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化自觉

2024-09-09

大学生文化自觉(精选12篇)

大学生文化自觉 篇1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也是一部文化的进步史, 文化在丰富人类精神生活的同时, 也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弘扬中华文化,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文化强国的建设离不开大量优秀的文化人才。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 肩负着祖国的未来, 其思想道德素质、文化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未来发展走向。

一、大学生文化自觉的时代内涵

“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最早由费孝通先生提出, 是费老针对全球一体化提出的解决人与人关系的基本方法和理念。它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 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有充分的认识。也就是人们在文化上的觉醒以及对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规律及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 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指的是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知之明”。即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了解和认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 对外来文化的批判与借鉴, 积极学习外来文化的优点, 批判和抵制其中的糟粕;对中华文化光辉灿烂的前景应保持的乐观积极心态。

二、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的现状

当代大学在思想政治方面, 总体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但是, 由于多元化价值观念与市场经济的冲击、新兴媒体的影响、高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忽视和思想政治课教育模式存在弊端等因素, 使大学生文化自觉程度仍然较低。

(一) 文化自觉意识缺乏。在笔者教授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过程中发现, 大学生对“文化自觉”一词的概念知之甚少, 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很多停留在应付作业、应付考试的层面, 在付诸行动时, 仍会被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的价值观所影响。局笔者在课堂上的调查, 不少大学生对“文化自觉”一词感觉陌生, 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不深, 有的甚至出现排斥心理, 文化自觉意识还没有根植于大学生的头脑当中。出现次现象的客观因素之一是, 高校对教育功能认识上的偏差, 以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固有的模式上。较长时期以来, 我国教育深受“工具”理念的支配, 对教育功能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形成了重科技轻人文、重智力轻道德的倾向, 导致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缺失, 制约了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二) 传统文化观弱化。所谓传统文化, 指的是人类在文明演化过程中汇集而成的, 反映民族历史、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大量外来文化涌入, 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致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出现了文化失衡的现象。例如, 当代大学生过度崇拜西方文化, “洋快餐”在大学生之间得到推崇, 麦当劳、肯德基的生意火爆, 很多的美国好莱玛电影深得大学生的热捧, “蜘蛛侠”“蝙蝠侠”成为学生心目中拯救世界的英雄。

(三) 主流文化认同危机。从大学生队伍的整体情况看, 大学生思想觉悟水平参差不齐, 多种价值取向并存, 对社会主导价值和信仰抱有更多的“游离”态度。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识肤浅、模糊、有疑虑, 信心不够。 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有外在和内在两方面。一方面, 由于多元文化相互融合、各种社会思潮相互碰撞。在西方文化强力冲击中, 部分大学生在信仰、价值观方面等发生动摇, 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 对主流文化存在质疑。另一方面, 由于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与黄金发展期, 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 衍生出不少消极因素, 例如, 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功利性, 导致了社会对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消极作用;其次, 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也存在参差。很多高校对人文社科课程的设置不重视。另外, 高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现象, 乃至于在有限的传统文化课堂上, 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模式单一、枯燥, 造成了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高, 对主流文化认知水平偏低的现象。

小结

一个国家的强大, 不在于经济的发展速度如何, 不在于武器装备如何, 一个国家的进步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文化要断层, 民族精神不缺失。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 是民族的希望。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只有不断的增强文化自觉意识, 鼓励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的文化消费和文化安全意识、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功效、发掘大学校园文化的文化功能、创新文化培育理念、发挥互联网资源的优势等方面, 不断的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髙尚意识, 实现文化自觉。

摘要:文化自觉指的是一个民族在其自身文化上的觉悟, 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 是对一个民族对文明进步的追求, 是推动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大学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等人才,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生力量。大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走向。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西方思想文化思潮大量涌入中国, 导致了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局面。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 如果社会、家庭、学校未能做出及时有效的良性引导, 容易造成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偏差和模糊, 从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消极影响。因此, 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自觉,意义,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 2012.

[3]费孝通.《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读书, 1998年11期.

[4]卓敏.《文化自觉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广东商学院, 2012, 6.

[5]朱永民.《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研究》.贵州师范大学, 2014, 5.

大学生文化自觉 篇2

摘要:针对当代部分大学生迷失于多元化浪潮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底蕴,积极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氛围,遵循建构校园文化自觉,提高大学生素质。使其不落后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道。

古语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子的个人追求古有六艺具精的君子之风,后又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旷达,再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爱,更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义不容辞。这都是古代学子立身之道。反观当今学子,经过十年寒窗苦读进入到大学的象牙塔,大多没有抵御住形形色色的诱惑,不仅没有专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有的甚至迷失了本心。为了满足自身欲望而行为鄙陋。这实在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呼唤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规范其思想教育已迫在眉睫。

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了发展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的基本要求,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格局中的战略定位,确立和强化了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责任担当,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目标。”国家强大,我们对自身的要求也应当越来越高,不说为祖国建设做出多大贡献,但也不能成为浪费社会资源,让亲友不齿之人。

这里所谓的文化自觉,就我们学生而言,是有自知之明,是我们对自身的文化生命与社会生命的意识感悟,体现出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生活学习关系、生存命运、生命追求的理性审视和自主选择。它符合时代要求与道德标准,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全球化大潮下,西方输入的不仅是资金、技术、资源更有表面理想化,实则是西方价值观的渗透。现如今许多大学生在多元化的文化下迷失了自我,多元文化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针对这一现状,我谨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荀子有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由此可见良好的环境对事物和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与道德修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是第一步。发挥环境的熏陶感染教育功能,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应努力从教育资源、教育主客体等层面塑造文化自觉,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动力。现代化的教学科研设施、文化基础设施和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设施,应该独具匠心地按照有利于塑造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觉的要求,遵循德育规律,加以精心设计构造,赋予其生命的灵性、丰富的人文底蕴和自然和谐的美感,使学生在物质文化的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增强大学生对本专业本学校本民族本国家的认同感。提高对外来文化的自觉辨识及对先进文化的自觉追求。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最重要的是要使其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仅要求人们认知文化 组织各种教育活动 更重要的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再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文化自觉也就是指文化价值选择和建构过程中人们的一种价值取向,是人们对自身文化整体的全面认识和对文化未来发展方向的正确把握和创造性发展。通过这样的教育,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自己和民族、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而不是冷淡麻木,愤世嫉俗。从而让其将自身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扛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大旗。

价值观念的建立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强制、诱导、自觉。其次,创新是进步的灵魂 文化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保障,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必须遵循文化建设规律加强文化创新。我们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继承人,我们必须学会创新,并在创新中不断的完善自己。因此,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体现文化性、提升文化品质、彰显文化特质。

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固然重要,也不能忽视对其文化自觉的唤醒。网络的普及与繁杂,使得当下大学生作为文化多元化的受众者群体产生摇晃不定的错觉,甚至不知道该如何适应和跟随哪一种文化。大众文化虽然是适应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大语境,但是大众文化缺乏对深刻内涵的追求它具有一定意义上快餐式文化的含义,它从形式上或者从内涵上影响着当下青年大学生。这种影响表现为学生们放弃了对理性层面的深入思考,他们可以通过大众文化产品的消费获得表面上的极大满足,但在消费之后往往都会陷入精神的极度虚空。长时间观看毫无营养的明星真人秀综艺,盲目追捧英、美局等等都=都是其表现。

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危机, 正是对传统文化的割断, 而新的思想又不成熟, 显得心气浮躁苦闷、前途渺茫、情绪悲观, 都与对传统文化学习不够有密切关系。因而大学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以此来唤起大学生的觉悟, 纠正大学生的思想偏差, 让大学生从中努力学习中西文化两种思想的长处, 吸取营养, 启迪思维, 从中获取经久不衰的人文精神, 奠定丰厚的文化素养, 培养积极的文化情感, 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蓄积合格人才。为了更好地建设高雅文明的大学校园文化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校园文化的责任是创造适应我们民族健康发展和我们成长的新式文化。于是,我们要求大学的相对独立性,它必须拥有自己的办学自主权。拥有自主权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们提供学习,思维,实践和创造的优良环境。摆脱国家政治和经济的不恰当的干扰,保持学校自身的自主性和目标追求。如果一个大学没有自己独立的性格,它从根本上说只是西方教育模式下拾人牙慧的赝品。大学自治,是要培养出一些充满生气,懂得探索,学会思考,善于创造的思想者,而不是用一些死气沉沉的办学理念教育出来的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说自己的话的假天才,真白痴。教育制度的作用是构建一类价值追求,即理想,而不是些只会用文凭混饭吃的机器人。

第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主导者,即校长和广大教职工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作用。这些人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当在治校和治学的教育实践中探索出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律,不断地对教育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理论进行总结并且加以完善。要通过文化整合,提出问题,学习研讨,观念创新,实践反思等等活动正确把握住校园发展的大方向,塑造优良健康的大学校园文化。

第三,主张学术自由,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学术不应该被僵化的看待,要兼容并包思想者独立探索真理的能力。“现代大学应该是全心全意的,毫无保留的促进学术的发展,研究各种问题,训练继起的人才,所有这些事情都要尽力做到最高限度”。学术自由是为了使人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去承担为社会服务的责任。同时,还要在一种精神的自由中开阔视野,探索真理。我们要用科学学会自我反思,为理性的国家公益去服务。

第四,加强学校外在环境建设,为学会们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智力和社会格调的提升。比如说,对图书馆的建设,学校网络资源建设和管理,自修室,阅览室的建设,学校报刊的发行等等。加大投入,并对文体活动场所所需要的设备设施进行相应的完善,从而“以潜移默化的形式,给学生以文化和智慧的熏陶”。

第五,规范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把通才教育和人文教育作为实行的教育模式,要以通识为本、专识为末通才教育它承担着转移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的从崇高使命。

大学生文化自觉 篇3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自觉;核心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6)04-0113-05

一、文化自觉与大学生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的观点20世纪初就有人提出过[1],但“文化自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引起学界及社会的广泛响应,是在1997年费孝通提出后。费孝通曾说,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2]。可见,文化自觉既是民族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的反映,又体现了民族文化价值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它要求在对自身文化的反思与批判中,在文化的对话与交流中实现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确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当代中国的大学,应当摆脱纯粹的功利性和工具性的困扰,在走出“象牙塔”的同时,将文化传承创新与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共同作为基本职能,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自觉地将文化素养提升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也就是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这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需要。

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应该包括文化认同、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

二、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现状调研

为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现状,笔者在青岛科技大学进行了无记名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共发放500份,回收486份,回收率97.2%,其中不合格问卷3份,有效问卷48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96.6%。调查对象中,共青团员占比81%,中共党员占比8%;理工类学生占比54%,文史类学生占比46%。

本文以483份有效问卷作为数据来源,分析当前大学生文化自觉的现状并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主流文化认同危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的新形式[3]。认同危机实质上是文化“公共性”观念的危机[4]。大学生文化认同包含四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对西方文化的认同以及除此之外对其他文化类型的认同,比如宗教文化等。

随着中国国门的对外打开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借壳于文化产品在“自由贸易”的旗帜下,伴随资本在全球的流动和扩张,冲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调查显示,不少大学生热衷于过“洋节”,比如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等。当问及为什么要过“洋节”时,选择“想放松心情”和“追求时髦”的受访者比例各占30%和43%。当问及崇拜人物的时候,超过半数的学生选择了西方名人。在对大学生人生价值主要目标的调研中,选择追求金钱的遥遥领先。在选择工作决定因素的调研中,工资待遇也排在第一位。这明显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深受西方市场经济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等思想的影响,理想主义弱化,而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占有强势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由于年轻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而他们又容易受到新事物的冲击,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认识肤浅、信心不足,因此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之下,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文化认同出现危机。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主要从对共产主义信念的认同、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等方面来进行考察。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肯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有68%的学生认为理想信念对个人成长成才是重要的,并愿意成为中共党员;有21%的学生表示“非常渴望入党”;43%的学生表示“愿意入党”;26%的学生对入党持无所谓的态度;10%的学生不愿入党。然而,在加入共产党动机方面,有超过60%的学生把入党看成未来发展的资本、条件,只有14%的学生选择为崇高信仰而入党。从想申请入党的学生动机的功利性、浮躁性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出现危机。关于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认识的调研显示,有13%的学生认为它已经不再适合中国当前的国情;有40%的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过时或者说不清。关于对社会主义信心的调研显示,只有4%的学生认为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50%的学生则无法确定;有11%的学生认为资本主义更优越,43%的学生认为现在是资本主义更优越。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学生们已经了解甚少。比如对于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革命精神,6%的学生选择根本不了解,42%的学生选择只是听过这些,并没有真正了解。不了解就更加难以谈到认同。可见,部分学生已经出现对社会主义主流文化认同危机。

大学生是重要的文化接受者、传播者和创造者,他们思想观念开放、对新思潮接受能力强,但对文化的选择甄别力还需要加强。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重要使命,因此提高大学生的主流文化认同也成为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民族自信的重要内容。

(二)核心价值取向多元: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迷茫

“文化自觉的核心是对自我的身份以及自我身份的合法性、正当性,对自己生活世界的必然性,对特定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等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观认同。”[5]由此可见,文化自觉的最高境界是把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当作自己的内在坚定信念,并形成一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而一种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往往又具有相对稳定性,这就使得大学生对自己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坚守成为一种文化传承。

不同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不同。调研不同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的统计数据显示,学生认为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影响比较接近,而受红色文化影响比较弱(见表1)。

在大学生更为崇拜的人物中,从刚刚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比例最高、马云排第二、邓稼先排最后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比较容易受媒体影响,具有阶段性、多元性的特征,但也体现出对于邓稼先这样为国家民族做出卓越贡献的两弹元勋宣传不足(见表2)。当代大学生处于多元文化空间中,具有易于接受异质文化的特点。从调研中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还没有占有绝对优势。

不同的文化显然有不同的核心价值取向,这种核心价值取向是一个民族之所以不同于另一个民族的核心所在。

中国文化自古崇尚集体取向,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家庭和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西学强调个人奋斗、追求个人自由,尊崇的是个体主义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也仍然是群体性的。马克思在17岁就认定了:为人类福利而劳动,为大家而献身的人是最幸福的人。这种为他人工作和为后代牺牲的秉性,亦即“人的类本质”,和中国自古就有的“天下为公”的情怀是一致的。同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也选择了为全中国痛苦的人、全世界痛苦的人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作为自己人生的宏愿,他们顾不上个人的得失,甚至顾不上优雅与生命。集体主义的价值追求,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的整体利益观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前赴后继而建立了新中国,书写了民族尊严,创造了中国模式,实现了中国跨越。

调研显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已在悄然发生改变。比如,在进行个人与集体利益抉择的时候,27%的学生选择兼顾二者,不能调和时,优先考虑个人;8%的学生选择二者是对立的,个人不能吃亏。对于社会主义奉献精神,29%的学生认为是假大空、唱高调。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调研时,有23%的学生选择了没感觉或不认同。在关于最关注的国家问题的调研中,对公民福利的关注占40%,远远高于对国家安全、政治、社会秩序等的关注(见表3)。

大部分学生在关于集体和个人关系处理上还是能优先考虑集体的,但也有超过1/3的同学认为应该优先考虑个人,近1/3的同学完全否定大公无私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代大学生已经出现了文化价值选择上的迷茫,他们中大部分受传统文化基因影响和主流文化引导做出了重视集体的选择。但是不难看出接近一半的同学的价值取向受到了西方个人主义的影响,呈现出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三)民族文化素养缺失: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寻根

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她以独特的民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和以经典文献、制度等客体形式广泛地存在着,并成为中华各族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然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精髓没有深刻的了解,对国家和民族的信仰也不够坚定。只有少部分大学生重视民族文化教育,大学生对于记录中华民族精粹的文史作品并不热衷,对中国历史的掌握情况也仅限于中学课本上学的内容,读过《论语》《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经典和历史类书籍的很少(见表4)。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和中国传统文化典故调查方面,我们选取了中国四大名著和“一饭千金”“投笔从戎”“背水一战”三个历史典故,有44%的学生选择“只读过四大名著其中的一两部”,32%的学生选择“四部都看过”,而“四部都没看过有打算看”和“没有看过并且也不打算看”的比例分别占20%和4%;对三个历史典故都不了解的占28%,“了解一些”的占68%。由于大学生对经典作品或历史类书籍的阅读太少,文化传承就远远不够。

从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长幼有序的观点已经不完全赞同和遵守,53%的学生认为家庭成员应该平等对待。在被问及“您了解中华民族精神有哪些主要内容和表现”的问题时认为“非常了解”和“了解”的占7%和23%,而认为“不太了解”和“完全不知道”的占61%和8%。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些传统文化习俗和约定已经遭到解构,当代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缺失。

在不同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的调研中,传统文化的选择却是最高的,占36%,且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典籍有时间的话应该读”的占83%。这两种结果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文化复兴和文化自觉的背景下对传统文化具有自觉寻根的意识。但因为传统文化典籍阅读不够,文化传承和文化积淀远远不足,使得他们对传统文化精神了解不够,民族文化素养严重缺乏。

儒家文化曾长期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据国际汉学界和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杜维明介绍,美国夏威夷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曾经做过一个“儒家文化在东方各国影响力”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调查的几个国家和地区中,受儒家文化影响多的是韩国,中国大陆排在最后一位;韩国首都首尔最合乎儒家的核心价值,中国上海排在最后[6]。这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素养的缺失。

总之,大学生文化自觉面临多重挑战,情况不容乐观。如何确立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坚定大学生的核心价值取向,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寻找有效的文化育人路径,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教育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然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离不开大量具有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觉能力和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的人才。作为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的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的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开展大学生文化自觉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加强核心价值取向的引导和培育

大学生的文化自觉首先是一种文化观的确立。文化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指针和理论基础。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

第一,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在于共产主义的终极信仰和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可以源源不断地给人以前进的动力与激情。共产主义信仰的塑造应循序渐进,将理论与具体的生活经历、历史事实相结合,通过内心强烈的共鸣,铭刻于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将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具体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通过引领学生对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坚定信念,增强信心,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第二,广泛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整体主义价值取向,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演进史上逐渐形成、巩固并传承下来的。这种国家利益、整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的价值取向有着深厚的社会和文化基础,强调个体对社会整体的责任,有助于激发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爱国思想经过历代仁人志士们的努力和积淀,已成为中国人的重要价值信条,它在当代的最新表现形式,就是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

在大学生文化自觉培育实践中,班集体可以作为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调研中我们发现,48%的学生认为班风、班级整体氛围对个人的影响很大,73%的学生认为班级制定整体发展努力目标对个人有促进作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并在无形的集体舆论中潜移默化、规范言行、陶冶情操。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集体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

(二)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增强文化认同

在回答“你认为加强文化观教育最应该从哪方面入手”的问题时,学生的反映和需求比较多样(见表5 )。可见,要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培育社会主义文化观,需要不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要有效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形式,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主流文化的认同。

根据调研,当代大学生信息了解的主要渠道是网络,而QQ和微信是他们上网的主要工具(见表6),他们上网浏览的主要内容是聊天,新闻和影视剧分别排在第二第三(见表7)。对他们来说,网络更主要是社交和休闲娱乐的工具。

由上观之,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要主动占领网络舆论新阵地,通过开通学校、学院文化官方网站或者微信微博线上讨论平台,以新颖的表现形式和轻松的网络语言吸引广大学生的关注和互动,激发其学习文化、交流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的兴趣,保持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年轻态,从而避免大学生被社会上良莠不齐的网络论坛所误导。

同时,还要创设一些实体文化载体。比如通过树立传统美德和主流道德化身的虚拟卡通人物或动漫形象,将传统文化特色、主流文化精髓以现代色彩图画、流行歌曲、现代戏剧等形式展示在学生身边,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在自己身上找到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影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步实现文化的认同感。

(三)拓展渠道以形成合力来推动文化传承

高等教育要想发挥好文化育人功效,担起文化传承重任,就需要拓展第一课堂通识教育、第二课堂文化熏陶以及大学文化建设等多个渠道,形成合力来推动文化传承。

加强第一课堂的文化传承和文化选修任务。首先,要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从授课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丰富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高等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承载着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两课”内容以理论居多,大学生往往感觉枯燥乏味。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应适当增加人文历史知识,将社会主义理论渊源与实践探索有效结合,博古论今,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可度,并在实践中指导自身成长成才。其次,学校可以增设文史哲等人文科目。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无论是从文化知识传承来说还是培养人才的人文素养要求来说,都需要重视人文学科。可以在选修课中增加古典文学、传统礼仪、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内容,开通文化网络课程,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中华文明不只是陈列在博物馆中的古玩字画,也不只是老学者口中笔下的之乎者也,而是有着丰富的底蕴内涵和生动形象的课堂呈现,是中国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再次,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师是中国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的践行者,所以教师不仅要知识渊博,更要率先垂范,其言谈举止、行为处事体现中华文明精髓的烙印,并将其人文道德思想灌注于科技与政治中,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文化气质,树立文化自信。

第二课堂是推动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第二课堂历来被认为是课堂之外的第二大育人载体。其内容形式主要包括社会实践、科技活动、文体活动、人文讲座、社会工作及志愿服务等。比如,通过组织社会实践,将学生从简单的校园生活带领到丰富的社会现实当中,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革命遗址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感悟红色文化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访问、调查本地的经济文化建设,等等,让学生亲身经历、亲自感受,只有实践过的理论才最真实、最深刻,才最能让学生坚定中华文化自信,代代相传。社团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织形式。大学生因共同的兴趣聚在一起,为共同的爱好协同努力。根据对大学生最喜欢的校园活动的调研,65%的学生选择了社团活动。可以通过加强对国学、武术等传统文化色彩浓厚的社团的管理和支持,抓住学生的实际需求,遵循大学生成长的规律,实现文化熏陶,推动文化传承。

大学文化建设的自觉性是推动文化传承的必要条件。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最重要的是大学有精神,大学有文化。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发展的“软实力”。大学要在凝练大学精神、完善大学制度、倡导行为文化、建设物质文化等方面有高度自觉。大学文化建设的潜移默化作用,必将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实现文化传承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张岂之.辛亥革命断想:政治自觉与学术自觉.炎黄春秋[J].2001(10):13.

费孝通文集:第14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197.

韩震.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J].求是学刊,2005(5):21-26.

袁祖社.“人是谁?”抑或“我们是谁?”—全球化与主体自我认同的逻辑[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2):81-93.

姜华.全球语境下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的哲学思考—韦伯关于德国文化问题研究的启示[J].求是学刊,2012(3):32.

李祥熙.韩国儒学与现代社会接轨的成功实践及对我们的启示[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1):44-45.

浅析大学的文化自觉 篇4

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三个重要时期, 我党深刻认识到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作用, 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 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我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繁荣发展, 也影响了大学文化发展和文化自觉的提高。

一、文化自觉

(一) 文化与文化自觉

文化是人类基于自觉意识的灵感迸发、情感表达、观念创新[1]。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图腾崇拜、神话传说到当代的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移动传播, 从人类生存的世界处处都烙上了文化的印记。文化之于人类的意义和作用永恒, 始终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滋养人类、涵养社会、促进经济发展。

文化自觉, 按照费孝通的解释, 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 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 即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 从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 并获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2]。

在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文化价值渗透的背景下, 我们每个个体都应有一种“自意识”, 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独特魅力, 认真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质与精髓, 深度认同当代先进文化的本真意义与内在涵义。同时, 我们也应具有全球视野, 学习、甄别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增强学习、理解、融合、创新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能力, 最终实现高度文化自觉。

(二) 文化自觉的思想溯源

在中国, 先秦诸子百家所提出的文化理想之中蕴含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化自觉思想, 诸子百家自身的出现在主观上彰显了文化自觉的能力。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 其高度的文化自觉表现在它与道德自觉地充分融合;道家创始者老子的文化自觉, 主张万物和谐、各遂性命, 充满生机、协调的理想世界;法家则认为理想的社会在于令行禁止, 在法令的保护下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墨家提倡兼爱、非攻、人人具有兼爱之心, 则天下和平, 等等。可见, 先秦思想家在文化理想的思考和探索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自觉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 乃至影响到近现代中国的救亡图强。

回顾历史, 中国先贤一直是沿着文化自觉的方向朝前走的。“五四”运动以前, 占主导地位的认识是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到“五四”运动, 基本上是以西方现代文化来代替中国传统文化;而在“五四”运动这个历史大背景下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新的选择。由此,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 中华文化的自觉性、主体性、主动性强烈地凸显出来, 中华文化的同化力、创造力也发挥得淋漓尽致, 我们逐渐认识到中国文化命运的争论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化自觉的发展史。

(三) 文化自觉的价值意蕴

文化自觉的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文化自觉的创新性、批判性和反思性。文化自觉作为一种民族意识和价值理性精神, 本身具有极强的创造性和开拓性;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文化的自觉活动决定了文化的主体对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批判性整合的自觉活动;以什么样的文化自觉来抉择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内容, 以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来兼容并蓄其他外来优秀文化, 以及怎样通过文化自觉活动思考民族文化如何在全球化的新时代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就是文化自觉反思性价值的体现。

二、大学的文化自觉

(一) 大学的文化自觉

大学的基本职能是传承与创新文化、教学育人与服务社会。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重要功能, 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大学里存在文化, 大学本身生产文化。大学里的精神, 大学里的文化, 都因为与一个“学”字紧密相连而特别有生命力。大学里发掘文化, 传承文化, 繁荣文化, 丰富和发展文化都归于一个“学”字。这个“学”字存在于发掘、传承、繁荣、发展的各个方面, 各个环节。大学里的文化可以由一个“学”字表征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就是由一个特殊的人群形成的特殊机构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特性。大学独特的文化, 当然需要独特的文化自觉。自觉其文化之深邃与独特、价值与精神, 从而自觉到大学之为大学。

(二) 大学文化的高度自觉

大学文化自觉, 是大学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 是对大学文化地位作用、历史使命、文化育人的科学理解。现代大学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关键在于提高文化自觉, 增强文化自信。

大学在推进文化创新的历史责任方面要有高度的自觉。文化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文化是一种精神, 一种氛围, 一种价值导向, 一种理性目标;创新是终点的超越, 平衡的打破, 动态的延伸, 高度的提升, 敢想敢为, 敢于超越[5]。文化创新就是大力倡导敢为人先, 敢于超越, 敢于求异, 敢于竞争。大学文化创新的灵魂可以说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理[4]。科学需要积淀, 学者需要执著。崇尚科学既应海纳百川、集思广益, 又应“情种深种”、矢志不移。追求真理就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多思慎行。

大学在坚持文化信念和坚守文化品位上要有高度自觉。当代中国大学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体现。大学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更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定师生内心的信念和信仰。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24字”具体要求, 实际上是明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 也是具体的行动指南。大学师生要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理念, 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观念, 提高“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修养, 反对和抵制一切西化的言论和思想, 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精神和共同价值观。同时, 也要深入研究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 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 坚持多元共生理念, 承认尊重文化多样性, 促进各种文化相互学习借鉴, 使先进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在包容中实现引领, 在共存中巩固主导。

大学在把握文化育人的内在规律上要有高度自觉。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 育人是大学本源价值。大学要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培养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

在政治认同教育上, 大学要结合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现实和社会发展的形势,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理论研究、模型建构, 实证调查与教育实验相结合, 努力探索高校教师和青年学生政治认同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政治认同教育,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和依据的政治认同教育。将政治认同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 努力构建当代中国特色“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范式”。大胆借鉴“政治合法性理论”、“政治社会化理论”和政治教育学等政治学理论的有益成分, 结合我国高校实际, 形成具有我国高校独特的政治认同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大学要鼓励学生多学习、多思考、多研究, 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 从而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大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 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 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 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5]。

三、大学管理的文化自觉

(一) 大学管理层的文化自觉

大学管理中体现的文化自觉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拥有清晰的、明确的、合乎大学文化特征的、先进的管理观念, 这就是大学管理中的文化自觉。大学管理层的文化自觉首先应表现在一切行为始终从大学文化的发展出发, 以自己的文化自觉唤起整个大学更高的文化自觉。

行政权力在大学明显存在的情况下, 衡量行政管理层文化自觉的一个尺度就是教授治校。可以说, 教授治校在一所大学里贯彻和实现的状况, 直接地反映这所大学管理中文化自觉的状况。

一所真正的大学, 管理层如果想要形成权威, 则首先要得到教授的认可, 其次是要得到学术的认同, 再次要得到学术权威的认同。可见, 大学管理更多的是依靠观念、理想、信仰之类的因素, 更少依靠的是强制。或者说, 大学管理更多依靠的并不是权力, 是文化, 是经由文化自觉而形成的权威[6]。

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面、主要方面是抓师资建设、学科建设、专业建设, 管理层的文化自觉也在这些方面表现出来。它们需要特别的文化自觉, 包括自觉地为学术繁荣服务, 为大学文化建设服务, 它们的价值是在这种服务中得以体现的[7]。钱为学所花, 物为学所置, 时为学所用, 人为学者先体现出管理层的文化自觉, 实实在在具体到这些部门, 文化自觉才是实在的。

(二) 大学校长的文化自觉

对于校长作为管理者首脑的文化自觉, 应是综观的、全方位的, 一方面要从学术性的管理部门的文化自觉那里去观察, 另一方面要从非学术性的管理部门的文化自觉那里去观察。大学校长的文化自觉不仅表现为具有运用观念、目标、文化进行管理的能力, 还表现为树立先进的理念。

摘要:文化是人类基于自觉意识的灵感迸发、情感表达、观念创新。文化之于人类的意义和作用永恒。大学文化自觉, 是大学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 是对大学文化地位作用、历史使命、文化育人的科学理解。要提高现代大学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关键在于提高文化自觉, 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觉,大学,大学管理

参考文献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原理, 说明我国文化建设为什么要树立文化自信和坚持文化自觉.http://zhidao.baidu.com/questi.

[2]全国社科界热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J].四川社科界, 2011.

[3][4]田建国.肩负传承创新文化新使命[J].高校教育管理, 2011.

[5]王珩.应用型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2.

大学生文化自觉 篇5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文化自信才能文化自觉。

我方认为文化自信的确需要有一定基础,但这个基础不是文化自觉,而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社会群体/对文化的认可状态,是文化被认识,被接受的过程。而文化自觉是在文化上的/觉醒和觉悟,两者相去甚远。对方的定义显然扭曲了文化自觉的定义。

费孝通先生率先提出了“文化自觉”这一概念。之后,在中共中央机关/理论刊物《红旗文稿》中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定义,即: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历史进步中/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充分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

我方坚定认为文化自信才能文化自觉,理由如下:

第一,从文化的发展角度来说,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先决条件。文化自觉的前提是文化得到传承,而文化得以传承必定需要/文化自信。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使我们勇于发现/并剔除自身的文化糟粕,敢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如若不然,文化何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潭死水,怎能不腐!文化尚且不知能否延续,何谈发展,更遑论/文化自觉? 第二,从心理学/认知角度来说,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直接推动力。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学习目标价值的内部期望/会对社会学习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也就是说,文化自信作为一种内部期望,直接推动/文化自觉。一方面,只有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才有可能对文化倾注极大的热情与精力,进而深刻认识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作用,充分把握文化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只有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坚定信心,才能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正是基于以上两方面,才能通过文化自信做到文化自觉,最终达到/文化自强。

第三,从哲学/认识规律来看,文化自信到文化自觉,是感性认识经实践,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实践过程/的把握和再总结,再提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社会群体而言,没有充分的文化自信,缺乏主动性的文化实践,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不可能推行的。只有不断的文化实践,才能发现自身文化的偏差,最终对自身文化有理性认识,充分把握文化的发展规律,主动担当历史责任,实现文化自觉。

大学生文化自觉 篇6

作者简介:卢玉春,女,(1982年6月—),汉族,重庆市璧山县人,塔里木大学,研究方向:伦理学,讲师,学历:河北师范大学伦理学硕士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新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新疆文化发展和传播的主体,更应具有高度文化自觉。首先,要明确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内涵;加快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实现文化自觉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也有利于促进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我们应通过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双语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来加快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实现。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觉;实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崭新理念,这表明我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在新疆第八次党代会上,张春贤书记也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推动新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同样需要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文学家冯骥才认为“文化自觉”首先应是知识分子的自觉,即知识分子应当任何时候都站守文化的前沿,保持先觉,主动承担。因此,对于新疆来说要实现文化自觉,首先应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自觉。

一、文化自觉的内涵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首次提出的,它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中山大学的李宗桂认为“文化自觉”中的“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国家的,还是阶层的、地域的、乃至团体的、个人的。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主体,文化自觉地范围是不同的。

张春贤书记在新疆第八次党代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为新疆新时期的“文化自觉”指明了方向,报告中指出“现代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方向,以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为特征,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根基,传承和提升区域特色文化,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适应现代化本质要求的文化”这表明新疆各民族的文化自觉相应的包括四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世界文化的“自觉”。

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实现文化自觉的重要意义

(一)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实现文化自觉,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在新疆,尤其是南疆,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严重滞后,使得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了解甚少,实现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可以使他们明白新疆各少数民族与中华传统血脉相连,“本是同根生”的意识就會强化对祖国的亲近、对中华民族的依恋,从而形成和谐的民汉关系,这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自觉”(了解少数民族本土文化,传承和提升新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基础,因为,第一,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提升可以减少各少数民族之间、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文化差距,也能够增强各少数民族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达到心理层面的民族关系的协调;第二,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提升能增进新疆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尊重新疆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这对新疆各民族间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消除隔膜,促进团结和社会稳定是十分有益的。第三,伊斯兰教文化具有强劲的心理调节功能,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平衡人们心理,引导人去恶从善,提升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促进各族人心的凝聚的作用。而新中国成立以来暴力恐怖活动屡禁不止,社会凝聚力丧失是深层次的原因,这就需要我们发挥伊斯兰教文化的作用。目前新疆少数民族中的穆斯林占新疆总人口的60%以上,弘扬伊斯兰文化,切实尊重穆斯林群众的信仰感情对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新疆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对世界文化的“自觉”,也就是在全面深入了解世界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也是新时期摆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上非常紧迫的任务。美国在冷战结束后运用文化向别国进行渗透的手段日益多样化,企图分化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也从未放弃对新疆的文化“侵略”,通过文化战略破坏新疆民族团结局面,曾煽动所谓“世维会”破环新疆各民族的团结,因此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世界文化的“自觉,维护新疆的稳定。

(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实现文化自觉,有利于促进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在生产力的三要素中,劳动者是核心因素,其综合素质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劳动者的思想观念、文化水准、专业素养、精神境界都需要通过文化的熏陶、影响来提升,也就是要通过“以文化人”来实现,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只有实现了以现代文化为目标的“文化自觉”,有了思想上的跨越、文化水准的提高、专业素养的增强,精神境界的提升,才能促进新疆生产力的进步,促进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已被并列为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新疆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可以通过文化产业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而要发展文化产业,我们必须要实现“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对新疆传统文化的物化部分(如文物古迹、传统服饰、建筑等)和精神部分(如神话史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歌舞艺术等)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并对精华部分进行传承、提升和现代转型,从而更好的为新疆文化产业服务,并由此推动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

三、加快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实现文化自觉的对策

新疆长期受“三股势力”的影响,尤其是在西方同化性质的“多元思潮”的冲击下,部分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开始减弱,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对国家和主流文化的认同出现了偏差,我们亟待提出加快少数民族实现文化自觉的对策。

(一)大力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为加快实现文化自觉创造条件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实现文化自觉创造了条件,因为民族高等教育除了遵循一般高等教育的规律外,还保持其特殊性,如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进行教育优惠政策,重视并提倡少数民族学生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学习,这种教育无疑为加快少数民族大学生实现文化自觉创造了条件。

(二)加强双语教育,在语言学习中加快实现文化自觉

少数民族大学生只有学习掌握汉语言文字,才能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深刻认识各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也是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从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并实现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觉”,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对世界文化的“自觉”的实现也需要学习汉语来实现,因为现在很多體现世界文化的文学与文艺作品、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等首先是被翻译成汉语的。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母语的学习对传承和提升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很多内容无法用汉语来翻译,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双语教育,不仅满足了提高个人的文化与文明素质、创造个人自我发展的条件,更大的使命是传承和提升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民族文化的自觉。

(三)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为加快实现文化自觉创造良好环境

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高校可以发挥校园精神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校园精神可激发大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家园、人格完善、崇高的人生理想及人生价值,这有利于文化自觉的实现。

第二,充分发挥人文教育课堂的作用,在教学内容中注意强调文化自觉的培养,使大学生全面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西方文化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明辨各种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从而形成文化自觉。

第三,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加强文化自觉的培养。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大都包括着丰富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智慧,大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可以潜移默化的体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进步性,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抵制西方文化中的糟粕,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从而实现文化自觉。

第四,在社会实践中激发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 “实践出真知”经过亲身实践,可以激发大学生更加理性、坚定地坚持自己文化价值观,从而自发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在新疆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新本地的文化教育资源,如:喀什的盘橐城,香妃墓,喀什地区博物馆,阿拉尔的三五九旅军垦博物馆等爱国教育基地,自然人文旅游景点,名人故居等,让少数民族大学生了解中国历史,新疆历史,中华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等,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实现文化自觉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大学生文化自觉 篇7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自觉,影响因素

1 大学生文化自觉现状

1.1 核心价值观主体意识淡漠, 价值观呈现多样性

在当今中国, 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经历着不同程度的认同, 大学生们的文化观念也受到严重的挑战, 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信仰危机。由于近几年西方发达国家文化大规模的涌入, 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呈现出低俗化、娱乐化、多样化的趋向, 主要表现在爱情观、消费观、利益观和就业观等方面。功利性与世俗化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裂变、思维能力的弱化。相对于压抑人的肉体欲望, 弘扬人的道德价值和精神追求的传统文化, 大众文化对感性欲望的泛化改变了大学生的生存状况, 形成非理性消费、日常行为的异化, 审美情趣趋于通俗化、低俗化。

1.2 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不够深刻, 文化自信明显缺失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由于西方价值观的强力冲击, 大学生对于自己所生存的这片土地知之甚少, 对本国的文化在心理上有陌生感和疏离感, 这不但会导致民族精神危机, 更可怕的是它会成为我们人类自身存在的危机。当今的许多大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儒家文化了解的很少, 他们觉得花费大量的时间来阅读中国历史、文化、哲学之类的书籍是相当枯燥的, 甚至连电视上或网络中有关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内容也提不起兴趣。对于中国文化, 了解才能理解, 理解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博大精深, 感受到才能有认同, 认同后就会产生自信, 他们不愿走出最开始的那一步, 不愿去了解中国文化, 这样又何谈理解、感受、认同甚至自信。所以, 令人忧虑的结果就要产生了, 那就是当代大学生明显缺失文化自信。

1.3 创新思维弱, 实践能力欠缺

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创新氛围不浓, 许多学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应付各种外语考试, 却不愿抽出一点儿时间来参加培养创新能力的各种活动。在教学方法上, 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形式;在学习管理上, 主要是靠布置大量的作业和检查与反馈, 很少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我管理。把知识的传授放在了第一位, 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影响大学生文化自觉形成的因素

2.1 社会环境层面

从外部因素来看, 国际形式下经济和政治也促进了文化的全球化,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实力也就决定了各国在文化上的发言权。在文化的互动和交流中, 文化的接触和交流并不总是和谐、对等的。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 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所以我们还得从内部因素来分析, 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 许多大学生心里对中国在近代历史中被迫打开国门, 中国人倍受欺凌和压迫的现实文化留有阴影, 这使他们对中国文化缺乏认同基础, 他们以此产生了错误的认识, 而且, 一部分教师的文化价值观念中也存在这种错误的认识, 这使教师在授课中潜移默化地把这些错误的认识传授给学生。这就导致大学生对本国文化的反感与否定, 认为自己的文化是落后的退步的, 从而阻碍我国的发展与进步。当他们习惯于否定本国文化, 盲目的崇拜外国文化, 便很难激起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学习中国文化的动力。近几年, 随着各种外国文化产品的疯狂侵入, 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正在受到严重的冲击, 这必然会导致他们文化自信的缺失。

2.2 家庭教育层面

知识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文化制约着人们的知识观, 同时, 知识观也制约着教育和教育观。许多家长衡量孩子的成长水平就是看获取知识的多少, 因为他们认为只要孩子获得了足够的知识就会实现上大学的目标, 可见“知识优先论”已经成为了当下流行的教育观。更有甚者, 许多家长天天盯着孩子的考试分数, 把培养和教育孩子等同于对其进行文化知识教育, 而忽略了对孩子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这样家长就很难把握住孩子的身心发展, 有可能造成孩子产生许多心理疾病。古代读书做官的人生理想放在现代就变成了读书———考大学———上名牌院校———读热门专业———挑好的职业岗位, 这条道路成了家长心目中子女人生的最佳奋斗路径。

2.3 学校教育层面

改革开放以来, 因为市场经济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强, 学校教育层面主要表现为功利化、技术化和使用主义。这一现象的主要弊端就是:学生普遍出现“异化”;二是过于狭隘的专业划分以及高校教育的标准化与统一化严重遏制了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使学生的思想行为由于复制产品, 千篇一律。

2.4 学生个体层面

大学生对于大众文化甄别能力有限, 自主创新、主体意识缺乏。在科学意识缺乏情况下、一些信息经过网络推手的制造、商业利益的驱动, 通过电子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络、网络论坛等网络介质多方位多层次的“注射模式” (戴维·巴特勒所说的把信息像皮下注射一样轻松地刺入人们的肌肤, 个人根本无力反抗) 下, 正如网络名言“网络上没有人知道说话的是一条狗”。再加之一些大学生缺乏实践精神, 随着现代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大学生对自身的角色定位有着很大的困惑, 因此很多大学生思想都经历着不坚定, 不认同, 不自信的信仰危机。

大学生能否认同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化, 这是大学生能否在自己的国家得到卓越发展的前提。因为, 没有任何一个执政党希望一群否认自己执政理念的群体在自己执政的国家获得发展。因此, 大学生必须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和执政基础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高度认同的基础下, 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能力, 提高自身的思想内涵, 开阔自身的知识视野, 使自己能够站在更好的角度审视本国和世界, 以获得本民族和国家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张楚廷.大学的文化自觉初论[J].现代大学教育, 2010 (03) .

[2]辛世俊.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想基础[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02) .

[3]伊宁.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内在结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 2013.

[4]姚亮亮.大学生文化自觉的时代内涵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3.

[5]傅义强.大学生文化自觉的构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J].学术论坛, 2010 (06) .

[6]孙永安.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传统文化自觉[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3) .

[7]王书芳, 张宏辉.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大学的文化性格[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7 (06) .

大学生文化自觉 篇8

思政课肩负着培养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树立良好道德观、法律观、认识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历程、增强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任务,同时对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也贯穿其中,这一过程需要思政课教师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也需要构建起思政课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体系。

大学生文化自觉是指“大学生在研习文化、内化文化和创新文化中所体现的一种文化主体意识,具体表现于大学生在‘下学而上达’的过程中,对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规律、地位和作用有自知之明,并形成一种主动追求、理性选择和自觉践行的文化信念”[1]。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指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定信念和正确的文化心态,它是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一种文化信仰。因此,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应体现在对大学生文化研习能力的培养、文化内化过程的训练、文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几个方面。

一、基于思政课的文化研习能力培养

文化研习能力是指对本民族文化及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鉴别、继承的能力。它的基础首先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继承,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与鉴别,这种能力的培养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知识的学习,二是价值观的确立,三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一)知识的学习

知识的学习指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

对传统文化学习是一个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作为世界上文化没有断裂的中华文化,它的传承对我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过程中,传统文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它是文化认同的基础,没有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就谈不上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崇尚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文化,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2004 年,“五四”运动85 周年之际,《中国新闻周刊》曾以“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态度”为题,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本科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现状认为势力仍然很强大的仅占20%,而认为正在消逝的占24%;对传统文化的未来觉得很乐观和比较乐观的仅占23%,觉得很难说、不乐观和很悲观的分别占44%、4.29%和4%[2]。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大学生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的学习,可以从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时也必须具有文化自觉意识,把文化传承纳入教学过程,在思政课所包括的四门主干课程中,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就可以在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等章节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

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也可以通过思政课的教学过程来实现,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在学习马克思的基本理论的同时,向学生介绍世界其他民族的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思想,使学生学会鉴别。

(二)价值观的确立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体系。张岱年指出:“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道德理论基础也在于价值观。”[3]大学生在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认知与继承,对世界优秀文化学习与借鉴的过程中都建立在已经具有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继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都具有导向作用。因此,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高校思政课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也是思政课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过程中,不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继承,还是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都不可或缺批判精神。传统文化中也有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内容,世界的文化也有不适应中国需要的内容,因此对文化的批判与鉴别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也是必需的素养。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这种批判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素养。因此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是高校思政课的任务之一。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大学生不会人云亦云,对待各种文化都会有自己正确的判断,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具有批判性思维就不会迷失方向。

二、基于思政课的文化内化过程训练

心理学认为,所谓内化即把存在于社会中的文化(如语言、概念体系、文化规范等)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来有意识地指引、掌握自己的各种心理活动。维果茨基认为,内化过程有两种知识相互作用,一种是自下而上的知识,也是个体经验向高级水平发展,形成语言概括,明确意义理解,更有意识地加以应用。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知识,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则形成了丰富的公共文化知识,在个体的学习中,这种知识首先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出现,由概括向具体经验领域发展,形成个体的行为。列昂节夫认为,在内化过程中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人的社会存在就是人的实际生活过程,人的生活是由彼此交织着的活动构成的,是彼此交替的活动的系统。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对象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种感性实践过程。人通过活动反映客观世界,形成关于世界的知识;又通过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世界,使知识得到检验和发展。活动和知识之间存在着相互反馈、相互作用的关系。人在活动时获得知识理解,这些理解又影响人的活动,活动进而又改变人的理解,如此循环[4]。

由上述心理学理论可知,文化的内化是文化价值观内化为个人行为的过程。大学生在文化内化过程中首先通过课程的学习获得了自上而下的知识,通过活动使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加深理解,并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最终影响他们的行为。

高校思政课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内化训练过程中,通过课程设计相应的活动,大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活动的积极参与,使获得的知识得到检验和发展,最终内化为他们的行为。原有的思政课教育模式,基本是以说教为主,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过程中,思政课应该改变传统的说教式的灌输模式,通过设计生动活泼的活动,增强学生对思政课教育内容的理解和学习热情。“因为社会活动的载体,能够使教育潜移默化地进行,能够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转化为主体,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5],这一过程不仅需要思政课教师的努力,也需要高校的文化氛围营造,更需要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与风气,使大学生的文化内化的训练不至因为社会不良现象的出现受到负面影响。在思政课的四门主干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根据不同课程设计不同的活动项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法律观、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形成他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识。

三、基于思政课的文化创新能力培养

所谓“创新”,就是在求异的前提下,发现前所未闻的规律,发明前所未用的技术,实施前所未有的举措,创造前所未见的事物。创新,就是对某个或某些局部有着重大意义的现实问题,加以令人信服的理论阐释和说明,通过对实际生活及社会实践本身的深度观察与缜密思考,发前人之所未发之感慨,说前人之所未说之话语,论前人之所未论之论题[6]。

一个民族的复兴说到底是这个民族文化的复兴,文化复兴的关键在于文化的创新能力。中国具有世界历史上悠久的灿烂文化,但如果没有今天我们对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我们的文化也终将是一个故纸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化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也是在全球化文化多元态势下的必然选择,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源泉来自社会实践。因此,思政课对大学生文化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文化主体意识的培养;二是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文化主体意识的培养

文化主体意识是人对于自身的文化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人在文化发展中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作为文化主体必须使他们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有了文化主体意识,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才能发挥大学生的文化主体作用,才能使他们有意识地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活动。在思政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首先要发挥他们的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改变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被动地位,让他们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灌输者。其次要提升大学生的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提出问题,使大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问题答案。最后要提升大学生的主体价值,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体现,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文化的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源泉来自于社会实践,没有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大学生还没有接触社会,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大部分来自于书本,因此提供更多的接触社会的机会非常必要。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大学生不仅了解社会,而且认识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思政课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四门主干思政课都有社会实践的教学学时,通过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志愿者等活动,培养大学生主动进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和文化创新能力,同时也培养大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与水平,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通过构建,使思政课不仅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成为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主阵地,使中华文化绵延不断,历久弥新。

摘要:高校思政课既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也肩负着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文章从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内涵着眼,提出了基于思政课教学的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路径。

关键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思政课

参考文献

[1]陈水勇.论大学生如何实现文化自觉[J].湖北设计科学,2012,(2).

[2]崔雨,刘玲.大学生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培育途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7).

[3]孙秀玲,杨海萍.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觉[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4]圣才学习网.文化内化与活动理论,2011-11-15.

[5]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403.

大学生文化自觉 篇9

关键词:大学生,人生观的自觉,文化,素养,理想

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意义的根本观点, 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自觉”一语是借用费孝通先生“文化自觉”一语, 意指活动主体克服困难、排除干扰, 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化的过程。大学生人生观自觉是大学生对人生观的自我了解、觉醒。本文试图以人生哲学的视角, 探寻大学生人生观的自觉, 为大学生人生道路选择和个人发展提供指导。

一、迷茫和浮躁:大学生人生道路的现状

在社会转型期, 面临诸多压力和困难, 人际关系的处理, 严峻的就业形势, 面对物欲横流、金钱崇拜, 某些大学生的社会道德与人生理想受到影响。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与生活状态下, 一些青年人感觉到迷惘与浮躁是可以理解的。由于大学生自身缺乏对人生的规划, 而外界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得他们浮躁不安。“人生朝露, 何必自苦如此”, 面对短暂的人生、各式各样的诱惑难以抵挡, 加之大学生人生阅历有限, 他们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在这个充满物质诱惑的世界里, 崇高的人生理想显得如此缥缈。[1]人生道路是从生命的自然状态到生命的社会实践状态运动的过程, 是人生历程自觉展开的过程。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势必造成大学生的迷茫与浮躁, 这就迫切需要大学生人生观的自觉。

二、认识“人”:大学生人生观自觉的理论基础

大学生人生观要自觉就需要对人有个清楚的认知。人生观的物质载体是人, 人要回答如何生活才有意义, 人应该怎样生活的问题, 首先要解答人是什么。因此, 大学生人生观自觉的理论基础即人的本质。

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 (know your self) ”是从个体角度来说的话, 那么认识“人”则是类群体的角度。“是什么动物, 早上四条腿走路, 中午两条腿走路而晚上三条腿走路?谜语的答案是“人”。早上, 中午, 晚上分别比喻人的幼年, 中年和老年。理解“人”仿佛又回到了斯芬克斯之谜。“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的复杂的生命体。第一, “人”具有主体性。作为人生的主体, “人”首先是个人, 即单个的、具有自身特性的人。因此, 每个人有自己的追求、欲望。第二, “人”具有社会性。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 人是社会的人, 只能从社会关系中认识个人。在现实中, 个人与社会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个人生命的有限、个人需要的多样、个人活动的动态总是伴随着个体。毋庸置疑, 在两者寻找一个平衡点, 即人生目的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平衡成为我们大学生人生观自觉的理论前提。

三、文化、素养和理想:大学生人生观自觉的向度[2]

(一) 素养:大学生人生观自觉的前提

《汉书·李寻传》:“马不伏历, 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 不可以重国。”素养即修习涵养, 是形容一个人的行为道德的词语。素养内涵丰富, 包涵道德素养、人文素养, 以及职业素养, 等等。道德素养, 指个人在道德上的自我磨炼及由此达到的较高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如在西方, 古希腊社会视智慧、勇敢、节制、正义为四主德;在中世纪, 基督教要求的主要德行是信仰、博爱、忍耐、希望。近现代以来,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博爱、正义等德性。在我国, 孔子提倡“仁爱”、“克己复礼”、“忠恕”等品德, 并把智、仁、勇作为三品德。“仁、义、礼、智、信”的“五常”理念是我国传统道德素养的精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是集体主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要求人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代大学生也应保持一种基本的道德情操, 常怀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 做到文明礼貌、诚实守信。人文素养, 主要体现为一种“人文精神”。它是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关怀, 是一种为人处世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春秋末期的孔子是集大成者, 孔子创立的人生哲学要求的是入世, 倡导建功立业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 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其思想不仅在社会生活中是强大的精神支柱, 而且在政治、教育和社会风气上还处于主导地位,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国民精神。孔子把“仁爱”视为人生哲学思想的核心, 个体追求人格的完全, 达至君子, 孔子也把仁道作为毕生追求的终极境界, 周游列国, 宣扬“仁爱”思想, 时至今日也为后人学习传扬。《易经》日:“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易经·贲卦》) 古人尚且重视人文精神, 况今人乎?职业素养也是青年大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素养, 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 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青年大学生总会走上工作岗位, 要承担各种各样的任务。面对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迷茫与困惑状态, 个人素养好比一座灯塔, 指引迷航的船舶从此岸到达彼岸。良好的素养, 彰显的是大学生的精神品质和精神内涵, 它是大学生人生观自觉的前提。

(二) 文化:大学生人生观自觉的关键

“文化”一词“从西方翻译而来” (2) , 是一个被普遍使用且具有很大包容性的概念, 至今众说纷纭。我国学者郑金洲先生在《教育文化学》中收集的“文化”的定达310种。尽管“文化”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概念, 尚未有统一的界定, 但它事实上作为一种实践的、动态的“文化活动”却丰富多彩, 且一刻也没有停息过。[3]简单地说, 文化就是“人化” (“向文而化”、“向人而化”) , 即依“人”的意义、向人的理想改变世界和人本身, 使之向美、追善、求真、自由……[4]

文化 (教育能获得文化) 或者说是教育 (文化具有教育的功能) 是大学生人生观自觉的关键。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塑造时期, 需接受各方面良好的教育:正规的学校教育, 广泛的社会教育, 耳濡目染的家庭教育。通过学习、追问、思考和观察, 他们一步步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和奋斗方向。对大学生们进行教育和再教育, 就是一个补充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 一个真正觉悟人生的过程。第一, “认识你自己”。黑格尔指出:“苏格拉底实践了这条诫命, 他使 (认识你自己) 成为希腊人的格言;他使提出原则来代替德尔菲神的英雄人自己知道什么是真理, 他应当向自身中观看。”[5]对自己全面而真实的了解, 是深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第二, “人最为天下贵” (《荀子·王制》) 。生命诚可贵, 应爱惜生命。更应扩展能量, 实现个体价值的升值。第三, 有为与无为相结合。青年大学生做事情, 应当多一分踏实、少一分急躁, 多一分专注、少一分盲从。努力使自己成为合格的“四有”新人。教育应该是指导大学生把握生命意义、树立科学人生观的关键。

(三) 理想:大学生人生观自觉的动力

理想是一种社会意识现象, 是一个人的政治立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集中表现。人们的理想也有先进与反动、崇高与卑下之分。先进的、崇高的理想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的, 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理想。理想是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种类, 如可以分为个人理想和群体理想、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社会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素质理想。“世界上最快乐的事, 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理想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大学生人生观自觉的动力。

自古多少文人骚客、布衣平民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怎么样的理想才有动力呢?第一, 大学生要有正确的利益取向。中国社会进入

WENJIAOZILIAO

了利益多元化的新时期。大学生不应回避切身利益问题。但是应坚持正确的利益取向, 把自身利益与人民、国家利益结合起来, 把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第二, 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有助于大学生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逆境, 有助于合理掌控自己, 成为“设计”和实践理想的主人。“苏格拉底有一个理想———个平静地自拥有公正、无畏、独立的理想。他感到他是幸福的, 因为他一直在实践这个理想”。[6]第三, 科学的人生规划。人生有涯而知无涯。大学生通过科学的人生规划, 积极追求自己的事业, 有助于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总之, 个人理想时刻要与社会密切联系, 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文化、素养和理想是大学生人生观自觉的三个向度。我认为它们三者关系是相互联系, 层层深入的。文化 (教育) 是“向文而化”、“向人而化”, 围绕“人之为人”的美好而崇高的理想提供一种文化范式, 使人“向人而化”;素养是人将文化内化为一种人之应然的生存方式, 是实现“人”的理想的基础。而理想则是“人”的奋斗目标和落脚点, 是人为之前行的不竭动力。

大学生人生观自觉是基于“人”的主体性而言的, 因为“人”不仅是一种境界, 也是一种取向。说“人”是一种境界, 是就人们为自己设定一种高于现实的理想;说“人”是一种取向, 是就人和人的生活追求真善美、趋向理想价值、向“好”的方向发展。 (3) 大学生人生观自觉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一个系统的、漫长的过程。我也认为大学生人生观自觉一开始是少数人的自觉, 只有在接受文化 (教育) 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大多数人的自觉。大学生人身观教育要以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为基础, 以追求人生的整体和谐发展为目标, 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态度, 从而实践有价值的人生。 (4)

参考文献

[1][2]周岑银.生命意义与个体追求—新时期青年人生观的觉醒[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 (6) .

[3]傅林.世纪回眸:中国大学文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21-22.

[4]孙美堂.文化价值论[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5:13.

[5][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第二卷) [M].贺麟, 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96.

大学生文化自觉 篇10

一、大学生文化自觉的理论定位

1.文化自觉

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人类文明的总称, 文化自觉即人的自觉, 对于一个民族或国家而言, 文化自觉能够使其觉醒并获得前行的动力。国内, 关于“文化自觉最为瞩目的阐述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在北京大学提出的观点“文化自觉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 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1

文化自觉视角丰富。一是人对文化的本质性和规律性的把握。二是表现为人们对文化的价值选择与取向。三是表现为人对于自我与世界关系的深刻反思。四是以人类社会的实践作为支撑, 即人类社会的实践发展史也是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史, 人类实践活动即人类文化活动构成了文化的源头和基础。

文化自觉内涵丰富。其一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因素。失去了文化认同就无法形成文化的自我意识, 更不会产生文化自觉。其中对于本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是文化自觉最基本, 最根本, 最集中的体现。其二是文化反思。文化反思反应了人类特有的智慧, 是区别与动物的标志, 文化反思实质是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的文化自觉。其三是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本质需要保持文化的生命力, 其获得需要不断吸收有利于自身成长的因素并获得文化形成的源泉。文化自觉本身就葆有理性精神, 通过实践领域对文化进行创新, 能够不断剔除不利于自身发展的旧文化, 继承和发扬新文化。因此, 从文化创新的角度, 文化自觉起到导向作用, 使文化创新成为文化自觉的结果而出现。

2.大学生文化自觉的作用机理

大学生文化自觉是大学生自觉意识、主动意识的体现, 是其文化认同、文化反思与文化传承与创新后而获得的觉悟与觉醒, 表明了大学生作为文化主体在求取自身存在和发展意义的追寻及理性的对前途和命运的认识和把握, 是大学生思想意识进入更高层次的表现。

大学生文化发展规律的发挥需要文化自觉。大学生文化发展规律是指大学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获得发展动力的规律。运用大学生文化发展规律是指运用大学生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促进大学化建设。大学生文化在发挥作用时必然要面临着与多元文化、外来文化、非核心价值观文化的接触、冲突、对抗及竞争, 面临着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大学生文化自觉能使大学生在对自身反思的基础上理解这一过程都是文化客观现象的存在, 而且是无条件, 不能人文消灭, 这恰恰能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其思想意识的创造性、计划性、目的性及激发其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能力。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文化自觉。马克思说:“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代替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 在那里, 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是个性、需要、能力、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综合发展”2大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内外兼修、多样性、多层次性的反思觉醒塑造自己的过程。大学生文化自觉可使大学生感知到自己个体的独特性和自主性并去追求自身特有价值;了解自己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 会有根据环境而产生的关乎自身发展其他历史性社会发展需要;可使大学生认识到对自我进行调控的能力、与外界协调的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会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而不断拓展和提升;了解其个人发展是受社会关系发展程度制约的而实现了理性的回归。

三、大学生文化自觉提升对策选择

1.自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共生与滋养, 这其中的思维理念、价值观念和民俗风俗都表现着强烈的传承性, 成为新文化得以具备生命的根基。邓小平说:“要懂得些中国历史, 这是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3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 “一定要通过树立对五千年文明的自豪感, 树立文化的自信、民族的自豪感”“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 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大学生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泊”, 学会在辩证否定观中自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自觉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2.自觉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

文化自觉源于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是文化的形成过程。 文化自觉要来源于主体的社会实践, 才能成为“有源之水”, 所以, 大学要建立起课内外、校内外多项实践体系, 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加物质生产实践如到生产一线实习、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增加社会生产关系的实践如参与志愿者活动等;增加科学实践活动如增加课程内的实践学时等。在一系列的社会实践中, 大学生充分展现了实践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丰富自己的社会关系, 在其中体现、实现、创造自己作为人的本质, 而这一过程恰恰是人的自觉在指导人如何处理与整个世界的关系下产生的, 体现了人的自觉性, 作为实践主体的大学生, 体现了其文化自觉。

3.自觉坚守新媒体文化宣传阵地

在互联网时代, 新媒体技术如微博、QQ、微信等已经构成了大学生新的文化生态圈。以新媒体为标志的文化生态圈是大学生文化自觉的新阵地。因此, 一方面要建设好大学生喜闻乐见的、 代表主流文化声音的网络媒体, 如“中国大学生在线”等, 创建大学生网络文化品牌, 争取网络文化的话语权;另一方面, 要加强大学课堂的新媒体技术的改革, 新媒体技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冲击与挑战已经愈演愈烈, 国外的“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方式已经在国产生了示范效应, 国内越来越多的大学已经对已有的课程进行相应改革, 使大学生能够更为自主学习的学习。

文化自觉是文化软实力形成的内在动力, 大学生是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者。通过使大学生理解文化自觉的深刻内涵及广泛的社会实践, 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做到自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自觉坚守新媒体文化宣传阵地, 全程投入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当中。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文化自觉进行理论定位, 得出大学生文化建设的作用机理, 提出自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自觉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自觉坚守新媒体文化宣传阵地是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提升对策。

关键词:文化自觉,大学生文化,理论定位,提升对策

注释

11.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在北京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文化自觉”.

2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笫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5:294.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篇11

关键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031-02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对文化的消费和需求越来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化产业的发展、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中华文化传统的继承以及党的指导思想与大国崛起的时代发展要求从各个方面反映了文化的作用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各国以本国文化为基础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文化交锋也更趋激烈。因此,深入认识文化本质,深刻理解文化发展规律,大力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必须重视的工作。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崛起,本质上是其文化的崛起。文化从哪里来?根本就来自于本民族传统的继承,还可以来自于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文化要往哪里去?向未来去,到人类文明更高的发展阶段去。用现在比较流行的两个词来表述,就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就不能认清自己的文化坐标,不能理清自身文化的发展方向。在今天的中国,文化自觉的核心就是要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问题,而文化自信就是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宏伟目标。费孝通先生在1997年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就是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最好的注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以积极的心态去发掘文化,以强烈的责任感去追求文化,以历史的使命感去探索文化。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一个国家的国本,就是对本国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信;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必然是在本国优秀文化为内核基础上吸收全世界优秀文化,形成海纳百川为我所用的文化气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文化自觉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从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开展文化建设,即文化自觉。自觉这个词含有自发、主动、积极作为的意思。文化自觉,就是能够自觉地去认识文化,用文化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同时指挥自身的行动,就是用文化的视野来观察和分析问题,是要求人们从“人”本身出发,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自身与他人,而不是仅仅从物的角度来解读这个社会。

2008年发生在上海闸北区的杨佳袭警案就是一起值得我们从文化的角度来反思的典型案例。本案发生后,针对杨佳袭警的行为,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网络中关于此事的讨论和争辩也十分激烈,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一部分网友把杨佳称为义士,另一部分人则说他是杀人狂。从这正反两方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它鲜明地反映了因为文化价值的差异而造成的判断有多么的不同。说杨佳是义士的人,其文化价值标准可以说是《水浒传》中的“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说杨佳是杀人狂的人,则是从现代公民社会和法治社会出发做出的文化价值判断。针对这样一起案件,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结果,充分说明在当代中国社会中,价值判断标准出现了紊乱。“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评价,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当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物质基础差异很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人群在文化上的差距同样如此,甚至差异更大。

文化上如此大的差异,更加充分地说明了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传入,传统文化的逐渐复兴,原先人们公认的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取向被不断冲击。作为执政党理念的共产主义文化、西方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乃至是各种亚文化都有不同的受众,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固然可以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但是,如果不能形成一种主流的社会文化,不仅会让许多年轻人产生文化虚无的误解,更有可能造成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严重社会冲突,这也是现在很多人看不惯所谓“80后”、“90后”的根本原因。即文化价值标准上出现了巨大的差异。

因此,面对当前的文化转型,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实现价值观的重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即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样一个价值观重建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自觉的过程。如果不能自觉地发展、宣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用它去占领人民思想文化这块阵地,那必然会被传统的、宗教的、西方的,甚至是颓废的和反动的各种价值观所占据。因此,文化自觉的行动主体就是广大的党员领导干部,8200万党员就是执行这个战略的主力军,这也是由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首先需要广大党员的文化自觉,自觉把这一体系进行发掘、宣扬和实践。以此带动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认可这样的文化和价值体系,形成新的主流文化和价值判断,最终成为一种大多数人的自觉,这才是共产党人应该也是必须完成的一项事业。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文化自觉开了一个好头,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文化自信。其实中国的文化不自信如果从历史上来看,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中国大国地位的逐渐丧失,特别是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对于中国文化的质疑就开始产生了。如果说洋务运动中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还试图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统治地位,那么到了“救亡”与“启蒙”之争的“五四运动”,随着“打倒孔家店”的提出,可以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质疑和否定达到了顶峰。作为后人,我们不能苛求前人面对亡国灭种危险时剑走偏锋的极端态度,不过这些现在读来依然犀利的口号,可以说是面对当时中华民族的生存困境时文化上的自然反应。

面对西方这位粗暴的“老师”,中国这个“学生”不断地求索,最终请来了马克思这位伟大的革命导师。中国共产党人以“造反有理”的新文化,从基层出发,经过近30年的浴血奋战,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和自信,他们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封锁,建立了基本完善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之后,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发展在事实上已经走出了一条“中国道路”,也有一些学者称之为“中国模式”。在这种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过程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自信。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的奋斗史,同时也是一部文化自信不断确立和不断发展的历史。如果没有这样高度的文化自信,共产党人就不可能在落后的旧中国种下马克思主义这朵美丽的文化之花。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这朵美丽的文化自信之花结出的果实。

20世纪末的苏东剧变,导致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陷入了低潮。西方的资产阶级学者们在世纪末高呼自己的胜利,他们判定这个世界的文明终结了,资本主义是这个世界最合理的制度,资本主义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其中的典型代表者莫过于“文明终结论”和“文明冲突论”。虽然两者内容有所不同,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即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达到了最高峰,那就是现在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随着苏联的解体,马克思主义被证明失败了,历史终结了,人类文明从制度上已经达到最高峰,只需要在一些细节上进行修修补补了。而其他如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等,和西方文明的冲突将成为未来世界矛盾的主要冲突点。但众所周知的是,整个西方控制了世界上绝大多数资源、科技、资本和话语权,所以,它深层的含义就是这个世界到最后只可能剩下现代西方文明这一种社会发展模式。

然而,“中国模式”的出现,是对这些理论无声而有力的回击。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认清马克思主义才是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体现出的就是一种高度的文化自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就是这一文化自信的现实体现,表达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文化自信以及为人类未来文化发展之路不断探索的天下胸怀。

当然,今天的中国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转型的过程中,文化的转型也不可能脱离这一社会存在。因此,中国社会中依然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文化不自觉和文化不自信的问题。文化上的不自信根源于文化上的不自觉,如果没有文化上自觉地去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内核,自觉地去学习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果,自觉地去学习我们的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前辈的优秀理论,那我们就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就不会明白自己该往什么方向前进。那些每天只会高喊西方“普世价值”的人,骨子里缺乏的就是这样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习近平同志最近几年在中央党校多次讲到领导干部要学点历史,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就是对全体党员领导干部的深切勉励和教诲。

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向文化进军的冲锋号,这是时代的潮流,也是时代的选择。中华民族要实现的伟大复兴,不仅仅应该是物质文明的极大发展,更需要的是文化上的伟大复兴。只有自觉地完成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自觉地完成对西方现代文化的批判与吸收,自觉地学习、继承、完善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化、大众化与时代化。只有自觉地去了解他们,熟悉他们,才能在学习他们的同时在实践中不断超越他们,才能把真正地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韩毓海,等,著.人间正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大学生文化自觉 篇12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困境,策略

人类的发展进步史, 就是一部生动的文化史, 人类孕育了文化, 同时文化也以巨大的前瞻性和超越性给人类进步以巨大的推动。正如恩格斯早就指出的:“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 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2) 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当代大学生, 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巨变, 面对中国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理想信念缺失, 思想道德滑坡, 社会风气浮躁等一系列不良社会现象, 面对伴随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微时代中, 文化领域所隐藏着的传播和竞争危机, 如何避免成为文化自觉和自信弱化和缺失的群体, 如何承担起传承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使命, 是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变化应该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微时代下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的内涵及其表现

1. 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的内涵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 “自觉”是指自己有所感觉、觉察、认识并有所觉悟。“自信”即相信自己。那么, 文化自觉自信, 就应该是一种对自己民族文化高度认同和了解基础上的信任与担当。正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指出的, “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应对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对其文化的历史有所了解、对其文化的未来有所把握。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文化软实力时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自信, 就是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充分了解、高度认同之上的文化觉悟能力和文化担当精神。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和逻辑起点, 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落脚点和最终归宿。具体而言, 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应该表现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了解与认同、继承与创新。

2. 微时代下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的表现

当今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和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整体上是比较认可的, 但是在微时代的今天, 大学生文化的自觉自信也出现弱化的信号, 甚至在一部分大学生那里, 文化自觉和自信严重缺失。

首先, 源于长期的应试教育, 很多大学生欠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知。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甚少, 再加上受传统文化校级方面的影响, 片面地对传统文化加以误读, 认为传统文化一无是处或者根本与世界现代文化格格不入。追求功利、实用的思想导致在缺乏传统文化的认知底蕴, 更不愿意去传播、发掘、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

其次,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缺乏认知的同时, 部分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国革命史的认知也不尽如人意,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与理解的一知半解,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践行的不足, 民族观念、集体意识与国家政治观念淡薄。

再次, 相当多的大学生群体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崇洋媚外, 一味效仿和追逐。从思想观念、价值观到生活、消费方式不一而足。很多大学生对西方语言、西方节日、西方电影、音乐、饮食兴趣浓厚, 有些大学生以说外语、过洋节、看大片作为自身时髦和个性的主要方式。同时, 很多大学生也非常向往西方国家的“民主”和“自由”, 对西方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理解停留于表面。

二、微时代下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培养存在的主要困境

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为代表的微时代的到来, 使文化的交互和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 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群体迅速地接受并适应着多元文化带来的冲击。

1. 微主题的去中心化干扰着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培养的主旋律, 挑战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权威

网络时代新媒体中微主题的去中心化, 就是在社区化交流阵地或者平台, 没有绝对的中心, 每个人都是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信息扩散和传播, 范围瞬间扩大, 聚焦即刻产生, 热点随即发酵。文化威权进一步在微空间分散, 主流意识形态文化在文化权威中的角色迅速被分散的众多个体代替, 个体应用微信、微博, 使文化传播和表达多元扩展, 并迅速成为微文化的主导力量。这种微主题的去中心化趋势对社会和国家的主流文化产生巨大影响, 在这样的传播方式干扰下,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认同接受主动性较弱。

2.“微时代”对大学生的基本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构成重大冲击, 在文化甄别上陷入迷途甚至产生教育逆反心理

微时代下, 全球性和自由性更加突出, 受新媒体新鲜事物的吸引, 炫富、“网红”、“自黑”等“娱乐至死”的病态影响, 个别大学生为了出名、搏上位, 不惜通过整容、撒谎包装自己, 甚至成为各种媒体平台中意见领袖的佼佼者。在微空间中广泛传播的各类网络社会思潮也蜂拥而至、鱼目混杂, 尤其是西方思潮的不良影响, 使得大学生在基本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上浮躁、功利和扭曲, 对各类文化的甄别上缺乏基本的判断力。

3. 信息传播的高速性和多向性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 对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教育培养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微时代中各类文化产品的出现带来了文化和知识传播的裂变, 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 声像并茂、形象清晰、再现迅速、感染力强, 能够对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物理刺激, 是传统学习方式所不可比拟的。学习情境、知识信息、自由变换的时空交流、先进的教学理念, 大学生学习的自主空间集聚增大, 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慕课、各种学习微信公众号等给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培养的传统课堂灌输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三、微时代下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培养策略

1. 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 加强大学课堂人文教育

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的提高, 离不开高校思政理论教育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的发挥, 这就要求我们更新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和教授形式, 使得文化教育真正被学生接受并喜欢。因而, 需要大力挖掘授课内容背后的人文因素, 在宣传灌输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时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的阐释, 使学生在文化熏陶的中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爱国情绪。同时要关注社会现实问题, 从问题导入, 在给予学生适当思考空间的同时树立符合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追求。

2. 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正确引导微时代新媒体传播方向

大学教育的本质就是文化的培育和传承, 大学的教育与文化自觉自信的培育紧密联系。大学生理应成为捍卫民族文化和当代文化的主力军。因此, 应着眼于健康校园文化氛围的养成, 一方面应当鼓励大学生自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另一方面也应重视利用微时代新媒体的传播优势, 提高微传播在文化宣传中的地位, 设置各种微传播的官方主流平台, 引导文化校园微传播的方向, 尽可能地创造文化体验空间, 增强文化互动。

3. 培养文化传承责任感和文化创新意识, 提高文化反思能力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担当和创新需要家庭、学校和大众传媒一同承担。汲取丰富而深厚的文化营养, 增强每个人对家庭、母校、社会和国家的认同感, 使家庭文化、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成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石和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使大学生在文化体验、文化融合、文化对比中提高文化反思能力, 进一步激发文化的创造力。

没有文化的号召和引领, 一个民族和国家将失去它的灵魂和创造力。传统文化是实现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的根基, 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 才能使传统文化在当代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中依然坚守与坚信民族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的现实力量, 在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它体现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是今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驱力。大学生只有具备文化自觉自信的意识和能力, 才能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当今微时代下文化发展面临的何种挑战, 才能真正地以主人翁和建设者的姿态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沈壮海, 段立国.担当进取自主自信向善向上——2014年度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N].光明日报, 2015-05-07 (16) .

[2]中共中央宣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4.

上一篇:科研认识下一篇:初三化学创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