21

语文教学中导语设计(共12篇)

语文教学中导语设计 篇1

一、导语的设计

导语俗称“开场白”, 一节课如果“开场白”设计的好, 学生上课伊始便会兴趣盎然, 使学生沉浸在愉快的气氛中, 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那么, 如何巧妙地设计导语呢? 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 导语要新。我们有些老师习惯于用“今天我们讲 ( 学) ……”这样的开场白来讲授新课, 这样的老师通常都有关上门便是“自家人”, 不必那些“客套话”的心理。其实, 这种心理是错误的。像“今天我们讲 ( 学) ……”这样千篇一律的导语, 只能让学生感到厌倦, 让学生一听就觉得“没意思, ”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好的导语, 在教学中常起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 一位教师在讲《钟表的认识》时, 导语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部动画片 ( 播主片断) , 谁能告诉老师这部动画片叫什么名字? 它在每天的几点播放?”简单的几句话, 自然贴切, 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营造了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 同时,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再次, 导语要富于艺术性。词藻华丽的导语不一定是好的导语, 好的导语不仅要自然贴切, 富有生活气息, 同时还要有艺术性。下面是一位教师在音乐课上的导语: “人人都说咱们班的学生素质最好, 今天能不能好好表现一下?”看似简单的一句话, 却极具艺术性。因为它一开始便让学生树立起了自信心, 同时, 在没讲新课之前便获得了老师的赞许, 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能不“好好表现自己吗?”

总之, 好的导语, 能把学生的好奇心由潜伏状态诱发到活动状态,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上课一开始学生就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直接趋向目标。这对提高教学效果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 每位教师对导语的设计要精心“雕琢”。

二、过渡语的设计

过渡语贯穿整个教学始终 ( 它包括课前的导语) 。好的过渡语在教学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 作为研究型老师, 应精心设计你的过渡语。

第一, 过渡语要自然, 忌牵强附会。我记得在一次公开课上, 一位老师在讲课的中间突然说: “我非常希望同学们能为我唱首歌, 你们能满足老师的要求吗?”结果学生满足了老师的要求。而这位老师在听完歌后, 即未置可否, 只是让学生继续做题。这位老师的意图大概是想让学生休息一下, 这本无可厚非, 但却因为没有贴切自然的过渡语, 让人感到一头雾水, 而且也显得牵强附会。一节课好比一只放尽的风筝, 过渡语恰似手中的线。这根“线”若设计得好, 那整堂课便会收放自如。如果过渡生硬, 就如同风筝断了线, 即使线能够接上, 中间也会有一个“疙瘩”, 不顺畅、不自然。显然, 上述那位教师的过渡语便有个“疙瘩”。

第二, 过渡语要实。无论什么样的过渡语都要实在, 不管是否与教学内容有关, 但必须为你所教的内容服务。像上述那位老师的过渡没有为她所教的内容服务, 华而不实, 不可取。

第三, 过渡要巧妙, 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给学生留有创造空间。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老师在课堂上播撒创新的种子, 如: 启发学生大胆猜想, 从反常规的角度考虑问题, 倡导质疑精神等。这就好比播撒了创新的种子, 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而此时的过渡语就要巧妙地表达老师的意思, 让学生在这个前提下畅所欲言。例如, 《月光曲》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当贝多芬弹完一曲后, 盲姑娘激动地说: “弹得多纯熟啊! 感情多深哪! 您, 你就是贝多芬吧?”贝多芬没有回答, 却又弹了一曲。这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句子。在学习这部分时, 有的学生质疑: “为什么贝多芬不回答呢?”大多数学生认为贝多芬谦虚, 不想让人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贝多芬。如果这时的过渡语是“谁还能说说贝多芬为什么不回答?”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所说的答案也只能是对上述答案的补充。把过渡语改为“同学们再想想, 还有别的可能性吗?”如此简单的一句话, 即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 贝多芬不回答就是默认了; 贝多芬正在构思《月光曲》, 顾不上回答……这些回答都是有可能性和合理性, 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中从求同达到变通, 从变通中又开拓了新意。就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思维在老师巧妙的引导下, 迸发出了创新的火花, 如此简单的一句过渡语, 却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由此过渡的作用可见一斑。

总而言之, 不论是课前的导语, 还是课间的过渡语, 都应做到新、简、实, 而且富于艺术性。要想做到这几点。需要教师自身的素质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语文教学中导语设计 篇2

——透过心理描写看真实的祥子

【作品解读】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创作于1936 年。1930年老舍从英国回来,面对满目疮胰的祖国,作品的格调开始变得沉重起来。

整部小说以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为情节发展的中心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苦难生活,艺术地概括了祥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苦斗,直到精神崩溃,走向堕落的悲惨一生。作者选择了一个由“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底层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的祥子,愤怒地揭露和声讨把祥子逼进堕落深渊的黑暗社会,小说还有力地揭露了在旧社会仅凭个人奋斗发家,只不过是一种幻想。反映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旧中国个体劳动者的悲惨命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批注赏析节选文段的祥子的心理,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2.探究祥子的性格与他悲剧命运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

批注赏析节选文段的祥子的心理,分析他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

探究祥子的性格与他悲剧命运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

批注式阅读法、讨论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导读课型 读中促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看“祥子热心买包子助老马爷孙”的短视频。

2.说一说:从这个电影片段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祥子?

明确:善良、乐于助人。

3.这样善良的祥子,却没一个好的结局。全班齐读: 只有他自己会给自己挣饭吃,没有任何别的依赖与援助。他为自己努力,也为自己完成了死亡。他等着吸那最后的一口气,他是个还有口气的死鬼,个人主义是他的灵魂。这个灵魂将随着他的身体一齐烂化在泥土中。(节选自第二十四章)

师:善良的祥子最终沦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为什么会这样?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祥子的内心世界,一起认识一个真实的祥子,去探究性格与命运的关系。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批注赏析节选文段的祥子的心理,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2.探究祥子的性格与他悲剧命运之间的关系。

三、任务一:知其心,懂其人

(批注祥子的心理,赏析其性格特征。)

范例1:

1.做法:出示范例1,让学生明确批注心理描写的大致模式。

2.学生模仿范例1完成填空,赏析祥子的心理。3.模仿范例,小试牛刀(2分钟)

试划出选文一另一处祥子的心理描写,并模仿范例1用简洁的文字批注赏析。

4.自主阅读批注。阅读批注主题:谁是祥子的知心人?

任务说明: 选文二至选文四任选几处祥子的心理描写加以批注赏析。(时间:10分钟)

批注句式:写出了祥子()的心情,表现了祥子()的性格。

温馨提示:

心情:愉快、焦急、痛苦、悲伤绝望、充满希望、煎熬……

性格:坚强、乐观上进、有理想、善良、乐于助人、谨慎、稳重、果断、犹豫、自私、堕落、悲观、不思进取… 评价标准:

A、能准确划出心理描写的句子,能仿照范例赏析批注祥子产生该种心理活动的原因及所体现的性格特征。

B、能划出心理描写的句子,基本能仿照范例赏析批注祥子产生该种心理活动的原因及所体现的性格特征。C、能划出一些心理描写的句子,不能仿照范例赏析批注祥子产生该种心理活动的原因及所体现的性格特征。

5.展示学生批注成果,按照评价标准评出祥子的知心人。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 篇3

一、摹实境、调激情。就是指让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摹一幅图景或一种意境,从而让学生深受感染,激情澎湃。如:特级教师于漪在讲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这样导入的:“每个同学的图画书里都有这样一幅画—人民英雄纪念碑。当你们看到这幅画的时候.曾经想到过什么呢?我在一个阳光洒满天安门广场的上午,瞻仰过人民英雄纪念碑。啊!巍峨啊,它有十层楼那么高,看到它,先烈们的高大形象如在眼前;坚硬啊,花岗石,汉白玉那样庄严,那样雄伟,象征着革命先烈意志如钢。站在纪念碑前,忆中国革命所经历的艰苦岁月,看现在解放后的幸福生活,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深感一定要继承先烈的遗志,在新长征中勇往直前。现在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活动顺序和碑的方位顺序,认识和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接受革命传统的教育。”这段导语描摹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巍峨和质地坚硬,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以前就有了大体的概念,而且语言极有感情,学生们的思维极易跟着老师走,学生们的情感极易激发。可见,描摹具体的实境可以让学生如临其境加强他们的情感体验,震撼他们的心灵从而得到情感共鸣。

二、讲故事、增趣味。即针对学生爱听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时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从而使学生思路开拓,兴趣变浓。如在讲《统筹方法》时可以讲“田忌赛马”的故事,讲《麦琪的礼物》时可以讲讲欧亨利的故事,讲“回文”时可以讲卓文君司马相如写信的故事……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故事之中增添浓厚的兴趣,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三、借教具、助领悟。即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教学挂图、模型、录音、录相、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具分为视觉型教具、听觉型教具、视听型教具。

视听型教具如挂图、模型、实物、幻灯片等。现代科学证明:人大脑中的信息百分之八九十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视觉性教具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和真切感。它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获得较深的感受,因此在讲说明文这一类型文章时,就可使枯燥的讲解变得生动。例:讲《人民英雄纪念碑》时展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就会真切地了解纪念碑的构造;如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将符合意境的图片展示出来不仅有利于学生背诵,更让学生沉浸于诗情画意的氛围,体会诗人的情怀;讲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时,将月色下的荷塘景色一一展示,让学生充分体验那纯美的景色,细细品位感悟作者的匠心独具;鲁迅的小说《祝福》可以展示祥林嫂不同时期的面貌,让学生留心观察其异同(特别是眼神的变化),教师穿插引导,让学生深切体验旧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听觉型教具如录音。录音有课文朗读带和与课文相关的乐曲,朗读带既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朗读技能,又能让学生沉浸在朗读者所创设的情感氛围之中。乐曲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又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感情基调。听觉型教具一般适应于散文、小说、诗歌的讲授。如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可先让学生听崔健的《父亲》,在听歌时让学生思考父亲给自己的感觉,悠扬的旋律会让学生想起生活中的情节,感人的歌词会在学生内心深处激起层层波澜。听完歌曲自然就会积极谈论自己的感受。讲王安忆的小说《我们家的男子汉》时,可播放成龙的歌曲《男儿当自强》并让他们从歌词中提炼出男子汉所具备的品质,以此来理解作者为何将一个几岁的小孩子称为男子汉。讲授诗歌播放乐曲时,更让诗情变得更加浓郁。如讲林黛玉的《葬花吟》时,可播放歌曲《葬花吟》悲切的基调,可以感受到诗人感伤的情怀,符合诗意的旋律变化,更有助于理解诗人情感的变化。此外,还有助于学生背诵。

视听型教具如录相、FLASH动画等。视听结合,更能增强教学效果,语文教材中所选作品有不少已拍成影视片,不少乐曲也制作成FLASH动画,运用视听型教具,会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内容中去体会、去领会、去把握。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 “教具”那就是学生本身。让学生表演,既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如:讲小说《麦琪的礼物》时,可先找几个学生表演文章的高潮部分“夫妻互赠礼物”,其余学生谈观后感。学生表演更适用于戏剧课的导入。中学课本选编了不少剧本,如果先让学生表演其中一片断,学生意犹未尽,必然会跟随教师的思路,去关心剧情的发展。

阅读教学中导语设计的有效性 篇4

然而, 笔者通过课堂观察, 发现当下的阅读教学导语出现失“度”现象,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重视不足, 导语缺失。

很多教师对导语重视不足, 觉得课上用导语简直浪费时间, 于是通常会直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忽略导语。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平时的常态课中。

二、重视过度, 导语滥用。

也有些教师知道导语对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起着重要作用, 于是在教学过程中矫枉过正, 导致滥用导语, 出现了大而无当等现象。笔者听一位教师教授《音乐巨人贝多芬》时, 一上课, 为了渲染气氛, 教师让一学生演讲《今天, 我们与众不同》, 两分钟后, 教师表示因为时间关系就不予以点评了。接着, 教师用课件出示一乐曲 (《命运交响曲》) 让学生仔细听, 并提出要求: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概括听到的乐曲。学生相继回答了“美妙”“激情”等, 教师最后进一步归纳, 这一环节共用了十分钟时间之多。可以看出, 这位教师很重视导语, 但太过了, 没有把握好度。

三、储备不足, 导语僵化。

阅读教学的导语设计, 应建立在教师对文本充分理解的基础上, 但是由于知识储备不足, 备课不能充分, 对教材分析不够, 导语出现了僵化单一等现象。例如, 笔者听到一教师授课一个单元课文下来, 上课的导语总是这样一句话:同学们, 我们已经学完了上节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课。

僵化的导语必然会导致僵化的教学, 从认知角度上看学生接受程度也一定会受影响。那么, 如何把握导语设计的“度”呢?笔者认为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导语设计以学情为基点。

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 教育必须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运用导语的目的, 无非是搭建引导学生阅读的“桥梁”, 因而, 导语的设计也应遵循这一规律, 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弄清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现状和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 找准切入点, 面向全体学生, 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不能大而无当, 生硬僵化。例如, 我们在八年级学习鲁迅的作品时, 导语设计就可以以复习检查鲁迅资料的形式展示。

二、导语设计以文本为维度。

由于对文本的理解涉及到读者、时代、心境、情绪等多种因素, 所以, 作者的原意、文本的意义、读者的理解这三者之间的差距会因不同个体的解读而加大,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导语设计的内容应以文本内容为维度:可以和文本的具体内容相关, 可以和文本渗透的情感相关, 也可以和作者的创作背景相关。

有位老教师在教《拿来主义》一文时, 其导语的设计就是从学生的课外阅读入手的。“我们同学课外阅读的兴趣很浓, 阅读的范围比较宽泛。我初步统计了一下, 半个学期以来, 同学看的杂志种类多达六十七种。书的种类也很多, 有‘唐宋诗词’, 有《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也有不少外国文学作品。那么对于古代的和外国的文学作品, 对这些文化遗产, 我们在接触的时候, 应采取什么态度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 从中可以受到启发, 得到教益。”经这一导语的启发, 学生学习课文的目的性就更加明确了, 反过来, 通过课文的学习, 又能指导学生进一步搞好课外阅读, 一举两得, 妙哉!

三、要以目标的达成为效度。

有效教学理念告诉我们, 有效教学需关注教学效益, 因而更需以教学目标的达成为效度。所以导语设计要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文本, 要关注其有效性, 要注意其设计的形式, 可以是“单刀直入法”, 也可以是“激情导入法”等等,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感知水平等去进行设计。

语文教学中导语设计 篇5

凉水镇中心小学校 刘田田

[摘要] 导学案,顾名思义,强调的是“导”与“学”。“导”指的是引导、指导;“学”则指的是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导学案实际上是用来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工具,强调的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何设计导学案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恰当的设计导学案是学生能高效学习的基本保证。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导学案 设计

数学教学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导”得有法,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而,如何“导”才能算有“法”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导学案问题设计

如果说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那么问题就是导学案设计的主线。它大大避免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也大大增加了教师导学的针对性。导学案“导问”“导学”“导思”“导练”“导测”“导评”等过程性的学习指导,是学生能高效学习的基本保证。

1、问题探究化

一堂课的知识要想挖掘会有很多,如果没有目标,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就有可能导致学生迷失方向,这是导学案设计问题是常犯的一个错误问题,意图不明,不知道要把学生引向哪里。问题应围绕着学习目标来设计,而不能跑偏,问题设计的第一步就要紧扣目标。导学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已往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是有唯一标准答案的问题,学生也通常条件反射翻书查找或者问同桌。教师也往往在问题的设计上缺少开放性,把问题涉及填空、判断、选择、等客观性问题,这样的学习久而久之不把学生的脑袋搞成水泥脑袋才怪呢?开放的问题能造成一种使人困惑的感觉,通常不会只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它一般要求学生提出多个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这也为对话和争论提供了素材。一般来讲,除了那些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比如说原理、结论、公示等,不易设计为开放性的问题以外,其他内容应尽可能多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题目,比如列举题、实验题、分析题、讨论题、探究题等。这样更容易引起学习兴趣,加深理解,更具有探究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两个分数比大小,常规的方法是先通分,但是在设计时要打破这一常规来进行变式设计。你能用哪些方法来比较和的大小啊?

235823 方法(2)把和化成同分子分数来比较

582538 方法(1)把和化成同分母分数来比较

方法(3)和1进行比较

方法(4)把分数扩大成整数后进行比较

方法(5)用倒数进行比较

方法(6)化成小数再比较 另外对于封闭性的问题,可以向开放性的问题进行转化,比如一位小学二年级的教师进行加减乘除法的应用教学时。问,现在图上有六只鸭六只羊,请同学们算一下,一共有多少条腿?这是个典型的封闭式题目,如果把问题改一下,问:在途中有羊和鸭两种动物,知道一共有十条腿儿,可能会有几只羊和几只呀?这样的设计自然成了开放性的题目增强了学生探究的知识的兴趣。

2、问题情景化

设计问题要具有情境性、真实性。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来讲,特别重视创设学习情境,尽可能提供真实的生活的学习情境和活动。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选择原于学生的生活、超越常规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情境。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抓准教学重点的设计

导学案设计抓准教学重点是关键之一。设计导学案时,教师要防止只关注课堂形式的热热闹闹,要通过钻研教材,抓准教学的重点,并且在设计中突出重点。教师应注意一堂课的知识点可能有几个,但教学重点一般只有一个。重点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确定;重点应通过时间安排、过程设计来突出。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材呈现的场景是:彩灯的颜色依次是红、蓝、蓝、红„„彩旗的颜色依次是黄、红„„花的颜色依次是红、紫„„孩子围成一圈,一次是男孩、女孩„„提出的问题是:说出图中的排列规律,圈出重复的部分。这一课时的重点是什么,有些教师认为是让学生掌握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确定下一个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细读数学教材内容介绍可知,这一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找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结合例题经历怎样找(观察或操作),用什么方法找(看一看、画一画、圈一圈或摆一摆学具等),找到的是什么规律的过程。在找到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用规律解决具体问题,可以用画一画的方法。这里要让学生体会到解决这个具体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这样研读教材,抓准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重点,显然能够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选择适当时机,引导学生议论

抓住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议论,小学生思维特点是直观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在感性基础上引向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不断提高思维水平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抓住重点在知识的联结点上引导学生议论。例如:教学多位数的读法时,让学生读“4020”,然后让学生阅读第八册课本38页例1前的一段话,知道万级和亿级的读法。出示“400305004000”,引导学生讨论:(1)怎样读?(2)万级和亿级的读法与个级的读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3)在读多位数时应注意什么?通过分组讨论,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和感知的经验,总结出多位数的读法,导出重点所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设计好自我检测的内容

立足于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学习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自我检测不是简单的做题,而是根据学生有效学习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供学生课堂上检测学习效果,突出“学案”的检测反馈功能。“自我检测”设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组成:

①基础知识练习,关注本节课的知识点。

②变式训练,形成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③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操作建议:

1、要有目的性,要有利于学生巩固重点,突破难点。题目要围绕学习内容设计,着眼于指导思路,有利于方法和技巧的形成。

2、要有现实性,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的价值。

3、形式要有多样性,要以新颖多变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4、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给学生独立完成的时间,让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形成技能,发展思维。

5、评价要有发展性,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应用效果要及时进行诊断评价,引导矫正,让学生在评价中发展提高。检测力求当堂完成、当堂反馈、当堂矫正,坚持做到学习目标的“堂堂清”,努力提高学习效果的达成度。

总之,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必须精心地设计“导学案”。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导学案设计要根据重点去设计问题,给与学生适当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形成基本的数学技能和素养。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中导语设计 篇6

导入新课的直观性

现代教育学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给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既方便,又直观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媒体屏幕上展示的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录象等内容要一目了然。老师在领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往往是先直接出示本节的主题,传承教学资源,语言表述也常常开门见山,然后巧妙的使用多媒体,体现其内容的直观性。例如在学习《声现象》时,出示主题后放一段热带森林中大象奔跑交流信息的录象,学生会又好奇、又感兴趣。导入新课的环节是学生从行为及思想上准备课堂学习的前几分钟,导入的基本点是导,在情境设计上要简单明了,不能绕圈子,走弯路,在教学语言上不能滔滔不绝,漫无边际。导入新课的语言不但要切中要害,还要简洁明快起到立竿见影之功效。在导语中要逐步点化教学内容,结构特色,切入知识点。例如在学习《力》的概念时,可以这样导入:画面上有一穿着旱冰鞋的小孩,使劲用力推墙,结果自己后退了,为什么?这样通过生活中熟悉、有趣的事例有效的克服上课的单调乏味,使人耳目一新,感到新鲜,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中,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导入新课的新颖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实践到教学中去。在课堂引入方式上要引入新颖的东西。如在学习“速度”时,开头可用深情并茂的开场白把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意境和氛围中去。在非洲的原始森林里猎豹正快速地追赶着羚羊,而羚羊拼命的逃跑,请同学们设身处地想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样学生会展开想象力,进入情境,具有新鲜感。能出奇制胜,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成功的为速度课堂奠下基调。在学习“光的反射”时,可先讲一段“猴子捞月亮”的故事,问学生能不能捞到?学生一定回答:不能,井里是月亮的象。这样又新颖、又突破主题。

导入新课的主体性

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因此在教学导语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导新课,还要考虑导的对象是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选择那些学生普遍感兴趣、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直接面临的物理现象或者学生关注的重大问题等作中介。初中学生好奇心很强,要在教学中特意渗透一些自然现象、实验现象,让学生去思考其中的原理。例如,在学习蒸发吸热时,可这样导入:夏天当我们在水里游泳时,并不觉得冷,但上岸后为什么觉得很冷?这样的问题每个学生都可以回答。在学习“浮力”时,可这样导人,怎样能让沉在杯底的鸡蛋浮起来?学生会抢着各抒其见,体现其主体性。

导入新课的情趣性

在设计导语时要尽可能设置疑问,制造悬念这样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在学习浮力时,可这样开头:古罗马将军打仗获胜后,把战俘扔进死海,为什么这些战俘一个个没被淹死?这就是浮力起作用,这样起伏的悬念使学生迅速提高注意力投入到浮力的学习中。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多媒体动画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做这样的实验:把一小试管放入一装满水倒置的大试管中,看到小试管逐渐上升,这样学生会身临其境,心领神会,要达到妙趣横生之功效。

导入新课的连贯性

温故知新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在一堂课的前几分钟可适当而自然地回顾已学内容,并通过“力和运动”,前一节知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情况又怎样?在学习“光的折射”时可这样导入,在光的反射中我们知道,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那么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又是怎样呢?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点破了本节的主题。在导入的同时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整体性。

高中新课改中导语设计的艺术初探 篇7

那么, 该如何设计导语呢?就新课标下语文新课的导语设计问题谈谈自己的做法, 以抛砖引玉。

一、标题解析导入法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包含丰富的信息, 是学生解读文本的一把钥匙。生动新颖的标题能促使读者急于接近作品;简洁凝练的标题能揭示文章的主旨;而隽永含蓄的标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促使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索。心理学认为, 刺激物的新异性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最重要的原因,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 若能妙改标题, 以形成刺激物的相对新异性, 定能引起学生高度注意, 使之兴趣盎然。一位老师上苏教版教材必修3“号角, 为你长鸣”专题“底层的光芒”板块中的《老王》一文, 她从标题入手, 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能将“老王”改为“王老”?通过辨析, 学生获得共识:“老王”的称呼更亲切, 更符合三轮车夫的身份, 更能体现编者“底层的光芒”板块设计意图。标题的解读为课堂引导学生认识与评价老王的形象做了很好的铺垫。又如鉴赏惠特曼的诗《啊, 船长, 我的船长哟!》 (“殉道者之歌”板块) , 可引导学生关注标题:学生迅速地从两个叹词和一个感叹号中明确, 这是一首情感非常丰富的抒情诗;从“船长、我的船长”读出此诗的主要描写对象是“船长”, “船长”与“我”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 从而抓住了本诗的学习重点:品评船长的形象, 体味蕴涵于诗歌之中的强烈而复杂的情感, 可谓一箭双雕。同样, 教学《登泰山记》, 笔者从《登泰山记》文章的标题引入, 引导学生捕捉标题的重要信息。通过读标题, 学生很快明确:这是一篇游记, 重在写泰山的景色。把握了游记这一文体后, 笔者因势利导, 进行追问:既然是游记, 那么, 学习本文, 首先要把握作者游踪, 请找出作者的登山路径。通过引导, 学生迅速明确了文章的描写对象、文体特征和主要内容。往后学生在碰到类似文体的文章时, 就能轻车熟路游刃有余了。

二、巧设问题导入法

第一, 首先教师必须科学地设计问题, 使学生发挥智力因素, 以带动他们的创造型思维。

课堂教学中, 知识的掌握, 能力的发展, 情感的培养, 都是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 学生从自己的学习操作活动中完成的, 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充分的体现。如在粤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十课秦牧《菱角的喜剧》的教学中, 我就文题“菱角的喜剧”设计了三个问题:第一, “其实秦牧最初发表这篇文章时所定的题目是《复杂》, 大家认为与《菱角的喜剧》相比那个题目更好一些, 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是想让学生确定文章体裁, 从情感认知的角度来分析文章题目对阅读接受的影响。从学生或者说人类普遍的阅读接受心理上看, 一般都更倾向于富有情节性的文章。学生就可以从中找出“菱角的喜剧”比“复杂”要好的理由:因为“复杂”这个题目看起来很公式化, 很乏味, 引不起读者的兴趣;而“菱角的喜剧”这个近乎故事型的问题则能使人天马行空, 想入非非。接着我就提出第二个问题:“那么据你们的理解, 什么叫‘喜剧’呀?”这个问题主要是为引入全文, 贯穿全文而设计的。因为文章对“喜剧”的阐释是具有讽刺意味的, 是“喜剧”一词的别用。学生基本上都已经十六、七岁, 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 欣赏过不同类型的喜剧电影电视剧作品, 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回答起来不会太难, 但一定得开动脑筋, 调动平时的积累及经验, 经过深加工。于是经过短暂思考有的学生迅速回答:“是一种很搞笑的东西。”有的答:“它往往是以大团圆结尾的, 给人以轻松愉快地感觉。”这些无疑都是喜剧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但就本篇课文来说还没有达到要求。于是我点拨道:喜剧的目的是什么呀?学生回答:“褒扬好人好事, 贬斥不良言行。”“那么本文呢?”“本文是作者在讽刺自己。”“我知道了, 喜剧还包含着对不良行为的揶揄和讽刺。”学生弄明白了“菱角的喜剧”其实是作者自嘲后的感想。于是第三个问题出来了:那么我们再想想作者是怎样一步步用“喜剧”来引入正题的?这个问题终于把学生从问题引导了课文本身。有了前面的问答作铺垫, 这个问题学生很快就准确地理出来答案。所提的三个问题, 本身都包含着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 三个问题之间, 又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前两个问题的解决为最后一个问题的提出作铺垫, 最后一个问题是前两个问题的必然延伸和深化。但是, 三个问题又各有自己的侧重点, 第一个问题着重对学生的阅读经验的考察;第二个问题是关键, 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第三个问题着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直接找到知识点, 并加以归纳总结。

我们在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须达到问题性水平高, 即是指问题所包含的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比较重, 具有较高的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问题性水平低, 即是指问题所包含的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比较轻, 甚至极少包含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 具有较低的甚至根本不具有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当然, 问题性水平高也必须有一个限度, 不能让学生如“丈二金刚”, 这样会适得其反。问题性水平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就足够了。否则, 学生的思维难以启动跳跃, 到头来是徒劳无益。

三、运用对比导入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比较的导入方式被广泛地运用。如《变形记》可这样导入:“文言短篇小说《促织》讲的是主人公成名因儿子魂化蟋蟀而发家致富的荒诞故事, 它揭示了怎样的主旨?曹雪芹有诗云: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比较的导入形式很适合文体相同、风格接近的文章。比如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可以由她的《一剪梅》引入, 通过比较了解作者前后期作品在作品思想内容以及表达情感的强度等方面的异同。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联系他的悼亡之作《江城子》, 让学生在了解作者词作豪放风格的同时也领略其婉约柔情的一面。

总之, 一个先声夺人的导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 正如《语文教育心理学》里所描述的:好的导语就是磁石, 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就是思想的电光石火, 能给学生以启迪, 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好的导语就是情感的诱发剂, 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力。

参考文献

[1]《高效读教材》必修1金鑫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2]《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柳菊兴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高中优秀教案》高中语文必修1任志宏主编南方出版社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导语的魅力 篇8

一、衔接知识点, 温故知新

语文教学进入新课时, 教师要合理、巧妙地安排学生对以往所学知识进行回忆, 以加深学生对过去所学知识的印象, 这需要我们教师恰当地处理好两者的中间环节——导语设计。它既可以对旧知识进行巩固, 又可以很好地引入新课, 让语文知识环环相扣。

在教《社戏》时, 我曾经这样设计过导语:“同学们, 我们曾学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它的体裁是—— (散文) , 它选自—— (《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长大后对童年生活的一段真实回忆。今天, 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文章, 这是鲁迅先生根据少年时代的一段生活经历创作的一篇小说, 这篇小说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 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真挚情谊的怀念。现在,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社戏》吧!

二、增强文章趣味性, 吸引学生注意力, 活跃课堂气氛

好的导语如同一瓶好的调味剂, 可以使文章味道更纯正。因此, 教师在设计导语时, 既要顾及传授的知识点, 又要考虑它是否兼备趣味性、新奇性, 是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由此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兴趣是产生注意的前提, 如果是符合学生兴趣的事物, 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会特别集中, 所以兴趣是培养学生注意力, 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条件。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教师要充分发挥导语的这一魅, 才能做到事倍功半。

曾有堂语文课, 我一开始在黑板上写出一条字谜:“一人站, 一人卧, 一条板凳三人坐, 日子就这样过。”我让同学们猜谜, 而我只稍作提示, 就有人回答出“俭”字, 我一边说着谜面, 一边写“俭”字, 学生就从中悟出了这个字运用的妙处。我说:“‘俭’是我们民族的传家宝, 大可安邦, 小可治国。因为它是‘聚宝盆’。但是它的意义远非如此, ‘俭’能陶冶情操, 修身养性。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俭以养德》, 看作者有何独到见解”。

三、培养学生的情感, 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不仅仅是在传递知识, 就如同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在于教书, 我们在授予学生单纯文化知识的同时, 也一定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让学生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中学生情感处于一种充沛活跃状态, 对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当大的好奇心。因此, 我们教师一定要掌握好他们的这一心理因素。在导语设计阶段, 充分发挥育人的作用,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 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记得教朱自清的《背影》时, 我问学生是否知道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在这首诗里面孟郊描写了慈母对游子的爱抚之情, 也抒发了游子对母亲的依恋之情, 真是母子情深啊!可是, 你们还知道“父子之情大如天”的俗语吗?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看作者是怎样表达父子之情的呢?

四、拓展学生思维, 增强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有思维。因此, 我们教师在设计导语时, 要合理组织好自己的语言, 利用生动有趣的导语打开学生思维和想象空间, 尽量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增强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 而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也有了较大发展, 教师在设计导语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这一特点, 尽量展开学生的思维空间, 提高学生感悟文章主旨的能力。

去年, 讲鲁迅生的《药》一文时, 我就在黑板上写了“‘馒头’——人血馒头 (药) ”几个字, 让同学们去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感悟其中的道理。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 你一言我一语:“馒头怎么会变成人血馒头?”其中一位同学很快举手问到:“老师, 是不是有人把人血馒头当成能治病的药了?可是这人血馒头又是怎么来的呢?”

“请坐下!想法很正确, 你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要想知道人血馒头的来龙去脉, 请同学们速读鲁迅先生写的《药》”。同学们很快感悟到了文章的主旨:华老栓 (因他的儿子得了痨病) 把自己枕头下积攒了多年的辛苦钱拿去买来根本不能治病的人血馒头——药。结果小栓病死了, 钱白花了;华老栓式的国民麻木不仁, 夏瑜式的革命者的血白流了。当时, 要想拯救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 鲁迅只能拿起他那投枪匕首似的笔, 多写些为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的战斗檄文, 从精神上唤醒国民。

五、创设意境、意象的魅力

所谓意境、意象, 就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别的空间, 新的天地, 让学生有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之感。在讲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 我先在黑板上写了“齐诵曹操写的《观沧海》一诗”, 当同学们齐诵到“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的诗句时, 我说:“这就是曹操的英雄气概。”古来有才学、抱负之士, 一旦登临送目, 凭高览胜, 必生万端感慨。日月的变迁, 家园的忧患, 人生的苦辛一起涌上心头, 奔赴笔端。杜甫吟唱“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就是杜甫怀才不遇, 感叹时运不济。现在请同学们来齐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词, 看看我们的伟人毛泽东又是怎样的情怀, 怎样的气度?通过这样对比导诵, 同学们不知不觉地就进入了新的天地——伟人毛泽东的在深秋的季节, 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 (观秋景、问苍天、主沉浮) 的光辉形象便栩栩如生的跃然纸上, 他那博大的胸怀、伟人的气度一洗古人“伤秋”之士。

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导语的运用 篇9

1. 析题直入:

即对所讲内容的标题进行解释以导入新课。如在讲“黄金分割”一节时, 是这样开讲的:“同学们,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 当你打开电视观看文艺演出时, 舞台上的主持人一般不站在正中或台角, 而是在偏左或偏右的三分之一处。这是因为他们巧妙地应用了‘黄金分割律’。‘黄金分割律’不仅是艺术家创作遵循的规律, 在日常生活中也常用, 如门窗、书本、课桌的比例确定也都符合‘黄金分割’的尺寸。同学们, ‘黄金分割律’具有巨大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2. 讨论入题:

将教学中出现的模糊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讨论。讨论的话题要能展开, 教师要适当引导。比如教“三角形按边的相等关系分类”一节, 学生往往把三角形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等边三角形, 另一类是等边三角形。从而违反了分类遗漏的原则。对此教师从实际入手提问:“有两腰长为5cm、底边为8cm的等腰三角形应该归为哪一类呢?”话音刚落, 讨论热烈。教师抓住关键及时引导, 巧妙点拨, 使学生从迷雾中解脱出来, 问题便迎刃而解。

3. 故事引入:

要讲《用配方法分解二次三项式》时, 本人是如此导入:“传说在古老的阿拉伯, 某富商有11匹骏马分给三个儿子。1/2分给长子, 1/4分给次子, 1/6分给小儿子。这位富商死后, 三个儿子都不知道该怎样分。正当无计可施时, 一位聪明的老人骑着一匹马来到他们的面前。老人听明原委之后, 便把自己的马牵入他们的马群之中, 共有12匹马, 然后分起马来, 老大分1/2, 得6匹马;老二分1/4, 得3匹马;小儿子分1/6, 得2匹马;剩下一匹马还给老人。这样把分马之事圆满地解决了。听完这个故事后, 请你想一想, 要不是老人借一匹马出来, 这份遗产就难按遗嘱分了。这就是数学上的‘有借有还’。数学上用‘有借有还’的道理, 能帮助人们解决很多问题, 其中分配方法就是例子。”

4. 轶事吸引:

通过讲述与教学内容有联系的神话、传说、典故、轶事吸引学生。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心神、智力。如“纸上谈兵”讲到学生在平时做几何练习题时, 只是注重分析问题而没有具体写出表达过程。

5. 游戏进入:

游戏导入新课, 既新奇又具有刺激作用, 能深深地潜入学生的头脑,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讲授“简易方程”时, 说:“同学们, 我们先做一个游戏。现在, 你们每人心里想好一个数, 然后加上2, 乘以3, 得出的积减去5, 再减去你原来想好的那个数。好了, 只要你把最后的结果告诉我, 我就能猜出你原来想好的那个数。”游戏开始了, 同学们纷纷举手。一个学生说:“我的最后结果是15。”老师告诉他:“那么你原来的数是7, 对吗?”“对!”学生高兴地回答。“老师, 您是怎么知道的?快告诉我们吧!”同学们兴趣盎然, 纷纷向老师提出要求。老师不慌不忙地说:“好, 方法是‘简易方程’ (板书) , 学好了这一章, 猜谜的方法也就全会了。”游戏导入, 生动活泼, 气氛热烈, 很受学生喜爱。

6. 设问反疑: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 小疑则不进, 大疑则大进。疑者, 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 一番长进。”学问学问, 关键在“问”上。教师适时提问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登堂入室, 探索“所以然”的秘密。导入的设问方法很多, 有直问和曲问, 宽问和窄问, 单问和复问, 明问和暗问等。如问学生:“-3与 (-3) 相等吗?a+b与 (a+b) 相等吗?”从而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7. 悬念吸引:

课堂中运用反常语句巧设悬念, 可吸引学生对知识的好奇, 去刨根问底。如:“一块场地的面积为ma+mb+mc, 计算这块面积要进行三次乘法和两次加法。若m、a、b、c所代表的数是较小的整数还不会感到麻烦。如果m=17.25米, a=6.5米, b=7.3米, c=6.2米, 算起来就麻烦得多, 并且很容易出错。能否使运算简化呢?”老师的悬念引起学生的种种遐想, 学生很想探个究竟, 顺此便导入课文。

生物教学中导言设计方法初探 篇10

关键词:生物教学,导言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教学中如何导入新课, 是一节课成功的最关键的一个环节。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 新课导入得好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根据低年级学生爱问爱动, 好奇心、求知欲强的性情, 每一节课如何开头才能把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思维调到最佳状态, 那就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 设计导入新课的导言, 通过导言把学生的注意力牢固地吸引住。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导入新课的几点体会。

1 用生物学史或生物学家的故事导入新课

生物科学史知识是中学生物教学内容之一。教学中, 适当介绍一些生物学史或科学家的传闻逸事, 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特别是在讲述一些较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可用这种方法。例如:在介绍“遗传”时, 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 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 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 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 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 她能梦想成真, 遂其心愿吗?”同学们几乎同声回答:“可能的。”“为什么呢?”同学们议论纷纷, 虽答不全, 但对此都产生了浓厚兴趣。这样, 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2 利用实验操作的方法导入新课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新教材中把强化实验、通过实验手段探索知识, 培养能力提到重要位置。新教材中的实验探索穿插在正式课文之中, 是课本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实验操作的方法导入新课, 能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知识, 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使学生通过分析问题, 探索规律。既长了知识, 又学到了技能。同时学生通过实验操作, 既动脑又动手, 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使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上“根对水分的吸收”时, 就运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个实验引入新课, 在课前让学生自己用萝卜进行实验, 上课时让学生讲述自己观察的现象, 并说明两个萝卜条为什么一个更加硬挺, 另一个却软缩了。利用这一实验, 就很容易引入新课“根对水分的吸收”。

3 利用直观演示, 让学生从观察实物和教具的方式导入新课

采用直观教学, 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桥梁。教师若在教学中运用实物、标本、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导入新课, 可以使学生通过视觉心领神会, 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 活跃课堂气氛。如在讲授骨的结构时, 先发给学生纵剖的长骨, 让学生观察, 在观察时, 教师提出观察的重点, 提出思考的问题:骨端和骨中部的结构是否一样?长骨骨质的外面有什么样的结构?这种结构存在的部位如何?骨髓腔中有些什么物质?这种导入方法, 在让学生观察实物的过程中, 既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又突出了重点, 很自然地为讲解新课《长骨结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 用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使用最普遍、最广泛的一种发问形式, 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新教材各章节的设置和安排都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只要认真研究教材, 通过提问同样可以导入新课。

5 从生产实验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导入新课, 启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或自身的生理现象导入新课, 能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和实用感, 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讲到“叶片的结构”时, 把学生带到室外去, 叫他们轻摇小树, 注意观察叶子的下落情况, 重复几次后, 把他们带回教室, 问小学生“叶片下落时, 是正面向下, 还是反面向下?”学生齐声答“正面”。教师问, 这是为什么呢?稍停后, 接着说, 这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叶片的结构”有关, 就这样很自然地转入新课。

6 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新教材中, 从总体设计到具体内容的安排都体现了新颖活泼、图文并茂的特色, 教材中包括封面封底的彩图, 以及正文的黑白插图若干幅, 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这些图的作用。若用形象化、模式化、简明化的图形导入新课, 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 学习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例如, 在讲到“花的结构”这部分时, 因时令已进入深秋, 鲜花少, 不宜运用实物教学, 而这部分的知识又很重要, 怎么办?我选择了课本封面的“金茶花”图导入新课。一上课, 我对着这幅图问:你们知道这两朵花的结构吗?学生每节生物课都接触到这幅图, 却很少有人思考它, 而现在又提出这个问题, 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我乘势指出: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学习“花的结构”方面的知识。

7 利用“动动脑”导入新课

新教材中, 每节课的后面, 都设有与过去教材中的复习题类似的“动动脑”这个栏目, 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一些紧扣教材, 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 只要学生积极思维, 一般均能口头答出来。尽管这是课后的习题, 但有的题目也可在上新课前提出来作为创设问题的情境, 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从而为这节课的成功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如讲到“茎的结构”时, 我先让学生自己学本节课文后“动动脑”中的第一题“在暴风雨中, 有时大树会被连根拔起, 而树干却很难被拆断, 这是什么原因?”学生比较熟悉这种现象, 但要明确回答出来, 必须在学完“茎的结构”之后, 学生思索一会后, 不少人回答“这是因为树干粗大而坚硬”, 我接着说:“树干的茎为什么坚硬, 而小草的茎又为什么柔软呢?”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得从“茎的结构”中去找, 由此导入新课。

8 利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情感

具体生动的情境, 能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引起他们激动、愉快的情绪。学生一进入情境, 就会与画面, 老师的语言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学起来必然有兴趣。教师利用图画、音乐、幻灯、电视、录音等手段作为导言, 为学生再现教材提供情境, 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如在讲“生存斗争”一节时, 不是平铺直叙地讲, 而是在黑板上展示一幅“蛇岛的春天”彩图等, 然后再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这是蛇岛的春天, 满山春色, 鸟语花香, 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但是, 你们没想到吧?在这百花盛开的密林里却存在着残酷的斗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地分析这里的动植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揭示出蛇岛上存在的斗争现象。或者放一段动物世界录像作为导言,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语文教学中导语设计 篇11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导语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并有情境的导语的运用,不但能反映一位教师驾驭英语课堂的能力,而且還能反映一位英语教师英语水平及其综合素质的高低,更是发展学生健康人格,出色完成教育教学目标的关键。

导语是全课堂的开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课是一种艺术,学生和教师内心都得到升华。精彩的导语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和探索热情。它像磁石,牢牢地吸引学生;它像发动机,启动学生的思维;它又像桥梁,引导学生走入未知的世界。相反,没有导语或没有逻辑相关性,无情境,学生一节课都感到茫然,不知所云,云里雾里。

这些目标的实现,毫无疑问,要靠教师每节课的教学语言来完成,这些目标完成得是否出色,不但与教学的分析引导有关,而且与教学导语的感染力有关。如此看来,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如何使一节英语课的导语产生最大作用呢?

一、作为英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习

大家都知道,“学到老,活到老。”更何况是一名教师,更应该学习。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成为一名主导者,信心百倍,就必须在课堂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能够不急不躁。“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教师的心中必须是活水。”这些都表明了学习的重要性。英语教师一定不要停留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墨守成规。

例如,以前学习的是美式英语,而现在我们学习的是英式英语。两者是有明显的区别。

而且教师还要不断丰富知识,开阔眼界,灵活头脑,教材才能运用娴熟,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更有趣味情境的导语,把学生领进知识的殿堂。

二、英语教师上课要有激情

激情是点燃学生热情的火炬。是激发学生情趣的酵母,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激情是教师工作的催化剂,是教师工作成绩的奖赏,是教师永远年轻的标志。同样,在英语课堂上,如果教师没有激情,也就失去了教学的原动力。在组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欲望,释放出内心的激情,让他们独立地、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积极地参与英语课堂教学,轻松愉快地学习。而这一切是否能够顺利做到,和教师运用自身的热情来调动学生是有很大关系的。

激情是火,可以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情是露,可以滋润学生干渴的心田;激情如风,可以吹皱学生平静的心湖;激情如雷,可以震醒学生懵懂的迷梦。让我们激情飞扬、缔造辉煌!当我们走进英语课堂,我们的生命将充满激情;当学生走出英语课堂,他们的人生将更加辉煌!

三、要重视英语课导入的艺术化

导入对学生有着领航的作用,我们必须重视英语课导入的艺术化,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走进课堂,完成教学任务。应用各种技巧导入课堂,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教师要喜爱学生

试想你若不喜欢一件事情,你会全力去做吗?教育事业是一项爱心事业。英语教学是复杂的,它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还有中西方国家之间的差异。有了这样的认识,教师心里就有了准备,教师的精神和行为都围绕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展开。在上课的时候,不但非常注重英语教学过程的研究,而且还注重导语的设计,这就具备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力量,学生是教育劳动的对象,教育劳动过程是师生之间双向联系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的的实现,而协调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教师要喜爱自己的学生。谁喜欢孩子,孩子就喜欢谁。只有喜欢孩子的人,他才能够教育好孩子。实践表明,教师喜爱学生会带来师生关系的和谐,心理相融,情感相通,乐于互相交往,伴随这样的气氛,教育的影响就如涓涓细流进入学生的心里,教育就会发生作用,这是教育教学最佳效果的奥秘所在。

总之,一则好的导语能打开学生的思维大门,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历史教学中导学案问题设计略谈 篇12

关键词:导学案,问题教学,有的放矢,层次性,开放性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有了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学生有了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设计高效问题,是教学实践中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略谈一下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问题设计要紧扣课标,做到有的放矢

课程标准是指在特定阶段内要达到的预期教学 效果。导学案目标的 制定应以 学生为本,关注学生 的发展。编写课堂导学案前应做好几项准备工作:一是熟悉课文内容,二是明确课程标准,三是明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达到怎样的学习目标。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有的放矢。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 的社会变革》课标要求:说出商鞅变法的目的、内容和作用,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材料一:看图片,图(1)是奖励耕织 图,图 (2)是废井田 开阡陌图。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 上爵……而 集小乡邑 聚为县……平斗桶权衡丈量”。材料三:变法行之十年,秦民高兴,道无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 战。问题设计如下:

1.上述材料体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2.根据这三则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商鞅变法的作用。

4.联系我们今天的生活,说一说商鞅变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选择难易适度的知识点作为问题切入点,在新知识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二、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有 效 地 提 高 不 同 认 知 水平学生的参与度

《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大意就是说,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由易 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的理解层次不断深入,逐步实现由知识向技能转化,然后到社会能力的转化。学校的课堂组织形式多数以大班教学为主,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导致同一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未达到同一水平。如果缺乏梯度性问题的设计,就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造成基础差的学生学不了、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的局面。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重视问题的 层次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课堂参与度。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一课中,问题设计如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 哉!挥剑决浮 云,诸侯尽西来。———李白

1.李白称赞的秦王是谁?

2.“扫六合”指什么事?具体是什么时候?

3.秦王扫六合后于什么时间建立了一 个 什 么 样 的国家?都城在哪里?

4.你认为“诸侯尽西来”的原因有哪些?

问题设计由浅入 深,满足了不 同层次的 学生的需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由此可见,有效的问题设计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的动力,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

三、问题设计要有开放性,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

狭隘、单一的习题难以引起学生的 兴趣,学生更愿意接受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所以问题的设计要重视答案的开放性,借此扭转学生的思维定式,激发学生的求异思想和创新思维。学生提出多个解决方案的同时,也为学习对话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例如,七年级下 册第10课《辽、西夏与 北宋的并立》,导学案探究题是这样设计的: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送 至雄州交割。”(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问题设计如下:

对材料提及的议和历来有两种评价,第一种认为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屈辱的盟约;第二种认为签订盟约是件好事。你支持哪种评价?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上述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关键是从哪个角度看待问题。对北宋来讲,《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合约,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另一方面,《澶渊之盟》签订后,北宋和辽之间保持了长达数十年的和平稳定,辽统治区的经济文化得到较大的发展,缩小了和中原地区的差距,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从长远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种开放性问题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上一篇:自适应网页制作技术下一篇:财务预算管理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