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我市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建议(共9篇)
关于加强我市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建议 篇1
关于加强我市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建议
关于加强我市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建议 民革沈阳市委员会
《沈阳市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了沈阳市倾力打造生态宜居之都的奋斗目标。倾力打造生态宜居之都,离不开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农村面源污染(R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是指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中,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如农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农药重金属、农村禽畜粪便于生活垃圾等有机或无机物质,从废特定的地域,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使大量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河流、湖泊、水库、海湾)所引起的污染。农村面源污染直接影响到我市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生命安全和我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化肥尤其是氮肥的大量使用是农村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
2、农药的泛滥是造成农村面源污染的另一因素。
3、农膜的大量使用是造成农村面源污染的又一原因。
4、养殖业迅速发展,带来了畜禽粪便的排放、处理和污染问题,使得周边的河流富营养化程度加剧。
5、农村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垃圾和废水量的日益增多是造成农村面源污染的另一因素。倾力打造生态宜居之都,离不开农村面源污染的防治策略。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与打造生态宜居之都相结合是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的必由之路。为此,民革沈阳市委员会提出如下建议。
一、化肥施用的减量化和有机肥绿肥施用的增量化 鉴于目前化肥的过量使用多是由于化肥施用的盲目性和配比不合理造成的,为此建议以县乡技术推广部门为龙头,大力推广按照土壤养分测定和植物营养诊断结果而实行的配方施肥技术。鼓励有一定土壤养分测定和植物营养诊断能力的化肥生产和销售企业与县乡合作建立综合测定体系。推行平衡施肥技术,改善化肥施用结构,调配各元素营养比例,改变氮、磷、钾比例失调或营养元素单调的局面。研究合理的耕作制度,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流失。做到化肥的减量、定性、定量化使用。
为完成打造生态宜居之都的目标,建议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经费资助力度。通过资金补助、项目推广等方式,在农村大力建设能够充分利用农村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秸秆资源进行有机肥和绿肥加工,使农村就近取材的有机肥和绿肥加工的小型企业,使之不仅能够充分处理一些面源污染源,而且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有机肥资源。推行有机肥和绿肥加工的产业化新模式。大力推广水稻专用肥、掺合肥料(BB 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等新型肥料,继续发展绿肥种植。
以往一家一户建沼气池的方式已经过时。在农村应该像建自来水供应系统那样,结合有机肥和绿肥生产小型企业的建设,建立沼气生产厂。既解决农村畜禽粪便和秸秆加工问题又为农民提供洁净的能源。
随着农村化肥的大量使用和煤炭、液化气能源的普遍使用,秸秆的废弃和焚烧现象越来越严重。农作物秸秆拥有大量的有机质和能量,无故焚烧和废弃殊为可惜。近三年,民革沈阳市委不遗余力地积极推介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既能实现粮食增产增收,又使农村废弃秸秆得到充分利用的成熟技术,它在2010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荣获第27届世界农业科技成果最高奖。实践证明它是增加农田肥力的同时,减少了化肥的使用,同时降低由于秸秆焚烧引起的二次污染得非常现实和实用的生态农业发展技术。所以我们将矢志不渝地大力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二、制定农作物栽培技术规程规范农用化学物质使用 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结合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制定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尤其是蔬菜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栽培技术规范。规范农药、化肥、农膜等化学物质的应用种类、数量和方法。严格农药登记管理,调整农药产品结构,开发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逐步淘汰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采取化学、生物、物理措施综合防治作物病虫害。要从农用化学物质的源头上进行规范化管理。尤其是应加强对农用化学物质供销系统的管理。严禁剧毒化学农药流入市场,积极推广微生物农药和抗病、抗虫农产品。
三、加强对农膜的市场管理和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 防止低于一定厚度的农膜流入市场,增强对废旧地膜的回收与管理,防止在土壤中积累。建立废旧地膜收购和加工企业,通过适当提高收购价格,促进废旧地膜回收。
四、对畜禽养殖业合理布局,并做好对畜禽粪便的处理和利用工作
对畜禽养殖进行合理布局,划定禁养区、控制区和养殖区。对高密度养殖区,严格控制养殖规模,对新扩、改扩各类畜禽养殖场(户)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审批制度。减小近市郊和水源保护区的畜禽饲养规模。在源头控制的基础上,加大畜禽粪便处理力度,对规模养殖户(场)建有机肥加工厂、沼气池进行补助,对分散养殖农户(场)的畜粪则建立畜粪收集处理中心进行集中处理,通过资金补助等形式建立简易的有机肥加工点。将畜禽粪便处理和有机肥的生产、沼气池的建立有机的结合起来。
五、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逐步探讨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城市化的新模式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之一,大力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的覆盖、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市政府在《纲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具体目标。建议将农村城镇化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农村城镇化一定要先做好试点,适时适度的加以推进。农村城镇化要基于农业产业化程度而定,在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率先进行,切不可超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水平强行推进,以避免人为增加农民的负担,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对非城镇化的农村也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的覆盖。对农村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采取建农村垃圾储运站等措施,避免未经有效处理的生活垃圾,随意堆放或填埋,甚至倒在河道旁,给河水带来严重污染。在生活垃圾收集的基础上,要开发适合于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的实用技术,包括利用垃圾进行沼气发酵、制作堆肥,或生产有机无机复混肥等。真正实现垃圾的收集、管理与资源化的统一,使农村生活垃圾变废为宝,使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农村管理的城市化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应通过资金、项目的方式逐步探讨真正适于农村发展的新模式。
六、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逐步实施荒山造林计划,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森林覆盖率,使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推进果树林地的建设,将经济与生态效益相结合,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水土保持工作。
在河流两岸建立生态护坡,最大限度地保持现有坡岸植物结构,同时引入高效保水保土植物品种,增强河道岸坡抗冲刷能力,拦截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对河滩地采取保护措施,减少人为干扰和破坏,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恢复能力,同时,加速培植芦苇等湿生植物、水生植物及浮游生物,提高河滩地的动、植物多样性,利用生物降解和吸收能力,降低水中污染物和有毒物质含量,达到提高水质的目的。
七、将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与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相结合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成为新的需求和农业经济的增长点。在我国加入世界关贸协定以后,在此方面农产品的出口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已刻不容缓。值得高兴的是这两方面工作并不是相互矛盾的,处理好的话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需要减少面源污染,而造成面源污染的许多因素如畜禽粪便,农村生活垃圾、秸秆等可以转化为有机肥料和绿肥。为此应该将农村面源污染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发展立体循环的生态农业。在使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治理的同时使农产品的附加值得到提高。
关于加强我市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建议 篇2
1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当前, 我市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1.1 从数据上分析
一是专业人员比例偏低, 人员分布不协调。全市种子管理部门共有人员52人, 区县两级从事种子试验示范的专业人员较少, 专科毕业的人数更少, 使我市农作物试验示范工作不能得到很好的开展。
二是第一线科技人员职称比例偏低, 学历层次不高, 人员结构不合理, 高级职称人员偏少。
三是科技人员年龄普遍偏大, 人员老化问题又不能得到及时改进。
四是农技人员使用不够充分。一方面, 有许多大中专毕业生无法到专业对口的单位就业;另一方面, 大批的非专业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 致使学非所用、无学而用的现象大量存在, 造成了人才资源的隐性浪费。
1.2 从原因上分析
一是用人体制不够健全, 机制不灵活。存在这一问题主要有两大因素, 即机构设置和产业发展不适应。没有按产业建设需要对口设置机构, 管理体制也不顺。农技推广机构没有选人用人的自主权, 造成专业技术部门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形成了农技队伍青黄不接, 后继乏人。
二是科研经费严重不足, 科研成果被闲置。近年来, 农技部门由于科研和人员经费不足, 影响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科技创新, 致使农技人员大部分时间只能待在办公室, 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人员素质偏低。大多数人员知识陈旧, 观念老化, 继续教育、知识更新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 对农业高新技术不了解, 对延伸到二、三产业的相关技术更是不熟悉, 在市场经济中安于现状, 缺乏拼搏精神, 从而不能很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2 加强农技队伍建设的建议
2.1 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 用好现有科技人员
一是适应农业发展需要, 建立有利于农业科技人员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 使科技人员能够在建设新农村的主战场中大显身手,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人才建设的多赢。在实施中, 关键要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农技人员从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并制订一整套扶持、优惠、激励的政策。
二是充实调整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理顺编制人员, 做到在编在岗, 专业对口, 学以致用。要改善待遇, 千方百计稳定农村各类农技人员队伍。
三是对现有人员按照专业属性和职称高低实行定岗、定责制度。要确保为农服务部门必要的人员、经费、技术推广和服务经费的到位, 真正让农业科技人员用其所长, 尽其所能。
2.2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引进、培养专业科技人才
以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依托, 大力引进农业科技人才, 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牢牢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全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引进人才良好环境。
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改善科技人才的学习、生活条件, 提高科技人员的科技素质, 增强服务意识和本领。
2.3 进一步建立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 使品种试验示范人员知识及时得到更新
首先, 要抓好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各部门、各单位应进一步开展对科技人员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 培养科技人员为“三农”服务的奉献精神。
其次, 要切实做好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工作。通过业余教育、专项培训、参加学术交流和选派一定数量农业技术推广骨干到有关院、校、所培训深造等方式, 让他们经常“充电”, 促使科技人员知识常新, 成果常有。
关于加强我市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建议 篇3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X5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079-1
一、农村环境污染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饮用水污染
农村生活主要饮用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易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和排泄关系,因对水源地缺乏保护和监管,遭受农药、化肥等面源污染和乡镇企业、畜牧养殖场、居民聚集点等点源污染严重。
(二)乡镇工矿企业污染
一些工业企业生产工艺落后、污染治理滞后,生产过程污染较重;食品加工、黄姜加工、畜禽屠宰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农村地区发展很快;大量矿山开采企业破坏植被,弃渣随意乱堆,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三)畜禽养殖污染
据调查,全市共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36家,年粪尿产生量23.81万吨,大部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简陋,粪尿未经处理作为肥料施用,直接进入灌溉系统或地表水体,严重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粪尿产生恶臭气体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继工业污染后的又一重大污染源。
(四)农作物秸秆随意焚烧
全市水稻种植面积142.2万亩,年产生稻草约71.1万吨,农户生产生活消耗和利用约31万吨,其余40万吨均露天焚烧。焚烧稻草存在较大火灾隐患,产生大量浓烟严重影响民航、铁路、公路运行安全,污染大气环境,危害群众身体健康。
(五)村庄生活污染
据估算,全市县、镇、村年垃圾产生量156.3万吨,有垃圾集中堆放点的村庄占21%,对垃圾进行简易处理的村庄仅占4.7%。大量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倾倒或排放在道路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渠。农民生活条件改善,水冲式厕所、洗浴等生活污水排放增多,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
(六)农业生产污染
全市农业种植面积664.94万亩,年化肥使用量52.12万吨、农药使用量954.84吨、农膜使用量1419.34吨。农业种植新技术及农业化学品的广泛推广使用,特别是农药化肥大量使用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主要手段,不可降解物质长期积累,部分污染物随农田退水进入地表水体,造成土壤污染、板结、微生态环境破坏。勉县、汉台、南郑、城固、洋县等平川县区公路两侧和城镇周边蔬菜种植区尤为严重。
(七)区域性重金属污染
全市共有52家企业排放重金属,有的企业已对周边土壤、水体造成一定污染。汉中市勉县、宁强、略阳的有色金属采选冶炼,汉台、城固、洋县的电镀和机加行业是主要重金属污染源。一些航空、军工企业电镀和机加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废渣流失扩散,也造成重金属污染隐患。
二、对策建议
(一)统筹安排,突出重点
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生活污水及垃圾治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和农村自然生态保护。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面临问题的危害程度、轻重缓急,优先解决影响面大、矛盾突出的问题,沿江、沿路及风景名胜区周边的问题。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汉中市有盆地9.91%,丘陵14.68%,山地74.87%,地理差异大,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方式不同,主要环境问题各异,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基础条件千差万别。各地要结合各村、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生态条件和人居环境基础,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经济、有效、可行的措施。
(三)依托村庄,务求实效
农村的基本单位是村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实施主体和受益群体是农户,各类问题的治理要以村庄作为基本单元,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依托村庄现有的人、财、物力条件,综合利用环境整治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条件,力求较短时间内有效解决部分突出问题,改善村庄环境状况。
(四)多方投资,保障投入
大力争取中省财政安排的农村环境治理和村庄环境整治“以奖促治”资金,市、县区财政也应安排一定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各县区应优化整合农村环保、水保、扶贫、卫生、交通、林业等专项资金,打破条块分割,集中整治突出环境问题;镇、村应自筹部分资金,发动农户投工投劳;工矿企业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以企业自筹资金为主;生活饮用水安全和农村生活污染治理项目参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渠道,以各级政府和镇村组织投资为主。
(五)政府主导,公众参与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夯实县乡政府的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加快农村环保机构和能力建设,维护农民环境权益,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引导、鼓励农户和社会各界参与农村环境保护。
关于治理我市地下水污染的议案 篇4
关于治理我市地下水污染的议案
当前,地上空气遭受雾霾受到持续的关注,社会各界想尽办法来治理。然而,地下水遭受到的污染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我市来说,先天的地理条件、水质状况、社会管理水平使得地下水状况不容乐观,地下水治理刻不容缓。
防止地下水污染原因
地下水用量比重高。河北省近几年全年用水量在190亿立方米左右,其中来自地下水就有150亿左右,也就是说河北省70%以上的用水需求都是来自于地下水。
地下水污染情况已是很严重。中国地质科学院曾公布一项调查成果说,华北平原近半数浅层地下水被污染。环保部检查结果显示,华北平原局部地区地下水存在重金属超标现象,受检查的2.6万多家企业中,55家企业存在利用渗井、渗坑或无防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排放、输送或者存贮污水的违法问题。就我市来说,不仅企业污染,一些家庭作坊式的生产也存在大量污染地下水的情况,政府和社会并不知情。
地下水污染难以治理。地下水污染现在几乎没有治理的可能性,因为治理地下水污染的费用谁也承担不起。除了金钱成本,还有一个时间成本。地下水埋藏在地下一定深度内,缺氧、温度低、无光照、流动缓慢、水交替周期长,一旦受到污染,污染物、水和介质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很复杂。即使经济上承担得起治污成本,清除污染源也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甚至数百年才能恢复原来的状态。
地下水污染危害农业。用被污染的地下水灌溉农田,不仅会降低农用设备的功能,而且将使土壤恶化,改变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而抑制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甚至直接致死的作用。我市有的地方出现过,地下水抽出来浇地致庄稼死亡的情况。
地下水污染引起多起慢性病。现代医学发现,人的疾病80%与水有关,垃圾、污水、农药类、石油类等废弃物中的难降解有毒物,很容易通过地下水直接进入食物链系统,当食物链上被污染的动植物食品或地下水直接进入人体后,就可能使人体罹患一系列疾病,尤其是慢性毒害身体的疾病。比如说顺平县的苏辛庄村,近年得脑血栓的大量增加,整个村子有60多人患有此病。
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1、地下水污染,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处罚力度不够,就像用深井向地下排污,一个企业每年的污水处理费用就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但是如果仅是打一口深井的话就减省了很大的资金投入,再加上处罚力度不够,企业就更可以为所欲为。因此,必须加强北京赛博思设计院经济管理课题组 ©201
4北京赛博思设计院
立法保障,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提高监管处罚力度,必要时还可以进行高额处罚及刑事责任处罚才能起到惩罚和震慑的作用,才能更有效的防治地下水污染。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境意识
这是本文治理污染强调的重点。政府应开展广泛的宣传工作,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信息媒体,提高全社会对地下水污染危害的认识,增强全民环境意识,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节约能源,通过重复利用和旧物修理等各种有效方式以减少垃圾排放,从点滴入手保护有限的地下水。
不仅是氺污染,公民要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减少不良行为。公民减少开车、减少吸烟习惯、减少焚烧垃圾,减少煤取暖等等有助于改善空气环境。
3、控制污染源的排放,对生活、生产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在工业体系中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从控制源头开始,加大预防工作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积极倡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革和清洁生产,对重污染企业进行限期整改,对整改后仍不达标排放的必须关停。在农业体系中应该使用高效的灌溉技术及科学的耕作农作物的方式,尽量少施农药、少施化肥,尤其少施合成农药;将传统的漫灌方式改为喷灌方式,不仅节约用水,还能减少灌溉用水对地下水的污染。另外对生活生产垃圾还应进行分类处理,合理回收再利用,对不可回收的垃圾运用先进技术进行处理,积极开发研究垃圾渗滤液的防渗技术。
4、加强水文基础工作,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文事业及研究工作,是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前提,必须加大这方面的投资,要深入开展诸如地下水人工补给的试验研究、水污染治理、水资源现代化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等的研究,为各级政府进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在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中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即是进行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并编制评价图册,这种方法值得我国借鉴。另外要加强对地下水监测网络建设和污染防治技术攻关,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控并预断它的未来发展趋势,开展地下水动态监测和分析研究工作,使用先进的技术成果开发利用水资源。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相关建议 篇5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农膜残留,造成土壤污染;畜禽养殖业粪便、尿液、污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水产养殖业鱼类粪便和防治药物随水流动污染土壤及地下水。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治理现状
一是在广大农村,分布着规模不一的养殖场(户),一般都实行粗放式管理,污染物处理能力有限,易造成周边环境污染。
二是随着农膜使用率越来越多,蔬菜大棚、弓棚、地膜覆盖等种植所造成的农膜污染目前仍无法完全回收。
残留膜累积增加,自然降解缓慢,严重影响土壤通透性,造成土地板结。三是农作物秸秆污染、生活垃圾收运不及时等问题虽然有所改善,但仍需要加强管理。
二、面临困难
一是污染控制难。
肥料使用不合理,施肥时期集中在农作物生长前期,许多养分得不到充分的吸收就流失。农药通常采用喷雾的方式,部分农药漂浮在空气中,也是造成面源污染的一个方面,农药废弃物处理难以实施,无证经营农药流动摊点管理困难,滥用农药现象仍然存在。多数乡镇使用的地膜绝大多数抗拉能力差、易碎、不易回收,导致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白色污染。二是机构不健全。
相关机构认识不到位,缺乏注重农产品质量长远理念和专业人员的相关培训,导致专业队伍不够健全,市场监管水平不高,检查监管手段落后,许多农业先进生产地区的管理经验不能因地制宜地结合实际运用。三是机制不完善。
地膜的回收目前只是靠小商小贩回收,未建立完善的回收机制,加上从事回收地膜资源化利用的企业比较少,价格偏低,致使企业和农民双方对资源化回收地膜的积极性不高,存在随意丢弃,甚至露天焚烧的现象,直接的污染了大气和水。四是规模程度低。
常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但是在农业规模化生产方面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零星的小作坊式农业生产模式更容易造成污染。许多老百姓对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上还存在偏差,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三、相关建议
一是摸清底数。
组织开展农业源(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生产活动水平调查,摸清农业污染源结构、总量与分布,为科学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服务,逐步构建基于环境资源承载力的农业绿色发展格局。二是合理利用。
及时制定完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实施方案,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新格局。积极推行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固体粪便堆肥利用、粪水肥料化利用、畜-沼-菜(果、茶、粮)等模式,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利用效益。三是加大监管。
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使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尤其是针对各级政府部门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环境卫生状况改善等方面出台的措施加大监管,确保措施取得实效。关于加强我市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建议 篇6
(团体)
主题词:
审查意见:
分 类 人 签 名:初审人签名:
(以下由提案者填写)
案由: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建议
第一提案单位:民革沈阳市委员会签发人:汪胜平单位地址:和平区十纬路14号邮编:110003 联系人:陈永亮电话:22892361 同意公开发表:是
否
希望办理的承办单位(供参考):
(单位公章)
提案日期2009年12月15日
(联名提案单位请在背面签名)
注意事项:
①一事一案,一般字数为1500字左右。
②字迹清楚,勿用铅笔。务请加盖单位公章。
③提案应提交A4型纸打印稿,务必填写首页内容,并与正文合订。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建议
民革沈阳市委员会
随着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沈阳经济区的集聚作用逐渐增强,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投资热点,大量规模以上项目相继引入并建成投产,新兴产业园区和以郊区城市化为特征的房地产开发的蓬勃发展,城市发展的形态和空间布局发生很大变化,这既对我市的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凸显了我市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市目前规划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总体规划滞后于城市发展水平
我市目前执行的《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称《96总规》)是1992年开始编制,实施时限为1996年至2010年。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张,行政区域的变化,我市城市发展出现了新情况和新格局,现行《96总规》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很难继续指导城市建设,规划明显滞后城市的发展。2007年1月,建设部发出《关于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有关问题的函》,原则同意我市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经过近两年的工作,目前城市总规仍处于编制状态。2008年12月3日建设部城乡规划督察员向市政府提出督察建议书。建议我市加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快工作进度。可见,我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速度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
(二)地方法规无法适用实际状况
我市目前施行的《沈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是199
2年颁布实施的。《条例》实施17年来,没有进行修订,《条例》中的一些规定已经无法适用我市目前的实际状况。法律法规的滞后,给突破规划无序建设提供了合理的空间,使法律监督体系显得软弱无力。
(三)规划管理权限一收一放造成各自为政
2007年,市政府为加强城市规划统一管理,将4个开发区的规划管理审批权收归市级主管部门实行垂直领导,形成城市规划集中统一管理的格局。今年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下放管理权限促进开发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开发区管委会可以核发“一书两证”,下放了开发区的规划审批权。规划管理审批是实施规划的重要环节,市、区两级规划审批权限收放过于频繁,必将影响各开发区和市级规划的有效实施。从我市目前实际情况看,全市范围内的控详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比较完善,各县区、开发区的控详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还不够完善,有的区在没有控详规划的情况下,随意调整容积率。规划管理权的下放,使全市规划工作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
(四)规划实施的核实工作比较薄弱
前几年,由于各种原因,我市城乡规划核实工作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导致城乡规划的管理工作不完整,一些规划只
是停留在纸面上,建设项目违反规划、超出规划的现象时有发生。
(五)招商机制不利于规划片区的衔接和控详规划的实施
我市目前的招商工作各区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全市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工作局面。各区、县(市)为完成招商指标,注重短期效益,忽视长远规划,引进各种业态项目,使我市产业布局混乱,商业业态分散。部分区、县为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违反产业政策,随意改变土地使用性质,违反土地利用规划,引进房地产项目,给各规划片区的衔接和控详规划的实施带来很大难度。
二、对我市规划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快城市总体规划编修进度,坚持依法编制和修改规划,以科学规划引领我市科学发展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蓝图和管理的依据,更是保障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城乡规划法》明确提出了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我市在《96总规》严重滞后的情况下,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在既将起动的“十二五”规划修编工作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的基本原则,正确处理好城市和乡村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立足高起点、高标准,体现前瞻性、增强科学性。聘请专家进行论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确保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二)完善规划管理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执行和实施规划,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依据《城乡规划法》的总体原则,做好、做实我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立法前的调研工作,根据我市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制定出具有地方特色和可操作性强的地方法规。严格依照总体规划要求确定建设项目,控制项目规模。避免随意调整和更改规划,特别是对用地性质、开发强度、生态环境等指标,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调整。坚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量力而行,逐步推进,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三)进一步完善规划管理体制,提高审批效率
借鉴其他城市先进经验,科学确定规划管理体制。成都市为加强规划管理工作,从2004年起进行列一系列制度创新。建立知名专家领衔制度、专家咨询制度;聘请首批7名非国家公务员进入城市规划委员会;成立成都市规划执法监督管理局,被市民称为“规划警察”;城乡规划工作纳入对各级党委、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规定:本级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违反规划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当地党政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市政府应结合我市的实际状况,吸收先进经
验,进一步理顺完善我市规划管理体制,科学制定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四)尽快启动规划核实工作,加大规划监督检查工作力度
《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规划主管部门要对建设工程是否符合规划条件进行核实工作。规划核实工作也是城乡规划管理的重要行政许可制度。因此,建议市政府尽快启动城乡规划核实工作,加大规划监督检查工作力度,确保我市各项规划得到有效落实。
(五)统一规划,统一招商
关于加强我市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建议 篇7
三县教育主管部门:
为进一步发挥我市三县农村校内留守儿童之家的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农村校内留守儿童之家管理使用养护工作的意见》(皖教基〔2011〕8号)精神和市民生办的有关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三县留守儿童之家管理、使用和维护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在三县开展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新一代人才健康成长的战略高度出发所作出的重要决策,是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的管理维护工作,对于改善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和关爱留守儿童的水平,促进广大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3月,市教育局、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合肥市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实施办法》(合教〔2010〕42号),决定从2010年开始,在市辖三县建立765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分3年完成全部配套建设任务。2010年,全市首批建设255个留守儿童之家,其中肥东90个、肥西85个、长丰80个。至2010年12月,我市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的检查验收,首批农村留守儿童之家项目建设已全部完成。2011年,我市继续在三县中小学建设255个留守儿童之家。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教育厅的关心指导下,我市以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体系建设。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扎实工作,在机制建设、领导组织建设、硬件投入、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创造了很多新经验,相继涌现出肥东县“留守小队”、肥西县“代管家长”,长丰县“全关爱、全服务”体系等关爱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妇联陆续在肥东县、肥西县和长丰县召开现场会,合肥经验成为我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亮点。与此同时,我市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在建设、管理和使用等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项目学校认识不到位,对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缺乏正确认识;有的留守儿童之家仅有省级配套设施,缺乏相应投入;有的留守儿童之家管理不到位,日常管理和制度建设仍需加强;有的留守儿童之家使用不到位,利用率不高,日常活动开展不够等。
三县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管理、使用和维护工作的重要意义,以规范管理、改进服务、凸显活动、争创特色为重点,强化日常管理,创新活动开展,努力为留守儿童营造家的氛围,促进留守儿童幸福健康成长。
二、强化管理,重在维护
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各地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留守儿童之家管理、使用和维护工作
(一)规范设施设备管理。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之家设施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措施,加强日常维护,保障设施设备完好、功能齐全,提高设施运行效率。
(二)建立财产登记保管制度。三县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项目档案,项目资产纳入学校资产进行登记,由学校统一管理,并落实具体管理人员和职责。
(三)做好设施设备日常维护。各项目学校要妥善保管器材,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防止丢失损坏,保障其功能完好和有效使用。校长为留守儿童之家项目使用和管理第一责任人。
(四)强化日常管理制度建设。重点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之家教师工作制度、留守儿童生活管理制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制度、留守儿童活动开展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留守儿童心理咨询活动制度等。
三、开展活动,争创特色
(一)开展德育活动。坚持德育为先,注意研究和把握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特点,充分利用当地各种德育资源,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教育,培育留守儿童的感恩之心、进取之心、文明之心。
(二)开展文化活动。通过收看电视、播放少儿影像、读书竞赛、文艺汇演、书法绘画、兴趣小组、网上学习等活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使留守儿童在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情感得到熏陶、精神得到充实、境界得到升华。
(三)开展体质锻炼活动。注重关心和增强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开设防病健身卫生常识讲座。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个体特点,科学制定体育锻炼计划,坚持开展体育锻炼活动。组织各类体育运动小组,开展有益身心的兴趣体育,使留守儿童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注重拓展留守儿童与社会的接触面,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开展调查走访、劳动体验、关爱老人、保护环境和参加其他公益活动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要组建一支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把解决心理问题与抓好生活关怀结合起来,与留守儿童面对面、心贴心地开展工作。对带有倾向性、易发性、规律性的心理问题,实施重点教育疏导,做到及时发现、正确疏导、悉心矫正、有效化解。
四、强化检查,以评促建
(一)强化监督检查。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是我市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要进一步明确和健全检查考核的内容和方法,把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作为对各项目校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检查考核结果要在本县范围内进行通报,并作为奖惩的主要依据之一。
(二)开展评比活动。三县教育主管部门要在各项目校广泛开展示范留守儿童之家、先进工作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比活动,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通过评比活动,营造关爱氛围,进一步提升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工作水平。
(三)做好工作总结。三县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把“让留守儿童满意,让外出父母放心,让社会舆论认可”作为衡量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效果的标准和工作目标,认真总结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经验,不断巩固提高,精心打造品牌,扩大社会影响。
三县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总结性材料,请于2011年9月20日前报市教育局基教处朱伟红同志处。
电话(传真):3505161,邮箱:jjczwh@126.com。
合肥市教育局
二○一一年八月十六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管理使用养护工作的意
见(教民生〔2011〕21号)各县市区教体局:
为切实发挥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的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改善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和关爱留守儿童的水平,促进广大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现就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管理使用养护工作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提高认识,规范管理
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是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新一代人才健康成长的战略高度出发所作出的重要决策,是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载体。各县市区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养护工作的重要意义,以规范管理、改进服务、提升内涵为重点,强化日常管理,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全面提升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质量,为留守儿童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狠抓常规,注重养护
1、规范设施设备管理。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之家设施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措施,加强日常维护,保障设施设备完好、功能齐全、正常使用,提高设施运行效率。
2、建立财产登记保管制度。各县市区教体局要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项目档案,项目资产纳入学校资产进行登记,由学校统一进行管理。各项目学校要明确具体人员进行管理,强化管理职责。
3、加强设施设备日常维护。各项目学校要妥善保管器材,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发现故障及时维修排除,保障其功能完好和有效使用。校长为留守儿童之家项目使用和管理第一责任人。
4、强化日常管理制度建设。各项目学校要重点抓好以下八项制度建设:留守儿童之家教师工作制度、留守儿童生活管理制度、留守儿 童教育管理制度、留守儿童活动开展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留守儿童心理咨询活动制度和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信息报送制度等。
三、创新活动,丰富内容
1、开展德育活动。坚持德育为先,注意研究和把握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当地各种德育资源,结合重大节庆日、纪念日、传统节日,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主题德育活动,积极培育留守儿童的感恩之心、进取之心和文明之心。
2、开展文化活动。通过组织留守儿童收看电视、播放少儿影像、开展读书竞赛、编排文艺节目、练习书法绘画、弘扬传统文化、兴趣小组活动、进行网上学习等活动,寓教于乐,使留守儿童在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情感得到熏陶,精神得到充实,境界得到升华。
3、开展体质锻炼活动。切实关心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开设防病健身卫生常识、营养知识等讲座。根据留守儿童不同年龄和个体特点,科学制定体育锻炼计划,坚持开展各种体育锻炼活动。组织留守儿童参加各类体育兴趣小组活动,促进留守儿童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开展球类、田径、棋类、趣味体育等体育比赛,培养体育技能,增强身体素质。
4、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注重拓展留守儿童与社会的接触面,组织留守儿童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自然,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调查走访、劳动体验、关爱老人、保护环境和参加其他公益活动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5、开展心理健康疏导活动。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疏导工作,要强化措施着力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把心理疏导与生活关怀、学习辅导、活动引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与留守儿童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沟通,培养留守儿童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强化监督,总结评比
1、强化监督检查。市教体局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工作纳入对县级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和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年度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教育工作评先评优的依据之一。各县市区要建立对辖区内项目学校检查考核制度,每年监督检查不少于2次。
2、做好工作总结。各县市区对取得明显成效的留守儿童之家,要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巩固提高,精心打造品牌,扩大社会影响。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校园网、简报、宣传栏等载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典型经验、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要切实把“让留守儿童满意,让外出父母放心,让社会舆论认可”作为衡量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效果的标准和工作目标。
关于加强我市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建议 篇8
背景及慨述:
尽管洞庭湖的水是可再生和不断循环的,但由于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水质日益恶化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洞庭湖的水污染涉及的内容有:
一、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人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随着饮水和食用湖鲜,把水中的各种元素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的各个部分。当水中含有有害物质时,对人体的危害更大。致癌物质可以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物(粮食、蔬菜、鱼肉等),带入人体,还可以通过饮水进入人体。据调查,饮用受污染水的人,患肝癌和胃癌等癌症的发病率,要比饮用清洁水的高出61.5%左右。当污水中含有汞、镉等元素排入河流和湖泊时,水生植物就把汞、镉等元素吸收和富集起来,鱼吃水生植物后,又在其体内进一步富集,人吃了中毒的鱼后,汞、镉等元素在人体内富集,使人体患病而死亡。这样,从水生植物→ 水生小动物→ 小鱼→ 大鱼→ 人体,形成了一条食物链。人体最后成了汞、镉等元素的“落脚点”。
二、水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水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水生动物和植物。生物与水、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数量上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但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这种平衡遭到了破坏。当湖区企业和船舶向水中排放污染物时,一些有益的水生生物会中毒死亡,而一些耐污的水生生物会加剧繁殖,大量消耗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使有益的水生生物因缺氧被迫迁栖他处,或者死亡。特别是有些有毒元素,既难溶于水又易在生物体内累积,对人们造成极大的伤害。如汞在水中的含量是很低的,但在水生生物体内的含量却很高,在鱼体内的含量又高得出奇。假定水体中汞的浓度为1,水生生物中的底栖生物(指生活在水体底泥中的小生物)体内汞的浓度为700,而鱼体内汞的浓度高达860。由此可见,当水体被污染后,一方面导致生物与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平衡受到破坏,另一方面一些有毒物质不断转移和富集,最后危及洞庭湖带居民自身的健康和生命。
三、水污染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工农业生产不仅需要有足够的水量,而且对水质也有一定的要求。否则,对工农业会造成很大的损失,特别是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了被污染了的水后,对洞庭湖居民有着极大的危害。一是使工业设备受到破坏,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二是使土壤的化学成分改变,肥力下降,导致农作物减产和土壤重金属及化学物严重污染。三是使城市增加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污水处理费用。
四:洞庭湖水域船舶的主要污染源
1船舶的污染物有生活垃圾,废油的直接排放。2船舶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有毒化学品,煤,水泥,矿石等)航行和进出港口的污染,船舶排放压载、洗舱和机舱污水以及残油、含油污水等其他残余物质,船舶冲洗载运有毒有害物质、有粉尘的散装货物的甲板和舱室,船舶排放含有有毒物质的洗舱水。3挖沙船采沙过程中对水体土壤和滩地芦苇的破坏形成的泥浆污草。4餐饮船的油污和不可降解物的排放。5春夏季节的水草和芦苇的垃圾污染,秋冬季节水胡芦的垃圾污染。
几种水体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
名称
对人体的影响
汞
口齿不清、视野缩小、听觉失灵,神经错乱,疯狂、颤动、痉挛、惊厥,全身弓弯。孕妇中毒,婴儿痴呆
镉
肾、骨骼病变。身体缩短、骨骼严重畸形,全身疼痛(称“痛痛病”),以致死亡
砷
人体新陈代谢失调,皮肤角质化,引起皮肤癌。导致严重残废,中毒死亡
铅
贫血、神经错乱,儿童智力下降
铬
皮肤溃疡,致癌死亡
氰化物
眼花、头晕,心跳变慢、血压下降,中毒死亡
硫化物、磷化物
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头晕,中毒死亡
病菌、病毒
世界上有80%的疾病与水体被寄生虫、病毒、病菌污染有关。伤寒、霍乱、肠胃炎、痢疾和传染性肝炎等
恶臭
影响呼吸功能,精神烦躁、食欲不振,损坏中枢神经和大脑皮层的功能
水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污染物进入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砷、铬、铵类、笨并(a)芘等,还可诱发癌症。被寄生虫、病毒或其它致病菌污染的水,会引起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重金属污染的水,对人的健康均有危害。被镉污染的水、食物,人饮食后,会造成肾、骨骼病变,摄入硫酸镉20毫克,就会造成死亡。铅造成的中毒,引起贫血,神经错乱。六价铬有很大毒性,引起皮肤溃疡,还有致癌作用。饮用含砷的水,会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砷使许多酶受到抑制或失去活性,造成机体代谢障碍,皮肤角质化,引发皮肤癌。有机磷农药会造成神经中毒,有机氯农药会在脂肪中蓄积,对人和动物的内分泌、免疫功能、生殖机能均造成危害。稠环芳烃多数具有致癌作用。氰化物也是剧毒物质,进入血液后,与细胞的色素氧化酶结合,使呼吸中断,造成呼吸衰竭窒息死亡。世界上80%的疾病与水有关。伤寒、霍乱、胃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类是人类五大疾病,均由水的不洁引起。湖南省政府2013年10月出台《湖南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简称《方案》),确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3条红线,以期实现水资源持续利用。这标志着我省正式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方案》明确我省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总体目标: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360亿立方米以内;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全国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3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方案》提出,加强3条红线管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如严格控制取用水总量,加快制订湘江、资江、沅江、澧水、洞庭湖区等水量分配方案,明确覆盖市州、县市区行政区域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控制区域取水许可总量;对取用水总量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取水的建设项目,通过区域内部调整、水量置换等方式解决用水问题。严格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即: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应制订节水措施方案,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方案》明确,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建立健全水资源监控体系。省人民政府对各市州的水资源管理主要指标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市州人民政府相关领导干部和相关企业负责人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以《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实施方案为标志,湖南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先行先试取得的经脸,被国家发改委誉为两型社会建设的“湖南模式”。
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的建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其重要性更加凸显。
2014年04月14日,国务院以国函[2014]46号文批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加快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打造更加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将成为我省加速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和释放“一部一带”开放优势的新引擎。洞庭湖地跨湘鄂两省,处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亚洲最大内陆湿地和国家重要商品粮棉油、畜禽、水产品生产基地,区位优势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生态功能突出,素有“鱼米之乡”和“天下粮仓”的美誉,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长江流域水生态安全的重大责任。千百年来,湖区人民靠水吃水,保护好、建设好洞庭湖,是湖区人民的历史责任,也是湖区人民的共同宿愿。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以来,湖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民生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自然、历史、地理等各方面原因,特别是近年受江湖关系、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影响,湖区发展面临湖泊萎缩、生态恶化、发展滞后等诸多新的突出问题。该地区从历史上的富庶之地变成发展较慢、相对落后的地区。统筹湖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已刻不容缓。规划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省委、省政府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对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积极作为,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的生动实践,将为湖南赢得更多发展权利和更大发展空间,有利于建立新的江湖平衡关系,保护和修复湖泊生态系统,保障长江流域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有利于巩固提升湖区粮食主产区地位,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平衡区域利益关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新途径,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和长江全流域开发开放。《规划》中有一个主题:即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指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湖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加速过渡的“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资源能源压力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容易恶化的关键时期,面临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型的双重任务和双重压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必须更加奋发有为地探索走出一条富有湖南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努力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产业竞争力同步提升。
《规划》从水域生态修复、产业转型发展、宜居家园建设、民生事业改善、基础设施支撑等5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设任务。水域生态修复,重点是维持湖泊生态水域、健全防洪减灾体系、加强生态修复保护;产业转型发展,重点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业;宜居家园建设,重点是建设湖乡特色城镇、建设绿色生态乡村、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民生事业改善,重点是加强血吸虫病防治、保障城乡饮水安全、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支撑,重点是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强化能源保障、建设“数字洞庭”。
岳阳市地方海事局辖2300余平方公里水域,1272公里航道,145处乡镇客运渡口,辖有湘江洞庭湖长江452公里岸线和186处港口码头管理,每年过往和到港的本船籍港和外港船舶10万多航次,在辖区有岳阳市自来水厂在七里山北门码头有取水处,岳阳县水厂在新墙河有取水处,湘阴汨罗均在洞庭湖有水厂取水,大多数船舶垃圾污染排放处理意识不强,船舶生活垃圾及油污污染处理设施未启用,船舶危化品管理,船舶水污染的处理未引起船东和海事执法部门的足够重视。
指导思想:
中共十八大习总书记和中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治理的四个主要方式:一是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二是依法治理,加强法制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三是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四是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第二,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全会决定提出的这“三个进一步解放”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条件。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十年**结束不久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我国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效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也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思想,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为了更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同志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同时,要处理好活力和有序的关系,社会发展需要充满活力,但这种活力又必须是有序活动的。死水一潭不行,暗流汹涌也不行。
我们讲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有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也要有支撑这种精神和信仰的强大物质力量。这就要靠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更能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
第三,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全会决定用“六个紧紧围绕”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突出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决定了经济建设仍然是全党的中心工作。
当前,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少集中在经济领域,经济体制改革任务远远没有完成,经济体制改革的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用力。
“决不能输在新的起跑线上!”站在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历史结点,省委省政府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
“随着改革方案的不断出台,抓落实的任务越来越重。全省各级部门一定要强化责任意识,把抓改革举措落地作为重要政治责任来抓”。省委书记徐守盛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的重要讲话为湖南全面深化改革再一次发出动员令。要在全国排得上号叫得响名,还需要我们拿出独创性原创性的改革举措,清除“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等梗阻,还需要一些地方和领导干部消除“求稳怕难”的思想,克服“等拖推”的现象。而这一切核心就在于两个字“责任”。2014年10月31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会议,研究部署政府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他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法治政府建设的内涵实质,一手抓深化改革,一手抓依法行政,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湖南的生动实践。岳阳市人民政府市长盛荣华指出:保护好、建设好洞庭湖,既是湖区人民的共同夙愿,也是湖区人民的历史责任。我们要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批复为契机,积极探索大湖地区以生态文明引领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的新途径,保护一湖清水,发展一方产业,造福一方人民,再写“八百里洞庭美如画”的宏伟篇章。
法律法规文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国函〔2014〕46号《国务院关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批复》等法律法规文件精神依法行政。
工作步骤:
1拟成立岳阳市地方海事局船舶危化污染管理科(办公室)牵头组织工作的实施。
2管理垃圾油污处理船舶和人员认证上岗,制定收费标准。
3组织市县镇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和船舶收集垃圾,建立台账制度向岳阳市地方海事局汇报。
4与政府环保等相关部门联合执法。
5分阶段在船舶船主,水运企业,环湖排污生产企业,新闻媒体上组织宣传报导。
经费来源:
1省市财政拨款,财政转移支付。
2每艘船舶垃圾污染收费。
3其他部门和渠道。
工作目标和效益:
1为湖南省和岳阳市的产业转移升级打下良好的基础。
2为环洞庭湖的生活的几百万居民饮水改善作出贡献。
3为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建设发挥引领作用。
4为其他产业(工矿企业,环保,房地产,船舶制造,生态农业,旅游业)增加价值和附加值,增加政府税收,改善社会就业,为湖南省为岳阳市为环洞庭湖区两型社会建设增加吸引力,增加亮点风景线加分。
关于加强我市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建议 篇9
今年10月14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剑辉、副主任蔡跃明带领区人大办公室、农工委负责人,并由“两河”治理办、区财政局、区畜牧水产局、区农业局、区环保分局、区农村办、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陪同,到新市镇就生猪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调研,实地考察了四家规模养猪场生猪污染防治情况,组织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区畜牧水产局和新市渡镇主要负责人对此项工作进行了汇报,部分养猪大户、区、镇人大代表和以上区直部门单位负责人就如何做好生猪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发表了各自的建议。根据调研情况,我们认为全区生猪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亟需进一步加强。
一、生猪养殖污染及防治基本现状
(一)、生猪生产规模及排泄量。近年来,我区生猪养殖业发展迅速,据统计,从1994年的年出栏生猪50万头【规模养猪场(300头以上)不到10家】,到2012年的年出栏生猪103.8万头,至目前为止规模养猪场已达到166家,沿资江、湘江及其支流、新河和兰溪河1公里范围内50头以上至299头的养猪场已达625家。据测算,2012年全区生猪排泄粪尿量约75万吨。
(二)生猪养殖污染所造成的危害。一是对水体的污染。养猪场未经处理的污水氮、磷含量很高,集中排入水塘、河流等水体后,导致水质恶化,甚至水体发黑、变臭,使水生生物大量死亡,造成持久性的有机污染,进入地下水中,使地下水溶解氧含量减少,有毒成分增多,水质降低。如我区志溪河、兰溪河和新河水质污染与生猪养殖粪污直接排放密切相关。二是对空气的污
染。生猪粪便在微生物作用下,发酵时产生大量的氨气、二氧化硫、粪臭素、甲垸等有害气体,严重影响养猪场周围空气质量,危害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三是促进病菌的传播。生猪养殖场污染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等,极易滋生蚊蝇,促使病菌和寄生虫大量繁殖,使环境中病原种类增多,造成人畜共患传染病的蔓延。四是影响粮食生产。大量的猪粪尿流入稻田后,导致水稻植株徒长,影响粮食产量和品质。由于生猪养殖污染造成以上四大危害并日益增大,引起一些地方群众怨声载道,经常上访,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生猪养殖污染防治情况。目前我区对于生猪粪尿的处理主要是末端治理模式,仅有一家规模养猪场地使用了干湿分离机处理,80%的规模养猪场建有沼气池、化粪池等设施,但处理能力无法与生猪产生的粪尿量相匹配,致使大量的生猪粪污及冲洗混合物直接乱排。同时,由于大部分养猪场在建设初期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目前有环保手续的只有11家,并且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猪舍建设和治污设施简单,加之近几年我区生猪调出大户奖励资金绝大部分用于猪舍建设,对排污处理设施投入较少,生猪养殖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现象较为普遍,导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二、生猪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
(一)、猪场选址缺乏合理布局。全区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和污染治理缺乏全局性规划和布局;规模猪场的建设发展尚未纳入统一的审批管理;养猪专业村及大型养猪场的建设没有充分考虑与周围土地消纳能力相匹配,导致猪场养殖污染的排放过度集中,这些都使治理难度加大。
(二)、部分养猪户环保意识不强。有的养猪户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为省工省力,多采用水冲式清粪,致使污水横流,有的甚至不采用最简单的沉降发酵处理方式就让污染物直接排放到周边的水体、土壤中。
(三)、治污设施资金投入不足。生猪养殖业是弱质产业,而养殖污染治理工程投资大、运转费用高,单靠生猪养殖户自身投资建设治污设施困难较大,而多年来区乡各级政府在治污配套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很小,去年开始从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中安排220万元仅用于了9家规模猪场污染治理项目,但治污效果仍不尽理想,多数散养户和小型规模户不愿也无能力投入治污设备。
(四)、养殖污染处理工艺和设施不够完善。虽然我国在畜禽养殖污染处理技术装备方面有一定的研究与创新,但对畜禽养殖污染仍缺乏经济有效的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相关配套技术与设施也跟不上,有广泛推广价值的技术装备则更少。近年来,生猪养殖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养殖污染处理模式及设施与现在规模化养殖的排污量难以匹配,难以因地制宜优化和改进治理工艺,制定治理模式,也是养殖污染治理项目难以正常运作的重要因素。
三、几点建议
为防治生猪养殖污染,推进生猪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我区生猪养殖污染的严重性、治理的紧迫性,要
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生猪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把生猪养殖污染防治、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紧紧围绕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建设绿色益阳的目标,广泛深入宣传《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和《畜禽养殖污染排放标准》等法律法规和环保意义,重点宣传生猪养殖污染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的相关政策和知识,科学地引导养猪专业户走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的发展道路。
(二)、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制定生猪养殖污染防治奖扶政策及实施细则,以“政策优惠,资金扶持”为引导,努力改善治污基础设施,采取“区级财政预算一点,上级奖励资金安排一点,养猪户自筹一点”的方式,坚持“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的原则,加大对生猪粪尿排泄物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的扶持力度,逐年改善生猪养殖污染处理基础设施。
(三)、采取过硬措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以“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的方式,按照“统筹兼顾、疏堵结合、标本兼治、防重于治”原则,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有效解决生猪养殖污染问题。即按照养猪场地位置、规模大小及周边环境特点,以“设施成本少,治污效果好”为标准,因地制宜建立有效的防治污染措施。要努力发展猪--沼--鱼、猪--沼--稻、猪--沼--菜、猪--沼--林、猪--沼--果等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促进能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要统筹兼顾生猪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和生猪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对禁养区、限养区内畜禽养殖场,选址不合理、污染严重的养殖场,以及治污不到位、污染饮用水源、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养殖场要进行搬迁或关闭。
(四)、加强部门联动,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国土部门要按照《土地管理法》等有关规定,对各乡镇、村生猪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进行总体布局和规划,优先安排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用地,养殖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兴办规模场养殖场。环保部门要加强生猪养殖污染的治理和执法力度,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要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督促配套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对环保评估不符合规定的养殖场要责令限期整改。能源部门要积极建设沼气工程,改善农村环境状况。畜牧部门要加强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加强《畜牧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执法检查力度,对于粪污处理设施不到位的养殖场,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监管整改。农业部门要为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指导服务,倡导农民施用猪粪发酵有机肥。
xx区人大常委会农村经济工作委员会
【关于加强我市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建议】推荐阅读:
关于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建议08-22
关于加强煤炭装卸及铁路运输扬尘污染治理开11-22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委关于加强我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07-26
关于我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调研报告06-04
《关于加强我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扬尘整治)工作的通知》11-12
关于加强融资平台建设的建议09-03
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建议08-26
关于加强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的整改报告09-10
广州市人民政府批转市财政局关于加强我市预算支出管理请示的通知06-03
关于进一步加强宿舍管理的意见和建议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