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改探讨

2024-08-30

高中语文新课改探讨(精选12篇)

高中语文新课改探讨 篇1

高中语文新课改于2004年启动, 到如今已经进行了8年, 对于一项改革而言, 8年时间足以让实践者感知其优劣利弊, 分析其得失缘由。笔者从2006年开始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 亲身经历也见证了新课改的起伏跌宕, 在此审视其不足与面临的困境, 思索应对措施与未来之路, 或许可以为理性反思语文新课改提供一种视角。

一、新课改的不足与面临的困境

1. 教材与高考有一定程度的割裂

笔者认为, 语文课程标准、教材与高考是三位一体的, 标准是目标与预设, 教材代表实践的过程, 而高考则是对过程的检验, 但实际情况则是教材与高考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割裂。首先, 从内容设置看, 教材多按话题来组合, 极大地突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特征, 弱化了工具性特征, 各套教材普遍缺乏系统的语言文字知识, 特别是缺乏科学系统的写作训练。这导致两种弥补与应对方式:一是在必修和选修教学中零星穿插相关知识, 做一定训练, 此缺少系统性与连贯性;二是高三总复习时集中学习, 此则为时已晚, 学习仓促, 学生不能充分内化, 劳而少功。目前高中语文仍以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与载体, 课时的安排是与教材相结合并定量的, 考试内容又必须补充, 这势必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扰。

其次, 个案化的教材编制模式及与其相应的教学内容与高考不对接, 造成师生无所适从, 语文教师、语文学科边缘化。教材编制以单篇文章为基本单位, 师生也以单篇文章为单位进行解读。解读侧重于作家与背景、字词、结构思路、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方面, 具有系统性;与之对应的高考文言文阅读情况较好, 诗歌与现代文阅读在解读的方面与思维方式的要求上与课堂教学有一定程度的割裂, 而社科文阅读根本没涉及。这造成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出现如下现象:一是虽对文本进行常规的解读, 但情感与理智相矛盾, 情感上弃之不舍, 理智上认为作用甚微;二是对文章进行简化处理, 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而花大力气进行专题训练, 甚至主张文章可学可不学, 直接进行专题训练即可。对于学生而言, 课堂所学不能在考试中迁移运用, 思维方式依然是自己的原生态, 不知具体学什么、怎么学, 空焦虑, 对教材与课堂教学轻视, 课堂之外几乎不学语文。另外, 尽管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个案化的文本解读时已尽最大可能与高考对接, 但学生仍固守个案学习不能在高考中直接呈现, 所以对其中的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视而不见。这就涉及一个问题:文章是个案, 试题也是个案, 如何在两个个案之间架起联通的桥梁, 让学生学会迁移, 学以致用?

2. 课堂教学或是传统式或是形式主义的伪新课堂

虽然新课改带来了教学理念与教学实施过程的根本性变革, 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这种教学方式, 一是考试所迫, 因为考试更多考查的是知识与能力, 用灌输法可以增大信息量, 做题训练可快速提高应试能力, 而合作、探究、自主体验既费时间又可能影响成绩, 不如用传统方法更省事见效。二可能与学生的水平、素质有关。欠发达地区、非重点学校相当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而培养这些能力又较慢, 无奈之下只好采取速成办法。

如果说日常教学用传统方式, 上公开课时则又走上了形式主义道路。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有些教师就抓着合作不放, 动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由讨论, 形式热热闹闹, 实则收效不大。新课标强调“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整堂课全由学生解说, 教师可有可无, 看似学生自主学习, 实则是个别学生在特意准备下的表演。有些教师为了追求热闹, 让无效活动冲击课堂。

3. 功利主义和教师教学评价机制阻碍了新课改的运行

虽然新课改的理念已普及并深入人心, 但其贯彻实施却遭到功利主义的冲击。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中, 人们追求教育的最大最迫切的价值和功用不是培养健全的人, 而是要通过教育改变自身现状, 走上更好的平台。要走上这一平台, 必须拿到“通行证”, 就要高考成绩说了算。成绩好, 一切皆好。这就导致日常教学中产生两种现象:一是重结果不重过程;二是重知识积累与应试能力培养, 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一带而过。如此, 新课改理念的旗帜表面被高举, 实则被解构;新课改的实施趋于表面化、形式化, 实则遭阻遏。

如果说学生的功利主义追求是阻碍新课改发展的内驱力, 那么学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机制则是新课改的外在枷锁。目前, 绝大多数学校是以考试成绩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和业务水平的。学校把新课改“不仅要重结果, 更要重过程”的理论“灵活运用”, 不仅把高考成绩, 更把每次月考、期末统考的成绩作为评价教师业绩的最具分量的指标, 以考试成绩给教师排名, 决定岗位优劣与去留, 并与荣誉、奖金、职称直接或间接挂钩。学校以考试成绩定一切的教学评价机制, 必然导致教师片面追求考试成绩, 走应试教育之路, 新课改还有一席之地吗?

新课改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理想太过完美, 现实太多羁绊, 当理想与现实冲撞, 通往理想的道路该如何走?

二、路在前方, 路如何走

1. 修订教材, 改革高考

新教材如果能添加系统的语法、修辞、写作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就会掌握规则、理论, 养成思维习惯, 迁移运用更具理性, 从而避免由大量感性材料的感知进而归纳规律所带来的不必要的精力耗费, 更能修正教材重人文轻工具的偏颇, 较全面地覆盖高考考点, 与高考接轨。

笔者中学时系统地学习过语法, 至今印象深刻, 受益无穷。当时的教材在每个单元安排一个语法专项, 第一单元是名词, 第二单元是动词, 依次排开形成词性系统, 进而是短语系统, 进而是句子结构分析及句群分析。可以说, 以前教材的语法编排是相当完美的, 当然语法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新教材如果能保留以前教材的这些精华, 是否会在解决与高考的矛盾方面有所裨益呢?

另外, 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下, 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方式很难改变, 但可以改试题。如果能变革高考试题主要考查“知识和能力”的单一导向, 而突出人文关怀, 展现对美的感悟、对真的追求、对善的自觉, 是不是可以改变教学中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轻视的现状?

2. 改革教师教学评价机制

成绩考核方式已成为制约新课改良性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 唯有变革成绩决定一切的教师教学评价机制, 新课改才可能健康运行。减轻成绩权重, 加入过程性评价, 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比如, 可以截取教师一段时期的常规教学视频, 分析其是否按新课改理念组织教学, 以此作出评价, 这也可使投机行为与形式主义作风无处遁形。当然, 这种过程性评价要实行, 还需相关的技术、人力等条件, 在此只是提出一种设想与愿望。

3. 新课改需要政府、学校的强力支撑与深度参与

新课改是国家意志、政府行为, 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 需要政府、学校顶住压力, 排除阻力, 迎刃解决, 而不是在社会压力与学生的功利追求下妥协让步。

新课改不仅需要政府、学校的强力支撑, 还需要两者尤其是学校领导层的深度参与。深圳市福田区福南小学新课改的成功, 离不开校长陈顺华的深度参与:“课改之初, 不少教师不知从哪里开始迈步, 陈顺华就带着骨干教师先研磨每一堂课、每一个环节, 还多次组织教学沙龙让大家畅所欲言, 真诚交流, 直到摸透了, 认准了, 才在学校旗帜鲜明地倡导和推进。一开始, 他并没有给教师们过多的压力, 只是让他们看, 让他们悟, 最终在认同中一起走向课改既定目标。”陈顺华校长的做法或许可以为解决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一个方向, 一种思路。广大教师深切呼唤学校带领教师并与教师一起探索、实践, 而不是仅靠指示、评价来实施新课改。

改革是一个过程, 成绩令人欣慰, 不足引发反思。新课改, 仍在路上, 我们一路反思, 一路探索, 一路追寻。

高中语文新课改探讨 篇2

全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已全面展开,新课程如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春日走进了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生活。下面我们来对高中政治课程改革进程做以下总结。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语文课堂教学的确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旧的教育模式支配着教师的教学

由于受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等陈旧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影响,当前教育运作上仍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基本方式,以知识再现能力为终极目标,使用统一的课程与教参,仍是“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模式,在语文课堂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许多语文教师被教参上固定的教学目标束缚了手脚,而教师们又以同样的绳索去束缚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这样的以灌输为基本方式的教育氛围中,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二)学生在众多的教材中无所适从,不知道主动去接受新的知识

面对新的教材学生感到很新鲜,但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的影响,学生在新的知识面前缺少主动性,常常不会主动地去探讨、研究,仍然满足于教师提出问题、集体讨论、教师讲解答案、自己记下笔记这样一种旧的模式。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的参与也常常是被动的。(三)师生之间缺少应有的交流与沟通,在对新教材新课程的认知上有很大的距离。

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也存在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会产生逆反心理等缺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我们教师对新教材新课程知之不多,知之不全、不透,又很少与学生交流这方面的内容,使得学生对新课程几乎没有感觉。(四)语文新课程张扬“人文性”是否一定要以牺牲知识教学为代价。

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选修课程在实践中当然要体现这些特点,但在这变革时期,语文教师很难把握这个度。蔡元培先生于20世纪初首倡“利器说”,叶圣陶先生发展为“工具说”。人们一直认为语文是一种工具。20世纪80年代陈钟梁先生首倡“人文性”,语文界又争论了二十年。课标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列在一起是对争论的总结,而这种总结又给语文课程教学实践带来了诸多麻烦。第一,教师不敢讲知识,因为讲知识就是强调“工具性”。第二,教师要用大量时间进行文本迁移,因为不迁移就不能体现“人文性”。第三,教师不敢阐述自己观点,因为阐释自己观点就怕背上违背自主学习要求的黑锅。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看到教师用于知识教学的时间少了,用于文本“思想性”分析的时间多了。一位教师执教杜甫的诗,教师让学生用大量的时间到网上查找关于杜甫的材料,然后围绕这些材料讨论杜甫的一生。教师试图用这种方式进行“人文教育”,事实上这充其量是一种“思想教育”。用“思想性”取代“人文性”似乎成为实践中的时尚。有论者指出:“如果不把握(知识教育)这一点,很可能使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失掉基础教育的基本特征,最终走入歧途。”

二、语文选修课程中存在的困惑

课标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选修课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和实际水平……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显然,课程改革设计者希望教师参与选修课程开发,并逐步成为开发的主体。教师在实践中确实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然而,我们在课改实践中也看到,语文选修课程开发还处于试验探索阶段,许多学校还不具备开发具有校本特点的语文选修课程实力。学校要开设语文选修课程,就只能围绕高考可能考的、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科目开设,所开设的选修课程突出共性特征,缺少个性特征。教育行政部门基于当地高考实际,又确立了相应的选修教材,这就导致选修教材开发权上移。教师也只好把选修课程当做必修课程来教,选修课程的校本特征也就被淡化了。选修课程实践与目标的错位成了课改的新问题。

课程资源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和学校文化资源。学校文化资源具有历史性和地域性,难以改变。而最具活力的因素——教师在开发课程时又面临许多困难。首先,教师课程理论知识的欠缺将影响课程开发;其次,教师专业知识的欠缺将影响课程开发;再次,经费短缺也将成为课程开发的障碍。

选修课程评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采用何种评价方式进行评价都不仅仅是教育内部的事,它往往关涉社会利益再分配的大问题。高中课程改革开展两年多了,国家的课程评价方案至今没有出台,广东、海南、山东只公布了评价方案的讨论稿,人们还在等待、观望。从隋代到现在,考试评价一直是一种普遍使用的评价方式。虽然近年来人们批评考试制度,但是很少有人怀疑考试评价的公平性。课标要求:“选修课的评价尤其要突破一味追求刻板划一的传统评价模式,努力探索新的评价方式来促进目标的达成。”“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这些要求没有错,专家们提出的观察评价、档案袋评价、过程评价等方法正逐步推行,评价正在走向多元化。广大教师正努力用多元评价的方式评价学生。但是我们也不能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有的教师为了留住选修学生刻意降低评价标准;有的教师迫于高考压力随意降低评价标准;有的教师迫于社会人情压力降低评价标准等等。人们不禁提出:语文选修课的评价还能坚守公平性原则吗?学生们提出选修不同的模块,将来高考怎么考?如果高考考查选修内容,那么选修模块之间考查难度值能保证一致吗?课标指出:“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发展。”必修课要完成培养共性的任务,选修课程更多的是要完成个性发展的任务。人的个性发展受先天条件、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的影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环境。选修课推出以后,学生抱有极大的兴趣。特级教师王土荣先生在实验学校发现,受学生追捧的前三位语文选修课是:说话艺术、影视欣赏、小说阅读。备受学生冷落的选修课程是:《论语》选读、《史记》选读等。当问及选课的理由时,学生说前三门学起来轻松有意思,《论语》、《史记》难读没意思。这种具有充分自由度的选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片面学习需求。人类学家认为,人的个性发展既要受自然化条件制约又要受社会化条件制约,二者缺一不可。语文选修课程创设了自由化空间,却忽视了社会化空间的建构。这种片面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做法是十分危险的。我们的语文选修课程强调了学生的自由度,却漠视了学生选修课程的社会价值。如此,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否实现,也就成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新教材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我们认为要解决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对于新教材,我们将以不变应万变,重视必修中生命力强且文质兼美的课文的研习

人教版教科书有三大特点:1.喜新而不厌旧;2.类型丰富多彩;3.新颖为主,文质为先。因此,重视文本的研读是很重要的。我们将密切关注外面的信息,根据上面的要求来进行我们的教学。我们以必修为主,选修为副;文本研习为主,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为副;重视阅读,强化积累;重视写作,强化基础。

(二)教师要大胆地“放”,变“灌”为“引”

要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教师必须大胆地放弃,放弃老经验、旧方法,放弃教参、资料库,甚至放弃师道尊严,将自己融成学生中的一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掌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也唯有如此学生才敢于讲真话,讲出新思想。这样充满民主气氛的课堂无疑对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要使多年来适应了“嚼碎了喂”的学生真正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个性思维和创造能力,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恰当有序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引导不是牵着鼻子走,不是撬开学生的嘴巴灌,而是为学生的“人性之流疏通出正确的渠道,让生命与发展呈现出活力与生机。”因此教师的“引”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教师要能创设出情境,并把学生引导到这样的情境中自由地采摘闪光的思维之果。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放弃束缚之后并没有真正轻松,反而担子更重,因为要使全班绝大多数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讨论,生成出自我教育的力量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作为自主活动的主体,其作用必然是不容忽视的。

(三)学生要主动去“找”,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自古以来就担负着“传之以道,授之以渔”的任务,但作为学生如果一味地以教师所授之“渔”去看待事物,解决问题,便会失却自己的个性不利于探究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我看来,教者不应过多地把自己的所谓“方法”硬塞给学生,而应让学生在具有了一定的语言知识积累之后,主动地去“找”,去“找”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一个“找”的过程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总之,现在我们不能仅仅把研究的视野放在“怎么教”上,而应放在研究“怎么学”上。通过上面三个过程,让学生主动去找,找内容,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达到:学习——学会——会学。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掌握了自读的方法,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自然乐学好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议高中语文新课改 篇3

一、教育理念的更新

树立全面的学生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改的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教学、看教材,因为他们是文化中的人、时代中的人、活动中的人、世界背景中的人、现实中的人。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做到:

1、关注每位学生,尤其是差生,关注他们的衣食住行,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关注的实质就是对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而关注的本身则是最好的教育。

2、教师要学会尊重、赞赏学生。记得有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田地。”因此,语文课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棵幼苗,让它不断地生长、壮大,最后排挤掉缺点的杂草。我们知道,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尊重学生是教师的一种手段,也是教师应追求的一个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走进学生的心灵,与他们一道泛舟学海,寻找真理,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尊重学生的思想,哪怕是错误的答案,也要帮其分析原因,而不去讽刺挖苦,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尽量创造一种和谐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学习、 探索,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在語文课改实践中,教师除了要面向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和其他教师合作,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其次,还要与家长沟通,处理好家庭和学校的关系,力求在教育方法和要求上与家长一致。

4、尤为重要的是:在新课改下,语文教师更要不断提高、不断完善。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随着课程的不断更新发展,教师应是“有源头”的“活水”,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还要注重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反思,不断总结经验,促进自己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寻找自我完善的动力。

二、师生要扮演“新角色”

1、教师角色的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要求广大教师要努力成为复合型的教育工作者,即新课改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育过程的研究者。现在的新课程改革彻底改变了教师的传统角色,教师不再是演讲师,不再唱主角,而是像厨师,以前给学生做的是“盒饭”,现在成了“自助餐”,让学生各取所需,反而更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已成为必然,从而推动教学活动由教向学转变。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 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 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在教育、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有声”,让他们去发现“无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中“折腾”起来,让学生做他们想做的事,让学生说他们想说的话。因此,教学不仅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果我们教师心中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批优秀的学生。

三、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要“新”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我们的教学方法也要灵活多变,推陈出新,不能再“穿新鞋走老路”。要冲破过去那些陈旧的模式,寻找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因此,应做到以下几点: 1、运用好“问题教学法”,创设魅力课堂。

“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即把作为人的本质创造精神引发出来。课堂的魅力在于一个新颖别致的教学设计,好的教学设计就像军人的作战方案,毛主席说过:不打无准备之仗,作战如此,我们的课堂不也如此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使得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因此,教师必须科学地设计问题,使学生发挥智力因素,以带动他们的创造型思维。所以教学的魅力在教学设计的智慧里,我们应力争使语文课堂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而且是丰富的,灵动的,科学的,理性的。

2、运用好多媒体现代化教学

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第四条讲到:要做好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其中特别提到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影响。很显然,在当前的形势下,多媒体设备进入语文课堂是必然趋势,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改变过去课堂教学中“一张黑板,一只粉笔”呆板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可视性和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解决“量多时少”的问题。当然,多媒体的使用只是辅助手段而已,它是一种工具,工具是为人所用的,而不能让人变成工具的奴隶,更不能把它当成装饰门面的标志,尤其不能打着新课改的旗号,行形式主义之风。

语文新课改探讨 篇4

转变教学理念在语文授业中,课本只占很小的比例,相比之下,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才是最重要的。教科书编得再好,如果让一些具有陈旧观念或者固执的教师去讲述,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观念思想比较落后的教师,对待新鲜事物,会具有较强的抵触和排斥心理。面对前所未有的新课程改革,他们依然坚持应试教育。他们在教学上,把自己当成学科知识代言人。从发展观点来看,这些思想是落后的,不负责任的,无意义的,他们无法与时代同步,这种一厢情愿的教学,如何才能培养有个性、有情感的新时代学生。

教师要机智化解学生各种提问、努力营造融洽的氛围。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发掘学生的所有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个性,激发他们的灵气,增加学生在课堂里的活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优化课堂环境。学生有任何想法,随时可以发表,有任何疑问,随时可以提出,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两者之间是教学相长的模式。同时我们还要搞好课外活动,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语文资源,增长学生的语文水平,拓宽大家的视野,密切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生活,让知识成为不断更新、不断拓展的长流水。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乐意帮助他们,真诚赏识他们,让同学们个性得到张扬和完善。学生提问、教师就要因势利导、机智化解、以便形成具有吸引力的课堂氛围。教师帮助学生主动去接受知识、发现问题,带着问题感悟生活、思考生活,在融洽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牢固的文化知识。教师只有让同学们乐于和同学进行合作,才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保证他们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重视教材语文授课除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外,旨在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激情、灵感和思想—代表着人类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的情趣、情感和情操,并影响读者对世界思考、感受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读者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有的学者认为:授课的多少跟学生能学多少知识没有必然联系,成绩的提高在于学生平时大量地阅读。其实这种忽视教材的做法是不妥的。教材是根据大纲制定的,只有用好教材才能避免“杂乱”无章与“漫然”的瞎读。

语文教学要突出重点,营造亮点。突出重点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主次轻重,在整体感知上对课文知识进行局部的深入探究和知识的迁移,最后再归结到整体上来,深化对文章的认识。而课堂授课中的亮点应是疑问的聚焦点、思维的交汇点和教学的创新点。

重视创设学习语文的环境,提供展示学生成果的机会。培养学生拥有完整的阅读体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向阅读要写作能力”让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知识,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是教学艺术的魅力,没有情感的投入,教学艺术之花就不能开放。而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情感与学生沟通,用情来陶冶学生。在语文授业中,情感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教学的手段。教师要不但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而且要让学生学会自主积累,帮助他们建立写作素材库,引导他们从中汲取精华。

从课堂活动入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学活动是新课改实施的主渠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使教学的内容易于学生掌握,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自己参与教学过程。新课改在实施中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健全学生人格的形成、态度和知识等各方面的学习创造条件。强调加强对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组织。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增加课堂讨论和实验的内容,把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列为必修学分,督促学生更好的完成这一项教学内容,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优化课堂训练,敢于创新,设计出诱发学生创造潜能的问题。课堂训练是语文授业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在继承传统课堂教学训练优点的基础上,从一开始设计题目入手,不但要设计出既注重知识的积累,而且也要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体验和感悟的题目。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教育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语文学科知识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观察、思考、解决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完善评价制度。新课改过程中,不少语文教师只注重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和教师角色的改变,但课堂复习巩固这一环节仍是“老调重弹”。这严重制约着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制约着教师的教学的实践和完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进行激励性评价。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调整心态和评价行为等。激励性评价要用发展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估学生,依据不同学生的性格、气质、特点和学习水平,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并及时做出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总之:在新课改过程中,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的方式,面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不能一概否定,面对外来的新的教学方法,也不能盲目照搬照抄,还要结合自己的具体实际来吸取他们的优点,为我所用。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丰富自己的知识,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培养自己的职业素质,实现自己专业道路上的成长。

摘要:2004年我国部分区域开始试行新课程改革,后来相继推广全国。新课程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从转变教学理念、语文新课程的认识、努力营造融洽的氛围、完善评价制度等八个方面对新课改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教学,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张华.语文教材中范文编选策略初探.

[2]吴世列.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作业设计.

高中语文新课改教学心得 篇5

一、新课程新在何处

1、新在教材

(1)编排体例新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要以“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设计新的课标教材。全套教材包括必修和选修两大块,其中必修课教科书以“过程和方法”为主线,将教材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着导读”四个板块;选修课教科书则按“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着研读”五个系统编写。这种都遵循了由浅入深、螺旋式上升的原则,既共同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又各有侧重点的独特新颖的编排体例,是以往教科书所不具备的。

(2)选文较为新颖,注重体现文学性特点。

旧教材的有些文章带有“左”的痕迹,一些复杂的说明文、议论文缺乏美感,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新教材在选文时,除保留了历代名家的名篇之外,三分之二的旧内容被更换,新课文占课文总数的50%以上。在对外国文章的选取上,旧教材过多地选择了一些批判现实主义方面的文章,而新教材则多方位地借鉴了像卡夫卡的《变形记》、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着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雨果、海明威的作品在新教材中都可以看到。在选择古代作品上,更加关注文章本身所具有的感情、艺术和文化内涵。总之,新教材格外注重文学教育,在必修课教材中,文学作品占到总量的60%,较之旧教材,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

(3)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增加文化内涵,强调探究性学习。

为了让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对某些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新教材设计了一些研究性学习专题,并增加了其文化内涵,如流行文化、汉语成语、新词新语、文化寻根、影视文化、文化常识、文学作品个性化解读、走近文学大师、语言交际等,这些问题既是时代的热点,又突出了文化意味,还与学生的语文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探究起来自然兴趣盎然,而这些内容正是以往教材所没有的。以上是我在与旧教材的对比中,对新教材的一些粗浅的感观。诚恳地希望语文界的同行能与我交流,帮助我提高认识。

2、新在设计思路

(1)为了适应高中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的发展趋势,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既要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遍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因此,需要建设一个新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体系和实施机制。

(2)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实行学分制,必修课程10学分,选修课程最高可达14学分。

高中语文课程,无论必修还是选修,其内容和目标要充分反映时代的要求,注意和现代生活相联系,体现现代的思想意识、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对于传统的经典作品,要注意引导学生用现代的观念,在历史的背景下去感受和思考。学习方式和教学、评价手段也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3)必修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2学分。半个学期(约36学时)完成一个课程模块。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也有利于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和多样的学习需求,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学或者重新学习某个模块的内容。

(4)必修课程:按模块分类。

(A)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系列的目标,组成“语文一”(A1)至“语文五”(A5)五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是综合的,体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和内容。学生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文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鉴赏和探究几个方面均衡地发展,为以后有选择地发展打下基础。必修课可在高一全学年及高二上的前半学期连续的五个阶段里循序渐进地完成,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

(5)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从文学与应用角度编排

诗歌与散文(B),小说与戏剧(c),新闻与传记(D),语言文字应用与探究(E),文化论着选读与专题研讨(f)。学校可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有选择地开设选修课程。对于模块的内容组合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顺序编排,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实施。具体课程的名称可由学校自定。

3、新在目标达成

学生通过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积累·整合:通过语文实践,使已经获得的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感受·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思考·领悟:通过阅读和思考,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应用·拓展:注重跨领域的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发现·创新: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领异标新,走进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

二、教材处理

(一)必修课程

A、阅读与鉴赏

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会生活。解决一阵子,放眼一辈子。

传承文明、精神补钙、基础扎实、能力提升、能够应试。

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地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加深对个人与社会、自然、国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2、发展独立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3、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4、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效果。

5、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眼光审视作品的思想倾向 ,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

6、具有广泛多样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一年内课外自读五部以上文学名着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7、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

记笔记、写美文、搞摘抄、会思考、关注社稷苍生、注重合作学习互相切磋、整合语文能力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B、表达与交流

解放学生的眼,让学生会观察;解放学生的嘴,让学生会说;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能写;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善思考。提高时间、空间,让学生语文素养能够提高,受益一生!

(二)选修课程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与探究、文化论着选读与专题研讨。学校可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选择需要,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自行设计选修课程,选修课内容和名称可由各校自定。

尽量用好选修教材,以便帮助学生拓展、积累、提高!

三、我们的做法

(一)继续落实双基

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一样应该成为新教材语文教学的重心!识记、理解、分析和综合、鉴赏评价、应用是多年来高考没有动摇过的能力考查范围,而诸如语音、字形、成语、文言考查、背诵等等一样应该成为我们常抓不懈的语文教学内容。不管高考如何变化,基本的考点不会太变化,大方向应该还是稳定为主!

(二)写作不可耽误

新教材的写作体例还是遵从由记叙文到议论文的训练模式,而且,每一个训练模块都与学生的认知、审美、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写作技巧的训练相联系,一举几得。建议宜按照教材体例就行写作训练,加强学生自评自阅训练!

(三)课后的梳理探究

这部分内容一样是教学要求的主要内容,内容涉及传统文化、风俗习惯、语言交际运用、自然、社会、生命、艺术等等,要讲解学习,也要训练复习。

(四)名着导读

这属于知识面拓展与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提高的内容,对名着的阅读、解读、品读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可以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写好读后感,适当交流,期末也要考!

(五)用好统编资料

《名师教案》和“达标检测”是我们自己的土特产,扣教材很紧,也符合我们学校自身特点,适宜好好运用!晚练题可以适当编一些!可以适当延伸,多补充文言文,课本这是薄弱环节。

教材在变,我们以不变应变。主流的教法、考查的的方向、语文的要求大体一个样。教材在变,我们还要以变应对变。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目标的达成、课堂结构的转化、写作要求的转变都应该能够应对变化,变中求进!

(六)谨慎对待教材

农村高中语文新课改探索 篇6

新课程改革;语文;农村高中;教师素养;知识理论素养;教学艺术;道德素养;实效高效课堂

1.语文高效课堂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素养

当今语文教改如火如荼,各种语文教学实验流派纷呈,但实际语文教学收效甚微。语文老师的教学工作量是最重最辛苦,可是语文却得不到学生的重视,课外时间几乎全被数理化挤占,甚至语文课堂上他们还在偷偷演算数理化习题,这是语文老师非常伤心和悲哀的事。语文教学要从目前的困境中走出来,必须解决好语文教育的定位问题,必须唤醒学生学习语文的意识。语文课与别的课程不同,别的课程,如数、理、化和外语,学生不好好学就不懂,学得好和差在分数上有明显的差距,俗称拉分科;语文课则不同,学的认真与否在分数上没有明显的反映,那么如果语文在课堂教学上不能吸引学生,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老师对课文的讲解不能让学生感到茅塞顿开,有收获的喜悦,学生当然就会对语文课采取冷淡的态度,甚至产生厌倦情绪。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让学生喜欢语文,喜欢阅读和写作,案头是文学名著与精品,笔下是人间真情与理想,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乐趣,并由此带来成绩的提高,而重视语文学习,这些都要求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的素养。

2.語文教师的素养

素养:“素”,向来、平日;“养”,修养。因而《现代汉语词典》视之为“平日的修养”。而“修养”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有二:一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一指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因此,语文教师的素养应包括知识理论的水平、教育教学的艺术、道德品质和人生观。

首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源源不断的一河水。现在中学语文教师的阅读量大大减少,主要由于教学工作的牵制,大多数教师的时间主要花在备课上,而备课是抄写现成的教案,上课、批改作业、应付各级各类的检查及其他杂务上,这种“语文教师没有时间读书”的状况很普遍。它至少有两个消极的后果,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一是影响自己的业务水平,无法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二是作为榜样,教师自己不努力阅读,自然不可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语文教师要博闻强志,要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行均任歙张。”语文教师的学习应当是广涉博览,是一个“杂家”,人文历史、自然社会无所不及,而在语文知识、教材分析,写作指导等方面则必须是一个“专家”。语文教师的学习内容除了语文教材及相关资料,还应包括语文教学方法,教育理论和相关哲学著作。河南建业实验中学校长李胜利先生就为他自己构建了一个金字塔的学习结构:

哲学

教育理论

语文教学方法

他这样告诫语文教学同仁:“读一点哲学吧,它会让我们从一个更高的层面来审视我们所从事的语文教学的一切。读一点教育理论吧,它会诠释大师们所做过一切,它会幻化出无尽的教学设想。”学习的层次不同,则教学的境界不同。如果你只关注某些教学方法那你可能仍在教学的最低境界,当你学习了某种教育理论并实践它时,你便达到了一种更高的教学境界,当你在某种哲学思想指导下从事教学工作时,则意味着你的教学境界就已经很高了。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业务技能,学会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不能满足于现在的知识,要不停地给自己注入新鲜的“血液”,注意知识的更新;教学上要不停探索,精益求精。否则,我们就会知识贫乏,认识肤浅,方法陈旧,教学就会生搬硬套,毫无创新,把原本感情丰富、文质并茂、有血有肉的语文课上的索然寡味,令人生厌,使语文教学显得苍白无力。

其次,教育教学的艺术。文学是意识形态的语音艺术。因此,语文教师应具备超强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对千姿百态的自然界,复杂万象的社会及其神秘的本质拥有一种强烈的艺术情感。只有用艺术的眼光观察周边的现象,用艺术的语意表达对其感触,才能给学生展现出文学无穷的魅力。正如“心中无激情,血脉岂澎湃”所言,作为语文教师若无艺术情感,语文课就无法体现其神力。

语文教师应有超强的表达能力,丰富的词汇量和幽默感。语文教师只有超强的表达能力和丰富的词汇量,才能在学生面前体现出母语的优雅性,从而使学生树立珍惜母语,热爱母语,学好母语的思想和精神,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形成幽默、情趣的氛围,能体现语文课的吸引力和艺术性,能使学生达到时而哭,时而笑的精神环境,从而能影响到他们的心灵深处。

语文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把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构建主体性教育的新体系。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自主、主动、创造性地学习。改变以往课堂教学死气沉沉,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思维的状态,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中学生好奇好胜,求知欲望强烈,语文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内动力,使他们乐学、善学。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文质兼美、情趣并茂,教学中要结合课文特点,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有时用幽默的语言,有时用严谨的辩论;有时用抑扬的语调,有时用饱满的激情;有时似小溪流水,有时如江河呜咽,让学生的心潮随着教师的感情激荡澎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学习的情绪。

同时,语文课堂教学还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灵活运用图片、幻灯、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抽象概念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交替进行,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创造良好的语文课堂学习环境。

第三,道德修养。热爱语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理所当然要热爱语文,热爱言语创造,热爱言语生命。语文教师不应该只把教学视为谋生的手段,而要把语文教学看作实现人生价值和享受人生乐趣的方式,教出语文之趣,这应该也说是一种教学境界。热爱语文即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了,对学生就有关爱之心,对作品则有欣赏之愿,对工作就有热忱之情,对同事就有亲和之力。一个语文老师的生活态度因热爱语文而应当积极、乐观、向上、热情。无论这一节课是否成功,无论这一届学生的成绩是否理想,无论这一年是否得到荣誉,只要懂得珍惜,学会善待,尽职尽责,充满爱心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其生活就会因此而充实快乐。

语文教师要和蔼可亲,调动情绪的感染力。情绪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教师本身的情绪状态,易于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踏上讲台,面对学生,就要把个人及家庭的一切烦恼、痛苦置于课堂之外。如果老师将自己个人因烦恼、痛苦而产生的不满、沮丧甚至消极的情绪带到课堂上,将会给学生的学习以至心灵造成负面的影响。语文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约束自己的情感冲动。如果教师上课和颜悦色,学生感到可亲可敬,感情融洽,他们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三点:一是把微笑引入课堂,微笑是一种美,既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又能缩小师生间的距离,能给语文课堂教学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二是倾注爱心,教师只有奉献爱心,教学才能收获成功;三是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来上课,发挥语文教学情感化的作用,全身心投入到语文教学当中去。

语文教師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形象感染学生,给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此,我认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注重三个修养:一是守时修养,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间上要有守时观念,上课准时到位,下课不拖堂、压堂,更不能迟到早退;二是责任修养,教师对教学要有高度负责的精神,课前准备要充分,切忌仓促应战,在学习常规、教学责任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三是美学修养,语文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讲究必要的美学修养,练就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做到教态大方,表述准确,板书科学,教风严谨,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受到美的熏陶。一句话,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

3.实效高效课堂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确定立体的目标。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疑点要解决,特点要抓准,立足于教材,延伸要适度。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学生的学习精力有限。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教学要有效得多。

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流程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从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宗旨出发,课堂上真学、真思、真练、真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恰如其分。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充分施展和表现才能、取得学习成果的时空。在课堂上不管老师表现了多么高超的语文才华,如果学生没有充分活跃起来,没有思维、想象、情感的迸发,就不能算一节好课。

课堂内容要丰富有内涵,耐得住咀嚼,经得起回味。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得有“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文而不野,雅而不俗,活而不乱,情趣盎然。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内含丰厚的文化底蕴。一堂好的语文课,要能启迪学生思考,勇于质疑,深入探究并发现新意。

总之,农村高中既要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又要保证高考的成绩,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首先要求我们语文老师深入领会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提高自身的素养,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经过全体同仁的不断探索,必将走得更好更远。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2]钟启泉,崔允郭主编.新课程的理念和创新

[3]巢宗淇,雷 实,陆志平主编.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浅谈高中语文新课改 篇7

一、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

我们常说“破旧立新”, 一个新理念的实施必然是建立在“破”的基础上, “有所破才能有所立”, 但这绝不意味着对旧的优秀理念的完全放弃。这一次的新课改也是如此, 虽然它在课程结构设置、目标设计等很多方面都有较大的改革, 给我们耳目一新之感, 但我们在教学中力求新的同时, 也应该不要忘记一些行之有效的传统教法。那些认为在新课改环境下一切都要创新的想法实际上是不了解教学规律、不了解新课改特点的, 我们应发扬优良的传统教法。

1. 重视阅读

新课标对“阅读和鉴赏”提出的要求是“高中三年课外自读文学名著 (五部以上) 以及其他读物, 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个要求的提出体现了新课改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而多读也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主要方法。因此, 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鼓励学生多阅读, 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2. 重视背诵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重视文言文的诵读和背诵”, “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背诵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背诵过程中, 学生的语感会得到提高, 在积累了大量的文言名篇后, 相信不用多分析各种语法、词类活用的现象、各种特殊句式, 学生就能在反复涵咏中认知和理解文本。因此, 多读与新课改并不违背。

其实,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很难明确的, 更不能套上一个固定的模式而称之为“新课改的语文教学模式”来推广, 因为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因此, 课改中教师不必用否定传统的眼光看待新课程改革的教学, 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有优良传统的。新课程改革应该是在继承优良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与改革。

二、灵活使用语文教材

一些语文教师认为, 新教材的使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因为新教材比旧教材内容更多了, 过去一个学期学一册, 一册课本有五个单元, 每个单元有四篇课文, 而如今, 人教版语文“必修1”的一册课本“阅读鉴赏”有四个单元, 每个单元有四篇课文, 课本另外还有“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等内容, 并且要求半个学期完成教学任务。学时少, 内容多, 这无疑是在“增负”。这种想法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因为它反映了个别教师仍墨守传统的“教教材”观念, 把教材当作“圣经”, 而不是“用教材”。在传统观念中, 教材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 教师的任务是教学, 每篇课文都不放过。如今, 为了学生的发展, 我们教师的教材观也应更新。教师不应拘泥于教材, 而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构建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 应把教材当作学材, 把教本当作学本。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应用于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 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 弥补教师自身的不足, 完善课堂教学结构。在教学中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几种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情况:一是多媒体成了一种装饰门面的标志, 打着新课改的旗号搞形式主义, 而对整个课堂的改变并无裨益。二是过分依赖多媒体, 多媒体在课堂中随处可见, 似乎没有多媒体就无法展开教学。

多媒体终究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一种工具, 工具是为人所用的, 而不能让人变成工具的奴隶。我们应认识到: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不能排斥或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 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之间课堂上的情感交流, 最终不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是使学生顾此失彼, 这样反而会降低课堂效率。

四、处理好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教师作为课堂主宰者”转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 从“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 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互动与对话。因而我们应大力提倡和扭转学生学习语文的被动局面, 而一些教师却有意无意地走入了误区。有的教师热衷于“大讨论”, 以为这就是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就是“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师一上课, 就把设计好的大量问题全部抛给学生, 然后布置学生展开大讨论。还有的教师一味地追求“新”, 哗众取宠, 他们的语文课笑声、掌声不断, 可谓热闹非凡, 但实则浮华空洞、流于形式。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在教学中教师应处理好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合作学习。首先, 合作学习不能用得过滥。合作学习方式的选用应根据学习的内容和难度而定, 频繁、无价值的合作不仅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还容易使学生养成遇到问题浅尝辄止, 一味依赖他人的不良习惯;其次, 小组成员必须有很强的分工合作意识。在课堂上, 如果没有明确的分工, 学生做的工作只是一个意见交流, 达不到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 况且经常被推举做汇报的同学往往是小组中比较积极的学生, 这样, 很多学生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更新观念, 认真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实质, 提高自身素养, 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灵活使用教材, 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构建多向互动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并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和发展。

高中语文新课改之我见 篇8

一是只图课堂气氛活跃, 忽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强调“三维目标”, “双基”就无关紧要了,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主要精力用在了如何让课堂气氛“热闹”上。于是, 我们看到, 在语文课上, 不论课文是小说, 还是诗歌, 不论是议论文, 还是说明文, 都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比赛朗读课文, 而最重要的语言学习却没有丝毫的涉及。课后, 进行测试, 学生竟然连课文的生字生词都不会写, 连最基本的词语都不会解释。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政治、历史等学科的课堂教学中。

二是用鼠标代替粉笔, 用大屏幕代替黑板的现象比比皆是。也许是现代化教学手段普及了, 很多教师在上课时都使用多媒体, 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好处。但一节课都用花花绿绿、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来展示, 不仅教师手忙脚乱, 学生也会出现视觉疲劳, 教学效果并不一定好。更严重的是, 如果学生长期处于各种图画的诱惑下, 他们习惯了感官刺激, 就懒得思考或变得不会思考。同时,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也很费时间和精力, 这对老师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三是内容空洞、言不由衷的鼓励大行其道。这主要表现在小学的课堂上, 教师夸奖学生的话语如泉水一样汩汩冒出, 什么“你太棒了”、“你真聪明”、“你太伟大了”之类的话俯拾皆是。即使学生回答了极简单的问题, 也给予这样过于“隆重”的夸奖, 名义上是进行赏识教育、鼓励教育, 可实际上这种缺乏深层次指导的表扬, 学生都听腻了, 也表现了教师的虚伪, 根本就起不到任何激励作用。

四是以问代讲, 一问到底的所谓“双向交流”太多太滥。有一些教师在整整一节课内, 总是拿一些思维含量太低的问题来发问不止, 用学生通过翻阅教材内容就能作出的响亮回答来代替自己的讲授, 看似师生互动频繁, 教材的知识点也都涉及到了, 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提升。

五是不分青红皂白, 一律分组讨论, 搞“合作学习”。一些教师将“合作学习”仅仅当作“体现课标精神”的标签, 不管需要不需要, 应该不应该, 合适不合适, 一概用上, 不仅语文课、历史课、政治课要分组讨论, 而且数学课、物理课、化学课也要讨论, 不仅在教学的难点、重点处要讨论, 而且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也提出来让学生讨论, 结果导致课堂教学表面上是全员参与, 实际上则是一盘散沙。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 如果问题提得过易过多, 容易滋长学生随心所欲、混水摸鱼的学习倾向, 使教学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还有的教师在一节课就安排多次讨论, 嗡嗡嘤嘤的讨论声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匆忙零乱, 缺乏整体性。

六是教学情境过多, 教学方法杂乱, 让学生目不暇接。有的老师在短短的一节课里, 安排过多的教学形式, 如一会儿讨论、一会儿表演, 一会儿又合唱等等, 把课堂搞成杂乱的“集市”;有的教师则运用了幻灯片、多媒体影象放映等多种先进教学手段, 视听画面过杂, 晃动频繁, 让学生眼花缭乱。教学情境多和教学方法杂, 一方面会导致学生疲于应付, 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很难把握;另一方面, 也剥夺了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想象、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从夹缝中看高中语文新课改 篇9

关键词:语文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师范专科

新一轮高中语文课改开始了, 好多高中语文教师在从事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语文教学后的今天, 不会教了, 不知道该怎么教了, 产生了种种困惑。在这种大背景下, “通化市高中语文新课改实验研究课与课题汇报课”在辉南县第一中学隆重开幕。我们认真地聆听了七位高中语文教师的“文字——文学——文化”课, 并在愉悦的心境中听了高中语文名家张玉新老师的示范课《东坡词两首》。在感叹的同时又有一些遗憾。感叹的是学生的学习是丰富多彩的, 教师的指导是灵活多样的, 只要师生互动学习, 教学相长, 师生的智慧都是无穷无尽的。语文课堂也就自然而然地充满了文化韵味。遗憾的是教师在这种课堂上的“文”表现不一:有的如蜻蜓点水, 浅尝辄止;有的如神龙见首不见尾, 故弄玄虚;有的如水中之油, 曲高和寡。是学生不了解中国文化, 还是老师对中国的文化不甚了了?依我们看, 后者不在少数。

张玉新老师的课是从背诵学过的苏诗苏词入手, 教学生文本阅读的九字真诀:懂事儿、知趣儿、品味儿。为验证这九字真诀, 把教材的《苏轼词两首》改成《东坡词两首》, 请同学们分析改课题的原因和目的。之后再反复诵读, 师生进行个性化理解:人道是——懂事儿;怀古伤今——知趣儿;怎么表达豁达情怀的——品味儿。

另一首词《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是从懂事儿——道中遇雨入手, 补充写词背景, 再品味儿——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作者的心境, 有学生说是“任”, 有学生说是“轻”, 有学生说是“醒”, 从中来知趣儿。教者亮出自己的牌:喜欢“啸”, 一反常态, 插入苏轼的人生经历, 看到他乐观、从容、潇洒、恬淡的人生境界, 化用《归去来兮辞》, 以归隐之心看世界万象——也无风雨也无晴。“晴”如何理解?——人生对我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晴——追求冲淡。就这样学习语文。

今天在高考指挥棒不变的情况下, 让高中语文教师讲这样的课是不现实的。有的高中语文教师当场就说:这样的教学很精彩, 也很无奈——学生在高一和高二都可以这样上, 这样教, 但到高三的时候还是要回到题海战术上来, 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就在听高中语文新课改实验与汇报课的前一天, 我有幸听了梅河口市二实小的两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其上课过程是班主任老师开场, 介绍本课的主题, 准备过程, 其余的都是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有故事、舞蹈、诗朗诵、三句半、多媒体、童话剧等汇报形式, 其中有竞争、有合作, 有挑战、有配合。这是新课改、新要求、新形势、新视听下的两节学生自主学习的课, 在课的背后老师只是做幕后导演, 其中所有的资料都是学生亲自动手或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的。

相比之下, 我们看到了学生学习的方式改变给教学带来的生机, 更看到学生自主学习给课堂带来的活力。我们也真地感受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目前, 新课改在小学开展得有声有色, 但在高中还是刚起步, 还在摸着石头探索。为什么我们的教育阶段之间差别这么大, 为什么高中课改不向小学学习?有人说高中有升学任务, 小学没有;在小学怎么做, 家长和社会都不会有太大的意见, 可高中这样做就不行。不管怎么说, 只要高考不改革, 高中的什么课程改革与实验都要受到更多的关注。它关系到一大批学生的升学问题, 我们不能熟视无睹。

从听到的两个教学阶段的课看, 我认为作为夹缝中生存的我们——师范专科学校, 应该大有作为:

第一, 可以尝试高中阶段的课改实验——我们没有升学压力, 却有更多的改革动力;

第二, 可以尝试小学阶段的课堂模式——我们培养的目标就是小学教师, 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

农村高中语文新课改存在的问题 篇10

一、自主学习的问题

新课改的一个很重要的精神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我们的学生在这个方面很不尽人意, 布置的自主性的, 探究性的作业很少有人完成, 一个班连十个人都不到。除了学生的态度之外, 我认为还有几个特别的重要的制约因素。

首先是观念的问题, 很多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接受的都是传统的教育, 老师教什么, 学生记什么, 没有人怀疑老师的权威性, 没有人怀疑课本的正确性, 也就没有独立思考, 自主探究的传统。上了高中, 面对的是全新的教学理念, 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对于一个问题, 只要不是在课本中找现成的答案, 要求做开放性的回答时, 很多学生就不知所云。事后跟学生谈话交流, 他们反映的情况是面对这样的探究式的开放性的问题, 不知该如何作答, 大脑一片空白。以前从来没有这种问题。所以学生的观念的转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新课改过程中至关重要, 否则就是拔苗助长。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要从小学、初中着手, 从小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 学会确定自己的观点立场, 而不是一味的照本宣科。

其次是硬件的问题, 自主探究学习离不了查阅资料。特别是对于语文, 课余知识的积累和扩充显得更加的重要, 但我们农村高中基本不具备这个条件。学校的图书藏有量太少, 从品种到数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学生又没有藏书。一个班60%以上的学生没有藏书, 他们最大的藏书就是从小学到高中的课本。没有网络, 学生不能利用它快速的查阅资料。

二、课堂效率的提高

新课程改革中还有一种理念就是“高效课堂”。这也是符合新课改教材的特点的。就拿语文来说, 新课改以后, 分为了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其中必修课本为五本, 每本四个单元, 所有内容要在高二上学期完成。按要求还要完成四本选修教材, 需在高二一学年内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三的高考复习进度。这么多的内容如果不精简不提高效率根本没办法真正落实。所以高效课堂的推行是十分有必要的。但在农村高中, 学生多教师少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个班将近八九十人, 要想保证每一位学生每一堂课的学习效率是很有难度的。再加上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有些学生初中基础就没有打好, 到了高中老师上课对他们来说无异于“听天书”。更不要说高效二字了。针对这一问题, 要想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 找到最合适的解决办法。课堂效率是学生汲取知识效果的重要保证, 若课堂效率低下必然会使得学生无法踏实的学习知识, 当然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 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可尝试地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 通过改善教学氛围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以逐渐培养使课堂教学效果得以提升。

三、教师的素养的提高

本省是属于开展新课程改革活动较晚的一个省。很多教师对于新课改的理念和宗旨的理解并不是十分到位。更没有办法真正的将理论落实到实践, 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很多老师的思想中已经根深蒂固, 要想一下子做出改变实在是很难。而且就如何做出改变, 做出怎样的改变的问题, 很多老师也是十分的茫然, 在这种情况下, 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其他已经推行新课改多年的学校和省份学习, 借鉴别人的经验。但这也给农村高中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一方面能够去外省或者别校参加学习的机会少之又少, 同时如果仅仅去几天, 听上几堂课, 几次讲座, 收获往往甚微。若要提高课堂效率除了要求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教学外, 同时也需要老师自身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得以顺利展开。这就需要老师彼此间加强沟通交流, 在授课的同时, 自身也要不断的充电, 善于总结并吸收他人的经验让自身技能得以强化。另外老师需要与学生加强沟通, 构建良好的教学反馈机制并以此作为优化课堂教学的参考。

高中语文新课改之我见 篇11

当前,新课改浪潮,已成汹涌澎湃之势,令人惊心动魄;语文新课改,也逐浪而起,随潮而飞,绚丽灿烂之景象令人耳目一新。然而,对新课改的见仁见智,对新课改实践中的百花齐放,不少教育工作者感到眼花缭乱,尤其是语文新课改,因其五彩纷呈,更叫人莫衷一是。在实施之初,大多数教师都盛叹语文春天的到来,在解放思想、创新形式、内容含量等方面都不遗余力地贯彻了新课改理念,在短暂的一段时间里,教师和学生都如释重负。但时间一长,新课程的一些不甚完善的方面就日益突显。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精髓还没有真正理解,在教育教学中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形式主义,其中,课堂教学的形式化是新课改最大的误区。新课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形式化现象主要有六种。

一是只图课堂气氛活跃,忽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强调“三维目标”,“双基”就无关紧要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用在了如何让课堂气氛“热闹”上。于是,我们看到,在语文课上,不论课文是小说,还是诗歌,不论是议论文,还是说明文,都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比赛朗读课文,而最重要的语言学习却没有丝毫的涉及。课后,进行测试,学生竟然连课文的生字生词都不会写,连最基本的词语都不会解释。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政治、历史等学科的课堂教学中。

二是用鼠标代替粉笔,用大屏幕代替黑板的现象比比皆是。也许是现代化教学手段普及了,很多教师在上课时都使用多媒体,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好处。但一节课都用花花绿绿、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来展示,不仅教师手忙脚乱,学生也会出现视觉疲劳,教学效果并不一定好。更严重的是,如果学生长期处于各种图画的诱惑下,他们习惯了感官刺激,就懒得思考或变得不会思考。同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也很费时间和精力,这对老师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三是内容空洞、言不由衷的鼓励大行其道。这主要表现在小学的课堂上,教师夸奖学生的话语如泉水一样汩汩冒出,什么“你太棒了”、“你真聪明”、“你太伟大了”之类的话俯拾皆是。即使学生回答了极简单的问题,也给予这样过于“隆重”的夸奖,名义上是进行赏识教育、鼓励教育,可实际上这种缺乏深层次指导的表扬,学生都听腻了,也表现了教师的虚伪,根本就起不到任何激励作用。

四是以问代讲,一问到底的所谓“双向交流”太多太滥。有一些教师在整整一节课内,总是拿一些思维含量太低的问题来发问不止,用学生通过翻阅教材内容就能作出的响亮回答来代替自己的讲授,看似师生互动频繁,教材的知识点也都涉及到了,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提升。

五是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分组讨论,搞“合作学习”。一些教师将“合作学习”仅仅当作“体现课标精神”的标签,不管需要不需要,应该不应该,合适不合适,一概用上,不仅语文课、历史课、政治课要分组讨论,而且数学课、物理课、化学课也要讨论,不仅在教学的难点、重点处要讨论,而且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也提出来让学生讨论,结果导致课堂教学表面上是全员参与,实际上则是一盘散沙。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如果问题提得过易过多,容易滋长学生随心所欲、混水摸鱼的学习倾向,使教学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还有的教师在一节课就安排多次讨论,嗡嗡嘤嘤的讨论声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匆忙零乱,缺乏整体性。

六是教学情境过多,教学方法杂乱,让学生目不暇接。有的老师在短短的一节课里,安排过多的教学形式,如一会儿讨论、一会儿表演,一会儿又合唱等等,把课堂搞成杂乱的“集市”;有的教师则运用了幻灯片、多媒体影象放映等多种先进教学手段,视听画面过杂,晃动频繁,让学生眼花缭乱。教学情境多和教学方法杂,一方面会导致学生疲于应付,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很难把握;另一方面,也剥夺了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想象、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并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因而,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式时,就应该以学生为本,坚持科学适度原则,既要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科学性、教育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材料,又要采用最能使学生把握教学内容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教学方式。千万不能舍本逐末,单纯为了活动而活动,那样的话,就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本来意义了。

高中语文新课改对创新教学的要求 篇12

1.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1.1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目前我们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输者,“灌鸭式”地传授学生知识,严重挫伤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1]基于这一点,我国的高中生在与国外学生相比,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比如在创新方面,我国中学生明显落后于国外中学生。因此,在新课改下,就必须彻底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2]

1.2 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高中语文教师应是细心的心理专家,善于分析和把握学生的感情。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将更多的情感投入教学中,与学生进行平等、知心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难处,帮助他们找出学习问题,并提出一套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书本理论知识的热情。因此,语文教师要学习比较研究法,从而更深层次地揭示教学方法的优劣,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尤其相比于美国、日本的高中语文教学法,这样更有可选性,找到比较适用的高中语文教学方法。[3]应用比较研究方法能够进行左右式的横剖比较,了解同一课文的差异,也可以做纵贯式的上下比较,了解同一时空不同时间的差异。

1.3 应用多媒体教学

21世纪,学校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对此,在教学方式上也应当借用新科技的力量,提高教学成效。高中语文教师可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提升教学操作技能,将其娴熟地应用于教学实践,可制作声情并茂、图文结合的教学课件,选取重难点将其打印出来,为学生详细讲解。同时结合高考的热点话题,将语文教材中没有的内容加在课件上,注意实时性和正面性,借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创新

语文教学内容应当正面化、针对化,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由于语文内容一直比较滞后,不涉及热点话题,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授课时,适当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一段时期内国内反日情绪比较激烈,日本不反思自己的罪恶历史,这是必须谴责的,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打砸日本电器,以此表明自己的反日立场,则显然是不对的,容易引发学生的极端情绪,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对此,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教材的优势,例如教授川端康成的文章时,可以与学生详细探讨日本的心理文化,向学生推荐《源氏物语》,分析日本的等级文化,并延伸探讨日本的古代文化,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另一面。在古代,很多日本人觉得女性是有原罪的,她们的这种原罪会陪伴她们一生,而受到世人的误解。在日本文化中,有一种非常明显的“母性崇拜”,许多男性都有“恋母癖”,例如《源氏物语》的男主人公源氏公子,因没有亲眼见过自己的生母桐壶妃子,听说自己的继母藤壶妃子相貌酷似生母,就一发不可收拾地开始了对继母的违背人伦的深深爱慕与眷恋。[4]同时女性又被当做魔鬼被人惧怕,一旦女性母亲一面的面具被撕去,就会有一个可怕的幽灵出现。在《日本女性史·近世》中就讲述了一个故事:普通的农村女孩卖给妓院只能换到十三两钱。即便如此,被卖掉的女孩也毫无怨言。因为她们受到的教育就是为了家的利益,为了孝敬父母,牺牲自己的幸福是应该的,所以日本的女孩为了家庭而被卖掉,不仅没有人鄙视,反而会受到人们的称赞。[5]这样一方面不仅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日本文化,而且使他们不做出过激的行为等。另一方面,在详细介绍日本文化的基础上,还能够进行中日文化的比较。一个成功的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当向学生灌输做人的正确理念。

为落实创新性教学模式,高中语文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学习高中语文课程的障碍,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落实高中语文新课改对创新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国勇.浅析新课改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新理念和新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4).

[2]盛新凤.以两极融通之和求雅俗共赏之美——“和美语文”的理论和实践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2008(04).

[3]郭丽.走进课改深处——探讨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几个误区[J].教育教学论坛,2010(06).

[4]杨小青.有意栽花巧设计无心插柳有生成——乐学友善的语文课堂教学反思[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

上一篇:传统图形艺术下一篇:随机线性网络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