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文化

2024-09-18

大学生校园文化(精选8篇)

大学生校园文化 篇1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问卷

1、你所在的年级

A 大一B 大二C 大三

2、你的性别

A 男B 女

3、你觉得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是如何体现的?(多选)

A 学术氛围B 学校管理制度

C 教师的教风D 校园建筑风格

E 人文气息

4、校园你觉得当前你校校园文化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A 重视显性文化建设,忽视隐性文化建设

B 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规划,校园文化档次不高

C 局限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层次上,缺乏以教师为主导的校园文化建设

D 封闭型的活动较多,对外吸取和辐射较

5、你是否参加过学校的各种学术竞赛或讲座

A 经常B 偶尔

C 没参加过D 想过,但觉得实力不够

6、你认为我校的校园环境和硬件设施建设怎么样

A 设施完善先进、环境优美B 校园环境优美,各类设施基本完善

C 设施不够完善,但环境不错D 环境有待加强,硬件设施也不够完善

7、你认为我校的学生活动组织情况及参与度如何(多选)

A 社团和活动参与度都一般B 活动参与度都较高、组织得较为成功

C 社团很多,但活动不足D 社团多、活动参与度一般 E 社团与学生活动都很多,但规模偏小且缺乏影响力

8、你认为社团活动在繁荣和活跃校园文化的作用

A 作用很大B 有些作用C 作用不大D 没有作用

9、你认为学校的奖励制度对学生的激励程度如何

A 和有帮助B 有帮助C 一般D 没有帮助E 不知道

10、你认为我校的规章制度

A 民主B 强制C 有名无实D 没感觉E ________

11、你认为我校的新闻宣传力度和舆论自由度如何(多选)

A 舆论基本自由B舆论自由,能畅所欲言

C 新闻宣传较为滞后,有效信息不足

D 新闻宣传力度较为及时,信息量一般

E 校园网新闻多为表面文章,不够贴近同学

12、你觉得现实生活中的大学与你高中时所想象的大学

A 比想象中好B 基本一样C 相差甚远D 没感觉

13、你对大学生活的感觉

A 比较乐观B 一般C 有点悲观D ________

14、你认为学校应增加哪些活动来丰富校园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生校园文化 篇2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一代大学生群体表露出来的心理特征十分鲜明,突出表现在卓尔不群的个性化人格结构上,这是对奴性化群体心理人格结构的反叛与突破,是未来社会创造性的源泉。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是人类自身生命的创新与升华,是人类自身素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铸造。但是这种个体人格心理的负面效应也是明显的,如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极端个人主义人生观,缺乏团队精神,以自我为中心的处事原则等。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适应环境变化,如何面对挫折,如何调节不良情绪,如何协调人际关系,如何确立自我等等,都是大学生必须面对的事情。事实表明,在大学期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感到困惑和迷茫,有的甚至发展成为心理障碍。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环境适应问题

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生活条件相对优越,他们从中学到大学,环境发生了改变,离开了长期依赖的家长和老师,一些大学生内心深处便产生了恐慌和恋家情绪。对新环境的不接受,自理能力的不足,面对新的集体、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学习特点,一些学生出现了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很容易产生多种适应性心理问题。有的学生来到新的环境,面临理想与现实的较大反差,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便感到茫然无措,并由此产生失落感、自卑感和焦虑情绪,其中一年级新生表现得最为突出。

(二)人际关系障碍

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由于各自的经济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不同,同班及同寝室同学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个性特征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使气氛紧张,导致心理压力。大学生希望社交渴望友谊,然而由于害羞、自卑、不善言辞、缺乏社交基本技能等原因,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导致部分大学生害怕交际,不愿敞开心扉,自我封闭。这种矛盾心理很容易导致压抑、孤独,人际关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难题。

(三)自我认知失调

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大学生向往和追求的目标。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指出,一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大学生在中学是学习尖子,但到了人才荟萃、高手如林的大学,失去了原来的领先地位,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冲突。少数大学生由自傲走向自卑,信心下降,意志消沉,缺乏进取心。大学的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有的学生无所适从,表现出困惑的心理。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没有发展前途,缺乏学习兴趣,因而情绪低落,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四)就业压力造成的心理负担

随着择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择业,他们既向往又担忧,既对自己有很高的期盼,又怕自己失败受挫。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加重了大学生的行为责任和心理压力。一方面,他们渴望竞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到理想的职业,以证明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竞争的激烈又不免使他们犹豫担心,害怕竞争中的失败,担心选择带来的风险,畏惧探索中的困难,自卑恐惧焦虑急躁的心态不时出现。这些悲观情绪打破了他们的心理平衡,心绪抑郁,使他们对前途失去希望,更有甚者觉得生存没有意义。

(五)生活挫折引发的不健康心理

由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是在家长和教师的保护下一帆风顺地成长起来的,很少遭到过严重的挫折,更缺乏独立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因而在遇到诸如失恋、失去朋友、家庭的重大变故、经济困难等挫折时就束手无策,影响他们心理情绪的稳定,从而造成他们焦虑、烦恼、自卑、痛苦、嫉妒、失望、逆反等不良心理。这些问题常使大学生能力受到抑制,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交往能力受限制,严重的还会使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如头痛、头昏、消化功能紊乱等。

因此,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等学校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在现今条件下,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多方面的,而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能起到很好的影响作用。

二、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高尔基说:“赏心悦目的环境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奋发图强的气氛可以使人奋进”。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校园文化的内涵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组合体,是指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具体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种文化形态,分别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一)校园物质文化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

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的地理位置、地形风貌等自然环境和校园的各种建筑、教学科研设备、文化设施和生活设施,以及校园里大小园林、草地、花坛、道路等硬件工程的合理布局。这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各种设施,以其独特的校园风格和文化内涵,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教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首任校长乔丹所言,校园的“长廊连同他们的华贵的圆柱,也将对学生的培养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每一块砌墙的石头必定会给学生以美和真的熏陶。”校园环境建设应着眼于文化氛围对师生的熏陶和感染,要千方百计地让草木“说话”,让石头灵动。比如建筑风格,既要体现学校深厚的历史传统,还要体现新时期办学理念和青年学生朝气蓬勃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以传承和创新的理念指导校区的建设规划,通过对建筑物的造型装饰,对办公室、教室的布置,对树木花草的种植培育,对校园雕塑的摆放,对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校园环境的点缀,使学生在赏心悦目之中陶冶情操。置身于美丽的校园环境中,在这样的文化的影响下,能对大学生起到塑造美好心灵、激发进取精神、调节心理状态等重要作用,做到人与环境、自然的和谐。

(二)校园制度文化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提供保障机制

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校纪校规等各种规章制度,是学校科学管理、严肃纪律、约束与规范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管理机制。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为大学生评价自己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人格形象提供了衡量的标准。制度文化一经形成,能凝结为一种无需强制即可在代代学生中自然传承的精神文化传统。因此,高校必须建立起富有人文情怀与创新活力的制度文化体系,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的育人功能。完善、规范的制度体系不仅仅是约束和规范,更是学校教育者的教育思想、价值观、培养意向的反映,能营造一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理想化氛围,让大学生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可以让大学生尽情发挥出生命的潜力与活力。这种教育氛围,必然会发挥约束、激励、保障、导向的功效,使大学生在观念上、情感上、心理上、行为上按照这样的价值准则自觉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

(三)校园行为文化是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有效载体

行为文化,主要指师生员工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各类群体(社团)的活动等,是学校作风、精神风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学校精神、学校价值观的折射。从内容上看,不同的行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如学术科技文化,以科学性和严谨性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兴趣培养产生巨大的作用;艺术文化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要,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快的情绪特征,并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下获得休息和娱乐,在广阔的天地里尽情地展示天赋与才华,获取奋进的信心。

(四)校园精神文化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提供精神支撑

精神文化,是深层次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其主要内容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表现为学校风气、学校传统以及教职员工的思维方式等,可以说是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学校精神一旦形成,可以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可以使大学生保持一致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营造浓厚的精神氛围。因此,任何一所高校都应该重视大学精神的凝炼,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学校风气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校风包括学风、教风以及学校积淀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在学术探索中所形成的风气和氛围,它既是大学精神的综合反映,又是大学精神的具体化和外化。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在校风建设中一定要从当代大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和解决各种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全面的素质教育理念,加强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可利用讲座、报告、心理沙龙、主题班会、心理知识竞赛、宣传橱窗、广播、校园网络等各种方式,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从而使大学生在多元化的校园文化中养成独立自主、具有个性和创新性的人格特点,铸就经得起考验的心理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李大健.青少年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及成因和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 2002 (3) .

[2]章明明.大学生心理冲突现状调查[J].高教探索, 2007 (2) .

[3]杨江水.塑造青年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对策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07 (2) .

[4]赫丽红.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因素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 2006 (4) .

[5]齐平, 安莉娟.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原因探析[J].教育探索, 2006 (2) .

大学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犯罪 篇3

[摘要]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流是健康的,大学校园文化是控制大学生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但大学校园文化中也存在着很多消极因素,成为大学生犯罪的重要谤因。目前大学校园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主要表现为:人文精神缺失、物质文化建设落后、制度文化存在薄弱环节、低俗文化滋生蔓延。针对大学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犯罪的内在联系,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才能遏制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大学生犯罪;预防遏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09)03-0108-07

我国大学的存在和发展,产生了与其相适应的大学生活方式和观念体系,即大学校园文化。这些年大学校园文化可谓丰富多彩,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大学生违法犯罪亦呈现出多发态势。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大学校园文化与大学生违法犯罪有无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有,其作用机制是怎样的?我们应采取什么对策才能遏制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增多?弄清这些问题,无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犯罪的内涵和特征

弄清大学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犯罪的关系,必须对二者的内涵和特征有个正确的把握。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指在大学校园区域中,由大学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管理、学习和生活等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以及创造这些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本身的总和。一般来讲,大学校园文化包括三个层次,即大学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包括大学校容校貌、教学设施、科研条件和各种教育服务设施等,它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凝聚;制度文化包括大学校训、行为规范、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和责任制度等,它集中体现了大学校园文化的精神层和物质层对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要求;精神文化包括大学的培养目标、教育思想、校园精神、道德情操、价值观念等,它是大学师生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及精神面貌,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其中,物质文化处于低层次,制度文化处于中间层次,精神文化属于较高层次,也是核心层次。浓郁的大学校园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设施和严格科学的制度来保证,物质设施和规章制度的建设要体现精神文化意义。

大学校园文化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1.教育性。大学校园文化的教育性,是通过一种隐性的教育方式所特有的教育功能实现的。大学校园文化教育的隐蔽性,使富有教育意义的知识和哲理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教师的精辟讲授、在图书馆博览群书、网络信息的传递以及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和课外活动等,使大学生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形成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心理品质,有效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倾向,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使其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大学校园文化循序渐进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如同一只无形的手,为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提供了环境保障和政策导向。无论学生愿意与否,只要长期置身其中,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大学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精神、所形成的氛围的熏陶和感染,并将这种精神逐步地、不自觉地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所以,大学校园文化能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和积极的自我态度,建立客观的社会认知,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并提高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互动性。大学校园文化存在于群体互动之中,反映了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文化追求。互动性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生命力之所在,一种文化活动之所以能够在大学中存在并成为潮流。原因就在于主体对这种特定文化活动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相当的智力因素,相近的学习环境,相仿的生理心理结构,相似的人生阅历,相同的社会背景,使大学生的社会意识、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生活方式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容易对许多“热点”问题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和依附感,从而使“热点”成为一种潮流。如从前几年此起彼伏的“老乡会”、“追星族”到近几年方兴未艾的“洋节热”以及持续升温的“考研热”、“考证热”等,都是大学群体成员之间所达成的默契和互动的明显体现。当大学校园文化中所蕴涵的价值观能为全体成员认可时,就能产生一种强大的心理凝聚力,把全体师生团结在一起,使其具有不可低估的感召力。

3.规范性。大学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文化,是通过制度等强制性的硬规范和校规、校训等不具有强制性的软规范,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管理的。学校中的物质环境、校风班风、师生交往等都渗透着学校的要求与教育意志,是一个有情感色彩的具体生动的育人环境。它可以通过暗示、舆论、从众等特殊机制对大学生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使他们自觉感受到这种要求并按照这种要求去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理想情操、道德规范等已经形成T--种纪律和规范,是大学师生员工共同创造、认可并必须遵守的评价是非曲直、调节约束行为规范的标准。可见,规范性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二)大学生犯罪的内涵和特征

明确大学生犯罪的内涵,必须要准确界定大学生的范围。所谓大学生,是指在高等学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这里的高等教育层次包含大专、高职、本科学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大学生犯罪是指由大学生实施的具有反社会的严重危害性的行为。最近10年来,大学连续扩招使我国大学教育总规模迅速增长,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在高等教育迅速向大众化阶段迈进的背景下,大学生群体更加复杂化和多元化,呈现出“三多”的新倾向:一是贫困生群体日益扩大,二是大学生心理问题增多,三是“双差生”增多。尤其是“双差生”的问题非常突出,随着大学的入学门槛降低,生源整体质量下滑,大学校园内学生来源越来越复杂,降分录取的学生、成人教育的学生、民办大学的学生、各类培训学院的学生都云集大学校园。这些学生中,文化素质差、思想道德素质差的学生占了相当比例。可见,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生已经不全是过去经过严格考试选拔的精英型群体,而是逐渐向大众型群体转变。由此使大学生犯罪呈现出非常复杂的局面。据调查,我国大学生犯罪数量及犯罪人数自1999年开始不断上升。2001年比1999年增加754.5%,2002年较之2001年又增加了97.1%。

目前,我国大学生犯罪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犯罪类型多样化。过去,大学生违法犯罪以盗窃犯罪为主,小偷小摸者居多,大约占大学生刑事犯罪90%以上。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类型逐渐呈现形式多样化的特点。据统计,我国刑法分则中规定的10类400多种犯罪中,大学生犯罪已涉及到5类数十种。可以说,大学生犯罪的种类几乎无所不有,涵盖了政治、经济、刑事等各个方面,除了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由特殊主体构成的犯罪(渎职罪、贪污

罪等)外,大学生犯罪的类型主要有:以盗窃为主的财产型犯罪,以谋财渔利为目的的传销、诈骗型犯罪,以强奸和卖淫嫖娼为主的性犯罪,以报复凶杀为主的暴力型犯罪,以抢劫、绑架和敲诈勒索等为目的的侵犯人身型犯罪,以封建迷信和“法轮功”等邪教为主的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以放火、投毒为主的危害公共安全罪,以营利为目的的赌博犯罪以及计算机违法犯罪和毒品犯罪等。此外,大学生自杀案件亦时常见诸报端,一些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在大学校园里也哨然出现。可见,大学生犯罪侵害的客体是十分广泛和复杂的,犯罪类型呈多样化,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问题的严重性,应引起全社会的警惕和关注。

2.犯罪主体扩大化。当前大学生违法犯罪主体呈现全方位、多层次的状况。从学历层次上看,由专、本科发展到研究生,甚至不乏博士研究生,在2001年大学生犯罪案件抽样调查的28件34A中,有硕士研究生2件2人;从性别上看,不仅有男生,也有女生,女大学生犯罪明显增加,在对2002年被抽取的67名犯罪大学生中,女大学生有11名。在高消费和攀比风的影响下,少数女大学生追求享乐、爱慕虚荣之心逐渐膨胀,以追求高额金钱为内在驱动力、以享乐为目的,走上违法犯罪之路;从学校情况看,起初犯罪大学生多出自民办大专院校,现在来自重点大学甚至名牌院校的犯罪大学生人数明显增多,上海的一项调查表明,在犯罪的51名大学生中有16人来自重点院校,占了总数的31%。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伤熊”事件以及2008年震惊全国的中国政法大学弑师案皆说明大学生犯罪已经不再局限于普通大专院校以及私立院校;从政治面貌和平时表现看,以前的违法犯罪大学生大多是平时表现不好、不求上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而目前“尖子生”以及优秀党员学生堕落犯罪的已不少见;从家庭出身和经济条件来看,犯罪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有好的也有坏的,富裕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尤其是领导干部家庭出身的大学生犯罪的比例在增大,且以暴力、吸毒或者性犯罪为主,而贫困大学生或者农村大学生犯罪更倾向于侵害财产犯罪和参与卖淫活动等。

3.犯罪手段智能化。由于大学生接受着高等教育,一般都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他们的智商普遍比同龄人要高,因而使他们在思想、观念、思维水平、行为方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更容易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犯罪手段上表现出高智能性。他们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很注意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充分运用心理学、逻辑学和科学技术在犯罪中的作用。某大学一名医学博士在高利润的诱惑下实施毒品犯罪,以其所学知识大搞制毒技术革新,在1993-1996年生产冰毒3吨;有的大学生利用“黑客”软件,盗取某公司银行账号及密码,不仅自己使用,而且还向好友传播,给该公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有的大学生作案前精心策划,作案后伪造现场、破坏现场,作案手段狡猾、隐蔽,妄图达到逃避法律制裁的目的。大学生犯罪手段的智能化,加重了犯罪后果的严重性,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4.犯罪性质严重化。从很多情况看,目前,大学生犯罪性质严重化日趋明显。近年来,已经由过去的一般性偷盗、打架斗殴和寻衅滋事发展成为杀人、抢劫、强奸、绑架、投毒等恶性暴力犯罪,并表现出野蛮、凶残、疯狂报复的特点。大学生犯罪性质的严重化具体表现为:(1)犯罪手段残酷。很多大学生由于缺乏人文关怀意识,缺少仁爱之心,往往使用惨绝人寰的手段实施犯罪,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影响极其恶劣。如2003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故意杀人案,2004年发生的北京外国语大学罗卡娜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等。(2)犯罪突发性突出。大学生犯罪常常因为受到外来刺激而心血来潮,一时冲动,或者有机可乘时恶念顿生,冲动冒险、手段凶狠且不计后果,犯罪动机主要是为了逞一时之快,维护所谓的“自尊”和“人格”。(3)犯罪数额增大。以盗窃为主的侵财型案件在大学生犯罪中居于首位,以前大学生盗窃只限于生活用品及少量现金,近几年来发展到盗窃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有的还利用网络技术盗窃银行账号或伪造信用卡向银行提取几十万甚至数百万元人民币。这种犯罪数额大幅度增长的情况,给社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财产损失。(4)犯罪后果恶劣。很多大学生实施犯罪不再局限于满足享乐和刺激,而是逐渐转变为报复社会及他人、发泄心中的不满和积郁,所以犯罪的恶劣性越来越突出。如2008年云南某高校发生的罕见的侵害人身民主权利案件,对受害人造成的身心伤害难以想象,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二、大学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犯罪增多的原因

大学校园文化的教育性、互动性、规范性特征表明,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就其主流来说是健康的,是控制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这是其正面功能。但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目前,大学校园文化中也存在着很多消极因素,正是这些消极因素成为诱发大学生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这是大学校园文化的负面功能。我国著名犯罪学家严景耀先生认为,犯罪是“文化的产物”,“为了了解犯罪,必须了解犯罪发生的文化”。所以,只有弄清大学校园文化的消极因素与大学生犯罪增多的内在联系,才能有效地遏制大学生犯罪的发生和发展。从大量情况看,大学校园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与大学生犯罪增多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文精神缺失:大学生犯罪增多的深层次原因

精神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也是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文化层面,它是由人文精神凝结而成的。人文精神关心人的需求,引导人从本质上去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并赋予其合理的价值取向。人文精神关注人的道德修养,倡导个体对社会和人类的责任,祈盼人的主体眭的发挥,重视人健全的个性发展,关怀人对生死、信仰、幸福的终极意义,而这些都是大学校园精神文化所倡导的最终目标。因此,人文精神是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灵魂,它的好坏决定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成败。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保持稳定的情绪及健康的心理,因而能帮助他们从根本上控制或避免大学生违法犯罪。

然而,目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主要表现在:重智育轻德育,人文素质偏低;重功利轻理想,精神信仰贫乏;重个人轻集体,道德水平滑坡;重文凭轻文化,科学精神缺乏。由此造成大学生中功利主义盛行与社会责任的冷漠,缺乏为公的思想和奉献精神,使他们感到空虚无聊,没有充实的理想和高尚的追求,只想混个及格,求得毕业。失去精神寄托,这使其很容易寻求庸俗卑劣的刺激,促使罪恶的邪念侵入,当特定的条件出现时,就会造成犯罪行为发生。人道关怀精神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人类社会得以和谐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源所在。它要求人们关爱他人,珍视他人及自己的生命,强调无私奉献精神,缺乏人道关怀精神,是缺乏“人性”

的表现。有些高校由于只重视专业知识灌输和智力开发,忽视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思想道德的教育,使大学生缺少人文素质的浸润与引导,缺乏人道关怀,漠视生命的珍贵,过分强调自我价值,最终放弃最基本的道德底线,走上犯罪道路。正如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谈到刘海洋伤熊事件时指出的:“不少学校目前更重视自然科学的传播,对人文教育的重视还不够,以德育为例,从习惯上说,这门课更多的是只被看作一门成绩,而非指导自己的活动的信念。我们的教育应该把他律变成自律。”可见,人文精神缺失是当代大学生犯罪最深层次的思想意识根源,应当予以重视。

(二)物质文化建设落后:大学生犯罪增多的重要原因

物质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是以实物形态表现出来的,主要指大学有形的教学设施、生活设施、校园环境等。大学生群体是充满活力、精力旺盛的群体,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易出现身心疲劳,产生情绪波动,心理压力加大。先进的教学设施、齐全的生活条件和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身心健康,能缓解和消除大学生的烦躁情绪和不良心理压力,无疑可以堵塞犯罪空间。近年来由于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很多大学现有的教学设施已满足不了在校学生的快速增长。有些学校教学设施紧缺,学生学习、生活环境恶化,相关娱乐设施更是缺乏,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正常需要。这种物质文化环境会导致大学生情绪失控,心理压力加剧,由此产生违法犯罪问题。

有些大学内部及周边环境“脏、乱、差”,建筑物密集而杂乱,生活于其中的大学生极易产生烦躁情绪,导致激情犯罪发生。由于校内宿舍拥挤,很容易引发学生冲突,出现大打出手伤人的事件。现在在校外租房居住已成为大学很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宿舍条件太差,学习和生活太不方便。由此导致学生过早接触社会不良环境,容易引发违法犯罪。有些高校运动场所狭小,娱乐设施匮乏,促使学生转而寻求其他不良活动方式,如沉溺于上网、打牌赌博等,因而引发不少犯罪的发生。还有不少高校无法提供足够的自习室和图书阅览室,保障不了学生基本的学习环境,不仅束缚学生增长知识,而且增加了大量不安定因素,为大学生犯罪造成隐患。大学的保安措施不到位也是其校园物质文化落后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少大学根本不配备监控设施,不能及时掌握校内治安情况,使很多大学生犯罪之后成功地逃脱了法律的追究和制裁,由此纵容了大学生犯罪的侥幸心理,这是造成大学生犯罪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制度文化存在薄弱环节:大学生犯罪增多的又一重要原因

制度文化是由大学的法律形态和组织管理形态构成的显}生文化,通过它可以把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严谨规范、实用有效的规章制度、合理的组织管理机构、合格的管理人员是保证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设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实践证明,大学校园制度文化对提高大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意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正值青春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做事情欠周密考虑,需要引导和管教。但由于大学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逐年递增,生源素质差别大,学生流动性增大,学校管理弱化问题日益突出。有些大学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者使管理流于形式。具体表现为:许多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如考勤制度,不准夜不归宿制度等。现在,有些大学生经常逃课旷课,赌博醉酒,甚至彻夜不归。有些管理人员及相关负责人对此却不闻不问,疏于管理。由于不能做到防微杜渐,使个别学生自觉性越来越差,自我控制能力越来越弱,很容易突破道德防线走上犯罪歧途。还有些大学只片面强调制度管理,注重制度约束,而不注重营造文化氛围去诱导学生,没有把制度管理提高到文化层面来建设,导致管理工作只管得了当面,却管不了背后,不能从思想上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导致学生以各种形式抵制管理工作。长此以往,校纪校规自然丧失尊严和约束能力,令少数学生有恃无恐,不断作出违纪乃至违法犯罪行为。教育管理者未尽职责可以说是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出现的一个漏洞。

现在,不少大学的辅导员都是刚毕业留校的青年教师,他们大多用心于考研,或者在职读研,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管理。在教学岗位上的老师又只注重教学和科研,更是忽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管理工作。由此常使学生管理工作出现“真空”地带,在这种情况下,少数品质上有缺陷的大学生就会因失去有效的监督与管理,而作出越轨行为,甚至触犯国家法律而走上犯罪道路。

另外,学校治安管理人员对在学校发生的打架斗殴和盗窃行为不予重视,未及时调查处理,未将大学生的犯罪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实际上是纵容了犯罪,必然使犯罪状况越来越严重。所以,大学教育管理工作上的疏忽。管理服务工作中存在漏洞、学校规章制度不健全、违纪处理随意性较大,都是造成大学生违法犯罪增多的重要原因。

(四)低俗文化滋生蔓延:大学生犯罪增多不可忽视的原因

健康活泼、清新高雅、蓬勃向上的大学校园主流文化是营造和谐校园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是形成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文化元素。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大学校园有一种低俗文化正在肆无忌惮地滋生蔓延,由此严重破坏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健康与和谐,造成大学校园文化的正面功能弱化,引发了大学生潜意识中一些阴暗的东西,造成了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不断增多。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结构性的变革,大学校园也打破了原来相对封闭、有序的状态,走向变动、开放和无序。由于实行开放性办学,各种生活服务设施、公共娱乐场所以及农贸市场遍及大学校园内外,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使社会上的腐朽没落的低俗文化乘虚而人,犹如瘟疫弥漫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腐蚀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极易引发大学生违法犯罪。现在许多大学周围遍布歌舞厅、网吧、游戏厅、录像厅,这些娱乐场所的经营业主们往往利欲熏心,深受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为了迎合部分大学生低俗趣味的要求,大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反动等毒害腐蚀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暴力文化和色情文化,由此刺激了一些大学生争强好胜、崇尚暴力及性渴求的心理,使其尚不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发生扭曲和畸变,使他们沉溺于通过侵害他人显示自身力量和通过与他人交欢释放性快感的观念中,这是导致大学生犯罪日益增多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

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报道一 篇4

——大学生作品展侧记

11月11日下午1时,我院第三届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研究生作品展在造型校区举行。院院长冯伯阳、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王立祥、副院长马学谦、党委副书记韩春雨及各分院领导出席了本次开幕式。

艺术节上的学生作品展充分展示了我院学生深厚的专业功底,也体现了学院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展览结束后,学生记者团结合本次艺术节和学生作品展采访了学院的领导。

院长冯伯阳针对学生记者的问题作了全面的回答。冯院长讲到:此次大学生艺术节较以往来说有了长足的进步,是历来艺术节中最好的、最有水平的一届,从学生的作品中我们就可以发现,有些同学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有了自己的艺术创作个性。虽然是大学生艺术节,但透过作品可以看到其背后反映了学院教育方面一些可喜的变化。

第一,教学质量整体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尤其是在教学水平评估后,老师的教学时间、教学要求都有了新的突破。

第二,在创作理念上,学院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灵活的教学体制,二三年级的同学开始崭露头角;

第三,产业化的培养,标准化的教学评估阻碍了学生的自由发挥。现在,由于工作室不同和灵活的教学体制使学生专业水平得到提高,同学们在艺术创作形式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化。

冯院长在肯定同学们的成绩时,也对同学们的学习提出了两点建议:

第一,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掌握了不同的画种,学习了作画技法、原则

1等技术层面的同时,应尽快摆脱老师的影响,作品的风格和审美取向应根据自己的生活、艺术经历来决定,要超越老师。

第二,导师制容易阻碍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盲目崇拜老师。同学们应该多吸收其他教师、其他画室、其它画种的风格,多吸收其他的艺术样式。美术是静止的艺术,学生应开阔视野,从戏剧、音乐、舞蹈等动态艺术中汲取营养,并且要走出自己的画室,自己的专业。各种艺术要相互融合,新的艺术总是在交叉融合下产生的。

冯院长谈到,举办大学生艺术节主要有两点意义:一是给同学们增加了艺术实践的机会,展示学生的能力;二是为了增强各个艺术学科的融合。大学生艺术节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同学们要享受各种综合艺术资源,要适当的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多实践、多尝试,希望能看到同学们在大四毕业汇报时有更多突破,更好的成果。

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王立祥谈到本次艺术节时说:本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开幕式采用的美术学院与设计学院联展的方式需要进一步发扬,各院应该增进交流与协作,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促进学院的全面发展。在谈及此次画展时说,这次画展作品的想象力丰富,艺术探讨力强,反映了这代青年人思维敏捷,艺术探索程度深的特点。

副院长马学谦在谈到此次画展时讲到:展览已经无形地把作品推向了市场。首先,在画作品时他们要去思考、构思,作品放在工作室和放在展厅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其次,自己的作品同他人的作品进行比较,无形当中对于自己的心理和创作水平上都有更严格的要求。再次,美术、设计的学生,就应该承办展览,就像学表演的学生必须上舞台一样。同样,我们举办展览,通过展览展示自己,得到

认可。

大学生校园文化 篇5

为了展现校园文化,体现校园新闻与摄影精神,湖南省医药学校校团委宣传部决定举办题为以展现以“当代大学生风采才华”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摄影展。

活动口号

摄影离你有多遥——拿起相机,只一瞬间,精彩就在你的眼前

快乐离你有多遥——打开相机,按动快门,生活点滴及时分享

活动宗旨

我们此次摄影展本着“展示校园风采,提升学院大学生精神面貌”的宗旨,宣传我校的新发展、抬升我校优势、展现我校新风貌。增强我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一大批关心、关注我校发展的朋友,群策群力,为我校更加美好的明天贡献心智,同时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以此来为我校的发展注渗入渗出新的活力,对我校的和谐发展、和谐校园的建设尽我们大学生应有的那份力!

活动主题

推动学校建设,构建河蟹校园以此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才华与精神面貌

参加对象

此次活动面向全院在校师生、摄影爱好者以及关注我校发展的人士

活动内容

1. 前期策划

2. 宣传工作

3. 照片征集

4. 照片展览

活动意义

1.通过照片和拍照者的讲述,展现当代的大学校园、校外,以启发我校学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发掘与培养大学生的新闻敏感度与艺术素养。

3.丰富校园生活和内涵。

活动声明:

1.作者对其参加作品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负有全部法律责任。

2、发表的图片及言论仅代表个人看点,自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提交的参加作品,凡不符合参赛要求的,宣传部有权在未经参加者本人同意情况下进行删除。

3、所有参加作者均被视为对以上规定和要求认可。

4、每位参加选手参赛作品不限。每张作品必须附有名称,主题以及说明。

大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诉求 篇6

学院班级

您好,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占据了我们时间的很大比重。而且,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对我们的大学校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可以说校园文化是我们的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了解大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诉求,对我们校园内举办的文化活动加以改进,争取为大家创造更好的校园文化。

1.您喜欢参加什么类型的校园文化活动?

A 体育类 B 科技类 C 学术类 D 歌舞类

2.您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动力是什么?

A 学分 B锻炼能力 C 奖品 D 兴趣

3.您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频率是怎么样的?

A 一周一次 B 一个月一次 C 一学期一次 D 从不参加

4.您认为校园文化活动举办的多长时间比较适宜?

A 半个小时 B 一个小时 C 一个半小时 D 两个小时或两个小时以上

5.您认为校园文化活动需要那些方面的创新?

A 内容 B 形式 C 主题立意 D 比赛制度

6.您认为我院目前开展的学术沙龙活动需要哪些方面的改进?(可多选)

A 创新内容 B 增强宣传 C 邀请名师 D 学生参加

7.您认为我院当前的文化氛围如何?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8.您认为我院开展哪种形式的活动更适于您的参加?

A 教师讲座 B 户外比赛 C 视频展播 D 室内竞赛

9.您认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是?

A 增强学生集体归属感 B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人文素养,陶冶情操 C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 D 纯粹娱乐 E 其他

10.您认为此次的问卷调查对于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有作用吗?

A 作用巨大 B 较有作用 C 作用一般 D 没有作用

11.您认为我院目前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有哪些不足之处?

12.请您给我院目前的活动提出意见,有那些方面需要改进?

感谢您的参与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学生会调编部

大学生校园文化 篇7

一、何谓校园文化

关于校园文化内涵, 综合各家观点笔者认为, 校园文化是指存在于高校校园中, 由各校园主体 (含学校老师、学生、学校管理者、服务者) 创造和实践的、在长期发展和演变中形成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有机文化整体, 它可以分为三大类: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 主要包括校园文化景观、校园硬件环境等;校园制度文化, 是校园文化在规章制度上的体现;校园精神文化, 是体现学校特色和精神的优良传统、校训校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等。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共同形成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丰富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的基础上, 通过创新性的思维活动, 发现新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 并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产生新产品、新技术或新方法的能力。

省属本科院校的大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思维, 具有创新意识或者创新能力呢?课题小组对浙江科技学院大二至大四900名学生发放了问卷, 回收820份, 有效问卷815份。70%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敢于创新的意识”, 45%的学生认为自己“具有创新思维”, 在回答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来源的时候, 82%的学生回答是“在课堂上, 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 15%的学生回答是“通过自身的实践”。78%的学生认为“创新能力与大学的校园文化息息相关”。可见, 从大学生角度, 大学的校园文化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

三、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大学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正向引导作用。体现在:

第一, 校园精神文化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精神导向

一所高校最珍贵的文化就是该学校的大学精神, 这种精神是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精神支柱, 指导着学校“如何培养人, 培养什么样的人”。浙江科技学院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办学之路, 逐步形成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经验, 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办学特色, 积极开展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例如, 全校理工科、管理类学生在校期间, 都进行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电子技术实验等, 学校开设实习实验项目50余个;年承担完成本科生2200多人、30多万人时的工程实践教学任务。通过各学院发动,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 电子设计竞赛、化工竞赛、机械设计竞赛等, 每年近万人参加竞赛, 获奖率较高, 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说, 培养高水平应用型的人才已经成为浙江科技学院的校园文化内涵之一。

第二, 校园制度文化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

制度文化的建设将为创新能力培养的提供重要保障。严格有序的制度能保证教育顺利实施, 同时, 灵活弹性的制度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有机联系。浙江科技学院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建设。2007年, 出台《浙江科技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项目管理办法》, 通过资助学生的课外科技作品, 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创新计划 (“春萌计划”) , 7年来, 共有近2000余件学生项目结题, 惠及万余名学生, 提升学生科研能力。

2008年, 出台《浙江科技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管理办法》, 旨在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 努力形成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 优化学生知识结构,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009年, 出台《浙江科技学院创新创业及实践能力学分认定实施细则》,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

2012年, 出台《浙江科技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 整合学校教学、科研多方面的资源, 为大学生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设施, 配备优质师资力量基地所有资源, 包括场地、设施、设备、资料、网络资源等向学生全面开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指导教师科研课题或项目的研究, 申报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项目、创新创业计划项目, 参加科技竞赛活动。

第三, 校园物质文化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物质基础

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的内容包括校园文化景观、活动建设及教学科研硬件设施等, 优美的校园使人精神振奋、启迪想象、触发灵感, 合作互动的第一课堂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先进的教学、科研和生活设备为教师的创新教学、科研人员的创新研究、学生的创新学习提供宽松的环境和便利的条件。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 小和山校区和安吉校区。小和山校区规划土地面积1690亩。学校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6亿元, 馆藏纸质图书111.4万册, 电子图书237万种, 纸质期刊1686种, 电子期刊2.4万种。现有13个二级学院, 3个教学部 (中心) 。

综上, 浙江科技学院通过校园文化的三个维度, 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物质文化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建立培养制度, 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摘要: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两者之间的关系逐渐受到重视。本研究立足于校园文化的内涵, 以浙江科技学院为例, 从校园文化的三个维度探讨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校园文化,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泽炎.我国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现状与对策建议.国情研究报告, 2006 (9) .

大学生校园文化 篇8

【关键词】文化协同;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收稿日期]2013-07-05

[基金项目]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项目编号:13JDSZ3008;山东大学2012年自主创新基金(人文社科专项),项目编号:IFW12059。

[作者简介] 肖柯,男,山东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山东大学2009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济南 250100)

一、问题的提出: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交互嵌入性

校园文化作为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形成、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体现于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我国“文化热”的兴起而在教育界被广为提及。心理健康对于每一名青年走向个体心理成熟从而成为一名合格公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从大学生成长角度来说,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受到个体身心发展、社会文化、家庭学校教育和同龄群体影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作为社会文化范畴中的一支亚文化,校园文化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途径,同样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环节,能够对高校中的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1】。

Kroeber&Kluckhohn(1952)提出: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尤其是价值观方面,文化体系可被认为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并限制或决定着人类的进一步活动。基于此可以看出,文化的形成过程具备主动性的特征,是人类主体在利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汇总形成价值体系的过程,它产生于人的主观思想并影响着人改造客观的行动。作为文化的分支,校园文化与主观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关系。一方面,校园文化形成于高校师生的内心和言行,作为文化主体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校园文化产生的基础;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是心理健康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手段,文明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能够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

校园文化的起源地是高校校园,它的产生以校园为载体,以大学生为主体,以教职员工为主导,以校风学风为核心,反映了高校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观念、道德素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其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就决定了校园文化的方向、内容和本质,影响着校园文化的质量。人格健全发展、独立思考、自我调节力强、人际关系良好、学习方法得当、具备抗挫折能力和心理上接纳自己能力的大学生群体更容易形成正向的、积极的校园文化。此外,在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正式的、显性的教育形式能够进一步充实、影响和创新校园文化【2】,使得校园文化在横向和纵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拓展和延伸,从而在高校内部形成多层次、复合性的校园文化体系。

(二)校园文化的心理健康功能

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中心在校园,校园文化对青年大学生有隐性的引导和教育功能,在促进大学生个体成长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内涵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均在不同方面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1、校园环境:大学生心理空间发展的物质基础

校园环境是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当代学校教育的有形价值。高校楼舍硬件的摆设与部署、环境要素的装点与展示、室内外装潢风格的塑造不仅仅涉及建筑学与美学的空间置换,更是一所学校办学文化的积淀,反映了高校的内在精神与灵魂,展示了师生的道德认同与价值观归属。秩序井然的校园建筑,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向上的动力。置身于大学这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中,可以使大学生感受到一种人文、平等以及自由的意识,可以促使大学生自由释放自身个性,充实自身的内心世界,实现人生过程中心理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同时能够调节大学生在竞争性较强的学习生活中所产生的焦虑、紧张和挫败感等不良情绪,使心理找到寄托,从而轻松面对生活。

2、群体意识:个体心理社会化的行为指南

优秀的高校校园文化在行为文化方面更多地反映出一种“群体意识”,即重视团队和集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作用,营造一种平等和互相尊重的交往氛围,利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使个人不自觉地接受群体的道德规范、行为模式并逐步内化。大学生个体在从高中阶段相对封闭、独立的“半社会人”成长为融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为一体的社会人期间,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可塑性强的群体意识可以使得个体心理在自我意识与外在环境的不断磨合中达到平衡和统一,并在群体生活和合作意识的影响下不断增进与他人交往的技能,从而实现对人的心灵、精神和意志的塑造和磨练,达到社会化的目的【3】。

3、管理制度:大学生心理行为规范化的必要约束

高校特色化的管理模式和制度体系凝结了校园文化在产生、继承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传统和精髓,在教育管理学生过程中起着控制和激励的作用。这种约束力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软性约束和隐性教育方面,校园文化中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是文化的内核部分,为广大师生所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形成隐性道德监督的作用,而高校关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制度则起到硬性管理的作用。处于心理不成熟期的大学生一方面在客观上会受到规章制度的约束,另一方面一旦言行与校园文化所倡导的规范相悖,自身主观会产生愧疚感与群体疏远感,从而促使其调整自身行为,消除不良的心理状态,形成科学正确的学习生活习惯。

nlc202309041704

4、大学精神:青年人人格健全的心理航标

校园精神文化集中体现于其所蕴含的大学精神,具体来说,就是高校师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被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大学精神因校而异,其形成和发展与高校自身的历史沿革以及学科设置有关,但这种具备普适性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会对浸淫于其内的大学生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能够引导大学生按照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念,并自觉为实现个体的成长成才而奋斗。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格成长过程中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形成的核心时期,大学精神的存在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指明青年学生未来奋斗的方向,帮助青年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扬长避短,找准自身发展道路,从而不断健全自身人格【4】。

二、高校校园文化协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协同学的关注对象是系统中各个子结构之间如何实现有机化的竞争与合作,它的研究内容是处于非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如何在维持外部物质和信息流动的条件下产生有序结构或功能行为。高校内部运行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项基本功能的实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蕴含于其中的各个分支系统包括本文研究的主题——大学生心理健康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青年大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个体习惯的培养、长期人格的完善和校园文化的培育、发展、完善同样是一个从质变到量变的过程,因此,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工作效率、拓展工作空间、提升工作效果、优化工作流程的角度,需要校园文化建设与之产生协同效应,形成平衡的自组织形态。

(一)必要性

1、新形势的高校办学环境的变化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结构转型期,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竞争不断加剧,传统的一、二、三产业之间的界限不断模糊,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上升为学生教育管理的重点问题,以此形成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办学产生了较大冲击;从办学主体角度说,我国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带来了积极后果的同时,也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造成相当一部分高校软硬件方面无法与之配套,录取学生标准也在下移,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思维方式、个人行为、性格爱好、生活习惯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校学生物质生活、文化生活水平随之下移【5】。在此外在背景下,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庸俗化、功利化、空泛化等不良倾向,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学习适应不良、动力不足、目的不明确等学风问题也向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主体提出了新挑战。如何在新的办学环境下,通过校园文化内涵精神和文化活动的引领,将大学精神的要求转化为大学生的知、情、意、行的能力,使他们在人格和个性上健全发展,在教育目标上与学校形成共同的心理契约,进而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校园文化的品位,这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崭新而关键的课题。

2、“90后”一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引领

我国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主体是正处于心理断乳后期且在网络时代和市场经济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一代青年,他们自小浸淫成长于结构变革迅速、网络高度普及、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功利意识和实用主义意识的泛化的环境对他们的日常言行产生了较大影响,而因特网的普及与3G通信技术的发展则使得西方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等一些错误认识和思潮可能通过计算机、手机等平台进入校园生活,影响处于人格不稳定期的青年学生的成长,使得这批学生在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上趋于追求自身实际利益,容易出现集体主义思想淡化的负面行为,更易于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问题:核心价值观缺失、自我心理意识模糊、自信心不足、人际关系淡漠、传统观念淡薄等。对于这一代青年学生如果使用传统式的教育方法,往往会得到恰如其反的教育效果,因此应从重视其心理特征入手端正其“三观”,进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要采用文化教育的视角,既重视教育的策略和环节,又注重学生具体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过程,根据实际在学生中开展融创新性与时代性、知识性与趣味性、思想性与操作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文化的力量帮助90后一代大学生明确自己的思想观念,推动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健康发展。

基于此背景,以青年心理健康视角实现校园文化协同,形成二者的协同效应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校校园文化协同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校园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都包含了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多个要素相互作用系统,各系统之间都产生了有机的关系,为二者协同提供了依据。

第一,两者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校园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共同服务于大学生这一教育主体,二者的育人角度不完全相同,但宏观来说都是为了使学生在大学生活期间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体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统一于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这一崇高目标。

第二,两者教育方式的类似性。近年来,“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成为了当前教育界的两大主流理念,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过程中的指导理念【6】。此两种理念使得两者在开展工作中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实实在在地分析工作所处的具体情境,分析教育对象的性格、意识、个体经历、实际思想状况与特殊感受,从而构建因材施教,在发展共性的同时注重个性的教育培养方式。

第三,两者教育内容的互补性。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分属文化和心理两个范畴,前者属于宏观性工作,后者属于专业性工作,正如上文中分析,文化由个体组成的群体在不断融合、冲击与提炼中形成,而外在文化又影响着个体心理的发展。在育人工作中,校园文化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性和理论性来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和平台性来开展工作。

三、实现高校校园文化协同心理健康的具体实现方式

(一)环境文化协同:为大学生心灵成长营造适宜的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有形的、可见的表现形式,也是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环境基础,学校的物质因素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影响着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形成,具体来讲包括校区的物理位置、地理环境、校园建筑(包括校舍、教师、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道路)的风格,校园绿化、宿舍、办公室的布置与管理等等。搞好校园环境建设,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要合理规划校园建设,将显性的、外在的、硬性化的校园环境与隐性的、内在的、软性的学校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一致起来,与高校办学特色、育人风格相结合,形成独特的风景文化和特色的地理标志,使得整个校园环境具备时代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得青年学生所面临的学习焦虑、考试焦虑等心理能够在环境中得到放松。

nlc202309041704

(二)制度文化协同:为大学生心理习惯和心理行为规范化提供保障

高校规章制度是校园文化中具备约束性和强制性的关键一环,内容涵盖教学、科研、校园环境、宿舍、社团及礼仪等具体管理制度,事关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工作的有序进行,也对大学生行为举止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高校各组织机构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结合社会对教育事业的要求建立并遵守合理的学校管理制度,从教与学的两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并规范校园各项法规条例并加以严格贯彻执行。健全的机构、科学的方法、完善的奖惩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的积极性,使其自觉内化外在制度对自我心理行为的制约和约束,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富科学性和效率性,让民主、平等和尊重的理念在学生心灵中得以树立,形成良好宽松的制度环境【7】。

(三)实践文化协同:为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搭建平台

认识论和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当代青年认清形势、认准目标、认知责任、认识自己和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社会实践为在校大学生与现实之间搭建起了一个平台,青年学生在完成实践任务过程中将书本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的人、事、物中,磨练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事务管理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当代青年人心理多元化趋势的深化,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施机制,充分利用寒假和暑假两个假期,通过志愿活动等形式引导青年学生加深对社会的了解,普及关爱、平等、互助意识,让他们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在提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更好地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

(四)精神文化协同:以核心价值观引导心理发展

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长时间形成的观念、信仰和习惯的集中反映,它以价值观的形式内化于心,以校风、学风的形式外化于行,不仅对校园中整体的氛围有着深刻影响,在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核心作用,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载体。高校要营造健康的、向上的、积极的精神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首先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思想意识领域的主导地位,以爱国主义为主导,塑造改革创新意识,传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能量”,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从认知上接受主流文化的熏陶;二是要发挥共青团、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学生社团等组织的引领作用,举办健康、积极、向上的符合青年学生特点的文化性活动,使青年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与外在文化的要求自觉统一,在参与中实现内外兼修,形成良好学习、生活和工作风气;此外还要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注重3G网络、通信技术在青年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利用QQ、电邮、博客、飞信、微博等沟通渠道向学生宣传、教育主流校园文化要素,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使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够时时接收到正确观念的引导【8】。

(五)师风文化协同:发挥心理健康教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导航作用

高校心理健康教师这一群体近年来因其在青年心理工作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而在高校中不断被重视,其角色来源可以是辅导员、班主任,也可以是业务教师、课外辅导师甚至是学校管理或服务人员等。在校园中,他们能够直接地与学生开展咨询式的交流沟通,并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传达给需要帮助的同学,是对学生心理成长影响最大的群体。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所体现出的学识、品德和素养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和影响。因此,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教学和指导工作,要全面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吸收有条件、有热情、有能力的师资加入这个队伍,形成高素质、专家化的队伍机制;同时变传统的上下级式的师生关系为和谐师生关系,变管理关系为咨询关系,形成一种“共情”的效果,使得师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致的情感与理性,消除心理隔阂,形成一种宽松、相容的咨询情境【9】,教师对学生所进行的指导、教诲和善意的批评能够较容易地被学生所接纳、内化。

(六)共生文化协同:显—隐教育手段结合保证育人效果

校园文化作为隐性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对传统的灌输性的心理健康显性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但它也有自身的局限,如缺乏显性的强制力和约束性等,因此,要保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成效,就有赖于显性和隐性教育手段的有机结合。从面上来说,必须坚持“学生工作部门统领、各二级学院分头开展”的工作模式和传统的心理咨询、心理课、心理讲座等程序化工作形式,全员育人,从教学、管理、服务多个角度形成良好的显性工作机制;从点上来说,要重视隐性教育功能的发挥,营造一种好的氛围,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渗透于校园环境、文化、网络及教师队伍的言行举止之中。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必须将这两者紧密联系起来。在加强“第一课堂”建设,活跃“第二课堂”氛围的同时,全方位调动高校内部的各种教育资源,发挥“第三课堂”校园文化的作用,唯此,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达到最佳的状态和效果。

四、保障机制

(一)突出导向机制

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共同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这一使命,因此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工作的导向和根本出发点,实现校园文化的宏观引领和心理健康的微观调控功能上的契合,使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崇尚知识和真理,产生对经典理论和时代特色理论的正确认识,悦纳社会、学校、教师对自身言行的教育和指导,从而为青年学生在知、情、意、行各个方面心理特征的健康成长建立良好环境。

(二)健全协调机制

校园文化与心理健康分属高校管理系统中的不同职能部门,为促使二者产生更好的协同作用,应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一方面从整体上把与二者职能相关联的高校各管理部门整合起来,有机构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系统;另一方面,也应将青年学生个体成长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如家庭、朋友圈、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纳入工作范畴,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体系【8】。

nlc202309041704

(三)完善学习机制

要加强高校内各部门对于大学生心理学的理论学习,充分发挥高校二级学院作为基层教学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好全体一线教职员工的示范作用,促使其深入研究校园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以课题化的形式对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专题记录并跟踪研究,鼓励教师把学到的心理学知识有机融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凝练学院文化、专业文化和教师个人的师范文化,切实将协同工作落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四)建立长效机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具有长久性、复杂性,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完善则更是要经过若干年甚至几十年的积淀和酝酿,且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因此,要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理念,以点带面、务实解决校园文化发展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特别是在与心理健康工作协同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使二者协同发挥最大的合力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吴少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18.

[3]高鸣,邢江飞.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及对策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44-46.

[4]张中飞.浅析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精神教育[J].东疆学刊,2013(4):107-110.

[5]肖柯.隐性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创新性构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81-183.

[6]罗鸣春.黄希庭.苏丹.儒家文化对当前中国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10(9):1481-1486.

[7]王文娟.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的应用探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7):116-119.

[8]马化祥.霍晓丹.国际化视野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北京大学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为例[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3):109-111.

[9]王建峰.师生互动理论及其现实有效性问题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2(6):75-77.

Culture Synergy :Analysis of Paths 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under Perspective of

Campus Culture

Xiao Ke

(Shand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dong Ji’nan 250100,China)

Abstract: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contains a wide rang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unction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material, institution, behavior, and spirit. Under new situation, the actualization of the education fun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s exposed to various limitations from external environment. Strengthening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un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actualizing the integration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ts function, require efforts in environmental culture synergy, institutional culture synergy, practical culture synergy, spiritual culture synergy, normal culture synergy, symbiotic culture synergy, to build campus culture atmosphere appropriate for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growth of youth.

Keywords:Culture Synergy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ampus culture

【责任编辑 朴莲顺】

上一篇:2019年国考行测及答案下一篇:班组长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