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宿舍的文化色彩

2024-07-17

大学宿舍的文化色彩(共6篇)

大学宿舍的文化色彩 篇1

大学宿舍, 应该是最接近大学生思想真实状态的地方, 因为这里自由的氛围能够让他们突破课堂内的束缚, 以一种生活化的形式放飞想象。但是, 这里曾经似乎只是“休息的地方”, 没有进入教育者的视野, 他们的行动中只有对于大学宿舍生硬规定式的管理。

今天, 在很多大学生的眼中, 宿舍已经远远超越了“休息”的功能, 而承载着更多课堂之外的大学生活内容。特别是近年来, 随

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 大学宿舍的育人功能愈加突显, 更多的人性

化管理让大学宿舍平添了几分文化色彩。于是, 大学宿舍这个只是地点指向的词因为大学生个性生活的斑斓而带上了丰富的文化色彩。宿舍内, 学生们关注着天下大事小事, 可以因为观点不同争执得面红耳赤, 但不会伤了感情, 更多时候是沟通之后对对手独到见解的点头尊重;宿舍内, 学生们谈论着个人幸事悲事, 可以因为一时失利感叹少年之愁, 但不会长久, 更多时候是青春激昂后对未来的踌躇满志……所以, 在很多大学生心中, 大学宿舍又是感性的、情绪的、流动的, 其文化色彩的斑斓衔接的是青春的律动。我们不难理解, 每当大学生即将走出大学生活时, 他们会对着宿舍这一方斗室“未语泪先流”, 因为, 这里有他们割舍不下的青春故事, 有他们的激情、爱恋和感动。

记载着大学生丰富生活、感情的地方, 当然不应该有教育者的缺

失。高校在努力创建和谐校园的动力下开始越来越关注大学宿舍,

让更多关于人的品质的教育在这里延展。思想因为引导而走得更

远, 自由因为引导而更有价值, 生活因为引导而更趋和谐。本期

“刊中刊”的策划源于永城职业学院举行的“宿舍文化与大学生

成才”主题演讲比赛。有教育者听了演讲后说, 学生们关于宿舍的

感性叙述, 让他们看到了大学生课堂外的真实生活和情感, 也让他们看到了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在和谐校园构建中的巨大能量。刊载的这

几篇该校学生关于宿舍的个人记录, 其意义亦在于此。

大学生宿舍文化功能与建设 篇2

大学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分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占据着特殊地位,有着独特而重要的育人功能。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休息的主要场所,也是高等学校校园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大量事例表明,以宿舍为载体的高校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如何通过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来推进校园文明建设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

大学宿舍文化是大学生在宿舍范围内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所创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内涵包括宿舍的政治文化、科技文化、娱乐文化等。它表现在宿舍成员的学习方式、生活习惯、人际交往、精神风貌、道德氛围、室内环境布置、日常用品摆设等方面。其中有两个方面比较重要,即“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是指宿舍的环境、卫生、装饰、设施和规章制度等。“软件”是指宿舍学生们的道德规范、组织纪律性、理想情操、心理趋向等。

二、宿舍文化形成的原因

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高校教育的变革、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成熟、思想教育管理的改进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等外部环境发展逐渐形成。

1.招生制度和高校教育的发展

随着高校扩招,“班级”作为最小学生集体单位的地位已逐渐为宿舍所取代。学生宿舍已成为大学生活动内容最丰富、停留时间最长、思想反映最集中的地方。从高校生活的特点来看,宿舍是课堂的延伸。从某种角度讲,它比课堂的影响力更大,因为学生在宿舍里停留的时间一般比在课堂上的要长。据调查,大学生每天在宿舍度过的时间长达13个小时,除去8小时睡眠外,还有4-5小时用于学习、交谈、娱乐、自身管理等。宿舍不仅是学生生活和休息的场所,也是他们学习、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和交友娱乐的地方。

2.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成熟

随着培养模式的种类增多、学生人数增加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各个高校也加大了对学生公寓管理的改革力度,由后勤公司来进行统一的服务与管理,进而形成多体制、多方面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特有的大学宿舍文化。

3.高校加强思想教育管理

由于学生宿舍已处于现代高校学生生活学习的中心地位,许多高校开始将学生宿舍管理列入学校重要工作内容,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强学生宿舍的管理。由一个部门管理变为由学生工作部、院团委、保卫处等部门综合管理,由原来简单的宿管人员、清洁工、楼长负责转变成要求院系领导、专职辅导员、带班教师入住学生宿舍,把严格管理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三、宿舍文化的特点

1.参与性

宿舍文化具有明显的个体参与性特征,宿舍中的各种活动对每一位成员来说都有充分的参与权。在宿舍里每名学生都自认为是主人翁,有对各项宿舍活动的参与权和话语权,可以对宿舍的活动表达独立的见解与意见。加大了宿舍成员参与宿舍文化的自由度和自主性。

2.易变性

大学生容易受社会上各种文化影响,例如网络、短信、飞信等等,使他们关注事物的兴奋点经常转化,思想活跃领域广、情绪转换突然,这些都使大学生宿舍文化处于一种不稳定的易变状态。

3.真实性

宿舍文化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宿舍成员的思想、行为、文化修养,在无老师和校方干预监督的宿舍环境中,同学们思想行为的表现最真实、最集中。

4.互联性

宿舍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是与整个学校的大环境息息相关的。学校大环境的好坏影响着宿舍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5.影响性

大学生宿舍文化对宿舍成员的影响不是通过硬性灌输,如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处罚条例等外部强制力量来完成,而是通过宿舍文化所形成的精神文明氛围逐渐熏陶形成。这种无影无形的影响力,促使宿舍成员按照宿舍文化的要求行动。

6.集体性

大学生宿舍文化不单单通过个体做一些事情而体现出来,往往要全体成员集体参与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例如最佳宿舍评比,宿舍装饰比赛等等活动,不能单单靠一个或几个宿舍成员来完成,而需要全员参与、齐抓共建才能取得好成绩,这就突出了宿舍文化的集体性。

四、宿舍文化的功能

1.思想教育功能

宿舍是学校的一个“细胞”组织,也是青年大学生每天相聚的最稳定的生活场所。在宿舍中,学生间的交往频繁密切,每一个学生都是按照自己真实的思想和生活习惯说话做事,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具有真实性。例如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从而产生大量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在宿舍这个自由的天地里,他们可以通过无拘无束的“卧谈会”等形式进行表露或渲泄,与室友共同探讨,让室友为其想办法、出主意。此时宿舍成员的真诚劝导和热心相助就会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消除过多的忧虑和消极思想,减轻心理压力。

2.导向上进功能

在宿舍这方无拘无束的天地里,大学生可以自由传播、交流各种政治信息、社会信息、校园信息。社会上流行的市场经济文化中的风险性、机遇性和功利性倾向都在刺激着大学宿舍的政治文化氛围。管理者要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之间的交往和交流,使宿舍文化具有明显的导向上进功能。

3.群体凝聚功能

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娱乐非常集中的场所,尤其在宿舍内学生彼此以兄弟、姐妹相称,“家园”气氛十分浓厚。宿舍文化的重要作用就是强化宿舍成员的这种高层次的“家园”意识,用集体主义观念取代传统的家庭观念,从而在全体成员中形成一种无形的向心力。

4.人格塑造功能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宿舍文化是一种群体心理环境,通过这一环境的熏染,使个体将这种群体心理环境非强制地、非逻辑地移植到自己的心理系统中,经过同化而形成个体的心理特征,并在深层心理结构中把宿舍文化的宗旨和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体系,从而完成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和人格的初步成熟。

5.素质拓展功能

学生公寓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阵地,为大学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不同专业的学生住在一起,可以彼此交流学习经验,传递学习方法,完善知识结构,开拓视野。学生公寓作为第二课堂,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集体主义意识,为增长社会知识、锻炼社会能力提供重要渠道。

6.文化教育的导向功能

大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改革的深入,大学生作为校园文化的主体,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敢于求新、求异,敢于追求、探索,但同时他们思想单纯、情绪不够稳定、缺乏社会阅历、容易为表面现象所迷惑。由于学生公寓文化是在高校德育工作的大环境下发展成形的,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的参与行为也完全是基于内在需要,学生在活动中的感受容易对其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学生公寓文化可作为重要载体为实现思想教育目标服务。

五、大学生宿舍文化功能的建设与实践

1.创新管理机制

成立由学校分管、领导负责,以学生工作部为主,由团委、总务处、保卫处等有关领导参加的学生宿舍管理机构,负责学生宿舍的日常卫生、制度规范、设施维修、安全保卫及生活服务等管理工作,克服教管脱节、出事相互推诿等弊端。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实行学生宿舍长就寝考勤汇报制度,成立学生公寓安全自查小组,组织学生进行安全巡查。大学生通过自愿参与的治保工作,不仅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也使学校的安全工作做到防范于未然,使学生的身心与财产得到有效的保护。

2.要以人为本,全方位配合机制

宿舍文化建设的目的是针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要牢牢抓住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激励学生、教育学生的中心思想。教师要为人师表、管教管导;后勤部门要关心同学们的冷暖,提供优质的管理服务和完善的物质条件;班主任更要深入到宿舍中去,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良好品德去感染学生,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

3.发挥学生“三自”功能的自我运行机制

学生是宿舍文化的主体,必须依靠大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尤其是要发挥大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把他们推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舞台,通过他们团结更多的同学,影响他们都朝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目标努力。要在宿舍建立以宿舍长为联络点、以大学生舍管会组织为核心的管理网络,发挥其在公寓管理中的次要核心作用。

4.建立健全大学生宿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大学宿舍的文化色彩 篇3

通过调查研究, 我们发现, 在90后女大学生不良宿舍关系的问题中, 主要出现了以下几个典型的问题:1、以个人为中心, 只追求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情, 而忽视了对其他舍友的关心;2、独生子气息太重, 依赖性强, 耐挫性差, 安于享受, 不愿付出劳动;3、过分看重成绩与眼前利益, 缺乏互帮互助的精神;4、集体意识淡薄, 不尊重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 特立独行;5、嫉妒性强, 以个人喜好对他人进行评判, 容易出现“小集体”和部分舍友被孤立的现象。以上种种不良现象如果不能及时改善或问题不能彻底解决, 将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都产生不良影响。

二、产生不良宿舍关系问题的原因

对于以上产生的现象, 我们着重从社会、个人和学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社会因素:

从当前的大环境来看, 处于知识经济爆炸时代的我们, 似乎每天都在被灌输着“优胜劣汰、强者生存”的思想。社会就业难的事实不停地告诉我们, 只有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才可以确保自己以后稳稳地立足于这个社会。来自于社会过重的功利导向, 使得部分学生的个性发展出现了偏差。现在很多的大学生就是在这种激烈的分数竞争和过重的功利导向的氛围中成长的。部分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盲目追求高分数, 忽视社会实践锻炼, 忽视思想品德修养和自身人格魅力的提升。加之在学校的各项评优中, 有意无意地突出成绩名次, 这样的社会现状, 使一些学生为了期末能获得一个好分数, 有了复习资料也不与同学共享, 更别说拿出时间为同学解决疑难问题, 也更加淡化了她们参加集体活动和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更有极少数人, 只讲实惠, 不讲道德, 遇到有利可图时, 便不择手段, 贬低他人, 抬高自己, 把个人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出现这种情况着实令人担忧。

2. 个体因素:

(1) 首先从主观因素来讲, 90后的我们, 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团队意识, 依赖性强, 耐挫性差。从小就是家庭关注的中心, 集万千宠爱于一生。但要知道, 一旦进入大学, 进入宿舍, 我们就不再是中心, 如何平衡好这种巨大的落差就成了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大学生活是社会的前奏, 每个人都只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自己的想法被忽视, 意见没有得到采纳, 也是常有的事。但因此就觉得心里不舒服, 又不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合适的方法和合适的时机与他人进行沟通, 反映出我们在面对具体问题的处理上, 还尚显稚嫩。涉世未深的我们, 缺乏社会应有的交际能力。由于人际交往方面知识的缺乏与技巧储备上的不足, 我们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 傻了眼, 不知从何解决。于是, 意见越积越多, 矛盾越来越深。 (2) 其次, 客观因素对我们个性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如地域的差别、家庭的教育方式、生活条件的不同等等, 导致了我们思想、价值观、生活方式的不同, 这些因素的影响可能是根深蒂固的, 无法在一时之间改变。很多时候, 面对这种无关对错的问题上, 我们却仍旧是一味纠结, 坚持自己的看法, 而不能互相理解、换位思考、彼此包容。

3. 学校因素:

当然, 作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基地, 学校方面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就大学生宿舍问题而言, 虽说学校采取了许多措施, 解决了一些问题, 但也确实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 学校在宿舍管理上忽视了一些因素:只有生活管理, 没有心理疏导。目前高校大多为4人一间房, 除了上课外, 几乎所有的时间、空间都在宿舍, 这无形之中就把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局限于四人之中。一旦宿舍内部出现了问题, 很少有他人介入, 同宿舍内学生虽说抬头不见低头见, 但没有了笑脸, 没有了温暖的问候, 彼此之间看对方都觉得心理不舒服, 谁都没有主动和解的表示, 宿舍就变得更加冷清, 问题得不到解决, 氛围难以调和, 改善关系的周期也随之加长。虽说学校有心理辅导员, 但“僧多粥少”, 而且很少有学校真正能让心里辅导员走进宿舍, 有了问题的我们, 缺乏有专业知识的老师加以辅导。固然宿管阿姨会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上的一些问题, 比如洗衣服、打扫楼道等等, 但真正涉及到心理方面的问题时, 她们显然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 学校在精神修养方面还是没能很好的发挥其应有的教育职能。在对大学生思想品德、个性培养方面, 学生潜能与人性的发掘方面, 做得还不够深入。对于他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正确树立, 并没有做到很好的引领。可能学校还是更多地注重于专业知识的培养, 而忽视了对于大学生人格魅力的塑造。当今的社会, 专业知识的储备固然很重要, 可是真正决定一个优秀人才的关键因素可能还是“情商”而非“智商”。

三、构建和谐大学宿舍文化建设的对策

综合以上原因的分析, 我们发现, 其实在很多问题上, 只要我们积极的去应对, 还是不难解决的。为此, 特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 社会方面:

社会大环境也是决定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 社会必须为大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进一步深化当代的教育体制改革, 新闻媒体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正确的价值导向, 开展全方位的社会教育, 引导学生参加积极有益的社会活动, 为大学生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 社会用人单位也要实现转变, 由追求人才的专业性转变为更加注重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以及知识、能力的综合性。

2. 个人方面:

90后的我们, 曾经是每个家庭的中心, 家中所有人都围绕着我们而转。可是进入大学之后, 我们必须清楚地明白, 每个人都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别人也不可能会围着你转, 只有自己去积极主动地适应他人, 才能更好的融入这个环境之中。克服独生子女固有的娇惯, 我们要变得更加有担当, 多为宿舍工作做贡献, 多多关心宿舍其他同学。成绩固然很重要, 但我们不能只看到这些, 人际关系的培养, 对我们以后的人生、工作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要学着宽容、理解他人, 消除嫉妒、偏见等不健康的心理。已经迈入20岁的我们在心理上要慢慢走向成熟, 不再以小孩的思维考虑事情, 而要以成年人的视角看待问题。事在人为, 我们真正从态度上转变了, 很多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了。

3. 学校方面, 也应当尝试一些方面的改变:

让心理辅导员真正介入到学生宿舍管理中去, 不仅仅只是挂个名, 而是要切切实实的去了解学生心里真实的想法, 给予他们有效的开导和引领。多开设一些人际交往方面的课程, 让同学更多的了解人际交往的技巧, 感受人际交往的魅力。当然, 对于宿舍集体活动, 应该鼓励同学们多多参加, 以增强宿舍凝聚力, 促进宿舍成员情感的交流。

4. 最后, 在家庭教育方面, 从小就要灌输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告诉他们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 逐步引导他怎样关心别人, 以及培养他宽容、赞美、团结、有担当等一系列良好的品质。

总之, 女大学生宿舍文化作为高校女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女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 构建和谐美好的宿舍关系, 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从个人、社会、学校、家庭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找出解决宿舍关系的方法与对策, 经过各方不懈努力, 相信一定能营造出和谐温馨的宿舍文化, 为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证。

摘要:大学生活历来是丰富多彩的:演讲比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当然我们不能忘记的是另一个地方——作为学生长期居住和生活的宿舍, 其中的宿舍文化也是大学生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和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在当下社会的大背景下, 90后女大学生在宿舍关系的处理上出现了很多问题, 不仅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也影响了个人的发展。为此, 我们以“90后女大学生宿舍关系”为主题进行调查研究, 就不良宿舍关系问题的常见现象、产生原因和应对策略三方面探讨如何构建和谐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及相关的对策。

大学宿舍的文化色彩 篇4

【关键词】大学生 宿舍文化 问题 途径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指在大学生宿舍这一特定的环境里, 宿舍全体成员依据宿舍的客观条件, 在从事各种可能的活动中所形成的物质环境和文化氛围。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部结构大体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为表层宿舍文化,主要指宿舍的硬件设计、内部设施、布局结构;第二层为中层宿舍文化,主要反映各种规章制度;第三层为深层宿舍文化,主要指宿舍成员的政治信念、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面貌、心理素质、审美情趣等及其外化表现。大学生宿舍文化的这三个层次互为表里、相互影响、互为转换,从而构成一个特殊而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情况看,大多数学生宿舍卫生能基本保持干净整洁,宿舍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和睦,相处过程中宿舍成员之间存在的误解、矛盾等问题也能经过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及时消除,基本不会对宿舍整体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但与此同时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个别学生宿舍卫生状况差且存在不配合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工作的情况,在女生宿舍中依然存在着宿舍关系不融洽甚至发生口角的现象。

(二)学生宿舍中不文明现象依然存在,如在宿舍打游戏、深夜大声喧哗、影响他人休息等。

(三)以宿舍为基础的学生党、团、学生会等基层组织建设不完善,没有将学生的自身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

(四)个别学生因各种主观或客观原因出现晚归现象,违反宿舍管理规章制度。

二、解决对策及努力方向

(一)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关于加强自我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努力使学生做到自我约束、自我提高,做到自觉遵守学校宿舍管理的规章制度,减少学生宿舍中不文明现象和违纪违规行为。

(二)高校学生教育工作者,应提高走访学生宿舍的频率,继续深入走进学生宿舍,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宿舍关系不融洽的问题。

(三)完善以宿舍为基础的学生党、团、学生会等基层组织的建设,并积极开展文明宿舍、优秀宿舍评比活动,同时建立区域性的互动公共信栏。

(四)加强与公寓辅导员的联系,强化宿舍管理工作的力度,坚决惩治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

三、构建大学生宿舍文化软环境的途径

大学生个体、学校宿舍管理服务者、住宿软硬件环境是组成校园宿舍系统的几个重要因素,建设和谐宿舍文化,必须从这几个要素的平衡抓起。

(一)用温情去召唤,让学生在宿舍集体生活中享受人生

我们作为管理者,要通过“柔性服务”与学生共同经营宿舍文化。从细微之处入手,加强学生与学校的双向沟通,及时把学生合理的宿舍需求反映给学生宿舍的直接管理者,把“温情”注入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争取在现有的条件下尽最大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不能满足的学生合理需求则向学生解释说明,征得学生的理解。

(二)以文化为支撑,让学生诗意地生活在校园中

海德格尔说:“人类要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我们则提出“让学生诗意地生活在校园中”,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用文化去支撑。宿舍文化建设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宿舍文化活动:

第一,以思想教育为根本,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宿舍。通过主题班会、主题教育活动的形式向学生灌输“宿舍是我‘家的理念”,在这个家里,学生可以自由地展示自我、交流思想。而这个“家”则是需要宿舍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一起经营。

第二,以组织建设为龙头,积极推进学生党团组织进宿舍。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自治组织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在以现有校、院、班党团组织体系为主的基础上,以学院学生宿舍为单位,将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学生骨干组织起来,实行党员联系宿舍,责任到人。

第三,以教育管理为重点,深入走访学生宿舍。在宿舍中与学生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中存在的生活、思想、私自校外住宿等各方面的问题,使老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四,以规章制度为保证,积极推进宿舍管理规定进宿舍。为规范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应进行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建设,如《宿舍文明公约》《文明宿舍评定细则》等,为完善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四、结语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也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充分认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正确把握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更好地为构建大学生宿舍文化软环境服务,也能更进一步发挥大学生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从而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宿舍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杨苗苗,李磊,晁艳.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05).

[2]吕红梅.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原则与对策探讨[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

大学宿舍的文化色彩 篇5

一、认识现状,理性剖析,是强化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

1.宿舍文化建设内容庞杂,至今没有形成鲜明健康的主打内容。

在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中出现了一股灰色的潜流,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宿舍的精神环境,也影响着学生良好精神风貌的形成和健康成长。比如,室内布置上,渐趋世俗化、追星化;语言交流上,渐趋庸俗化、低级化,一些粗野的词汇在宿舍中使用频率极高。宿舍的“卧谈风”更是一些大学生的“必修课”,谈天说地,评古论今,几乎无所不谈,更少不了诸如“饮食男女”的热门话题。久而久之,每个人都脱不了庸俗、下流和空谈的风气。此外,人际关系紧张的事情时有发生,个别学生甚至到了互不言语的程度。

2.宿舍文化建设形式单调,用功不够,没有形成全新的主流文化。

海德格尔说:“人类要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我们应该提出“让大学生诗意地生活在校园中。”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用文化去支撑,所以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创建活动。宿舍文化建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人提出主要有以下10个方面: (1) 以改善住宿状况、美化生活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改善活动; (2) 以进行思想引导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 (3) 以进行科技开发、创造、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开发创造活动; (4) 以拓宽知识面为主要内容的课外学习活动; (5) 以巩固课堂学习效果为主要内容的复习巩固活动; (6) 以活跃气氛、培养情趣为主要内容的文艺活动; (7) 以健身健美、增强体质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活动; (8) 以协助管理、支持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共建活动; (9) 以爱校、助校、美化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建校活动; (10) 以勤工俭学为主要内容的助学活动。但就目前宿舍的情况来看,能做到的基本上是搞搞卫生、空洞说教、贴贴墙画等,远没有完全达到应有的效果。

3.宿舍文化建设底蕴不深,层面不够,没有形成浓郁厚重的文化氛围。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指在大学生宿舍这一特定的环境里,宿舍全体成员依据客观条件,在从事各种可能的活动中所形成的物质环境和文化氛围。它包括室内设施、整体布局、卫生状况、规章制度,宿舍成员的人际关系、道德水准、学识智能、审美情趣、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其内部结构大体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表层宿舍文化,主要指内部设施、布局结构;第二层为中层宿舍文化,主要反映各种规章制度,如学习、生活制度,道德行为规范等及其执行情况;第三层为深层宿舍文化,主要指宿舍成员的政治信念、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面貌、心理素质、审美情趣等。这三个层次互为表里、相互影响、互为转换,从而构成一个特殊而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而在现实中,这三个层面,往往相互脱节、不成系统。

二、探讨模式,理性实践,是强化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1.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以制度促进效果,促进宿舍文化建设。

学校在制度建设中应实行“双管齐下”策略,即在学校组织制定统一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学生本身制定本宿舍的行为公约,充分实现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学校制定以环境整洁为核心,以人际和谐为重点,以静态文化为参照,以物品保护为补充的等级宿舍评比制度。学生工作部门要认真执行这项制度,实行“每天检查,现场打分,当天告知,异议申报,结果存档,奖优罚劣”的宿舍文化建设制度。每个季度根据检查结果,确定为A、B、C、D四个等级,并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的,在全校范围内通报。学校再把等级与舍员的评先选优、奖学金评定相挂钩,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校统一的制度下,各宿舍可以根据自己专业、兴趣需要、行为习惯等制定特色鲜明、张扬个性的宿舍公约,使制度本身充满和谐和约束力,为宿舍文化建设提供充分的保障。

2.突出静态文化建设,以艺术提升品位。

鼓励学生运用手工剪纸、手工制作、绘画、书法等艺术手段装饰宿舍,美化环境。如用剪纸展示家乡的风土人情和秀美山川,表达自己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用秋天的树叶、干草等制作精美装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爱好;把自己的读书经历、生活片断与未来的职业特点相结合,通过书法和绘画等作品展示出来,突出自己的个人志向和从事教育事业的决心。静态宿舍文化建设,不仅使每个舍员在充满文化气息的宿舍内受到熏染和陶冶,而且舍员的共同参与、集思广益的设计与制作,实现了学生审美情趣、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全面提升。

3.侧重动态文化建设,以活动构筑和谐。

舍员间的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共同进步是和谐宿舍的根本所在。宿舍矛盾是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同学经常深夜煲电话,不顾他人的感受;有的同学当别人休息时,自己泡方便面,洗衣服,听歌曲;有的同学不经允许随便使用他人的洗发水、洗衣粉等。针对这些不和谐因素,可通过开展“同在屋檐下,宿舍文明话交际”的系列活动,或组织小品剧或拍摄DV短剧,或通过“合家欢乐”宿舍文化节、宿舍风采摄影展等,让同学们把宿舍中的一些活动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大家可以换位思考,亲身体验,感受了对方的状态。除此,宿舍之间还可经常组织辩论赛、篮球比赛和象棋比赛,既能增进友谊,又能树立团队精神。还有就是努力构建“舍员困难有人帮,思想扣子有人解,人人互相尊重、人人心情舒畅,人人求进步,相互促发展”的和谐“小家”,寓构筑和谐于活动之中。

三、放大效果,理性引申,是强化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一步

大学宿舍的文化色彩 篇6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概念提出及阐释

为了更好地开展大学本科生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工作, 首先应该明确宿舍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一) 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概念

大学生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休息、娱乐、交流的多功能场所, 是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阵地, 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是校风建设的重要标志。

大学生宿舍文化主要是指以大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为主体, 以宿舍及周边场所、多姿多彩的宿舍社区活动为载体, 在特定的大学生宿舍环境中, 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校园精神为特征, 以价值观的培养为核心, 以校园精神的培育为特征的一种以师生共创和共享的新型文化模式。宿舍区的室内设施、整体布局、卫生状况、规章制度, 宿舍成员的人际关系、道德水准、学识智能、审美情趣、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风格、生活习俗等, 都是宿舍文化的具体表现, 宿舍风气则是其综合表现。

(二) 大学生宿舍文化的阐释

新时期大学生宿舍文化是一个新型的文化形态, 大学生宿舍文化具有目的性、广泛性、互感性、自主性、时代性、动态性和循环性等基本特征。因宿舍成员的流动、宿舍成员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宿舍成员生活作风、审美观念、行为准则等的不同而导致其存在较大的动态性, 但因其所处的场所——宿舍有其固定性, 也就形成了其宿舍文化的循环性特征。

(三) 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构成要素

以大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宿舍为主要空间, 以宿舍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宿舍文化作为群体文化, 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文化, 是一个多成分、多层次、多内容的复合体2。大学生宿舍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共同构成的大学文化的亚文化。

宿舍物质文化也有人称之为载体文化, 主要是指宿舍区的建筑、整体布局、装修配置、卫生状况、休闲空间、活动场所、文体设施、文化环境、绿化美化等物质形态, 是宿舍文化的硬件和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它是宿舍文化的自然需要, 也是宿舍文化的条件和基础, 是宿舍文化的表层文化。宿舍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宿舍组织结构与宿舍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所制定的、起规范保证作用的各项规章或条例, 它主要包括宿舍区的管理模式、管理机构和各种规章制度。它是宿舍文化的准则, 又是整个宿舍文化建设的一重要组成部分, 是宿舍文化的浅层文化。宿舍行为文化主要是指宿舍成员在宿舍中的各种生活方式和各种宿舍文化活动运行、发展的整个过程存在的方式。它是宿舍风气、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 也是宿舍精神、宿舍价值观的折射。宿舍行为文化是宿舍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是宿舍文化的中层文化。宿舍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大学生宿舍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 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为宿舍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包括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生活观念、学识智能、道德水准、人际关系等。精神文化渗透在宿舍的一切活动之中, 主导着宿舍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是宿舍文化的核心、精髓和灵魂, 是宿舍的深层文化, 它的发展方向, 决定着整个宿舍的发展方向。

(四) 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功能

大学生宿舍文化在大学文化中具有文体娱乐功能、调适慰藉功能、控制约束功能、同化辐射功能、激励促进功能、教育导向功能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并对大学生的心理、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在进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时, 应确保对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组织领导;优化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环境;完善大学生宿舍的制度文化;发挥大学生宿舍文化管理的合力效应;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理论研究。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要树立持之以恒、长抓不懈的观念, 使其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促进新世纪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上新台阶。

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大学生宿舍文化研究作为大学生文化研究中的一个崭新课题, 对这一课题的研究, 在理论上可以拓展大学文化研究的内容, 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的研究,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大学文化理论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从实际工作上讲, 这一研究可以有效地推动大学文化和良好校风学风的建设;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提供具体的对策与措施, 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在更加健康和完善的轨道上推进;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建设,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更好地运用文化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努力实现培养“四有”新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高校的培养目标。

因此, 如何从文化影响人的发展角度, 探索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途径, 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加强本科生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的科学模式

大学本科生宿舍文化作为一项复杂、长久、艰巨的任务, 需要在理论探讨和实际工作中, 形成科学的理论范式和系统工程来抓。不仅需要学校各个层面的高度重视, 建立健全宿舍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和动力机制, 还需要整体的上层设计, 开展系统性研究, 进一步突出宿舍文化的内涵建设, 使宿舍文化建设走上正轨和健康、和谐的发展之路。

(一) 高度重视, 顶层设计, 切实推动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

从充分认识宿舍文化建设的规律性出发, 切实意识到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学校的实际工作出发, 将宿舍文化建设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建设中, 置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大宿舍文化建设的支持, 协调调动后勤管理处、学生工作处、各级学生组织、思想政治教师等方面力量主动参与到具体的文化建设实际中, 形成党政工团学齐抓共管的局面, 加大和优化顶层设计的力度, 从顶层的角度加大对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推动力度, 协调各方在在宿舍文化建设上形成合力, 在宿舍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层面加强和改进高校文化建设, 推动宿舍文化建设向着健康、和谐的发展之路。

(二) 强化本科生宿舍文化建设工作的保障机制和动力机制, 保障和促进宿舍文化建设的正常有序和持续稳定

宿舍文化建设工作的正常、有效和持续稳定, 通过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和动力机制, 才能保证宿舍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1. 建立健全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机制

结合高校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实际, 建立诸如:《宿舍文化建设考评机制》《学生宿舍文明考评制度》《首问负责制与限时办结制》《学生社区试点工程文化共建公约》等一系列科学化、规范化的配套制度, 促进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朝着健康、文明、和谐的轨道发展;同时, 建立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素质过硬的学生宿舍文化建设队伍, 在宿舍文化建设中发挥其推动者、指导者、监督者和实施者的作用, 人员构成包括分管学生工作的主要领导、学工处领导、团委、各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学生辅导员、后勤处、宿舍管理人员等, 在具体的建设工作中提供保障。

2. 强化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动力考评和激励机制

首先, 构建科学合理的宿舍文化建设考评机制, 如宿舍文化建设考评机制》《学生宿舍文明考评制度》《首问负责制与限时办结制》等, 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调整, 将宿舍文化建设成果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直接挂钩, 并将其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

其次, 学校总体牵头, 以学院为单位, 对在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方面有突出贡献和成绩的同学, 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同时辅以相应的精神奖励, 如“宿舍文化建设先进个人”“最牛文化建设宿舍”等荣誉称号等, 在整个学生社区建设中彰显榜样力量, 树立标兵形象的同时, 营造积极、健康的宿舍文化建设氛围。

3. 加强宿舍文化建设的顶层架构, 突出文化建设的内涵, 推动宿舍文化建设向前发展

首先, 将“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有机结合,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科学管理手段相结合, 尊重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 从宿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着想, 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出发, 建立健全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增强宿舍文化建设的人文关怀, 提升宿舍区的人文品味。

其次, 充分发挥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干部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标兵示范和先锋引领的榜样力量, 树标杆、争先锋,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积极营造宿舍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 学校调动各方力量主动将宿舍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融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活动中, 引导、控制和管理大学生自发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 融“服务、教育、管理”于一体。

再次,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 突出宿舍的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通过推进党团建设进社区、实施党员示范宿舍、学生社区党员工作中心等形式, 占领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 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引领新思潮, 坚持时代精神。党团建设进社区, 能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调动广大学生党员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和开展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在普通学生与党组织之间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使党组织和社区工作办公室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使学生真正“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 构建和谐、健康的宿舍文化。

新时期大学本科生宿舍文化建设要紧密围绕大学生宿舍文化功能、作用、现状展开论述, 把实现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框架构建作为落脚点。对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调整自身定位, 延展大学本科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管理理念, 开拓宿舍文化建设的新定义、新思路、新方法, 补充和完善宿舍文化建设的新内容、新形势, 组建新时期宿舍文化建设的新型管理和研究团队, 开展相应研究, 创建宿舍文化建设的新的理论和实践范式, 促进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学本科生宿舍文化建设更上高楼。

参考文献

[1]江华.寝室文化对大学生成长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 (4) .

[2]谢志远.高校寝室文化的地位、特点与功能[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年版) , 1998 (1) .

[3]赵金龙.高校寝室文化的调查及思考[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5 (2) .

[4]余木兰.大学生宿舍文化的育人职能当议[J].淮北煤师院学报, 2001 (6) .

[5]江华.寝室文化对大学生成长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 (4) .

[6」刘伯贤.大学生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2001 (3) .

[7]土迎丰.高校宿舍文化初探[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高教研究专号) , 1995 (6) .

[8]金鑫.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研究[J].上海:华中师范大学, 2002.

[9]土凤琴.宿舍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J].齐齐哈尔社会科学, 1999 (O1) .

[10]陈海波.浅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意义和策略[J].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6 (04) .

上一篇:三剑客下一篇:江西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