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黄体破裂

2024-10-26

妊娠黄体破裂(共7篇)

妊娠黄体破裂 篇1

关键词:卵巢妊娠,黄体破裂

卵巢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卵巢内着床和发育, 极少见发生率约为1:7000~1:50000, 其发生率不足总异位妊娠的3%。由于卵巢血运丰富, 容易引起腹腔内出血, 卵巢黄体破裂亦可发生腹腔内出血, 对妇女危害很大。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现将1例卵巢妊娠合并黄体破裂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 女, 24岁, 已婚, 孕2产1, 人工流产1次。因“右下腹疼痛六小时”于2010年8月9号入院。患者平时月经规则, 5/30, LMP:2010年7月21日, PMP:2010年6月25号。8月9日因右下腹疼痛, 至当地医院就诊, 尿妊娠试验示阳性, 拟诊为“宫外孕”, 为行手术治疗转入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6.7℃, 脉搏90次/分钟, 呼吸22次/分钟, 血压110/70mm Hg神志清楚, 精神萎靡, 痛苦貌, 扶入病房, 心肺听诊无异常下腹压痛, 反跳痛, 移动性浊音阴性, 妇检示宫颈举痛, 宫体略大, 无压痛, 双附件区压痛, 未触及明显包块。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约5ml, WBC 9.6×109/L, HGB 107.8g L, HCT 31.2%, 入院诊断为“异位妊娠”, 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饱满, 双侧输卵管正常, 右卵巢增大, 约4cm×3cm×4cm, 表面一破裂口, 长约1 cm, 破裂口内见绒毛样组织, 活动性渗血, 左卵巢增大, 约4cm×5cm×4cm, 表面一破裂口, 长约0.5 cm, 内见黄体样组织, 行右侧卵巢异位妊娠病灶切除术及左卵巢修补术, 术中清理腹腔积血及血凝块约700ml, 术后予抗感染, 补液营养支持及纠正贫血治疗。术后病理检查报告: (右卵巢) 绒毛组织, (左卵巢) 黄体破裂出血。术后3天尿妊娠试验示弱阳性, β-HCG259.41IU/L, WBC5.6×109/L, HGB 86.9g/L, HCT 24.5%。术后7天查β-HCG22.91IU/L, 妇科彩超示:子宫附件未见异常。术后7天切口拆线, 愈合良好, 治愈出院。术后半个月复查β-HCG降至正常。

2 讨论

卵巢妊娠的临床表现与输卵管妊娠极相似, 主要症状

物的排出, 注意尿道口及其附近尿管的保洁[5]。对于成年男性, 每晚肌注苯甲酸雌二醇2mg能有效抑制阴茎勃起, 减轻尿道吻合口张力。

本例患者经积极手术治疗后短期预后满意, 但远期仍可能出现尿道狭窄、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等情况, 需定期行尿流率及尿道造影检查, 同时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

参考文献

为停经, 腹痛及阴道流血, 部分患者无明显停经史, 因此术前往往误诊为输卵管妊娠或卵巢黄体破裂, 术中经仔细探查方能诊断, 有时单凭术中探查而误诊为卵巢黄体破裂, 还需结合病理检查方能确诊[1]。发生卵巢妊娠时, 受精卵在卵巢内着床发育, 由于卵巢中缺乏孕卵生长的分泌期宫内膜及富于弹性的纤维, 生长到一定时候会发生破裂;又因卵巢组织血运丰富, 一旦破裂往往出血较多, 可引起腹腔内大量出血, 甚至休克[2]。卵巢黄体血管化时期容易破裂, 一般先为内部出血, 使囊内压增加, 进而引起破裂出血。受外伤、卵巢受直接或间接外力作用、盆腔炎症、卵巢子宫充血等因素的影响均可导致黄体囊肿破裂[3]。多发生于月经后半期即月经的第20~27天。卵巢黄体破裂亦可发生腹腔内出血, 严重者其表现如宫外孕破裂。本例患者无明显停经史, 无阴道出血, 以突发性下腹疼痛入院, 发病在月经周期第19天, 经术中探查及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卵巢妊娠合并黄体破裂。卵巢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 卵巢妊娠合并黄体破裂更是罕见, 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 因此对生育期的急腹症患者需认真分析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 一旦确诊, 迅速手术, 术中仔细探查, 术后组织送病理检查, 严密监测β-HCG, 如下降停滞或又升高, 应及时处理, 以防腹腔内出血和腹腔妊娠的发生[4]。

卵巢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 卵巢妊娠合并黄体破裂更是罕见, 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 因此对生育期的急腹症患者需认真分析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 一旦确诊迅速手术, 术中仔细探查, 术后组织送病理检查, 严密监测β-HCG, 如下降停滞或又升高, 应及时处理, 以防腹腔内出血和腹腔妊娠的发生。

参考文献

乐杰, 谢幸, 林仲秋, 等.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110

胡娅莉, 周怀君, 石一复, 等.卵巢妊娠146例临床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6;41 (3) :200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459

冯春宇, 王小敏.61例卵巢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1;1:21

妊娠黄体破裂 篇2

1 临床资料

(1) 患者, 女, 25岁, 因停经45d、下腹痛10h于2008年4月4日入院。患者末次月经时间为2008年2月21日, 停经后无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10h前房事后出现下腹坠痛, 伴肛门坠胀感及头晕、乏力、恶心, 呕吐1次。曾于我院急诊科予补液、抗感染及解痉治疗, 病情无好转, 转妇科门诊考虑“宫外孕”收住院。查体:T 36.7℃, P 95次/min, R 21次/min, BP 90/60mmHg。急性痛苦面容, 精神欠佳。心肺未闻及异常。腹平坦, 腹肌紧张, 下腹压痛及反跳痛明显, 移动性浊音阳性, 肠鸣音减弱。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异常, 宫颈举痛明显, 子宫及双附件区压痛明显, 有反跳痛, 扪诊不满意。后穹窿穿刺:抽出暗红色不凝血15mL。实验室及其它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9.2×109/L, RBC 3.35×1012/L, HGB 103g/L, PLT 180×109/L, L 0.088, N 0.913, 尿HCG (+) 。血HCG:56.00IU/mL。初步诊断:宫外孕, 失血性贫血。

(2) 患者, 女, 26岁, 停经37d, 下腹痛10h, 于2008年2月25日入院。末次月经时间为2008年1月19日, 停经后无明显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入院前10h患者无明显诱因下下腹持续性痛, 自服散利痛后未缓解。入院前1h自觉疼痛加剧, 无放射痛, 无阴道流血, 伴头昏眼花、心慌乏力、肛门坠胀等不适, 立即来我院就诊。行后穹窿穿刺术抽出3mL不凝血, 考虑为宫外孕破裂出血, 收住入院。查体:T 37.5℃, P 96次/min, BP 90/55mmHg。腹软, 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 移动性浊音阳性。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异常, 阴道少量白色分泌物, 宫颈举痛明显, 子宫、双侧附件区因疼痛拒压, 触诊欠满意。查尿HCG阳性, 行B超检查示:左侧附件混合性包块 (8.0cm×5.5cm) , 盆腹腔积液约5mL, 子宫及右侧附件未见异常。

(3) 患者, 女, 25岁, 急性下腹痛6h于2008年5月1日入院, 已婚, 无生育史, 末次月经时间不详。当日工地劳动中突发右下腹剧烈疼痛, 伴恶心、肛门坠胀, 无阴道流血, 自服止痛药物无效急诊入院。查体:BP 80/50mmHg, 精神疲惫, 下腹压痛及反跳痛明显, 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 尿妊娠试验弱阳性, 拟诊为异位妊娠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腹腔积血约1500mL, 双侧输卵管正常, 右侧卵巢正常大小, 有一破裂口, 活动性出血, 内可见黄体组织, 对侧卵巢正常大小, 子宫略饱满, 给予行卵巢修补术。

(4) 患者, 女, 29岁, 因停经31d、右下腹痛6d, 加重6h于2008年9月21日急诊入院。患者婚后1年, 未避孕未怀孕, 月经周期27~30d, 末次月经时间为2008年8月17日。查体:BP 90/60mmHg, P 96次/min, T 36.50℃, 贫血貌, 腹肌紧张, 右下腹压痛 (+) , 反跳痛 (+) , 移动性浊音 (+) 。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 无阴道流血, 宫颈举痛明显, 子宫有漂浮感, 大小触诊不满意, 右附件区压痛明显, 未触及明显包块, 左侧无异常。B超报告:子宫正常大小, 宫内未见妊娠囊, 右附件区可见66×66mm的形状不规则的弱回声区, 子宫直肠窝积液16μL。血常规:RBC 2.5×1012/L, Hb 7.6g/dL, WBC 7.2× 109/L, N 0.72, L 0.24。尿妊娠试验 (-) 。

2治疗方法

宫内妊娠合并黄体破裂的发展过程及症状和异位妊娠相似, 易误诊为异位妊娠。但输卵管妊娠流产时腹痛可因反复出血而多次发作, 而黄体破裂则在一次出血后可自行凝血而止血, 反复发作机会较少。以上4例误诊病例的治疗原则是将破裂之黄体剔除后再行缝合, 若尿妊娠试验阳性或血HCG异常增高应警惕合并宫内妊娠可能, 尽量保留黄体组织。

3讨论

卵巢排卵后形成黄体, 正常成熟黄体直径2~ 3cm。若黄体腔内大量积液, 使腔的直径超过3cm, 则为黄体囊肿。 黄体或黄体囊肿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破裂、出血, 可发生于妇女生育期的各个阶段, 严重者可引起急腹症[1]。以上4例病例术前均误诊, 可能原因: (1) 该情况较少发生, 且发病急, 术前未行B型超声检查; (2) 停经时间短, 妊娠囊尚未形成; (3) 术前的各项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 (4) 月经周期末期一部分人尿妊娠试验也可出现假阳性[2]。卵巢黄体破裂出血合并宫内妊娠临床表现与异位妊娠破裂出血表现极为相似, 如患者出现有停经史、尿HCG阳性、急性下腹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等现象, 同时因早期破裂B超检查未能显示宫内孕囊影像, 而提示附件包块、盆腔积液等影像资料时, 临床上极易误诊为异位妊娠[3]。综上所述, 妇科临床如遇到急性腹腔内出血病例应考虑这一特殊情况, 对有停经史或尿妊娠试验阳性者, 术后可隔日查血HCG, 以尽早明确诊断,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罗华, 杨秀丽.早孕合并卵巢黄体破裂误诊为异位妊娠临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03 (16) :313.

[2]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05-310.

黄体破裂29例临床分析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卵巢黄体破裂患者29例, 年龄18~41岁, 中位年龄26.8岁;已婚23例, 未婚6例;有孕育史17例, 无孕育史12例;置宫内节育器15例;月经后半期发病24例, 性生活后发病12例, 妇科检查后发病2例;有停经史5例。所有患者均以急性下腹疼痛就诊, 阴道不规则出血6例, 有肛门坠胀感4例, 恶心呕吐3例, 头晕乏力1例。

1.2 入院检查

29例患者子宫正常大小, 后穹窿均饱满, 宫颈举痛明显, 附件区可触及不规则包块;患者入院后行B型超声检查, 21例发现子宫旁囊性、囊实性或实性占位, 直径2.0~10.0cm, 右附件区16例, 左附件区13例。29例均行后穹窿穿刺, 可抽出不凝血2ml以上, 15例宫内节育器回声位置正常;实验室检查:29例患者行血或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检查, 无1例阳性。患者入院时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73~118g/L, 血红蛋白下降3例。

1.3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给予卧床休息、消炎、止血、对症等治疗, 8例患者腹腔出血量少、腹痛症状轻、附件区包块小, 病情稳定行非手术治疗;其余21例出血量多, 入院后监测生命体征、神志意识、面色、尿量的变化, 动态监测血红蛋白等指标, 并观察腹痛变化及B型超声监测盆腔积液、附件包块情况, 根据情况行手术治疗, 其中行卵巢部分切除修补术11例、行卵巢修补缝合术8例、行附件切除术2例。

1.4 治疗效果

29例患者中诊断为黄体破裂11例, 急性阑尾炎6例, 异位妊娠9例, 卵巢囊肿扭转3例。误诊18例, 误诊率为62.07%。8例行非手术治疗后, 腹痛消失, 血红蛋白回升, 盆腔内积液明显吸收, 附件包块明显减小, 均治愈出院;21例手术治疗患者, 出血量400~2300ml, 术中见病变卵巢表面有血管爬行, 破裂口有活动性出血, 手术病例均取病变组织病理检查, 病理报告为卵巢黄体组织。

2讨论

卵巢排卵后在黄体生成素等作用下增生肥大形成了黄体, 正常成熟黄体直径2~3cm, 非囊性, 由于成熟卵泡膜有丰富的血管, 在卵巢黄体血管化时期易破裂导致内出血。卵巢黄体破裂引起的出血可发生于育龄各个阶段, 但以生育年龄女性为最多见, 本组年龄18~41岁, 中位年龄26.8岁, 正是卵巢功能旺盛期。

黄体破裂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黄体囊肿:卵泡膜血管破裂出血, 使囊内压增加, 卵巢黄体血肿可使卵巢囊性扩大至4~5cm, 易引起破裂、出血。 (2) 外力, 腹压变化:外力、性交、排便、外伤等, 均可导致黄体破裂。因此年轻的女性朋友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避免长时间膀胱过度充盈。 (3) 凝血机制异常:如慢性抗凝治疗后也可诱发黄体破裂, 易出血且不易止血。 (4) 自发性破裂:卵巢受压、扭转、子宫脱垂、盆腔炎症、急性阑尾炎等可引起卵巢充血, 也可导致黄体囊肿破裂。

卵巢破裂发生时间与月经周期有关, 首发症状多发生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及经前期, 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下腹部剧烈疼痛或持续胀痛, 伴恶心、呕吐、肛门坠胀感或阴道不规则出血, 有严重内出血休克患者可表现为头昏、恶心、口干、昏厥等表现。体格检查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腹压痛及反跳痛, 肌紧张不明显;妇科检查常出现宫颈举痛明显, 附件区一侧饱满, 可有触及包块感, 血和尿hCG多阴性;B型超声提示少量或中等量盆腔积液[1]。

黄体破裂的诊断主要通过病史、症状及体征, 结合超声、尿或血hCG、后穹窿穿刺等辅助检查确诊。黄体破裂是妇科急腹症的一种, 易与异位妊娠破裂、急性阑尾炎、急性盆腔炎等急腹症相混淆而被误诊。本组患者误诊18例, 误诊率为62.07%, 通过病史、查体、B超检查、血尿β-hCG检测可逐一排除。尿或血hCG阴性可与异位妊娠破裂相鉴别, 但血hCG检查需要时间, 而尿hCG有部分假阳性, 此时会误诊为异位妊娠, 尿hCG阴性的妇科急腹症还需考虑卵巢囊肿的扭转或破裂, B型超声检查中要注意鉴别。

卵巢黄体破裂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认为黄体破裂可自凝止血, 故有自愈倾向, 对于发病时间短、诊断明确、估计内出血量<500ml且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 采取卧床休息和止血、预防感染的非手术治疗是可行的。但非手术治疗的同时, 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持续下降或早期休克征象, 说明内出血在增加, 为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应立即剖腹探查止血。对于腹腔内出血多, 病情危急, 应及时开腹探查, 术中应注意全面检查, 以除外异位妊娠, 根据患者年龄及对生育要求, 尽量保留正常卵巢组织。

关键词:黄体破裂,内出血,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黄体破裂1例误诊原因分析 篇4

患者女, 32岁, 孕2产1, 因停经36 d, 下腹坠痛7 h于2010年4月12日急诊入院。末次月经2010年3月7日, 早孕反应不明显, 自测尿HCG弱阳性, 入院当日突然出现剧烈下腹坠痛, 于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 提示宫外孕, 建议手术治疗, 患者自行转至我院。入院查体:T:36.5℃, P:95次/min, R:22次/min, Bp:90/60 mm Hg。心肺叩听无异常, 专科检查:腹部稍隆起, 下腹部压痛 (+) , 反跳痛 (+) , 以右侧为著, 移动性浊音 (-) , 妇检后穹隆触痛, 宫颈摇举痛, 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6 ml, 尿HCG弱阳性, B超提示, 盆腔积液, 右侧附件区包块, 宫外孕待排除。拟诊为宫外孕破裂, 立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所见:腹腔内积血约700 ml, 凝血块150 mg, 清除出血后可见右侧卵巢有一约3 cm的破裂口, 活动性出血, 遂行黄体剔除, 卵巢修补术, 又经病理证实为黄体破裂。后经住院一周痊愈出院。出院诊断:黄体破裂。

2讨论

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好发于14~30 岁的年轻女性, 可发生于各个育龄阶段。临床症状及表现差别很大。有的可能仅有突然的但很轻微的一侧下腹疼痛, 破裂黄体内的毛细血管自行愈合, 流出的少量血液也自行吸收, 不留任何后遗症。笔者甚至遇到过一名患者, 反复发作下腹痛约半年之久, 一直诊为盆腔积液, 于第四次就诊才确定为黄体破裂, 后经手术治疗痊愈。有的患者则可能发生剧烈难忍的腹痛, 严重者可因此发生出血性休克, 表现为大汗淋漓、头昏头痛、血压下降、四肢冰冷等, 如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卵巢黄体破裂的CT诊断 篇5

关键词:卵巢黄体破裂,CT,诊断,价值

卵巢黄体破裂属妇科常见急腹症, 临床常发生误诊[1], 准确诊断卵巢黄体破裂对于及时治疗、保障患者健康有着重要意义。临床诊断卵巢黄体破裂多采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 通过超声进行诊断。但在夜间急诊等无超声的情况下, CT则是一种可取的快速诊断方法[2]。本文对经病理确诊的卵巢黄体破裂患者进行观察, 分析其CT表现, 以期探讨CT在诊断卵巢黄体破裂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卵巢黄体破裂者18例, 年龄24岁~45岁, 平均年龄 (29.96±4.72) 岁;已婚16例, 未婚2例。患者月经周期规律, 无阴道流血等情况, 黄体破裂发生于月经周期15 d以后, 27 d之前。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 部分伴恶心、呕吐、晕厥等症状。妇科检查表现为宫颈举痛, 右侧附件区压痛, 触及盆腔包块等情况。

1.2 方法

选取GE公司生产的双排螺旋CT, 进行盆部平扫。扫描从髂前上棘开始, 至耻骨联合下缘, 分析扫描结果。

2 结果

2.1 CT扫描结果

扫描后发现, 患者表现为附件区囊样病变, 有3例CT为圆形, 15例CT为椭圆形, 直径为3.1 cm~5.5 cm, 囊壁不完整。有3例患者囊内密度均匀, 15例患者囊内密度不均匀。病变周围及盆腔内可观察到高密度的腹腔积液。CT扫描典型结果见图1、图2。

形囊样病变 (长箭头指囊壁不完整, 囊内密度均匀, 短箭头指盆腹膜腔内大量积血)

2.2 手术病理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显示, 患者右侧卵巢黄体破裂15例, 左侧卵巢黄体破裂3例。黄体表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口。

3 讨论

卵巢黄体破裂是一种妇科急症, 卵巢破裂时间和月经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常作为诊断病症的重要依据[3]。卵巢破裂多为黄体或黄体囊肿破裂, 女性在排卵期过后, 月经周期最末1周发病, 也有部分患者在月经期第1天、第2天发病。卵巢破裂患者通常无卵巢功能障碍病史, 且大多数具有正常排卵周期。

一般情况下, 正常的月经黄体或者妊娠黄体不形成囊肿, 但在排卵之后, 会因各种因素出现黄体囊肿。有资料显示, 右侧发病率显著高于左侧, 可能是因右侧卵巢动脉由腹主动脉直接分支而动脉压增高所致[4]。

关于卵巢黄体破裂的发病机制, 资料研究认为, 机体在排卵后, 黄体生成素对卵巢黄体作用, 使其增大[5]。成熟的黄体因某种因素破损出血即卵巢破裂, 严重者大出血、危及生命。造成卵巢黄体破裂的原因有多方面, 包括黄体血肿的形成、妇科检查等的挤压作用以及机体凝血机制异常等。

卵巢黄体破裂一般由超声诊断, 但在无超声的情况下, CT作为可选方法效果较好。而且CT诊断还可以判定腹盆腔积液是否有出血, 这一方面其效果优于超声[6]。临床诊断卵巢黄体破裂需区别于急性阑尾炎、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等。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患者表现为附件区囊样病变, 有3例CT为圆形, 15例CT为椭圆形, 直径为3.1 cm~5.5 cm, 囊壁不完整。有3例患者囊内密度均匀, 15例患者囊内密度不均匀, 病变周围及盆腔内可观察到高密度的腹腔积液。手术病理结果显示, 患者右侧卵巢黄体破裂15例, 左侧卵巢黄体破裂3例, 黄体表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口。总之, CT诊断可显示卵巢黄体破裂的临床特征, 可用于辅助诊断卵巢黄体破裂, 及早发现病症, 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顾元春, 宋树楼, 肖红.外科急腹症58例误诊原因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 (20) :2595-2597.

[2]Ginther OJ, Hoffman MM.Intraovarian effect of dominant follicle and corpus luteum on number of follicles during a follicular wave in heifers[J].Theriogenology, 2014, 26 (14) :154-157.

[3]李江力, 司翠权.黄体破裂误诊为阑尾炎1例[J].基层医学论坛, 2009, 13 (13) :464-465.

[4]Herr D, Bekes I, Wulff C.Regulation of Endothelial Permeability in the Corpus Luteum: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Geburtshilfe Frauenheilkd[J].2013, 73 (11) :1107-1111.

[5]Wrobel MH, Bedziechowski P, Mlynarczuk J, et al.Impairment of uterine smooth muscle contractions and prostaglandin secretion from cattle myometrium and corpus luteum in vitro is influenced by DDT, DDE and HCH[J].Environ Res, 2014, 14 (132C) :54-61.

卵巢黄体破裂41例临床分析 篇6

1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41例卵巢黄体破裂患者,年龄20~43岁,平均29.4岁;已婚34例,未婚7例;有生育史36例,无生育史5例;置宫内节育器者31例。收集其发病时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诊断情况,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

2结果

2.1发病时间41例患者中31例月经周期正常,于月经第20~27d发病28例;于第30~42d发病9例,其中4例月经周期为37~42d;于15~19d发病1例,末次月经不清3例。18例性生活后发病,3例妇科检查后发病,余无明显诱因。

2.2临床表现突发下腹痛38例,伴肛门坠胀感31例,有休克症状者10例;41例均有下腹压痛,33例有反跳痛,移动性浊音17例,宫颈举痛35例,附件区压痛39例,阴道出血35例。

2.3辅助检查B超检查37例,提示附件包块24例,盆腔积液21例;后穹隆穿刺37例,抽出不凝血26例;35例血HCG试验,5例弱阳性。

2.4诊断情况诊断黄体破裂22例,异位妊娠12例,急性阑尾炎4例,卵巢囊肿扭转1例,急性盆腔炎2例;误诊19例,误诊率为46.3%。

2.5治疗41例患者中,9例B超均提示盆腔少量积液,经严密观察,保守治疗成功;32例行手术治疗,术中腹腔内出血量<500ml者17例,500~1000ml者11例,>1000ml者4例;右侧卵巢破裂21例,左侧卵巢破裂11例,卵巢破裂口为0.5~3.0cm,出血量与破裂口大小无明显关系;术后病理回报均证实为卵巢黄体破裂。

3讨论

3.1诱因及发病黄体破裂好发于卵巢功能旺盛的育龄妇女[1];本组资料显示,发病年龄平均29.4岁,发生在月经周期正常的月经后半期为28例。月经后半期为卵巢黄体血管化时期,黄体破裂可能与其周围丰富血管网出血形成卵巢黄体血肿有关;当卵巢囊肿扩大4~6cm,如遇任何外力易破裂[2]。本组18例发生于性生活后,3例为妇科检查后;故当黄体处于“肿胀”时期,即月经后半期,应避免使腹腔内压升高的任何外力,警惕黄体破裂发生。

3.2诊断及鉴别诊断卵巢黄体破裂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症状及体征,血常规、B超检查、后穹隆穿刺、血及尿HCG测定及腹腔镜检查亦有助于诊断[3,4]。本组误诊19例,误诊率为46.3%,低于文献报道的61%~96%,这与医生重视黄体破裂的诊断,重视育龄妇女急腹症的妇科会诊有关。与黄体破裂出血相鉴别的疾病有异位妊娠、急性阑尾炎、卵巢囊肿扭转、急性盆腔炎等,有时患者上腹部疼痛,易误诊为胃、十二指肠或胆囊、胰腺疾病[5]。

本组41例误诊异位妊娠12例,占29.3%;黄体破裂患者孕激素分泌较旺盛,可致月经延迟,造成停经现象;血或尿妊娠试验有假阳性,且异位妊娠有20%无明显停经现象;故异位妊娠易与黄体破裂相混淆,应重视病史、月经史的详细询问,结合B超及血或尿HCG动态监测,一般不难鉴别。

据文献报道,黄体破裂易发生在右侧,右侧多发原因可能与右侧卵巢动脉由腹主动脉直接分支而动脉压升高相关[6]。本组32例手术中,右侧卵巢破裂21例,占65.6%;其转移性痛、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及恶心、呕吐与急性阑尾炎相似;其中4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很少为突发性右下腹痛,B超下盆腹腔一般无明显积液,阴道后穹窿穿刺无不凝血,以上可资鉴别。本组1例误诊为卵巢囊肿扭转,黄体出血少可形成血肿易误诊为卵巢囊肿扭转,但其腹痛性质常与体位改变有关,呈进行性加剧,重视腹痛的发病经过及B超检查,可与之鉴别。本组2例误诊为盆腔炎,均有白细胞升高,,未加详细分析而误诊。

3.3加强社区诊疗水平,掌握转诊指征疾病治疗重在预防,育龄期妇女应谨防黄体破裂;社区基层医生应重视黄体破裂的诊断,明确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以及与之相鉴别疾病的特点。加强此类疾病科普宣教普及工作,这是社区基层医生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本病的发生具有显著特点:常发生在排卵功能正常的年轻女性,在两次月经的中期,有腹部被撞击、受压或性生活等病史,疼痛的部位在阑尾的内侧,遇到此类患者应尽快送上级医院确诊[7]。

育龄期妇女急腹症往往首诊于社区基层医院,而接诊医生多为全科医生,应重视首诊负责制。详细询问病史、停经史及性生活史,有条件的情况下常规做B超及尿HCG测定;明确记载腹痛发生时间与腹腔内出血情况,这将为上级医院医师迅速鉴别疾病提供资料。应动态密切观察腹部情况,监测生命体征。这里还要提出的是,有的患者一来诊时,或在诊治过程中,患者进入休克代偿期,出现精神淡漠与异常,这时机体反应性较低,可能只有腹胀和轻微腹痛等症状,有时不能配合检查与治疗,要特别警惕,不可大意,应及时果断行腹腔穿刺,这是判断有无腹腔内出血最迅捷简单的手段;开放静脉通道,快速补液抗休克,加用止血药止血,验血常规定血型,必要时配血,为安全转诊或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如再无法明确,在治疗同时,及时转诊或邀专科人员会诊;因此社区基层医院与上级医院密切加强联系是十分必要的。

3.4掌握治疗原则随着大多数医院医疗水平提高,只要掌握治疗原则,目前大多数基层医院能胜任此类疾病的诊治.本组41例患者中32例手术,9例保守治疗成功。黄体破裂出血常有自限性,出血量不超过500ml;而异位妊娠有反复出血的危险。故对诊断黄体破裂者,若出血量少、轻症患者,可严密观察下同时给予止血、抗感染治疗,动态复查B超观察盆腔积液量,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这期间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内科检查,以免加重病情[8,9]。若出血量多、伴休克,则不应抱侥幸心理而延误治疗,应及时行剖腹探查术。手术方式应根据破裂口的大小,尽量保留卵巢功能,剔除黄体,行卵巢锲形切除术或修补术,切除物送病理检查。本组32例手术,其中伴休克10例,均因及时手术,而转危为安。

参考文献

[1]王雁.卵巢黄体破裂22例的临床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2,2(30):115~116.

[2]吕齐秀.卵巢黄体破裂出血31例分析[J].浙江医学,2001,2(23):98~99.

[3]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M].1999.1381.

[4]王琦,周洪贵,阳志宁.阴道超声检查对卵巢黄体破裂出血的诊断[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7):1076.

[5]王盛根,王寿九,吴楠,等.左卵巢黄体破裂表现上腹部疼痛1例[J].中国综合临床,2004,2(20):133.

[6]李次秋.卵巢黄体破裂13例误诊原因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8,1(33):58~59.

[7]刘正英.育龄妇女谨防黄体破裂[J].解放军健康,2002,16(1):28.

[8]杨月敏.卵巢黄体囊肿破裂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6):1174.

自体输血治疗黄体破裂出血1例 篇7

讨论

卵巢排卵后形成黄体, 正常成熟黄体直径2~3cm。若黄体腔内大量积液, 使腔的直径>3cm, 则为黄体囊肿。由于黄体囊肿位于卵巢表面, 张力大, 质脆而缺乏弹性, 内含丰富血管, 当受到排便用力、恶心呕吐或性交等内外因素作用发生破裂时, 极易出血, 血液积聚于腹盆腔, 刺激腹膜引起腹痛[1]。卵巢黄体破裂出血是妇科急腹症之一, 一般发生于青春期及生育期女性, 发病一般在月经周期的第20~26天。其发病急, 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腔内出血, 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 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故正确诊断、及时治疗极其重要。根据临床特征如卵巢功能旺盛时期及大多数黄体成熟期发病, 突发性下腹痛的首发症状, 内出血所致的腹膜刺激征等典型临床症状, 初步作出卵巢黄体破裂的诊断并不困难。

不典型的黄体破裂需与其他急腹症如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及急性阑尾炎等相鉴别。黄体破裂与异位妊娠在病史、症状、体征上基本相似, 在临床上易误诊。黄体破裂多发生在月经前期, 无停经史, 个别在月经推迟后发病, 又无阴道流血, 极易误诊为异位妊娠。本例患者腹痛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26天, 有性生活诱因史, 尿妊娠试验阴性,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盆腔囊肿破裂出血, 故可排除异位妊娠破裂出血。黄体破裂的突发腹痛, 且有消化道症状, 腹膜刺激征, 局部压痛, 易误诊为卵巢囊肿蒂扭转、急性阑尾炎, 但后两者常无腹腔内出血的症状及体征, 较少合并失血性休克, 与月经周期关系不大。

卵巢黄体破裂出血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2种。大多数黄体破裂出血患者在保守治疗过程中, 卵巢破口出血可自凝, 盆腔内的积血可以很快吸收, 腹痛大多数在24h内得到缓解, 3d左右基本消失。若患者内出血较多, 出现休克症状时应及时行手术探查[2]。本病例的特殊性在于诊断明确, 处理及时, 腹腔内出血时间短, 凝血因子未破坏, 适用自体输血, 且患者年纪轻, 恢复快, 节约血源、减少经费开支。回收式自身输血是以机械吸引装置将患者手术中流失的血液收集、过滤、分离、清洗、净化后再回输给患者。自体输血既可以节约用血, 弥补血源不足, 又可以避免同种免疫以及输血传播疾病, 减少患者医疗经费开支, 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关键词:自体输血,黄体破裂出血,治疗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459-1460.

上一篇:舞动的青春下一篇:大学的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