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化传播

2024-07-12

大学生文化传播(精选12篇)

大学生文化传播 篇1

摘要:跨文化人际传播能力体系是指依据中外学生间传播过程的特殊性, 从外在传播语境到传播主体以及传播形态进行建构。本文从宏观视野论及微观层面, 指出中国学生影响跨文化人际传播能力的外在条件和内在因素, 对于增强中国学生文化传播意识和提高文化传播能力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跨文化人际传播能力,文化传播,对话式传播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政治实力的不断增强, 国际地位日益提升, 大批外国学生来华学习, 这些受到优质高等教育的留学生是他们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无论是知识层面还是技术层面, 他们在本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让留学生在华留学期间能够认识到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能够使他们采取对华友好和合作的态度, 这对于中国在国际上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际传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 [1]其具有信息传播渠道多、信息含义丰富、双向互动、 反馈及时等特点。因此, 相较于其他传播方式来说, 人际传播对个体的影响更大。人际传播中信息由传播者“编码”并传递, 因此, 其必然受到传播主体文化背景的影响。人际传播的同时也在进行显性或者隐性的文化传播。

人际传播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传递文化。中外学生的交往过程, 是包含双方的丰富的文化内蕴的信息传播活动。因此, 中国学生是否具备在人际交往中的文化传播能力, 是否能在与留学生交往中自觉弘扬中华文化优秀, 这对中华文化的传播至关重要。

良好的跨文化人际传播状态, 指在异质文化间, 中外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呈现出对话顺畅和文化误解最小化的一种状态。因此, 提高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交际时的人际传播能力, 实现文化间的有效沟通, 向外国学生传递中华优秀文化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调查研究

笔者采用结构问卷和深度访谈的调查方式, 在2015年12月对长春某高校中国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 收回问卷430份, 问卷收回率86%, 其中有效问卷为370份, 有效问卷率为86%, 并对长春某高校的5名中国本科生进行了访谈。通过对数据及访谈资料分析整理, 我们发现中国学生在与留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语言差异成为跨文化人际传播的主要障碍;中国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强, 但跨文化人际传播能力普遍较差;留学生与中国学生间的人际传播内容单一且多集中在浅层次的话题交流等。[2]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 笔者尝试构建跨文化人际传播能力体系, 希望帮助中国学生提高在高校校园内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能力。

三、跨文化传播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于跨文化人际传播能力, 学界并未出现统一定义, 但关于跨文化人际传播能力的研究却不少, 其中以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研究为主。

跨文化传播能力, 即个体在存在文化差异的传播环境下, 有效地运用认知、情感、行为、语用等资源实现最大化地满足传播目标及期望的能力。关于提高跨文化传播能力, 国内外学者从心理和行为技能等层面提出了改进措施。萨默瓦提出改进跨文化交流的几点对策:了解自己, 运用移情, 倾听文化差异, 发挥交流的灵活性, 理解文化分歧, 学会文化适应。[3]孙英春认为, 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基本构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 对不同文化的修辞敏感性;第二, 采取描述性、非评价性立场的能力;第三, 适度的移情能力;第四, 灵活应付不同场景的角色行为能力;第五, 有助于拓展心灵的开放性与减少偏见的认同灵活性与认同协商能力。[4]单波提出解决理解和沟通的关键在于唤醒跨文化的自我, 调适跨文化心理, 激发跨文化敏感性。[5]

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 胡超将其定义为“在一个具体的交际语境里, 交际者双方认知彼此多种的文化身份、有效地协商文化含义并得体地施展有效交际行为的能力”。[6]他在书中概括了Spitzberg与Cupach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三部分组成:动机、知识与技能。高永晨从跨文化交际知识系统和行为系统两个角度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的“知行合一”模式。“知识包括表层文化知识和深层文化知识, 其核心是跨文化交际价值观……行为能力系统与知识系统相对应, 由态度、技能和策略等能力组成。”[7]该模式从两个维度、六种因素指出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式, 并且充分体现了跨文化交际者的交际实践能力与文化价值观之间的互动关系。

针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问题,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从态度、知识和能力等几个角度进行阐述, 但其研究的应用范围、涵盖对象和行为都较为宽泛, 对于解决中外学生人际交往中的文化传播问题应用意义不强。因此, 本研究旨在针对高校内中国学生与留学生交往过程中的文化传播问题构建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能力体系, 希望帮助中国学生发挥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力量, 向留学生群体更好地展现中华文化。

四、跨文化人际传播能力体系构建

本研究着眼于提高中国学生跨文化传播能力中文化传播的能力, 凸显在构建传播能力体系中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根据现有研究, 笔者将跨文化人际传播能力定义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往活动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传播能力和水平。笔者也尝试构建中国学生的跨文化人际传播能力体系, 中国学生的跨文化人际传播能力体系是一个在中华文化的特殊语境下、由多种成分有机构成的能力系统。

(一) 跨文化人际传播过程的特殊性

语境的特殊性——中华文化语境。根据马林诺夫斯基的理论, 语境分为三个层次:话语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文化语境, 指交往者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伍德指出:“影响交流的最大系统是我们的文化, 它就是我们所有互动发生的大环境。”一种文化的惯例、价值观、社会规范、传统、 禁忌以及习俗都影响着交流系统的其他各个部分。[8]中国学生与来华留学生的交往语境处在中华文化语境下, 一方面, 中华文化中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会话规则对二者的交往存在一定的制约;另一方面, 中华文化的氛围时刻熏染着留学生。中华优秀文化对其产生吸引力, 激发其了解中华文化的好奇心, 这为中国学生进行文化传播提供了契机。

(二) 跨文化人际传播能力体系构成

跨文化人际传播体系的架构呈现三层金字塔式, 分别代表了三种能力在能力架构中的地位。金字塔从顶部到底部依次为态度、知识与素养和能力。三者之间存在次序差别, 但同时又三位一体, 在跨文化人际传播能力体系建构中缺一不可。

1. 态度。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是行为发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具备正确积极的跨文化人际传播态度, 才有可能进行跨文化人际传播。跨文化人际传播体系架构中的态度包括三个层面:文化认同、文化传播意识、文化交流动机。

(1) 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包括对本民族文化认同和他民族文化的理解。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 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文化认同感越强, 对本民族文化有越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就越能够激发传播本民族文化的意愿。同时, 在交往中理解他民族文化, 意识到异质文化间的差异, 摆脱民族中心主义倾向, 不以本民族文化的标准和观念去衡量他民族文化中的一切, 主观臆断和评价对方行为。正确做法是具备多元文化心态, 尊重并接纳异质文化, 积极理解对方的语言和意识, 包容他民族文化。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9]

(2) 文化传播意识。传播意识对传播行为起指导和支配作用, 并贯穿于传播过程中。对于中国学生来说, 传播意识就是在对中华文化认同、觉醒以及准确把握的前提下, 时刻保持塑造、展示、传递中华文化的意识, 与外国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超越浅层次的交谈, 主动地构建文化交流模式。

(3) 文化交流动机。动机是引起个体行为的内在因素和动力。文化交流动机是在跨文化语境下, 传播者向属于异质文化的受传者主动进行文化传递的内在动力。中国学生的文化交流动机就是涉及文化层面时要向留学生积极介绍其中蕴涵的文化内涵, 自觉传递民族文化精髓。动机可以分为生理动机、心理动机、社会动机。笔者认为, 文化交流动机属于心理动机, 即进行文化交流是出于满足情感需求, 对于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自信心激发个体展示民族文化, 从而满足内心深处的优越感。

2. 知识与素养。文化知识的积累与文化素养的提升同属于第二层面, 上承态度, 下启能力, 起着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 同时, 二者之间又存在紧密关系:文化知识的积累促进文化素养提升, 文化素养的提升又会反作用于知识的积累, 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若要传递中华优秀文化离不开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淀与储备, 既包括优秀传统文化, 又涵盖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学生应将系统学习民族文化融入学习、生活中, 并将其与自身社会化过程相统一, 将优秀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民族精神等内化为自身文化涵养的一部分。深入学习中华民族文化知识, 为传递优秀中华文化奠定基础。同时, 中国学生应对他民族文化有所了解, 即对他民族的礼仪、习俗、道德、宗教、禁忌等有所觉知, 在交往时能够充分尊重对方, 避免冲突。

素养指行为素养, 包括礼仪规范和行为习惯。日常生活中, 定型化效应普遍存在, 其符合人们对自己并不熟悉的人或事物采用固有化、简单化认识的认知习惯。留学生往往把身边中国学生的形象直接定义为中国人的形象, 因此, 在跨文化人际交往中, 无论是否存在传播意识, 中国学生在言行举止中都在传递中华文化。他们自身的行为举止体现出的礼仪规范和行为习惯在留学生眼中就是中华民族的礼仪风度和道德规范。与留学生的交往过程中, 中国学生应时刻意识到自己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的形象, 在交往中要遵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3. 能力。文化传递仅仅依赖态度和知识并不能保证良好的传播效果, 良好的传播能力可以优化传播过程, 使传播效果最大化。能力包括四个方面:第一, 提高语言能力, 克服语言障碍, 减少歧义, 使跨文化沟通顺利进行。第二, 培养移情能力。“要做到移情就需要传播者克服从自身文化角度去解读他人行为的倾向, 自觉地建立跨越不同文化的情感机制, 对他人的思想和动机做出正确的反馈和反应。”[4]培养移情能力是中国学生与留学生发展和保持积极关系的重要条件。第三, 沟通能力。积极学习并运用良好的交际与沟通技巧, 如得体的语言、眼神的交流、尊重的态度等。第四, 技术能力。互联网技术使校园内的传播系统发生改变, 人际传播模式从以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模式为主转向以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网络成为重要的传播渠道, 这就要求中国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网络工具, 使之成为与留学生沟通的桥梁和展示中华文化的平台。

(三) 跨文化人际传播过程的理想状态

留学生在与中国学生进行交往时领略中华文化, 要在交往过程中树立中华民族良好形象, 具体涉及循序渐进的三个阶段。这与中国学生在传播过程中提高三个层面能力是紧密相连的。良好的传播态度可以顺利地开启文化对话, 深厚的知识积淀和行为修养可以促使交流双方进入文化交流层面, 并让留学生充分地了解和领略中华文化。在具备前两者的情况下, 中国学生同时要运用恰当的传播技能和交流技巧, “弘扬式”而非“宣传式”地展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内蕴和精髓, 以在留学生心中形成的中国良好印象。

理想的跨文化传播状态是传播双方始终处在一种对话式的传播过程中。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的对话思想认为“真正的对话”可以造就令人珍视的“我—你”关系, 这种“我—你”相遇的关系就称为“对话”。在布伯眼里, 真正的传播是人在寻找自我的途中, 不间断地与他人发生对话式的关系, 真正的对话是 “转向他人”的传播, 要求人带着自己的心灵, 甚至带着疑问和困惑, 带着对人的尊敬和自我尊敬, 转向他人, 倾听他人的意见。[4]

对话式要求传播者具有独立意识与平等相处的意识, 在保持自我的前提下, 积极地传播交流, 尊重、欣赏对方, 接纳、理解差异, 并寻求差异的价值, 通过对话与交流, 在深层次上发掘出更高的含义。因此, 在中国学生具备了跨文化人际传播能力的前提下, 应该努力构建对话式的传播模式。在交流中, 尊重对方的文化, 以主动、开放、认真、忘我的态度去倾听, 在相互尊重的传播语境下, 积极地传递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四、结语

高校大学生作为中国发展的新生力量和中国形象的鲜活代表, 在我国文化传播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增强大学生的文化传播意识, 提高其文化传播能力, 对于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跨文化人际传播能力体系从整体视角指出中华文化环境对人际传播过程的制约, 从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视角阐述了构成能力体系的各个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同时阐述了最优化的人际传播状态。构建的跨文化人际能力体系着眼于文化传播层面, 具有针对性, 将为中国学生进行文化传播提供切实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71.

[2]高校内跨文化人际传播现状调研——以长春市某高校为例[J].重庆: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2016 (16) :224.

[3]拉里·A·萨默瓦, 等.跨文化传播[M].闵惠泉, 等,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311-318.

[4]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268-274.

[5]单波,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11, 50 (1) :103-113.

[6]胡超.跨文化交际-E时代的范式与能力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159-170.

[7]高永晨.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的理论框架构建[J].外语界, 总163期, 2014 (4) :80-88.

[8]张文英.对外文化传播意识的构建: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 (10) :138-141.

[9]费孝通.费孝通文集 (第14卷) [M].北京:群言出版社, 1999:196-196.

大学生文化传播 篇2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关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早已经被胡锦涛总书记非常清晰并更加强调地表述为:“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文化自觉的概念最早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首次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势必发展,而提出了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费先生曾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联合在一起的,是充分理解了自己的文化后产生的发自内心的信仰,如同一个人的自信心深入骨髓。自鸦片战争后,外来文化借助武力强势进入中国,既带给中华民族深重的精神苦痛,也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新的生机。在痛苦的民族屈辱和全新的文化学习机会相互缠绕和复杂矛盾的交织之间,中华民族获得了巨大的新的发展动力和文化“扩容”机遇。中国文化也在近代以来的巨大的外力推动中,又一次来到了历史转型的路口。特别是在经历了争取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艰苦奋争取得胜利后,中国的当代文化更是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在今天迅速推进的全球化进程中,给我们带来的更大的激励和发展推动力。

据统计高校的图书馆借阅榜上的借阅最多的也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和侦探小说,或者现在,在各种电视剧热播时,也是这些剧本的借阅数量最多。并不是借阅量可以代表大学生的文化取向,但我相信书是提升个人修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生活在这个大环境里,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正如费先生所说,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外来文化同样如此。在了解了国内外文化,古今文化,结合中国目前的国情和对祖国未来的期望。大学生提升文化自觉于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问过很多同年人,他们很多都胸怀抱负却无处施展,亦觉得无力施展。

大学生文化传播 篇3

摘 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东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否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已经成为关乎"中国梦"能否实现的一件大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大学生文化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高大学生抗拒西方文化冲击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39-0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这为大学生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更对当前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提出现实要求。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是祖国的栋梁之才,需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决心,拥有共产主义理想并付诸实践。然而,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大学生中出现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倾向一旦为西方分裂势力、反华势力所利用,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只有正确把握中国文化内涵,深挖当前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发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并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大学生,使大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先进性,才能实现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一、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对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学术界未给出具体定义,学界采用的是费孝通先生的阐释,即:“‘文化自觉就是要对本民族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文化自信”就是在文化自觉基础上形成的肯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感。因此也可以把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概括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其特色和发展方向的掌握,了解其内涵,产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崇敬和自豪感,进而热爱自己的国家,愿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有着本质上的联系,“文化自觉”是基础,“文化自信”是发展,基础决定发展,发展巩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有了文化自觉,对自身及自身所处的文化氛围有了正确认识,就形成了文化自信,更加坚信自己的国家会富强,文化更先进。同样,文化自信必然让人们更珍惜这种文化,发现这种文化的独到与优秀之处,产生更坚定的文化自觉,从而更加珍惜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面临的问题

(一)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举世瞩目,可是,近代以来中国却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同时,西方工业革命以及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更加剧了旧中国的衰落。时至今日,虽然我国已经崛起,百姓的物质文化生活发生显著变化,但是距离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进程也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对西方文化缺乏辨别能力的大学生看不到问题的本质,认为中国所以落后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落后,中华民族不如西方民族、中华文化不如西方文化、社会主义不如西方资本主义,甚至产生对社会主义的不自信或否定。一些迷信西方文化的“香蕉人”,盲目追随西方发展模式,崇洋媚外,成为西方文化的代理人。

(二)思想意识淡漠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空间的距离已无法阻碍外界不良信息进入,使西方资本主义普世思想流入高校,这给涉世尚浅、辨别力弱的大学生造成世界同一的假象,模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本质区别,放松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警惕。受此影响甚至是操控,出现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倾向,由此,西方文化中的资本主义价值观、生活方式也在大学生中广泛流传开来,言必称欧美,行必效西方。一些思想不坚定的大学生,认不清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本质,阶级意识淡漠,甚至走上歧途。

(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市场经济的弊端逐渐显现,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开始侵蚀大学生思想,特别是西方腐朽堕落文化对大学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大学生开始一切向“钱”看,以高考专业选择为例,考生不是以兴趣、专长和为社会贡献为导向,而是以能赚多少钱为标准选择专业。入校后大学生学习松懈、散漫,出现花钱雇人上课、代写作业、期末考试作弊等不良倾向。过于看重自己的利益,表现得很自私,与寝室同学相处不融洽,打架斗殴事件也屡见不鲜;大学生入党,竞选学生干部动机不纯,未做事先问回报,还要和老师、学校讨价还价,功利主义倾向越来越严重。互相攀比吃穿,用高档手机、电脑、化妆品,甚至进出高档娱乐场所,在QQ空间、朋友圈发图大晒,而对于学习却抱着六十分万岁的心理。面对师长的劝诫却大谈人生短暂、行乐需及时的谬论,对自己扭曲的人生态度毫无悔改之意。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的优秀者,但是大学生存在上述种种不良倾向,归根结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熟悉、不了解,传统文化底蕴不深厚,无法形成文化自觉,进而导致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自信,无法形成坚定的文化信仰,精神上缺少强有力的正能量。没有强大的文化助推就不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更谈不上爱国主义、那么如何帮助大学生挺起民族脊梁呢?就是要采取种种措施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大学生树立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伟大的中国。

三、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途径

(一)加强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学习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5000年文明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绵延至今的中华文明曾经数度领先世界,儒家思想、老子哲学、孙子兵法等都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中国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地理学、航海学等都曾领先于世界。这些都足以让我们骄傲。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华民族文化精髓,领会这种文化的无穷魅力。当代大学生处在网络发达的时代,各种媒体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快餐文化、自媒体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这些都催生出他们浮躁的心理。大学生处于青春易动的年龄,对需要多读书、多学习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他们被被网络文化深深吸引,没有时间、没有耐性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因而,“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方面,高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要课程设置上要向中国传统文化倾斜,加大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课时,加上相应的考试和考核制度,能够为大学生打下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增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大学生生活中,使大学生身处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接受熏陶,习惯于这种文化。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才能对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有了解,懂得国家创建的艰辛,珍惜国家发展给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带来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年龄上为90后,其父辈也多为70后,没有经历过建立国家的艰辛,所以当代大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很少,爱国主义教育基础不扎实。进入大学后,又忙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没有时间接受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因此高校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才能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树立为建设国家而学好专业知识、为强大国家而贡献力量的理想。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的重要指导思想,是经过我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检验的真理。可以说,能够学习并掌握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对大学生生活、学习、发展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是十分有利于大学生认清资本主义本质的,使大学生明白,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的。对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制度的认可,是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而这种理性只有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才能给予。

(四)高校教师必须树立全面发展意识

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让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在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事态下,从事专业知识学习就成为大学生唯一目标,人文素养培养被忽略。而事实上,“就业竞争实际上是综合素质的竞争”,用人单位需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的人才,更需要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专业人才。教师的培养观点很容影响大学生,使他们认为只有专业技能才是王道,忽视包括合作、组织、协调能力在内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参加工作后发现专业技能只是基本的工作要求,更多的对综合素质的要求,而这正是大学生缺失的。所以,高校教师必须树立全面发展意识,使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注 释:

费孝通.我为什么主张文化自觉[J].冶金政工研究,2003,(06):34-35.

樊晓东.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J].长江大学学报,2013,(08):181-182.

许旷宇.医学生职业规划现状与对策探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9,(03):309-312.

大学生文化传播 篇4

关键词:动漫文化,大学生,媒体素养培育

毋庸置疑, 信息时代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习惯, 都不可避免地深受无处不在的媒体的影响。多样化媒体的迅速发展, 使得判断、理解、分析各种媒体及媒体内容的能力显得特别重要, 而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是培养和提升受众的媒体素养。媒体素养, 就是指人们面对各类媒体讯息的识别解读能力、选择利用能力、评估质疑能力以及合理、合法地创造和制作媒体信息的能力, 是信息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1]从强化内在素质来弱化不良信息的影响, 培养受众自身的分析判断能力, 才是根本的、长期效果的解决途径。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领跑者, 动漫借助书报、电视、电影、手机、网络等媒体, 逐渐席卷各领域, 被广泛应用到教育、广告、心理治疗、视觉模拟等领域中, 依靠媒体的现代化而成为具有高度渗透性与开放性的文化形态。作为动漫文化的重要受众群体, 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变化的重要时期, 在此阶段并不具备完备的自控能力, 同时缺乏必要的批判观念, 因此较易受到媒体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必须针对动漫文化的传播特性对大学生进行全面有效的媒体素养教育。

一、动漫文化传播过程中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的意义

(一) 加强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 有利于优化媒体环境。

大众传媒是一项高科技、高投入的产业, 因而传媒文化也便带有明显的商业性行为, 在传播过程中也就无法避免对人性中的丑恶因素的迎合与宣泄, 产生一种传媒文化公害。[2]动漫文化也是如此, 在一些动漫产品中存在色情、暴力、血腥以及危害国家安全等不健康内容。虽然存在种种问题, 但作为富有极大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大众文化, 动漫文化的传播同时为媒体素养教育提供了优质的平台。现代大众传播理论强调受众不再完全以消费者姿态参与传媒文化的生产, 更为重要的是参与文化的创造。因此, 受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媒体的主要传播内容、传播主要取得的, 甚至传播生态的走向。动漫文化的传播主要包括漫画、动画和游戏, 可以起到同时拓展视觉、听觉、触觉感知的作用, 因此, 动漫具有其他流行文化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大学生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各种动漫文化活动既可以感受动漫文化的魅力, 同时进行了媒体素养教育, 这对于优化媒体生态环境, 提升媒体成熟度, 促进媒体健康发展都非常重要。

(二) 加强媒体素养教育, 有利于培养健康的动漫文化氛围。

动漫文化是指视觉消费时代以动漫形象为基础、以现代传媒为支撑的大众文化。[3]这种文化是由包括动漫作品本身在内的动漫产业和受众所共同创造和拥有的。但在商业利益驱动下的动漫文化必然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而我国当前媒体素养教育意识和条件的缺失则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进行媒体素养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抵制动漫文化带来的不良影响, 更重要的是逐步培育成熟健康的受众群体, 继而通过受众对媒体的反向作用对整个动漫文化产生影响。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媒体素养教育, 对培育健康的动漫文化氛围, 传播民族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 加强媒体素养教育, 有利于大学生抵御不良文化因素的侵蚀。

动漫文化包含了哲学、伦理学、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政治学, 甚至是宗教的内容, 所传达的积极的或消极的观念都会对受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美日韩等动漫强国主导的动漫文化已经深深影响了我国的大学生动漫受众群体, 输出的价值观也潜移默化地融入受众的思想观念中。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没有完全实现, 还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体系, 对动漫文化只具有较强的直观感受, 而缺乏足够的判断、批评和利用能力, 这样充满娱乐化、通俗化、游戏化的媒体接触方式, 可能会导致大学生思维方式平面化、排斥民族文化的后果。因此, 对大学生进行针对动漫文化的媒体素养教育刻不容缓。

二、动漫文化传播过程中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的实施

(一) 媒体素养教育的实施方式。

基于参与取向的“超越保护主义”模式是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方法。“超越保护主义”目的是要培养受众了解和运用媒体的能力, 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主动参与的兴趣, 使之有能力自如地应对媒体。西方国家在媒介素养教育领域的成败得失让我们领略到教育与媒介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对我国方兴未艾的媒介素养教育无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4]我国相关的媒体素养教育起步较晚, 起点较低, 更应当吸收借鉴各国的先进理念,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媒体素养教育的实施途径。

(二) 媒体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

纵观世界各国的媒体素养教育, 各国概念的界定略有不同, 但教育的主要内容基本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认识、识别媒体及其所传递的信息和解读、分析媒体传播内容的能力;二是积极参与制作、利用媒体及其传播内容的能力。对媒体的科学认识是媒体素养教育的基础, 利用媒体、积极参与是媒体素养教育的提升, 双管齐下, 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媒体与受众之间力量的均衡, 形成制衡。

(三) 媒体素养教育的实施途径。

世界各国诸多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 只有借助学校教育、家庭培养、政府扶持等多方力量, 聚力一处, 才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的效果。

1. 政府应当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

各级政府部门尤其教育部门, 应当将媒体素养教育提高到素质教育、公民教育的战略高度, 在战略规划、政策环境、组织设置、资金监管、管理创新等方面不断完善, 为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 同时提高行业监管水平和执行能力, 引导动漫文化的健康发展。

2. 高校进行科学的媒体素养教育。

媒体素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一项具有延续性的教育。由于我国的中小学阶段的媒体素养教育较为薄弱, 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更应当开展科学的教育活动。在高等教育中可以导入基础的概论型的传媒素养教育课程和动漫文化的相关课程, 再由大学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自主选择和学习。此外, 还应当在借鉴各国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开展具有本国特色的媒体素养教育活动, 在国家级课程设置、师资培养、教材编写、标准制定、资源库建设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

3. 要重视家庭、街道社区、民间组织的力量。

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机构、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和机构, 建立科学化、多样化、系统化的常态机制, 给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应当构建覆盖动漫文化传播的各个环节媒体素养教育立体化网络, 根据大学生的自身特点, 从不同层面, 以不同方式, 结合多种途径, 整合各方有效资源, 大力开展课程教育、机构培训、拓展活动等各种途径的媒体素养教育活动, 全面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媒体素养。

参考文献

[1]刘要悟, 刘灿.媒体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J].现代教育论丛, 2010, 3:31~34

[2]陈龙.传媒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270

[3]谭玲, 殷俊.动漫产业[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 1

大学生文化传播 篇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也进人了全球化时代,世界成了“多种文化的星球”。如今,大多数国家的文化都是多样的。根据新近的统计,世界184个独立国家中总计有超过600个的现存语言群体,有5000多个种族群体。只有在为数极少的几个国家中,才可以说公民们共享着同一种语言,或者属于同一个种族—民族(ethnonational)群体。目前,我国文化也呈现出东西文化交汇、古今文化融合、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等多元文化共存的特点。多元文化的并存,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公民教育功能,就成为一个极富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崭新课题。

加拿大政治哲学家威尔·金里卡指出,“现代民主制的健康和稳定发展不仅依赖于基本制度正义,而且依赖于民主制下的公民的素质和态度”,其中公民的政治品德尤其重要,它主要包括“要有能力弄清和尊重他人的权利、要有提出适度要求的意愿、要有能力评价官员的表现、要有从事公共讨论的意愿”。当代大学生是未来政治生活的主要参与者,大学生公民文化教育直接关系着公民社会能否形成和健康发展。从目前来看,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文化教育主要应该突出以下三个重点,即政治认同感、政治参与技能和理性的政治行为。

一、政治认同感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它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人们依据一定的政治态度、政治目标确定自己的身份,把自己看做是某一政党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并自觉以组织及过程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与这个政治组织保持一致,支持这个组织的路线、方针、政策,这就是政治认同。”换句话说,政治认同就是政治参与者(包括个体、群体)对参与其中的政治体系的自觉接受和顺从,是从心理上接受进而在政治行为上积极参与、维护并促进政治体系发展的政治参与过程。政治认同的实质在于,政治主体通过自己的政治行为,对政治体系发生一定的作用而体现其自身的价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政治认同作为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意识范畴,而且是一种实践范畴,是对政治统治客观事实的价值判断。

政治统治者要获得足够的令人服从的权威,就必须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和观念,以及反映这种价值的制度化的形式来证明自己有资格掌握政治权力。国家政权往往凭借强力的控制,通过某种意识形态的信仰体系为社会成员提供某种价值取向,为人们应该服从某种政治统治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证明这种政治统治的正当性。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现代政治学称其为政治统治的合法化过程。政治合法化有多种渠道,其中学校教育是正式、系统、最有效的。学校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正规的公民文化的培养过程。学校把有关政治的课程引人课堂教学,通过政治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的政治兴趣,培养学生的政治信仰,从而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公民文化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以政治素质为核心的整体素质,逐步将大学生培养为适应现代公民社会所需要基本政治人格特征的政治人,这也是大学生公民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着力点。通过公民文化教育,使当代大学生认同并效忠于政治共同体,个人作为国家或其他较大的政治共同体的一分子,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对于政治系统与个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充分的感知,有较强的政治效力感,相信自己有改造或影响政治环境的能力,主动参与政治过程或介人政治活动。从而为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政治参与技能

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公民文化的首要价值和重要特征。“公民共同体的公民身份首先是由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来标示的。”“如果一个人对其所处社会的制度都不甚了解,甚至一无所知,那么,要他成为‘恰当评价’并‘积极参与’社会的合格公民,显然是无从谈起的。”达尔认为,所谓“民主的首要条件应该是公民的有效参与”,“在政策被社团实施前,所有的成员应当拥有同等的、有效的机会,以使其他成员知道他对于政策的看法”。列宁对公民的政治参与问题也十分重视,列宁在谈到民主时曾指出“一切民主制度都意味着形式上承认公民的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因此,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离不开公民的政治参与,公民的政治参与不断扩大是政治民主化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政治文明的体现。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关系中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本质。”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包括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作为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途径,政治参与在政治生活中有其重要作用。第一,政治参与是公民运用自己的政治权利和资格,通过政治权力最终实现自己利益的主要环节。第二,政治参与具有表达民众意愿的功能,它给公民提供了将其利益和要求传递至政治系统的机会,并施加影响。第三,政治参与影响到政治管理的民主化,政治管理民主化的重要内容就是公民对于政治管理过程的参与和对于政治管理主体的制约。第四,政治参与影响到政治文化的发展,公民通过政治参与提高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对政治体制的宽容精神,此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在参与意识、主体范围、参与内容等方面都较以前有明显进步,但仍存在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强弱不同、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存在差异、非制度化参与盛行等问题。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政治参与教育,不仅可以开拓他们的政治视野,提高他们的参政能力,增强对于政治系统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而且还能够实现政治参与技能提高与政治系统运行的良性循环。因此,培育公民熟练的政治参与技能,是大学生公民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目前来看,主要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强化政治参与教育。达尔在谈到公民教育时曾指出:“民主国家一个势在必行的要求就是,提高公民的能力,以便公民能更智慧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实证研究表明,教育是政治态度的最重要决定因素。教育可以训练个人的政治参与技巧,教给人们获取政治知识的方法,去接触大众传播媒介,了解政治的正式结构以及政府和政治制度的重要性。民主的参与和责任的规则均可以通过教育而得以传播。不过,教育不可能完成建设公民文化的全部重任。阿尔蒙德认为:“正规教育不能在时间上完全替代公民文化的其他一些成分的创造”,“补充正规教育的一种方法,可能是发展政治社会化的其他渠道。”因此,在进行公民政治参与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强调社会和家庭对公民政治参与的教育功能,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公民教育中的结合。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政治文化教育,营造浓厚的政治参与文化氛围。

其次,明确政治参与方式。中国的公民文化教育不能停留于书本、概念和口号,除了向大学生解释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重要意义,还必须向他们具体介绍政治参与的渠道和途径。从行为方式来看,公民政治参与主要有政治投票、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表达、政治接触、政治冷漠等途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政治投票和政治选举。因为,政治投票和政治选举是公民参与政治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政治行为,也最能体现民主。在各种政治参与行为中,选举可以说是普通公民控制政府的重要的、制度化了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也是公民合法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有效途径。

最后,提高政治参与能力。“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幸福生活不能只根据人们的物质财富和收人来衡量,它更重要地表现为人们能否充分地实现自己的潜力并积极参与到社会共同体的生活中去。”因此,要想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不仅要让大学生了解政治参与的必要性和基本途径,还必须切实提高他们的政治参与能力。从当前来看,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要突出以下三点:一是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在现代民主国家,政治参与是民主的本质要求,是政治系统良性运作的必要条件。二是熟练掌握议事规则。了解政治体制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决策过程,从而培养自己较强的政治行为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实践经验。三是准确表达个人意愿。随着政治现代化的推进,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不断增强,其政治参与要求愈来愈高。在此过程中,他们需要学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利益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对公共目标以及个人利益要有合理预期。

三、理性的政治行为

“理性(reason)是人生而具有的一种能力,一种发现什么是真理的能力,是一种使我们了解真理的本领”。理性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精神力量。“公民文化是民主制度的意识铺垫与风格基础,其实质体现为具有一国国籍的人们在宪法和法律的制约下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并行不悖的理性自觉和行为取向,”这种政治取向表现为一种平衡性。“所谓公民理性,是指公民社会中的人在参与政治活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用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的精神力量。”公民理性体现在很多方面,但最为重要的是,作为民主社会政治主体的公民首先必须具备批判精神、妥协精神和宽容精神。

批判精神。在民主政体中,基于公民对政治的广泛参与,公民对政治的.信任度提高。这种政治上的信任有助于促进公民与政府、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合作,如果缺乏这种信任意识,民主政治是难以成型的。在一个宪政制的民主国度,一整套具有普遍信任感的社会态度,往往会形成一种超越于和高于政治分歧的共同体意识。这种意识能够减少公民盲目卷人引起社会动荡的事件和运动的可能性,起到政治稳定的“安全阀”作用。然而,“在民主国家中,忠诚并不意味着同意,更不是口是心非地同意。”“民主国家的公民对待他们的领导人应该持批判态度。”民主社会中公一民的批判精神是民主制度得以成功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妥协精神。社会是由有着不同利益、价值观念的个体组成的,人与人之间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冲突是社会固有的一种客观存在,正如柯林斯所说:“人类是既具有合群性又具有冲突倾向的动物;从根本上来说,生活就是一场地位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没有人会对他周围那些人的权力默然处之,毫不关心。”为了不至于在无谓的冲突,尤其是剧烈的暴力冲突中毁灭整个社会,妥协就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妥协”就是相关各方为了实现各自最基本的目标不得不放弃部分利益而做出的一种让步。美国政治学家科恩指出:“妥协是民主程序的核心。”“民主国家的公民须乐于以妥协办法解决他们的分歧。民主的所有条件之中,飞是最重要的,因为没有妥协就没有民主。”妥协是人们在处理矛盾和冲突时理性和智慧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经常被采用的化解方式。妥协作为一种智慧和化解矛盾的方式之所以被经常采用,不仅在于妥协本身的优势和特点,而且还在于它有利于实现利益整合、促进政治合法性以及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大学生文化传播 篇6

关键词: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近年来,在国际化大潮的影响和部分媒体、商家的炒作下,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等“洋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都市年轻人。中国人开始沉浸在西方节日的狂欢里,元宵、端午、清明、七夕、重阳、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则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只注重其形式,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当我们逐渐冷淡中国传统节日时,外国人却逐渐喜欢、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我国的端午节很早就传入了韩国、日本、朝鲜等国家,他们至今还在品味佳节的乐趣。韩国江陵市的“端午祭”被批准为其国家级第13号“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予以保护,每年吸引国内外百万人次参与和观光。很多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来历和风俗习惯也往往一知半解,使得传统节日连存在的最基本理由都模糊不清。

一、当下传统节日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压力过大,害怕过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们对自己的要求过高,而现实生活的不如意导致很多人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面对着更大的压力,甚至产生恐慌。

(二)对传统节日期待性降低,过节成例行公事。

现在的大学生是无法想象父母那一代的,他们生活水平很低,家家期待过节,可以改善伙食,但是现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每天的伙食比过去过节水平还高,大家却少了对传统节日的期待。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竞争压力也相应的加大,为学业为生活终日奔波的人们已经没有多少热情来营造节日的喜庆气氛。

(三)攀比应酬送礼的节日让人心生胆怯。

节日带来的经济负担、亲情关系、朋友交往、应酬操劳、娱乐过度等因素,让人们对过节产生了不良的情绪。过节对不少人来说,是一种压力,一种负担,一种无奈。

(四)传统节日在现代化潮流中,不能与时俱进。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这种文化渊源和传统形式也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欢快的气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这与富裕起来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中国人显得有些不协调。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好多人搬進了城市,对农村的不熟悉更加剧了这种状况,使得这种现象令人堪忧。

(五)西方节日入侵,国人缺乏保护传统节日意识。

西方洋节涌入中国,严重冲击着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很多民族的民间特色文化正在逐渐消失。现在的大学生盲目跟风,缺乏去粗取精能力。在现代社会名利和物欲的冲击下,大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到各种名目繁多的娱乐项目上。很少有学生有兴趣及耐心去尊重和承袭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现代人情感日趋淡漠,对中国的传统节日缺少了以前的期待和盼望,在传统节日到来时,更多地表现为害怕与无奈,对传统节日的敷衍和冷落就是一种表现。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重视中国传统节日从政府做起,传统节日再适当增加为法定节日。

中国是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较有影响的节日约160多个。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造就了色彩纷呈的节日文化。尊重人们的风俗习惯,适当再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

政府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起关键性的作用。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宣传、立法问题,政府和立法机关以及宣传部门应采取紧急措施予以重现。不仅端午,中秋有法定假日,其他所有的大型传统节日都应列入国家法定假日。

(二)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应该大力挖掘和宏扬。要想让民族文化资源鲜活永恒,还必须在外在世俗力量的基础上,寻找孕育内在驱动力的平台――教化――国家层面的国民教育和微观层面的个人修行。国民教育让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获得广泛认可的社会价值尺度,并成为国家文化价值观的组成部分;而个人化的修身齐家,则让民族文化的因子拥有了潜入百姓日常生活,进而“润物细无声”的通道。能在个人心灵生根发芽的文化资源,才是强大的、不随时间推移而摇摆的“神圣体”。

多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陈竟教授日前表示:“挖掘春节、清明、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国家软实力,推动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没有传统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丢弃了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陈竟强调,中国传统节日中包含着重要的人文和历史底蕴,是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而根是不能忘记的。

(三)加强传媒宣传和普及民俗文化力度。

传媒首先要重视民俗文化,也要很好地研究它。民俗文化本身就是非文字的东西,非文字的东西怎么样通过传媒把它系统化,使民俗文化的介绍成为系列的、体系化的东西,这都是文化上的积累。通过我们的传媒,把即将消失的东西赶快拍摄、抢救,对还在传承的东西要细心报道、加以引导。首先要介绍传统民俗文化,然后请嘉宾和研究人员来宣传,另外就是到下面去采风,去了解普通民众的生活和感情,这样才能由点到面鲜活地把传统节日知识宣传给大学生。

我们要利用好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和传递民族精神。首先,要在全社会对传统节日进行宣传,让人们了解传统节日,引导人们重视传统节日。其次,应该挖掘节日所蕴含的民俗文化,有层次地举办相应的文艺活动,如举办关于节日的演出、展览等,还应举办学术活动,研讨如何将传统文化和时代相结合。而举办文化活动的目的是要弘扬节日文化,不能让传统节日流于形式。

(四)创新传统节日内容,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传统节日文化。

近些年来,重现“清明赐火”等传统习俗不仅大大丰富了清明节的旅游文化活动,更催生了新的度假消费方式。一些踏青赏花路线中加入了农事桑蚕、祭祀纪念等传统文化的元素。各地的扫墓和祭奠活动也融入了不少传统节日习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节日的内容也在推陈出新,回族的开斋节也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全国回族聚居的一些地方,除参加聚礼等活动外,还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如辽宁鞍山的回族青年在节日里要耍狮子舞、踩高跷;河北沧州地区的回民在节日里喜欢表演武术;西北一些青年节日里喜欢摔跤、扳手腕,拧指头等;城市里一些回民喜欢游公园等等。

(五)展开传统节日进校园活动,打开传统文化学习新篇章。

多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让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通过教育使他们有一种对传统节日的温情和敬意感,在传统节日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之前,社会教育的功能缺位需要由学校教育来补充,才不至于出现传统节日的“断代”。传统文化归根结底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要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引导大学生体味传统节日中积淀的文化内涵,找回传统美德。大体上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1.结合课文内容,挖掘传统节日内涵。

现有教材中尽管传统节日的题材数量不是很多,但仍然可加以发挥,抓住机会点燃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比如古典文学中常涉及节日,往往节日是诱发作者情思、体验的导火索,典型的即是春愁、秋思。节日是作品的背景,因此教学可通过体验节日,进而赏析节日与诗人情感的联系。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整首词都是围绕着中秋节展开的。教学可首先通过师生互动谈中秋的方式“热身”,引出苏轼是在离开弟弟苏辙七年后的中秋之日写的,埋下伏笔,中秋节与哪种意象最为相关?词作中是否出现了该意象,又是如何描述该意象的?等问题让学生产生兴趣。然后在赏析诗作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月亮”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物体,将月亮、月宫、中秋节的联系自然地引出,让学生了解中秋节中包含浓厚的团圆、事圆、人圆的意味,对照诗人现有的境遇,词作中才有诗人往返于人间与月宫的情绪。

2.将传统节日引入语文活动中。

除了课堂教学外,主题活动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语文活动包括辩论会、演讲会、写作等。教师可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或者围绕学生感兴趣的传统节日设计活动主题,让学生动口、动手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既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新课标下语文课程所注重的。比如举办清明节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分组收集跟清明节有关的文学作品、经典名句、音乐、各地的清明风俗等,并在班级汇报各自成果,接受同学、老师的提问。在真切的节日情境中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3.在课后阅读材料、考试中增加传统节日的信息比重。

为弥补教材中传统节日题材较为少的情况,大学生可在课后阅读材料补充传统节日题材的内容。通过此方式将传统节日的信息延伸到课堂外,引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比如《中秋咏月诗三首》、《端午日》、《古诗十九首》、《春酒》等都是优秀的课外阅读资源。

三、结束语

通过挖掘传统节日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爱国、团结、感恩、孝顺的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综合素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域,赋予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内涵。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切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实际;激发学生了解、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的兴趣,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下一步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和实施的水平,为构建和谐校园作出积极的贡献。

大学生校园篮球文化构建与传播 篇7

1 大学生校园篮球文化概述

1 . 1 大学生校园篮球文化的内容

大学生校园篮球文化的结构层次与内容主要包含了篮球物质文化、篮球行为文化、篮球制度文化以及篮球精神文化这样四个结构层次。

物质文化是指在大学生校园的特定环境中,师生进行篮球活动所必须的器材设施与对应的产品等。学校的篮球场地、篮球设施、教学器材、篮球队的服装、甚至是篮队的名称都属于大学生校园篮球的物质文化。

行为文化是指大学生校园中,教师与学生进行篮球活动实践过程中,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并且表现出来的篮球行文习惯。

制度文化是指大学生校园中教师与学生在进行篮球活动中,其要遵守的规章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章程规范等。大学生校园篮球制度文化包括篮球管理体制、篮球竞赛章程等。

精神文化包括篮球的思想、观念、精神、哲学、心理和军事谋略。大学生校园的篮球精神文化是教师与学生在进行篮球活动实践中形成的。大学生校园篮球精神文化是校篮球文化阶层中最高的体现,是在大学生校园校篮球物质文化、篮球行为文化、校篮球制度文化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行成的大学生校园校篮球的精神文化。

1 . 2 大学生篮球文化构建与传播的意义

大学生篮球文化的构建与传播可以有效的促进高校篮球运动的开展,完善的篮球文化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的体制,还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提高竞技水平,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培养良好意志品质。传播良好的校园篮球文化可以促进校内与校外之间社交功能的发展,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培养高尚情趣、推动商业化的作用。篮球文化可以将不同的人快速的凝聚在一起,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追求共同的理想,而同心协力,不断的开拓前进。

2 大学生校园篮球文化的构建与传播存在的不足

目前很多大学都逐步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篮球文化,但是在文化的传播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 . 1 缺少篮球文化理念

在精神文化层面的构建方面,很多学校在文化素质和奋斗目标方面建设的比较完善,但大部分大学都对篮球理念的建设缺乏一定的重视,缺乏篮球文化理念的建设。

2 . 2 缺乏有针对性的医疗措施

在大学生校园篮球物质文化层面的构建方面,很多大学都有自己的篮球队队徽、旗、歌以及比赛标准球馆、标准田径场和专门力量训练房,为正常的训练比赛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但是缺乏专门的医疗室帮助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恢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体机能的恢复。

2 . 3 缺乏篮球文化制度管理

制度文化层面的构建方面缺少从思想管理制度、生活管理制度来对篮球文化进行专门的管理,很少有大学从思想管理制度、训练比赛制度以及生活管理制度多个方面去完善制度文化的建设与传播。

2 . 4 缺乏大学生精神风貌的培养

在行为文化层面的构建于传播方面,不少大学都比较注重队员文化素质的培养,但在生活态度以及精神风貌培养方面则体现的相对薄弱。

3 优化大学生篮球文化构建与传播的建议

3 . 1 建设有特色的篮球文化

在大学校园篮球文化的建设上,应从本校的传统、培养目标出发,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篮球文化。如在体育馆、健身房、棋艺室的墙上悬挂篮球明星的画像以及名人谈关于练习篮球的方法、格言。在校园内建篮球明星的雕像,在校园的宣传栏布置写有篮球锻炼价值等内容的体育宣传画报。学校的宣传媒体应经常广泛地宣传篮球的知识、名人名言、体育信息动态。在这样的篮球文化环境中,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生活方式,促进大学生篮球观念的改变,同时有助于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3 . 2 开展篮球文化节活动

篮球文化节也是建设校园篮球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篮球文化节,是篮球的感性与文化的理性相结合,融篮球知识、篮球游戏、啦啦队表演、篮球比赛、篮球征文、篮球摄影等多种相关活动为一体。要以篮球活动为载体,为师生提供一方舞台,以公平竞争、团结协作、拼搏进取为宗旨,并以“健康、快乐、文明”为目标,最终实现育人的目标。举办篮球文化节,已成为校园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丰富多彩的篮球文化活动,在学校范围内营造一种健康文明、团结向上、高雅清新、竞争有序的校园文化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3 . 3 学校加大篮球文化的重视程度

首先,加强学校领导对大学生篮球文化构建的重视。学校领导要把握好大学生篮球文化发展的总体方向,使其行驶在正确的道路上。合理的分配大学生篮球文化构建所需的资源,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有效的为大学生篮球文化构建良好的设施环境。

其次,加强大学生领导自身篮球行为建设,大学生领导应积极参加校内篮球活动,以自身的行为来引导大学生全体师生的篮球行为文化的构建。

最后,加强大学生领导对大学生篮球文化构建时制定统一的规划与部署。从而使大学生篮球文化的构建形成有效的系统,在此有效的系统中,形成一个稳定的,长期的大学生篮球文化构建的体系链。

4 结语

通过该文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篮球文化的构建与传播在大学生文化教育体系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篮球文化缺少篮球文化理念、大学校园内的基础医疗设施方面对篮球运动员缺乏有针对性的医疗措施、没有统一的文化制度管理、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大学生精神风貌。想要构建完整的大学生校园篮球文化,必须要根据自身大学的实际情况,建设有特色的篮球文化、定期开展篮球文化节活动、加大学校领导对大学生校园篮球文化的重视程度。才能不断完善大学生校园文化的构建与传播,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风貌。

摘要: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建设与传播。近年来,大学生篮球文化构建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在在文化理念、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领导的重视程度等多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构建完善的大学生校园篮球文化,并将这种篮球文化有效的传播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该文首先从大学生校园篮球文化的概念和内容方面着手,在此基础上分析现阶段我国大学生校园篮球文化的构建与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优化大学生校园篮球文化的构建与传播的建议。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促进大学生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

大学生文化传播 篇8

一、数字出版物与英美文化的内涵和关系

数字出版物是一种新型出版物, 是以数字内容为流质介体, 借助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等高科技手段, 以无线通讯网、卫星网络和有线互联网络等为流通渠道进行传递数字信息, 数字出版以离线出版物 (如VCD, DVD形态) , 网络出版物 (如BBS、微信等) 、电子书等形式出版, 是传播先进文化的主阵地, 是人类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 将抽象的精神内容制成各种出版物的重要活动, 其目的是传播知识, 传承文化、进行思想交流;数字出版物有其独特的特点, 以其丰富多彩, 喜闻乐见的多媒体形式吸引语言学习者, 并以静态和动态、纸质和电子的形式使语言学习者由传统阅读的单项、被动的选择变为生动、海量数字交互、主动选择文本形式, 成为技术革新的中坚力量, 激发读者的主观性和参与性, 打破时空、地域、国界等制约。

英美文化是英语教育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生精神财富总和, 是一种跨文化意识形态,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2000年版, 以下称新《大纲》) 上提出:英美文化培养是对大学生在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并重, 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并重的前提下, 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接受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英语专业以阅读赏析英美文学原著作品, 挖掘英美文学文化根源, 发展语言基本功和提高人文素质, 以培养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的有理想、有文化、德才兼备为人才培养模式, 因此英美文化对社会的稳定发展, 民族的生存振兴有其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字出版物与英美文化俩者内涵完全不同, 但俩者却有息息相关的联系, 一方面, 数字出版物是英美文化传播的主阵地之一;另一方面, 英美文化传播也是数字出版物发展的历史使命之一。

1.数字出版物是高职大学生英美文化传播的主阵地之一。当今, 高职大学生都是90后, 他们正处在人生成长过程中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年龄介于童年与成年之间, 对社会懵懵懂懂, 对新鲜事物跃跃欲试, 对人生充满憧憬和向往。许多大学生自称为“E时代”或者“E+时代”的人, 他们对社会的理解很多来自于数字出版物, 如网络读物, 手机微博、微信、网络视频等, 其中数字出版物内容涉及面广, 信息量大, 对于大学生文化传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

作为阅读数字出版物的中坚力量的90后大学生思想意识、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受到数字出版内容的影响。笔者就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南充职业技术学院、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等全国17所高职院校2013-2015级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形式进行, 主要围绕大学生对“接受数字出版物的方式”、“数字出版物对高职大学生的影响”, “文化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对策”展开。本次发出调查试卷1800份, 收回1746份, 有效卷达到97%, 在接受调查学生对象中, 覆盖了全国各地高职各年级, 数据真实可靠。

具体数据如下表1:

调查结果显示:90后的大学生接受和传播英美文化的方式主要是使用在线阅读、占调查对象32.8%, 使用在线电影占34.6%;使用在线音乐占62.8%;微电影占39.5%;纸质书本的仅占10.5%, 结果表明, 数字出版物已成为全国各地大学生接受文化传播的主渠道。当代大学生利用数字出版物接受文化传播的形式正迎合了当前高职大学生的需求特征和反映他们的心理特征——懵懵懂懂, 时尚跟风, 跃跃欲试。调查对象中, 97.6%的高职大学生每天都上网、在线的方式通过数字出版物了解世界, 接触新鲜事物, 感知英美文化, 其中68.1%的大学生用手机或者电脑上网, 以双语的形式通晓天下事和身边的事, 关注社会和生活。

2.英美文化传播也是数字出版物发展的历史使命之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髓, 文化的传播以其崭新的文化载体方式——数字出版物推动科技进步, 社会发展。数字出版是一项高尚的文化事业, 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 以图书、报刊、音像、电子、网络等出版形式, 数字出版物以其信息容量大, 中英双语字幕、时间更新快、图文并茂、自由移动方便携带凸显数字出版物的优点, 独占鳌头, 深受高职大学生欢迎和认可, 而出版物肩负着坚守思想意识形态、传播优秀、经典文化和弘扬正确科学的理论和民族精神, 引领时代潮流的历史使命;数字出版渗透文化领域, 以其自身多元化影响文化传播的多元化。在全球化背景下, 数字出版物在国家合作和民族交流间架起了桥梁, 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使每个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历史文明为全人类共享。一方面, 数字出版物以其独特的民族性, 强壮的生命力, 走向国际化, 将传统文化繁衍生息并继承发扬光大;另一方面, 数字出版物对民族的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刻的反思, 运用现代意识, 超越传统文化, 展示数字出版物时代性、先进性。

二、数字出版物对英美文化传播的影响

1.数字出版物对英美文化传播的影响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90后的高职大学生受电子出版物影响的内容较多, 其中影响最大的五个因素分别是文化、价值观、行为习惯、解决生活问题、获取世界信息, 具体数据如上表2。根据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 研究表明:数字出版物对他们影响较大, 既有积极因素, 亦有消极因素, 也有一些中性因素。

2.数字出版物对高职大学生英美文化传播影响作用:

(1) 积极影响。数字出版物种类多样, 随之传播的文化也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填充着大学生业余生活, 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使大学生知识来源更加多样化、社会化、国际化, 如一些英语音译的词汇:伐木累 (family) , 伊妹儿 (E-mail) , 粉丝 (fans) Oh, My Good、Good Heavens (天啊) 、酷 (cool) 、outman (奥特曼) 、outwoman (落伍) , “BT (变态) 等等都是数字出版物的影响流行音译词的产物, 将西方文化中国化, 将词汇生动化, 生活化, 多元化, 便于他们有趣的记忆词汇, 提高学习者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多种感官影响着高职大学生的审美情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2) 消极影响。数字出版物中不乏负面的、虚假的、庸俗的信息, 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还不成熟, 这些信息难免会对他们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 有些数字出版物中流行文化, 直接威胁到了大学生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健康成长, 使大学生容易受国外的一些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所影响, 并在学习生活中滋生蔓延, 导致大学生审美趣味的钝化、价值判断错位乃至道德观念混乱, 成天沉溺于网络, 淡化人际交往, 依赖游戏形成网络依赖症。

三、数字出版物的思考

1.准确分析大学生文化情况。客观合理地分析当前数字出版物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是发挥数字出版物积极作用, 降低其消极作用的基础和前提。一些人只看到了消极的一面, 一直对数字出版物持有否定态度, 还有一些人只看到了积极的一面, 忽略了负面影响, 这两者都不可取。应该用科学的眼光, 利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机遇发展出版业, 尤其是数字出版业, 勇于接纳和创新, 正视数字出版所带来的挑战和影响, 全面推进数字化校园文化建设。

2.积极引导大学生阅读优质数字出版物。文化如同空气一样没有绝对纯净的, 世界上也没有纯粹的文化净土, 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大对高职大学生文化建设的引导力度, 用优秀出版读物占据大学生文化阅读空间、用高尚的精神陶冶大学生的兴趣、培养评判、鉴别的能力, 增加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 帮助大学生理性的有选择地吸收国内外流行文化。

3.促进发行高质量、有内涵的数字出版物。呼吁社会各界充分发挥数字出版物的优势发行传播正能量的数字出版物, 尽量用双语数字出版物, 抵制负面的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政府各部门建立健全的审查监管机制, 学校管理部门也需要用先进正能量的文化做引领, 号召高职院校老师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自觉引领大学生抵制不良文化现象, 继而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出一片明净的文化天空。只有发行高质量、有内涵的数字出版物, 与异国文化间的交流、碰撞与吸收、取长补短, 才能促进不同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与尊重, 才能更全面地理解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21世纪是“新国际化时代”, 跨文化的传播是必然结果。

四、结语

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 数字出版物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沿着国际化的路线, 发行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高雅的数字出版物, 传播英美文化, 引领和感染大学生, 全方位、多维度促进大学生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雪.社会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4.

[2]盛瑨, 张殷博.纸媒数字化转型中的互联网思维应用[J].出版广角, 2015, (15) .

[3]杨莉.论时尚文化与大学校园传统文化的融合[J].青年探索, 2005, (6) .

[4]曾燕波.当代青年时尚文化的现实表达[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报, 2007 (5) .

大学生文化传播 篇9

中世纪,大学就其产生来说是学者的社团[1]。大学是知识生产、选择和传播的重要场地,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社会文化科学发展的主流阵地。那么,什么是大学文化,它与大学生社团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必然联系,又如何实现社团文化的发展,使之与大学文化的发展相协调呢?

大学文化是指大学作为社会组织所独有的、为大学人共同持有的价值、信念、规范、基本假设与行为形态的综合体系。大学文化一般通过大学内的物质、制度、精神等多方面要素表现出来,如大学的理念、愿景、使命、信念、价值、态度、假设、组织规范与组织制度、组织仪式、故事、传说、英雄人物事迹、组织符号、口号、标志物,以及组织运作程序与模式等。可以说,大学文化是大学围绕教学和科研而形成凝聚力、形成组织的统一行动的显性的和隐形的价值体系。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内核。大学文化是大学生存状态的晴雨表,是大学软实力的标志。大学文化由若干亚文化组成。其中,大学生社团文化就是大学文化的显性表达。

大学生作为大学的一个主要群体,有其个性和特点,这些个性和特点受所处时代的大环境影响,也受大学文化中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的熏陶。特别是学生处于校园、教室、宿舍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极易接受同伴影响,这决定了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志向等因素而建立的以自发、自愿为原则的学生团体,主要包括各种协会、学社、书社、娱乐部、俱乐部等形式,其类型按照功能来分,主要有学术型团体、公益服务型团体、能力培养型团体、娱乐型团体、兴趣型团体等。

大学生社团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文化在学生层面的表现,其表现形式多样化、显性化。大学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往往通过社团文化来贯彻、传播和体现。大学社团具有群体民间性、结构松散性、活动自主性和成员广泛性等特点。大学生社团的发起者大多是大学生或大学老师,因此,社团的宗旨大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和合作交流,这也是大学生社团深受学生喜爱的原因。

大学的生存发展主要通过其文化的社会功能来实现。大学文化的基本功能是传承知识、培养人才和社会服务。这些功能也要通过大学生社团文化活动来贯彻和体现。每一所大学都要合理定位自己的文化,要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发展历史,这也对大学生社团文化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大学文化要把握时代发展的前进方向,以培养有历史使命感、时代责任感、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为主要任务。

大学文化的第一个基本功能就是传承知识。传承知识、传播真理、发现新知始终是大学非常重要的使命。大学通过其教育教学体系、学术研究、管理制度、课程实施、丰富多彩的各种课外活动实现这一功能。大学社团开展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实践活动,是实现这一功能的有效补充。这些活动有利于强化课内知识和拓展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形式多样的各种学术活动、技能训练、社会实践、兴趣活动、体育赛事,以学生自愿为原则,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身体素质,培养了学生个人爱好,展现了其个人才华,丰富了课余生活。

大学文化的第二个基本功能就是培育人才。育人主要通过品德铸造、专业发展、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塑造等来实现。价值观教育、品德铸造不能单凭口头说教,要在实践中锤炼。大学社团的各种文化活动,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教育、品格和人格的陶冶。大学生社团形成的良好组织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活动的有效组织,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领导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合作能力,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强化了职业定向。社团较为松散的组织结构,使成员之间具有平等关系,能将成员分散的智慧集中起来,群策群力,有助于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此外,社团活动还能有效地实现对大学生的心理干预,防范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于未然。

大学文化的第三个功能就是服务社会。大学通过传播知识、培育人才来服务整个社会。不少大学生社团组织面向社会,如向企业拉赞助、提供勤工俭学活动、公益性活动、社会服务等等,为大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社会、走进社会打开一扇扇窗口,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大学生的爱心、工作热情和社会责任感。而且,社团文化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在强化指导新生、引领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些以职业技能训练、实践技能培养为宗旨的社团,更是在学生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方面发挥着导向作用。此外,社团还可以充分利用区域性资源和社区资源,开展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实践生活教育,通过“在做中学”,增强大学生的服务社会意识和工作能力。

二、大学生社团文化建构的几个维度

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多数本科院校大学生参加社团的学生比例都在一半以上。这就是说,如果一所大学的社团文化具有先进性、自主性和创新性,那么它的文化也同样会显示出良性的发展势头。要实现大学生社团文化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在建构大学社团文化上就要关注。

(一)自主发展,培育特色,全面繁荣

首先,大学生社团的发展要有自主性。大学生社团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原因就在于它是大学生自己的,其活动宗旨符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社团扁平化的管理模式,给学生更多自主空间、活动参与的自由度。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常常出于自愿。因此,大学生社团发展的自主性原则是社团发展的根本。失去了自主性,社团就没有了生机活力。当然,社团的自主发展必须以遵守国家的大政方针、教育政策、学校管理部门的相关管理规定为前提。

其次,社团发展应形成鲜明的特色,或侧重学术研究、或侧重社会服务,或侧重专业发展,或偏向艺术活动,或偏向运动与健康。特色是社团发展的生命线,管理社团的上级机构,在社团审批上要避免出现职能相同或相似的社团,避免社团间产生冲突。在社团的分类上,要规定不同级别的社团在职能和活动范围上的不同,要区分好校级、院级、系级社团的职能,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防止恶性竞争,互相争夺资源,导致特色丧失。

再次,要全面繁荣社团文化。强调特色并不是不要百花齐放,大学生社团之所以会有不同的类型,是因为不同的学生群体有不同的学习生活方式,只要社团的宗旨有利于学生发展,活动的内容健康向上,不管是学术型的社团还是娱乐型的社团都要大力支持。定位好社团的发展目标,强化对不同社团的分级、分类,才能协调好社团之间的关系,实现社团文化的全面繁荣,实现大学文化的功能。

(二)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强化指导

社团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从社团内部来说,主要涉及到社团申请成立的手续和审批程序、社团的活动宗旨和奋斗目标的制定、社团职能的定位、社团活动的策划、活动经费的收支和使用、社团成员的义务和权利等等。[2]从社团外部来说,主要涉及到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的领导和指导教师的指导,协调好与校内和校外相关机构、部门、团体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强化社团管理中心的宏观管理,进行分类指导。通过项目管理,对那些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有显著绩效的社团在活动经费、项目经费等方面提供支持;强化对社团发展规划的指导,及时对社团工作进行总结和监督,确保社团活动朝着内容健康、形式活泼、促进交流、扩大影响的方向发展,使社团的发展目标有助于学校文化的特色发展。通过建立社团的社会实践基地,对实践基地进行资格认证、挂牌、各种奖励,强化社团品牌活动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

其次,要重视对社团干部的选拔、培养和培训,形成科学合理的任免制度和奖惩机制。要发挥社团指导教师在策划、参谋、指导和监督方面的作用。社团指导教师的筛选、任用要形成科学的选拔和管理程序,明确指导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对工作出色的指导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彰和奖励。

最后,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形成相关的社团管理政策法规,使之与学校的总体发展相协调,防止有法不依、有令不行。要规范社团的内部管理制度,重视社团资料的整理和保存,重视社团传统、特色活动的传承,实现学校对社团各项活动的宏观监督和具体指导,确保其活动的实效性。

(三)面向生活,铸造品牌,服务社会

首先,面向生活的教育是大学教育非常重要的目标,高等教育也要为大学生的幸福人生作好准备。社团文化要面向社会生活,就是要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生活管理能力、面对挫折、失败和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例如,大学社团开展的宿舍文化评比、模拟应聘、技能大赛,其实都是在为未来的成功人生作好准备。只有面向生活,才能全面实现大学文化的基本职能。

其次,社团文化需要铸造品牌[3]。大学之所以得以延续,是因为它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来实现其价值诉求。不同大学培养的人才受社会接纳的程度不同,主要与大学的办学质量和社会信誉度有关。而品牌,就是大学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标志。一般而言,品牌是一个商业范畴的概念,包括两个重要的部分:标志和信誉。标志通过文字、图案标识出来,而其后更为重要的是信誉,即一种承诺、一种质量品质的保证。“211”大学的毕业生之所以更受用人单位欢迎,正是因为“211”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品牌。

再次,服务社会要通过社团的品牌活动来实现。社团活动要形成品牌,是因为社团的各项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于社会,品牌活动有助于提高活动的质量,培养社团成员的荣誉感和归宿感,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学校的社会信誉。特别是一些大型的服务性、公益性的社团品牌活动,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了实践和锻炼的平台。通过各种地区的、全省的乃至全国的各种大学生社团联谊活动,推出自己的品牌活动,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三、大学生社团文化特色发展的几个问题

大学生社团文化是大学生文化的集中表现,近些年来各所大学的学生社团蓬勃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建构创新型社团文化,实现大学文化的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一)以政治导向突出社团文化的先进性

当前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成为我国先进文化的时代主题,大学生是时代的弄潮儿,社团的骨干分子成为社会发展未来的中坚力量,因此,社团文化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应突出政治导向,突出文化的时代性和先进性。这成为社团评价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社团文化不但应体现出自己的特色,还要彰显时代前进中先进文化的要求。这种先进文化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也就是说,社团文化要体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来体现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这就要反对社团活动过分功利化、低俗化、肤浅化,要强化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寻找喜闻乐见的形式,铸造人格和品格,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大学文化特色统领社团文化的全面发展

大学文化应体现学校的个性,这种个性受到学校周边地域文化的影响,深藏于学校的办学历史中。大学的优势学科、品牌专业、特色专业都是形成学校文化特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的社团管理机构应大力支持、扶持那些有助于实现自己学校特色发展的社团,例如,对那些有助于提高专业发展能力的社团,有助于提高学生学术能力的社团;对师范院校来说,对那些有助于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有助于实现教师技能训练的社团,在活动经费、活动场地等方面都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以便更好更快地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

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目标应纳入并服从大学文化特色发展的总目标。大学生社团文化应体现特色性、全面性、全员性的特点,即突出特色社团。通过不同类型的社团,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实现每一个人的发展。这就要强化不同社团在锻炼学生方面的不同作用和功能。全面发展不是齐头并进,而是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建立、规范社团的评价制度,通过开展社团的鉴定、评比活动,实现社团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以专项研究突破制约社团文化发展的瓶颈

社团的主流群体是大学生,社团文化的品味、兴趣、价值追求和表征形态体现了大学生的品味、兴趣和价值追求,它也是大学文化、教师文化的显性表现。这就需要开展大学生社团文化的专项研究,使社团文化服务于大学的科研和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堂教学实践的阵地,及时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进行社团文化的调查和专项研究,还在于了解现代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心理特点、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使社团活动的开展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杜绝社团不正之风,防止拉帮结派,将社团当作实现一己私利的手段。目前,我国关于大学生社团文化的研究普遍得不到重视,研究成果也较少。其实,每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有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造就不同的大学生。不同时期的大学生都会彰显出不同的发展潜能和创造能力。这就需要积极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主动创新能力,实现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的创新[4]。开展社团专项研究,发现社团的品牌和优势所在,可以集中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于发展目标与学校特色发展相一致的社团,有助于强化发展优势,有利于凸显社团特色,强化社团发展的定位,强化目标管理,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和网络平台,实现与各大高校社团的交流,实现资源的共享,及时获得各种指导和扶持,实现大学生文化的全面繁荣。

总之,大学生社团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理清大学生社团文化与大学文化之间的关系,密切关注大学生文化建构的几个维度,实现大学生社团文化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将大学社团文化的发展纳入到大学文化的特色发展轨道上,才有助于实现大学文化的全面繁荣。

摘要:大学生社团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文化通过传递知识、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实现其发展。建构社团文化是大学文化特色发展的重要手段。社团文化要自主发展,培育特色,全面繁荣;要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强化指导;要面向生活,铸造品牌,服务社会。当前,社团文化必须突出文化的先进性,以特色发展为统领,开展专项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文化,大学文化,特色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超.西方大学学生自治的嬗变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6).

[2]廖良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比较:以美国哈佛大学为研究实例[J].青年研究,2005,(4).

[3]陆志华.社团文化与大学文化品味的变量考查[J].中国成人教育,2010,(2).

大学生文化传播 篇10

1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与太极拳文化传播对接的意义

“文化强国”是我国面向未来的重大发展方略。为有效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我国将一大批理论体系完备,市场开发前景广阔,惠及广大国民,影响全人类生活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代表推向世界,“太极拳”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新闻媒体、网络、报刊、对太极拳的报道也越来越多,杂志、电影、电视、书籍对太极文化的诠释日渐精辟;广场、公园、校园处处留下了中国人太极健身的身影,太极拳年会、太极拳高峰论坛、武林风等与会人群的肤色、装束逐年丰富,太极拳的受益人群已经从中国人变成了全人类。太极文化已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名片,还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国人喜闻乐见,世人受益匪浅。中国人已经无法满足太极拳仅作为公园、广场的健身项目,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将太极拳请到奥运会的开模式现场,“入奥”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舞台之上,由全人类共享这一文明成果。“三下乡”活动以太极拳文化为载体不仅因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便于发动组织,更重要的是广大青年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与历史使命感从而“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2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与太极拳文化传播对接的具体步骤

(1)合理规划:规划就是谋划的意思,就是要在做一件事之前已经有了完备的思路设计,要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与太极拳文化传播对接同样需要合理规划。将高校环境育人、文化育人与太极拳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行有效对接,培养更多身体健康、知识全面、富有理想、富有韧性的太极文化传承人,将太极拳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同样需要做人力资源储备。有一批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比较系统的学习过太极拳,甚至师出名门,这部分学生懂太极、有功夫,学校共青团、体育部门需要为这部分学生提供平台,让他们成为校园太极文化的参与者、组织者、领导者、传承者,当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培养让这部分学生成长为暑期社会实践的中坚力量。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喜欢、迷恋太极,或曾参与过太极拳的学习,这部分学生人数众多,易于发动、组织,学校体育部门需要开设相应的课程,设置相应的竞赛项目,需要在课外活动时间为这部分学生提供辅导和交流平台,需要利用本单位师资或引进社会师资为有志于提高的学生搭建俱乐部之类的平台使学生有机会与名师、大师交流,有机会成为大型活动的参与者、表演者等;学校共青团需要通过学生社团、协会将这部分学生留在团旗之下,为暑期“三下乡”储备人才。而更多的学生需要体育部门、共青团形成合力,通过教学普及,竞赛引导、文化营造、环境影响使其了解太极、喜欢太极。只有这样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与太极拳文化传播就会成为一个理想的活动项目。

(2)整合资源: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通常都是在条件比较艰苦的基层农村开展,整合各种资源方便活动开展非常关键。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新农村建设变化巨大,但老百姓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等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提高,他们大部分指标低于工人、科技人员、行政管理人员,某些地区农民仍然是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各种传染病的高危人群,与太极拳的亲近是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的。大学生带着满腔的激情来了,选择合适时间很关键,选择恰当的地点很关键,选择合适的人群也很关键,没有基层的配合与帮助活动开展的质量将大打折扣;组织太极拳活动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包括前期的各种筹备,到后来的正式进行和总结表彰,整个过程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多少年来老百姓意识形态中劳动等同于运动的观念根深蒂固,宣传、发动、组织过程没有导师的全程指导活动更为困难;空闲时打麻将、拉家常、打扑克与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居多的农村现实问题等都需要活动开展前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所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与太极拳文化传播对接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增加经费投入,选好指导教师与学生负责人,加强与基层村委会、社区的沟通与联系等整合各种资源共同促进活动的有效开展。

(3)勇于创新:前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12年7月6日至7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科技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受过专业知识的洗礼,并且与时代发展的脉搏接轨,有着传播新知识的得天独厚优势,更何况有一大批学生原本就在农村生、农村长“接地气”,非常有利于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活动方法等的创新,有利于发动、组织大家学习太极拳。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多是目前农村的普遍现象,孩子们暑期的文化课辅导牵动着每一位长辈的神经,“三下乡”义务支教活动中进行太极拳文化传播将会获得极大的支持;“三下乡”文艺表演中强化太极拳色彩将会吸引更多关注;请一些社会体育辅导站的太极拳老师走进“三下乡”大学生团队说服力将极大增强。各种慢性疾病、伤病多是目前农村的又一普遍现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团队成员中医者身份的加入将非常关键,有医学专业的自然不用说,没有医学专业的聘请几位退休医生作为自愿者在活动期间进行恰当地说服引导或现身展示将极大地改变广大村民的意识;与社区医院义症活动对接加强对太极拳的养生文化传播导入将近距离抓住广大村民的心。加强对计算机等多媒体的运用,适当进行有奖活动,与新闻媒体电视台进行协同宣传,与村委会合作播放一些优秀的影片等都可以成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与太极拳文化传播对接的有效创新点,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活动将会获得极大成功。

3 结论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是团中央、全国学联、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七部委共同发起的一项倡议。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与太极拳文化传播对接与有效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文化强国”方略相一致,有益于广大青年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与历史使命感从而“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与太极拳文化传播对接的具体步骤有:合理规划、整合资源、勇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青年学生学生增智、受益;才能使我国广大农民身心健康;才能使、让我国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太极拳得以发扬光大。

摘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是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利用暑假时间应用所学文化、科技,卫生知识走进基层深入实践从而“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重大活动。而太极拳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年文化的瑰宝深受广大民众喜爱。其厚重的文化积淀如何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有效对接既使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又使学生增智、受益成为该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太极拳文化,对接

参考文献

[1]张永红.太极拳运动对现代人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2):80-81.

[2]桑全喜.在农村推广老年太极拳的对策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3):32-33.

[3]乔熛,蒋红文.全民健身背景下在新农村普及太极拳的可行性分析[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09(11):1-3.

[4]林德明.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角度探讨太极拳运动的特殊作用[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3):63-64.

[5]陈瑜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体育发展措施[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2):44-47,53.

[6]仝茂华,郭燕.在新农村文化建设活动中普及太极拳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8(5):34-35,47.

[7]张永刚.太极拳在全民健身和新农村建设中之地位与作用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8(7):23-24.

大学生文化传播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 媒介接触; 跨文化消费; 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志码:A

伴随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趋势的不断深入与拓展,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日益增加,文化传播突破了传统的领土疆域,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全方位的沟通和联系。美国社会学家罗伯森对全球化考察突出文化维度,强调其中心地位,指出“作为一个概念,全球化既指世界的压缩,又指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的意识的增强。”[1]11它包括四个思考参照点:民族社会、个人、民族社会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各社会组成的世界体系)、人类,而联结这四个参照点的是文化。[1]36-39

一、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地球村”(Global Village)这个生动比喻广泛传播,全球化逐渐引起了学者们普遍关注。到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的讨论也开始成为世界性话题,并渗透到国际社会的各个角落。[2]全球化通过文化塑造我们的生存环境,文化帝国主义的批评者认为通讯技术全球化带来的单边文化传播会威胁到非西方国家的文化自主空间,另外一些学者却认为通讯技术全球化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好处。但是,这两种观点都认为受众的媒体使用与其世界性倾向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外在经济技术全球化和内在发展的双重挑战下,当今世界的年青人必须不断地调整塑造他们自己的身份认同。

作为国际化都市的上海,信息化程度位居全国前列,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媒介接触、文化认同倾向又呈现出怎样的状况呢?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2008年1月在上海F高校开展的一项关于上海大学生跨文化媒体接触与文化认同的问卷调查,着重考察当代大学生媒体接触习惯,主要以本国、日本、韩国、美国四国为例,统计大学生接触四国的电影、电视剧、书籍、杂志、歌曲、饮食等大众文化方面的消费频率,以及大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倾向等。从而进一步探讨在多元文化流动的媒体环境下,当代大学生对东亚及全球地域下的文化交流的态度、对本国文化认同的喜好程度等。

二、研究的方法与假设

本次问卷主要分成以下几个部分:媒介使用频度和时长;对本土、日、韩、欧美的流行文化的接触及消费;文化认同。调查发放问卷500份,其中选取有效样本为417份,男性228人,女性189人,年龄分布是17~26岁。大一到大四年级基本平均分布,抽取了十个院系,社会科学及文史哲专业和自然科学专业对半。发放到不同院系的问卷比例与该院系在全校人数比例、男女生分布比例基本相等。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在开展调查之前,课题组进行以下四项研究假设:1.当代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频率远远超过其他大众媒介;2.当代大学生对欧美流行文化的接触超过对日本和韩国流行文化的关注;3.当代大学生在身份归属上更倾向于独立个体;4.当代大学生对本国流行文化持积极、开放态度。

三、研究的主要发现

1.大学生大众媒体使用频率分布和关注。问卷将大众媒体接触行为分为五块: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看杂志、上网。分别考察大学生接触各类媒体的频率和平均每次的时长。通过数据统计得出,相较其他四种媒体,大学生几乎每天上网的频率高达67.6%,而且60.5% 的大学生每次上网2~3小时或超过3小时。

仅次于网络的,是大学生读报纸频率。24.7% 选择每天读报,一周读2~3次的也占47.2%,但平均持续时间较短,比例最大的选项是半小时至1小时,占35.3%,其次是23.5%选择10~30分钟。38.6% 的大学生每周看电视2~3次,约67%平均每次收看1~2小时;接触频率较低的是杂志,比例最大的是44.6%平均每周1次看杂志,其次是31.2% 选择每周2~3次,持续时间在半小时至1小时所占比例较高,达33.8%。听广播的频率则相对较低,占最多的是24.5% 选择每周2~3次,28.5% 平均每次收听半小时至1小时。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媒介使用是多元化的,而且网络已经成为年轻一代较为主要的大众媒体。从时间的分配上看,无论是上网接触频率还是每次持续时长,粘性较强。读报纸、看电视、看杂志也较为普遍,频率及持续时长则不及网络,但仍在媒体使用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听广播则相对较少。迅猛发展的互联网及相关数码通讯技术让信息瞬间传送到世界各地,年轻一代媒体使用习惯中,互联网地位不可或缺。

此外,我们调查了当代大学生对国际新闻接触的频率,接触对象同样以关于日本、韩国、美国、中国的新闻为例,从图表中(见表1)发现,超过75% 的年轻人每周4~5天或每天看/听关于中国的新闻,对于本国新闻的接收超出国外。同时,有近30% 大学生每周4~5天看/听关于美国的新闻,这个比例也较高地超过了关于日本和韩国的新闻。

2.大学生跨国流行文化接触频率。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爆炸和跨国公司的兴起,大众文化日益在全球流行起来,即时地、直接地撞击着世界各地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带来以消费主义盛行、大众传媒流行、英语交流普及等为特点的一体化世界文化,即“世界的基础结构无情地同质化,世界各地的任何东西都越来越相似”[3]。在大学生和国外联系的基本情况调查中显示:当代大学生从整体上而言,32.1% 有家庭成员或亲属住在国外,43.9% 与国外的人有联系,43.4% 有外国朋友,18.2% 工作或兼职中需要与外国人打交道,44.8% 经常使用电脑访问国外网站,55.9% 经常购买外国品牌的产品,40% 经常玩外国的电子/网络游戏。

大众文化也叫日常文化,它是通过大众传媒来达到其商业目的的一种文化形态。其特征至少有三个:一是文化的生活化与共享性。二是文化的市场化与同一性。大众文化借助极为快捷的现代科技工具使批量生产和规模复制成为可能,其产品必然是标准化、模式化的,因而具有同一性和平面性。三是文化的产业化和商品性。[4]因此,问卷的重点之一是通过考量当代大学生对本国、欧美、日韩等流行文化的接触频率,来总结当代年轻人在流行文化消费中不同地域国家的比例和大致的分布。

为考察日常生活中,当代大学生接触流行文化的频率和习惯,问卷仍以日、韩、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美国为例,将流行文化种类分成四项:连续剧、电影;书、杂志或漫画(包括翻译本);歌曲和饮食。

第一部分:连续剧、电影。我们发现年轻一代对美国电影、电视剧的接触比例最高,24% 的大学生每周4~5天都会看美国电影、电视剧,35.5% 的大学生每周也有2~3天的频率。这也是四个部分中唯一一块大学生对美国的关注超出对中国本土的关注。欧美电影、电视剧作为西方强势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媒介的传播、全球化的营销策略等,一直也争取海外市场的票房和发行。2006年以来,随着《越狱》(Prison Break)、《绝望主妇》(Desperate Housewives)、《迷失》(LOST)、《24小时》(24Hours)等美剧的迅速流行,引来媒体和社会的热烈讨论。以情节曲折、制作精良取胜,加上校园网络的便利和资源共享,美剧自然也少不了大学生的追捧和评论。而美剧的口碑,从长盛不衰、出了十季的《老友记》(Friends)、《人人都爱雷蒙德》(Everybody loves Raymond)、《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等延续至今,余热不减,并且不断又有新的美剧加盟。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几乎是美剧在年轻人中传播的首要媒介。针对美剧流行文化现象的探讨,也激发了更多人对美剧的关注。

第二部分:书、杂志或漫画(包括翻译本)。超过33% 的大学生每天都会看中国的书、杂志等,还有31%是每周4~5天,这个比例远远超出看美国、日本、韩国的书、杂志或漫画(包括翻译本)。但在比较中发现,大学生对美国方面的读物关注度还是要超出对日本和韩国的关注度。

第三部分:歌曲。超过42% 的大学生每天听中文歌曲,31% 则是每周4~5天。紧随其后的是27% 以上的大学生每天听英文歌曲,每周4~5天频率的也占31%。中文歌曲和英文歌曲在大学生听的习惯中基本持平。而听日文和韩文歌曲则相对较少。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填写中,有对英文、日文、韩文等外语的掌握程度的勾选,给出的熟练程度选项分别是:完全不会、知道一些词、简单会话、日常对话、掌握流畅、近乎母语。其中,52% 的大学生对英语的掌握程度是可以日常会话,其次是30% 熟练掌握、12.2% 简单会话;日语是52.8% 的大学生完全不会、35% 知道少量词、6.7% 简单会话、1.4% 日常对话;韩语则是68.6 % 的大学生完全不会、23.7% 知道少量词、1.9% 简单会话。这和中国教育中,将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一外语有着很大关系。

第四部分:饮食。当代大学生在饮食上对四国典型小吃、快餐、料理的消费倾向。近15% 的大学生每天吃中式小吃,38% 选择了每周4~5天的频率。而超过42% 的大学生每周2~3天吃美式快餐。吃日式和韩式料理则比例相当,消费频率集中在每月1~2天。

综合上述四个部分,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大学生在看书、杂志或漫画、唱中文歌曲、吃中式小吃等方面的消费频率都超出了对美国、日本、韩国的关注。但大学生对美剧、美国的电影的接触频率则超过了对本土电影、电视剧的关注。另外,整体上而言,大学生对美国流行文化的关注和接触超过了日本和韩国,对日韩两国流行文化的关注度和接触频率则基本持平。

3.大学生身份归属感和对本国文化的态度倾向。和上面对大学生接触流行文化等跨文化传播的频率不同,这一块主要侧重探索年轻一代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和对本国文化上的倾向,以及对东亚及全球内的文化交流所持的态度。程度上从强烈反对到强烈赞成有六个维度。

作为一种自身的主观定位(subjective position),“认同”是一种对所谓“归属”(belongingness)的情感。学者们把“认同”从一个行为科学的术语带入社会人文科学领域,所寻求的是某种群体的归属意识的形成过程。[5] 有关“认同”的话语在人类学的族群研究中首先出现,但到上世纪90年代后,“认同”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围绕着这一概念产生了形形色色的话语。

对于你认为自己是从属哪个群体的问题上,问卷设置了四个条目,从世界、东亚到中国和独立个体。从表2上可以明显看出,超过91% 的大学生赞成或强烈赞成自己是中国的一份子,对本国认同度毋庸置疑。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更多大学生更强烈赞成认同自己是独立个体,而不是从属于东亚的一份子(35.5% 强烈赞成,30% 赞成,15.3% 比较赞成)。比较起“世界”和“东亚”范围,大学生更偏向认同“自己是世界的一份子”(26.6% 强烈赞成,42.2% 赞成),认同“自己是东亚的一份子”的比例相对较小(16.3% 强烈赞成,34.1% 赞成)。大学生在高度认同自己所属国家的情感基础上,既承认自己的全球化意识,“是世界的一份子”,但同时对自己的独立个体身份也相当在意。

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即文化身份,实际上是对自身文化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自觉和把握。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守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6]无论是从群体还是个体角度抑或从政治、伦理、宗教、语言、心理等不同方面,都是一种共享的经验或体验。文化认同也是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所形成的归属感及内心的承诺,与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

从表3中的曲线图比较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就“希望中国流行文化带有更多的中国元素”基本持赞成态度。(14.9% 强烈赞成、32.5% 赞成、42.2% 比较赞成),紧随的是大学生认为自己所看/所听得反映了其作为中国人的身份认同,(9.9% 强烈赞成、27.8% 赞成、40.3% 比较赞成)。而针对“中国流行文化是最首要也是最重要”和“中国人应一直看中国电影/电视剧及听中国音乐”这两项,大学生持比较反对的态度最多,(分别为36.6% 和33.7% ),另外,还有25.8% 的大学生并不认为中国人就应该一直接触中国的流行文化。

这些数据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接受外来文化时的开放心态,面对来自欧美、日韩等全球流行文化的冲击,年轻群体并不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本土的流行文化上,他们有更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渠道来广泛吸收、选择自己喜爱的流行文化。但在选择自由多元的基础上,大学生们对本土流行文化仍抱有较高期待,希望增添更多中国元素,并认为自己所看、所听的反映了个体作为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表4反映的是上海大学生对于东亚国家之间、东亚国家和美国之间文化交流的看法。从曲线图的比较中可以明显看到,无论是东亚国家之间,还是东亚和美国之间,大学生都赞成国家之间应该有更多文化交流。但就“如今在东亚国家之间,共同点多于分歧”,大学生则更多持“比较赞成”的保留态度。反映在东亚国家是否可以拥有一个共同身份认同上,持“比较反对”的比例不容忽视,大学生对能否构建东亚的整体身份坚定度不高。从中也可窥,在民族国家观念依然盛行的今天,文化认同更多的指向民族层面,以东亚为价值核心和基础的文化认同感相对较为薄弱。

四、结 语

全球化对文化认同的一个冲击体现在文化身份的流动化。随着世界联系的日益增强、民族疆界的渐渐打破,世人在感受自己本地的生活方式时,经常介入到更为广阔的外部世界,相互的隔离感在慢慢地淡化,共有的知识正逐步增加。全球化中的世界不断地整合,各部分之间的互动迅速增加。现代交通方式和传媒的面世加快了全球场的运转速率,身份的流动性随之凸现出来,使全球政治往来愈益频繁。[7]国际社会跨文化交流深化的见证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大学生年轻群体中,流行文化的脉络更能显示出年轻一代在选择上的多样丰富性。人们越来越多地介入超出他们身体所在位置的网络之中。通过电视、广播、网络、超市及购物中心等中介,不同的异域文化触手可及,世界主义成为日常生活体验的一个方面。[8]

本次调查数据大多印证了之前课题组的假设,当代上海大学生大众媒介使用多元,网络的地位越来越不容忽视。在全球化时代,文化不再偏安一隅,而是通过移民、电子影像媒介等因素越过现存的国家疆界。在电影、电视剧这一块,美国电影和美剧在年轻人中得到广泛关注,日常生活中,总体而言,大学生接触本土书籍杂志、中文歌曲、中式小吃等方面的频率较欧美、日韩高,对美国流行文化的接触又高过日本、韩国。

当代大学生一方面对多元文化有着开放胸襟,这与大众媒介的发达和全球化传播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对本土流行文化的发展持积极态度,但针对本国文化是最首要的观点持保留意见。“地球村公民”和“独立个体”两种意识并存于当代大学生的身份建构中。无论是东亚国家之间,还是东亚国家和美国之间,大学生都赞成应该有更多地文化交流,认为不同的文化认同和文化选择应得到尊重和保护。年轻一代已根据自身精神需要,对多国流行文化进行吸纳和整合,倾向于文化多元形态发展。这也给我们一些启示:各民族之间的大众文化,不能相互完全取代,而要兼容并存、共同发展。如何加强东亚各国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议题。

参考文献:

[1] 罗兰·罗伯森. 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M].梁光严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 王代莉. 全球化与民族文化认同刍议.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J].2007,6(112).

[3] 斯科尔特. 全球化——批判性的入门书[M].纽约:麦克米兰出版公司,2000:23.

[4] 冯向辉.论全球文化形成中的文化认同与冲突.社会科学战线[J],2007,(1).

[5] 范可.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世界民族[J].2008,(2).

[6] 崔新建. 文化认同及其根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4,(4):102~107.

[7] 赵善青,魏海燕. “全球化”与文化认同.岱宗学刊[J].2007,12,11(4).

[8] 刘建明,文化全球化与地方文化.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5,32(4).

大学生文化传播 篇12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公民文化教育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也进入了全球化时代,世界成了“多种文化的星球”。如今,大多数国家的文化都是多样的。根据新近的统计,世界184个独立国家中总计有超过600个的现存语言群体,有5000多个种族群体。只有在为数极少的几个国家中,才可以说公民们共享着同一种语言,或者属于同一个种族———民族 (ethnonational) 群体。目前,我国文化也呈现出东西文化交汇、古今文化融合、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等多元文化共存的特点。多元文化的并存,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公民教育功能,就成为一个极富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崭新课题。

加拿大政治哲学家威尔·金里卡指出,“现代民主制的健康和稳定发展不仅依赖于基本制度正义,而且依赖于民主制下的公民的素质和态度”,其中公民的政治品德尤其重要,它主要包括“要有能力弄清和尊重他人的权利、要有提出适度要求的意愿、要有能力评价官员的表现、要有从事公共讨论的意愿”。当代大学生是未来政治生活的主要参与者,大学生公民文化教育直接关系着公民社会能否形成和健康发展。从目前来看,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文化教育主要应该突出以下三个重点,即政治认同感、政治参与技能和理性的政治行为。

一、政治认同感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它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人们依据一定的政治态度、政治目标确定自己的身份,把自己看做是某一政党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并自觉以组织及过程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与这个政治组织保持一致,支持这个组织的路线、方针、政策,这就是政治认同。”换句话说,政治认同就是政治参与者 (包括个体、群体) 对参与其中的政治体系的自觉接受和顺从,是从心理上接受进而在政治行为上积极参与、维护并促进政治体系发展的政治参与过程。政治认同的实质在于,政治主体通过自己的政治行为,对政治体系发生一定的作用而体现其自身的价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政治认同作为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意识范畴,而且是一种实践范畴,是对政治统治客观事实的价值判断。

政治统治者要获得足够的令人服从的权威,就必须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和观念,以及反映这种价值的制度化的形式来证明自己有资格掌握政治权力。国家政权往往凭借强力的控制,通过某种意识形态的信仰体系为社会成员提供某种价值取向,为人们应该服从某种政治统治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证明这种政治统治的正当性。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现代政治学称其为政治统治的合法化过程。政治合法化有多种渠道,其中学校教育是正式、系统、最有效的。学校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正规的公民文化的培养过程。学校把有关政治的课程引入课堂教学,通过政治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的政治兴趣,培养学生的政治信仰,从而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公民文化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以政治素质为核心的整体素质,逐步将大学生培养为适应现代公民社会所需要基本政治人格特征的政治人,这也是大学生公民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着力点。通过公民文化教育,使当代大学生认同并效忠于政治共同体,个人作为国家或其他较大的政治共同体的一分子,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对于政治系统与个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充分的感知,有较强的政治效力感,相信自己有改造或影响政治环境的能力,主动参与政治过程或介入政治活动。从而为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政治参与技能

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公民文化的首要价值和重要特征。“公民共同体的公民身份首先是由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来标示的。”“如果一个人对其所处社会的制度都不甚了解,甚至一无所知,那么,要他成为‘恰当评价’并‘积极参与’社会的合格公民,显然是无从谈起的。”达尔认为,所谓“民主的首要条件应该是公民的有效参与”,“在政策被社团实施前,所有的成员应当拥有同等的、有效的机会,以使其他成员知道他对于政策的看法”。列宁对公民的政治参与问题也十分重视,列宁在谈到民主时曾指出“一切民主制度都意味着形式上承认公民的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因此,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离不开公民的政治参与,公民的政治参与不断扩大是政治民主化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政治文明的体现。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关系中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本质。”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包括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作为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途径,政治参与在政治生活中有其重要作用。第一,政治参与是公民运用自己的政治权利和资格,通过政治权力最终实现自己利益的主要环节。第二,政治参与具有表达民众意愿的功能,它给公民提供了将其利益和要求传递至政治系统的机会,并施加影响。第三,政治参与影响到政治管理的民主化,政治管理民主化的重要内容就是公民对于政治管理过程的参与和对于政治管理主体的制约。第四,政治参与影响到政治文化的发展,公民通过政治参与提高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对政治体制的宽容精神,此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在参与意识、主体范围、参与内容等方面都较以前有明显进步,但仍存在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强弱不同、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存在差异、非制度化参与盛行等问题。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政治参与教育,不仅可以开拓他们的政治视野,提高他们的参政能力,增强对于政治系统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而且还能够实现政治参与技能提高与政治系统运行的良性循环。因此,培育公民熟练的政治参与技能,是大学生公民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目前来看,主要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强化政治参与教育。达尔在谈到公民教育时曾指出:“民主国家一个势在必行的要求就是,提高公民的能力,以便公民能更智慧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实证研究表明,教育是政治态度的最重要决定因素。教育可以训练个人的政治参与技巧,教给人们获取政治知识的方法,去接触大众传播媒介,了解政治的正式结构以及政府和政治制度的重要性。民主的参与和责任的规则均可以通过教育而得以传播。不过,教育不可能完成建设公民文化的全部重任。阿尔蒙德认为:“正规教育不能在时间上完全替代公民文化的其他一些成分的创造”,“补充正规教育的一种方法,可能是发展政治社会化的其他渠道。”因此,在进行公民政治参与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强调社会和家庭对公民政治参与的教育功能,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公民教育中的结合。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政治文化教育,营造浓厚的政治参与文化氛围。

其次,明确政治参与方式。中国的公民文化教育不能停留于书本、概念和口号,除了向大学生解释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重要意义,还必须向他们具体介绍政治参与的渠道和途径。从行为方式来看,公民政治参与主要有政治投票、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表达、政治接触、政治冷漠等途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政治投票和政治选举。因为,政治投票和政治选举是公民参与政治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政治行为,也最能体现民主。在各种政治参与行为中,选举可以说是普通公民控制政府的重要的、制度化了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也是公民合法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有效途径。

最后,提高政治参与能力。“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幸福生活不能只根据人们的物质财富和收入来衡量,它更重要地表现为人们能否充分地实现自己的潜力并积极参与到社会共同体的生活中去。”因此,要想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不仅要让大学生了解政治参与的必要性和基本途径,还必须切实提高他们的政治参与能力。从当前来看,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要突出以下三点:一是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在现代民主国家,政治参与是民主的本质要求,是政治系统良性运作的必要条件。二是熟练掌握议事规则。了解政治体制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决策过程,从而培养自己较强的政治行为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实践经验。三是准确表达个人意愿。随着政治现代化的推进,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不断增强,其政治参与要求愈来愈高。在此过程中,他们需要学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利益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对公共目标以及个人利益要有合理预期。

三、理性的政治行为

“理性 (reason) 是人生而具有的一种能力,一种发现什么是真理的能力,是一种使我们了解真理的本领”。理性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精神力量。“公民文化是民主制度的意识铺垫与风格基础,其实质体现为具有一国国籍的人们在宪法和法律的制约下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并行不悖的理性自觉和行为取向,”这种政治取向表现为一种平衡性。“所谓公民理性,是指公民社会中的人在参与政治活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用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的精神力量。”公民理性体现在很多方面,但最为重要的是,作为民主社会政治主体的公民首先必须具备批判精神、妥协精神和宽容精神。

批判精神。在民主政体中,基于公民对政治的广泛参与,公民对政治的信任度提高。这种政治上的信任有助于促进公民与政府、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合作,如果缺乏这种信任意识,民主政治是难以成型的。在一个宪政制的民主国度,一整套具有普遍信任感的社会态度,往往会形成一种超越于和高于政治分歧的共同体意识。这种意识能够减少公民盲目卷入引起社会动荡的事件和运动的可能性,起到政治稳定的“安全阀”作用。然而,“在民主国家中,忠诚并不意味着同意,更不是口是心非地同意。”“民主国家的公民对待他们的领导人应该持批判态度。”民主社会中公民的批判精神是民主制度得以成功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妥协精神。社会是由有着不同利益、价值观念的个体组成的,人与人之间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冲突是社会固有的一种客观存在,正如柯林斯所说:“人类是既具有合群性又具有冲突倾向的动物;从根本上来说,生活就是一场地位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没有人会对他周围那些人的权力默然处之,毫不关心。”为了不至于在无谓的冲突,尤其是剧烈的暴力冲突中毁灭整个社会,妥协就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妥协”就是相关各方为了实现各自最基本的目标不得不放弃部分利益而做出的一种让步。美国政治学家科恩指出:“妥协是民主程序的核心。”“民主国家的公民须乐于以妥协办法解决他们的分歧。民主的所有条件之中,这是最重要的,因为没有妥协就没有民主。”妥协是人们在处理矛盾和冲突时理性和智慧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经常被采用的化解方式。妥协作为一种智慧和化解矛盾的方式之所以被经常采用,不仅在于妥协本身的优势和特点,而且还在于它有利于实现利益整合、促进政治合法性以及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上一篇:贸易路径下一篇:注入硝酸盐/亚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