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肌内注射

2024-07-16

黄体酮肌内注射(共6篇)

黄体酮肌内注射 篇1

黄体功能不全 (LPD) 是因促黄体激素、促卵泡激素等分泌失调, 导致孕酮在排卵期或黄体期分泌出现异常, 使卵巢排卵后无法形成完全的黄体, 黄体分泌孕酮量减少, 不能及时转换子宫内膜, 从而降低了受精卵着床的能力, 患者往往会出现月经不调、流产, 甚至不孕等临床症状[1]。LPD可直接影响患者生育能力, 给其家庭带来严重影响, 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治疗LPD的方法较多, 多以补充体内孕酮为主[2], 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为地屈孕酮、黄体酮等, 疗效明显, 仅少部分患者存在恶心、头痛、水钠潴留、注射部位出现硬结等不良反应。本研究就口服地屈孕酮与肌内注射对LPD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探讨,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L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处于妊娠期,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42例。试验组患者平均年龄 (28±6) 岁, 平均孕期 (10±4) 周;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 (29±5) 岁, 平均孕期 (11±3) 周。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两组患者年龄、孕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不孕与不育》[3]与《实用中西结合妇产科学》[4]中关于LPD的西医诊断标准:临床症状为月经不调、孕早期流产、不孕;连续3次月经周期基础体温为双相;排卵后第7天血孕酮值<10 ng/ml;子宫内膜腺体分泌不足或剥脱不全。

1.3排除标准①先天性器官发育异常及畸形;②拒绝调研或不合作者, 以及精神疾病;③因先天性器官发育异常所致的月经失调、胎漏、滑胎;④近3个月内使用过性激素类药物。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肌内注射黄体酮注射液, 20 mg/d;试验组患者口服地屈孕酮片, 每片剂量为10 mg, 首次剂量为4片, 随后每8小时口服1片。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

1.5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孕酮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 疗效判定标准

成功:用药后症状和体征消失, 妊娠正常并于2周内无反复, 复查B型超声显示胚胎存活;失败:用药后症状和体征无变化, 最终流产[4]。

1.7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经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治疗前后血孕酮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血孕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血孕酮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 aP<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注射部位出现硬结9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 (9/42) ;试验组患者中, 出现恶心、发热、水钠潴留等不良反应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 (2/42) ;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LPD是影响妊娠期妇女正常妊娠的常见疾病, 现代研究表明, 本病主要受自身、其他脏腑疾病、药物因素等影响[5]。甲状腺功能低下、高泌乳素血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均可影响黄体功能;同时排卵药物及孕酮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可降低血孕酮含量, 影响黄体功能[6]。孕酮含量降低是LPD的主要临床表现, 因此临床上应以补充孕酮含量为主要治疗手段[7]。

临床常用的孕酮类药物有黄体酮和地屈孕酮, 其中黄体酮是由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 同时也是一种利用率较高的外源性孕酮, 对子宫内膜形态有较大影响, 可促进子宫黏膜内腺体生长, 增厚内膜, 为促使受精卵着床并产生胎盘的主要激素, 可减少妊娠子宫兴奋性, 有利于胎儿安全生长[8]。临床研究表明, 肌内注射黄体酮能有效提高其利用率, 可用作黄体支持, 具有较好的保胎作用, 但长期肌内注射易形成局部硬结, 产生疼痛、过敏等不良反应, 并影响药物吸收, 因此不宜长期使用[9]。而地屈孕酮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孕激素, 是一种内源性孕酮, 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无雌、雄激素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 主要与孕酮受体结合, 可作为黄体支持药物[10]。相关实验表明, 地屈孕酮可通过调节母体免疫机制, 诱导淋巴细胞生成孕酮, 并通过细胞、体液免疫系统作用, 有效防止各种刺激引发的流产, 可抑制花生四烯酸产生及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从而降低母体对胚胎的排异反应, 可从多方面保证和维持妊娠[11], 同时地屈孕酮的服用方式为口服, 用药后具有较高活性, 有利于胃肠道吸收, 且可利用率较高, 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较少[12]。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孕酮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均可有效增加血孕酮含量, 减少流产、不孕等现象发生, 但口服地屈孕酮不良反应少, 且治疗方式更简便, 患者痛苦性较小, 依从性更高, 可作为治疗妊娠期LPD患者的首选方式。

油性制剂肌内注射改良法 篇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用2007年6月-2008年11月我院门诊肌内注射黄体酮患者600例次, 年龄12岁~50岁, 平均年龄35.8岁, 男120例次, 女480例次。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按患者到注射室注射黄体酮时间先后依次间隔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各300例次。

1.2.2 操作方法

1.2.2. 1 常规组300例次采用常规肌内注射法[2], 患者取俯卧位, 选臀部外上1/4象限, 常规消毒后, 左手拇指、中指分别朝相反方向分开绷紧皮肤, 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90°进针, 针梗刺入深度为3/4后, 回抽活塞无回血后注入药液, 注毕无菌棉签轻按进针处, 快速拔针。

1.2.2. 2 改良组300例次, 嘱患者放松, 俯卧位, 选用臀大肌外上1/4象限, 注射器抽吸药液后再吸入0.2~0.3 ml空气[3], 以左手中指和无名指将皮肤、皮下组织稍用力朝一方向 (由内向外、自下往上牵拉) 绷紧, 力度以皮下组织向一侧牵拉2 cm~3 cm为佳, 并维持到拔针后;常规消毒后, 右手持注射器, 针头与皮肤呈90°进针, 深度为针梗的3/4, 此时气泡在上, 左手拇指、食指固定针栓, 右手抽动活塞无回血即注入药液, 留针5 s后拔出针头, 针头拔出后迅速松开左手, 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的位置还原, 针道关闭, 针刺通道变成Z形。

1.2.3 评价方法

观察记录每次注射完毕后药液外漏情况, 比较2组药液外漏率及由此引起的护患冲突。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种方法肌内注射油性制剂外漏比较, 见表1。

2 组肌内注射法在药液外漏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组比较, P<0.01即改良组药液外漏明显低于常规组, 且由此引起的护患冲突2组也存在显著差异P<0.01, 改良组肌内注射油性制剂由于药液外漏引起的纠纷明显低于常规组。

3 讨论

3.1 常规法肌内注射油性制剂, 因油性制剂浓度大, 比较黏稠, 不溶于水, 难于扩散, 肌内注射后难于吸收, 药液沿着针眼漏出, 从而使进入人体的药液势必减少, 影响疗效;而患者发现药液外漏, 感到不满, 把责任归咎于护士不会注射, 从而引起护患纠纷。本组有132例次发生药液外漏, 高达44.0%, 由此引起的护患冲突有18起。

3.2 改良法肌内注射油性制剂即气泡术+Z形注射法。因注射器留0.2~0.3 ml空气, 这样就可保证针头内药液全部注入肌肉组织;Z形注射法将皮下组织牵向一侧, 使皮肤表面到臀大肌的距离缩小, 保证了针头深达肌肉组织内, 拔针后皮下组织与肌肉层发生移位, 使药液封闭在肌肉组织内而不易从针道外漏。本组仅有23例次发生药液外漏 (7.67%) , 均因拔针前已松开皮肤, 关闭针道失败。本组由此引起的护患冲突有2起。

3.3 从2组比较来看, 改良组药液外漏明显减少, 优于常规组, 并且能减少由此引起的护患冲突, 该方法操作简单,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肌内注射油性制剂最佳方法, 保证了药液进入体内剂量, 减少药液浪费。方法将600例次门诊注射黄体酮患者, 按到医院治疗时间先后依次间隔分为常规组与改良组, 采用不同的肌内注射方法, 对药液外漏进行对比。结果常规组药液外漏132例 (44%) , 由此引起的护患冲突18起;改良组药液外漏23例 (7.67%) , 由此引起的护患冲突2起, 2组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0.01) 。结论采用改良式Z形肌内注射法肌内注射油性制剂, 可明显减少药液外漏, 同时又可减少护患矛盾冲突。

关键词:肌内注射,油性制剂,改良注射法,药液外漏

参考文献

[1]张杰, 张颖, 李彦“.Z”型途径注射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3, 22 (7) :339

[2]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18~223

黄体酮肌内注射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门诊进行肌内注射的患儿388例作为研究对象, 完全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儿194例, 男102例, 女92例;年龄2~13岁, 平均 (5.5±2.2) 岁。观察组患儿194例, 男114例, 女80例;年龄3~14岁, 平均 (6.4±2.3) 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儿给予护理干预, 具体措施如下。

1.2.1 肌内注射前护理

(1) 环境:注射室的环境设施应整齐干净, 舒适安静, 适当粘贴儿童贴画, 如喜洋洋灰太狼、小老虎、小老鼠、大树、小草等。 (2) 注射部位:将三横指放于髂前上棘, 其中示指第2指关节平齐髂前上棘, 注射部位为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2]。此处血管、神经分布较少, 且脂肪组织也比较薄, 疼痛敏感性较弱。 (3) 心理护理:小儿对注射多会存在恐惧心理, 作为护理人员, 应面带微笑、态度温和, 给予说明注射的必要性, 使患儿主动选择左边手臂注射还是右边手臂注射, 鼓励患儿, 消除紧张害怕心理。

1.2.2 肌内注射中护理

(1) 注射准备:尽量选用小针头的注射器, 然后用左手拇指和示指绷紧皮肤, 右手持针, 针头与注射部位呈90°, 以手腕力量快速刺入肌肉内, 如无回血, 缓慢注入药物, 并进行轻微按摩以减轻疼痛[3]。肌内注射过程中, 对患儿要妥善固定, 避免挣扎乱动而弄断针头。 (2) 心理护理:针头刺入肌肉后多数患儿会哭泣, 应主动与患儿谈话, 讲述感兴趣的事或物, 分散注意力, 边注射边给予鼓励。

1.2.3 肌内注射后护理

注射完毕后, 快速拔针, 用棉签按压注射部位片刻, 并及时给予表扬, 休息片刻后, 详细询问患儿是否疼痛及疼痛的部位, 如无不适告知患儿家属注意事项便可离开。

1.3观察指标

护理后, 比较两组患儿注射部位的疼痛程度和家属满意度。

1.4 疗效评定标准

满意评分分为非常满意 (80~100分) 、满意 (60~79分) 和不满意 (<59分) , 总满意度 (%) = (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疼痛程度分级标准:0级为无痛;1~3级为轻度疼痛;4~6级为中度疼痛;7~10级为重度疼痛。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录入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注射部位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家属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0.335, *P<0.05

3 讨论

肌内注射是一种临床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 常用的注射部位是臀大肌[4], 为护士护理操作之一, 也是每一名护士必须掌握的护理操作技术。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兴的护理工作模式[5], 根据患儿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 提供适合患儿的最佳护理方式, 使其早日康复。肌内注射过程中的疼痛现象非常常见, 不仅与个体的情绪、耐受能力、疼痛阈值有关系, 而且与护士的肌内注射水平息息相关[6], 不良的情绪会加重患儿对疼痛的敏感性而不配合治疗。因此, 护理人员不但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肌内注射前要与患儿做好沟通, 给予暗示手法以缓解其恐惧心理, 肌内注射时操作熟练、动作轻巧、利落, 并主动与患儿谈话以分散注意力。肌内注射后及时给予鼓励, 满足患儿的自尊心。本研究发现, 给予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与有关报道相似[7]。说明在小儿肌内注射治疗期间,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儿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 可以有效降低患儿的紧张情绪, 减轻疼痛程度, 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肌内注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长春市儿童医院门诊行肌内注射的患儿388例作为研究对象, 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194例,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儿给予护理干预, 分析两组患儿注射部位的疼痛程度和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为98.5%, 对照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为75.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小儿肌内注射治疗期间给予护理干预措施, 可明显降低患儿的疼痛程度, 并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小儿,护理干预,肌内注射

参考文献

[1]张丽霞, 张黎明.硫酸镁湿敷联合敷贴预防罂粟碱肌注致肌肉硬结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 2014, 11 (30) :3-8.

[2]邱璇.浅谈小儿臀部肌肉注射的方法及护理[J].求医问药 (学术版) , 2013, 11 (1) :132-133.

[3]张黎.1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致低钙血症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 (Z2) :154-155.

[4]陈巧珍, 周迎杏, 胥亚芝.循证护理应用于长期肌肉注射丙酸睾酮引起臀部硬结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 (16) :111-112.

[5]蓝思琴.护理干预对婴幼儿首次静脉输液时陪护父母焦虑状况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1 (1) :93-94.

[6]吕鑫.1例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后注射部位水肿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 (31) :335-336.

黄体酮肌内注射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7~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患者380例,均需行肌内注射,其中男92例(24.21%),女288例(75.79%);年龄48~90(61.45±9.23)岁;体质量30~45(39.16±4.32)kg;身高1.45~1.68(1.60±0.05)cm;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120例(31.58%),高中及中专180例(47.37%),大专及以上80例(21.05%)。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化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9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体质指数参考国际通用体质量指数(BMI)均<18.5kg/m2,符合消瘦评定标准;②神志清楚,配合治疗,能够正确描述感观体验,病情稳定;③住院天数及持续注射鲑降钙素均在1周以上;④所有患者均积极配合治疗。(2)排除标准:①排除由其他疾病及药物所致影响疼痛评分结果的案例;②排除神志不清、不能积极参与配合调查问卷的病例;排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3方法注射部位统一选择臀大肌处,患者取侧卧位;注射液均为鲑降钙素注射液,观察跟踪时长7d。试验组采用的2ml注射器规格0.7*32TWLB,针头为4.5号,进针深度4/5~5/6;对照组采用的2ml注射器规格0.7*32TWLB,针头为7号,进针深度1/2~2/3。

1.4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感和不良反应。(1)采用描述性疼痛量表(VRS)[3]对2组患者的疼痛状况进行评价。0级:无疼痛,1级:轻微疼痛,能正常生活睡眠;2级:中度疼痛,适当干扰睡眠,需用止痛药;3级:重度疼痛,干扰睡眠,需用麻醉止痛药;4级:剧烈疼痛,干扰睡眠较重,伴有其他症状;5级:无法忍受的疼痛。(2)比较2组患者药液外溢和皮下硬结发生率。皮下外溢为拔针后30min内注射部位有肉眼可见的药液或血液;皮下硬结为患者实施肌内注射后皮肤反应为局部红肿、淤斑、硬结等。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局部疼痛观察组3、4、5级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药液外溢12例(6.32%),皮下硬结10例(5.26%);试验组药液外溢2例(1.05%),皮下硬结0例。试验组药液外溢和皮下硬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肌内注射作为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一项侵入性的护理操作,使患者在接受这一途径的治疗过程中感到疼痛,从而对临床治疗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治疗效果[4,5]。如何降低这种侵入性操作对患者造成的生理和心理伤害,是当前护理人员应当探索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每例实施肌内注射患者的愿望。尤其对于消瘦体质患者,由于体质不同,所承受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伤害与普通人也不相同[6]。

本研究对实施肌内注射鲑降钙素注射液的患者分别采用7号针头和4.5号针头,观察跟踪时长为7d,结果显示采用4.5号针头肌内注射的试验组3、4、5级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实施4.5号针头肌内注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分析原因为[7]:小针头实施肌内注射时,其侵入性刺激较小,患者的疼痛感也较小。另外试验组药液外溢和皮下硬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采用4.5号针头肌内注射的试验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7.0号针头肌内注射的对照组低。分析原因为:本研究作者采用针头为4.5号的注射器,进针深度4/5~5/6,因深部肌肉内毛细血管丰富有利于药物的充分吸收和利用,避免药物外溢和皮下硬结的发生[8,9,10]。

综上所述,小针头肌内注射可显著减轻消瘦患者的疼痛感,有效降低药液外溢和皮下硬结的发生率。因此,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在对消瘦患者施行肌内注射的过程中,宜采用小针头肌内注射,故小针头肌内注射可在消瘦患者中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小针头肌内注射减轻消瘦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80例需行肌内注射的消瘦患者(BMI均<18.5kg/m2)按照随机化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90例。试验组采用4.5号针头对患者实施肌内注射,对照组采用7号针头对患者实施肌内注射。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感和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3、4、5级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药液外溢和皮下硬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针头肌内注射可显著减轻消瘦患者的疼痛感,有效降低药液外溢和皮下硬结的发生率。

关键词:肌内注射,小针头,疼痛,药液外溢,皮下硬结

参考文献

[1]李艺.减轻肌内注射疼痛的进出针方法[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2):63-64.

[2]赵雪金,袁君,曾燕辉,等.临床肌肉注射刺激性药物的体位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z1):98-99.

[3]邹江燕.鼻内镜手术后患者的疼痛评估[J].现代临床医学,2013,39(4):303-304.

[4]全海舟,李利群.盐酸丁卡因胶缓解肌内注射患者疼痛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5,22(5):65-66.

[5]孙霞.不同推药时间对肌内注射疼痛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3):1586-1588.

[6]丁琳,刘红敏,魏雪莲,等.成人不同体重人群臀部肌内注射的适宜深度探讨及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4):3736-3737.

[7]陈月姝,陈秋婵,曾小贞.四种方法对减轻肌肉注射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5):1917-1918.

[8]李红梅.改进肌肉注射方法减轻局部疼痛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2011(3):125-126.

[9]陈月妹,陈秋蝉,曾小贞,等.四种方法对减轻肌肉注射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5):1917-1918.

黄体酮肌内注射 篇5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3例患者中男13例, 年龄 (16~72) 岁, 平均年龄 (43±1.3) 岁;女10例, 年龄 (17~69) 岁, 平均 (41±1.5) 岁。23例患者中消化系统疾病12例, 颈椎病患者6例, 肿瘤化疗者3例, 其他原因2例。

1.2 呕吐分级

根据NCI-CTCAE3.0 ( http://ctep.cancer.gov/) 评价标准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呕吐评价标准, 0级:无呕吐; 1级:呕吐1次/24 h。 2级:呕吐2~5次/24 h, 需要静脉补液<24 h; 3级:呕吐≥6次/24 h, 静脉补液或完全肠道外营养≥24 h。 4级:危及生命的并发症。5级:死亡[3]。上述患者呕吐分级2级11例, 3级12例。

1.3 方法

对上述患者均一次性注射胃复安40 mg。

2 结果

止吐评价标准, 完全缓解 (complete remission, CR) : 24 h内无呕吐。部分缓解 (partial remission, PR) :24 h 内呕吐1~2次。轻度缓解 (minor remission, MR) : 24 h内呕吐3~5次。无效 (no ch- ange, NC) : 24 h 内呕吐多于5次[3]。有效控制为CR+PR, 完全控制即CR。23例患者经一次性注射40 mg胃复安, 20例呕吐症状缓解, 24 h内无呕吐, 达到完全控制 (CR) , 3例症状明显改善, 24 h内1例干呕1次, 2例呕吐1次, 症状基本控制 (PR) , 无效0例, 无一例出现锥体外系症状。

3 讨论

胃复安为多巴胺受体阻断药, 具有强大的中枢性镇吐和胃肠道兴奋作用, 本药主要通过抑制中枢催吐化学感受区 (CTZ) 中的多巴胺受体而提高CTZ的阈值, 使传入自主神经的冲动减少, 从而呈现强大的中枢性镇吐作用;同时, 本药可抑制胃平滑肌松弛, 使胃肠道平滑肌对胆碱能的反应增加, 胃排空加快, 增加胃窦部时相活性。同时促使上段小肠松弛, 因而促使胃窦, 胃体与上段小肠间的功能协调。尽管研究显示胃复安每日用量超过0.5 mg/kg有发生锥体外系反应危险[2], 但国内有论文指出本药剂量超过每日2 mg/kg才会出现锥体外系反应[4]。而胃复安还具有中枢性镇静作用[2], 一次性大剂量应用镇静作用更明显, 这也是本文所有病例未发现锥体外系反应原因之一。

4 结论

一次性肌内注射40 mg胃复安对临床上常见病因引发呕吐患者具有明显镇吐效果, 尽管目前有镇吐效果强大的选择性5-羟色胺3 (5-HT3) 受体拮抗剂[5], 但价格和静脉输注制约了其应用。而胃复安联合其他药物或穴位注射虽镇吐效果确切但比较烦琐[3,6,7], 一次性大剂量胃复安肌内注射经济, 方便效果明显, 且避免了小剂量胃复安应用效果不佳需反复注射给患者带来痛苦的不足, 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容健材, 廖锡麟.新编实用药物手册.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6, 416.

[2]四川美康医药软件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药物临床信息参考, 2006:599-600.

[3]王朝阳, 李桂生.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胃复安及小剂量舒乐安定防治顺铂所致呕吐的疗效观察.实用医学杂志, 2008, 24 (3) :455-457.

[4]高华.枢复宁与大剂量胃复安联合应用预防化疗恶心呕吐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0, 20 (6) :373.

[5]Kovac AL.Prevention and treatmentof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Drugs, 2000, 59:213-243.

[6]王彬, 于爱, 等.胃复安穴位注射与恩丹西酮防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航空航天医药, 2007, 18 (3) :156-157.

黄体酮肌内注射 篇6

1临床资料

河南理工大学医院门诊在2006年3月至2008年7月,共有56例患者发生注射时晕针现象,经过积极处理,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2008年9月河南理工大学医院门诊开始实施主动性护理干预,到2010年12月,只有12例患者发生注射时晕针现象。河南理工大学医院门诊进行护理干预前后的肌内注射晕针情况详见表1。

2临床资料分析

2.1 心理因素及饥饿疲劳诱发晕针的比重高

从护理干预前发生的56例晕针看,诱发晕针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四类:心理因素、饥饿疲劳、体质虚弱和疼痛。前两个诱因导致的晕针合计38例,占67.9%,这说明由于心理因素和饥饿疲劳诱发的晕针比例很高,值得特别注意,尤其是以学生为主体治疗对象的校医院,更应高度重视,因为学生群体具有心理素质不够稳定、喜好运动、生活不规律等特点。

2.2 护理干预前后晕针的数量和临床症状变化明显

从发生晕针的数量来看,进行护理干预后,晕针人次绝对数由56例下降到12例,下降比例为79%。由于接受肌内注射的人次基数不一,绝对数的下降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为此,我们计算了护理干预前后的晕针比例,结果晕针比例由干预前的0.263%下降到干预后的0.072%,晕针比例下降73%,这说明在护理介入后晕针人次有了大幅度减少。

从晕针症状看,护理介入前,既有轻度晕针,又有重度晕针,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及时处理;护理介入后,未出现过重度晕针患者。这说明护理介入虽然不能完全杜绝晕针现象发生,但可以减轻晕针患者的临床症状。

2.3 护理干预后对控制因心理因素和饥饿疲劳诱发的晕针现象效果显著

从表中的临床资料可以看出,护理干预前因心理因素诱发的晕针18例,干预后降为0例;因饥饿疲劳引起的晕针20例,干预后降为3例。可见护理干预对控制这两种原因引起的晕针效果十分显著,也说明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应重点加强心理介入和防止患者处于疲劳饥饿状态下进行注射。

3护理干预措施

我们在进行护理干预时,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3.1 掌握信息

掌握患者基本信息,是进行护理干预的前提。我们需要掌握的患者信息主要包括:①患者是否有晕针既往史;②患者的心理与性格特征;③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饥饿、劳累,就诊前是否从事剧烈运动,是否空腹,是否体质虚弱,是否有睡眠不佳、呕吐、腹泻等症状。

3.2 心理介入

心理因素是诱发晕针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肌内注射前,应根据患者的心理实际状况,积极实施心理介入,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避免引起患者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从而发生晕针。心理介入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教会患者放松技巧,使患者身心放松。有陪伴的患者可要求其陪伴在旁边扶持协助,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心理介入首先必须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别是对有晕针既往史的患者,需要弄清其过往晕针发生的原因,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例如:某女性同学过往发生晕针,是由于曾经目睹其母在注射青霉素时休克,以后她遇到注射时,便条件反射地产生心理恐惧,从而引发晕针,对此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解释注射青霉素等过敏性药物的注意事项以及采取其他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式,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3.3 改变注射体位

2008年7月之前,河南理工大学医院主要采取坐位或立位注射,护理干预后改为坐位或卧位注射,原则上不再用立位,这种注射体位不仅有利于肌体放松,也消除了部分患者容易出现的体位性低血压而导致脑部供血受到影响的隐患。

3.4 实施无痛注射

针对注射时药物(如青霉素、注射用绒促性素、维生素B1注射液等)对局部刺激导致明显疼痛和患者疼痛阈值过低而引发晕针的情况,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快速进针、慢速推药、快速拔针),同时做到动作轻柔,均匀按压无痛穴位,确保实施无痛注射。

3.5 改善医疗环境

医疗环境对患者的情绪会产生重要影响。医疗环境不仅仅指室内环境,还包括人际环境。因此,我们在创造整洁、安全、舒适的室内环境的同时,还要创造平和、亲切、温馨的人际环境,严禁护理人员态度生硬,说话粗声粗气。

4结论

①对肌内注射进行护理干预,能使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生理状态,大幅度降低晕针发生率,减轻晕针症状,是临床治疗中预防和控制晕针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②有效的护理干预首先必须分清晕针产生的可能原因,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③护理干预不能完全消除晕针现象的发生,护理人员必须随时做好应急准备,及时处理出现晕针的患者。

摘要:目的 了解护理干预对肌内注射的产生晕针的影响。方法 通过采取掌握信息、心理介入、改变注射体位、实施无痛注射、改善医疗环境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肌内注射晕针发生率由干预前的0.263%下降到干预后的0.072%,下降幅度为73%;同时未出现症状严重的重度晕针患者。结论 对患者在肌内注射时进行护理干预,是临床治疗中预防和控制晕针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肌内注射,晕针,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黄丽云,周经兴,徐宏贵,等.门诊患者相关因素分析.护理学杂志,2007,22(8):124.

上一篇:PBL教学现状下一篇:输液速度