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文化自觉(共12篇)
大学的文化自觉 篇1
十六大报告指出:“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通过先进的文化自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继承, 并将传统文化中的进步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学说合理融合,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体系。”十七大报告做出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十八大报告强调:“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标志着我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三个重要时期, 我党深刻认识到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作用, 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 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我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繁荣发展, 也影响了大学文化发展和文化自觉的提高。
一、文化自觉
(一) 文化与文化自觉
文化是人类基于自觉意识的灵感迸发、情感表达、观念创新[1]。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图腾崇拜、神话传说到当代的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移动传播, 从人类生存的世界处处都烙上了文化的印记。文化之于人类的意义和作用永恒, 始终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滋养人类、涵养社会、促进经济发展。
文化自觉, 按照费孝通的解释, 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 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 即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 从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 并获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2]。
在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文化价值渗透的背景下, 我们每个个体都应有一种“自意识”, 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独特魅力, 认真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质与精髓, 深度认同当代先进文化的本真意义与内在涵义。同时, 我们也应具有全球视野, 学习、甄别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增强学习、理解、融合、创新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能力, 最终实现高度文化自觉。
(二) 文化自觉的思想溯源
在中国, 先秦诸子百家所提出的文化理想之中蕴含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化自觉思想, 诸子百家自身的出现在主观上彰显了文化自觉的能力。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 其高度的文化自觉表现在它与道德自觉地充分融合;道家创始者老子的文化自觉, 主张万物和谐、各遂性命, 充满生机、协调的理想世界;法家则认为理想的社会在于令行禁止, 在法令的保护下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墨家提倡兼爱、非攻、人人具有兼爱之心, 则天下和平, 等等。可见, 先秦思想家在文化理想的思考和探索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自觉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 乃至影响到近现代中国的救亡图强。
回顾历史, 中国先贤一直是沿着文化自觉的方向朝前走的。“五四”运动以前, 占主导地位的认识是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到“五四”运动, 基本上是以西方现代文化来代替中国传统文化;而在“五四”运动这个历史大背景下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新的选择。由此,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 中华文化的自觉性、主体性、主动性强烈地凸显出来, 中华文化的同化力、创造力也发挥得淋漓尽致, 我们逐渐认识到中国文化命运的争论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化自觉的发展史。
(三) 文化自觉的价值意蕴
文化自觉的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文化自觉的创新性、批判性和反思性。文化自觉作为一种民族意识和价值理性精神, 本身具有极强的创造性和开拓性;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文化的自觉活动决定了文化的主体对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批判性整合的自觉活动;以什么样的文化自觉来抉择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内容, 以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来兼容并蓄其他外来优秀文化, 以及怎样通过文化自觉活动思考民族文化如何在全球化的新时代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就是文化自觉反思性价值的体现。
二、大学的文化自觉
(一) 大学的文化自觉
大学的基本职能是传承与创新文化、教学育人与服务社会。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重要功能, 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大学里存在文化, 大学本身生产文化。大学里的精神, 大学里的文化, 都因为与一个“学”字紧密相连而特别有生命力。大学里发掘文化, 传承文化, 繁荣文化, 丰富和发展文化都归于一个“学”字。这个“学”字存在于发掘、传承、繁荣、发展的各个方面, 各个环节。大学里的文化可以由一个“学”字表征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就是由一个特殊的人群形成的特殊机构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特性。大学独特的文化, 当然需要独特的文化自觉。自觉其文化之深邃与独特、价值与精神, 从而自觉到大学之为大学。
(二) 大学文化的高度自觉
大学文化自觉, 是大学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 是对大学文化地位作用、历史使命、文化育人的科学理解。现代大学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关键在于提高文化自觉, 增强文化自信。
大学在推进文化创新的历史责任方面要有高度的自觉。文化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文化是一种精神, 一种氛围, 一种价值导向, 一种理性目标;创新是终点的超越, 平衡的打破, 动态的延伸, 高度的提升, 敢想敢为, 敢于超越[5]。文化创新就是大力倡导敢为人先, 敢于超越, 敢于求异, 敢于竞争。大学文化创新的灵魂可以说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理[4]。科学需要积淀, 学者需要执著。崇尚科学既应海纳百川、集思广益, 又应“情种深种”、矢志不移。追求真理就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多思慎行。
大学在坚持文化信念和坚守文化品位上要有高度自觉。当代中国大学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体现。大学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更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定师生内心的信念和信仰。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24字”具体要求, 实际上是明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 也是具体的行动指南。大学师生要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理念, 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观念, 提高“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修养, 反对和抵制一切西化的言论和思想, 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精神和共同价值观。同时, 也要深入研究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 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 坚持多元共生理念, 承认尊重文化多样性, 促进各种文化相互学习借鉴, 使先进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在包容中实现引领, 在共存中巩固主导。
大学在把握文化育人的内在规律上要有高度自觉。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 育人是大学本源价值。大学要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培养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
在政治认同教育上, 大学要结合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现实和社会发展的形势,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理论研究、模型建构, 实证调查与教育实验相结合, 努力探索高校教师和青年学生政治认同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政治认同教育,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和依据的政治认同教育。将政治认同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 努力构建当代中国特色“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范式”。大胆借鉴“政治合法性理论”、“政治社会化理论”和政治教育学等政治学理论的有益成分, 结合我国高校实际, 形成具有我国高校独特的政治认同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大学要鼓励学生多学习、多思考、多研究, 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 从而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大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 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 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 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5]。
三、大学管理的文化自觉
(一) 大学管理层的文化自觉
大学管理中体现的文化自觉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拥有清晰的、明确的、合乎大学文化特征的、先进的管理观念, 这就是大学管理中的文化自觉。大学管理层的文化自觉首先应表现在一切行为始终从大学文化的发展出发, 以自己的文化自觉唤起整个大学更高的文化自觉。
行政权力在大学明显存在的情况下, 衡量行政管理层文化自觉的一个尺度就是教授治校。可以说, 教授治校在一所大学里贯彻和实现的状况, 直接地反映这所大学管理中文化自觉的状况。
一所真正的大学, 管理层如果想要形成权威, 则首先要得到教授的认可, 其次是要得到学术的认同, 再次要得到学术权威的认同。可见, 大学管理更多的是依靠观念、理想、信仰之类的因素, 更少依靠的是强制。或者说, 大学管理更多依靠的并不是权力, 是文化, 是经由文化自觉而形成的权威[6]。
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面、主要方面是抓师资建设、学科建设、专业建设, 管理层的文化自觉也在这些方面表现出来。它们需要特别的文化自觉, 包括自觉地为学术繁荣服务, 为大学文化建设服务, 它们的价值是在这种服务中得以体现的[7]。钱为学所花, 物为学所置, 时为学所用, 人为学者先体现出管理层的文化自觉, 实实在在具体到这些部门, 文化自觉才是实在的。
(二) 大学校长的文化自觉
对于校长作为管理者首脑的文化自觉, 应是综观的、全方位的, 一方面要从学术性的管理部门的文化自觉那里去观察, 另一方面要从非学术性的管理部门的文化自觉那里去观察。大学校长的文化自觉不仅表现为具有运用观念、目标、文化进行管理的能力, 还表现为树立先进的理念。
摘要:文化是人类基于自觉意识的灵感迸发、情感表达、观念创新。文化之于人类的意义和作用永恒。大学文化自觉, 是大学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 是对大学文化地位作用、历史使命、文化育人的科学理解。要提高现代大学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关键在于提高文化自觉, 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觉,大学,大学管理
参考文献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原理, 说明我国文化建设为什么要树立文化自信和坚持文化自觉.http://zhidao.baidu.com/questi.
[2]全国社科界热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J].四川社科界, 2011.
[3][4]田建国.肩负传承创新文化新使命[J].高校教育管理, 2011.
[5]王珩.应用型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2.
[6][7]张楚廷.大学的文化自觉初论.现代大学教育, 2010.
大学的文化自觉 篇2
摘要:针对当代部分大学生迷失于多元化浪潮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底蕴,积极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氛围,遵循建构校园文化自觉,提高大学生素质。使其不落后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道。
古语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子的个人追求古有六艺具精的君子之风,后又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旷达,再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爱,更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义不容辞。这都是古代学子立身之道。反观当今学子,经过十年寒窗苦读进入到大学的象牙塔,大多没有抵御住形形色色的诱惑,不仅没有专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有的甚至迷失了本心。为了满足自身欲望而行为鄙陋。这实在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呼唤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规范其思想教育已迫在眉睫。
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了发展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的基本要求,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格局中的战略定位,确立和强化了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责任担当,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目标。”国家强大,我们对自身的要求也应当越来越高,不说为祖国建设做出多大贡献,但也不能成为浪费社会资源,让亲友不齿之人。
这里所谓的文化自觉,就我们学生而言,是有自知之明,是我们对自身的文化生命与社会生命的意识感悟,体现出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生活学习关系、生存命运、生命追求的理性审视和自主选择。它符合时代要求与道德标准,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全球化大潮下,西方输入的不仅是资金、技术、资源更有表面理想化,实则是西方价值观的渗透。现如今许多大学生在多元化的文化下迷失了自我,多元文化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针对这一现状,我谨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荀子有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由此可见良好的环境对事物和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与道德修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是第一步。发挥环境的熏陶感染教育功能,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应努力从教育资源、教育主客体等层面塑造文化自觉,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动力。现代化的教学科研设施、文化基础设施和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设施,应该独具匠心地按照有利于塑造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觉的要求,遵循德育规律,加以精心设计构造,赋予其生命的灵性、丰富的人文底蕴和自然和谐的美感,使学生在物质文化的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增强大学生对本专业本学校本民族本国家的认同感。提高对外来文化的自觉辨识及对先进文化的自觉追求。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最重要的是要使其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仅要求人们认知文化 组织各种教育活动 更重要的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再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文化自觉也就是指文化价值选择和建构过程中人们的一种价值取向,是人们对自身文化整体的全面认识和对文化未来发展方向的正确把握和创造性发展。通过这样的教育,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自己和民族、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而不是冷淡麻木,愤世嫉俗。从而让其将自身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扛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大旗。
价值观念的建立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强制、诱导、自觉。其次,创新是进步的灵魂 文化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保障,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必须遵循文化建设规律加强文化创新。我们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继承人,我们必须学会创新,并在创新中不断的完善自己。因此,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体现文化性、提升文化品质、彰显文化特质。
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固然重要,也不能忽视对其文化自觉的唤醒。网络的普及与繁杂,使得当下大学生作为文化多元化的受众者群体产生摇晃不定的错觉,甚至不知道该如何适应和跟随哪一种文化。大众文化虽然是适应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大语境,但是大众文化缺乏对深刻内涵的追求它具有一定意义上快餐式文化的含义,它从形式上或者从内涵上影响着当下青年大学生。这种影响表现为学生们放弃了对理性层面的深入思考,他们可以通过大众文化产品的消费获得表面上的极大满足,但在消费之后往往都会陷入精神的极度虚空。长时间观看毫无营养的明星真人秀综艺,盲目追捧英、美局等等都=都是其表现。
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危机, 正是对传统文化的割断, 而新的思想又不成熟, 显得心气浮躁苦闷、前途渺茫、情绪悲观, 都与对传统文化学习不够有密切关系。因而大学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以此来唤起大学生的觉悟, 纠正大学生的思想偏差, 让大学生从中努力学习中西文化两种思想的长处, 吸取营养, 启迪思维, 从中获取经久不衰的人文精神, 奠定丰厚的文化素养, 培养积极的文化情感, 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蓄积合格人才。为了更好地建设高雅文明的大学校园文化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校园文化的责任是创造适应我们民族健康发展和我们成长的新式文化。于是,我们要求大学的相对独立性,它必须拥有自己的办学自主权。拥有自主权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们提供学习,思维,实践和创造的优良环境。摆脱国家政治和经济的不恰当的干扰,保持学校自身的自主性和目标追求。如果一个大学没有自己独立的性格,它从根本上说只是西方教育模式下拾人牙慧的赝品。大学自治,是要培养出一些充满生气,懂得探索,学会思考,善于创造的思想者,而不是用一些死气沉沉的办学理念教育出来的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说自己的话的假天才,真白痴。教育制度的作用是构建一类价值追求,即理想,而不是些只会用文凭混饭吃的机器人。
第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主导者,即校长和广大教职工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作用。这些人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当在治校和治学的教育实践中探索出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律,不断地对教育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理论进行总结并且加以完善。要通过文化整合,提出问题,学习研讨,观念创新,实践反思等等活动正确把握住校园发展的大方向,塑造优良健康的大学校园文化。
第三,主张学术自由,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学术不应该被僵化的看待,要兼容并包思想者独立探索真理的能力。“现代大学应该是全心全意的,毫无保留的促进学术的发展,研究各种问题,训练继起的人才,所有这些事情都要尽力做到最高限度”。学术自由是为了使人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去承担为社会服务的责任。同时,还要在一种精神的自由中开阔视野,探索真理。我们要用科学学会自我反思,为理性的国家公益去服务。
第四,加强学校外在环境建设,为学会们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智力和社会格调的提升。比如说,对图书馆的建设,学校网络资源建设和管理,自修室,阅览室的建设,学校报刊的发行等等。加大投入,并对文体活动场所所需要的设备设施进行相应的完善,从而“以潜移默化的形式,给学生以文化和智慧的熏陶”。
第五,规范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把通才教育和人文教育作为实行的教育模式,要以通识为本、专识为末通才教育它承担着转移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的从崇高使命。
通识教育与中国大学的文化自觉 篇3
对大学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已被纳入了学分制的轨道。这是一种单纯的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要限制其弊端已经非常困难。因此,对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正是一条可以救治眼下的机械、呆板的学分制之弊端的现实道路。
通识教育成功与否,将对中国大学的前进和它们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中国的大学教育正进入现代性中
现代性境遇意味着今日的大学独立自主的地位难以维持,大学理念在根基处被撼动了。
上个世纪,著名物理学家布里奇曼说过这样一句话:“要发现一个词的真实意义,就应当了解人们用这个词做什么,而不是对这个词说了什么。”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对于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通识教育,也同样是适用的。
人们尽可以对“通识教育”下种种不同的定义,而且展开漫长的争论,但这些争论并无实质的意义。我们更应当关心的是:我们为什么需要这个词?我们准备拿它来做什么?或者,我们实际上正在拿它做什么?我今天的话题,正是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中得来的。
“通识教育”的到来,其本身就意味深长,它是在今天的时代处境中重新追问大学之本质的一种方式。时代把我们全都逼到了这个追问之中。我们或者提问,或者被提问,不管怎样,我们在这样的追问中,都感到了尴尬。这种尴尬有其来历,这来历或许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今天,中国的大学教育正进入现代性之中”。
今日中国的大学,一方面处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另一方面处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历史进程中。这两个方面交织在一起,形成种种张力,又呈现各种机遇和可能,这就使中国的大学在今天的生存和发展面对新的时代境遇。这一时代境遇可以用两个特征来标示:其一,产业化要求进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资本运作为核心,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包括大学的知识资源和人才资源,已成为一个主导性的社会发展原则。其二,当代知识产业的兴起、大学资源的全球性流动,迫使中国大学进入世界范围的竞争。这样的境遇意味着,今日的大学相对于社会经济体系的独立自主的地位难以维持,在近代传统中形成起来的大学理念在根基处被撼动了。
我们今天对“现代性”这个词所表示的那种状况已经有了比较深切的感受。我们可以简单地这样说:如果一种机构,它的行为的组织方式严格地按照某种理性的逻辑来设计,而这种设计的全部理由,只在于它能够实现最大的效益,尽可能地排除妨碍效益的因素,除此之外别无理由。那么,我们即可以指认这一机构处于“现代性”之中。今天中国的大学,在此意义上,正愈益迅速地进入现代性。
对于大学教育之进入现代性状况,我们是把它作为一种进步来认可和欢迎呢,还是把它作为某种失落而感到悲哀并予以拒斥呢?如果我们回答说,人类本已处在现代性状况之中,因而,大学除了适应,别无选择,那么,上面的问题自然不必提起。但是,如果我们恰恰是站在大学的立场上反思现代性状况的,而这样的反思恰恰又属于大学的使命之一,那么,大学又如何能够回避对于自身的现代性状况的反思呢?
或许,人类的现代性状况已经在根本上修改了大学的使命,从而,我们对于大学的使命应当另作表述?
在我看来,问题的这一提法,才涉及到了事情的根本,使我们无从躲闪,无可回避。
二、大学不应成为社会机体的“功能性器官”
守护民族文化自觉的最后阵地,原本就是大学。
对于大学的使命是否已被修改的问题,无论是作肯定的回答,还是否定的回答,都不是一个主观上的价值选择问题,不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它是一个在人类的当代命运中发生的问题,因为,这里谈论的是教育,而教育是一个进入民族命运的历史事物。
受教育者从来都不是一种有待按照某种标准将要被制造成功的产品。把“主体面对客体”的模式引入对教育的理解,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谬误。受教育者绝非一个空洞的容器,当他步入大学时所携带着的全部困惑,即已说明他并不是一个你可以在其中随便装什么东西的容器。他的困惑本身,来自他的社会环境、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对某种精神价值的最初领会。一句话,他已经是一种精神的存在、精神的状况。
任何人,只要不否认这一点,就在一开始便能看到,关于大学本质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可以被当代社会的现代性状况所消解的问题。
大学教育的过程,究其实质而言,从它的第一个环节起,就处在“正在成长的精神”与“已然成熟的精神”之间的关系中。整个教育过程,即是这个关系的体现。大学,作为一个民族的思想事业的载体和科学研究的共同体,是在历史和传统中“已然成熟的精神”。并且,它只有作为这样的精神,才有真正的资格去迎接“正在成长的精神”。大学生,作为正在成长的精神,对于大学本来有着精神上的期待。
对于教育的上述理解,在原则上否定了任何单纯功能主义的教育观。即使功能主义教育观把大学教育抬到很高地位,抬到了对于维护和发展整个社会来说是最重要的功能这样一个地位,它仍然是一种错误,因为它误解了教育的本质。
单纯把大学看作是整个社会机体上的功能性器官,这就在根本上遮蔽了社会本身的精神维度。
自从人类世界进入近代以来,从社会生活的世俗化运动中产生了大学教育作为文化精神传承与发展的基本方式。对于任何一个进入了现代化进程的民族来说,其社会生活的精神中心都发生了向大学的转移。大学不仅是近代以来所发生的科学事业的共同体,它还是民族精神家园的守护者,即便它有时明确地采取了对本民族的某些传统的批判态度,它也还是通过这样的批判担任了精神家园的守护者。
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凝聚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对于天人之际的领悟和体验,表达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命自觉。这种生命自觉,历史地展开为中国的文化生命道路。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处在这一道路之中。这绝不是我们的不幸,恰恰相反,它证明了我们是一个有能力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的民族。今天的全球化进程所要求的一切“进步”,不应当被理解为我们从这个道路中的出离。
现代化并不等于西方化,先进文化也不等于西方文化。在此问题上,疑惑正多,其实质是如何看待本民族的文化。我在此无法展开对这一重大问题的讨论,但有一个基本认识,是我思考这个问题的出发点,那就是:我们不可能以西方文化价值体系来重建我们民族的生命理想。汉语以及在汉语中凝聚的中国人的基本的人生体验和世界经验,使我们无法把西方的世界观内化到我们的心灵深处。中国文化精神源自中国古代贤哲所开启的智慧境界,是对体现在人民的生命实践中的大道的领会。正是在这种领会中,我们中国人始终是有“家”的,即使这个“家”在今天是多么严重地被遮蔽了。经济全球化不会导致西方文化的全球化,后者一定不会是人类的前景。所以,对包含在中国文化精神中的思想和智慧的传承,应当是今日中国大学的重要使命。
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展的基本前提,乃是传承者和发展者与社会现实之间保持必要的距离和必要的张力。对这个必要的距离和张力的否认,就是对大学的否认。在这样的否认之后所剩下的东西,其实只是因循了“大学”之名称的高等职业培训所。
这里并无危言耸听;平心而论,倒可以看作是对于目前正在发生的大学方向转变的一个事实描述。如果一所大学颁发的毕业文凭的价值,直接地由它曾经为社会所提供的职业人才的优秀程度来衡量,大学自然就卷入了市场的竞争之中,努力通过其市场效应而追求其声誉。这样的目标,将从根本上重组大学教育,其中包括专业科目的重新设置,教学计划和本科课程的重新制订,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
我的看法是,必须抵制这样的重组,即使这样的重组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作为为自己辩护的理由,它仍然必须被抵制。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看作是一种适应性关系。在单纯的适应性关系中,大学所承担的反思社会、引领社会的使命就被取消了。
大学担当反思社会和引领社会的使命,是一个民族自身的精神存在的证明。在我们今天这个由世俗化原则所规定的时代中,对于一个民族的精神存在的最大威胁,恰恰来自大学自身的现代性状况。被现代性状况所压抑着的东西,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觉。而守护民族文化自觉的最后阵地,原本就是大学。正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大学在它的现代性趋向中所包含的根本困境。
三、打破知识传授中的工具理性态度
通识教育根本的意义,在于学生对于本民族的文化自信的形成和思想感悟力的提高。
若愿意承认大学的现代性趋向是一种困境,那么,提出“通识教育”的意义就昭然若揭了。我们准备用这个词做什么?一言以蔽之:寻回中国大学的文化自觉。
无疑,大学教育是有专业区分的,专业知识的获取也肯定与未来的职业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一切都无需怀疑。问题的实质在于:知识的思想基础和精神价值是否在知识的传授中被丢失了?知识是否成了一种货币般的东西,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把它成功地放到学生的口袋里,以便使它在学生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实现其在市场上的兑现价值?这一切看来也没什么错,如果大学只是一种产业的话。
然而,产业本身也有一个自身再生产的问题。知识会在如此的传授过程中被消耗殆尽。大学不得不转而求助于从外部去复制新的知识以作补充。这样,大学作为一个有创造力的科学共同体的生命也就消失了,而大学的真正自主地位也就随之丧失。
为了阻止这一过程,大学的专业教育在其本科阶段,就必须从工具理性的教育态度中摆脱出来,在专业基础教育的领域中充分渗透对科学探索精神的展示。这就是说,应当充分理解到任何专业教育,只要是教育,其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活动。一切知识最深刻的基础总是思想和智慧。在这里,我们无疑可以看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一致性。
为解决波粒二象性难题,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在量子力学领域中提出互补原理,这是有深刻的哲学思想作为其基础的。1937年,玻尔访问中国,中国的道家思想使他意识到东西方文化的互补性,以至于他以太极图作为自己族徽上的图案,还在上面刻了“对立即互补”的铭文。这个富于意义的事例证明了中国的大学在自己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的活动中,不应当忽视中国思想和中国智慧的深厚基础。
中国大学的文化自觉,不仅仅是一个对人文学科的研究和教学有意义的命题,对自然科学的教学也有同样意义。自然科学的学习,需要贯彻怀疑态度和批判精神,而怀疑态度与批判精神的发源地,正是在中、西思想境界上的比较与会通。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应充分体现对大学生的文化自觉的培养。
对通识教育的意义,不应停留于皮相的理解。通识教育不仅是为了扩大人才概念的外延,强化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也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一些良好的文化趣味。其根本意义乃是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的形成和思想感悟力的提高。
通识教育的探索任务艰巨,它意味着要在课程中寻找一种思想传承的途径,以便对专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形成一种范式渗透作用。
四、重建大学的文化自觉
通识教育成功与否,将对中国大学在全球化中的国际地位具有深远影响。
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是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具有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做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专家与知识分子这两个概念并不重合。术业有专攻,固然是重要的,但未必就能从中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天下关怀的人生态度和敢于怀疑、敢为天下先的批判精神。如果大学只能培养出与社会的多元职业结构相一致的各类专家,那么,我们民族的精神存在将不再可能在一个特定的人群中获得其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一旦民族的所有成员都被充分融入到社会的利益体系中去,社会的良知就将失去其表达器官,民族的命运将被无声地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当然,在大学之外,仍然可能生长出我们说的知识分子,但这将以民族文化精神的自我放逐为其先行的代价。大学在精神上的萎缩,其后果是可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需要真实的精神载体,这载体,在今天就是大学。
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守护知识分子代代相继的可能性。而这个目标,在今天已被逐渐地遮蔽了。对大学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已被纳入了学分制的轨道。这是一种单纯的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要限制其弊端已经非常困难。因此,对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正是一条可以救治眼下的机械、呆板的学分制弊端的现实道路。
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不得不在市场经济中获取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是十分现实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与志存高远的人生理想相矛盾,绝不意味着他们将来仅仅是能够谋生或得到较高收入的专业人士。真正的青春饱含生命的热情,能够运用思想、提出理想并且为实现理想而从事生命奋斗。竺可桢先生当年说道:“诸君到大学来,万勿存心只要懂得了一点专门技术,以为日后谋生的地步就算满足”,“大学教育的目标,决不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
守护中国知识分子的继续存在,是理解大学推行通识教育意义的必要高度。通识教育成功与否,将对中国大学的前进和它们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大学不是西方大学的预科,虽然势头未减的留学潮本身并非坏事,一个开放的中国当然要对整个人类的学术事业做出贡献。但是,在留学潮背后所隐藏着的中国大学的实际地位,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大学,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在根本上就是可疑的。如果我们更关注的只是大学的当下排名,却遗忘了在这种排名背后的真实基础,这将是令人感到悲哀的。任何一所大学,其国际排名的真实基础,都在于有一个卓然自立、具备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存在,这个群体能够为自己民族的文明发展、并仅仅因此也能为人类文明的进展做出贡献。
点评:“文化自觉”是一个哲学命题
熊思东(复旦学院院长)
当下,有关“文化自觉”的话题不绝于耳,但将其与现代大学理念、大学通识教育相关联却鲜见。王德峰教授的讲演,就是对该命题的一次深刻探究。
文化自觉作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来历、形成过程及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有充分的认识”(费孝通),不仅被认为是继承传统文化的通道、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桥梁,也可认为是一种新的执政理念。然而,文化自觉不会自然而觉,而现代大学必将“是民族精神家园的守护者和民族文化自觉的最后阵地”。因此,大学不仅要成为“近代以来所发生的科学事业的共同体”,更应自觉地承接民族文化自觉的重任。为此,中国大学推行通识教育可能是“守护中国知识分子的继续存在”“寻回中国大学的文化自觉”的根本之路。
毫无疑问,文化自觉不仅关乎文化本身,也必定涉及大学教育,更是哲学命题。王德峰教授在复旦是肩负全面推行通识教育重任的复旦学院的副院长,是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思想者、践行人。其有关“文化自觉-大学理念-通识教育”的思考和实践,源自自然,系于自觉。其理论深度和实践宽维自可想见。
大学的文化自觉 篇4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自觉,影响因素
1 大学生文化自觉现状
1.1 核心价值观主体意识淡漠, 价值观呈现多样性
在当今中国, 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经历着不同程度的认同, 大学生们的文化观念也受到严重的挑战, 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信仰危机。由于近几年西方发达国家文化大规模的涌入, 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呈现出低俗化、娱乐化、多样化的趋向, 主要表现在爱情观、消费观、利益观和就业观等方面。功利性与世俗化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裂变、思维能力的弱化。相对于压抑人的肉体欲望, 弘扬人的道德价值和精神追求的传统文化, 大众文化对感性欲望的泛化改变了大学生的生存状况, 形成非理性消费、日常行为的异化, 审美情趣趋于通俗化、低俗化。
1.2 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不够深刻, 文化自信明显缺失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由于西方价值观的强力冲击, 大学生对于自己所生存的这片土地知之甚少, 对本国的文化在心理上有陌生感和疏离感, 这不但会导致民族精神危机, 更可怕的是它会成为我们人类自身存在的危机。当今的许多大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儒家文化了解的很少, 他们觉得花费大量的时间来阅读中国历史、文化、哲学之类的书籍是相当枯燥的, 甚至连电视上或网络中有关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内容也提不起兴趣。对于中国文化, 了解才能理解, 理解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博大精深, 感受到才能有认同, 认同后就会产生自信, 他们不愿走出最开始的那一步, 不愿去了解中国文化, 这样又何谈理解、感受、认同甚至自信。所以, 令人忧虑的结果就要产生了, 那就是当代大学生明显缺失文化自信。
1.3 创新思维弱, 实践能力欠缺
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创新氛围不浓, 许多学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应付各种外语考试, 却不愿抽出一点儿时间来参加培养创新能力的各种活动。在教学方法上, 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形式;在学习管理上, 主要是靠布置大量的作业和检查与反馈, 很少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我管理。把知识的传授放在了第一位, 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影响大学生文化自觉形成的因素
2.1 社会环境层面
从外部因素来看, 国际形式下经济和政治也促进了文化的全球化,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实力也就决定了各国在文化上的发言权。在文化的互动和交流中, 文化的接触和交流并不总是和谐、对等的。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 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所以我们还得从内部因素来分析, 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 许多大学生心里对中国在近代历史中被迫打开国门, 中国人倍受欺凌和压迫的现实文化留有阴影, 这使他们对中国文化缺乏认同基础, 他们以此产生了错误的认识, 而且, 一部分教师的文化价值观念中也存在这种错误的认识, 这使教师在授课中潜移默化地把这些错误的认识传授给学生。这就导致大学生对本国文化的反感与否定, 认为自己的文化是落后的退步的, 从而阻碍我国的发展与进步。当他们习惯于否定本国文化, 盲目的崇拜外国文化, 便很难激起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学习中国文化的动力。近几年, 随着各种外国文化产品的疯狂侵入, 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正在受到严重的冲击, 这必然会导致他们文化自信的缺失。
2.2 家庭教育层面
知识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文化制约着人们的知识观, 同时, 知识观也制约着教育和教育观。许多家长衡量孩子的成长水平就是看获取知识的多少, 因为他们认为只要孩子获得了足够的知识就会实现上大学的目标, 可见“知识优先论”已经成为了当下流行的教育观。更有甚者, 许多家长天天盯着孩子的考试分数, 把培养和教育孩子等同于对其进行文化知识教育, 而忽略了对孩子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这样家长就很难把握住孩子的身心发展, 有可能造成孩子产生许多心理疾病。古代读书做官的人生理想放在现代就变成了读书———考大学———上名牌院校———读热门专业———挑好的职业岗位, 这条道路成了家长心目中子女人生的最佳奋斗路径。
2.3 学校教育层面
改革开放以来, 因为市场经济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强, 学校教育层面主要表现为功利化、技术化和使用主义。这一现象的主要弊端就是:学生普遍出现“异化”;二是过于狭隘的专业划分以及高校教育的标准化与统一化严重遏制了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使学生的思想行为由于复制产品, 千篇一律。
2.4 学生个体层面
大学生对于大众文化甄别能力有限, 自主创新、主体意识缺乏。在科学意识缺乏情况下、一些信息经过网络推手的制造、商业利益的驱动, 通过电子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络、网络论坛等网络介质多方位多层次的“注射模式” (戴维·巴特勒所说的把信息像皮下注射一样轻松地刺入人们的肌肤, 个人根本无力反抗) 下, 正如网络名言“网络上没有人知道说话的是一条狗”。再加之一些大学生缺乏实践精神, 随着现代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大学生对自身的角色定位有着很大的困惑, 因此很多大学生思想都经历着不坚定, 不认同, 不自信的信仰危机。
大学生能否认同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化, 这是大学生能否在自己的国家得到卓越发展的前提。因为, 没有任何一个执政党希望一群否认自己执政理念的群体在自己执政的国家获得发展。因此, 大学生必须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和执政基础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高度认同的基础下, 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能力, 提高自身的思想内涵, 开阔自身的知识视野, 使自己能够站在更好的角度审视本国和世界, 以获得本民族和国家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张楚廷.大学的文化自觉初论[J].现代大学教育, 2010 (03) .
[2]辛世俊.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想基础[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02) .
[3]伊宁.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内在结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 2013.
[4]姚亮亮.大学生文化自觉的时代内涵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3.
[5]傅义强.大学生文化自觉的构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J].学术论坛, 2010 (06) .
[6]孙永安.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传统文化自觉[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3) .
[7]王书芳, 张宏辉.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大学的文化性格[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7 (06) .
大学的文化自觉 篇5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文化自信才能文化自觉。
我方认为文化自信的确需要有一定基础,但这个基础不是文化自觉,而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社会群体/对文化的认可状态,是文化被认识,被接受的过程。而文化自觉是在文化上的/觉醒和觉悟,两者相去甚远。对方的定义显然扭曲了文化自觉的定义。
费孝通先生率先提出了“文化自觉”这一概念。之后,在中共中央机关/理论刊物《红旗文稿》中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定义,即: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历史进步中/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充分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
我方坚定认为文化自信才能文化自觉,理由如下:
第一,从文化的发展角度来说,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先决条件。文化自觉的前提是文化得到传承,而文化得以传承必定需要/文化自信。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使我们勇于发现/并剔除自身的文化糟粕,敢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如若不然,文化何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潭死水,怎能不腐!文化尚且不知能否延续,何谈发展,更遑论/文化自觉? 第二,从心理学/认知角度来说,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直接推动力。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学习目标价值的内部期望/会对社会学习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也就是说,文化自信作为一种内部期望,直接推动/文化自觉。一方面,只有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才有可能对文化倾注极大的热情与精力,进而深刻认识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作用,充分把握文化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只有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坚定信心,才能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正是基于以上两方面,才能通过文化自信做到文化自觉,最终达到/文化自强。
第三,从哲学/认识规律来看,文化自信到文化自觉,是感性认识经实践,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实践过程/的把握和再总结,再提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社会群体而言,没有充分的文化自信,缺乏主动性的文化实践,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不可能推行的。只有不断的文化实践,才能发现自身文化的偏差,最终对自身文化有理性认识,充分把握文化的发展规律,主动担当历史责任,实现文化自觉。
大学的文化自觉 篇6
关键词:文化自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继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在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会上就中国人如何保持文化认同问题提出了文化自觉概念以后,相关学者就这一问题,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展开相应的研究。其目的主要在于使大学生在西方文化不断冲击我国民族文化的背景下,让大学生保持应有的文化判断能力,坚定自己的民族自信心,保持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文化认同。同时尊重西方文化,正确选择西方文化中值得学习的精华变成世界性的东西,植入我国文化之中,使我国的民族文化得以创新并文化发扬光大。因此,在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着走进大学校园的今天,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1 西方文化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冲击
随着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碰撞,一方面丰富了以学校氛围和传统为基础的校园文化,一方面也使生活在校园文化中的大学生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受到强烈的冲击。
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主张通过个人努力奋斗来发展自我,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的权利。将个体的利益放在比集体利益更重要的位置。导致了大学校园中,出现了大学生缺乏集体观念,责任心不强,道德感削弱,过分追求个人利益等消极思想。过分注重个性发展的倾向往往易于割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无视个人对社会依赖的一面,不顾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合力对个人的制约作用。【1】还有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其全球经济地位的优势向我国传播许多与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发展相悖的文化。大学生由于受到的传统文化教育有限,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使得大学校园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传播霸权思想的有利土壤。再加上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显现的一些社会问题,使大学生容易对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怀疑,造成理想信念认同危机。
2 文化自觉与大学生文化认同
大学生从西方文化中所获得的价值观,与大学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价值观产生的差异与碰撞,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明确的大学生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容易出现错误的文化选择。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片面的以经济发展状况衡量文化的优劣,导致了大学生文化认同感的缺失,造成文化认同危机。
费孝通先生在《文化与文化自觉》书中说到,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他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认识自身文化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2]在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过程中,我们要与异文化平等对话,确保我国千百年来博大精深的中化文化不被“西化”,必须用文化自觉意识去认识我们的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激烈竞争的今天,我们不能在西方发达国家面前,再被“洋枪”、“洋炮”吓得腿软,而应该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呼吁世界各国建立符合全球共同和谐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系。
要培养文化自觉意识,需要对民族文化有深刻地认识,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我们所生活的文化。同时,面对西方文化,我们也充分的尊重,从西方文化中选择有价值的东西,通过学习借鉴应用于解决我国现实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思考如何避免将民族文化“西化”,而是将西方文化中适合全人类共同发展的优秀文化“中国化”。大学生作为国家知识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自身文化自觉意识,努力学习认识传统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担任着尤为重要的角色。
3 加强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的实效性
(一)营造良好的大学文化氛围
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打破了大学校园的封闭状态,使各种先进文化优秀思想不断地在大学校园中涌现,不容忽视的是其中也掺杂着一些极端的消极思想。要想使大学生在高校生活中避免受到不良文化的侵害,需要净化校园的文化空气。营造健康、和谐的大学文化氛围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因此,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文化自觉意识,教师也要加强自身对文化自觉的认识,以更好地向大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同时应该在大学教育中,多做传统文化的宣传,使大学生正确分辨传统文化中需要客观认识的封建糟粕和积极向上的应该世代传承的优秀精华。避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片面否定。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對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3】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认可。因此,在大学校园中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将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理想信念走向生活,真正融入大学文化氛围之中。
(三)客观认识西方文化
大学生之所以容易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大学生对西方文化并不是真正了解。多数只是通过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表象来认识西方文化的合理性。同时,民族文化要发展,要通过文化转型适应世界文化的发展节奏,也需要向不同的文化学习,取其精华作为我国民族文化新鲜血液。因此,对西方文化我们也应该有相应的学习和客观的认识,实现与异文化和而不同。真正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5】
参考文献
【1】【5】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
【2】邱素珍,文化自觉和个体认同——多元文化冲突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代青年研究[J],2009.
【3】云彬,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 [J].红旗文稿,2010.
大学的文化自觉 篇7
思政课肩负着培养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树立良好道德观、法律观、认识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历程、增强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任务,同时对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也贯穿其中,这一过程需要思政课教师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也需要构建起思政课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体系。
大学生文化自觉是指“大学生在研习文化、内化文化和创新文化中所体现的一种文化主体意识,具体表现于大学生在‘下学而上达’的过程中,对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规律、地位和作用有自知之明,并形成一种主动追求、理性选择和自觉践行的文化信念”[1]。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指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定信念和正确的文化心态,它是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一种文化信仰。因此,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应体现在对大学生文化研习能力的培养、文化内化过程的训练、文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几个方面。
一、基于思政课的文化研习能力培养
文化研习能力是指对本民族文化及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鉴别、继承的能力。它的基础首先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继承,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与鉴别,这种能力的培养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知识的学习,二是价值观的确立,三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一)知识的学习
知识的学习指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
对传统文化学习是一个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作为世界上文化没有断裂的中华文化,它的传承对我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过程中,传统文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它是文化认同的基础,没有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就谈不上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崇尚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文化,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2004 年,“五四”运动85 周年之际,《中国新闻周刊》曾以“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态度”为题,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本科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现状认为势力仍然很强大的仅占20%,而认为正在消逝的占24%;对传统文化的未来觉得很乐观和比较乐观的仅占23%,觉得很难说、不乐观和很悲观的分别占44%、4.29%和4%[2]。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大学生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的学习,可以从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时也必须具有文化自觉意识,把文化传承纳入教学过程,在思政课所包括的四门主干课程中,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就可以在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等章节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
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也可以通过思政课的教学过程来实现,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在学习马克思的基本理论的同时,向学生介绍世界其他民族的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思想,使学生学会鉴别。
(二)价值观的确立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体系。张岱年指出:“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道德理论基础也在于价值观。”[3]大学生在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认知与继承,对世界优秀文化学习与借鉴的过程中都建立在已经具有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继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都具有导向作用。因此,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高校思政课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也是思政课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过程中,不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继承,还是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都不可或缺批判精神。传统文化中也有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内容,世界的文化也有不适应中国需要的内容,因此对文化的批判与鉴别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也是必需的素养。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这种批判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素养。因此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是高校思政课的任务之一。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大学生不会人云亦云,对待各种文化都会有自己正确的判断,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具有批判性思维就不会迷失方向。
二、基于思政课的文化内化过程训练
心理学认为,所谓内化即把存在于社会中的文化(如语言、概念体系、文化规范等)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来有意识地指引、掌握自己的各种心理活动。维果茨基认为,内化过程有两种知识相互作用,一种是自下而上的知识,也是个体经验向高级水平发展,形成语言概括,明确意义理解,更有意识地加以应用。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知识,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则形成了丰富的公共文化知识,在个体的学习中,这种知识首先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出现,由概括向具体经验领域发展,形成个体的行为。列昂节夫认为,在内化过程中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人的社会存在就是人的实际生活过程,人的生活是由彼此交织着的活动构成的,是彼此交替的活动的系统。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对象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种感性实践过程。人通过活动反映客观世界,形成关于世界的知识;又通过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世界,使知识得到检验和发展。活动和知识之间存在着相互反馈、相互作用的关系。人在活动时获得知识理解,这些理解又影响人的活动,活动进而又改变人的理解,如此循环[4]。
由上述心理学理论可知,文化的内化是文化价值观内化为个人行为的过程。大学生在文化内化过程中首先通过课程的学习获得了自上而下的知识,通过活动使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加深理解,并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最终影响他们的行为。
高校思政课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内化训练过程中,通过课程设计相应的活动,大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活动的积极参与,使获得的知识得到检验和发展,最终内化为他们的行为。原有的思政课教育模式,基本是以说教为主,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过程中,思政课应该改变传统的说教式的灌输模式,通过设计生动活泼的活动,增强学生对思政课教育内容的理解和学习热情。“因为社会活动的载体,能够使教育潜移默化地进行,能够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转化为主体,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5],这一过程不仅需要思政课教师的努力,也需要高校的文化氛围营造,更需要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与风气,使大学生的文化内化的训练不至因为社会不良现象的出现受到负面影响。在思政课的四门主干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根据不同课程设计不同的活动项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法律观、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形成他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识。
三、基于思政课的文化创新能力培养
所谓“创新”,就是在求异的前提下,发现前所未闻的规律,发明前所未用的技术,实施前所未有的举措,创造前所未见的事物。创新,就是对某个或某些局部有着重大意义的现实问题,加以令人信服的理论阐释和说明,通过对实际生活及社会实践本身的深度观察与缜密思考,发前人之所未发之感慨,说前人之所未说之话语,论前人之所未论之论题[6]。
一个民族的复兴说到底是这个民族文化的复兴,文化复兴的关键在于文化的创新能力。中国具有世界历史上悠久的灿烂文化,但如果没有今天我们对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我们的文化也终将是一个故纸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化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也是在全球化文化多元态势下的必然选择,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源泉来自社会实践。因此,思政课对大学生文化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文化主体意识的培养;二是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文化主体意识的培养
文化主体意识是人对于自身的文化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人在文化发展中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作为文化主体必须使他们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有了文化主体意识,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才能发挥大学生的文化主体作用,才能使他们有意识地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活动。在思政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首先要发挥他们的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改变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被动地位,让他们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灌输者。其次要提升大学生的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提出问题,使大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问题答案。最后要提升大学生的主体价值,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体现,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文化的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源泉来自于社会实践,没有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大学生还没有接触社会,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大部分来自于书本,因此提供更多的接触社会的机会非常必要。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大学生不仅了解社会,而且认识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思政课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四门主干思政课都有社会实践的教学学时,通过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志愿者等活动,培养大学生主动进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和文化创新能力,同时也培养大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与水平,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通过构建,使思政课不仅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成为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主阵地,使中华文化绵延不断,历久弥新。
摘要:高校思政课既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也肩负着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文章从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内涵着眼,提出了基于思政课教学的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路径。
关键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思政课
参考文献
[1]陈水勇.论大学生如何实现文化自觉[J].湖北设计科学,2012,(2).
[2]崔雨,刘玲.大学生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培育途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7).
[3]孙秀玲,杨海萍.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觉[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4]圣才学习网.文化内化与活动理论,2011-11-15.
[5]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403.
大学的文化自觉 篇8
一、大学生文化自觉的理论定位
1.文化自觉
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人类文明的总称, 文化自觉即人的自觉, 对于一个民族或国家而言, 文化自觉能够使其觉醒并获得前行的动力。国内, 关于“文化自觉最为瞩目的阐述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在北京大学提出的观点“文化自觉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 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1
文化自觉视角丰富。一是人对文化的本质性和规律性的把握。二是表现为人们对文化的价值选择与取向。三是表现为人对于自我与世界关系的深刻反思。四是以人类社会的实践作为支撑, 即人类社会的实践发展史也是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史, 人类实践活动即人类文化活动构成了文化的源头和基础。
文化自觉内涵丰富。其一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因素。失去了文化认同就无法形成文化的自我意识, 更不会产生文化自觉。其中对于本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是文化自觉最基本, 最根本, 最集中的体现。其二是文化反思。文化反思反应了人类特有的智慧, 是区别与动物的标志, 文化反思实质是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的文化自觉。其三是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本质需要保持文化的生命力, 其获得需要不断吸收有利于自身成长的因素并获得文化形成的源泉。文化自觉本身就葆有理性精神, 通过实践领域对文化进行创新, 能够不断剔除不利于自身发展的旧文化, 继承和发扬新文化。因此, 从文化创新的角度, 文化自觉起到导向作用, 使文化创新成为文化自觉的结果而出现。
2.大学生文化自觉的作用机理
大学生文化自觉是大学生自觉意识、主动意识的体现, 是其文化认同、文化反思与文化传承与创新后而获得的觉悟与觉醒, 表明了大学生作为文化主体在求取自身存在和发展意义的追寻及理性的对前途和命运的认识和把握, 是大学生思想意识进入更高层次的表现。
大学生文化发展规律的发挥需要文化自觉。大学生文化发展规律是指大学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获得发展动力的规律。运用大学生文化发展规律是指运用大学生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促进大学化建设。大学生文化在发挥作用时必然要面临着与多元文化、外来文化、非核心价值观文化的接触、冲突、对抗及竞争, 面临着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大学生文化自觉能使大学生在对自身反思的基础上理解这一过程都是文化客观现象的存在, 而且是无条件, 不能人文消灭, 这恰恰能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其思想意识的创造性、计划性、目的性及激发其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能力。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文化自觉。马克思说:“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代替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 在那里, 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是个性、需要、能力、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综合发展”2大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内外兼修、多样性、多层次性的反思觉醒塑造自己的过程。大学生文化自觉可使大学生感知到自己个体的独特性和自主性并去追求自身特有价值;了解自己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 会有根据环境而产生的关乎自身发展其他历史性社会发展需要;可使大学生认识到对自我进行调控的能力、与外界协调的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会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而不断拓展和提升;了解其个人发展是受社会关系发展程度制约的而实现了理性的回归。
三、大学生文化自觉提升对策选择
1.自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共生与滋养, 这其中的思维理念、价值观念和民俗风俗都表现着强烈的传承性, 成为新文化得以具备生命的根基。邓小平说:“要懂得些中国历史, 这是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3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 “一定要通过树立对五千年文明的自豪感, 树立文化的自信、民族的自豪感”“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 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大学生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泊”, 学会在辩证否定观中自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自觉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2.自觉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
文化自觉源于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是文化的形成过程。 文化自觉要来源于主体的社会实践, 才能成为“有源之水”, 所以, 大学要建立起课内外、校内外多项实践体系, 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加物质生产实践如到生产一线实习、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增加社会生产关系的实践如参与志愿者活动等;增加科学实践活动如增加课程内的实践学时等。在一系列的社会实践中, 大学生充分展现了实践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丰富自己的社会关系, 在其中体现、实现、创造自己作为人的本质, 而这一过程恰恰是人的自觉在指导人如何处理与整个世界的关系下产生的, 体现了人的自觉性, 作为实践主体的大学生, 体现了其文化自觉。
3.自觉坚守新媒体文化宣传阵地
在互联网时代, 新媒体技术如微博、QQ、微信等已经构成了大学生新的文化生态圈。以新媒体为标志的文化生态圈是大学生文化自觉的新阵地。因此, 一方面要建设好大学生喜闻乐见的、 代表主流文化声音的网络媒体, 如“中国大学生在线”等, 创建大学生网络文化品牌, 争取网络文化的话语权;另一方面, 要加强大学课堂的新媒体技术的改革, 新媒体技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冲击与挑战已经愈演愈烈, 国外的“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方式已经在国产生了示范效应, 国内越来越多的大学已经对已有的课程进行相应改革, 使大学生能够更为自主学习的学习。
文化自觉是文化软实力形成的内在动力, 大学生是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者。通过使大学生理解文化自觉的深刻内涵及广泛的社会实践, 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做到自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自觉坚守新媒体文化宣传阵地, 全程投入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当中。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文化自觉进行理论定位, 得出大学生文化建设的作用机理, 提出自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自觉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自觉坚守新媒体文化宣传阵地是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提升对策。
关键词:文化自觉,大学生文化,理论定位,提升对策
注释
11.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在北京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文化自觉”.
2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笫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5:294.
大学的文化自觉 篇9
关键词:文化自觉,思想道德修养,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随着社会移动网络和互联通讯工具的普及,文化传播变得十分便利,大学生获取文化知识的渠道也丰富多样,面对源源不断的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融入和冲击,一些学生不仅没能树立起文化自觉意识来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反而在纷繁复杂的文化交融中迷失了自己,有的甚至崇洋媚外。因此,我们需要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作用,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一、文化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所在,也是一个国家的安邦之本。文化自觉是人们内心存在的一种精神力量,是对社会文明进步的不懈追求,是推动中华文化大繁荣的思想基础。文化自觉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在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把“文化自觉”通俗地规定为“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1],目的是提醒人们在注重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同时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也要有正确认识,对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互融要有清醒认识,以实现自我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
文化自觉的内涵:首先,文化的自知。这种自知不但要明白自身文化的发展过程,还要对自身文化价值予以充分地认同,更要了解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在各种文化相互对比中认识自身文化的特色,发掘自身文化的内在意蕴。其次,文化的反思。反思能够使人的文化自觉意识被进一步唤醒,通过文化的反思,人们能够从多层次、多角度认识文化的发展规律,找到文化的发展方向,从而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并努力去探索实践。最后,文化的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在充分认识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文化创新更是如此,文化自主创新是对旧有文化的继承和超越,是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的文化再创造,是一个民族文化繁荣的不竭动力。
“文化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关系”[2]。一方面,文化自觉深刻地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可以达到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自信,可以直截了当地提高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提升受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可度。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也有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增强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从而正确地理解本民族的灿烂文化,清醒辩证地对待外来文化,熟练地掌握文化创新能力,科学地应对当代文化领域方面的挑战。
二、文化自觉视域下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存在的问题
时代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完全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网络虚拟世界充满了时尚潮流文化,不仅可以满足大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还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文化自觉视域下,这种影响表现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出现了一些问题。
1. 对传统文化的忽视
“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内容的了解是薄弱的”[3]。我国有着灿烂的传统文化,从诗经、楚辞、汉赋到魏晋风骨,从李白、杜甫到施耐庵、吴承恩,从四大名著到少数民族的《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三大史诗,无不显示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由于生活节奏普遍加快,大学生产生了热衷于追求速成、通俗、短期的快餐文化思想,不注重文化积累和文化的内在价值。不仅造成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忽视,而且容易盲目跟风,养成急于求成的习惯。
2. 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走对外开放的道路,许多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传入我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支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浅文化、俗文化、网络文化的泛滥,人们的思想也开始发生变化,由于好奇心的驱使,盲目追求异域文化越来越成为时尚。如今,大学生盲目崇拜趋势不容小视,流行过“洋节”,痴迷于日韩娱乐文化,从20世纪80年代的港台剧到现在的韩剧、美剧,电视剧中主人公的服装搭配甚至发型都会成为大学生模仿的时尚元素,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还对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了影响。
3. 对文化创新的轻视
创新是民族文化存在、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文化创新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潜力,每一个有担当的人都应该自觉担负起文化创新的重任。马克思强调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现实。”[4]大学生群体还没有真正步入社会,思维方式过于简单,思考问题仍过于机械化,对理论知识的把握还有待提高,对创新文化理念的运用还较为片面化。有很多大学生持有一种学习无用论的态度,把挣大钱、当大官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认为现在好好学习、努力考研就是为今后找个好工作,真正静下来去做学术或者科研的很少。这就使得大学生对文化创新麻木轻视,忽略了自己对文化创新的责任担当。
三、文化自觉视域下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受教育者一生的影响较大,所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必要,不仅有助于加强大学生道德修养,而且可以锤炼其道德品质。
1. 增强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是我国世世代代传下来的文化瑰宝,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弘扬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特别要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宣传教育。大学是我国的人才培养基地,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使我国传统文化不断延续,进而发扬光大。增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让大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自然美,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才会进一步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真正感受五千年来我国的灿烂文化。除了依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还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举办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学术讲座、论坛和校园文化活动等,为大学生提供接触、学习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和平台。还可以在校园显性文化的建设中增加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园人文景观元素和表现形式。
2. 进行文化反思引导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著作《论语》倡导“吾日三省吾身”,强调自省对一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对于文化也要进行反思,不仅要了解文化、学习文化,还要思考文化对于我们的意义和价值,特别是对外来文化,更需要深入反思,要从外来文化中学到什么,外来文化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盲目崇拜外来文化是不可取的,要理性对待外来文化。“大学文化的人文精神重塑,还必须立足于中国民族文化的大背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将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两者并重。”[5]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控能力较弱,还很难从理性的角度去看待外来文化,容易跟风盲从。因此,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进行文化反思引导,培养他们的理性意识。
3. 培养文化创新能力
文化要实现创新,必须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和走向。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从社会竞争中取胜的必要技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想要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文化创新,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也是在不断进行的文化创新中得以传承。“文化创新不仅是文化内容的激活,更应当是文化模式或文化范式的革命性转型”[6]。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让他们在树立坚定理想的同时提升文化创新意识,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对大学生前沿意识、原创意识、责任意识进行培养,注重提升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生活体悟能力、创作表现能力。
总之,在社会日益物质化的今天,文化自觉视域下大学生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对文化创新的轻视等问题,需要我们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增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重拾缺失的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对大学生的文化反思引导,为国家和民族培养造就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为依托,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情怀,培育具有民族血脉精神的现代化合格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2.
[2]孙秀玲,杨海萍.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觉[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1):116.
[3]庄华峰,蔡小冬.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与对策探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7(5):1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5.
[5]吴立保.中国大学的文化困境与文化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3,(6):46.
大学的文化自觉 篇10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困境,策略
人类的发展进步史, 就是一部生动的文化史, 人类孕育了文化, 同时文化也以巨大的前瞻性和超越性给人类进步以巨大的推动。正如恩格斯早就指出的:“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 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2) 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当代大学生, 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巨变, 面对中国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理想信念缺失, 思想道德滑坡, 社会风气浮躁等一系列不良社会现象, 面对伴随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微时代中, 文化领域所隐藏着的传播和竞争危机, 如何避免成为文化自觉和自信弱化和缺失的群体, 如何承担起传承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使命, 是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变化应该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微时代下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的内涵及其表现
1. 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的内涵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 “自觉”是指自己有所感觉、觉察、认识并有所觉悟。“自信”即相信自己。那么, 文化自觉自信, 就应该是一种对自己民族文化高度认同和了解基础上的信任与担当。正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指出的, “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应对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对其文化的历史有所了解、对其文化的未来有所把握。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文化软实力时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自信, 就是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充分了解、高度认同之上的文化觉悟能力和文化担当精神。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和逻辑起点, 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落脚点和最终归宿。具体而言, 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应该表现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了解与认同、继承与创新。
2. 微时代下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的表现
当今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和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整体上是比较认可的, 但是在微时代的今天, 大学生文化的自觉自信也出现弱化的信号, 甚至在一部分大学生那里, 文化自觉和自信严重缺失。
首先, 源于长期的应试教育, 很多大学生欠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知。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甚少, 再加上受传统文化校级方面的影响, 片面地对传统文化加以误读, 认为传统文化一无是处或者根本与世界现代文化格格不入。追求功利、实用的思想导致在缺乏传统文化的认知底蕴, 更不愿意去传播、发掘、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
其次,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缺乏认知的同时, 部分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国革命史的认知也不尽如人意,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与理解的一知半解,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践行的不足, 民族观念、集体意识与国家政治观念淡薄。
再次, 相当多的大学生群体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崇洋媚外, 一味效仿和追逐。从思想观念、价值观到生活、消费方式不一而足。很多大学生对西方语言、西方节日、西方电影、音乐、饮食兴趣浓厚, 有些大学生以说外语、过洋节、看大片作为自身时髦和个性的主要方式。同时, 很多大学生也非常向往西方国家的“民主”和“自由”, 对西方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理解停留于表面。
二、微时代下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培养存在的主要困境
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为代表的微时代的到来, 使文化的交互和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 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群体迅速地接受并适应着多元文化带来的冲击。
1. 微主题的去中心化干扰着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培养的主旋律, 挑战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权威
网络时代新媒体中微主题的去中心化, 就是在社区化交流阵地或者平台, 没有绝对的中心, 每个人都是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信息扩散和传播, 范围瞬间扩大, 聚焦即刻产生, 热点随即发酵。文化威权进一步在微空间分散, 主流意识形态文化在文化权威中的角色迅速被分散的众多个体代替, 个体应用微信、微博, 使文化传播和表达多元扩展, 并迅速成为微文化的主导力量。这种微主题的去中心化趋势对社会和国家的主流文化产生巨大影响, 在这样的传播方式干扰下,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认同接受主动性较弱。
2.“微时代”对大学生的基本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构成重大冲击, 在文化甄别上陷入迷途甚至产生教育逆反心理
微时代下, 全球性和自由性更加突出, 受新媒体新鲜事物的吸引, 炫富、“网红”、“自黑”等“娱乐至死”的病态影响, 个别大学生为了出名、搏上位, 不惜通过整容、撒谎包装自己, 甚至成为各种媒体平台中意见领袖的佼佼者。在微空间中广泛传播的各类网络社会思潮也蜂拥而至、鱼目混杂, 尤其是西方思潮的不良影响, 使得大学生在基本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上浮躁、功利和扭曲, 对各类文化的甄别上缺乏基本的判断力。
3. 信息传播的高速性和多向性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 对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教育培养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微时代中各类文化产品的出现带来了文化和知识传播的裂变, 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 声像并茂、形象清晰、再现迅速、感染力强, 能够对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物理刺激, 是传统学习方式所不可比拟的。学习情境、知识信息、自由变换的时空交流、先进的教学理念, 大学生学习的自主空间集聚增大, 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慕课、各种学习微信公众号等给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培养的传统课堂灌输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三、微时代下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培养策略
1. 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 加强大学课堂人文教育
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的提高, 离不开高校思政理论教育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的发挥, 这就要求我们更新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和教授形式, 使得文化教育真正被学生接受并喜欢。因而, 需要大力挖掘授课内容背后的人文因素, 在宣传灌输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时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的阐释, 使学生在文化熏陶的中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爱国情绪。同时要关注社会现实问题, 从问题导入, 在给予学生适当思考空间的同时树立符合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追求。
2. 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正确引导微时代新媒体传播方向
大学教育的本质就是文化的培育和传承, 大学的教育与文化自觉自信的培育紧密联系。大学生理应成为捍卫民族文化和当代文化的主力军。因此, 应着眼于健康校园文化氛围的养成, 一方面应当鼓励大学生自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另一方面也应重视利用微时代新媒体的传播优势, 提高微传播在文化宣传中的地位, 设置各种微传播的官方主流平台, 引导文化校园微传播的方向, 尽可能地创造文化体验空间, 增强文化互动。
3. 培养文化传承责任感和文化创新意识, 提高文化反思能力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担当和创新需要家庭、学校和大众传媒一同承担。汲取丰富而深厚的文化营养, 增强每个人对家庭、母校、社会和国家的认同感, 使家庭文化、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成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石和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使大学生在文化体验、文化融合、文化对比中提高文化反思能力, 进一步激发文化的创造力。
没有文化的号召和引领, 一个民族和国家将失去它的灵魂和创造力。传统文化是实现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的根基, 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 才能使传统文化在当代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中依然坚守与坚信民族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的现实力量, 在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它体现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是今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驱力。大学生只有具备文化自觉自信的意识和能力, 才能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当今微时代下文化发展面临的何种挑战, 才能真正地以主人翁和建设者的姿态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沈壮海, 段立国.担当进取自主自信向善向上——2014年度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N].光明日报, 2015-05-07 (16) .
[2]中共中央宣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4.
文化主导与企业家的文化自觉 篇11
我们认为,“以人为本”和“以文化人”是企业文化理论最为根本的两个基点,是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和精髓。作为最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以人为本”和“以文化人”理论观点的确立,标志着管理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重要突破,标志着管理学理论与实践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我们就是要高举“以人为本”和“以文化人”两面旗帜,不断深化对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不断拓展企业文化理论的新境界。“文化主导”与“文化自觉”两个重要理论观点的提出,即是我们在“以人为本”和“以文化人”的理论指引之下,对企业文化更为具体化、更为细化、更为深化的理论认识和理论总结。
关于文化主导
管理主导要素由资金、技术、制度等传统要素向文化发生移位是管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文化主导成为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特征。企业的生存、改革、竞争、发展必须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先进文化从根本上主导着企业的发展走向。我们认为,适应我国企业日益全面、日益深入、日益直接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要求,全面深化对“文化主导”的认识和理解,加快推进我国企业由重视硬件要素向重视文化要素进行转换具有非常现实、非常重要、非常紧迫的意义。
文化主导的实质是价值主导,以先进文化作指导的核心在于科学的价值观的确立。企业价值观是一家企业建立文化体系的灵魂和根本依据,因而也是企业全部管理工作和战略方向的灵魂。企业价值观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具体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础在于企业价值观的确立。建立文化主导的管理要素体系,其核心是建立企业独特的价值观体系。而企业家在企业价值观体系形成和确立的过程中发挥着至为关键的作用,企业主流价值观的最初来源主要是企业家的个性和价值信念体系。具备文化自觉意识的企业家首先应该懂得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信念去影响员工,并通过连续有效的行动,使价值观成为公司文化的核心和基础。价值观的正确与错误、文化的先进与落后从根本上影响和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因而,企业家要善于鉴别价值观上出现的偏颇,不断剔除与核心价值观相悖的价值理念,保持价值观的科学清晰,保持文化的健康发展。
第二,企业文化的高度整合在于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基础。企业价值观必须为全体员工所认同,企业家的个人意志必须转化为企业员工的共同意志。在现代多元价值取向的社会背景下,企业价值观同个人价值观经常存在严重冲突。有效化解企业价值观同个人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关键在于努力培养企业组织与个人进步融为一体的价值观。企业文化高度整合的表现,即在于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与组织准则相结合的牢固程度。
第三,价值认同为企业推进国际化进程所必需。我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特别是在跨国并购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是跨文化管理。跨文化管理的关键在于建立中外员工共同认同的价值理念基础。全球众多著名企业跨国并购的成功实践表明,企业兼并或联合成功的本质在于文化的融合,在于具有极强包容性的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如果企业兼并或联合时不重点考虑文化融合,不重点考虑企业价值观的培养,而只是注重资金、设备、技术等项资源的整合,那么最终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
概言之,推进管理主导要素由硬件要素向文化要素移位,建立文化主导的管理要素体系,是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化进程中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建立文化主导的管理要素体系对我国企业家的文化自觉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关于企业家的文化自觉
企业家对文化的认识和感受、企业家对文化趋势的认识、企业家对企业经营终极目标的思考等等,均属于企业家的文化自觉。这里的企业家是指企业的领导群体。企业领导群体的文化自觉水平在企业的生存、改革、竞争、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
第一,企业家的文化自觉决定企业的发展层次。企业家的文化背景是企业文化体系形成的源泉之一。企业家的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会成为企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家的个性和作风、企业家的信念体系和行为方式,都会决定企业进化的水平和企业文化的类型,决定企业员工的文化习惯。因而,企业家务必要认清文化主导的大趋向,加强学习,努力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努力提升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努力提升企业的发展水平。
第二,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保持依赖于企业家的文化自觉。企业家在文化的执行过程中应当始终自觉坚持其文化主张,将企业文化设计好、建设好、保持好。我们所讲的企业家文化自觉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而且在于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实践者和推动者。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问题、阻力与挑战,因而在执行过程中企业家的文化自觉就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才能有效化解执行过程中来自方方面面的矛盾和问题,才能确保企业文化的顺利实施和传承。
第三,企业文化在员工中的内化程度,依赖于企业家的文化自觉。企业文化建设成败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看企业文化在员工中的内化程度。而企业文化要有效地被企业员工所认同和接受,要有效地内化为企业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需要一个相当艰巨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的率先垂范、企业家的身体力行、企业家矢志不渝地严格遵从和坚持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只有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才能持之以恒地推进文化实践,才能为员工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影响作用,才能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在员工中的内化程度。
第四,文化实践效果是企业家文化自觉的重要体现。企业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于实践环节,只有将企业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等内容有效转化为具体、严格的规章制度,只有以文化为指导建立具有硬性要求的职业规范、行为准则、纪律规定,只有将企业文化建设同企业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管理流程有机联系起来,只有将对文化的认同和实践同员工的选拔、培养、使用、激励有机联系起来,才能使企业文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真正收到实效。企业家在企业文化的实践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能否真正落实到实践的层面,能否真正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是企业家文化自觉的重要体现。
大学的文化自觉 篇12
关键词:大学生,人生观的自觉,文化,素养,理想
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意义的根本观点, 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自觉”一语是借用费孝通先生“文化自觉”一语, 意指活动主体克服困难、排除干扰, 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化的过程。大学生人生观自觉是大学生对人生观的自我了解、觉醒。本文试图以人生哲学的视角, 探寻大学生人生观的自觉, 为大学生人生道路选择和个人发展提供指导。
一、迷茫和浮躁:大学生人生道路的现状
在社会转型期, 面临诸多压力和困难, 人际关系的处理, 严峻的就业形势, 面对物欲横流、金钱崇拜, 某些大学生的社会道德与人生理想受到影响。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与生活状态下, 一些青年人感觉到迷惘与浮躁是可以理解的。由于大学生自身缺乏对人生的规划, 而外界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得他们浮躁不安。“人生朝露, 何必自苦如此”, 面对短暂的人生、各式各样的诱惑难以抵挡, 加之大学生人生阅历有限, 他们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在这个充满物质诱惑的世界里, 崇高的人生理想显得如此缥缈。[1]人生道路是从生命的自然状态到生命的社会实践状态运动的过程, 是人生历程自觉展开的过程。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势必造成大学生的迷茫与浮躁, 这就迫切需要大学生人生观的自觉。
二、认识“人”:大学生人生观自觉的理论基础
大学生人生观要自觉就需要对人有个清楚的认知。人生观的物质载体是人, 人要回答如何生活才有意义, 人应该怎样生活的问题, 首先要解答人是什么。因此, 大学生人生观自觉的理论基础即人的本质。
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 (know your self) ”是从个体角度来说的话, 那么认识“人”则是类群体的角度。“是什么动物, 早上四条腿走路, 中午两条腿走路而晚上三条腿走路?谜语的答案是“人”。早上, 中午, 晚上分别比喻人的幼年, 中年和老年。理解“人”仿佛又回到了斯芬克斯之谜。“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的复杂的生命体。第一, “人”具有主体性。作为人生的主体, “人”首先是个人, 即单个的、具有自身特性的人。因此, 每个人有自己的追求、欲望。第二, “人”具有社会性。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 人是社会的人, 只能从社会关系中认识个人。在现实中, 个人与社会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个人生命的有限、个人需要的多样、个人活动的动态总是伴随着个体。毋庸置疑, 在两者寻找一个平衡点, 即人生目的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平衡成为我们大学生人生观自觉的理论前提。
三、文化、素养和理想:大学生人生观自觉的向度[2]
(一) 素养:大学生人生观自觉的前提
《汉书·李寻传》:“马不伏历, 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 不可以重国。”素养即修习涵养, 是形容一个人的行为道德的词语。素养内涵丰富, 包涵道德素养、人文素养, 以及职业素养, 等等。道德素养, 指个人在道德上的自我磨炼及由此达到的较高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如在西方, 古希腊社会视智慧、勇敢、节制、正义为四主德;在中世纪, 基督教要求的主要德行是信仰、博爱、忍耐、希望。近现代以来,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博爱、正义等德性。在我国, 孔子提倡“仁爱”、“克己复礼”、“忠恕”等品德, 并把智、仁、勇作为三品德。“仁、义、礼、智、信”的“五常”理念是我国传统道德素养的精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是集体主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要求人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代大学生也应保持一种基本的道德情操, 常怀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 做到文明礼貌、诚实守信。人文素养, 主要体现为一种“人文精神”。它是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关怀, 是一种为人处世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春秋末期的孔子是集大成者, 孔子创立的人生哲学要求的是入世, 倡导建功立业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 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其思想不仅在社会生活中是强大的精神支柱, 而且在政治、教育和社会风气上还处于主导地位,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国民精神。孔子把“仁爱”视为人生哲学思想的核心, 个体追求人格的完全, 达至君子, 孔子也把仁道作为毕生追求的终极境界, 周游列国, 宣扬“仁爱”思想, 时至今日也为后人学习传扬。《易经》日:“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易经·贲卦》) 古人尚且重视人文精神, 况今人乎?职业素养也是青年大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素养, 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 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青年大学生总会走上工作岗位, 要承担各种各样的任务。面对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迷茫与困惑状态, 个人素养好比一座灯塔, 指引迷航的船舶从此岸到达彼岸。良好的素养, 彰显的是大学生的精神品质和精神内涵, 它是大学生人生观自觉的前提。
(二) 文化:大学生人生观自觉的关键
“文化”一词“从西方翻译而来” (2) , 是一个被普遍使用且具有很大包容性的概念, 至今众说纷纭。我国学者郑金洲先生在《教育文化学》中收集的“文化”的定达310种。尽管“文化”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概念, 尚未有统一的界定, 但它事实上作为一种实践的、动态的“文化活动”却丰富多彩, 且一刻也没有停息过。[3]简单地说, 文化就是“人化” (“向文而化”、“向人而化”) , 即依“人”的意义、向人的理想改变世界和人本身, 使之向美、追善、求真、自由……[4]
文化 (教育能获得文化) 或者说是教育 (文化具有教育的功能) 是大学生人生观自觉的关键。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塑造时期, 需接受各方面良好的教育:正规的学校教育, 广泛的社会教育, 耳濡目染的家庭教育。通过学习、追问、思考和观察, 他们一步步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和奋斗方向。对大学生们进行教育和再教育, 就是一个补充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 一个真正觉悟人生的过程。第一, “认识你自己”。黑格尔指出:“苏格拉底实践了这条诫命, 他使 (认识你自己) 成为希腊人的格言;他使提出原则来代替德尔菲神的英雄人自己知道什么是真理, 他应当向自身中观看。”[5]对自己全面而真实的了解, 是深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第二, “人最为天下贵” (《荀子·王制》) 。生命诚可贵, 应爱惜生命。更应扩展能量, 实现个体价值的升值。第三, 有为与无为相结合。青年大学生做事情, 应当多一分踏实、少一分急躁, 多一分专注、少一分盲从。努力使自己成为合格的“四有”新人。教育应该是指导大学生把握生命意义、树立科学人生观的关键。
(三) 理想:大学生人生观自觉的动力
理想是一种社会意识现象, 是一个人的政治立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集中表现。人们的理想也有先进与反动、崇高与卑下之分。先进的、崇高的理想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的, 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理想。理想是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种类, 如可以分为个人理想和群体理想、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社会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素质理想。“世界上最快乐的事, 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理想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大学生人生观自觉的动力。
自古多少文人骚客、布衣平民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怎么样的理想才有动力呢?第一, 大学生要有正确的利益取向。中国社会进入
WENJIAOZILIAO
了利益多元化的新时期。大学生不应回避切身利益问题。但是应坚持正确的利益取向, 把自身利益与人民、国家利益结合起来, 把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第二, 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有助于大学生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逆境, 有助于合理掌控自己, 成为“设计”和实践理想的主人。“苏格拉底有一个理想———个平静地自拥有公正、无畏、独立的理想。他感到他是幸福的, 因为他一直在实践这个理想”。[6]第三, 科学的人生规划。人生有涯而知无涯。大学生通过科学的人生规划, 积极追求自己的事业, 有助于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总之, 个人理想时刻要与社会密切联系, 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文化、素养和理想是大学生人生观自觉的三个向度。我认为它们三者关系是相互联系, 层层深入的。文化 (教育) 是“向文而化”、“向人而化”, 围绕“人之为人”的美好而崇高的理想提供一种文化范式, 使人“向人而化”;素养是人将文化内化为一种人之应然的生存方式, 是实现“人”的理想的基础。而理想则是“人”的奋斗目标和落脚点, 是人为之前行的不竭动力。
大学生人生观自觉是基于“人”的主体性而言的, 因为“人”不仅是一种境界, 也是一种取向。说“人”是一种境界, 是就人们为自己设定一种高于现实的理想;说“人”是一种取向, 是就人和人的生活追求真善美、趋向理想价值、向“好”的方向发展。 (3) 大学生人生观自觉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一个系统的、漫长的过程。我也认为大学生人生观自觉一开始是少数人的自觉, 只有在接受文化 (教育) 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大多数人的自觉。大学生人身观教育要以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为基础, 以追求人生的整体和谐发展为目标, 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态度, 从而实践有价值的人生。 (4)
参考文献
[1][2]周岑银.生命意义与个体追求—新时期青年人生观的觉醒[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 (6) .
[3]傅林.世纪回眸:中国大学文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21-22.
[4]孙美堂.文化价值论[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5:13.
[5][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第二卷) [M].贺麟, 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96.
【大学的文化自觉】推荐阅读:
大学生文化自觉09-09
法治中国的文化自觉05-13
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07-15
大学宿舍的文化色彩07-17
当代大学的文化使命05-13
大学精神的文化力量07-30
大学的文化功能现状09-11
做一个有文化自觉的教师华应龙09-04
大学教育中的文化反思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