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培训课程内容总结

2024-08-24

人力资源培训课程内容总结(共7篇)

人力资源培训课程内容总结 篇1

人力资源培训课程内容总结

劳务派遣

定义:

劳务派遣是一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将被派遣人员派往其他单位提供劳务活动并获取经济收入的经营活动,其特点是劳务派遣机构“只招人不用人”,用人单位 “只用人不招人“。

劳务派遣一般适用企业

1.用工需求比较大,流动性很强的企业

2.网点多管理难,又想集中化管理的企业(上市前规范管理)

3.为了降低管理成本的企业

4.HR部门人员不足,为了减少繁琐的事务性工作的企业

5.其它(减少劳务纠纷、编制有限等)

主要派遣方式:

全员派遣。即用工单位所有工作人员均采用派遣形式,由中心统一管理。中心除提供传统的派遣服务以外,还提供户口挂靠、档案管理、职称评定、党团工会等服务。

一线人员派遣。即用工单位将部分或全部生产线工作人员委托中心进行派遣,由中心负责派遣员工的入离职、合同、社保薪资以及日

常管理等服务。

招、培、派一体化派遣。即根据用工单位的需求,中心提供集员工招聘、员工培训、员工派遣等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服务流程:

了解客户需求;

定制服务内容;

项目实施;

意见反馈;

提供完善解决方案。

工资总额计算:

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一般以年计算)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的总额。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全体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

由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对企业的工资总额组成作了明确规定。工资总额由六部分组成:

(1)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劳动报酬。

(2)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完成的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

(3)奖金: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

酬等。

(4)津贴和补贴: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5)加班、加点工资:指对法定节假日和休假日工作的职工以及在正常工作日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职工按规定支付的工资(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除外)。

(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劳动者因病、婚、丧、产假、工伤及定期休假等原因支付的工资及附加工资、保留工资等。

人才培训主要内容:

人才储备: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人才储备解决方案。

胜任能力提升:根据企业需求量身设计的岗前培训、企业内训、中高管培训。

1.企业内训:有非人力资源的人力资源培训、市场营销培训、班组长培训、商务礼仪培训、沟通技巧培训等课程。

2.中、高管培训:中层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管理层领袖魅力培训以及组织开展各类中、高层交流考察项目。

职业技能提升:结合企业实际岗位,开展专业化、规范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专项职业能力培训。

学历提升:以企业单独办班或联合办班的形式,开展专本科学

历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中高层管理人员研修培训等。企业文化类培训:旨在打造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有员工拓展培训、阳光心态等课程。

人力资源培训课程内容总结 篇2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满足学生的体育需要, 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学生个体而言, 不同年龄、性别以及不同地区的学生, 由于各自的教育背景不同, 其身心发展的水平如身高、体重、运动能力、对运动的兴趣、爱好、态度、社会交往能力等是有很大差异的。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必须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需要为前提, 否则便不能被学生所接受;另一方面, 学生在体育方面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 远非体育课程所能包揽, 因而必须在可能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范围内, 在考虑开发成本的前提下突出重点, 精心选择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 使之优先得到开发。

要通过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使学生由被动地学走向主动参与、主动探索, 从而真正学会学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多姿多彩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 重在不断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有利因素, 提高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使他们能够创造性地利用各种体育课程内容资源为自身的体育学习和实践及其探索性活动服务。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学生成为特殊的课程资源开发者, 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是课程的主体。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首先,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重要依据, 课程编制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其次, 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并非被动地接受, 而是主动地参与, 课程本身具有“过程”和“发展”的含义。以学生为主体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 其开发的广度、深度及相应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是学生本身所拥有的经验基础;二是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帮助与指导。

1 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是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

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表明, 接受和发现是学生的两种主要学习方式。在接受学习中, 学习的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 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 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 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 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 学生是知识的发观者。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利弊, 都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 彼此也是相铺相成的关系。对学生来说, 接受和发现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在不同内容的学习过程中都要不同程度地应用各种学习方式。但在我过, 长期以来课堂上只有一种学习方式———接受,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 这不仅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而且还严重阻碍了学生智力、情感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 其过程是通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来完成的。例如, 学生在体育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健美操套路的创编活动, 需要经过以下学习步骤:第一步, 小组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讨论, 以确定那些动作可以用于健美操的套路;第二步, 对所选择的动作进行编排;第三步, 小组成员尝试按照自己编排的健美操套路进行练习;第四步, 各小组对所创编的健美操套路进行修改;第五步, 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表演及相互评价等。从这个例子中不难看出, 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就是在不断进行探索、合作、体验和实践, 它不仅使学生学到了健美操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也掌握了如何学习健美操的方法。

2 开发成果的表现形式以各种新生成的经验为主

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 其主要成果的表现形式即不是体育教材, 也不完全是各种体育课程内容, 而是各种新的经验。学生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过程, 是其各种新的经验不断生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方式、手段的运用, 通过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交往与互动, 通过与各种新鲜经验的碰撞, 通过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对接等, 使自己已有的经验不断升华、完善、内化。此外, 学生的开发成果还有另一种表现形式, 即学习成果, 如向教师提交的各种作业、考试或测验的成绩等。在一定程度上, 学生的学习结果也是一种重要课程资源。

3 开发过程在体育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完成

学生在课内外怎样去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什么内容、通过什么途径去开发以及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都主要取决与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知道直接影响学生开发体育课程内容的质量和效果, 没有体育教师的指导, 学生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活动就无法实现。

此外, 学生在课外所进行的各种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活动, 还需要接受家长的指导, 特别是体育教师以课外作业的形式所布置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任务, 如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收集奥运会的有关资料等。家长的指导对保证学生顺利完成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任务具有重要作用。

4结论

4.1 达成学习目标

与体育学科专家和体育教师不同的是, 以学生为主体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获得一些可供体育教师参考的体育课程内容, 而在于通过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使学生获得如何学习的方法, 学生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 达成学习目标是学生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

4.2 促进经验的不断生成

表面上看, 课程是有特殊的社会成员设计的, 但深层次上, 课程是由学生来创造的。课程实施不是课程设计者为学生预设的发展途径, 学生也并非完全是通过对成人生活方式的复制来成长的, 他们在与课程的接触过程中, 时刻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理解和体验课程, 并不断创造出鲜活的经验, 而这些鲜活的经验又是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此意义上来说, 以学生为主体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 也要实现这个任务。

使学生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过程中, 不断地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 不断地分享他人的经验, 并不断地生成新的经验。

4.3 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学生在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时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 是对传统的学习方式———接受性学习的挑战, 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 使学生懂得如何主动地去学习, 懂得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和研究学习, 从而真正改变课程实施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和死记硬背的现状。

4.4 开发新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

尽管以学生为主体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根本目的不是获得各种体育课程内容, 但学生所开发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 可以经过进一步加工和筛选, 形成一些具有学生特点的、有代表性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库。这一方面可以为体育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提供参考;另一方面, 体育教师也可以从中选择部分内容, 运用到体育课程的具体实施中

摘要: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更是一种主要的教育资源。对学生如何进行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进行了阐述。旨在促进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更好地搞好体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学生,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

参考文献

[1]胡斌.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 2006.

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激活课程资源 篇3

高中语文文学作品占了很大比重,它们承载着传播文化的重任,其人文性能引起读者(学生)共鸣,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必然吸引学生,让学生喜爱语文,喜欢上语文课。

1.针对学生的基础,用活教材资源

针对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实情,灵活处理教材,发挥教材本身的吸引力,拓展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既注重语文运用,又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胡同文化》的教学中,在理解“胡同建筑”方正,网络,四和院的特点之后,才能体会到北京市民胡同文化“封闭”,“忍”的精义。正是有了“胡同文化”的这一内涵,才能体会作者对于传统的“胡同文化”复杂的思想感情,品出“再见吧,北京胡同”所蕴涵着的汪曾祺特有的感情。学生习得了分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当地的建筑,生活习惯等等所包孕的传统文化内涵,给学生提供研究的课题:茶馆文化、饮食文化、农家乐文化……让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还可开办学生喜欢的讲座,举办学生喜爱了的语文课堂活动诸如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学生驰骋于开放的语文教学中,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

2.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教材是《课标》的载体,是课程目标实现的手段。因此,教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应用活教材这个例子,而不是把它当作死材料。

用活教材内容,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学《促织》分析到文章结尾时,一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老师,我认为文章结局太圆满,削弱了鞭策的力度,是个败笔,应该删去。”问题一出,课堂热闹了,我将同学分组讨论,几分钟后,一个或稚嫩或成熟的闪烁着思维火花的看法登场了。有人认为“魂化促织”,尔后“裘马过世家”是不可能的,是用荒唐写社会黑暗。但马上有人站起来反对这个结局有因果报应的思想,是宿命论的体现。又有人认为,作者只是心有美好的愿望而已。给小人物一个美好结局何尝不可,任何中国古典文学总是喜剧多过悲剧,即便是悲剧,也往往是悲极转喜,如《窦娥冤》尚可昭雪,《梁祝》不也化蝶双双飞了吗?一个同学补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人生存的空间,只好把愿望寄托于虚幻的东西上。”另一个同学得到启发,“让我想起了前边学过的卡夫卡的《变形记》,人为了活下去竟然心甘情愿是去做一只小小的蟋蟀,这是人的自我否定。不仅否定了自己的生命,而且连人的价值,尊严也一起否定了,有什么比这可悲的?”“是啊,貌似喜剧的结局,难道不是人生悲剧,社会悲剧,时代悲剧吗?”……

新教材中选入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不少文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的内容。若能对文中涉及矛盾关系细加品味,深挖本质,触类旁通,改变视角,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些矛盾关系的看法。不仅使课堂活跃,而且有利于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舞蹈欣赏课程内容总结 篇4

彝族:烟盒舞,披毡舞 壮族:舂堂舞、扁担舞、蜂鼓舞、采茶舞、戽斗舞、绣球舞、捞虾舞、斑鸠舞(多模仿动物)朝鲜族:白鹤舞,扇舞 农乐舞 长鼓舞 扁鼓舞 蒙古族:筷子舞 维吾尔族:盘子舞,手鼓舞 苗族:芦笙舞 汉族:山东秧歌,胶州秧歌,云南花灯。

弗拉明戈 斗牛舞--西班牙

踢踏舞--爱尔兰

芭蕾舞--俄罗斯

古代舞、能乐、民俗舞、歌舞伎--日本 婆罗多舞--印度

舞蹈分类:古典舞.民间舞.芭蕾舞 当代舞 国标舞(现代舞)独舞.双人舞 群舞 舞剧

注:军队舞蹈属于当代舞,当代舞大师:吴晓邦,戴爱莲 当代舞《千手观音》编剧张继钢,舞蹈元素:以古典舞为基础 国标舞代表:《别》--伦巴元素 《情到深处》

分类:摩登舞和拉丁舞

三.《千手观音》赏析

《千手观音》这部舞蹈作品的创作源于我国敦煌石窟上佛教千手观音的壁画形象,该作品创作于2004年,2004年9月28日,在雅典残奥会闭幕式演出,200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演出,取得了一致赞誉。编导为张继钢,舞蹈属于中国当代舞,以中国古典舞为基础。舞蹈的主题为“慈与爱,美与善”,由21个聋哑演员表演,她(他)们通过舞蹈动作向观众展示形象、情感,更结合特制的服装、舞美、音乐合成一体表达出观音的至真、至善、至美。

这个舞蹈结构上可以分成三段。第一部分:21名舞蹈演员成一直线,利用手的舒展和收缩来展现千手观音的千姿百态,手的动作出其不意,领舞面部表情宁静慈祥,在灯光的映衬下,结合手的各种伸缩,为观众表现出了慈祥宁静的千手观音的形象。第二部分:音乐发生了转换,舞蹈演员离开了圆形的台面,在更广阔的舞台先是前后两人一排表演出敦煌壁画上观音的各种“三道弯”动作,然后四人成一排表演“三道弯”的动作,表现出千手观音美丽婀娜多姿的形象。第三部分:舞蹈演员又回到一条直线上,在这个过程中,在领舞后面微露头和手,表现了千手观音千手千眼的形象。最后以在一条直线上再次以手的舞动作为结尾。

关于整个舞蹈给我的感受,首先:这个舞蹈演员很特殊,舞蹈很感人,21的聋哑人能演绎出如此美妙绝伦的舞蹈很不易,这也从一方面确立了这个作品的伟大,与其说她们在表演舞蹈,不如说她们在上演一场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的赞歌。其次:舞台灯光和音乐设计的很好,特别是第一部分领舞表演三道弯时舞台灯光的变幻,使得千手观音的形象庄严肃穆。第二部分的音乐个人认为有些激昂,不是太好。最后:这个舞蹈传达的精神很好,聋哑演员天衣无缝的表演表现了她们自强不息的精神,整个舞蹈给我们展现的千手观音慈祥安宁的形象呼应了整个舞蹈的主题表现千手观音:“慈与爱,美与善”,也传达着世人对构建大爱大善世界的向往。

四.《酥油飘香》赏析

舞蹈的创作背景是表现新时期藏族边疆人民地区的军民和谐共处,军民鱼水相连。创作时间为2001年,编导达娃拉姆。选送单位为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整个舞蹈以不同于以前的以前的表现形式,虚化军人形象,重点突出藏族妇女为驻边军人打酥油的过程,表现出新时期的军民鱼水情。舞蹈类型为藏族舞和现代舞的结合。属群舞。

整个舞蹈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点题,舞蹈一开始一名藏族女孩子手提军用水壶绕场椭圆形一圈。然后一群身穿有袖子的藏族劳动妇女表演了一段后仰的动作,载歌载舞,表现了藏族妇女新的精神面貌。第二部分:打酥油的过程,此段主要是叙事,众藏族女孩互相比谁打的酥油多和香。此部分的手部用力的打酥油,表现的藏族特别豪放大气的性格和打酥油的喜欢之情。第三部分:高潮部分,藏族妇女用跨步和摇摆表现她们兴奋的心情,运用了手脚步调一致的表现形式,使舞蹈特别灵动。然后以众女孩把打好的酥油倒进水壶结尾,前后呼应。

人力资源培训课程内容总结 篇5

先对本主题做一个限定,这里所说的教学内容的处理是 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问题的内容或者对于某一学科知识体系中特别重要内容的处理,所说的 课程资源开发,主要指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不包括校本课程资源。以上是从宏观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的解释。下面结合初中历史学科进行导读。

一、教学内容的处理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在历史教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当历史教材内容呈现出跨度大、跳跃性强、难度高、内容多的变化时,需要我们反复思考:怎样依据课程标准和依托教材,怎样合理使用教材,也就是将教材教学化,一个单元、一节课如何进行整合教材和整体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地对教材进行取、舍、增,以凸显历史发展的整体感„„这无疑是对历史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严峻挑战,要求教师需从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目的出发,对初中阶段所学习的历史内容(单元、课等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以引领学习者实现有效地学习。

在这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中,强调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是用教材去教历史而非教教材。用教材教历史就需要认真研读历史课程标准,准确理解学习要求,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关于对教材的整合,在教改实践中产生了六个方面的思考。第一,依据课程标准,将所学习内容(本着)按照系统性、层次性的特点重新“建构”,使其既有整体感,也就是能够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成知识网络,又能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概括地说,就是形成对其内在逻辑关系的梳理以及对原本零散知识的串接整合。

第二,落实三维目标,将史实、史论、史法进行有机的整合。史实知识的构建固然是历史教学的基本要素,但掌握思考历史问题的角度、学会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更是不可或缺的内容,教学中巧妙地渗透史论、史法,有助于运用更多的史实,以获取更为深刻的、全面的、理性的历史认识。

第三,理解教材中整个单元的基本内容和各课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大胆合理的对教材内容进行专题式整合,以一条主线进行一个全局和整体的设计,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既有宏观的认识和把握,从而更好地理解具体历史现象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影响。

第四,注重 学科内的综合。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之中,进行中外历史的整合,既能时刻了解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又凸显“世界史”的真正含义,以弥补过去教材中国史和世界史相对分裂的不足,使学习历史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体现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发展历史的尊重和认同。

第五 , 在情境创设、重难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不同层次、学生对所学问题的已有经验,多一些对教材处理方法的创新和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增设必要的背景或图片、文字材料,以及学习过程中问题设计、探究主题等学习资源的整合,使之更加适合时代的需要和新课程的变革。

第六,注重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整合。历史学科不仅时空跨越大,而且包容其它学科的发展历史,特别需要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使教材内容跨越原“学科”间的道道鸿沟,最大限度地回归和体现知识的“整体”面目,实现跨学科领域的学习和综合 素质的培养。

许多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改变自己仅是教科书执行者的地位,日益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学科教学的建设者。总之,只有符合学习要求、适应学习需要的整合教材,才能真正实现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

在中学所开设的课程中,历史学科是拥有丰富课程资源的学科之一。按照课标要求,历史教学还应该运用大量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包括文字资源、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存等,这些资料不仅来自于学校或社会的图书馆、家庭藏书,在网络时代,还大量来自于互联网;甚至包括多样化的人力资源,比如:历史教师的引导,父母长辈的见闻,学生已有经验与知识等。资源的利用:①学生掌握 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② 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历史证据的意识和能力。在我们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中需要思考的是:

第一,要重视教师个体的智慧加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使用的资源并非不加思考照搬,即便是利用网络,收集和使用什么资料,并非是简单的资料搬家、影像播放,而是包含了历史教师的个人对历史的理解,对学生理解历史的了解,体现了教师的个人智慧和情感,是教师智慧加工的结果。不能只见资源,不见人。王希教授说:“我的观点就蕴含在我提供的材料之中。”

第二,资源是引导学生感受历史、认识历史的桥梁,并非目的,切莫本末倒置。

说到这儿,想起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雅克 • 勒高夫的话,他指出:历史学正在经历“资料革命”,并强调“一部电影”也属于史料的范畴。人类进入网络时代后,数字化和现代传媒技术对历史研究的革命性影响之一,就是进一步扩大了史料的边界,充实了传统史料的内涵。比如:影像作品已成为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这种情况同样巨大地影响到历史教学。这就是众多资源的开发。但是又带来了另一方面的问题,历史教学为眼花缭乱的资源所绑架,学生更喜欢图像资料而疏远文本资源,缺少历史思考,使得历史学科的本质受到伤害。

接下来,我们将以两个老师为课例,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上进行探讨。我们给大家展示的两节课例课,一节课的执教者是西安的张艳老师,另一节的执教者是北京年轻的费小建老师,他们的教学都各有特色。当我们走进他们课堂的时候,我们应当怎么去观察、评析这两节课呢?特提出以下问题,请带着问题思考:

1.他们在教学内容处理上是怎样做的?把握了哪些原则?

2.统计一下他们在课上使用了哪几种课程资源?您认为处理最为精当之处是哪?对您有什么启发?

3.根据您的教学经验或思考,您认为两节课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上还有哪些可以进行再设计?请提出您的想法。

教学设计

课例名称: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 8 课“辛亥革命” 讲课教师: 张艳(陕西省西安市爱知中学,中学高级教师)【学情分析】

1.学习需要分析: 学生希望历史学习能“有效性”和“有趣性”兼备。“有效性”帮助他们获得好成绩,“有趣性”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拓展视野,加深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理解。

2.学习特征分析: 初二学生能初步进行理性思考,但更喜欢直观形象的学习方式。

3.知识经验分析: 恰逢辛亥百年,《建党伟业》和《辛亥革命》等影视作品和新闻宣传,学生对辛亥革命有些认识。古代史所学的帝王专制和本单元前面知识为学生理解辛亥革命奠定知识基础。【课程标准】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材分析】

1.本课在中国史地位:辛亥革命是中华帝国到中华共和国的转折点。2.本课在中国近代史地位:辛亥革命为全面孕育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习俗)奠定基础。

3.本课的单元地位:本单元主题是“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辛亥革命上承戊戌变法,下启共和政治大门,此门一开革命洪流势不可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

4.本课各子目间的关系:第一子目“孙中山创立同盟会”是辛亥革命的原因,第二子目“武昌起义”是狭义辛亥革命的爆发,第三子目“中华民国的成立”是辛亥革命的结果。【教学重点】

学生知道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教学难点】

1.学生对三民主义内涵的理解。2.学生对辛亥革命历史影响的全面理解。【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史料对比、分析和老师点拨,知道孙中山的救国方式(民主共和国)、革命理论(三民主义)和革命实践(武装起义),感受孙中山“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爱国精神,以及革命党人坚强不屈的革命意志。

2.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分析《武昌起义后的形势图》,知道武昌起义的时间、主力、结果和影响。通过聆听老师讲解西安辛亥革命的乡土资料,感受武昌首义后革命浪潮的迅速发展,了解武昌首义的历史功绩,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3.学生在老师引导下通过阅读课文、分析史料、回答问题、课堂讨论以及师生对话,从“ 世界对比看辛亥”、“清朝对比看辛亥”、“王朝对比看辛亥”、“当今联系看辛亥”、“民国初年看辛亥”、“孙中山看辛亥”、“我来看辛亥”七个不同视角 全面地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会全面思考历史现象的方法。树立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历史进步的政治价值观,并感受到中国 民主政治道路的曲折性和艰难性。【 教学策略 】 一是为激发学生思考而教学,二是为触动学生灵魂而教学。教师紧扣“思维”和“价值观”目标,以史料为基础,以问题为牵引,以价值为导向,以思维发展为核心,通过师生分析史料、剖析问题、深度谈话、讲解引导的方法,举重若轻地让“辛亥革命”变得通俗易懂、直观形象,老师力求像武侠小说中的“高人”一样帮助学生打通历史知识、生活经验、现实社会之间纵横交错的历史筋脉。【 教学方法 】

史料分析法、问题情境、谈话法。【 学法指导 】

1.学生知道分析历史事件的有效信息是“七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影响)。

2.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来认识历史现象。3.学会用历史学科的语言来概括、准确回答问题。【 流程线索 】

一、救人梦——救死扶伤

二、救国梦——共和之梦 .色彩斑斓的救国梦——对比李鸿章、康有为和孙中山 2 .救国理论——三民主义 3 .革命实践——反清活动 4 .首义成功——武昌起义 5 .“共和之梦”实现了吗?

三、梦想留言 【 板书设计 】

【 教学流程 】

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梦想,100 多年前有个叫孙中山的人,他的梦想是什么呢?我们一起走进孙中山的梦想世界。

(设计意图:从孙中山梦想导入,直接简洁,拉近辛亥革命与学生的距离。)新课教学:

一、救人梦——救死扶伤

老师讲解:孙中山出生于近代革命浪潮的中心广东省香山县的普通农家,家境贫寒。12 岁时在兄长资助下,到美国檀香山就学达 5 年之久。回国后,见村里病者求神服食香灰,他和朋友遂分头将神像捣坏,因而出走香港读书。不久转学到中国第一家西医院——广州博济医学院。毕业后,孙中山曾在澳门、广州设馆行医,医术高明。穷苦人求医,他免收诊费,赠送药品。在行医过程中,孙中山接触广阔的中国社会,他看到了什么呢?吸着鸦片的男子、裹着小脚的女子,畸形的脚背后是畸形的人生;贪污腐化、封建保守的官员们、备受压迫麻木不仁的穷苦民众。

设问 1 :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孙中山认识到“中国现状之危,我人当起自救„„必须先从改革政府入手,否则休谈其他。”28 岁时,孙中山的梦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个别回答)

(设计意图:梳理孙中山的早期人生经历,整合出从“医人梦”到“医国梦”的主线,拉近伟人与学生的距离,突出孙中山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二、救国梦——共和之梦

1.色彩斑斓的救国梦 设问 2 :近代史上中国人的救国梦可谓色彩斑斓。李鸿章的救国梦是什么?康有为的救国梦是什么?孙中山的救国梦又是什么?服饰差异从某种程度上体现着他们救国梦的不同,对比三人服饰,想一想他们的救国梦有什么不同?(学生个别回答)

(设计意图:把第二单元前两课的内容整合近来,一是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二是引导学生知道救国是近代中国的主题,各阶层都尝试过不同的救国方法。通过对服饰的辨别,引导学生知道通过观察人物服饰来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认识到孙中山彻底的反清革命态度。)2.革命理论 —— 三民主义

设问 3 :怎样才能实现共和之梦呢?孙中山认为当时的中国存在三大弊病。为此,孙中山又开出了哪三个药方?(学生个别回答)

(设计意图:此材料是课本上的原文,课本材料是课程资源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本课难点所在。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寻找史料中的关键词,师生共同分析,能够把同盟会 16 字方针和“三民主义”对应,并理解“三民主义”的含义,老师重点讲解民生主义。)3.革命实践 —— 反清活动

设问 4 :心动更要行动,孙中山和革命党人进行了哪些反清活动?(学生个别回答)

老师讲解:反清起义中,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正如他说:“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像孙中山这样坚强的革命党人还有很多,比如:这位辛亥烈士是谁?(展示秋瑾照片)跨马携枪 的鉴湖女侠——秋瑾,她本是大户人家的少奶奶,后来去日本留学加入革命党,回国后在浙江准备起义过程中被抓捕,在刑场上,当时清廷监斩官面对着这么一个年轻的女子,两个孩子的母亲,都很不忍心而秋瑾从容就义,死时年仅 32 岁,当时她的大女儿仅 6 岁。

(设计意图:用“反清大事年表”引导学生熟悉课本基本内容,勾画重点,感受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愈挫愈奋的革命精神和坚强意志,补充课外资料秋瑾,引导学生从女性、母亲角度来更深刻感受辛亥志士的革命精神。)4.起义成功——武昌起义

设问 5 :经过 16 年不懈的努力,终于在 1911 年武昌起义枪声打响了!大家在书上找一找武昌起义的时间、主力、结果和影响?(学生集体回答)老师讲解:武昌首义后一个月,18 省中 14 省都宣布独立,清政府统治实际上已经土崩瓦解了。看《武昌起义后的形势图》,南方独立第一省是湖北省,北方独立第一省在哪儿?(学生齐答)陕西省在武昌起义后第 12 天宣布独立,走在了时代前列。补充西安辛亥革命的史料(如后宰门、端履门、西华门、新城广场的来历),说明“辛亥革命”的概念。(广义辛亥革命和狭义辛亥革命)(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看教材,迅速提炼有效信息。补充乡土历史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了解武昌起义后的革命浪潮,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对家乡的热爱。)5.“共和之梦”实现了吗?

设问 6 : 1911 年 12 月,宣布独立的 17 省代表云集南京开会,1912 年南京临时政府宣布新政权诞生了,这个新政权创建的时间、国都、国名、国家元首名称、国家领导产生方式是什么?(学生集体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阅读课本,找到中华民国的基本知识点。)视点一:世界对比看辛亥 材料 1 :

一个新的中国诞生了!不管她的未来走向何处,不管她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渡期有多长,我们都不能忽视一个共和制的中国诞生了!

——美国远东问题专家布朗(1912 年 3 月 30 日)《辛亥革命》 材料 2 :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共和国。

设问 7 :布朗用了一个重要词“新中国”,与以往封建王朝相比,中华民国“新”在何处呢?(学生回答)

老师讲解:从世界范围看,全球那么多国家,选择共和制的国家屈指可数,美洲有美国和海地,欧洲有法国,而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就是中华民国,日出东方,在封建统治最深厚的亚洲独树一帜。视点二:清朝对比看辛亥

材料 1 : 国旗:清朝龙旗图 pk 民国五族共和旗图 国徽:清朝龙徽 pk 民国青天白日国徽

权利中枢:紫禁城金銮宝殿 pk 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 权利结构:皇帝集权图 pk 五权分立 视点三:王朝对比看辛亥

材料 1 :“天下受命于天子”,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材料 2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中华民国约法》 材料 3 :

设问 8(师生问答谈话):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这个“中国”也很“新”。比如:与清朝对比,清朝国旗是龙旗,国徽是龙徽,龙象征谁呀(学生答)?清朝的权力中枢是紫禁城金銮宝殿,这个位置上能坐几个人(学生答)?他手握天下所有的权利。民国的国旗是五族共和旗,国徽是青天白日徽,权利中枢是临时参议院,国民通过选举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国家管理,国家实行“五权分立”。放在几千年的封建王朝来看,原来是“天下受命于天子,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现在大家观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哪些词比较抢眼(学生答)?过去是一见圣旨到,第一个动作是下跪,几千年王朝是家天下,是中华帝国。现在发生什么变化了呢(学生答)?最终是民众地位也发生变化,过去一提到“民”,几乎没有好词和它搭配,动不动就是“小民”、“草民”、“贱民”、“刁民”等,现在变成了什么“民”呢(学生答)?与中华帝国相比,共和国在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个体回答)

设问 9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呢?大家看书上怎样说的?(学生齐读课本 , 老师投影展示)谁能用最少的字数归纳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学生个体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用最简练语言归纳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环节,帮助学生不断提炼、修正思维和语言表述,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帮助认识到辛亥革命最重要的历史作用,学会用提炼关键词的方式来记忆历史。)视点四:当今联系看辛亥 材料 1 :官方对于孙中山的纪念图片:台湾国父纪念馆、大陆南京中山陵、新加坡晚晴园孙中山像、北京天安门广场孙中山像。

材料 2 :民间对于孙中山的纪念:南极中山陵、国服中山装、西安中山门,广州、青岛、武汉、上海、南昌、湛江等地都有“中山路”;以孙中山“民生思想”起名的企业名称图片(如民生银行、民生百货、民生药业)。

(设计意图:补充现代有关辛亥革命的历史遗迹史料,现实生活中三民主义的痕迹,让学生感受辛亥革命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视点五:我看辛亥革命之一

设问 10 :那孙中山“共和之梦”实现了吗?我们来看民国建立初期的中国社会,现在请大家举手表决?(老师统计表决结果,学生阐述观点)视点六:民国初年看辛亥

设问 11 :孙中山的“共和梦”实现了没有?大家观点不一,没关系,我们历史学科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让我们回到民国初年的中国去看一看!看完这些新闻,大家想一想,“共和梦”实现了吗?为什么?(学生同桌讨论后,个别回答)设问 12 :根据这些新闻,谁能概括民国初年的社会特点?(学生个别回答)(设计意图: 1.通过补充多角度的典型史料,帮助学生从古、今、中、外的纵横对比中全面地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会全面思考历史现象。并树立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的政治价值观。2.当学生感到辛亥革命影响非常巨大,情感张力很强的时候,话锋直转,通过典型的冲突史料的补充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帮助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现状,感受中国民主政治道路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同时感受到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三、梦想留言

视点七:孙中山看辛亥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老师讲解: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开启中国社会进步潮流的闸门。但另一方面,用十几年辛亥革命来解决中国 2000 多年封建帝制积累下来的社会问题,现实吗?孙中山毕生都为之奋斗,1925 年 59 岁的中山先生在生命弥留之际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的遗言。视点八:我看辛亥之二

设问 13 :今年是辛亥革命 100 周年,假如有人问你“什么是辛亥革命”,就好像别人问你“什么是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你心目中的辛亥革命,咱班男女生 PK 一下,看看多少种对辛亥革命的理解版本!(设计意图: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思维,利用学生在本课的学习认识和体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看法,形成学生之间的观点汇聚,感受到多角度的魅力,最终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老师总结:同学们答案角度很多,以后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见识的增长,答案会更多,因为历史没有句号,只有不断的问号!

教学反思

课例名称: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 8 课“辛亥革命” 本课教学的优点:

一、有效开发课程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教科书只是给学生提供了历史知识的框架,并非历史本身。而且课程资源以其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给予了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加之许多内容贴近学生,丰富的历史课内容和情趣,激发学习兴趣。历史老师要善于广泛搜集利用课程资源。

(一)利用核心课程资源——历史书

上课既要“仰望星空”有高远的教育价值立意,也要“脚踏实地”以教材为基础,充分发挥教科书的核心资源作用。本课利用了教材上孙中山的头像、三民主义材料、《武昌起义后形势图》、《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开幕式典礼图片》、每课一得补充、自我测评中孙中山反清革命主要事迹年表等课本的材料,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特别是在“三民主义”和“辛亥革命历史意义”这一教学重难点处理上,通过老师讲解,让学生阅读史料和课本原文,并善于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和总结。

(二)利用贴近生活的课程资源——乡土历史、国旗国徽、历史遗迹等

历史就是生活,当学生觉得历史越近,就越有学习兴趣。本课教学中老师选择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和情感的课程资源。

(1)补充乡土历史资源,讲述辛亥革命中的西安时,补充新城广场、后宰门、端履门等地名来源。

(2)补充秋瑾资料,从学生熟悉的女性、母亲角度,突出辛亥志士革命精神。(3)补充民国与中华帝国时期国旗、国徽、国家权力中枢、跪拜图、握手等图片,对比突出辛亥革命与中华帝国时期的差异。

(4)补充中山装、中山站、孙中山纪念堂、天安门广场、民生百货宣传画等生活中常见图片,突出辛亥革命在今天生活中的影响。

(5)补充辛亥革命后社会生活图片和诗歌材料,突出辛亥革命对女性思想的影响。

(三)利用课堂临时形成的课程资源——学习中的生成性问题

学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生成性资源,反馈出学生真实的认识情感和想法,是非常宝贵的生成性资源。在本课教学中,老师利用对话法,层层深入,如:对辛亥革命意义的浓缩和概括、对共和梦是否实现的讨论、对用自己语言表达辛亥革命历史意义。尽量捕捉和挖掘学生生成性资源,不浪费师生课堂交流中磨砺出的珍珠。

二、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教学主线的整合

本课课程资源丰富,古今中外、课内、课外资源比较驳杂,老师以“梦想”为主线,以人物为主线。教学时改变单纯按照课文子目的“原因—过程—结果—影响”顺序完成教学内容的老套路,按照救人梦——救国梦——梦想留言的顺序,以贴近学生认知和兴趣的方式重新整合教学内容。通过孙中山的人生选择、人生追求、人生遗憾来贯穿辛亥革命这段历史。2 .核心问题的整合

全面看待“辛亥革命历史意义”是本课的重点,相关图片史料比较驳杂。教学时设计核心问题来统领材料。问题一“古今中外看辛亥”突出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意义,问题二“共和梦实现了吗?”突出辛亥革命进步性以及遗留的历史任务,这样线索清晰,重点突出。

三、引导学生形成“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历史学习要避免在知识记忆层面打转,要让亲身体验、感知学习与认知的过程。本课教学老师没有讲解浮于表面的记忆性知识,而是给出方法,让学生自己去了解,例如:“武昌起义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和影响”。重点的历史结论如“辛亥革命的意义”等不是老师直接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史料分析、图片对比独立思考或讨论探究后得出结论。

本课以史料为基础,以问题为牵引,以价值为导向,以思维发展为核心,突出探究式学习方式。本课教学中不足之处:

1.对“过程与方法”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归纳总结不够突出。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虽然教学过程中有学法指导,但比较散乱,老师应在下课前进行方法总结,以加深学生印象。2.对学生课堂生成性问题引导不够及时到位。

例如:某学生在回答“共和梦是否实现?”时说:“不光从以前的事件上可以看出来共和制没有真正实现,就是现在社会上的贫富差异也很大,而且也是没有彻底实现民主自由的一个社会,所有呢,他那个共和梦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实现。”,对于学生提出“今天都不是彻底民主的自由社会”这个尖锐的观点,老师引导不到位。

3.教学内容设计地有些多。

有些班级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要更简洁一些。

教学设计

课例名称: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 9 课“新文化运动” 讲课教师: 费小建(北京市清华附中,中学二级教师)

一、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课定位于第二单元近代化探索。近代中国内忧外患,“既要挽救民族危亡,又要奋起追赶世界先进文明,使命复杂而艰难”。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历经器物变革、制度变革后勇于掀起思想解放旗帜,承担历史使命,积极回应了“救亡”与“启蒙”的两大主题。新文化运动不仅传播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更加专注于“人的独立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革命后继续推动中国历史的前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反观社会现实,力争使学生在培养独立自由精神与责任意识等方面形成共鸣。

数年来,学界对以《新青年》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之历史叙述,材涌新出。与此同时,对《新青年》的诠释不绝如缕,更有历久弥新的趋向。依据存留下来的七卷《新青年》文本解读其思想内涵仍是根本出发点。然就历史课本身而言,要对这段历史以“同情之了解”的态度出发,试图解读一本杂志如何成为影响时代的凯歌,甚至成为了一场“运动”。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思想演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参看以往课例,笔者认为还有诸问题没有弄清楚: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因素有哪些?陈独秀等人所提倡的思想主张之间的逻辑关系何在?“民主”和“科学”的历史语境如何解读?《新青年》的受众群体如何等等。初中历史新课标对《新文化运动》的学习要求是: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一来,教师要在弄清楚历史轮廓的基础上形成知识认知。这实际上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一种挑战。基于以上认识,我将教学目标设定于: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现实)、兴起(兴起标志、活动基地、代表人物、指导思想、运动的性质);②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四个提倡四个反对”的彼此关联以及核心问题);④明确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定位。

2.过程与方法: ①学生通过运用史料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进行分析,提高阅读理解史料、提炼要点的能力,以及深入分析历史事件本质的能力。②学生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内容的脉络关系进行理解和推导,并结合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思考,渗透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③学生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局限性的扩展分析、讨论,思考关于传统文化对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作用,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以史为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学生通过学习新文化运动,认识民主与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②学生通过了解新文化代表人物的经历,体会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无畏探求真理的精神,值得今天的青年人学习;③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讨论,认识珍视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的时代意义。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以及历史影响。

教学难点: ①新文化运动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②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激烈反传统。

教学方法: 讲授法、史料教学法、图片教学法。

二、教学流程设计 展示思维导图:

教师讲解: 1840 年成为近代中国的转折点,从此国人开始对民族命运思考和探索。面对西方的船坚利炮,林则徐、魏源等人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火炮、轮船、养兵练兵之法。此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了近代军事企业。然而,甲午海战宣告了这次尝试的惨败。此后国人开始反思仅仅停留在器物层面是不够的,还需要制度的完善。于是相继出现康梁维新变法,直至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可谓给予民众巨大希望。但这是否就能挽救中国的命运了呢 ?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设计意图: 中国近代史即新陈代谢之过程,本部分以近代化历史进程为线索,既回顾已有知识,又梳理宏观框架,给学生一个宽阔的视野,明确本课主题的时间与空间定位,有助于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来评价近代化历史进程。

展示图片及材料: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 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 旧心理 运用 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 全人格 的觉醒。——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论》

1914 年 9 月,袁世凯率领百官,在孔庙“祭孔”。

结合史料,教师讲解: 辛亥革命结束了帝制,但并未因此换来民主制度在中国的实现,反而出现了政治失序、乱象跌出的局面。民国初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思想上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社会上还有许多人在无望之际烧香拜佛,使许多腐朽之物沉渣泛起,到 1915 年复古逆流弥漫整个中国。人们所希望的民主共和成为招牌,甚至连招牌都挂不住,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正如梁启超对辛亥革命的反思,社会文化应该是整套的,仅有制度是不够的。暮色沉沉的中国亟需一场思想的洗礼。既要有新制度也要有新国民,以达到全人格的觉醒,即国民性的改造。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讲究“凝神、起兴、简练、点题”。材料以梁启超口吻讲述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状况:一方面,作为共和国的总统、总理和各级管理者们,大都刚刚摘去清王朝的顶戴,很难迅速由皇帝的臣子转变成为现代国家的管理者。因此,共和国很难迅速走上国家管理的现代化轨道,而是不自觉地就会按照专制王朝的旧例行事。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是国家的主人,因而既不清楚公民的权利,也不清楚公民的义务,更不知道应该如何对待自己花钱雇佣的国家事务管理者——官员。他们仍然以草民自居,习惯于自居奴隶的地位。总之,当时的中国已经建立起现代的政治体制,而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却与之相去甚远。结合图片与材料引导学生直接提取信息,概括材料,探究新文化运动出现的背景。

教师设问,学生思考:作为知识分子改造国民性最好的途径在哪里呢? 预设答案:创办杂志,办报办刊!

过渡:其中有一个刊物在近代影响较大,那就是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

一、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展示图片:

结合史料,教师讲解: 陈独秀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早年留学日本,曾参加反抗清政府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1915 年 6 月陈独秀从日本回到上海,深得同乡好友上海亚东图书馆经理王孟邹帮助。9 月 15 日《青年杂志》正式创刊。

教师设问,学生思考:请看中间这幅图片,大家能想到上面的“ LA JEUNESSC ”字母是什么意思吗?

预设答案:青年。可见《青年杂志》关注的社会主体就是青年。

教师讲解:1916 年起,《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寓意很明显,“赋予青年新的思想”。陈独秀创办这份杂志的目的是什么呢? 展示史料:

学生齐读,设计问题: 结合材料分析陈独秀为什么把社会的新陈代谢寄希望于青年人?

预设答案: 青年群体的特点是新鲜活泼。青年和社会的关系,犹如细胞和身体的关系。身体的新陈代谢是用好的细胞替代坏的细胞。社会的新陈代谢是用青年驱逐陈朽腐旧的败亡分子。明确创办杂志的目的在于鼓励青年为国家新陈代谢自觉奋斗!

二、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形成1.蔡元培再造北大 展示图片:

教师讲解:1917 年陈独秀被北大聘为文科学长。杂志社也随即前往北京大学。展示图片:

结合图片,教师讲解:这里我们提到的“北大”,并非今天络绎不绝参观的北大校区,而是座落于五四大街的“老北大”。老北大主要有三个校区。最早的校区可追溯到京师大学堂,也就是图上的“北大二院”,主要供理科使用,之后成为北大理学院。下方的北大一院,也就是五四大街的“红楼”,文、法两科在这上课。今天已经成了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再往南约 500 米是北大三院,主要用作男生宿舍。五四运动时期学生就是在这儿的礼堂集会。展示图片及史料:

结合材料,教师导读: 当时主掌北大的是蔡元培。旧时北大可谓官僚养成所。他不满足于这一现状,认为大学不是培养官老爷的地方,而是求高深学问的地方。为了改变北大浓厚守旧的氛围。他主张,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教师设问,学生思考: 结合材料用简炼的语言概括蔡元培的思想主张。预设答案: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过渡: 在这种思想主张下,北大教坛中既有旧式学者,也有新思想的代表。2.新文化运动阵营 展示史料:

结合图片,教师讲解: 上面这幅图原名《宽容》。从画中可以看出当时北大的教员分为两类:一边是海归教授西装革履侃侃而谈,一边是长袍马褂瓜皮帽拖着大长辫子照样大摇大摆。

教师设问,学生思考: 蔡元培引进不同学术背景的人来北大讲学,目的何在? 预设答案: 鼓励各学科观点自由发展,新旧思想互相激荡。

结合史料,教师讲解: 蔡元培认为在思想自由、学术平等的方针下老师有自由研究的空间,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特点兴趣分别选课,接触到不同的学术观点、主张。通过比较对照,思考贯通,以启迪个人独立的思考。后来新思想的代表纷纷加盟《新青年》。于是以《新青年》杂志社编辑为代表的文化阵营在北大形成了。

过渡: 这些知识分子都宣传什么主张呢?我们来看下一个问题。

三、新文化运动的思想主张

展示史料:

要拥护那德先生 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忠、孝、节)、旧政治(特权人治);要拥护那赛先生 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中国戏)和旧宗教(鬼神);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 旧文学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结合史料,教师设问,学生思考: 结合材料指出陈独秀认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法宝是什么?

预设答案: 民主、科学(或德先生、赛先生)。

结合史料,教师设问,学生思考: 与民主、科学相违背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预设答案: 旧伦理、旧政治、旧宗教、旧文学。

设计意图: 几乎所有教材和研究论著中,凡谈“五四”新文化运动,必谈《新青年》;谈《新青年》,必提“民主”与“科学”;提“民主”与“科学”,必引用陈独秀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这篇文章是陈独秀发表在《新青年》 1919 年 1 月第 6 卷第 1 号上的《罪案答辩书》。对于这段文字的解读可谓五花八门,断章取义,很多细节问题没有考虑到,导致其内在逻辑的混乱与混淆。其一,陈独秀所谓的旧政治是什么?旧艺术和旧宗教是什么?国粹和旧文学又是什么?其二,陈独秀提出的“民主”、“科学”有何含义?笔者借鉴王奇生的研究,“民主”与“科学”在五四前早已流行,这里更多地充当陈独秀的挡箭牌,而不是《新青年》具体提倡的思想主张。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展示图片及材料:

结合图片,教师讲解:陈独秀等人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尊孔复古的倒行逆施的黑暗现实进行了深刻反思,认为要改变旧制度、旧思想,彻底铲除专制和愚昧,只改变制度形式远远不够,因此,要特别强调民主精神的内核。

教师设问,学生思考: 结合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民主精神主要有哪些? 预设答案:平等、自由、宪章、人权。

过渡:只有具备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启蒙思想以及理性实证等精神内核,才能实现所谓的“人权”。那么,专制得以存在的土壤有哪些呢? 2.专制土壤一: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结合图片,教师讲解: 在 1918 年 4 月 10 日,上海《时报》第 4 版刊登的是全版广告。这一版广告,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民国初年,在五四运动前夕,上海城市生活中特有的一种文化氛围。在这一版之上,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化妆品、药品广告之外,有一则广告看似无关。上海灵学会招募会员,研究“人鬼生死之问题”,上述内容凸显了民初上海市民模糊的宗教观念。迷信观念的存在使民众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遇事求神拜佛。破除迷信观念的武器是科学。科学本意指的是自然科学,陈独秀将自然科学之方法引进到一切自然的、社会的和人生的问题上,用于实现科学最大的效用。这时陈独秀所倡导的科学不仅有科学方法,还有科学的态度,科学精神。展示史料:

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尚尊严的地位,无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这样几乎全国一致的崇信,究竟有无价值,那是另一问题。我们至少可以说,自从中国讲变法维新以来,没有一个自命维新人物的人敢公然毁谤“科学”的。

——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

教师设问,学生思考:结合材料分析破除迷信后科学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呢? 预设答案:没有一个人敢公然诽谤科学。

结合材料,教师讲解: 自晚清以来,民主(民权、立宪、共和等概念)与科学经国人反复倡导,到五四新文化时期已成为知识界的主流话语。胡适《科学与人生观》一书的序言中肯定“科学”的地位。但对于“有无价值”的思考甚至缺乏。反观社会现实,中科院公民素养调查报告(仅为 3.27%)显示百年来中国人对科学奉为神灵,是既陌生又崇拜的敬而远之的态度所造成的负面影响。3.专制土壤二: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社会新闻:

教师导读,设计问题,学生思考: 结合材料,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赵五贞的悲剧命运。

预设答案: 从外在的环境来看提倡包办婚姻,讲求媒妁之言,不允许有独立选择权。内在的家庭因素也是家长制,子女要对父母言听计从,否则违背忠孝伦理。赵五贞所嫁夫君年过 30,又为再婚,体现了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加之赵氏没有人格独立见解,最终只能选择向命运屈服。在其悲剧命运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儒家纲常伦理。

结合图片,教师讲解: 右边这幅图展示了这对夫妇似乎是新婚不久,从二人彼此显得陌生的关系里,能够品出“男尊女卑”四个字的含义。男的两脚朝外撇着,站立的姿势很放松,至少在他妻子的面前他是世界的中心。女的却很拘谨,两脚并得紧紧的,且微微向里。从两人脚的站法,可以看出他们二人关系的尊卑。对于这桩包办婚姻,女人不得不顺从,她的脖子稍稍扭向了一边,说明她并没有从心里百分之百地顺从。展示史料:

儒者三纲之说,为吾伦理政治之大原,共贯同条,莫可偏废。三纲之根本义,阶级制度是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 别尊卑、明贵贱之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阶级制度极端相反,此东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岭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教师导读,设计问题: 结合材料分析新道德与旧道德的区别是什么? 预设答案: 新道德强调自由、平等、独立之说,旧道德是维护尊卑、贵贱的制度,即不平等之制度。设计问题,学生思考: 历史上谁提倡这样的文化?代表人物是谁? 预设答案: 孔子。

教师讲解: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新文化阵营看来是为专制服务的旧思想的核心,因而提出打倒“孔家店”。展示史料:

他们虽然对孔教批评多于肯定,但殊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对孔子本人和孔教的价值评判实际上大都能够采 取一种一分为二的评判态度和立场,而并非如一般人印象中误解的那样,是不加区别分析地一概全盘予以否定或简单地予以蔑弃。“反孔”斗士们坚决反对膜拜孔子的偶像,而对作为一代哲人或伟人的孔子本人又是崇敬的。

——林存光《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孔子观念的根本改变》

教师导读,设计问题:结合材料说明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孔子的态度。预设答案:反对把孔子作为偶像崇拜和儒家伦理,尊重和崇敬孔子。4.破除旧思想载体: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展示图片:

胡适(1891-1962),哲学博士,一生获有 35 个荣誉博士学位。26 岁任北大教授。安徽绩溪人。

结合图片,教师讲解: 为了向大众宣传普及新思想和新主张,留美博士胡适小心翼翼地提出用口头白话改良书面文言的主张,并得到陈独秀等人支持,新青年也率先改用白话刊文。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下胡适的白话诗。学生齐读,设计问题: 大家认为这首诗写得怎么样啊? 预设答案: 打油诗。

教师讲解: 胡适尝试白话新诗,创作了《蝴蝶》等大量新诗,并收入《尝试集》。他的但开风气不为师的大胆尝试,为后来新文学的发展壮大探出了一条新路。此后新文学的成就出现在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展示图片:

结合史料,教师讲解: 陈独秀看到胡适的文章,立即在《新青年》上写文回应,提出《文学革命论》。从受众群体来看,主张贵族文学变国民文学。从语言撰写上看,主张陈腐、拗口的古典文学变新鲜、质朴的写实文学;从题材方面由山林文学变社会写实文学。展示图片:

结合史料,教师讲解: 不过新文学形式与新思想结合的典范要数鲁迅,他创作了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控诉了吃人的旧礼教和旧道德,大声呐喊救救孩子,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展示图片:

结合图片,教师讲解: 后来商务印书馆推出白话教科书,图文结合,生动活泼,比四书五经更受孩子们的欢迎,白话文也得到更广泛的普及,以至于时至今日我们读文言比外语更费劲。

学生回顾所学,教师归纳其内容的逻辑关系:

展示材料:

《新青年》从 1915 年创刊到 1922 年休刊,其间有 7 个年头。这 7 年,是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思想大解放的年代,是新旧思潮大激战的年代。《新青年》适应了时代的要求,指引着这个时代前进的步伐,培育了整整的一代青年。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蔡和森等都受过它的深刻和重要影响。

——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

结合材料,教师讲解: 新青年创刊七年,成为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杂志之一。新青年也教育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如五四时期青年学生毛泽东、周恩来都深受其影响。

展示图片及史料:

结合材料,教师讲解: 《新青年》影响和教育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等中共早期领袖人物。毛泽东的自述很直白地道出中国近代两次思想解放潮流,即维新运动与新文化运动前后相继关系,亦即新陈代谢关系。周恩来留学期间对从前所想的、所行的、所学者的一一否定,决定另辟“新思想”,求新学问,做新事情,实在是同“重生”、“更生”一样子了。

照应单元主题,引导学生完成表格,以明确本课在近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教师总结,学生思考: 以《新青年》为主阵地的新文化运动成为近代继维新运动后又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潮流,冲破了专制统治的思想牢笼,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打下了基础。当然,诚如胡适日后回忆无不遗憾地说新文化运动虽然可以看作中国的文艺复兴,但成就远未及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这场运动的成就和局限也一直影响至今。最后引用《大国崛起》总结这节课。展示材料: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思想 ;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力量。

——《大国崛起》

布置作业: 制作一份以“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为主题的历史小报。内容要求:①每人制作 1 张 A3 小报(纸质、电子版均可)。②每组将小报精彩内容进行课堂展示。

设计意图: 大家共享交流彼此的学习成果,在近似的知识储备中产生思维的共鸣。通过课堂讲解,学生以已有知识为载体,自主搭建学习的平台,积极探究新文化运动中的其他领袖人物。他们关注的范围涉及到钱玄同、鲁迅、胡适等人物。这样一来,学生涵盖内容的层次已经远远超越课本,他们所了解的新文化运动也越逼近真实与丰富,他们的思想成果在小报中都有所展示。

三、板书设计

一、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1.背景

2.1915 年《青年杂志》 1916 年《新青年》

二、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形成 1.蔡元培再造北大 2.新文化运动阵营

三、新文化运动的思想主张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课例品析

(一)品析教师: 张静(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学高级教师)

张威(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中学高级教师)

本主题的标题是教学内容的处理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从教学研究走向课程与教学研究,是当前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我国教师能力建设的迫切需求。教师不仅要教教材,而且要学会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这是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去取、补充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成为教师能力发展的重要领域。首先解释两个概念,一是教学内容的处理,首先看什么是教学内容?此处所说的教学内容的处理是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问题的内容或者对于某一学科知识体系中特别重要的内容的处理。第二个概念是课程资源开发,主要指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不包括校本课程资源。

这两者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认为,第一,教学内容的处理是基础,只要搞清楚了什么是学生和教师普遍存在问题的教学内容或者重要内容,才能搞清楚这节课的“本”。其次,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要解决桥的问题。这是体现教学内容处理的桥,或者说是途径,是“末”。下面从这两个方面,结合张老师的课进行探索。

一、教学内容的处理

1.依据课标和学情,确定重难点

课标(2011 年版)要求: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将教学重点设定为 “知道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而将教学难点设定为“对三民主义内涵的理解,对辛亥革命历史影响的全面理解”,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用 16 分钟左右完成了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等史实的教学,其他时间都用于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的地位。2.教师对教材内容结构有清晰认识,史实逻辑清晰

教师将本课各子目间的关系定义如下:第一子目“孙中山创立同盟会”是辛亥革命的背景,第二子目“武昌起义”是狭义辛亥革命的爆发,第三子目“中华民国的成立”是辛亥革命的结果。3.通过历史细节的补充,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学生从中感受到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性以及革命志士愈挫愈奋,为国家人民牺牲的精神。

用“反清大事年表”引导学生熟悉课本基本内容,勾画重点,感受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愈挫愈奋的革命精神和坚强意志。

补充课外资料秋瑾,引导学生从女性、母亲角度来更深刻感受辛亥志士的革命精神。

4.本课难点之一: 对三民主义内涵的理解

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部分没有列入三民主义,对初二年级学生而言,三民主义也比较枯燥,难以理解,但教科书中有这一知识点。教师在这里的处理是学生通过中国同盟会 16 字誓词与三民主义相互印证来加深理解,教师重点讲解最艰涩的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学生是否理解三民主义与是否能突破本课另一难点,全面理解辛亥革命历史影响有很大关系,所以,将三民主义这一知识点纳入教学过程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民生主义与本课主线的关系不是特别密切,初二学生理解也比较困难,所以,在这里可以更为强调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尤其是民权主义。

5.本课难点之二: 对辛亥革命历史影响的全面理解

本环节占据了本课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在老师引导下通过阅读课文、分析史料、回答问题、课堂讨论以及师生对话,从“世界对比看辛亥”、“清朝对比看辛亥”、“王朝对比看辛亥”、“当今联系看辛亥”、“民国初年看辛亥”、“孙中山看辛亥”、“我来看辛亥”七个不同的视角全面地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对初中学生而言,无法一蹴而就地达到全面认识辛亥革命历史的目标,教师将这一任务分解,有效地降低了难度。

七个视角中,“清朝对比看辛亥”、“王朝对比看辛亥”、“ 民国初年看辛亥”是重点,前二者有重合之处,可以合并;“我来看辛亥”是对以上诸视角的综合概括。

课例品析

(二)品析教师: 张静(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学高级教师)

张威(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中学高级教师)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

1.充分开发历史课程的各种资源

形式多样,从来源上看,包括教科书、乡土史材料、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等;从形式上看,包括文本、图片、地图等。2.亮点之一:乡土史资源运用

教师展示《武昌起义后的形势图》,提问:南方独立第一省是湖北省,北方独立第一省在哪儿?学生齐答:陕西省。教师补充:陕西在武昌起义后第12天宣布独立,走在了时代前列。并补充西安辛亥革命的史料,如:后宰门、端履门、西华门、新城广场的来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知识经验及认知基础,将历史教学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此环节学生非常感兴趣,可以再加强一些。例如:不能光说国民党人的“破坏”活动,还要说贡献。

3.亮点之二:在重点教学环节运用课程资源

“民国初年看辛亥”采用文字、图片等形式资源,引导学生形象地认识中华民国建立之初中国的政治、社会生活状况。4.精选针对性、典型性强的资源

材料 1 : “天下受命于天子”,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材料 2 :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 2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 1 的随意性较强,二者对比性不强,建议材料 1 修改。可以修改如下:

康熙皇帝曾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之。” ——摘自《东华录》

“民国初年看辛亥”采用文字、图片等形式资源,引导学生形象地认识中华民国建立之初中国的政治、社会生活状况。其中袁世凯称帝,最终失败,既可以说明辛亥革命后,封建思想仍有残余,也可以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而富商纳妾问题与本课主题关系不大。建议这一环节,运用以下故事: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这有利于说明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及失败原因。

运用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的照片,引导学生通过辨别其服饰,得出他们不同的救国方法,认识到孙中山彻底的反清革命态度。这一教学环节设计符合初中学生从具象到抽象的思维习惯。尤其是从孙中山剪辫一事说明他彻底的反清革命态度非常形象,但对康有为行为的定义有所片面,因为为实现变法康有为还是进入了清政府。

5.可以更全面地开发学生资源

“我来看辛亥”环节是由学生说出自己对辛亥革命历史地位的认识。此前各项活动均为学生语言表述,此处如果能让学生设计辛亥革命 100 周年纪念海报等,是否有更大发挥空间,也有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

课例品析

(三)品析教师: 张静(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学高级教师)

张威(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中学高级教师)

本主题的标题是教学内容的处理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从教学研究走向课程与教学研究,是当前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我国教师能力建设的迫切需求。教师不仅要教教材,而且要学会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这是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去取、补充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成为教师能力发展的重要领域。首先解释两个概念,一是教学内容的处理,首先看什么是教学内容?此处所说的教学内容的处理是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问题的内容或者对于某一学科知识体系中特别重要的内容的处理。第二个概念是课程资源开发,主要指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不包括校本课程资源。这两者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认为,第一,教学内容的处理是基础,只要搞清楚了什么是学生和教师普遍存在问题的教学内容或者重要内容,才能搞清楚这节课的“本”。其次,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要解决桥的问题。这是体现教学内容处理的桥,或者说是途径,是“末”。下面从这两个方面,结合费老师的课进行探索。本课的课标要求: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执教者是北京清华附中 费小建 老师,费 老师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8 年级上册,第 2 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其中第1课是近代工业的兴起,讲洋务运动和民资企业诞生,第 2 课是维新变法运动,第 3 课是辛亥革命,第 4 课便是本课内容。本课共有三个子目,即陈独秀创办《新青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新文学的巨匠——鲁迅。

我们先来了解本课内容在这一历史阶段中的地位和作用。19 世纪下半叶到 20 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在中国国门洞开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和社会风尚,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洋务派开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甲午战争后,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维新变法浪潮,之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清王朝的统治虽然被推翻了,但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启蒙的闸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一、教学内容的处理

那么,依据本课的课标,哪些会是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呢,哪些是对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要解决的内容呢?我们可以先看一看费小建老师自己设计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以及历史影响。

教学难点: ①新文化运动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②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激烈反传统。

应该说费老师抓住了本课的核心关键内容,一是理解,二是认识,如果再把问题细化,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问题,我们把它们定为特定学习内容,即本课必须要引导学生共同解决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形成历史认识。特定学习内容:

1.如何认识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2.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以及新文化运动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3.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孔子的态度? 4.如何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5.如何认识本课在近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一)我们来看一看老师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首先以新文化运动内容的第一个方面:提出德先生为例。

我们先思考:学生在理解“提倡民主、反对专制”上有什么困难?教师是怎样解决学生理解的困难的?旧制度指的是什么?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民主精神是什么?老师是怎样引出赛先生的?这中间的逻辑是怎样的?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展示图片及材料:

结合图片,教师讲解: 陈独秀等人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尊孔复古、倒行逆施的黑暗现实进行了深刻反思,认为要改变旧制度、旧思想,彻底铲除专制和愚昧,只改变制度形式远远不够,因此要特别强调民主精神的内核。

教师设问,学生思考: 结合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民主精神主要有哪些? 预设答案:平等、自由、宪章、人权。

过渡: 只有具备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启蒙思想以及理性实证等精神内核,才能实现所谓的“人权”。那么,专制得以存在的土壤有哪些呢?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二)新文化运动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思考:学生的困难是什么?老师是怎样解决的?这种方法有效吗?

学生回顾所学,教师归纳其内容的逻辑关系:

从以上的分析和展示可看出在教学内容处理上: 第一,先要了解本课在历史发展中的位置和作用。第二,了解学生学习上的困难。第三,确立教学目标。第四,引用必要的材料。

人力资源培训课程内容总结 篇6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体育课程对改善学生的体质状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增强了学生体质已成为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识;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规范的体育课程管理体系,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大,由“一纲一本”向“一纲多本”转变,教材质量逐渐提高;体育教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注重学生主动、积极、快乐学习的成功改革经验,这主要归功于参与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主体之一———体育教师。

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主体———体育教师

1. 体育教师在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方面的特点

教师是课程实践的核心人物,他们在课程实施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同样,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开发过程中也起着核心作用。他们虽然在教育及体育方面的理论水平不及体育学科专家,但却具有体育学科专家没有的优势:首先,他们与学生接触更广泛,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日常交往行为,最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其次,他们掌握了体育课程实践的第一手资料,而这正是体育学科专家所非常缺乏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体育教师所决定的。主要有以下特点:

(1)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是体育教师工作程序中的重要环节。

教师是课程的具体实施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就必须完全地执行课程专家所编制的方案,而是应该在一定具体的现实条件下,从课程实施的现实情境出发,充分开发和利用一切课程资源,对有限的课程资源作无限的探索。因为影响体育课程实施的因素可能有很多,不仅受学生主体需要的制约,而且受学校场地、器材、师资、季节、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也就是说,在体育课程方案的实施中,不能也不可能复制或照搬课程方案,必须经过体育教师的再创造过程,他们必须根据自己的教学习惯、行为方式、学校条件、学生特点、场地器材、季节、气候等多种因素对体育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适度调整。为了保证体育课程的实施效果,他们还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

(2)开发成果以各种具体的体育课程内容为主,开发过程具有动态性和连续性。

与体育学科专家不同的是体育教师开发的主要成果不是体育教材,而是各种具体的体育课程内容,或者说是如何实施体育课程的具体方案。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时刻面临着三个必须解决的问题:第一,如何根据课程要求选择课程内容;第二,如何使所选择的课程要求适应学生的特点、学校的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第三,如何将课程内容通过体育教学来具体实施,实施的具体目标、程序、步骤、方法、形式是什么等。这就构成了体育课程实施的三个基本环节,即体育课程内容选择、体育课程内容调适和体育课程内容应用。这三个基本环节的连续推进,每一步都涉及资源的开发问题,都必须以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作为前提条件和基础。由于体育课程实施的环节是连续不断的,因此体育教师在每个环节中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也是连续的和动态的,而且每个环节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经验和成果,反过来又为下一轮体育课程实施提供依据和参考。只要体育课程实施不结束,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活动就不会终止。

(3)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与专家之间的合作是体育教师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主要方式。

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过程中,体育教师并非独自探索,他们除了要接受体育学科专家的指导并与他们合作外,还要与本校或外校体育教师等人员进行多方面的合作。体育教师之间的合作,本质上是体育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学习,其合作的基本形式包括对话、信息交流、经验共享、座谈会、专题讨论、协作研究课题等。无论采用何种合作方式,体育教师之间的合作、信任、支持、交互作用和开放性的交往越理想,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实施的效果就越明显。体育教师与专家的合作,是我们期待的较为理想的模式之一,但是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如专家是否愿意、有无时间参与合作等。

(4)课堂教学既是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主要途径,又是推广开发成果的主要途径。

课堂既是进行体育课程和教学研究的平台,又是推广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成果的主要途径。一方面,体育是在课堂实践中所开发的各种体育课程内容资源,都可以通过体育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来检验效果、发现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另一方面,有些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如学生的生活经验,需要体育教师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实践才能完成,也就是说,没有师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互动与交往,就不可能实现这一类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2. 体育教师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任务

课程资源的开发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找到了一条理想的途径,课程资源开发过程就是教师专业不断成长的过程,开发程度和范围将决定教师专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长期以来,体育课程内容基本上是由专家预先规划设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体系和载体,形成了“专家设计课程、教师教课程、学生学课程”的模式。这不仅束缚了体育教师的手脚,使他们变成了固定的体育课程内容的传授“机器”,而且使得最宝贵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体育教师和学生的经验被白白浪费了。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将打破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的体育课程模式,充分释放出体育教师的“能量”,有效地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体育课程开发的“主人”。

(1)对体育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体育教材也是如此,虽然它是体育学科专家根据体育课程标准和一定原则编写的,但要进入体育课程成为具体的体育课程内容,还必须经过体育教师的再次和多次开发。体育教师对体育教

西藏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

宋海峰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艺术系,西藏拉萨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西藏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西藏各高校体育教师的学历、职称结构不合理;西藏各高校的体育教材、内容要进行改革;西藏各高校体育场地设施较差;西藏各高校体育教学要围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构建适合高校发展的新型的体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西藏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发展对策

1.前言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西藏高校的体育教育应与内地普通高校的体育教育有所不同,西藏高校培养的工作者不仅要求具有更为强健的体魄,而且要求必须具备特定自然环境和劳动条件中工作生活的能力。因此,西藏高校教育中的体育教学承担着更为重要的健身育人的重任。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西藏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作为研究对象,根材的二次加工过程,实际上需要解决以下几个矛盾:第一,使体育教材内容具有适应性,即使体育教材能够适应本学校的条件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第二,使体育教材内容问题化。在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不断探索未知的热情。第三,使体育教材结构化,尽可能让学生掌握各种体育知识和身体练习的基本结构和要素,知道事物之间的关联,并能举一反三。第四,使体育教材内容生活化,尽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他们的学习起点,使教材回归生活。

(2)积极开发特色性强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并将开发成果系统化。

除了体育教材的二次开发以外,体育教师还要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开发其他各种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特别是民族特色、地区特色、学校特色和学生特色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并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各种内容新颖、形式多样、适应性和操作性强的体育课程内容。另外,体育教师还要将这些开发的内容进行总结,使之系统化,并争取在此基础上编写出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教材。

(3)要重视隐性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利用。

更加关注隐性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重要方面。所谓隐性体育课程内容,就是指隐藏在体育知识、技术、技能里的那些关于体育情感、体育精神、体育意识以及学生人格(心理、性格、社会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隐性体育课程内容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个性品质、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但隐性课程内容也具有隐含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因此体育教师要通过有意识的、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将体育课程内容中隐含的、不确定的课程内容开发出来,呈现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因为学生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它们直接源自学生真实的生活,有些内容资源甚至可以说是学生集体智慧的象征。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体育教学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将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可以促进学生主体

据西藏高校的办学规模,以及学校性质等特点,本研究抽取西藏大学、西藏藏医学院、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治区职业技术学院4所高校作为调查对象。

2.2研究方法

主要有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

根据本研究课题的内容和目的,笔者遵循体育科研方法等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经过向专家咨询与反复修改,设计了“西藏高校体育教师调查表”和“西藏高校学生调查表”。并对问卷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效度系数为0.9。问卷的信度检测主要采用重复调查法,两次调查一致性系数为0.92。问卷发放中,本研究的抽样框为被调查学校二年级学生,其中西藏大学300名,藏医学院100名,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名,自治区职业技术学院200名,共发放8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74份。在调查的774名学生中,男生389名,女生385名;藏族学生571名,汉族学生184名,其他少数民族19名。被调查学生与西藏高校学生民族比例情况相符。

性的发挥。因此,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不仅应是教师发挥创造性的过程,同时还应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学生发挥主体性的过程。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我们应努力做到与学生的直接经验相结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与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更高效地发挥学校体育的功能。

(4)总结与反思体育教学活动。

有些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然而当这些教学内容进入课堂时,则出现了很多问题。有时教师教得力不从心,学生学得也很吃力;有时课堂教学缺乏明确的目标,学生学无所得,课堂教学如“走马观花”。之所以这样,原因就在于他们忽视了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成果的系统化和完整性。因此,体育教师除了重视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成果外,还要学会对体育教学活动的自我总结与思考,要善于通过课后教学记录、与他人交流教学心得、自我反思等,从实践中总结出有利于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各种经验。只有这样,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当然,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过程中,除了体育教师外,还要充分发挥其他主体的作用,如体育学科专家、学生、学校其他课程教师、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学生家长、社区居民,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如业余体校教练员、运动员等。在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需要尽量“人尽其用”。

参考文献

[1]李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霍秉坤.实施课程之匙:教师参与行动研究[A].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秘书处.21世纪课程研究与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人力资源培训课程内容总结 篇7

关键词:体育教学;课程资源;创造性研究

随着我国在奥运会中取得越来越驕人的成绩,我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体育大国。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随着我国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我国体育教育赢得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国体育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一些问题也开始出现。在众多的问题中,新课程标准和与之相匹配的教材、师资、物质条件不足的矛盾已经凸显出来,如何有效地化解这一矛盾,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实践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就使得教学资源不平衡,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并符合自身需要的课程资源。

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课程资源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包括所有的可以用于教学的社会及自然资源。

我们今天意义上的课程这一名词,是个舶来品。课程一词源于拉丁语,指“跑道的意思”,引用到教育学当中,课程是指学习学科的内容的进程。由此可见,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我国历来重视体育教学,我国体育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体育课程的资源开发中却存在一定不足。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绝大多数体育教师过分的依靠体育教材,而没有形成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

一、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体系不成熟,没有能够形成健全的、自己的体系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由于我国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起步晚,没有具体的经验可以借鉴。

2.在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中,缺少创造性研究

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理论不够成熟,一方面是学术研究不够规范,在研究中经常出现相互借鉴乃至重复研究的现象。

3.就是实证研究的不足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和实际的教育相结合,单纯的理论研究很难开发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课程资源。但是对于从事体育教育的一线教师而言,虽然了解具体的体育教育情况又有具体的实践经验,但是缺乏理论基础,也难以开发出科学的、合理的体育课程资源。

二、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对策

1.要加强理论学习

理论是进行理论课程资源开发的指导。我国的课程资源开发理论研究起步晚,发展滞后。国外在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中起步早,所以在研究中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因此,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研究中,要充分借鉴外国的先进理论。但是,借鉴的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

2.要强调创造性研究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中,尤其是在理论研究中,要坚决避免重复的研究。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进行研究,这样就可以保证研究的独特性。

3.要将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

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中:一方面,就是从事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要深入到教学实践当中,将自己的理论融入实践当中;另一方面,要加强一线体育教师的理论学习,将自己的实践经验诉诸文字,形成自己的理论。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对于体育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体育课程开发,我国的体育课改会取得更好的发展,我国的体育教育也会取得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王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辽宁教育研究,2002.

上一篇:如何创设音乐教学情境下一篇:心理团体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