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标(通用12篇)
高中语文新课标 篇1
摘要: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无疑给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的主导下, 高中语文教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 沉旧的理念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 面对不断变化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的新形势, 我们要冷静思考, 抓住机遇, 与时俱进, 要认真解读新课程标准, 吃透精神, 积极探索, 才不会“误人子弟”, 才不会“淘汰出局”。本文就在新课标理念下, 高中语文教师应作哪些应对策略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以求共同探索。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标,课堂教学
一、在新课标理念下, 观念更新势在必行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首先, 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即教育就是服务, 不过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有了这种观念, 我们才会面对全体学生, 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服务;有了这种观念, 师生才会平等相处, 我们教师才不会以师道尊严凌驾于学生之上;有了这种观念, 我们教师才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其次, 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什么是人才?李白诗句中说“天生我才必有用”, 有用就是人才。我们知道学生千人千面, 个性迥异, 但每个老师都有一个共性, 都会偏爱那些成绩优秀者, 对他们悉心关照百般呵护, 而对那些成绩低下者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熟不知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不要等到:坐火轮, 点电灯, 学微积分, 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因此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相当重要, 有了这种观念, 你才能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有了这种观念, 你才能注意发现学生的特长;有了这种观念, 你才能发现“过度的爱只能造成畸形的人才”。让我们牢记“没有不成功的学生, 只有不善于发现的老师”。
另外, 语文教师必须关注最新的教育动态, 最新的语文教学动态, 要积极学习, 要有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 不断充电, 使自己思想始终同最前沿的教育理念保持一致, 只有如此才能拥有全新的教育观、人才观, 也只有树立了这种全新的教育观、人才观, 你才能融入这课程改革的大潮流中, 才能真正的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的方向发展。
二、在新课标理念下, 教学方式力求创新
我们知道语文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地方, 是质疑问难的场所, 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天堂。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创造一种使大家愉快、有强烈求知欲、积极地探求知识的心理气氛。这种心理气氛是在师生交往互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果被动地接受, 愉快、求知欲从何而言。在教学中, 如果人人参与平等对话, 就意味着合作, 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 意味着是一起分享理解, 是生命活动、成长和自我表现实现的过程。在这个共同体中师生在享受着各自交往中快乐的同时, 也在共享着彼此带来的快乐。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创新, 要变灌输式的教学为启发式的教学, 变重结果的教学为重过程的教学, 变单一的信息传递的教学为综合信息交流的教学, 变单兵作战的教学为与他人合作的教学, 变模式化的教学为个性发展的教学。只有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才能改变沉闷的课堂教学, 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在新课标理念下, 要不断学习, 展现魅力
“有实力, 才能有魅力”。练舞蹈的, 往台上一站, 你就不难发现他们是练舞蹈出身, 那身段、那体形、那眼神, 举手投足, 与众不同。他们一招一式尽显功夫, 一步一态都是风流。新闻播音员, 只要他们一张口, 就字正腔圆, 出语悦耳, 不管什么新闻, 都会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语文教师是语文的形象,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谈举止都该是语文的。“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莫始乎言, 莫切乎声, 莫深乎义。”真挚的感情, 精妙的语言, 和谐的音韵节奏, 深刻的思想内容, 都是语文教师的标志。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 更要体现以上特色。不仅要有真才实学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在语文学科上是学生的领路人, 还要在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上是学生的引导者。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以丰富的知识、高雅的气质、不俗的谈吐吸引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因此, 语文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 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 扩展知识视野, 提高敬业精神, 提升教育艺术, 才能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另外语文教师也要精心组织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 教学实践证明, 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形式产生浓厚兴趣时, 其学习的主动性才会增强, 创造思维才会活跃。所以语文教师要把兴趣作为智慧的触发点, 才能的生长点, 求知的前动力, 在每一节课上,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 设计一个新颖别致、精彩纷呈的导入, 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语文教师还要真情对待学生, 关心爱护学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 教师必须真情付出, 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公平地对待学生, 不能厚此薄彼, 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 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 相信他们的潜力, 切实帮助他们。
现在我国的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自我发展的机会。在实施《新课标》所倡导的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思想的过程中, 我们应端正我们的观念, 走出误区, 以学生为主体, 找到更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 给学生更多的指导, 解答他们的困惑, 适应新的教学评价。
高中语文新课标 篇2
新 疆 二 校
苏晶
现在在高中阶段实施语文教育的改革,是一个前无古人摸索阶段,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摸索出适合学生的一套方法策略来。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走上走上自主学习之路,要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谓“自主学习”,就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活动去获取知识,并在主动探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自主探索学习” 体现了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的特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把学习的责任真正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那么怎么样才能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优势,保证他们的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落到实处,真正地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本领呢?笔者认为,如果单单把关注的视点放在学生某一学习点的操作策略上,无异于孤立、形而上地看问题,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要形成一个全程渐进的自主学习系统,应在立足于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特点上来构建学习策略。
一、明确目标,找准自主学习方向。首先要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立足于整个教学单元,让学生对学习的目标、方法和过程及课文的重点难点有大概的初步认识。教师要作必要的指引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但最终的目标不能由老师不顾实际地强加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自主地确定他们自己的学习目标,让他们从自身特点出发自主定向。怎么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有目标,攻有方向呢?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参与指导,帮助学生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获得什么。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在怎么样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渴求的心理,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情境之中。而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借助教师的提示以及和文本相关的资料,初步感知文本,并在感知的过程中逐步明确目标。如对同一文本,学生可以将语言描写作为学习重点,也可以将写作方法或观察角度等作为学习重点。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既是自主学习的需要,也是教学民主的体现。
二、激发兴趣,引发学生的自学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他的自学欲望自然会在心中升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使之乐于学习,就要想方设法来调动他们的自学兴趣。我们可以设计与课本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如有条件的话可适当通过一些形象的图片展示、视频音频的播放,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我在教《红楼梦》节选《宝玉挨打》一课时,为了能激发学生读名著的兴趣,利用了视听手段,播放此段情节的电视剧视频以及之前相关情节金钏儿跳井一段的视频。视频的直观效果使学生首先对情节的前因后果有大致的了解,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究小说的学习欲望。而教现代诗歌《再别康桥》,我找来了有康桥背景视频的示范朗诵。学生结合画面可以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康桥的美,走进诗境,感受新月派诗歌的绘画美。随后,学生结合诗句能够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较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要让学生学有成效,长久保持自学兴趣,教师也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适时适当提供策略方法,予以指导点拔,帮助他们闯过难关。
三、鼓励质疑,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也特别提到了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有所疑,才有所思有所得。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题,而学生也只有经过自己的探索,才能拨开迷雾,发现不为人知的新的问题。教师不仅要善于提问,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大胆质疑。如我在教《项脊轩志》,针对学生的畏难情绪,要求学生根据课下注释和利用工具书自读文章,了解大意,然后在课堂上尝试自己翻译。其他学生针对他的翻译可提出不同意见,甚至让他们互相问答,把课文中自己有疑问的问题都找出来。学生畅所欲言,通过讨论自主解决了这些问题。比如教《米洛斯的维纳斯》,可以就维纳斯的美体现在哪里让学生充分讨论,并且允许他们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见解,但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看法要讲出合理的理由。通过对学生的提问组织讨论,多方交流,相互启发,不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课文有更深层的了解,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思辩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倡导合作,注重自主探究过程的参与性。自主探究是自主探究学习的中心环节。学生的自主探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不过这种引导应该是指而不明,引而不发的。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要引导学生真正亲近文本,体验探究过程,摸索探究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之外,还应该涉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种互动过程。师生间要有情感的沟通,要多观察、多倾听、多交流。新课程里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的真谛也在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精神。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可以是由学生自主组织形成、自由组合的小组活动。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甚至辩论。每个人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借助他人的思维方式来启发自己的思维火花。同时教师在其中也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在此过程充分了解情况,适当指导,启发学生的思路,辨明方向。这样通过集体交流之后,达到拓宽思路,加深理解,共同提高的效果。如我在处理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的诗歌单元时,由于诗歌教学重在通过诵读鉴赏来体会和领悟,而这一单元编入教材的诗歌数量较多,如果对每首诗歌都仔细讲解的话,除了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外,恐怕学生也未必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诗人的情感,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尝试采用以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组织学生对其中的部分诗歌进行自主学习。按照他们自主组织、自由组合的方式,学生每四人或六人为一组,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每一组组内的成员分别负责组诗歌朗诵、配乐、背景资料收集、诗歌鉴赏、鉴赏的点评等等,并鼓励他们动手自创诗歌,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诗歌创作成果,最后还由学生自己推荐优秀的创作作品。在这过程中,我也与学生一起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通过师生共同对学生创作作品的点评让他们明了诗歌与散文的区别,辨明诗歌的特点,使学生在合作的探究中对诗歌有了更深的认识。
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我之观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新课标 教材
一、当下语文教材建设的忧思
长期以来,语文学界一直存在“工具论”“人文论”的学科特性之争。语文界前辈普遍认同工具性是语文学科性质的观点,语文是工具,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老教材更多的是强调语本学科的工具性,将语文单一视作重要的交际工具。重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教学传授,忽视语文课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基本事实,在技术层次上作琐碎的传授和肢解的训练,强调所谓“双基落实”,使语文教学逐渐与自然学科趋同,丧失其应有的乐趣,越来越不受学生欢迎。
苏霍姆林斯基曾认为,如果学生在青少年时期还没有遇到一位明智的脑力劳动指导者,那么他就再也无法学会真正的思考了。学生的作用在于积极地思考、研究,无论是知识的感知、理解、掌握过程,还是巩固、应用过程,都是在思考活动中、在脑力作用下完成的。一个学生来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主要的还是要变得更加聪明,因为他的主要智慧努力应该用在思考和研究上。所以,衡量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准是学生的发展情况,而不仅仅是唯一的考试成绩。新教材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的培养,切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
中学语文教材虽有所改进,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它的不足与弊端。对年轻教师来说,他们不能有效的利用教材;对学生来说,这些教材还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兴趣与求知欲。
高中语文教材应该不是考什么,学什么。任何一部作品都不应作为考试的附属品,否则其就成为打压学生语言素养发展的毒瘤。
二、我们需要怎样的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作为语文教育的载体,语文教材的改革和建设可以说是整个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基于当下对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我们需要的语文教材应有何特点呢?
(一)走进语文
语文教材就要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具有语文的味。其重点之一,就是要坚持其语用性,即“在用语文中学语文”。学生要在用语文的过程中学习语文,在用语文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
作为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史学、哲学、文学等学科都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语文教材应合理地博采文学的、语言学的、文化学的东西在语用学框架下有序的、有选择的重组与整合,形成语文的东西,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以生为本
语文教育作为人的教育,必须树立“生本位”的教育理念。一切以学生主体的学习和发展作为出发点。在教材的编写方面,一方面应该从选择素质教育对学生需要的角度来编写,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把那些具有生长型、迁移性和教育性的内容选入教材。另一方面,要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考虑到所选入的教材是否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受,是否能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比如说经过时间和社会考验过的经典作品的选入,的确合情合理。但是在当下时代,学生的兴奋点是与当下这个时代联系在一起的,他们需要的是具有时效性的教材。这就要求我们的教材一方面能够坚守传统经典,另一方面要吸纳最新的能经得起推敲的“经典”作品。
三、注重实践
过去语文教学仅把眼光集中在这一过程的两极上,没有看到其间的中介环节,所以在教学中往往采用简单的方法,试图将技能一下子“倒给”学生,结果遭到规律的惩罚。语文教改要真正有所突破,就要在中介环节上做文章,设法优化语文学习的中间过程。知识由初步接触,经过反复历练到最终领悟、完全内化是一个滚雪球式的渐进过程。经验要靠在语用中一点一点地积淀,不可能一步完成,须要依赖大量的实践环节。过去语文教学局限于教室狭小的空间,省去了很多这样的环节,欠债太多,致使不少技能学生掌握不到位,需来日到课外阅读实践中去补课,才能最終消化,严重滞缓了技能的内化速度,影响了教学效率。由此看来,语文教学把眼光局限于课堂讲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身的问题,还必须在课堂以外寻找新的天地。建立大语文教学圈,就是把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放到语文讲读课的高度来规划,组建一条由“课堂讲读——课外阅读——课堂讲读”构成的圈化的能力训练“驿道”,把语文技能放到这条驿道上,一站一站的滚动训练。
就课程的开放性建构而言,语文与生活同在,它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活水,语文教学必然丧失其生命力。因此,教师要从以课堂、以书本为中心的狭隘空间走出来,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以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开发适合本地区和学生发展需要的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课程资源。
总之,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编写的新理念从不同层面对语文教材观进行了新建构,体现了新时代的科学精神和文化精神,是多种现代教育理论、新文化思想和课改经验智慧交叉融合的结晶,深入地探析和把握其思想要义,无疑有助于高中语文新课程教材与教学的深化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王相文等主编.语文教材研究[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学[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高中语文新课标 篇4
《江南时报》消息,前不久,记者从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举行“七十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孙汉洲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暨学校‘十三五' 发展规划研讨会”上获悉,教育部高中语文国家课程标准今年底将完成最新修订。除了增加传统文化内容,今年底将出台的教育部新课程标准还有一大变化,今后高中语文将打通课内和课外内容,语文教学分为12个任务群。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魏本亚介绍说:“比如现在分高中在进行鲁迅作品教学时,作品是散落在高一、高二、高三不同学段教材里,同时课外的阅读教材中也会有鲁迅作品。新课标要求老师将鲁迅等大家作品形成一系列教学,不再是分散进行。”除了一个作家的作品成系列教学,同一类型作品也会成系列呈现。比如,高中会学吝啬鬼的课文,今后就会将世界四大吝啬鬼典型作品列成一个系列给学生集中呈现:《威尼斯商人》 中的夏洛克、《悭吝人》 里的阿巴贡、《欧也妮·葛朗台》 中的葛朗台,以及《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
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解读及策略 篇5
作 者:兰秀英 等 级:★★★ 录 入:小灯
审 核:小灯 更新时间:2009-10-10 15:10:34
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要体现新策略:转变教学重心,发挥学生新作用;改变教学策略,强化自主意识;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提供多
样化、个性化教学。
关键词: 新课标;新理念;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学习意识;课堂教学结
构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曾颁布过《高中语文课程暂行标准》。时隔半个世纪,新的《语文标准》取代了《语文教学大纲》,又重新出台了。名称的“回归”,不是历史的重复,而是教育思想的“与时俱进”。新《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四个理念:①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②语文教师理性和感性的统一;③师生和文本的互动统一;④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统一。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却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以传授知识为本,还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还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这是新旧教学理念的分水岭。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关于语文的工具性,过去我们讲得很多。语文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是人脑思维的工具,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是人类传承文化、积累文化、传达社会价值的工具如果认识到此为止,语文就可能陷人“纯工具论”的误区或“工具理性主义”的泥潭。只是工具,就可以因为某种需要而转换职能、失却本我,擅变为和其他工具等同的工具,语文就异化了。
语文作为工具,是和人、人的生命、具体的人、社会历史的人紧紧地联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了人,语文就不复存在,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语文离不开人,它富于人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语文为个体的人所掌握,又显示个性,具有灵性,是智慧之泉,是创造之源。语文反映社会历史的变迁,积淀社会文明的精粹,散发民族文化的光辉。因此,语文又
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阴人文性,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语文课程中的体现,是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
值观的课程。
新课程中工具性的含义,更多的是体现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体现的是和人文性结合的工具性。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生命运动的过程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着语文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决定着语文教学在于揭示人的真、善、美,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真正价值。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主体、主人决定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新理念的确立,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新课程观、学生观、质量观,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理念指导下的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由于旧观念的痕迹很深,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很难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人们常说,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有人被飞驰的时代列车抛弃,同样,在教育理念的转变时刻、也有人由于因循守旧而被时代洪流淘汰,这就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那么,要不被历史的发展所淘汰,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学应该有哪些
改变呢?
一、转变教学重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转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措施要围绕他们组织起来。”实现教学重心的转移,就要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言“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里的学习兴趣、自主意识、学习习惯、学习情境、学习方式等,均属于学生主体的意识和行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人,是一个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蕴涵着生命潜能的人。教师应该深人了解学生,尽可能把学生和自己的距离拉近,使之感到亲近;和教材的距离拉近,使之感到亲和;和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距离拉近,使之与作者共振共鸣。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的生活为中介解决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具体性和教材内容的抽象性、概括性的矛盾语文教学就是要提倡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教师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使自己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阐释者,更不是神圣殿堂里那些冷漠的喋喋不休的说教者。教师应有民主意识,要善于创设课堂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引导而不是拉拽”,“激发而不是压制”,“促进而不是代替”,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中的再现性和多样性,不以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的对话进程。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要蹲下来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朋友。要在教学中重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是新一轮课改的主要内容。就语言教学而言,培养起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能动性,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被动转为主动、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得到发展,并使他们在多边交往中全面深刻地关照自身的潜在价值,做出颇有前瞻性和广阔性的自我设计。因此,构建
一种新的教学氛围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改变教学策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所谓策略,是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为达到教学目标而运用的方法、手段、途径的总称。由于语文教学综合性强,应研究教材和学生实际相适应的语文教学策略体系。当前,对单个教学法的研究比较多。应该说这些研究各具特色。有的是从特定的理论(有我国传统的教学法理论,也有从前苏联和西方引进的理论)出发,通过实践性研究使传统的现代化,国外的本土化;有的是从本地本校的带有个性色彩的成功经验出发,经过提炼、加工、推广,使个性的共性化、经验的理性化、零散的系统化。虽然有的教学方法还缺乏理论构件,甚至还带有“经验色彩”,但由于是土生土长的,具有一种天然亲和力,比较容易看到效果。也有一些教学法实验研究,既有自己的成功经验,又注意对传统的继承和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当前对语文策略研究的着力点是把零散的个案研究体系化,把单个的实验研究置于一个大系统中加以整合。可以说,最有效的教学策略就是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多种发方法巧妙组合。如何组合,孰前孰后,孰多孰少,就要看教师的教学功力和教学艺术了。因此,新课标强调“要灵活运用多种教
学策略”。
(一)语文教学要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的训二,主要是引导,引导的方法主要是点拨。在课文的关键之处,连接之处,过渡衔接之处以及表达精彩之处,教师要善于“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使学生举一反三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指变过去掌握结论式的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应放手让学生去尝试错误没有经过挫折的成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性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天性,启迪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实现一种有利于自己发展的阅读,实现独立阅读中的自我感受和感悟。还应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合作讨论、互相补充,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由于侮个学生的经验背景不同,兴趣爱好迥异.性格气质有别,应提倡结论的多样化。允许暂不作结论,把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访问调查等方式去寻求解答。
研究性学习就是个性化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伊瑟尔提出的‘’空白”理论认为,文本给读者留下不确定的“空白”,在阅读活动中等待读者用想象去填充遵循这个理论.读者必须依靠自己去发现文本潜在的密码,这就是发掘意义的过程。读者在发掘和填充“空白”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再一次的创造,所以阅读是一种创造活动个性化阅读又是一种体验性阅读在读者和文本的对话交流中丰富着文本和自我。在交流过程中,读者和文本实现了相互融合,这融合就是一种独特的体验。阅读体验有两个特征;一是情感性,即读者和文本相互作用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情感贯穿整个阅读活动;二是整体性,阅读体验是以整体感知为基础的,而不是在对舞一个字词的分析上,因此要强调培养
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
(二)要变教师发问为学生发问,让学生多质疑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提倡教师少问,学生多问,并非一概反对教师提问,而是反对那种琐屑的无思考价值的提间,反对那种不激发学生想象力、思维力的提问“带着问题读”这个提法本无可非议,因为循序渐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是古训中的读书要旨。但并不一定每个段落都要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去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跟工厂‘里的工人生产的零件一个样了还谈什么培养创造人才呢?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对课文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和思维空间,使他们通过读、思、议,自由发挥,自由伸展,教师只在课文的节骨眼上提出一两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
读分析在文中找答案
(_三)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
在语文教学中,要重感悟,重语感训练“好读书,不求甚解”。只要学生通过上下文在一定的语境中,明白意思就行了,不求精,只求明了。故要重视学生的自由读书。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语言是积累、佳词妙句、古诗、儿歌、精彩片断都应该熟读成诵,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语文学习,不是先学语言规律再夕抓兑话、作文,而是通过接触大量典范的语言现象,自己去悟出语言规律,所以在一定的意义上说,语文学习是“举一反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四)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学
法、悟法
方法常常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为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要求学生会朗读、默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方法”。有条件的学校还要求“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作文教学“应该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学习观察的方法、构思的方法、表现的方法和自我修改的方法。其中首次出现“表现”这一概念,颇具深意。“表现”是学生在观察客观事物中将主观意愿和客观事物结合,反映个性心理的一种写作方法,是习作的个性化行为。作文教学强调“写真实”是正确的,但在写真实的前提下要引导学生善于表现“自我”,表现有别于他人的主观感受、主观体验。学生个性化作文是学生个性心理的独特反映,这种独特性常常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三、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提倡多样化、个性化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需要的不同决定课堂教学结构的多样化。要提倡不拘一格,标新立异,鼓励师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新《语文课程标准》,不再强调每课必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由于每篇课文的要求不同,课文的题材体裁、表达方式不同,因此,对课堂教学结构的分析应提倡多样化、个性化、多种样式并存。
有的课,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段落人手来设计教学结构。但注意不要割裂课文,不要打乱作者的思路。
有时,学生由于预习不充分,究竟对哪一段感兴趣,说不出所以然,而是随口答应,教师应分辨真伪,作出正确判断。
有的课,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之以合作学习。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疑难处,自己运用工具书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由教师从旁指点。读书是一个过程,学生在读书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教师在读中相机指导,或矫正目标,或提出要求,或纠正错误,或进行激励,或梳理里归纳。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读中感悟和教师的读中书J导要自然和谐,不要代替学生思考,更不要打乱学生思路。有的课以合作为主,先分组,后交流,然后提取各组之长,师生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重点以及作者的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
有的课可直接从课文重点切人,以点带面,从部分返回整体,引导学生用学习重点段的方法去学习其他段落。
“披文人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朗读,培养语感,加强默读,自悟自得。把感悟语言和体会感情结合起来,在感悟语言的基础上,学习积累和运用。读的过程应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过程,它使学生真正成为读书的主人。制定读的目标、确定读的重点、选择读的方法、评价读的效果,都应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师生共同
商定。
总之,所有的课都应该强调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自主学习,要改变那种逐字逐句逐段分析课文的方法,改为重点精读、非重点略读和浏览。改变繁琐分析、零碎解剖以及每课必分段、必概括中心的做法,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点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特定的意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勿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时代在进步,事物在发展,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要不断创新。惟有创新型教师才有教学的创新研究;惟有教学的创新研究,才会使语文教学真
高中语文新课标 篇6
关键词:新课标 知识结构 角色观念 教学方式
邓小平同志早在1983年就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则空前鲜明地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沟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世界,应以专门性和综合性、边缘性相结合的学习内容,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课程图景,提供丰富的语文营养和多向度发展的途径,也给语文课程自身增添生长活力。”
“高中语文课程,无论必修还是选修,其内容和目标要充分反映时代的要求,注意和现代生活相联系,体现现代的思想意识、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对于传统的经典作品,要注意引导学生用现代的观念,在历史的背景下去感受和思考。学习方式和教学评价手段也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这是个提纲挈领的论述,其原则精神贯穿在新课标的各个部分。新课标的颁布实施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和教学方式,才能适应新世纪高中语文教育的要求。笔者认为,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一、加强学习,不断丰富知识结构
开放的教学内容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新课标强调“教科书应有开放性”,在合理安排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也要给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余地,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包括全面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许多教师长年使用一本教材、一本教案,熟悉到上课时甚至不用翻书,并以此自鸣得意。但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这样一成不变的知识结构是无法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的。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够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生活同步发展。只有不断进步的教师才能培养不断进步的学生,“学而不
厌”成为空前重要的教师所必备的素质之一。
二、转变角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重新进行了定位。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这样的要求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阐释者,更不是神圣殿堂里喋喋不休的说教者。教师应有民主意识,要善于创设课堂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中的再现性和多样性,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不以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的对话进程。
一些教师知识广博,对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情不自禁地大讲自己的体会,将学生的大脑变成了自己思想的跑马场,而学生只能成为教师的倾听者和仰慕者。或许学生在倾听中也可以得到一些启发,但这与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相比则显得远远不够。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适合大学,但不适合于中学。教师所拥有的知识是用来帮助学生思考的,而不是用来填塞学生的大脑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妨“低调”一些,将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在学生的思想纵情驰骋的过程中,适当地加以引导和点拨,促使他们的思考更有序和有效,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钻研教法,灵活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新课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多层次的教育目标决定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确定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少做或不做无用之功。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分段、概括段意、提炼中心思想、处理课后练习几乎是每篇课文必备的环节,程式化的教学常常造成“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尴尬局面。
新《语文课程标准》不再强调每课必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每篇课文的要求不同,课文的题材、体裁、表达方式不同, 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也应该多样化、个性化、多种样式并存。有的课,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段落入手来设计教学结构。不过要注意不要割裂课文,不要打乱作者的思路。有的课,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之以合作学习。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疑难处,自己运用工具书实在不能解决的,由教师从旁指点。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读中感悟和教师的读中指导要自然和谐,不要代替学生思考,更不要打乱学生思路。有的课以合作为主,先分组,后交流,然后提取各组之长,师生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重点以及作者的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有的课可直接从课文重点切入,以点带面,从部分返回整体,引导学生用学习重点段的方法去学习其他段落。
总之,所有的课都应该强调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自主学习,要改变那种逐字逐句逐段分析课文的方法,改为重点精读、非重点略读和浏览。改变繁琐分析、零碎解剖以及每课必分段、必概括中心的做法,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点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特定的意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时代在进步,事物在发展,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作为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努力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
语文新课标审美新理念 篇7
一、语文新课标, 教材新编排
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课程目标”中, 提出“感受鉴赏”, 要求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 品味语言, 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 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体味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 激发他们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 提升审美境界。
与此相对应, 高中语文新教材也进行了一系列修改。翻开新教材, 我们可以看到, 古今诗歌、中外现当代哲理散文的数量明显增多, 在安排顺序上也有了较大的变动。它们从内容角度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 表现作者的生命意识, 从而引导学生对
生命、对人生、对生活进行深入思索。生命之泉汩汩喷涌, 引导学生畅游于生命之河, 与生生不息的灵魂展开心灵的交流, 碰撞出绚丽的火花。如《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赞美》 (穆旦) 、《我与地坛》 (史铁生) 、《我的呼吁》 (阿尔贝特·史怀哲) 等。
(二) 表现特定时期的社会风尚, 从而展示社
会美、人格美、人性美。引导学生阅尽世间的阴晴圆缺, 感受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 或者欢欣幸福家庭的天伦之乐, 或者悲痛于生命的杳然逝去。如《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宽容〈序言〉》 (房龙) 、《名人传〈序〉》 (罗曼·罗兰) 、《错误》 (郑愁予) 、《边城》 (沈从文) 等。
(三) 表现巧夺天工的自然美, 从而引导学生远
离都市的喧嚣, 徜徉、沉浸于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 尽情感受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脉动, 体味心灵的淡泊宁静。如《我的空中楼阁》 (李乐薇) 、《花未眠》 (川端康成)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等。
以上所列举的新一轮教材中的课文, 充分能够体现出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它们或者在安排顺序上大跨度变动, 或者之前从未出现在教材中。如此大幅度的调整意在帮助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地运用教材, 更容易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审美教育, 帮助他们携同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聆听智慧心语, 感受生命力量之伟大, 欣赏自然瑰丽, 体验自然万物之浩荡, 领略人生之真谛, 见证人生道路之沧桑。
面对这样一套新教材, 面对这样的语文审美教育新理念, 作为教育教学过程的先行者、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应怎样把握呢?新课标指出, 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是一种审美创造、审美活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因此, 教师要尽量渗透蕴藏在教材文本中的美育思路, 充分利用阅读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进行“美”的阅读, 并在此基础上, 与他们展开交流, 最终帮助他们认识美, 理解美。
二、审美新理念, 教学新策略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审美理念、审美规律, 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阅读教学中, 审美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他们自身的思想状况对其审美活动的影响很大。高中学生大多思想还未定型, 一般没有自觉的审美意识和成熟的审美情趣, 对于美的认识、判断往往片面依靠感性形象, 停留在表面的、肤浅的层面上, 加之缺乏必要的美学理论知识, 他们难以准确理解美的本质, 进而辨别真正的美丑。
此外, 由于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的不同, 特定心境、注意等心理因素的差异, 以及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影响, 造成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各不相同, 使得他们的美感表现出很强的个人差异性和不稳定性。
他们处在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 具有非常强烈的自主意识, 喜欢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 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 用自己的心灵去选择, 对于外界强加的东西非常反感, 有时甚至会不假思索地加以否定、拒绝, 这就意味着作为教育者和引导者, 教师不应该、也不可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强制学生接受某种审美理念。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和新课标、新教材的变化, 依据审美规律开展阅读教学, 要注意尊重、保护学生审美阅读的主体性, 激发他们的审美兴趣、审美意识, 尊重他们结果的多元性。
(一) 充分利用高中语文教材的新变化, 辅之
以读本、选修课,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尽可能地为他们营造一个美的心理氛围, 给他们足够多的机会去接触美, 给他们足够长的时间去感受美, 给他们足够大的空间去放飞自己联想和想像的翅膀, 构建自己心目中美的形象;并利用恰当的时机加以点拨、指导, 帮助他们树立起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美、体验美、理解美, 进而学会有意识地创造美。
例如, 新的高一语文文本在每个单元之后新增了“研究性学习”这一板块,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这种新变化开展审美教育。以第一册第四单元为例, 本单元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是“当地民风民俗的调查报告”, 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社会美、风俗美、人文美。针对这一课题,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实地考察当地的民居、民宅, 亲自体验身处其中的感受, 品味其中蕴涵的文化氛围, 并结合自己的考察结果、生活经历进行课堂发言, 然后再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如《胡同文化》 (汪曾祺) , 可引导学生将北京的胡同与当地民居建筑相比较, 将胡同文化与自己考察感受过的当地民居文化相比较, 在比较中感受不同的社会美、风俗美, 体验不同的人文美、建筑美。与以前干巴巴地单独讲解课文相比, 这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也更容易使学生获得对人文美的感性认识, 为他们审美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 新课标强调增强课程的选择性, 要求设
置选修课, 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 开设阅读选修课, 为他们提供更多自主阅读的机会, 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 提升他们的审美境界。
比如, 教师可以适量增加古诗选读, 充分利用诗歌的审美价值, 灵活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 引导他们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像, 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的解读。在鉴赏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 鼓励他们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 表达各自不同的审美趣味。
1. 教师可以列举几种古诗中经常出现的审美
意象, 如登高怀远、折柳送别、望月思乡等人文美意象, 青山、碧水、明月等自然美意象, 鼓励学生自主寻找有关诗歌并进行自主解读, 归纳发现其特点、规律所在, 教师可以从中观察学生的审美倾向并进行相应指导。
2. 加强某些有特色的优秀诗作的学习, 引导
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获得丰富的审美享受。在指导中, 教师要尽量摈弃应试教育下枯燥、抽象的讲解, 避免将“美”概念化、教条化。在解读古诗时可以借鉴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所用的方法, 即以意象解意象, 以情感解情感, 甚至以诗解诗, 让学生用感性去接触美, 培养起对美的事物的感情, 为最终领悟美、理解美奠定感性基础。
3. 加强对诗歌的吟诵诵读。诗歌是音形意之
灵魂的精华组合, 音韵在其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分量。若要真正懂得一篇诗歌的精义, 必须反复诵读, 在吟诵诵读中重温作品意象, 进入意境, 亲身体验情感历程, 才能与作者产生心灵共鸣, 从而获得精神的陶冶与升华。教师必须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乐读书, 读书乐”的诵读氛围和环境, 如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 举行诗歌朗读比赛, 并邀请有经验的语文老师担任评委, 对选手的表现以及对诗歌的诠释作出当场点评, 这样就使比赛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排列名次的层次上, 同学们通过参加、观摩比赛, 将对文学作品的把握更深入一层。
论“文道统一”与语文新课标 篇8
一、从背景入手, 理解课文内容, 感知课文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质教育, 要从语言文字训练入手, 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 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 以达到语言训练和思想教育和谐统一。
1.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通过介绍背景, 积极渗透思想教育内容
每一篇文章都创作于一定的时代背景, 具有那个时代的特征和现实意义。比如, 在教《藤野先生》介绍作者时, 可以把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坚定抉择与他苦苦寻求救国之路、想以文学来唤醒民众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密切联系起来, 从而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
中华民族创造了数千年来的人类文明, 同时也孕育了无数的爱国民族英雄, 这些在语文教材中有着较多反映。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辛弃疾“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于人间”这些民族英雄宁死不屈、气吞山河的气概感人肺腑, 可歌可泣。我们应通过课堂语文教学让学生与这些民族爱国英雄的思想产生共鸣, 使他们在对英雄人物的敬慕中产生爱国主义情操, 也激发自己的爱国热情。
2.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通过朗读、感知自然风光, 渗透思想教育, 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感染学生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生气蓬勃的风光也是美丽的。”语文文本中精选了许多自然风光的好作品, 例如《荷塘风起》一文以优美的词句, 形象生动的语言, 为我们描绘了“天雨荷花图”“风起荷花图”等令人心旷神怡的精美的画面, 使你如身临其境般徜徉其间, 在自然的怀抱里净化自己的灵魂, 放飞自己的情感。
3. 抓住有利时机, 适当点拨, 进行思想教育
臧克家的《有的人》中的“有的人, 死了, 他还活着;有的人, 活着, 他已经死了。”强调的是精神可以超越生死界限。这种超越不是现实的, 而是想象的, 但作为教师就要适时的点拨:诗人的情感是为人民的幸福而牺牲的人是不死的, 他的生命是永恒的。《母亲的回忆》《背影》等课文, 以细腻的笔触, 在表达对亲人的真挚感情中给人以真、善、美的启迪, 让学生去感悟生活中常被忽略的那份平凡而伟大的爱。在教学中, 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课文, 教师适时点拨, 挖掘人物和作品的思想内涵, 分析其社会根源和背景,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道德观、思想道德观, 成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人。
二、归纳中心, 体验课文思想感情, 使之内化成寻求做人之道的行动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 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是思想教育的关键。归纳中心思想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 归纳的过程就是提高读写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仔细揣摩和用心感悟作者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情感态度。同时, 教师要适时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 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自己揣摩文章所传递的情感思想。这种艺术效果是用任何言语难以达到的, 必能使学生进一步得到情感的净化和升华, 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对文本本身的感受, 而且是对生活哲理的理解和感悟。
三、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各种教学活动之中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受到各种类型的思想教育, 当一组教育意义深刻的课文学过之后, 可以组织学生写一写读后感, 或者举办“学会感恩”“爱护生活环境”“学会做人”等演讲比赛, 也可以让他们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使学生把自己在课本上受到的思想教育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学生通过把受到的思想教育在各种活动中实施, 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 使语文学科所担负的思想教育得以落实和发挥, 并在各项活动中加以深化。如在学完《慈母情深》时, 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 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 体会人物的内心, 然后通过讨论、谈话, 让学生结合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并在课外举办以爱为主题的演讲会, 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学会发现爱、感受爱、传递爱和奉献爱的精神, 这也是提高学生思想品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语文是社会的大百科全书, 它集思想性、情感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 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资源库。只要我们善于挖掘, 相机渗透, 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我们把中学语文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坚持文道统一, 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也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中学生灵魂的塑造, 不是某一科、某一课就可以完成的, 它要靠师生长期的共同努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重视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并有机地加以渗透和结合, 需要每一个语文教师自觉地、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实践, 为真正实现“文道统一”的教学目标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永康, 翟启明主编.《中学语文教学论》[M].成都:天地出版社, 2007
高中语文新课标 篇9
关键词:新课程,体会,理念,规律,层次,训练
语文教学新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 每个语文老师都应该认真地学习、深刻地理解, 还要学以致用, 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笔者通过对语文新课程的学习, 有三点深刻的体会。
一、从始到终要贯穿一个理念
语文新课程有一个新的理念, 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的角色地位要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 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的教学策略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二、两个规律要常抓不懈
所谓两个规律, 一是指知识规律;二是指知识应用规律。
1. 认真把握知识规律。
引导学生弄清本节课所学知识之间的关系, 以及本节课与以往所学的相关知识之间的关系。必要时, 老师必须用图、表来表示, 帮助学生将客观的知识结构转化为主观的认知结构。
2. 务必把握应用规律。
没有规矩成不了方圆。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明确知识应用的范围;学会找准切入点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掌握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技巧。学生把握了这些应用规律, 就能提高学习效率, 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
三、教学中要把握三个层次
1. 想方设法创设情境。
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环节。其基本功能和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1) 通过特定的情境, 激活学习的问题意识,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2) 通过特定的情境, 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 产生共鸣, 激活现有的知识或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活动中的新知识, 赋予新知识以个体上的意义, 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 诱导学生学习新知。
在这一过程中, 要让学生实现知识内化, 形成学科技能。解决两个问题: (1) 这是什么?把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楚; (2) 为什么?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中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 是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有机结合的过程, 这是实现学生在教学中认识主体作用的一次质的转化, 也是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在其过程中, “教”是条件, “学”是关键。从认知程序看, 教师是从整体到局部, 而学生是从局部到整体, 教学过程正是在新知识这个认知连接点上实现认知的转化, 即由“教”向“学”的转化。在新知学习的过程中, 老师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主动参与学习、自主探索问题、解决思路、途径和方法的实质性环节, 不是教师直接讲授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的“满堂灌”学。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 (1) 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知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 完成学习任务; (2) 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的环节。学生群体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 批判性地考查所提出的各种理论、观点、假说、思路、方法等, 通过协商方式使群体的智慧为每一个个体所共享, 内化为个体的智慧, 拓展个体知识视野, 是形成学生表现、交往、评价、批判能力的重要环节; (3) 给学生留出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间, 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 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学习能力。
3. 教会学生应用知识。
高中语文新课标 篇10
一是“书”为根本。阅读训练总是以课文为基本物质依托的, 离开课文而进行阅读训练, 无异于使阅读活动变成了飘零的浮萍。
二是“读”为主导。阅读理解的最根本的方法是“读”, 最佳的方法还是“读”, 因此, 阅读活动必须以“读”为主, 让“读”的活动贯穿始终。有了“读”, 学生才有可能“思”、“悟”、“说”、“写”。为了保证“读”的主导地位, 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的“讲”要适当地控制, 不能喧宾夺主, 而抢了“读”的主导地位。
三是“自”为特色。这里的“自”是指自主和自为。阅读教学以“自”为特色, 就是要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展现, 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主观能动性, 自主思考, 独立学习, 形成阅读理解的技能。当然, 这种自主和自为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
四是“能”为核心。这里的“能”是主观能动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力性放在核心地位,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充分调动自身的智能进行阅读、感知、思考, 主动探究知识, 理解文本, 挖掘文本内涵。
具有以上内涵的“自能读书”在阅读实践中能带来哪些好处呢?
第一,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往往满堂讲, 占据了学生阅读的时间, 使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体现。强调“自能读书”, 有利于教师改变传统观念, 压缩讲解时间, 给学生阅读的空间和时间, 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体现。因为“自能读书”的“自”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能”强调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读”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 “书”突出了文本的基础地位。
第二, 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阅读教学中, 教师不能面面俱“导”, 这样的“导”会让学生失去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机会。教师要把阅读的控制权放开, 给学生一个自由阅读的机会, 让他们的智能发挥作用。教师只是在总体上牵引, 适当的时候设疑答疑即可, 不必在细节上处处设“导”。
第三, 有效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
初中语文教学中, 对于阅读教学的处理, 传统的做法往往是教师预先设计好教案, 然后按教案设计思路引导学生逐段理解, 学生接受到的信息往往是教师给出的“现成品”。时日一长, 学生离开教师, 便不能理解文本。“自能读书”则要求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努力来理解文本, 教师在方法上进行指导, 学生最终自我悟出文本意义。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阅读技能。
第四, 让阅读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往往担心学生自主阅读耽误时间, 因此迫不及待地按照教案逐渐带着学生分析讲解, 结果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无法深入, 因为他们少了“读”的过程。“自能读书”强调“读”的核心作用, 需要教师放出时间让学生来读, 学生充分接触文本后, 对文本作出特定的理解, 从中逐渐学会阅读的方法和技巧。阅读教学的目的本不是要告诉学生文本内容意义是什么, 而是要通过阅读让学生获得阅读理解的能力。因此, 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没有效率, 而“自能读书”的教学方法则能让学生获得相应能力。相比之下, “自能读书”让阅读教学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那么,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自能读书”呢?
一、给学生以足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
语文教师不能急于完成教学任务而满堂讲, 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阅读。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才有可能充分理解文本, 也才有可能形成相应的阅读能力。一般而言, 一节阅读教学课中, 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应不少于半堂课, 甚至要达到三分之二才妥。当然, 这些时间不宜集中于一个时段, 最好是按目标进行分解利用。
二、为学生设置略有难度的目标问题
学生的“自能读书”不能漫无目的, 漫无目的的阅读会让一些学生在里面滥竽充数地混时间。为此, 教师要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阅读, 让学生的阅读始终围绕解决特定的问题而进行。问题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 让他们“跳起来能摘果子”。
三、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
学生限于知识经验水平, 往往在阅读方法上存在缺陷, 这时就需要教师对他们作出适当的指导, 以使他们提高阅读的效率。在具体方法的运用上, 教师还要指导他们多次进行运用训练, 以使这种方法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四、促进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阅读教学活动中, 不能让学生单打独斗, 而要让他们学会交流分享, 互相促进和提升。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个小组分别派代表发表阅读收获。如果组间有分歧, 就顺势指导他们进行辩论, 通过辩论达成共识。这样的交流, 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 并提升其综合素养。
总之,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 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进行“自能读书”, 从中形成阅读理解的能力。
摘要:初中语文新课标中所提及的“自能读书”, 是指以“书”为根本基础, 以“读”为主导, 以“自”为特色, 以“能”为核心, 强调学生的阅读主体性。这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 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在“自能读书”过程中形成阅读理解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标,自能读书,阅读理解
参考文献
[1]谭可.培养学生“自能读书”[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4 (6) .
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思考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
当前,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开始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制定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上存在诸多差异,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就语文教学标准出现的变化谈几点看法。
一、转变教师的角色和地位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動的主体,主导着语文教学活动的一切,在语文课堂中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授课模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只能在课堂中被动地接受,根本没有自我发挥的空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则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彻底地转变,将教师定位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不再主宰教学课堂,而是放下师道尊严的传统理念,主动走进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来探究问题,掌握知识。教师不仅传播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这样的角色转变,学生就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人,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
二、改革学生学习的的方式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引导学生改变被动应付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探究的学习新模式,这也是此次教育改革的亮点。新课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小组合作探究的语文教学新模式,要求语文教师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采取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培养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种学习方式就是要充分激活学生的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能力水平。除了合作探究学习以外,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这次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逐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自我学习中不断获得自我能力的提升。
三、转变课程学习的观念
此次语文课程改革,充分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又一大特色。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往往只看重思想性和工具性,对于人文性却不予关注。语文是母语的教学,也是学生学习其它课程的基础,重视语文学习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都和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是一个大课程,它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重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势在必行的趋势,也是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来考虑的。因此,我们要转变语文课程学习的观念,将语文课堂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发场所,加强语文学习与课外生活的沟通和联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将过去单一的阅读、讲授转变为表演、游戏、讨论等等,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活动中,各个器官都被调动起来,使学生的能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展示和发挥。总之,教师要创新语文教学的方式,将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语文教学的整体,使之为语文教学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评价观念的转变
在以往语文教学中,注重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评价,轻松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是教师只关注了语文学科的知识性和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语文评价也发生了转变,具体表现为:
1.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在新课背景下,学习形成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同样重要,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评价方式,更多地去关注形成性评价,可以运用成长记录袋的方式,广泛收集能够体现学生学习语文过程和结果的真实资料。比如,学生自评资料、学生互评资料、教师评价资料、家长反馈信息、学生平时学习态度、表现、情感等有关记录等。
2.实现评价过程的民主化。
为了体现评价的真实、客观,要把多方评价结果相结合。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还要经常和家长沟通,以了解学生在家表现。评价的时候要因人而异,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发展。因此,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避免评价者和评价对象产生关系紧张的现象。
3.评价结果要要激励性
教师要正确认识评价的目的,不能把评价作为选拔学生的主要手段,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教师要引导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反思,从而更清楚地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素质发展情况,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不断完善自我。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语文教学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实现有效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使语文课堂充满无限生机。
参考文献:
[1]李坤. 小学语文应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 新课程学习:上, 2013, (2):71.
[2]王红. 学好课改理论提高课堂教学--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学习与思考[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 (9):41.
[3]刘晓花. 风乍起,搅活一池春水--关于新课改下活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J]. 新课程学习:下, 2012, (4):98.
语文新课标之新理念点滴谈(八 篇12
从上述数据分析来看,测试效果还可以;而写作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明显不足。这就不得不反思我们的写作教学了。虽然老师都知道要改变“逼生写”的被动状态、让学生形成“我要写”或“我想写”的良好局面,可是,若劲儿没使到道道上来,心中追求的良好局面就始终还是镜中花、水中月,无法成为自己所教班级的现实。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我想,大致可能有如下三个因素吧。其一,读写分离。学生没有因为“读”而从中学到“写”的指教。其二,所命的题目与学生的生活有距离。孩子们找不到感觉,也找不到材料。其三,“写”的训练不成系统,特别是低段铺垫不足;学生进入三年级,一进入习作就露怯,下不了笔。针对上述三个因素,我提出如下三个建议。(1)坚持走读写结合之路。以课文为范例,学习可以直接用于习作的具体方法。(2)让习作训练成系统。1~6年级呈阶梯式发展,练好基本功。(3)凡与学生生活相脱离的文题,一律不用;不要盲从编者意图,应根据学情自行设计习作文题。下面,我提供一张表格,把我的1~6年级的习作系统训练介绍给老师们。
在表中每个年级的要求就是一个等级,而每个等级的要求让老师用一年的时间去努力。徒弟们常汇报说,这样教很轻松,学生学得也很轻松。一年的时间集中火力只解决一个问题,达成一个目标,教与学的双方都不觉得难,而且效果好,何乐而不为。我的作文教学理念可以归纳成三句话:读写结合是“磨刀”,年段要求是阶梯,巧设文题是抓手。
其实作文教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绝不可忽略轻视的环节,即是评讲,或者作评改。所谓“评讲”,是学生评价同伴的习作,老师讲如何提高的方法;而“评改”,则是学生评价同伴的习作,并动手自改或互改。我教过的学生非常喜欢上这种课,并誉称为“华山论剑”。他们认为各自习作是比武露招数,而评讲才是“论”招数,很过瘾。针对整个作文教学来说,我又有说法:“轻指导,重评讲”。为什么我会提出“轻”指导呢?因为,平时在阅读教学中已经提前为孩子的习作做了扎实的铺垫:写什么、怎么写,只要老师点到即可,无需过多过细的文前指导,而且被看重的“评讲”,在孩子们的眼里也觉得是下一次作文的指导。我补充讲这一点,使写作教学的思路更清晰。下面,我再提供一个读写结合的案例,让老师们更明白:怎样才能把读写结合落到实处。
【案例】四年级下册(人教版)的《生命生命》。这篇课文的第一句话是一个问句:“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这样的开头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少之又少,凭记忆,好像仅此一篇。于是,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就定为:用问句开头的写法。为了叙述的简便,我提供板书给大家看看。
看了这个板书,我是怎么教课文的就一目了然了。25分钟就可以学懂,领悟作者的写作主旨;接下来就有15分钟练。怎么练?练什么?我写一段实录。
师:假如我要求写一篇文章题为《难忘的×××》,必须用问句开头,谁会?
生:你想知道这件事为什么使我如此难忘吗?
师:接下来写什么?
生:至少从三个方面写自己“难忘”的理由。
师:假如我要求写一篇文章题为《我的妈妈》,必须用问句开头,谁会?
生:你可知道我的妈妈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师:接下来写什么?
生:至少以三个例子来说明妈妈的崇高。
师:刚才,我让你们用问句开头,大家都会。这说明这种在大作家杏林子笔下用过的好开头,你们也可以用到自己文章中去,这多好。今天的回家作业,自己命题写篇文章,但必须用问句开头,行吗?(生齐答:行!)
【高中语文新课标】推荐阅读:
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名著必读11-05
高中语文新教材08-15
高中语文新课程11-11
高中语文新课改理念07-18
高中语文新课改探讨08-30
语文新课标06-19
高中语文新课程远程研修心得体会05-30
解读小学语文新课标07-22
小学语文新课标论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