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

2024-08-26

大学文化(共11篇)

大学文化 篇1

一、大学生社团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关系

中世纪,大学就其产生来说是学者的社团[1]。大学是知识生产、选择和传播的重要场地,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社会文化科学发展的主流阵地。那么,什么是大学文化,它与大学生社团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必然联系,又如何实现社团文化的发展,使之与大学文化的发展相协调呢?

大学文化是指大学作为社会组织所独有的、为大学人共同持有的价值、信念、规范、基本假设与行为形态的综合体系。大学文化一般通过大学内的物质、制度、精神等多方面要素表现出来,如大学的理念、愿景、使命、信念、价值、态度、假设、组织规范与组织制度、组织仪式、故事、传说、英雄人物事迹、组织符号、口号、标志物,以及组织运作程序与模式等。可以说,大学文化是大学围绕教学和科研而形成凝聚力、形成组织的统一行动的显性的和隐形的价值体系。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内核。大学文化是大学生存状态的晴雨表,是大学软实力的标志。大学文化由若干亚文化组成。其中,大学生社团文化就是大学文化的显性表达。

大学生作为大学的一个主要群体,有其个性和特点,这些个性和特点受所处时代的大环境影响,也受大学文化中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的熏陶。特别是学生处于校园、教室、宿舍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极易接受同伴影响,这决定了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志向等因素而建立的以自发、自愿为原则的学生团体,主要包括各种协会、学社、书社、娱乐部、俱乐部等形式,其类型按照功能来分,主要有学术型团体、公益服务型团体、能力培养型团体、娱乐型团体、兴趣型团体等。

大学生社团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文化在学生层面的表现,其表现形式多样化、显性化。大学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往往通过社团文化来贯彻、传播和体现。大学社团具有群体民间性、结构松散性、活动自主性和成员广泛性等特点。大学生社团的发起者大多是大学生或大学老师,因此,社团的宗旨大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和合作交流,这也是大学生社团深受学生喜爱的原因。

大学的生存发展主要通过其文化的社会功能来实现。大学文化的基本功能是传承知识、培养人才和社会服务。这些功能也要通过大学生社团文化活动来贯彻和体现。每一所大学都要合理定位自己的文化,要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发展历史,这也对大学生社团文化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大学文化要把握时代发展的前进方向,以培养有历史使命感、时代责任感、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为主要任务。

大学文化的第一个基本功能就是传承知识。传承知识、传播真理、发现新知始终是大学非常重要的使命。大学通过其教育教学体系、学术研究、管理制度、课程实施、丰富多彩的各种课外活动实现这一功能。大学社团开展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实践活动,是实现这一功能的有效补充。这些活动有利于强化课内知识和拓展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形式多样的各种学术活动、技能训练、社会实践、兴趣活动、体育赛事,以学生自愿为原则,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身体素质,培养了学生个人爱好,展现了其个人才华,丰富了课余生活。

大学文化的第二个基本功能就是培育人才。育人主要通过品德铸造、专业发展、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塑造等来实现。价值观教育、品德铸造不能单凭口头说教,要在实践中锤炼。大学社团的各种文化活动,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教育、品格和人格的陶冶。大学生社团形成的良好组织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活动的有效组织,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领导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合作能力,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强化了职业定向。社团较为松散的组织结构,使成员之间具有平等关系,能将成员分散的智慧集中起来,群策群力,有助于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此外,社团活动还能有效地实现对大学生的心理干预,防范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于未然。

大学文化的第三个功能就是服务社会。大学通过传播知识、培育人才来服务整个社会。不少大学生社团组织面向社会,如向企业拉赞助、提供勤工俭学活动、公益性活动、社会服务等等,为大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社会、走进社会打开一扇扇窗口,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大学生的爱心、工作热情和社会责任感。而且,社团文化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在强化指导新生、引领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些以职业技能训练、实践技能培养为宗旨的社团,更是在学生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方面发挥着导向作用。此外,社团还可以充分利用区域性资源和社区资源,开展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实践生活教育,通过“在做中学”,增强大学生的服务社会意识和工作能力。

二、大学生社团文化建构的几个维度

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多数本科院校大学生参加社团的学生比例都在一半以上。这就是说,如果一所大学的社团文化具有先进性、自主性和创新性,那么它的文化也同样会显示出良性的发展势头。要实现大学生社团文化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在建构大学社团文化上就要关注。

(一)自主发展,培育特色,全面繁荣

首先,大学生社团的发展要有自主性。大学生社团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原因就在于它是大学生自己的,其活动宗旨符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社团扁平化的管理模式,给学生更多自主空间、活动参与的自由度。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常常出于自愿。因此,大学生社团发展的自主性原则是社团发展的根本。失去了自主性,社团就没有了生机活力。当然,社团的自主发展必须以遵守国家的大政方针、教育政策、学校管理部门的相关管理规定为前提。

其次,社团发展应形成鲜明的特色,或侧重学术研究、或侧重社会服务,或侧重专业发展,或偏向艺术活动,或偏向运动与健康。特色是社团发展的生命线,管理社团的上级机构,在社团审批上要避免出现职能相同或相似的社团,避免社团间产生冲突。在社团的分类上,要规定不同级别的社团在职能和活动范围上的不同,要区分好校级、院级、系级社团的职能,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防止恶性竞争,互相争夺资源,导致特色丧失。

再次,要全面繁荣社团文化。强调特色并不是不要百花齐放,大学生社团之所以会有不同的类型,是因为不同的学生群体有不同的学习生活方式,只要社团的宗旨有利于学生发展,活动的内容健康向上,不管是学术型的社团还是娱乐型的社团都要大力支持。定位好社团的发展目标,强化对不同社团的分级、分类,才能协调好社团之间的关系,实现社团文化的全面繁荣,实现大学文化的功能。

(二)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强化指导

社团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从社团内部来说,主要涉及到社团申请成立的手续和审批程序、社团的活动宗旨和奋斗目标的制定、社团职能的定位、社团活动的策划、活动经费的收支和使用、社团成员的义务和权利等等。[2]从社团外部来说,主要涉及到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的领导和指导教师的指导,协调好与校内和校外相关机构、部门、团体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强化社团管理中心的宏观管理,进行分类指导。通过项目管理,对那些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有显著绩效的社团在活动经费、项目经费等方面提供支持;强化对社团发展规划的指导,及时对社团工作进行总结和监督,确保社团活动朝着内容健康、形式活泼、促进交流、扩大影响的方向发展,使社团的发展目标有助于学校文化的特色发展。通过建立社团的社会实践基地,对实践基地进行资格认证、挂牌、各种奖励,强化社团品牌活动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

其次,要重视对社团干部的选拔、培养和培训,形成科学合理的任免制度和奖惩机制。要发挥社团指导教师在策划、参谋、指导和监督方面的作用。社团指导教师的筛选、任用要形成科学的选拔和管理程序,明确指导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对工作出色的指导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彰和奖励。

最后,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形成相关的社团管理政策法规,使之与学校的总体发展相协调,防止有法不依、有令不行。要规范社团的内部管理制度,重视社团资料的整理和保存,重视社团传统、特色活动的传承,实现学校对社团各项活动的宏观监督和具体指导,确保其活动的实效性。

(三)面向生活,铸造品牌,服务社会

首先,面向生活的教育是大学教育非常重要的目标,高等教育也要为大学生的幸福人生作好准备。社团文化要面向社会生活,就是要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生活管理能力、面对挫折、失败和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例如,大学社团开展的宿舍文化评比、模拟应聘、技能大赛,其实都是在为未来的成功人生作好准备。只有面向生活,才能全面实现大学文化的基本职能。

其次,社团文化需要铸造品牌[3]。大学之所以得以延续,是因为它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来实现其价值诉求。不同大学培养的人才受社会接纳的程度不同,主要与大学的办学质量和社会信誉度有关。而品牌,就是大学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标志。一般而言,品牌是一个商业范畴的概念,包括两个重要的部分:标志和信誉。标志通过文字、图案标识出来,而其后更为重要的是信誉,即一种承诺、一种质量品质的保证。“211”大学的毕业生之所以更受用人单位欢迎,正是因为“211”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品牌。

再次,服务社会要通过社团的品牌活动来实现。社团活动要形成品牌,是因为社团的各项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于社会,品牌活动有助于提高活动的质量,培养社团成员的荣誉感和归宿感,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学校的社会信誉。特别是一些大型的服务性、公益性的社团品牌活动,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了实践和锻炼的平台。通过各种地区的、全省的乃至全国的各种大学生社团联谊活动,推出自己的品牌活动,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三、大学生社团文化特色发展的几个问题

大学生社团文化是大学生文化的集中表现,近些年来各所大学的学生社团蓬勃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建构创新型社团文化,实现大学文化的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一)以政治导向突出社团文化的先进性

当前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成为我国先进文化的时代主题,大学生是时代的弄潮儿,社团的骨干分子成为社会发展未来的中坚力量,因此,社团文化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应突出政治导向,突出文化的时代性和先进性。这成为社团评价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社团文化不但应体现出自己的特色,还要彰显时代前进中先进文化的要求。这种先进文化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也就是说,社团文化要体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来体现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这就要反对社团活动过分功利化、低俗化、肤浅化,要强化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寻找喜闻乐见的形式,铸造人格和品格,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大学文化特色统领社团文化的全面发展

大学文化应体现学校的个性,这种个性受到学校周边地域文化的影响,深藏于学校的办学历史中。大学的优势学科、品牌专业、特色专业都是形成学校文化特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的社团管理机构应大力支持、扶持那些有助于实现自己学校特色发展的社团,例如,对那些有助于提高专业发展能力的社团,有助于提高学生学术能力的社团;对师范院校来说,对那些有助于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有助于实现教师技能训练的社团,在活动经费、活动场地等方面都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以便更好更快地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

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目标应纳入并服从大学文化特色发展的总目标。大学生社团文化应体现特色性、全面性、全员性的特点,即突出特色社团。通过不同类型的社团,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实现每一个人的发展。这就要强化不同社团在锻炼学生方面的不同作用和功能。全面发展不是齐头并进,而是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建立、规范社团的评价制度,通过开展社团的鉴定、评比活动,实现社团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以专项研究突破制约社团文化发展的瓶颈

社团的主流群体是大学生,社团文化的品味、兴趣、价值追求和表征形态体现了大学生的品味、兴趣和价值追求,它也是大学文化、教师文化的显性表现。这就需要开展大学生社团文化的专项研究,使社团文化服务于大学的科研和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堂教学实践的阵地,及时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进行社团文化的调查和专项研究,还在于了解现代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心理特点、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使社团活动的开展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杜绝社团不正之风,防止拉帮结派,将社团当作实现一己私利的手段。目前,我国关于大学生社团文化的研究普遍得不到重视,研究成果也较少。其实,每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有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造就不同的大学生。不同时期的大学生都会彰显出不同的发展潜能和创造能力。这就需要积极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主动创新能力,实现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的创新[4]。开展社团专项研究,发现社团的品牌和优势所在,可以集中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于发展目标与学校特色发展相一致的社团,有助于强化发展优势,有利于凸显社团特色,强化社团发展的定位,强化目标管理,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和网络平台,实现与各大高校社团的交流,实现资源的共享,及时获得各种指导和扶持,实现大学生文化的全面繁荣。

总之,大学生社团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理清大学生社团文化与大学文化之间的关系,密切关注大学生文化建构的几个维度,实现大学生社团文化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将大学社团文化的发展纳入到大学文化的特色发展轨道上,才有助于实现大学文化的全面繁荣。

摘要:大学生社团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文化通过传递知识、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实现其发展。建构社团文化是大学文化特色发展的重要手段。社团文化要自主发展,培育特色,全面繁荣;要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强化指导;要面向生活,铸造品牌,服务社会。当前,社团文化必须突出文化的先进性,以特色发展为统领,开展专项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文化,大学文化,特色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超.西方大学学生自治的嬗变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6).

[2]廖良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比较:以美国哈佛大学为研究实例[J].青年研究,2005,(4).

[3]陆志华.社团文化与大学文化品味的变量考查[J].中国成人教育,2010,(2).

[4]凤启龙.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3).

大学文化 篇2

陈五洋 200731040006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武汉大学在新时期的学术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并概述了其具体的文化特征。描述了武大文化对武大学子的影响,鼓舞我们积极继承和发扬武大文化。

关键词

武汉大学

大学文化

精神、物质、学术

正文

两年前,怀揣着年轻人改造世界的梦想和创造新生活的激情,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大学——武汉大学。

高中时,经常听到别人谈论大学生活是多么的多姿多彩,多么的舒适惬意,多么的自由快乐。那时候心里总是充满了羡慕,期望着有一天我也能进入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在那里学习。现在我终于如愿以偿了。武大,这所被评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的学校,曾经让我久久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我为能进入这样一个美丽而又神圣的学校而自豪。

在浩淼的东湖边,在 高耸的珞珈山上,历经了中华民族的屈辱、见证了中国大地的崛起的百年武大有着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壮阔的人文底蕴。自1983年张之洞建立“自强学堂”以来就吸引了大批的学者,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的熏陶下,武汉大学的校园文化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大学文化,是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是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家园,是大学里思想启蒙、人格唤醒和心灵震撼的因素的结合体,这就是万世不朽的大学文化。大学应该让大学外的人神往,让大学内的人心情激动。大学是一个让我们永远怀念的场所。大学用人文精神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一定成为民族复兴和文化复兴的中坚,一定要引领社会前进。大学文化是知识、能力、人格的升华和结晶<1>。而作为武汉大学,更以其独特的大学文化而著称于世。

武大文化可以分为很多方面,例如学术文化、历史文化、风景文化、精神文化、生活文化等等。作为一个百年名校,自然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下面我们就一一探讨这些文化。

一、武汉大学的精神文化探究

每一个学校的校训,基本上就是它精神文化的体现。每一个从武汉大学门口走过的人 都会记得她那“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训

我不由想起了它的来历:

为继承和发扬我校的光荣传统与优良校风,激励全校师生员工不断焕发精神,刻苦学习,严谨治学,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1993年第一次校务委员会审议,武汉大学新校训定为:

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自强”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自尊自重,不断自力图强,奋发向上。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就事业当以此为训。我校最早前身为“自强学堂”,其名也取此意。

“弘毅”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语。意谓抱负远大,坚强刚毅。我校30年代校训“明诚弘毅”就含此一词。

用“自强”、“弘毅”,既概括了上述含义,又体现了我校的历史纵深与校风延续。

“求是”即为博学求知,努力探索规律,追求真理。语出《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拓新”,意为开拓、创新,不断进取。

概言之,我校新校训的整体含义是: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树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刻苦学习、积极奉献的伟大志向,以坚毅刚强的品格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努力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绩,办好社会主义的武汉大学,不断为国家作出新贡献。<2> 武大的校歌,更是武大精神的深刻反映:

东湖之滨,珞珈山上,这是我们亲爱的学堂。

百年沧桑,弘毅自强,根深叶茂育桃李,满园芬芳。

啊,美丽的珞珈山,多少雄鹰竞翱翔。

扬帆长江,奔向海洋,这是我们成长的地方。

德业并进,求是拓新,大同寰宇向未来,我创辉煌。

啊,心中的珞珈山,今朝多磨砺,明日作栋梁

一、武汉大学的学术文化探究

武汉大学在学术上的成就也是不容小视的。这里活跃着一群为了为了知识和真理甘冒严寒酷暑、孜孜不倦的学术精英,他们每日早起晚睡,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奋斗着。早在成立之初,这里就有许许多多关心国事,为名众的幸福奋斗终身的人,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叶圣陶、李达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很多的“中国第一“也是武大毕业生创造的:第一座核电站的总设计师欧阳予,第一台联合收割机的设计者马骥,第一位卫星测轨专家周炜,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的技术总负责人张效祥,第一颗人造金刚石的研制者王光祖、于鸿昌,第一台正负对撞机的研制者张家伟、魏开煜……

更让我们感动的是,这里有着许多无私奉献、不求名利的人,他们把普通人的幸福作为终身奋斗目标,甚至因此被威胁到生命也毫不惧怕。像挺身而出抗击非典的钟南山,为了艾滋病人呕心沥血的桂希恩,“树仁大学”的创始人钟期荣夫妇。。。。他们为了知识,为了学术的公正无时无刻不如履薄冰,不严格要求自己。

这里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不讲吃穿,不讲排场,不讲名利,但是对于学术无比崇敬,不允许任何的学术造假和不经证实的学术论文。正是他们,撑起了武大,撑起了我们心中的希望。他们是武大当之无愧的学术大师。

二、武汉大学的物质文化探究

武汉大学很早就有“中国最美的校园”的美誉。每一个游览过武大的人,都会为她的美丽倾倒。

校园濒临东湖,环抱珞珈,满园苍翠,桃红樱白,鸟语花香。中西合璧的宫殿式早期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堪称“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一批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如:宋卿体育馆、老图书馆、半山庐、十八栋。近年来,武大学人又进一步精心治理校园,法学大楼、经管大楼、外语大楼等文科区标志性建筑群拔地而起,气势雄伟,新老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珞珈校园更加多姿多彩。

学生住宿区桂园、枫园、樱园、梅园因其风景而命名,春夏秋冬,桂樱梅枫可以说是诗情画意。还有湖滨、星湖等住宿区都各有特色。

校内四季常青,花香流溢,以樱花最为有名,有樱花城堡、樱花大道、樱顶、珞珈广场等相关景点(每年春季3月中旬,樱花盛开的时候,武汉大学都会吸引数百万的游客前来赏花,期间发生的一些事情,也常常引发一些讨论的热点),武汉大学校园内就有种子植物120科、558属、800多种,其中属于珍稀濒危的植物有11科17种,古树名木13株;此外,还有大量小灌木、野生花卉、药用植物和岩生植物,如盘龙参、紫芝、海金沙、金鸡菌、挖耳草、江南毛莨等。丰富多彩的植物体系和数量众多的珍稀植物,使珞珈山被誉为全国树木园,曾有植物学家到校园考察后,惊叹武大就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园。事实上,拥有多种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的武汉大学校园,本身就是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

武汉大学校园内还先后建有“六一纪念亭”、“闻一多先生纪念塑像”、“鲲鹏展翅”、“李达塑像”、“爱因斯坦塑像”、“阿兰·佩雷菲特塑像”、“李四光塑像”、“王世杰塑像”、“孔子铜像”等人文景观。

武大的文化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概述。综合起来看,武大的文化有以下特征:

一、自由与独立

中国的高校内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北有北大,南有武大。如果仅从学术地位上来说,武大与北大之间是有差距的;但是,如果论及学校内的文化自由氛围,武大可能是当仁不让,敢与中国的最高学府――北大比肩。而在武汉地区的高校中,甚至有“学在华科,玩在武大”的说法,这或多或少地证明了生活在武大是比较不受约束的。这种不受约束体现在学校的管理层主要注重于服务性的管理,而不过多干涉学术上的事务;学校的制度以人为本,力争维护广大师生的权利;也体现在老师们可以自由地著书立说,教书育人,而不受过多的外界干扰,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还体现在学生们能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私生活也较少地受到干涉。虽然这些不受约束的自由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但至少还是令年轻人们满意的。

二、开放与创新

处在武汉这样一个紧临长江、在古代九省通衢,在近代迅猛发展,在当今为国家重镇的国际化大都市,是武大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也培养了武大开放的氛围。所谓开放,不仅仅是指思想前卫新潮,作风标新立异,而是更多地包含了一种敢想敢干、执着改革、锐意进取的风格。开放是思想观念层面上的东西,虽难以把握,但一旦形成并融入文化之中,就难以磨灭。自武大建立以来,开放的意识便代代传承:民国时期聘请外国建筑师营造中西合璧的珞珈山新校舍、建国后率先进行基础学科的建设、率先与法国高校开展合作,刘道玉校长在职期间推行的一系列“敢为天下先”的改革措施,一直到2000年,以极其开放的心态融合了周边的院校,组建新的武汉大学„„还有我们的老师和同学,无论文理,积极创新,取得一系列的科研成果。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三、丰富与多彩

作为一所综合性的重点大学,武大的校园文化也是非常丰富的。既有文、史、哲等人文文化的潜移默化,又有政法、经管等社科文化的贴近社会,还有理工农医等理性文化的缜密思维,这一些文化融入到学校的文化之中,带给老师和同学们的是巨大的帮助。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教授进行了高水平的跨学科研究,我们学生也可以选择各式各样的通识教育课程进行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下,思维擦出火花,也是理所当然的。另一方面,武大的校园文化也是多彩的。各种类型的社团――实践的,体育的,研究的,艺术的――给我们这些习惯了两点一线单调生活的大一新生以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而这些社团举办的各类讲座、培训、竞赛则更增长了同学们的见识,历练了同学们的能力。让大家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享受到了属于自己的有滋有味的生活。

三、和谐与高尚

武大有美景,更有与美景相得益彰的人。正所谓自然之美不是主要的、人文之美更为重要。在武大,有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建筑美轮美奂、风景优美如画、师生文明礼貌,人人热爱校园;也有师生教学相长的和谐:老师无私教授,学子勤奋自强;还有同学之间亲如兄弟姐妹的和谐。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和谐的校园文化无疑是非常引人瞩目的。同时,武大的校园文化还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高尚。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汉唐以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识更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武大学子求学,都怀着一颗高尚的心。周恩来总理说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武大的学子也都是为了报效祖国才从四面八方聚集在这片土地上。校园文化也自然而然地包含了高尚的情操,激励同学们奋发向上。

在新的世纪,武大必将继续秉承她独特的文化,带领每一个从这里走出去的学子,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的幸福美好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

<2>田建国,新时期高校德育事情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诲,2003,(5):20-22。

大学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篇3

大学是对青年学生进行高层次培养的教学场所,也是塑造青年学生价值观念的重要组织,其不仅重视对学生知识的培养,也要求其对青年学生进行文化的引领。大学文化是经常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特有的教学理念和大学气节。大学文化的关键在于大学精神,其对青年学生有着鲜明的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文化的发展。

大学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衰退

每一所大学都有其特有的大学传统,大学传统是其文化和精神的传承,而大学文化则表现为一所大学在长期发展中形成其特有的教学理念和大学气节。大学精神、人文教育和大学班级文化都属于大学文化。但是由于我国现代化发展迅速,“科教兴国”国策推出后,大学更加重视自然科学、技術性的知识教育,大学文化则面临衰退,大学精神缺失、人文教育衰微、班级文化缺失的挑战。

大学精神的缺失。从西欧中世纪的大学算起,大学已经发展了上千年的历史。大学作为学者研究、探讨知识的场所,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会形成特有的精气神和文化内涵。大学常常被人们称作是“象牙塔”,在这里,人人都是自由思想、发展的权利,可以自由的进行学术研究。在大学中,人们可以进行真理的追求,也可以进行科技的研究,大学理应共同促进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的发展。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自然学科备受人们关注,工具理性已经深入人们的社会生活、生产。因此在现代的大学教育中,工具主义理性观大行其道,对于精神的追求已经被人们抛于脑后,价值教育逐渐衰微,从而导致了大学精神的缺失退化。

人文教育的衰微。人文教育主要为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学科,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进行整合,通过代代的传授,历史积淀传承下去,进而转化为学习者的人格、、性情气质和修养,使他们内在品格的奠基。在人文教育的教育中,受教育者是一个整体,其不仅仅要学习科技性的知识,还应该进行人文研究,通过人文教育处理个体和外部的关系,明确自身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控制个人情感,在进行人文交往中显现出正确的价值体系,形成特有的人文观念。但是由于现代化的发展,我国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口号,我国抓紧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学作为输出社会人才的主要场所,势必弱化了大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而科技教育则占据了大学教育中大多数资源,在大学教育中,理性思维和科技思维也成了主要思维方式。

班级文化的缺失。班级学生不仅仅是组成班级的个体,也是班级文化的缔造者。班级不是一个封闭的组织,随着班级成员在进行对外交流,班级文化可以融合一些外界的文化,经过自我融合形成特有的文化内涵,班级文化是主流文化、青年文化、流行文化的融合点,其不仅表现为当代青年的思想状态,也表现了时代发展情况,对青年学生具有重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是从目前大学的班级文化建设来看,班级文化呈现出衰微的状态,随着手机、网络等现代科技的发展,青年学年宁愿自顾自的玩手机也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使得班级文化缺失了创造主体。

通过重塑大学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文化的引领和彰显

大学精神的重塑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表现。由于现代化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阶段,人们对于一种可以解决现代化矛盾和隐忧的大学理念有着强烈的要求,一种可以表现当代人文精神的大学文化重新被人所重视。大学作为输入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主要单位,其对青年学生的教育不仅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教育,还应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完善的价值体系,从而发扬当代价值文化,满足青年学生在当代社会中可以进行自由发展,为社会主义做贡献的愿望。教师是大学教育活动的主体,也是大学教育活动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教师是一个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精神的主要创造者和发展者。在当代大学教育中,教育者不仅承担讲授文化、培养人才的责任,还承担着重新架构大学精神的历史使命。特有是人文教育学家承担的责任尤其重,这和他们的精神内涵紧密相关,他们本身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并且对重建大学精神具有强烈的要求。重建大学精神需要教育者充分利用人类的历史文化和当代流行文化,使得重建的大学文化可以保留历史底蕴,也可以体现时代要求。

大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和文化创生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思想政治教育是统治阶级对社会成员进行控制的手段,从而稳定社会维护统治,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影响形式不尽相同,其和社会历史文化有关。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形式上来说,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着重通过单面传输进行,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要产生实际效果也需要青年学生对听到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状态进行发自内心的认同,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兼顾理性和感性的教育过程,是文化原理的传输过程。而且,青年学生的思想状态,行为模式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其不仅仅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产生者,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青年学生在学习中,不能仅仅是接受新文化,还需要进行不断的研究,创造新文化。

大学文化 篇4

一、大学教师文化的界定

近年来, 随着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研究的不断深入, 作为大学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教师文化的研究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教师是文化的产物, 传递、创新文化是教师最基本的一项文化职能。大学教师是大学教育的实践者, 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更是大学文化的践行者。研究大学教师文化的根本目的, 不仅是为了指明教师文化发展的方向以及教师文化对教师个人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更重要的是进行大学文化建设, 促进教师成为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和发起者, 肩负起创办一流大学的社会责任。

1.大学教师文化的内涵

(1) 大学教师文化的概念

毛连军、成容容明确指出, 大学教师文化是指处于一定的大学文化氛围中的大学教师在长期的职业行为过程中不断汲取社会道德和其他文化因素的营养, 经过积淀、整合和提炼而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这是对大学教师文化概念较为规范和准确的表述。

大学教师文化包括教师的精神信念、教育理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职业意识、职业习惯和行为方式等。教师文化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核心文化层, 包括精神信念、教育理念、价值取向;职业文化层, 包括职业意识、职业习惯;行为文化层, 包括行为态度、行为方式。这三个层次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教师文化整体。

(2) 对大学教师文化的不同理解

有些学者从大学组织文化的角度, 指出大学教师是大学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 大学教师文化体现了大学教师的价值观、治学态度、行为方式等, 反映着他们的教育思想、学术水平、师德师风, 并融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所从事的各项具体工作, 对学风、校风、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有些学者则直接将大学教师文化进行分类, 从每一种具体的大学教师文化入手来阐明大学教师文化。如有的研究者从教师承担的角色等方面将大学教师文化分为教学型文化、科研型文化、管理型文化、思政型文化、经济型文化和混合型文化。在阐明具体的大学教师文化中得出, 大学教师文化是一种表现出学术性和功利性、学术权利和功利权利及理性和非理性文化差异的, 具有多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复杂多样的大学文化。还有些学者则直接从大学教师文化的特征入手来阐明大学教师文化。认为当前大学教师文化呈现出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与功利化并存, 价值主体的自我化与社会化并存, 价值目标的短期化与理想化并存。

2.大学教师文化的历史沿革

我国的高等学府源于战国时期。齐国创设了“稷下学宫”的高等学府。它是一所集教学、研究、服务功能于一身的、典型的古代大学, 其有着独具特色的组织文化, 对后世大学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稷下先生的职责是议政、咨询, 培养门人弟子出仕为官。注重争辩, 注重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探讨异常繁荣的开放、自由的文化氛围为后世高等学府学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土壤。汉朝太学教育被赋予了养士与教化职能。其培养士子的教师大都是熟读儒家经籍的大师。董仲舒提出, 大师在教学时要以身作则, 行为谨慎, 讲究道德伦理, 内心修养。而兴盛于宋代的书院突出了教育和研究的职能。朱熹认为, 书院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可见, 书院教育者重视弘扬封建文化精神, 为封建社会塑造所需人才。纵观我国古代高等学府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职能, 可以说我国古代传统的高等学府教师文化注重的是“中庸”的价值取向。

到了近代, 中国高等学府开始受到西方大学文化理念的影响, 例如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提倡“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办学思想。抗战时期, 由三校合并而成得西南联合大学, 其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大学自治的办学理念, 使得各种学派的大师、学者汇集于此, 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自由研究。当时的教师文化体现出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与西方的教育思想管理模式相融合的特点。这种独特的教师文化为我国现代高等学府立足于本国文化, 借鉴西方先进文化的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我国大学教师文化的基本特点与现实状况

1.我国大学教师文化的基本特点

大学教师文化植根于大学文化之中, 是从属于大学文化的亚文化, 它不仅代表大学的精神和品格, 体现办学思想和管理理念, 而且也预示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趋向和价值取向。大学教师是大学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 并以自己独特的工作方式履行着教书育人、服务社会和科研创新的社会职能, 与其他社会群体文化相比, 大学教师文化有其自己的特点。

(1) 传承性

大学教师文化是一种亚文化, 必然要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其主文化即学校文化的影响。它是以教师群体共有的价值观为核心, 是教师在长期教与学、工作与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 并为广大教师所认同的群体文化。特别是大师级教师在大学教师文化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他们促进了文化精神的发展, 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2) 学术性

大学是探讨高深学问、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 对学术的永恒追求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根本目的。由大学教师组成的学术团体, 坚持真理至上的价值观念, 具有共同的使命感, 遵守共同的学术规范, 并享有学术的自由和限度, 形成了大学教师所特有的学术文化。学术活动是大学教师精神世界的建构, 更是创造和表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3) 多元性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大学教师文化表现出多元性的特点。大学的类型、规模、办学思路和发展历史的不同, 其组织文化各有特色, 形成了各自的学术信念, 在不同学术信念支持下, 不同大学中的教师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追求和期望。同一所大学中不同院系的教师, 因其所从事的相同学科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使用专业化的语言, 形成了相同的认识风格, 相近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4) 导向性

大学教师文化代表着社会群体文化中的先进文化, 对大学教师自身发展、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大学生群体的发展具有导向和引领的功能。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教师文化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师的自身发展。大学教师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 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 始终发挥导向作用。教师不仅传授知识, 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人格、价值观念等人文素养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我国大学教师文化的现实状况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 人类社会逐步走向以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我国的世界影响力不断增强, 经济基本保持可持续发展, 国家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学教师队伍素质在不断提高, 基本形成了一支结构比较合理, 思想、专业素质较好的师资队伍。但各个大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 主要有:

(1) 忽视大学教师的人文精神

近年来, 世界范围内现代化浪潮激发日益激烈的竞争, 使得我国各大学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 大学的实用目的压倒了人文培养目的, 传统的人文精神难以立足。表现在学科设置中过度强调专业技术性, 忽视人文学科的设置。职业教育成为大学教育的主科, 而人文教育、人文精神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急剧下降, 科技和人文两种学科文化的分裂趋势日益加深。

(2) 忽视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

当前, 我国多数大学在评价教师素质时主要依据教师学历的高低, 过多注重教师的文凭和学位, 忽视其文化素养如人格、品质、内在修养、道德风尚等。这种管理思想模式上的缺失使得大学教师之间弥漫着一种浮躁功利的不良风气。科研活动不是为了发现新的事实、新的问题, 而成了与职称的评定、威望的建立密切相关的途径。

(3) 忽视大学教师的结构整合

院校合并风潮带来了各院校内部教师文化传承与融合的深层次问题。在合并院校背后的各种利益、分工等冲突在日益扩大。探究其冲突背后的因素, 不难发现院校教师群体背景的差异是其深层因素。不同的院校教师长期形成的文化背景、价值理念、精神状态也大相径庭。

三、大学教师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在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 塑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大学教师文化, 满足教师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 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 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是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1.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科学的大学理念

“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也是大学教师文化建设的核心。它既重视人的自然本质, 又重视人的社会本质。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大学观,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大学教师的需要。在大学的各项事务中,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充分考虑教师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要求, 以满足教师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发展等各方面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让其具有自主意识和参与精神, 全心全意为学校发展服务。

2.运用人文管理的评价机制, 营造民主自由的文化氛围

大学教师文化的形成, 需要科学的人文管理理念, 需要具有促进文化发展的长效评价机制。人文管理是科学、人本、文化管理的融合, 是以文化精神为载体, 以文化精神家园的归属为理念, 最大限度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管理方式。人文管理评价是一个对话沟通、共同协商, 以实现组织与个体共同利益的建构过程。这一评价机制摒弃了学校僵化的规章制度, 通过对话沟通式的评价, 建立诚信平等的文化氛围, 通过共同协商式的自我评价, 建立和谐、发展的教师文化体系。

3.构建人文精神, 树立教师的合作意识

人文精神是大学精髓所在, 大学教育的成功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是如何构建它的人文精神的。构建大学人文精神, 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要加强对大学教师的文化素质教育, 拓展教师知识宽度和深度,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发展大学教师的合作文化必须以改变教师传统观念、树立其合作意识为前提。教师应树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教师发展观, 要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合作的意义, 即认识合作、悦纳合作, 进而养成合作的意识和品质。

4.注重教育创新, 实行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首先, 要注重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要从思想上自觉确立正确的教师观、知识观、学生观和教学观。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自我发展目标,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教师要树立一种开放的、包容的文化心态, 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专业对话、沟通和协调。其次, 要注重组织制度创新。大学的组织制度为大学教师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行为空间, 大学制定的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可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所大学制定政策和制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大学教育与学术繁荣, 为广大教师的身心发展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与平台, 充分发挥制度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 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凝聚力和组织凝聚力。另外, 实行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以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 使得大学教师文化建设步入规范化轨道。我国大学教师队伍与发达国家的教师队伍相比, 在学术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因此, 大学人事制度的改革应当体现培养与引进并重、竞争与激励兼顾的原则, 在教师的聘任、培训、评估和激励等各个环节, 认真贯彻落实大学教师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全面职责。最后, 实行榜样示范和岗位实践相结合, 发挥具有人格魅力、较深学术造诣和善于治学育人的名师的核心作用。

大学教师文化是一个大学的灵魂, 它对教育事业乃至社会各项事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大学教师文化建设过程中, 我们既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教师文化的核心精神, 又要辩证地学习和借鉴国外大学先进的文化理念, 不断推动我国大学教师文化建设向前发展, 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平稳、和谐、科学发展。

摘要:通过对大学教师文化的内涵、历史沿革、基本特点的介绍, 针对我国大学教师文化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 以加强我国大学教师的文化建设, 加快我国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构建大学文化 篇5

主持人:李文君

投稿邮箱: liwenjun163@163.com

大学要营造不同的校园文化氛围

宁滨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

走进不同的大学校园,就会感觉到不同的文化氛围,或大气,或灵性,或温馨,或充满人文气息。

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校园里名师和校友的故事、校园的雕塑、景观、花园、座椅、名言、道路楼宇显示的物质文化,广大师生对大学精神、校训的认同感体现出的精神文化,各种考核奖惩规章彰显的制度文化,以及师生的礼仪交往、体态举止等行为文化,均属于校园文化。好的校园文化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在育人方面具有浸染性、引导性与辐射性,是一所大学长期积累形成的独特文化特征,是金钱买不到的无价之宝。

不同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既要有一般大学校园文化的共性,又要突出行业特色文化的个性。结合行业特点,要在大学精神提炼、校训阐释等方面重点提升师生对学校文化认同,通过开展校园文化课题研究、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第二课堂,通过有目的的校园人文景观建设,不断浸润校园人文情怀,使全校师生浸润在浓郁的人文精神校园里,在轻松、活泼、明快、和谐的校园文化里追逐梦想。

发挥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韩延明 临沂大学原校长

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导向功能。大学文化不是一个独立的物质形态,它依附在大学肌体之上,但又牵动和导引着这个肌体的思维和行动。大学文化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左右着学生的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每一个学生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严格要求的行为准则。引领学生寻找精神家园,追求大学的精神文化,能够对学生产生终生的影响。大学文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引导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秉持一定的价值取向。学校发展战略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规章制度、学术规范、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风学风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要素,都会受到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

激励功能。大学文化的激励功能,是指当一种价值观被师生员工共同认可之后,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剂,从各个方面将其成员聚集和团结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推动力,激发出个体和群体无穷的能量,进而为了大学的使命和学校的声誉而开拓创新、勇往直前。如北京大学“爱国、民主、科学和创新”的精神,清华大学“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严谨求实”的精神,使得这两大学府一直放射着青春的光芒和魅力,激励着代代学子尚德求真,奋发图强。

价值认同功能。大学文化时时刻刻都在左右着师生员工的治学理念、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大学生是通过文化过程认知和剖析社会现实,从而形成符合现实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定的价值观。大学文化从价值观上规范了学生的社会认识及社会需求层次,进而促成学生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和调控。大学是一个社会组织,大学文化是组织内部全体成员都自觉崇尚并认真践行的“座右铭”。

情感陶冶功能。教育旨在激发人的力量,而大学内在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乃在于其文化影响。大学文化的价值就在于通过文化氛围陶冶大学生的心灵,使其产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教育成效。2007年8月至2008年1月,笔者在哈佛大学访学期间,曾走访过不少学生。他们普遍认为,哈佛大学给予他们的不仅仅是与具体知识相联系的东西,还包括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这些都不是某个人教给他们的,而是存在于哈佛大学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这种文化氛围弥漫在整个校园之内,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融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奔腾于学生的血液之中。

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朱庆葆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

当前,我国大学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大学文化发展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大学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意识形态;二是大学文化建设奉行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正是由于在大学文化内涵界定上的片面化、狭隘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上的功利化、实用化,从而带来大学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障碍性、病态性问题。

在思维方式方面,支配大学研究和思考问题的是传统上“经世致用”的学术价值观。因此,在科学研究上将“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原本不同性质的东西笼统地合称为“科技”,造成过于强调应用研究、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的倾向。

在学术风气方面,一些学者不能潜心研究、刻苦治学,喜欢追风潮、赶时髦,朝三暮四,很多年轻人只是关注怎么评上一些重要奖项,如何拿到一些重点课题,而不是追求发现科学真理时带给自己内心的愉悦和舒畅。

在人才培养方面,抱有功利主义人才观,片面注重人力资源“开发”而非人才“养成”,片面注重依据产业行业短期需要而非依据教育长期规律培养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问题在中国大学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简而言之,就是存在着急功近利地培养人进而导致培养急功近利的人这样两种现象。

在社会服务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科技成果转化“显服务”、轻原始创新和人才培养“潜服务”,重物质经济支撑“硬服务”、轻文化引领“软服务”,重一时之需的“当前服务”、轻百年大计的“长远服务”等问题。

以人为本推进大学文化建设

余常德 重庆工商大学思政学院院长

首先,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又要坚持以文“化”人。要相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师生员工推进大学文化建设。高校的师生员工既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的客体,既是大学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大学文化的接受者。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塑造人。坚持以文“化”人,就是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坚持用大学文化所蕴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和塑造师生员工,使他们在大学文化的熏陶下实现学校的培养和发展目标。

第二,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等学校在制订文化建设的计划时,要充分尊重师生员工的权利和个性,充分考虑他们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要求,以满足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及其发展等各方面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在组织实施文化活动时,注重人性化特点,充分体现出理解人、尊重人等人文关怀,以实现师生员工的利益需求为落脚点。这样,就能使大学文化既满足师生员工的利益需求,又实现其引导激励和塑造人的目的。

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 篇6

大学精神出现了危机。教授们热衷于行政, 对教学工作不热心;热衷于做科研项目, 不热心学问。还有一些研究生学历的年轻教师也热衷于做行政。大学教师们急功近利的心态突出, 对科研只求数量, 不求质量, 粗制乱造, 甚至剽窃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还有些大学校长在毕业生的毕业典礼上, 对学生灌输媚俗的价值观。高校教师道德滑坡甚至贪污腐败时有发生。高校人际关系也不尽人意, 圈子主义盛行。大学行政化现象严重。

这些问题的产生, 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教师待遇偏低, 同时应该看到不纯粹是经济问题, 与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削弱密切相关。没有先进的大学文化和精神, 大学就会迷失方向, 就会向大学生和社会公众传递错误的价值观念。大学肩负塑造人的重任, 处于文化创新和社会进步的前沿, 引领时代精神和主流价值观。因此弄清什么是大学精神, 搞好大学文化建设, 十分必要。

当今世界, 高等教育大众化了, 但是并不意味着世俗化。今天的大学不再是一个象牙塔, 不少大学走上了和企业相结合的路子, 有自己的企业。为提高教师待遇, 提高科研条件和水平, 服务社会, 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高等学校适当的搞经济建设也是必要的, 但是经济建设毕竟不是高校的主要功能。过于偏重于经济建设, 就会偏离办学目标。大学精神和文化研究, 可以促进高等学校健康发展。

大学的功能就是传承和创新文化[1], 培养合格公民和专业技术人才, 发展科学技术和提供社会服务。大学文化的建设就是服务这些功能的。毋庸置疑, 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研究, 对于充分发挥大学功能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高校教师和大学生是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主要载体和创造者, 大学精神和文化的研究可以帮助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金钱观和职业地位观, 保守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理想, 成为一名“大学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高等学校良好大学制度和风气的形成也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大学精神和文化滋润着莘莘学子, 对于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翻阅百年高等教育历史文献, 发现对于大学精神和文化的研究并少见, 但是缺乏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不少研究者仅仅研究了一个或者几个方面的问题。本文将梳理以往的研究成果, 形成相对系统和全面的大学精神和文化的理论。

一 大学精神的内涵

1 传道精神

培养合格公民, 培养治国理政的人才, 是大学肩负的使命。我国古籍《四书》中对大学定义是:“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新民, 在止于至善。”意思就是:大学任务就是发扬道德, 教化民众, 使人心向善。我国古代先贤很早就认识到道德教化的重要意义, 给大学正确的定位。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 传道, 授业解惑也。从教师的角度论述了大学的传道功能。我国历史上从汉代确立儒家的正统学说后, 历代的学者都以传播儒学为己任, 建立书院, 讲述儒学, 到宋代理学发展到极盛。近代的中国的大学, 都开设了社会政治理论, 宣传民主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大学, 把传播共产主义, 培养接班人作为首要的任务。当代中国的大学, 要向大学生传授社会主义理论, 培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 柏拉图还有亚里士多德都重视教育的传道作用, 在他们创立的学园中都要讲伦理学, 政治学等为人治国之道[2]。中世纪的大学, 不管是专门的神学院, 还是设立的神学系, 教授神学, 其实神学不过是披着神秘外衣的伦理学和政治学。我国古代的佛寺和道观, 主持方丈和道长也讲学传道, 培养弟子门生!

2 创新精神

大学所传之道, 要通过学者研究获得的。学者要研究学问, 研究就意味着创新。在研究过程中会有新的感悟, 新的发现和新的发展。同样的文本, 不同的时代显示不同的意义。所以任何一种研究和当时的社会结合起来, 就是创新。如今, 学者们把目光投向社会, 针对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 提出解决方案, 创造新的理论。创新越来越成为大学的前进的动力和活力的源泉。时代的发展, 除了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之外, 还需要迫切的政治社会理论创新。科技革命, 对社会管理提出很多挑战, 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占据知识前沿的大学, 对于各种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决, 方可引领社会前进。事实上, 大学在知识创新领域越来越重要, 做出的创新成果越来越多。

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 也是大学肩负的使命[3]。大学的创新是有限的, 社会的发展需要全体民众的创新。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

3 民主精神

所谓民主, 可以理解为多数人的管理。把民主理解为自治也是可以的。就西方大学而言, 大学的管理, 很多学校不是校长一人说了算, 而是有各种管理委员会来决定大学的重要事务。大学各种制度的设立, 应由管理委员会来决定[4]。

由校长主持日常工作, 重大问题, 提交管理委员会决定。虽然, 管理委员会对于整个大学而言, 仍然是少数, 但是在委员的产生方面有广泛的代表性。

在学术问题上, 也体现民主精神, 以理服人。大学是对话的地方, 不是一言堂, 不能打棍子。学术上可以广泛争论, 不能由哪个权威人物说了算, 研究政治社会问题没有禁区。在教师聘任, 职称晋升方面, 要公平公正, 不能由校长一人决定。

4 独立精神

大学不是政府的附属物, 尽管政府可以扶持大学, 支付办学经费, 甚至可以监督大学, 但是大学还是有其独立的地位[5]。最早的大学都不是政府办的, 古代的人才也不是政府培养的, 往往是私塾和私立书院培养的, 一开始就独立于政府。招什么学生, 讲什么课程, 费用收取, 教师任用都由大学自己决定。孔夫子的私塾, 没有政府的扶持, 据说学徒三千, 培养有名门徒七十二人。大学办学不是政府的行为, 从一定意义上, 大学没有义务接受政府的支配。政府也不宜给大学指定开什么课。

5 批判精神

大学是精英的聚集地, 是创新知识的机构。对社会提出批评和建议, 是学者的任务和使命。学者不能唯政府是从, 做政府的代言人或者傀儡。坚持真理是学者的最基本的品格。对于学者的言论, 不给予政治上的评价, 不用政府的权势来压制。如果该言论不对, 自然会有其他的学者站出来反驳。在论争中谬误和真理自然会显现出来, 谬误得以纠正, 真理得以传播。

批判精神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是不能压制的[6]。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 也会主动树立起社会责任感的。如果教师不敢批评社会, 一味媚俗, 那么学生也会表现出同样的冷漠态度, 成为一名不负责任的公民。可以说, 批判精神是一种书生意气。所谓书生意气就是崇尚理想, 坚持真理, 以天下为己任。一所大学培养不出书生气, 那是很失败的大学。

6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 就是尊重生命和人格的品质[7]。在人类的历史上, 因为战争和债务产生了奴隶, 作为同类的人, 遭到非人的待遇, 沦落到动物的境地, 这是对人类尊严的亵渎, 是对人类文明的破坏。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种非人道制度被淘汰, 人们获得了一种精神的进步, 这就是人文精神。人类的发展, 向着尊重生命和尊严的方向, 也就是文明的方向发展。

各大学中都把人格尊严放在重要位置, 尊重美德, 弘扬真善美, 爱护环境, 保护生态, 促进公平, 消除贫困, 维护和平, 促进和谐, 发扬平等自由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即使是军校, 也讲人文精神的, 培养学员不虐待俘虏, 不伤害贫民, 不使用使受伤者十分痛苦的武器等品德。

7 理性和科学精神

大学从创立之初, 就是为了传授知识, 培养人才。知识就是理性的经验。没有理性的知识, 是迷信, 不登大学之堂。伦理道德是理性的东西, 神学也是具有理性的知识。在大学中, 几乎很少有什么神秘的教条, 一切知识都会受到质疑, 受到理性的检阅。从《道德经》到儒家经典, 到《佛经》, 再到《圣经》都渗透着理性精神。在古希腊的学院中, 很早就开始讲几何、逻辑等课程, 随着近代科学的出现, 数学理性和实证主义逐渐发展起来, 渗透到大学的各个角落。现在教师们讲课或者研究, 必须遵循科学的理性, 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去工作[8]。

8 自由精神

蔡元培做北大校长时提出, 兼容并包, 容纳不同的学派同时存在, 不搞清一色。表现大学学术自由的精神。大学毕竟不是政治机构, 不能用政治手段来管理大学。因为大学本身的创新, 大学经常是思想革命的地方, 但是不是政治革命的地方。不过历史上的北大, 却独具特色, 从五四运动开始, 涌现出很多爱国大学生, 参与了很多爱国活动。爱国和革命是北大的光荣传统。但是不能由此把北大作为一个政治机构。大学可以容纳不同的学科, 人文、科学和宗教的都可以讲授研究。大学生可以换专业, 也可以选修第二学位, 也是大学自由精神的表现。当然还包括思想自由和表达自由, 大学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不受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压制[9]。

9 殉道精神

在大学产生的思想, 如何实施?这句需要大学师生有种殉道精神。孔夫子的学生毕业后, 周游列国, 把孔夫子的学说传到四方诸侯, 为官辅政, 实施孔子的主张。所谓学而优则仕, 就包含了殉道精神。苏格拉底为自己的学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就拿北大来说吧, 李大钊是一个典型例子, 还有很多北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或者三民主义, 毕业后好多投身革命, 坚持真理和正义, 为理想而奋斗。还有云南大学任教的闻一多先生, 为民主献身。这些都是大学殉道精神的表现。今天世界各国的大学都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一项主要职能, 大学以及师生都要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不能坐而论道, 要置身于社会活动。

二 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精神的培养, 需经过大学文化的建设来实现。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搞好大学文化建设, 是弘扬大学精神的重要途径。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建设大学文化:

1 搞好学校基本设施建设和管理

学校的基本设施主要是教学实验楼, 图书馆, 体育场馆, 宿舍楼, 办公楼, 食堂, 澡堂、超市和道路等生活服务设施。

教学楼不要太高, 像个商务大厦似的。以前的教学楼基本在五层左右, 现在有的教学楼建得很高, 上下要乘电梯。这就不利于学生下楼活动。高大的教学楼造成了一种压迫感和隔离感, 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室不能太大, 由于高校扩招, 很多学校都建设了大教室, 能容纳120人以上, 甚至达到200人左右。因为人多, 教师与学生直接沟通的机会相对就少, 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图书馆里的图书要体现学术性, 商务印书馆发行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全套一定要有。这些书大都是西学经典著作, 包含十分丰富的人文内容, 是做人和学术研究必须了解的书籍。不能为了别的目的购进一些不具有学术性和知识性的低质量、价格昂贵的书。那些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腐败。

食堂要卫生, 质量要好, 经济实惠。

学校大门不要搞得太豪华, 培养师生的节俭意识;各种设施坏了要及时维修,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2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一草一木都要优美, 环境绿化要赏心悦目, 校园面积足够大, 师生在校园中放松精神, 陶冶情操, 开阔思维。在校园散步时, 就能产生灵感, 启发思想和创新。校园周边最好不要有医院 (医学院校除外) 、工厂。学生宿舍要与外单位隔离, 而且与居民区要有些距离。大学校园称为相对封闭的环境。附属中小学也不要接近大学, 以免产生不好的影响。

3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身正为师,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廉洁自律, 对于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学生在学校都受到腐败的影响, 走到社会也很难廉洁。要坚决反对高校腐败。杜绝招生、工程承包和设备购买等领域的腐败。反对教师学术不端行为, 杜绝学术腐败。对于不具有学术性的著作, 不论是什么层次的项目或者期刊, 都不能作为科研成果, 只能当做一般著作。反对抄袭和粗制滥造, 维护学术的纯洁性、严肃性和科学性。

4 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这与廉洁文化直接相关, 腐败往往利用不诚信的作法来达到目的。学术作弊, 既是学术腐败, 也是违背诚信的。近年来不少高校为了多招生, 往往虚报就业率;为通过评估, 让学生反复地做评估应对演练。为吸引学生, 开设就业率不高, 不具有什么实用价值的专业, 华而不实, 不关心学生前途命运。这样做都降低了大学声望和信誉。导致学生形成双重人格和玩世不恭态度, 不利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有些教师, 平时根本没有搞科研, 但是职称评审时拿出一大推科研成果, 这就要考察一下是本人亲自做的, 还是别人代笔。有些领导自己从来不搞科研或者写论文, 都是别人做的, 签自己的名字, 职称照样过。这些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 做领导的职称比专任教师晋升的快。这直接败坏大学了风气。

5 完善大学人事制度

大学是学术型单位, 不能作为解决就业的机构, 所以政府最好不要把退役军人安排进大学。军人的教育和大学教育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不能用军校的那种管理制度来管理普通大学。教师子弟最好不要进入本校, 避免近亲繁殖, 影响学校的公正。美国大学对此有严格规定。

在对教师的考评中, 要公正合理, 客观的对待每一位教师, 不能凭关系定等次。教师职级工资不要差别太大, 否则一些教师就会为工资去不择手段地晋职称。

6 加强大学的民主管理

目前, 我国大学管理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级领导干部都来自行政部门委任, 教师们没有选择权。这样一来, 教师意愿和利益很难得到表达。学校在很多方面不得不屈从政府, 动摇大学的自主地位。为维护大学的独立, 大学校长最好由大学教师推选后报政府任命。这样既能制约校长的权力, 又能维护校长的权威。当然大学的管理还要成立管理委员会, 和大学校党委一同管理学校。

7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

为了防止学术垃圾, 一定要在科研成果结项和晋升职称方面审查论著论文的创新程度, 不具有实质创新的东西, 坚决否定, 杜绝学术腐败。形成下真功夫, 作学问的文化氛围。

8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儒学文化中有很多超越越时空的精华, 伴随着华夏民族走了几千年, 这份宝贵的遗产, 我们一定不能丢失。实践证明, 儒学文化对于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积极的意义。对于中国特色的让师生接受完整的儒学教育, 有助于大学精神和文化建设[10]。应该把《四书五经》作为选修课, 如果有中文系的话, 把它作为必修课来开设。

参考文献

[1]张忠华.高等教育专题新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3:109.

[2]雷通群.雷通群西洋教育通史[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2:1, 33-34

[3]钱学森.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大学要有创新精神[J].共产党员 (下半月) , 2009 (12) :54.

[4]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5) :167.

[5]温翠莲.浅论中国大学的自治精神[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29) :67.

[6]禹旭才.社会批判:大学必要的职能[J].2007 (6) :20-21.

[7]解丽霞.近二十年人精神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科人文版) , 2006 (6) :35.

[8]王丰.现代大学理性精神之反思与回归[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23) :296.

[9]刘爽, 赵俊芳.论耶鲁大学的自由精神[J].现代教育科学, 2008 (3) , 41.

从大学文化的视角看大学 篇7

一、大学是哲学的

大学是哲学的,是说大学是一个传承、创造与传播思想的地方,它始终要张扬或提倡一种形而上的核心思想体系。这个核心思想体系不仅包含着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等,更包含着人类生存与生活的一些普遍性原则与价值观念。法国哲学家德里达说:“大学,与所有类型的研究机构不同,它原则上(当然实际上不完全)是真理、人的本质、人类、人的形态的历史等等问题应该独立、无条件被提出的地方”。[1]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也指出:“假如大学里缺少人际间精神活动的背景,只讲书本,不谈哲学;只做实验,不研究理论;只叙述事实,而没有理论概括;只有学术的方法训练,而精神贫困;那么这样的大学必定是个贫瘠的大学。”[2]如果一个大学“精神贫困”,那么它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呢?正如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加塞特指出的,这样的大学只能培养“没有文化修养的新生的野蛮人”[3]。这种“新生的野蛮人”虽然要比以前的人更有知识,但又更没有文化修养。注重大学的形而上的建设,确立和倡导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核心思想体系,是大学首先应该追求的。这是因为:

第一,是建设高境界、高品位大学的需要。一个大学,它崇尚什么?张扬什么?它的信仰、价值追求,始终是大学顶层的建筑结构,是大学的灵魂。它对每一位大学人价值观念和精神品格的形成,对学校的价值取向、办学理念、育人思想的确立,以及由此引导的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定位、学术规范、规章制度、教学体系等的确立和选择,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第二,是实现大学育人目标的内在要求。大学是一个“育人”、“成人”的地方,而人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社会存在物,人的生活需要支撑生命的东西,需要生存与生活的依据,需要寻找到自身生存与生活的原则、信念和方式。大学作为一种高等教育机构,有责任为全体大学人提供一种价值的引导与精神的涵育,为全体教师和学生构建一个精神的家园,从而使他们能够把自我交付给这种价值,并用这种价值来支持一生的行为和选择,构成自身生活的信念、生存的信念和生存、发展的理由,构成他们自身生活的最高原则与最后支点。

第三,是大学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大学以传承、传播与创新文化为己任,不仅有责任为社会输送高境界、高品位、具有积极的生存与生活方式的人才,而且还应该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文化创新,以先进文化引领社会的精神风尚,引领社会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第四,是当前我国的大学最为缺乏的。与国外大学相比,可以说,我们最重视意识形态,但又最缺少从精神层面去建构价值世界。首届耶鲁———中国大学领导高级研讨班的总结报告说得好:“中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问题,不仅仅是科学研究或学术水平的差距,我们的差距是如何创建一种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如何把学校各个系统的人员都能调动起来,形成统一意志,积极、认真地把自己的本职工作与该大学的使命结合起来。”[4]

当然,大学要倡导和确立一种核心价值体系,不能只是一个简单的口号。它应当体现在学校方针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的过程中,体现在整个大学学生、教师的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中。同时,它也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它要靠大学所有的工作人员和学生从点滴做起,在生活的展开过程中去感悟、去体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去确认、去选择。

二、大学是科学的

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本质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其实质是求真。科学具有丰富的内涵: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等。大学是科学的,既包括大学要运用科学理念、科学方法来传承、传播与创新科学知识,也包括大学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训练,更重要的是,它是大学精神之所在。大学的精神就是科学的精神。

科学精神是什么?我国学者一般从属性和意向两个层面来界定科学精神。从属性的角度讲,认为科学精神是一种知性和理性精神;从意向的角度讲,则认为科学精神是“求实、求是、求真”的精神。学者们的观点具有启发意义,这里着重强调两点:一是批判精神,二是创新精神。

批判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就曾提出要批判地审视我们的生活。因此,要提倡一种批判精神,它至少可以保证人类社会正常前进的基本动力和能量,尽管这种批判不是彻底的、全部的。社会进步、科学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变革等都离不开批判。我国“文化大革命”结束后,30多年的改革及其带来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首先也是从对绝对主义的批判开始的。我国进行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就是在批判绝对主义的东西。这30年是中华民族发展最快的30年,也是对传统的东西批判得最为剧烈的30年。人们不断地改变着原有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每一个人都在用他对生活方式的选择来批判原有的东西。

大学要探求真理、引领未来,就不能不具有批判精神。大学既然是独立思想的中心,那么它也是一个批判的中心。大学的批判性是大学文化具有先进性与超越性的前提。大学要在对已有优秀文化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立足现实而又超越现实,关怀社会而又反思社会,不断更新知识,创造时代所需要的先进文化,引领社会的文化风尚,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就不能不具有批判精神。

批判本身并不是目的,批判是为了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大学的基本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无论其中哪一种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创新。大学的教育创新与学术创新,不仅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而且有利于促进人类知识的更新与文化的发展,是大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科技与人才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只有走创新之路,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职责与使命。可以说,没有创新文化与创新精神,就没有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大学自身的发展。

三、大学是文化的

大学是文化的,是说大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个特殊的意义世界。这个特殊的意义世界包含有丰富的内容,主要有大学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以及活动文化等。其中,精神文化是其核心与灵魂。以“哲学的”、“科学的”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精神文化能够以其强大的影响力与感染力渗透于学校事务的方方面面,对学校的价值取向、办学理念、育人思想的确立,对每一位大学人价值观念和精神品格的形成,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是凝聚全体大学人共同奋斗和学校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制度文化是其机制与秩序,是大学精神在学校的体制、机制、政策、规章及其运行与落实等方面的表达与具体化;物质文化是其条件与基础,是大学精神在校园的自然环境、建筑风格、纪念性标志等物质层面的体现;活动文化是其表达与传达,大学精神不仅要体现在学校的制度与物质文化之中,更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活动、文化节、体育节、音乐、书画、演讲、辩论以及各种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文化活动来表达与传达。

这里之所以要特别强调活动文化的重要性,是因为:首先,活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传达方式。大学的精神文化必须落实到大学主体的行为与活动中,通过师生们的活动来展开、表达与传达。其次,活动文化是一种“活”的文化,最容易为师生所接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多种功能,如能够开阔视野、启发思维、增长知识,不断完善人的知识结构;能够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培养人的健康情感与人格;能够活跃思维,培养人的形象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等。在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学生能够充分体现主体性、能动性,能够不断展现和提高自身的个性、能力、才华和综合素质。再次,活动文化是一种熏陶性的养成文化。活动文化渗透在大学的日常生活之中,构成了大学丰富多彩的生活系统。这个系统对学生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养成的功能,也恰恰是这一系列展开的有价值的文化活动,在提升着学生的思想境界、文化品位与生活品味。

大学文化就是大学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以及活动文化的有机结合。它们既独立发挥作用,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种环境与氛围,一个精神与意义的世界。这种氛围与精神对每一位大学人都具有潜在的、无形的,但却是深远的影响。在大学中,每一个人都是大学文化的体现者、传承者与创造者,每一个人都体现着学校的文化,并参与学校文化的创造。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5]文化使人的生活具有了一定的样式和样法,而一个人怎样生活,他就成为怎样的人。大学的教师和学生真正形成对他们一生有决定意义的价值追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要靠这种文化。因此,认真地构建高品位的大学文化是大学的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与前瞻性的工作。

四、大学是艺术的

大学应该追求至真、至善、至美,这也决定了大学的决策与落实要遵循一个很重要的原则———美的原则。大学是艺术的,包含着大学要有艺术教育,但不仅仅如此,更主要的是说应当使艺术成为大学的生活环境,构成大学这个特殊意义世界的表达方式。2008年12月,哈佛大学出台了一份《特别工作委员会艺术专题报告》,旨在进一步强调艺术在哈佛的崇高地位。《报告》指出:“如果我们希望校园内充满了创新与想象力,如果我们要在所有学科领域教育并培养创造性的心灵,如果我们要为21世纪做出贡献,那么,哈佛就必须使艺术成为这所大学认知生活的组成部分:因为,与科学、人文一道,艺术———既是体验性的又是实验性的———是无可替代的知识手段。”[6]《报告》还指出,从人类体验的某些方面来看,艺术所能达到的境界是其他研究领域及其实践所不能企及的,并认为在我们的时代,或者说在任何时代都一样,艺术是“教育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核心所在。

对艺术及艺术教育重要地位的关注,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先秦与西方的古希腊时期。我国古代的《尚书·舜典》中提出:“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孔子还十分强调艺术在教育中的地位,提出一个人人生境界升华的路径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学派最早强调了艺术的心理净化作用,主张用音乐来改变人的心理和性格。亚里斯多德也认为音乐学习可以达到多种目的:教育、净化与精神享受。与此相适应,中西方的古典教育也都注重艺术的价值。后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艺术与科学才截然分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提出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有的高校已开始重视艺术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价

地方大学特色学科的发展策略

冯志敏单佳平

要:学科建设是地方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具有引领科研、凝聚人才、支撑未来的重要作用。地方大学的特色学

科建设要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系统工程要求,坚持特色发展,实施分层建设,注重以人为本,突出创新成果,强化地方服务,体现效益管理,树立“品牌、竞争、团队、顶天、立地、质量”六种意识,这是地方大学特色学科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地方大学;学科建设;特色发展;科研创新

学科建设作为高校一项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系统工程,集中体现了高校办学特色、发展方向和层次水平,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地方大学要提高办学层次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就必须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坚持培育学科特色,强化优势特色学科,这既是地方大学自身内涵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地方大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

一、学科建设内涵

学科是人类在认识世界而形成知识的过程中把同类知识进行系统化的集合,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探索,是根据不同研究对象或对象属性,对自然、工程、社会、人文等进行的一种划分,并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而不断被分解,派生出新的学科[1];同时,现代科学技术和重大工程问题的解决越来越依赖于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与综合集成。学科建设是将师资队伍的主体要素、具有原创性和创新性科研成果的客体要素、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教育要素三者有机结合起来[2],以促进学科发展,提升学科水平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学科建设在地方大学发展中承担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是引领科研,它把高校分散、个体的科研行为转变为整体、团队的创新行为,把科研以满足个人志趣为主转变为符合国家、地方、大学利益需求,从而提升创新能力,彰显科研特色;其次是凝聚人才,学科是高层次人才和办学资源汇聚地,吸引一批领军人物、优秀人才,凝聚在不同研究方向上,集聚于基地、创新平台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人才的团队作用和

值,但总体上,还没有真正确立起艺术的应有地位。

大学是艺术的,就是说大学应当给每一个学生和教师创造和提供一种有利于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挥的条件和氛围,使其人生因有了艺术的体验与感悟,能够更为丰富、深刻地向世界展开。

群体效应;三是支撑未来,学科建设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学科特色和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大学的办学特色、层次水平和社会地位,对于促进大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特色学科特征

大学办学特色包括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社会服务特色、办学传统特色等,其中学科特色是大学办学特色最基本、最突出、最直接的因素,决定着大学职能发挥和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办学特色是办学水平的集中概括和综合体现[3]。培育学科特色既是地方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地方大学形成独有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层次水平的有效途径。

学科特色不仅体现在一个学科的研究方向上形成独有的个性与特色,还体现在一所大学在特色学科建设与发展水平上。特色学科是一所大学的学科建设区别于其他大学的特质,对于促进学校办学特色具有显著作用,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优势强势学科。一般而言,特色学科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独有性,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学科特征;二是社会性,特色学科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关键在于符合社会需求,有利于人才培养,得到社会公众和其他学科的普遍认可;三是可持续性,特色学科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具有明显的学术传统和持续发展的特点,表现为具有持久的社会影响力,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标杆。一流学科塑造了一流大学,一流大学无不以若干个富有个性、一流的特色学科而名扬四海。

摘要:从大学的内在发展规律思考和探索“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建设大学”的问题,是我国大学发展与改革的关键。从大学文化的角度解读大学,提出大学是哲学的、大学是科学的、大学是文化的以及大学是艺术的。

关键词:大学文化,哲学,科学,文化,艺术

参考文献

[1]杜小真,张宁.德里达中国讲演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61.

[2][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51-152.

[3]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6-57.

[4]首届耶鲁——中国大学领导高级研讨班总结报告[EB/OL].见教育部门户网站http//www.moe.edu.cn.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论大学文化建设与文化育人 篇8

现在的大学面临着两种境遇, 一种是具有大学自治, 以学术自由为本, 讲究人文关怀, 注重学生精神领域的陶冶等传统精神的现代大学。另一方面是面对现代科学的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挑战的当代大学, 随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方式和速度发生巨大变化, 人际交往也发生巨大改变, 许多新生事物的出现, 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教学方式。这些改变需要我们拨开长期以来弥漫于大学眼前的支配式与人的迷雾, 重新认识当代大学所需要的文化, 凝练大学的独特灵魂, 养育大学的浩然气质, 构建新的大学文化, 完善文化建设和运行机制。从而在新的大学文化中实行文化育人。

一、弘扬大学精神是文化育人的重点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独特灵魂, 每一所大学都会有它独特的大学文化。有他特有的内在气质和性格。从大学文化层次上来说, 大学精神处于文化的深层, 是大学文化的核心, 他虽然看不见, 摸不着, 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教师为本, 以学生为本, 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坚持实现教育的社会责任与大学自由的统一。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说过, 大学所发表之思想, 不但不受任何宗教和政党约束, 亦不受任何著名学者之牵绊。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家化的今天, 依然要保持和发展大学特有的精神文化, 坚持学术自治和大学自治, 抵御世俗功利主义文化的侵扰。

二、树立优良的校风是文化育人的根本

校风的形成是建立在大学人的具体活动之上的, 一所好的大学必然有优良的校风校纪, 好的校风可以促发学生积极上进。一所大学, 不管其办学历史有多长, 其学术、管理、教育、服务等活动都是丰富多彩的。在校风建设上, 校风这个文化场也有“积极场”和“消极场”的区别, 我们要积极发扬“积极场”, 众所周知, 优良校风的金蛇, 必须正确认识校风对大学特色, 大学文化底蕴, 大学精神发展等所起的作用。首先, 优良的教育思想是校风建设的关键,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 每一个实践活动都有一定的理论作为支撑。教育思想要在一定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下, 它受政治、经济、哲学、科技、艺术、宗教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特别是受经济这一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的制约, 受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左右。当前, 我们要在宏观层面上提出教育理念, 着眼树立先进的监狱思想, 不断学习和丰富自身的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 将培育优良的校风作为学校发展的必须紧抓的任务。其次, 优良的学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关键。一流的大学, 往往离不开一流的学风, 往往离不开优秀的教师, 教师是大学之本, 因此, 学风建设要推动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加强学风建设, 还要推动学术研究自由原则的确立, 树立求真务实的治学和学习风气。最后好的制度是优良校风建设的根本保障。好的制度能够保障好的决策顺利执行, 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在优良校风建设的过程中, 制度建设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全员的参与, 二是有效的激烈, 三是大力的宣传。

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育人的核心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判断和准则, 它包括基本价值观、特殊价值观、具体价值观, 在不同的时代以及不同的历史语境下, 它有不同的要求和含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 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 就文化层次而言, 大学文化仍属于社会系统下的亚文化, 大学文化对社会价值观的吸纳主要体现在大学精神和制度的特征, 作为大学育人目标的重要发那哥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文化的渗透, 是大学社会职能的又一反映。只有在大学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才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大学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到大学生自觉的行动中, 才能真正履行服务社会的责任。当前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先进文化为根本方向, 把正确的政治导向放在首位, 把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人物, 作为文化育人的核心和根本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着重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而是人的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的高度发展, 对人的全面发展构成了大学育人文化的重要内核, 也一直是现代大学精神传统和大学精神的重要支柱。因此在文化育人的过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落实真正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活力。

参考文献

[1]韩延明.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J].教书育人, 2010 (3) :76.

基于吴文化特质的大学文化建设 篇9

一大学文化内涵

大学文化是由存在于大学校园内的多种文化构成的, 不同的大学由于历史传统、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的差异, 有着多姿多彩、形态各异的大学文化, 但其主旨都是以崇尚学术、追求真理为价值取向。

大学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精神文化层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层, 如校园环境、文体设施、校标校旗、校园识别系统以及校园纪念品等, 这些是大学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层面, 如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奖惩制度、校园文化活动制度以及校园内独特的仪式、典礼, 等等, 这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表现与保证;精神文化层面, 如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 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层次和关键所在[1]。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质形态”, 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也是大学精神文明的外在表现和物质基础。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中介”, 是大学文化的基石和内在机制, 也是使大学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精神文化是深层次的大学文化, 是大学文化的精髓、灵魂和核心, 也是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

二吴文化内涵

吴文化是吴地区域文化的简称, 是吴地人文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 广义的吴文化泛指在吴地产生和发展的与自然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物质的、精神的成果总和, 是以太湖为中心的包括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内的区域文化。经过三千多年的演进和嬗变, 吴文化已经发展成为以苏锡常为核心, 覆盖长三角地区的区域性主流文化。

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与我国的其他地域的文化相比较, 吴文化具有水乡的特色、融合的结晶、进取的精神、实干的作风、尚德的传统、崇文的风尚等方面的文化特质。

吴地拥有灿烂的文化、丰厚的遗产, 其灿烂与丰厚不仅表现在园林古镇民居、太湖人文风光和丝绸刺绣珍品等物质文化形态上, 还表现在吴歌昆曲评弹、吴门书法绘画、吴地经史诗文等艺术文化形态上。吴地非物质文化资源极为丰富, 例如, 苏州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6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29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79项、市级非遗名录项目159项, 各市、区的县级非遗名录项目450项[2], 其中以昆曲、古琴为杰出代表。传统美术中的苏州剪 (刻) 纸、红木雕刻、木板年画、丝绸印染、核雕和玉雕等以及传统技艺中的苏绣、丝织、糕点、草席等, 都是向世界展示“文化苏州”的重要名片。

三基于吴文化的大学文化建设

面对当前大学教育中的传统文化失落、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 吴地高校有效利用和开发吴文化资源, 不仅可以丰富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和特色, 还能进一步提升吴文化的文化软实力。

1 打造吴文化校园, 营造吴文化氛围

物质和环境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化基础, 是一所大学的历史、传统与特色直观的反映, 是校园文化的显性文化, 又是一种生态文化, 包括校园的地理位置、地形风貌等自然环境和校园的各种建筑、文化设施和生活设施等硬件工程。高品位的物质和环境文化的建设能为大学治学育人活动构筑和谐的校园氛围, 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长期以来,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方面建设存在重企业文化、职业文化等功利主义倾向, 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文化有所缺失, 文化积淀不足。因此, 打造吴文化校园要融现代教育理念、吴地地域文化特性为一体, 把吴文化的物质元素融入到校园环境中, 拓展环境文化, 实现环境文化育人。

一方面, 要加强基于吴文化书香校园环境工程的建设, 有意识地将吴文化的典雅精致巧妙地融入校园每一个角落, 营造书香园林般的校园文化环境。吴地高校还可以通过“校中园”的创设, 将吴文化的核心内容进行浓缩和展示, 使大学师生可以直接触摸到吴文化的气息, 沐浴吴文化的道德和情操, 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达成价值认同。例如, 创办于1984年位于无锡堰桥西高山的吴文化公园, 以吴文化为内涵, 建有稻丰圩、蚕桑巷、船桥史馆、交通馆、江南风情苑、教育馆、人文馆和学生教育营地等18个馆区, 以丰富的资料、实物、图片、电化形象手段, 展现了四千年来吴地生产、人文、民俗的生动画卷, 1996年公园被中央六部委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又如, 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园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普通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是学校着力打造的吴文化素质教育平台。2006年初建, 2014年移址文科实训楼一楼进行扩建, 占地面积达2300平米。按照吴地园林风格布局, 根据“融和、创新、典雅、精致”的吴文化精神, 新园内精心设置吴国馆、方技隅、城墙馆、文艺馆、嘉韵台、石湖书院、苏州水巷等七大特色板块, 集中展示了吴地文化的精华, 充分体现出吴文化的深厚内涵和对当下的启迪意义, 充满着正能量。新园的特色还在于大量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通过多媒体设备与场景、模型、看板、实物演示互动结合, 使平面化展品立体化, 多信息内容装置化。丰富多彩的吴地历史展陈物品、形象生动的场景还原、声光电多样化的表现手段, 为参观者构筑了一条时光隧道, 人们能够穿越时空, 真切感受到吴地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的波澜壮阔, 深切感受到吴地先贤的强国梦想、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4]。

另一方面, 要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内涵建设, 大学校园的路标、路名、雕塑、建筑名、标语等同样可以营造出吴文化的气息和特质, 都可以被赋予的吴文化的文化品位。例如, 苏州国际教育园南区路名就颇具特色, 以吴地名人典故为出处。“圣陶路”典出于苏州现代作家、儿童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顾公路”典出于南朝梁、陈间吴县光复文字训诂学家、史学家顾野王;“致能大道”典出于南宋吴县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范成大, 取其字致能;“希文路”典出于北宋吴县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范仲淹, 取其字希文。

2 开展吴文化活动,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中除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政治活动外, 有计划开展的各种影响大学生素质提高和人格发展的文化活动, 是丰富大学校园生活的重要途径, 也是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的重要载体。

吴文化要积极融入高校校园文化,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吴文化活动, 把德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 将昆曲、评弹、苏绣、核雕等传统艺术与校园生活有机结合, 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打造校园文化精品, 提高学生吴文化的修养, 提升校园文化内容的品位。

3 汲取吴文化精髓, 塑造吴地人文精神

吴文化底蕴深邃、内涵丰富, 吴文化的丰厚性不仅体现在众多的名胜古迹、工艺珍品等独特的物质形态上, 而且体现在传统技艺、雅风美俗等非物质的形态中。吴文化精细雅致、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尚德务实、和谐奋进、刚柔相济、包容开放、崇文重教等文化精髓,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 成为吴地宝贵精神财富, 千百年来, 经久不衰。大学文化的建设关键是要融入吴文化的精髓和精神。

一方面, 要完善大学制度文化, 把吴文化精髓融入到校园规章制度中, 在人才培养目标、校规校纪、教学管理制度中把吴文化所蕴含的思想品德、人格精神、高尚情操等优秀教育资源融入其中, 将具有吴文化精神的目标追求、价值取向、素质要求、态度作风等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 做到管理育人, 制度化人, 以其特有的导向、凝聚、激励等功能, 塑造大学师生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人文素质, 提升大学的办学理念、文化底蕴和发展特色。

另一方面, 要引导大学行为文化, 注入吴文化人文精神。行为文化是学校的师生员工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及态度, 是大学文化的直观外显, 也是大学群体价值观、学校理念、精神面貌的动态体现。吴地高校具有正能量大学行为文化的引导离不开吴文化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 具体而言, 在大学的教学活动中要融入吴地人文情怀, 提升大学师生的道德素质和精神层次, 增强大学成员的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在日常生活中培育吴地人文精神, 创造和谐、尊重、宽容的校园关系, 塑造敬业进取、诲人不倦的学者风范, 培养文明儒雅、开拓创新的大学学子。

参考文献

[1]王冀生.大学之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86.

[2]保护非遗村落留住江南“乡愁”[EB/OL]. (2014-06-26) http://www2.fgw.suzhou.gov.cn/news/szxw/201406/t20140626_397968.shtml.

[3]杭建伟.浅论吴文化资源与苏南高职院校文化建设[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09 (9) :43.

[4]苏州市职业大学素质教育基地吴文化新园落成启用[EB/OL].http://www.gx211.com/news/2014915/n1825213004.html.

[5]田浩.共生理论视角下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协同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 2015 (3) :30-33.

[6]陈宇秦.地方普通高校大学精神的培育困境与出路[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2) :95-98.

大学文化 篇10

[摘要]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在进行语言教学时,必须要融入文化教学。中日两国的文化既有相似之处,也有独特性。文章针对大学日语教学的现状,通过分析比较中日文化的差异,指出大学日语教学必须加强文化差异意识,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文化 中日文化差异 大学日语文化教学

[作者简介]张怀云(1980- ),女,海南东方人,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日语教学与研究。(江西 九江332005)张秀清(1973- ),女,海南东方人,琼州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外语教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海南 五指山 57220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102-02

语言和文化紧密相关。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决定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这种“社会性”说明语言系统不可能是一种存在于真空、独立发展、自生自灭的系统。人们的言语形式无时不受存在于语言之外的社会要素的制约。而文化社会学家认为,文化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语言只是构成文化系统的要素之一。因此,任何语言教学都必须要与文化教学联系起来,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其语言文化的过程,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就无法真正掌握语言。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上有着紧密的联系,以至于许多人认为中国人与日本人同文同种,但实际上,由于两国之间各自受到地理环境、社会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两国的文化是“貌合神离”的。因此,在大学日语教学的同时,必须要意识到中日文化的差异,要把文化差异融入日语的教学,这对于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日语教学的现状

大学日语教学以日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大学日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日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因此,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语言本领和良好的教养,提高其交际能力,即听、说、读、写和社会文化能力,使学生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和谐的交往。从课程要求可以看出,大学日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日本民族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但是长期以来,日语教学过分强调日语语法结构的分析,常常用替换练习来训练学生的语速和语调,有时还把这一方式运用到会话课当中,认为只要基本功扎实,口语流利,就能进行很好的语言交流,却忽视了对日本文化的了解与掌握。这样有些学生所讲的日语,尽管在语法结构上无可挑剔,但却未能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充分表达出来,有时甚至犯下了严重的语用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日本文化和日本语言特点了解不够所致。有些日本人评价中国学生,日语句子说得很严谨,像教科书上一样完整,然而说不出感情、味道来。还有日本人反映,有些中国学生日语说得流利但不得体,对日本文化尤其日本人的语言心理了解不够,很难相处和交往。这些都说明我国日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语言结构,轻实际功能;重语言训练,轻文化传授。

二、中日文化差异

既然在大学日语教学中,中日文化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如果不了解中日文化的差异,即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日本人的话,或者按照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来了解中国人的话,就势必要引起一些误解。所以,必须要了解中日的文化差异。总的来说,中日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中日两国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可以说是大相径庭。中国人喜欢用坦率、自信的语言表达方式,崇尚“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的直接的表达方式。而日本人喜欢含蓄、暧昧的语言表达方式。日本人为了保持与他人的和睦关系,在日常交往中十分顾忌对方的心理,尽量避免因自己的语言不当而刺伤对方。比如说同是谦逊的表达,虽然两国人都认为谦逊是美德,但中国人在受到别人的赞美和表扬时,会实事求是地说“还可以吧!”“是吗,谢谢你的夸奖啊!”而日本人则会说“不不不,我做得并不好,我还需要继续努力。”日本人判断事物、表示态度时,很少明确说“是”或“不是”,而是喜欢用“可能”“大概”之类的模糊词语。他们之所以极力回避正面回答,是想给自己和对方留有回旋的余地。

2.行为方式的差异。若要发表对某一事物的看法,中国人习惯绝对的看法和说法,是非分明。而日本人的行为模式却与我们不同,他们一般不会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而是含糊其辞、委婉地表达自己,让对方去揣摩他们的思想。比如说微笑,中日两国都喜欢微笑。中国人的微笑含义很简单,就是表示喜欢、赞赏等。而日本人的微笑理解起来就很困难,它可以表示赞同、反对、拒绝、克制、歉意、确认等。微笑成了日本人一个独特的现象,有时候妇女用微笑表示慌乱或难堪甚至是悲伤。如芥川龙之介有一篇名为《手巾》的小说,写的是有个叫长谷川谨造的人,有一天一位四十岁左右举止文雅的妇女来拜访他,报告曾受其关照的自己儿子的死讯。这位妇女在讲述自己儿子死讯时表情非常平静,嘴角甚至露着微笑。这对于中国人来说,实在难以理解。中国人有时不太理解日本人,同样的,日本人有时也对中国人的行为感到困惑,甚至对于同样的事情,中日两国人民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3.逻辑思维方式的差异。中日两国都擅长形象思维,但与属于大陆文化的中国相比,日本属于海洋文化。因此,即便是同一种事物,由于双方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对事物的定义或描述也会不同。如脚掌或脚趾上角质层增生而形成的小圆硬块,中国人形象地称之为“鸡眼”,因为中国内地以农牧文化为主,驯养家禽历史比较悠久;相反,日本是海洋文化,接触鱼较多,故称之为“鱼目”。再如,在比喻年长者经验丰富时,汉语中用的是农作物“生姜”,谓之“姜还是老的辣”,而日语中用的是乌龟的“龟壳”,谓之“の甲より年の功”。

三、中日文化差异对大学日语文化教学的启示

通过以上的差异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中日文化差异不仅仅表现在表层的语言意义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更深层次中所蕴涵的社会心理文化的差异上。它反映了不同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也使我们得知在语言交流中,日本人注重随声附和,尽量掩饰个人的主张,尽可能避免与对方发生冲突,注意不给对方带来伤害等的语言表达特点。人们在与异文化的国家或人民的交往中,应相互理解,注意彼此学习,尊重对方的语言文化习惯,要有宽容的态度,在交流中培养与异文化、异民族和谐共存的意识和能力。要改变目前大学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重语言教学、轻文化教学的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更新教师教学理念,认识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作为日语教学引领者的教师,首先要深刻认识到教授一门语言的同时也是在传授一种文化。教师不能只顾教授语言知识,比如教语音的只管教语音,教语法的只管教语法,而要从根本上更新教育观念,把教学指导思想从“以语言为本”向“以语言运用为本”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宗旨。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语言能力培养与文化能力培养是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的。教师应对日语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深刻的了解,并能将教学内容中的中日文化特征从语言上、行为上、礼节习惯上加以对比,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点及其根源。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使用日语时能自觉地排除母语文化的干扰,遵循日本的文化习俗。

2.树立学生文化相对论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文化不但有共性,也有个性,不同文化中必然存在差异。要使学生避免交际中文化带来的失误,能在语言表达上更加得体,首先就要使学生树立起文化相对论的观点。所谓文化相对论,是指排除以本国文化为基准评价异国文化的态度,而肯定所有的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的观点,也称为文化平等论。文化是平等的,对于异族文化应本着“横向”的观点来看待,而不是“纵向”的观点。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必须使学生树立这种正确的文化相对论,即中国的文化和日本的文化在本质上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对于学生而言,文化上的共性较为容易掌握,而对于差异或个性往往缺乏了解,容易造成交际失误。在日语教学中更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不但对本国的文化有更加系统、深入的理解,而且对日本的文化也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从整体上有一个理性的把握。

3.采取灵活多变的文化教学法,增强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目前,大学日语教学还是采取了传统的文化教学方法,即以文化传授法为主。其实,在跨文化交际研究起步较早的欧美国家,这种方法遭到了广泛的质疑。因为传授法教学往往只停留在认知层面,难以让学生产生切身体验,所传授的文化知识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即“文化定型”,从而使学习者在真实的交际中无法灵活应对各种不同的场面和对象。另外,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来看,语言与文化原本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将文化作为“知识”来传授实际上已经割裂了语言与文化的联系。同时,传授法教学没有摆脱“填鸭式”教学的弊端,不利于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所以,时至今日单一的文化传授教学法已不能满足日语文化的教学需要,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文化教学方法。比如提问法、旁白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等,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和课件教学,让学生切实领略到日本人的交流方式,如手势语、体态语及各种不同表情等;让学生学会一些有用的表达方式,像如何到朋友家做客,怎样付小费,在什么情况下怎样说话才得体等。这样,学生才能在将来游刃有余地使用日语,不会因为文化障碍而影响与日本人的交流。

4.进行中日文化差异专题讲座,开设中日文化对比选修课。教师在课题教学中,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有意识地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宗教、历史、文化、民俗等信息进行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克服文化障碍。如果学校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允许,可开设“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中日文化对比”等选修课,这样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了解日本文化,学习相关文化知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同时也可以增强学校的跨文化交际的学术气氛。

总之,在大学日语教学中,不仅要进行语言教学,更要进行文化教学。通过对中日两种文化进行比较、分析,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熟练利用日语进行交际、掌握语言机能、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洁.试论中日文化差异的根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Z1).

[2]黄晓娟.日本文化特性刍议——从另一个角度审视[J].学术交流,2004(4).

[3]金伊花.从中日文化差异角度看日语教学[J].科技信息,2007(26).

[4]李玉花.试论大学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5]曲洁,许晓乐.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学习[J].新闻爱好者,2007(3).

[6]徐灿.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6).

大学文化 篇11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和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国际体育竞赛,而且是影响深远、参与人数最多的社会文化活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世界文化,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亲和力,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奥林匹克教育有它自身的内涵、方法、手段和理论。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超越竞技运动的,特别是从最广泛、最完整意义上来说,它是不能与教育分离的,它将身体活动、艺术和精神融为一体而造就一个完整的人。”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独特性在于它深厚的文化力量,这种文化力量对人们的行为意识、伦理道德、心理情感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征服力。正是这些潜在的文化功能,使体育运动汇入了世界和平、进步、团结的洪流。

2.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诠释

校园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尽管不同的大学校园文化各有特点,但是体育文化却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主体,以参与各种体育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以体现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使校园内呈现出一种体育文化环境。良好的体育风尚,能够活跃校园生活的精神氛围,使校园充满生机活力,浓郁的体育风气,有助于生活在其中的师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心境和发奋努力的情感,能优化心态,陶冶情操,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现代体育文化除具有健身、娱乐、教育、经济、政治功能以外,还具有促进人的社会化、调节人的情感等多元功能。体育文化的传播就是大力弘扬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文精神,校园体育文化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在培育校园精神、大学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学校人文气息和人文氛围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奥运文化与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联系

3.1 奥运文化促进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3.1.1 增强校园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并促进其创造性发展

教育性是校园体育文化固有的特征。校园首先是教育场所和教育环境,高校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是为了拿名次,而且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强壮他们的体魄,健全他们的身心,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目的。奥林匹克的文化教育功能在于传播世界优秀文化,对青年一代进行伦理、道德及社会规范方面的教育,具有其他方式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效。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奥林匹克文化在高校体育中的广泛传播,广大青年学生应加强对奥林匹克运动的了解和理解,进而推动大学校园内体育文化节,以及体育科技知识讲座,健身健美、武术、太极拳、气功、足球、棋类、民族传统体育协会等的蓬勃开展。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的每一个成员既是体育文化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又是体育文化的创造者。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并在其中创造性开展活动。因此,奥林匹克文化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创造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1.2 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民族性和开放性

奥运会在不同国家举办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从开幕式到闭幕式,从体育比赛到艺术活动等,异彩纷呈,争奇斗艳。奥运会吸纳的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中,如日本柔道、韩国跆拳道等折射出一种文化,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民族体育文化在高校里的反映,具有民族特征。它不仅体现体育活动的特殊性和竞技性,而且反映时代的体育精神和主题。这从每年各院校举行的各类体育竞赛的热闹场面中就可见一斑。

奥林匹克运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开放的世界性文化体系,它不断地从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真正成为跨文化、跨民族、跨国度的世界性文化体系。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全球化使高等教育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也是开放的。因此,开放是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前提。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开放性突出表现在大学生走出校园加体育活动,如观看各种国际、国内高水平比赛,在社会开展体质与健康、体育与科学、全健身宣传与咨询服务等。奥林匹克文化开放性和世界性,体现了人类崇高的理想境界。通过对青年奥林匹克知识的教育,通过多渠道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青年将成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的主体,从而进一步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开放性发展。

3.2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对奥运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

3.2.1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对奥运文化的传承

发源于古希腊的奥运盛会,秉承古希腊的理性精神,契合现代西方文化理念,融合东方先进文化思想,历经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和精神财富。在现代奥运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受到怎样的冲击,遇到怎样的变化,奥林匹克运动始终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作为一项盛大的体育活动,其独特的文化形式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已作为一种传统被继承保留下来。这些文化的继承,让人们在了解承办国和承办城市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同时,真正体验奥林匹克思想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充分享受体育文化的视觉冲击和独特魅力。大学体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他们思想积极上进,身体健康成熟,理解奥运文化和奥运精神,能够把握其精髓,领略其实质。大学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融合其中,激励当代大学生追求更高的体育价值,继承奥运文化。

3.2.2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对奥运文化的创新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世界发展的趋势。奥林匹克运动的灵魂是“文化”。奥林匹克运动提倡的文化和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是奥林匹克的精髓。而奥运会则是以文化为基础的一次创造性的经济相关的战略实践。奥运会筹划与举办过程中,文化与多元化市场的融合将推动我们奥运梦想的实现。大学作为高级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其创新能力首屈一指,在对奥运文化继承的同时,加以创新,是其本质工作。大学体育在日常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在体育锻炼和训练的同时,结合自身的文化特点创新符合自己的新的体育文化,影响整个社会的奥运理念,以期对奥运文化加以创新。

参考文献

[1]卢元镇.奥林匹克运动与社会进步[J].中国体育科技, 2001, (03) .

[2]赵亮, 刘晓丽, 李大新.“人文奥运”背景下的当代高校思想道德教育[J].安徽体育科技, 2007, (04) .

上一篇:植物特色下一篇:战略新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